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醫學生論文

醫學生論文

時間:2022-03-14 10:43: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醫學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醫學生論文

醫學生論文:醫學生責任感問題和對策分析

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而責任感就是醫德修養的堅強支點。責任感,醫學生責任感問題與對策分析。

關鍵詞:醫學生,責任感,問題與對策

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未來的白衣天使,是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守護神”,對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民的健康幸福肩負著特殊的責任,因此他們不僅需要掌握淵博的知識、精湛的醫術,還需要具備高尚的醫德,而責任感就是醫德修養的堅強支點。選擇了醫學,就選擇了奉獻和責任,醫學生從走進醫學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應該牢固培養和樹立高度的責任感,為今后的從醫之路打好道德根基。,責任感。可以說,加強醫學生責任感的培養,不僅是醫學事業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需要,也是醫學生自身成熟和完善的需要。

一、醫學生責任感的內涵

“從心理學角度看,責任感就是個體在道德活動中因對自己完成道德任務的情況持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態度而產生的情感體驗。反映個體對承擔任務負責的積極情緒體驗和明確歸因。”

“從德育學角度看,責任感是指個體對自身在人類社會和自我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的一種意識,對自己在道德活動中完成道德任務的情況是否滿足其道德需要而產生的情感體驗。”

從社會實質上看,責任感反映的是人的價值問題,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社會中的具體體現,而人的價值問題實質上是指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即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人正是在承擔各種社會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個體越是能深刻地認識到社會的客觀要求和他人的具體需求,以及自己在滿足這些需求中的作用,他就越有某種社會責任感,并表現出相應的責任行為。

醫學生絕大多數將來的職業崗位是從事醫療衛生工作,醫療衛生的職業特殊性決定了醫學生未來的工作使命在于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肩負著與人的生命和健康攸關的神圣職責,實踐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從一定意義上講,培養醫學生的責任感主要就是培養他們的職業責任感,也就是醫護工作者所應具有的責任感。,責任感。綜上所述,醫學生責任感就是指醫學生對其責任對象的自覺意識,是對自己、對病人、對國家和社會所應承擔責任的感知與自覺履行的情感態度,并自愿承擔過失后果的內心體驗。

二、醫學生責任感的基本現狀與問題

(一)醫學生責任感的總體狀況

醫學生責任感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大多數都能意識到對自我、對病人、對國家和社會所肩負的責任,有樂于履行責任的愿望及認真履行責任的行為。

1、對國家:大多抱有愛醫之心,樂于投身實踐

當代醫學生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醫學技術的巨大進步,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親自見證了現代醫學事業在探索生命奧秘、戰勝SARS災難、防治疾病、增進健康、緩解病痛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因此,他們多數熱愛醫學,立志救死扶傷,保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大部分醫學生熱愛醫學,并樂于肩負使命。同時,大多數學生關心國際國內的社會公益事業,如對艾滋病患者、重大傳染病疫情、國際災害救助等,并能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醫學生深知自己肩負的特殊重任,因此,在學習和工作上都有較大的內驅力和較強的自覺性,他們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

2、對病人:大多懷有仁慈之情,愿意履行職責

關愛患者的生命健康,嚴謹負責的職業態度,精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是醫護人員在診治過程中所應具備的重要品德之一,也是高度責任感的具體體現。醫護工作面對的是病人,而病人所患疾病千差萬別,發病原因、癥狀體征、治療方法多種多樣,醫療工作中的每一步都關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具有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大意。大多數醫學生能時刻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在臨床實踐中能夠保持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對病人一視同仁,充滿關愛之情,認真履行職責。對病人誠信,使病人得到知情同意權,保護患者隱私是尊重病人及維護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要責任,也是醫護工作者崇高醫德的體現。

大多數醫學生對待病人誠實守信,自覺抵制不良醫風,保障患者知情同意的基本權利,并自覺保守病人的隱私和秘密,具有較好的法律保護意識。

3、對自我:大多持有積極之態,嚴格要求自己

對自己負責,是對他人和社會負責的堅實基礎。生命是最可貴的,沒有了生命,其他任何事情都無從談起。多數醫學生能夠認識到:如果人生漫無目的,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碌碌無為,枉費年華,這樣

的生命即使再長也毫無意義,人生價值也就根本無法實現,更不用說承擔自己的人生責任了。因此,大多數同學認為只有努力奮斗才能把握人生,人的一生應該在拼搏中度過,對人生的目的和意義看法是積極健康的。他們普遍意識到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具有廣博、深厚、扎實的現代知識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他們不再滿足于“60分萬歲”,而是希望在大學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全面發展,學到更多的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成為一名優秀的醫護工作者,將來在醫學事業上能做出更大的貢獻,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二)醫學生責任感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醫學生責任感狀況總體是好的,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醫學生責任感存在的問題,其突出表現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學醫目的趨于功利化

當前,因為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社會上不良風氣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醫護人員違背醫德收取“紅包”、“回扣”,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滋生,貪欲腐化不斷膨脹,是非觀念模糊,在社會上造成很壞的影響,致使一部分醫學生的價值觀念也呈現了傾斜,比較看重金錢利益,認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錢就圖”,沒有遠大理想志向。醫學的本來目的是防病治病,救死扶傷,維護人類的生命和健康。但也有部分醫學生選擇醫學專業并不是為了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他們之所以學醫是因為“醫護工作職業比較穩定”以及“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較高”,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功利化傾向。

2、職業道德趨于缺失化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準則。醫德是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它是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對醫務工作者有著更高的特殊的要求,在實踐中的具體

體現是敬業和奉獻精神。對醫德規范和原則的認識是醫德品質形成的發端,是醫德規范與原則轉化為醫務人員個體醫德行為的基礎。醫護工作是為人類健康服務的崇高職業。我國內容極其豐富的優良傳統醫德,一直陶冶著后世醫家的思想品德,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優秀醫護人員,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為醫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智慧、情感甚至生命,并以能為人類減輕痛苦而感到驕傲。然而,曾幾何時,醫護工作的意義被扭曲,被少數人理解為僅僅是謀生的職業,作為醫護隊伍后備軍的醫學生中存有這種認識的也不乏其人。,責任感。雖然多數同學了解醫學生誓言和我國《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其實施辦法》中提出的7條醫學道德規范,但仍有部分學生一問三不知。,責任感。

盡管絕大多數醫學生認同未來的職業道德責任和主要職責,但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所產生的負面作用,潛移默化地侵蝕著他們的思想,部分優良醫學道德觀念受到了嚴重的挑戰,他們頭腦中原有的優良傳統醫德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以致產生了迷惘困惑的心理。部分同學忽視道德標準要求,過分看重經濟利益,表現出職業倦怠,敬業意識淡化,眼高手低,自命不凡,鮮有團結合作、探索創新精神。

3、社會責任趨于自私化

社會責任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其價值取向始終是社會的整體利益。所以,當社會需要與個人利益之間發生矛盾時,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人,一般會自覺放棄個人利益而服從于社會整體需要。部分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卻有向個人利益傾斜的傾向,其表現為主觀上他們雖不否認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一旦牽扯到具體利益時,又往往先考慮個人得失;客觀上醫學生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注重方式方法,講究技巧策略,表明他們力求在社會與個人之間找到“折中點”,既不愿被視為不承擔社會責任的成員,同時又要使自己的個人利益不受損失,或者是將這種損失降到最低。但當無法在個人利益和社會需要之間找到折中點,必須舍棄其一的時候,醫學生應自覺放棄個人利益而主動地服從于社會的整體利益,這才是醫學生特殊社會角色及其社會責任觀念的最直接表現。但部分學生沒能很好地做到,他們有的只是在口頭上說說,而針對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就退縮了。從本質上看,這些學生還是缺乏自己對社會所肩負歷史使命的正確認識以及建立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對社會應具有的主人翁態度,而是趨于自私化表現。

4、對待病人趨于淡漠化

醫乃仁術,關心病人疾苦,視病人如親人是醫護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應負的道德責任。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醫護人員對待病人態度的好壞,會對病人的治療產生很大影響。好的態度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復,而壞的態度則不利于疾病的治療。病人身有疾患,精神上、肉體上都會有很大的痛苦,特別需要得到醫護人員從各方面的關懷、支持和同情。醫護人員的仁愛關心會增強患者的信心,打消他們在治療方面的一些顧慮,從而在接受治療時積極配合,進而提高治療效果。但有些醫學生沒有把病人當作一個社會人來看待,只是將其作為治療疾病的對象,忽視“治病”與“治有病的人”的區別;不注意談話的方式,對待病人,甚至挖苦、譏笑患者,以致于病人失去與病魔作斗爭的勇氣;無視病人的知情權,不愿與病人討論診療計劃,回答病人的疑問不耐煩;不注重病人的隱私權,隨意泄密露密,甚至把病人的隱私當作笑料談論;對待臨終病人缺乏同情關愛,忽視病人及病人家屬的感情等。

醫學生論文:淺論醫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方法

1.選題

選題要盡可能早些。選題早,早做準備,時間充分。

2.選題要考慮主、客觀條件 只有考慮主、客觀條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長,選擇最利于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課題。比如,您想對"交感胺類藥物"進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學、藥理學基礎好,可從其應用方面選題,可借鑒前人研究成果,從不同側面進行研究,同樣會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學及藥物化學基礎好,可從藥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進行研究,通常藥物的基本結構決定藥物的作用,取代基因決定作用強度、副作用等。醫學領域學科很多,不一一列舉,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揚長避短才能寫出稱心的論文來。

3.選題不要太特殊 選題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寫不出好論文的。盡量避開大而復雜的題目,選比較一般的題目。比如"膽囊收縮素一胰泌素"對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這類題目有比較、有借鑒,寫起來比較容易。

4.要擺脫單純的愛好和趣味 個人的愛好和趣味是選題的一個前題,但是,單純地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也是不切實際的。比如你對分子生物學很感興趣,也是目前醫學界關注的問題,但就目前的實驗條件及教學計劃而暫時還很難寫出如意的論文。當然有條件可從某個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對"愛滋病研究"很有興趣,但目前 國內你接觸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難的。

5.選擇突破口 選題要找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可選擇難度較小,而又帶有普遍意義的題目,或者易被人忽視的問題,如果有條件,突破口可以選擇兩門學科的交界處,進行科學的"邊緣"研究。作為醫學院校學生各門課程都在同步與交叉學習,有較深的理論基礎,具有較好的連貫性,比如學習解剖知識較全面之后可以選擇"某種外科術式改進探討"。基礎理論融會慣通之后,往往在臨床內、外科交界處或其它相關學科交界處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內科側重于藥物治療,而外科是往往忽視的,"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治療化療致吐"研究成功即為內科藥學與腫瘤科交界處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鈣離子拮抗劑的廣泛應用亦然。就中醫與西醫而言,比如中藥大黃多種作用,如你從化學分析角度去分析藥物的作用機理就是對中醫的發展,容易重點突破,寫出一定質量的論文。

搜集資料

題目選定之后,就要以題目為中心,作一些踏實的搜集資料工作。

1.選定一個搜集資料的目錄 制定一個搜集資料的目錄是寫論文的一個重要基礎,制定這個目錄時要和寫論文有經驗的前輩交談,或經導師或教研室有經驗的教師指點,也可以請與自己畢業論文題目相近的、論文寫得好的畢業生介紹經驗,交換意見。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錄,可以從現在的文獻資料調查入手,既熟悉,又有興趣。搜集材料的目錄可按年代由近溯遠,寫上調查中得到的有關研究對象的材料。隨著計算機廣泛應用于文獻檢索,給作者搜集資料帶來很大方便,但這種文獻往往是二次文獻,筆者建議在此基礎上用追溯法查閱一次文獻。

2.摘錄與選題有關材料 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沒有遺漏,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個問題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要圍繞核心問題搜集主要材料,有用材料,把它記錄下來,摘寫出來,對次要材料,放在次要地位處理。

3.著重搜集第一手材料 寫畢業論文,是培養我們嚴謹的治學態度的一條途徑,而要從第一手材料中找根據。對醫學院校來說,多去附屬醫院查病案資料,是很有裨益的。盡管已有現成的科研結果文獻,也肯定還有被忽視的空白,要從縱橫兩個方面去發現空白,從另一個側面去要相關第一手資料。

