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1 14:24: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家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哲學史》雜志中最為穩定且刊發比率較大的就是對儒家哲學和道家哲學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
首先,儒家哲學仍占主流。從儒道兩家的橫向比較中可知處在世紀之交的儒學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儒學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基石,經過長達2000多年的積淀與傳播,已深深根植于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養的主張更是當今時展的迫切需要,特別是我國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更是很好的繼承和發展了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紀儒學思想仍然保持著一貫性的優勢發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漸上升。2000年,《中國哲學史》上討論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關于儒學的論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為12篇,2001年差值縮小為5篇,2006年的差值為8篇,2007年差值為7篇,總的來說儒道兩家平穩的保持著較小的差距。當前,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意義日益凸顯,若想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必須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而道家著力倡導的“天人合一”觀,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傳統道家思想對現代科學思想具有重要的啟發性,當代新道家又與新科學有著深刻的聯系。[2]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尋求寶貴的思想資源成為現實的選擇。
再次,大量高價值的出土文獻的研究也引發了新的傳統文化研究熱潮。《中國哲學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簡和上博楚簡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論文進行了針對郭店竹簡的學術爭鳴,2001年03期幾乎用了整個版面來安排“出土文獻與中國哲學思想史專輯”,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獻研究,而且研究內容不再以單一的儒家學說為主,而是關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諸多內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簡帛文獻的方法論進行了思考、總結。大量出土文獻的研究拓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視野,加大了對先秦諸子的研究力度,特別是為早期儒家研究開辟了新的境地。
無論道家還是儒家哲學研究都在不斷創新,屏棄不合時宜的封建社會的思想糟粕,更加關注現實,不斷地吐故納新來完善與提高自身,不斷探索新的問題,老問題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國現代哲學和現實問題研究得到長足發展
2000年“經濟全球化與中華文化走向”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加強了中國哲學與現實經濟社會的密切聯系,《中國哲學史》雜志進行了報道,并加大了傳統哲學與現實相結合的研究力度,而且這一重要角度也成為期刊導向之一。
(一)現代哲學研究逐漸呈上升趨勢。中國現代哲學研究從“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著非常強的現實感。2000年以來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呈多專題發展,人們將目光鎖定于對現代哲學的反思上,這一類型論文的刊文數量在2007年達到近7年以來的新高。時代的發展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創新現代哲學。馮友蘭、張岱年等現代哲學巨匠的思想精華既是對傳統哲學的創新和發展,又為我們確立新的思想體系指引了正確方向,是溝通傳統哲學與現時代的橋梁。為了適應國內外客觀現實的變化《中國哲學史》對中國哲學進行了現代性探索,開始注重哲學研究方法的探討,不斷創新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新的哲學概念、觀點和原理,數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長了近3倍。
(二)中國哲學與現實聯系增強,正在逐步構筑新的哲學體系。中國哲學與現實的聯系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2006年探討儒學與和諧社會建構、環境保護及生態平衡關系方面的文章達到6篇。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為中國哲學與現實的密切結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另外,儒學為了適應新的社會歷史發展狀況,也在不斷地進行內部思想資源的整合及與外部社會思潮的融合,不斷創新思想形態與理論內容。儒家所倡導的以“仁”為核心的和諧思想對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2000年04期發表了湯一介的《孔子思想與“全球倫理”問題》,認為孔子時代存在著嚴重的“道德危機”,如今的人類社會面臨著更多、更復雜的文化道德問題。孔子思想能夠為建立“全球倫理”提供極其重要的資源,成為不同國家和民族能夠共同接受的倫理準則。[3]《中國哲學史》期刊也更多的關注儒學與生態問題。儒學對宇宙和人生關注較多,深入探討了人與生命、人與自然的關系,可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踐的指導思想。當前,時代對中國哲學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的現實它需要其進一步反思和創新,2007年討論社會現實問題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學思想正在醞釀。
三、邁向中西交融---中國哲學的國際化
