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5 22:17: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愛國主義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佳的“園丁”,它是學生積極參與知識探究的內驅力。正如蘇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說:“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音樂教學的學習興趣?!爆F代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般情況下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因此,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善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合理利用多媒體,巧妙設計出栩栩如生的動畫教學情境,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作者在執教“京劇基礎賞析”一課時,就在導入環節應用多媒體展示了色彩豐富、形態各異的京劇臉譜,并伴隨著韻味十足的京調音樂,許多學生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饒有興致地期盼京劇的正式開場。再如,作者在執教《綠葉》這首歌曲時,運用多媒體聲、光、色、形合一的優勢,創設了美妙的情境:燦爛的陽光下,樹木郁郁蔥蔥,遠方的牌坊旁“躺著”幾所小茅舍,小河流水潺潺,再配上動人的背景音樂。在如此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視聽覺都被積極調動起來。
此時,作者先要求學生給畫面自編歌詞,然后反復朗誦,接著給畫面配上《綠葉》的原歌詞,最后制成簡單的MTV讓學生盡情欣賞優美的畫面,傾聽悅耳的歌聲,從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深刻理解歌曲的內涵,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在學唱中將歌曲的情緒自然地表現出來,愛國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在高中音樂情境教學中,我們務必選擇與作品內容直接相關的視覺畫面,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場面,也可以是間接的主題聯想畫面。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江南笛王趙松庭的笛子演奏曲《早晨》時,作者采用多媒體展示了令人神往的春曉圖:在一片蔥蒼茂密的樹林里,一縷晨曦透過林隙微露,萬籟俱寂,一兩聲鳥鳴讓人無暇遐思……此時,動聽笛聲悄然響起,“笛子獨奏《早晨》”的流動字幕從左向右慢慢移動,突然,字幕化作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如此的情境導入,學生很快就進入了預設的教學意境之中,使學生產生無限的美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情懷油然而生。
二、巧妙結合戲曲民歌精華,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以縣教委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我校本學期工作目標為指導,以首都農村教育現代化實驗區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北京市德育整體工作綱要》,以養成教育為基點,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校園禮儀和和社會禮儀為重點。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把教育學生和管理學生有機結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設適合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環境,積極創建追求實效,育人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標
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環境教育和養成教育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確立自信心和奮斗目標。工作重點為養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知識、明禮儀的合格中學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工作中心;以全體學生為活動主體;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以校訓、校歌、?;盏葘W校文化建設為重點,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以“奧運年”為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活動,從奧運禮儀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學生思想體驗的形成過程,在活動中體驗,在參與中發展。
四、本學期常規工作
1。落實市縣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以觀念的更新推動德育工作的創新。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班級文化建設;開展優秀班級、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以和諧班風促優良校風。
2。落實全員德育,開展學生成長導師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我校實際,以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為主題,面向全校教職工開展教育論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評選、表彰活動,引導教師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
3。加強學校德育信息化建設,創設校園德育網頁,發揮網絡德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構建師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臺。
4。加大不良行為學生轉化力度,加強問題研究,執行班級、年級、學校三級管理,落實幫教活動,開展不良行為學生轉化研究。
5。加強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規范化和制度化邁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穩步提高。
6 。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培訓,提高班、團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實現班級自主管理。
7。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向教育性、愉悅性方面發展。
8。加強常規管理,促進養成教育。
(1)繼續加強班級量化管理,推行月紅旗班、進步生、優秀生、及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
(2)繼續辦好“知心信箱”和“面對面”的咨詢工作,提高學生的咨詢率、面詢率,注重實效。
(3)堅持和完善家訪制度,深入開展家長學?;顒?,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4)嚴格升降旗制度,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5)辦好廣播、板報、櫥窗,充分發揮宣傳作用。
(6)規范班主任素質工作手冊的使用。
五、本學期重點工作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1)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及《密云且中學班主任工作條例》,加強規范化管理。
(2)開展“學生最愛戴的教師”評選活動,促進形成全員德育工作氛圍。
(3)以我縣開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為契機,充分發揮縣、校優秀德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經強驗交流和表彰,以推進我校班級管理再上新臺階。
(4)進一步推進新型班集體文化建設,加強對班干部、團干部的培訓,充分發揮班干部、團干部的作用,加強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學生成為學校的主人。
(二)。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1。以“3。5日學習雷鋒”活動為為契機,組織全體中學生成立學雷鋒小組,開展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公物、團結互助、文明禮儀等方面美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2。與班級文化建設為相結合,以“清明節、勞動節、科技節、青年節、母親節”為契機開展系列主題教育,對學生進行行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奧運,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中心內容,抓實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
1。拓展學生“十個文明習慣”的培育形式,幫助學生認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提高文明素養。
2。。以活動為載體,在中學生中廣泛開展奧林匹克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1開展校級“奧運項目觀賽禮儀知識”競賽;(2)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開展“我班的奧運項目”活動,豐富學生的奧運知識。
(四)加強法制教育和珍愛生命的教育,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1。通過落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每兩周一次舉案說法制度和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光盤、錄像等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2。加強對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學校不良行為學生的總體檔案和個體檔案,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2)進一步明確學生成長導師制工作職責,從思想、行為、學習、交友、家庭環境等各方面了解學生的狀況,有針對性的做好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本學期進行成功案例征集與評比。
(3)貫徹縣教委《關于加強嚴重不良行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見》(XX年11號文),認真落實六項制度,即:不良行為學生不到校追蹤制度,出現問題及時報告制度,學期轉化情況上報制度,法制校長定期講座制度,幫教人和政教處定期與不良行為學生談話制度,定期案例評析制度。要嚴格學校、年級和班級三級管理,明確各自職責。在發揮導師幫教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同伴幫教的作用,對極個別嚴重不良行為學生還要確定民警幫教人,不斷增強轉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發揮心理健康教育課的作用,通過講座、團體輔導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另一方面發揮心理咨詢室的功能,做好學生個體、不良行為學生、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20__年春季學期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繼續以《小學生德育綱要》為基礎,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指針,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文明行為的養成為重點,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深入學習德育課程標準,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校園文化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文明意識、耐挫能力和創新精神,塑造我校學生新世紀新少年的新形象。
