時間:2022-04-10 03:18: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化學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對化學史與教育教學做了簡單的綜述。從化學史的概念,化學史教育的發展歷程,化學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幾方面闡述了化學史與教育教學,最后提出化學史可以使學生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化學和化學研究方法的優點與局限,更好地把握化學史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化學觀。
關鍵詞:化學史;化學史與教育;科學素養
自從有了人類,化學便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化學的歷史非常古老,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活動。從鉆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到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來發現新的物質,都應用到了化學。我國化學家傅鷹曾說:“化學可以給人以知識,化學史可以給人以智慧。”化學史是從歷史的角度,闡述化學的理論和實驗的發展,包括化學家發現原理的過程和百家爭鳴的學術討論,各學派的發展歷史以及最終獲得的科研成果。
一、化學史教育的發展歷程
18世紀隨著氣體化學的研究才真正使化學成為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并為現代化學奠定了第一塊牢固的基石。1904年,法國著名的科學家郎之萬首先積極提倡在科學教學中運用歷史的方法,提早開設和加強實驗課的教學,科學史教育。20世紀30年代,丁緒賢先生首先在北京大學開設化學史課,張子高也在東南大學開設了化學史課程。20世紀50年代,袁翰青教授在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史課中又著重介紹了中國化學史,他們的講課都深受學生歡迎。王星拱、陳裕光、曾昭掄、傅鷹等教授在教學中常講化學史實,使學生受益匪淺。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開設專門的化學史課程,并作為化學學生的必修課程。
二、化學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教育的改革,化學大綱變成了課程標準,化學史的教育就是一個平臺,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中外化學家的科學發現之旅,體會發現物質的成功與喜悅,從而培養學生的三維目標,提高學生合作探究、交流與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1.啟迪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方法
1882―1892年,英國實驗物理學家瑞利一度利用氣體密度測量的方法計算原子量,他發現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密度大于從化合物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密度,相差雖然只有0.006克/升,但對于精確的實驗來講已經夠大了。與化學家拉姆賽合作,用鎂粉燃燒除去氮氣以后,再利用光譜分析確定了第一種惰性氣體Ar,并且通過各種實驗發現它并不能與任何現有的物質發生反應。這一發現被認為是“第三位小數的勝利”,是精確測量和創新精神的結合典范。
化學史教育在引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上,還揭示了化學家思考的思維過程。瑞利與拉姆賽采用精確測量,光譜分析的實驗方法,在無數次失敗面前不放棄的堅強意志,最終取得了跨時代的科學進展。我們要讓學生既學習化學家的邏輯思維,也要學習化學家堅強的意志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從而開拓思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2.積累經驗,體會科學發展的曲折,全面深刻地把握化學知識
1755年英國化學家布拉克發現木炭在玻璃罩內燃燒后所生成的碳酸氣,即使用苛性鉀溶液吸收后仍然有較大量的空氣剩下。后來他的學生D?盧瑟福把老鼠放進封閉的玻璃罩里直至其死后,發現玻璃罩中空氣體積減小1/10;若將剩余的氣體再用苛性鉀溶液吸收,則會繼續減小1/11的體積。在同一年,普利斯特里作類似的燃燒實驗,發現1/5的空氣變為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后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1772年化學家舍勒用硫酸與鐵粉的混合物吸收空氣中的助燃氣而取得了氮氣,是第一個認為氮氣使空氣成為之一的人。
結合化學史的教育除了在學習的同時深刻把握理論知識,還要體會化學家的精神,明白成功之路,充滿荊棘與險阻,但是,真理最終會降臨到有準備的人的身上,只有經過困難險阻,才能勝利。
總之,化學史教育將化學教材作為化學史內容呈現的載體,既可以了解中外化學家發現化學物質的過程、學習思維的方式,還可以使學生學習的時候加深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感嘆前人科學成果的同時,培養善于思考、善于動手、善于創新的能力,從而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化學人才。通過化學史教育,學生可以理解化學在社會發展和進步中的作用,認識化學和化學研究方法的優點與局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科學觀。
摘要:讀史使人明智。在化學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化學史的內容,不僅可以做化學課堂的調味劑,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塑造學生高尚的科學品德和情操。
關鍵詞:化學史教育;化學教學;科學素養
在化學教學中,不只局限于書本知識,化學教師應結合化學知識進行形象生動的化學史教育,使靜態理論變成動態演變過程,使學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因此,把化學史滲透在化學的教學當中,是一種非常明智的做法。
一、利用化學史教育,培養學生正確世界觀和愛國主義品質
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書,更在于育人。化學教師通過化學史料的講解,向學生展示化學知識在人類歷史進化中的重要性,向學生展示化學家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思想、人格和品德。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在講解化學平衡和平衡移動時,必然會提到合成氨反應,正是化學平衡與平衡移動的理論推動了合成氨反應的工業化。哈伯是第一個從空氣中合成出氨的科學家。正是哈伯的研究成果,使人類從此擺脫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動局面,加速了世界農業的發展,為我們人類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1918年,哈伯獲得了瑞典科學院諾貝爾化學獎。但是哈伯又是一個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人。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是他研發出有毒氣體,并且推出了化學戰爭,這被后代以及科學家們嚴厲批評。這就教育學生,在學好科學的同時還要反思科學與道德的關系。科學無國界,但科學應講究道德和和平,科學的發展必須要符合道德準則。只有在正確道德的前提下,科學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朝著造福于后代的方向發展。
科學是沒有國界之分的,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作為科學家如果不愛國,我們能說他有修養嗎?答案肯定是不能!科學家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普通人呢。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善于借鑒化學史中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來開展教學。世界化學史上,我們國家古代都曾經取得很卓越的成績,這使得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更加豐厚。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在近代的化學發展中,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我國在很長一段時期落后于別的國家。在現代化學發展過程中,我國起步比較晚,但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例如侯德榜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回到中國,在艱苦的條件下,全身心研究和改進制堿工藝,揭開了索爾維法生產堿的秘密,打破了洋人的封鎖,終于在1926年生產出合格的純堿,實現中國人自己制堿的夢想。通過這些事例的講解,提高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勵大家努力學習,潛心鉆研,發揚超越精神,為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要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在科技方面擁有領先的地位,經濟才能夠上升,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的中心并不是“教”,而應該是“學”。教師應該積極地誘導和啟發學生,帶領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研究”問題。作為化學老師,給學生傳授化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傳授化學知識,使學生愛上化學這門課。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呢?借助于化學史中的有趣素材,將其應用到教學中是個比較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人類以后,化學便應運而生。鉆木取火,用火燒食物,燒制陶器,冶煉青銅器和鐵器,都是化學技術的應用。這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成為人類進步的標志。通過這些介紹,很自然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的發展就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學生通過學習化學發展史很容易意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習化學的熱情。