自2000年起中西哲學交流一直保持著明顯的遞增趨勢。進入新世紀,中國哲學全球性發展意識增強,拓展了國際視野。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對話、溝通和交流日趨加強。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文化思想也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而開始了國際化的進程,中國哲學要應對這一新的趨勢,并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積極推向世界。中西哲學交流內容涉及倫理、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哲學研究方法論等諸多內容,逐步構建起交流與融合的大平臺。
摘要:古琴在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它源遠流長不僅有眾多的琴家和作品傳世,更有豐富的琴論文獻留存。縱覽這些文獻,可發現古琴藝術與儒、道、釋的思想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古琴音樂的發展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溫柔敦厚”、道家“順應自然”“淡和恬淡”和佛教“調適融通”“心空寂靜、其樂無喻”等思想的影響。無論從古琴的形制、古琴音樂的審美準則等方面都揭示了古琴音樂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思想。
古琴藝術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始終占有位尊價高之地位,古琴音樂所表現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是中國音樂文化發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琴,琴曲,琴家,琴文化,組成的古琴藝術從琴的產生到發展始終與中國傳統文化緊緊相連在一起。在中國音樂史中的樂器領域里,古琴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可謂得天獨厚、無與倫比。在歷史的進程中它作為一種樂器,也可看作是一種文化禮器,一種文化的精神。
古琴是中國文人的摯愛,歷來有“士無故不撤琴瑟”這樣的說法。“士”從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中國琴文化的主體部分,儒、道、釋是中國文人所信仰主要宗教(或哲學),其美學理念也鮮明的體現在古琴的音樂和文人的琴學理論中。
一、古琴與儒家的關系
中國的古代文人,即也是儒人,儒家思想是中國文人思想中的核心。儒家思想觀念自然滲透到文人對古琴音樂的理解,可以說古琴音樂不僅是中國文人音樂的代表,也是儒家文化的音樂載體。
儒家在音樂審美方面格外強調“平和”“中和”。“平和”一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元年》:“中聲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彈矣。于是有煩聲,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聽也”。從文中可以看得出其排斥“聲”、以“中聲”為美的思想,由此“平和”也是儒家音樂審美中重要的審美準則,凡是能使人保持平和之心的音樂即為“中聲”,否則即為“聲”。 孔子將其要求的“廢鄭聲、正雅樂” 思想注入音樂傳播中,將琴曲、琴歌規范成“正樂”,又通過古琴提高道德修養達到修身以合“復禮”,他的琴藝活動奠定了古琴必習“正音”,有修養的君子必習古琴的修身準則。后人班固繼承儒家《樂記》的思想,指出“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正人心也。”(《白虎通》)唐代白居易詩句中的“調慢彈且緩”“調清聲直韻疏遲”即是音樂“平和”、“中和”的體現。范仲淹以“清厲而靜,和潤而遠”為“中和之道”,排斥“妙指美聲,巧以相尚”等等都是文人琴家對古琴審美思想“平和”“中和”贊成的體現。
二、古琴與道家的關系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遵循和推崇的是“道法自然”的原則,“道”即萬物的根本,是自然和人類社會之母,先天地而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因而是至善至美的。在聲音上的反映,就是“希聲”的“大音”。以有聲之樂為參照,即充分肯定了無聲之樂的永恒之美。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一種音樂的永恒性和超脫性“大音希聲”是道家主要的音樂主張。
“淡兮其無味”也是道家另一重要思想,其對琴人的音樂審美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魏晉阮籍有“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味”,他提倡的是恬淡之樂;唐代時,“淡”開始被較多地用于形容琴樂風格,“清泠由本性,恬淡隨人心”“曲淡節稀聲不多”“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等詩句表明恬淡之音已被唐人作為古樂、雅樂的標志因而受到推崇。宋代真德秀在《贈蕭長夫序》中也贊揚古琴“希微”“寥寥”的風格。徐上瀛則認為“琴之元音,本自淡也”“琴聲淡則益有味”,并說“淡”就是要“使聽之者游思縹緲,娛樂之心,不知何去”。老子“淡兮其無味”的主張還與儒家思想結合,形成“淡和”審美觀,既是以儒家思想改造道家思想的結果,也是道家思想本身局限所致。
此外,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裹,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表達了詩人對琴樂的一往情深。這是一首具“曠逸”類琴心的典型詩文。竹林中獨自彈琴,不為傳達心情給他人,并且與豪情之長嘯交替,以琴自樂,且有豪氣,實甚曠遠而俊逸者。在王維的另一首《酬張少府》中,也明顯的在琴中寄以曠遠之心:“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萬事不關心,不但功名利祿已無所感,喜思哀樂也可盡棄了。任吹解衣帶的松風與山月為琴心之伴,甚為瀟灑而飄逸。從文人隱士的筆觸中,無不透露出玄逸幽淡的空靈。某種程度上,曠逸的琴音使人達到了“無音”的境界。
從古琴的命名上來說,古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也不少。據清初《五知齋琴譜》中記載的中國古琴造型就有5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古琴樣式有伏羲式、神農式、仲尼式、子期式、連珠式、蕉葉式、落霞式等。它們具有詩情畫意的的名字“玉澗鳴泉”“萬壑松風”“石上清泉”“仙人友”“天籟”“秋籟”“招仙”“澗泉”都具清幽自然之態,這也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淡和恬淡的具體體現。
三、古琴與佛教的關系
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之后備受大眾接受,尤其受到文人的所推崇,其佛理與中國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并得以迅速地發展。禪宗的“頓悟說”,把禪理與琴學聯系在一起。認為參禪和學琴有同樣的思維方式,都須“瞥然省悟”,即頓悟,才能超越自我、藹超越塵世,達到至境。明代的李贄則認為“聲音之道可與禪通”,除此之外,他還認為學琴之徑與參禪之途相通還因為“此其道蓋出于絲桐之表、指授之外者”,即通過在現實生活中修道、悟道,追求無名、無際,超越萬物去尋求那冥冥宇宙中永恒存在卻又虛無之佛性,達到心靈之解脫,音樂也是通過有聲之樂去尋求超越物質、感悟心靈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奇妙人生之精神境界。
