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7 05:55: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博士統計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博士生;學術論文;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三十年來,我國的博士學位授權單位達到347所,累計為我國培養了33.5萬博士,分布在各行各業,成為領軍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隨著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各學位授予單位也更加關注高層次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國內相當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時,必須取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學術著作、科研獲獎、發明專利等。這其中,又以學術論文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對于這樣的要求,有不少業內人士持反對意見,認為導致博士生學習負擔較重、學習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時出現逆向選擇以及高校在論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態度等問題[2]。那么是否對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已經沒有必要甚至必須取消?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的關系?本文試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的依據
1、國家規定的授予博士學位的條件中,體現出有關要求的意愿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在第六條中,對于授予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應達到的學術水平描述為:“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針對上述要求,對博士生制定了培養方案:通過課程學習,實現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通過參加科研工作訓練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通過發表學術論文并最終撰寫學位論文,來證實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中,也提到“申請博士學位人員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的,應當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交有關的出版著作、發明的鑒定或證明書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經過一定的審核認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課程考試。” 這說明,發表學術論文不僅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時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2、發表學術論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學研究的理論水平和創造性
申請學位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審查其理論水平?國內高校有許多不同的做法。然而僅僅依靠課程考試來檢驗,顯然是不全面的。張光進等人的研究表明:學術論文是理論研究的主要產出形式,其質量的高低基本能夠反映學者的理論研究水平[3]。也就是說,通過對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水平進行評價,可以從這樣一個角度進行檢驗。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要求博士生將學術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1)核心期刊在審稿時更重視論文的理論水平和研究前沿;(2)核心期刊所聘請的審稿人均為行業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3)核心期刊的發行量相對大一些,擁有更多的關注度和同行業讀者。博士生所撰寫的學術論文,一定是基于自己正在從事的科學研究工作提煉而成,如果課題本身缺乏理論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內容不是本學科前沿,就很難在高水平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SCI(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和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被稱為世界三大檢索系統,從不同的側重點收錄世界各種公開發表的學術文獻,包括學術論文。其中,SCI在收錄、統計和評價時,也關注論文被引用的頻率。那么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推論:高水平和學科前沿的學術論文將獲得更廣泛的關注。如果博士生發表的學術論文能夠被三大檢索(或其中部分)收錄,可以認為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該博士生的理論研究水平和研究課題的創新性得到了普遍的認可。這也是國際通行的一種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價的比較客觀、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標,在衡量……科研人員學術水平等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1]
3、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有助于學術交流和學術監督
博士生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大多數時間,其學術交流范圍是在指導教師和其所處科研團隊內部?;谘芯空n題的不同,部分參與大型課題研究的博士生可以和一些校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而這個范圍也非常有限。事實上,科學研究是比較忌諱閉門造車的。長時間局限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下,容易忽略一些細節問題和反面因素。將自己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公開發表,可以彌補這個缺憾。研究人員會通過閱讀大量的與自身從事課題相近的文獻來推動和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式。學術論文在公開發表的同時,也提供了作者的聯系方式,為同領域的研究人員搭建了一個交流、溝通甚至合作的橋梁。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共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了合作或者競爭的關系,從而促進了自身的科學研究。學位論文則因為公開的范圍有限,公開時課題研究已經基本結束等原因,很難起到同樣的作用。
同樣的道理,學術論文在眾多同領域研究人員的關注之下,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學術監督作用。常見的學術失范行為如抄襲、剽竊、造假等,都會因為學術論文的高度公開而暴露在陽光下。韓國著名科學家黃禹錫的學術造假行為,最早就是其在高關注度學術期刊的論文中,被發現并揭發的。
二、學術論文與學位論文的關系
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整個攻讀學位期間,科研成果的系統性匯總,學術論文則是這個系統性的科學研究中,創新點的凝練。國內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一般都要求博士學位論文有若干個創新點,并且將這些創新點作為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時的重要關注點。因此,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是相輔相承的關系。高水平的課題研究可以催生若干有創新性的學術論文;優秀學術論文的成果進行優化組合,最終形成高質量的學位論文。學術論文如同各種高性能的芯片,學位論文就是要通過合理高效的電路和電子元件,將這些芯片組合成高性能的計算機。
原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教授曾撰文,認為“發表學術論文是攻博(科學研究)的有機組成,作為博士生而參與發表學術論文,首先是得到了寫作論文的專業技能方面的重要經驗,然后你在冠名于所從事的工作方面搶得了先機?!保?]印證了學術論文本身就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基于上述關系,學術論文的質量完全可以從側面反映學位論文的水平。筆者在多年的博士學位申請審核工作中,發現評價較高的博士學位論文,都會附帶高質量的相關學術論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是目前公認的國內高水平學位論文的代表,其都對應發表有相當數量和質量的學術論文。有研究機構通過對1999-2006年12個工學學科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在讀期間發表的數量進行了統計,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錄期刊數據來看,電子科學與技術獲獎論文人均SCI期刊11.94篇;信息與通訊工程獲獎論文人均SCI期刊5.83篇,控制科學與工程獲獎論文人均5.2篇,材料科學與工程獲獎論文人均SCI期刊11.09篇。[3]這也證明了學術論文的質量完全可以從側面反映學位論文的水平。
