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6 03:52: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供給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公路貨運,運營管理模式
隨著我國城市間公路設施和城市內部道路設施建設的日益完善,公路貨運量在整個貨運行業比重將越來越大,以公路貨運的機動靈活特性與其它運輸方式的競爭更顯優勢。卻在公路貨運行業內,許多貨運公司在組建自己的車隊進入貨運市場競爭中,與其他運輸企業和貨運展開貨源的競爭,與貨主間進行價格、服務質量、運輸質量等成交條件的討價還價顯得無能為力。貨運企業可主動地通過創造條件,創新調整,根據各企業經營的業務項目,在不同的崗位上,構建、選擇公路貨運運營管理模式,實現改變內部管理環境與市場接合,求得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道路。
一、公路貨運企業運營管理存在主要問題
(一)投資不足,規模不大,資金緊張的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 2009年中國經營公路貨物運輸企業超過512萬家,擁有營運貨車642萬輛。其中:擁有10輛以上汽車企業不到2%與發達國家的情況相類似;普通載貨汽車占比重95.16%,零擔車、集裝箱拖掛車、冷藏運輸車及廂式汽車等專用汽車占比重偏小,僅為4.84%。大多中小型公路貨運企業在開拓運輸網絡化、多式聯運業務中需要規范的合同交易和定期結算,因欠缺足夠的周轉資金被迫止步。
(二)在企業內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專業崗位人員配備不齊造成整體性管理團隊不健全。人才是企業的重要資源。要發展公路貨運企業,既需要掌握專業技術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管理型人才組成團隊。目前大多公路貨運企業這幾方面的人才都很匱乏,特別需要這三種類型的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才匱乏現象已到了影響生存問題。
(三)制度管理不到位造成流程運作不經濟,操作風險過大。隨著運輸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在公路貨運業務運作過程中,因企業制度管理不完善或失靈的內部流程控制、人為的錯誤、制度失靈以及外部事件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損失的可能性過大,造成運輸服務質量差,因操作失誤,可能帶來很大的甚至是極其嚴重的后果。
二、構建公路貨運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及運行條件
貨運企業運營管理存在主要問題是行業特點造成,但貨運企業可主動地通過創造條件,構建公路貨運運營管理模式,實現改變內部管理環境與市場接合,是每家貨運企業求得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必由之道。構建公路貨運企業運營管理模式的運行條件:
(一)推行“單車核算”的保障制度。“單車核算”是指以從事公路運輸營運業務的單臺車輛的收支和配比綜合費用,求取營運利潤的核算辦法怎么寫論文。單臺車輛是公路貨運責任單位最基本的構成單位。能適應貨運市場多變的環境和符合貨運企業采用不同的經營方式要求。為企業提供多種管理數據資料,是推行責權利管理的有力保障制度措施。
(二)形成內部交易價格與完成貨運量任務的雙行控制辦法。內部交易價格是企業內部交易結算和責任結轉所用價格。內部交易價格可作為部門之間合作,作業活動時空協調,經濟責任承擔的約束標準,更有力地推進責權利管理;同時,促使各責任單位以多種方式完成貨運量任務,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實現價量雙行控制管理目標。
(三)執行“誰負責誰承擔”的分配方式。調整負擔運輸產品成本是“業務”,轉變為承擔責任成本的是“部門或崗位”。為了實現責權利協調統一,調動各環節的責任人的積極性,在整條物流供應鏈里,做到責任明確,量化細化到不同業務流程和責任單位上與效率,效益,效果掛鉤,充分體現“按時空責任分配”。
從管理模式應用角度上說,構建、運行每一種管理模式關鍵在設定運行必備條件和選用環境下才能順利地開展執行,才具可行性。
三、在不同業務或崗位環境下,企業選擇公路貨運運營管理模式
(一)公路貨運企業以運營成本中心管理模式
該模式以崗位發生的費用支出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建立成本中心,把發生收入全額上交,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式。在創新調整資源思維下,由于公路貨運企業供給固定成本高,設施和設備專用性強,不同運輸產品之間有獨特的成本要素不同,加之運輸需求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衡,只能適應公路貨運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社會生產、流通、消費方式的改變,當公路運輸的小批量、多品種、高時效和高附加值貨物的比重不斷增長時, 企業必然選擇零擔公路貨運業務來滿足需要,為客戶提供的運輸產品,建立一套對小批量、多品種、高時效的運輸產品適合的一站式完整的運輸單證,流程,解決一次運輸過程中要與多方承運者發生轉換成本,同時,處理在一定范圍內不確定性成本劃分標準。除了重視流程管理外,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按完全成本法提供的會計資料越來越不能滿足預測、決策、考核和分析的需要。因此,對貨運企業的管理層要求會計提供更廣泛、更有用的信息,以便加強對經濟活動的事前規劃和日常控制,運用變動成本計算法加強對運營成本事前預測、決策,及時地調整運價和運營標準成本,適應對零擔業務和各種新開發的運輸產品管理變動需要。更靈活,更實際應對競爭對手的變化。
(二)公路貨運企業以運營利潤中心管理模式
在公路貨運行業,許多貨運公司都在選擇組建自己車隊或建造營業網點的發展路向。當它們進入運輸市場參與競爭,除了與其他運輸企業開展的爭取貨源的競爭外,事實上面臨著與貨主間在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成交的競爭,也同時面臨與其它的運輸方式的競爭、宣傳的競爭、服務質量的競爭、運輸質量的競爭和價格的競爭。其實價格是競爭核心,在運輸服務方式相似的情況下,運價便宜者就有可能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運價是貨主選擇承運者的主要因素;服務質量的競爭和運輸質量是競爭基礎,在提高運輸服務水平,保證運輸質量水準時,也就是增加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當價格與質量、服務實現有效地平衡,最終運營利潤低于投資收益,影響投資者信心和擴張發展計劃的實現。
在考慮價格與質量、服務有效地平衡為出發點,凡建造每個營業網點都作為物流利潤中心,讓其成為既負責物流收入,又負責物流支出,并負責管理現代企業管理論文,使用一定數量資產的物流責任單位,亦即對物流成本收入的發生都能加以控制的責任單位,該物流利潤中心的領導者具有控制物流價格、物流業務和所有相關費用的權力,每個營業網點與貨運企業的各操作部門之間提供貨源、物流服務,其收入按內部轉移價格結算,物流成本按其實際發生額轉移,雖則其收支都是虛構的,但對于物流系統內部的某個部門來說,本來可能是一個成本中心,通過內部結算價格的確定,將其確定為一個內部人為利潤中心,這對于責任中心的成本控制來說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提高每個部門的經營管理意識,也了解物流成本的節約對本部門業績的重要性,從而促使改善本部門的物流管理水平,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此外,對貨物運輸質量事故所發生的貨物丟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誤期、錯運以及由于失職、借故刁難、敲詐勒索而造成的不良影響或經濟損失歸入各物流利潤中心承擔,通過制定貨物運輸質量考核的指標和標準對接,杜絕發生重大貨運質量事故,嚴控貨運質量事故頻率,貨損率,貨差率;獎勵達標的完成運量及時率,實現貨物安全優質送達,承托雙方都受益,各方經濟利益得到維護。
當然,在利用利潤中心管理來進行物流成本控制的過程中,應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對于幾個責任中心共同承擔的費用,依據一定的標準,按照誰受益誰負擔,受益多就多負擔,受益少就少負擔的原則分配。一定要避免共同費用不合理分配挫傷各部門的積極性。
(2)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度要合理。這是合理評價各物流責任中心的工作業績,促進各單位努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保證。合理制度在內部轉移價格,是加強物流系統內部資金、成本、利潤管理的有效措施,使客觀評價各利潤中心的工作業績的重要手段。物流內部結算價格是指運輸、裝卸、包裝、倉儲等人為利潤中心之間相互提供物流的結算價格。一般可分為成本定價和利潤定價兩大類。成本底價是依據實際成本和標準成本來制訂內部轉移價格。一般可以按標準成本進行定價,因為實際成本定價下供方可能向需方轉移不利成本差異,不利于分清責任。而按標準成本定價可以克服這個缺陷現代企業管理論文,但它不符合利潤中心要考核效益、評定利潤的要求怎么寫論文。所謂利潤定價法是指各利潤中心之間結轉物流業務是除成本之外,還要加之以一定比例的利潤確定轉移價格;另外,也可以參考市場價格來制訂內部轉移價格。
(3)除了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度和對費用計劃標準控制外,公路貨運企業還需要衡量在不同產品、不同區域、不同渠道和不同促銷規模等方面的實際獲利情況,主要環節是進行贏利能力分析。贏利能力分析就是借助于有關財務報表和數據的處理,把所獲利潤劃分到各運輸產品、貨源地區、促銷渠道、顧客群等方面以便比較每個因素對企業最終獲利的貢獻大小以及其獲利能力的高低,一般主要是用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物流服務周轉率等指標來衡量。
(三)公路貨運企業以“運量—運力平衡”業務管理模式
市場是第一位的,客戶也是第一位。“運量—運力平衡”業務管理模式的經營理念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靈活多樣、盈利最大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對于一個多環節、多工種的聯合作業系統的整車貨物運輸業務的組織作業來說,需要參與運輸生產的要素包括勞動者運用運輸車輛、裝卸設備、承載器具、站場設置等,通過各種作業環節,將貨物這一運輸對象,從始發地運送到目的地的活動過程。而制造企業的產前產后物流多采用整車運輸,公路貨運企業對于整車運輸業務的組織作業管理應充分發揮主動發現、創新、整合市場需求的設計能力,及時了解市場的終端和供應鏈的始端變化信息,通過整合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如生產企業、運輸企業、配送企業、倉儲和加工包裝企業、貨代以及消費者可用需求信息資源,能夠為物流鏈上的企業提供最佳的管理咨詢服務,實現物流鏈上最佳流程。