4.對搜集來的資料要認真閱讀 要區別其正確與錯誤,找出其不足的,補充其需要補充的地方。經過閱讀和分析,發現文獻上還沒搞清楚的地方,就要對問題點進一步深入研究,把一個個問題解決了,就為論文的成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醫學生論文:臨床醫學生專業思想教育效果評價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培養專業人才的總體設計藍圖,是學校組織一切教學活動和從事教學管理的主要依據。是教學質監控與評價的主要標準,也是一所學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為了解我校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的實施效果,學校于2012年12月開展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我校臨床醫學專業2011級1個班的學生73名為研究對象。用自行設計“臨床醫學系人才培養反饋意見調查表”對其進行問卷調查,收集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培養方案的實施效果等。發放問卷73份,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73份,有效率為100%。

二、結果報告

(一)調查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的73名學牛中。男生26人,占35.62%,女生47人,占64.38%。

(二)學生培養及錄取情況 調查學生中10.96%為定向培養,89.04%為非定向培養;第一志愿錄取的占73.97%,非第一志愿錄取的為26.03%。

(三)專業思想教育 通過專業思想教育后75.34%的同學愿意將目前所學專業作為其終身職業,15.07%的同學無所謂,6.85%的同學不愿意,2.74%的同學非常不愿意。

表1 專業思想教育效果評價

(四)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定位評價73名被調查的學生中,認可該培養方案“基層實用型人才的專業定位“的占72.60%。

表2 人才培養專業定位

(五)學生培養質量評價 79.45%的學生認為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后,學生培養質量較好。

表3 培養質量評價

(六)專業培養發展的可持續性 83.56%的同學認為目前我校設置本專業是否適應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和實際需要。

表4 專業培養發展的可持續性評價

三、討論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人們健康意的提高,現代醫學正朝著整體化、綜合化、多元化、社會化方向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帶動了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由單一化、片面化向主體化服務體系轉變,從單純治療型模式轉變為醫療、保健、預防和主動參與型模式。醫學教育為適應這一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就必須修訂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要求,以滿足社會對醫學人才的知識結構和綜合素質的需求。新醫改后,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對衛生技術人員的需求加大。這就要求我校對醫學生的培養尤其是面向基層的學生的培養,更要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與綜合提高,使其畢業后能夠深入基層,快速進人職業角色。運用多種綜合知識,準確地應對各種復雜病情。解決偏遠地區缺醫少藥的問題,提高當地人民的健康水平。

通過本次調查,學生對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醫學生專業思想教育方案和實施效果有較好的評價和認可度。人才培養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學生形成較好的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觀、創新能力的培養及臨床技能的培養等都有很大的幫助。79.45%的同學認可我校人才培養改革后我校學生培養質量較好。83.56%的同學認為我校本專業的教學和設置是適應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和實際需要的。47.95%的同學認為我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應以以綜合專業素養培養為導向,這恰恰是我們在改革過程中充分體現的。

總之,建立21世紀的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已被教育部列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如何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真確進行專業思想教育,讓學生能正確進行自我專業定位,樹立為基層醫藥衛生事業服務的思想在醫藥專科院校的學歷教育過程以及在解決我國基層缺醫少藥情況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醫學生論文:談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摘要】 從醫學生進入臨床時臨床思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如何正確地對醫學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如變縱向思維為橫向思維、加強床邊教學、應用PBL啟發式教學、開展臨床模擬教學、重視培養學生樹立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早期接觸臨床,使他們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是我們臨床教學的關鍵。

【關鍵詞】 醫學生;臨床思維;培養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離不開第一線的臨床教學。臨床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完成醫學生向臨床醫生的轉變,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臨床知識及基本臨床思維能力,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醫學思維方法是作為醫學主體的工作人員在某一時期內認識醫學對象、研究和處理醫學問題起主導作用的思維模式。由于醫學生在臨床教學階段對一般的臨床技能訓練如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基本操作及規章制度等均有著極大的參與熱情,因此我們更要重視對實習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采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BL)、臨床模擬教學等方法,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鑒別等臨床思維能力,這是今后在臨床工作中正確診療的根本保證。

1 許多實習生在剛進入臨床時臨床思維存在的問題

1.1 片面思維 一些學生在進行病案分析時,不能全面細致地針對病史、體格檢查進行分析,過分看重輔助檢查的結果,從而忽視系統分析,考慮問題局限、片面。

1.2 簡化思維 一些學生單純依靠先進的檢查手段,不進行復雜的思維活動,盲目相信某些先進檢查方法提供的數據或圖像,直接得出疾病的診斷結果,影響診斷的準確性。

1.3 表面思維 把現象當作本質,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運用醫學的基本理論,對各種現象進行全面的分析,使臨床癥狀體征表面化,缺乏綜合判斷的能力。

1.4 印象思維 有些學生憑直觀印象,對符合自己印象的病史、體征或輔助檢查資料感興趣,對資料進行任意取舍,把一些支持自己論點的資料作為判斷疾病的主要依據,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臨床判斷的資料任意刪去,做出片面的診斷,制訂出不完整或者不正確的治療方案。

2 如何正確地對實習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和培養,使他們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是臨床教學的關鍵

2.1 強調客觀的、實踐與理論相統一的原則 醫生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觀察以及使用先進儀器觀察,都要遵循反映事物本來面目的客觀性原則。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結果是醫生進行臨床分析的基礎,不能僅僅依賴醫生主觀的診斷來片面解釋臨床表現,更不能為了維持“診斷”而對患者的客觀表現視而不見,這樣勢必造成誤診、漏診。因此在實習生的臨床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堅持客觀的原則,尊重病人實際情況,尊重疾病發展的客觀規律,指導學生進行理性思維。

臨床診療工作同其他認識事物規律一樣,有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臨床思維要貫穿于臨床診治疾病行為的始終。在臨床教學中要注意有意識地培養實習生多接觸病人,收集臨床資料,然后進行分析,在分析中發現新的問題,去了解、去收集資料,這樣對疾病就又有了新的認識,這種反復的過程,使認識深化,更貼近疾病的本質。

2.2 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訓練

2.2.1 變縱向思維為橫向思維 醫學生結束了理論課學習,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此時已具備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對某一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有了初步的認識,并對某一輔助檢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結果分析也有所了解,但此時學生尚處在一個縱向思維狀態。在進入臨床實習后,實習生所面對的將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病人”,一個有著不同主述、不同體征的病人,此時帶教老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如何對這些癥狀、體征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診斷及處理方案,這是一個橫向的思維過程。由此可引出若干與鑒別診斷相關的疾病,當然也包括學生在課堂上未學過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來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能力。

2.2.2 加強床邊教學 臨床帶教老師查房時應針對病人,給實習生講解病人存在的健康問題,尤其要重視用系統化整體觀綜合分析,不能停留在更改醫囑、對癥處理。對給予的處理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能讓實習生只當觀察員、記錄員,應培養實習生養成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習慣,并注意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以提高實習效果。

2.2.3 應用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重視醫學生能力培養 臨床教學中,指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自己發現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并不急于回答,而是通過組織學生自行查閱書籍、文獻或通過網絡尋找答案,或者通過帶領實習生一起討論來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彌補臨床實習時間短、所見病種少的缺憾,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從中獲得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PBL教學學生在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與傳統教學方法沒有差異,但是在臨床能力上明顯比傳統教學方法的學生能力強。

2.2.4 開展臨床模擬教學 秉承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并重的教學理念,打破以往以學科為中心的臨床思維和技能的分離訓練方式,重新組合臨床技能訓練內容,將標準化病人(SP)、局部功能模擬教學模型、急救高級模擬人等模擬教學方法和器具整合應用到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中,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集體協作和領導能力等綜合素質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填補臨床技能教學的不足。

2.2.5 重視培養學生樹立無私奉獻的精神 醫生以德為本,這是古今中外的道德。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帶教老師應為醫學生的表率,要使學生懂得,如果選擇了醫生這一職業,就必須把它當作獻身的事業,而不能當成謀生手段,要經常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替病人著想,使其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才能贏得病人的信賴,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做出符合病人實際情況的診斷,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2.2.6 建議早期接觸臨床 通過早期接觸臨床,使得醫學生從一入學就能對醫學研究、醫療服務,乃至醫學職業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感悟,激發學生熱愛醫學事業、獻身醫學事業的精神。同時讓學生對基礎醫學學習以及 醫院醫療服務有一個初步認識,為日后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奠定基礎。

總之,每個醫學生均要經歷臨床實習階段,此階段更是實習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關鍵時期,期間臨床思維的建立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關鍵。因此,臨床帶教老師正確的言傳身教,認真地對實習生進行臨床思維的訓練和培養,使他們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是保證整個醫學教育成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應不斷加強和完善。

醫學生論文:醫學生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現狀分析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相對于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峻前景,醫務工作者的應對能力則令人堪憂。以2003年春爆發的SARS為例,醫務人員的感染比例高居各類人群之首,發病人數的18.5%。醫學生是未來的醫生,在校期間加強他們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的培養,是今后有效的預防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必不可缺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解醫學生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現狀,并進一步加強醫學生災害應急教育提供建議,我們開展了本次調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調查蘭州大學和甘肅中醫學院09級的學生500人,共9個專業,回收問卷470份,最終保留有效問卷451份,有效率為90.20%。

(二)研究工具。采用醫學生應急能力調查問卷,內容包括醫學生應急能力評估、醫學生突發事件現狀、醫學生對應急能力教育政策評估三部分。

(三)數據處理。采用Epidat 3.1錄入,spss 16.0處理數據。

二、結果與分析

(一)醫學生突發事件認知及應急能力自評

1、調查結果顯示,有37.69%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生群體突發事件對自己的影響程度一般,僅有45.45%認為影響程度在較大以上,另有16.85%認為較小或無影響。

2、有28.16%自評對突發事件的了解程度為一般(了解的比較少),60.53%自評對突發事件比較了解,另有10.86%認為自己對突發事件非常了解。

3、對于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41.68%認為自己能力在比較強以上,能夠大部分或全部自己解決,有16.19%認為自己的應急能力比較弱或弱,只有小部分認為不能自己解決。

(二)醫學生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現狀

1、在自評可以正確處理的突發事件中,出血事件能處理的人最多,達68.51%。能處理骨折、昏迷、氣道梗阻的人分別只占19.51%、16.41%、9.53%。

2、只有8.65%的被調查者認真留意過宿舍里的滅火器類型及其使用方法,51.45%不曾留意或者認為使用時再看也不遲。

3、有34.81%的被調查者不清楚哪些滅火器不能用來撲滅初起火災。

4、當人群突然開始驚慌跑動時,有228人會隨著人群方向加快速度,并觀察情況,占50.55%;另有183人會停下來觀察情況,40人會快速跑到人群的最前方。

(三)醫學生對突發事件應急能力教育的看法及意向

1、對于突發事件的宣傳方式,教育類電視、參觀科普教育類基地、講座、有獎競答等形式受到歡迎,分別占42.57%、36.36%、35.25%、31.26%。

2、有45.84%認為出現自救能力低的原因是因為災害離我們很遠,不必杞人憂天,另有30.23%和22.06%認為是由于沒機會接受這方面訓練和社會、學校不夠重視。

3、有86%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學校很有必要開設自然災害教育選修課的必要。

三、討論和建議

(一)醫學生憂患意識低,醫學生應急能力需提高

本次調查表明,醫學生對自己的突發事件應急能力自評很高,但是實際能力薄弱,對于滅火器類型使用方法及人群騷亂等基本常識掌握程度不很令人滿意,有一半左右的人注意過宿舍的滅火器的使用。另外,有45.84%的被調查者認為災害離自己很遠,甚至存在被調查者認為滅火器等應急器材使用時再看也不遲。醫學生的憂患意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作為醫學生,對于腳腕拉傷、骨折、出血、觸電、食物中毒、燒傷等急救能力相對不足,而且煤氣中毒、氣道梗阻、昏迷等危重體征急救方法掌握更加不足,關于急救能力醫學生應該進一步加強,才能做好未來現場醫療急救人員的優秀生力軍。

(二)當前高校災害教育有一定收效,教育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教育方式應趨于多樣化

