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新網工程論文

新網工程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1-01 22:57:2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新網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新網工程論文

篇(1)

新網3月27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為提升兩岸機械制造技術水準,加強高層次創造性人才的培育工作,臺灣“機電股王”上銀科技26日與北京的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舉行簽約儀式,正式委托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在北京舉辦“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

據臺媒報道,這是臺灣企業首次在大陸舉辦,也是全球僅見機械業學術研究的最高博士論文獎項。總獎金高達人民幣335萬元,金質獎(一等獎)每篇獎金人民幣40萬元。

據悉,這個“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征選的對象,涵蓋臺灣、香港、大陸兩岸3地機械工程領域博士學位者的論文,參與競賽的博士生必須獲得該大學/學院/系所的推薦,推薦名額不得超過該機械工程學科畢業博士學位人數的10%,同一個大學包括機械工程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測試技術與儀器學科的總名額最多5名為限。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指出,中國大陸2009年工具機總生產值達到150億美元,正式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工具機生產國,而大陸有86所大學設有機械博士班(臺灣約10所左右),大陸機械相關產業未來的發展與實力不容小覷。加上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協議ECFA后,經貿交流將更趨緊密,臺灣工具機的高附加價值優勢,在大陸內需市場極具競爭力,上銀希望藉由機械博士論文獎的舉辦,作為推動兩岸機械業產學合作與交流平臺的新開始。

此外,“上銀機械博士論文獎”除了高額獎金之外,獲獎師生還可獲邀參觀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獲金、銀、銅質獎的學生與教授,上銀將再邀請參觀日本國際工具機械展(JIMTOF),費用由上銀科技全額負擔。

篇(2)

Abstrac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pillar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law, the high-tech industry must be put at a pivotal place to improve Shaanxi overall industry structure level. The paper builds the triplex evaluation system of network innovation ability, gets the level of network innovation ability of Shaanxi high-tech industry is good, and gives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 on improving its innovation ability.

關鍵詞: 三螺旋創新網絡;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

Key words: triplex innovation networks;high-tech industries;innovation ability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08-0001-04

0 引言

根據工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主導性產業一般按照“輕工業―基礎工業―重加工組裝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順序依次遞進。經過“十五”、“十一五”規劃的發展,裝備制造業已成為陜西省最大的支柱產業,按照工業結構升級的規律,“十二五”必須要把高新技術產業置于重要的戰略地位,以提升陜西省整體工業結構水平。由于傳統的產業集群創新網絡模式沒有最大限度的促進技術創新,因而,有必要對傳統的產業集群創新網絡模式進行優化升級,提出構建陜西高新技術產業三螺旋創新網絡的建議,并對其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研究。

1 高新技術產業螺旋創新網絡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

一般而言,創新網絡的創新績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反應創新網絡的創新能力,以上文的螺旋創新網絡的作用機制為理論分析框架,本研究將分別從知識創造能力與創新績效、知識獲取能力與創新績效、知識轉化能力與創新績效三個方面提出研究假設,然后進行實證檢驗。

螺旋創新網絡的創新能力主要由三大指標構成:知識創造能力、知識獲取能力、知識轉化能力。

將上述三類指標設計3個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來研究螺旋創新網絡在技術創新方面所起的作用。指標匯總表如表1所示。

2 高新技術產業螺旋創新網絡創新能力評價模型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主要分為主觀計分方法和客觀計分方法兩大類。主觀計分法主要是以問卷的形式,通過專家意見法來確定權重,主要包括專家打分法、層次分析法(AHP)等;客觀計分法是指根據各指標間的相關關系或各指標值的變異程度來確定其權重,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等。本文主要采用主觀計分方法中的問卷調查和專家打分法來確定權重。

2.1 螺旋創新網絡創新能力指標體系權重確定 權重是指在評價過程中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即某一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重要程度。常用的近似計算權重的方法有“和積法”和“方根法”,但是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較大的誤差,一般可使用Matlab進行輔助計算,本文使用Matlab2010計算各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和最大特征根相應的特征向量,進一步計算各指標的權重。

通過對判斷矩陣問卷回收結果的統計與分析(問卷B,共發放120份,回收109份,有效問卷106份),各判斷矩陣及通過列和歸一化進行的權重(以B11為例)計算如下:

根據一致性檢驗步驟,可計算出B11:

λ■=4.034

C.I.■=■=■=0.011

C.R.■=■=■=0.013

通過一致性檢驗;其他同理,均通過一致性檢驗。

根據上面的結果,得到螺旋網絡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綜合權重表,如表3所示。

2.2 陜西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評價結論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從多個因素對被評價對象的隸屬等級狀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可以不依賴于某一項指標,也不過分地依賴于某些絕對指標,其評價結果能夠更好地反映出評價對象的整體性特征和發展趨勢。本文在對問卷A中20位專家對陜西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打分分析的基礎上,建立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的模糊隸屬度矩陣,其中如表4所示。其中“1”表示創新能力極差,“2”表示創新能力較差,“3”表示創新能力一般,“4”表示創新能力良好,“5”表示創新能力優秀。

本文使用多級綜合模糊評價方法,構建評判因素U=(1,2,3,4,5),構建的評判集和各級因素評價如表5-15所示。

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①一級評價結果。根據表5到表11中隸屬度計算結果及最大隸屬度原則可以看出:研究開發投入力度(B11)、專利授權數量(B12)、科技合作(B21)、技術轉移(B22)、企業創新環境(B31)屬于良好級別;科研論文(B13)屬于一般級別;新產品銷售狀況(B32)屬于較差級別。

②二級評價結果。根據表12到表14中隸屬度計算結果及最大隸屬度原則可以看出:知識創造能力(B1)、知識獲取能力(B2)屬于良好級別;知識轉化能力(B3)屬于較差級別。

③三級評價結果。根據表15中隸屬度計算結果可知,陜西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有14.3%屬于優秀級別,有40.1%屬于良好級別,30.4%屬于一般級別,12.2%屬于較差級別,3%屬于極差級別。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在5個級別的隸屬度中良好級別的數值最大,因此,所評價的陜西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水平為良好。

3 提升陜西高新技術產業三螺旋創新網絡創新能力的建議

據科技部的《2011全國科技進步監測報告》顯示,陜西省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為58.17%,比2010年提高了1.34個百分點。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為46.33%,比2010年提高了6.03個百分點。從上一章我們得出陜西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能力級別為良好,下文著力從提高陜西高新技術產業三螺旋創新網絡的知識創造能力、知識獲取能力以及知識技術轉化能力三方面入手,對進一步提升該網絡的創新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議。

3.1 著力改善螺旋創新網絡中的知識創造能力,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企業及政府要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國家十大振興規劃和陜西省十二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出臺及實施,為這一建議提供政策依據。就陜西省而言,應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戰略進入第二個十年的關鍵時期,國家加大了對西部地區產業尤其是工業發展的扶持,將重點放在了增強西部地區的造血功能上。根據工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主導產業一般按照輕工業―基礎工業―重加工組裝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順序依次遞進。經過“十五”、“十一五”規劃的發展,裝備制造業已成為陜西省最大的支柱產業,依照工業結構升級的規律,“十二五”必須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置于重要的戰略地位。

企業及高校要加快完善高新技術人才培育體系。人才投入對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新技術的創新需要科學技術人才,高新技術的商品化、產業化更需要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對高校而言,作為培育技術研究人才的重要場所,應進一步提高培育研究生科研能力途徑的多元化,通過建立產學研合作培育高新技術人才的機制,選拔和培育一批懂科技、善管理、會經營的復合型人才,來滿足高新技術產業的需要。對企業而言,要與高校間建立科學的人才流動機制,增強科研機構和大學的科技人員與企業間的短期流動,企業的技術開發人員到研究所和大學進行合作研究或者進修等,企業可輸送優秀人才到國外學習先進管理理念和技術,同時通過制定人才吸引政策來吸收國外各類高級人才。

3.2 逐步提高螺旋創新網絡的知識獲取能力,增強創新網絡內部的知識流動 增強創新網絡中知識的流動性。例如,高校可以將比較成熟的知識理論轉移到企業或者政府中去,形成知識移植流動;企業將從高校、市場、政策中取得的各方面的信息資源進行梳理和整合優化后,形成了知識的融合流動。