二、德育工作重點:
(一)抓好隊伍建設,強化德育意識,要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學校德隊的隊伍建設,做到全員育人。
1、完善管理網絡。
德育管理是一個整體系統,繼續建立完善校內"一點三線"的德育管理網絡格局,實行校長總負責,分管校長具體負責,法制副校長密切配合,學校教導處操作執行,黨團組織、少先隊通力協作的德育管理機制。根據德育工作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
2、優化骨干隊伍。
重點抓好班主任隊、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構建班主任、少先隊員導隊伍科學管理的機制,抓住"選配、培訓、激勵"這三個環節,繼續組織定期學習、現場觀摩和考察研討、班主任三項基本功競賽。建立穩定、提高班主任隊伍的激勵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輔導員崗位職責規范、嚴格考核的同時,建立文明班級、優秀班主任評比制度。加大獎勵力度,進一步提高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并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向優秀班主任傾斜。
3、建立育人體系。
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體力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教師的師德狀況如何,直接影響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學校要利用政治學習時間進行法規、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專題學習和討論,開展"愛崗敬業""正師風、揚師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主題的教育系列活動,要使全體教師主動適應德育教育的新形勢,真正成為德育管理者,實現德育"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深入研究,拓寬思路,加強德育的思想建設。 本學期,重點引導教師關注學校、關注班級、關注同事、關注學生。在以下幾個層面上形成共識:
A集體和睦相處: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員,人人都受歡迎;
B人人有權參與:每個人都是學習、生活的主人,人人都應參與;
C共同互助合作:個人問題也是大家的問題,只有互相幫助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D滿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篩選人、放棄人,而是培養人。
(二)加強基礎教育,培養文明學生
1、深化愛國教育。
繼續規范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內容以"五愛"為主線,做到學期有計劃,周周有主題。要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臺、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的宣傳作用,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作用,以重大節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提高德育實效。
2、繼續常抓養成教育。
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管理是加強校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養成教育也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繼續推行行政、教師值日、紅領巾值日崗制度,深入實施體驗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繼續開展創“文明班級”活動,設立“文明班級”流動紅旗,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路隊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每周匯總,考核優勝班級獲流動紅旗。對這三項制度的實施情況加強指導、考核,確保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使學校形成班班爭先、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從站好隊、做好操、掃好地、講衛生、有禮貌、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十分好習慣”等基礎行為入手,養成以下好習慣: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文明禮貌,微笑待人;學會尊重,耐心聽他人說話;保護隱私,別人的東西不亂動;利人利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做; 待人友善,觀看比賽文明喝彩;遵守規則,上下樓梯靠右行;勤奮自強,天天鍛煉身體;環保衛生,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五自"能力,確保學生行為規范合格率為100%,品德優良率為99%以上。
3、強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是雛鷹行動的核心內容,已成為在青少年階段所必需具備的素質。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調動他們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競爭意識,要積極并有針對性地講解、示范、實踐操作,使“五自”活動更具操作性,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
4、滲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為根本,繼續開展“八榮八恥”系列教育和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牢記公民道德基本道德20字(愛國守法,勤儉自強,明理誠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本學期開展"學習雷鋒精神,弘揚道德規范,塑造誠信形象"活動,促進學生基本道德觀念的形成和文明習慣的養成。
5、加強法制教育。
繼續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通過法制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師生演講、參觀展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建立后進生幫教制,消滅在校生違法犯罪行為的出現。
6、開展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通過觀察、談話、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在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的同時,要加強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指導,及時矯正某些學生的畸形心理,增強他們的抗挫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優化育人環境。
1、校園 班級環境美化。
進一步加強校園走廊文化、墻上文化,班級文化,做到環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繼續進行每期期未班級文化建設的教室文化評比活動。讓學生全員參與,主題要突出教育意義和人文關懷,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動手力。
2、升旗儀式序列化。
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要求內容豐富,在保留傳統的愛國、勵志等內容的基礎上力求同社會生活、時事政治緊密聯系,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形成序列。
3、板報設計個性化。
繼續精心設計校、班兩級黑板報,體現科技、敬廉崇潔、平安校園、消防教育、文明禮儀等方面的特色的校園文化及各班的個性。
(四)調動各界參與,發揮整合優勢,實現“三結合”。
1、提高家教水平。
繼續按要求辦好家長學校。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范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并且認真做好資料搜集、積累工作,進行走訪學生家庭活動。家訪要不拘形式,不固定時間,本著關心學生,溝通理念的目的,提高家訪質量。本學期教師家訪要達到全班學生的30%,通過其他形式與家長交流要達到40%,并做到有對象、有目標、有效果、有反饋、有記錄。讓家訪真正成為建立起教師、學生、家庭互動的三者關系,成為進一步摸索出心理教育的突破口,成為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到每學期同每位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書面和短信息聯系,特別重視做好與后進生家長的經常性聯系;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并把家訪工作納入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
2、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
充分發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會五大員(報告員、家教員、幫教員、宣傳員、校外輔導員)、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區共建活動。大力開展學雷鋒互助、環保等活動。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使在校生違法犯罪率繼續為零。
(六)重視學科滲透,加強德育科研。
1、挖掘滲透內容。
德育要寓各學科教學之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語文、社會等學科要充分發揮人文學科的優勢,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和基本國情教育;數學、自然等學科,要通過中國和世界科技發明與發展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教育,愛國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音、體、美等學科也要結合學科特點,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質,激發愛國主義情感,磨練意志品質,培養團結協作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2、優化學科教學。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全員性策略,教師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滲透德育教育來優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各學科要繼續上好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課,要繼續認真上好思想品德、晨會、班隊活動課。
3、開展德育科研。
全體教師要樹立向科研質量要效益的現代意識,要認真學習教科研理論的書籍并運用于德育實踐研究。要認真作好學習筆記,要針對新形勢下的學生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撰寫有一定質量的教育論文,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
三、主要活動建議:
以“關注生活、勇于實踐”為特色,本學期的德育重點是繼續引導學生開展“走進生活、走向實踐”為主題的道德實踐系列活動。
1、各月的教育重點是;二、三月份,開展“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活動;四月份,開展“環保小衛士在行動”活動;五月份,開展“能手巧手就在我們之中”活動;六七月份,開展“我們也能創造美”活動。
2、結合相關節日,相機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三月份學雷鋒日和“三八”婦女節,開展凈化、美化社區活動和慰問媽媽的活動;四月份環保宣傳周和植樹節,開展環保宣傳和植樹、養花種草活動;五月份的“五一” 勞動節、“五四”青年節,開展與勞模、優秀青年代表手拉手活動;六月份開展藝術節活動。
3、結合學校管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服務意識。一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少兒維權中心服務活動能有實效,心理信箱、心理咨詢電話啟動實施。二是建立“問題學生”檔案,加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個案研究。
4、結合日常教育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可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理想教育活動、參觀訪問活動等。各班要根據各自德育教育重點和學生實際,組織開展主題內容充實、突出、形式活潑的中隊活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特色 推進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8
1 轉變觀念,領導高度重視
對于現在學生存在的種種不良行為習慣和心理問題,很多教師在觀念、方法、手段上還沒有足夠準備,相當然地把本屬于心理方面的問題簡單地歸為思想品質問題,習慣于居高臨下地說教。對此,棗強中學深刻認識到:重點中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視,應該刻不容緩地提到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議程上。
2 健全組織、抓隊伍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獨唱”,而應該是全員參加的“合唱”。棗強中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這一專門負責輔導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應運而生,組織了一支學校領導、科研人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科任教師、校醫在內的90多人的心理輔導隊伍。為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面有效地貫徹落實下去,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活動,抓好隊伍建設。
在廣大教師內開展心理教育理論學習,印發各種有關心理教育的理論、經驗轉變教師觀念,提高理論修養,掌握心理教育方法。開展各級培訓,在幾年中,我校邀請河北師大教授劉茗、山西教育科研所主任張載曦、中國社會科學院心理中心教授羅江、華中師大心理教授尹鄧安、石家莊市德育處處長曲連坤等來我校做精彩報告;同時,我校又組織30多人次到北京、武漢、石家莊、承德、衡水等外地參加學習培訓。開展經驗交流,發現好的典型馬上召開現場會推廣,互相學習、互相啟發,不斷提高。學校購進大量的心理教育圖書、資料、錄像帶,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學習。
3 形式多樣的對策,全方位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3.1 利用教學課堂主渠道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綠色課堂
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按照學生心理特點設計和組織教學,抓好三個基本環節:一是課前設計環節。充分挖掘教材教法中的心理教育資源,圍繞學生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要兼顧學生現有水平和學習能力差異,體現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二是課堂組織環節。要優化教學過程,符合學生認識規律,注意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實施。三是師生交往環節。教師的言談舉止包含心理健康的內容和價值,對學生要求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不要挖苦、諷刺。強化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用愛心撫慰學生心靈,這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3.2 班主任工作要注重讓學生在參與自我管理中發展自我
班主任要運用心理教育原理,面向全體,系統優化學生心理品質,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成長氛圍,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執行、監督,并把許多問題提交到學生自律委員會處理,就在學生的自我管理中,學生學會了互相幫助、合作,學會了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3 優化學校的心理環境,創造良好成長氛圍
學校是學生每天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校園環境及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深刻影響,學校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抓好校園建設,發揮校園文化環境教育功能。近幾年,學校投資近百萬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建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地圖兩個景點。我國著名書法家劉炳森為我校書寫了“為著民族偉大復興”的校訓。在校園醒目地段,設置著愛國名人的名言警句。建立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倡導團結、勤奮、嚴謹、競先的優良校風,樹立敬業、愛業、求真、創新的良好教風,培養學生尊師、守紀、厚德、篤學的學風。
3.4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入競爭機制,使學生保持良好心情
學校每年組織大型的三節,即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要求全員參與,在豐富多彩、健康向上、高雅的文化生活中,使學生得以展現自我,獲得成功的喜悅,受到美的熏陶,發揮創造才能,增長實踐能力。每學年新生入學組織為期10天的軍訓,安排國防知識報告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耐挫力。每學期組織演講會、知識競賽、剪紙、書法比賽、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展現學生自我,增強自我意識。開展“我愛我家”、“走好青春第一步”、“認識自我”等主題班會。舉辦成人儀式,不斷完善學生自我形象能力,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講話主題具有針對性、教育性、激勵性,增強了學生奮進、愛國、自律意識。建立了棗中廣播站,創辦了《棗中生活》、《班級參考》、《陽光驛站》等校報???,開辟了校園板報、櫥窗,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傳授學生自我保健知識和心理衛生常識,促進學生保持正常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培養其社會適應能力。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建設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咨詢。我校在高一、二年級設置每周一課時的心理活動課,由專職心理教師按省編教材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心理教育。同時,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作的心理教育網絡。
4 階段性成果
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深刻轉變。平等、尊重、溝通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旋律,綠色課堂成為學校的一大亮麗風景。
學生心理得到全面發展。通過全方位的工作,學生在人格、自我意識、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耐挫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斷提高。2011年11月,衡水市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現場交流會在我校召開,與會全體40多人到我校進行了參觀指導,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對衡水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2011年12月,專職心理教師董秀影的《快樂每一天》活動課,被評為省級二等獎。2012年12月,我校楊曉燕老師的《團結就是力量》活動課,獲得衡水市優質課一等獎。近幾年來,我校發表相關論文16篇,其中獲衡水市心理教育論文獎四篇。
論文關鍵詞:生命教育,大學生,生命,“基礎”課
近年來,關于大學生自殺、他殺、虐待動物等新聞卻不絕于耳,他們對生命的輕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他們對自己生命的輕視和對他人生命的漠視與殘忍?除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心理問題、社會因素等原因外,還與一些高校長期缺乏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沒有很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有很大的關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程,它的特殊性決定了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必須始終堅持以生命關懷為核心,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生命和生活質量。
一、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謂大學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價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對終極信仰的追求,養成學生的關愛情懷,使他們學會過現代文明生活。在現階段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國現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學家楊書子院士對我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后認為:過弱的文化陶冶使學生人文素質不高;過窄的專業教育使學生的學術視野不寬德育論文,學術基礎不牢;過重的功利主義導向使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與基礎訓練不夠;過強的共性制約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足。生命教育在這種理性化的教育中越來越邊緣化。
