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蘇教版初中化學

蘇教版初中化學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08 15:32: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蘇教版初中化學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蘇教版初中化學

篇(1)

關鍵詞:初中科學;高中化學;銜接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2)06-0051-04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22

初中科學與高中化學在課程思想和教材編寫體系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差異。初中科學課程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初中化學的學科知識體系的限制,初中《科學》教材(浙教版)綜合了傳統意義上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為解決某一主題而將相關的知識融合起來,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主線的編寫特點。高中化學新課程盡管也發生著巨大變革,但學科基本體系依然是課程主體,化學學科思想鮮明。從初中科學分化到高中分科教學,對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是一種挑戰,了解兩者知識間的銜接,科學地處理好兩者銜接知識的教學,對幫助初中學生更好地適應高中學習具有現實意義。

一、初中科學與高中化學知識銜接分析

以初中《科學》(浙教版)和高中化學(蘇教版)為研究對象,不難發現,盡管初中科學是以綜合性知識與主題性問題來編寫,仍存在著化學知識與概念相對集中的章節。從化學學科及高中化學相銜接的角度來看,初中化學知識分散在《科學》七年級上、八年級上、八年級下、九年級上四冊教材里。這些知識多數還將在高中化學中得到新的發展和提升,少數知識不再在高中化學中闡述而成為學科常識被“固定”下來。

從上述分析可知,初中科學將有關化學學科知識分解到四冊教材中,知識點分散到各章節中,淡化了學科本位思想,打亂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科知識體系,強化了知識綜合以及運用科學綜合性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主題問題中落實知識教學,體現了三維教學目標統領教學的課程思想。

從初中科學的合科教學到高中分科教學,在課程形式上,需要師生做好心理過渡的準備,初中科學教師宜適當介紹高中分學科教學情況,高中教師應了解初中合科教學情況,為學生平衡過渡到各學科教學做好銜接。在課程思想上,高中化學教學則要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思想,形成較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因此,高中化學對初中化學的知識起點無論從理論水平、內容深難度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培養目標上,初中科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其中涉及到的化學學科部分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上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具體問題的解決,還要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

二、初中科學與高中化學知識重復與斷層分析

雖然初中科學與新課程高中化學在編寫時理念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按照新課程標準進行編寫,但由于課程標準規定的要求、教材編寫體系與內容選擇、不同的教材編寫組進行編寫等諸多原因,兩者在某些內容上存在著重復出現與知識斷層現象。

1.知識重復現象分析

有些知識點在初高中教材中呈現的內容相差無幾,甚至在知識的深廣度要求上也差不多,那么在教學中沒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開教學,應充分利用好學生已有的知識,只要在學生復習回顧的基礎上適當鞏固、補充即可,這樣既避免了重復教學,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2.知識點斷層現象分析

對照浙教版的初中科學和蘇教版的高中化學教材,我們會發現有些知識在初高中教材中均沒有出現,但這又是學習高中新知識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初高中的某些知識存在著斷層現象。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補充相關內容,以防止初高中教學內容的脫節。

三、初中科學與高中化學知識銜接教學建議

1.重視知識教學的局限性,把握不同階段的知識科學性

化學知識和初高中學生認識的發展性決定了初中化學知識教學的局限性。學生在高中時接受的觀點與初中不符是正常的,是化學知識原理的發展體現,有些學生卻當作是“高中老師的說法與初中老師的說法相互打架”而不知所措。因此,初中科學教師要了解高中化學知識銜接點,把握好化學知識的科學性,既要實現教學到位,又要預留學生后續學習的知識“接口”,防止絕對化處理,杜絕為簡便教學取得暫時性的教學效果而不惜灌輸錯誤觀點的做法,比如,將元素符號脫離本質意義而拼音化,不注重方程式的意義而公式化,給出“AB+CD=AD+CB”的程式讓學生套用,學生在初中可能應付得了中考,但這種學習習慣卻會嚴重影響到高中化學學習。

高中化學教師要了解初中科學中化學知識點的分布和教學要求,重視知識教學的局限性。高中化學的內容大多是初中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它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是初中化學知識的延展和提升。因此,需要清楚知識點的銜接處與斷層處,清楚初中教學的深廣度。

