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5 20:55: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認知心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認知心理學研究心理事件的內在過程,研究對象包括信息獲取,存儲和加工,以及問題的思考解決和語言產生(李應洪2014:58)。認知心理學通過研究學習的心理過程,提出更多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策略(連榕,2010:20)。張安律和劉安洪(2010)把認知心理學對外語教學的影響總結成外語教學的認知教學法、社會建構主義外語教學理論和敘事外語教學法,但沒有專門細化到英語閱讀這一層面。本文研究認知心理學對于英語閱讀理解題型實踐教學的指導意義,以認知模型為基礎分析該題型解題過程中體現出的體驗性,開放性和關聯性。
二、英語閱讀理解題型的定性分析
在閱讀解題時,讀者需要經歷一個從表層語言符號到深層概念結構的心理加工過程,通過分析文本的語言符號,獲得隱含的話語意義。看到篇章中的詞匯,神經網絡中與該詞匯相關的認知域或語境就會被自動激活并構建出很多關聯,形成認知網絡。Fauconnier(1999:98)談到,語境中的任何語言形式具有激活大量認知模式的潛在力。在認知網絡中,I代表讀者獲取的新信息newinformation,C表示被激活的認知語境信息cognitivecontext,R表示讀者在不停的尋找最佳關聯relevance,B表示新舊知識的整合blending,Kintsch和vanDijk(1978)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研究記憶與理解,認為在閱讀完文本材料后,被試都要對于新獲取的信息進行即時的處理
(1)再生,準確的反映對文本的理解;
(2)重構,從文本出發,加上被試自身的知識所能推導出的陳述;
(3)元陳述,被試自己對于文本的評價、觀點和態度。英語閱讀理解中的細節題主要考察信息的再生,推理題主要考察被試大腦根據自身背景知識和文本信息對于知識的加工和重構,主旨觀點題型旨在考察心智的元陳述。三種陳述對應于英文閱讀理解中最常見的三種題型,因此心理語言學有助于深入發掘該題型背后的心理機制。雖然本研究將閱讀題型粗略的歸為三類,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這樣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解題內在心智過程。
三、英文閱讀理解題型的認知
理解模型閱讀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技能,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輸入性信息,讀者才能根據語言規則建立最佳關聯,整合出最具關聯的新創結構。Kintch和vanDijk的語言理解模型,“基于從文本基礎上抽取出命題”,對于新獲取的信息抽象化加工。命題由一個謂詞以及一個或者多個論點構成。謂詞對應被試閱讀中看到的動詞、形容詞、副詞或者連接詞;論點指的是對應的名詞,名詞短語或從句。在被試的主觀意圖這方面,個體在認知語境上的差異也會影響文本的理解和最終的答題(R.Anderson&Pichert,1978)。被試在閱讀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把舊命題和新命題聯系起來,發掘隱含的話語意義。若被試發現新舊命題之間缺乏匹配關系,就需要根據背景知識作出推理假設,建構的概念網絡,使命題間具有最佳關聯(Sperber&Wilson,2001)的意義。這要求被試在閱讀時主動的尋找顯性的或是隱性的邏輯連接詞,主旨態度類題型重點考察被試的元陳述能力,涉及到的命題數量更多,花費的信息處理時間也更長,英語教師常建議學生最后做主旨態度類題型。
四、結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越來越個性化,人們對產品包裝的要求也逐步增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人與物品之間的交流,這使產品的包裝趨向于一個獨立的個體。認知心理學為研究包裝交互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交互式理念在包裝設計上的運用可以使消費者與包裝產生互動,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從而提升對產品的關注度。
關鍵詞:
認知心理學;包裝設計;交互設計
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把更多的注意力關注于人類自身,強調人與物品之間的互動性,這些需求都離不開設計。設計的終極目標是人,所以設計的任務是“服務于人,創造便于大眾生產與生活的方式”。在包裝設計中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從用戶的認知心理出發,研究包裝,產品,用戶三者之間的關系,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和模型可以分析和解釋設計過程和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心理現象。為研究包裝交互設計提供了理論與指導。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分析
1、國內認知心理學研究認知可以說是我們把所得到的信息儲存到我們的大腦中,通過經歷閱歷,成為一種個人認識事物的經驗。認知心理學為人的選擇行為,對事物的感知,記憶等方面的的研究提供了系統的理論,被應用到各個領域。
2、國內交互設計研究交互理念在我國興起較晚,有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在包裝中屬于新領域。國內早期一些設計師已經對包裝交互設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發表相關方面的專著。
3、認知心理學在交互包裝設計上的應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對包裝交互設計的發展起推動作用,國內設計師已經認識到了認知心理學,交互理念對包裝設計的重要影響。
(二)國外研究現狀分析
1、國外認知心理學研究認知心理學在西方心理學中站主流地位,認知心理學不是通過人的外在行為來研究內心的過程,而是對信息進入大腦加工過程的研究。認知心理學在國外興起較早,并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家。
2、國外交互設計研究國外交互設計興起較早,有較豐富的研究資料,其研究理論也達到了一定高度。如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著有《設計心理學》注重產品的可用性,還有日本設計師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強調加強設計與人的感官溝通。
3、認知心理學在交互包裝設計上的應用
國外強調包裝設計要與顧客的內心情感產生共鳴。交互設計以人為中心,更具人性化,與人的情感因素有很密切的關系,所以對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對交互包裝設計有引導作用。
二、包裝交互設計表現形式
新時代,科技迅速發展,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提高,作為設計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保持對社會的敏感度,才能走在時代的前端,交互設計在包裝上的運用可與消費者有更多的信息交流與體驗互動,所以發展前景很可觀。
(一)包裝交互設計在包裝結構上的運用
1、包裝的整體結構
(1)包裝使用中的交互,產品除本身的品質外,就需要靠包裝來吸引消費者。交互設計在包裝結構上的運用,可以使用戶與包裝產生互動,從而增加用戶的情感體驗,使包裝形態發生變化,從而更便于消費者的使用。如圖1,是麥當勞的外賣包裝設計,它與平時我們常見的紙袋打包不同,由于麥當勞是快餐行業,這款包裝將薯條,番茄醬,雞塊,漢堡,可樂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方便消費者食用尤其是上班族手里拿很多的文件材料等,這樣的組合設計使他們一只手就可以拖住實物,并且方便他們在路上食用。這款設計從顧客的需求出發,抓住了顧客的心理訴求,在使用過程中充當了實物托盤,與顧客產生互動,從細節關懷上打動消費者。
(2)開啟方式的交互,對于包裝開啟方式的交互設計,是一個情感經歷的過程。這需要設計師對消費者的內心需求有清晰的認識”。如圖2,巧妙的將茶葉的包裝仿造成小籠包的形象,消費者撥開“包子”、“粽子”的外皮,里面的茶葉就顯現出來了,而包裝并不浪費,還可以做茶杯的墊子,開啟方式很生動,使消費者在打開包裝時充滿了驚喜,與消費者的互動性很強,達到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效果。
2、包裝的拆分組合結構
包裝的拆分組合在交互式包裝設計上的運用,可以使消費者與包裝產生更深層次的交互體驗,增加了消費者使用的樂趣,提升了對包裝及產品的喜愛。如圖3、圖4,是文具小工具的組合包裝,整體組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的盒子,方便攜帶,同時又可以根據消費者自身的喜愛拼成不同的動物形狀,在使用的過程中產生了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這種形式讓人耳目一新,讓包裝發揮了超越自身的功能,與消費者產生情感上互動。
(二)包裝交互設計在包裝裝潢上的運用