通過對引進高新技術的消化吸收進行再創新。通過對引進高新技術的消化和吸收來形成網絡中知識的吸收流,這是創新網絡從網絡外部吸納知識、獲取優質信息與利用資源的重要途徑。同時,網絡中知識的溢出又能夠吸引外部企業和組織的聯盟,通過互助和轉讓等方式來建立合作關系。

吸引、促進和支持科技信息中介機構的建立。科技信息中介機構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通過在各個主體間穿針引線來起到擴散創新知識、傳播優質信息的橋梁作用,促進了創新所需的各類信息的快速流動和高效配置,有效地溝通各創新網絡主體間的關系,成為高校、企業和政府各構件的“粘合劑”。

3.3 穩步加強螺旋創新網絡的知識轉化能力 增加企業孵化中介機構的建立。據數據研究表明,經過孵化的,高新技術企業5年的存活率在85%以上,而未經孵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存活率僅有五成。企業孵化中介機構通過提供場地、資金、人員培訓等服務,使得暫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新技術得以完善和發展,降低了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風險,提高了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產品的市場存活率。

努力營造螺旋創新網絡內部良好的金融支持環境。中國95%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這類企業都存在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同樣存在這樣的困境。高新技術產業具有能耗低、產值高的特點,為了能夠更好的應付不同階段的風險,應構建專門服務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開發銀行,擁有針對技術創新、技術開發、技術成果轉化等的業務。

創業型大學[4],作為一種新的大學發展范式,承擔著科技成果從研制開發到最終產也化的全過程任務。它憑借其科技和人才的綜合優勢,通過技術咨詢和服務、專利發明、技術轉讓和技術入股等形式間接轉化為生產力,也可以獨立興辦高新技術企業的形式來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從而將高新技術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參考文獻:

[1]白思俊.系統工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200-206.

[2]黃曉治.企業集群網絡組織經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模型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8.

篇(3)

關鍵詞:創意產業區;生命周期;聚集經濟;創新網絡

中圖分類號:F27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6260(2009)03-0008-06

引言

近年來創意產業發展迅速,創意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政府大有繼在郊區建造工業園區的大潮后,掀起在城市建造和改造“創意產業園區”的第二波熱浪。借鑒創意產業發達國家經驗的“造園運動”,深圳、上海于2004年即帶頭建立創意產業基地,隨即北京、南京、杭州、蘇州、青島等城市紛紛打造創意產業園區。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全國各地陸續出現的眾多創意產業園區多數是一種跟隨現象,尤其是在只追求數量增加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園區規劃建設者對園區企業的持續競爭力和區域特色產業優勢的培育并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這已經影響了創意產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盡管英國人是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的,但是藝術家社區,或者說如今創意產業園區的早期雛形,仍需追溯到美國。廣為人們熟悉的有倫敦出現過的激進的切爾西(Chelsea)和當前的豪斯頓(Hoxton)藝術村,紐約一度瘋狂的格林尼治村 (Greenwish village)的“西村” (West village)和蘇荷區(SoHo)等。中國的創意產業園區也始于當代的藝術家社區,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尤以北京圓明園畫家村為代表。隨后,在中國的大江南北,相繼出現了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畫家村,如上海浦東五蓮路的上海畫家村、北京通州的宋莊、大山子的798工廠等等。由于這一群體的產生正逢90年代中國社會經濟轉型和體制變革的大背景,因而,許多研究都從制度和群體兩個維度著手,探討了畫家村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基礎、藝術家的群體特殊性和生活方式,以及藝術創作與產業市場化的關系等。并且,基于研究者所選取的不同研究對象,形成了許多特色案例。總之,當前國內外對于創意產業區的研究還剛剛起步,理論研究遠遠滯后于實踐發展。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發展對地區經濟增長的作用、個案研究等,相比之下創意產業區競爭優勢以及創新作用機理和動力機制的研究較少,理論探討不夠,已成為妨礙學科發展的一個大問題,實際需求十分迫切。

一、創意產業區生命周期的演進規律

和任何事物的產生發展一樣,創意產業區也有一個產生發展和逐漸演進的過程。對創意產業區進行生命周期演進分析的理論依據來源于產業和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如前所述,創意產業區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產業空間形態,它最初是以文化區的形式出現的,藝術家和文化人在其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創意產業區的類型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包括創作型的藝術中心和軟件中心,也可以包括消費型的時尚展覽和娛樂中心區。為此,作為一種基于研發、設計和精神創造的高端產業形態,創意產業區的生命周期與一般的產業區演進規律是不一樣的。雖然當今世界上的大多創意產業區還處于萌芽和發展階段,但是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創意產業區已發展了10多年,通過自我演進形成了具有典型特征的生命周期演進規律。如Kscoff(2004)對紐約藝術中心的空間邏輯研究表明,現代藝術品市場的空間分布必然具有一種自我毀滅的特性,這一過程在紐約已反復了多次。1982年以來,紐約東區不到十年就經歷過一次這樣的循環。藝術中心經歷了衰敗―繁榮―喪失創造力―高檔消費區等階段以后,也使一個創作型的創意產業區演進成了一個高檔的時尚消費創意產業展覽區。這種“開始是藝術,結束是商業”的生命周期演進規律在自發型創意產業區中普遍存在。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生命周期規律,創意產業區同樣經歷萌芽―形成―發展―成熟―停滯―衰退階段。但是,創意產業區似乎永無真正意義上的衰退期,創意產業區的生命周期演進規律和過程見圖1。

一般產業區生命周期理論對衰退的理解是經濟、創新能力和企業數量衰減等,而圖1說明,創意產業區作為創作中心的活力是衰退了,但是留下的卻是一個經蛻變的新創意產業區,也即成熟的消費型創新中心,對創意經濟的貢獻甚至比原來意義上的創作中心更大。進而言之,當創意產業區由創作中心演變成一個高檔和時尚的商

務中心時,由于其之前文化品位和聲譽效應,也使得商務展覽中心的生命周期進入新的蛻變發展期,從而打破生命周期的演進規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可被視為創意產業區高級類型及對原生狀態的轉換和升級:創作型創意產業區轉變為消費型創意產業區。需說明的是,經蛻變后的“消費型創新中心”也是創意產業區,以創意產品和服務展覽、銷售和休閑旅游等為主要經濟發展方式,代表著創意產業區與一般生產型產業區不同的特征之一。

在創意產業區發展演進過程中,創意產業區的萌芽階段是簡單的聚集效應,區位選擇趨向于廉價的租金、寬敞的創作空間和激發靈感的空間氛圍等。由于創意階層屬“自由人士”,屬“獨來獨往”者和“炫酷一族”,因此在創意產業區顯現階段,創意階層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系,聚集也是純物理上的。然而,隨著創意產品或服務市場的需求量上升,聚集區內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中介組織和支持機構,成為創意階層和市場之間聯系的紐帶,彈性分工由此發生。通過中間組織,創意階層之間開始彼此交流激發和創作靈感,從而形成了良好的競合網絡。一旦競合網絡產生,創意產業區就會進入良睦發展期,吸引更多的創意產業入駐,更多的創業人士在創意產業區中尋找發展的機會,從而推動創新的不斷產生,形成創新網絡模式,使創意產業區進入成熟期,并創立聲譽。當聲譽不斷擴大,創新不斷循環和得到自我強化時,創意產業區隨之進入鼎盛時期,在全社會形成創意氛圍,創新不斷產生,隨即形成創意城市。也即,創意產業區發展的系統形態是隨著演進階段的不斷深入而從初級階段發展到高級階段。并且,這種發展不是簡單的線性上升,而是具有系統演進螺旋型上升的性質。

二、基于聚集效應的靜態競爭優勢分析

創意產業區競爭優勢的基礎是一系列具有相互依存關系的個體、企業聚集在某一空間區位形成的“聚集經濟”,主要基于創意產業區內要素稟賦在特定地理區位集中而在生產成本、運輸成本、廉價勞動力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方面獲得的成本優勢,從根本上說是一種靜態競爭優勢。

(一)聚集效應的內涵

德國人韋伯最早系統地闡述了聚集經濟理論。韋伯(1997)認為,聚集實質上是工業企業在空間集中分布的一種生產力布局形式, 聚集能夠使企業獲得成本節約的聚集經濟,但只有把存在著種種內外聯系的工業按一定規模集中布局在特定的地點,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成本節約。韋伯的聚集經濟理論尤其強調了工業企業在空間上的規模化,將聚集經濟視為一種規模經濟效益,或者說聚集能夠享受專業化分工的好處。

