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研究型教學法論文

研究型教學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2-19 05:11: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究型教學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研究型教學法論文

篇(1)

【關鍵詞】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模式

一、研究型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研究型教學模式,具有其內在理論基礎。一是構建主義理論。作為研究型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教師灌輸的對象,教師應幫助學生建構對學生個人來說是重要的理解。二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它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個體需求和個人情感的重要性。代表人物之一Rogers提出了以人為中心的理論。這一理論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觀的核心和基礎。他沖破了傳統教育模式,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突出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與作用,提倡學會適應變化和學會學習的思想,弘揚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動力功能,注意創造力的培養,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最佳的教學心理氛圍。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出發,設計有意義和有一定挑戰性的課堂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的自我責任感。

二、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學生主體原則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被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確定。但在研究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 教師不再是知識唯一的載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探索、分析、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最佳的平臺,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與教師在思維上、知識上形成優勢互補。

2.合作學習原則

研究型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做不僅能夠擴大信息容量、活躍思維,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研究型教學還注重人的個性發展和潛能發揮,重視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尊重、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形成創造性的個性創造條件、營造環境。

3.開放性原則

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求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模式中的諸多教學要素都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首先,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既要基于課堂,又要突破課堂的閉鎖。其次,教學內容基于課本但不限于課本。再次,教學的組織形式由傳統的單向灌輸式轉變為以互動為主的多種形式。最后,研究型教學模式還要求學生評價體系的變革,使評價學生的標準與手段更具開放性。

三、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的實施途徑

在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自身應切實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到推行研究性教學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并通過多種實踐途徑來推行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1.提問式教學法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問。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授課效果,及時發現并糾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偏差,還能啟發學生積極對有關內容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也可以就所學內容向教師提問。通過提問、思考、回答和總結,學生對英語知識就有了更加深入和具體的理解。

2.任務教學法

在一個新單元學習前,由老師精心設定本單元的教學任務,并把這些教學任務以問題的方式分發給每個學習小組,讓學習小組的同學通過協作的方式分工合作來完成這些教學任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在課堂上起到督導、檢查、糾錯、指導、評價的作用。

3.辯論教學法

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辯論來實現研究型教學的目的。在辯論中學生如果遇到語法和詞匯困難,老師可以提供解決方案并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通過辯論, 學生既鍛煉了英語思維,操練了英語口語,又提高了英語學習興趣。

4.實踐教學法

結合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調查日常生活中路牌、產品說明等存在英文翻譯錯誤的地方并提出建議的譯文。學生通過個別采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搜集所需資料,寫出報告。通過實踐教學,不但使學生英語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親歷社會生活,深入了解、主動思考社會相關問題。

5.論文教學法

每個英語學習單元給學生布置一個論文任務,學生可以去圖書館或因特網上查閱資料完成自己的論文,并在小組內交流,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互改互評,并選出優秀論文和大家分享。通過論文寫作,使學生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觀察、調查、作分析等,鍛煉了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沒有最好的教學模式,只有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只要為師者切實轉變教學理念,并在教學中不斷創新,勤于思考,定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史光達.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12)

[2]王體.大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2)

[3]王素敏.大學英語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1(2)

篇(2)

關鍵詞:研究型教學;內涵;實施基礎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2-0204-02

早在1852年,紐曼在其《大學的理想》一書中指出:“我對大學的看法如下,它是一個傳授普遍知識的地方。這意味著,一方面,大學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以傳播推廣知識而非增擴知識為目的。如果大學的目的是為了科學與哲學的發現,我不明白為什么大學應該擁有學生;如果大學的目的是進行宗教訓練,我不明白它我為什么會成為文學和科學的殿堂”。 以紐曼為代表的傳統大學觀主張大學就是傳播知識和訓練心智的場所。距離紐曼一百六十年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結構和職能、形式與內涵都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現代大學的職能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傳授知識――培養人才”,“柏林大學”的建立以及“威斯康星思想”的付諸實踐,現代大學的職能得到完善,形成了培養人才、發展科學和服務社會的職能體系。因此,現在的大學所教授的知識比傳統大學所教授的知識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作為教學的主要支撐――課程,與知識具有天然的邏輯聯系。關于什么是知識,1998年3月,國家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關于知識經濟與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研究報告》中作出如此定義:“經過人的思維整理過的信息、數據、形象、意向、價值標準以及社會的其它符號產物,不僅包括科學技術知識――知識中最重要的部分,還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商業活動、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經驗和知識,人們獲取、運用和創造知識的知識,以及面臨問題做出判斷和提出解決方法的知識。”由此可以看出知識的研究和自身發展呈現出的動態之一:知識的內涵與外延的擴大,知識不僅是過去的符合,更是現在與未來的信息以及它所預見的未來創造。

一、研究型教學法的緣起及內涵

研究型教學由研究性教學法發展而來。研究性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初的中小學課程。1916年,杜威在科學探究的基礎上創立了“問題教學法”;至1959年布魯納倡導的“發現法”;1983年4月美國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發表了《國家處在危機之中》的調查報告。要求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和問題探討的方式進行學習,以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和綜合的社會實踐能力。在國內,研究型教學于2000年開始受到關注,并且日益收到推崇。尤其在意識到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下降的事實后,傳統型教學方法成為批評的焦點,研究型教學呼之欲出。