另外,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介紹一些重要的科學家及其研究成果,尤其是化學家在青年時代的重大研究成果。例如,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的拉瓦錫,他的學習經歷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的榜樣。拉瓦錫原來是學法律的。1763年,年僅20歲的拉瓦錫就取得了法律學學士學位,并且獲律師從業證書。那時他對植物學也產生了興趣,經常上山采集標本,又使他對氣象學產生了興趣。在地質學家葛太德的建議下,拉瓦錫師從巴黎著名的化學教授魯伊勒教授。從此,拉瓦錫就和化學結下不解之緣,也為化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提出了科學的燃燒氧學說,使人類對燃燒這一現象的認識有了科學的理論基礎;他確定了化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元素;他明確提出了科學的實驗依據――質量守恒定理;他創建了化學命名法;他的經典名著――《化學概要》一經問世,化學科學便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紀元。拉瓦錫的經歷即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名言的最好驗證。又如,阿侖尼烏斯提出酸堿電離理論時才24歲;維勒是世界上最早得到純鋁單質的,當時他僅27歲,同時他也是第一個通過人工方法用無機物合成了有機物,從而打破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界限,當時他也只有28歲。這些事例都強調了一個道理――自古英雄出少年。用科學家的故事來激勵學生奮斗,更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
三、開發學生的個人潛力
化學知識都是經過實踐檢驗過的科學真理,它雖在某種意義上是絕對真理,但是它卻不是絕對正確和永遠不變的僵化教條,需要不斷的進行補充和修正。因此,在教學中不能把知識教得過于絕對,應該教會學生從發展的高度上去把握知識。此時就需要把知識作為歷史的產物來考察,從它的形成、產生和發展來進行闡述,在充分論證化學知識的正確性的同時,適當地說明它的發展性,以培養學生的鉆研、探索精神。例如在講授酸堿理論時就可以介紹人類認識酸堿的過程。人類認識酸堿最初是從味覺上認識的,把有酸味的物質定義為酸,有澀味的物質定義為堿。17世紀后,波義耳在大量實驗的總結下,借助酸堿指示劑提出了最初的酸堿定義。人類在進步,酸堿理論也在不斷更新。后人在波義耳酸堿定義的基礎上,逐漸完善酸堿的定義,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阿倫尼烏斯的酸堿電離理論、富蘭克林的酸堿溶劑理論、布朗斯特和勞里的酸堿質子理論、路易斯酸堿理論以及拉爾夫?皮爾遜的軟硬酸堿理論。從發展的角度去闡述酸堿理論,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知識發展的階段性,使學生認識到,每一種理論的提出,在當時看起來都是比較合理的,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其局限性就慢慢顯現出來了。因此,許多理論、知識都不是完美的或者說是完全正確的,都要進行補充和修正,甚至推翻。究竟哪個理論適用性更強?這就需要未來的實踐來檢驗。這樣顯然就會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中國,人們認為成績代表著一切,高分代表著能進好學校,能進好單位,能拿高工資。其實不然,成績好只代表對已有知識掌握良好,若要評價人才,其最重要的是創新能力。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在年齡的增長過程中,思維定式漸漸的形成,不容易培養創新能力;在學生時期,學生們思維比較活躍,是最適合培養創新能力的時期。只有挖掘出學生的潛力,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才能在社會上發揮出自己更大的作用或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化學教學中融入化學史教育素材可以很好地挖掘學生的潛力。例如上一個事例,講酸堿理論時加入酸堿理論的發展過程,讓學生認識到科學是無止境的,只要你有想法,只要敢于探索,成功之門也會為你敞開。此外,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化學發展史中,“浪子回頭”的例子也不少。德國化學家格林尼亞就是典型的例子。格林尼亞年輕時只知吃喝玩樂,不學無術。使他改變這些不良行為的契機是一場舞會。在這場舞會上,他想邀請波多麗女伯爵跳舞,可是女伯爵不僅拒絕了格林尼亞的邀請,并且冷冷的對他說“請快點走開,離我遠一點,我最討厭像你這樣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擋住了我的視線!”這件事情對格林尼亞來說簡直就是侮辱。值得慶幸的是,因此次自尊心受創,格林尼亞自此遠離以前的生活,去里昂大學插班學習,經過刻苦學習,如期完成了大學學業。不僅如此,他還發現了被稱為格林尼亞試劑的鹵代烴與金屬鎂形成的一類化合物以及這類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的重要作用。1901年,由于格林尼亞發現了格氏試劑而被授予博士學位。同時他還因此獲得了19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個例子讓學生懂得,只要自己用心,每個人都可以戰勝自己,取得一定的成就,因為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只是沒有挖掘出來而已。
四、利用化學史教育,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
絕大多數有作為的化學家都是實事求是和不辭辛苦的,他們的成果都是客服了重重困難才成功的。例如首次制備出氟單質的法國化學家莫瓦桑。氟被稱為“死亡元素”。為了研發單質氟,歷經六七十年的光景,部分科學家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這是化學史上一段最悲壯的歷史。而莫瓦桑自始至終,下決心要攻克這一難關。長時間的不懈努力,1886年莫瓦桑成功地制備出“死亡元素”氟。獲得了1906年諾貝爾化學獎。長時間的進行實驗,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損害,1907年就被奪走了寶貴的生命,年僅55歲。還有我們熟悉的居里夫婦也是如此。從1899―1902年底,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居里夫婦在簡陋的實驗室里從2噸鈾礦渣中提煉出0.1克氯化鐳,并測定了鐳的相對原子質量。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科學家們即使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也執著地追求真理,正是有這樣的信念,才有我們今天的科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中講一些這樣的例子,給學生以深刻的教育,在提高學生自身的科學修養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綜上所述,借鑒化學史中有用的教育素材用于化學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使學生受到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更好的理解化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摘 要: 生物科學史教學在目前高中生物課堂中往往是史實介紹有余、思維訓練不足,達不到課程標準對科學史的學習目標要求。問題化學習助于解決這一難題。
關鍵詞: 生物科學史教學 問題化學習 探究能力
生物科學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實驗探究史,其中多數實驗在高中課堂上是無法體驗和再現的。學生對于平鋪直敘的實驗史實不可能感興趣,也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如果將生物科學史的學習問題化,讓科學家的思維滲透在問題中,學生就可以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科學家探究之路,從而提升思維品質和探究能力。
1.學習目標問題化
生物科學史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知識發現的過程,體會科學家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如果將這些學習目標以告知的方式簡單地呈現給學生,學生會認為這些東西離自己太遙遠,而且面對已知結論的科學探究,學生不會激起探究的欲望。如果我們將這些學習目標隱性化、問題化,將其轉變成學生身邊的問題,甚至是學生自己發現、提出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欲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學習目標便會水到渠成。
課例: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學史的學習目標大同小異,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科學家的實驗設計思路,體會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將學習目標問題化后,可以將學生學習科學史轉變成設計科學實驗,這樣,學生就由被動的學習者轉變成科學發現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學習積極性自然大不相同。同時在參與和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學生的思維將得到充分發展和提升,學習目標也將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2.學習過程問題化
生物科學史的學習過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學習體驗,由于條件所限,在課堂上進行完整的全程探究活動較難做到。因此,在生物科學史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更多的是思想實驗。在思想探究中簡單的對話式或呈現式教學,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刺激,教學效果不佳。這就要求學生將生物科學史學習過程轉化成以一條核心問題為主線,并圍繞核心問題自我構建一系列的問題系統,并通過小組合作形式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形成完整的科學發展脈絡。要讓學生建立起這樣的問題系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2.1角色扮演策略
每一個科學知識的發現,放在其學科歷史脈絡中都有其特有的時代性,學生只有站在當時科學家的角度才可能發現有價值的問題,才可能體會當時科學家的思維方式。所以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提出有價值探究問題的有效策略。
如遺傳基本規律發現過程中,可以進行如下教學片斷設計。
師: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160多年前那個在學術界雜交試驗盛行的年代里,如果你就是當時年輕的孟德爾,現在有一堆雜交試驗的結果擺在你的面前,你會有什么樣的苦惱,你又想知道哪些問題?
生:為什么子一代只有一種性狀?為什么子二代又有兩種性狀?為什么子二代的性狀比總是接近3:1……
師:以你現有的知識理論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
生:不能。
師:不錯。當年的孟德爾就和你們現在一樣,面對這么多的問題無從下手,因為沒有任何現成的理論可以解決他產生的疑問。那么你現在能提出解決辦法嗎?