當今的物流活動是一個社會化的活動,涉及行業面廣,涉及地域范圍更廣,所以它必須形成一個網絡才可能更好的發揮其效能。“運量—運力平衡”業務管理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參選網絡組織結構,打破單純企業或集團內部的“運量—運力平衡”做法。推選主要有兩種網絡結構,一種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網點的模式,即:“兩頭小中間大”;另一種是連鎖經營的模式,即:“鏈條式”。前者適合商家、用戶比較集中的小地域,選取一合適地點建立綜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戶集中區建立若干小配送點或營業部,采取統一集貨,逐層配送的方式,充分利用零擔,整車,空運(或鐵路)運輸方式特點,優勢構建零擔聯運快速干線。后者是在業務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連鎖公司,負責對該城市和周圍地區的物流業務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地區間各連鎖店實行合約,性協作,該模式適合城市間或全國性物流,連鎖模式還可以兼容前一模式。第三方物流大大擴展了物流服務范圍,對上游生產商可提品、管理服務和原材料供應,對下游經銷商可全權為其配貨送貨業務,可同時完成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傳遞。
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量體裁衣般的、靈活的綜合,以降低社會運營的總成本,最終讓需求者成為最終收益者并得到滿足為目標,實現相對“運量—運力平衡”結果,讓供物流鏈上的所有企業實現一種共贏的局面。 四、結束語
由于公路貨運企業存于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客戶個性需求變動大,而企業自身資源貧乏之下,企業管理處于無政府主義狀態。為此,筆者認為,通過創造條件構建穩健性企業運營管理模式;根據企業不同的業務,崗位,創新調整企業可利用的資源選取運行運營管理模式,揚長避短,創造合理運營管理環境為公路貨運經營服務,適應貨運市場變化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物流運輸管理》王風剛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物流運輸管理》張敏黃中鼎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3、《物流運輸實務》王慶功中國物資出版社
[論文摘要]現有的行政關系有陷于失序的隱患,應該引起關注。研究者針對行政關系調整所提出的不同思路,平衡論更切合中國的實際。但是,平衡論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功能。參與式績效管理對行政主體和相對方都是兼具控制和激勵作用,而且有助于形成行政共識。
行政過程屬于公共管理的微觀范疇,主要表現為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關系在形式上體現為管制、指導、協商、控制及監督等,在過程中表現為相對平衡與絕對失衡的不斷轉化,在本質上存在著許多種矛盾和悖論。如何通過科學的機制設計實現行政過程的動態平衡,既有效地維持公共秩序,又能切實維護公眾權利,是調整行政關系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警惕行政關系的失序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經歷了巨大變遷,但目前仍然面臨多重轉型的任務。在這段歷史性的發展時期,新情況和新現象不斷涌現,新問題層出不窮。為了抓住關鍵時期的發展機遇,在欣喜于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一些值得引起關注的問題,比如行政關系有陷于失序的隱憂。
(一)失序與失衡
“失序”不同于行政關系的“失衡”。失衡是指行政主體與相對方在行政過程中的不對等關系。“一般情況下,在實體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形成行政機關為優勢主體、相對方為弱勢主體的不對等關系;在程序法律關系和司法審查關系中,則形成另一種反向的不對等關系”…。失衡有可能是有序的,也有可能是失序的。如果行政過程中的主體都認可行政關系的失衡,或者如果不認可這種失衡,但局限于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尋求調整失衡狀態,那么行政過程會呈現出有序性。但如果行政過程的主體不認可行政關系的失衡,并且訴諸于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方式尋求調整失衡狀態,那么行政過程會表現出“失序”。
在目前的行政過程中,行政主體在大部分情境中仍處于強勢地位,但這種相對優勢面臨越來越大的公眾壓力,甚至是(暴力)對抗,而且社會對行政行為的信任度在不斷下降,以致在某些領域出現了政府的公信力危機。另一方面.相對方的權利意識在不斷增強,維權技能在不斷提高,但現有制度框架內的參與機制和維權渠道尚不健全,使得一些本屬正常的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容易訴諸于極端之舉。面對越來越頻繁發生的對抗行為,公信力不斷下降的行政主體為了維護公共秩序.往往選擇以危機管理的名義去強力控制。
在強制與對抗的互動中,如果上級部門或領導認為下屬部門的行為有悖于公共管理的政治要求,會以指示、批示、批評、懲罰等方式介入行政過程,從而使行政關系的優勢轉向相對方。在整個過程中,行政關系的調整既不是自我糾正式的,也不是有序的,往往取決于特定問題、特定領導以及特定情形。
(二)行政關系失序的表現
以上海某些區出現的“釣魚式執法”為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對執法機關的不正當執法方式,處于弱勢地位的相對方大多選擇忍氣吞聲,因為表達訴求的渠道非常有限,而且成本高昂。行政關系的失衡格局縱容了一些行政主體更加毫無顧忌地選擇執法手段,這也為互動關系的逆轉埋下了伏筆。當個別相對方選擇極端的方式表達抗議時,其他感同身受的相對方即刻予以響應,社會公眾由于驚詫于行政主體的肆無忌憚而為指責行政主體的公共輿論奠定了社會基礎。于是,行政主體至少處于輿論上的弱勢地位。在該事例中,行政關系調整的直接起因是個別相對方的極端行為,而非有序的參與和表達;實現行政關系調整的直接動力來自于上級部門的關注,而非相關主體的協商與討論。
又比如,近年來各地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城管”)普遍面臨一個三元困境:城管如何執法,才能既維護城市的市容市貌,又能讓城市小商小販合理生存。城市環境屬于公共產品,其供給要依靠行政主體的強制手段;小商販的存在既是民生需求,也滿足了一些社會需求;而對于小商販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社會公眾本身也是矛盾著的,在享用這些服務時會贊成小商販存在的合理性,而在其它時間,則希望小商販盡量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行政實踐中,這些矛盾都集中到行政主體和相對方的行政關系上,造成城管工作“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甚至出現“一管就有沖突、一放就有投訴”的現象。如此周而復始,不僅未能解決城市管理的根本問題,反而影響行政執法的公信力。
如果不正視行政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仍然以危機管理的思維沿用個案處理的方式,行政關系將會陷入失序的境地,其表現就是行政主體或者不作為,一旦作為就是強力控制,而相對方要么不參與,一旦參與就會釀成群體性事件。
二、調整行政關系的不同思路
如何防范行政關系陷于失序,既使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維護公共秩序,又能切實保障相對方的權利?在相關研究中,先后出現過管理論、控權論和平衡論等理論。
(一)管理論
管理論主張維護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認為行政過程的有序來自于行政主體的指導和相對方的服從。應該指出的是,管理論并非完全排斥對相對方權利的保障,而是將保障從屬于對行政秩序的追求。另外,也不能簡單地將管理論視為行政特權的等價物。因為如果法治相對健全,并且在行政過程之外設計了有效的利益表達機制,相對方的權益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得到保護,那么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依然是面臨實質約束的。
在實踐中,歐洲大陸一些法團主義文化的國家的行政管理過程更接近于管理論。在這些國家,行政主體在法定職責權限內享有絕對優勢,管理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在政治運行中,致力于維護公眾利益的組織和集團是由國家和政府所創造并規范的。一方面,這些利益表達組織具有壟斷性,另一方面,這些組織在與行政主體的互動過程中享有較大的話語權。因而,行政主體在行政過程的優勢地位受到政治過程的約束,這也意味著行政關系的失衡由政治關系來調整。
(二)控權論
控權論主張限制或取消行政主體的主導地位,從而彰顯相對方的權利優勢。這種理論認為在大多數行政實踐中,行政主體不僅不能有效地解決公共問題,反而會滋生一系列問題,比如權力濫用、腐敗、限制相對方的自由等。所以,控權論主張政府最小化,認為大多數公共事務都可通過市場和私人組織得到解決。另外,控權論的基本假設是,行政過程是由各種利益集團相互博弈的活動所組成的,國家不具有主體性,只是一個各種勢力互爭雌雄的競技場。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一場被命名為“新公共管理”的運動席卷全球,一度壟斷了公共管理研究和實踐的所有話語資源。這場運動的基本思路就是控權論,主張公共管理的市場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經過30多年的實踐,如今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這股潮流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有其情境性,有其局限性。尤其對于眾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國家的空心化、公共管理的市場化和公共服務的私有化,并沒有實質性地促進公共福利的改善,反而引發了一系列嚴重問題,比如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不足、公共服務分配結構失衡等。