研究型教學,首先是一種教學方法,什么是研究型教學?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在眾多的解釋中,我傾向于這樣的詮釋:“研究型教學是指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學識積累為基礎,引導學生創造性運用知識和能力,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在研討中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和訓練思維的新型教學模式。以研究課題為主線,以研討法、討論法、案例法等為主要教學方法,以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開展教學。”

二、研究型教學與傳統型教學

所謂傳統型教學,即主要以班級授課為主,教師通過口頭講解、文字閱讀、直觀演示等手段傳遞知識信息,學生通過課堂聽講、理解教材、練習鞏固等手段接受知識。教師所講授的通常是可以用書面文字、概念、命題、公式、圖形等加以陳述的知識。這是學生學習和累積知識的主要方式,通過此方式,可以用較短的時間掌握前人也許花一生時間所發現的知識,可以為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的知識發現奠定基礎,是知識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傳統型教學,在人才培養和知識發展上,其貢獻不可磨滅。

但是,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以傳統型教學為基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尤其的知識更新率和知識老化速度加快的現代。傳統型教學是教師把教材中的知識點“傳授”、“移植”或“灌輸”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以知識代替對真理的探究,以學識代替對智慧的感悟,以最大可能地存儲知識為最終目的,學生成為“容器”,頭腦中充塞著過多僵死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學生創新力。杜威曾指出:“知識作為一種資料,是進一步探究的資本,必不可少的資源。知識常被視為目的本身,于是,學生的目標就是堆積知識,需要時炫耀一番。這種靜止的,冷藏式的知識理想有礙于教育的發展。”傳統型教學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陷。

正因為傳統型教學所帶來的有礙于教育發展的種種問題,研究型教學被認為是傳統型教學的替代品而被廣大教學工作者所推崇。但是,任何事物都應當辯證地看待,對問題也應當理性分析,我們認識到傳統型教學的弊端的同時,首先要肯定它對教育的貢獻,對傳統型教學不能全盤否定。回顧這些年來關于研究型教學的研究論文,多數論文對于研究型教學的論述都是站在傳統型教學的對立面,在批判傳統型教學的基礎上提出研究型教學,全盤否定傳統型教學的作用,筆者認為這是極為不妥當的。學生對靜態知識的學習,大多數需要由教師講授,此外,還要通過他們自覺地努力學習,才能獲得和保持信息,因此,根據學生這樣的學習特點,傳統型教學和研究型教學在不同的階段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研究型教學是傳統型教學的發展和提高。作為兩種教學方法,其關系類似于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其關系主要體現在:

1.傳統型教學與研究型教學是兩種教學方法,不存在貴賤。作為方法,主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實施何種方法,在教學中,根據知識的性質來決定使用何種教學方法,其共同的目的是解決學生關于知識的疑問。

2.傳統型教學與研究型教學是作為知識傳授的兩個階段,傳統型教學作為研究型教學的基礎階段,研究型教學是傳統型教學的高級階段,在整個教學過程,在不同階段分別承擔各自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

3.傳統型教學與研究型教學是連續的統一體,并沒有截然的界限。在教學過程中,并不存在使用了前種方法,就不能使用后種方法。教學過程中,一個知識點的傳授,同時采用傳統型教學和研究型教學,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三、研究型教學的實施基礎

研究型教學盡管受到廣大教學工作者的推崇,但其實施是有條件的。

1.選擇合適課程

研究型教學旨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以培養創新人才。不可否認,創新人才已經成為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的標尺,作為一個多維的名詞,它似乎成了各個層次各個類別的高校的目標。研究型教學方法的實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不唯書、不唯權威學說的意識,有助于創新人才的產出,同時也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是當下教學改革的方向和熱門話題。

研究型教學模式并不是每個學科每門課程都需要實施、都可以實施。研究型教學在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別的院校里有著不同的實施環境。在同一學校也由于學科、課程之間的差別而存在不同的實施可能性。甚至一門課程由于各章節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不同實施可能性也不同。忽視具體條件,盲目地去談研究型教學,只能是紙上談兵。并不能達到期望的結果。

2.提升教師水平、能力

研究型教學有其實施的基礎。它必須是以解決問題為前提,在問題的引導下實施教學。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研究課題的支撐下進行研究型教學,根據具體的問題,實施研究型教學就有了內容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學方向的創新前瞻性。讓學生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運用知識,掌握知識,是實施研究型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之一。

在研究型教學的基礎上,教師的角色應該有新的定位。在信息網絡時代,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作為教師,不光是知識傳授者還是知識獲得的引導者。

①學識更高更廣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自古以來為人師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今天,知識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迅速的今天,教師的學識早已經不是靜態的了。要想在研究型教學中對學生在知識方面具有指導作用,這就對教師的知識容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對自身專業的前沿知識的掌握以及動向的了解,有助于根據知識發展現狀提出研究課題,實施研究型教學。另外,因為科技的發展,人類正在步入信息時代,人類的學習方式的變革使得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的拓寬,這就造成了在某些方面教師的學識反而沒有學生全面,這并不是可悲的消息,而應該覺得可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不正是我們教育的目的之一嗎?在信息時代,一方面對教師在學識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為研究型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保證。

