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31 08:57: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技術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于教育技術,在不同時期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理解,其典型的定義來自于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簡稱AECT),包括:媒體—工具論(AECT’70)、手段—方法論(AECT’72)、理論—實踐論(AECT’94)、績效—創新論(AECT’05)等。雖然教育技術的內涵與外延均在不斷變化,但是從各種定義可以看出:(1)教育技術支持和優化教學,最終促進學習者的學習;(2)教育技術圍繞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展開理論研究和實踐;(3)教育技術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技能[1]。因此,有一點是無可爭議的:教育技術要研究“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問題,即如何運用“技術”來支持和優化(教育)教學過程。這里的“技術”主要是指狹義的技術(物化的技術),尤其包括計算機與人工智能中的新技術。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的雙邊活動過程[2],包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學與教的互動”等三個方面。從“技術”支持教學過程的角度來看,近一個世紀以來,人們或多或少存在這樣一種取向:用“技術”來(部分地)“代替”教師進行教學。從20世紀20年代的教學機開始,到50年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斯金納發明程序教學機器,教育界出現了一場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3]。盡管現在這股浪潮早已平息下去,但“教學機器”卻大大影響了教育界,并成為CAI/CAL(計算機輔助教學/學習)的雛形。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CAI/CAL軟件開發一直被計算機界與教育技術界認為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比較“有水平”的一類研究工作。這對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豐富了人類知識的寶庫。
但是,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表明:一項技術(或者一種工具)應用于教學的效果取決于使用者如何使用,而不是技術本身。從學習理論的發展來看,也經歷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人本主義等學習理論的發展,特別是由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發展起來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風靡于全球。直到20世紀末,人們發現風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樣有效,人們開始反思學習理論與技術應用方式,試圖用B-Learning來實行“回歸”,即綜合運用不同的學習理論、不同的技術和手段、以及不同的應用方式來實施“教學”。“混合學習”(BlendedLearning)就是面對面的課堂學習(FacetoFace)和在線學習(OnlineLearning,或E-Learning)兩種方式的有機整合。混合學習的核心思想是根據不同問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教學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體與信息傳遞方式進行學習,而且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價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4]。
學與教的觀念在變,學與教的環境與方式也在變,教師從為課堂教學“備課”,到為學生“自學”而“備資源”,再到運用多種方式來實施“教學”,這雖然不是一種必然變化路徑,但也是一種普遍發展趨勢。隨著教學理念的變化,教學的設計、教學(過程)互動的分析與教學評價方式變革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顯然,這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額外工作”也變得越來越繁雜。那么,能否利用新技術來(部分)支持教師的“額外工作”呢?更進一步說,新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能否(顯著)提高其效果、效益或效率呢?
本文將介紹與此相關的四個關鍵技術:教學設計自動化技術、教學互動分析技術、教學自動測評技術與教育系統仿真技術。
前三種技術主要關注教育的微觀層面,即教學的三個關鍵環節:“前期準備”(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互動過程)、“教學效果”(教學評價);后者關注教育的宏觀層面:把教育看成一個復雜的巨系統進行研究,從數量與模型角度研究和發現一些普遍的規律。隨著知識科學領域的興起與知識工程等的進一步發展,這四項關鍵技術可望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為廣大教師與教育研究者提供支持和服務。
二、教學設計自動化技術
眾所周知,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學最核心的內容之一,也是教育技術學區別于教育學領域中其它學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為教育技術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教學設計仍然是少數教學設計專家的“專利”,在廣大教師中普及應用仍然有一定的距離。究其原因,首先教學設計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包括教學設計的過程模式比較復雜、“通用”模式在各種教學情況下的不適應等;其次“設計”的工作量過于繁雜(如內容分析階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項復雜的“機械”勞動),尤其是在新的知識觀背景下,知識管理越來越重要。因此,若能讓計算機幫助教師完成一些“機械勞動”,讓教師把更多的精力關注于學與教的過程和行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教學設計自動化”(AutomatedInstructionalDesign或AutomatingInstructionalDesign,簡稱AID)是指有效利用計算機技術,為教學設計人員和其他教學產品開發人員在教學設計和教學產品開發過程中提供輔助、指導、咨詢、幫助或決策的過程[5]。“教學設計自動化”更為貼切的提法應該是“計算機輔助的教學設計”(ComputerAidedInstructionalDesign,簡稱CAID)。
從1984年梅瑞爾首次提出“教學設計自動化”開始,教學設計自動化吸引了很多教育技術專家、心理學家、人工智能專家和計算機專家的參與[5],如:Tennyson、Spector等,并取得了相當多的成果。從1984年到90年代中期,教學設計自動化發展十分迅速,并產生了大量著作和產品原型,從90年代后期開始,教學設計自動化大多以別的面貌出現,其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目前教學設計自動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個方面[5][6][7][8][9]:(1)提供集成寫作工具。如WebCT、WebCL等各大網絡教學支撐平臺都集成了寫作工具,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簡化了過程。(2)提供教學設計專家系統。例如,梅瑞爾等人研究與開發的IDExpert就是基于規則的專家系統,它可以根據教學設計人員提供的信息,提出關于課程組織、內容結構、教學策略等方面的建議。(3)提供教學設計咨詢服務。專家系統開辟了教學設計的新領域,但是卻抑制了教學設計開發人員創造性的發揮,咨詢系統更注重發揮教學設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Duchastel提出的教學設計咨詢系統原型IDAW-InstructionalDesignAdvancedWorkbench是一個基于計算機的基礎開發平臺,支持不限制設計者情況下的認知任務的教學設計。(4)提供教學設計的信息管理系統。如學習研究協會(InstituteforResearchonLearning)開發的IDE(InstructionalDesignEnvironment)系統。(5)提供電子績效支持系統(EPSS)。如Paquetteetal(1994)在Duchastel的Workbench基礎上推出的名為AGD的績校支持系統,DesignersEdge(Chapman,1995)和tructionalDesignWare等。另外,教學設計自動化技術一個最直接的應用是為教師提供教學設計模板。WebQuest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提供了多套方便適用的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人員和教師只需填入相應的內容,就可生成WebQuest教學網站,大大降低了教學設計的難度。
教學設計自動化的更進一步發展要求它具備更高的“自動化”,這需要積極借助自然語言理解和信息檢索領域的成果。例如,我們有理由要求教學設計自動化系統能夠幫助我們抽取文章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生成一定的可視化圖表,如概念圖、思維導圖等,并在人工校對后,生成可用的演示文稿。達成這一目標的核心技術包括信息抽取領域的實體抽取技術和關系抽取技術。
三、教學互動分析技術
教學的互動本質說認為,師生之間的互動反映了教學過程的本質。教育心理學界很早就關注到:應從師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入手解析教育教學現象,探討互動與學生發展及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比如對課堂情境中師生互動的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微觀研究[11],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分析課堂情境中的師生互動行為。
教學互動分析技術是一種適合從微觀上探索行為規律和性質,綜合運用結構性觀察、描述性觀察、訪談、內容分析、話語分析、定量數據處理等多種方法的研究技術,通常用于互動過程規律、互動特征、教學結構的發現以及教與學現象的評估。
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研究以弗蘭德互動分析技術(Flander’sInteractionAnalysisSystem,FIAS)為代表[12]。該分析技術大致由三個部分構成:(1)一套描述課堂師生互動行為(僅用于言語交互,不包括非言語交互)的編碼系統;(2)一套關于觀察和記錄編碼的規定標準;(3)一個用于顯示數據,進行分析,實現研究目的的矩陣表格。弗蘭德編碼系統把課堂上的語言交互行為分為教師語言、學生語言和沉寂或混亂(無有效語言活動)三類共10種情況。按照弗蘭德分析技術的規定,在課堂觀察中,每3秒鐘取樣一次,對每個3秒鐘的課堂語言活動都按編碼系統規定的意義賦予一個編碼碼號,作為觀察記錄。這樣,一堂課大約記錄800—1000個編碼,它們表達著課堂上按時間順序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每個事件占有一個小的時間片斷,這些事件先后接續,連接成一個時間序列,表現出課堂教學的結構、教學行為模式和教師的教學風格。對記錄數據的顯示和分析是通過分析矩陣來實現的。從弗蘭德的課堂教學互動分析技術可以看出,教學互動分析強調結構化、定量化,有利于從大量微觀的信息中挖掘意義。
在遠程教育領域,由于教學互動的媒介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以媒體為中介的交互成為遠程環境下學與教再度整合的關鍵,因此教學互動的問題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關注。應用互動分析的相關技術,可以深入探討不同技術環境的交互性、不同教師的教學策略如何影響學生的互動行為、社會性互動對遠程學習的影響等系列研究問題,從而為遠程環境下的學習支持服務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源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對互動的重視,計算機支持協作學習(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簡稱CSCL)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認為互動是協同建構意義的形式,尤其注重言語所扮演的“社會情境角色”[13]。
目前在CSCL領域中,互動分析技術主要集中在探討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1)成員個體和小組整體的知識結構變化;(2)小組內社交關系網絡(SocialNetwork)的形成;(3)協同知識建構過程的互動結構;(4)互動過程中的情感水平和認知加工水平。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智能交互支持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以保證高質量的意義協商、相互教導和小組協作。
目前教學互動分析技術主要是基于交互言語的分析,即會話分析(conversationanalysis或discourseanalysis)。許多與語言相關的理論成為互動分析的基礎,其中尤以言語行為理論(SpeechActTheory)的作用最為顯著。