可以說“頓悟說”的出現,使很多傳統文人的人生追求、審美取向、文藝創作也因此產生了重大影響和轉變,最終佛教和儒、道兩家三足鼎立、并駕齊驅。但就儒、道兩家來說,佛教的琴學還是比較薄弱的。在眾多的琴論文獻中極少反映佛教思想的內容,琴曲創作也如此。與佛道有關的只有《釋談章》《普庵咒》《色空訣》《法曲獻仙音》《那羅法曲》等。現存琴譜中分別有清末釋空塵編撰的《枯木禪琴譜》,以及清初署名“蔣興儔(疇)”編撰的《和文注琴譜》和《東皋琴譜》。到明清,琴論中還出現了對佛理的強烈排斥,甚至禁止僧人彈琴。那是因為傳統音樂美學歷來視華夏之音為正樂,反對胡夷之樂的侵入。這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佛教音樂在古琴中的發展,同時也是造成佛教的琴學弱于儒、道兩家的原因之一。
說到古琴與佛教的密切關系,應該從宋代的琴僧系統開始。這個貫穿北宋一百多年的琴僧系統,他們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對古琴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琴僧系統的祖師爺是宋太宗時的宮廷琴師的朱文濟,另外還有他的后人和尚夷中、知白、義海、則全和照曠等。非僧人中也有很多熱心于佛家琴學的。徐上瀛晚年曾寄居僧舍,所以佛教思想對他有較大的影響,佛教倡導教徒超脫塵世,在佛土中尋求精神解脫,徐上瀛就要求演奏者“絕去塵囂”“遺世獨立”“雪其躁氣,釋其競心”。佛教主張禁欲,否定音樂享受,徐上瀛就說“使聽之者……娛樂之心不知何去”。在“潔”況中,徐上瀛更是以佛理論琴。
盡管儒、道、釋三家從各自的教義出發,對音樂的功用、目的等有不同的看法,但在音樂的審美上其總體特征基本一致,即均以“平和”“ 淡和”為其審美準則,視淡、雅、和等音樂為美,排斥艷、媚、俗等音樂。并從古琴的形制、古琴音樂的審美準則等方面揭示了古琴音樂的文化內涵與哲學思想。
參考文獻:
[1]殷偉.《中國琴史演義》
論文關鍵詞:法律傳統;法律起源;法律思想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現代法律要求研究的對象。對我國傳統法律思想尤其是儒、法、道三家思想進行重新梳理和解釋這無疑也是對我國現實的法律實踐面向法制現代化轉型有著重要的價值啟示。
一、中國傳統法律起源概述
(一)中國傳統法律源于何時
一是認為起源于五帝時代。如《管子·任法》有:“皇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來,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皇帝之治也,置法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
二是認為起源于夏代。這種觀點是基于公共權力的設立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學說。這種公共權力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構成這種權利的,不僅有武裝的人,而且還有物質的附屬物,如監獄和各種強制設施,這些東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會所沒有的”。
三是認為起源于商代。我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有學者根據考古發掘的殷墟甲骨資料推定,漢字出現于商代,因此中國傳統法律也應當源于殷商時期。例如,陳顧遠認為,“《中國法制史》之始頁,惟有斷自殷代”。
四是認為起源于原始社會末期。現代法律被定義為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在探討我國傳統法律起源的時候,從國家的起源作為探索點。我國古代法,早在黃帝時期就已見端倪,《皇帝李法》作為法的胚胎已孕育于原始社會末期的母體之中。
(二)中國傳統法律何以產生
關于中國法律何以產生,目前學術界還存在比較多的觀點,但占主導地位的是“刑起于兵”和“源于祭祀”這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刑起于兵。在原始社會末期,戰爭使軍紀、號令成為規范;戰爭促進了最早的審判制度;戰爭促進了懲罰手段的誕生。二是認為源于祭祀。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逐漸制度化,進而固定為一整套行為規范體系。
二、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洞悉
在中國傳統法律思想中以儒、法、道三家思想占主導地位,儒、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以后對以后的歷朝歷代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在中國傳統法律特點這篇文章中有必要對這三家思想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一)儒家法律思想
“先秦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以人的道德發展為基點,論證了因人的道德成就而形成的道德等級的合理性,設計了“圣、賢、民”的道德等級秩序,并說明禮教是實現這種等級秩序的主要途徑。當然,這種等級秩序是以服從于道德成就最高的‘圣人王’為歸宿點的”,強調王要修德,以德市民眾歸順。他論證了君主權威的合法性以及等級制度的合理性,在“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漢代法律儒家化過程中也起到巨大作用。并且為后世“納禮入律”奠定基礎。
(二)法家法律思想
法家學派創始人是管仲。在戰國時期,法家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主張“依法治國”。法家產生的社會基礎和思想來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成文法運動,在成文法運動中,法家學派的首要思想是經濟,并且全面否定西周的立法、反對原先的政治結構。
在法家學派觀點中:人性本惡。所以在法家法律思想中非常重視預防犯罪,主張統治者應當通過賞罰安把人民納入法治軌道。商鞅說:“民之性,飽而求實,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利之法;求名,失性之常。悉以論自然也?今夫盜賊上犯君之所禁,而不失臣民之禮,故名辱而身危;猶不止者,利也。”第二,法家提倡依法治國。所謂“依法治國”,最早有管子提出,他認為“事斷于法,是國之大道”。韓非子進一步提出了“依法治國“的主張。第三,以刑去刑。商鞅說:“故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
(三)道家法律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是東周時的史官,出身貴族,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觀點,這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理念。道家提倡的“無為”和“自然”,對君主的絕對權威和國家強制力提出了挑戰,具有樸素的反專制和反對法律一元化的因素。
[關鍵詞]高職院校 儒家 道家 經典閱讀課 意義
[作者簡介]苗富強(1973- ),男,河北魏縣人,邯鄲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河北 邯鄲 056001)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3-0138-02