在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們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階段有些概念和原理就不一定成立,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學的態度來學習化學,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構建遷移思想。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點的教學,由于初中科學教材中對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分別介紹、分開教學的,在講授氧化—還原反應時,如果直接向學生說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不能單獨存在,學生很容易產生疑問:在初中課本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定義不正是分開學習的嗎?所以在學習這一節時,有必要先復習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定義,引起學生對這兩個概念的回憶,再通過比較和實例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存在于一個化學反應中的。其次,初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僅僅從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建立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對于高中化學而言已經不適用了。在教學時要利用與得氧、失氧有關的氧化—還原反應作為鋪墊,進而再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得出氧化—還原反應等一系列概念以及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2.梳理教材體系,銜接初高中的知識內容與教學方法

初中化學知識分散到初中科學教材體系中,主要是常識性介紹,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化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較少,結構不夠穩固,掌握知識內容的程度有所下降,但他們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高中化學知識則以物質結構、物質的量、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氧化還原反應、反應速率、離子反應、元素周期律的理論為主干,以初中化學知識點為教學的原點,使學生的知識點逐漸形成知識面進而構建起知識網。兩者在教材體系和教學目標上存在著明顯差異。

高中教學要有計劃地補足初中教學中沒有安排而在高中化學中常出現的知識點和方法。在教學中涉及到即滲透其中,例如:化學1專題1中物質的分類和專題3中兩性氧化物的概念時必然會涉及到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的概念,但在初中科學中只有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的概念,并沒有出現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元素化合價、差量計算法在初中的要求都不高,但在高中化學中卻是分析問題的重要方法。

高中化學1的第一專題,既是初中化學學習的總結和概括,又必須為高中化學的學習打下新的基礎,這是本專題編寫中選擇素材的一個重要依據。把“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物質的量”、“物質的分散系”等內容穿插起來,層層遷移遞進,逐漸深入,依次展開,以此作為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

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教學要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需要初中科學教學與高中化學教學的相互呼應,初中科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高中化學的知識體系,高中化學教學要引領學生繼續步入化學的殿堂。

參考文獻

[1] 朱清時.初中科學(七年級至九年級全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祖浩.高中化學1、化學2[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3] 黃亞婷.初高中化學知識銜接教學問題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9,(3)

篇(2)

       教學研究

        (2)高效教學呼喚有效的問題設計 范曰清

        (6)談初中學生如何構建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模型 田長明

        (8)試論化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 蘇菲男 王后雄

        (10)培養學生“解說”能力 提高化學教學成效 趙國敏

        (13)習題講評促成學生化學認知結構的二次建構 嚴密

        (15)在“認知沖突”中系統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朱建兵 袁春仙

        (18)家庭小實驗在分子、原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湯凌云 袁新剛

        (20)用excel設計化學試卷分析模板 林秋成

        (23)高中有機化學“直觀教學策略”的應用研究 李敏 趙建寧

        (25)利用生活中的物質 滲透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金慶華

        課堂教學研究

        (27)貫徹新頒課程標準 實施初中“基礎實驗”——一節“基礎實驗”公開觀摩課的紀實與思考 沈偉紅

        (30)自信、快樂源自化學課堂——“展評學習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徐曉春

        (34)同課異構——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藝術化的展現——觀摩展示課《鋁及其化合物》有感 王敏