三、矛盾存在的原因
既然發表學術論文對于博士生的科學研究如此天經地義,為什么業內人士對于要求博士生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會有不同的認識?爭論的焦點大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認為攻讀學位有限的時間和繁重的研究工作之間存在矛盾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顯然是將學術論文撰寫和博士生的課題研究剝離開來思考的,忽略了發表學術論文和開展攻博課題研究是一個有機整體的概念。一般情況下,想要撰寫高水平學術論文,就必須涉及本學科的前沿課題,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4]劉朝暉在對西南交通大學授予博士學位人員發表學術論文的統計結果表明,攻讀博士學位時間超過5年的博士生,不僅人均數有所增加,并且學術論文的國際認可度也有顯著的提升。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從撰寫到投稿、審稿和刊登,需要經歷較長的一段時間,而國內博士生的正常學習年限一般是3-4年。但是僅僅基于這樣的原因就放棄對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顯然不太合理。對我校近幾年授予學位的博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就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而言,制定在讀期間超過4篇/人的最低控制標準,既不難完成,也很有必要,否則無法從制度上糾正博士生急于畢業拿學位的功利心態。[5]
2、重形式而輕質量的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仍對博士生發表學術論了硬性的要求,一部分博士生將發表學術論文當成了任務去完成。發表學術論文帶著強烈的功利性甚至商業性,著眼于期刊是否被學位授予單位認可,論文刊登的周期是否符合自己申請學位的時間計劃,尋找最少的付出和最大的收益,以至于業內曾有極端的觀點認為“制定對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相當于將博士學位授予的審核責任轉嫁在期刊評委和編輯身上”。這種存在,既不利于博士生潛心研究,也違背了科學研究的客觀規律,甚至催生了新形勢的學術不端行為。對這種現象的主題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發現這部分人抱有僅僅是為了拿博士學位這樣的思想,被動的進行科學研究。對于這樣的博士生,如果取消了學術論文的要求,那么他們投入課題研究的精力會更少,學位論文質量更無從談起。
3、存在標準一刀切的不合理現象
對博士生及博士學位論文評價系統不完善,沒有體現不同學科間的差異。量化的標準更公平且更有可操作性,但是同時也忽略了個性化的評價,忽略了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上的區別。不過這個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需要各高校結合自身的科學研究特點,制定更加細致、科學、合理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四、結論和建議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對博士生發表學術論文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從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博士學位申請者是否達到學位授予要求出發,高校在制定相應的政策時,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引導博士生正確認識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的關系
在進行課題研究中,尊重規律,循序漸進,點滴積累。將學術論文的提煉回歸到學位論文研究的過程中。
2、制定完善的學位申請審核和評價體系
對學術論文等科研成果有所要求,但不能僅僅評價學術論文的數量或質量。注重對學位論文本身質量的評價,充分發揮同行專家的把關作用,嚴格執行學位論文預答辯、評審和答辯制度。筆者所在的高校一直非常重視學位論文的評審,以前對于博士學位論文的雙盲評審規定:對于新增學科、新增導師的首屆申請學位者和課程成績有不及格的現象或無碩士學位入學的博士生,在申請學位時,應有6份學位論文進行校外雙盲評審;同時,為了鼓勵博士生按期畢業,對于超出正常學習年限的博士生也進行6份論文的校外雙盲評審;其他學位申請者為2份校外盲審和4份正常評審。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博士生急于畢業的不良心態,不利于博士生系統深入的完成課題研究。因此,學校在近幾年改變了學位論文盲審制度,對于有高水平學術論文的博士學位申請者,可以減免雙盲評審的份數,同時要求所有的評審專家均應選擇校外專家,以此既能激勵博士生潛心研究,提煉高水平學術論文,又能保證論文評審環節的把關效果。
3、在上述基礎上制定更加細致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筆者所在高校充分考慮科研獲獎、學術專著、發明專利及學術論文的質量關系,并將不同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分為4檔,協調科研成果質量和數量的關系,充分考慮學科間的差異,制訂了國際知名刊物I檔和II檔目錄,并根據博士點學科分布特色,選取了部分一級學會刊物作為指導性目錄,同時關注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國際會議的論文。在此基礎上,考慮學術的期刊檔次,允許博士生分別以1-4篇學術論文達到學位論文答辯的條件,并對科研獲獎、學術專著、發明專利的權重做了相應的規定。
博士生撰寫學術論文是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必須訓練并掌握的基本能力。通過合理的引導和全面且科學的評價,激勵博士生摒棄雜念,投身科學研究,是不斷提高博士學位授予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延東.在紀念實施三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11-2-12.
[2] 孫瑩.評高校對博士生的要求[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6(4)71-75.
[3] 張光進,廖建橋,初浩楠.理論研究水平的非正式認可度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7(5)897-903.
[4] 張羽.1958-2003年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遼寧大學論文統計與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2(1)82-85.
[5] 馮長根.再談博士生如何夯實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礎(8)[J].科技導報,2011.29(15)83.
[6] 丁澍,陳偉,繆柏其.工科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者情況的統計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8(3).33-38.
“論文博士”的真正發源地是日本。但實際上,日本對論文博士的要求,可不是“只要弄篇論文通過就行”,而是有著嚴格的規定。就一流大學而言,論文博士從申請之日起到獲得學位,年限不得少于課程博士。如果提供的是合作論文,則一般要求有6篇為第一作者。超一流的東京大學要求更高,要8篇。相比之下,課程博士一般有3篇就差不多了。
1986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的《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為了盡快開辟一條培養具有高水平的實際工作者獲得學位的渠道,要擴大在職人員申請學位的試點”,其中就包括“論文博士”,條件是“凡在完成本職工作任務的前提下,通過本人的工作實踐和刻苦自學鉆研,在教學、科研或專門技術上作出成績,提高了業務、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可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的試行辦法’,向具備條件的學位授予單位申請‘論文博士’”。
事實上,“論文博士”并非不經任何審核考試,門檻也遠沒有網友們想得這么低。據中央教科所所長袁振國介紹,“論文博士”也要通過部分考試。即使在試點之初的1986年亦不例外。資料顯示,1986年,清華大學招收的第一屆論文博士是組織了入學考試的。事先由導師負責調查或審閱材料,考查其業績、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寫出書面審查報告,然后由3到5名專家教授組成考試小組,以筆試或面試的方式,考查其業務水平。對于外語水平,允許通過其譯文或用外文撰寫的文章、報告等考查。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認為,“‘論文博士’本身是好事,但目前社會追逐學歷蔚然成風,高校已經無法獨善其身?!敝袊叩冉逃龑W會副會長、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楊德廣亦曾公開坦言:招收部分“特殊學生”,確實可能帶來資金和項目。
事實上,對于這一現狀,教育部早已覺察。在“論文博士”試點12年后的1998年,教育部學生司2號文件明確指出,我國目前博士生招生和培養形式只有三種,即正規入學考試、提前攻博和碩博連讀,“論文博士”并不在內。因為少數研究生招生單位不顧及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把“論文博士”變為“人情博士”、“權力博士”和“金錢博士”,把招收“論文博士”工作變成了降低要求的代名詞。
相比之下,“論文博士”這一“舶來品”在原產地(國外)則一直保持著“原生態”,申請人大多在教學科研領域成績顯赫,其科研學術水平已超過普通博士生。比如日本,“論文博士”專門為在職人員設立,要求極其嚴格。東京大學對此制定了17項條例,并要參加考試,“考試必須以論文為中心”。
