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4 10:52: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音樂學結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于先生治學嚴謹,言傳身教,至今已培養了復調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十余名,出版學術專著與教材六部,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及《音樂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十七篇,作為作曲家,創作有交響詩《青春之歌》、管弦樂《大地序曲》、混聲合唱與鋼琴三重賦格《元夕無雨》((清)丘逄甲詞)以及《24首鋼琴賦格曲及創作分析》等有影響力的作品。
一、20世紀末出版的兩部著作
1.《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
1978年7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是先生的第一本著作(后出版增訂本),也是我國出版較早且至今仍再版發行的、專業性的關于歌曲鋼琴伴奏寫作的著作。該書中的體例涵蓋了國內外的民歌、創作歌曲與藝術歌曲等,涉獵的曲目范圍廣泛,書中關于歌曲鋼琴伴奏基本寫作的重要技術原則一直到現在仍然發揮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影響。該書自出版發行三十多年來經久不衰,每個時期都發揮著它的專業性、基礎性作用,也為其后的歌曲鋼琴伴奏寫作與研究開辟了專業化道路。
2.《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
1993年11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則是我國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申克音樂分析理論的專著,1997年2月獲文化部高等藝術院校第三屆優秀教材二等獎。該著作首次出版發行時先生謙虛地標注為“編著”,后在2001年再次印刷出版時聽取出版社的建議改為“著”。
中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引入申克的音樂分析理論體系,于先生也從此開始相關研究,并歷時七年完成了這部著作。期間,先生首先對申克的音樂分析理論進行理解消化,又對菲利克斯?薩爾澤(Felix Salzer 1904-1986)等申克的繼承者們的理論進行研究,逐漸用通俗簡潔的語言敘述出易于理解的申克理論體系。先生運用大量實踐證明了申克理論能夠分析、解釋西方早期音樂以及現代音樂,也論證了其繼承者們對申克理論的開拓,并為申克音樂理論增加了更為廣泛的內涵。正如先生所言,“申克的理論超越了歷史的局限而顯示出其廣闊性的價值和現代特征”。著書過程中,于先生進行大量具體作品的分析實踐的同時,在1989年完成書稿后又進行了幾年的教學實踐,至1993年才正式付梓出版,足見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的出版以及先生的申克理論教學實踐對我國的音樂分析及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之后一些有關申克的譯作、著作、論文陸續面世,申克音樂分析理論在中國也變得越來越普及。
二,21世紀初出版的三部系列復調專著
2001-2006年,于蘇賢先生先后出版了三部復調專著:
1.《復調音樂教程》
2001年5月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復調音樂教程》是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九部重點教材之一。于先生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本教程的編寫及教學實踐,并于80年代開始作為學校內部教材油印發行多次,當今很多享譽中外的作曲家就是通過本教材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復調音樂基礎。該著作從開始撰寫到正式出版經歷了于先生近半個世紀的分析、研究及教學實踐。先生現在家中還保留著每屆學生在復調課結業后創作的復調曲集,以及每位研究生學完該課程后的復調曲集,這些都是學習本教材的教學實踐成果。
《復調音樂教程》分上下兩卷,上卷開始為二聲部基本對位,強調了福克斯(J.J.Fux 1660-1741)體系對復調音樂寫作的基礎性作用。之后按照聲部數目的從簡到繁、先對比復調后模仿復調、先單對位后復對位元這樣循序漸進的順序,而且在二聲部復調技術之后還有二聲部卡農曲及創意曲的創作實踐章節,在三聲部復調技術之后還增加了三聲部復調合唱寫作的實踐環節。下卷主要是對復調體裁形式尤其是對賦格結構進行了從局部到整體的系統全面講解,并將二重賦格進行了科學分類,對三重賦格、其他結構的賦格以及賦格的應用進行了內容詳實的闡釋,其中還增加了中國傳統調式的賦格結構理論。總之,該著作結構嚴謹、邏輯縝密、清晰實用,可以說是目前作曲專業最全面、最完善的復調教材。書中也包含了于先生首次提出的理論概念。
比如關于多重賦格理論的創新成果有以下兩點:
(1)關于賦格主題數目與聲部數目的關系:于先生在講到二重賦格時寫到,“二重賦格與賦格的聲部數目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二重賦格是表明主題的數目是兩個,二重賦格可以用四聲部寫作,也可以用三聲部或二聲部寫作。……總之,不要將賦格主題數目與聲部數目相混淆”。(見教程第377頁)。這一理論成果為多重賦格的創作與分析留下很廣闊的空間:多重賦格的主題數目可以等同于聲部數目,也可以多于主題數目,甚至可以少于聲部數目。前兩種情況在實際創作中非常多見,而第三種形式也早有了創作實踐,比如俄羅斯作曲家戈登維捷爾就創作過二聲部三重賦格。