        (36)合理洗課,打造簡約高效的化學課堂 殷志忠

        (38)實施問題導學 提高教學實效 袁婷婷 江錫鈞

        (40)高一化學起始階段還可以這么教 姚天虬

        (42)人文話題 科學解決——“應用溶解氧傳感器提升金魚幸福感”教學案例 羅嘉

        (45)融入智慧,讓化學課堂靈動起來——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為例 曹斌

        (47)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劉水峰

        課程改革研究

        (49)夯實基本內容要求 防止實驗教學滑坡——人教版九年級化學(2012年版)“科學探究”內容重大變化解讀 胡巢生

        (52)理性分析教材練習 優化化學作業設計 施愛彬 孫天山

        (55)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本實驗的使用策略 王旭紅

        (58)關于“問題鏈·導學”模式的實施和推廣的幾點思考 唐杰

        (61)分子、原子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初步構建微粒觀 張彩玲

        (64)文本研讀 能力提升——例談對化學教材的再加工 馬學東

        教師專業發展

        (66)初中化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 饒志權

        調查與研究

        (69)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調查和研究 張榮 許志勤

        教學設計

        (71)情境中引發興趣 探究中把握規律——蘇教版化學2“乙醇”教學設計 高欣漫 鄭柳萍

        (74)“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復習課教學設計與思考 張新橋

        (76)“脂肪烴”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周新起

        問題

討論與思考

        (79)兩個實驗引發的思考 李傳慶

        復習指導

        (80)夯實基礎 注重融合 彰顯素養——談高三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復習策略 周躍

        (83)淺談提高單元復習課效率的方法——以“溶液”單元復習為例 吳叢鐸

        來自課堂

        (86)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嘗試 賈紅梅

        (88)用愛轉化學困生 丁玲杰 王永臻

        實驗教學研究

        (90)利用數字化實驗研究硫代硫酸鈉與硫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 陳功 羅榆琴 佘文靜 馬宏佳

        (93)注射器在微型化學實驗改進中的妙用 李耀軍

篇(3)

高中課程與初中課程相比,在知識的難度與廣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解題思路與思維方式上,與初中也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初中學生剛進入高中都會不適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他們仍舊以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化學,由于初中方法大部分已經不再適用于高中內容的學習,使得學生學起來很吃力.還有一些學生不適應高中化學課堂容量大的特點,對于很多知識不能夠較快的消化.除此之外,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在內容上有時候不能夠很好的銜接,為學生學習高中化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這些都使得初中學生升入高中后不能很好地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二、初高中化學知識點梳理比較

初中三年級所學的化學主要是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化學符號、化學式、實驗儀器的名稱等.初中化學一般比較重視定性分析,教師經常讓學生將實驗現象或者結論記住.而高中化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定量分析,不再是之前初中化學中那種淺顯的記憶,而是通過公式進行計算,由初中所積累的基礎知識,在高中化學中得到不斷的延伸、擴展.例如:對于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實驗,初中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將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記住,并記住實驗的現象.而高中教師就會讓學生在記住化學方程式及化學反應的基礎上,理解這個反應的意義,并會應用差量法進行定量計算.初中階段的知識相對較少,學生只要通過死記硬背也能夠應付升學考試,而在高中的化學學習中,對知識的理解非常重要,不能僅靠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化學,這種方法不再適用于高中化學的學習.例如:對金屬鋰、鈉等元素的學習,在初中階段主要是學習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如何存放.而高中階段在記憶其物理性質的同時,要求會證明,在記憶化學性質的同時,要求會分析,并且要會從保存方法推斷元素的性質.總之,初高中化學對知識點的要求不同,教師應準確掌握初高中化學教學的知識銜接,注重知識的比較,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

三、教學建議

1.利用舊知識,銜接教材內容

高中化學教師應熟悉初中化學所學的化學概念以及一些主要的知識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對初中知識的回顧,讓學生對舊有的知識能夠有新的認識.找到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知識的銜接點,然后加以引導,注意減少教學的難度,讓學生以理解為主.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由歷年教師的教學經驗,可知這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點加難點.為了減少學生學習該知識點的難度,教師可先從初中所學的化合物知識以及涉及到元素化合價變化的氧化還原反應入手,找到知識的延伸點.在初中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中都是以得氧、失氧來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在高中化學中,雖然沒有得氧、失氧,但是只要存在化合價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這樣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就很容易判斷了.因此,熟悉初中化學中哪些知識點已經有所涉及,對初中化學知識所涉及的深度作一定的了解,以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更好的把握.只有對初中化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快速找到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知識銜接點,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化學.