“論文博士”淪為“論人博士”,折射出高校功利主義的抬頭和大學精神的迷失。南開大學原校長毋國光曾說,辦大學最重要的就是辦一個氛圍,讓社會看起來,這里是一個純潔的學術殿堂。如果大學里都充斥著“假”與“虛”,混雜著權權交易、權錢交易,那社會還有什么信任可言?謀求論文博士的官員、富人們的庸俗化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學的庸俗化。包括論文博士在內的目標設計良好的制度在執行中屢被異化,必然導致弄虛作假的泛濫,導致社會道德感、正義感和崇高感的麻木,這比制造出可以用數據統計出來的“論人博士”不知要可怕多少倍。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是以應用及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為主的綜合性化學、化工研究開發機構。2001年按照中國科學院戰略布局調整,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轉制為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但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畢業派遣等均以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名義在科學院研究生院統一管理下進行。
本所擁有不對稱合成和手性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催化與環境工程研究發展中心、高分子化學研究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皮革化工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分析測試中心5個研究開發機構。擁有手性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在不對稱合成及手性技術、生物醫學材料、皮革化工材料及環境友好材料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催化技術及新型催化劑、綠色化工、新型儲能材料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
本所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和省、部、委級重大科研項目以及與地方和企業的合作項目,取得了一大批國內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0多項,申請專利452 件(其中發明專利433件),獲授權專利189件(其中發明專利171件)。
現有研究人員300余人,其中研究員44人,博士生導師21人,兼職博導3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5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目前在讀博士生90人,碩士生68人。
近年來,本所導師帶領研究生相繼在“PNAS”、“Angew. Chem.”、 “JACS”等國際知名刊物發表了系列文章,其中的兩篇論文榮獲2007年度中國首屆“湯姆森路透卓越研究獎”(該年度全國共7篇化學論文榮獲該獎)。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8年 5月出版的《2006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報道,在“SCI 2001—2005光盤版收錄中國科技論文在2006年被引用篇數研究機構前50名”表中,我所發表的論文被引用127篇,引用次數555次,位列全國研究機構第33名及我國西南地區研究機構中第二名。
中科院研究生院在我所研究生中設有“科學院院長獎”、 “朱李月華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迄今為止,我所研究生中先后有2名同學的論文分別在2008年、2010年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3名同學獲中科院“50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人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18人獲優秀獎,還有若干名同學獲得“朱李月華獎學金”。2005年1名在讀博士研究生應邀參加在德國舉辦的第55屆諾貝爾獲獎者大會。
博士生畢業后出國深造的約占30%,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的約30%,就業率。
博士生招生專業:有機化學、應用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關鍵詞:風能資源,風圖譜,風氣候評估
丹麥Riso國家實驗室研制的WAsP(Wind Atlas Analysisand Application Programs)軟件是目前國際認可的進行測風數據處理、風能資源分析、風電場微觀選址、風機及風場發電量計算、風機最優化布置通用軟件。WAsP服務于風力氣象和風力相關產業超過21年,成為基于PC的風力資源評估軟件的標準。博士論文,風圖譜??梢栽赪indows 98、Me、NT4、2000 and XP系統下工作,現在有100余個國家超過1500的用戶在使用它。目前WAsP最新版本為9.0。
1 WAsP的原理
WAsP的原理有兩個流程組成:一個流程是輸入實測風數據,主要是指氣象站或測風塔實測一年的風速、風向資料,在該數據中包括了障礙物、粗糙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剔除以上各因素的影響就可以得到某一標況下的風的分布,即生成該地區的風圖譜。風圖譜給出了該標準狀況下風速的概率分布,即韋布爾分布。另一個流程是研究風場中某特定點的風況特征,它以已有的風圖譜為基礎,考慮該點周圍地形地貌、障礙物、地表粗糙度對風的影響,就可以得到該點的平均風速和平均風功率密度等風況特征。在具體應用中,實測數據可以是原始的觀測數據,也可以是WAsP風觀察氣象工具所生成的風統計數據,還可以直接調用已有的該地區的風統計數據。障礙物、粗糙度、地形地貌都是通過輸入相應的特征描述所生成的數學模型來進行計算的。
2WAsP的功能模塊
2.1風觀察數據的統計分析
該模塊對氣象站或測風塔實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風數據統計表,該統計表給出了各扇區和全年風速的風頻分布。在WAsP9.0中可由OWC向導輸入原始數據生成OWC文件。
2.2風功率密度分布圖的生成
以風數據統計表為基礎,剔除障礙物、地表粗糙度及地形地貌對風的影響,通過計算得到某一標況下的風的分布,即風圖譜。
2.3風氣候評估
以已有的風圖譜為基礎,考慮某點周圍障礙物、地表粗糙度及地形對風的影響,就可以估算出該點的平均風速和風功率密度等風況特征。
2.4風力發電機組年發電量的計算
在初選機型確定后,根據廠家提供的風力發電機組功率曲線或由廠家提供參數,由WAsP生成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功率曲線,結合風況估算得出的風況特征,就可以計算出風力發電機組在該點的理論年發電量。
2.5風電場的年總發電量。
結合風力發電機組的布置方案,考慮到各風力發電機組之間的影響,可以計算出風電場的年總發電量。
3風圖譜計算的基礎數據
3.1實測風資源數據:即原始的按時間序列的風速風向數據,應至少提供一年以上的數據。主要為風速風向每1h或3h的統計值。WAsP將風向數據歸類劃分到0-360°內的12各風向扇區內,每一扇區為30°,0-30°為第一扇區,以此類推,采用國際上通用的“bin”統計法將風速數據歸類劃分到相應扇區0-17m/s的風速段,每一風速段為1bin,0-1m/s為第一風速段,以此類推。根據需要,也可以將風向扇區劃分為16個。
3.2取得風資源數據的地點及設備距地面高度:主要是指實測點的經度、緯度、當地標準氣壓、溫度及海拔高度。
3.31:5000的電子地圖:有兩種方式調入,一種是由WAsP的地圖編輯器編輯而形成的地圖,另一種方式是通過地圖轉換工具轉換成WAsP可以識別的電子地圖。
3.4現場粗糙程度的描述
以粗糙長度(指風隨高度為對數變化時平均風速為零處的高度)描述粗糙程度。
粗糙度0級(Z=0.0002):光滑的水面和冰面。如海面、湖面等
粗糙度1級(Z=0.003) :非常開闊平坦的區域,阻風物很少。如戈壁、草原等
粗糙度2級(Z=0.10) :有少量的樹木及分散的建筑。如有少量樹木的農場等。
粗糙度3級(Z=0.40) :有大量的樹木及建筑。如林地、城區等。博士論文,風圖譜。
3.5現場障礙物的描述
地面障礙物如建筑物、防風帶等對風速、風向產生的衰減影響與障礙物到測風點的距離以及障礙物和測風點的高度有密切關系;WasP通過極坐標的方式來描述障礙物,為便于計算,一般將障礙物近似為具有一定長度、寬度和高度的矩形來考慮。計算中要考慮:障礙物到場地某參考點(可以是測風點,也可以是風力發電機組安裝地址)的距離及方位;障礙物相對參考點的高度;障礙物的寬度;障礙物的孔隙度等。障礙物實度越大,則孔隙度就越大;反之,障礙物實度越小,孔隙度就越小。
4風圖譜的生成過程
以一個名為“guazhou”的工程為例來說明怎樣生成一個風圖譜。
1.啟動WAsP9.0
WAsP9.0的界面分為四個區,左邊有兩個窗口,上面的窗口是工作空間(workspace)窗口,下面的是文件庫(library)窗口,最上面的是菜單和工具窗口,右面的窗口為編輯/顯示,工作空間窗口是一個工程所有文件的集成窗口,該工程可能包括幾個風電場。博士論文,風圖譜。
2.點擊file菜單選擇new workspace,在子目錄“project1”點擊右鍵選擇“rename”輸入文件名為“guazhou”。
3.在“guazhou”WAsP project上點擊右鍵選擇insert from file載入“guazhou” map 文件。博士論文,風圖譜。
4.在“guazhou” Project目錄上點擊右鍵,選擇菜單“insert new atlas”同3步驟改名為“guazhou”。
5.在“guazhou” wind atlas上點擊右鍵選擇insert new Met station命名為“guazhou 1”,此時會出現“guazhou1“子目錄,雙擊該子目錄,在對話框中輸入氣象站坐標值。博士論文,風圖譜。
6.在“guazhou1” Met station點擊右鍵選擇選擇菜單“insert new file調入“guazhou” observed wind climate文件。博士論文,風圖譜。
7.同步驟6調入“guazhou” Obstacle和“guazhou” Roughness文件。
8.在 “guazhou1” Met station目錄上點擊右鍵,選擇菜單Calculate the wind atlas