調查顯示,當前高校對于醫學生的應急能力教育起到了一定收效,但是仍不能滿足學生的應急知識需求,86%的同學認為目前學校在不影響其學習的情況下,很有必要開設自然災害的選修課,而對于突發事件的期望宣傳方式的選擇中,則展現出了多樣化,教育類電視、參觀科普教育類基地、講座、有獎競答等形式均受到被調查者的普遍歡迎,提示我們以后對于災害教育的方式應趨于多樣化。在災害教育中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三)建議

我國是自然災害的多發國家,近年來相關災害發生趨于頻繁,增強大學生自然災害應急能力迫在眉睫。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1、加強醫學生的災害憂患意識,避免“到時也不遲”的僥幸心理;2、強化現災害教育模式,積極促進醫學生臨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現場急救人員的優秀生力軍;3、在災害教育中,教育形式應更加多樣化。

醫學生論文:OSCE對臨床醫學生考試心理狀況影響的情況分析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對醫學生采集臨床資料、臨床實際操作、臨床分析和臨床思維等方面能力的考核,與傳統考試相比更全面、更客觀、更公正,要求也更高,更嚴格。OSCE使用經過嚴格、系統培訓的標準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SP)來模擬真實患者[1-2]。現有研究顯示,臨床醫學生由于學習繁重,考前易出現明顯的緊張、焦慮甚至抑郁等,導致考生學習成績下降。筆者采用OSCE,對臨床醫學生臨床能力與考前心理狀況進行了觀察研究,發現其能夠造成一定的焦慮、抑郁心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300名2008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男127名,女173名,年齡23~25歲。

1.2 實施方法 根據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教學與培養計劃,使用德爾菲法對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臨床能力的構成進行評判[4-5]。評判主要通過3個方面(理論能力、實踐能力、拓展能力)以及10個要素(溝通交流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臨床評估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決策能力、技術操作能力、臨床教學能力、臨床管理能力、臨床科研能力)展開。在上述基礎上與臨床醫學臨床能力考核評價范圍相結合,對醫學本科畢業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健康評估能力、分析決策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以及技術操作能力進行臨床考察,并使用標準化患者。具體考試分為11站,每站均為8 min。第一站:病史采集(SP);第二站:體格檢查(任選1項):(1)肺部檢查+聽診;(2)心臟檢查+聽診;(3)腹部檢查;(4)神經系統檢查;第三站:兒科基本技能站(任選1項):(1)小兒體格檢查;(2)頭皮靜脈穿刺;(3)嬰兒喂養;第四站:穿刺技能站(任選1項):胸、骨、腹、腰穿;第五站:外科基本操作和無菌操作(任選1項):(1)手術部位的消毒、鋪巾;(2)穿手術衣、帶無菌手套;(3)拆線、換藥;(4)切開、縫合;(5)結扎、止血;第六站:婦產科基本技能站(任選1項):(1)四步觸診+骨盆測量;(2)婦科檢查;(3)肛查+產程圖;第七站:人機對話1(實驗室檢查單判讀);第八站:人機對話2(X片、CT判讀);第九站:人機對話3(ECG判讀);第十站:人機對話4(病例分析);第十一站:急救基本技能(任選1項):(1)心肺復蘇(單、雙人)+

電除顫;(2)氣管插管+吸痰。

1.3 觀察指標 心理狀況評價發放癥狀自評量表(SCL-90)調查表,由考生在考前進行填寫。該量表由90個項目組成,共包括10個因子,即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他。該量表的統計指標主要有兩項,即總分和因子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00名學生在預實習前,預實習結束OSCE與臨床實習結束OSCE時SCL-90評分分析。臨床實習結束OSCE后,學生評分均明顯低于預實習前與預實習結束OSCE,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臨床醫學專業內涵的發展,醫學生臨床能力的培養和考核已普遍受到重視,但臨床能力評價還相對薄弱,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1)考核方法不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綜合能力。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知識、技術等綜合應用是臨床醫學專業的特色之一。目前國內大多數醫學院校對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臨床能力的評價多為傳統的理論考試、文論答辯、主觀評價等,遺漏了臨床實踐中許多重要指標如溝通協作、教學等能力的考核,存在評價方法單一、評價不全面的問題,難以客觀、真實地反映醫學生的臨床能力,也就難以對教學效果做出科學、規范評價;(2)缺少科學量化的臨床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臨床醫學除具有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具備人際溝通、思維分析、組織管理與健康教育等多種能力。從臨床醫學發展的長遠目標與教學質量評估的現實需要來看,必須盡快對臨床醫學生臨床能力評價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構建一套科學量化、規范可行的臨床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隨著我國教學評估體系的建立,考試的科學化、標準化的不斷加強,科學量化的指標體系在人才質量的評價中運用勢在必行[9-10]。因此,如何使臨床醫學生考核評價更加科學、規范,使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更加優化,并促進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就成為了當前最為重要的內容。

OSCE考核要求醫學生掌握的知識面較寬,不僅要有豐富的臨床理論知識,還要熟練地掌握各項臨床技能。OSCE是一種多站式考試,學生必須依次順序通過8~9個站或更多,進行多項能力或素質的測試。每一站有一份事先設計好的評分表,每一個學生在每一考站的表現都能夠客觀地反映在成績單上。OSCE考試形式具有全面性、客觀性、真實性、公正性,與傳統考試相比要求更高,也更加嚴格,學生還需要參加考前培訓熟悉考核標準,考試的時間也比較長,考官模擬患者容易造成考生情緒緊張,影響現場發揮。由此推論,OSCE對醫學生心理造成的壓力應比傳統的考試要大。

本研究就OSCE對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臨床能力中的應用及效果進行了觀察,本研究的重要內容在于觀察預實習前,預實習結束OSCE與臨床實習結束OSCE時學生心理狀況的變化。通過與傳統考試考生一起進行SCL-90調查問卷可以發現,臨床實習結束OSCE后,學生評分均明顯低于預實習前與預實習結 束OSCE,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對臨床醫學生進行OSCE考核,能夠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以及考核過程中出現的焦慮、抑郁等狀況。因此,通過探討OSCE模式在不同學習階段對醫學生考試心理所產生的影響,為及時開展心理干預,減輕或消除OSCE考試對醫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促進醫學生身心健康,提高臨床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水平,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綜上所述,OSCE可以客觀、系統、準確評估臨床醫學生臨床能力,但一定程度上造成考生抑郁、焦慮心理。

醫學生論文:寧夏臨床醫學生應對方式與就業觀念的關系研究

隨著全國大學擴招的畢業生陸續進入就業高峰期,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形勢呈現日趨嚴峻的局面,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之一在于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念。應對方式是應對應激環境或遭受應激事件過程中,繼認知評價后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的應對活動,是影響個體環境適應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關于影響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心理因素研究大多集中外部環境影響上,關于自身應對方式對其就業觀念影響的研究報道尚少。本研究旨在了解臨床醫學生就業觀念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為大學生就業指導提供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取隨機整群法,抽取大四年級臨床醫學專業6個班中4個班級167名大學生,回收有效答卷144份,回收率96.6%。其中男43名,女101名,平均年齡(22.09±0.98)歲,漢族110名(76.4%),回族33名(22.9%),其他民族1名(0.7%);來源于城市44名(30.6%),城鎮28名(19.4),農村72名(50%);獨生子女26名(18.1%),非獨生子女的118名(81.9%);家庭經濟狀況富裕的4名(2.8%),一般的89名(61.8%),貧困的51名(35.4%)。

1.2 方法

1.2.1 工具 (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民族、是否獨生子女、學生來源、家庭經濟狀況績等資料;其中家庭經濟狀況根2009年的統計標準,城鎮:家庭人均年收入

(元)①貧困低于8 956.81,②中等12 345.17~23 050.76,③富裕>31 171.67;農村:①貧困<3151.62,其中現金2508.70,②中等4431.38~8487.97,其中現金3607.57~7559.23,③富裕>16 006.51,其中現金15 012.05。(2)應對方式問卷:應付方式問卷由62個項目組成,包括6個分量表,分別是問題解決、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上述6個因子對應了6種常用的應對方式,其中“求助”和“解決問題”屬于比較成熟的應對方式,“合理化”屬于混合型,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其余3個屬于不成熟的應對方式。(3)就業觀念調查問卷:采用自編的半開放式問卷,內容涉及觀念1:就業首選的職業;觀念2:畢業后的第一選擇;觀念3:對先就業后擇業的看法;觀念4:先就業的理由;觀念5:最易促進就業的途徑;觀念6:就業首先考慮的因素;觀念7:首先考慮的就業地區;觀念8:就業自主性;觀念9:就業信心;觀念10:最期望的薪金標準。

1.2.2 調查方法 評定前規范指導語,進行必要的解釋,讓受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填表,完成后現場收回。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5軟件包進行數據統計,對相應的數據分別進行t檢驗、 字2檢驗、F檢驗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組別醫學生應對方式比較 男、女生在解決問題、自責因子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女生在求助因子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經濟狀況一般和貧窮在合理化因子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就業觀念的比較 不同民族、是否獨生子女、不同經濟狀況的大四醫學生就業觀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男女醫學生和不同學生來源的就業觀念除觀念1、6、8、10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因子有統計學意義。

2.3 應對方式與就業觀念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分別以就業觀念為因變量,以應對方式的各個因子為自變量,在a入=0.05,a出=0.1水平上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經線性檢驗后,觀念4、5、6、9均有變量進入方程,進入方程的變量以求助因子、幻想因子和解決問題因子為主。

3 討論

醫學畢業生就業負性心理的原因主要來自社會、學校和個人,就業價值觀是學習動機的一種外在表現,應對方式是一種緩解情緒緊張、維持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應對方式會影響學習動機以至其就業觀念。本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生通常的應對方式是解決問題、求助等積極方式,較少采用幻想,合理化和自責等消極方式,說明醫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具有較多的理性加工成分,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男生在解決問題和自責上與女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女生在自助上和男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當代男醫學生在面對應激時往往自己解決,在困難時常常自責,而女生通常會求助別人解決自己的問題。應對方式各因子在回漢、是否獨生子女方面比較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說明文化因素和家庭背景對醫學生的應對方式影響較小。

本調查顯示,在合理化因子上,經濟來源一般和貧窮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經濟條件一般的在面對困難、應激時常常給予合理化解釋,以掩蓋自己的問題,從而減輕焦慮。

本研究男女生之間畢業后第一選擇是考研的男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男生多于女生,說明男生就業的壓力更大,為了得到好的家庭和工作優先考慮考研;在畢業第一選擇是臨床醫生男女生無統計學意義,與張亮等的研究女生多于男生不同;在先就業后擇業上女生比較男生更容易比較同意該觀點,與已有研究相同;在就業信心上女生較男生明顯的信心不足,兩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女生的心理素質較男生低,應給予個別輔導,有的研究無統計學差異。在先就業的理由上農村學生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個人經濟原因,與城市學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最易促進就業的途徑上農村和城市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首先考慮的就業 地區上農村學生選擇西部地區和回家鄉的較多,和城市城鎮比較差異顯著,與龍建等報道不一致,考慮與地區差異有關;在就業信心上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顯示信心不足,因此,應加強對農村學生的心理干預和職業規劃指導。

多元逐步回歸結果顯示,在先就業的理由上求助與其成顯著正相關,幻想與其成顯著負相關,求助對先就業理由影響最重要,學生往往利用其社會支持系統作出自己的選擇;在最易促進就業的途徑上幻想與其成顯著正相關,求助與其成顯著負相關,幻想影響最為突出;在就業首先考慮的要素方面,解決問題因子與其成顯著正相關;在就業信心上,解決問題因子其成顯著負相關;以上提示,醫學生的求助、幻想和解決問題因子對他們就業觀念的形成和實施有極大的關系,同一因子有可能是正相關,也可能是負相關,從而表現出在就業觀念上存在的矛盾性。就業觀念1、2、3、7、8和10因子沒有變量進入方程說明大四醫學生在就業地區選擇、就業自主性和薪金期望等方面上更趨于理性。

總之,本次調查發現,大四醫學生應對方式對就業觀念有重要影響,除創造良好就業環境,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技巧訓練和觀念指導外,要在就業選擇上引導他們采取積極成熟的應對方式來面對挫折和困難。

醫學生論文:醫學生醫學倫理素養的養成

素養就是一個人平素的品質、一貫的修養,而醫學倫理素養則應表現在人們對醫療領域中自己和他人行為是與非、美與丑的判斷和評價基礎之上而形成的一貫的品質和修養。醫學倫理素養之養成,就是一個人對醫德行為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理解,并將此內化為自身行為準則的過程。