第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學生的功利取向越來越明顯。當代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物質條件日益豐富的時代。經濟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生活空間,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學生們價值觀念的重大改變,可能出現部分大學生熱衷于追名逐利,存在著狹隘的個人主義傾向。對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狀態表現出淡漠。這種消極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使大學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生命觀、價值觀的引導,引導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論灌輸輕實踐體驗的傾向制約了生命教育的實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幾乎都設有心理咨詢機構,并開設了相應的心理教育課程,這些課程中或多或少地滲透著對大學生的生命教育論文參考文獻格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學生的心理壓力,糾正了一些偏差行為,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若能在大學生群體中正確開展生命教育,開設專門的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對生命的意義進行思考,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及存在的意義,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熱愛生活,培養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結合“基礎”課的教學提高大學生的生命教育
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基礎”課是“05方案”中本??扑枷胝卫碚撜n的必修課程,在其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是應有之義。結合對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群體生命現狀的調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我們認為大學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認知關懷教育、生命價值教育、憂患意識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礎”課的教學中加強生命認知關懷教育。
認知關懷教育主要是增強個體對自我生命的認識、肯定、接納和珍愛,是對他人生命乃至整個生命世界的同情、關懷與愛護。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學生樹立積極的生命情懷,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還關心整個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礎”課的教學中加強生命價值教育。
生命價值教育就是通過對生命科學、醫學相關知識的講授,使大學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認知,明確“生”的可貴和“死”的不可避免,著力解決人“為什么而活”、“怎樣活著”、“生命存在的價值”等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從大學生自殺以及違法犯罪的個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學生之所以選擇輕生來結束自己年輕鮮活的生命,就是對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第三、在“基礎“課教學中加強憂患意識教育。
人的發展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無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時長中發掘自身最大的潛能德育論文,這也就是生命發展教育的核心。我們應當在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幫助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通過努力取得成功,讓學生在不斷的鼓勵中激發其自身潛能.從而提高對自身的價值肯定,充分展示個性,達到提高個人生命質量的目的,要讓學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寬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礎“課教學中加強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動手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心理調適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讓其領略到“活著真好”,爭取“活出點意義來”。如抗挫折能力,要讓學生知道挫折只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必要過程。需要有積極良好的心態去樂觀面對,應增強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調適能力。正確地面對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會讓學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賞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義。
三、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挖掘生命教育題材
課題組老師結合多年從事“基礎”課的教學經驗,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從中挖掘出了適合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題材,并對教學環節進行了相應設計。眾所周知“基礎”課是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的教育。其中,人生觀教育是整個課程教學的重點,所以在基礎課中開展世界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學時最終的落腳點為人生觀問題,從人生觀問題擴展開來可以對學生實施相應的生命教育。(如圖所示)
1、引導學生用正確的世界觀看待生命
世界觀決定人生觀,它是人們對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看法和基本觀點,所以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極其重要。世界觀教育屬于哲學的范疇,但對于高職院校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哲學”課程,所以在“基礎”課的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一些相關教育,讓學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觀性、聯系的普遍性以及萬物運動的無止境性等等,動員學生愛護我們的地球,珍惜身邊所有的生命現象,增強大學生的生命認知和生命情感。落實在“基礎”課的教學上,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對祖國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國的燦爛文化和自己國家的熱愛之情,并將這種愛擴展到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及人民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同時生命教育的實踐性很強,我們可以結合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活動來進行德育論文,如探訪養老院、孤兒院、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等,以培養學生對他人和社會的關心,學會與人相處,學會以感恩之心來善待生命。
2、引導學生用高尚的道德觀善待生命
詩人但丁曾說過:“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說明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行“基礎”課的教學不能只是將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價值體系,通過教師的講授傳達給學生,而是通過道德教育使學生進行道德實踐才是關鍵。教學中可以選取“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的先進事跡展開課堂討論,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學生養成道德習慣,自覺履行道德義務,關愛社會,關愛他人,創造有價值的人生。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典型視頻,并設置問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討論來展開課堂教學,可以選取近期網絡上出現的頗具爭議的“變態女大學畢業生屠殺小兔子”的視頻,女大學生對動物生命的漠視必會激起學生的憤慨和心靈的觸動。
3、引導學生遵守法律構筑和諧社會
近年來,一些被人們視為“天子驕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質、高層次的大學生們紛紛觸犯法律,身陷囹圄,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與我們所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背離。“基礎”課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僅是對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識的一般解說。但教師不應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學中要“有的放矢”,切實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和法律素養。教學中不忘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規范中所蘊涵的權利基礎,消除法律規范是關于義務或以義務為本位的規范的誤解,避免權利和義務的錯位,樹立權利觀念。要盡可能把行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層次,運用法律知識和理論剖析“為什么”,使大學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國家的、社會的、個人的法定的、應有的權利義務德育論文,并由此正確地把握它們在法律上的關系,使“感覺”深化為“理解”,進而內化為自覺的行為,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實現個人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4、引導學生用崇高的人生觀指引人生
這里所講的崇高的人生觀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內容的人生觀。一個樹立崇高人生觀的人才能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對待生活,始終對祖國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當今相當浮躁的社會氛圍下,人們越來越多地趨向于追名逐利,變得失去了理性,疏遠了純真的情感,靈魂變得愈發孤獨。在這種形勢下,作為“基礎”課的老師在教學中務必要向學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價值觀的種種危害,動員他們樹立崇高科學的人生觀;要讓學生明白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一個人無論地位如何,從事什么職業,只要他盡心盡力去為他人、為社會服務,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價值的,最終達到學生科學對待人生環境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本書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9年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張清,劉紅斌.大學生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專輯):101 ―103.