(學生隨后討論并嘗試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這一角色扮演后,學生將自己放在研究者的角色上,以研究者的身份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真切體會到科學研究的艱辛與不易,才能真正走進科學家的思維世界,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
2.2實驗改進策略
從生物學科的歷史發展脈絡看,每一位科學家的實驗設計都會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一些實驗設計會存在不足和缺陷,而這恰好是激發學生問題意識、構建問題系統的最好資源。
如促胰液素發現中,沃泰默限于當時權威主流認知的影響,并沒有對實驗結果進行大膽分析,也沒有設計更合理的實驗以進一步研究遇到的問題,而是歸結為實驗操作中的不可抗拒因素。教師此時可以不展示斯他林和貝利斯的實驗,而是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學生構建新的問題系統:沃泰默實驗的關鍵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如何徹底排除神經系統的干擾?如何設計對照實驗,讓實驗更有說服力?學生將這些實驗思路問題化以后提出自己的改進措施進行新的研究。最后在交流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再展示斯他林和貝利斯的經典實驗,與學生的實驗設計進行對比,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探究知識的熱愛。
2.3自我反思追問策略
在生物科學史學習過程中,自我反思追問策略是構建問題化學習方式的較高階段。該策略更多的是在解決某一問題以后,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思考歷程,從而獲得這種思考歷程的經驗提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追問自己:就這一內容我是如何發現問題的?我發現了哪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是從哪些角度思考的?我又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的?我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其他同學的不同之處在哪?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自我反思和追問不僅僅是一種構建問題系統的策略,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反思與追問中,學生往往能發現新的、有價值的問題,從而開展新一輪探索。
3.問題化學習的關鍵與注意事項
基于問題化學習的生物科學史教學關鍵是師生根據情境創設以問題主線為核心的問題系統。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教師應放下包袱,實現思想和教學方式的雙重轉變,要讓學生真正提出自己的問題;②讓學生提出問題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圍繞課題基礎問題展開,同時教師和學生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一定的篩選,確定問題的主線;③問題化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只有真正投入問題的發現和探究中才能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是引導者和領航者。
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利用化學史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將它滲透到習題中,可以還原科學家的實驗,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有很好的教學作用,同時化學中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也可作為校本教材來開發。
關鍵詞:化學史;化學教學;應用
化學史,記錄了人類認識物質,創造新物質和利用物質的過程,同時也記錄了科學家們辛勤勞動、頑強探索物質世界的進取精神。化學史是化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化學教育的重要部分,它是科學與人文的重要融合。因此,要讓學生學好化學,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應用化學,化學史的教育尤其重要,特別是高中化學教育,化學史的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傅鷹教授曾說過:“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化學史也是歷史,它是記錄化學發展的歷史,化學是一門學科,我們要深入地理解化學專業知識,就必須了解這門學科的發展史以及創造這門學科的化學家們的歷史,了解他們辛勤勞動、努力探索的精神,學習他們的經驗和知識,了解他們為人類的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單獨將化學史這門課開出來,顯得有些單調,枯燥。單獨地學習化學專業知識,有些學生也覺得無法每堂課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所以,將化學史滲透到化學教學中,在課堂中將化學史的功能發揮出來是我們每個化學教師應該做而且要做好的事情。現在,有許多的化學教師也在逐漸地重視化學史在課堂中的應用,他們都有共同的體會,將化學史有機地滲透到化學教學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可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有些科學家的事跡可以讓學生增強愛國意識,科學家所做過的實驗甚至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可以說,將化學史滲透到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火花,可以點燃學生心中的明燈,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各種化學知識的背景歷史,合理利用,將它們有機地融合到化學教學中,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現在的高中化學教材,不論是哪個版本的,都或多或少地穿插了許多化學史的相關資料,有圖片、有資料卡、有化學史話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為教師的教學的選擇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的選擇余地。那么,該如何來合理的利用好這些素材呢?怎么將這些素材有機地融合到我們的教學中呢?怎樣處理才不至于將化學課上成歷史課?怎樣處理才能更好地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思考。
首先,可以利用化學史的趣味性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對于新課的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許多種,而化學史的合理利用會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省時省力。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教材中的化學史料和自己收集的化學史料經過修改整合融入到新課的導入環節。一上課,就通過化學史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設計時,還可以將要探究的問題融合在導入的材料中,讓學生在聽故事同時,帶著好奇心和問題新課的思考和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習效果肯定會更好。對教師來說,這樣備課可以讓整堂課更有亮點,設計更加嚴謹,課堂更加高效,同時也更好地完成了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需要說明的是,化學史料的修改和整合要尊重事實,不能違背歷史事實,可做一些必要的補充和引申,要符合教學要求,不能不加選擇地全盤使用。
其次,可以將化學史的相關內容整合到習題中。現在的化學習題有許多是編出來的,完全是為了考試而編,如果能在習題中滲透化學史知識,不僅可讓題目更加豐滿富有人文味道,題目也因為加入了化學史的內容讓題目的背景耳目一新,學生在訓練時既可以訓練解題、鞏固知識點,還可以通過化學史這樣的知識知識背景,訓練審題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多訓練這樣的題目,解題能力可能全方位的提高,這樣的訓練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例如,近些年的各地高考題中有滲透一些最新的前沿科學知識背景的,還有一些化學家如何研制出新的分子的相關題目,都或多或少的滲透了化學史的背景在其中,也說明高考在這方面的指向。所以,作為化學教師,我們平時在設計和整理化學習題時,也可以適當地將一些化學史料滲透到習題中,對教師整合化學史和化學習題的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教學中可以適當還原化學史中的實驗。充分利用化學史中科學家做過的化學實驗,將化學實驗的教學還原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把學生帶進化學實驗室只能教會學生怎么做這個實驗,如果能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看法與當時科學家對同樣的實驗的做法融合在一起,學生一定會有不一般的收獲,如何讓學生體會科學家當時為何要這樣做,得讓學生了解科學家做實驗的背景和過程,讓學生想像自己就是當時這個科學家,學生身臨其境時更能激發他們做實驗的熱情。比如侯德榜制堿法的例子,教師可以將這個故事先講解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侯德榜先生,現在要重溫當年他是如何制得純堿的。學生會把自己置身在那時的背景中去,在條件簡陋和國力衰弱的年代,讓學生體會當年制堿的不容易,讓學生體會侯德榜先生制堿的良苦用心以及他的愛國情懷。學生因為身臨其境地模仿科學家做實驗,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學生會從以往的“要我做實驗”變成“我要做實驗”最后變成“我要去探索”,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效果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第四,應用化學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傳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進行德育,教學生如何做人。化學史是很好的德育資源,化學史中很多科學家的事跡可以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居里夫人提煉鐳元素的過程中要做很多重復的工作,而且工作量大。但她不怨其煩,一直堅持,最后提煉出鐳元素。通過這個例子讓學生明白做事情要認真,要持之以恒,最后一定會成功的。
第五,把化學史的教學引申到課外研究及校本課程[4]。現在很多學校和老師都很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收集化學史素材,整理其中的化學實驗,化學探究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探究成果整理成文,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對學生、教師和學校都有好處。
總之,將化學史滲透到教學中必須適量且適用,處理時要恰到好處。無論是利用化學史來作為導入材料,還是滲透到習題和實驗;無論化學史的應用是用來輔助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是來進行德育的,化學史的教育都越來越多地被化學教師應用到教學中去,只是我們化學教師對化學史的還要多研究,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將化學史的教育作為化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摘 要:化學的歷史悠長,化學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離不開化學的支撐。化學史教學對高中生教育具有重要教育價值。學習化學史可有助于學生透徹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化學知識,使學生認識真實的科學家;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化學史;教育價值;學習興趣;科學家
化學史是化學科學研究、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真實記載,它向人們展示了科學家們揭開神秘化學現象背后的規律所進行的系統研究方法,以及他們所具備的優秀科學研究精神。化學史有許多充滿價值的小事例,這些事例中蘊含了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化學史的研究價值就在于這些事例背后所暗藏的巨大教育價值。挖掘好化學史的巨大潛在價值并應用于中學課堂教學中將是我國化學教育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文將對化學史的教育價值提出一些見解。
一、化學史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
學習貴在得法,很多一線教師會發現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許多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方法不合理,學生總習慣機械地記憶一些物質名稱、元素符號以及化學方程式,不加總結思考地做練習題,以為這樣所謂的刻苦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但實際上學生可能有時常常事倍功半,他們并不能真正地掌握這些知識,其原因在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只是機械記憶。此時若能在課堂上融入一些化學史小故事,會有助于學生理解每個化學知識點存在的背景,讓學生體會到化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與生活息息相關,使化學以更加飽滿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高中人教版教材融入了很多化學史資源,如舍勒氯氣的發現,侯德榜研究的“侯氏制堿法”,門捷列夫繪制出的元素周期表等等。因此,教師在進行相應章節的教學時就可以適時引入一些化學史資料,這樣對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會起到重要作用。
二、化學史有助于學生認識真實的科學家