當計算結束,“guazhou1” Met station上的紅色圓圈將會消失,此時雙擊“guazhou” wind atlas目錄,在編輯/顯示窗口將出現風圖譜的計算結果圖表。
5 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風電場風能資源分析軟件WAsP9.0的原理、WasP的功能模塊、風圖譜計算的基礎數據,并以一個實例說明了風圖譜的生成過程。WAsP9.0版本界面操作直觀,文件管理全面,使風電場的風能資源評估和風電場設計工作變得更為快捷。
參考文獻
[1]戎曉洪.風電場風能分析計算軟件7版(WAsP7.0)介紹[J].廣東氣象,2004,2.
[2]孫唯宓,周力煒.淺論WAsP軟件在近海風力資源預測上的應用[J].能源與環境,2008,2.
[3]李健英,楊永輝.WAsP軟件在風電工程中的應用.上海市水利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2005.
關鍵詞:博士生;聯合培養;國外訪學;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8-0072-02
為加強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進程,進一步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資源,積極實施與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教育創新工程,2006年,上海交通大學建立并開始實施博士生國外訪學制度。
一、開展博士生國外訪學資助項目的意義
博士生作為高層次科技人才,是科研活動的最直接參與者,其研究成果直接推動了本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博士生的論文是與實際科研相結合,其選題須有一定的深度,所以,他們參與重大科研項目、進入國外先進的實驗室、學習先進實驗方法與理念很有必要。博士生教育是學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高校作為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肩負著向國家和社會輸送掌握國際先進文化和科技人才的重任。博士生作為國內外高校的聯系媒介,可以在訪學期間發揮主動性,拓展合作領域,成為教學、科研的一大推動力。
二、博士生國外訪學專項資助項目總體情況
1.申請審批流程。申請需要提交申請表,學校組織專家組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學生個人的學習成績、研究潛力、研究內容、出訪單位的科研能力、學校排名、學科排名、導師資質等信息,考察聯合培養的必要性,對雙方導師之間有合作的項目予以優先考慮。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我校執行博士生國外訪學專項資助項目共資助364名博士生出訪,占總申請人數的70%左右。
2.博士生所在院系。交大作為理工科院校,申請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基本來自學校幾個大的工科院系,主要集中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醫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農業與生物學院。
3.出訪國家。博士生聯合培養目標地主要集中在8個國家: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日本、法國、瑞典。其中,美國為出訪人數最多的國家,占總出訪人數的52%。
4.出訪學校。根據《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從2006年至2012年,在我校獲得博士生國外訪學資助的學生中,平均有45.33%的學生(165位)前往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其他在排名前100位以外的大學中,有很多是學科排名靠前的學校,或者是世界知名研究所、實驗室。
三、項目取得的成果
1.發表高水平論文,提高科研能力。聯合培養過程是博士生更深刻而全面地認識和理解科學工作者應舉辦的基本素養和學術責任,培養了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思維方式,訓練了科學的治學理念并開闊了學術視野。2006年至2012年,參加博士生國外訪學項目資助的學生發表了較高質量的論文數量在63.64%以上。其中,SCI論文249篇,EI論文29篇,CSSCI論文9篇,其他164篇。學生參加科研項目總數380項,人均1.37項。從博士生訪學回國后的訪學報告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博士生都認為參加國外聯合培養提高了他們的科研能力,開闊了眼界。
2.加強了雙方院系、導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博士生在聯合培養過程中起到了紐帶作用,是交大和外方學校溝通交流的橋梁。學校通過聯合培養活動,使雙方院系和導師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并開拓了雙方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機會。博士生是雙方交流與合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表現優異的博士生有機會獲得對方院校更多的科研和深造機會。聯合培養提高的不僅僅是博士生的科學研究視野,還有雙方學校和導師研究視角和方法,以及教學平臺和資源的交流與共享機制。
3.博士生的出訪途徑主要有四種:一是通過校際合作項目;二是通過院際合作項目;三是國內外導師之間的合作;四是學生自己聯系對方院系、導師。博士生的聯合培養活動,與國外建立了穩定的學術聯系,確立了長期的交流研討合作機制,使雙方院校之間的合作加深,并挖掘進一步合作的切合點。比如,由導師之間的合作上升到院系之間的合作,甚至上升到學校層面的合作;合作逐漸規范化和規?;?,建立合作機制,簽署合作協議等。
四、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1.前期評審。申請博士生國外訪學資助,需要提交《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國外訪學專項獎學金申請表》、《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國外訪學計劃表》等資料作為評審依據。實際操作中,主要考核因素如下:①訪學學校,對世界排名靠前的學校優先支持,考核中不單是考核訪學目的學校的綜合排名,還要考核學科排名,力求公正全面;②以學生的科研能力以發表文章為主要考核依據;③項目合作,優先考慮以院系或導師已有的合作為基礎的派出;④訪學計劃,訪學計劃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是否與博士畢業論文相關;⑤國內外導師需提供一定的配套資助,為了減輕學校財政壓力,督促國內外導師為學生出訪提供一定經濟支持,鼓勵導師提供一定的配套資助;⑥課程成績、英語能力等。評審中,各院系情況不同,要分學院、分學科來考評課程成績、發表文章、出訪學校排名等,不能用一個統一指標考核全校學生,在合理分配資源的同時要兼顧公平,這給操作帶來一定難度。
2.中期跟蹤考評。中期考評是要求出訪學生在訪學中期提交訪學進展情況報告,實際操作中,很多出訪學生由于不重視或者疏忽而沒有提交,還有很多學生是回國后將中期考核表與最終的訪學評估表一同提交。由于每個學生的出訪時間不同,研究生院很難一一跟蹤要求提交,導致中期跟蹤形同虛設。就中期考評的作用而言,學生可能不會因為存在中期考評就加快學習的進度,中期考評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督促作用,中期考評是否有必要繼續進行以及如何進行有待考慮。
3.訪學結束后的考評。訪學結束后,研究生院會要求學生提交以下材料:①《上海交大博士生國外訪學評估表》,要求填寫訪學總結,包括是否完成訪學計劃、如何完成,如果沒完成原因是什么;訪學主要學術收獲;訪學是否有缺憾,如有下次如何改進;國內外導師、院系評述;②《上海交大博士生國外訪學評估補充表》,內容包括訪學期間所參加的研究項目;所發表的論文;對項目的建議等。研究生院從便于操作的角度,對訪學回國學生的考核內容主要是參加項目和的數量及質量,對難以量化的其他因素,如實驗方法的掌握、理念的學習等基本沒有列入考核范圍。另外,對學生提出的反饋意見,由于個案情況不同,目前問題的解決主要依賴學生和導師自行解決。
4.獎懲機制。①獎勵機制。項目管理辦法中規定:“對于在國外訪學期間獲得重大成果的優秀博士生給予一定的追加獎勵資助。”研究生院對訪學回國學生的考核內容主要是參加項目和的數量及質量,而各學院、專業情況不同,很難對項目和數量和質量做統一的考核標準,難以確定參加哪種程度的項目、發表多少影響因子數的論文、幾篇論文的學生是否應該追加獎勵,項目目前尚未實施追加獎勵。②懲罰機制。對于沒有的學生,他們沒有也有很多原因,如訪學時間短、取得以外的其他收獲等。所以,目前,學校除對個別較為嚴重的違反項目管理辦法規定的學生采取削減資助金額外,基本上沒有實行懲罰措施。
五、博士生國外訪學專項資助項目完善設想
1.建立項目數據庫。整個項目流程涉及申請條件、申請材料的提交、出國手續辦理、中期報告提交,訪學結束回國后評估表提交,導師評述、研究生院考核等,還有很多學生由于某些原因出現出訪時間變動、延期申請等情況。隨著項目的開展,參加的學生越來越多,特殊情況也越來越多,建立完善的數據庫很有必要,可以將項目管理與學生信息系統接軌,從項目申請到批準訪學、訪學期間、結束回國全程實現電子化管理。建設統一的數據庫,一方面便于學校和院系方便統計資料,方便對學生的管理;另一方面,數據庫還能做國際交流數據分析。例如,數據庫可以用以觀察和掌握學科前沿發展方向、與出訪頻率高的學校建立某領域的長期合作等。另外,電子化管理還能方便學生申請和參與項目。
2.選拔評審專家。項目開展的至關重要的一環是如何從一群申請人中選拔出優秀的博士生予以資助。評審專家組成員的選擇至關重要。目前,專家組主要為研究生院管理人員,該成員選拔方式可以從宏觀上把握申請人情況,做到不偏不倚,較為公正,但在專業知識的考核上欠缺專業知識背景。如果請院系人員參加,可以在專業知識層面對申請人的條件進行考量,但可能存在某領域專家對本領域學生有傾向的情況出現。因此,專家組的成員需要科學嚴謹選拔,做到既有管理層人員、又有專業導師,而且比例科學、院系分布合理。
3.跟蹤考評。建立科學的考核信息系統,追蹤訪學成果,完善考評制度。建立科學的統計分析系統,量化各學院訪學成果,并與未參加國外訪學的學生科研成果做比較分析,科學考量項目的價值。學校定期召開項目經驗交流會,請回國的學生分享和交流經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校對學生提出的反饋意見,要盡可能解決,完善項目管理辦法。