控權論在多元主義文化的英美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英語國家)較為盛行。在這些國家,政治活動的主體是各種利益集團,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受到多種主體的限制和監督。主流的社會文化和法律體系都主張對公共權力保持質疑和挑戰的態度,因而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是一種被普通公眾所廣泛擔憂的存在物。如何限制行政主體的權力,確保相對方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的肆意侵害,是這些國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要議題。
(三)平衡論
平衡論是中國行政法學界的創新,認為無論對行政主體還是對相對方,都應在法治原則的統治下加以制約和激勵,以實現兩者在利益關系上、法律地位上,以及在制度、機制的構建和運作等方面的平衡。從理論上說,平衡論主張既要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實施,又要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或違法行使。具體而言,平衡論“既不同意控權論過分強調行政程序、司法審查的作用,也不同意管理論過分強調命令、強制手段的作用,……主張綜合運用行政法的各種手段:既在必要的場合運用命令、強制手段,同時在大多數場合盡量避免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強制手段,淡化權力色彩”。
作為一項本土化的創新,平衡論在中國行政關系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關注。從文化角度看,平衡論的思路符合中國的中庸文化,主張通過調和來解決矛盾,而不是訴諸于零和的博弈與對立。從社會發展的實踐來看,平衡論試圖在政府與市場、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取得平衡,符合中國在轉型時期的政治社會生態。
盡管平衡論的響應者眾,但質疑聲也不少。其中與管理實踐關聯度最高的質疑來自于具體的平衡機制:如何既制約行政主體濫用權力(相對方濫用權利),又激勵行政主體積極作為(相對方積極參與)。主張平衡論的研究者詳細探討過公務員制度、行政指導等具體的平衡機制。在此,筆者著重分析參與式績效管理作為一種平衡機制。
三、參與式績效管理
要實現行政關系的有序調整,既不能只突出行政主體的權力優勢,也不能只強調相對方的權利本位。就此意義上,我們贊成平衡論兼顧制約機制和激勵機制的觀點。不過,行政法領域的研究者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平衡功能。
(一)績效管理的發展與不足
績效管理是管理實踐的重要工具,也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議題。比如,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紐約市就嘗試用現代方法測量和評估行政部門的績效。但是,由于行政行為具有目標多樣性,行政過程的委托關系具有多層次性,不同行政主體的產出難以橫向比較,以及公共產品缺乏類似市場這樣的價格發現機制,因而相比企業績效管理,政府績效管理實踐進展更為緩慢。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下,政府績效管理廣泛地采用企業績效管理的理念、方式和工具,比如顧客導向、平衡計分卡、績效合同、績效規劃等。不過,從已有的案例材料看,這些工具的引人并未顯著改善政府績效管理的實踐。
近些年來,研究者逐漸認識到,績效測評工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具是否與問題以及環境相匹配。如果政府績效問題主要表現為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大規模地采用績效合同,并推行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那么不僅不能改善公共服務的供給,反而可能導致公共服務“嫌貧愛富”,使公共服務喪失應有的公益性。如果整個國家所處的階段是快速發展時期,一味地模仿其他國家的限制政府活動范圍的績效管理方式,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反而會使整個社會陷于斷裂,因為這些國家的社會組織尚無法承接起政府轉移出的功能。
(二)參與式績效管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政府績效管理先后采取過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效能監察、政風行風評議、服務承諾等形式。這些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健全行政監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諸多尚待改進之處。比如,大多數績效管理形式都是封閉性的,沒有設計公眾參與的渠道。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公眾參與政府績效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群眾評議政府、社會滿意度調查等。在目前中國的政府績效管理中,公眾參與最多的環節是對具體行政部門的評估。以南京市為例,該市自1999年以來,一直堅持“萬人評議機關”的做法。每年年底,南京市政府向市民發放評議問卷,要求對所有的政府機關進行打分排名。北京、珠海、杭州、海口、銀川、昆明等城市都先后開展過“萬人評議機關”的活動。
作為政府績效管理的一種理念,參與式績效管理主張社會公眾應有效地參與到對政府績效的測評和管理過程。公眾參與績效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對施政目標的討論,對評估體系的建議,對具體行政主體的評估,對績效結果運用的監督。所以,參與式績效管理并不僅僅局限于“萬人評議機關”的形式。從行政關系的有效調整角度看,公眾對具體行政主體的評測僅僅是一個起點,并沒有窮盡參與式績效管理的內涵。
如果缺乏政府信息公開作為配套工作,公眾的評測失去了基本的信息基礎,只能依據感性認識.不僅不利于行政主體改進工作,反而可能消耗公眾的參與熱情。比如在不少地方的“萬人評議機關”活動中,將所有行政部門不分類別地排列在一起,導致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普遍得分較低,而主要服務于政府內部的部門得分較高。南京市2001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第一的部門是市委辦公廳,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政公用局、市房地產局、市容局、市規劃局等;北京市2003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最高的部門是市鄉鎮企業局,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交通委、市建設委、市城管執法局、市政管理委、市規劃局等;昆明市2008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第一的部門是市政協辦公廳,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建設局等。
由于各個行政主體的工作難以進行簡單的橫向比較,因而群眾的評議大多數只能作為評估各個部門實際工作的參考材料,這就引發了一個如何對群眾評議做出反饋的問題。如果給出積極反饋,比如南京市2002年根據群眾評議結果調整了幾個部門的領導班子,就會面臨“群眾感知是否為充分統計量”的問題,畢竟各個部門的法定職責對群眾感知有直接影響。但如果不對群眾評議結果做出積極反饋,那么群眾對評議活動的參議熱情就會快速消退,從而使評議活動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處境。
所以,參與式績效管理不是簡單地將公眾動員起來定期為行政主體給出評測分數,而是包括目標設定、體系設計、信息生產、結果使用等環節的全過程參與。那么,為什么說參與式績效管理有助于行政關系的有序調整?
(三)參與式績效管理促進行政關系的調整
1.參與式績效管理對行政主體而言,既是控制機制,又是激勵機制。績效目標為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設定了目標,指標體系則引導行政主體按照預定方向實施管理。如果公眾的合理訴求能夠被納入到政府績效管理體系中,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對公眾需求的回應度就大大提高。不過,應該指出的是,行政主體的管理目標應該融合公眾需求和部門法定職責,即行政主體在開放性條件下保持相對的管理自主。其中原因在于,公共需求的表達有其內在矛盾性,而且正如“阿羅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多種多樣的公眾需求應該有一種提煉和合成過程,才能形成真正的社會公共利益。
在具體操作上,可以根據脆弱性和敏感度的強弱程度,將行政主體的行為分為四種類別,每一種類別所對應的公眾參與形式分別是:廣泛協商、自主決策、自由裁量和聽證會。如果某一公共問題的敏感度強但脆弱性較低,則可以考慮召集相關公眾的代表參與討論,比如舉行聽證會。這樣既可以節約管理成本,也能滿足公眾參與的需求,而且將行政關系的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這一類管理行為包括價格管制、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城市市容管理等。如果某一公共問題的敏感度和脆弱性都很強,就必須預先準備好公眾廣泛和深度參與的方案,因為這一類問題往往是引發行政關系失序的主要領域。這一類管理問題主要涉及社會治安、動拆遷、民生問題等。所以,對于公眾參與,行政主體應該在開放性條件下保持相對的管理自主,既充分了解各種公共需求,吸納其中合理之處,又要主動建立有效的利益合成機制,避免行政過程的不連貫性。從這種意義上說,參與式績效管理既有助于控制行政主體的方向,又能使行政主體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2.對相對方而言,參與式績效管理既是控制機制,又是激勵機制。通過設定相應的渠道,將公眾訴求的表達引導到討論績效目標和監督績效結果等方面,使公眾參與呈現出有序性。