教給學生知識是一方面,平時教學中要滲透學生要有理想有遠大的抱負,有目標才有動力。化學史的每一個主角都是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和職業操守,化學家也不例外。教師在授課中把化學家當成普通人,當成朋友,這樣能尋找到更多的教學靈感和教學內容。通過化學史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家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當學生產生這樣的意識:科學家也是普通人,也是通過后天努力成為的,他們只不過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樣學生才有可能走近他,并且有可能在以后也成為科學家。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當給學生補充全面真實的化學知識,教師起的作用很關鍵,也許是一個不經意的介紹都會讓學生產生巨大的心理變化。化學史所展現的優秀化學家的人格魅力,所體現出來的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都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益匪淺。
三、化學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每一個人都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成敗有重大影響。古人提倡以史為鑒、以史明理。化學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優秀的歷史教科書,我們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是一個逐漸積累和不斷完善的過程,這本身體現了辯證否定觀,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盡信書不如無書”。比如,現在有些學校可能受條件限制學生很少做化學實驗,所以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經常會重理論輕實驗,只會紙上談兵。為了糾正學生的這種想法,教師可以適當補充有關化學實驗的化學史小故事,如波義爾不小心把鹽酸沾到紫羅蘭使之變色從而發明酸堿指示劑。讓學生在故事中體會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任何化學知識的發現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的。
四、化學史有助于進行美育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化學史發展本身就是一首首美麗的詩篇,從古代的鉆木取火到新時代的清潔燃料,從古時的樹葉遮身到當下各種新型環保面料……化學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化學家的發明創造為人類帶來了美好的生活。比如,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化學家的發明創造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每一種新物質的創造誕生都給人類帶來了驚喜,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化學家們創造的美會深深震撼著學生的心靈,帶給學生美的享受。素質教育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進行化學史教育可以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生活充滿熱愛,形成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心理素質。
總之,化學史有著豐富的教育價值,作為化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努力去挖掘化學史這塊巨大的“寶藏”。在化學教學中恰當引入化學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同時可以學習科學家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摘 要: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教師往往忽視了化學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重要教育價值。把化學史恰當補充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愛國熱情,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以及培養他們的科研品質等。
關鍵詞:化學史;中學化學教學;中學生
化學是一門實用學科,它廣泛應用于人類的衣食住行。人們常說“要銘記歷史”,我們要從歷史中獲得啟迪。然而在應試教育大背景的影響下,很多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化學史的教學價值。“吃水不忘挖井人”,鑒于此,本文淺談一下化學史對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作用。
“科學給人知識,歷史給人智慧”。化學史是一座巨大的教育資源寶藏,若能深入研究挖掘它,則可以提煉出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教學以教材為根本,恰當穿插化學史內容,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學生。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刻苦鉆研精神、提高愛國意識等各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一、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要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課,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化學的神奇和魅力。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對學好一門知識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常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若能在教學中恰當融入一些化學史的趣事會有效地改善這種現象,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苯”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補充凱庫勒確定它的結構時夢見“蛇咬尾巴”這個小趣聞;在講“氧化反應”這節課時教師可補充拉瓦錫因為否認燃素說而被送上斷頭臺的故事等。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講授課本知識只會讓學生死記硬背,但若能穿插化學史的趣聞則可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枯燥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像這樣的化學史趣聞有很多,需要教師平時不斷積累、挖掘,然后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二、掌握科學的化學研究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教育不但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和研究方法。化學史教學是學生學習科學方法的良好途徑,化學家正是運用了合理的研究方法才最終取得成功。教師在教學中若能給學生滲透每個理論誕生的過程,會讓學生通過學習科學家的成功案例逐步形成自己的化學思維方法和科學素養。
例如,在講物質結構時,教師可以介紹元素周期表的發展過程。元素周期律的發現是化學史上的一大重要突破,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它的發現凝結著科學家的辛勤汗水,授課中要讓學生了解這段化學史:門捷列夫對各個元素的性質和相對原子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科學的研究、分析和概括,終于總結出元素周期律,編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它的發現使化學進入了一個系統化的階段。這一歷史也告訴我們,正確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我們只有應用科學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才能取得成功。教師的價值不僅在于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現代教育所倡導的“授之以漁”。
三、激發中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學中要兼顧教書和育人。日常教學中教師常忽視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其實,化學史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好的素材。化學史中所展現的化學家的人格魅力及愛國情懷會使學生受益匪淺。例如,化學工業的先驅――侯德榜先生心懷國家,學有所成后毅然放棄國外的豐厚待遇,回國報效祖國,發明了震驚化工界的“侯氏制堿法”,為中華兒女贏得榮譽。再如張青蓮院士主持測定的銦、銥、銻等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得到國際認可,成為國際新標準。從這些化學史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民族責任心和自豪感,認識到他們肩負的使命,并激勵出為祖國的強大而奮發努力的決心。
四、培養中學生刻苦的科學研究品質
科學研究是漫長的過程,研究者必須具有勤奮刻苦、百折不撓的精神。科學史上許多重要發現都建立在研究者的辛苦努力上。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有說服力的化學史來教育學生,成功背后必然有付出的辛酸。例如,居里夫婦歷經四年的艱辛努力,通過不斷的嘗試,憑借百折不撓的精神終于發現放射性元素釙和鐳,最終獲得諾貝爾獎。再如氟單質的研究也是一段悲壯的歷史,一些科學家甚至獻出了生命,但莫瓦桑不畏懼死亡,經過不斷的研究和嘗試,最終取得了成功。
化學的發展使世界變得豐富多彩,然而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化學史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思想的進步、綜合素質的提高等各方面都起到推動作用。我們要突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若能恰當滲透化學史,可能會給平淡的化學課堂帶來“火花”,讓沉悶的課堂出現新活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知識和學會做人。
【關鍵詞】 化學教學;化學史;作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學校教育已經從單一的知識傳授、技能傳授,改變為高中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所以高中化學新課程中化學史的教育出現在了課堂上,而且起一定的作用,也是課本內容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高中化學老師在化學教學中,為適應新課程要求,就高中新課程中化學史在史話資料、內容及呈現形式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引入了內容更加豐富的科學史話板塊,從而闡述了化學史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讓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的深刻意義,化學在我們生活中有無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化學老師要在教學中結合課本內容,講一些化學史,讓學生明白化學的發展歷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一、化學史的教育作用
眾所周知,化學史就是化學科學的形成、產生以及其發展演變規律的反映,是人類在漫長的社會實踐中對大自然化學知識的歷史論述、認識,是化學家不斷探索、發現、創新、研究的歷史過程。為了讓學生認識化學的發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老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穿插化學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對化學的學習興趣。1904年,法國著名的科學家郎之萬首先提倡在科學教學中運用歷史的方法。可見,高中化學教學中結合化學史教育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化學的愛好與興趣,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當然,適當、合理的穿插化學史的教育,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化學史教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不但能起到知識的傳遞作用,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與熱愛。
二、化學史可以讓學生開拓視野
高中生正是大量吸收知識、開拓視野的學習階段,所以在各科教學中老師都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內容和因素,化學教學也不例外。為了開拓高中生的視野,我們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典型題目,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化學史教育。如舉行專題講座,《古代‘化學家’――葛洪》本文轉載于中國中醫,講他是一位怎樣的道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以及他的《神仙傳》《抱樸子》《肘后備急方》《西京雜記》等作品如何傳世,還有他在煉制水銀的過程中,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他指出,對丹砂(硫化汞)加熱,可以煉出水銀,而水銀和硫磺化合,又能變成丹砂。他還發現用四氧化三鉛可以煉得鉛,鉛又能煉成四氧化三鉛,等等。這種關于化學的歷史雖然有點遙遠,但和今天的化學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的視野從課堂上引入到廣闊的歷史世界中,從而調動他們對化學的求知欲。
三、化學史的多樣性讓學生更易理解