(2)關于多重賦格的分類:教程對多重賦格的類型進行了歸納總結,將二重賦格分為并列式結構、重疊式結構、循環間插式結構三種類型。并列式與重疊式的多重賦格的實例,在很多復調教材都有提及,但該教程首次提煉出這兩個概念。而循環間插式多重賦格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多重賦格的創作與分析的理論依據。這些對于多重賦格的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0世紀復調音樂》
2001年8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復調音樂》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20世紀現代復調音樂理論及技術原則的專著,2002年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于先生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了對該課題的研究,并于90年代在中央音樂學院開設相關課程,取得顯著的成果。寫作該著作時,先生對大量20世紀音樂作品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經過多年教學實踐進行不斷完善,從研究到正式出版歷經近15年的時間。
該著作認為20世紀西方音樂的共同思維基礎就是復調,認為20世紀是復調音樂的回歸時代。先生通過分析、研究、歸納、總結,同時也吸收、容納了20世紀眾多音樂理論家的學術前沿成果,在一個更新、更高、更廣的范圍與層面梳理出一條系統的20世紀西方現代復調發展脈絡,以復調結構的技術特點為章節劃分依據。著作中關于“非序列無調性音樂的復調結構”、“雙軸倒影”、“無軸倒影”等很多概念及理論都屬重要研究成果。
3.《中國傳統復調音樂》
2006年12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復調音樂》,是我國第一部集中研究中國傳統音樂中復調音樂技術類型、形式及技術原則的專著,填補了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空白,是關于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的奠基性成果。70年代起,于先生開始對中國傳統音樂中復調現象的分析與研究,通過搜集中國民間音樂資料,分析研究了大量的中國傳統音樂作品,歷時近6年完成了該著作。蘇夏教授為本書的出版寫了情真意切的推薦書,對著作做了很高的評價。
該著作的研究以分析大量傳統音樂作品為基點,先生從作品中發現大量的復調音樂現象之后,系統梳理出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的形式、結構、技術等等。通過研究,先生認為中國的傳統復調音樂實踐遠遠早于西方復調音樂理論體系的建立,但對于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復調音樂,諸如對比復調、模仿復調等一些技術概念,先生仍然沿用原有表述,認為沒必要創造新的概念術語。先生對中國傳統復調音樂本身特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比如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的思維特性、調性結構特征、獨特的聲韻體系、結構體系等進行梳理,建立了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理論體系。
《20世紀復調音樂》與《中國傳統復調音樂》兩部專著都具有教科書意義,因此,這三本涵蓋了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復調音樂專著,對于建立我國完整的復調音樂教學體系起到開創性的推動作用。
三、于蘇賢先生的音樂創作與
《24首鋼琴賦格曲及創作分析》
作為作曲家,于先生在1960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創作的三管編制畢業作品交響詩《青春之歌》曾由中央樂團演奏,韓中杰指揮,并于1981年被選至意大利參加國際女作曲家作品展。1981年4月她與李婉芬共同創作古箏獨奏曲《戰海河》發表于《中國音樂》;管弦樂《大地序曲》在全國管弦樂作曲大賽中獲獎等等。后來先生主要聚焦于復調音樂創作領域,同時也是其復調音樂理論的實踐過程,其中,賦格曲《兒童舞》被選編入全國鋼琴演奏考級作品集新編第一版第七級;混聲合唱與鋼琴三重賦格《元夕無雨》(丘逄甲詞)發表于《音樂創作》等等。
于先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復調音樂作品就是2013年1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24首鋼琴賦格曲及創作分析》,這是先生歷時六年的嘔心之作,是先生數十年復調研究、教學的總結與論證。自1772年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問世以來,肖斯塔科維奇、謝德林、斯洛尼姆斯基、欣德米特等繼續著大師的音樂道路,在巴赫模式的基礎上加入本民族以及自己的創新進行繼承發展,為后世留下寶貴的音樂財富。而先生的24首賦格曲同樣是這條路線的延續,是我國第一部在24個大小調上創作的同類復調曲集。該曲集囊括了不同聲部數目、不同主題數目、不同結構形式等幾乎所有的賦格形式,創作技術精湛,重要的是先生將西方這種最高級的復調音樂體裁融入了鮮明的中國民族風格,正如杜曉十教授在該著序言中寫到:“先生正是通過對技術的錙銖必究和對藝術的孜孜以求,在嚴格的邏輯思維中放飛形象思維的翅膀,在傳統的西方模式中彰顯東方藝術的神韻,這才是24首賦格曲所著力追尋的主題。”先生在24首賦格曲之后均附有分析闡釋,為我們的學習、分析、研究、演奏提供了便利。總之,無論從創作角度還是從鋼琴角度,這套作品都具有教科書性質,為中國復調音樂創作與分析,為中國鋼琴復調音樂的教學與演奏提供了優秀范本。