以2011年教育部將軟件工程學科獨立設置為一級學科為標志,軟件工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步入了規范化發展的軌道。但與信息化強國相比,我國軟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養尚處于成長階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探索。文章分析當前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
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改進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動下,我國軟件工程學科高層次人才隊伍培養經歷了跨學科培養、海(境)外引進、相近專業轉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準全國35所高校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教高[2001]6號)[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學位[2011]11號)[2]為起點,軟件工程專業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脫胎”出來,正式成為一門新的學科,標志著我國軟件工程學科高層次人才培養完成了由學科從屬型向學科獨立型的跨越。這一跨越無論對于軟件工程的學科建設,還是對于其高層專業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頂層設計意義。正是由于這一頂層設計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國48所高校增設了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的博士點和碩士點[3]。截至2015年,全國擁有軟件工程學科“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已達52所,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達到106所。我國軟件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撐了國家信息產業的發展,基本適應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要,縮短了我國此學科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由于軟件工程學科高度的交叉性、領域的滲透性以及需求的無限性,我國軟件工程學科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無論在基礎理論、課程設置,還是在培養方式、評價體系等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1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學科課程體系特色不彰顯
我國軟件工程學科是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分化而來的,雖然已經獨立為一級學科,但由于其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緊密聯系,在博士研究生課程體系的設置中,仍然有很多內容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下的二級學科“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術”極為相似。根據對國內60所具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39個單位)和一級學科碩士點(21個單位)的高校官網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養方案進行的統計分析,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二級學科和軟件工程一級學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僅為8.33%。從兩個學科開設課程相似度的比較來看,同一課程類別開設學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這些統計數字表明,當前我國對軟件工程學科和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二級學科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并沒有本質區別。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博士生相比,軟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夠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軟件工程學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個或數個應用領域的相關知識,并強調綜合應用各種軟件工程方法與技術[5]。他們在軟件工程知識廣度和深度、工程實踐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方面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博士生要更加優秀。但在目前軟件工程學科課程體系下,軟件工程學科博士并沒有顯著特色與優勢,這將影響本學科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1.2科研考核指標缺乏本學科特點
為了保證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我國各大高校都相繼出臺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標體系。博士研究生依靠發表“垃圾論文”,以“論文灌水”等方式蒙混畢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般來說,規定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或在國際SCI檢索期刊上是博士生畢業并取得學位的基本條件之一。這些科研考核指標的制定給軟件工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劃定了紅線。但這一考核體系仍具有“重期刊、輕會議”“唯SCI檢索”等特點。筆者認為,這種機械式照搬的考核體系擠壓了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的學術空間。軟件工程是一門知識更新非常迅速的學科,通常情況下,每3~5年就會有一輪知識熱點的更新。對軟件工程學科而言,國際會議是最新穎、最優秀的論文展現舞臺。學者們通過這個學術交流舞臺,與國際同行近距離交流最新、最有價值的學術成果,從而達到掌握該領域學術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過發表國內一流學術期刊或者國際SCI期刊作為畢業條件,將導致兩方面問題。一方面,SCI國際期刊或者國內一流學術期刊發表周期相對較長,從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時間,有些國際頂級期刊則需要2~3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出版周期。我國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3~4年,時間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棄從事創新性強但有一定失敗風險的科研課題,而愿意選擇創新性較低但比較穩妥的科研課題去做,從而確保早日發表期刊論文而盡早獲得學位。另一方面,即使軟件工程國際一流學術會議可以代表該學科一流的學術水平,但僅發表國際會議論文往往并不能滿足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基本條件,導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將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國際會議上發表,而寧可選擇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這種做法顯然不利于我國軟件工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與國際同行們的交流,實際上造成了我國高檔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對培養優秀的軟件工程人才得不償失。
1.3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
軟件工程學科本質上是一門工程科學,要求學者們運用數學、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決軟件工程實踐中所遇到的人力所無法解決或者很難解決好的問題。因此,軟件工程學科與工程實踐問題具有高度的結合性。在軟件工程領域,除了少數的博士研究生從事基礎理論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課題是與具體實際相關的產業化問題。這就需要軟件工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將理論概念轉化成為原型系統或者用實證實驗驗證理論、方法的動手能力。在實際過程中,一些單位對軟件工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有的博士生在攻讀學位期間編寫程序的代碼行數不超過1000行,有的甚至沒有編寫過代碼;有的博士生導師或博士研究生認為編寫程序不是創新性的工作,工程實踐是浪費學生或自己的寶貴時間;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碩士階段沒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實踐基礎,導致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其能力不能勝任工程實踐。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工程實踐能力的不足給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課題組的科研工作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其結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論無法得到工程實踐檢驗,導致科研成果無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統或者實踐驗證的研究論文也很難在國際高水平會議或者期刊上發表,造成科研工作成為無果之花。