2.利用舊知識,挖掘更新知識

在初中所學的化學往往是比較淺顯易懂的,有些知識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總是假設在理想的條件下存在,但事實上,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理想的條件.因此有些知識在初中化學中是成立的,可能到了高中就不成立了.對這種知識的學習往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糾結于前后學習的矛盾,對于新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為了幫助學生走出誤區,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化學知識的講解.努力指導學生在注重新舊知識聯系的同時,也應該不斷探索新的知識,從舊知識中延伸擴展出新知識.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告訴學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單獨存在,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在初中化學中氧化還原反應是分著學的呢?當時學的時候怎么沒有說不能單獨存在呢?這時教師應先帶領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進行回顧,然后讓學生在具體的例子分析中明白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的,因此叫做氧化還原反應.高中化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初高中化學知識的不同,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形成新的知識框架,更好的學習高中化學知識.

3.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

教師在教授化學時應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調整,將抽象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不再對高中化學的學習產生排斥的心理.例如:在學習蒸餾裝置內放置沸石時,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暴沸,教師可以讓學生吸取家庭煮牛奶豆漿的經驗,增加對化學的感性理解.在學習有關原電池的知識時,由于初中階段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知識學習,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化抽象為形象,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將原電池比喻成公交車,電子比喻成乘客,這樣原電池中的化學反應就變成了乘客上下公交車的常見現象,加深了學生對原電池相關知識的理解.

四、結語

篇(4)

/

關鍵詞:氧化還原反應;教學銜接;教學策略;學案;作業設計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2–0051–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氧化還原反應是中學化學的重要內容,初、高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銜接,無論在這一輪課程教材改革之前還是之后,都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擬就此作一些討論,探索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

1 初、高中化學中“氧化還原反應”的銜接問題

弄清銜接問題的由來,是解決好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這需要從教學的“上游”查起。

1.1 課程標準中的有關規定

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內容一級主題“物質的化學變化”中,二級主題“認識幾種化學反應”對反應類型只要求“初步認識常見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能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對氧化還原反應沒有提出要求;僅在一級主題“身邊的化學物質”中,二級主題“金屬與金屬礦物”的活動與探究建議⑤中提到了“用實驗方法將氧化鐵中的鐵還原出來”,出現了“還原”二字。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化學1”內容標準的“主題3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中規定:“根據實驗事實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舉例說明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

1.2 教科書中氧化還原反應內容的銜接

下面的討論主要圍繞人教版和蘇教版教科書來展開。

1.2.1 人教版教科書中氧化還原反應內容的銜接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在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的“課題2氧氣”中介紹了化學反應、氧化反應,出現了氧化性和氧化劑概念。在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中介紹了原子的構成和核外電子排布、化合價等基礎知識。在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介紹了還原反應,出現了還原性概念[1]。

人教版高中《化學1》在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中,首先以木炭還原氧化銅為例,從得氧、失氧角度判斷氧化銅發生了還原反應、碳發生了氧化反應的基礎上,說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發生的,這樣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接著,通過分析氧化還原反應中各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有無變化、如何變化,總結出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某些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發生了變化。然后指出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情況對物質的化學反應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要想深刻地揭示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需要從微觀的角度來認識電子轉移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課本中結合實例分析總結: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反應表現為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其實質是該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離)電子的過程;還原反應表現為被還原的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其實質是該元素的原子獲得(或偏向)電子的過程。最后說明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2]。

1.2.2 蘇教版教科書中氧化還原反應內容的銜接

蘇教版九年級《化學》在“第2章 我們身邊的物質”中出現了氧化反應概念。在“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中介紹了原子的構成、化合價。在“第5章 金屬與礦物”的“第二節 鐵的冶煉合金”的“拓展視野”欄目中介紹了金屬的氧化與金屬氧化物的還原概念[3]。

蘇教版高中《化學1》在專題1“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第一單元“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的“物質的分類及轉化”后半部分總結了化學反應的常見分類方法,并且首次介紹了根據元素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在專題2“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第一單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中,專設“氧化還原反應”一節,在分析反應過程中的電子轉移和元素化合價改變之后,從電子轉移角度重新定義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并介紹還原劑和氧化劑概念,隨后附有題為“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的“拓展視野”欄目[4]。