四、于蘇賢先生的學術理念初探
筆者于2001年起有幸在先生門下學習多年,對她的理論研究、創作理念及教學理念也有一些粗淺的認識。
1.關于理論研究:先生認為,理論研究要腳踏實地,沒有捷徑可走,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斷章取義,作曲技術理論的研究要以對音樂作品的大量分析與研究為基礎,研究的論點需從音樂作品中來,任何結論要有充分的論據論證。比如對于布里頓,很多音樂學家把他定位為古典保守派作曲家,但先生通過分析后指出,布里頓其實是很時尚、很現代的作曲家。此外,對于理論研究要開放思想,要有開闊的胸懷,無論蘇俄、英美,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是優秀的、正確的成果就要吸收。最后,理論研究還要有專業學術精神,理論家、作曲家要有平和的心態,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研究過程要先后進行分析、概括、提煉、總結,最后將其邏輯化、圍繞論點、建立概念,從而達到學術研究的目的。
2.關于音樂創作:音樂作品不能以淺層次的好聽與不好聽來評判。只要各種音樂參數符合音樂內容的審美需要,用的合適的、能夠表達音樂內涵的具有其審美價值的音樂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此外,作曲技術理論無論古今中外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學習就是為了應用。音樂創作實踐主要是用何種作曲技術、如何運用作曲技術的問題,只要運用得當,符合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就是好的技術、就是好的運用。
3.關于現代音樂:任何現代音樂擺脫不了傳統,任何創新都與傳統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先生說過:“……任何創新現象,哪怕表面離開傳統已經十分遙遠,然而,其內涵與外延都與傳統保持著一定的聯系,有些甚至是直接來源于傳統。”比如勛伯格有深厚的傳統功底,他的十二音音樂、無調性音樂正是在掌握了調性音樂的基礎上的開拓創新。因此先生非常注重傳統作曲及技術理論的教學及實踐。她認為,如果傳統作曲技術理論的基礎不牢就去做所謂的現代音樂創作與研究,無疑是空中樓閣,經不住實踐的考驗。
一、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的現狀分析
首先從觀念上,人們對研究生教育的認識僅僅理解為本科教育的自然延續,用本科生的教學模式來規劃研究生教育,用本科生的教育規范來管理研究生,用本科生的評價標準來評價研究生教育,如此種種使得研究生教育較多停留在本科水平上。過多追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對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重視不夠,形成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探索精神不夠,同本科生一樣只學技能,理論研究水平偏低的現狀。
筆者查看了幾所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如“聲樂表演與教學”研究方向,其培養目標是“研究生應具有相當程度的歌唱示范能力,對中外聲樂藝術發展史、聲樂名作、歌唱教學理論、教材教法進行深入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的高級人才”。課程設置有學位公共課、學位基礎課、學位專業課及選修課。學位公共課同本科一樣采用“大統一”的課程模式,無非就是政治理論課、外語課、計算機課等,課程門類過于單一,課程結構缺乏彈性和開放性,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修的余地很小。學位基礎課同本科一樣,只有視唱、和聲、曲式、音樂史、聲樂藝術史、鋼琴藝術史、聲樂理論等基礎課,還有美學史、歌劇賞析等為數不多的選修課。基礎課深度不夠,選修課廣度不足,其中培養研究生演唱能力的實踐表演課、培養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寫作課、培養研究生教學能力的教學課幾乎沒有,最多象征性地同本科一樣有幾周的教育實習。有關論文寫作和專題討論的課程更是少之又少。學生仍停留在技能學習的層面上,很難將技能與表演、學習與研究、研究與創新結合起來。
從教學模式上看,研究生課程雖然比本科生從數量上減少了,但在上課形式上,大部分學校依然沿用本科的集體授課或“一對一”技能課教學形式,教師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的接受者,學生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者,他們的關系是簡單的“教”與“學”。教師不與學生交流、溝通,而是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接受、記憶,教學變成一種單向的活動,因此學生的學習仍停留在被動接受的層面上。不能自主探索就很難有創新意識,當然更不利于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研究生缺乏統一編寫的教材。目前研究生用的教材多與本科通用,無論理論課用書還是各種專業用書大都沿用本科教材,這也是“本科化傾向”的一個表現。
在研究生招生管理體制和結業標準上,研究生教育也逐漸和本科相趨同。在招生管理體制上,為了應付日益增多的研究生數量,管理上更注重行政力量而不是學術力量的運用。在招生過程中行政參與很多,導師“有責無權”,和本科招生沒有更多區別。在結業標準上,只要學生考入校門就意味著取得學位證書。綜上所述,研究生教育已大部分等同于本科教育,成為本科教育的延續。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降低了研究生的創新性和研究性,忽略了研究生的學術性,勢必會降低研究生的質量。