雖然會話分析技術并不是一種新技術,但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會話分析,并在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交互情境中應用會話分析,卻是一類較新的研究領域。面對面的互動活動中,參與者的行為表現(包括身體姿勢、語調、表情等)均可被錄像保存供分析者作反復而細致的分析。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交互記錄(包括文本信息、語音信息、與系統軟件的交互行為序列)也可被保存。這些交互數據的分析可借助一些工具軟件來實現,包括德國Altasti公司產品(支持文本、聲音、視頻格式的定性內容分析)、澳大利亞QSR公司產品NUD*IST、CATPAC(應用神經網絡算法確定文本中詞句的關聯性)、Transana(方便標注視頻錄像信息,建立解釋信息和視頻信息的關聯)、希臘的Agna(社交網絡分析軟件)等。
針對不同研究問題,編碼后的交互信息的處理方法不一樣,因此就出現了針對特定研究問題的互動分析工具。如:日本OsakaUniversity的AkikoInaba等人開發了專門支持CSCL中互動模式(比如認知學徒模式)辨識的分析工具;美國匹茲堡大學AmySoller等人利用結構化的句首自動識別聊天室內的互動文本,并利用互動模型的匹配來判斷互動的有效性。
四、教學自動測評技術
計算機輔助評價(Computer-AssistedAssessment,簡稱CAA)是一個應用面比較普及的領域。教學自動測評是CAA的核心內容和研究前沿之一,其基本流程是:把問題和任務通過計算機終端傳給學生,學生通過計算機輸入設備將問題的答案輸入給計算機,計算機自動或半自動判斷答案并記錄分數。CAA可在診斷性、形成性和總結性等三類評價中均可得到有效應用;既可以用于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可以用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14]。CAA系統的構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題庫與組卷;(2)測試環境與自動閱卷;(3)測評數據的統計分析:負責管理測評結果,按要求生成各種報表以及對題目進行分析。
目前,CAA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5]:(1)客觀測試:測試題的答案從預先定義好的有限個問題答案中選擇或比較,計算機對考題答案的評分不需要任何的主觀因素參與,客觀測試主要用于評估知識覆蓋型和事實記憶型為主的課程;(2)計算機自適應測試(CAT):指在具有一定規模的精選試題組成的題庫支持下,按照一定的規則并根據被試的反應選取試題,直到滿足停止條件為止;(3)基于Internet的遠程考試與評價。客觀測試和計算機化自適應測試的相關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已相當成熟,能比較好地解決了知識層面的評價問題。其熱點及前沿課題主要有兩方面:(1)主觀題的測評問題及其自動化,例如,對自由文本答案的計算機測評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2)技能性非客觀題的測評。
五、教育系統仿真技術
建模與仿真,是繼理論研究和實驗研究之后的第三種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方法,已經成為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具有重要影響的一門綜合性技術學科[16]。仿真技術有各類不同的方向和分支,如虛擬仿真技術、全過程動態仿真技術、三維仿真技術、三維實體仿真技術、虛擬現實等。在人文社會領域,仿真技術同樣有其用武之地,如生產系統、物流系統、港口工程、制造過程管理、物資供應等系統中已經開始應用仿真技術。經濟、交通、地理信息等不同的行業領域也紛紛應用仿真技術來促進本領域的研究。
近年來,復雜系統、復雜自適應系統(ComplexAdaptiveSystem,CAS)成為系統建模與仿真理論研究的熱點。仿真模型的正確性和可信度是建模與仿真科學發展的決定因素,目前學術界正試圖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校驗、驗證和確認(VerificationValidation&Accreditation,VV&A)技術理論體系。復雜系統可以定義為是具有多樣性、不確定性的系統。復雜系統涉及到耗散結構、漲落、熵、灰箱、混沌、自組織、非平衡、非線性、開放、有序等許多概念,它們對研究復雜系統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教育系統是一個獨特的復雜系統,具有開放性、松散結合性、非線性與非均衡性等特征。從微觀層面上看,學校甚至是一個課堂也可視作復雜系統,另外,也存在多種維度和多種粒度上的教育復雜系統,比如,有人就討論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復雜性[17]。從復雜系統視野對教育系統的研究目前才剛剛開始,也僅只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層面上;而使用建模與仿真的方法進行探索的幾乎還是空白。
運用復雜科學的管理熵與耗散結構理論,可以揭示復雜的教育組織結構演化以及管理決策臨界點的內在矛盾運動和規律;運用建模與仿真的方法,可以指導教育組織系統的科學組織與決策,建立科學的教育組織結構,進行組織再造和提高教育組織效能[18]。
六、結語
目前是教育技術學科發展最快的時期。首先,除師范院校外,大批的理工類院校也開始開設教育技術的本科和碩士專業;其次,一大批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中青年學者在不同程度的加盟到教育技術學研究領域,從不同視角開展相關研究;第三,本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日益得到教育類學科與信息類學科同行的認同,實踐領域在日益拓廣,應用效果明顯提高。
但是,教育技術作為一門應用叉學科,依然面臨一系列挑戰。首先,教育技術學科面臨教育類學科與信息類學科的雙重壓力,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得到兩類學科同行們的認同;其次,教育技術學科的學者因為各自背景的差異,對于學科及相關理論的理解存在較大差異,還沒有很好地形成“科學共同體”,尤其缺乏研究方法的相對一致性與共同理解;第三,近幾年內新增了大量教育技術學本科專業,在全國本科生大面積擴招和激勵的就業競爭壓力下,加上畢業生質量的良莠不齊,其學術與專業聲譽將受到極大的挑戰。
關鍵詞:范式;學科;論綱;外語教學;教育技術學;外語教育技術;外語教育技術學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795(2013)02-0003-0010
進入新世紀以來,基于信息技術的外語教學已經成為當前高等學校外語教學的主要實踐方法。
外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語言與信息有著天然的關聯性。信息技術與外語教育的內在共生性、本體性和封閉性,使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課程)產生了交融與整合的學理基礎和邏輯基礎。
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整合,形成外語教育研究的技術化范式。
外語教育研究技術化范式的產生,使外語教育(教學)研究這一學科產生了質變或飛躍的可能性。這種有別于傳統的新范式的形成和轉換,按照科學史學者庫恩(T.S.Kuhn)“科學革命”(Kuhn.1959,1962)的條件來衡量,是一種新興學科成立的前提,這就是外語教育技術作為學科產生的邏輯基礎。
外語教育技術具有自身基本的學科構成要素:理論體系、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有其學科發展的實踐支撐:專業設置、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研究成果以及相關學術研究期刊、學術會議、學術組織等。外語教育技術研究從理論到實踐都嚴格體現了科學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規律,證明已經基本形成了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雛形。
這是本論綱的主題結構和思路。
本文從科學發展史的高度,嘗試通過元理論分析和思辨的方法,來論證當今信息技術語境下外語教學這一學科轉型的必然邏輯,總結和歸納外語教育技術這一新興學科的基本屬性和基本內容,并力圖為教育技術學與學科教學論的具體結合勾勒出一條最佳方向和途徑。這是本論綱的主旨。
既屬于論綱,則很多數據、觀點囿于篇幅無法一一展開,僅以論綱形式呈現。希冀能拋磚引玉,引起更多批評指教,以繁榮外語教學的學科理論研究,促進外語教學實踐發展。1問題的由來
1.1 現實因素的考量
技術的進步使現代生活、生產和學習方式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革。信息技術對教育領域各學科的教育、教學產生著巨大影響,是新一代大、中學生習以為常的生活和學習工具。信息技術不僅僅是用之于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更是被教育的課程對象之一。外語教學必須順應技術發展的形勢,適應新的技術范式。
1.2 外語科學研究的考量
外語教育研究往往將實踐中幾乎無處不在的技術化研究方法邊緣化。外語學術界極力強調各種“主義”、“理論”或“學說”,忽略對“教育技術”的研究,使得教育技術學體系中的“學科教育技術”也找不到自己的歸屬和根基。兩個學科的研究都亟待創新。
1.3 學科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
外語教學研究和教育技術學研究這兩個學科的發展缺乏生機和活力。
一方面,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本身就是一門尚未發展成熟的學科。其中關于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關系問題、信息技術的地位問題等至今沒有成熟的研究。
另一方面,教育技術學科立足于教育學理論和信息技術學,已經發展成為教育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外語教育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成為其學科體系里面最重要的代表性學科教學實踐活動。外語教育技術研究亟需進行跨學科整合,從分離、多頭的研究狀態走向融合、統一的的學科研究。
1.4 CALL發展實踐的要求
CALL研究者普遍認為它已經是一門學科性實踐研究(顧日國,2004,2005)。國內外CALL研究證明,CALL已經發展成為一門規模龐大的實踐性學科(Robert Debski,2003;Bax,2003;Chapelle,2000;Hubbard,P.2009;Dick,W.,Carey,L.,&Carey J.2001),但缺乏完整系統的學科理論體系建設。CALL研究的豐富實踐經驗,要求擺脫其單純技術輔助角色的定位,應該對CALL進行科學定位,形成一門具體學科知識體系(Hubbard P.2008;Warschauer M.,1996;Robea J.Blake,2007;Mike Levy,Glenn Stockwell,2006,2010)。
世界CALL研究給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的啟發:第一是其積極吸收和消化各種教學與學習理論,第二是積極關注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第三是把CALL研究和教育技術研究結合起來,進行跨學科的研究。
1.5 意義
探討外語教育技術的學科性,能夠豐富和完善我國教育技術理論體系,更好地總結教學實踐,補充學科教學技術研究的空白,擺脫一直以來其理論研究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更加豐富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教學理論體系,促進“外語教學研究”這一學科的發展、成熟和完善。這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而又超越實踐的自覺的理論總結和升華,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學科變革。
2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外語教育技術化范式產生的基礎
2.1 信息
信息與語言天生具有本質的同一性。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本質的關聯性為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的交融、整合提供了邏輯可能。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成為外語教育技術化教學范式形成的理論依據。
2.2 技術
技術哲學視野中的外語教學與技術有著本質的關聯,該關聯性是從技術向學科過渡的必經之地,也是歷來研究者最易忽視的、一個必須解釋的理論盲區。
技術對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必須高度重視(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在教育領域,技術不僅用于完成現有的模式和方法,而且要推動技術時代的教育革新。
2.3 外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本質關聯性是其整合的基礎
信息是個多面體概念,一頭聯系著思想和社會,一頭聯系著物理的或者叫技術的世界。語言之所以能完成這一任務,是由語言符號內部語言和信息之間的這些自然相關性所決定的。語言完成信息傳達任務的過程就是符號系統激活這些功能的過程,在完成激活的同時,這些語言本身就被賦予了“生命”,如同人具有了思想,語言也就變成了信息的一部分,這就是信息和語言的同體共生性。
語言和信息的關系就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當形式和內容不可分割甚至形式超越了內容時,形式本身也就成為了信息的一種。
信息識別一般只有文字、語音與圖形三種形式,歸納起來主要可以分為視、聽、說三大功能板塊,即圖像(靜止或動態)、文字以及聲音三個基本“譜系學”形態(程東元,2008;戴正南、黃光遠,1988)。因此信息技術的表現形式就囊括了語言或語言教學的所有內容,為語言教學活動和信息技術的整合創造了前提條件。