高中化學中滲透的化學史,已經不只是一些文字的敘述故事,也不是一個單調化學家的名字,而是以彩陶、雕像、透明金剛石薄膜、古畫等形式呈現多種多樣、內容豐富的化學史。在枯燥的文字中也增加了不少有趣的配合文字說明的圖片,通過這些圖片的鮮艷色彩、具體數據、重要史實,還有適當的文字說明或描述,讓學生更真實、直觀、親切、深刻地理解化學的發展過程,使得化學史知識更直觀、易懂,更接近于生活,也更加能提高高中生的閱讀興趣,進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更有效地投入到學習中,理解并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比如,化學在解決人類面臨的一系列危機方面的歷史故事,如能源危機、環境危機和糧食危機等。這些實例能大大激發學生對化學的敬畏心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高中化學是高中的主要學習課程,所以,要在教學中通過滲透化學史來增加化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化學的發展歷史以及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關系作用,從而了解化學的本質和價值。隨著化學教育的改革,化學教科書也會隨之不斷改變、進步,化學史的滲透也會不斷增加和深化,化學史的多樣性滲透也將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
總之,化學史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已成為化學教育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因為化學史不但能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積極性,也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責任感。
摘 要:我們不難看出在新課程改革中將化學史融入化學教學中,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科學素養、知識視野等都會有所提高,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學術魅力與專業素養。為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學課帶來了歡聲笑語,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
關鍵詞:化學教學;中學
古語云“讀史可以明鑒,知古可以鑒今,學史可以曉理”。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化學家傅鷹教授也曾多次講過:“一門科學的歷史是那門科學中最寶貴的一部分,因為科學只能給我們知識,而歷史卻能給我們智慧。”化學史本身就像一曲動人的旋律, 從燒制陶器到金屬時代從樹葉遮身到各種新穎面料,從鉆木取火到高能燃料…… ,化學給人類創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如果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化學史,可以使教學不僅只局限于現成的理論知識,還可以追溯到隱藏在它背后的故事;甚至還可以揭示出前人研究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
繼新課程改革的浪潮后,教師不僅要認真領會課程改革的主旨,還應貫徹《化學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為主旨。在化學教學中適當融入化學史事例進行教育,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等將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年經的化學教師,我充分認識到化學史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現實的化學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以追求升學為目的,在教學中過分強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不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縱觀初中化學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教材有目的在不同的章節內容上,引入了相關的化學史知識。但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味精”一樣,常常被一帶而過。在實際的教學中,甚至被打入忽略,完全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那么在課堂上怎么巧妙的將化學史和教學內容融合起來,本人嘗試著化學教學中實踐,根據自己的一點膚淺體會談談這樣做的好處。
一、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只有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孜孜不倦,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索。初中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教師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經常聽見學生說“物理難、化學繁,數學習題做不完”。的確,化學的內容比較抽象會讓學生難以理解,同時也會感覺特別枯燥乏味。適當的將化學史引入化學教學,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講述酸堿指示劑的時候,我是這樣引入的:歷史上偉大的發現其實都是源于生活,只不過有的人善于思考善于發現 ,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一次緊張的實驗中,放在實驗室內的紫羅蘭,被濺上了濃鹽酸,他急忙把冒煙的花用水沖洗了一下,然后插在花瓶中。過了一會波義耳發現深紫色花變成了紅色的。通過這個故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在生活中學習化學,在化學中了解生活。”
二、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就是說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育人。新課程教學內容之一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由于初中化學學科的特點,教材上各章節的化學史則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素材,這些素材也特別有感染力,會對學生產生遷移默化的良好影響。例如:在講《生活中常見的鹽》時,先跟學生介紹侯德榜的故事:侯德榜在幼年家境貧寒,讀書十分刻苦,澆田和放牛時仍手不釋卷。最后以10門功課1000分的特優成績被保送美國攻讀化學專業。當時看到我國制堿工業被英國公司壟斷,侯德榜毅然決然放棄優厚的條件,懷著工業救國的遠大抱負,回國創業。經過5年艱苦的摸索實驗,終于揭開了制堿法的秘密。于是在天津塘沽建立了永利制堿廠,隨著工藝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將中國的制堿技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侯德榜也有了中國制堿大王的美譽。又如我國化學家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測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通過了解這些事例不僅能夠鼓勵學生今后努力學習,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中學化學課程目標之一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中學化學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具體的化學知識的學習,還應當多關注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以水的組成揭秘史為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水一直被看作是一種“元素”,直到18世紀末,英國科學家普利斯、卡文迪許通過實驗已經揭示出水不是一種元素,可惜兩位科學家受當時觀念的束縛和影響,沒能認識這一點,一年之后法國科學家拉瓦錫重復了相同的實驗,并做了一個相反的實驗,最終認識了水的組成。從上面的故事學生可以得到啟示:科學和真理是不能被謬誤和假象所蒙蔽,科學家們正是憑借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鍥而不舍的精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通過講解史實讓學生明白在做實驗時對于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和變化都不要放過,對于失敗的實驗,要分析出原因,總結經驗,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認真、嚴謹、勇于探究的科學態度。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新課程改革中將化學史融入化學教學中,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科學素養、知識視野等都會有所提高,同時也會提高自身的學術魅力與專業素養。為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學課帶來了歡聲笑語,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法國著名科學家保羅?朗之萬說過:“在科學教學中加入歷史的觀點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融入相應化學史的知識,將會成為新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摘 要: 本文在中學化學課程內容基礎上,將化學史分為化學學科的形成與奠基者、原子分子論與元素周期律、化學重要原理的提出、化學微觀世界的探究四個部分,化學史應用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具有極大價值,在教學中要合理應用化學史。
關鍵詞: 化學史 中學化學 教學應用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中學化學教學中化學史的應用逐漸被重視,許多高等師范院校開設了化學史課程。對于中學化學教學中需要應用的化學史實,已有研究都以舉例形式呈現,未能系統指出中學化學階段涉及的化學史實。筆者在中學化學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將化學史實分四個部分,下面對化學課程內容涉及的化學史實進行論述。
二、化學學科的形成與奠基者
1.化學學科的形成
人類從用火開始,由野蠻進入文明,開始用化學方法認識和改造物質,人類用火燒制熟食、制作陶瓷、冶煉金屬,逐漸學會釀造、染色等。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我國有陰陽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的構成以金、木、水、火、土為基礎,古希臘人提出的火、風、土、水四元素說,二者是古代樸素的元素觀。公元前兩世紀,煉丹術在古代中國盛行,后來傳入歐洲,演化為煉金術,成為近代化學的雛形。
2.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化學史學家把1661年作為近代化學的開端,因為這年有本對化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著作問世,這本書是《懷疑派化學家》,它的作者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1627-1691),波義耳最大的貢獻是給化學元素下了科學定義,他的科學成就還有對空氣性質的研究、燃燒現象本質的研究、酸堿和指示劑的研究,波義耳被譽稱“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3.拉瓦錫――近代化學之父
拉瓦錫(1743-1794),法國化學家,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的科學研究方法開創化學發展的新紀元,他推翻了統治化學理論達百年之久的燃素說,建立了以氧為中心的燃燒理論,他提出規范的化學命名法,倡導并改進定量分析方法,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撰寫了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化學教科書《化學基本論述》。
三、原子分子論與元素周期律
1.道爾頓――原子學說
道爾頓(1766-1844),英國化學家,1808年道爾頓提出了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在提出原子論的同時,確定原子量的測定工作,從而成為化學史上測定原子量的第一人,成為這一領域的拓荒者,引起當時歐洲科學界的廣泛關注,測定各元素的原子量成為當時熱門的課題。
2.阿伏伽德羅――分子學說
阿伏伽德羅(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學家、化學家,1811年阿伏伽德羅提出分子學說,在之后的50年里分子學說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盡管阿伏伽德羅做了再三努力,直到他1856年逝世,分子學說仍然沒有為大多數化學家所承認,為了紀念阿伏伽德羅,把一摩爾某種微粒集體所含微粒數為阿伏伽德羅常數。
3.康尼查羅――原子分子論
康尼查羅(1826-1910),意大利化學家,1860年在德國卡爾斯魯厄的國際化學家會議上,他用充分的論據證實了分子學說的正確性,康尼查羅的工作使原子分子論得以確立,當時因為不承認分子的存在,化合物的原子組成難以確定,原子量的測定和數據呈現一片混亂,原子分子論的確立使原子量測定工作走出困境。
4.貝采尼烏斯――元素符號
貝采尼烏斯(1779-1848),瑞典化學家,對化學的突出貢獻是測定原子量和制定元素符號,他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孜孜不倦地從事原子量的測定工作,在化學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他首先倡導以元素符號代表各種化學元素,用化學元素的拉丁文名表示元素,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化學元素符號系統,他的元素符號系統公開發表在1813年由湯姆遜主編的《哲學年鑒》上。
5.戴維――發現元素最多者
戴維(1778-1829),英國化學家,19世紀初,戴維用電解法和熱還原法制得鉀、鈉、鎂、鈣、鍶、鋇、硼和硅,證明了舍勒發現的黃綠色氣體不是所謂的“氧化鹽酸”,而是一種化學元素的單質。他將這種元素命名為Chlorine,中文譯名為氯,使元素的種類增加了九種,是發現元素種類最多的科學家。
6.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門捷列夫(1834-1907),俄國化學家,于1869年發現元素性質隨原子量的遞增呈周期變化的規律――元素周期律,他根據元素周期律編制了第一個元素周期表,把當時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從而初步完成使元素系統化的任務,此時還有許多元素沒有被發現,他在元素周期表里留下空位,對某些未發現元素的性質作了預言,后來他的預言都得到證實。
四、化學重要原理的提出
1.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理論