②能力更全面

研究型教學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性,也需要教師在教學能力的基礎上具備有一定的組織行為能力。研究型教學講究建立“學習化團隊”,作為團隊的負責人的教師,如何分配團隊成員的研究任務,如何實現資源共享,如何激勵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等等,都是對教師能力的挑戰和考驗。

總之實施研究型教學,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性,任重道遠。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校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條件安排研究型教學。忽視傳統教學作用、好高騖遠、盲目跟風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約翰?亨利?紐曼,大學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頁。

篇(3)

關鍵詞: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教學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2-0139-02

創新型人才培養是研究型大學的首要任務,許多高校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與實踐[1,2]。近年來,創新藥物的研制日益受到重視,對創新型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隨之增長。為此,本校藥學院將藥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定位于:從事藥學基礎研究與創新藥物研究的研究型通用藥學人才,實現本科教育向創新基礎人才培養的方向轉型[3]。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學院各學科都在不斷探索培養創新藥學人才的途徑[4-6]。《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是本教學團隊于2004年開設的本科藥學專業選修課程,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在10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與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創新型藥學人才,因此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課程融合多學科,涉及的知識廣,包括中藥新藥研究開發的方法、流程、法規,以及相關的中醫藥基礎知識等。我們并不是通過安排更多學時數來達到教學目的,而是在18學時的小型課程教學中,以中藥新藥研發為主線,將知識介紹和能力培養貫穿于課堂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科研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為從事創新藥物的研究與開發奠定基礎。

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本課程涉及多學科領域,包括生藥、天然藥化、藥物分析、制劑和藥事管理等。若詳細講述各方面的相關內容需要大量的學時數,可能會使學生重復學習一些專業知識,甚至會讓有些學生感到課程繁重而卻步。因此,我們在有限的18學時中,圍繞中藥新藥研發,精心選擇各研究領域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術,更注重介紹了解各領域的途徑,提供各學科“接口”,便于學生在課后自主拓展知識。

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規,研究內容與方法,中藥的現狀與發展等三大部分。中藥新藥研發的相關政策法規較多,且不時更新。在課堂上,我們重點介紹《中藥、天然藥物注冊分類及申報資料要求》,以及中藥新藥申報的基本流程,讓學生了解中藥新藥的類型、申報資料和流程的基本框架;同時分析近年注冊分類的變動內容及原因,讓學生體會我國中藥新藥的研究方向。其他的諸多法規,在課上僅指引學生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查詢最新版法規,并強調在研發過程中應隨時關注法規的變動。中藥新藥研究的內容與方法涉及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本課程選擇提純工藝、制劑工藝、質量評價、藥效學和毒理學研究這幾項重要的研發內容展開講述。由于每一方面僅2學時,因此我們讓學生在課上掌握核心環節,初步但較全面地了解傳統和現代的方法;增加自學的內容,將各種方法、技術的具體原理和應用,以及一些易于理解的內容,讓學生在課外自主拓展;介紹相關的參考書,并讓學生關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相關的技術指導原則。中藥的現狀與發展部分是讓學生了解和思考我國中藥新藥的現狀以及研究與開發中藥的策略。這部分以學生研討為主,教師講授為輔。研討主題不追求知識的系統、全面,而是根據中藥的發展以及社會熱點問題適時調整,在促進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發展中藥新藥的使命感。

三、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創新能力至關重要。《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課程內容多樣,且學生層次不一,高、低年級的學生都有,單一的方法很難適用于所有內容與學生,必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混合式教學法在國內教育界頗受認可,是現代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趨勢,已逐步推廣應用,但在具體課程中尚需摸索。我們根據這門課程的內容、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的設備,靈活運用了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和研討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講授法。該法是傳統的、最基本的教學方法,由教師扮演傳授知識的角色,學生可以直接、快速地掌握知識。我們主要應用該法介紹中藥新藥研發與申報的基本流程、主要研究內容以及各研究領域的核心理論知識與重要方法,使學生,尤其是沒有專業基礎的學生,很快了解研發的概貌和重點。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穿插提示學生可拓展的自學內容并介紹相關的參考文獻。這樣,學生在短暫的課堂學習中能夠了解主線和重點,課后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據興趣自主學習。此外,講授法還用于介紹新藥研發的實際經驗,因為經驗很難從書本中獲得,是教師多年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積累。

2.案例教學法。現代案例教學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學法學院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最早應用于法學教育中,教學效果良好,因而逐漸推廣用于其他學科的教學[7,8]。在這種教學法中,教師提出案例并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分析,扮演的是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我們在講授基礎知識之后,常引入典型的實例,讓學生分析。比如在介紹完提取工藝的各種方法之后,給出一個不完全合理的提取工藝實例。多數學生通過回顧當堂課所學的知識,能夠找出工藝方法的不合理之處,并設計出新路線;少數思維活躍的學生能聯想到之前講過的,甚至是課外獲得的知識,延伸至藥效物質基礎、質量標準、環境保護、藥物經濟學等方面的探討。在這過程中,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顯著提高。