一、引言
“孔孟”“老莊”幾乎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的代名詞,然而我們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在本土卻遭到了冷落。據了解,目前尚沒有高職院校開設與此相關的課程。現在很多大學生包括高職生對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了解遠遠多于對儒教和道教的認識。與之相反,一種發人深省的現象是許多外國人,包括西方和我們的近鄰韓國和日本,對儒家和道家等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了解和認知甚至超過了中國的大學生。在大陸,我們民族自身沿襲了兩千多年的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已日漸式微,現狀令人擔憂。
出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現象,原因有多方面,但我們的應試教育階段和大學階段忽視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思想文化和人文知識的教育難辭其咎。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專業技能學習,課程設置上只重視專業課,有的學校甚至連大學語文課程也沒有開設,這和不分專業開設公共英語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偏差和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視不夠,造成高職生民族傳統思想文化知識的極度貧乏和人文精神的嚴重缺失。
二、高職院校開設儒家和道家經典閱讀課等相關課程的意義
1.傳承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儒家和道家是“諸子百家”中對中國歷史和文化影響最大的兩個流派,以這兩個流派思想發軔形成的儒教和道教是“三教九流”中中國本土的宗教。千百年來,這兩個流派的學術思想對中華民族精神面貌的形成和民族心理的構建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至今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諸多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是中國傳統優秀思想文化的代表。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一項調查顯示,57.1%的人認為傳統文化傳承出現斷裂。學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的傳承是各級各類學校分內之事。對絕大部分高職生來說,高職院校是其在校學習生涯的最后一站。高職院校應開設儒家和道家經典閱讀課等相關的課程,不使民族傳統優秀思想文化在高職院校與學生絕緣,失掉應有的傳承;不使傳統人文精神在大學生身上缺失。
2.“以文化人”,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高職生都是90后,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關注社會現實,只考慮個人的前途命運;普遍缺乏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感,唯我獨尊,個性極強;親情觀相對淡薄,甚至顯得有些孤僻;樂于消費享樂,價值觀念嚴重扭曲;心理脆弱,抗挫折力不強。在東、西方各種思想文化激烈交織碰撞、大有西風壓倒東風的當下,很多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迷茫,缺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熱愛,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信仰危機。
儒家和道家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安身立命之學,其中的許多理念對今人仍有積極的意義。通過閱讀經典,可以使學生明了民族文化之源,增加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閱讀經典的過程,不僅是欣賞與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受感染受教育的過程。作為生命個體,每一個人包括高職生,都可從中汲取精神營養,用以觀照和指導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做一個既積極進取又人格高尚的人。(1)樹立國家和社會責任意識。儒家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民族精神、民族氣節與民族凝聚力的體現,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之所在,是儒家基于個體和國家整體利益的關系而總結出的至理名言,有助于學生拋棄“小我”,樹立“大我”,增強使命感。(2)樹立自強不息信念,形成積極進取意識。儒家主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個體應胸懷“修、齊、治、平”理念,實現“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是儒家對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教育學生要珍惜時光,奮發有為,把自己從沉迷于談戀愛、上網聊天、打游戲中解脫出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實現人生的價值。自強不息的信念可以使學生直面現實,經得起失敗和挫折,錘煉出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3)踐行恕道。恕道的核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芝加哥《世界倫理宣言》將孔子主張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人類倫理的基本原則,可見其影響之深遠。推行恕道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部分90后學生不顧別人感受、任性妄為的缺點。(4)建立誠信意識,正確處理義和利。儒家強調:“言必行,行必果”“人無信不立”;主張“見利思義”。教育學生不能為獲得助學金和獎學金、為入黨、為獲取榮譽而不擇手段,跑關系,弄虛作假,考試作弊,不講誠信,見利忘義。(5)增強孝道意識。孝經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毀之不孝”。“孝”是儒家哲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強調兒女對父母的愛。如果大學生深諳此理,心存孝道,就能敬畏生命,以感恩的心態保持身心的健康,不會因感情或學習、生活上的一點問題想不開而走極端。(6)堅守氣節。儒家主張“君子固窮”。