[3]劉濟,李晗.論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張國民,廉利.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內涵淺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8,(4)
[5]楊芷英.生命的追問大學生生命教育管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8)
[6]肖杏煙.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J],《高教探索》.2009,(5)
努力開創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校貫徹落實了《教育部2002-2003學年教育目標管理考評方案》,不斷完善自我,與時俱進。建構一個充滿陽光的學習化的校園,使教師步步走向成熟,學生天天有進步,學校年年有新起色。過去的一年我們立足自己的崗位不斷探索、努力耕耘,上下一心,團結協作,取得了可喜的的成績。
師生參加公司教育部的各項競賽取得突破性進步;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然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現;校本課程的全面鋪開,為素質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教育信息網的快速發展使課堂教學的環境得到優化;校園文化、辦學條件獲得較大改善等等。現根據教育部評估工作的指導意見,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做總結匯報。
一、辦學思想和目標
我們提出了“以人文精神為主導的管理”這一辦學理念,提出了“內強素質爭先進,外樹形象爭市場”的辦學目標。一年多來廣大教職員工在校黨支部、行政的帶領下,以科研興校為主導,以規范管理為主線,以學習培訓為抓手,以校本教育特色為主創,培養了一批“勤奮、廉潔、奉公”的干部隊伍,逐步形成了“正己、敬業、愛生”的教風,“勤奮、文明、樸素”的學風。初步形成了奮發有為、和諧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圍。保持了“公司德育示范學校”及“十堰市環保綠色學?!钡墓鈽s稱號。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二、以人為本、精心設計、注重實效,構建整體的德育體系。
學校一貫堅持“以德為首”、“以德育人”的辦學方向,重視和加強德育隊伍的建設,按照“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班主任隊伍的積極性,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思想、行為狀況以及生理、心理特點,調整和充實德育內容,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政教處對學校最大的德育隊伍——班主任進行了系統管理。如:開學初,發放的班級管理檔案,德育工作安排表……將班主任工作條理化,系統化,方便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工作。政教處還加強對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培訓,日常工作的指導、考核、反饋與獎懲;通過舉行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組織班主任撰寫德育論文;開展“學生行為評語撰寫評比”;組織主題班會競賽等活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工作扎實穩妥有序,本學年無一例臟、亂、差班存在。
組織開展了“讀好書、唱好歌、排好隊、掃好地、說好禮貌用語”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開展了“元旦游園”等寓教于樂的活動,良好的班風、校風得以形成。充分利用和開發德育資源,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不同層面的愛心和責任感的培養。1、是爭做家庭好成員。針對獨生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現象,開展家庭好成員活動。通過“我為媽媽做早餐”、“我做爸爸的小助手”、“我是家庭小清官”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培養主人意識、親情意識、責任意識。2、是我做學校小主人。學校建立小主人日制度,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他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做文明的示范者、校園的管理者。3、是建立社區服務隊。每年3月5日是學雷鋒活動紀念日,學校政教處、少先大隊部都組織學生到社區清掃衛生。使學生知道我們生活的所有環境都是我們的家園,需要我們人人愛護。4、是牢記祖國在我心。每周一次升旗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心靈得到進一步凈化,情感進一步升華,士氣進一步高昂。
認真貫徹教育部德育工作安排,大力開展“走進家庭”家訪活動。通過制定家訪檔案了解各班工作的開展情況。經日常檢查與期末總評,我校20個班主任家訪人數都達到了教育部規定60%的家訪次數。通過家訪,班主任與家長的距離更近了,工作方法更靈活,更適合學生實際了,學生行為習慣向好的方向穩步發展。
隨著“非典”在全國的蔓延,在學生中進行個人衛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教育學生科學是戰勝病役的唯一方法。我們牢固確立了“每一個教職員工都是學生的安全責任人”的思想,認真履行值日職責,做好安全臺帳記錄,履行“零報告”制度,切實加強安全教育,并將其納入德育工作的常規內容,確保學生安全無事。學校先后組織了四次全校性大掃除,堅持每天消毒,加強對各班教室衛生區的檢查,督導。同時召開班主任會,統一思想,責任到人,徹底消滅隱患,爭取取得抗擊“非典”的勝利。
為了提升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我們主動申報并認真實施國家立項課題《小學網絡德育的課件建設與開發的深化研究》,在學生發展性評價、家校聯系與信息反饋、班班交流等實踐領域作了可貴的探索。
我校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教育,落實了在教務處負責下的,由年級組長直接管理的后進生教育工作網絡,建立檔案,落實幫教責任人,并開展了外出參觀、集體例會等有助于后進生進步的各項活動,后進生教育工作扎實有效地得到了貫徹實施,學校連續多年無學生違法犯罪現象。
三、以校為本、倡導教研、搭建平臺,鋪設新時期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石。