然而,分工的深化意味著專業化與多樣化并存,專業化經濟和多樣化經濟是分工經濟的兩個維度。經濟學家常用“范圍經濟”概念來解釋這種多樣化經濟,一般認為它源于交易費用。美國經濟學家布魯姆等(2002)將新制度經濟學提出并發展起來的交易成本賦予“空間”意義,認為交易成本在生產過程空間縱向分解或縱向一體化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為生產過程在空間上的縱向分解導致交易費用增加,而相關的廠商或企業通過空間聚集可以減少交易費用,從而享受范圍經濟效益。布魯姆等對范圍經濟的理解更多的是從交易成本角度,實際上范圍經濟更一般的內涵是生產或交易上關聯企業之間的一種協同效應。對外部范圍經濟的追求,也是企業地理空間聚集的重要誘因。

因此,聚集經濟本質是一種外部經濟,確切地說,聚集經濟主要是由與專業化相對應的規模經濟和與多樣化相關的范圍經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復合經濟效應。與此相關聯,企業聚集通過共享合作和共同行動還可獲得額外的好處,稱之為“集體效率” (connectiveefficiency)。集體效率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外部經濟,另一個是共同行動(Lawson,et al,1999)。聚集一旦在一個地方形成,就會引發螺旋式的自增強機制。原因主要在于聚集會引起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的降低可以導致企業的垂直化解,并引起進一步的聚集。

(二)創意產業區的聚集效應

創意產業區從一開始出現就顯現出了巨大的群落性聚集效應。實踐證明,最初的藝術家們選擇租金便宜的閣樓和老倉庫,看似是被這些地區的低成本所吸引而聚集,事實上,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些地區靠近市中心,文化積淀非常明顯,且可以方便地獲得信息、資源、公共產品和服務,獲得“正外部性”經濟。

創意產業區的發展需多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而產生火花,因此,聚集對于創意產業區的發展是必需的。創意產業區的形成在于提供創意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種信息、人才、發明和市場需求,由此把相關的各種企業、研發機構、大眾傳媒、工作室、藝術家俱樂部、服務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等組合在同一個空間。這樣不但降低了開發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形成許多新的生產力組合。花建(2006)把創意產業區的這種聚集效應比喻成孵化創意和生產力的“蜂房”。他認為創意產業區的建設者和管理者應該建筑這樣一個蜂巢:真正的動力來自于成千上萬個小單位,蜂王的使命不過是鼓勵和協調,勤奮智慧的蜜蜂們自然會有巨大的創造力。縱觀國內外創意產業區發展的過程,無不顯示著群落性聚集效應。如英國謝菲爾德的文化產業區以產業聚集的“簇群效果”為主,包括了31棟文化類和創意類的建筑(千禧年博物館、大學科技區、圖書館、BBC電臺、藝術家村、油畫陳列室、創業投資公司、版權中介公司、電影院和娛樂中心等)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聚合、滲透激活的“引爆效果”。加拿大首都的渥太華―卡爾頓科技園區,聚集了以大學為基礎而連接信息、軟件、游戲等的相關產業,并獲得政府對信息和軟件產業開發的大力支持,充滿了科技和研發的氣息。臺北市的華山藝文特區,由非政府、非營利的“第三部門”主辦,吸引了大量文化人、藝術家、會展工作室和設計師等,成為舉辦各種創作、會展和交流的“藝文之家”。

(三)“聚集效應”的局限性及其演進的內在機理

從上述有關聚集效應的論述可知,聚集效應很容易形成,只要具備一些要素條件,最普遍的原生態創意產業區一般都發源于聚集經濟優勢。可是并不是所有創意產業區都能保持長期繁榮,因為空間聚集所獲得的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很容易被伴隨空間聚集而生的“擁擠成本”等因素所削弱,最終使創意產業區失去競爭力。

一般說來,產業區內的企業相對于產業區外的企業而言,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兩個層面:由聚集經濟產生的成本優勢和由創新網絡帶來的技術創新優勢。在產業發展的初期,產業區內企業通過彼此之間的協作和專業分工可以獲得生產效率上的改進,這種競爭優勢是基于聚集經濟而形成的。聚集經濟優勢歸根結底還是基于要素資源集中所獲得的低成本優勢,這種優勢很容易被削弱和模仿,而一旦聚集經濟優勢喪失,企業會選擇轉移到更有聚集經濟優勢的地區。Scott(1999)認為一個地區性的創意產業可能會因為生產系統的分化和鎖定效應而導致發展停滯。由于路徑依賴的作用,一旦創意產業朝某個給定的方向變化,則再進一步的質變的可能性就會被預先占用,這樣產業的創意就受到局限,從而使創意處于危險的境地,印度婆羅門畫家文化風格的鎖定、法國電影的衰落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隨著創意產業區的演進,市場在不斷成熟,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單純的成本優勢是不夠的,必須轉變競爭優勢的基礎,提高創意產業區的學習與創新能力,以贏得動態的競爭優勢。在實踐中,許多原生態的創意產業區都曇花一現,而硅谷的“創新網絡”獲得了長期的繁榮,從根本上說是創新活力的差異所致。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性知識和能力的積累與創造將是地區優勢的根本(賈根良,2001),因此,如何保持產業區的創新活力以及“知識基礎”對于創意產業區的持續發展是關鍵問題。一般來說,在進入成熟期后,創意產業區往往會因為創新內源力的缺乏而喪失競爭優勢,因此如何培育創意產業區內創新網絡,使創意產業區競爭優勢的基礎由聚集經濟向創新網絡演進,是創意產業區獲取長期繁榮的關鍵。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創意產業區演進規律:創新網絡所帶來的技術(創新)優勢比產業區內企業由于深入的分工協作所帶來的成本優勢更持久,因為聚集經濟帶來的靜態競爭優勢(如要素條件、分工協作)很容易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被削弱,但動態的競爭優勢是基于地方化知識和能力體系,難以被復制和轉移,故可以獲得更長久的“超額利潤”。因此,從創意產業區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基于聚集經濟的靜態競爭優勢向基于創新網絡的動態競爭優勢演進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創意產業區的客觀發展趨勢。

三、基于創新網絡的動態競爭優勢分析

創新網絡(innovative networks)是指多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為了獲得和分享創新資源而在所達成的共識和默契基礎上相互結成的合作創新體系(趙修衛,2003)。創意產業區作為一種地方根植性網絡,一個關鍵性特征就是內部個體、企業、供應商、顧客以及其他機構間的互動、互補,通過給予產業區內個體和企業廣泛的嘗試機會、降低創新成本與風險、增強集體學習機制、扶持企業衍生,賦予產業區創新活力,最終形成地方化知識和能力體系,這是創意產業區長期競爭優勢的基礎。

創意產業區內創新網絡競爭優勢的基礎是地方化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包含產業區既存的核心能力、專用資產(資源)和組織學習能力。產業區創新網絡既存的核心能力包括聚集網絡已經存在的知識和技能;產業區資產是知識和技能的載體,以使核心能力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學習能力是產業區動態演進的關鍵,包括網絡內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共享以及能夠使這些知識和技能成為一個整體的集體學習機制,比如產業區內企業交互式學習的規則和慣例。產業區核心能力和資產相對來說是穩定的,其變動取決于產業區學習能力的高低。

1.資源(資產)共享以及能力互補優勢。由于創意商業化的復雜性使得它們難以被單個企業完全控制,通過創新網絡的建立,技術和市場的信息能夠在產業內企業間便捷傳播。網絡環境為個體、企業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讓創意產業區內個體、企業以較低成本獲得大量有價值的專業信息。

創意產業區中單個個體、企業的資金、人才和技術等創新資源有限,難以取得創意商業化技術突破,即使取得成功創意也往往在開拓市場方面受到自身能力和資源的限制。但從整體來看,各個個體、企業擁有的創新資源具有一定的互補性,通過創新網絡形成專業化分工,類似于把其他企業的技術專長嫁接到了自己的核心能力上,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專長,最終創意產業區內個體、企業的成功創意商業化能力都得到了增強。