佩維沃(Paivio)的雙重編碼理論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同時用視覺和語言的形式呈現信息,來增強信息的回憶與識別(劉儒德、趙妍等,2007;何克抗,2005)。語言教學技術化就是語言教學信息化的過程。語言的信息模塊、信息傳遞的技術路徑和學習者的信息接受路徑三者之間的同一性完成整個語言信息“族譜”基因的對比認證,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傳遞圈,完成語言信息化教學過程。這就為人機“有機交匯融合”找到根據。
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二者在融合過程中體現出本體性、封閉性、信息化、整合性等特征。
語言教學的所有內容、過程和環節都可以并且僅僅只需借助于信息手段完成,而不需進行額外的物化輔助。語言是信息的載體,也是信息的組成部分,信息的交流和轉換,就是語言材料的交流和轉換,而語言教學就是語言材料信息的交換和生成的實踐活動,因此,語言在這一過程中先被信息化——如文字和聲音的信息化、藝術化、技術化加工,再被交互傳達。
信息技術手段從使用功能上完全吻合了語言信息交際、交流的需求,能充分完成語言教學和學習的任務。在這個信息化、技術化教學行為中,信息技術和信息本身產生良性互動,互為本體,互為依存,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如文字的音、畫處理),達到彼此有機整合的程度。
信息、語言、信息技術與語言教學之間的本質關聯性是其相互整合的基礎。
2.4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形成外語教育的技術化范式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大致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即計算機輔助教學階段(CAI)、計算機輔助學習階段(CAL)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階段(IITC)(何克抗,2005)。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基于網絡生態的整合。計算機不再僅僅是輔助工具,整合后的計算機系統成為整個課程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根本上改變了課程的本質。要對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諸要素作系統的考慮和操作,也就是要用整體的、聯系的、辯證的觀點來認識、研究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
整合首先是技術范式形成的邏輯基礎。外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過程就是外語教學信息化范式形成和轉換的過程。信息技術和外語課程整合的直接結果就是外語教學新范式一外語教育技術范式的形成。
換言之,外語教育技術范式的形成過程就是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
2.5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的本質
整合有自己的技術機制,其實質是一種“基于設計的研究”。
外語課程的所有環節,包括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材編寫、課程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體系的內容,都可以經過信息技術軟硬件的加工處理,完成信息轉換和傳達過程。這一技術化過程主要并且必須表現為遵循教育學規律的“教學設計”,否則就無法實施。
2.6 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運用的原則和作用
正確恰當地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必須有一種基本的共同的原則,一種具備可行性的教育技術理念,理想的境界應該是運用技術而又看不見技術。要寓技術于教學之中,讓學生既運用技術完成學習任務,又沒感覺到技術所帶來的學習障礙。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復雜而又豐富,它既是工具,又是環境,還是手段和要素,所以其所起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是潛移默化的,它體現出一種“技術酶”的催化作用,可以滲透在外語教學的各個環節。信息技術對外語教學的最大的作用,是優化外語教學,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管理、開發、評價,以及教材的研發和教師技能的培訓、學生學習技巧和熟練程度的提高等各個環節。
3 外語教育技術范式形成和轉換的標志——外語教學研究新“共同綱領”的發展和演變
3.1 中國高校外語教學大綱的“技術化”發展進程
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為代表的中國高校外語教學大綱的發展和演變,標志著中國高等外語教學的技術化范式的形成。
首先,是基于技術化范式的外語教學“公共綱領”的頒布。
20世紀80年代設計編寫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理工科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組編,1985)首次提到了要開展“計算機輔英語教學的研究和實驗,加強各種教學軟件的開發和使用”。
1999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明確提出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非常明確地肯定了計算機信息技術手段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和地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大學外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2007年正式推出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正式版。大綱最為明顯的特色是,要求各地各學校“采用基于信息技術和課堂的教學模式,……各高等學校應根據本校的條件和學生的英語水平,探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模式,直接在局域網或校園網上進行聽說教學和訓練(教育部。2007)。”
其次,是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制定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頒布。新《大綱》強調現代教育技術將為現有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供重要的補充(教育部,2000)。
再次,大學外語教學具體模式的推出(圖略)。為了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施,《教學要求》直接給出具體的教學模式作為大學外語教學的指導和參考,教學模式的構成有兩部分: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和基于計算機的英語學習過程。
《教學要求》代表的是國家的教學意志,展現高等外語教育的戰略,體現了充分利用教育技術的哲學思想,是中國外語教學領域所有教育技術專家、外語教育專家們多年來共同研究所達成的外語教學理念,是共同認可的“信念、信條、價值觀和方法論”,為大學外語教學提供了范式轉變的充分依據和證明。
3.2 新范式的實踐過程及最終成型
從2000年《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頒布和2002年《教學要求》(包含草案)頒布后的幾年時間里,中國以大學外語教學為代表的教學實踐發生了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外語教育技術范式異軍突起,成為高校外語教學研究的主流(下表數據包括外語專業和公共英語教學研究)。
量變促成質變。數量的巨變,說明2002年新“教學要求”提出以后中國大學外語教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變化。這一過程的發展和成熟,深刻地體現了教學要求的基本指導精神,是對外語教學學科新“共同綱領”的積極“呼應、反饋和證明”。它再一次用實踐證明了“教學基本要求”作為綱領的“共同體”性質,也反證了基于計算機技術的信息化外語教學發展方向的正確性(王守仁,2009)。數據事實充分表明技術化范式的產生和轉換速度,不僅證明跨學科研究越來越靈活,也證明了中國外語教育技術研究領域的自主性、創新性和特色化發展。
中國外語教育界對基于計算機的信息化外語教學模式幾十年的努力研究,最終使一種外語教學研究的新“共同綱領”完成蛻變,脫穎而出。這種外語教學研究的技術化發展過程,就是外語教學學科新范式形成的過程。新范式的轉變證明高校外語教學研究在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已經演變成外語教育技術研究,并促成了一門新的學科教學論——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
4 外語教育技術學學科屬性探討:學科理論研究
4.1 學科構建的背景和條件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是范式轉換的產物,也是學科實踐發展的自然結果和邏輯必然。它首先具備自己的邏輯起點。依據教育技術的產生思路以及外語教學的主體屬性,我們可以推定外語教育技術的邏輯起點應該是“借助教育技術的外語教學”活動。其次,具備知識基礎。外語教育的知識基礎,包括教育學、語言學等眾多相關學科的知識。再次,學科交叉基礎。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即交叉學科研究,是外語教育技術學形成的動力,也是外語教育技術學形成的方法論基礎。外語教育技術學在學科交叉研究方法的推動下,將教育學、教育技術學、信息技術學和語言教學等各門學科進行交叉、滲透、融合,從而催生出一門新興分支學科,它是傳統語言教育研究中科學性與技術性的進一步整合。
學科是科學知識體系的分類。一般認為,作為一門新學科,必須具有獨立理論體系,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學科創始人和代表作等。
4.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要素
理論來自于經驗實踐,理論的目標是對經驗現實作出解釋。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的理論體系以及理論形成的基礎條件,有自己的概念、假設、變量、命題以及歸納和演繹等方法。
首先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獨立的學科概念,如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教育技術、教學設計、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等等。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有自己的變量考察,如課堂教學中教學技術的使用、教學時間的控制、教學策略的使用、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習情感的控制、學習態度的監控等等;也有自己的許多命題和假設,關于教學任務、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等等。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分析、演繹和模型理論為主。分析、歸納以及演繹主要用于解釋外語教育技術研究中的疑難現象,屬于從理論到實踐的應用;而模型理論主要用于建構外語教育技術模式,屬于從實踐到理論的推演或驗證。從深層次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是建立在系統論基礎上的一門教育學科。從表面結構來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又是一種研究語言教育行為的學科。
4.3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知識基礎
語言學、外語教學論和教育技術學理論等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基礎。媒體學、傳播學等視聽教學理論及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等是其學習理論的基礎;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贊科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巴班斯基的“最優教學理論”、布魯納的“發現教學理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加涅的“指導教學模式”等是其教學理論基礎;新興的多元智力理論、分布認知理論、聯接主義理論以及生態學理論、課程整合理論等為其提供了方法論基礎。
4.4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哲學基礎
除了上述一些理論和知識基礎之外,外語教育技術學還深受另外一些哲學思潮的影響,如來自社會學視角、文化視角、技術視角、生態學視角等后現代思想。在教育技術日益進步、教學觀念日益更新的今天,這些影響因素不斷折中、融合,成為一種具有“后現代主義特征”的“生態化整合”理念和模式,構成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主要理論特征。
4.5 外語教育技術的概念界定
外語教育技術的定義與教育技術的定義將保持理論內核上的一致性。
外語教育技術就是在外語教學實踐中,以教育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理論為指導,以語言教學為目標,通過創造、使用、管理適當的技術性的外語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以及提高外語教師和學生的教育信息技術素養等手段,來促進外語學習和改善外語學習績效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活動。
外語教育技術作為一門教學實踐活動具有如下本質和特點:外語教育技術是教育技術與外語教學理論相結合的一門跨學科的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索活動。因此,外語教育技術是一種語言教學研究方法或范式,而不是一類技術形態。