一、醫學生醫學倫理素養養成的現實價值

1.醫學倫理素養是當代醫學發展所需。醫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它的發展中并不是獨自前行的,它與經濟、社會生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只有技術沒有人文情懷的醫學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的醫學,因為它偏離了醫學的本質和目的。現代醫學模式更科學地概括了影響人類疾病和健康的因素,突出了社會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許多復雜的醫學倫理問題、多元價值的并存常使醫學科研人員處于左右兩難的境地。在臨床科研、實踐中,醫務工作者要正確處理涉及多層次、多因素復雜的醫學倫理問題,就必須具有較深厚的醫學倫理素養。醫學生是醫學臨床與科研的有生力量,他們醫學倫理素養的養成對于醫學的發展更有著巨大的社會意義。

2.醫學倫理素養是創造和諧醫患關系的必要元素。在全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構建和諧醫院、和諧醫患關系可以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近幾年,社會上對醫療服務的批評日益強烈,醫患關系也成為眾所矚目的社會熱點之一。客觀地說,醫療臨床實踐與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除了法律法規適用、管理制度、政府投入、社會保障等諸多因素外,還有我們不能忽視的醫務人員的醫學倫理素養沒能經受住考驗的事實。毋庸置疑,若想徹底改變現狀,創造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著力培養和加強醫務人員醫學倫理素養是其中最能動、最速效的措施之一。

3.醫學倫理素養是成為合格醫生必備的素質之一。從醫學傳統及醫學職業的本質看,醫乃仁術,無恒德者不可以從醫。醫療衛生工作的宗旨和醫務人員的行為特征都顯示出醫學倫理素養的特殊重要性和內在必要性。缺少醫學倫理素養的醫務人員很難甚至不能完成醫學職業本身的目的——維護病人的利益和福祉,而這恰恰是醫學的根基。在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制定的《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中也明確提到,“敬業精神和倫理行為”是醫療實踐的核心,“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同“醫學知識、臨床技能”一樣是醫學畢業生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質之一。

二、醫學生醫學倫理素養養成的誤區

1.醫學倫理學教學目標的偏差。醫學倫理學教學的目標在于培養醫學生的醫學倫理理念,逐步養成醫學倫理素養。目前許多院校的醫學倫理學的教學都把重點放在了醫學倫理知識的傳授上,而偏離了醫學倫理學教學的真正目標。醫學倫理素養雖然需要具備一定的醫學倫理知識來體現,但不是說具備醫學倫理知識就具備醫學倫理素養。由于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的醫學倫理學的教學都將教學目標停留和局限在理論知識的講授上,在醫學生醫學倫理素養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跟不上現代醫學發展的步伐,造成醫學生在對醫學倫理知識的學習中只是死記硬背了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來應付考試,理論聯系實際方面僅局限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不能融會貫通形成醫學倫理理念,難以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素養。作為未來醫學科研與實踐的主力軍,很顯然,醫學生的醫學倫理素養很難提高。

2.醫學生學習認知的偏差。(1)重視醫學專業學習,忽視醫德素養養成。受長期以來只注重實用技術這個在社會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觀念的影響,醫學生往往更看重對醫學實用層面的理論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忽視了醫學本質是關愛生命,為人類服務的深層價值內涵,因此許多醫學生都認為“專業課很重要”,而對醫學以外的各種“非專業”課程則完全憑興趣和心情來看待,甚至很多專業課的老師也在自覺不自覺中強化著他們的這種想法。許多院校醫學生努力學習著專業課,而對所謂“非專業”課的醫學倫理學等人文課程的學習則認為是在浪費時間,于是醫學倫理教育的課堂上缺課、開小差的現象極為普遍。當然,在學生這種輕視松懈的態度下,很難談及醫德教育效果的實現。(2)將醫學倫理素養局限于醫者的仁愛之心。許多醫學生甚至醫務工作者對于醫學職業所需的醫學倫理素養的理解就是醫務人員應具有仁愛之心。而實際上,仁愛之心僅僅是醫德素養的一個方面而已,沒有醫學倫理理論作支撐的仁愛之心,有時反而會導致行為選擇的失誤而給病人帶來不應有的傷害。醫學院校的學生往往沒有認識到這樣一個重要而現實的問題,即只有在接受規范化、科學化的醫德教育的基礎上,才能理智地分析、解決醫療實踐中的道德問題。(3)將醫學倫理素養養成定位于未來職業任務。許多醫學生只是將醫學倫理學簡單地看做是一門課程,沒有把它作為醫學職業生涯中醫德素養養成的一個環節對待。把醫學倫理學教學所要完成的醫德教育及醫學倫理素養培養看做是工作后的積累,而不是在校學習期間的任務。而醫學倫理素質的養成是一個漸進的積累過程,在大學學習階段如果缺失這一必要的素養養成過程,醫學生在進入醫療實踐后,在角色轉變過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應對與學生時代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和情況,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3.醫學倫理素養屬性認知偏差。許多人將醫學倫理素養養成等同于技能的學習,醫學生在校期間對醫學倫理知識的學習隨著課程的結束和考核的合格而完成,并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已具備了醫學倫理素養,對今后工作中需要的醫學倫理判斷一定可以手到擒來。而許多醫院及醫務工作者本人也認為既已在學校接受醫學倫理相關方面的教育,就已具備相應的素質。事實上,醫學倫理素養不是簡單的技能的把握,而是知識和經驗不斷積淀后的理念的形成,是在一定知識積累基礎上的對醫療實踐中涉及的倫理問題進行判斷和評價,并有意識地不斷學習和積累相關經驗以提升自身的醫學倫理修養。由于人的思想觀念易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之不斷變化的復雜的社會和醫療環境,盡管醫學生和醫務工作 者在學校已學過醫學倫理學課程,但是如果只局限于此,是無法抵御各種不良傾向的沖擊和影響的,在醫療實踐中也不能準確地作出倫理判斷,有時可能會出現侵害患者利益的情況。

三、醫學生醫學倫理素養養成的途徑

1.在醫學倫理教學上著重培養與提高醫學生的倫理辨析能力。(1)醫德理論儲備是醫學生具有倫理辨析能力的必備要件。醫學倫理的理論講授又是醫學生增加醫德理論儲備的前提要件。針對目前患者維權意識不斷增強和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現狀,醫學生如果缺乏必要的醫學倫理知識,面對以人為本的醫學,僅僅在醫療技術上勝任則未必能最大限度地實現醫療目的,面對患者,技術完備的醫學生可能會茫然不知所措。而具有必要的醫學倫理知識可以幫助醫學生更好地發揮和應用其所掌握的醫學知識技術。因此醫學院校除了有責任傳授給醫學生目前醫療實踐所需要的醫學知識外,也有責任培養醫學生必要的醫學倫理理念。對醫學生而言,通過學習醫學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原則和各種規范,培養對眾多醫學倫理學問題或難題的分析能力,就是要形成醫學倫理素養,即培養在醫療實踐中對倫理問題的敏感力和把握解決倫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能力。而醫學倫理理念不可能在醫學生的頭腦中自發形成,只有依靠專業教育傳授給醫學生處理醫療實踐所必需的醫學倫理知識,才會促使醫學生形成一定的醫學倫理理念。(2)注重醫德實踐以拉近醫學專業與醫學倫理之間的距離。醫德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如同理論知識需要經過臨床實習才能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一樣,醫德的養成也需要密切結合實習,通過醫德實踐,醫學生可以獲得直觀且真實的醫學倫理辨析體驗。因此,可以考慮進行一些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可以在課堂上采取情景模擬法教學,同時,適當增加一些實踐環節。比如,請醫學專家結合多年行醫經驗給學生作相關內容的專題講座,組織有關醫德醫風方面的演講比賽,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以了解我國醫患關系的現實和醫學發展的實際需求。

2.院校教育和醫院繼續教育相接合,建立終身醫德教育體系。(1)院校醫德教育應延續至醫學生見習和實習期。醫學的實踐性特點使醫學教育的見習、實習階段,更應注重醫學倫理素養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醫學生的見習、實習階段不僅僅是對醫學知識技能的見習、實習,也是對醫學倫理知識和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的見習、實習。在校學習期間,醫學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醫學專業理論知識,也把握了基本的醫療道德要求。但社會環境是復雜的,受來自負面渠道和功利思想的影響,會使剛剛走上社會的醫學生產生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和心態失衡問題,這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醫德教育效果。因此,醫學院校的醫德教育不應以某一門課程的終結而終結,而是要延伸到見習、實習過程中,形成包括醫德啟蒙教育、醫德系統教學、結合臨床實踐教學、臨床實習醫德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分階段、連續性的校內醫德教育體系。(2)醫院應接過醫學院校醫德教育的接力棒。醫學倫理素養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通過在校的醫學倫理素養的系列教育,醫學生從醫學院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已具備了一定的醫學倫理素養,但在長期的日常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在校時不曾遇到的更實際更具體的問題,加之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在醫療領域也會不斷出現新的倫理問題,這都需要醫務人員不斷加強自身的醫學倫理素養,防止在醫療實踐過程中的任何環節、任何時期出現忽視、侵犯、傷害病人利益、違反醫學倫理的情形。這就要求不僅醫務人員自身要加強學習醫學倫理理論的主動性,而且需要醫院給醫務人員提供繼續醫學倫理教育的平臺。

3.逐步建立醫學倫理素養的評價機制。醫學倫理素養的評價是把醫德理論、醫德規范和醫德實踐三者統一起來,以獨特的醫學價值判斷直接參與整個醫學實踐活動的形式和過程。它是醫學倫理原則和規范發揮作用的杠桿,長期的道德教育及適當的引導、約束機制,可以使人在內心深處建章立法,并逐漸轉化為內心信念和行為習慣,因此,醫學倫理素養的評價機制能夠以其特有的方式深刻影響醫學生尤其是醫務工作者醫學倫理素養的養成。在醫院可以把醫務人員的自我評議、醫生同行之間的評議和患者對醫務人員的評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并把評議結果與職務晉升、年度考核和利益分配結合起來;也可以根據考核情況,對有違醫學倫理行為的醫務人員進行下崗培訓,對違反醫學倫理原則和規范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進行約束和懲戒,形成一種外在的評價機制。長期的正面教育引導必將會在醫務人員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有效的正確的價值導向,并逐漸轉變為他們的內心信念,從而促使醫務人員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最終形成良好的醫學倫理素養。

醫學生論文: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訓

1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發展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現代醫療模式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醫患關系的建立,病人與醫生的隔閡程度也逐漸加深,突出表現為醫患糾紛的日益增多。但大部分醫患糾紛不是醫療技術水平、醫療質量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是由于醫療服務不到位及醫患之間溝通不夠引起的。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的任務在于為醫學事業特別是臨床醫療提供高素質醫生,培養德高、學博、術精、身心健康的高素質現代化人才。其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臨床醫學研究生成為一名高素質醫生必不可少的保障。1987年英國醫學會已將對醫生交往能力的評估作為醫生資格考試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在福岡宣言上指出:“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缺少共鳴(同情)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美國醫學院協會(The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美國醫學教育聯絡委員會(TheUSLiaisonCommitteeonMedicalEducation)等組織要求醫學教育工作者在培養未來醫生時,仔細講解、傳授、評估其交流技能,使每一位醫生不僅具備精湛的醫術,更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從2004年開始,對醫患溝通技能的考核正式成為美國執業醫師考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醫師執業考試中涵蓋溝通技能也正成為一種國際化趨勢。同時,有效的醫患溝通益處很多,因為良好的醫患溝通有助于建立醫患信賴關系,對治療有積極的作用;良好的醫患溝通能更有效地應對憤怒與懷有敵意的患者,這會增加醫生自己的滿意度;良好的醫患溝通會增加患者的滿意度;良好的醫患溝通會降低醫生被投訴甚至被攻擊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在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2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對策