在城市管理中有一個著名的“垃圾桶問題”。在扔生活垃圾時,居民通常都希望垃圾桶離住所越近越好,因為方便快捷;而在扔完垃圾之后,居民又通常都希望垃圾桶離住所越遠越好,這是出于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考慮。如果只注重部門的法定職責,即便科學合理的垃圾桶設置有時也無法獲得相關居民的理解;而如果只注重居民的訴求表達,垃圾桶可能無立足之地。實際上,不僅僅垃圾桶的設置,包括公交車站、通信基站、電力設施等許多公共產品的規劃選址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合理的參與途徑,行政相對方的訴求表達很容易演變為群體性事件,使行政關系面臨嚴重考驗。換一個角度看,如果設計了有效的參與途徑,公眾有序地表達利益訴求,不僅能激勵公眾參與公共管理過程,而且也能避免行政過程的沖突。
業務流程重組出現問題了,作為這一概念的兩位倡導者之一,我承認這一點可不容易。我與哈默合著《重組企業流程》是想指導企業經理人變革關鍵運作流程,如產品開發、完成定單等,以達到提高績效的目的。
業務流程重組確有成效。一家美國采礦公司年產值增長了30%,市場占有率提高了20%,同時成本降低12%,周期縮短了25%。另一家美國服裝廠商重組存貨補充流程后,銷售額翻了一翻,市場占有率提高50%,周期縮短了25%。
回報微薄
這類大獲成功的故事很多。但從總體上看,即便是那些業務流程重組帶來的巨大回報,也比其所能獲得的潛在回報少了不知道多少。就我看來,這兩年我們發起的這場革命至多完成了一半,半途而廢的革命不比不革命強,事實上,有可能比不革命更糟。
直到有了一些業務流程重組的實際經驗之后,我們才明白,為達到重組業務流程的目的,經理們自己要做出多么巨大的改變。
如果工作流程重組了,而管理層卻不變,我們看看結果會怎樣:
一家電腦公司有三位副總裁,分管銷售、顧客服務和完成定單,當他們聽說重組業務流程能保證推出產品的時間縮短一增,顧客保有率提高20%,行政費用削減30%的時候,都感到興奮莫名。然而,好處再多,也難以讓他們放棄自己的控制權,難以做到相互協作。結果業務流程重組不到一年便無疾而終。
一家制藥公司發現,因為要分頭同各個業務單位打交道,越來越多的顧客怨聲載道。業務流程重組的解決辦法,是將這些經營單位的銷售和分銷部門集成起來,但各單位頭頭紛紛抗議,堅稱自己必須保持控制。公司首席行政總監和董事長深怕變革因此失敗,也拒不采取行動。他們辯解說衰退之前公司的業務很順利,只要衰退結束了,業務還會恢復原狀。結果,對這個公司而言衰退再也望不到頭了。
禮崩樂壞
對經理來說,再沒有什么肯定的事了:職業技能、事業前途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工作穩定性了。要想生存,就必須對過去的一切假定提出質疑。
不再有什么簡單明了的事情,也不再有安安穩穩的事情了,無論怎么努力都嫌不夠。我們只習慣于漸變,習慣于那種通過謹慎計劃統一認識,嚴密控制,能夠漸漸駕馭的變化。
而今,不但要駕馭變化,還必須迅速創造變化,而且是巨大的變化。只要稍微喘一口氣,停下來思考問題,形勢就會瞬間萬變,精心的判斷便不再適用。
所有事情都成問題了。組織結構圖,薪酬制度、等級結構、縱向組織、整套命令兼控制管理手段,這些傳統的管理方式不管用了。
所有人都必須變化,變革不只停留在技術上。它不僅觸及經理們做什么樣的事情,還觸及經理們做什么樣的人;不僅是他們對工作的認識,還包括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不僅是他們掌握的知識,還包括他們思考的方式。
總之,經理要拋棄整個觀念,拋棄對權力的整套思考試。權力不再是某些位置、職稱或級別,那些東西除了讓人頭腦發熱之外,毫無意義。對權力、權威、職責而言,真正管用的是你做什么,而這取決于你的技能和個人素質。
扎法拉諾(RickZaffarano)是HannefordBrothers這家美國連鎖超級市場的一名年輕經理。1993年,他受命在紐約州組建一個新貨棧。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他竭力發揮權威、職責、團隊自我管理的效能。
但考驗很快來臨。一次,一輛貨車在暴風雪中翻了車,假如不再發一車過去,定了貨的那家店就會出現貨物短缺。這一情況貨棧的其他人也很清楚。事后,扎法拉諾回憶起那晚的情形:
"人人疲憊不堪,歸心似箭。我不能象過去那樣,簡單地命令他們留下來。我只得與團隊負責人協商,告訴他們我要做什么。有的人不同意,認為我的要求太過分。于是我建議召集全體員工討論,并說不管討論結果如何,我都服從。"
"接下來的幾分鐘我如坐針氈,因為如果他們決定回家,我們麻煩就大了。另一方面我也想證明,只要提供給他們正確的信息,有頭腦、關心工作的人一定能做出正確的決策。結果他們說:嗨,反正要做的,我們干吧。我終于贏了,我想,這主要歸功于我表示要服從他們的決定。"
懼怕失敗
扎法拉諾也感受過業務流程重組常帶給經理的擔憂:擔心松懈,擔心失控,擔心誤信了人,擔心失去了聲望呀被認為不夠"強硬",最常見的還是擔心失敗。
然而放棄命令和控制還僅僅是一部分。我們還必須放棄整個思維模式,整套理想和期望:
必須把建立盡善盡美的組織結構的想法拋到腦后,不存在永遠正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做事方法。還必須拋棄對人的絕望的態度,我們常會覺得人不可靠,而且能力有限,因此必須要在命令上被迫克盡各自的職責。
【論文摘要】是文著重新經濟時代經濟創新基本特征探討;闡明新經濟影響營俏創新的幾個方面是本文出發點;深入論證營銷創新應用—怎樣“創造購物天堂”?如何“長駐于市不衰?”何以“辮證營銷”?如何‘.引導營銷網絡化”?等,或可助新經濟營銷創新思路拓張。
新世紀開端,迎來了新經濟的曙光,新經濟有何基本特征?成為新一輪管理論壇熱:新經濟必有新運作規則,其對我國營銷創新有何影響?構成新世紀營銷新規律所在。新經濟實踐涉面甚廣—營銷創新應用如何?引人深思。
一、新經濟時代經濟創新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經濟四要素“知識”比重在上升。傳統經濟包括農業和工業經濟,“三要素”論源遠流長,數千年倡導繁衍、耳熟能詳。而作為創新要素“知識”加入,形成‘.四要素”說,多聞于世紀之交,專家學者達成共識,列為四要素之首,尤顯其特性:即知識要素的充裕性①。皆因前“三要素”盛行至今已受時空限制,國界、種族、觀念隔離、亦難有’‘予取于求、隨之取用“之便利而顯遜色。唯獨知識要素,完全無上述約束,只要愿意,可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形容。僅如過去的一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專利技術、科研成果以成千上萬計,成為人類社會生產的無窮財富。所以“知識要素”雖立論不久,或叫初具形態,且有轉化受阻種種障礙;但其意境深遠、力貫全球、活力無比,成為現代企業家,投資、生產、經營者發展戰略首備之品—可示其經濟創新論中位高而權重的發展趨勢。
特征之二,新經濟發展加快了“知識”滲透。“土地、勞力、資本“構成三要素說,②.是傳統經濟重要物質基礎,因“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率”等弊端而風光難再。但.‘三要素“論完整性、嚴密性、系統性等經濟作用亦難于被動搖。新經濟發展,‘’三要素”作用在相對下降,但并非言可取代,因為知識創新威力,要通過傳播滲透才能發揮出來。如知識滲透于’‘土地”要素,才會有土地資源利用率的提高;滲透于“勞力”,才會有勞動品質的提升,勞動效能的發揮;滲透于“資本”,才會有資本運作本質的變化或更新。同時在知識傳播、滲透面前人人平等,取之容易;許多企業家,借助知識力量而取得輝煌的成就,這是新經濟的貢獻。
特征之三、經濟理論兩大支柱面臨新沖擊。傳統經濟理論中有兩大支柱說。第一支柱是“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消費者(家庭)收入受硬性約束,邊際效用價值下降,產品價格下調,引發需求上升;反之則下降~一衍生出需求變動規律。第二支柱“生產費用主導”論:即資源性生產費用上升,產品有利可圖,供給會增加;反之則減少.一形成供給變動規律。③沖擊來自兩個方面。其一。網絡信息發展,使交易成本不斷下降,產品價格趨低,家庭實際購買力會上升;加之發達國“財富效應”—股市上漲增加家庭虛擬收人,均沖擊了家庭預算“硬性約束”論。其二、新經濟中知識作用上升,廠商受資源性約束的供給行為也發生了變化;又如網絡經濟普及后,免費提供網絡和電子郵件服務的廠商會越來越多,從而使“有服務就要收費,’等老行規老慣例受到挑戰。于此,用傳統供求規律,來分析未來營銷行為,已難有更多意義。
特征之四,“注意力”經濟成主導世界潮流。象時裝模特展銷吸引觀眾注視力那樣。企業發展“注意力”經濟①,以招徠消費者已成新潮。新經濟發展,企業.‘注意力”營銷—通過網絡宣傳,樹立企業產品形象;或經精心沒計制作打扮,成為某一特定領域“霸主”;或營造購物“天堂”,成為顧客網_L之首選等,從此有了廣闊天地。獲得了“霸主、’地位,或有了“注意力”形象的廠商,當然能帶來無限商機。而于無限商機中,孕育出主導世界潮流的許多新秀,顯然又是新經濟的貢獻。
當然,新經濟實踐深人還會創造出;如能實現經濟良性循環,帶來收益遞增;邊際成本趨近于零。實現價格永恒降低;“物以多為貴”;提供無限能力與機會等運作特征等。但其要求也是苛刻,甚至是殘酷無情。有喻新經濟如一個個競爭漩渦,稍不留神即被淹沒。并非危言聳聽。
二、新經濟影響營銷創新幾個方面
影響之一,打破時空障礙全球范圍可營銷新經濟出現,信息傳播已無國別地域之分,從生產與銷售理論上看已無逾越之障礙—廠商與消費者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貿易伙伴。影響所及,應從狹窄的國內區域營銷,轉向國外或全球性營銷。特別是暫處弱勢者,已有可能“大處著眼、小處人手”立足全球營銷觀起步,營銷創新由此而生而發。
理論依據是:首先,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個性化需求崛起,“靠資本、拼勞力”的規模化同質營銷已難于湊效,國際市場異質化營銷已成新亮點。其次,新經濟時代雙向溝通加快,物流。商流、信息流交換頻率增加,借助網絡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互動營銷網,為全球性或異質化營銷創造了物質基礎。第三,國內“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一條龍服務的政策導向或成功實踐,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速度,為全球化營銷創新大開了方便之門等。
影響之二,市場多變數引發營銷新組合。新經濟發展拉近了消費者距離,但也加劇了同類產品生產者的竟爭,依據國際市場多種變數而可實現營銷新組合。如產品創新,可抓住消費者心理、生理需求變化,把握住個性化需求規律.以提高科技含量,擴大功能用途,增加附加價值或文化內含等來滿足。又如價格決策—網絡化市場要求,一是產品類型的滿足,二是價格成本的可接受性;而企業則可按成本要求提供柔性產品概念,再按概念組織生產或售貨—彈性化成為可能。再如分銷,已出現電子虛擬市場。無形商店、電子貨幣等多種數字化交易方式,中間商中介作用已大為降低。促銷、信息網絡使無紙化促銷成為時尚,將有圖文并茂的產品索檢,價格動向一覽無余;網絡的定制化功能可將產品組合信息集中儲存、自由存取,為消費者提供充分的購物空間。當然還有其他變數影響營銷組合因素,構成新經濟營銷創新的更大空間;