蓋斯(1802-1850),俄國化學家,熱化學的奠基人,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即著名的蓋斯定律。吉布斯(1839-1903),美國科學家,他奠定了化學熱力學的基礎,提出了吉布斯自由能。范特霍夫(1852-1911),荷蘭化學家,在化學反應速度、化學平衡和滲透壓方面取得了驕人的研究成果,1901年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范特霍夫。勒夏特列(1850-1936),法國化學家,1888年他提出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哈伯(1868-1934),德國化學家,發明了合成氨的方法,1918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2.化學酸堿理論
波義耳提出了最初的酸堿理論: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物質是酸,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物質是堿。阿倫尼烏斯(1859-1927),瑞典科學家,電離理論的創立者,1887年提出了酸堿電離理論(阿倫尼烏斯酸堿理論):凡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的物質是酸,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物質是堿,他還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得出著名的阿倫尼烏斯公式,提出活化分子理論和鹽的水解理論等,獲得1903年諾貝爾化學獎。
3.有機化學理論
維勒(1800-1882),德國化學家,1828年他因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機化合物的生命力學說而聞名,使有機化學得到了迅猛發展。李比希(1803-1873),德國化學家,被稱為“有機化學之父”,他發明和改進了有機分析的方法,準確地分析了大量有機化合物,提出了化合物基團的概念及多元酸的理論。凱庫勒(1829-1896),德國化學家,有機結構理論的奠基人,1857年提出碳原子四價和碳原子間相互成鏈理論,1890年提出苯分子的結構式,推動了有機化學的發展。
五、化學微觀世界的探究
1.原子結構理論
在道爾頓的原子學說基礎上,展開了原子結構的研究。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903年他在發現電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結構的葡萄干布丁模型。盧瑟福(1871-1937),英國物理學家,他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結構的核式模型。波爾(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于1913年建立起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原子結構模型。20世紀20年代建立的量子力學理論,使人們對于原子結構的認識更深刻,從而有了原子結構的量子力學模型。
2.分子間作用力與化學鍵理論
范德華(1837-1923),荷蘭物理學家,范德華首先研究了分子間作用力,分子間作用力又稱范德華力。科塞爾(1888-1956),美國化學家,1916年提出離子鍵理論。路易斯(1875-1946),美國化學家,提出共價鍵理論。鮑林(1901-1994),美國化學家,他提出共價半徑、離子半徑、電負性、雜化軌道等概念和理論,他撰寫的《化學鍵的本質》被認為是化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1954年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取得諾貝爾化學獎。
六、結語
上述是中學化學課程內容涉及化學史實的系統總結,由于理論水平和篇幅限制,難免有所遺漏并且未能展開論述。化學史實應用在化學教學中具有極大價值,有利于中學化學和大學化學教學的銜接,對化學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編寫有啟示意義,從學生角度而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其了解化學學科發展的大致歷程,加深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在實際化學教學中,要依據課程內容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把握好化學史實涉及知識理論的深度和難度,合理應用化學史進行化學教學。
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化學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育價值,并提出了一些實現化學史教育價值的策略,以期對初中化學教師實施化學史教育有所幫助。
化學史;教育價值;實現策略
化學史是化學科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是人類探索和改造物質世界的歷史,也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的歷史,是科學精神最集中的載體。化學史教育是指在化學教學中結合化學史實向學生進行的教育。法國著名的科學家郎之萬說過:“在科學教學中加入歷史的觀點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然而,多數教師對化學史的教學并不重視,實際教學中往往一帶而過,或者讓學生課后自行閱讀教材中的化學史素材。上述情況的出現表明教師對于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進行化學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了解。筆者結合一些教學案例略談化學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教育價值及其實現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化學史上一些發現、發明和科學家的主要事跡、奇聞軼事,都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氧氣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可介紹普利斯特里發現氧氣的實驗:“當我獲得這種氣體后,我發現蠟燭在這種氣體中燃燒時竟然發出一種非常亮的火焰,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我用玻璃管將這種氣體吸進肺中,感到胸部很輕松,很舒服,誰知道這種氣體將來會不會是一種時髦的奢侈品呢?但現在只有兩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這種氣體的權利啊!”(普利斯特里先用小老鼠做了實驗)通過上述敘述,學生在科學家詼諧幽默的話語中體會到氧氣的性質,也感到化學科學的學習其實是件輕松快樂而又讓人興致盎然的事。
此外,教師可在自制酸堿指示劑的探究實驗的教學中,進行波義耳發現指示劑的故事的講解;在燃燒與滅火中的教學中,介紹德國商人布蘭德想從尿里制得黃金,卻意外地分離出像蠟那樣的色白質軟的物質――白磷;講解二氧化碳性質的時候介紹普利斯特里發明“汽水”的故事等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頑強探索的科學品質
化學史上任何一個科學發現和發明,無不凝聚著化學家辛勤的勞動和忘我的追求,而這一過程更能體現化學家孜孜以求、頑強探索的科學精神。初中階段元素周期表知識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對元素性質的認識較少,難于體會元素周期表對化學學科的重要作用,但教師可對門捷列夫勤奮的一生做適當介紹:在門捷列夫的時代,科學家們只發現了63種元素,但是元素之間是否存在聯系呢?門捷列夫經過長達十年的研究,終于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據此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為20世紀的科學發展指明道路。門捷列夫一生勤奮,涉獵廣泛,被稱為俄國的達芬奇,在他所寫的幾千卷著作中,僅有10%是有關化學和物理的,其它的是關于經濟、技術、地質等方面著作。“什么是天才?終身努力,便成天才!”就是門捷列夫的名言。學生在感嘆科學家對科學知識孜孜不倦求索的同時,也會鞭策自己更加勤奮的學習,以更執著的精神探索科學世界。
“每種純凈物質的組成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表示每種物質組成的化學式只有一個。”這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第四單元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中毫不起眼一句話,卻是化學家普魯斯特用整整 7 年的時間,做了上千次的分析實驗才得出的結論,教學中教師也可對此段化學史作相應介紹。
三、增強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祖國的情感
化學科學的魅力,在于其能在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中揭示出物質及其變化之間的規律,在于其創造性和實用性。在化學肥料的教學中,教師可介紹化學家李比希對肥料工業的貢獻:千百年來,普遍的觀念認為人和動物總是以有機物(即植物和動物)為食物,莊稼也應該是以有機物為“食物”。但是,人們往田里施綠肥、施糞肥時,莊稼的產量并沒有明顯的提高。為了探索莊稼的秘密,李比希雇人開墾荒地,種上莊稼,并給莊稼施用各種無機鹽,根據哪塊地里的莊稼長得茂盛,就能知道莊稼喜歡“吃”什么。很快,李比希發現,莊稼非常喜歡吃“鉀”和“磷”。在農業化學上,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發現。為了給莊稼大量供應鉀肥,李比希辦起了鉀肥廠。李比希還發明了制造磷肥的方法。如果說,許多化學家所研究的定律、結構、化學成分等還只有理論意義的話,那么李比希的這些研究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一位評論家曾這樣評論道:“世界上沒有任何學者對于人類的貢獻,能與李比希相比!”這話固然有點偏頗,不過,李比希的研究工作,使莊稼的產量成倍增長,造福于全人類,這不能不說是他的巨大貢獻。顯然,這樣的化學史實的介紹比空洞的口號更能激起學生崇尚科學的情感。
化學史上人才輩出,科學家們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他們熱愛祖國的高尚品質,更是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的良好素材。在鹽的教學中,可介紹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的事跡,教育學生為我國杰出的化學家感到自豪,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我國,在化學方面也有杰出成就,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火藥對世界科學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古代人民很早就掌握了銅的冶煉技術,并制造出享譽世界的青銅器,通過類似化學史的介紹,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有助于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的形成
化學教學不應僅僅傳授具體的事實性的化學知識,更應讓學生形成從化學的視角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一切的化學知識中無不蘊含著科學家解決問題,發現真理的思維方法。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無論是對波義耳和羅蒙諾索夫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的實驗分析,還是羅蒙諾索夫哲學層面的質量守恒定律和拉瓦錫的基于精確實驗的物質不滅定律的比較,都是教師用來訓練學生科學思維的極好素材。而在水的組成的教學中通過化學史的介紹,更能啟發學生: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許都認為水是一種元素,而拉瓦錫卻能成功揭示出水的組成,除了其不相信燃素說外,還在于其逆向思維,使水分解,從而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揭示出水的組成的奧秘。
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化學家從事研究工作過程的敘述,使學生了解化學家是通過怎樣的途徑、采取了一些什么樣的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的。在物質構成的奧秘的教學中,教師都會講到:“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而分子又是由相應的原子構成的。”這時有的學生會有這樣的想法:“物質由分子構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的,干嘛不直接說物質由原子構成的呢?”對于這個問題,教師普遍的解釋是:“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個基本結構單元,原子必須依據一定的比例先構成分子再構成物質,這些原子是無法直接構成相應的物質的。”此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化學史的介紹:1803年道爾頓首先提出了原子論,認為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在氯氣和氫氣反應生成氯化氫反應中,氯原子和氫原子反應生成氯化氫原子(復雜原子),各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1:1。而同一時期的法國的科學家蓋?呂薩克通過實驗測定做出推論:相同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原子數。綜合兩位科學家的結論可以知道,上述反應各物質的原子數比為1:1:1,體積比也應該是1:1:1,而實際測出的結果卻出乎意料,體積比為1:1:2。究竟是哪里出錯了呢?兩位科學家互相指責,都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針對這種情況,意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進行深入的思考,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有原子構成的,應該有一個由原子構成的結構單元,阿伏伽德羅把它稱為分子,比如反應中的氫氣和氯氣就是由雙原子構成的分子即氫氣分子和氯氣分子構成的,而氯化氫是由氯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氯化氫分子構成的,同時將蓋?呂薩克的推論中的原子應該改為分子,成功地解決上述問題,使道爾頓的原子論完善為分子――原子學說。通過上述化學史的介紹,學生意識到了物質的性質并不是都能由原子直接體現的,所以必須有分子這一結構單元。同時也告訴學生:在不能被直接觀測到的微觀粒子性質的研究上,科學家是如何通過推論、假設、驗證等方法來得出結論的。