高素質的教師群體是學校的興校之本,也是有效落實辦學理念的有力保證。學校一直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教師隊伍建設上我們主要實施三項工程、抓好五項培訓、提升四種能力。實施三項工程:一是師德、師風建設工程。為造就一支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首先抓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職業道德、法律意識。二是名師工程。名師是學校教研教改的帶頭人,是教師進步的領頭雁。本學期學校開設了社會實踐課、數學實踐課、電影課等校本課程,挑選了觀念新、能力強、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這些新學科的教學開發任務。為名師的培養加大力度,提供展示舞臺。三是青年教師培養工程。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采取政治上嚴格要求、業務上悉心指導、工作上壓擔子、思想上常鼓勵、生活上多關心的做法,通過以能帶弱結成幫教對子,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抓好五項培訓:一是學歷培訓。我校小學教師大?;嚷蕿?5%,兩年來參加高學歷培訓的教師數量不斷增加,學科不同,現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占30%,為提高教學實力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教育理論培訓。實行兩培法:(1)學校內部培訓。(2)專家培訓。本學期我??朔щy先后選派教師200人次參加省級、市級各類培訓,通過過這些教師的匯報課和學習心得交流向廣大教師傳播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如:王志六、黃沈平老師從武漢學習歸來所講的《風車的故事》、《撈鐵牛》兩課促進了老師們觀念的轉化。學校掀起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校內涌現出了一批以學生為主體,關心學生發展的好課。三是教學實踐能力的培訓。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學校在語文、數學兩個學科開展了“以課例為載體促教師發展”的教學研究活動。承向紅、王松齡、雷小芳、曾葉妮、王倩的研討課給廣大教師以啟迪。四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培訓,確定培訓內容,確定時間,舉辦課件制作競賽。促進了廣大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培養教師們的信息開發能力。五是教育科研能力培訓。首先是科研方式方法培訓。本學期我校申請了兩項省級以上課改課題《學生發展性評價的研究與實驗》和《小學網絡德育的課件建設與開發的深化研究》。為了搞好這兩項課題研究,學校領導親自輔導,從實驗方案的撰寫、實驗過程的培訓、實驗結題的總結等環節來進行指導。激發廣大教師科研熱情。本年度還組織教師自擬試卷、組織檢測及質量分析等教育監控活動,提高了教師把握教材的水平,鍛煉了教師計算機操作能力。在這種培養、運用與發展的管理模式下,教師的四種能力得到提升:自覺更新教育觀念的能力;了解學生并轉變教學方式的能力;新的教學評價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
事實證明這種思路、方法是正確可行的。廣大職工工作中有了自信,教學中有了熱情,增強了參加競賽的的積極性,提高了教育成績:在教育部電教館組織的“三優”活動中,我校上交作品50份,獲獎44份,獲獎率88%。在科協論文競賽中獲獎教育論文14 篇其中二等獎7 篇,創我校新記錄。公司優質課競賽語文學科鐘利園老師講的《云房子》獲一等獎,相應的課件、稿本送省參賽。王敏鈞老師講的美術課獲二等獎。在教研室組織的抽測中學科成績也有突出的進步。
(四)加大力度,彌補缺口,優化環境,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著眼未來,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各項工作,學校致力于教育技術的現代化建設。目前,擁有計算機校園網、廣播網、閉路電視網三網合一的系統。全校18個普通教室全部安裝了計算機,每個辦公室一臺計算機,做到了教師人人能上機,個個會操作。與東風公司教育部校校通的接軌,實現了網上資源共享。本學期為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自籌資金購置了一臺實物投影儀,組建了一個電影放映室,改建了一間能容納150人的階梯教室。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多功能教室的建成為科研、教改、優化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學校正在為創建“電化教學實驗學校”而努力。
怎樣使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健康向上、奮發進取的力量,精神得到凈化?這是我們刻意追求的環境育人境界。本著校園環境建設科學性、藝術性、教育性、實用性的原則,我們對校園進行整體規劃。一進校門墻壁上那醒目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警示學生們要遵章守紀爭做校園文明星,主席臺上紅色的地板襯著壁畫《八駿圖》顯得金碧輝煌,給走進校園的每個孩子一種奮發向上的激勵?!皩W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的教育目標下,同學們展示著飛揚的個性和特長。四周的綠樹、紅花,錯落有致。走廊統一掛置的名人畫像及其簡介、地圖等,滲透著愛國主義、革命理想教育。這一切像春雨滋潤著幼苗,激勵著孩子們健康成長,奮發向上?!安┎杀婇L,志在超越”不斷激勵著全體師生奮進,它定能使每一片綠葉更加翠綠,讓每一朵鮮花更加嬌艷。
(五)加分項目
1、中小學生文藝匯演學校創作舞蹈《籽呀》獲二等獎。
2、中小學生乒乓球競賽獲男子組團體第二名。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辦法:
1、學校開展的實驗課題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及時總結出我校開展實驗的經驗和成果。
2、部分優秀教師沒有形成自已的教學風格。需要進一步鍛煉培養。
(七)綜合評定
學校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效果顯著。綜合評定:優
2002——2003學年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我們不僅成功地實行了EVA工資改革,率領廣大師生抗擊了“非典”,還順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成績面前不驕傲,我們要在總結現有經驗,推廣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集思廣益,大膽開拓,用智慧和汗水,用辛勤和努力,用責任和奉獻,用團結和協作,共同澆開我校的教育之花,使之芳香四溢,使之碩果累累。讓我們振奮精神,不斷學習和提高,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再創新局面。
對數學文化的思考與實踐
六合勵志雙語學校 俞曉強 13405881122
[內容摘要]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體操給人的感覺是輕巧的,靈動的,柔美的,數學也應該是靈動的、活躍的。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數學對于很多學生卻是沉重的,思維沒有應有的跳躍。
在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思考之外,筆者認為還應考慮到教學的內容在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思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教學中,筆者把數學課外活動當作實踐教學“讓學生感興趣的數學”的“試驗田”。通過數學史話、數學家故事、拓展訓練 、科學性小研究等多種活動,達到了“感受數學趣味、體現思維靈性、發展創造才能、激發學習興趣”的效果。
在正文中,我從理性思考、具體實踐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數學 文化 思維
[正 文]
一、思考:什么樣的數學才是最吸引學生的?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的學習從根本說就是對人思維的培養。數學思維品質具有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等幾個特性。數學應該是充滿靈性和智慧的一門學科。