外語教育技術是創造、使用和管理外語教育資源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這一活動的本質過程是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外語教學全過程——從教材、教法、課堂、教師、學生到教學內容的整合。
整合的具體體現和過程,就是基于教育信息技術的外語課程設計,而不單純是教育信息技術的研發。
整合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外語教學效率。
整合的原則和標準,如前所述,是最優化地利用技術,是看不見技術的隱性整合。
4.6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定義和屬性
外語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外語學習,對外語教學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但是孤單、割裂、自發和零碎的外語教育技術實踐并不是科學。外語教育技術學是關于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的一門學問,是由關于外語教育技術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等構成的,能反映外語教育技術內在規律并且具有嚴密邏輯性的一門新興學科知識體系,是一種教育學性質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又是一種應用語言學性質的綜合應用學科。
外語教育技術學是眾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產物,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系統理論、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和生態學等理論是其學科理論基礎,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則是其重要組成要素。外語教育技術實踐中對外語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本內容。
從學科歸屬上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具有復雜的屬性。首先,外語教育技術具有自然科學的屬性;其次,還有其社會科學屬性。除此之外,外語教育技術還具有人文學科的基本屬性。其行動性研究方法和課程設計本質使其具有極強烈的人文色彩。
外語教育技術的發展成就證明,它是一門較成熟的教學方法論。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方法論,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已經初步具有一門學科的雛形。
5 外語教育技術學主要理論模型的構建
構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框架和學科體系,是外語教學研究發展的現實需求。外語教育技術的學科綜合性滲透了語言、教育及科學的普遍性哲學原理,深刻影響著語言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
本論綱從比較宏觀的學科發展高度來展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框架和理論模型,從文獻學角度探尋、剖析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構建思路。
5.1 基于文獻的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理論發展脈絡考察
國內學者程東元等(2008)都早已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視角,梳理了外語“教學技術”的基本理論框架。
Sasha等(2004)、Robert J.(2007)認為作為外語教育技術的CALL是一種基于設計的研究,基本上指出了外語教育技術研究的本質屬性;Robea Debski(2003)則進一步指明CALL作為一門學科(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的定位和發展方向。
顧日國(2005)提出了教育生態模型,把“傳統的校園稱為校園教育生態環境,把通過計算機局域網或廣域網所構建的學習環境稱為虛擬教育生態環境。”
張紅玲等(2007)搭建了網絡外語教學的基本模型,梳理了理論基礎、網絡外語教學的相關要素以及教學系統化設計理論。
張祖忻(2008)提出了構建學科理論體系和搭建學科知識基礎的基本思路。他認為外語教育技術的核心是教學設計。他勾畫了外語教學技術的本質和學術思想的范圍,并列舉出外語教學技術領域的主要范疇和知識基礎,為本領域的知識的組織提供了一個框架。他認為:外語教育技術“是一類提高外語教學質量的創新實踐,是一門應用知識和發展知識的新興學科”(張祖忻,2008)。
顧日國的教育生態模型架構、張祖忻關于外語教育技術核心的確認,以及張紅玲的網絡外語教學的系統化設計研究等,都站在教育技術學的立場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建構和學科建構打開了一扇研究窗口,作為一種學科的理論鋪墊,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生態化整合理論的產生打下了基礎。
5.2 生態化整合理論的構建
Warschauer(1996)把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行為主義階段(behavioristic)、交際法階段(communicative)和目前的整合法階段(integrative);Bax(2003)從另一維度將這三個階段分別命名為受限制的(restricted)、開放的(open)以及整合的(integrated)(莫錦國,2009)。國內教育技術研究者也把教育技術的發展分為三個清晰的階段:第一階段是技術媒體觀。第二階段是技術的認知工具觀,本階段的表現形式是信息技術化學科教學,即課程整合。第三階段就是技術的生態觀。前兩個階段都是針對個體來優化學習過程,生態觀則從技術與人的共生關系來考察。技術促進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變化,隨著普適計算技術的實現和發展,技術將融入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各種空間中。教學中的信息技術將像黑板和粉筆一樣融入日常教學中,形成一個良好的信息生態(余勝泉,2011),即教育生態。“教育生態信息觀”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技術方面,而越來越重視人、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以及人與信息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和構建起一種創新性的生態圈或者學習文化。
陳堅林(2010)經過多年的探索,構建了一個綜合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和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生態學研究觀點及課程整合的理論體系(以下簡稱“生態化整合”)。
所謂生態化整合理論,是指基于生態學研究理論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方法而提出來的一種“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外語課程生態化整合”的理論體系。它包含基本理論框架和基本模式研究(限于篇幅“基本模式”略)兩部分內容。其基本理論認為:信息技術與外語教學課程整合改變了傳統外語教學中課程的構成模式、計算機在課程中的地位、教師中心的傳統模式、教材的結構、教學要素等教學系統和環境,外語課程各環節產生許多變化和失調現象,因此要依據生態學的原理,考察教學系統內部諸要素與周圍環境的相互關系、作用和影響,研究各種教學現象及其成因,探討外語教學生態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發展的基本規律,對外語課程系統進行分析、建構,探索出一種使外語教學進入“兼容、動態、良性發展軌道”的科學發展思路。
生態化整合理論是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方法以及生態學研究理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較為新穎的綜合性理論體系,既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基本學科研究思想,又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國內外語教育技術理論研究的最新成就。
6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6.1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
外語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在外語教育中運用技術進行教學的理論和方法。外語教育技術學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方法論或學科教學論。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是一種基于技術使用理念的外語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的整合過程。這一過程最終表現為現代外語課程設計。
外語課程的設計應該處理好幾個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從哲學的“價值關系學說”來考察,外語教育技術學所研究的不是具體的技術個體,而是技術個體與外語課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因此,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就是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與外語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各要素整合進程中所建立的各種生態化關系:
首先是技術與語言的關系。教育學理論和教學目的決定語言和技術之間的關系。語言是教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技術也是教學目的的一部分。
其次是技術與教學的關系。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關系表現在教學環境的創造、教育資源開發、教學內容和課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管理、教學效果的評估等方面。
最后是技術與教學主體的關系。教育技術與教師和學習者之間的關系,是工具和工具使用者的關系,是被動和主動的關系,技術既是教學的工具,也是教學的背景和內容。
語言、教學、技術、教育者、學習者互相之間構成一個相互需要、相互促進、互為依存的關系,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是絕對地控制另一個要素,只有互為依存才能和諧存在和發展,這正是外語教育技術理想的生態化境界。
6.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對象的具體表現就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
從教育技術學的定義來分析,外語教育技術有兩大研究內容:技術化的外語教學資源和技術化的外語教學過程。
從學科視角概括,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專業設置、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教材編寫等學科內部要素,以及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背景、學科地位、學科發展、學科政策、現實意義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等外部因素。
從研究內容的相互影響來看,根據上述語言與技術的關系,有基于語言研究的技術,也有基于技術衍變的語言。
從教學要素來考察,還有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學生的應用技能,以及教材的信息化、立體化編寫等內容。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是外語教育技術學學科構建的重要基礎之一。
7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方法論探索
7.1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方法論
方法論是人們用一定的世界觀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簡單講就是關于方法的理論。從哲學上理解,一定的方法論反映一定的世界觀,一定的世界觀決定了一定的方法論。學科方法論是指導該學科實踐研究的基本觀點,是該學科理論思想的具體體現。方法論是一種認識論,而不是一種實踐層面的方法或技巧。因此方法論和方法是兩個不同的范疇。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方法論是指導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研究和學科發展的理論、觀點或思想。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方法論不等同于外語教學法。
外語教育技術學有自己的理論思想作指導,就會有自己的教學觀,也會產生自己相應的方法論和各種研究方法。
外語教育技術學方法論應該包含思想基礎以及研究方法。外語教育技術學方法論和所有的方法論一樣,都屬于哲學范疇,離不開哲學的指導。