影響之三,營銷添智慧出現創新“蜂聚”期。新經濟新技術風起云涌,創新的巨大動力已不局限于單項、局部性,且有成片成批的疊加效應。有專家稱為創新“蜂聚““現象出現并非偶然。
從市場創新著—出現一種新技術產品后,將有一系列創新活動以招攬顧客,亦會有全新產業問世,或控制一種至幾種新原材料基地;甚至出現一種嶄新的經濟組織,以鞏固壟斷地位,或創新壟斷市場方式等。以計算機實踐為例—已從單機、大型、單功能、低速度、專用機。向多機化、微型化、多功能、快速度、網絡化發展。特別經營銷專家或智慧營銷的介人,將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性,而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在實現工商交通、金融、郵電等聯網后,又將派生出大批信息產業或相關產業,甚至出現產業帶,產業群體、產業鏈條—“蜂聚”接踵而來,新經濟功不可沒。
影響之四。優化“系統”論可把握營銷主動權。新經濟信息網絡化,僅是解決了“速度、效率、安全、方便”等傳統貿易老大難問題,而“勝算性如何”還要靠謀略智慧,或貿易成熟性。西方諸強已有高科技7096、市場分額80%以上的竟爭優勢②,于中國未來營銷影響探遠:優化“‘系統”論或可以“系統營銷”論策應,新經濟條件更有可能。
首先調整營銷心態:承認科技營銷落后;但不甘合落后科技營銷。其次,堅持市場細分、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依據國情揚長避短,瞄準高科技目標。
再次,重視消化吸收,實現高新技術第二次創業。還有,創造寬松環境,著力改善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立法,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維護知識產權,反對地方保護主義、打擊偽劣假冒侵權行為等。還要熟悉““人世’“后的世貿規則,防止高科技貿易’‘被詐、被罰、被假”的發生等。高科技貿易復雜性,以“系統營銷”論把握營銷主動權,或可以消除新經濟運作缺陷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新經濟營銷創新應用的幾點思考
新經濟時代的營銷創新應用,從理論到實踐均要有個較長期的適應過程,如下幾點可助‘“創新”思路,對初涉營銷者更應慎密謹為。
思考之一,自我約束激勵創造“.購物天堂”。新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企業自強自律,不斷消除低效率和浪費現象,減少不合理利潤因素,自覺抵制偽劣假冒、欺行霸市等。激勵全體員工拼搏進取,敬業、樂業、愛業,提升自我品質;大力弘揚團隊意識,更新企業形象,千方百計留住顧客,營造真正的.‘購物天堂”。
利用多種外因營造“購物天堂,,.如通過網絡傳輸商流、物流信息、創造時空效應,產生““購物方便”感;或以產品新概念引導潮流,成為消費者“、理想產品策源地信譽”感;適時開展’‘升質降價”促銷活動,產生消費者‘.低支出,高品質享受,,感;還要加強公益宣傳、樹立綠色品牌,形成‘.熱心公益、放心消費”的認同感,將“、方便、理想、享受、認同”的情感運用于營銷的全過程。確立‘“購物天堂”的好環境。
思考之二,天時地利人和長駐于市不衰。新經濟網絡開闊了眼界,擴大了視野。新產品層出不窮,往往因一個小理念的轉變而賺了大錢,又會因一個小小失誤而血本無歸。因此新經濟時代的營銷創新,應有‘“瞻前顧后,觀微知著、抓住本質、攻防有略,進退有序”等氣魄與膽識。或者古商邦經商理念—““天時地利人和,長駐于市而不衰”中,悟出營銷創新的靈感:
所謂‘“天時”是指營銷大氣候—堅信新經濟是人類社會新商貿的良好開端,將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而謂“‘地利”則指現有土地、勞力、礦產資源,以及替在需求等優勢。所謂“人和”是我國經商者的傳統美德。特別是我國‘“入世”后,建立、健全國際經濟游戲規則,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亦為外資企業提供穩定、寬松的市場準入機會等。堅持有理做贏人,和氣營出三贏家。
思考之三,堅持辯證營銷立于不敗之地。組大聯強,固然是.‘實力、信譽”的象證在國際貿易之中亦有按資本區分信譽度—“實力論英雄”的主張。但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優點。而新經濟是一種突破。如’‘小吃大”、“快勝慢”、“新吃舊”等,有經濟學家稱之為新經濟規則,①,亦有喻之為新營銷辯證法。
新經濟時代,所以會“小吃大,,,本質是小者精悍、鱗角鋒銳、觸覺敏捷,開拓營銷自然所向披靡;而自稱大者‘為大所累笨拙不已,往往無可奈何被拖累。’‘快勝慢”。關鍵是““快者靈氣生“,,富于靈氣的營銷,順應新經濟所追求的個性消費目標,慢者只能吃“剩飯,’;’‘新吃舊”,是新(潮)能主導消費意向,代表時代精神,淘汰陳舊落后者。完善此類營銷辯證觀,就能”劣中求強”、棄舊圖新、轉敗為勝。
在公共管理研究前沿陣地美國,從1984年始就有學者評估公共行政學的研究質量①,繼之不斷有學者加入到這個隊伍,他們以博士學位論文和期刊雜志為分析基點,聚焦于公共行政文獻中研究方法的質量問題[1]62。國內張成福于1996年發文[2]拉開我國行政學研究的“反思之幕”②。2005年,繼中譯本《公共行政研究:對理論與實踐的反思》[1]出版后,國內學界紛紛借鑒其中的評估框架來檢視我國行政學研究存在的方法問題,從初始的描述性分析轉向量化評估。筆者認為,研究方法固然重要,亦是我國公共管理研究的“阿喀琉斯之踵”,但內容決定形式,研究主題是評估研究質量的一個更基本的因素,對學科知識的累積和內容體系的建構有著更根本的貢獻。而在具有代表性的反思文獻中,運用文獻計量方法來比較全面檢視我國公共行政學教材的論文僅有兩篇③:曾峻[3]通過檢視在國內9本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共管理教材,提出我國公共管理學教科書編著存在的問題,但由于該文發表較早,所選書目偏舊,樣本偏少,所得結論局限于公共管理學(不包括公共行政學和行政管理學)教材;另一文[4]通過210本行政學教科書內容的研究,對行政學的范式轉換進行經驗檢驗,但是評估指標單一,未能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信息,雖然210本教科書突破前述研究樣本量的局限,但是國內教材的質量參差不齊,無所限制的擴大樣本會影響研究結論的質量。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以典型樣本為主,并把范圍擴大到公共管理學類(包括行政管理學和公共行政學)的中外經典教材。
二、研究設計
一個學科的理論體系是否成熟,教材是其集中反映,而教材的章節正是這一學科研究內容的典型概括。因此,以經典教材為樣本進行分析,可以窺探這一學科的研究主題概貌。本研究選取中西經典教材為樣本,并佐以中西比較。西方經典教材主要從“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典教材系列中挑選,輔之“公共管理學科系列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和“公共管理譯叢”(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等譯介國外學術成果的窗口,結合北大、清華、復旦、中大、廈大等高校的博士參考書目,最終篩選出10本出現頻率較高的教材。樣本分布為其中5本來自美國,余下5本分別來自英、法、澳、和日本④。國內教材的來源有三:一是在公共管理學界具有相當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學科帶頭人、或其著述入選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國內學人文庫的學者所編著的最新教材,力求每個獲得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的985高校各挑一到兩本教材,以反映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研究傳統和狀況;二是黃達強、夏書章等前輩早年編著的教材;三是臺灣學者的5本教材。這三類教材(共24本⑤)的選取有利于作縱向和橫向比較。基于評估需要,筆者從教材中提取以下指標制成統計量表,編碼錄入,以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1)出版年度。是指教材是哪一年出版的,若是國外的教材,則以版權頁的時間為主。設計這一指標可以了解教材的新舊程度。(2)版本。是指教材出版到第幾版,據此可以判斷教材的受歡迎程度。版本越高,說明該教材越是被廣泛使用。(3)國家。指教材在哪個國家出版,只要用于衡量國外教材選取的代表性。(4)寫作情況。指該教材是專著、合著、編著還是主編,共四類。(5)章數。指該教材共有幾章,把導論計算在內。(6)邏輯體系。指該教材的內容章節編排是否成邏輯體系,分別賦值1為是,0為否。可從教材的目錄判斷,或者作者的序言、譯者序中尋找,次之則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判定。(7)特色。指該教材的與眾不同之處,例如《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一書是經典理論和案例的匯編,通過案例闡釋概念理論;再如《行政科學》一書的行政法和比較行政的色彩濃厚等。(8)研究主題及其頻數。研究主題大體與教材的章節名重合,有些章節名出于統計的需要筆者做些改動,以便歸類。在所有樣本中加總各類研究主題的出現頻率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9)頁數。指該章節在教材中所占的頁數,為了消減誤差,由下一章的起始頁減去本章的起始頁得出。頁數越多,表明該章節在教材中的分量越重。(10)重要程度。指該研究主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分為三個等級(1為不重要、2為一般重要、3為比較重要)。通過計算該教材中所有研究主題的頁數的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據此來判斷。(11)變動情況。指該研究主題是否是新版教材中的新增加章節,或者是指該研究主題在修訂版教材中大幅度改動,分別賦值1為是,0為否。我們可以通過新舊版教材的對比,或者作者的再版序言中得知。
三、結果分析與比較