2.知識溢出效應。創意產生過程所需的大部分知識本質上是隱性的,大部分的成功創意依賴于個體在“干中學”所獲得的隱性知識(魯若愚 等,2000)。由于隱性知識很難傳遞,個體需要在面對面的接觸中學習彼此的經驗,這就要求個體、企業建立起競爭者和供應商面對面的交流、碰撞,以便于思想、靈感火花的產生。而創意產業區作為地方根植性網絡,其內部個體、企業由于地理接近以及同類文化因素,加上人員頻繁流動,很容易實現隱性知識的傳播,獲得知識溢出效應。

3.集體學習機制。成功創意要以既有知識為基礎,創造出新的知識,因此可以認為創新是一個復雜的學習過程。創新網絡的根本優勢就是集體學習機制―― 一種互動、開放式的學習過程。在創新網絡中,個體、企業不僅能夠利用知識外溢效應得到個體難以獲得的知識,而且可以通過交互地溝通從而建立起互利的思維方式和交易規則,增加彼此的信任和默契。這種信任使得創意產業區內個體、企業能夠分享創新所帶來的未來收益,而不是簡單地要求創新的現期回報,這是創新網絡優勢的一個重要特征。

4.降低創意商業化的風險。由于創意商業化過程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在成功創意和商業化之間會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 尤其是一些領域的技術改變非常迅速,產品生命周期很短,因此個體、企業在進行創意商業化過程中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但個體、企業創意商業化過程的這種不確定性帶入網絡環境下,由網絡承擔了創意商業化的組織功能,通過個體、企業間分工協作,減少了創意商業化的不確定性,降低了個體、企業參與創意商業化過程的風險。

四、創意產業區內培育創新網絡的關鍵環節

創意產業區本身都有生命周期,但這個演進過程是復雜的,呈非線性軌跡,很多創意產業區維持了長期的繁榮,競爭優勢不斷強化,而有的卻很快走向衰亡。要實現創意產業區持續發展,必須提高產業區自身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利用網絡組織對創新的支撐作用,推動創新網絡的培育,促進創意產業區內部集體學習,增強創意產業區整體創新能力。創新網絡的形成有賴于創意、研發和核心專長具有互補性的相關個體、企業的存在,而創意產業區一般都具備這樣的結構基礎,但它不是創新網絡形成的充分條件。因此必須在尊重創意產業區成長規律的前提下,引入適當的制度安排與干涉,克服企業間合作障礙,把握好培育創新網絡這項系統工程的一些關鍵環節,從而推動創意產業區的升級和持續發展。

1.倡導相互信任與默契的文化氛圍。信任、類同文化等社會資本是個體、企業間高效率協作的重要支撐因素,對于維持網絡內企業間協作具有特殊的“粘合”作用。因此,“區域工業戰略的出發點是培養集體一致性和信任感,支持當地網絡的構成和經營”(Porter, 2000) 。創新網絡的構建有賴于眾多個體、企業家基于相互信任與默契,建立起合作創新的理念。尤其是在產業區關鍵的成長期,隨著網絡的迅速擴展,技術和組織復雜程度的提高,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社團組織,將日益增加的網絡節點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保證新進入的企業和新信息可以融入整個產業區。共同愿景和收益分享的形式使得網絡成員能夠超越競爭,把減少機會主義行為的成本降到最低,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創新過程中。聚集區的形成必然伴隨著一系列制度和規則的建設,如知識產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行業規范等,一方面,聚集區所在地(城市)政府會幫助聚集區進行制度和規則的建設,并將聚集區的制度和規則納入整個城市的法制體系和公共管理體系,另一方面,聚集區成員也會自發地建立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規則。

2.政府“穿針引線”,扮演好協調人角色。在創新網絡的起步階段,政府部門的適當介入是必要的。除了舉辦培訓、展覽、研討活動,出臺一些政策措施加以引導外,在起步階段充當協調人角色非常必要,但政府介入的實際效果與社會接受能力有關(杜靜, 2003)。社會接受能力是個體創意、企業研發能力、企業家精神和集體學習能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創意、研發能力是創新網絡的物質基礎;企業家精神是對承擔創新風險的偏好,是創新網絡的人文基礎;集體學習能力是企業間互動學習與交流,是創新網絡的社會基礎。經過培訓、展覽、研討和政策引導以及政府部門適當的協調,具有企業家精神并有一定創意、研發能力的個體、企業―般就會進行合作交流。而當研發能力和企業家精神不足時,政府的介入就非常必要。

3.發揮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中心”對技術擴散和集體學習過程的推動作用。創新網絡的培育需要創新中心的引擎作用,因此,要積極推動高校、科研機構與創意產業區內企業的合作創新, 鼓勵文藝家、科研人員和大學教授參與創意產業,這類人員的參與無疑能增強聚集區的知識資本,利用知識溢出效應,分享創新資源,使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為創意產業區內創新的知識源泉。

4.提高創意產業區內網絡組織化程度。網絡的力量基礎在于內部成員的緊密合作、集體意識以及自律。因此,企業要突破邊界的限制,同供應商、客戶甚至競爭對手建立良好的網絡關系,自覺扎根并參與本地網絡的建設,對于創意產業區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如具有共享價值的關鍵性技術或設備、知識等資源的引入),要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協調或解決(蔡寧,2003)。當然,創新網絡是一個系統,創意產業區不單是生產區,還是一個生活區,不單是企業,還要引入各種娛樂文化教育設施以及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務、技術輔導中心等配套體系以及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為創意產業區內個體、企業合作創新起到必要的“粘合”和支撐作用。

5.保持網絡的開放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要保持創意產業區創新的活力,就要不斷更新內部知識等資源,及時從產業區外部引入新的信息和技術,因此,要保持創意產業區對新進入者的開放性以及新信息(包括新技術、需求變動等)的敏感性,避免內部僵化,不斷推進創意產業區的持續學習和調整。

參考文獻:

布魯姆,森特,卡特理普. 2002. 有效的公共關系[M]. 明安香 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67-69.

蔡寧. 2003. 論企業集群競爭優勢基礎的轉變[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56-62.

杜靜. 2003. 基于知識整合的企業技術能力提升機理和模式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34-239.

花建. 2006. 創新?融合?集聚:論文化產業、信息技術與城市空間三者間的互動趨勢[J]. 社會科學 (6):34-39.

賈根良. 2001. 傳統產業的競爭力與地方化生產體系[J]. 中國工業經濟(9):67-73.

魯若愚,陳力. 2003. 企業知識管理中的分享與整合[J]. 研究與發展管理(15):24-29.

韋伯. 1997. 社會和經濟組織的理論[M]. 林榮遠 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15-216.

趙修衛. 2003. 組織學習與知識整合[J]. 科研管理(3):56-61.

KSCOFF A. 2004. Localis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3:167-185.[JP3]

LAWSON C, LORENZ E. 1999. Collective learning, tacit knowledge and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 Regional Studies, 33(6): 305-317.

PORTER M E. 2000.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l14(2):15-34.[JP3]

SCOTT A. 1997.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technology milieux: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process [J]. Regional Studies, 33:353-365.ZK)

On the Evolution of Creative Parks'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Aggregation Effect” to“Innovation Network”

WANG Fam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g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Yantai 264005)

篇(4)

[論文摘要]提出區域創新是組織問學習過程,分析了創新主體的內部結構以及組織問知識轉移過程。系統研究了區域刨新主體實現多樣化、差異化知識聚集進而創造知識的過程。提出了區域創新能力“中心突出、梯次帶動、螺旋式上升的”提升模式。

區域創新能力是國家創新能力的基礎和組成部分如何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成為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的關鍵。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區域創新。區域創新能力將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目前,中國西部地區處于要素驅動階段,部分沿海地區處于投資驅動階段。我國區域經濟距離真正的創新驅動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無論處在哪一個階段,創新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都需要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在這樣背景下,研究區域創新能力提升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區域創新是創新組織間學習

區域創新能力提高依賴于區域知識積累,而知識來自于學習與創造。創新組織借助區域創新網絡.通過學習獲得知識.通過整合多樣化知識而創新。

1學習在區域創新過程居于中心位置。區域創新是企業的R&D、生產、市場商業等部門之間以及知識提供者、金融、培訓企業之間合作的集體學習過程.當地知識創造、開發或獲取過程是一個集體學習過程主要特征是互動性和積累性。很多創新來源于廠商的交互學習。創新成功的企業,往往能夠利用來自多種渠道的信息和創意方面的資源包括內部研發、同顧客以及其他潛在創新用戶的聯系、同外部企業網的聯系、同外部大學、政府實驗室的聯系等。當代公司幾乎沒有單獨進行創新的客戶、供應商和知識生產部門之問的密切交往以及知識交流很可能改善公司的倉新。