1.3 初、高中氧化還原反應內容銜接困難的由來及對策

從課程標準看,初中階段對“氧化還原”沒有提出要求,從理論上說,不會產生銜接問題。

從教科書看,人教版九年級《化學》只是滲透性地提了一下有關概念,蘇教版九年級《化學》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內容更少,要求更低。這兩個版本的氧化還原內容都是主要安排在高中階段,高中化學應該“從頭做起”,所謂銜接困難實際上是一個不存在的偽命題。錯覺從何而來?我們認為,沒有銜接困難不等于沒有教學困難。所謂銜接困難其實是教學困難,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高中階段(主要是必修1)既安排了氧化還原得氧失氧認識的補充、完善、整理,又安排了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理論分析,而且很快就涉及復雜的實際應用,內容較多、較集中,教學任務較重而教學時間較少,各階段間的緩沖時間太短。

(2)說存在銜接困難的人,對初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安排的了解可能還停留在舊的內容體系階段,或者跟舊的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比較,覺得初中學的太少太淺了,高中的任務更多更重了,因而是“銜接困難”。

我們認為,“問題”的解決主要應該在“下游”方面,在于設法搞好高中《化學必修1》中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

2 教學探索與作業設計

我們認為,在高一必修模塊《化學1》的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之前,必須做好學生從得氧失氧角度對氧化還原反應認識的摸底與診斷工作;必須鞏固、拓展學生對原子得、失電子與元素化合價以及與物質性質和化學反應關系的認識。我們還認為,要求學生同時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得氧失氧理論、化合價變化理論和電子轉移理論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我們的教學思路是:

(1)首先對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摸底與診斷,據以微調教學方案。

(2)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原子結構變化(得或失電子)與物質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的關系;著重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拓展氧化還原反應概念;減少得氧失氧理論和化合價升降理論對學生掌握電子轉移理論的干擾,減輕學生認知負擔。

(3)把化合價變化作為判斷電子轉移情況的工具,使學生明確并鞏固對化合價本質的認識,能熟練地進行化合價變化與電子轉移情況的相互推斷。

(4)引導學生體驗拓展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好處,重視電子轉移理論的掌握。

(5)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思考和練習等,更快地學會高中階段學習方法。

(6)引導學生學習辯證地看待氧化和還原這對矛盾,減少理解困難。

為此,我們設計了學案來配合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現簡介如下。

氧化還原反應學案(一)

[導言]

氧化性、還原性是物質的重要性質。在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時,通常要注意它是否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注意其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

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不但從一個新角度加深了我們對物質性質和化學反應的認識,也為進一步學習、研究物質性質和化學反應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要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知識,首先要深入理解和掌握有關概念,還要注意掌握進行氧化還原分析和表達的規則及技能。

作業一:摸底與診斷

1.什么是氧化反應?什么是還原反應?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

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失氧的物質被還原,得氧的物質被氧化

B.失氧的物質是反應物,得氧的物質是生成物

C.氧化劑發生氧化反應,還原劑發生還原反應

D.氧化劑具有氧化性,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化合價跟參加反應的元素的質量有關

B.正價元素的化合價等于其原子得到(或偏向)的電子數

C.負價元素的化合價等于其原子失去(或偏離)的電子數

D.根據化合價可以確定元素原子得到(偏向)或失去(偏離)的電子數

4.下列反應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實驗室制氧氣 B.實驗室制氫氣

C.硫在氧氣中燃燒 D.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5.用“橋式箭線(橋線)”標出上題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原子轉移方向。

實際上,銅氧化的過程可看作是銅得到氧、發生氧化,同時氧氣失去氧、發生還原的過程。有得氧必有失氧,氧化跟還原雖然過程相反但總是相伴發生的,所以通常就把這樣的反應叫做氧化還原反應。在化學中像這樣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賴、同時存在的現象是很多的。

回頭看看:

“作業一”的第1題和第2題你答對了嗎?如果錯了,請找找原因。

二、氧化、還原的原始概念的局限性

可見,從得氧、失氧觀點分析化學反應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根源在于:從得氧、失氧角度看到的只是表面,沒有涉及反應的本質。只有突破這個局限性才能夠使氧化還原反應分析研究適用于更多的化學反應,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氧化、還原的本質

我們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為了形成比較穩定的結構,有些原子容易失去電子,有些原子則容易得到電子。不同的原子(或離子)得、失電子的傾向是不同的。上述反應的本質是,比較容易失電子的氫原子把電子轉移給了比較容易得電子的銅離子。氫氣氧化的本質是氫原子向外轉移出電子,氧化銅還原的本質是銅離子結合了轉移來的電子。