既能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又能體現科學性、技術性、人文性的外語教學新元素、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獨有的生態化整合思想,也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特色學科理論。這種生態化整合思想指導下的學科發展觀,是指導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指導思想,是關于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理論,即“外語教育技術學方法論”。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理論與該學科的方法論體現著邏輯上的一致性。
7.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方法——基于設計的研究
外語教育技術學汲取了教育技術學及外語教學諸多有效學科研究方法的精華。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方法有兩種趨向:一種是“向后看的”評價性研究,這是一種靜態的終結性評價研究,是注重結果分析和理論總結的研究方法,是對學習者進行“學后”分析的研究范式;另一種是“面向未來”的行動性研究,這是一種動態的、形成性、探究式和構建式研究,是設計、實踐、修改、提高式的研究方法,是一種為學習者提供“學中”幫助的研究范式,而不單純是研究方法。除了各種實證研究、哲學思辨研究和人文主義研究(張文蘭、劉俊生,2007)等研究范式之外,當前,教育技術學領域最近又產生一種較新穎的多元綜合研究方法,這就是基于上述行動性研究理念的“基于設計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并且這一研究形式已經變成“正在興起的學習研究新范式”(楊南昌,2007)。
基于設計的研究其實是一種整合性研究方法。它以生態化理念整合了多種研究方法的精神內核;其次,在當今真實性學習情景變化多端的情況下,它能以生態學理念整合多種研究要素:以行動研究的立場,動態地、多層面地驗證、調整、修改和完善一種潛在的學習理論、模式或方法。這是一種能動的、鮮活的,而不是死板、僵化的研究范式。另外還因為,基于設計的研究整合了外語教育技術的多種教學因素和教學環節。最后,外語教育技術學是一個跨學科的科學體系。基于設計的研究整合了眾多學科知識基礎,使語言學、教育學、信息技術學等各學科知識,以及教師和學生的知識素養等參數,為基于設計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和理論修正的可能。
基于設計的研究聽起來更像是一種策略的設計而不是方法的研究,這種面向未來的基于行動的策略性研究是教學研究的真正內涵。基于設計的研究是一種真實學習情境中長期的、宏觀的理論驗證和修復的方法建構過程,不是一種細微、瑣碎和孤單的細節性設計和評價。基于設計的研究還必須依賴于眾多獨立研究方法的幫助和支持,作為方法組群,共同支持基于設計的行動性研究方法的開展。基于設計的研究“是教育技術學核心研究取向,它將成為教育技術學領域有潛力的、具有學科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論之一”(焦建利,2008),也必將成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代表性研究方法。
8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建設及發展雛形
8.1 外語教育技術學產生的幾個現實性標志因素
按照對科學構建的一般理解,除了學科理論要素之外,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產生也必須具備幾個現實條件,同時也是其產生的標志性因素,那就是作為學術研究平臺的專業期刊、研究群體即研究力量,以及作為學術研究實踐活動的專業學術會議等。
8.1.1 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平臺
《外語電化教學》期刊成為中國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核心平臺,通過論文、會議、科研項目、開設講座、成立組織等活動凝聚研究力量、匯聚整合資源。不僅在學術上,而且在教學實踐上促進了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長足進步和持續發展。
8.1.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群體
在中國高等外語教育領域,有幾批學術力量在從事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
第一批是高校外語教育領域的教育技術管理人員,也就是原來大學外語院系的電教室或語言實驗室管理人員。這一批研究力量也是中國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礎組成部分,屬于技術研發和管理學派。
第二批外語教育技術力量,來自當前全國教育技術學科專業院系的培養系統,有教育技術學教師、學生、研究機構和期刊編輯人員等,屬于教育技術理論學派,主張學科建設和課程設計。
第三批力量,是來自外語教育學科本領域內的研究者。他們主要是外語教學研究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是構成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的一批新興力量,多數屬于應用學派,是銜接和溝通上述兩個學派、體驗和履行外語教育技術學研究理念的骨干力量。
8.1.3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研究組織
指的是各種學術團體或學科組織。如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各省市教育技術學會的外語專業教學分會;還有新成立的China CALL(中國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研究會)等。
8.1.4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術會議
首先是指國內外語類主要學術期刊所舉辦的專題學術研討會,比如《外語電化教學》連續、定期舉辦的大規模的外語教育技術主題會議。其次是各類協會、機構主辦的大量的分散的相關主題會議,主要分為各級協會、各種學術組織、出版社甚至有關教育部門主辦的各種會議。
8.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
8.2.1 外語教育技術學作為學科和專業的建設實踐
在高等院校外語院系里,外語教育技術學已經在教學需求的推動下,產生了專業和課程建設的萌芽。主要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是本科層次。指普通高校本科外語教育(師范)專業建設中開設外語教育技術學課程的嘗試。如部分重點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教育技術學課程的設置。
第二是研究生層次。指碩士學位培養階段的外語教育技術學學科和專業建設。如部分師范大學和重點外國語大學外語教育碩士課程中的教育技術“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開設。
8.2.2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劃分、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構想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人才培養任務主要落實到兩個領域、一個目標。兩個領域是指外語專業和教育學專業,即一個是外語專業的外語教育(師范)方向,一個是教育專業外語教學論方向;一個目標是指兩個領域的培養目標都是培養合格的現代化外語教學師資力量。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師資培養,應該面向兩個層次,一個是中小學外語基礎教育(包括嬰幼兒外語教育),另一個是大學外語教育。
高校師范外語(教育)專業,以及高校外語碩士、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養課程體系里面,有必要增加“外語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這樣可以切實地提高廣大中小學外語教師和高等院校一般外語教師的教育信息技術素養以及外語教學、科研水平。
外語教育技術學的課程設置,首先急需要一套自成理論體系的綜合性教材,作為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專業基礎課程。目前的課程設置目標是需要對外語教育技術學的學科特質、理論基礎、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論框架進行繼續挖掘和充實。
其次,作為一門學科的課程設置,還需要有與專業基礎理論課相配套的其它實踐性課程,比如語料庫語言學、語言技術軟件、互聯網應用與外語教學、實驗室操作、課件制作、機助翻譯軟件、機助寫作與作文自動評分、機助測試、數理統計與語言分析等等,以盡快適應外語教學更加復雜化的要求。
9 結論
信息技術的進步、學習方式的轉變,逼迫教育方式不得不進行相應的變革。傳統理念下人工傳遞知識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完成大規模、高要求的復雜語言教學任務。基于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等知識和學科基礎的跨學科的外語教育技術應運而生。
[關鍵詞]教育技術 學前兒童 啟蒙教育 影響
學前兒童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學前兒童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兒童將來對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對學前兒童發展年齡特征的研究表明,學前教育是人的教育“社會化”的起始階段,是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基礎道德素質、世界觀和人生觀逐步形成的最佳時期。抓緊和抓好學前兒童教育工作,夯實學前兒童的知識基礎,是造就卓越人才的奠基工程,對兒童的一生將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做好學前兒童教育工作并不是個容易的工作,需要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耐心細致,因材施教,結合學前兒童心理特征,巧妙利用教育技術來做好學前兒童的教育工作。
蘇聯心理學家安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由于學前兒童年齡較小,在課堂上隨意性強,自律性較低,所以沒有符合學前兒童心里特征的教學手段很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其造成的結果往往是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效果不佳。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等高科技的教學手段正不斷的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并不斷地影響著教育教學的發展。
一、教育技術的發展有利于課堂教學手段的革新
由于廣大學前兒童的知識基礎淺薄,所以學前兒童教育,屬于啟蒙教育階段,其主要目的是讓學前兒童明白善與惡,對與錯、美與丑等基本道德理念和基本的科學知識,為學前兒童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打下基礎。以前老師們對學前兒童的教學手段主要是通過在課堂上講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來將學生的注意力帶入課堂,或者通過一些音樂、掛圖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學前兒童的智力和見識大為提升,傳統的故事、掛圖等手段已經吊不起學生的胃口,所以傳統的教學手段必須與時俱進,進行革新。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產生及應用,促進了教育思想的飛躍和教育觀念的更新
從信息傳播以及教育傳播的發展過程,我們不難看出,教育內容的傳遞要依賴一定的傳播技術,而傳播技術水平對教育的效率和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教育技術的進步,無疑對教育的發展有著直接正向作用。
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教育技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知識的總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識爆炸的出現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要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提高學習效率,只能靠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隨著人口的增漲,需要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又適應不了人炸所代來的普及教育和擴大教育規模的要求,因此,必須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達到目的。為了解決傳統教學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較抽象、受時間空間的局限較大、施教范圍小和表現手法少等許多弊端,人們將新技術引進教育領域,研制出新的教學工具。廣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和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而是運用現代科技成果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構建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
隨著以通信技術、視頻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興起、凝聚著現代傳播技術的各種現代教學媒體的不斷涌現,人們開始借助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等理論來共同探討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利用問題。