2創新是學習的結果.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取決于新知識的多少而知識來自于學習。區域創新網絡是創新組織問學習的平臺。一個企業家不能單獨創新創新網絡是必需的。技術創新是多個組織結成網絡、跨組織界面的合作創新過程。知識的生產、擴散和轉化過程主要在區域內進行地理因素影響著知識生產、擴散和轉化。創新網絡推動創新組織互動,這種互動合作與協同打破了組織邊界擴展為組織間學習。創新組織以合作為紐帶加速了知識的聚集、流動、傳播和創造.拓展了創新組織獲取知識渠道。

3創新組織間學習特征。組織問學習是指在區域創新網絡中創新組織為獲取需要的創新資源,采取雙邊或多邊的互動學習行為。組織問學習是區域創新能力提高的關鍵。創新組織間學習平臺是區域創新網絡,倉0新網絡將企業、研究機構、政府、中介等多種組織聯為一體創新資源獲取、知識共享是組織間學習的目的。組織間學習是多個組織學習價值觀共享的過程,根據組織特征、學習層次、內容等形成多種學習模式。組織間學習是一種雙向性的動態的多維度的集體互動學習的過程。創新組織問學習具有社會性、強公共外部性、途徑依賴性和動態整合性。

4創新組織問學習過程。網絡中創新組織間學習是知識在不同創新組織間轉移的過程。該過程大致分為知識搜索、知識共享、知識轉移、知識吸收和知識創造五個階段。(1)知識搜索。創新組織只擁有與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緊密相關的部分知識,不可能擁有其需要的全部知識,而且需要永遠大于擁有.積極搜尋外部技術、對企業技術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的企業比那些僅專注于內部研發的企業更具有活力、更能在復雜的競爭環境下生存下去。企業可以通過采用許可證、購買契約以及組織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來搜索和獲取知識。然而并不是所有創新組織都具有搜索知識的強烈愿望知識搜索的有效性和強度往往取決于創新組織的學習愿望和市場導向。(2)知識共享。知識共享是創新組織問學習的前提如果沒有知識共享,創新組織間學習不能實現。知識共享具有雙向性。一方面創新組織知識通過共享系統擴散到網絡中另一方面網絡知識通過共享機制與創新組織共享,使得創新組織的知識庫得到豐富.從而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創新網絡中影響創新組織共享知識程度與是否互惠、信任和聲譽等因素有關。如果創新組織確信通過共享知識,自己能夠獲得有價值知識往往也會向其創新組織提供自己的知識。合作伙伴間相互信任水平影響學習效果。如果創新組織相互信任那么就會共享自己知識。如果創新組織缺乏信任共享知識非常困難。如果提供其他創新組織需要知識能夠使自己地位或聲譽提高,而這種聲譽對創新組織至關重要,那么創新組織就愿意將自己知識與其他組織共享。(3)知識轉移。知識轉移是指創新組織將外部知識轉移到組織內部的過程。知識是創新組織的重要資源。企業轉移知識的能力是企業能夠生存的重要原因。技術獲取方式包括技術許可證、并購、衍生企業、合資、聘請技術人員、購買技術和反求工程等。但是,知識轉移涉及到知識的性質、知識授受雙方的特點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競爭關系.互補關系,信任程度如何)。其中.關系品質和激勵非常重要。(4)知識吸收。在創新組織間學習中,增進創新組織的吸收能力具有特別重要意義。吸收能力是指創新組織對外面新知識的認知、吸收并將知識應用于新產品或商業目的的能力。吸收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最基礎條件。吸收能力是企業從外部技術引進中獲得技術能力的重要要素。企業只有具備了吸收能力.才能吸收應用外部研發成果。吸收能力強弱是解釋知識轉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缺乏吸收能力,往往企業導致缺乏競爭力和學習失敗。吸收能力與創新組織的學習投入、知識基礎和組織文化等要素有關。(5)知識創造。知識創造是創新組織在區域創新網絡知識庫中通過知識挖掘、消化、吸收之后.將知識引入經濟系統創造出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實現知識創新,從而增加網絡知識庫的容量。在創新組織間學習過程中,知識搜索、知識共享、知識轉移、知識吸收和知識創新過程是一個動態循環過程。創新組織在知識搜索、知識共享、知識轉移、知識吸收和知識創新每一環節都需要將知識、信息反饋到區域創新網絡知識庫,保證了區域創新網絡的知識不斷擴充和創新組織問學習層次的提升。創新組織間學習推動區域創新能力得到持續的提升。

二、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過程

1基于CAS理論的創新組織。復雜適應系統(ComplexAdap—tiveSystem.CAS)理論認為適應性造就復雜性。所謂適應性.就是指它能夠與環境以及其他主體進行交互作用。主體是具有自身目的性與主動性、有活力和適應性的個體。主體在這種持續不斷地與環境以及其他主體的交互作用過程中,不斷“學習”或積累經驗”,并且根據學到的“經驗”改變自身結構和行為方式。這種主動性及主體與環境的和其他主體的相互作用,不斷改變著主體自身.同時也改變著環境。整個系統的演化,包括新層次的產生、分化和多樣性的出現.新的聚合而成的、更大的主體的出現等.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派生出來的。

創新組織是適應性主體。在區域創新網絡中,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等創新組織是適應性主體它們有各自目的、內部結構和生存能力.并且為了實現目的而積極、主動地與其他創新組織互動,在變化環境中獲取創新優勢。這些創新組織面對變化環境,適應性能力不同。適應能力強的創新組織能夠根據環境變化.迅速改變自己行為模式,不斷發展壯大,適應能力弱的創新組織反應遲鈍,固守原來的行為慣例,發展緩慢甚至被淘汰。創新組織的復雜性特征。創新組織具有聚集、非線性、流和多樣性等特征。

2創新組織的創新。創新組織具有復雜性,在區域創新環境中非線性互動,創造新知識。(1)流存在于創新組織間。創新組織之間流體現為知識流、信息流、技術流等,通過互動學習、合作創新知識、技術在創新網絡中頻繁流動。如果創新組織互動頻繁.知識、信息流速度高,否則,流動緩慢,如果創新組織信任度高關系密切知識、技術流量大,否則流量小。(2)創新組織獲取多樣性技術。創新組織從創新網絡中獲取資源、技術。網絡聯結多樣化導致獲取外部知識多樣性。如果創新組織聯結能力強.那它與多種創新組織保持聯系,各種各樣知識轉移到創新組織內部.為多樣化知識聚集提供條件。(3)聚集產生創新。創新組織內多樣化知識相互作用,包括外部各種各樣的知識、內部知識。該過程是非線性作用過程聚集是新知識、新技術產生過程,是多樣化技術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發生質變的過程。聚集標志著新技術、新知識誕生,意味著創新組織新知識增加創新能力的提升。

3.創新組織的創新能力提升過程。區域創新環境產生一個隨機漲落可能是創新組織發展的一個機遇。如果創新組織處于解決問題和搜索解決方案狀態,可能抓住這個機遇。創新組織為了解決問題,需要新知識、新知識。(1)創新組織在內部知識庫搜索知識,如果發現能夠解決問題的知識,進入實施階段,搜索結束。如果在知識庫中沒有尋找的知識.需要到區域創新網絡中繼續搜索。(2)經過知識接口到創新網絡中搜索知識。創新組織在網絡中搜索范圍取決于網絡聯結能力。如果創新組織聯結能力很強,那么就會通過網絡聯結進入到其他創新組織的知識庫,進行廣泛搜索。如果聯結能力很弱,創新組織在網絡上搜索范圍很小。創新組織應該提高聯結能力,這取決于創新組織的社會關系網絡。(3)選擇相關知識庫進行查詢。選擇能力取決于對所要解決問題的正確理解對需要新知識的正確判斷,這與知識庫有關,即創新組織具有路徑依賴型,內部知識影響對新知識分析。選擇能力決定著查詢效率、查詢路徑。原有知識可能形成思維定勢、路徑依賴.