二、 對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的反思
出現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就是從根本上忽略了研究生教育同本科生教育的區別,忽略了研究生教育的特殊要求和運行規律,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必須從根本上認清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認清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特性和創新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研究生教育中遵循學術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才能在研究生教育中培養出不同于本科生的高級專門人才。
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提高質量、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的本質在于創新教育,是在繼承本科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和發展音樂事業的雙重任務。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在培養過程中直接產生知識和財富,培養出音樂領域的專門人才;另一重要方面是培養有創新精神并能夠產生新知識的人才,也就是說,研究生不僅繼承已有知識和財富,還要在理論研究或專業表演中創造出新的財富。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導師隊伍嚴重短缺。大部分學校出現一個導師一屆帶四五個研究生,這對于音樂專業來說,導師不僅要指導畢業論文而且要準備專業學位音樂會,任務太重。二是導師質量堪憂。如果用學歷層次來衡量,2000年全國普通高校專業教師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比重23.4%,具有博士學位的僅有6.1%,而就音樂專業而言,學歷層次更是偏低。從另一個角度看導師隊伍質量,目前我國的導師制度仍以職稱為準則,只有正高或副高職稱才可以帶研究生,而在評職稱的過程中,多以論文的數量取勝,而不管其在某一科研領域的研究成果是否和其專業對口。同時,往往是剛剛晉升教授或副高職稱就開始帶研究生,無論教學和心理都準備不足,這也是造成導師質量下降的一個原因。
在人才選拔和程序上,研究生側重于教育的效益和高層次人才的質量。本科教育的目標是為國家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因而在人才選拔上更注重人才的數量,保證所有的高素質青年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研究生生源相對狹窄,必須是獲得本科學歷或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員。在人才標準上,研究生教育雖也參加國家統考,但僅限于英語和政治,專業內容則由各高校根據不同的專業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標準組織測試,因而高校具有最終的選擇權和決定權。研究生的選拔不僅要成績合格,更為重要的是該生具有所選專業的研究能力和發展潛力,也就是說,高校選拔研究生一定要在成績合格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發展潛力、研究精神和治學態度。相對于音樂專業而言,目前公共課考試幾乎成了決定命運的關鍵因素,往往只要公共課符合國家統一分數線,該生就基本能跨入研究生行列,這是因為多年來音樂專業本科文化分太低而造成的。這一畸形模式導致專業好的文化差,多數不考研,而文化能過國家線的又寥寥無幾,為完成招生名額,只能按文化分招生,專業參差不齊,這是目前眾多高校所面臨的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是服從行政命令完成招生名額,還是選拔優秀人才?這給研究生招生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在培養原則上,研究生教育強調學術自由。本科教育雖也屬專業教育,但比研究生教育而言,屬于專業基礎教育階段,要求的是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而研究生教育在學生掌握本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更關注學生對知識發展、問題解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探索精神的形成,追求的不僅是學生對社會的使用價值,而且要求學生要創造新的價值,能給社會或本學科帶來更大的價值,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能解決常規問題,并且能夠通過研究和探索提出并解決新問題。
三、 對 策
其實導致研究生教育質量下降的原因,從相當程度上講,是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造成的,這是一種政府的宏觀調控行為,也是導致研究生教育質量提高難的主要原因。而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傾向”,則無疑是研究生教育質量不高的內在原因。因此,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目前還只能從內部改革,也就是必須改變研究生教育的本科化傾向。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個對策:
1.注意研究生招生數量和質量的協調統一。既要關注數量的增長,又要采用多元化的質量標準。對學術性研究生應實行彈性數量招生,采取寧缺勿濫的原則。采取單獨招生、聯合培養、委托培養等多種方式來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滿足社會需求和人才需求。
2.積極推行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首先是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完善導師的評聘和競爭制度,提高導師的綜合素質,加強導師的責任意識,確保導師隊伍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具有先見性的教育理念及創新思維,使研究生教育向創新性、科研型方向發展。目前,由于研究生的招生規模擴大,學生人數增多,教學任務增大,許多導師只顧教學沒有更多時間進行科研和教學改革,教學觀念不能和同期的教學理念相一致,有些導師甚至很難接受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其次,導師的知識結構不太合理。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進步,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一些適應實際需要的專業取代了不合時宜的舊課程,新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出現,因此要求導師必須加快知識結構的更新,適時把握理論前沿和學術動態,以便給學生以最新的知識,并引導學生進行有價值的理論和學術探討。
其次要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生課程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教學模式要打破以往的單一形式,提倡研究性教學和合作教學理念。
課程學習要注意理論和技能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理論和研究相結合、實踐和研究相結合,在技能學習中找到理論的依據,從理論研究中受到啟發。導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向學生展示思維過程,并培養學生多種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研究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在教育過程中,研究生教學應更有彈性和學術性。首先,研究生教學要學習、研究和實踐相結合。就拿聲樂課而言,研究生聲樂課要在聲樂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教與學,課下導師之間要相互溝通,要定期開展專題討論和研究。聲樂是一門表演藝術,光在琴房唱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定期舞臺實踐,也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導師或學院要多組織教學實踐。其次,研究生教學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課堂教學形式應具有伸縮性,不能拘于一格,有時是一對一的教學,有時是集中討論,有時是分頭查資料、找論據,導師應組織并策劃這樣的專題討論和學習。再次,研究生教學要提倡跨學科研究和創新性教學:無論導師還是學生,一定要打破傳統教育的桎梏,提倡跨學科研究,使學生的視野開闊,思維多元化。同時,研究生學習要突出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負責性,以轉變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這也是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3.完善健全研究生招生及教育評估制度。在選拔標準上,要遵循“寧缺勿濫”的原則,注重學術力量而不是行政控制。研究生招生數量的增長不能以損害質量為代價。因此,在選拔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和專業基礎能力,更要重視學生的科學研究精神和能力。
畢業要求一定要嚴格貫徹“寬進嚴出”的原則。“寬”是使學生在較為寬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習,“嚴”是指學生的學位論文質量和學位音樂會一定要把好關,嚴格把握學生的質量;質量不合格堅決不予畢業。
音樂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寫學位論文,而且要舉辦“畢業音樂會”,這也是衡量學生可否畢業的一個重要指標。音樂會既要體現學生的基本技能、表演才能、對作品的理解和詮釋程度,又要體現學術性,也就是說研究生音樂會必須有一定的主題或學術方向,不能像本科生開音樂會一樣,挑選各種各樣的歌曲組成一場“大雜燴”。研究生音樂會要從學術角度出發,有一定的專場性質,如“藝術歌曲專場”、“中國歌劇專場”等等,如音樂會能和論文研究題目相匹配,那就更加有價值了。
論文的評定是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最大的區別。本科生也要做論文,但論文是檢驗學生的基本寫作能力和學習基礎知識的情況,學生只需對某一方面進行綜述,而且論文只是學生學習成績的參考。而研究生則要求淡化學生的平時成績,更注重學生的學位論文。學位論文反映的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學位論文質量不佳,則不予畢業。