醫患溝通能力主要包括職業化態度與服務能力、非語言表達與解讀能力、主動傾聽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談判與化解沖突的能力等。1979年BeauchampandChildress提出口頭表達在醫療實踐中應該遵循自主選擇原則、無害原則、有益原則、公正原則等。崇高的醫德使得醫生愿意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崇高的醫德使得醫生容易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崇高的醫德也使得醫生愿意學習與提高醫患溝通技能;崇高的醫德使得醫生在困難的情況下能勇于與患者溝通;具有崇高醫德的醫生還努力完善現有的醫療制度與體系。我們應當端正服務態度,培養良好的職業化精神與高尚的醫德,因為這不僅是醫患溝通任務完成的基礎,而且也是整個醫患溝通的核心要素。非語言溝通可分為肢體動作語言、語言中的音素、利用物件進行的溝通、通過空間位置傳遞信息等。比如肢體動作語言方面,應注意相互握手問候,讓患者先坐下,適當的正視對方,適當的目光接觸,坐凳子2/3位置身體稍前傾,不時地點頭微笑等;說話時注意適當的音調、節奏、音度、音色等;適當的利用物件進行溝通;注意與患者談話場景的布置,與患者保持適當的距離;正確理解患者的非語言信號等。傾聽的基本原則包括聽別人說話時需要發揮主動性、傾聽說話者的心聲、在聆聽別人說話時給予說話者尊重與肯定、在聆聽別人說話時先別想如何回應等。傾聽的具體技巧包括注意保持安靜,用說話來幫助傾聽,避免就某個問題或事實進行直接爭論等。口頭表達能力方面,如何在談話開始建立和諧關系的技巧包括見面時相互自我介紹、盡量從積極的角度說話、在談論一個重要的話題時先征詢對方的同意、自己盡量放松、用心說話、說話時意思要表達完整清晰明白、學會準確表達內心的感受、說話要學會隨著場合的變化而變化及向對方問問題時盡量用開放式提問等。談判與化解沖突的技巧包括注意管好自己的情緒、為對方消氣、有同情心、鼓勵對方把心中的想法與感受都說出來、注意說話技巧避免責怪對方、探究式的問話等。在危機情況下的溝通技能,如與剛得知自己罹患惡性腫瘤患者的溝通,應避免為安慰患者或家屬而說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向患者承認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常對待患者的情緒表達,表達自己人性化的一面,給予支持與幫助,鼓勵并引導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給予希望,為患者提供信息,指導并鼓勵患者做一些能夠幫助他應對危機的事情等。

3注重臨床帶教,加強實際醫患溝通能力

在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帶教老師不能僅僅注重于研究生臨床能力的培養而忽視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應重視醫患溝通能力知識的傳授,將培養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滲透到每一次的臨床教學中,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和烙印效應。在引導學生進行臨床思維訓練的同時,讓學生學習如何面對不同病情患者間分層次、多形式的溝通技巧,并有意識地安排醫學生在實踐中與患者進行溝通,使研究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不斷地在實踐中得到提高。與人溝通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巧。作為醫生,這種能力與醫學技術同等重要,是職業綜合素質的反映。因此,在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應加強人文醫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提高他們醫患溝通的能力,使研究生在走上醫療工作崗位后,能較快適應新的醫療環境,成為高素質的臨床醫生。

醫學生論文:醫學生專業英語翻譯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

從早期西方醫學經典著作的翻譯,到當今全球醫學先進成果的引進,醫學專業英語翻譯對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醫學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各類醫學信息的數量劇增,加之國際交流日益頻繁,醫學翻譯的需求越來越大,急需大量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的醫學專業英語翻譯人才。

醫學生畢業后在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中,需要大量使用英語,例如:查閱醫學文獻、撰寫科研論文、翻譯專業資料、參加學術會議、出國進修學習等。實現這些需求所需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便是語言的英漢轉換,即翻譯。目前,相當多的醫生由于缺乏醫學專業英語的翻譯知識,往往在實際工作中碰到諸多困難,因此,探尋和建立一套實用的醫學專業英語翻譯理論方法并應用于教學,提高醫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既能滿足其將來的實際需要,又能促進醫學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而有助于我國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長足進步。

1 醫學英語的翻譯標準

醫學英語屬于科技英語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因此,它具有自身的特點和相應的翻譯標準。正確認識醫學英語的翻譯標準是進行醫學英語翻譯工作的前提。嚴復在《天演論·譯例言》中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故信、達爾外,求其爾雅……”,嚴復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在醫學翻譯實踐中同樣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意義:①醫學翻譯應當“信”,即準確完整地表達原文的本意。由于醫學信息的特殊性,任何對原文的歪曲或更改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所以,翻譯所表達的信息要求非常準確、清晰,不允許模糊不清、模棱兩可,更不允許因不理解而自由發揮。②醫學翻譯的譯文應當“達”,即語言通順、自然、明達,用規范的目的語忠實流暢地傳達原作的信息。翻譯時既要追求與原文形式上的盡量一致,同時又不要硬套原作的語言形式,以免造成任何含義晦澀和歧義。③醫學翻譯也應當“雅”,即要在文體和風格上保持原文的特征。做到行文嚴謹、表達專業、結構規范,符合醫學專業的習慣和要求。同時不同的醫學題材具有不同的文體特點,翻譯時需把握其行文特點,參照相應的結構和文體規范執行。

2 醫學專業英語翻譯中的常見問題

英語是從綜合型向分析型發展的語言,漢語是分析型為主的語言,這兩種語言的差別很大,再加上醫學英語具備自身獨有的特點,翻譯時如果不引起注意,并采取恰當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必然會影響翻譯質量。以下就醫學生在專業英語翻譯中常見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

2.1 術語誤譯

醫學術語是醫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重難點,其中以外來詞匯、兩棲醫學詞匯、縮略語以及新詞的翻譯尤為困難,很容易出現誤譯。例如:“In conclusion,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can lower portal pressure through decreasing secretion and shunting of glycogen in portal hypertensive dogs.”分析:“radix angelicae sinensis”是中藥品名“當歸”,“portal”意為“門脈”,“glycogen”意為“胰高血糖”,“portal hypertensive dogs”意為“門脈高壓犬”。該句專業詞匯很多,不了解專業詞匯的構詞法或不借助專業工具書,容易造成誤解。譯文:總之,當歸可以通過減少門脈高壓犬的胰高血糖分泌和分流而降低門脈壓。又如:“Unsuspected malignancy has been found in from 5.4% to 6.4% of gastrectomy specimens”分析:如將“unsuspected”理解為“不被懷疑的”則可能會誤譯為“確診”,事實為“漏診”。譯文:在胃切除標本已發現有5.4%到6.4%的胃癌漏診。

2.2 句子死譯

英漢語言思維和表達習慣存在較大的差別,醫學生如不了解相應的理論知識和轉換技巧,在翻譯實踐中生搬硬套,容易導致譯文的語序紊亂,含意晦澀,沉冗拖沓。例如:“Usually found free in solution,where some of them form a pool of intermediates from which large polymers called macromolecules are made.”誤譯:他們通常被發現是游離形式,其中一些形成了中間體,由此被稱為大分子的大尺寸聚合物被產生。分析:這樣的翻譯既不規范也不符合漢語思維習慣,未能客觀、準確地描述原句的意義。改譯:他們通常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其中一些形成中間體,由此產生叫做大分子的大尺寸聚合物。又如:“Illness prevented him from going there.”誤譯:疾病妨礙他去那里。改譯:他因病未去那里。分析:醫學專業英語中非人稱主語較常見,翻譯中有時必須進行句子成分轉換以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2.3 專業知識缺乏

醫學英語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醫學英語的翻譯要求譯者在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具備相關醫學背景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充分掌握醫學英語的語言特點和相應的翻譯方法,才能如實譯出原文。例如:“After he had lost 4 pints of blood,the Shah fell into a coma.His doctors tried unsuccessfully to revive him with electroshock treatment; then they removed his tubes and life supporting systems.”誤譯:國王失去了4品脫血后陷入了昏迷,他的醫生不成功地用電擊波使他蘇醒,然后他們移去他的管子和生命支持系統。改譯:國王失去了4品脫血后陷入了昏迷,醫生們嘗試用電擊使其蘇醒,但沒有成功。最后,他們除去了接在他身上的各種管子和維持生命用的設備。分析:此句由于欠缺醫學基本常識,造成表達不專業或出現錯誤。如“removed his tubes and life supporting systems”不能譯成“移去……生命支持系統”,而應該“移去……維持生命用的設備”。 又如:“The complaints of the patient did not answer to the proper manifestations of the disease.”誤譯:病人的主訴沒有回答此病的適當表現。改譯:病人的主訴不符合此病應有的表現。分析:譯文修改后語義更加準確,也更加符合醫學專業人員的表達習慣。

2.4 漢語表達能力欠缺

部分醫學生在中文遣詞造句方面相對貧乏,漢語表達能力欠缺,造成譯文不夠嚴謹和專業。例如:“There is a far wider range of patients who would benefit from Aspirin than FDA indications currently show.”原譯: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當前展示的數字比較,有遠遠多得多的病人會從阿司匹林得到利益。分析:這樣的翻譯盡管基本符 合原文的意思,但完全失去了醫學文獻應有的精確和凝練。改譯: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目前的數據相比,更多的患者能從阿司匹林中獲益。又如:“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原譯:預防比治療好。分析:譯文意思正確,但不大符合科技文體的措辭要求。改譯:預防勝于治療。

3 醫學專業英語的翻譯策略

醫學生專業英語翻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有賴于自身醫學專業素養及漢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更需要在翻譯中遵循科學的翻譯過程、運用合適的翻譯方法和技巧,這也是專業英語翻譯教學的重點。

3.1 翻譯過程

翻譯主要包括正確理解原文和準確地用另一種語言傳遞原文信息兩個環節。具體來說,醫學專業英語的翻譯過程可分為準備、初譯、復譯、校核四個階段。

3.1.1 準備階段 準備工作包括3個方面:①了解翻譯目的、原文和譯文的讀者群體及對譯文的特殊要求;②通讀原作,簡要了解文章的內容、風格和文體特點;③查閱相關領域的權威資料,參考英語資料可以幫助譯者理解原作的內容和結構,而中文資料則有助于譯者了解文中涉及專業術語的詞義、語句的表達規律,分析所譯題材的風格和形式特點,從而能更加透徹地理解原文及更加專業地表達譯文。

3.1.2 初譯階段 初譯是在對通篇文章有整體概念后逐句逐段地翻譯,這是一個理解表達的過程,也是翻譯的重要環節。句子翻譯可分理解和表達兩個階段:理解階段重在緊縮主干、辨析詞義、分析句型、捋清脈絡;表達階段則重在調整搭配、潤飾詞語。醫學英語中長句、復雜句較多,理解時需要認真分析句子結構,理清邏輯關系,選擇詞義,表達時需要符合原文的文體文風和專業習慣。對于生詞、專業術語和結構復雜的句子可以重點標記,借助詞典、工具書進行語法分析,進一步理解原文的內容和邏輯關系,如仍存在困難,也可以暫時擱淺,等復譯時再重點考慮。

3.1.3 復譯階段 復譯以章節作為單元,重點分析該章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否和文章主題協調一致;章節內各段落、句子之間的銜接是否自然、結構是否清晰、語言是否流暢。如存在問題應反復推敲、及時修改。此外,對于初譯中沒有翻譯的難句,要結合上下文,參考工具書及相關材料,對句子的意思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3.1.4 校核階段 校核是進一步理解原文、查漏補缺、推敲語言的重要過程,包括對內容的核對、對文字的潤飾2個方面。內容的校核包括核實譯文觀點是否與原文一致,重點是否明確;校核人名、癥狀體征、藥名、藥物劑量、治療方法、醫學實驗的結果、統計數據等有無錯漏;根據上下文校核不確定的詞匯尤其是兩棲詞匯在文中的詞義,以及復雜句子的處理是否妥當,同時要統領全文,重點審查醫學術語、機構名稱等在前后文的表達是否協調一致。此外,譯者要從目的語讀者的角度審視全文,反復比較,使譯文符合漢語的表達方式。

3.2 翻譯方法

從語言的形式著眼,翻譯方法主要包括直譯和意譯兩種。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翻譯和網絡搜索作為新的翻譯門路已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