如果用導線把鋅片和一個炭棒連接起來插在硫酸銅溶液中,可以通過電流表觀察到電子由鋅片流向炭棒,并觀察到炭棒上有銅析出。

四、怎樣進行氧化、還原的分析和判斷

根據上面的討論,要進行氧化、還原的判斷就必須確定反應物中的原子是否發生了電子的轉移。怎樣簡便地確定反應物中的原子是否發生了電子的轉移呢?由于發生電子轉移時元素的化合價要發生變化,通常就用元素化合價的變化來進行判斷:在化學反應中,如果發生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就可以判斷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某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就可以判斷這種元素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如果某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就可以判斷這種元素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例如:

在反應物含有多種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中,往往只有一部分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這些元素是進行氧化還原分析的核心。敏捷地找到核心元素,弄清它們的化合價變化,是搞好氧化還原分析、提高分析效率的關鍵。下面幾條有助于準確地進行核心元素的判斷:

(1)關注可變價元素(例如Fe、Mn、S、N、Cl等元素),了解含有不同價態該元素的物質,確定該元素的價態,并畫出該元素化合價的數軸。例如:

7.判斷下列反應是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請仿照下列“雙線橋”格式分析電子轉移情況,并注明氧化劑、還原劑。

思考:你認為哪種化學反應分類方法適用面廣、包容度大?

10.有人說“凡是涉及單質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還有人說“化合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這些說法對嗎?為什么?請在思考的基礎上填寫下表。

*19.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有時在變價元素的不同價態原子間發生氧化還原過程,這時變價元素的不同價態都會往中間價態靠攏,直至變成同一價態。這個規則常稱為趨中規律。

*20.請根據氧化還原的理論和相關元素的化合價知識推測下列反應的產物,寫出化學方程式。

(1)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得到黑色顆粒狀固體

(2)金屬鈉放入水中,生成大量氣體

(3)二氧化硫和氧氣在適當溫度并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發生化合反應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氫(H2S)氣體混合,生成淡黃色固體

[請你小結]

你認為對一個化學反應進行氧化還原分析有哪些步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文獻:

[1]胡美玲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1~32,108,68~81.

[2]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0~32.

篇(5)

1. 教材的知識結構:本課內容是蘇教版必修二專題二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化學反應速率》,是高中化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中學化學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從知識結構上看包括三部分的內容: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簡單計算、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因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從教材整體上看,學生通過初中化學的學習,了解了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在必修二專題一第二單元中學習了化學鍵的知識,學生容易理解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本質原因是反應物本身的性質。學好這一課可以讓學生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并為學習化學反應限度、化學平衡的移動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認識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并能說明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問題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社會生活中,能夠對有關的社會生活問題作出合理的判斷。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四、教學過程

【展示】(投影)氫氧混合氣體的爆炸景觀;青香蕉、熟香蕉的對比圖。

師:日本福島核電站氫氧混合氣體的爆炸和香蕉的成熟,請對比兩者反應過程的快慢。

生:氫氧混合氣體的爆炸很快,瞬間完成;香蕉的成熟較慢。

生:(思考、討論,描述方法)

方法1:用單位時間內物體經過的位移來描述;

方法2:用經過相同的位移需要時間的多少來描述;

方法3:相同的時間所經過位移的多少來表述;

……

師:很好。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比賽中,劉翔以12′88的成績獲得冠軍,就說明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那么,我們化學上怎樣來描述化學反應的快慢呢?

生:(思考、討論,描述方法)

方法1:用相同時間內反應掉物質質量的多少來描述;

方法2:用相同時間內生成物質質量的多少來描述;

方法3:用相同時間內生成氣體體積的多少來描述;

方法4:用反應掉相同的量需要時間的多少來描述;

……

師:很好。由此看來,描述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的方法有很多,請大家閱讀書本第30頁。

【板書】(一)化學反應速率

生:是平均速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師:用不同的物質表示的同一個化學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一樣嗎?我們需要注意什么?

生:不一樣,我們需要指明物質的種類。

師:化學反應速率能用任何物質來表示嗎?