論文摘 要:和聲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已經歷了300年,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聲是多聲部音樂寫作的基礎,也是高等院校音樂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文就當前普通高校和聲課程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以及課程結構設置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自從拉莫于1722年完成他的第一部理論著作《還原到其自然原則的和聲學》至今,和聲學這門學科經歷了30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聲學是研究多聲部音樂寫作技巧與創作原則的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是高校音樂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必修課程之一。
長期以來,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一直沿用音樂學院的模式,以四部和聲寫作訓練為主要內容。誠然,這樣非常細致、系統的訓練,對于作曲與指揮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對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就不相適應了。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和聲課一般開設一年。此外,學生入學時的基礎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甚至連基本樂理掌握得都不夠扎實。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和聲教學如果還走以“四部和聲寫作為主線”的道路,勢必會使學生在學習和聲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并且會覺得和聲課枯燥無味,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由于對和聲學掌握得不夠扎實,自然會對后續課程如鋼琴即興伴奏、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等的學習產生影響,乃至對其專業的發展、今后的就業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在學習和聲學這一課程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平行五、八度”、“反向五、八度”等不良聲部進行。這樣,本應該充滿絢麗音響色彩的和聲課就成為了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枯燥的“數學課”。學生越學越沒有興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更別說去感受和聲的美感了。真正能夠學得好、用得上的人更是寥寥。
而且,由于課程開設的時間一般很短,學生所學的內容勢必會大大縮減。學生剛剛學完前面的自然音體系部分,后面很多重要的內容還沒有接觸,或者對其只是有粗淺的了解就已結業,從而對和聲了解得不夠全面,形成一知半解的局面。由此,在對某些作品進行和聲分析時,就會有很多解釋不了的和聲現象,其實踐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此,一個緊迫的問題就顯現出來。即在新形勢下,和聲課程教學在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結構的設置等方面就急需改革,以使之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以往的教學內容是進行到一級關系調轉調,后面的內容只涉及一部分,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可是如果照顧到了知識的全面性,由于時間關系就勢必會形成囫圇吞棗、淺嘗輒止、掌握得不扎實的情況。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下面的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成效:
一、教學內容總體安排
總體上說,就是有些重要章節的內容重點講解,有些章節則可以合并到一起講解,而有些章節的內容了解即可,可作為自學內容或略講。
1.自然音體系部分以合唱織體的四部和聲寫作為主,和聲分析為輔
自然音體系部分是基礎,需要掌握得非常扎實。因為變化音體系中的內容都與自然音體系部分的內容緊密相關,如果前面基礎部分掌握得不夠扎實,就會影響到后面的深入學習;而如果前面的基礎掌握得非常扎實,那么在學習后面與之有關的內容時,就會形成“遷移”效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入鋼琴伴奏編配與合唱編寫的內容,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解決學而不會用的問題。
2.變化音體系部分以和聲分析為主,寫作次之
在基礎和聲當中,所有的基本和弦連接方法都已經學習過。所以,由于時間的關系,有了前面扎實的基礎,后面變化音體系部分中寫作的內容就可以適當減少,留下更多的時間來分析完整的名家名作。通過分析優秀作品,學生從世界藝術寶庫中充分汲取營養,把一些優秀的和聲語匯、和聲手法變成自己的藝術財富,并增強學生對和聲藝術的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課程結構設置
課程結構的設置分為四部和聲寫作、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為單聲部的歌曲旋律編配合唱及和聲分析四個教學模塊。