1.4博士生導師指導時間尚顯不足
博士生導師對博士生的悉心指導是提高培養質量的關鍵。相比發達國家,我國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指導的博士生數量普遍較多,甚至出現一位導師一屆招收3~4位博士生的現象。有的博士生導師擔任單位的行政職務,因此普遍感覺“日常雜事較多”“工作壓力較大”,這些因素從客觀上使得博士生導師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指導每一位博士生,為數不少的博士生在讀期間感到與導師間的交流時間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長期見不著導師的面”,甚至“一個學期沒有和導師單獨交流”。這種“放養”現象有悖于對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導原則,對提高博士研究生培養質量十分不利。
2改進措施
2.1構建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課程體系
軟件工程的學科內涵是:“以計算機科學理論和技術以及工程管理原則和方法為基礎,研究軟件開發、運行和維護的系統性、規范化的方法和技術,或以之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其研究對象為軟件系統,學科涵蓋科學與工程兩個方面。”據此,我們建議培養單位應當反思當前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生課程的知識體系,明確該學科博士研究生所應該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學科特定的高級知識,構建以數學、計算機科學、系統科學、管理學為基礎,以軟件需求、軟件設計、軟件構造、軟件測試、軟件維護、軟件配置管理、軟件工程管理、軟件工程過程、軟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軟件質量等[6]為架構的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生課程體系,使之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培養真正能在軟件工程學科內進行創新性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2.2鼓勵博士研究生向國際一流學術會議投稿
目前,在軟件工程學科領域,國際一流學術會議的學術水平已與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相當。建議有關主管部門適時修改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的論文考核體系,不再將“國內一流學術期刊”或者“國際SCI期刊”作為博士研究生論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標,而將國際一流學術會議論文的發表也納入可選的硬性指標之一。博士研究生通過參加國際一流學術會議,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學科的權威專家請教和學習。通過參加學術會議,博士研究生還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擴大學術交流圈。筆者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統系訪學期間,了解到該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參加所在領域國際一流學術會議的機會,費用可通過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養部門和研究生導師所在課題組協商解決。這種做法是值得借鑒的。
2.3將工程實踐能力納入博士生入學和畢業的考核體系
將實踐動手能力納入博士生入學和畢業的考核體系,有利于培養更高科研素養的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統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除了開展理論研究外,還須將自己的理論研究內容通過工程實踐實現出軟件原型系統。這種做法的益處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經得起實踐檢驗的高質量科研成果,杜絕了空洞而無實際價值的所謂成果;另一方面,因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實際上已是科研的生力軍,由他們動手實踐得出的原型系統,對于課題組高質量地完成科研課題也極為有益。建議將工程實踐能力的考查納入博士生入學考試的評價體系中,對于工程實踐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時建議博士生導師高度重視對博士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不能將形成的理論進行原型系統實現或者進行實證實驗的博士研究生,在畢業環節上要嚴格把關。應當鼓勵博士研究生在發表科研論文的同時,申請軟件著作權或發明專利,從而形成理論研究緊密聯系實際應用的良好培養機制。
2.4建立博士生培養的導師組制度
實行導師組制度不僅可以有效彌補博士生導師由于精力不足無法有效指導博士生的問題,而且還有利于形成知識結構合理、思維方式相互補充的導師指導團隊,這對培養博士生的團隊精神和發散性思維都十分有利。筆者在QUT訪學時,校方給我安排了由三位導師組成的導師組。兩位副導師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導師的工作,整個導師組對我進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導。其中,第一導師負責訪學期間學術研究方向的制定及總體研究方法的確定,主抓研究的方向;兩位副導師各負責一部分研究細節的指導,主抓研究的具體工作。通過導師組的指導,使我在訪學期間不但在學術上有較大的進步,而且還對國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導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實上,導師組指導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養中是很常規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養中,建立導師組制度對于多方面利益群體均有益處。第一,對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兩(或多)位導師構成的導師組的指導。由導師組構成的更加豐富的知識平臺,可以給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導;第二,對博士生導師而言,導師組制度有可能使主導師從指導工作的細節問題中升華出來,而將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觀上的指導和學術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對副導師而言,通過指導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進自身學術素養的提高,在豐富學術成果的同時汲取主導師的經驗,為未來的學術道路打好基礎。與主導師不同的是,副導師一般聚焦于從學術的細節上對博士生給予指導。副導師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級職稱,只要能力具備即可,與博士生的關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間的關系,而與主導師的關系可以定位為助理的關系。
3結語
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方面所引發的問題,既有應當提請教育主管部門加以研究的共性問題,如我國博士階段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服務面向等宏觀方面的問題,更多的則是各培養單位在實踐中所需認真解決的具體問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創新成果已經深度融合于軟件工程的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中,這就預示著我國軟件工程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將更加國際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門和從事軟件工程學科教育的實際工作者必須牢記歷史責任,認真研究“互聯網+”時代下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培養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提出積極的應對措施,使我國軟件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的培養邁上新的臺階。
作者:馮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單位: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 國防信息學院信息管理中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國家計委關于批準有關高等學校試辦示范性軟件學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澤平.軟件工程增設為一級學科后的機遇與挑戰[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32(2):75-79.