3.2.1 直譯和意譯 所謂“直譯”是指翻譯不僅要傳達原文的內容, 還要盡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風格及形式。當原語和目的語的句子和詞匯對比差異不大時,可以基本順著原文的形式進行翻譯。由于醫學文體表達客觀,概念明確,很少涉及風俗、情感等問題,所以直譯在醫學英語翻譯中使用的可能性大一些。所謂“意譯”,是指原文的有些內容與形式不宜用漢語直接表達,而需要經過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更著重于意思的翻譯,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翻譯實踐中應力求用目的語的習慣方式表達原文的真實思想。直譯和意譯的翻譯方法在實踐中是相互兼容和補充的。了解直譯和意譯的異同及使用范圍,對深入理解翻譯理論、指導翻譯實踐、提高譯文質量是很有裨益的。

3.2.2 計算機輔助翻譯和網絡資源 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利用機器協助人工翻譯的夢想成為現實。與傳統的醫學英語翻譯相比,計算機輔助醫學英語翻譯在提高翻譯效率和翻譯質量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目前機器翻譯還是一個很不成熟的手段,譯文質量往往不高,需要譯者復譯和校核。此外,還可以通過利用搜索引擎、網絡數據庫、網上詞典和翻譯軟件等資源進行翻譯。

3.3 翻譯技巧

翻譯技巧是指翻譯詞、句、段時使用的具體方法,是對實踐中各種語言現象以及對這些現象的處理手法進行歸類和總結后得來的。

3.3.1 詞匯的處理技巧 正確理解和表達詞義是保證譯文質量的前提。兩棲醫學詞匯在不同的專業范圍內,不同的句子結構和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需要依據句子結構、上下文語境、醫學行話以及漢語習慣表達來綜合判斷并作出選擇。同時,在翻譯的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英語單詞都能在漢語中找到詞義對等、詞性相同的詞語,為了達意通順且符合漢語的習慣,經常需要進行詞性的轉換。此外,翻譯時為了使譯文意思完整、準確、通順,通常需要增詞;而英語中大量的冠詞、介詞、代詞和連詞往往可以省譯,使文章更加簡練。

3.3.2句子的處理技巧 在翻譯過程中,為使譯文內容忠實、行文規范,經常需要進行句子成分的轉換。同時,由于醫學資料多采用無主語或物作主語的形式,在翻譯時要注意必要的語態轉換,使譯文更加符合國內讀者的閱讀習慣。醫學專業英語出于結構緊密、邏輯嚴謹的需要,冗長復雜的句型比較常見,需要仔細分析句子、理解原文,然后采用順譯、倒置、分切或綜合法以漢語的習慣方式表達出來。

3.3.3 篇章的處理技巧 醫學文獻種類繁多,各類文章在詞匯、句法、風格上各有特色,呈現出高度“語篇題材特殊化”的特點。除醫學文獻外,其他的醫學讀者在獲取準確信息的同時,也希望能夠看到自己熟悉易懂的表達形式和風格[6-8],因此譯者一定要重視譯文的結構是否符合特殊題材的表達規范與標準,語言風格和詞匯選擇是否恰當,同時需要反復校核,查對是否存在內容錯漏、前后表達不一致,以增加譯文的可讀性和專業性。

4 結語

醫學專業英語翻譯作為現代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醫學院校的英語翻譯教學要密切結合醫生的實際需求,既要注重教學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又要注重其實用性和針對性。要加強醫學生專業英語翻譯的實踐環節,使其能運用相關理論技巧,進而全面提高醫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以期培養一批專業的醫學翻譯人才。

醫學生論文:淺論醫學生大學語文教育中的人文熏陶

論文關鍵詞:醫學生 大學語文 德情教育

論文摘 要:文學經典寓德于文,融情入文。因而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應利用這一特點對醫學生進行充分的德育與情感滲透,使學生在求知的同時,得到品德的鍛造與情感的熏陶,從而對醫學生的人格品質進行正面的干預引導。

當今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教育過分強調功利性,導致了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欠缺。所謂人文精神,其核心包括對生命存在和人的尊嚴的尊重、以人為本、對價值理想的執著追求等。當代大學生往往價值觀念自我化,缺少奉獻精神;價值取向功利化,缺少理想熱情;道德觀念淡薄,缺少社會責任感;情感反應冷漠,缺少同情與關愛。屢見諸報端的大學生犯罪案件,如清華學子劉海洋的“傷熊”事件等,正是大學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格不夠健全、缺乏對生命的關愛而導致的悲劇。

醫乃仁術,因此與其他學科相比,醫學在強調“技術”的同時,更應強調對人的關懷。為醫者除具備精湛的醫術外,還應具備高尚醫德與大愛之心。因而對于醫學生來說,優秀品德的鍛鑄,仁愛之心的培養尤為重要。大學語文萃取文學經典,不僅集萃了豐富的知識,而且負載了可貴的道德品質,蘊含了豐沛的情感。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在醫學生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作為醫學院校的大學語文教師,除了要傳道授業解惑,更應將品德和情感教育融入大學語文教學中。

一、體味作者的人生態度與追求境界,完善醫學生的道德品質

一方面,歷代文化名人高尚的情操與人格,具有無可比擬的感人魅力。屈原遭讒放逐,寧可以身殉國,終不改愛國之志;司馬遷忍宮刑之辱,發憤著書,終完成史家絕唱之《史記》;文天祥逢國破家亡,誓不降元,丹心一片光耀汗青;布衣杜甫,“位卑未敢忘憂國”,窮亦兼濟天下;魯迅先生,冷筆熱心,“俯首甘為孺子牛”。文化名人們身體力行所展現的重義輕利、舍生取義的精神境界,信奉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民族危難境遇中所表現的信仰堅守等,會給大學生以巨大的心靈震撼,滌蕩他們的精神世界,明確他們的人生追求。

另一方面,經典美文極其生動地詮釋了作家的人生追求和德行操守。優秀的作品無不滲透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情感,展示了他們的精神氣度、道德取向,揭示了其人生態度、理想追求。如“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孟子的處世原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李白的人生抱負;“不懼吾廬獨破受凍,而愿大庇天下寒士”是杜甫的大愛胸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諸葛亮的奉獻精神;“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陸游的愛國情懷;“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是孫思邈的醫者之心……這些優美的文字無不是陶情冶性的春風雨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激活自身的使命感、責任感,在對先賢認同、崇敬的過程中,逐漸將他們的德行操守內化為個體生命的自覺。

二、品味作品中豐富的人生情感,健全醫學生的人格品質

對生命的態度是人格品質中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它主要指對自我生命的肯定珍視,對生命意義的自覺以及對他人生命乃至整個世界上生命的同情與關懷。影視作品中的血腥場面,現實世界中的暴力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不少大學生對生命漠視和踐踏的心理。醫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態度,培養健全的人格品質對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醫者至關重要,而人自身及其心靈的價值正是文學永恒的主題。名詩美文蘊含著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人類對未來不懈的思考和探索,是對真善美的追求,是陶冶人性靈的最好素材。

朱自清的《背影》體現了親情的深度;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傳達了友情的廣度;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詮釋了愛情的純度;巴金的《小狗包弟》飽含著對生命的尊重和悲憫;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展現了寄情自然,物我兩忘的和諧愉悅。通過賞讀作品,讓學生更深刻地去關注自身,關注生命,鑄造健全的人格品質,培育為醫者的大愛之心。

三、情感體驗——潤物無聲的教育方式

德情教育效果的實現以精神自覺為前提,單純的道德說教、乏味的理論講解是很難奏效的。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啟發主體對人生深入思考,正是實施心靈教育的關鍵手段。

情感體驗是指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作品中展現的精神境界、人格品質、生命態度等感同身受,在潛移默化中被熏陶、被感染,從而引發他們對人生問題進行自覺的思考,由個體被動的遵從、選擇內化為自身的德行操守。因此教師在情感體驗教學中要發揮以下積極作用:

首先,以情感人。

法國思想家狄德羅曾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同理,教師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語言都不能打動人心。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根,教師不僅要挖掘蘊含在作品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運用自己的語言力量、體態表情,用自己的真情、深情與激情,去感染、激發學生,讓學生進人良好的閱讀狀態。“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學生在同事物發生同情和共鳴,在領略作家人格魅力,作品情致韻味的同時,明辨是非曲直,從而按照美的規律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其次,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的恰當運用能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的情感效能。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語文教學只能靠教師語言表述,缺少直觀感受的不足,視聽元素的加入極大地強化了情感體驗的效果。如以往講授戲曲缺少直觀性,情感體驗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今教師可以在授課中穿插入對白、唱段、配樂,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知覺、聯想、情感,去觸摸內容的整體存在,引導學生去感受、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受到心靈啟迪和教育。此外,如角色表演法、分析討論法、探究學習法等都是激活學生情感,加深心靈體驗較好的教學方式。

大學教育不僅是傳授新知的過程,而且是培養合格社會人的過程。知識終有更新換代的一天,而良好的德行品質、人格修養將使學生終生受益。對于醫學院校的語文教師來說,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使德情教育在積極、活潑的情境中得以無聲地滋潤、涵化、展延、厚重,培養起學生對人類的終極關懷,對他人生命、對自己生命的珍愛,為他們在將來的工作生涯中成為精誠、仁愛的醫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醫學生論文:五年制醫學生德育模式

論文關鍵詞:五年制醫學生 德育 模式

【論文摘要】五年制高職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醫學院校的五年制高職起步尤晚。在對醫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貫穿“管‘轉‘導‘聯”四字模式,“管”就是嚴格管理,“轉”是學生管理從被向主動轉化,“導”就是讓學生走自我發展之路,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聯”就是醫院與學校聯手,共同造就既具有專業技能,又有良好職業道德的人,以實現醫學院校學生群體的德育建構。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國際公認的一種成熟學制。我國在解放前后就出現了初中后五年制教育,后因而中斷,1983年開始,原國家教委選擇航空工業、機電工業和地震預測等行業進行五年制專科教育的試點工作。在此基礎上,1994年又分兩批在18所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試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由于醫學院校培養治病救人的人才所具有的特殊性,我校作為醫學類全國重點中專,經過慎重論證,從2000年開始招收五年制高職生。目的在于既避免三年制高職生專業穩定性和歸屬感差,又避免三、四年制中專生知識結構單薄,醫療人文素質過于膚淺的弊病,以有利于統籌安排和整體設計培養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避免銜接中的學時損耗,有利于統籌安排實踐訓練環節,增加技能訓練時間,培養復合型技術人才,同時,由于學生人學年齡小(初中畢業),可塑性強,有利于職業意識的養成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使其形成牢固的職業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加強專業穩定性和歸屬感。但問題也由此帶來:五年制高職生,中專階段和大專階段同校。他們從人學到畢業,年齡一般處在16到20周歲之間,在這一時期,學生走過了從少年到青年、從未成年到成年、從不成熟到趨于成熟的生理和心理歷程,這一時期,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初步確立和定型,學生在學校的五年完成了人生歷程中最為重要的轉變和塑造。因此,其德育模式既不能沿襲三年制中專模式,也不能抄襲三年制高職模式,采取適合學生身心發展和時代要求的德育模式就顯得非常迫切。那么五年制高職應該如何來建立其德育管理模式呢?