包裝圖形上的運用:交互設計在包裝圖形上的運用使產品,包裝,顧客三者之間產生互動。將產品與包裝的視覺形象相結合來完善創意,要產生這樣的巧妙構思,需要設計師深入了解消費者的使用緣由,如圖5,是一款專門為健身中心設計面包包裝,裝潢上是一名男子拉開上衣,腹部位置留白,通過開窗展現出面包的形態,好像一個健壯的男子腹部的肌肉,信息清晰易懂,給消費者一種吃了這個面包身材也會如此之好的感受,既宣傳了健身中心又宣傳了面包,又給消費很強的互動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達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包裝交互設計的發展趨勢
如何在市場競爭激烈,科技迅速發展的社會形勢中設計出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包裝設計,成為了設計師需要重視問題。包裝的功能不再是簡單的對產品進行保護與運輸,而是通過包裝,將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產生情感的連接。通過認知心理學的應用與交互設計的應用,提升產品與品牌的認識度,給消費者多感官的體驗,從而吸引消費者。
(一)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更具人文關懷科技的發展對包裝設計起推動作用,各種新材料的出現更有助于設計師進行包裝設計的創新。將新科技與交互設計理念相結合,從顧客的需求出發,設計出方便人們使用的包裝,將產品的情感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從而引發對方的共鳴,與其產生互動,激發購買欲。
(二)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更具創新與個性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時展的要求,環境的保護需要大家共同承擔責任,作為設計師更有義務通過設計體現環保意識,引導消費者保護環境。我們的包裝設計即要符合綠色生態環保,利用可再生資源,使產品包裝可循環使用,促進人類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同時還要不失自己的特性,通過交互設計在眾多的包裝設計中用獨特的創意,強烈的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交互設計理念獨特有新意,倡導與現代科學結合,倡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認知心理學層面看包裝交互設計,進一步加深了對用戶心理的關注。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
四、結語
包裝的交互設計的原則是以人為本,而認知心理學正是了解人的內心的一門學科,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出發可以為研究包裝交互設計提供許多有價值的理論。因此設計師要重視交互設計對包裝設計的影響,對其進行有意識的研究。交互設計在包裝中的運用豐富了包裝設計的語言,增強了消費者五感的體驗,加強了產品,包裝,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因此了解消費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加強消費者與包裝之間的互動與共鳴,解決實際問題,是做好包裝設計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李樂山.工業設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趙偉軍.設計心理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韓淑娟.認知心理學在包裝的交互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
[論文摘要廣告信息傳播的接收過程存在四個心理層次,它深刻地反映了廣告傳播與心理學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廣告傳播心理的研究中,用現代心理與有關的心理學理論探討、觀照廣告傳播中的心理現象,能使廣告傳播心理理論更加融合,并得到縱深發展。
廣告傳播在當今時代已是不可或缺的傳播形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廣告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引人注目。廣告是企業或其他經濟實體有計劃地利用媒體傳送各類信息進而影響公眾行為的信息傳播活動。廣告學是在傳播學所揭示的信息傳播整體運動的一般規律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廣告領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規律的科學。廣告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傳播,廣告主和廣告策劃者是廣告的傳播者,廣告信息是廣告傳播的重要內容,刊播廣告的各種媒介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網絡均是廣告傳播的媒介。接觸廣告媒介的受眾即是廣告傳播的受眾。在廣告信息傳播過程中,包括廣告展示、表現、傳遞、接收等環節,這些環節本身就是廣告傳者說服受眾通過對廣告信息的認知、理解,轉化為態度和行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過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心理的實質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能動的反映,心理是人腦的機能,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科學。一方面廣告本身具有對受眾心理產生影響的功能,即傳遞溝通功能、誘發或滿足需要的功能、影響態度與促進購買行為的功能;另一方面,廣告傳播過程與心理學之間也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即兩者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論架構。
一、廣告傳播與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一種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狹義而言,認知心理學則指信息加工心理學。現代認知心理學派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說明人的認知過程,他們認為認知過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的過程。包括知覺、注意、記憶、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維和語言等。廣告信息通過媒介傳遞給受眾,則受眾接受信息的過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腦和電腦都被看做是加工符號的物理系統,而人腦的活動和電腦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號操作過程。換言之,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是,試圖把“認知”概括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動,并把人的心理活動模擬為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這個系統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夠用符號的形式表示外部環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號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過程,即對外部環境事件進行信息加工,也能對自身的操作過程進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維活動就可成為能夠進行客觀描述的具體信息過程,這一理論開創了從信息加工觀點研究人類思維的新取向。美國心理專家羅伯特·L·索爾索在《認知與心理學》中這樣闡釋道:“認知心理學研究我們如何獲得世界的信息;這種信息又怎樣表征并轉化為知識;它怎樣貯存;知識又是怎樣用來指導我們的注意和行為。它涉及心理過程的全部范圍—從感覺到知覺、模式識別、注意、學習、記憶、概念的形成、思維、表象、回憶、語言、情緒和發展過程,而且應貫穿于行為的各個領域。廣告信息傳播過程與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是緊密相聯系的。
認知心理學強調人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人的行為和當前的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認知心理學家提出一種激活的圖式指導知覺的理論,當輸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腦中與之相關的原有的知識,并使輸入信息中的新知識與人的陳述性知識網絡中相關的原有知識貯存在一起時,人便獲得了新信息的意義。在廣告傳播中,當受眾接受新的信息廣告,抑或有關新產品.或一個新商標一個公司的名稱,那么受眾會以此為刺激來激活腦中原有的同類產品或商標或公司的名稱,也就是激活人腦在記憶中所貯存的信息,這樣使人產生內部知覺期望,以指導感覺器官有目的地指導和接受輸入的新信息。