3.研討教學法。該法源于早期的德國大學,現已經成為各國高校中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9]。在這種教學法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后互相研討,最后教師補充并總結。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案例教學法類似,案例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問題,但研討法中的問題更寬泛,不局限于案例。

關于研討主題,我們設計了三種類型:第一類是案例,這在上一點案例教學法中已介紹;第二類是較具體的問題,如新版中藥注冊分類與上一版的改動之處及變動原因。這種主題的范圍較窄,目標明確,學生查閱和整理文獻比較容易,剛開始的研討通常設計這類主題,讓學生體會研討的過程,但又不會感到漫無目標、無所適從;第三類是寬泛的主題,學生可以自行擬定具體題目,如增強我國中藥產品國際競爭力的策略,學生可以自擬題為提高質量是我國中藥產品走向國際的關鍵。這類主題只是定方向,具體目標不太明確,學生需要廣泛閱讀文獻,縝密思考,提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難度相對較大。學生經過一兩次前兩類主題的研討之后,我們設計這類主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提出問題的能力,這對于創新藥物的立題與設計至關重要。

學生研討的形式也分為三種:一種是學生獨立準備并匯報,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第二種是小組合作準備,然后各組推選代表發言;第三種是以所持的觀點不同分為兩組進行辯論。無論采用上述哪一種形式研討,學生從準備到課堂研討的整個過程,自主探索、積極思維、相互學習,不僅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增強了提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要。

四、不斷更新參考資料

全課程采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授課。由于課程內容涉及生藥、天然藥物、藥物分析、制劑和藥事管理等多學科的知識,而且需緊跟政策法規,所以參考資料不是固定的教材,而是不斷更新的書籍、文獻、法規等。我們除了建議學生參看一些書籍和最新的文獻外,還教給學生查閱和獲得文獻的方法,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使可以吸收新鮮知識,課程結束之后能夠自主攝取新信息。

五、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習興趣都有重要影響。剛開課的幾年,我們采用傳統的筆試考核,學生靠死記硬背課堂知識就可以應付考試,使得部分學生對拓展課外知識的熱情不高。為此,我們將考核方式改為課堂交流討論的表現情況(占40%)與課程論文(占60%)相結合的模式。在課堂討論占部分成績的驅動下,一些原來對討論熱情不高或因不善言辭而不愿發言的學生,也認真投入課前準備與課堂交流。雖然這些學生的積極性是被考核壓力所啟發出來的,但在參與研討的過程中,他們逐步體會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樂趣,逐漸增大膽量、敢于表達觀點。全部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得研討氣氛活躍,迸發的觀點更為全面、新穎。課程論文代替閉卷考試,可以綜合展現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尤其是獨立學習與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創新思維的激發十分重要。

總之,本團隊在10余年的課程教學中,以培養創新型藥學人才為目的,在教學內容、方法、教材和考核方式上不斷改革,不僅“授之予魚”,更注重“授之予漁”,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能力,為今后研究與開發中藥創新藥物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在余.論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人才的培養[J].藥學教育,2007,23(2).

[2]李國強.以創新能力為目標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07,(10).

[3]葉德泳,朱依諄,侯愛君,毛華,常英.實施CHIPS教學探索培養創新藥學人才新途徑[J].藥學教育,2009,25(6).

[4]張偉.從LBL到PBL:《藥學文獻檢索》教學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

[5]盧懿,戚建平,汪亞勤,張奇志,方曉玲,吳偉.基于能力培養的《藥劑學》研究型教學的建設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

[6]李煒,葉德泳,仇綴百,鹿文博.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藥物設計學課程建設[J].藥學教育,2011,27(1).

[7]王青梅,趙革.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3).

篇(4)

關鍵詞:流體力學 教學改革 互動啟發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30-02

近年來,作為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面推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力開展全面建設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學體系,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落實“創新教學環節”的教學改革研究。“創新教學環節”由創新方法類課程、創新實踐活動組成。包括科研導論課、科研技能實踐、以及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等等。然而,大學本科生在校的大多數學習時間還是以課堂為主,如何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學體系的需要,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1 流體力學課程的指導思想及定位

流體力學是工程力學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為后續課程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應用工具。因此,牢固掌握流體力學課程的基本內容,熟練運用該課程的基本方法,透徹理解其基本思想,是打開力學專業階段學習的關鍵。對于流體力學這門課的普遍認識是,老師們難教,學生們難學。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中學沒有接觸過流體方面的知識,是“懵懂無知”的狀態;而到了大學,一開始就要接觸流體的性質、模型、運動學和動力學的概念,是“被動接受”的狀態。這對于大學生來說勢必會感覺很難,從上課聽不懂,習題不會做到上課不想聽,習題抄答案,形成惡性循環,而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更使得這門課預期達到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學生的基礎沒有打好,對于后續課程的學習勢必產生不良影響。如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獨立思考,又能積極響應教師的互動提示,進行有效的互動,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式教學思想[1]在教學工作中逐步得到鞏固和落實,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要真正實現“教以學為本”[2],還需要不斷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課堂結構等諸多方面進行創新性的探索與研究。作者近年來一直從事流體力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對如何讓學生學好這門課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作者認為,啟發式教學[3]對于流體力學難教、難學這一問題是一有益的解決方案。通過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以及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啟發,能夠改變流體力學課堂沉悶,學生不想聽講的氛圍,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力學修養與力學能力大有裨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實重視、真正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自悟、質疑、寫練的同時,加強學生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流,以及教師的適時點撥啟導,構建“互動啟發式”這一課堂教學結構體系,能更好地讓學生學會學習,逐步提高學習修養。