筆者在擔任醫學院護理系輔導員時,探索了五年制高職生德育管理模式,想就此問題與同行商討。

1“管”字模式

學生在校的前兩年,采取嚴格管理為主的模式,靠嚴格規范的管理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階段是生活的基礎階段,是“工程”莫基階段,對學生今后各個時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目前,這樣一種看法,認為當前醫學生管理的模式太刻板,條條框框太多,嚴重束縛了學生手腳,很不利于自學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應當拋棄。對此,筆者不能完全茍同。實踐告訴我們,做為一個剛踏人醫學院校門的學生來說,沒有經過長期、系統、嚴格的訓練,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身都無法管理,醫學、護理管理就根本無從談起。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對學生實施“三嚴”管理。一是嚴格制度。根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制定出“學生一日常規”等制度,從學生的起居到各項學習與活動,從學生的儀表到舉手投足,都制定了規范的標準和要求,使學生行有規、蹈有矩。二是嚴格訓練。通過軍訓、衛生、勞動、文體活動、體育課、禮儀課等形式和活動,又專門請附屬醫院的優秀護士進行護士禮儀訓練,強化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訓練。進一步體會醫療行業的規范,使學生接觸醫療的德育要求。三是嚴格監督。多年的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嚴格扎實的檢查和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環節。為此,學校建立了領導干部值日組,學生處、團委管理人員值日組,學生會干部值日組;校園安保隊、校園護綠隊;文明監督崗“三組”、“兩隊”、“一崗”,形成了立體交叉的檢管網絡,做到了“一天一檢查,一周一評比,一月一總結,一學期一表彰”。

但我們講嚴格管理,并不是要把學生看“死,、管“死”,而是強調要通過必要的制度和措施規范學生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高尚的道德。

2“轉”字模式

學生在校的第三年,采取的是被動管理和主動管理混合管理的模式。在這一階段要體現一個“轉”字,轉變思想觀念,改革管理辦法,促進德育管理由被動向主動過渡。隨著學生良好習慣的逐步養成,學生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參與組織和管理的欲望升高,學生已經不再習慣于“你說我做”式的管理,這時,教育者就應該審時度勢地引導和訓練學生不斷強化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并創造條件讓學生逐漸參與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活動中來,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隨意性管理向目標性管理轉變。改變學校活動隨意、隨時變化的做法,對系、班級的大小活動都制定出具體的目標,引導學生制定出個人長、中、短期的學習目標和人生的座右銘,討論人生規劃,促進學生在目標鞭策激勵下自覺進步。二是由管理者組織活動向學生組織活動轉變。在班主任、輔導員“交權”的初期,不能一下子把手中的權利全部交給學生,導致學生的“消化不良”。最好的辦法應當是先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通過組織活動鍛煉能力。改變了大小活動,大小事情都由領導、教師、班主任包辦的做法,把很多事情都放手讓學生來做,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活動的組織。要把文藝晚會、基本功表演,紀念‘`5.12”護士節,體育比賽、辯論賽、演講會等大型校級活動交給學生會各部或班級承辦,班級也把很多大型活動和主題班會、周末文藝、實話實說、焦點訪談等活動交給小組、宿舍或學生個人來組織,使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不斷得到鍛煉提高。三是由他律向自律轉變。它包含“三個改變”,”改變學生會干部任命制為競爭上崗制,改變班級干部選舉制為全員輪流制,改變班組管理單一模式為多元并存的模式”,把集中在班主任、學生會、班委會手中的權力逐步下放到每個學生手中,使每個學生都成為管理者,都從管理的過程中感受管理者的艱辛和增加自我管理的體驗。

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多種管理模式并存的階段,是一個逐步轉化的階段,而且也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階段,作為教育者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從被動管理走向主動管理,絕不能急功近利,否則很難保證管理模式的順利過渡。

3“導”字模式

學生在校的第四年,采取的是主動管理的模式。要引導學生擺脫被動管理的束縛,走自我發展之路。經過三年醫學院生活,學生大部分已滿十八周歲,生理、心理基本發育成熟,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交往范圍進一步擴大,自由支配時間和空間、接觸社會的渴望日漸增強,素質教育對學生主動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對學生仍然采取簡單的德育管理的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日益發展的自主性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德育必須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要把學生推到前臺,讓學生當學習管理和活動的主角、當演員,教育者本身則要主動退到后場,當配角、當導演。這個階段主要體現“三個尊重”。

一是尊重學生人格,讓學生成為管理的主人。尊重學生人格,讓學生成為管理的主人,首先在學生升人四年級后,及時對學生進行“我是一名大學生”、“我是成年人”的意識教育,使學生明確自己已經成人、已經成為大學生,讓學生在增強榮譽感的同時,不忘對自身自勉、自省,不斷提高對自我管理的要求。其次,逐步建立大專班德育目標和內容體系,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用人格的力量和環境的熏陶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組織專職人員進行管理大專生的教育教學。再次要有意識把大專與中專生的學習區和生活區分離。最后是設立有利于學生自我管理的體制,建立一人擔任多班班主任或者級部輔導員的制度,在學生會中設立大專生自治管理委員會,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二是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首先是學校按照省課程標準建立大專班課程體系,逐步增大選修課和本校課程的比重,‘’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減少考試課,增加考查課;減少‘難、偏、舊’的內容,增加‘易、新、專’的內容”,增加學生選擇性學習的權利,更多地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課程。其次是應學生的要求,從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上對教學進行改革,實現學科的講課制為講座制,請第一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的教授、專家講授專題,擴展學生視野,一天一自習為一天多自習,考分制為學分制,同時做到‘’少一些知識的傳授,多一些自學的指導;少一些死記硬背,多一些學問的探究;少一些亦步亦趨的模仿,多一些創造性的實踐”,增大課堂容量,壓縮教學時間,多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時間,一些研究的時間,一些動手操作的時間,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是尊重學生意愿,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學校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護理實訓基地和學習場所,全天候開放了“實驗室、計算機室、心理咨詢室、圖書館、形體訓練廳”“三室、一館、一廳”,學生可以在自習和課余時間根據需要自行安排學習和活動。另外,學校還鼓勵學生組織各種學術團體和活動沙龍,有目的引導學生自發組織學習研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4“聯”字模式

五年期間,都要強調“院校聯手”,及時與醫院取得聯系,共同發展學生,使其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具體做法是:

參照國外如加拿大ca}da cal}g護理學院、美國。-malinde護理學院學生大多在第二年采用每周安排一天到臨床、第三學年半天上課半天實踐的護理教學模式。讓學生從人學開始就接觸臨床,深人臨床第一線,通過院校聯手,使學生在進人醫學院校的同時亦進人臨床接受實踐實訓,接受來自病人的教育,邊看邊學,邊學邊干,邊學邊想,邊學邊接受醫學人文教育和素質的培養,以臨床實踐促理論學習,與臨床病人的交流促醫療情感的升華。以實現培養專業思想穩固,熱愛醫療事業,具有全面素質、扎實的基礎理論、較強的動手能力的高級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管,,、“轉”、“導,、“連”模式的實質是讓德育體現滲透性,實現由被動到主動,循序漸進,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使我們的醫學生在這個價值沖突和價值選擇的時代,能夠堅守醫學人文主義的信仰,堅持人的價值原則,真正“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真正成為’‘創新能力強,適應能力強,競爭能力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德藝雙馨的醫學人才。

醫學生論文: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淺議

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必要條件。醫療衛生行業是個特殊的行業,肩負著維護人的生命及其健康的重任,因此,醫學職業道德在整個職業道德體系中有著更為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改革在不斷深入,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承擔著培養專門醫學人才的重任,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從而發揚醫學救死扶傷的精神,體現社會主義以人為本、人文關懷,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

1 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加強高職高專院校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1.1這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利于我們與國際接軌,引進和學習世界先進的醫療管理經驗,一批外國醫院的進入,也使得國內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更為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時,也使我國的醫院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要想更好更快的學習外來經驗、技術,贏得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需要醫學生提高自身素質,以優質的服務贏得顧客。

1.2這是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明顯,一些人經不住金錢的誘惑,出現了以醫謀私、開大處方、吃回扣等腐敗現象,醫患關系也比較緊張,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比較突出。有必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醫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杜絕社會不正之風,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以重塑白衣天使的形象。

1.3這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必然要求。高職高專院校以培養技能型、實用型的中高級技術型人才為特點,很容易出現重技術、輕人文的現象。部分醫學生認為只有專業重要,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不顧,出現了不學公共課,甚至作弊、抄襲等行為,實習中服務態度不好、挑三揀四、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其職業道德境界與我們所提倡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救死扶傷的精神有一定差距,加強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2 高職高專醫學院校的醫德教育現狀

從整體層面看,不同程度的存在重智輕能的思想,認識不足、不愿投入,只重視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

從醫學職業道德理論教育層面看,教師多由馬列課教師兼任,對醫學知識一竅不通,理論與學生實際脫節,形式單一、手段落后,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從實踐教學層面看,存在抓的不緊、時有時無、零敲碎打、未成體系的情況,未能起到很好的檢查和督促作用。

3 加強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措施

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審時度勢,抓住有利條件,揚長避短。

3.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改革 首先,職業道德教育課要貫穿醫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我們要根據醫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學習進程合理安排職業道德教育主干課程,使醫學生在校的不同時間段都能接受到職業道德教育。其次,德育課和專業課教學要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德育課和專業課教學蘊含著豐富的職業道德教育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發揮其主導作用。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強調對職業意義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重點向學生講解《勞動法》、《合同法》、《醫療事故糾紛發生和處理》,從正反面告誡學生若超過了職業道德的底線就會觸犯法律,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在醫學倫理學的教學中,使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在今后的職業崗位中自覺弘揚醫學人道主義精神。

3.2加強臨床實習期間醫德實踐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實踐道德。因此,道德教育職能將道德活動作為實現教育目標的最重要的手段。通過道德實踐活動活化道德知識,增強道德學習的動機,增進道德學習主體的自我教育。

首先,通過建立學校與醫院聯手教育的模式加強臨床實習期間醫德實踐,即學校側重抓醫德理論教育,醫院側重抓醫德實踐教育。這樣既有益于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對醫院的醫德醫風也是一種促進,獲得雙贏。其次,要組織力量編寫醫德實綱,使臨床實習期間醫德實踐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做的好的獎勵、做不好的懲罰,使學生在實習期間就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

3.3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精神,使之自覺追尋醫學人生的目的與意義。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通過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如開設生命倫理、科技哲學、美學、藝術欣賞等課,來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完善的人格。另外,還可以通過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寓教于樂、耳濡目染,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醫德教育還要滲透到學生實習期、平時的政治學習、班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各個環節。

總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需要我們集全社會的力量,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來加強高職高專院校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實現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誓言,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醫學生論文:國內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現狀

【摘要】 醫學生是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因其學習生活的特點,使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別于其他專業大學生。國內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將介紹國內研究的現狀,以了解當代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態。

【關鍵詞】 醫學生 心理健康 研究現狀

近年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諸多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1 醫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特殊性

和其他專業相比, 醫學專業的學制長、內容多。醫學專業學制一般為 5~6 年, 需要學習 30 余門專業課, 因此, 醫學生要學 習的知識總量要大于其他專業。在學習方法上, 醫學生主要以 記憶為主, 學習方法較為單一, 這使學習變得單調而枯燥。繁重的學習任務限制了學生自由發展和自主活動的時間, 使學生缺乏娛樂活動, 學習生活沉悶而缺乏活力。有研究認為, 醫學生學習生活的特點是導致其出現較多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急診、手術等科室, 面臨重危、瀕死患者,經常接觸受疾病之苦的病人, 親臨生離死別的場景, 也會使醫生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醫療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醫務人員具備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全面準確的醫學知識和嫻熟的醫療技巧、豐富的臨床經驗, 更需要有穩定、樂觀的情緒、敏捷的思維、堅強的意志、較強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質。

有研究顯示,醫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類型是焦慮、抑郁和精神病性,與其他專業有所不同。醫學生較多的心理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必要。醫生不僅要治好病人的軀體疾病,而且要幫助病人解決心理和社會問題,這就要求醫務人員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情緒感染力和體察病人體驗的“同理心”,要求醫生能以健康的心理狀態。要做到這一點醫生本人要心理狀態健康,人際關系良好,并能及時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這需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對醫學生進行相關訓練,提高其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

醫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醫務工作者。醫學教育的全過程也應該是對醫學生的素質進行培養的過程。在過去,人們較注重醫療知識、技能方面的培養,而忽視了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

現代醫學模式已經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防治過程中,社會因素和病人的心理因素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醫學教育過程中,有關社會、倫理、心理等學科也正在受到教育者的重視。現代醫學研究已不僅僅局限在單純的疾病防治,醫學教育客觀上要求醫學與心理學、醫學與社會學相互交叉結合,改變教育中只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不重視心理和社會知識培養的單一性,加強人文教育,提高醫學生的心理素養,更好地服務于醫療衛生事業。

2 國內關于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

對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學者們基本上采用的是癥狀自評量表scl90,國內有將scl90用于評定不同人群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顯示scl90能夠很好地反映受試者的心理整體狀況。

陳福國等人運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連續4屆,共2102名醫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定。結果顯示: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scl90各因子得分低于全國大學生和河南省大學生,但陽性因子比例較高。②男生的偏執因子得分高于女生。③護理學專業和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生的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其他專業p<0.05.