認知心理學強調表征的標志性,表征是人的認知歷程的一個重要標志和步驟,也是認知心理學核心概念之一。認知心理學派認為:“所謂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動中的表現和記載方式。這些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有貯存在頭腦中的信息。一個外部客體在心理活動中可以具體形象、或者以語詞和概念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形象、語詞和概念等都是信息的表征。表征既是反映和代表相應的客觀事物,同時又是內部加工的對象。廣告傳播中傳者所傳遞的信息,為了加強吸引力和注意力,都是伴隨著圖像、音響、色彩等因素,這就需要創意。廣告創意是廣告人對廣告創作對象進行想象、加工、組合和創造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從表象、意象、意念、聯想中獲取創造的素材,實質上也是認知心理學的表征的心理活動歷程。誠然,認知心理學也有本身的不足點,主要是缺乏對人的情感動機和個性等重要心理現象的研究。
二、廣告傳播與行為主義心理學
廣告是一種大眾媒介的傳播活動,是廣告客戶通過媒體傳送各類信息,從而影響公眾行為的信息傳播活動。這里的公眾行為特指消費者行為。廣告的受眾對象是廣大消費者,廣告的內容是有計劃地傳播商品信息、勞務信息或消費觀念,廣告傳播的目的是為了促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此,在研究廣告傳播的同時,就要研究消費行為。
解釋消費行為的理論,最主要的是行為主義心理理論。行為主義又稱為‘“刺激一反應心理學”,即S-R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華生在其宣言性的《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一文中說:‘“就行為主義者的觀點來說,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純客觀的實驗分支。它的理論目標在于預見和控制行為。”行為主義心理理論的核心概念就是刺激一反應。這種理論認為,行為是有機體應付環境的全部活動,應該把行為和引起行為的環境影響分析為兩個最簡單的共同要素,即刺激(S)和反應(R)。可以根據刺激和反應,根據習慣形成習慣整合和條件反射等來進行表述。行為心理學家在研究與實踐中,把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發揮得淋漓盡致、諸如刺激、反應、習得、強化、泛化、消退等。這些術語和概念都具有完全的心理學的意義。消費者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種,是廣告刺激、商品刺激的結果。“刺激一反應”的條件反射理論運用到關于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中,可以證實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反射之間的聯系多次“重復”,對條件反射的形式是至關重要的。比如,廣告傳播以強大的攻勢在多個媒體中宣傳某一品牌,那么這一品牌給受眾即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消費者經常購買這一品牌的商品,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建立起一種穩固的條件反射,一旦消費者再次見到這種品牌商品或重新產生對這種品牌商品的需要時,就會再去購買它。因此、在廣告傳播中,廣告傳者很希望通過廣告使受眾即消費者能夠把他們的品牌與其產品牢牢地聯系在一起.這種“刺激一反應”的強度愈大,條件反射建立得愈牢固。帶有某種“定向”性質的購買行為就越容易出現。
行為主義心理理論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斯金納。主張“操作條件反射”或“操作行為”的新思想。斯金納根據自己創制的“斯金納箱”研究動物行為的結果.提出關于操作條件作用的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同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所主張的操作行為關注被試的主動性,關注于如何解釋受環境影響的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而后者卻是被動的,不受環境的影響。斯金納還提出“強化”的概念。他認為,有兩種強化類型會影響反應重復出現的概率: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就是那些能夠不斷加強某種反應出現機會的事件.而負強化就是用來鼓勵某種特定行為的那些不愉快的或者消極的結果,負強化與正強化的目的都是用來鼓勵某種所希望行為的出現。廣告傳播常用“恐懼訴求”來表現廣告內容,這正是一種負強化,其目的就在于鼓勵受眾,通過購買廣告上的產品從而避開消極后果。
三、廣告傳播與人本主義心理學
與行為主義心理學比較起來,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人的內在價值觀,并把人的本性和價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首位,特別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闡明了動機的巨大作用,傳播的宣傳受眾是以消費者為主體,以促銷為目的的。在影響消費者行為的諸多心理因素中,需要和動機占有特殊主要的地位,與消費行為有著直接而緊密的聯系。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需要則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和源泉。可以說,需要是消費者行為的最初原動力,動機則是消費者行為的直接驅動力。如果處在一個接連不斷的廣播廣告或電視產品宣傳的環境之中.可能因為受眾的消費需要與其廣告傳播的內容相吻合或不吻合而產生不同的傳播效果。比如,廣告傳播的內容是關于品牌汽車的宣傳,有受眾剛好有購買小汽車的需要,那么他一定會認真地觀看和了解廣告傳播內容;而另外的受眾沒有購買小汽車的需要,那他在接觸汽車宣傳的廣告傳播時,可能產生厭煩和抗拒心理。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需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另一類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認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心理需要屬于高級需要。這就給廣告的定位和產品的定位提供重要參考。例如,同樣是德國奔馳牌轎車,根據不同的需要,廣告定位就不同。“如果有人發現奔馳牌汽車突然發生故障被迫拋錨。本公司將贈送美金一萬元”,這則廣告語極盡該公司對產品的信心和自豪感,也迎合消費者對產品優質的需要。“當您的妻子帶著孩子在暴風雨的漆黑夜晚開車回家時,如果她駕駛的是‘奔馳’牌汽車,您盡可放心”,這則廣告定位在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結合點上。“給您的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該廣告定位在表明身份、地位的需要上。
在這里還值得提及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得的潛意識理論。潛意識是心理深層的基礎和人類活動的內驅力。而廣告心理作用還在于引起和調動消費者的潛意識需要。
四、廣告傳播與格式塔心理學
廣告傳播中的電視廣告常常以畫面、音像、色彩等形式組合出現,另外,戶外廣告中的張貼廣告、車身廣告、大型路邊廣告、室內外的POP廣告等多以廣告畫面出現,充分表現視覺藝術的生機與活力。格式塔心理學研究,較為集中他表現在視覺和知覺研究領域。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譯音,意譯為“完形”。格式塔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是韋特默、苛勒、考夫卡,他們提出了一些極有價值的視知覺效應和原則,充分體現了完形—整體心理學思想的意義,格式塔心理學家關于視覺和知覺的研究,對于廣告藝術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他們曾經歸納總結了關于圖形和視知覺的五個完形組織法則;(1)圖形一背景。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內,有些對象突出來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圖形,而其他對象則退居于次要地位成為背景。(2)接近法則。刺激在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時,容易組成整體。(3)相似法則。互相類似的各個部分如形狀、顏色和大小等有被看成一群的傾向,容易組成一個整體。(4)閉合法則。刺激的特征傾向于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向于當做閉合而充滿的圖形。(5)連續法則。刺激中能彼此連續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關系,人們也傾向于組合在一起視為整體。格式塔心理學家考夫卡應提出“簡潔律”,即“最小限度的單一性將是一致的單一性,而最大限度的單一性則是理想的清晰度的單一性”。這在廣告傳播中“尋找有意義的圖形的態度產生了清晰度”是十分有構圖的理論價值的。