作者針對上述問題,參考了國內外教學資料,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并以工程力學08級的“流體力學”教學為研究對象,成立了“巖爆研究大學生創新小組”。小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參加重點實驗室的科研活動,在北京市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上了表了三篇論文[4~6]。小組成員的學習熱情、學習成績、研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見“互動啟發式”教學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互動啟發式”教學方式改變了過去那種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它要求教師的教學必須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主,學生是主動的參與教學,而不是被動的去記憶。作者在教學中發現,互動啟發式教學方式是教師學生“雙贏”的教學方式,它促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調節了課堂氣氛,是符合大學教學大綱的新選擇。

2 流體力學的基礎性、前沿性和時代性

《流體力學》課程是計算流體力學、多相流動、非牛頓流體力學的基礎性理論。同時,本門課程對于許多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如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流固耦合、滲流力學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理論課。《流體力學》課程中的許多專題:如邊界層理論、湍流、渦動力學、水波動力學、氣體動力學等都是發展迅速的前沿學科。當前,隨著環境和資源探測要求的增長與技術進步,出現了許多或以流體力學為基礎、或與流體力學相交叉的新學科,如CCS(碳固存)、煤巖中的瓦斯流動、多場耦合、多相流及非牛頓流體力學;特別是隨著高超音速飛行器和運載工具、超靜音潛艇、以及現代武器系統的發展,為流體力學學科提出了更多的新問題,也為學習《流體力學》的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 流體力學教學改革的嘗試和成效

在教學中努力踐行“研究型學習”[7]與“創新型人才”[8]的培養。開展“互動啟發式”教學法改革,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研究型學習、創新型思維的能力。在平時成績考核中,增加了“研究報告”一項,指導并鼓勵學生針對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創新教育理念與研究性教學相融合上做出了有益的實踐。

3.1 教學方式的改革

《流體力學》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性很強,對學生的數學基礎要求較高。例如,除了需要了解一般張量變換和指標運算的規則外,還需要了解張量場論、曲線坐標系下的張量微分學、微分幾何中關于點、線、面間的拓撲關系;以及由Gaussian定理、Stokes定理、標量勢、矢量勢、Helmholtz張量分解定理、向量場的梯度來表示流體力學的求解域,需要了解它們的幾何意義以及在流場幾何描述中的應用。另外,在對不同流動現象的偏微分方程定解問題的求解中,需要講解有關的數學物理方法的背景知識,如解波動方程的行波法、求解渦旋場中的格林函數法等。僅采用PPT教學,難以表達在定理推導或偏微方程求解中的思辨、引證與推理過程。

因此,將傳統“板書式”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各種方法互為補充,探索啟發式教學法的創新,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對于建立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組或偏微分程求解過程中的數學推導,采用板書講解為主,PPT為輔的教學方法。由于多數學生的張量場論與張量微分學的基礎較薄弱,在從這些定理出發建立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的教學中,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數學推導,很容易造成學生的疲勞。采用傳統的“問-答”為主的“啟發式”教學法,往往得到“啟發”的只是部分基礎較好的同學,多數學生很少能主動響應,容易形成流體力學“難以學懂”的印象。

針對上述問題,創造性地設計了“互動啟發式”教學法。所謂“互動啟發式”教學,就是在設置啟發問題過程中,對被啟發對象的思維過程施加以強烈的影響,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的方法。具體是,在理論學習、定理推導、或典型例題講解過程中,由老師首先進行提綱式講解,針對教材中的重點且難點問題,要求學生進行一定時間(5~7 min)的課堂練習作業,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最后,再由老師進行板書講解的“講解―學生練習-提問―再講解”的課堂教學過程。

“互動啟發式”教學法實施的關鍵,是由教師對講解的問題進行綱要式分析,給出主要思路并交待相關背景知識,對其中的關鍵問題設置疑問點;在學生進行5~7分鐘的課堂練習過程中進行巡查,發現學生遇到的難點并適時提問,最后,有重點地進行分析與講解。在這一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立思考的機會、創造了一個平等、自由的提問環境,使學生可以毫無顧慮地與老師交流,也便于老師及時發現問題。老師在學生達到思維臨界點時的講解,學生的印象深刻,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對于流體力課程中應用型專題和涉及實際物理現象較多的章節,采用PPT或錄像為主的現代化教學方法。這樣,可以在有限的課時內,在使學生充分掌握書中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對相關的物理現象有感性認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以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通過課程建設,編制了實驗錄像。實驗錄像介紹流體力學理論的背景知識,如有關流體粘性、壓縮性、靜力學實驗、伯努利方程實驗、雷諾實驗、邊界層流動等,利用PPT等現代化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運用。