(一)教材命名與范式轉變所選樣本中從書名來看,國外沒有一本教材命名為“公共管理學”的⑥,與國內的教材形成鮮明對比,正如另外一項研究[5]所發現的,國外仍以傳統公共行政為主流,其他新興范式亦有反映。除老教材和該領域的前輩夏書章、黃達強、竺乾威等人,臺灣學者也偏好取名為“行政(管理)學”或者“公共行政學”外,國內的新版教材都命名為“公共管理學”。這一教材取名的不同,是否反映西方和國內學者關于公共行政學范式變遷的不同看法?有學者為此通過210本行政學教科書的內容研究,發現從傳統行政學到公共管理學,雖然在內容安排上有差異,但只是在相同的“管理主義”價值觀取向下進行的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技術設計,行政學范式沒有發生轉換[4]。國外學者似乎對在公共管理中應用“范式變遷”不太感興趣,只有歐文•休斯主張新公共管理不同于傳統的公共行政,但他同時指出范式變遷是一個漸進過程,“管理主義改革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6]筆者也試圖在國內教材中尋找編著者命名的初衷,發現公共管理學作為當代政府管理的研究新潮遇到了諸多的難題和大量批評,它并未形成統一的成熟的理論框架及范式;“公共管理”話語的生成與流行大概與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確立公共管理學為管理學門類一級學科有關,只能以此來解釋教材易名的原委。
(二)版本、編著與經典國外教材版本的均值為3.7,其中《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已是第八版,其次《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是第七版,均是經典之作。相反,國內的教材82.6%都是第一版,雖教材名目眾多,且是新近出版,然多是相互抄襲,鮮有新意。只有夏老主編的《行政管理學》已出版四次,其它影響較大的教材如陳振明主編的《公共管理學———種不同于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竺乾威主編的《公共行政學》(已出版三次),張國慶主編的《公共行政學》(已出版三次),陳德禹編著的《行政管理》(修訂2版)等。版本越高,表明該教材越是受到讀者歡迎;出版越早,多被譽為經典。究其原因,國內的行政管理專業學科建設八十年代才起步,雖處于快速發展中,但知識體系的積累緩慢,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更是任重道遠;與美國將近一百年的公共行政學科發展史相比,仍屬年輕后輩的學習階段。經典教材是多方面的因素鑄就,更需學科歷史文化的積淀與傳承,“新”是建立在“舊”的基礎上。教材的編著情況也印證這一點,所選樣本中國外的教材60%是專著,30%是合著,只有一本《公共行政學:概念與案例》是主編。而國內的71%為主編,2本為編著,只有5本為著⑦,而這5本中只有一本是大陸的,另外4本是臺灣的。一般來說,主編的教材很難保證教材整體的質量,因編寫者的素質而良莠不齊,很難引為經典之作(除非是學科的開山之作,譬如夏書章、黃達強主編的教材,即使這樣,也只能堪稱國內經典)。這種“知識生產方式”即幾個人、十幾個人寫一本教材,東拼西湊,“洋為中用”,內容充斥著相互“借鑒”、相互克隆的東西,結果只能停留于低水平重復的狀態。這也可解釋為什么國內教材短短幾年間雨后春筍般的涌現而經典甚少,主編的教材往往寫作周期較短,有如飲食中的快餐,而經典教材則如燉品,需文火慢慢烹制。
(三)章數、頁數與邏輯體系國外教材的章數均值為14,眾數為13和14,最大值20(西尾勝的《行政學》)和最小值8(德巴什的《行政科學》);國內教材的章數均值為13.47,眾數為13,最小值8(張國慶主編的《公共行政學》),最大值24(江明修著的《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從以上統計值來看,結論比較一致,教材一般13到14章為宜(包括導論),而每章的篇幅多大呢?以國外教材為例,總頁數均值為480.4,如按14章來算,則每章占34.31頁,和每本教材章節的頁數均值36.92大體相當。而教材的章節編排是否成邏輯體系?分析結果表明,國外教材70%有著內在的邏輯體系,而國內教材章節的前后邏輯關系不明顯,對行政環境、行政職能、行政組織、行政領導、人事行政、財務行政、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行政改革與發展以及機關內部事務管理等傳統模塊內容進行任意取舍編排,似乎誰先誰后無關大礙,走近了所謂的“教材叢林”。恰如某學者所言,“教材篇章安排依舊延續了過去模式的做法,至于這些模塊之間的有機聯系是什么,語焉不詳,結果給人一種零亂的感覺,現有研究更沒有自覺去尋找整個知識體系的邏輯起點,缺乏一條紅線,一個核心把來自各方面的知識串聯起來”。[3]雖然國內教材章節的邏輯體系不明晰,但其編排套路仍可歸為三種:其一,多數教科書(54.17%)因循以往行政學模塊式做法,在教材編寫體系上主要是以政府管理過程為主線,篇章安排沿襲懷特《行政學概論》(1930年)的基本套路,杰出代表者為夏書章、王樂夫編著的《行政管理學》,竺乾威主編的《公共行政學》。其二,受休斯的《公共管理導論》影響,按照當前流行的西方公共管理范式進行編著,注重將工商管理的技術、方法與工具如績效評估、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等引入到公共部門管理中來。這類教材(占到33.33%)近年陸續出版,典型代表為陳振明主編的《公共管理學———一種不同于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其三,將傳統公共行政學與公共管理模式相結合進行編著,試圖在公共行政管理的過程中融入公共管理的相關內容。這類教材居少數,只有12.5%,以張國慶主編的《公共行政學》為代表。
(四)特色從編寫方法、行文風格、取材構思、理論視角等方面來評價國內外的經典教材,筆者發現國外10本教材各有特色,異彩紛呈,生動活潑,可讀性強。除了前述兩本外⑧,比如羅森布魯姆的《公共行政學》從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描述、闡述和分析公共行政。又如《行政過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學新論》用大量現實資料及案例對公共行政學的原理進行深刻的闡述和剖析,突出新公共行政學的政治視角。再如西尾勝的《行政學》以制度論、管理論和政策論構建全書的體系,以一般的理論為前提演繹分析日本的行政,日本的本土化色彩濃厚。還有《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梳理了美國公共行政的百年發展與困境。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相比之下,國內的教材則體裁單調,內容趨同,結構呈板塊式或要素排列式,許多版本沒有明顯的特色。正如薄貴利所言,“行政學的一些著作和教科書,相互模仿和抄襲的比較多,在理論體系上和邏輯結構上鮮有突破和創新。讀了這本書,再讀另一本書,許多人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7]從教材的編著取向看,臺灣的教材則反映公共行政作為一種公共部門管理方式、方法和工具的特性,呈現出濃厚的管理主義取向,樣本中陳德禹的《行政管理》最為明顯,內含了管理學中的組織、計劃、決策、授權與分權、領導、人事等主題。大陸早期如黃達強、夏書章等編著的教材,也是一種以提高行政效率為核心的管理主義取向。從內容寫作看,多數教科書停留于泛泛而談的水平,對于中國行政管理原則、特點的概括分析大多局限于學理和法律文本,沒有直面現實的問題和差距,公共管理學的實踐性與操作性沒有充分體現。具體說來,教材每一“板塊”或“要素”的內容,大致都是含義、特征、分類、地位、作用等幾個方面,各篇章基本如此,無大差別。這種“標準化”現象緣于多數教材編寫者缺少從事公共管理的經驗和感性認識,所以簡單歸納概括、理論演繹的情形比較多,無法為公共管理實務者提供切實的指導。從敘述論證看,過于宏大敘述,缺乏事實資料支撐。翻閱國內樣本教材,幾乎很少看到來自行政管理實踐的調查、統計、案例、數據。比如關于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內容,大多停留于理論演繹,大多闡述西方政府間關系的歷史與現實和我國政府間關系的現狀與改革,而中央、省、市、縣、鄉鎮等各級政府到底在干什么?職權到底是怎樣劃分的?這些問題卻得不到解答。再如行政決策,現行教材中所介紹的決策程序都是四個步驟或三個步驟,內容比較空洞,反映不了黨委領導下的民主集中制。
(五)研究主題通過對各研究主題的頻數統計,國外教材排名靠前的研究主題如表1所示。再根據該研究主題的頁數的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據此來識別該主題在教材中的重要程度。這十大主題,我們不能只看其頻數的高低,更要結合其重要程度,比如“導論”這一節,雖然是90%出現率,在教材中卻屬于一般重要的位置;而“公共組織理論”雖然頻次略低,從所占篇幅來看在教材中卻屬于百分之百重要的位置,這也反映了公共組織理論作為公共行政學的理論基石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同。“績效管理”作為新興的政府管理工具受到熱捧,出現頻率高于其他的政府工具,這反映了西方教材的與時俱進、貼近政府改革實踐。國內教材的研究主題按其頻率的高低依次排列如下:公共政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組織、行政領導、法制行政、政府職能、績效管理、政府改革與治理、政府倫理與責任、公共財政等等。兩相比較,國內外教材的研究主題大體相近,如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組織理論、責任與倫理、績效管理、政府改革與治理等主題受到學者的共同關注。此外,國內教材保留了一些傳統的行政學研究主題,如行政領導、機關管理、行政溝通與協調、行政權力等,還根據政府管理的變革突出一些新主題,如政府職能轉變、危機管理。但是“公共預算與財政管理”這門“顯學”還處于相對邊緣的地位;同樣地,對于政府間關系、戰略管理等公共管理的重要主題仍顯研究不足。
筆者認為,好的教材要能指導學者的研究和研究生學位的教育,因此筆者通過以下的兩個比較分析來檢驗現有的經典教材是否能很好的指導學術研究和學位教育。一是與中美兩國的公共行政學博士學位論文的研究領域比較。因為博士論文是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和成果的集中反映,亦是其所在學科研究的現狀與水平的直接體現。據學者的研究成果[8],中美博士論文的核心議題如下(其排列次序隨著國別、年度浮動):行政理論、比較公共行政、雇員行為及發展、財政及預算、政府間關系、管理科學、組織理論及行為、人事管理、政策分析和其他。兩相比較發現,國內的博士論文聚集于行政理論、管理科學和政策分析,較大部分論文集中在對策性的管理方法研究,較少涉及理論探索、檢驗和論證等基礎性研究,而對美國90年代博士論文新近出現的雇員行為及發展、財政及預算、組織理論及行為等核心議題關注不夠,研究不足。這印證了以上教材分析的結論,國內的教材不能很好的指導研究生學位的教育,教材的編寫和博士論文的寫作脫節為“兩張皮”。而組織行為的研究,筆者認為將是公共行政學邁向科學研究的突破口,助推我國博士論文從類似工作報告的對策研究走向強調理論驗證或推導,更為強調定量技術的科學研究。二是與學術界的研究主題比較。