五、廣告傳播與社會心理學
廣告傳播從傳播的手段看,是依賴大眾傳播手段的,從傳播的規模和性質看,大眾傳播屬“社會傳播”,因此廣告傳播的社會性是不言而喻的。廣告傳播的三要素傳者、受眾、廣告信息,而傳者、受眾是社會中的人,社會中的每個個體一方面受該社會的影響,另一方面,個體又對這個社會發生著作用。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思想、行為如何受他人影響的學科。廣告傳播所涉及的主體既包括傳者又包括受眾,這里的傳者或者受眾可能是群體成員的個體,也可能是由這些個體組成的規模不等的群體,也就是說廣告傳播所涉及的主體既具有個體性又具有群體性。在研究廣告傳播心理的同時又聯系社會心理學,是因為其一涉及到個體受他人或社會影響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如受眾個人的社會態度認知偏見、歸因等;其二涉及到一些既由個體所體現同時又為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所共有的心理行為,如模仿、從眾、感染等;其三是那類受社會環境影響的心理行為,如時尚與流行、各種特征的消費行為等。在研究廣告傳播心理同時,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理論,來觀照廣告傳播的有關現象,能更加突出廣告傳播社會性的特點,進而推動廣告傳播的良性發展。
六、廣告傳播與其它心理學
(一)廣告傳播與普通的心理學廣告傳播是傳者通過媒體向受眾廣告信息,并試圖說服受眾即消費者對其宣傳的產品采取購買行為的過程,作為廣告傳播主體的傳者及受眾,在外界環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同時,如何對外界信息加工和處理?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現象、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規律的學科,是心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研究,它涵蓋范圍較廣,按照心理活動的基本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可從感覺、知覺、記憶、注意、思維、情緒、動機、能力、氣質、人格等多視角、多層面對廣告傳播現象進行探討。
(二)廣告傳播與心理語言學廣告語言是廣告傳播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對一個新的廣告,受眾如何去理解它?而傳播廣告信息的廣告主,如何讓將要傳播出去的廣告語言容易被受眾所理解?傳者和受眾面臨一個對廣告信息—在這里特指廣告信息的理解和被理解的問題。心理語言學是研究人類個體如何獲得、理解和生成語言的心理學分支,它從心理過程和心理機制的角度來研究人類的語言活動特點。心理語言學涉及到語言獲得、字詞識別中的詞頻效應、語境與詞頻的關系、句子的加工、句子理解時間的測量、語篇分析、語言加工中的推理等問題。中國心理學家劉英茂的《語言理解研究的新領域》、桂詩春的《實驗心理語言學綱要》、彭觀齡的《語言心理學》影響較大。通過心理語言學的理論會考察、研究廣告語言,對廣告傳播理論的深人探討有一個拓寬。
論文摘要:本文在對行為金融學的發展歷史和理論體系介紹的基礎上,探討了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領域應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提高投資者投資能力。
經濟學和心理學兩個在發展過程中有著割不斷關系的學科,在現在越來越表現出了相互融合的趨勢。金融學作為經濟的皇冠,在這場變革中當然也是產生出了行為金融學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體現就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始終堅持自己是心理學家的kahneman。但是在現在的行為金融學中,主要的心理學理論還是認知學派的,而且多是以經濟學的方式來利用心理學的理論。本文就是在于探討用除認知心理學以外的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在改善投資者投資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
一、行為金融學的發展來源
1776年,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獨立,此時經濟學被定義為對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科學。到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馬歇爾那里,他說::“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在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提到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的:人們充分利用所有可以獲得的信息做決策,這一假設就足見對人的重視。為以后經濟學在在對人的討論方面奠定了基礎,雖然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慮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經濟行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論。“有限理性”是對新古典經濟學關于“絕對理性”的否定,經濟學對人的認識開始考慮現實的人的實際情況。
到了20 世紀70 年代, 心理學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在“有限理性”假設的基礎上, 更進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現實人”假定。他們的《不確定狀態下的判斷:啟發式法則和偏差》和《前景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兩篇文章中側重于研究人們在風險下進行判斷和決策的過程,提出了決策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前景理論”。kahneman也因為在此方面的突出貢獻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該理論對行為金融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的提出標志著行為金融學的真正興起。
二、行為金融學的研究體系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門介于心理學和經濟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就是以決策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為基礎,探討投資者的真實投資決策過程中的行為規律及心理機制,試圖去解釋在決策過程中,情緒和認知過程是如何對投資者的具體投資活動產生作用的。行為金融學將金融學、心理學、行為科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融合在一起,來研究投資者實際決策行為對金融市場的運行和金融產品的定價的影響。
hersh shefrin認為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主題分為三部分:直覺驅動偏差、框架依賴和無效市場。啟直覺驅動偏差主要是指投資者在形成認知和做決策時存在著一些經驗規則及與此相聯系的系統性偏誤, 從而導致個人在金融市場上表現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賴是指個人因為情景和問題的陳述與表達不同會有不同的選擇。無效市場是指在直覺驅動偏差和框架依賴的作用下導致價格偏離基本面價值。
在這三個主題中,要追究根本無疑前兩個是主要討論的對象,不只是因為無效市場是由他們產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兩個方面都是關于人的行為偏差的描述。在此試圖用深度心理學的觀點來解釋這些行為的原因,已達到利用深度心理學的方法來幫助投資者提高投資能力的目的。
在直覺驅動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響人正確抉擇的經驗規則:典型性、過度自信、錨定、模糊性規避。在框架依賴中主要指出了:損失厭惡、協調決策、享樂式編輯、認知與情緒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貨幣幻覺。
三、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中的應用方式