1.四部和聲寫作
四部和聲寫作訓練是和聲學習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不是全部內容。此項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和聲寫作總的原則及和弦連接的基礎方法。進行該項訓練可以根據教學的進度,將寫作的內容適當簡化。如在為旋律配寫四部和聲時,在給出高音部旋律的同時給出低音聲部或和聲功能,抑或給出關鍵部位的和聲功能等等。這樣,降低了四部和聲寫作難度的同時,在和聲寫作訓練的初期,還可以起到引導學生進行規范化寫作的作用。
2.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
在實際工作中,為歌曲旋律編配及彈奏鋼琴伴奏是一項很實用的技能。
此項訓練主要是要求學生在掌握和弦的基本連接方法的基礎上,熟悉各種和聲語匯及音響,熟練掌握幾種常見的鋼琴伴奏音型,熟悉為歌曲編配鋼琴伴奏的基本方法。具體的訓練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每次作業布置一定量的鍵盤和聲練習,主要是和弦連接,內容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2)將和弦連接用特定的伴奏音型彈奏。
(3)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也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這一教學模塊在訓練學生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的同時,還注重其為同一旋律選配多種和聲方案的能力。有的和聲學專著將這一訓練叫做“和聲的變奏性寫作”。經過這樣的練習能夠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和聲的音響上。在應用和聲時,能夠真正從音響需要出發,這對于拓展學生的和聲思維大有裨益。
3.為單聲部的歌曲旋律編配二、三、四聲部的合唱
每學完一部分內容,在進行和聲的四部寫作訓練的同時,進行為單聲部歌曲編配合唱的練習。通過這一練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一邊學習理論一邊進行實踐,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沒有興趣”等問題。在歌曲的選擇方面應注重實用性,即盡量選擇中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歌曲作為課堂實例、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的內容。以便使學生盡早熟悉中小學的課本,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和聲分析
和聲的規則來源于實際的音樂作品,反過來又影響著音樂作品的創作。因此學習和聲就有必要對前人所創作的優秀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在對前人音樂作品的分析當中理解和聲的真諦,學習和聲運用的經驗和技巧。
“和聲分析是指對一首完整音樂作品結合音樂內容、旋律音調、曲式結構、織體寫法等諸方面對和聲(包括和聲風格、和聲序進、和弦運用、調性布局、和聲的陳述發展手法等)所進行的一種全面的綜合分析。”通過和聲分析使學生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去體驗和理解和聲在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價值,使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由此提高學習者對多聲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自身的藝術修養。
眾所周知,和聲學的學習過程則是本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有一定順序的。而在音樂作品的創作當中和聲的應用則是“按需取材”,并沒有一定的順序。因此和聲分析材料的選擇就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和聲材料的識別階段。在這一階段可多選擇一些片段性的譜例作為分析的材料。二是學習的深入階段。此時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和聲知識,所掌握的和聲材料也已經達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增大對完整或相對完整譜例分析的比重,從而全面把握音樂作品的藝術特征。
以上是對和聲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以及課程結構設置方面的一點想法。還有待于與同行進一步商榷,也懇請專家批評斧正。以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形成理論,指導我們的和聲教學,使之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桑桐著.和聲的理論與應用.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
[2]伊•斯波索賓、伊•杜伊波夫等合著.和聲學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月
[3]王安國著.多聲部音樂寫作.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9月
[4]于潤洋編.西方音樂史通.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