學術研究成果主要呈現形式是期刊論文,通過統計分析中國公共行政代表性期刊近10年的論文,大體可以獲知學者們關注的研究領域。何艷玲[9]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國行政科學的研究主題依次如下:行政改革(28.5%)、行政哲學(包括行政倫理、行政文化)(13.2%)、公共財政(9.8%)、行政組織職能(8.8%)、公共政策(8.6%),其余有行政決策、公務員制度與人力資源、績效評估(行政效率)、政府間關系等領域。兩相對照發現,學界的研究主題大體與國內教材的重合,但期刊論文更注重實效性,緊跟“行政改革”,探討“政府間關系”,研究NGO回應社會問題,同時兼顧傳統的研究領域如政府倫理與責任、行政文化等。統計分析也有力所不逮的軟肋。數據資料的定量分析只能說明過去,解釋現在,或能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卻難以前瞻性的規劃未來。正如登哈特所言,“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科學家們之所以無法產生恰當、適用的知識,是因為他們對實證主義的信奉,是他們把自己的學術活動局限在資料收集和統計處理上,從而只能得出經驗主義取向的理論”。[10]119基于研究主題頻數統計分析的結論也只是說明了學界過去和現在在做哪些領域的研究,卻不能指出我國行政學者在未來應該做哪些研究。根據轉型期中國公共管理的實踐發展和現實需要,筆者認為公共企業、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行政、非營利組織與第三部門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公共信息資源管理、司法行政等這些出現頻率較低的研究主題恰好是我國公共管理研究的薄弱環節,尤其是公共管理視閾下的國有企業研究幾近空白,這是未來應該加以重視的研究主題。
四、公共管理教材的編著途徑
相關熱搜: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理念
在公共管理模式日趨復雜化的今天,公共管理的問題涉及了非常多的部門和管轄的區域,甚至是整個社會,這就需要公共管理的有效實施必須有政府機關的全力配合,加上私營組織和大眾的積極參與。對于人群的廣泛性,就要求了公共管理的能力需要更加強大,才可以凌駕于社會問題之上,也嚴格考驗了協作性公共管理的能力。
一、協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
作為一種新型的公共管理的途徑,協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建立在以下三個方面之上:
第一個方面:交易成本理論。這個理論是建立在最基礎的資源交換的層面上的一種合法性的動態的選擇合作伙伴,任何組織都會追求非常低的交易成本,其中包括了信息的成本和檢測的成本等。交易理論是企業跨行部門協作定義的一種具備“相互依存利益”的組織關系。在現代的公共管理的過程中,主要的組織形態是以政府為主導、社會上的一些商業組織和民眾組織輔助的復雜和整體性的一個網絡結構。對于這樣的網絡結構中的主體之間的相互依存的性質在進行管理的時候顯得非常復雜但是也很重要,并且傳統的通過市場機制的協調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發展狀況。一位美國專家是這樣認為的協作機制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市場機制協調的制度,更不是科層管理的制度形式,而是為合作性組織關系提供選擇的治理機制。”我們依據這樣的角度可以分析,無論是從公共組織是為了交換資源的角度還是從尋求一種合法性的合作關系,最終的目的都是將交易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說兩個組織之間已經確定了信任的關系,那么就會相應的減少很多的檢測成本。這種交易理論有三個硬性的確定指標:第一是組織必須尋找具備一定合作關系的伙伴,因為具有以往的合作經驗,可以很好的降低交易的成本,而且還增加了組織之間的信任情感。第二是組織必須尋找愿意共享夢想的伙伴,具有不同意愿的組織很難長久的維持合作的關系。第三是發現合作伙伴的相聯系的信息搜索的成本。不管怎么說,跨部門的協作性的潛在優勢在于組織的效率和性能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比如說針對外界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整合部門的優勢和競爭優勢,都可以很好的提升雙方的實力。
第二個方面:資源依賴理論。這是協作性公共管理中非常成熟的一個理論知識。舉個例子就是說當組織A對組織B有益,但是組織B不具備一定的資源優勢和能力的時候,組織A和組織B就會建立一種合作的關系。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具備非常充分的權威性和豐富的資源,也就無法提及立法的提出和實現。但是政策的制定以及執行卻可以依賴對方進行多數量民眾的協同工作。基于這樣的理論視角我們假設,任何單體的組織都不具備充分的資源,而是必須通過依附于一定的組織和群體才可以完成。根據這樣的理論假設,我們知道組織之間存在一種資源的依賴性。
因為組織之間存在一定的資源的依賴性,所以說交換關系就發生變化。交換關系可以通過降低資源的供給來穩定每個組織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成為長久性的合作伙伴。總體來說就是,資源依賴理論是實現共同利益和資源依賴的協作性公共管理發展的必須具備的天體條件。
第三個方面:網絡治理理論。很多研究學者和專家都把這個理論當作策劃和研究協作性公共管管理問題的基礎。在現在的學術界對于公共管理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對組織和私人的利益增長,受到他們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的影響、網絡治理過程的影響等因素對于公共管理的工作人員的更好的界定他們的工作性質和工作范圍都有一定的作用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的公共管理制度更多的是一種協作性質的網絡管理模式。美國專家佛里斯曼就這樣說過,一個高度集中的協作機構,在組織中間實現資源的細分、管轄權的重疊和共享使得多種的公共政策領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明顯。資源的相互依賴性和網絡的優勢已經成為協作和參與的最主要的動力。因為協作關系被認為是最為特殊的網絡關系,并且網絡中的每個組織都是相互依賴存在的,因為協作都為協作能力提出了非常好的發展機會。
二、協作性公共管理的實踐模式
跨部門性質的協作性公共管理。英國“協同政府”的變革是探索和發展跨部門協作性公共管理的一個非常典型的實例。在1999年的時候,布萊爾政府就頒布了<現代化政府改革白皮書>,在白皮書中非常明確為英國政府提供了一個協同管理的現代政府發展的框架。這里所說的協同政府就是政策和項目的組織安排具有非常強的一致性,這樣的一致性能可以促進每個機構之間的相互合作。英國這種協同政府的改革具體的政策包括一站式的服務、公私合營等跨部門的協同合作的方式,通過收集公共服務的各種信息和民意的調查取證,實現一種整合性質的服務,更好的滿足每個方面提出的要求。英國除了協同合作的關系之外,還非常注重地方關系的治理,為了很好的改善歷史遺留下來的地方區域管理的問題,英國專門在2001年的時候首次提出“地方戰略伙伴關系”的長久計劃,并且將這種戰略伙伴關系定性為國家的政策之一。地方戰咯伙伴關系主要的作用在于可以很好的消除行政管轄的一種界限,主要在地方的公共部門、社區部門和志愿者部門等公共部門有效的聯合在一起,促進協同治理的和諧環境。
三、取其精華,完善自身
雖然說協作性公共管理的模式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應用事件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這個模式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政府研究的管理模式。但是,當前國內對此問題的理論回應已經被實踐需要遠遠落在后面。在黨的十七大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必須強化機構的整合力度,健全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的工作力度。”作為我國行政管理方面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這也從客觀事實的角度反映了中央對此改革的重視態度。健全我國每個政府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工作的力度,有效地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運轉,由此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在我國傳統的政府機構的變革過程中,中央一般都是通過加強每個部門的職能界限和整合力度來強化部門之間職能出現沖突的情況,對于每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工作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但是從英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應用實例和經驗來看,部門大小都有一定的邊界,只要分工合理,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性質就會出現好轉。
強化區域之間的協調公共管理的工作一直是中央推動地方發展的一項重要的舉措。在“十一五”規劃別強調了“健全區域協調公共管理的四大原則”。在真正的實踐當中,我國的區域協作公共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的發展。比如說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的發展,然后再到西部大開發和促進中原榍起的國家政策等,地方區域化的協調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前進,也明確地體現出我國國民經濟在協調公共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間接性的表明了中國未來的區域發展模式更加關注的是省市之間的協調公共管理工作的聯合和發展,從中國原來的“行政區經濟”模式逐漸轉變為“省際區經濟”模式。在學習和實踐協作性公共管理模式的時候,作為后起之秀,我們必須向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吸取成功的經驗,然后結合國內的國情,創立一套適合國內發展的協作性公共管理的制度。在不斷的摸索中前行,按照黨十七大報告的要旨和“十一五”的規劃要求,必須加速完成我國的協作性公共管理模式的建設。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無論是決策型、控制型,還是管理型或經營型,主要內涵離不開在經費的籌資管理、分配管理、使用管理、投資和成本管理幾個方面。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盈利,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如何按照上級的指示合理高效地運用資金,而地勘單位一直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因此,其財務管理具有事業單位模式和企業單位屬性的混合特征。