從以上對現在行為金融研究的陳述,發現在行為金融學還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這些現象是用經典的金融理論所解釋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學借鑒過來的實驗法,在此基礎上利用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作基礎來幫助解釋。也就是說,在現有的行為金融學里還是在用基于統計學的研究來解釋人的行為動機。那樣對個人投資者來說,他們即便了解了這些現象但對自己的實際幫助在那呢?因為這些現象的根源很深,我們在實際的投資過程中尼要認識自己的這些錯誤都很難,你說要完全改過那就是更加的難上加難了。所以說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種更加長遠的方式來認識這些問題,從而尋找方法來逐漸幫助個人投資者來提高其投資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論體系里,他提出了一種將人的認知過程區分為“直覺”和“推理”,并對二者做出了詳細的區分。通過這個行為金融學里重要的理論——前景理論的前提,會發現直覺是很多很多錯誤的根源。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榮格關于人的意識功能的劃分:感覺、思維、情感和直覺。在榮格這里,直覺是“直覺這種功能使你看見實際上看不見的東西,這是你自己在事實上做不到的。但直覺能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須處理陌生情況而又無既定的價值標準或現成的觀念可遵循的時候,你就會依賴直覺這種功能。”和“但你處于一種直覺的狀態,你通常不再注意細節。”,可以看出這和kahneman給直覺的功能是一樣的。
在榮格看來直覺更多的事無意識的表現,它可以無處不在的通過域下過程來影響你。這就是問題的所在那就是要改變直覺,就需要深入我人類的無意識當中來認識它和改變它。也就是說,最深刻的變化應該是從無意識的工作進行起。在這種情況下,榮格學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學就是要針對人類的無意識來進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學在行為金融學領域,也就是在幫助個人改善投資能力是最徹底和最好的。
參考文獻
[1]【美】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關鍵詞】人類分層傳播模式;圖像時代;視覺理論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8)11―0013―04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電子攝影視像技術的發明和飛速發展,當今時代已經從文字時代轉型到圖像時代:電影、電視、攝影、繪畫、廣告、美術設計、建筑、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正在互為激蕩匯流。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言道:“……且讓我們試試,把攝影從它今天為之服務的世界中抽出去。沒有照片的報紙和雜志會是什么樣的?沒有照片的廣告、商品包裝、護照、家庭相冊、字典、目錄冊子又會是什么樣的?這對于最根本的秩序將是一種粗暴的踐踏和徹底的洗劫。” [1] 由此可見,作為傳播工具,圖像的使用日益具有了與書面文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大有超越書面文字之勢。
為了解釋為什么我們能看到和處理視覺形象,心理學家、哲學家和醫學家們提出了若干種理論。根據美國視覺傳播專家保羅•M•萊斯特(Paul M.Lester)的觀點,目前代表性的視覺理論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感覺理論(sensual theories)和知覺理論(perceptual theories)。感覺理論(格式塔理論、結構主義理論和生態學理論)認為:直接形象或媒介形象是由光和極少數其他元素構成的。知覺理論(符號學理論、認知理論)則主要關注人們對所見物體產生的意義聯想。[2]
然而,視覺傳播專家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即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象,單靠一種理論無法全面地加以解釋。也就是說,上述兩種視覺理論所能夠解釋的只是某些情境中的視覺的某些方面,它們強調了一個方面的同時也模糊了另一方面。以此觀察人類“看”的行為,大家就會認同:無論是感覺理論還是知覺理論,都各有其合理性,區別僅在于它們的聚焦點不同,即分別關注的是人類視覺的不同側面、不同層次。我們認為:感覺理論較好地解釋了人類視覺傳播的低層,知覺理論則較好地解釋了人類視覺傳播的高層。但它們都人為地割斷了人類視覺傳播層次結構中的因果鏈,割裂了人類視覺傳播的系統整體性,即它們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理論分割。這成為長期困擾視覺傳播領域的理論難題。
借助“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來整合視覺理論尚屬粗淺嘗試,旨在提出這樣一個觀察人類視覺活動的新視角¬――一個追求整合的、適應性的視角。把現有的代表性的視覺理論裝入“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這個“工具箱”中,呈現一種整體的、系統的理論框架。這種框架降低了各派視覺理論固有的復雜性,有利于我們比較和區分不同派系的視覺理論,以便更好地利用合適的視覺理論指導、解決實際問題。
二 視覺傳播中的感覺理論和知覺理論簡介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有關概念及后文論述方便,在此把視覺傳播中的感覺理論和知覺理論的基本觀點整理如下。
1 感覺理論(sensual theories)
(1) 格式塔理論(Gestalt)
格式塔理論源于20世紀30年代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在視覺理論中研究最早,影響最深:格式塔心理學所研究的出發點是“形”。這里的“形”是“經由知覺活動組織成的經驗中的整體。” [3]
格式塔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海默[5]通過實驗得出了結論:眼睛只收集所有的視覺刺激,大腦負責把這些感覺整理成連續的圖像。知覺是各種感覺綜合的結果,而不是個別的感覺元素相加的結果。
在綜合和理解景物中各自獨立的元素時,大腦遵循4個分組法則:相似形法則、接近性法則、連續性法則和公共目標法則。這幾個分組法則直至今日仍然是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經典原則。
(2) 結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
結構主義理論(構成理論)提出觀看過程中大腦狀態的重要性,強調個體觀看的積極主動性。其主要理論觀點為:
① 高速聚焦定影的形象在觀者的短時記憶庫中結合在一起,幫助大腦建立起一個景物畫面,觀者就是靠短時存在的眼部定影和大腦綜合而成的完整畫面建立起了景物概念;[4]
② 感知和思考是一種主動的、目的取向的過程,Karl Popper稱之為心靈的“探照燈”(search light)。感覺的刺激本身并不能決定知覺,因為刺激是模糊而不完整的。生物體乃是根據非意識的推論而構成知覺的判斷;
③ 構成理論本質是動態性。感知與認知是密不可分的,感知成為一種主動的假設-檢驗的過程;感知假設在一段時間后,會被確認或;如有需要,生物體也會改變假設或圖模。個人的知覺能力會隨著圖模的擴大、情境的改變以及新資料的加入而逐漸變得細致而富于彈性。
(3) 生態學理論(Ecological Optics Theory)
生態學理論是由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吉姆斯•J•吉步森(James J.Gibson)建立的。他認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對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產生與之相對應的直接知覺經驗。視覺并不像結構主義者認為的那樣,只是由眼睛定影的大量圖像組合而成的,而是由光線對視野中物體表面的影響方式決定的[5]。
2 知覺理論(perceptual theories)
(1) 符號學理論(Semiotics/Semiology)
符號學理論認為符號是自然和文化之間的橋梁,圖像就是符號的集合。符號學理論把人眼看到的事物全都當作了符號來處理,對所看到事物的知覺也就是人腦對所感知符號的解讀。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提出一個術語――編碼(code)。一個社會群體在歷史、文化和風俗的影響下,形成了自己精密的編碼系統。個別符號于是被綜合起來,以編碼的形式傳播復雜的觀念。阿沙•伯格(Asa Berger)[6]提出了4種編碼類型:轉喻、類推、替代、濃縮。
(2) 認知理論(Cognitive)
根據認知理論,視覺過程不只是觀者簡單地目睹有光線結構的物體,而是他們積極地通過大腦活動達成一種知覺結論,其中包括感覺登記、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等過程。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卡羅琳•布魯默(Carolyn Bloomer)[7]認為“人的大腦在確定事物的意義方面具有十分顯著的創造力――哪怕這個事物本身并沒有意義”。從認知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其鮮明的觀點:即肯定看的過程并非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被動反映,而是一個能動的過程,建構的過程。通過建構的過程,主體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主體也“建構”或“創造”客觀世界。