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仿照、重復化學家的研究方法,把學生置于科學發現的過程中,讓學生也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研究,從中體會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方法。比如,在原子結構的教學中,可以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從提出問題開始,到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試驗(模擬)、得出結論等環節讓學生重走科學家當年探索原子結構的道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受科學方法。著名化學教育家傅鷹教授多次講過:“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教師要認識到化學史的重要教育價值,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化學史,讓化學史的教學成為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使化學史教育成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摘 要:化學史對化學的產生、發展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類探索世界奧秘的歷史,是古今中外勞動人民和科學工作者共同探索的歷史。從化學史對化學教育的意義著手,從現代的化學史教學現狀進行反思,談一談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化學史進行應用。
關鍵詞:化學史;高中化學;應用
由于化學是以人類不斷探索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因此化學史作為人類探索的歷史,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是人類向文明進化的一種有效途徑。而化學史對于學生在化學學科學習中,也是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首先,化學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史里有一些著名科學家的趣聞軼事,這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另一方面對學生研究化學給予了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其次,化學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因為很多化學發明離不開中國這個文化古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比如在講金屬時可以通過中國古代煉金術、煉丹術等向學生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而化學史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通過對化學史的學習,可以掌握基本的研究化學的方式方法,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大有益處。而化學史從最基本的層面看,還有利于學生加強對化學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為這些知識源自于化學史一步一步地發展。而通過講解化學史,讓學生不再與現實脫節,可以更深刻地掌握相關知識點。
反觀現在的化學教學現狀,雖然化學史有諸多益處,但是教師和學生對化學史都不夠重視。而在教材的編排上,化學史這一部分也有待改變。在教材中化學史大多以資料的形式向我們呈現,缺少相應的描述,同時也不足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因此對于如何將化學史應用到化學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以化學史作為課程導入
教師在授課時常常會設計教學情境,對課程進行導入。而用化學史創設問題導入新課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在講有機物時,便可以通過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的生平提出苯的結構式這一故事進行導入。這樣通過化學史方式的課程導入,既可以讓學生學習相關的化學史知識,又可以讓課堂環環相扣、緊密結合,達到高效課堂。
二、將化學史融入習題
由于化學史逐漸被重視,近些年在考試中越來越多和化學史息息相關的題目出現在了考卷上。不論是為了學生化學的綜合水平還是應試能力,教師在設置習題時,都應選擇將相關的化學史題目融入習題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全面學習化學知識,還可以將德育滲透到化學教學中,讓學生在全面均衡的教育培養下不斷成長。
三、把化學史領進實驗課堂
實驗課是化學學科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在實驗室中可以適當引入化學史相關內容,增強實驗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酸堿中和滴定這個實驗中,教師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引入酸堿相關的化學史,例如,波義耳研究酸堿的故事。通過化學史,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學科知識,便于學生今后對化學等相關知識的學習。
四、把化學史延伸到課外探究
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較短,因此,化學的實踐與探究則需要在課外體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以化學史為基礎,搜集相應材料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摘 要】 初中化學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引入和穿插化學史教育,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 效果;化學史;人文素養
化學史是化學學科的形成、產生和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歷史。化學史不僅如實地記錄了影響化學發展的重要事件,系統地闡述了化學發展的歷程,而且向人們展示了化學家們揭開化學現象背后的規律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和所采用的科學方法,以及他們所具備的科學精神,所呈現的科學道德。初中化學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引入和穿插化學史教育,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一、化學史在化學教科書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史就是化學科學的形成、產生和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反映,是人類在漫長的社會實踐中對大自然化學知識的歷史論述,是化學家不斷探索、創新的歷史,也是科學思想取得勝利的歷史。化學史教育是指在化學教學中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穿插化學史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1904年,法國著名的科學家郎之萬(Langevin 1872―1946)首先提倡在科學教學中運用歷史的方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結合化學史教育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培養科學的精神和掌握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自尊心。
二、化學史在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的滲透情況
我國20多年來人教版的初中化學教科書中都滲透了化學史教育的內容,而且化學史內容都占了一定的比例。人教版初中化學教科書中化學史的滲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教科書中滲透化學史的內容逐年增多。對比幾種教科書,不難看出,不同版本的教科書中滲透化學史內容的章節所占比例逐年遞增,1978年版的教科書中化學史才占5%,而2001年版新課程標準教科書中化學史則占到50%。90年代以來,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學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強調加強素質教育,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教科書中化學史內容滲透逐年增多,說明初中化學教科書正努力反映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要求,化學史在教科書中占到比較重要的位置。同時,也說明化學課程在提供給學生最基本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同時,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在現有基礎上得到發展,獲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學知識,這些知識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以適應21世紀公民科學素養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教科書中滲透化學史的內容所涉及的面越來越寬。1978年版的教科書只是略介紹化學的發展,隨后幾種版本的教科書,除化學史上的一些重大發現和發明、重要的實驗方法外,也介紹了一些著名的化學家及其對化學的重要貢獻,化學史的滲透雖有了較大進步,但這些化學史料只是緊扣所學內容,沒有進行擴展,這樣學生的知識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窄。而2001年版的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增加了化學與社會、技術、生活相聯系的學習內容,既介紹了早期化學史實,又涉及到了19世紀的經典化學和20世紀的現代化學,化學史內容所涉及的面有化學家及科學實驗、材料、能源、環境保護、生命科學、國情知識等諸多方面,化學史得到進一步的滲透。透過化學史實,學生可以了解到科學技術發生的重大變化和飛速發展,同時能讓學生知道化學在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夠讓教師在授課時,注意學科間知識的綜合,從科學、技術、社會相聯系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與材料、能源、健康、環境等方面的關系,逐步使學生形成綜合的科學觀,提高科學素養。
3.教科書中滲透化學史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比幾種教科書,90年代前的教科書,多是以文字敘述化學史,形式單一,90年代后的教科書中介紹化學史時,在原來基礎了增加了一些插圖,化學史呈現的形式有一定變化。而2001年新課程標準教科書,化學史呈現的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在文內增加了不少插圖和實物照片,如彩陶、古畫、雕像、透明金剛石薄膜等,圖文并茂,通過真實的圖片、鮮艷的色彩、具體的數據、重要的史實,再加上適當的文字說明或描述,把化學史知識融匯在各單元各課題中,畫面色彩明麗,其真實、直觀、親切、深刻,比文字更具有說服力,使得化學史知識更直觀、易懂,更接近于生活,能提高初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起到啟發思維的作用,便于學生有效地學習、理解和掌握。
三、化學史教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化學已發展成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的重要基礎,成為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為解決人類面臨的一系列危機,如能源危機、環境危機和糧食危機等,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學生在了解化學的發展歷史以及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關系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化學的本質和價值。教師結合化學史進行教學,可以使化學教學不只局限于現成知識的靜態結論,還可追溯到它的來源和動態演變;不只局限于書本知識,還可揭示出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使學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隨著化學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化學教科書會不斷改變,不斷進步,化學史的滲透也會不斷增加,化學史教育也將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在化學教育中重視化學史教育將成為化學教育發展的一種趨勢。
總之,在課堂中滲透化學史教育,對學生的化學成績、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整體素質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切實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所以課堂中滲透化學史教育史應該被大力提倡的。
摘 要:根據探究教學的特點從提出問題、尋找證據、形成解釋、評價解釋等環節,將化學學史融入到高中化學探究教學中,通過化學學史的滲透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教學;化學學史
教育重演論認為:現代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對人類文化發展過程的一種認知意義上的重演。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將化學學史融入探究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讓學生了解化學學史,了解化學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深化學生對科學探究本質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發揮其教育功能。
一、利用化學學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不濃,覺得化學學習比較難。我嘗試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適當引入化學學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既能嘗到學習的快樂,又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和欲望。
例如,在學習苯的結構時,我介紹凱庫勒悟出苯分子的環狀結構的學史:他當時在比利時的根特大學,長期被苯分子的結構所困惑,晝夜苦思冥想。有一天,他想著想著累極了,就睡著了。在夢中,他突然好像看到了6個碳原子連成一條彎曲的蛇,突然,蛇似乎被激怒了,突然一口咬住了尾巴,呈現蛇形的環。他猛然醒悟,急忙整理苯環結構的假說,終于確定了苯的六元環狀結構。