本文結合現行法規,參考財務管理書籍[1]和地勘單位勘查項目管理論文等,立足于地勘單位的現狀,主要針對財務管理戰略,在分析特殊的籌資環境基礎上,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戰略的前提下,對地勘單位的資源籌集和配置活動進行統籌和長遠性的謀劃,更好地融入在資源勘查合理配置和資源開發立體分布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理論性的探索。
二、地勘單位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主要特點
(一)資金來源
也就是地勘單位工程項目資金的籌資或投資來源。由于資源勘探工作一直屬于國家的基本建設內容。尤其是基礎地質勘查工作,一直是由前事業單位性質的國企和央企進行分項目的申報與核準后承擔完成。投入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和中央與地方的各種地勘基金,少部分來源于地勘市場的需求服務和其它。
(二)預算投資
也就是地勘單位的工程項目預算。由于地勘單位的投入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撥款和中央與地方的各種地勘基金,而投入資金的管理是采用項目申報核準、全程監督、分期投放制。針對年度經費總預算、項目經費預算原則、核批年度項目經費預算及組織實施費預算和監督檢查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全方位預算管理。對組織和管理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制定具體職責的規劃、年度項目的立項指南和年度項目立項計劃;給出不同年度項目經費預算及組織實施費預算標準;對重大項目和組織實施單位承擔的項目組織審查論證和驗收;監督檢查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分期投放。因此,地勘項目都有一個立項申請、項目設計和施工方案及項目資金預算、[2,3]編制、地質勘查報告編制提交的全過程。在立項申請和項目設計中的預算也都是非營利性的,按照不同勘查程度要求進行的成本預算。尤其是資源勘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后,資金預算只能是采用預算標準的中、低檔,資金不足部分基本靠內部宏觀管控和技術挖潛、改造來彌補消化。自從建國以來,地勘行業的資金來源一直受控于國家的產業政策,伴隨著國家“五年規劃制”的不斷實施,地勘行業也同時呈現出明顯的“大周期小循環”的特征。針對這一實際,利用好財務管理的手段特點,針對地勘單位各工程項目的特殊要素,給予工程項目先期預算的投資引導和修正,為達成國家基本戰略和地勘單位局部利益的共同愿景、使命和目標服務。
(三)生產成本
也就是地勘單位承擔完成的各類工程項目的總成本。國土資源調查專項資金對于項目費和組織實施費規定了按項目核算成本費用的詳細方法。具體到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甚至包括人員費、專用儀器設備費、能源材料費、外協費、用地補償費、差旅費、會議費、管理費和其他相關費用的細致劃分與確定內容。由于地勘工作多是在戈壁荒漠中開展,具有勘查區交通不便、生產補給困難、生活條件極差等等特殊性,從而也就勢必造成地勘工作的生產成本很高且變化很大不易控制。尤其是地質鉆探的綜合成本,受氣候條件(天熱降溫、天冷保濕、刮風、下雨停鉆等)、地質條件(松散地層成孔難、堅硬地層進尺慢、貧水層需拉運循環水、富水層需止涌材料等)和設備條件(高溫、高寒極劇變化時設備機故率增高并引發高孔故率和鉆孔報廢率)的極大影響居高不下,成為地勘費用的主部。在許多鉆探施工極困難的勘查區(采空、火燒發育區、高山無路上鉆困難區、地層嚴重涌漏卻無水源或水源很遠區、設備配件缺少或無生產材料供給區等)基本就是用技術服務費來補貼鉆探成本費。因此,充分利用好財務管理這一杠桿,實現內部技術創新和節能挖潛,將地勘單位帶入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軌道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四)產品
地勘單位的最終產品就是依據各類工程項目施工成果匯總編制的地質勘查報告。地質勘查報告中的各種基礎數據的真實、全面和可靠就是產品的質量內涵;地質勘查工作中對于勘查方法的綜合合理、有效運用就是產品質量的基礎;地質勘查報告中的文、圖、表的巧妙利用就是產品質量展示宣傳的窗口;新技術、新方法的創新引用和傳統方法堅守傳承的有機運用就是產品內在質量的堅實保證,更是地勘單位立足本質和有效開拓市場的根本保證。因此,合理發揮財務管理的激勵機制,促進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扶持培養和高品質地質報告的編制提交,完善地勘單位整體戰略水平的提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五)成果檢驗
也就是地勘單位承擔完成的各類工程項目質量,尤其是地質報告的成果質量,不僅要通過專業報告評審機構(省級或部級評審機構)的評審,還要經受地質報告使用方(多為業主)在成果利用和指導效果與實際情況“符合程度”的全程的歷史檢驗和評判。
(六)后期服務
由于國家對資源勘探、開發和利用的政策壟斷專營,地勘單位的工作成果――地質報告也就主要是服務于國家整體戰略需要的。地質勘查在國家的整個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系統中只是其中的第一階段或一部分,加之地質勘查主要是“以點連線、以線推面”的,具有很強的經驗與技術推斷預測性。那么,在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階段就不僅僅是對地質勘查綜合成果――地質報告質量的核準驗證,還有一個不斷補充完善的過程。更有針對實際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勘查與解決等的后期服務過程。所以說,地質報告的質量優劣實際上體現于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中,集中體現在后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上。而在地勘單位中,只有財務管理才能貫穿于不同勘查工程項目和勘查階段的始終,并及時發現和糾正前期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市場拓展優勢和促進成長方向,為下一次工程項目的合理投資預算、降低工程成本、節能挖潛、開源節流和提高地質報告的創新服務質量提供可深入分析、有效利用、可持續循環發展依據。
三、地勘事業單位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過對地勘事業單位主要特點介紹和專項基金管理現狀我們可以看出:地勘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和中央與地方的各種地勘基金。資金預算和使用受制于上級管理審核機構。尤其是基金項目的管理是全程監督分期投放落實制。所以,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就是服務于對現有下達基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情況和地質報告的服務質量長期有效的管理調控。就是用財務管理這一杠桿為地勘單位在行業內的聲譽、信譽和市場形象服務。然而,由于地勘工作受到的影響因素很多,而且在同一區域的不同地段都有很大差異,尚有許多不可預知干擾。集中反映在工程項目立項、設計預算、工程項目管理和成果提交的各個具體環節,情況非常復雜。最好的財務管理實際就是滲透于工程項目技術管理體系的各個環節之中去。
由于財務管理與工程項目管理間存在著密切的經濟關系。指導和參與具體策劃地質勘查工程項目的合理配置[4,5]就是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職能的良好途徑。
(一)勘查方法選擇中的財務管理
資源勘查方法遵循的是“從已知到未知”、“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的基本原則。因此,資源勘查基本劃分出了找礦、普查、詳查和勘探幾個大階段。對應不同階段都有明確的勘查方法與內容和勘查程度的規范要求,并同時提交相應階段程度的勘查報告。可是在資源勘查的成果與目的上又是具有繼承性、連續性與相互驗證、補充完善和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系統。所以,運用財務管理服務的目標分解方法,充分考慮到不同勘查方法運用的經濟、有效和勘查目標的快捷速達,適宜調整有效勘查方法工作量的比重;運用數據分析進行成長方向的趨勢預測,高瞻遠矚到特殊勘查內容可能在建井利用時的參考有效程度和環境承載的可持續發展利用價值;立足全局預先建立起勘查資料和對應的資金投入的時序可比對體系,形成背景值、現狀值、影響值和驗證值不同或相同方法間的連續可比、循環利用數據庫體系。為優化勘查工程項目大數據管理提供切實依據。
(二)勘查內容選擇中的財務引導
煤田地質勘查方法和內容在各種資源地質勘查中都有相互關聯,甚至是某種意義上的相同。這就為在煤田地質勘查中運用投資分析管理戰略方法進行多種資源的同時發現、勘查、開發和利用提供了可能;也為不同種類資源地質勘查資料的共享創造了條件;更為統籌、全面、協調、可持續地開展煤田內的多種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指明了發展道路。財務管理的參謀、助手和引導作用這時就能得以充分發揮。
(三)保證勘查目的服務質量的財務監督
對于各種資金條件下的所有地質勘查工程項目,建立保證勘查目的服務質量財務監督服務體系的充要性將隨著勘查成果的逐步利用而相對滯后地逐漸顯見。煤田地質勘查的目的就是服務于建礦設計、采礦和閉坑規劃的全過程。在新疆以往的煤田地質勘查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煤田地質勘查的目的主要是針對煤炭資源量的勘查確認。而對于煤炭資源量之外的其它影響因素與條件的勘查確認程度就顯得相對薄弱、模棱兩可或不夠準確可靠。由于地質勘查報告質量的檢驗周期相對較長,充分利用地勘事業單位現有的管理體系,合理整合現有資源(地質勘查工程項目資金支出、各項責任落實的獎懲明細、人才崗位流動使用的準確勞資狀態等等)就能實現保證勘查目的服務質量和工程項目質量責任人責任程度的財務數據監督與責任管理。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