孟子說:“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教育人們要堅守氣節,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有助于克服部分學生在吃穿享受上盲目攀比、經不起各種誘惑、不注重品德修養、甚至做有損人格事情的缺點。(7)懂得辯證法,達到心靈的自由。老子的諸多思想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足不辱”“少則得,多則惑”等等,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可以使學生辯證看待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莊子“寧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死為留骨而貴”,表現了鄙棄富貴權勢,不為官所累,堅持不受束縛、逍遙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質,表現了對人格獨立、精神自由的追求。有人概括道家思想為“靜”字,是說道家主張“無為而無不為”,不為外物所累,達到心靈的自由。這對身處競爭激烈、人心浮躁、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的高職生具有極深的教育意義。(8)儒家和道家思想對于生命個體完整人格的塑造具有互補性。“在中國的士大夫中,純粹的儒或純粹的道(也包括佛)是很少見的。絕大多數都是儒道相兼,不過各有偏重罷了。中國的士大夫就是倫理人格與自然人格的對立統一。他們就以這兩種人格的對立統一,保持著自己生活和心理的平衡,也維持著傳統社會的悠悠歲月。”①高職生也需要把自身的倫理人格與自然人格統一起來,在積極進取的同時,保持自然人格的獨立和高貴,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心為形役。
3.提高高職生的文學修養、審美素質和漢語應用水平。教育培養的人要具有合理的素質結構,一個不看原典和經典的民族,整體文化素質很難得到提高。許多高職院校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一味強調實用性和動手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是技能有余而文采不足,表現不出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風采。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認為一個人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后才可以成為內在和外在相統一的比較完美的人。
儒家和道家經典中很多都是富有文采的文學作品,可以喚起人的美感,給人以藝術享受。如《詩經》的美輪美奐,《莊子》的恣肆,《孟子》的雄辯滔滔。其中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優美的、詩化的語言輔以深刻的思想,達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經典的過程也是欣賞與認識的過程,可以陶冶情操,使情感得到升華;豐富語匯,提高文學修養和審美素質;改善精神氣質,達到內在和外在的統一,做文質彬彬的高素質大學生。
另外,現在的許多高職生語文功底奇差,小到一封求職信,大到畢業論文,錯別字頻出、用詞不當、語句不通順等毛病普遍存在。調查顯示,為提高國人漢語應用水平,69.1%的人希望推廣傳統文化和經典文學。開設經典閱讀課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高職院校沒有大學語文課的缺陷,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三、開設經典閱讀課等相關課程的有利條件
1.學生主體方面。高職生到這一年齡階段,心理日益成熟,也日益理性。隨著閱歷的增多和見識的增長,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逐漸增強,對比較抽象的思想文化問題的理解力也大為增強;許多學生對傳統思想文化還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課上課下愿意聽老師介紹這方面的知識,有的還主動通過《百家講壇》等平臺了解了許多東西。
2.客觀有利條件。進入大學階段,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學習環境比較寬松,課業負擔也輕松了許多,客觀上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充裕的自由時間;大學圖書館藏書也比較豐富,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包括經典著作;網絡上的豐富資源及《百家講壇》等電視專題講座也為輔助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
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提高學生的重視度,選好時間入口。高職院校可把儒家和道家經典閱讀課等相關課程設為公共必修課,并選擇合理的時間入口,最好能在大一的時候開設。關口前移,好處是提前占領思想文化的高地,在學生思想尚未受到社會過多的熏染、比較單純時實施效果會更佳。
2.重在學習領會思想要義,不落言詮。對有些學生來說,學習領會經典著作過程中會存在著文言的障礙。教學中注意不要在古奧難懂的語言上下過多工夫,不因文害義,重在心領神會,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精髓;不是死背教條、脫離實際的感性生活,要力避簡單的說教,注重和社會現實聯系起來,通過大量的實例讓學生明白為學、為人之道。
3.正確處理精華和糟粕。儒家和道家等學派思想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要本著揚棄的觀點加以學習利用。教學中不是簡單地剔除不合時宜的東西,而是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去分析判斷,以古鑒今,幫助學生掌握其思想精髓,為我所用。
4.高職院校要創造各種條件,利用多種形式。學校圖書館要配備足夠的《四書》《五經》和《老子》《莊子》等“中國傳統社會識字人必讀的基本經典”,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學校注意配備和引進相關學科的教師,充實師資力量;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學術講座,利用網絡資源及《百家講壇》等電視專題講座輔助教學;組織演講賽、辯論會及征文大賽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要注意和“三教九流”中法家、墨家等其他學術流派的結合問題。不能獨尊兩家,罷黜百家。各種流派的思想文化同屬于民族思想文化遺產,不同學派的思想文化具有互補性。教學中要以開放的心態注意旁征博引,互相比較,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注釋]
①成復旺.神與物游——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91.
[參考文獻]
[1]劉夢溪.今天為什么還要讀經典[J].中國大學教學,2004(3).
[2]劉曉明.人文教育與高職培養目標[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3(2).