限制解決問題的思路(4)知識共享。合作創新受到區域文化、社會資本影響如果區域文化有益于合作、社會資本鼓勵誠信,創新組織彼此信任.雙方達成互惠協議合作創新成功率較高。如果區域文化倡導單打獨斗機會主義盛行假冒偽劣泛濫,社會不講誠信社會資本不佳,合作創新成功率較低。在合作創新過程中雙方或多方互動學習,共享技術、知識和信息.優勢互補,實現雙贏。(5)知識轉移。如果合作創新成功,創新組織從網絡中獲取需要的知識并成功轉移到內部。(6)知識整合。創新組織將外部獲取知識和知識庫的內部知識進行整合。知識整合要求知識具有多樣性、差異性。新知識的產生取決于創新組織的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新知識產生的關鍵取決于創新組織的創新資源豐裕程度包括研發實力、知識存量和能力存量等。(7)創新。多樣性知識聚集相互作用,產生新技術、新知識。新知識產生后納入知識庫創新組織的知識積累過程是創新組織知識增長的過程,也是創新能力提升過程。三、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過程

區域創新能力是區域內各種創新組織創新能力的集合。區域創新能力是創新組織創新能力的宏觀體現創新組織創新能力是區域創新能力的微觀基礎。只有眾多創新組織的創新能力提升了,整個區域創新能力才能提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過程分兩個階段:龍頭創新組織的創新能力提升階段以及協調互動機制帶動其他創新組織創新能力提升階段。

1龍頭創新組織的創新能力提升。由于區域創新網絡中內,創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有些創新組織的創新能力較強有些創新組織的創新能力較弱。由于創新組織的知識存量、倉新能力、所處產業、經歷不同.創新組織呈現多樣性和差異性。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創新組織的反應各種各樣,有些行動迅速,有些反應遲緩。但是,總有一個會抓住機遇率先發展.充當創新能力提升的龍頭。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創新組織。但是,能夠抓住機遇的逼近是少數善于抓住發展機遇的創新組織應該具備三個條件。首先具備足夠的知識儲備,能夠正確分析環境變化.準確識別機遇。其次,創新組織處于搜索狀態,能夠及時捕捉機遇的信息。創新組織處于解決問題,尋求方案;l犬態。如果創新組織不在搜索狀態即使知識儲備很多也不會識別機會再次,倉l新組織與區域內其他創新組織有著廣泛聯系能夠獲取其他創新組織的新知識、信息。

2中心突破梯次帶動周邊。熊彼特指出:“創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時間上均勻分布.而是相反,他們趨于集群.或者說成簇地發生,這僅僅是因為,在成功的創新之后,首先是一些企業接著是大多靈敏企業步其后塵其次.創新甚至不是隨即分布于整個經濟系統而是傾向于某些部門及其鄰近部門”。在龍頭創新組織帶動下.通過產業鏈技術經濟聯系、模仿等方式,帶動相關創新組織創新,這些創新組織再帶動另外一些相關創新組織創新逐漸向擴散最后導致整個區域倉0新能力提升。

(1)產業鏈傳導。區域內某個創新組織進行技術創新,提高了創新能力,提高了創新組織生產率.打破原來產業鏈的生產平衡狀態,對該創新組織上游企業、下游企業提出提高生產率、技術創新的要求,對競爭性的同行企業造成技術創新壓力。那些適應能力較強、創新能力強的創新組織脫穎而出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自己生產率.重新在更高技術水平上維持生產率平衡。那些反應遲鈍不能適應環境變化,將會被淘汰出局.被其他適應者替代。

在企業提高創新能力過程中,那些研發實力較弱的企業通過與大學、研究機構或其他企業合作創新.提高創新能力。該過程對大學、研究機構提出新要求.解決新問題如果大學、研究機構現有知識庫不能解決,需要進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或研究開發探討如何解決新問題.新問題被解決的過程也是大學、研究所的創新能力提高的過程。可見區域創新能力提升是在龍頭創新組織帶動下通過產業鏈、技術經濟等聯系帶動其他創新組織提高創新能力提升,進而提升整個區域創新能力。產業鏈中,許多企業間生產效率需要平衡。如果某工序因技術創新而提高生產率就會打破這種平衡。生產率平衡客觀要求相關環節提高生產率,維持生產率平衡.產生技術創新的需求。產業鏈條會發生連鎖反應.直至整個產業鏈條所有環節生產率全部提高.其中,會產生許多相關創新。例如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就是如此。紡織業由紡布和織紗”兩個工序構成。英國1733年應用新技術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由此產生了紡紗與織布之間生產效率的不平衡。織布工序的技術創新要求紡紗”工序提高效率,呼喚紡紗技術創新。1738年滾筒式紡紗機發明并在諾薩福坦工廠應用.1765年珍妮機發明與應用,大大提高了紡紗生產率。紡紗機與織布機的技術創新大大提高了紡織業生產效率。

十幾年后,177g年紡紗由于“騾機的技術創新,再次提高了紡紗效率,又一次打破紡紗與織布的平衡.紡紗速度領先織布。直至1785年英國臥室自動織機的技術倉0新,重新維持了兩者的平衡。可見,紡與織交替出現平衡一不平衡平衡,通過接二連三技術創新,英國紡織業實現了機械化,這個紡織產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2)示范效應。創新成功的企業在區域內樹立了一個榜樣,其他企業紛紛向他學習,爭相模仿。同一個區域的企業,由于區域文化相同,區域內存在著豐富的社會資本,企業具有地理鄰近性,勞動力在企業間轉移等這些因素導致創新企業在區域內技術溢出較為容易。其他企業很容易獲得技術創新的顯性知識,紛紛模仿龍頭企業進行創新。于是通過模仿龍頭企業帶動一批企業技術創新。

3區域創新能力螺旋式上升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過程是由無數個螺旋上升的子過程構成.每一個子過程遵循“中心突破,梯次帶動周邊的原則,無數個子過程構成了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過程。

篇(5)

一、學校網站的功能與意義

筆者所在的學校為寧海縣教師進修學校,其網站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目前,社會上除教師外對進修學校的職能不十分清楚,對進修學校所做的工作也不十分了解,通過學校網站可以展示全校教師的工作成果,加強與外界的聯系,在社會上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工作氛圍。

(二)教師了解培訓資訊的窗口

學校主要承擔的工作包括中小幼教師培訓、中小學校長培訓、教師的資格認定和成人學歷教育等。學校網站需及時公布各類相關通知,以便學員第一時間了解培訓信息,提前安排學校的教學工作,準時參加培訓。

(三)師德師風的導向窗口

寧海縣的師德師風教育是師資建設的首要任務。作為教師培訓機構,我們有責任挖掘教師身邊的師德典型,充分利用學校網絡平臺,宣傳名優教師的先進事跡,形成師德建設正能量。

(四)教師網絡研修平臺

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育技能。網絡上的資源太繁多且良莠不齊,學校可以過濾整理一些優秀網上資源或自己錄制一些名優教師的教學視頻,也可以購買一些專家的專題講座作為教師網上自主學習研究的材料。

(五)教師咨詢的窗口

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如果有培訓等方面的問題要咨詢,從前一般是通過本校的師訓負責人傳話等,這種方法非常低效。通過學校網站,教師可以獲得多種途徑,如辦公室電話、辦公室主任的工作QQ等,直接聯系到學校的各個職能部門。

二、學校網站的合理更新

寧海縣教師進修學校的前一個網站建于2006年,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網站存在著不適應實際需要的問題:由于學校內部職能分工的變化,網站的建設需要將欄目作一些合并、添加與刪除;以文本為主、純HTML全靜態的網站給訪客留下了不十分理想的視覺印象;原先建站的技術已經落后,網站的速度也緩慢,不能上傳一些大容量附件,更改界面、欄目的后臺管理操作也非常復雜;等等。基于以上多種原因,我校在2013年底對網站進行了全新改版,并于2014年3月向全縣教師推出。

在“去粗取精,合理有效”的原則指導下,學校的新網站進行了以下更新:

(一)采用新的建站技術

學校網站是使用ASP和ACCESS技術組合開發的,采用DIV和CSS布局頁面。采用這種技術的網站有很多優勢:

1.降低了對客戶端的要求

ASP能與ACCESS數據庫交互,將用戶提交的信息在服務器端進行處理,服務器把處理結果傳給客戶端。這樣客戶端只要安裝瀏覽器即可,而且保證了服務器中數據的安全。

2.減少了網站維護的工作量

使用DIV+CSS技術,實現網頁內容與界面設計分離,即網站前臺訪問頁面與后臺管理系統獨立,方便網站改版,大大提高了網站建設與維護的效率。網站管理員可以在后臺管理系統中設置生成不同權限的用戶,靈活添加、修改、刪除欄目等。

3.有利于搜索引擎優化

CSS代碼簡潔,有利于搜索引擎收錄,適合搜索引擎優化,提高了網頁加載的速度,帶給訪客良好的上網體驗等。

(二)結合實際調整網站結構

原網站共有12個欄目:通知公告、教師培訓、干部培訓、中學名錄 、校本培訓、教務信息、視頻點播、網上學堂、教育科研、教苑、政策傳遞、上傳下載。新網站結合目前學校承擔的各項工作,將原來的欄目進行調整,共設置了14個欄目:網站首頁、通知公告、教師培訓、師德師風、教師資格、干部培訓、教育前沿、校本培訓、學歷教育、學陶師陶、教育科研、幼教天地、校刊簡報、網上學堂。各欄目的作用分別如下:

通知公告:提供學校及各處室的各類通知。

教師培訓:提供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通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通訊,教師培訓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

師德師風:提供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文章,包括教師學習師德的體會、師德論壇的文章及師德建設典型事跡推廣等。

教師資格:提供教師資格認定辦公室的教師資格考試的政策、報名、面試、體檢、證書領取通知等。

干部培訓:提供中小學校長、中層干部的培訓通知,學校管理經驗等。

教育前沿:提供國內外的一些先進教育理念與實踐。

校本培訓:提供中小幼學校開展校本培訓活動的動態及學員體會等。

學歷教育:學歷函授及遠程招生的政策及相關的報名信息、管理課程與考試安排等。

學陶師陶:提供陶行知思想研究活動的通知、活動開展情況及陶友們的學陶體會等。

教育科研:教科研通知、課題研究情況、教師論文和科研動態等。

幼教天地:提供幼兒園教師及園長培訓的通知、學習體會和管理經驗分享。

校刊簡報:上傳校刊《教苑》和師訓《簡報》的PDF格式電子稿,方便全縣教師網上閱讀。

網上學堂:將一些名師、專家的講課視頻以FLV格式分類保存在該欄目下,共有學科教學、師德論壇、專家講座、校長論壇、領雁工程等十個子欄目,與全縣教師共同分享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

(三)首頁界面與內容的創新設計

網站在首頁界面和內容的設計上也有一些創新:原網站導航欄一行最多只能放10個欄目,新的網站共有14個欄目,并分成兩行排列,沒有子欄目的放在上一行,有子欄目的放在下一行,看上去大氣而獨特;各處室的通知除了在各欄目分別顯示外,所有的通知都自動歸總顯示在通知公告中;將網站最新鮮、最精華的內容顯示在首頁的“首頁頭條”和“文章推薦”中,讓訪客第一眼就能了解網站的最新資訊;將學校最近開展的培訓活動以圖片新聞的形式循環滾動播放;網上學堂中的資料都采用FLV格式,能直接在線播放。

(四)新增網站交互功能

原網站只能單向展示網站信息,無法與訪客互動交流。更新后的網站提供了多種聯系方式與交流途徑。(1)聯系方式:公布了學校各科室的辦公電話。(2)投稿信箱:方便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論文或通訊直接投稿到校刊《教苑》、師訓《簡報》或者網站的某個欄目。(3)在線服務:QQ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簡單方便的即時通訊工具,學校每個科室主任的QQ都以浮動窗口形式掛在網頁上,而且保證工作期間8小時在線。訪客碰到疑問,只要單擊“在線服務”的某個QQ就能與對方交流,而且事先不用加對方為好友。

三、學校網站的科學管理

學校建立了網站管理組織,不但要求全校教師參與到網站維護中來,而且在中小幼學校安排了信息員,保證網站內容的不斷充實與及時更新。除此之外,學校網站管理員還要加強網站的安全管理,保證學校網站的穩定運行。

(一)建立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領導(書記)與信息技術教育處主任任副組長,各處室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信息技術教育處,由信息技術教育處主任任辦公室主任,信息技術教育處網站管理員任副主任,學校各處室副主任為成員。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領導網站建設與信息提供、審檢、登記與等;定期組織工作交流與研討,確保網站健康、安全運行。

(二)安排校內外信息員

校內信息員為網站管理辦公室成員,校外信息員為中小幼學校校(園)本培訓負責人,建立縱橫聯動的系統,及時提供與交流培訓信息與動態,以推動培訓工作向更優方向發展。

(三)明確網站管理員的工作

網站管理員及時維護、接收及上傳信息,及時統計與分析相關數據如網上學堂各類視頻的點擊數,分析教師的學習興趣、學習時長與培訓需求,定期維護域名,及時續費等。

篇(6)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 低壓電器行業 浙江溫州

中國在近三十年電力需求迅速膨脹,這是經濟增長的必然產物。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六千萬千瓦左右,至2008年這一數字已達到八億千瓦。發電設備和低壓電器設備配套之間為1:4的比例關系,即每增加一萬千瓦發電設備,約需四萬件左右的各類低壓電器元件與之配套。巨大的市場份額帶動了低壓電器行業的繁榮發展,浙江溫州的低壓電器產業群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

低壓電器產業群內大部分企業的產品面向低端用戶,并采取低價策略參與市場競爭,使得產業集群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集群內企業數量過多,內部競爭激烈,原來享有的集群經濟優勢逐漸減弱。同西門子等跨國企業相比集群內企業生產的產品存在數量多,單價低,利潤薄,以及產值低等特點。為了減小差距,突破發展瓶頸,如何從新一代低壓電器產品上取得突破,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集群內企業普遍思考的問題。

一、新一代低壓電器產品的特點

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3個階段,即以模仿設計為基礎研制的第1代標準化的產品;以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為基礎制造的第2代產品;以跟蹤國外新產品技術自行研發的第3代產品。如今我國的低壓電器研發正在向新一代邁進。新一代產品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高性能。即產品主要技術指標較第三代產品有顯著提高。

二是高可靠性。即從產品設計、材料選用、制造工藝、產品檢測等方面綜合考慮,提高產品可維護性,方便用戶使用。

三是電子智能化。即將智能計算機芯片集成到低壓電器產品中,如智能斷路器、智能熱繼電器、智能接觸器、智能電動機保護器等。

四是模塊組合化。新一代低壓電器模塊化程度大幅提高,主要表現在產品模塊化部件將越來越多,產品功能不斷擴展,模塊安裝與調換更為方便,各類模塊標準化、通用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五是可通信網絡化。新一代產品除實現多總線通信外,還能直接與工業以太網連接,在某些特殊場合還可采用無線方式通信。

六是綠色環保。新一代低壓電器的設計、生產、使用、回收等環節都要考慮生態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從以上的特點可以看出: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模塊化需要加大行業內技術投入得以實現。而產品的電子智能化、可通信和綠色化需要行業間的大力協助才能得以實現。

二、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的供應鏈管理勢在必行

產業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的集合,其結構向上下游兩個方向延伸至供應商和銷售渠道以及終端客戶。產業集群具有網絡化、文化同一性、地域性、明確分工等顯著特征,即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擁有相同歷史、文化和傳統的產業集群內的企業不僅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生產服務供應的企業,而且包括下游的銷售商及其網絡、客戶等。同時,側面可延伸到互補產品的制造商、技能與技術培訓機構、行業中介組織以及基礎設施等公共物品的生產企業,從而形成一個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與產業相聯系的網絡體。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顧客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供應鏈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它是企業戰略由“縱向一體化”向“橫向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產物。供應鏈管理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實現供應鏈中企業密切合作。

低壓電器產品70%的零配件是沖壓件,這些零部配件幾乎都能在溫州當地“15公里經濟圈”內采購得到。由于文化同一性、明確分工等特征使得集群供應鏈運作效率非常高,它的優勢在傳統低壓電器零配件供應中表現非常明顯,這部分優勢在新一代產品生產中必將得以延續。然而新一代低壓電器產品的零部件技術要求水平高,涉及電子、計算機芯片、通信等多個行業,短時間內溫州地區不可能形成為新一代低壓電器配套的能力,集群供應鏈為未來低壓電器行業的發展貢獻有限。因此需要以產業集群為基礎擴大供應鏈的范圍,使一些擁有新一代低壓產品配套技術的供應商融入進來,形成以產業集群為基礎的新一代供應鏈。新一代的供應鏈還能將產品研發和制造中應用到的諸多行業的資源聯系和整合進來,由單一國內企業與跨國企業的競爭,轉變為以低壓電器產業集群為基礎的供應鏈與跨國企業的競爭。

在這個全新供應鏈中由于地域范圍更廣、技術要求更高、零配件品類更為復雜,對于供應鏈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供應鏈管理的必要性也凸顯出來。

參考文獻

[1]王洋.產業集群視角下鋼鐵產業創新網絡的研究.學位論文.北京交通大學(2008)

[2]惠寧.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效應研究.學位論文.西北大學(2006).