關鍵詞:芬蘭;研究生院;制度
芬蘭是一個擁有500多萬人口的北歐國家,國土面積僅30多萬平方公里,但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科研創新能力較強,已經連續多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在歐洲高等教育“博洛尼亞進程”的推動下,芬蘭對研究生教育制度進行了重大而深入的改革和創新。芬蘭研究生院制度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建立并不斷發展的。
一、芬蘭研究生院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知識經濟發展的影響,各國紛紛開始重視發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張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在歐洲傳統高等教育中沒有明確的研究生教育層次(即碩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僅有“高級研究項目”(Advanced Research Programs)?!案呒壯芯宽椖俊笔谦@得博士學位的必經階段,但并沒有上課修學分的要求,學生主要通過導師指導或獨立進行科學研究。
根據芬蘭大學生組織研究基金會的調查統計,1985、1988、1991年共有近4萬名大學生進入芬蘭全國20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統計結果顯示,5年內完成研究項目獲得文憑的學生只有20%,這嚴重影響了芬蘭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求。[1]
從1995年開始,芬蘭文化教育部在20多所大學內建立了研究生院制度,主要培養博士研究生。具體目標包括:增強博士生培養的系統性和實效性;將博士生學習年限縮短至4年;將新生入學平均年齡由37~39歲降低至30歲;擴大招生規模;加強國際合作。[2]
研究生院制度建立以來,芬蘭博士生教育發展極為迅速,其原因主要有3方面:北歐普遍存在博士生教育才是真正的研究生教育的傳統認識;高等教育大眾化已經達到較高水平,規模較為平穩;新興產業對博士的需求急速增長[3]。據相關統計,2010年芬蘭研究生院數量約為104所,2012年又新增77所,均被列入為期4年的國家資助計劃。
芬蘭科學院曾于2000年對97個研究生院4000多名博士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首批4年制的博士生中已有889人獲得博士學位,男性完成學業的平均時間為4.6年,女性為4.7年,男性獲得博士學位的平均年齡為31.7歲,女性為33.5歲。36%的博士生獲得資助到國內或國外大學的實驗室或研究所從事研究,80%的博士生參加過國際會議。[4]
2011年12月,芬蘭科學院《研究生院工作組關于博士生培養發展的建議:追求博士生培養的質量、透明性和可預測性》顯示,芬蘭在過去10年里平均每年招收博士生1600人,2011年在學人數規模達到2.05萬人,是1991年博士生數量的3倍。博士學位獲得者的就業機會在同齡人中最大,失業率僅為2.4%。[5]
二、芬蘭研究生院的特點
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院出現在19世紀末的美國,是從事研究生管理和培養的專職機構,后來這種模式為許多國家效仿。芬蘭研究生院制度不同于傳統的研究生院,從嚴格意義上講,它只是具體的研究生培養單位,不承擔過多的管理職能,更不具有頒發學歷文憑的資格。芬蘭研究性制度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研究生院與芬蘭各大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研究生院依托于高校而建,主要師資亦來自大學。但是,兩者可以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研究生院可由兩所大學共建,也可由大學與科研機構共建或者校企合建,甚至可基于國際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based Doctoral Programs)而建。芬蘭高校的院系本身也提供研究生項目,但它們與研究生院的項目不相沖突。研究生院是以科研項目為基礎,一般只提供博士生教育,并且規模不等,大小不一,有時一個課題組也可以成為一所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的人員構成簡單,包括教師、行政協調人員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院的教師既可以來自同一所高校,也可以來自不同的高校或科研機構,甚至還可以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外的單位。
根據芬蘭的法律,只有高校才有學位授予權,因此研究生院的學生必須在某個特定的高校注冊以取得學籍。研究生院在人員聘用管理、經費申請與使用方面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許多研究生院有自己的管理委員會,可以獨立編制預算,制訂研究生培養條例,自主招生,獨立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舉辦學術交流活動。
(二)管理手段靈活
芬蘭研究生院普遍規模不大,以科研項目為依托,課題組組長既是博士生導師,又兼任研究生院院長。研究生院的行政管理人員最多一人。在有些研究生院,導師兼管行政工作,因此不再設立單獨行政管理崗位。行政人員負責日常管理、招生咨詢、教學安排、學生工作、科研活動、協調聯絡、組織論文答辯等各項工作。管理機構簡于形而精于心,辦事效率高,突出了科研教育的中心地位。
(三)科教緊密結合
科研和教與學的結合是近代高等教育的一大基本特征[6]。芬蘭研究生院的研究領域幾乎涵蓋了芬蘭所有優勢科研項目,芬蘭高等教育系統正是在科研與教學協調和統一的基礎上運行的。在芬蘭, 大學承擔著大部分基礎研究任務, 且近1/4的研究與開發活動也由大學承擔。除教授負責本學科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之外, 校外基金資助的研究人員、助理教授和學生也從事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 尤其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博士生教育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研究工作聯系十分密切。[7]
(四)資助來源廣泛
芬蘭研究生院可向不同部門或機構提出資助申請。芬蘭科學院每兩年受理一次設立研究生院的申請,申請一旦獲得批準,所依托的大學需負責提供教學設施、安排教職員工和導師人選。從2013年開始,研究生院設立和資助申請的審批職能將由芬蘭文化教育部行使。研究生院獲批后的有效期為4年,與芬蘭博士生培養期限相同。芬蘭將博士生確立為 “早期研究人員”(early stage researcher),通過各種有力支持,著力培養博士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創新能力[8]。因此,博士研究生不但不交納學費,還可以獲得一筆薪酬。博士生4年工資收入與行政管理人員一樣,都由芬蘭文化教育部提供。芬蘭科學院負責資助研究生院的博士生課程及科研活動經費,包括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國內合作交流費用等。研究生院還可獲得來自其他科研機構、企業、高校(包括所依托的高校)、高校院系和國外機構的資助。
(五)鼓勵國際交流
芬蘭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很高,研究生院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芬蘭的研究生院鼓勵招收國際學生,教學語言是英語,目前外國研究生比例為14.8%。研究生院支持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積極與國外大學開展聯合培養等各種學術交流項目。在芬蘭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的國際學生和科研人員可向芬蘭文化教育部國際交流中心申請獎學金。
三、研究生培養:以赫爾辛基大學為例