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現代教育理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以實現擴大教育規模、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和促進教育改革為目標。現代教學傳播媒體的應用促成了現代教育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人們對于許多教育教學問題的新思考。與傳統教育方式相比,現代教育技術有其自身的優勢。
現代教育技術教材具有多媒體的特點:這些教材有幻燈片、投影片、無聲電影片等視覺教材;有錄音帶、唱片、CD片等聽覺教材;有電視片、有聲電影片、激光視盤、計算機教學軟件等視聽結合教材。同文字教材相比,這些教材主要是用圖像和聲音來表現教育教學內容,并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觀其形、感之色、聞其聲,使教學生動活潑,提高廣大學前兒童認識與記憶的效率,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師角色的影響
過去,人們對教師的角色有各種各樣的說法,諸如“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科學文化和人類文明的傳播者”等等,甚至還有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在人們的心目中教師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在傳統教學中,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正如韓愈所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相對學生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播者,也是權威的象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一個優秀的教師常常是學生學習的偶像,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的角色從其特征、職能等方面將發生變化。教師不在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信息源,教師的權威意識也將逐漸失落。教師的職業將變得普通而平凡。教師角色的變化,并不是說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師失去了“主人”的地位致使角色退化,而是對教師角色的要求更高了。這個新的角色,使教師的職能更趨向多元化。首先,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以及言傳身教、作為學生榜樣的角色沒有變化,而且應發揮得更好。其次,教師應逐漸由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引導者。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知識信息總量的增加,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學習策略和學習能力。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逐漸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知識的探索者和能力的進取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判斷學生的需要,幫助和指導學生學習。因此,教師應該成為教學軟件的設計者、制作者,成為教學工作的研究者,成為終身不斷學習的學習者。
【關鍵詞】羅伯特•A•瑞澤;教育技術;學術思想
2007年10月,羅伯特•A•瑞澤(Robert A. Reiser)在華南師范大學做了一場題為《影響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發展的十大趨勢》的學術報告,其演講的熱情、幽默無不令人振奮,無不令人激動。瑞澤高超的演講藝術和獨特的風格仍讓筆者記憶猶新。在此,筆者試圖解讀瑞澤的職業生涯和學術思想,努力尋求他對中國教育技術研究的特殊意義。
一 羅伯特•A•瑞澤其人
羅伯特•A•瑞澤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教育學院教育心理與學習系統系教學系統學專業負責人。
1970年,瑞澤畢業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皇仁學院,主修經濟學,輔修中等教育學;四年后,瑞澤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得了學校圖書館媒體文學碩士學位;并在1975年獲得該校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隨后留校工作。從1976年開始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任教至今,先后擔任過17年的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育研究系的主任,2000年獲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杰出教學獎,2003年開始擔任教學系統學專業負責人,2004年榮任教育學院“羅伯特•摩根講席教授1”(Robert M. Morgan Professor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
瑞澤先后撰寫了四本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的書籍。其中包括與加涅合作撰寫的《選擇教學媒體》(1983),與沃特•迪克合作撰寫的《規劃有效教學》(1989)和《教學規劃:教師指南》(1996)。與John V. Dempsey合作主編的《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第一版和第二版)在教育技術界享有廣泛影響,先后獲得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頒發的杰出圖書獎以及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SPI)頒發的杰出人類績效傳播獎,第一版還獲得了AECT的圖書最高獎――詹姆斯•布朗杰出出版獎。目前,此書已經成為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教學最常采用的教科書之一[1]。
作為一位杰出的學者,瑞澤擔任了國際教學、培訓與績效標準董事會(International Board of Standards for Training,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教學設計資格委員會委員(ID competencies committee)等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和公司的咨詢顧問。他曾經擔任過教育技術領域頂級學術刊物《教育技術研究與開發》編委會成員長達17年。他還成立了AECT的設計和開發獎項目,并擔任裁決委員會的主席25年。因其在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卓越貢獻,瑞澤四度獲得AECT教學開發部頒發的杰出服務主席獎(1986,1992,1999,2007)。[2][3][4]
二 羅伯特•A•瑞澤的學術思想
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瑞澤的研究主題和興趣發生過多次轉變,這也是瑞澤的一大研究風格。在剛剛步入教育技術領域之時,瑞澤在掌握學習方面花了大概十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博士學位論文就是關于掌握學習的);嗣后,瑞澤開始關注教學電視,尤其是電視對兒童學習的影響問題;在此基礎上,瑞澤和沃特•迪克博士合作,從CBI(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角度繼續關注兒童的學習;在1988年至1996年期間,瑞澤致力于研究如何幫助課堂中的教師設計他們的教學,并和Walter Dick博士就這一專題出版了兩本專著(《規劃有效教學》(1989)和《教學規劃:教師指南》(1996);在最近十年里,瑞澤主要關注于如何幫助教師更好地在課堂中使用技術,以及評價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技術的情況;目前,他和他的同事(Zane Olina博士)及研究生開始共同關注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及整體性教學的方法(whole-task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5]
1 教育技術是什么――瑞澤的教育技術理論研究
在教育技術領域界中研究其定義和歷史的專家不計其數,而瑞澤也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早在1987年,瑞澤就已經對教育技術歷史做了比較系統的研究[6]。在此基礎上,瑞澤對此研究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梳理:他按照不同的發展線索從教學媒體和教學設計這兩方面的實踐來回顧教學設計和技術的歷史。他明確指出,教學媒體是除教師、黑板、教科書之外向學習者提供教學的物質手段。雖然當前各種數據顯示教學媒體對教學實踐的影響很小,但瑞澤還是相信在未來三五年,計算機、互聯網和其他數字媒體將繼續給教學實踐帶來更大的改變――盡管這些變化會比較慢,但他相信這種變化會穩定出現。他還認為,從歷史角度看,和教學媒體相關的大多數實踐是獨立于教學設計的發展的;但實際上又有明顯的重疊:許多通過教學設計過程得到的教學解決方案,都需要運用到相關的教學媒體。
嗣后,瑞澤通過深入地分析和比較20世紀開始直到AECT’1994定義的演變發展過程中一些最有影響的教育技術定義,揭示教育技術定義演變背后所呈現出來的教育技術領域的主要變化,并提出當時(1997)可能影響未來教育技術定義的教育思潮和技術要因,比如遠程學習、建構主義、合作學習、協作學習、績效技術運動、電子績效支持系統以及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與普及等因素[7]。
瑞澤嘗試重新界定教育技術的定義,把教學技術(Instructional Technology)更名為教學設計和技術(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該定義認為教學設計和技術領域包括對學習和績效問題的分析,以及為改進各種環境(尤其是教育機構和工作場所)的學習和績效而設計、開發、實施、評價和管理各種教學和非教學的過程與資源[8] [9]。由此可見,瑞澤認為教學媒體、教學設計與績效技術等是教育技術領域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當前,瑞澤提出的定義清楚地反映了這一現實:跟績效技術有關的許多概念和實踐已經被整合到未來教學設計和技術專業人員的培訓中了,也被整合到了他們就職以后所采取的行動中了[10]。
2 教學媒體研究
瑞澤在碩士期間攻讀的專業是學校圖書館媒體,因此他對教學媒體的研究可謂是情有獨鐘。七十年代教育電視(如芝麻街)的興起,瑞澤就致力于研究觀察兒童在觀看教育電視節目過程中,通過家長與其交流,能否從中學習并得到提高[11][12];八十年代出現了計算機輔助教學,瑞澤則研究如何減少學習者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的延遲[13]。
在 1970年代到1980年代,教育電視、幻燈片、計算機等諸多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越趨廣泛。鑒于此,瑞澤通過對當時十種媒體選擇模型的特征、分類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評述,認為學習者特征、教學背景和任務是影響媒體選擇的重要因素。該媒體選擇模型中還考慮了其他多種因素對媒體選擇的影響,如模型本身的展示形式、媒體的物理屬性、圖像、文字、聲音、動畫、色彩、實物、學習結果的分類、教學事件和物理因素等。[14][15]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3 教學設計研究
雖然教學媒體(如學校中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在1980年代的美國蓬勃發展,但是在1988年美國技術評估部門認為教學過程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瑞澤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考察了當時美國教學技術的現狀及未來十年其在美國教育中的發展趨勢,回顧自1970年以來教學技術對美國公共教育的影響,發現教學技術對美國教育影響甚微。當時,Kurland認為教學技術其實就是兩大教學媒體――教師和課本的輔助手段,即使沒有技術,教育也不會停滯不前。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瑞澤開始反思教育技術未能在學校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原因。為了探究這一現象的根源,他從教學技術的定義入手,從而發現:由于媒體硬件和軟件可獲取性、軟件的質量與適用性、教師的使用程序和固有的教學傳統等問題的存在使得教學媒體難以在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于是,瑞澤提出應該將教學技術視為一種發現教學問題,并設計、實施、評價和不斷改進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的系統化手段。[16]從此,他的研究更多的是關注系統化教學設計。
此后,瑞澤與合作伙伴迪克一起提出有效教學設計模式(如圖2所示)。該模型強調任何一個教師無需依賴任何特殊設備或輔助工具和媒體,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對其進行應用。他們將這一有效教學設計模式應用到教學當中,幫助教師設計一學期、一單元、甚至一節課的課程;該模型有一定的步驟與順序協助教師作出有效的教學設計。[17]