影視動畫藝術作為融電影、戲劇、美術、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為一體的新興綜合藝術,其藝術創作深深的打上了其他藝術的烙印,在它身上也能找到其他藝術形式的影子。如今,影視動畫藝術在世界各國都呈現了蓬勃發展之勢,而表現民族文化的內涵,成為各國追求的藝術目標。無論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還是兼收東西方文化的日本,亦或是博采眾長、開放兼容的美國,都將民族文化元素灌注到動畫作品中。
影視動畫創作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民族文化題材的選擇、民族精神的體現、民族化的造型元素及特有的民族藝術元素等。現在僅就這幾個常見方面做一個淺析。
一、民族文化題材的選擇
縱觀市場上的中外動畫,有相當比例都是取材于民間傳說、民謠、神話或寓言故事。創作者們從這些題材中吸取精華,加以改編,成為我們看到的影視動畫作品的文本。如《寶蓮燈》是中國民間神話“劈山救母”的改編版,《神筆》《孔雀公主》《過猴山》《阿凡提的故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都是取材于民間文學,《龍貓》是宮崎駿小時候聽到大人們講的傳說……就連美國的迪斯尼出品的《花木蘭》也是從中國的《木蘭辭》、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中提煉的。
二、民族精神的體現
影視動畫作品的創作者作為實在的個人或群體,成長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中,其創作習性、個性不免受到民族文化心理、民族精神的熏陶,并映射于作品之中。作為受眾,自然也比較能夠接受符合自己價值觀念的作品。所以,影視動畫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精神:民族價值體系、民族審美習慣、民族道德倫理等。
中國人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學影響比較深厚,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大鬧天宮》就體現了很鮮明的儒家“中和”觀――孫悟空可謂是受盡磨難,但創作者在結尾還是讓他大鬧天宮,好好的反叛了一把,讓觀眾都長出了一口氣。這種對悲劇的中和符合中國人和諧為貴的儒家思想,“哀而不傷”的創作也符合觀眾的審美習慣。而在水墨動畫《牧笛》中,我們又可以在淺淡的敘事與輕柔的節奏中找到道家文化“簡潔、恬淡”的意境之美――甚至所有的水墨動畫片,另如《小蝌蚪找媽媽》,都可以感受道家的“無為、虛無”的思想。
日本大和民族受中華文明影響頗深,其傳統的民族精神和中華精神一脈同宗。日本人也崇尚禪宗、重視儒道文化。而且大和民族深切的危機意識與奮斗意識也無一不反映在影視動畫作品中,成為其獨有的特色。看日本動畫的代表――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就可見一斑。“《千與千尋》中的女孩千尋,在宮崎駿創作之初,她在劇中都還只是一個平凡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扎著一個馬尾辮,普通的服飾衣著。她長相普通,也沒有特別之處,但隨著劇情的演進,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的世界中經歷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她終于在尋找‘回歸’的途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價值。”在困境中學會了生存,并且變得獨立、堅強、勇敢,成為人性美的濃縮。其中,我們不難體會到日本人所崇尚的拼搏精神及追求的價值觀。
美國人天生不愛被束縛,其樂觀和崇尚自由的個性在影片中得以彰顯,對于傳統和權威的置疑和反叛也是美國動畫影片精神特質的一個重要體現,這也反映了美國動畫所具有的后現代文化特征。《小馬王》中的小馬王,似乎就是美國精神的代表。他不屈服于強勢,自信、堅定,敢于拼搏奮斗,樂于展現自己。另外,美國的動畫片常以幽默的動作及語言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也是因為美國人天性幽默樂觀的緣故。
三、有民族感的造型元素
首先,具有民族特色的角色形象。看中國以前動畫中的角色形象,大家很容易找到中國式的面容。如《牧笛》中的牧童,《哪吒鬧海》中的哪吒,微吊的杏核眼,東方人扁平的面孔,穿的衣服更是有鮮明的民族及時代特色;日本動畫角色因為有日本浮世繪的唯美傳統,追求一種唯美的形象,大大的眼睛,長腿細腰,盡管過于不合比例,但卻不失美感;美國動畫中的形象則是比較“雜”的,也和美國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有關,但是他們做出來的形象還是帶有很明顯的美國標簽。美國動畫在角色造型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風格和樣式,這些形象講究體塊感,注重整體效果,肢體和表情動作。他們的“動畫造型簡潔、活潑,突出大手大腳,大大的腦袋,細細的胳膊,形象十分有趣。另外美國英雄主義卡通也是美式卡通的一大特色。角色形象強悍刺激,雄健有力,動作與速度充分體現強者為王的美國精神。”
其次,具有民族特色的動作設計。中國戲劇的程式化與虛擬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動畫的造型。《金色的海螺》里,海螺姑娘的動作簡直就是戲劇中花旦的動作,特別明顯。再有就是,“關于造型‘美人要修長、文人一根釘、武人一張弓’。在線條表現上:‘流水褶子要活套,錢線褶子要挺拔。’”日本動畫中的動作設計比較簡單,但是生動有趣。美國動畫動作設計大膽夸張,有自己已經形成格式的運動規律。
再次,色彩的設計。中國的動畫色彩傳統上講求:“要想俏,帶點孝。黑配紫,臭狗屎。紅靠黃,亮晃晃”。日本動畫的色彩以宮崎駿動畫作品為代表就是色彩恬淡,充滿田園風情。美國動畫在用色上比日本動畫更加夸張和搶眼,“色彩飽和度高,欲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在用色上多運用油畫般深沉厚重的顏色來表現對象,色彩對比度高,有時候如版畫般強烈。這樣刺激的視覺對比,給人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反差,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美國動畫在色彩的運用上,有意識的運用了補色的對比,使色彩有了節奏的變化,滿足和豐富了我們視覺上的要求,而不是單一的統一”。