與大多數國家相同,芬蘭博士研究生培養包括科研工作、課程訓練和論文答辯。由于所依托的大學不同,各研究生院的具體措施也不同。在遵守大學相關制度的基礎上,研究生院可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與自身教學科研目標協調的規章制度?,F以赫爾辛基大學維基分子生物學研究生院(Viikki Graduate School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為例,介紹芬蘭研究生院如何完成研究生培養工作。
(一)錄取
赫爾辛基大學維基分子生物學研究生院的錄取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申請人遞交申請材料,研究生院通過遴選錄取博士生。目前,申請到研究生院深造的競爭十分激烈,芬蘭研究生院的平均錄取率為20%。在第二階段,學生需在初錄后一年內書面考試??荚嚂恳话闩c學生的培養計劃、教育背景和未來發展方向密切相關,由導師和負責考務的教授共同協商確定。
(二)學籍管理
在研究生院錄取后6個月內,赫爾辛基大學需完成學生學籍登記事宜。這樣,研究生院的學生即成為赫爾辛基大學的學生。在論文答辯前,大學負責聘任論文答辯正反雙方專家。
(三)跟蹤小組(Follow-Up Group)
經初錄取的學生和其導師共同提名,獲得研究生院院長和行政協調人同意后,跟蹤小組即可成立。小組成員均由研究生院院外專家學者組成,他們與研究院管理委員會一起負責學生的學習評估。尤其是在導師和學生產生糾紛時,跟蹤小組將代表學生利益與導師進行溝通。
(四)導師
赫爾辛基大學維基分子生物學研究生院的導師不僅包括所依托大學的全職教授,還包括來自其他高校或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導師的工資由芬蘭科學院支出,芬蘭科學院資助的資金80%以上用于研究人員的工資性開支[9]。導師的中心任務之一是為包括學生工資在內的整個研究生項目尋求并提供資金支持。導師要全面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科研工作,還要幫助學生制訂職業發展規劃,以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找到工作。另外,在學習期間,導師還有義務積極推薦學生參加相關學術會議、研討會及論壇,結識本領域知名學者,以幫助學生能早日步入科學共同體,成為學術圈中的一員。
(五)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學生修滿課程學分,按規定發表2~3篇學術論文后,便可以申請論文答辯。答辯論文首先交由院外專家審閱。院外專家意見返回后,導師將在預答辯前與學生一起探討院外專家的反對和贊同意見,以及任課教師起草的針對贊成和反對意見的建議。正式答辯會須遵守嚴格的程序:先由3位教授進行評審并決定是否可以進行論文答辯;決定可進行論文答辯后,再邀請其他國家相同科研領域的教授擔任主答辯(反方)教授,研究生院不僅負責其往返的國際旅費和在芬期間的費用,還要給予一定的報酬。答辯會上,主答辯教授根據申請者回答問題的情況做出評價,如果比較滿意,則建議授予學位,學位由赫爾辛基大學根據相應程序授予。
四、經驗與借鑒
芬蘭國土面積不大,人力資源相對匱乏,目前僅擁有16所公立高校,但芬蘭卻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建成了100余所研究生院,為芬蘭科學與教育事業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持。這主要是因為其研究生院的發展采取了靈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有效地促進了國內外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為科研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平臺,基本滿足了創新型社會對于高級人才的需求。
當然,芬蘭科學院《研究生院工作組關于博士生培養發展的建議》也指出了研究生院制度存在缺點和不足,主要包括:研究生院設立有泛濫趨勢;高校監管義務有所缺失;導師和學生的權利義務有待進一步明晰;資金來源比較分散等。芬蘭文化教育部和芬蘭科學院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應對方法,以完善研究生教育改革,保障其研究生院制度健康穩健地發展。
芬蘭研究生院制度對于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啟示:
第一,研究生院制度的建立應立足國情,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并堅持自身特色。芬蘭研究生院定位于科學研究,在全國高校數量有限、科教人員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做到不拘規模,不限隸屬關系,堅持高標準的培養目標,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學習效率,開創了新型的研究生院發展模式。
第二,研究生教育應爭取國內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市場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為吸引優秀生源, 芬蘭文化教育部、科學院以及高校通過各種渠道提供資金和物質支持研究生院的發展,才使得研究生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第三,科研與教育相結合的研究生教育不應受到高校傳統體制的束縛。如芬蘭研究生院教師來源廣泛,不乏來自其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而后者的工資則可以由高校發放,由芬蘭科學院資助。芬蘭博士研究生教育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課堂教學,有些科研項目可以不設立在高校所屬院系之內,高校對研究生院的政策可以稱得上“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在研究生院體制下,科研課題更具前瞻性,研究生才更有機會獲得實現學術突破所需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四,研究生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博士研究生被視作工作人員,不僅享有免學費、領工資等經濟待遇,還可獲得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的資助;學生不但有導師指導,還有跟蹤小組的答疑解惑和權益保障,有利于使學生在生活方面減少負擔,從而能充分利用寶貴的時間專注學問,安心讀書。另外,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在導師的考慮范圍之內,這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系,體現了芬蘭研究生院制度設計貫穿始終的以人為本理念。
參考文獻:
[1]盧楓.國際競爭力來自成功的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3(5):4.
[2]Graduate Schools [EB/OL].http://aka.fi/en-gb/science-in-society/the-research-career/graduate-schools/graduate-schools-2008/,2008-11-17.
[3]楊頡.國際研究生教育現狀與動態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8):51.
[4]The Graduate School Working Group's Suggestions for Doctoral Training Development [EB/OL].http://aka.fi/Tiedostot/.../Doctral_Training_2012_en.pdf?/, 2012-10-31.
[5]盧楓.國際競爭力來自成功的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3(5):4.
[6]伯頓·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研究基礎[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7]崔瑞鋒,張俊珍,魏小艾.變革中的芬蘭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J].中國研究生,2006(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