趙凱1996研究認為,與文科和理科專業相比,醫科學生有較多的scl90 因子達到中度以上。周英等人的研究發現護理本科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衛生問題的學生占12.2%、醫學本科生占11.1%。這一比例較中國大學生已有的研究結果(18.5%)略低,此研究同時顯示護理專業本科生心理水平不但比醫學生低,而且比全國常模低。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張仁漢教授提出醫學生“三年級病”現象,即醫學生進入大學三年級時,其學習處于由基礎醫學向臨床醫學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往往老師講到什么病,他們就懷疑自己患什么病,根據老師所講的癥狀對號入座。

同時,有學者對醫學專業研究生的心理狀況做了研究,結果表明大約有10%-20%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衛生問題,而且這一群體中具有不良心理健康狀況的人越來越多。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大幅度擴增,在校研究生數量急劇增加,研究生中各種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增多,如個人理想和現實的沖突、學業與擇業的矛盾、人際關系的不協調等,一些極端事例如自殺、兇殺、精神障礙等屢有報道。醫學研究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有著特殊的一面。

孟小平以癥狀自評量表 scl-90和艾森克個性問卷 epq 對某醫科大學在校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和研究,指出在校醫學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衛生問題,他們在強迫、抑郁、人際關系、焦慮、偏執、精神病性和恐怖等幾個因子上得分顯著高于常模,而且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所差異。

劉步平用癥狀自評量表隨機調查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七年制學生和專業五年制學生。研究表明七年制女生的恐怖因子和因子總分顯著低于男生,因子分≥3的檢出率居前10位的多是強迫、抑郁癥候;七年制學生的因子分、恐怖異常發生率、因子分≥3的總檢出率及抑郁、恐怖、偏執因子分≥3的檢出率明顯低于同校五年制學生;表明七年制中醫學專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好,說明文理結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醫學生的心理素質,降低期望值、開展職業生涯設計、嚴格學分制、實行軟淘汰等是提高七年制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陳瑜等人對軍醫大學護理專業學生做的研究表明:軍醫大學護理專業女生scl90得分較高的因子是強迫、人際、抑郁等因子,得分較低的是軀體化、精神病性等因子,這與張運生等人的研究結果類似。軍校護理生scl90的9個因子得分中,恐怖因子顯著高于普通大學生與軍校學員得分。

王麗榮提出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課題—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一種特定的心理狀態,表現為與工作厭倦相關的一系列癥狀,目前已成為醫護行業中影響醫護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王麗榮通過對職業倦怠內涵與表現的分析,提出在高等醫學院校應以預防職業倦怠為目標,加強對醫學生心理素質的系統培養,并對醫學生可能出現的適應性心理問題進行預防性訓練的策略。

3 提高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意義與建議

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工作責任性強,風險性大,要求從業者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在醫療工作中,醫生的工作關乎病人的健康和生命,稍有不慎,出現誤診、漏診或其它醫療差錯。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醫學生職業素質的需要。

有學者通過對比研究,發現醫學心理學教育有助于增強醫學生的心理防御機制和心理應對方式,對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及時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有積極的作用。兩組學生首測有14.2%的學生有明顯心理問題,經系統完整的醫學心理學—學習后的實驗組學生再測結果顯示各因子陽性均分有顯著改變,與全國青少年常模組比較已無明顯差異。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問題的識別力和心理保健意識,幫助學生解決所面臨的學習、人際交往、婚戀、生活適應等問題,及時調節學生的認識偏差、情緒障礙和不良行為,使醫學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醫學生論文:關于醫學生婚戀觀的調查與分析

[論文關鍵詞]醫學生 婚姻戀愛 性觀念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二年級醫學生的婚戀觀的現狀,以利于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和教育。方法——采取自行設計問卷,現場匿名獨立填寫,應用spss11.5軟件統計分析。結果——戀愛是大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性觀念寬容、開放與謹慎、保守并存;醫學生擇偶觀較為理性;對待婚姻的態度嚴肅認真,有較強的責任感。建議系統的婚戀觀、觀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妥善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戀愛問題上的責任感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服務機構,對大學生的性觀念和婚戀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婚姻家庭教育前移,加強學校、家長、教師的緊密配合。

醫學生通過大學一年級學習,充分了解了人體的解剖結構,對人體的性別神秘感完全消失。又由于大學生處于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時期,心理上處于性竇初開,不成熟、認知能力不完全的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社會、學校和家庭對大學生的婚戀觀進行的引導、教育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問卷調查分析入手,研究了二年級醫學生的婚戀觀的現狀,以利于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與教育。

1.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大連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2006級學生。共發出問卷320份,回收有效問卷304份,回收率為95%。平均年齡(19.6±0.5)歲。其中男生129人,女生175人;臨床醫學專業187人,占61.5%;預防醫學專業31人,占10.2%;生物技術專業27人,占8.9%;麻醉學專業29人,占9.9%;醫學影像專業3o人,占9.5%。采用自行設計的自填式問卷,現場匿名獨立填寫,當場回收。應用spssl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調查結果

2.1醫學生戀愛現狀

從問卷調查情況看,接受調查的304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談過戀愛或正在戀愛。曾經戀愛的87人,占28.6%,正在戀愛的98人,占32.2%;從來沒有談過的119人,占39.1%。網戀曾一度是引領潮流的戀愛方式,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有39人曾經有過網戀經歷,有29人正在經歷網戀,有224人從來沒有過網戀,其他為12人。

就戀愛動機而言,在被調查者中,認為談戀愛是為了選擇人生伴侶的130人占42.8%;生理與心理需要的45人占14.8%,選擇排遣寂寞的占13.5%,證明自身價值的占7.2%,出于經濟目的的占0.3%,其他占21.4%。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對在校大學生戀愛的看法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對于戀愛表現出更為積極的態度。

2.2醫學生對“性”行為的看法

在調查中顯示,對您認為當今社會貞操還重要嗎?男女生對此問題的態度是有差異的,女生認為重要的占81.1%,而男生僅占62.8%(x=12.799,p=0.002);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男生又23-3%的人認為很正常,沒什么大驚小怪的,而女生則僅占11.4%(x2=13.847,p=0.008);如果有愛情,您認為戀愛中的雙方可以發生性行為嗎?男生認為當然可以,雙方愿意就可以,無所謂,愛與性完全是兩碼事,不可以的比率分另0為19.4%,45.7%,19.4%,11.6%,3.9%,而女生則分別為5.7%,33.1%,17.7%,26.9%,16.6%,兩者存在顯著的差異;如果和戀人建立了家庭,對配偶的婚前性行為不能接受的占18.4%,男女生沒有顯著差異。

2_3醫學生的擇偶觀

不同性別擇偶觀的比較。調查顯示,在配偶的適合年齡、教育程度、經濟狀況上男女生均存在顯著的差異。對于配偶年齡,有73.6%的男生選擇和自己相近,而只有52.6.%的女生選擇和自己相近,41.7%的女生選擇比自己大3~5歲者;對于配偶教育程度有41.1%的女性選擇比自己學歷高者;配偶的經濟狀況有42.9%的女生選擇比自己好的。醫學生看重的擇偶條件排序分別為愛情、健康、溫柔寬容、漂亮性感、興趣一致、發展前途、善理家務、童貞性、收入、職業、學歷、年齡相當、父母贊同、家庭財產、家庭社會地位、生長環境。

2.4醫學生對婚姻的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生認為維系婚姻的主要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別為責任、愛情、經濟、子女、事業、名譽:對婚姻的看法有44.4%的同學認為婚姻是一輩子的事,絕對不能馬虎,39.5%的同學認為婚姻是一生的承諾,一生中最好只結一次婚,9.9%的同學認為婚姻是一種契約,關系好了可以繼續合作,關系不好可以解除和約。男女生對日后的婚姻情況將如何選擇的問題上是沒有差異的。認為既要相愛,對方各方面條件又要好占41.4%,對方條件不理想,但雙方相愛占26.6%,對方條件不錯,相處也可以,但相互間談不上愛情的占18.1%,可以沒有愛情,但對方一定要有錢的占3%。

2.5醫學生婚戀觀教育情況

對愛情認識的主要來源。有40.8%選擇來自書本;有37.8%來自于朋友;其余來自于父母和學校。影響您婚戀觀的主要因素,結果顯示,影響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父母、朋友、同學。學校教育對其影響不大。對高校是否應該開展婚戀觀教育的看法認為很有必要的占27%,有必要的占56%,無所謂占17%,沒必要占16%。

3.討論

3.1戀愛是大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從調查結果看,一半以上的大學生談過戀愛或正在戀愛。網戀成為戀愛的一種形式,但通過此次調查,明顯看出絕大多部分學生沒有網戀,少數學生曾經有過和正在經歷的。這說明現在大學生已經清楚地看到網絡的虛幻性。總體看大學生的戀愛動機還是純正的,主流是按照正常生理心理需要發展的,能正確看待大學談戀愛,絕大部分是不反對在校大學生談戀愛的。

3.2性觀念寬容、開放與謹慎、保守并存

從調查結果看,絕大部分學生認為當今社會貞操是重要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對于婚前性行為,大學生的性觀念較為開放和寬容,對于戀愛中是否可以發生性行為及對配偶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均體現出開放和寬容的態度。

3.3醫學生的擇偶觀較為理性

調查顯示,醫學生的擇偶的首要因素是愛情,其次是健康,溫柔寬容、興趣一致。童貞性在擇偶條件中排在最后一位,成為最不重要的,總體和女生是一致的,但男生中是家庭社會地位和生長環境是排在最后一位的。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擇偶標準設定上較為理性,他們更在乎是對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質。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性觀念較為開放和寬容,而且女性對男性是否保持童貞更寬容。

3.4對待婚姻的態度嚴肅認真,有較強的責任感

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醫學生認為責任是維系婚姻的主要因素,其中責任因素略高于愛情因素,表明大學生注重對對方的責任,對待婚姻大多數醫學生是很認真的,大學生的戀愛主要是出于內心對對方的愛慕,因為大多學生談戀愛不是很在意結果的。但仍有少部分的學生帶有功利性。

4.建議與對策

4.1系統的婚戀觀、觀教育

婚戀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隨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是必然的趨勢。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和變化,當代大學生在愛情婚戀觀上呈現出婚戀觀的價值多元化和情愛關系多樣化的趨勢。但由于他們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以及社會環境客觀上的影響,使得在當代大學生的身上表現出種種矛盾和沖突,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強對大學生婚戀的教育和引導,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校的穩定發展。

4.2積極引導大學生妥善處理好戀愛與學習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在不斷地開放,青少年的身心發育程度呈現明顯的早熟趨勢,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青少年戀愛低齡化現象的出現,這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學校應該在各個方面為大學生提供發展能力,通過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和生活。

4.3進~步加強對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的責任感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戀愛態度在整體是比較認真理智的。然而,也有一部分學生由于一時的情感空虛而去戀愛,視戀愛為兒戲。因此,有必要對大學生的戀愛動機、戀愛態度進行引導和教育,使他們對戀愛問題有一個正確的態度;要尊重、理解大學生在戀愛等方面的精神需要,幫助他們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4.4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服務機構,對大學生的性觀念和婚戀心理加以正確引導

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經歷一般較順利,缺乏對失敗和挫折的心理體驗,心理自我調節能力較差,因此,在一些專題心理講座、心理咨詢、熱線電話等形式中,讓學生學會形成心理健康的觀念,掌握和增強心理調適方法,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學會能正確對待戀愛、婚姻中的問題。

4.5婚姻家庭教育前移,加強學校、家長、教師的緊密配合

學校應該組織一些主題講座,對家長教授一些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同時加強輔導員與學生之問的交流,提倡“朋輩式教育”盡學校和老師所能,為學生們付出一些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教育。同時在思想政治課等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學科中,滲透婚戀觀教育,也是培養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婚戀觀和創建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

婚戀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隨時代變遷而發生變化是必然趨勢。因此,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這一陣地,不失時機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抓住大學生寶貴時機正確引導,加強婚姻家庭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使我們社會更加和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日韩一欧美内射在线观看| 男人用嘴添女人私密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毛| 我故意没有穿内裤坐公车让视频|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欧美熟妇性xxx交潮喷|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国产无套流白浆视频免费| 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丁香五月亚洲春色|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免费观看mv大片高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请|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app| 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色av |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性狂猛xxxxx|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西西人体高清44rt·net|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成在人线天堂网站| 天天躁夜夜踩很很踩2022| 色播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