生:不能。固體的濃度不會改變。

【投影】總結化學反應速率的特點:

①化學反應速率表示的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時速率;

②化學反應速率是標量,即只有大小而沒有方向,均取正值;

④化學反應速率一般不能用固體或純液體表示。

篇(6)

一、該實驗原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教學素材。因為貼近生活,它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該實驗的原理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有諸多的體現。例如,石灰墻的粉刷:熟石灰吸收空氣中的CO2形成碳酸鈣和水,“冒汗”后更加堅硬;再如,石筍林、鐘乳石等的形成:碳酸鈣吸收空氣中CO2和H2O后生成碳酸氫鈣而使石灰石溶解等。教學中如果能將本實驗的知識原理的生長點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學有所用,勢必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所以,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探究活動,讓化學實驗源于生活,讓化學知識走進生活,服務生活,藉此來調動學生的情感。

二、該反應在初中教材中的體現、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原理在滬教版初中教材九年級上冊中有大量的呈現。從該知識點在教材中的呈現頻率和呈現方式不難看出,本實驗的知識原理充分體現了知識的應用化、社會化和生活化。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初中學生年齡段好奇心強,他們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的。化學實驗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使這種“短暫”的興趣能夠穩定地保持并得以發展,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恰好本實驗的知識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生活,若能加以充分利用,足以調動學生的情感,實驗的知識原理必將根植于啟蒙階段的學生腦海中,對今后繼續相關知識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該反應的原理在高中化學知識中的延伸、應用以及意義

在高中教材中“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又是怎樣體現的呢·該反應的原理又有哪些深入的應用和重要的作用呢·首先,在高中教材蘇教版化學1第四頁中有“CO2、SO2等氧化物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這類氧化物通常稱為酸性氧化物。”緊接著,在“問題解決”中出現了以下題目“SO2屬于酸性氧化物,請寫出SO2與足量K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此時已經引入了多元酸或多元酸的酸性氧化物與堿反應的通性——“酸多得酸式鹽、堿多得正鹽”以及此類的典型反應過量問題的方程式的書寫。其次,對該反應的深入研究,從初中粗淺實驗現象的觀察到高中對實驗原理的探究,讓學生對初中所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和體驗,讓學生逐步的認識到必須學會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知識,引導學生形成、完善科學的認識發展觀。再次,從初中的定性實驗進一步深入到高中的定量實驗問題。進入高中后,該實驗是我們第一次遇到的有關過量和定量的問題。多元酸或其對應的酸性氧化物與堿的反應的方程式的書寫、正誤判斷,即把學生從初中的定性實驗引入到高中階段的定量實驗,必然對學生在能力上有進一步的要求。因為本實驗現象明顯,加上學生對已有實驗的現象已經有所認識,前后現象的對比,也勢必給學生一個全新的、更深的印象。經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每當我們提起這一實驗,學生印象深刻。所以該過量和定量的典型反應實驗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讓學生親歷實驗,充分發揮教材實驗功能

化學的知識原理對九年級化學課來講,無法探究得非常清楚。但隨著學生知識的不斷積累,學生有能力進一步進行探究,這也完全符合科學知識的“螺旋上升”的原則。所以,九年級課本中對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實驗的探究,幾乎都停留于“石灰水變渾濁”。高中階段,對于反應或知識的原理我們必須做進一步的探究。逐步的總結、歸納規律性和差異性是高中化學學習的一大重點。此時,為了完成“SO2與足量K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我們有必要歸納總結“多元酸或其對應的酸性氧化物與堿反應”的反應規律。因此,回顧實驗“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并進一步的探究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化學1第四頁中即出現了“酸性氧化物”的定義,同時將CO2和SO2作為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并要求寫出“SO2與足量K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此時若單純給予學生“酸多得酸式鹽、堿多得正鹽”的結論,恐怕課后多數學生很容易遺忘。鑒于這一實驗原理在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中的延伸、應用以及重要的意義,所以有給予學生親身感受、體驗的必要。為了充分發揮實驗功能,我們選擇了分組實驗:

實驗試劑、儀器:澄清石灰水、長飲料吸管、試管、酒精燈、試管夾。

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

(1)試管中加入1/3體積的澄清石灰水;