三 人類分層傳播模式與視覺理論的整合
在前期研究中,我們借鑒OSI七層參考模型的“透明”、“下層為上層服務,上層利用下層”、“對等層”等概念及思想,在已有傳播模式及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對“學習和記憶的信息加工模型”進行拓展,首次提出了“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 [8](圖1)。隨后,我們在國內學者陳琦等探討建構主義學派內部分歧的基礎上,結合“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及其“分層/透明”思想,運用知識的兩個維度(“外部輸入―內部生成”與“個體―社會”連續統),從認知加工模型與“意義建構”的角度進一步探討了認知派學習理論的整合問題[9](圖1)――側重于對邏輯思維過程(圖1中連線⑤)的論證、闡述。本文轉而就形象思維過程(圖1中連線④)進行解釋、運用。
我們認為,視覺理論中的感覺理論、符號學理論、認知理論分別對應于圖1中的連線①、②、③,下面主要結合“外部輸入―內部生成”維度來闡釋。
1 形而下――感覺理論的歸位(圖1中的連線①所示)
通過上文對三種代表性的感覺理論的介紹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 格式塔理論主要關注“形”,關注構成圖畫內容的諸多個別形式,認為任何對完整畫面形象都基于對這些自然形式的研究;強調觀者按照組織律對刺激物進行選擇性注意;主張形象感覺是大腦對視覺元素或視覺形式組織成不同群落的結果。格式塔理論“夸大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在知覺分割中的作用”,[10]把知覺當作觀看主體的先天功能,描述了感覺,而沒有解釋這些感覺如何使一個形象產生意義。雖然在其理論中提到了大腦的組織加工作用,提到了視覺思維的概念,甚至認為“事物即概念”、“概念即形式”,但只把研究做到了視知覺,思維的提出也是一筆帶過,非常含糊,只可意會,沒有形成系統。即格式塔理論只對較低層次的視覺傳播過程的解釋較合理。
(2) 結構主義(構成主義)理論盡管對解釋眼睛的持續運動做出了很大貢獻,所關注的大腦主動“假設――檢驗”所見形象在當時可謂一次大的突破,但實際上它只是格式塔理論的一個小的改良。因為它并沒有分析清楚眼睛中的無數定影圖像和幫助解釋畫面的經驗記憶之間的聯系。理論中“圖模”等概念的提出也只是為了自圓“眼見是一種構成活動”之說。
(3) 生態學(生態光學)理論認為感知是對環境的一種積極的探索,強調知覺具有直接特性(通過著名的視崖visual cliff實驗)。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如果在沒有客觀刺激的情況下,人們自動地產生了知覺,那這一定是幻覺,但是直接知覺論過分地強調了知覺的刺激驅動性,未注意到知覺也會受到已有經驗的影響。最終還是沒能提出使人信服的視覺傳播原理。
概之,格式塔理論、結構主義理論和生態學理論較好地解釋了視覺傳播過程中的感覺層和知覺層,主要牽涉到數據驅動加工和大腦主動驗證處理過程。故我們把這三個理論共同歸位于圖1的模型當中(圖1中的連線①所示),從生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進行綜合論述:
感覺層:視覺器官(主要是眼睛和大腦)與視覺刺激信息――主要涉及刺激物的色彩、形式、縱深和位移四個因素,[11]相互接觸或作用之后,認知主體按照格式塔理論中的組織律對刺激物進行選擇性注意,也就是進行感覺登記。當然,人有時也會出現從感覺層直接跳躍到思維層的認知現象,這正符合了生態學理論的吉布森“知覺是人與外界接觸的直接產物,不需要思維的中介過程”的論斷。
知覺層:人腦對視覺器官感覺來的所有信息,包括視覺刺激物的各個屬性(如色彩、形式、縱深和位移)、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綜合的、整體的反映,把從環境中得到的各種視覺信息轉化為對物體或事物等的經驗,從而產生視知覺模式和客觀事物意義,是淺層次的意義建構。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視覺就是腦部建構和認知,看的行為是不純粹的。“視覺所及之處,心靈必能到達”。以上過程驗證了格式塔理論中“形”的重要性和組織律理論,讓我們了解了結構主義理論中大腦對所觀事物的選擇性注意和主動性分析的過程,同時,生態學理論中光線密度等概念在以上論述中也體現了出來。由此清晰可見:三種理論主要關注的是分層視覺傳播的低層,故感覺理論應歸位于模式中感覺層和知覺層上(如圖1中的連線①所示)。
2 形而上――符號學理論的歸位(圖1中的連線②所示)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符號學理論偏重于觀看個體對所見圖像的編碼,形成符號并利用觀看個體自身的特有的解碼系統解讀和理解符號,得到概念等。被心理學術界廣泛接受的命題符號論認為:刺激物被人眼感覺后,以“命題”的形式在人腦中得到表征,隨著刺激物的增多,人腦把所有編碼而成的符號進行組織加工,使之成為一個“命題網絡”并適時讓網絡發生擴容或結構上的變化。近年以來,以Barsalou為代表的一批人提出的知覺符號理論認為:知覺符號就是對知覺引起的神經沖動的一次記錄。知覺符號是圖解式的(schematic),其工作流程是:選擇性注意知覺中信息分離進入長時記憶;這樣就形成了“仿真器”以便下次辨認。
但無論是命題符號論還是知覺符號論,它們往往都是注重人類視覺認知的高層,對視覺編碼、表征和形成概念、命題等解釋較好。雖然在其理論中提到了感覺和知覺,但只是一筆代過,不能解釋完整、系統的人類視覺認知過程。故我們把符號學理論歸位于人類分層傳播模式的高層,并在此稱之為“形而上”的理論(圖1中的連線②所示)。
3 承上啟下――認知理論的歸位(圖1中的連線③所示)
克服認知理論的機械分割、個體中心主義,以系統整體觀把認知理論納入模式中,可起承上啟下之作用,有利于視覺理論完整化、系統化。
根據認知理論,視覺過程是觀者積極地通過大腦活動達成一種知覺結論。觀者看到刺激物后,會調動全部認知心理,運用感覺、知覺、聯想、想象、情感、理解、記憶、表征等多種認知心理,才能把握所見之刺激物的特征和內涵。根據“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圖1),人類視覺傳播的一般范式應該是:視感覺視知覺記憶視覺表象及表象編碼形成思維。由此可見,認知理論提出的影響形象知覺的大腦活動方式(包括記憶、投射、期待、選擇、適應、顯化、失諧、文化和文字等),已經具有了分層視覺認知的雛形,只是還不夠系統、全面,具有機械性、片面性,未形成整體(圖1中的連線③所示)。
人腦是一種無限復雜的生命器官,科學家也許永遠無法解讀它的秘密。但如果我們把大腦的加工過程看作是一種有規律的范式,那么大腦的活動就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橋梁:它一方面使我們看到了形象,另一方面又讓我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些視覺形象。這也正對應了大腦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的認知加工過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認知理論可以作為感覺理論和知覺理論的有意義的橋梁(圖1中的連線③所示)。
4 長期被忽略了的“個體―社會”維度
以上論述主要是從“外部輸入―內部生成”維度來闡述的。其實,影響形象知覺的大腦活動方式主要是在記憶層之上的“透明”體現,觀者正是通過它們認識了事物,理解了意義。人類分層傳播模式(圖1)中,自下而上的指向正是個體逐漸由外部刺激轉而內部知識的建構過程,這一點毋庸贅言。而“個人-社會”是知識的又一個重要的維度。前者將知識看作是居于個體內部的,而后者則認為知識是內含在團隊或共同體中的。[12]視覺傳播過程中有個體的視覺意義建構,也有個體間的視覺意義建構,乃至透明地進入社會背景下的公共知識建構――文字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字和形象共同形成相互促進的口頭語言:視覺語言。”[13]
我們認為,應從更廣泛的角度認識觀者的認知過程在視覺傳播中的作用:建構并非是純粹的個人建構,而是社會生活中的人際互動造成的。這種觀點促使我們更為深入地認識主體自身因素對視覺傳播的影響,對于克服機械反映論的觀點有著明顯積極的作用。社會建構論從社會文化的角度揭示了視覺傳播的社會屬性,對于克服傳統認知心理學的個體主義傾向有積極的影響。在社會建構論的視野中,視覺感知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社會互動和協商的結果,并非個體和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產物,而是一種文化建構,反映了特定文化的價值觀。因此僅僅從個體本身來探索視覺傳播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注意分析視覺傳播的社會因素,采取歷史的、文化的觀點,這種觀點對于克服西方心理學的個體主義固疾是有幫助的。
四 結語
綜上,我們把感覺理論和知覺理論納入“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這個“工具箱”中,呈現了一種整體的、系統的理論結構,體現了人類視覺認知的系統整體性,降低了各派視覺理論固有的復雜性。有利于我們比較和區分不同派系的視覺理論,更好地利用相應的視覺理論來解決視覺傳播中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美] 丹尼爾•貝爾著.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聯書店,1989:154.