另外,特有的民族元素點綴其中。如《真功夫之奧運在我家》中的四合院、京腔京調;《千與千尋》中獨特的日本“沐浴文化”,假面人則是運用了日本藝妓的化妝;《料理鼠王》里廚師大做法國大餐……
除上述以外,動畫作品中能體現出的民族文化元素還有很多。這也充分表明,每個國家都可以在民族文化上充分挖掘題材,吸取營養,創作出弘揚民族文化的動畫作品。而對于我國動畫人來說,這一要求更是極其迫切。這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了。
參考文獻:
[1]余孟潔.《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運用研究》,碩士論文.2007.11
[2]余孟潔.《中國傳統藝術造型元素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碩士論文.2007.11
[3]楊學芹.《民間美術概論》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
摘要:本文闡述了中國傳統道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核心內容,并從現代工業設計的精神需求出發,解析了三生無形設計師將傳統道家文化巧妙運用于產品形態設計。展現出道家文化在工業產品形態中虛靜自然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道家文化;工業設計;形態設計
0引言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產品形態設計日新月異,其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產品形態設計中的運用已屢見不鮮。從獲得過德國紅點獎的“陰陽椅”(設計者Elements),至2008年中國奧運會“祥云”火炬,再到2010年聯想集團出品的“折扇文化”天逸系列筆記本電腦。中國傳統文化在產品形態中的體現,不再局限于產品表面的裝飾與模仿,而是將產品作為一種載體滲透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力量,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產品形態設計從簡單的模仿、符號化一步步走向了對傳統文化思想的提煉、歸納和重新詮釋,產品形態從情感上征服了消費者。
1定義
產品形態一般指視覺形態,也包括觸覺、聽覺、感覺等。是一件產品外在的造型、色彩、材質等因素,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物質存在。產品的形態功能分為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其外在的形和產品內在精神相吻合,產品的形態設計使生產者和使用者同時得到滿意的形。[2]產品的形態在滿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之外,更加注重使用者精神層面的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品形態設計將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在產品設計理念里,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性通過產品的形態傳遞給使用者,使之產生情緒共鳴。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多樣,其中就有以中國傳統道家文化為創意來源的產品形態設計。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虛靜自然”、“無為而治”。修道的途徑便是“回歸自然”、“順應自然”即我們現代人對老子的道家思想的理解――“崇尚自然”。老子說:“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這里的“修”指的是修養身之道,分別為:“養氣”、“養神”、“養形”。其中“養神”是強調自己的心性修養,也是“養身”的重要內容,使形神和諧而達到延年益壽。[3]現代人通過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崇尚自然”來達“養神”,進而獲得“養身”的目的。一件好的產品形態包含兩個方面的精神功能:審美功能和象征功能。審美功能指產品的造型形象通過人的感官傳遞給人一種心理感受,影響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象征功能指產品形象所代表的時代特征和現實一定意義的作用。[4]現代工業所帶來的生存現狀日益突出,洪水、海嘯、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植被、淡水等資源逐漸失去;城市布滿汽車尾氣,人體出現各種致命病毒;物種每分鐘都在減少……面對這些現象,現代設計師不斷的通過作品,傳遞給人一種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生活的心理感受。
2道家文化在產品形態中的演義
2.1虛靜自然
通過產品形態的造型指向某一事物的寓意或者意境,再賦予該形態專屬的系列色彩,并通過獨特的肌理表達,整合出一種“虛靜自然”的產品文化意境,傳遞傳統文化的內涵。三生無形的原創產品即是如此。三生無形是一個新銳的工業設計品牌,其創始人冉祥飛的作品《壺 半輪》,表達了對自然的崇尚之情,作品十分清新自然。“半月罩孤峰,獨酌釀鄉愁”是設計者對壺的文字表述,更增添了明月寄相思,山水表情懷的思愁情感。壺身呈湖面形,深釉色若隱若現,深不可測,透露出碧水悠悠的水之景象。壺蓋為小山,一大一小峰巒疊起,恰是東晉畫家顧凱之筆下斑斑青苔空勾無皴的山水景象,稚嫩而樸拙。扁平的湖面配之平坦的山巒,一派煙雨瀟瀟江南山水風光。把手好似半輪明月爬上山頭,詩句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把半輪壺演繹的山水畫面令人充滿遐想,富有詩意。這也是設計師和使用者通過這把壺追求的一種“虛靜自然”的文化品位。
2.2致柔養氣