數學教師經常為學生不愛學習數學而苦惱,我們經常抱怨學生“不動腦筋”。而越是到初中階段,我們越是發現學生對數學是苦惱的,畏難的,思維是停滯的,他們經常把解題結果正確性寄希望于老師的講解。
縱觀我們的數學教學:單調的講解,人為制作的所謂“思維難度”,為了形成技能而進行大運動量的練習。數學缺少了思維的快樂,缺少了文化的內涵,缺少了所該有了的靈性。
因此,我們呼喚數學文化的回歸,呼喚數學靈性的體現,創設最能吸引學生的數學內容。
什么是數學文化?它是人們很自然地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問題解決的方法去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并豐富我們的生活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習慣思維結果。
知識可作為學習的最重要的內容,但如果不增加數學文化的元素,就不會培養出真正有數學素養的人?,F在的課堂中把解題訓練作為數學學習的全部內容,使數學文化在課堂學習中無法體現,而學生在枯燥的訓練中,隨著年級的升高,對數學越來越懼怕,數學何以能促進改革其思維的發展。
從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到對數學文化的理解是對數學知識一種全新的提升,數學文化的范疇比數學知識當然是大的多,同時它真的成為本身數學素養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機械的解題能力。缺乏文化氛圍的簡單的知識教授,只會使學生限于無窮無盡的記憶和解題中,最終是興趣的消失,思維的停止。如同數學中的奧數原來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最后卻是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接觸奧數后逐步散失了對數學的興趣,數學成了學生最不喜歡的一門課。
在對現行的數學教學的反思中,對數學文化的回歸的呼喚表明:如果數學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數學教學對促進人的發展、構建人的精神、形成人的理性思維能力的價值和意義在學生數學中得不到體現,數學教學何以能培養有“文化”的,有創造性思維的人。
在教學中,我一直在不停的實踐,尋找最能打動學生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中,最讓學生感興趣的不是我教授教材的內容,而是我的豐富多彩的數學課外活動。
上完上一節,學生就關注我的下一節的內容,他們努力做好作業,以使我不占用課外活動來講解題目。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中,課本是其主要的內容,但課本中對數學文化不是主要內容,數學文化是教師在滲透中進行的。
在這里我重點談一下在數學活動課中數學文化的滲透,在這里,學生將充分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數學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的力量,對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興趣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
二、實踐:在課外數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
1、體驗——形成積極思維的動力:
中國在數學研究上自古以來一直有突出的成就。這方面的知識所表示出的中國人的智慧,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也是激發學生在數學知識產權的學習上有積極思維的動力。
由數學故事所引發的思考會使學生在體驗一些數學家的故事中感受數學的真實性,同時促使學生在數學思考中感受數學家的研究快樂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情感體驗。
如學生學習算術平方根的時候,查到平方根“ ”,1220年意大利數學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為平方根號.十七世紀法國數學家笛卡爾在他的《幾何學》一書中第一次用“ ”表示根號?!?”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個字母“r”變來,上面的短線是括線,相當于括號 。學習數學,是從學習數學符號開始的。每一個數學符號,它的產生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它們尋蹤探源,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數學發展史的同時,體會到數學符號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滿著智慧靈光、閃爍著生命活力。 數學符號故事也將會引發學生對數學的強烈好奇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再如:八卦一般是與封建迷信相聯系的,而這里也有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尤其是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公元1646-1716年)曾經為設計乘法計算機而絞盡腦汁時,他收到了一個到中國來的傳教士寄給他的八卦圖。使他從中受到啟示:如把“--”看成“0”,把“-”看成“1”,形成了下面的聯系:
學生聽后非常興奮,現代的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路上,也曾經有過中國古人的智慧。
2、探索——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在數學教學中,對知識技能的培養大于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在現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更重視對學生的思維多樣性的重視。但這種思維多樣性的培養,經常受到課程內容的限制。同時在應試的思想下,多種思路的解法經常只是在新授時的展示,在練習中又逐漸被老師所希望的那種方法固定下來。
從課本中走出來,提供更豐富的探索內容,消去了擔心學生的多樣性的解法會對考試成績產生影響的顧慮,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自由和靈動了。在數學活動課上,根據學生掌握數學的程度,適當地安排介紹古今中外數學史上的一些名題。如向學生介紹中外數學家解決“幻方”的不同策略:楊輝法、羅伯法;介紹歐拉哥尼斯堡的“七橋問題”、牛頓的“牛吃草問題”等等。這些歷史數學名題,因其精妙的解題思想與策略,向學生展現了數學的無窮魅力,將會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啟迪著他們的心智,激蕩著他們的心靈。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一節內容時,向學生展示了勾股定理名證欣賞片段
如圖1,ABC 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CAB為直角,在邊 AB、BC 和 AC 上向外分別作正方形ABFG、BCED 和 ACKH,過點 A 作直線AL垂直于DE交DE于點L,交BC于點M,連接CF、AD。
圖1 歐幾里得證明
這個證明巧妙地運用了全等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積與長方形面積的關系來進行。不單如此,它更具體地解釋了“兩條直角邊邊長平方之和”的幾何意義,這就是以ML將正方形分成BMLD與MCEL的兩部分!這就是各種證明方法中最為著名的歐幾里得證明法!