(3)耐心、細致的課后輔導。對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學生,無論問題對錯、難易,在回答問題前,首先用“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你的問題很重要,……”等加以鼓勵,然后再回答問題;對勤于思考的同學加以表揚。

(4)改革考試的形式和內容,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實踐中,對期末考試進行改革:平時成績定量化計分制;要求每位同學選擇教科書中的一個專門問題進行研究,提交一份專題研究報告;在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出題中與評分中,強調解題的分析過程。通過上述方法,在考試內容上,將知識測試與創新能力測試相結合。

3.2 教學改革效果

自我校工程力學專業開設《流體力學》課程以來,作者一直致力于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型學習方法建立為目標的教學改革,在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的同時,提出了“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學校教學督導組的資深老師多次聽課,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授課中注重板書推演、思辨清晰、嚴謹、通俗易懂,在課后熱情輔導同學們的學習與創新研究活動。作者的授課及輔導受到同學們的廣泛歡迎。

4 課程特色

力學專業《流體力學》課程理論性強、對張量分析、場論、數學物理方法與特殊函數等數學基礎知識要求高。作者在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下課程特色:

(1)在建立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組與求解流場數學模型過程中,板書推演思辨清晰、嚴謹、通俗易懂,對所需的張量、場論、數學物理方法背景知識可進行詳細分析或精講。為使理論分析連續、易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撰寫了近60萬字的背課筆記/授課講義,在板書推導中,多數情況下可以脫稿講解。

(2)采用“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形成與學生間的良好互動,啟發學生的自主思維、深入思考,以達到深入理解復雜數學、力學理論的目標。“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不斷充實完善,形成了包括課堂的即時啟發教學、平時的考察輔導與期末考試互相支持的系統方法。為研究型學習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該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工程力學系的同仁,如黎立云教授、祝捷副教授等老師都采用了“互動啟發式”教學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強調“研究型”學習方法。在平時的作業中,要求學生將每一道習題當作一個“模型科學問題”,以論證與推演過程是否合理來評價學生作業的優良等級。對學生的作業認真評分并計入平時成績。允許作業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可以重作,重新評分。另外,要求學生在課程結束前,選擇書中的問題提交一個研究報告,老師給予輔導、評分,并計入平時成績。以上措施在培養學生的研究型學習方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積極引導、支持學生開展創新科研活動。指導學生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開展解題方法、教學方法的研究,并將結果撰寫成研究報告或教改論文。在授課期間,對有學生要求給予科研的學術指導,總是熱情響應。

5 流體力學教學工作的展望

(1)繼續充實、完善習題庫、多媒體課件、實驗錄像等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2)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型學習方法為目標,繼續開展教學方法的研究,不斷完善“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內涵。

(3)現有的力學專業《流體力學》教材或深度不夠、或難于自學。準備在多年流體力學教學積淀與撰寫的講義的基礎上,出版一部通俗易懂、學術水平高、具有礦業特色的流體力學教材。

(4)目前的張量分析、場論的教材大都比較抽象,受眾較少。準備集自己多年在微分幾何、張量與場論理論的學習心得,在撰寫的講義基礎上,出版一部側重于講解張量、場論主要定理幾何意義及其在流場描述應用的學術論著,作為力學專業《流體力學》課程的參考教材。

(5)跟蹤國際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高水平科研與教改論文,提高自身素質,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6 結語

用“互動啟發式教學”法進行教學,不但能使學生順利地接受新知識,而且教給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通過歸納總結去認識新知識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就給了學生一雙點石成金的手。同時,由于采用對比、比喻等方法,引進一些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典型直觀的事例,不僅使教學雙邊活動有聲有色,而且在重溫舊課時輕松愉快的認識和掌握深奧、抽象、復雜的概念和規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動啟發式教學”是傳授知識、啟迪思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的教學方法。

總而言之,作為大學教師,為了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必須在了解自己學生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互動啟發式教學方式克服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是大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應該堅持并努力完善這種教學方式,使教學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陸以理.探索交流互動式的教學方法[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3):18-20.

[2] 季哲.以學為本的課堂教學系統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3] 劉慧.啟發式教學思想新論:內涵和特點[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9(4):50-52.

[4] 胡安琪,宮偉力.湍射流理論與紅外熱成像及數值模擬研究[C]//北京力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43-44.

[5] 陳滔,杜帥,馮旭偉,等.軟巖巷道的變形過程紅外熱像的混沌分析[C]//北京力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496-498.

[6] 宮偉力,馮旭偉,胡安琪,等.巖爆瓦斯滲流真三軸物理模擬實驗研究[C]//北京力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1:246-247.