隨后,瑞澤和迪克再次合作設計出教學軟件評估模型。該模型充分印證了瑞澤和迪克的系統化教學設計思想:從軟件的確定到結論的最終生成,體現了各個模塊之間的緊密相關性;教學軟件只是解決教學問題的工具,評估流程是按照系統化教學設計思路來安排的。為了驗證這個模型的正確性,他們讓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研究開發部的成員對這個模型進行具體操作,并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訪談從中發現該模型存在的問題,以此作為完善模型的依據。[19][20][21][22]
為了探討系統化教學計劃和優秀教師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瑞澤及其研究人員通過書面問卷調查和面對面的訪談對部分優秀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發現:參加調查的優秀教師并不重視細化教學目標、開發基于目標的測驗或者根據教學目標做出其他決策;總之,大部分人很少采用系統化的教學計劃實踐。這些教師一般對教學計劃的修改并不是以系統化教學計劃中的教學目標為導向而是以學生的表現對教學計劃進行修改。盡管如此,瑞澤認為系統化的教學計劃對于職前教師的培訓仍有著重要的意義。[23]
4 績效技術研究
雖然瑞澤在績效技術方面所作的工作并不多,但他卻能夠在本領域中對最新趨勢有一種把握。瑞澤認為,人類績效改進運動已經對教學設計與技術領域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而且已經有兩個關鍵理念已經影響到教學設計師設計工作了。第一個理念是僅僅關注于改善學習是不足以解決組織中存在的績效問題的[24]。在真實世界中為了改進人的績效,我們需要將更多的真實活動整合到所設計的教學計劃當中。第二個核心理念是,并不是組織中存在的每一個績效問題都可以通過教學型方案來解決的[25]。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根據績效分析的結果選擇其他非教學型方案來改進績效,比如激勵系統或工作重組等。
三 學術思想評析
1 關于教育技術領域的定義
縱觀教育技術歷史,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技術都會在冥冥之中與教育技術實現聯姻。當前,績效技術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教育技術領域。瑞澤在2001年將本領域的名稱界定為教學設計和技術。他指出,“在上個世紀相對長的一段時期內教育技術被認為等同于教學媒體,盡管這一現象在過去的三四十年來得到了改善,但是相當一部分該專業的學生在給專業或非專業人士解釋教育技術這個定義時仍然會將術語計算機、視頻、幻燈機提出來(這種現象在現在看來也是很普遍的)。[26]”“是時候來考慮擴展后的教育技術領域的標記了,很多術語擺在我們的面前,但是我認為其中最適合的是教學設計與技術。[27]”與此同時,瑞澤還主張應把教學技術(Instructional Technology,IT)的內涵擴展為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即作為“過程(Process)”的教學技術。
然而,一些學者認為瑞澤這一定義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拓寬了教育技術學的研究范圍,有利于學科的發展;但是,在這種定義的原則下,隨著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展,顯然教育技術的稱呼會變得越來越冗長,最終將失去一個概念存在固有的規范[28] [29]。當然,筆者不可否認,教學設計和技術這一定義確實可使人僅從字面就可一窺教育技術研究的兩大重心。時至今日,對教育技術名稱的界定,國內外依然存在著不同的聲音。然而,就如莎士比亞所說:名稱有什么關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2 學術思想主要貢獻及其局限性
從瑞澤的研究看來,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教學設計與技術專家,更是一位領域預測師。他提出了影響教學設計與技術領域今天和明天的十大問題與趨勢:績效改進、知識管理、電子績效支持系統、電子學習、學習對象、非正式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科學、“整體任務”教學設計模式、測量與評價[31]。
然而,瑞澤的研究也難免存在局限性。如他曾提出通過變革美國的學校體制來發揮教學設計和技術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學者認為,這種通過變革現有體制達到應用教育技術的目的是不現實的。因為學校的變革需要動因和力量,但是這些力量從哪里來呢?可能教學技術本身就應該發揮其變革教育教學的主導作用。否則,這一通過重構學校現有教學體制而達到應用教育技術的難題就無從解答[32]。又如瑞澤顯然將工商領域作為美國教育技術的重要研究與實踐領域。此舉雖然能擴大和充實教學設計和技術的研究實踐領域,但是學校和工商領域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故所得出的研究結論的信度未必樂觀。
四 瑞澤學術思想的啟示
1 瑞澤在教育技術歷史研究方面,特別強調他所研究的是美國的教育技術歷史。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可否認教育技術歷史發展的差異性。因此,對于中國的教育技術發展史而言,它同樣有著自身的特殊性。但與美國相比,有關美國教育技術的研究與專著有數本出版;而目前國內尚未見到中國教育技術發展史的系統研究著作(筆者在此指影響深遠的力作)。盡管國內已有很多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一本諸如《中國教育技術演化發展史》力作何時問世呢?筆者拭目以待。
2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瑞澤在其研究過程中,非常重視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并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如模型的不斷檢驗修正)。對于中國教育技術的理論和實踐有兩大誤區:一個誤區是一線教師“重實踐輕理論”;另一個是搞理論研究的領域專家“重理論輕實踐”,搞技術研究的專家“重技術輕理論”。如何能將各個層面的實踐研究人員整合起來,行成一個“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既有技術,又有理論”的和諧局面,是中國教育技術急需解決的問題。
3 重視事實,發現問題,為研究找出路。
如瑞澤在發現教學媒體對教學的影響并不大,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教學設計的情況也并不令人滿意等等,他并有盲目進行研究,而是找出問題所在,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是問題中得出的,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種觀念也和喬納森“所有的生活問題都來自問題解決” 的觀點保持一致。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4 把握領域發展方向,緊靠理論技術研究前沿。
對于一個年輕的領域,若專家學者能站在一個高度去預測其研究前沿,勢必會為本領域的進步和發展開闊思路。而瑞澤正是本領域的一位預測師。他不僅能發現領域研究存在的問題,更是能預測問題出路所在(如通過變革美國的學校體制來發揮教學設計與技術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3]),預測領域發展趨勢與方向。雖然瑞澤的預測還沒完全被驗證,但也不是平白無故胡亂編造的。這是他在三十多年作為教學設計師和教師的經驗之上,同時通過觀察、反思和審視其他教學設計師及教師的工作實踐而得出的。當然,我們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瑞澤那樣稱為領域預測師,但瑞澤那種緊靠理論技術前沿但又不盲目追風的科研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堅持的。
參考文獻
[1] Reiser, R.A., Mackal, M., & Sachs, S.G..Textbooks used in graduate program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Changes over the past twelve years[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5,45(5):53 - 61.
[2] 瑞澤個人主頁[EB/OL].
[3] 瑞澤履歷[EB/OL].
[4] 瑞澤簡介[EB/OL].
[5][30] 梁林梅,希建華.教學設計與技術的趨勢和問題――訪教學設計領域國際知名學者羅伯特•瑞澤教授[J].開放教育研究,2008,4:4-9.
[6] Reiser, R.A..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 history.In R.M. Gagne (Ed.),Instructional technology[M].Hillsdale ,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7.
[7][26] Reiser, R.A..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Part I: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Media[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49 (1):53-64.
[8][27] Reiser, R.A..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Part II: A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49 (2):57-67.
[9] Reiser, R.A., & Ely, D.P..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reflected through its definitions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7, 45 (3):63-72.
[10][31] 羅伯特.瑞澤 等主編.王為杰 等譯.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第二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10.
[11] Reiser, R.A., Tessmer, M.A., & Phelps, P.C..Adult-child interaction in children's learning from “Sesame Street "[J].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1984, 32:217-223.
[12] Reiser, R.A., Williamson, N., & Suzuki, K..Using “Sesame Street" to facilitate children's recognition of letters and numbers [J].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1988, 36:15-21.
[13] Reiser, R.A.,Reducing student procrastination in a 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 course[J].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1984,32:41-49.
[14] Reiser, R.A., & Gagne, R.M..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selection models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2, 52:499-512.
[15] Higgins, N.C., & Reiser, R.A..Selecting media for instruc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85,8 (2):6-10.
[16] Reiser, R.A., & Salisbury, D.F..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next decade[M].In G. Anglin (Ed.),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nd ed.).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1995.
[17][18] 洪松舟,傅 蝶.線性教學設計典型模式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08,11:29-32.
[19] Reiser, R.A., & Dick, W..Evaluating instructional software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0, 38 (3):43-50.
[20] Zahner, J.E., Reiser, R.A., Dick, W., & Gill, B.J..Evaluating instructional software: A simplified model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2, 40 (3):55-62.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1] Gill, B.J, Dick, W., Reiser, R.A., & Zahner, J.E.A new model for evaluating instructional software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2, 32 (3):39-44.