[2][4][5][6][11] [美]保羅•M•萊斯特著.視覺傳播:形象載動信息[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54-73.
[3]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7:2-3.
[7] [美]Carolyn Bloomer. Principles of Visual Perception [M]. New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1976,9:107.
[8] 莫永華、寇冬泉.基于認知心理學的人類分層傳播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5,(11): 38~40.
[9] 莫永華、魏文展、寇冬泉.人類分層傳播模式探討認知派學習理論的整合[J].電化教育研究.2007(3):40-43.
[10] 羅四緯.視覺感知系統信息處理理論[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2:97.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教學妹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資源,教學操體的分類,選擇教學探體的方法和原則,設計依據等內容。
教學媒體,所謂教學媒體是以傳遞教學信息為最終目的的媒體,教學媒體用于教學信息從信息源到學習者之間的傳遞,具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教學資源: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學的物質條件、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教學媒體是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資源的概念可大可小,教學設計只關心可以人工設計的資源。有時區分資源和工具。
1教學資源包括人類資源和非人類資源
(1)人類資源是教師,輔導者,學習小組(學習伙伴)。非人類資源有兩種。一種是教學材料,另一種是教學環境。教學材料包括教育信息資源(網上資源,電子出版物和印刷品等)和教育教學軟件(傳統教學媒體、幻燈投影教材、音像教材、多媒體課件,以及學科專題網站等)。
(2)教學環境有兩種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包括教育資源環境(圖書館、學習資源中心、電子閱覽室、校園網及Internet)和教學傳遞環境(多媒體環境、網絡環境、閉路電視系統,以及各種教室、實驗室)。軟環境指的是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有基于“教”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和基于“學”的教學模式。
(3)教學煤體在教學中有很大的作用。教學媒體有以下幾種類型:①非投影視覺媒體:印刷材料、靜止圖畫、圖示材料、實物教具和模。②投影視覺煤體:幻燈機、投影機等,以及相應的教學軟件。③聽覺媒體:錄音機、收音機、電唱機、激光唱機(CD機)等,以及相應的教學軟件。④視聽覺媒體:電影放映機、電視機、錄像機(VCD, DVl)機)等,以及相應的教學軟件。⑤綜合媒體:多煤體計算機、計算機網絡等,以及相應的教學軟件。
(4)選擇教學媒體的依據有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
美國傳播學家施拉姆(Wilber Schramm)提出的決定媒體選擇幾率的公式,是選擇媒體的最優決策的依據。媒體選擇的幾率(p)-媒體的功效(V)/需付出的代價(C)。在確定知識點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首先確定媒體使用目標。選擇媒體類型;確定媒體內容。
2媒體設計的心理學依據有注意。知覺,記憶,概念形成
(1)媒體設計的心理學依據一一注意。認知心理學上表明:人對于學習的過程,是從人本身的學習動機和心理來對知識產生注意開始的,而不是從外界的事物來施加一定的壓力來開始。所以,學習首先是要對學習知識產生注意,這樣才能使得自己開始學。這種心理學上的“注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選擇性注意,新異性注意,簡潔性注意,適中性注意,期望性注意等幾種口選擇性注意:即人在接受知識的時候都是本身有選擇性的,所以授課應有重點的講解;新異性注意,即事物的特征,不同于其他的特征,往往在人的學習中會引起注意,所以授課應有突出性的講解;簡潔性注意,即事物的表現越簡單,越容易被人記住,所以授課應言簡意賅;適中性注意,即難易適中的知識問題,一般能使大多數人引起注意,所以授課應分清主次;期望性注意,即每個人都有求知的欲望,所以授課前應該將本課的教學內容以及重點先提供給大家。
(2)媒體設計的心理學依據一一知覺。認知心理學表明,人的知覺和教學的相關媒體都有一定的聯系,特征表現如下:整體性,相對性,對比性。所謂整體性是知覺的一個重要的基木特征,雖然知覺的對象是由很多的個體組成的,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學生不會把這些堪稱一個個的個體,而是將其統一整體化。任何沒有表述的知識都是不會被學習者所加深印象,所以,必須對知識進行一個邏輯關系,因果關系的處理,從而使之聯系成為一個獨立的整體,這樣學習者再學習起來才會輕松易懂,這也是將復雜轉化為簡單的一個常用模式。相對性,知覺不會對其某一個物質做一個簡單的判斷,而且要通過其它事物的比較呈現,才可以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但是在畫面上如把集成有上百萬個門電路的半導體芯片放在手指上呈現,則可以使人們對芯片的集成度大小留下深刻印象。對運動的判斷是相對的:畫面上,一輛汽車在靜止背景上移動或汽車不動而變換背景的位置,均可以被感知為動態。在亮度的呈現上也是相對的:如果一個紅色的實物放在太陽光下則會閃爍出晶瑩透亮的紅色,但是在夜晚的燈光下,則會暗淡許多。對比性:當兩種事物的屬性誰以區分時,應將它們放在一起呈現,而不是分開。并在畫面上用不同的顏色、字體或符號標出它們的不同點;或是將細微的差別加以放大,這些均有利于知覺的對比,從而能幫助學習者更好地辨。
關鍵詞:音樂情感;心理學;認知
作為人類有意識的精神活動的產物,音樂與人類的生理、心理和行為息息相關。情感是音樂藝術中最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學領域十分關注的問題。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與音樂學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當今已成為一種趨勢。
音樂情感一直以來是國外音樂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重點,這也應歸功于19世紀中葉實驗心理學派的努力,該學派促使了現代音樂心理學的萌發。我國音樂心理學起步較晚,在這之前的研究重點偏向于從專業性的音樂角度進行思辨性質的分析,而沒有實證研究的支持,理論略顯空泛。在音樂心理學引入我國后,音樂情感的研究更多地與心理學的實證研究緊密地結合,展現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對國內關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進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樂情感的相關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對音樂情感的定義
音樂情感是人與音樂的交互過程中所產生的包括各種人類感情因素的心理過程(劉濤,2006),這個廣義的概念包括與音樂實踐活動有關的情緒、心境、偏好、趣味和態度等,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揚州大學的周新葉在《音樂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樂情感”應等同于“音樂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響直接引發的情感成分,同時也包含主體對社會生活內容聯系思考而產生的情感成分,是兩個源頭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樂情感的特征
結合音樂理論、音樂心理學、藝術情感學的研究,劉濤(2006)總結了音樂情感在信息的表現、傳遞與認知行為過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觀性、層次性、客觀性、模糊性、整體性、運動性、觀照性、選擇性等;甘露則認為音樂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從音樂存在的意義的層面出發的。
音樂情感自身的復雜特點給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視野,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它或許不能讓研究者從只言片語中推出結論,也不能從部分得知整體,流動的音符所帶來的情感是復雜的,這就給多種研究方法結合、多個學科聯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國內外研究者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雖然各自的出發點不同,涉足的領域也較為廣闊,但不難總結出研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實證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國心理學學會前主席布魯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學研究的兩種方法(模式),分別是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前者歷來都是立足于外部來看待行為著的人,沿襲的是物理與生物領域的各種自然科學方法;而闡釋模式則從來都是從內部來看待人,即在情感、意義和價值的領域中研究人,強調人的特殊性。
根據劉沛的闡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樂與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為基于該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設是:孤立的,外部的,聽刺激能夠對情感行為產生一種直接因果式的影響。可惜的是,事實證明,這種假設在各種驗證和考驗面前遙遙欲墜。“實驗音樂心理學者逐漸認識到,實驗設計對變量的嚴格控制,獲得的少量的音樂心理定量研究結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課題的量化研究獲得充分的積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時相同的研究課題,由于變量、被試及測量工具的差異,研究結論也會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闡釋模式在這時便顯現了必要性。