介紹完這段化學學史后,學生興趣盎然,我乘機讓學生思考: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認為“苯分子的結構中,碳碳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成環狀”的觀點,是否合理呢?于是有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1)試管中加入2mL苯,滴入2mL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振蕩后靜置。(2)試管中加入2mL苯,加入2mL溴水,振蕩后靜置。實驗現象:1)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2)分層,上層橙紅色,下層無色。從實驗結果發現凱庫勒的觀點并不合理。于是我又適時引入以下史料:(1)1935年詹斯用X 射線衍射證實苯分子結構是平面正六邊形,且所有原子共平面。(2)苯分子中所有的碳碳鍵的鍵長(碳原子到碳原子間的距離)相同。層層深入,進而得出苯的真實結構。
通過這樣的學史探究,使學生充分感受了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同時,在化學家的感召下,喚起了學生體驗的欲望和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習者注意到一些令他們感興趣、覺得驚奇的現象時,就開始了探究的過程。
二、利用化學學史引導學生學習前輩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
學生在研究化學學史中的問題時,他們可以參考科學家們探究問題的方法。如科學家們的想法是怎么產生的,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會作出怎樣的思考,又會提出怎樣的質疑,用什么方法、從什么角度去質疑,最終這些疑問又是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去解決并獲得最后的結論,而這些結論又是否還有某些疑問等。
如蓋?呂薩克在氣體的研究中發現,氣體之間總是以簡單的整數比進行化合,并提出“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原子”。而根據實驗結果,“1體積氮氣與1體積氧氣生成2體積一氧化氮,而不是1體積”,難道每個一氧化氮原子中只含有半個氮原子和半個氧原子?這與道爾頓提出的原子不可分割的觀點簡直勢不兩立,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意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敏銳地看出了問題的本質,大膽引入“分子”概念,提出“分子學說”。之后康尼查羅又通過大量研究,證明分子學說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從原子論到分子學說的提出,每一步都經過了科學家仔細推敲和質疑,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啟發。教師上課時如能引入這樣的故事,在故事中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學生在課堂上不再僅僅是“聽”,而會有所思、有所想了。
三、利用化學學史引導學生學會尋找解釋和評價問題的證據
實驗證據是指通過某種操作、活動能夠證明某種理論、事物的真實性的有關事實或材料。知識來源于實踐,特別是來源于觀察和實驗。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在探究活動中去尋找解釋和評價問題的證據。
例如,化學家舍勒在一次實驗中發現了一種黃綠色的氣體,如果把這種氣體通入水中,發現水的味道成酸味;如果把這種氣體通到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會先變紅后褪色。法國化學家貝托雷也在研究這種氣體,他發現它的水溶液放在太陽下會“分解”,居然產生了鹽酸,放出了氧氣。英國化學家戴維也對這種氣體產生了興趣。他用伏打電堆使電流通過這種氣體,發現電流也沒有辦法“分解”它。經過反復實驗,戴維確信它是一種單質,并將它命名為“氯”,這就是氯氣的發現史。在“氯氣”一節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圍繞氯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進行講述式教學,而把氯氣的發現史濾掉,學生就僅僅記住了一些結論,但是對概念的產生和發展還是不理解,這樣的學習會使學生在實驗和觀察的時候一是不仔細,二是興趣不高,從而不知道怎樣尋找解釋和評價問題的證據。
在化學課堂如果我們忽視了這樣的化學學史過程,也就忽視了前輩科學家們是怎樣尋找科學證據和運用科學證據的研究過程,從而讓學生失去了一次科學方法教育的機會。
四、利用化學學史引導學生提煉問題的解釋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我們既要掌握現有的知識,也要會把現有的知識在遇到的化學現象時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解釋。在解釋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在提出見解的同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這樣,對問題的解釋也是學生學習提高的一個重要方法和途徑。
探究教學需要學生根據證據提煉出對問題的解釋,而我們的學生熱衷于大量做題,不斷地追求類似的計算結果,反復地訓練相似的解題方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學生只知道做題,缺乏對新的知識和新的情景進行解釋,從而不能深層次地理解知識。
例如,在講述勒夏特列原理時,僅僅復述這個原理,然后通過大量的訓練來記憶這條原理,這對學生來說非常枯燥乏味,進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從習題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去感悟勒夏特列原理,使他們體會到平衡既是一種化學思想,更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理念。這樣,讓學生由這個原理發散開去,聯想物理中的楞次定律、生物中的蒸騰作用,想到和諧社會的構建,這才是勒夏特列原理最具魅力的地方。
五、利用化學學史引導學生客觀評價并修正自己的解釋
利用化學學史,可以引導學生認清問題的歷史真相,讓學生客觀評價自己的解釋并且對解釋進行修正。例如,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經歷了以下歷程: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湯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盧瑟福的“行星繞太陽”模型玻爾的量子化軌道模型電子云模型。當湯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時,道爾頓的學說受到了否定,當盧瑟福提出“行星繞太陽”模型時,湯姆生的學說又受到了否定……
課堂上通過這段化學學史的滲透,讓學生穿越時空似的參與化學知識的發展過程,分享科學家們的成功與失敗,體驗科學發展中的曲折,這樣有利于學生學會客觀地去評價自己對所學化學知識所作出的解釋。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對化學知識的一些解釋公開分享給其他的學生,其他學生對這些解釋進行質疑和挑錯,然后提出自己的解釋。或者讓這些解釋與教師、教材提供的證據和結論進行對比,檢驗學生自己的解釋是否合理,提出的結論是否正確。這樣的學習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尋找問題的真相,糾正自己的錯誤,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化學學習成績。
著名化學家傅鷹先生曾經說過:“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通過化學學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深切感受科學的真諦,提高探究化學的意識與能力。當然,如何將化學史故事巧妙地融入探究教學中,還需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摘 要:著名的膠體化學專家傅鷹有句名言:“化學給人以知識,而化學史給人以智慧。”化學教育家丁緒賢的《化學史通考》開我國世界化學史的先河,他認為學習化學史有以下益處:(1)打破狹窄專業局限,統觀化學全局,擴充眼界;(2)養成看問題的發展觀點和正確的歷史觀;(3)從根本上給人們一種訓練,提供化學知識的穩固基礎;(4)從前人成敗中得到借鑒,觀往知來、繼承優秀遺產。
關鍵詞:化學教學;化學歷史;人才;培養策略
在我們的化學教學中,適當地講一些化學史是十分必要和有深刻意義的,因為它在培養人才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通過講化學史,培養學生勤奮好學、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精神
化學史中涉及到許多著名化學家的事跡,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從崎嶇的小路上攀登上化學高峰的。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頑強的奮斗精神。
自1768年馬格夫發現了氫氟酸后,一百多年來,許多化學家都為取得單質氟而辛勤勞動。有的人因此而中劇毒,還有的化學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法國化學家莫瓦桑并沒有因此而畏懼,他為制得氟而四次中毒,終于在1886年首次制得了單質氟。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為研究放射性物質,繼她發現釙之后,她同她的丈夫從1899年~1902年連續4年日夜奮戰,他們既是科學家又是專業工人,既是工程師又是苦力。在那個冬不防寒、夏不避暑的板棚里,他們連續奮戰45個月,處理了2噸礦渣,終于分離出純氯化鐳,雖然僅僅得到0.12克,但它卻是智慧的結晶、毅力的結晶。居里夫人也因她偉大的貢獻而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女性。由于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不幸患白血病而過早謝世。
通過學習氟、鐳的發現史,一管窺全豹,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化學發展到今天的水平非常之不易,它是廣大群眾和化學家們經過長期的艱辛努力,甚至不惜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價而取得的累累碩果,最終匯集成了一部化學史。它充分說明,作為一名化學工作者要想有所作為,缺乏這種事業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是難以做出杰出貢獻的。
二、通過化學史的學習,使學生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
縱觀化學的發展史,無論是元素的發現,還是化學定律的發明等,無不是在一定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通過實踐而實現的。即在掌握和探索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對于任何一個學習化學和從事化學工作的人來說,如果只注重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實踐,那么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我校是一所省屬衛生學校,是為遼寧省乃至全國培養和輸送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的。要培養出合格的、優秀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理論與實踐二者的辯證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必須在抓好理論課的前提下,狠抓實驗和實習教學,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縮短我校畢業生的工作適應期。
三、通過講化學史,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
在化學發展史上,“燃素說”統治人們的思想幾乎整整一個世紀,當時有不少著名的化學家受到它的約束。瑞典著名的化學家舍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772年,舍勒正在從事軟錳礦的研究,他做了煅燒泵灰(氧化汞)的實驗:把汞灰放進曲頸瓶中煅燒,忽然紅色的汞灰不見了,變成了亮晶晶的汞珠。他用排水法將放出的氣體收集起來,通過實驗證明,這種氣體就是“火焰空氣”。舍勒把這個實驗告訴了他的好友貝格曼,他們討論了好久,但百思不得其解。主要矛盾在:“汞灰是一種脫燃素的物質,根據我們的知識,金屬灰必有收木炭里的燃素,然后才能變成金屬。現在金屬汞怎么會產生出來呢?”“難道金屬汞中原來就有可燃空氣?是它把燃素給了汞灰,自身變成了火焰空氣?”燃素說把這二位大師牢牢地纏繞著,問題越來越復雜了,他們始終也沒有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客觀上他們是得到了氧氣,并研究了它的性質,然而他們至死墨守陳舊的燃素學說,正是這個問題才是他們百思不解的原因。
總之,培養青年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兩個途徑,一條途徑是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另一條途徑就是通過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來培養。我們化工學校在進行各門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地講授一些化學史知識,能在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通過化學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通過化學史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些化學知識積累過程的各個方面,了解一些化學家如何自學成才,是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發明創造的。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查閱化學資料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和勤奮好學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教師在講授化學史的過程中,如同把學生引進了科學家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實驗室中,使他們了解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是怎樣產生的,是怎樣通過實驗來論證的。如此,能夠激發學生對實驗的極大興趣。而通過實驗,又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以及撰寫實驗分析報告的能力。
總之,通過化學史的學習,可以直接和間接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為他們成才和今后進行科研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