老子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專氣”就是專精守氣,也就是養氣。“致柔”就是達到柔順、柔和地步。“養氣”就要達到柔順、柔和的境界,像嬰兒一樣純潔虛靜無欲,這就是“專氣致柔”的境界。產品設計中能夠將產品的形態表達出像嬰兒般純潔虛靜無欲感的極少,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山巒 盤》就是以這樣的藝術面貌展現。設計者說:“點滴凝浮生,大氣成山南”。雖然人的力量就像大海中微小的灰塵,漂泊不定,柔弱無力,但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蕓蕓眾生也可能匯聚成一股強的力量,將沙凝固成巍巍南山。以小見大,以微毫見壯大,體現著以柔克剛的道家文化內在魅力。山巒盤底潔白無暇,似白雪如漢玉,勝過冰清玉潔,恰如嬰兒初生般天真無邪。一側綿綿山巒迭起,令這潔白無瑕的平面彈奏起天外雪山之圣歌,更象征著一股內在的致柔力量孕育而生。淺淺的盤沿,將天與地沒有界限的融合在一起,匯聚齊天地萬物的陰氣和陽氣,使之和諧、平衡。唐李涉有詩蕓:“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舍,偷得浮生半日閑”。若詩人生活在現在,得此一盤,不需要去一個優雅脫俗的地方,便可以讓身心得到修養。借物寄情,修養生性,山巒盤以其致柔的形態語義給予我們心靈上的啟迪。
2.3超然養神
“養神”就是強調自己的心性修養,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載”,抱持意,“營魄”即魂魄。“載營魄抱一”即形神合一的意思。所以,“養身”的重要內容在于“養神”,使神形和諧而達延年益壽。另外,老子頤養心性還包括外身、無私、無欲,就能達到“超然”的境界,提倡“為人”、“與人”,自己才能達到虛靜致極,為而不爭的天之道,從而延年益壽。“暗香浮動春依舊,吟賞煙霞照晶峰”是設計者對作品《晶峰 香》的詮譯。作品造型將香薰呈線形重復排列,中間穿插入一座三巒小山,峰巒錯落有致,高低不齊,山的形態構成優雅緩慢的曲線和罩在外面筆直虛幻的直線,在光影的照射下撲朔迷離。加之點燃的香薰,煙霧繚繞,造成一種無欲無為、外身、無私的理想境界。曾經臺灣作家李樂薇這樣形容山峰:“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痣一點……”山有如此嫵媚的形態,而《晶峰 香》的山有卻這樣虛無縹緲,光陰間化作虛無,真是對比鮮明!現實的山轉化作意念的山峰,萬物化作無形,而此時設計者的心卻是有千千萬萬的形。
3結語
三生無形的設計師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唯美的視覺之門,打開了我們對道家文化的心靈之門。堅實的山、致柔的山、虛渺的山在設計師的手法下展現山的“虛靜自然”的形態面貌。現代產品形態設計從道家文化中找到了契合的點。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生無形,萬物有形,心無形。中華民族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歷史文明,傳統文化沉淀深厚而淵源,成為了中國本土設計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從傳統文化中繼承和發掘設計素材,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產品形態設計,成為了現代工業產品形態設計走上國際化舞臺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左鐵峰,高巍.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觀產品設計的價值分析[J].黃山學院學報,2010(12).
[2] 宋強,弋景剛,葉振合.產品設計繼承傳統文化的方法[J].包裝工程,2008(02).
【論文摘要】 目的中國文化經歷四五千年的濃縮,成為世界文化的精髓。而經是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閱讀經典不僅能夠提高文學素養,提升境界,而且能夠增強文學品味和民族自豪感。在當今英語盛行的時代,更加深入的研究經典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我國著名教育家說過:大學是囊括經典,網絡眾學說之學府也。因為經典是智慧的結晶,是知識的精華,是一個民族文化濃縮。閱讀經典不但使你視野開闊,獲得啟發,而且使你思想進步。
什么是經了?談到經,大家可能只會想起《金剛經》,《六祖壇經》,《波羅密心經》等大量的佛教經文。這是對經的狹義理解,經是某一領域的濃縮,是對某一領域的概括,是由這一領域的杰出人物總結出來的。不是任何人寫出來的東西都可以叫經,經是某一領域的鼻祖或始祖的著作。后人對他作品的論述,解說或補充只能稱為論,他們也只能叫亞圣。
我們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學派紛紛成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他的著作叫《道德經》;墨家始祖墨子的著作是《墨經》;大家會反問道儒家始祖孔子的著作《論語》和兵家始祖孫武的作品《孫子兵法》怎么都不稱經啊?這可能與他們謙遜有關,但是后人還是將他們的著作并入經。四書五經不是有論語嗎?《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鬼谷子》《李衛公答唐太宗》《尉廖子兵法》等不是合稱為武經七書嗎?還是經啊!
再看,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它開創我國詩歌先河。第一部神話是《山海經》;第一部中醫著作是《黃帝內經》;此外中醫研究者將《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辯》《金匱要略》合稱中醫四大經典。首部中藥著作是《神農本草經》;中國的首部八卦算命著作是《周易》,也叫《易經》;《三字經》是我國的啟蒙教育著作;我國第一部數學著作叫《周髀算經》。此外我國還有《孝經》,《十三經》,《太玄經》等,他們有的雖然不是始祖寫的,但是他們將這一思想領域濃縮概括,集這一領域之大成。因此,世界上的科學家、專家都一致認為,世人要在21世紀活的更輕松,就必須回到孔子時代。
看看世界幾大宗教,每個宗教都有它的經文。被基督教教徒奉為金科玉律的是《圣經》,而伊斯蘭教濃縮在《古蘭經》里面,此外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唐代皇帝為讀真經,特派使者去印度取真經。中國人將這些書翻譯過來用“經”是很恰當的。
李白的《俠客行》有:縱使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而我這個社會恰好相反,應該更多的人去鉆研經,這些經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1】劉力紅
思考中醫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2】黃海宸.
對話經典 (J)科學與文化 2009 (02)
【3】張曉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