音樂情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并不是簡單的刺激反應過程,中間介入了人腦對聲學屬性的排列組合,對音樂符號的加工過程,因此,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需要將因果模式和闡釋模式相結合,將因果模式的手段作為研究的基礎和根基。有了實證研究的支持,經驗性的分析將能夠走得更遠,正所謂根深而葉茂,對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會導致研究局面的營養不良。
二、音樂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討
(一)音樂情感的認知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根據蔣存梅所闡述的斯洛博達的觀點:認知階段是情感階段的先行,沒有認知的基礎就不可能產生情感。張前在《音樂欣賞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觀點。張前認為,人們從音樂中所直接接觸到的不是任何別的東西,而是音響;音樂的一切表現內容都要由音響引發,音樂欣賞中的一切感情體驗與形象聯想都要以音響感知為基礎。綜上所述,要研究音樂與情感的關系,對中間的認知過程的深入探討是至關重要的。國外學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認知過程發展的理論建構,主要以實驗法作為研究方法,但因為被試為歐美人種,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否適應于我們東方人的特點,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實驗依據,盡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為我們指明了一個研究的方向,即探尋中國被試對音樂情感的認知的過程和發展水平,這在我國的研究領域中可以說還是近乎空白的一塊,有待于開拓。
另一方面,對音樂情感的認知在我國已經受到了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的關注。由于認知心理學以大腦中的認識過程為研究對象,猶如像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一樣,采用精密儀器,通過對大腦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測試,從中找出一般的規律,即得出音樂能激感的論據。因此通過認知心理學研究音樂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更有說服力。
根據有關學者的最新研究,音樂活動對大腦心理具有諸多復雜影響,如對青少年大腦“認知誘發電位”(事件相關電位)有顯著影響,對皮質慢電位、神經細胞與分子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能夠促進青少年的感覺皮層、聯合皮層和前額葉新皮層的生理心理性發育,并使它們之間的雙向交互式連接獲得較早和致密的結構性塑造。
綜上所述,認知科學和腦神經科學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貢獻的確不可小覷,但是,這里有兩點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電腦是人腦思維的產物,它只能根據人腦中已有的信息進行實驗、推理,人腦的思維是極其活躍的,當測試完畢后,人腦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維信息,用電腦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純邏輯化的工具來測試人腦認知的心理過程,是不是過于主觀?
第二,就音樂認知科學的實驗效能及其解釋力和預見力價值而言,同一個欣賞者在不同的時間欣賞同一首樂曲時,如果欣賞者的感受不同,兩次測試的結果可以反映出來,如果欣賞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話,測試結果會不會也完全相同?這些問題涉及人腦的信息加工機制,也涉及電腦及還原性實證結果如何與人類的藝術心理、審美創造性體驗和思維相互貫通并耦合互補等復雜內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與探究。
(二)音樂情感的社會心理學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機能及其復雜心理結構的形成,都離不開人的社會性活動。不同的個體,以及不同個體在社會上的身份定位、性別差異所帶來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會認知,不同的文化經驗、社會背景、結構、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個體,社會階層中不同的群體,對于音樂的情感、情感的認知是否都是有差異的呢?個體的情感體驗和群體的情感體驗是否有差異,當二者相互作用時,結果是相互抑制,還是相互包容,還是產生疊加效果?這些問題向我們呈現了面對“音樂情感”的不同視角:從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對音樂情感認知進行研究。
將音樂情感的研究范圍縮小到特定的群體,目前的相關研究還是較少的。邢紅梅的《聆聽音樂與大學生情感的聯系》(2007)對大學生這個處于人生特定階段的特定的群體的音樂情感進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訪談法,對大量的大學生進行了在聆聽音樂時情感的反應的訪談調查。該文章細致分析了大學生的音樂情感,但也引發了更多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音樂如何被使用?聆聽者如何在聆聽活動中建構自我身份,進行各種不同的情感陳述?個體如何在社會情境中以音樂為中介體驗和創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為一種社會規律化的存在?這些問題仍舊值得深入去探討。另外,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僅僅使用訪談法略顯單薄,如果能夠結合上實證研究的實驗和數據支持,或許能夠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結束語
在相關文獻中,國內相關實驗論文的數量和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國內的實證研究僅僅是集中在個別音樂治療和音樂心理學的實驗研究報告方面。顯然,國外在實證方面的歷史和經驗比國內要雄厚,但是,國外實驗研究的被試都是白人或黑人,他們的數據結果是否能夠代表中國被試的情況,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隨著近幾年我國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趨于實證化、科學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上,會議收到的論文以及會上宣讀的論文都顯示了這一趨勢。重視應用性研究,采用實證性研究方法的學者明顯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開的第一屆情感計算與智能交互國際會議(ACII2005)共錄用論文118篇,然而,音樂情感研究的文章僅有兩篇,但這方面的研究在國外已經形成一個熱潮。不過,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對音樂情感的研究在我國正在逐漸萌發,并顯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從與浙江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一個集中研究音樂情感的隊伍的聯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國對于音樂情感的研究是相當重視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與國際接軌,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樂情感的認知模型的計算機程序已經初具規模,這將使情感的識別、表達和轉化實現數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進音樂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過對音樂情感的研究的回顧和梳理,對于該領域的研究是需要計算機科學、腦神經科學、生理學、物理學、美學、心理學、音樂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撐的,并且,在實證研究的根基上結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將因果模式與闡釋模式融會貫通起來。
此外,音樂是人類偉大智慧的產物,隨著音符的流動展示著人類與大自然的精髓。音樂是靈動的,音樂是有靈性的,音樂可以激發人類的豐富情感,讓人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音樂的博大精深與大自然的精髓不謀而合,或許音樂的本質也是自然靈性的體現。音樂的這些特征是與人本主義的思想相通的,尤其與倡導靈性的回歸、重視精神層面的被稱為“心理學的第四勢力”的超個人心理學一拍即合。如果能夠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強音樂情感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聯系,再結合中國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樂情感在我國的研究必將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沛,蘇潔.音樂知覺的神經基礎研究[J].心理科學,2007(6).
2、周新葉.音樂情感剖析[J].藝術百家,2005(4).
3、甘露.論音樂的情感特征[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4(4).
4、趙冬梅,劉志雅.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2).
5、蔣存梅.國外音樂認知發展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音樂研究,2007(3).
6、崔寧.音樂教育的大腦心理效應[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7、郭學智,李榮有.論音樂認知[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