(2)試管內插入長飲料吸管,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即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變混濁,有白色的不溶性物質生成】

(3)繼續向試管中吹吹氣(即二氧化碳);【混濁的溶液又變澄清了】

(4)用試管夾夾住試管后,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澄清溶液復變混濁】

篇(7)

一、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

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學活動中最普遍的教學形式,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對于整個化學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要努力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的“序幕”,對引導新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在上化學課之前一定要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出有趣的導入,讓學生的目光在上課伊始就被牢牢地吸引住。例如,我在講到“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問題時,就在上課的時候準備了兩塊面包,其中一個已經發霉,另一個還可以食用。我把這兩塊面包拿出來,然后說:“同學們,今天希望你們能夠給老師解決一個疑問,大家看一下我手中的面包,生產日期都是一樣的,但是一個還能吃,而另一個則已經發霉了,有沒有同學能夠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呢?”這時候,很多學生紛紛在下面發表意見:有的說是因為包裝得不一樣,有的則說是因為儲存方式不一樣。經過一番討論,同學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把面包儲存在溫度較低的地方,比如冰箱里,就不容易變質。這個時候,我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哦,原來如此,這個發霉的面包我的確沒有放到冰箱,而另外一個則放在了冰箱里!”接著我又問:“為什么低溫的時候就不容易變質呢?如果從化學的角度來解釋,我們應該怎樣解釋這個問題呢?”這個時候,學生就進入了討論探究中。這樣一來二往,就自然地引出了本節課的中心內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并且在探究討論中逐漸掌握了這些知識。

二、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很多學生之所以對化學學科缺乏興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認為化學學科中的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對他們來說沒有太大的實用性。在他們看來,課本上的化學知識與他們有很大的距離,無法使他們對化學知識產生認同感。事實上,化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實際并應用于實際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我們的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蘊含著化學知識。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就有一個專門的模塊《化學與生活》來介紹化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因此,我們要懂得利用化學學科的優勢,努力把理論知識同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實際用處,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我在給學生講“金屬的腐蝕”時,就圍繞著這部分的知識給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我們都知道鐵容易生銹,那么是不是任何條件下鐵都會生銹呢?我們有沒有什么辦法讓鐵不生銹或者延緩生銹的速度,以保護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鐵制品呢?同樣是金屬,為什么銅和鋁就不容易生銹呢?通過這幾個問題把課本上的知識同生活實際緊緊聯系了起來,使得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三、通過設疑引導學生思考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階段,我們在化學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疑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給學生講原電池的原理時,在上課的時候給學生拿出了幾種常用的原電池。有鋅錳干電池、紐扣電池、手機電池等,這些電池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電池。然后我就針對這些電池提出了幾個問題:這些不同種類的電池為什么都可以作為電源來使用呢?電池由哪些物質所組成?電池能夠作為電源來使用是不是跟這些物質有關系?待我把這些問題提出來以后,學生紛紛開始在下面邊思考邊討論起來,就這樣通過幾個問題成功地激發起了學生的思考行為,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重視語言藝術的發揮

語言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項基本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語言的使用也是一門藝術,如果教師能夠學會把握語言的技巧。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一些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用一些生動的比喻解釋抽象的知識,等等。這樣在教師幽默、生動的語言感染下,原本枯燥的知識會變得更加有趣,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興趣是最重要的內部驅動力,有了濃厚的興趣作為基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會把化學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而視為一種樂趣。在興趣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學習活動會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由過去的被動式學習變成主動學習。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覺學習行為會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挖掘。因此,作為高中化學老師,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地轉變思想,改進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一旦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我們的化學教學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志萍.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A,200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影院在线午夜|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 国产freexxxx性播放|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曰韩无码av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自愉自愉产区二十四区| 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高潮+白浆+无码| 娇妻在厨房被朋友玩得呻吟|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aaa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无码区a∨视频体验区30秒| 髙清国产性猛交xxxand|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亚洲女女女同性video|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国产偷录视频叫床高潮| 中文在线а√天堂| 久久成人 久久鬼色|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a| 九色九九九老阿姨| 欧美天天综合色影久久精品 |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乱偷互换人妻中文字幕|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