篇(5)

中學日語有效教學的初探

語言負遷移的分析及歸因

日語課活動模式的探討及研究

日漢語篇比較翻譯教學法之探索

漢語偏誤分析的理論意義

日語教學中的數詞用法探討

來自教學第一線的語法探討

島崎藤村在中國的譯介和研究

現代日語動詞結合價的考察與分析

論新日本語能力考試改革與對策

淺談高校日語青年教師的困惑與需求

日語專業人文教學理念之思考與實踐

從學生的需求角度探討大學日語教育

基于學習者語料庫的二語寫作能力研究

視覺輔助下的日語語法教學研究

試論外來詞與漢語詞匯的規范化

論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專業日語教學

網絡信息環境下的可定制日語學習輔助平臺

科技日語閱讀類教材的編寫原則分析

日語中的性別指向用語及其社會性差異

日語的名詞疊詞的形態特點與語法含義

日語專業職業能力教育現狀及模式構建探索

全方位培養聽說能力造就日語高質量人才

調整現代日語語法活用表的設想

貴州省日語方向研究生教育的現狀和課題

淺談日語學習者對日語曖昧性的誤解問題

關于財經方向復合型日語人才培養的思考

基于視頻語料庫的日語授受表現的考察

從教學大綱的角度來看日語教學法的選用

基于語料庫的日語新聞聽力教材編寫策略

日本文學課的研究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不贊同言語行為的研究概述——以漢語語境為中心

佛教與日本人的戰爭責任認識——以凈土真宗為中心

聽解語篇結構解析——基于日本語能力測試一級語料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視角下的日語教學研究綜述

句子改錯題型的導入和評價及學習者習得情況分析

利用電子化語言資源輔助日語教學的實踐研究

面向跨文化交際的日語教學的研究——思維模式的導入

日本概況多媒體課件案例分析——以日本茶道為例

國內日語專業基礎階段精讀教材中基本詞匯的計量考察

基于“對話”的日語專業畢業論文指導的實踐研究構想

關于大學日語學生對稱贊的應答方式問題的實證研究

論在華日資企業的需求的變化對日語教育的負面影響

日本漢語學習者偏誤分析補遺(虛詞篇)——兼與日語對比

高等院校日語專業開展商務日語網絡課程教學的必要性探析

日語格助詞誤用比較分析——以日語專業與日強班的比較為例

探討日語MTI建設過程中的若干問題——以東華大學外語學院為例

篇(6)

【Key Words】Impact; Research-Based AEW Class;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摘要】高級英語寫作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英語專業主干課,但當下在英語專業高級人才培養過程中,多數中國學校忽略了對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引入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研究型教學法。本研究旨在調查學術英語寫作課中應用研究型教學方法對英語專業本科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影響。

【關鍵詞】影響 研究型學術英語寫作課堂 學術研究能力

I. Introduction

AEW (Academic English Writing) class is a crucial approach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log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especially in completing graduation thesis. But nowadays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EW class in China. The lack of research capacity prevents English majors from keeping up with the requirement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ociety (Wen 38). As can be indicated,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is necessary in universities. Researched-based teaching in AEW class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l and establish a “learning-based,teach-led” (Sun 13). Between the February to September in 2014,the research-based approach was applied in the AEW class in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s impact on the research competence of English majors in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terms of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ability,researchers abroad have not reached consensuses on its definition. Tikunoff (Richards & Nunan 2000) supposed the academic ability is the ability to acquire new skills,assimilate new information and to construct new concepts. For most Chinese researchers,the academic ability was blended with the research ability. Specifically,it includes the ability to raise questiones,collect and gather information,create academic thesis and design the study proces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subject and the cognitive affec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English major,Wang Xuemei (2013) considers the academic ability for English major students consist of language ability,knowledge ability and research ability,among which,the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general research ability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ability.

Ⅱ.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This research employed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s with both closed-ended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thesis analysis were adopted in combination 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contributed much to students’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Under the research-based approach,students in the AEW class were encouraged to work on their own and come up with topics that they were interested in,after which the professor gave feedback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students with feasibl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topics. Consequently,when asked about their opinions on the statement that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helped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finding and raising questions”,students who agreed occupied 70%. Meanwhile statistics showed that 62% of the students considered research-based study as of great help to broaden their minds,train them to think divergently and stimulate creativity. What’s more,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was trained in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There were altogether 70% of the informants who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impact of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as it improved their ability of analytical thinking so that they could come up with insightfu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In addi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towards the graduation thesis,it can be found that students who were conducted by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had more creative selections on the thesis topic. Student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frontier and more inclined to further their research i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Besides,seeing from students’ responses,the research-based approach serves as a feasible teaching method to equip students with methodology to search for literature,carry out research,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sis writing. 85% of the students were capable of obtaining useful literature through Internet and in the library. Students’ ability of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academic literature was improved in the project study. 75% of the students approved that they have deepene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literature,academic journals and monographs. In addition,90% of the students aggreed that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y ability of collecting data and they were able to collect useful data by collecting corpus,employing questionnaires and carrying out interviews. This can be also reflected in the thesis analysis. The autho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cited enhanced much compared to the thesis without guidelines in the AEW clas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was more logical through the AEW class.

Ⅲ. Conclusion

Even though 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is newly adopted,it displayed its strengths and achievements in improving English undergraduates’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and preparing them for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 In a nutshell,the research-based AEW class provides a fresh angle to conduct English teaching and cultivate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English majors. Although not widely adopted,it still has some references meanings.

References:

[1]Lebow, D.“Constructivist Value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Five Principles Toward a New Mindset.” Edu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1(3): 4-16.

[2]Richards, J.C& 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Swales, J.M and Feak, C.B. English in Today’s Research Worl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 120-156.