[3]孫勁濤.產業集群與區域競爭優勢研究.學位論文.江西財經大學(2006).

篇(7)

論文關鍵詞:新網絡,安全,計算機

1.編程在安全技術中的體現

1.1微機基礎上的安全控制

在局域網落下,通過IPX協議來實現網絡技術對等通信的正常運行,IPX協議具有很大功能,它可以用來支撐網絡層數據報接口,支持數據的接收和傳輸過程,完成用于與服務器設備的連接功能,還可以組成數據和包頭。通過數據傳輸方式和分組的長度來實現包頭的編程過程,而數據的分組類別、目的和節點位置都會影響到包頭的編程程序。網絡號、應用程序、節點及節點位置都會對數據的編程控制有影響。

1.2網卡基礎上的安全控制

網卡中的整理存儲器可以發送或存儲數據,并通過這些數據實現分組編程,用戶可以通過網卡中的命令器進行編程,從而可實現對數據的緩沖作用,也可實現對網卡狀態的控制。該技術簡單、操作靈活,但針對性不夠理想,使用范圍有限,不可移植。

2.網絡存在的安全問題

2.1安全問題

計算機終端的多樣性分布。成就了開放性、互聯性的網絡模式,這樣的網絡模式也導致一些病毒和黑客有機可乘,每臺計算機系統都具有保密性,計算機系統將信息記錄好后并進行對其授權,被授權的信息才可以被檢索和使用,倘若未被授權的數據信息被傳輸,是因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保密性受到了病毒、木馬、一些惡意軟件等的破壞。

計算機網絡漏洞使計算機網絡的完整性受到破壞,還有惡意木馬、病毒等物理侵犯方式都對網絡的完整性構成威脅。另外還有一些用戶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因無意操作或不小心操作下給網絡帶來不安全影響,一些不明病毒被一些查詢文檔攜帶而被無意下載或打開,造成網絡病毒入侵。

2.2網絡安全的存在形式

網絡安全問題受到威脅的因素有很多,木馬、病毒、物理入侵等是一些較為常見的影響網絡安全的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安全隱患因素。用戶在網絡使用過程中,有時一些數據信息被刪除、修改或者是入的一些操作,導致使用者的部分或整體數據信息遭到破壞,使用者接收到的是一些被改動發生變化了的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安全受到嚴重影響。還有一些網絡黑客,它們在將正常使用的網絡用戶數據信息破壞后,在選擇一個合法的用戶偽裝為自己的替罪羊,轉而嫁禍于它,成為一個電子欺騙方式。再者,網絡用戶因自己的需要會搜集大量的網絡資源,一些網站會設置相應的授權限制,需要用戶在使用前按要求設置帳戶密碼信息或身份信息等,從而注冊成該網站的會員才被授權有資格使用,一些惡意攻擊者會躍過網絡協議要求而非法入侵,造成非授權使用或訪問。

計算機因軟件或硬件自身存在的故障也會造成網絡不安全,伴隨網絡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一直存在,網絡用戶只有在自己使用中對安全因素予以關注,并多加注意和維護,盡量減少因網絡安全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

3.維護網絡安全使用

小小的軟件系統組成了計算機網絡,但計算機的正常運轉也需要像大型機器一樣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檢測,音樂鑒賞論文才能使網絡正常為人們所用,隨著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現在的飛速發展,安全問題一直存在,根據大量的經驗累積判斷,計算機出現問題通常發生在軟件和硬件部分。

3.1硬件的安全維護

網卡、交換機、集線器、網線等組成了計算機的硬件系統,硬件系統的維護很復雜也需要仔細,要想維護好硬件系統,就要經常對網卡、交換機、集線器、網線等組成了計算機的硬件系統進行仔細檢查,若發現有質量或安全隱患的元件存在,就要及時更新、重裝。另外,也要對硬件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網卡的配置與否,能否達到上網的要求,都需要定期檢查,硬件的安全,才能保證計算機的正常使用。

3.2軟件的安全維護

計算機的正常順利使用,很大程度依賴于軟件系統,軟件系統不同于硬件系統,硬件系統出現損壞可以更換,而軟件系統是一個很難的技術開發過程。軟件技術的應用首先是要檢查網絡的設置狀態是否正確,服務器及訪問地址是否正確等,計算機與網絡連接后,通過網絡協議可以進行網絡的認證和設置。

連接網絡后,通過防火墻或查殺毒軟件對整個系統進行安全檢測,對干擾網絡正常運行的病毒或軟件要進行清理,以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這與防火墻、殺毒軟件這類軟件也要定期進行版本升級,以防數據信息的損壞。

計算機硬件系統倘若長時間的不到維護,會影響網絡的運行速度,但在網絡正常的情況下,網速的大小則于系統中數據的傳輸速度有關,若出現數據傳輸緩慢的情況,則要及時檢查交換機或集線器的工作情況。

4.維護網絡安全應采取的對策

網絡安全存在形式除了因為硬件的故障或損壞而引發的物理問題外,還與很多人為因素有關。

4.1預防病毒侵擾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計算機病毒出現的形式和種類都呈現出多樣性,復制性、潛伏性、寄生性于一身特點的病毒,給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帶來了麻煩,針對大面積肆意泛濫的計算機病毒,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明確了病毒是可以防范和破壞的。一些IT工程師們也根據不同病毒的不同特點開發出了一些查殺軟件,但是這些病毒與病毒的查殺軟件經過一段時間對抗后,會失去效力,所以病毒查殺軟件的開發還是一段漫長的路需要不斷提高開發。

4.2防火墻的作用

數據信息在不同的網絡、不同的計算機進行傳輸的過程時,防火墻發揮了它強大的保護功能,防火墻可以實現對數據信息的安全檢測,它可以阻止網絡中的惡意干擾,對一些非法訪問的網站或網絡進行阻止。

除了上述所述網絡應對策略之外,也可以安裝一些保護、防火、不間斷電源等設備進行物理防范,根據網絡使用者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使用制度。也可以對網絡漏洞進行定期修補或升級,或者對一些網絡數據設置密碼,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被加密,到達接收端時自動解密,將原始的數據還原,避免了不法分子或黑客的惡意侵入。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應對方法,但因干擾網絡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平時在使用時要自己謹慎。

5.結束語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網絡的廣泛覆蓋,它已與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密不可分。計算機網絡的正確使用,它可以為人們帶來便利、財富甚至是利益,但若因為網絡的安全問題給計算機打來破壞,后果也是不可彌補的。為此,在正確合理使用計算機的前提下,養成定期對計算機進行檢測、維修保養的習慣,開機聯網后,現清掃處理下可處理的病毒或惡意軟件,確保在一個安全環境下使計算機發揮其優勢為人們創造便利。

參考文獻

[1] 張瑞娟.新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思考[J].科技廣場,2011,(11):79-81.

[2] 張艷冀.福利彩票中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分析[J].科技展望,2014,(19):26-26.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玩肥熟老妇bbw视频| 国语对白嫖老妇胖老太| 日本老熟妇乱|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ai|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性色av免费观看| 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 极品少妇hdxx麻豆hdxx|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少妇激情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饭桌上故意张开腿让公h视频|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mba下载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欧美xxxxx高潮喷水|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yy111111少妇影院| 国产操逼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少妇下蹲露大唇无遮挡|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免费人成视频xvideos入口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疯狂做受xxxx欧美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