在這種證明方法中體現著一種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幻燈片演示:圖2):
圖2 動態演示歐幾里得證明方法
本案例以勾股定理的證明為介紹內容,分面積法、拼拆法、剖分法、直接法四種典型的思考方法進行介紹。通過介紹歷史上一些有名的證明方法,如:歐幾里得證明方法及其動態演示、趙爽的弦圖證法、伽菲爾德證明方法等等,引導學生在欣賞歷史上的勾股名證時體味數學家思維的精妙,數學證明的靈活、優美與精巧,感嘆數學的美!
在傳統的勾股定理教學中,教師往往對證明方法一筆帶過,而將重點放在定理的結論介紹與應用訓練上,探究文化內涵也只是利用其“誰比誰早多少年”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設計這樣一堂“勾股定理名證欣賞課”,將多元文化引入數學課堂,我們就會發現“誰比誰早多少年”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數學是全人類共同的遺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數學思想、數學創造都是根深葉茂的世界數學之樹不可分割的一枝,從而消除民族中心主義的偏見,以更加寬闊的視野去認識古代文明的數學成就,同時,通過不同數學思想方法的對比,如介紹的各種方法中所涉及的進與退、分與合、動與靜、變與不變、數與形、一與多等等的辨證思想,可提高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并學會欣賞豐富多彩的數學文化。
在教學的過程中,可安排足夠多的時間讓學生在欣賞的基礎上自己動手進行拼、補、湊的實踐活動,親自體驗發現的過程,感受動手的樂趣。
再如:我在班上給學生上了“與眾不同”一節找規律的課。首先給學生呈現了以下的圖形讓學生探求規律。
學生的觀察角度一開始就多樣起來,與我的預設答案完全不同的想法,我都給以了充分的肯定。結束前,我嘗試著要求學生自己能想這樣創造一些與眾不同不同的圖像嗎?并且能說出合理的理由。作業交上來后,合理而有趣的構思非常出色。下面就是就個出色的作品。
圖一
圖二
圖一的同學對汽車感興趣,他設計的圖案全是用汽車的標志作素材,他說這里面也有與眾不同不同的數學內容。比如說;其它圖案的圖形內部的線段交點都多于一個,只有最后一個圖形的內部線段的交點只有一個。
圖二的同學巧妙的利用數學中的運算符號編題,只有圖六的圖形不是運算符號,其它圖案的圖形都是+、-、×、÷、=、[ ]組成的。設計巧妙,圖性直接和數學聯系起來。
在具體的情景和物體中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分析它們,這是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方面,在這里數學不在是“與我無關”的枯燥的內容,而是有了文化的氣息,數學文化與學科教學聯系了起來。
3、創造——拓展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在今天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是一種達成共識的教學趨勢。決定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今后發展力量的是有大量的創造性的人才,大量的模仿式的解題訓練使學生的創造思維被扼殺,靈活多變的解題變成了只是機械的對解題方法的套用。在日本非常流行一些幾乎沒有實用價值的異想天開的節目,如《超級變變變》》《鳥人比賽》等,有研究表明正是這些民間的創造性很強的節目使日本在創造發明方面有很了不起的成果。
我把趣味數學引入到課堂中,“異想天開”就是我的嘗試。給學生一組圖片,如:
……
讓他們自由的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簡單的線條組成的圖案具體轉化為生活的物象。思維完成了由抽象到具體的自由轉換。在這里數學的意義被放出大了。簡單的枯燥的學科數學變成了有包容性的“大數學”
第一個圖形,有人說它是瓦片;有人說它是書的背脊;有人說它是一個圓柱的一半……,第二個圖形,有人說它是一面扇子;有人說它是一面將要打開的門;有人說它是墻的一角……?!胺e極思考,踴躍發言”不再是老師一再強調的內容,真正變成了學生的自我表現需要,最不喜歡說話的孩子也有了發言的沖動。
我要求他們把自己的想象在紙上畫出來,一個個生動的名字又出現了:我的思維倉庫、我的思維百寶箱、世界上最古怪的想象……
學生在課堂上享受著想象,他們想象著并快樂著。合理想象、合理推理、抽象能力都得到了體現。
這樣的數學課堂使學生產生了什么變化呢?超過了我的預期想象。在數學活動課開始之前,他們反復詢問:今天上什么?臨時改動數學活動課內容,需要先和學生商量,否則學生會極力反對。在這里老師和學生都享受到數學的“教”與“學”的快樂。
在整個實踐中,我主要是側重于數學史話,數學故事,智力數學等與課本知識完全不同的知識進行教學,雖然是數學文化中的一種較淺的層面。但它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積極思維的動力,拓展探索的能力方面仍然發揮了明顯的作用。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課堂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而要實現數學文化走進課堂的目標這需要我們教師堅持不屑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1997年4月
[2]鄧東皋,孫小禮,張祖貴.數學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張楚庭 數學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沈康身 歷史數學名題賞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涂榮豹 《數學教學認識論》 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2007.9.13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