[4]顧佩婭,張燁,故海波 (Gu Peiya, Zhang Ye and Gu Haibo). 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課研究性教學設計與實踐[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4):44-51.

[5]孫忠兵(Sun Zhongbing).研究型教學:當代課堂教學新理念[J].基礎教育研究,2001(3).

篇(7)

人生應該有夢想,我們的夢想應該與教育的夢想結合起來。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志存高遠,向教育科研要質量,做思考的實踐者,做實踐的思考者,做一名充滿智慧和詩意的幸福教師。教研員在教研活動中不只是組織者,而且是參與者、引領者。

二、教師成長:愛心、學習、反思、思想

教研員被譽為“教師的教師”,對教師的成長起著喚醒、點撥、引領的作用,引導他們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而更重要的是撞擊成功。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靠內在的動力。教研員要引領教師向名師學習,像名師那樣關愛學生,擁有一顆愛心,不斷學習,擁有一顆進取心,加強反思,形成獨特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中我始終努力踐行著這樣的理念。閱讀經典使教師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近年來,本人組織開展了英語教師新春讀書報告會、激發了教師的讀書熱情。這樣,學生在學校能看到“精神明亮的人”,能找到人生的精神標桿,能跟隨真正的讀書人在一起學習。

教研員要有大海般的胸懷,真情幫助教師,看到教師的進步猶如自己進步了一樣。我開設了“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行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等有關教師成長的主題講座,“務實創新追求卓越做理想的教師”發表于《教育藝術》,“與名師為友創精彩人生”發表于全國核心期刊《中小學教師培訓》。

三、教學主張:20字教法、比較教學法、任務學習、三輪復習法

一位優秀的教研員應當有也必須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或教學主張,唯如此,我們才能充滿魅力,才能有一種精神感召力,才能譜就出一首快樂、幸福的當代教育的和諧樂章。我不斷創新,形成了“激發興趣、指導交際、精講知識、培養能力、加強反饋”20字英語教學法(獲中國外語學習學研究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英語比較教學法(刊于全國核心期刊《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興趣開路、任務推進、學會學習”英語學習方式(刊于《中小學英語教育》,獲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研會優秀成果一等獎)、“縱向搜索、橫向貫通、綜合演練”英語三輪復習法(刊于《中國高校招生》)及“歸納、瀏覽、聯想?復習法(刊于《學英語》;這兩種復習法配套用書由新世界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及青島出版社出版)。

四、生命課堂:激情、智慧、互動、發展

一節好課是激情與智慧和諧統一的生態課堂。針對課堂教學,我開設了“關于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創造生態課堂,促進師生發展”等講座。在主持開展國家級課題“任務型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過程中,我們提出了生態課堂的主張,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成效。課題成果《實施任務型教學,享受教育的幸福》獲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研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獲中央教科所全國優質教育成果一等獎。

五、教育科研:敬業樂研,反思前行

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教育科研是名師與普通教師的分水嶺。教育科研不可畏,用心感悟,反思前行,積累、沉淀、思考、總結、內化、升華就是從事教育科研的有效作法。教學是研究不竭的源頭活水,研究是教學富有生命與活力的有力保障。教育研究與寫作尤其是課題實驗為教師的成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教研員是一座橋梁,其優勢在于兼具理論工作者的研究經驗與一線教師的實踐經驗,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更有優勢將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成果,用先進理論指導實踐。做有心人,做有用功。成就教師,成就自我。我的講座“教育科研論文的寫作”發表于全國核心期刊《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我市主辦了“慶入世迎奧運”英語演講大賽,我將大賽作品整理、完善,形成了《新世紀中學生英語演講精粹》,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我把新課改以來的講座、研究成果歸類、梳理,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著作《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我主持開展了國家級課題“任務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實驗,作出了積極的探索,課題著作《任務型教學理論與實踐》由團結出版社出版,并獲安徽省十年課改成果一等獎;我還指導教師發表教學案例、論文50余篇,輔導學生發表習作40余篇。我與一線教師共研究同成長。我主辦過200多場次講座,在《光明日報》、《中小學教師培訓》等報刊上發表了400余篇論文,《英語基礎教育前瞻》等10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刊物全文轉載,《農村基礎教育的困境和出路》等30余篇獲全國優秀論文或成果一等獎;完成了四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的研究,出版的著作有《課程標準新教案》、《閱讀科普》系列叢書,等等。本人被評為特級教師,全國優秀外語教師,省優秀教師,省課改先進個人,享受省政府津貼。近年來,我市英語教師發表作品千余篇,獲省級以上論文獎項百余次,指導學生發表英語習作百余篇,出版理論專著兩部;獲全國優秀外語教師稱號、全國外語教師同丁獎10余人,被評為省教壇新星、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40余人次。無數次的實踐證明,每一位教師都是可以造就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射精专区一区二区朝鲜|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 色诱久久久久综合网ywww|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 被黑人猛烈30分钟视频| 欧美gv在线观看| 伦人伦xxxx国语对白|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第一av网站|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小雪好紧好滑好湿好爽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射精专区一区二区朝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欧美自拍嘿咻内射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麻豆人妻无码性色av专区 |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