[22] Reiser, R.A., & Kegelmann, H.W..Evaluating instructional software: 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current methods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4, 42 (3):63-69.
[23] Young, A.C., Reiser, R.A., & Dick, W..Do superior teachers employ systematic instructional planning procedures?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8, 46 (2):65-78.
[24][25] 羅伯特.瑞澤 等主編.王為杰 等譯.教學設計和技術的趨勢與問題(第二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10.
[28][32] chinwee博客[EB/OL].
[29] 王貴 等.“教育技術”發展淺見――對瑞澤教學設計和技術定義的理解和思考[J] .中小學電教,2008,(8):9.
The Predict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Discussion on Academic Ideas of Robert A. Reiser
CHEN Bao-qi JIAO Li-zhe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 Robert A. Reiser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Design. This paper reviews his academic career and contributions, discusses his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analyses his defects in his idea. It is also mentioned that the history of Reiser is a special enlightenment 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1.1.第一,有些教師過于依賴現代教育信息技術。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化應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也逐步明顯和加深,盡管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有著眾多的優勢,但是如果教師應用不當,如何過度的依賴,就會出現喧賓奪主的問題,把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變成音頻、視頻的播放場地。隨著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教師所講述的內容越來越少,這就導致課堂氣氛過于熱鬧,而小學生也只顧觀看多媒體材料,忽視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這就使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
1.2.其次,小學數學教師不能精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當前,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是當前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操作,把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到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定的難度。盡管每年都有關于信息技術的培訓,但是只是簡單的技術培訓并不能讓小學數學教師熟練地使用信息技術,在信息技術的使用方面還需要多多練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完成和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成為當代教育專家和數學教師必須要探究的問題。下面本文將對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現代教育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2.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方法的研究
2.1.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通過教師對信息設備的操作,在課堂上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演示所開發的教學多媒體課件,使抽象、復雜的教學概念變得直觀、形象,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如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為了突破“圓的周長是圓的直徑的3倍多一點兒”這一教學重點,設計計算機輔助課件,顯示大、中、小三個圓的周長分別展開,成為三條長短不同的線段,三條直徑分別去測量各自的周長后都剩余一小截并閃動。這個動態的教學情境的設置能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新知識,學生注意力集中,增強了學習的興趣。
2.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無論是什么教學內容,只有學生對知識學習充滿興趣,才教師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而數學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興趣比較簡單:好奇心強、多動、自制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新奇、不斷變化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興趣,保持他們的注意力。而結合數學教學的國過程,我們不能只把激發學生其興趣點放在教學開始之前的導語部分,把他們的注意力從課堂之外吸引到課堂之內,吸引到數學教學內容上。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興趣,時不時地使用各種信息技術的手段,以便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在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吸取學生的有意注意,讓他們持續保持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他們的思維特點,多用一些圖片和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把一些復雜的知識分解開來,通過直觀展示的方式來降低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理解。這樣,不但減輕了數學教師的教學負擔,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2.3.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使用信息技術。
無論任何技術的使用都要符合接受者的年齡特點,符合他們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使用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需要充分研究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研究他們的思維特點,這在這些特點的基礎上完成它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呈現一定的階段性。在低年級階段,好奇、好動,沒有自制能力,思維形式都是直觀思維;針對這個階段的學生,數學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要充滿動感,具有童趣,直觀展示,同時還要和學生保持一定的互動性,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完成學習,這樣一方面消耗了學生多余的精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參與,讓他們對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知識掌握更加牢固。
3.結語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意義
1.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為直觀。形、色、聲、像兼備的現代教學手段,常常給課堂帶來新鮮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有利于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如九年級化學學科中,物質的構成,學生從微觀角度很難想象分子、原子的結構,微觀角度理解化學變化的概念也很抽象、很模糊。如果我們能將分子、原子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進入微觀世界觀察分子的結構、原子的結構、化學變化等,使抽象化的微粒變得形象化,必然會激發學生的興趣。2.豐富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真實和虛擬情景,縮短教學與現實的距離,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獲得充分感知信息,激活思維想象,從而促進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如在我一次主題為“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我們結合教材內容,充分應用網絡資源,通過論文、電子作品、材料樣品制作、研究性成果展示等活動,讓學生了解了最新的化學、科技成果,明白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使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明確在初中學習化學的必要性,可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培養適應未來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科學素養,并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利于加大課堂容量。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提高、在新教材中知識的急劇更新,傳統的教學手段已不能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以放大課堂教學的空間,擴展課堂教學的時間來提高教學效益。如化學實驗的復習,如用常規手段教師很難把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儀器裝置一一畫出,也不可能把演示過的實驗再演示一次。若利用電腦模擬或錄像,再現實驗裝置、實驗過程和現象,能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利于比較、加深理解記憶,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現代教育技術使得知識內容可以通過文本、圖像、動畫、聲音、影像等單一形式或者組合形式來表現,開拓學生的視野。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雙重感官的刺激,使得學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學習《燃燒與滅火》時,通過播放課本實驗7-1(紅磷和白磷與熱水的實驗)讓學生理解物質燃燒的條件,再通過播放一段火災逃生視頻,由學生歸納火災逃生的方法,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起來更加投入。最后再播放《悉尼奧運會的點火儀式》,讓學生試著用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來解釋這一偉大歷史時刻產生的原因,真正實現化學與社會、生活、科技的密切聯系。教師也可以通過利用課余時間以學生為主角拍攝一些照片,或者自制一些體現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小視頻,如酸雨對建筑或植被的腐蝕、“清水變牛奶”小魔術、用醋除鐵銹、自制簡易凈水劑等,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實現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化學,讓化學還原于生活。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利于促進智能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具有形象、生動、具體,富于感染力等特點,因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力,為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條件。它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容易記憶和理解教材;它能夠不受時空和宏、微觀的限制,直接表現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使學生充分感知所學教材;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技能的訓練。如對九年級化學《愛護水資源》這一課的教學,我首先讓學生自由分成五個小組,每一小組選擇一樣他們最關心的水污染或節水問題進行探究,并明確一周后進行統一匯報。每一組選擇一刊,組長負責協調組內工作并定期向老師匯報研究進展,教師隨時關注每一組的研究動態,指導學生利用Fronpage將每一小組的內容串了起來,形成一個班級的水資源網頁。在探究過程中,同學們利用計算機查找資料,并制作了漂亮的演示幻燈片進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參與、探索、討論、交流、表述、匯報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團結協作,并自主建構了知識。
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教育術語,它是利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的知識與成果,為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利用科學理論去研究現代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特別是以計算機為主要載體,對教育技術進行改變、演化,它對教學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可以全面地安排教學活動的計劃和實施,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調控、評價和管理,以達到教學的高效化。
1.現代教育技術的核心是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教育技術水平的提高,對現代化教育起了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現代教育現代化的主陣地。在現代社會,知識和信息成了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衡量參數,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會對全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教育領域更是如此。現代教育技術的提高,對國家教育正產生著不小的影響。
2.現代教育技術改變了教育的形式
教育形式的變化,其實就是教育技術的進步,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現正是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去沖弛教育發展的結果。計算機技術的出現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標志,它使遠程教學成為交互性的教學新形式,智能技術和虛擬技術大大變革著實驗室的工作效率,課堂中的應用使教學形式系統化、規范化,學生可以不用老師的教而去自學,這產生了高效的課堂,這些都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3.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后,優化了教學環境,使學生的同步、遠程、合作等學習方式變為現實,學生利用平臺信息創造各種實用的科技產品;學習都可以隨時隨處尋找各種知識信息,創造性思維得到極大提高。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正逐步展開,這讓學生處于中心位置,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多面培養。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地位和作用
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信息時代的今天,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信息。不用說,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以計算機為載體,計算機技術能力已成為信息時代中每個公民必不可少的素養,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供的傳播手段和方法,讓更多的人獲得學習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著手重點打造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大環境,讓我們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素養更加硬朗。
三、現代教育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現代教育技術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學習和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尤其在教學中,它不但可以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讓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地探究接受信息。在閱讀方面,電子書刊的出現大大地影響了我們的閱讀方式,它向我們展示了全新且更加高效的文字閱讀檢索方式。在電子刊物中,閱讀對象變成了聲音、圖像和三維動畫多種媒介,極大提高了人們的閱讀興趣;在信息檢索方面,只要輸入準確的關鍵字,便可快速地獲取想要的信息;在寫作方面,以前老土的手寫方式已顯得落后,鍵盤輸入、掃描輸入和語音輸入已成主流,圖文并茂和聲形并茂的多媒體寫作方式也變得更加流行,超文本的構思寫作和電子資料庫中的閱讀寫作已被高級用戶所青睞。四、現代教育技術如何應用于課堂教學現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中載入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力量,誠然,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也呈現著它不朽的魅力。太多的新媒體和新手段在不斷地應用于課堂教育,這些新手段和新媒體也正對我們的教育理念、方式帶來不小的變革。首先,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
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它準許我們的學生根據個人的實際能力和需要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路徑,也為教師提供更加紛繁、更加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其次,在小組協作中充分利用媒體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習擺脫以書本和老師為中心的束縛,使學習呈現多樣化,提高信息的表現力,進而使學習變得簡單而有效。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