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關于醫療衛生方面的建議
時間:2023-10-02 09:08: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于醫療衛生方面的建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關于衛生籌資。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經濟所所長左學金認為,我國醫療衛生改革尚未解決的兩大問題之一是衛生籌資的不公平性,衛生籌資的不公平性包括醫療保險覆蓋面和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兩個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自費的比例過高,財政和社會醫療保險籌資的比例偏低。自付比例過高導致了嚴重的后果:一是我國收入越低的人群自費比例越高,造成衛生籌資的嚴重不公平;二是部分城鄉家庭對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下降,抑制對醫療衛生服務的合理需求,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無錢治療,因病致貧,在宏觀上造成醫療資源利用的低效率。左學金建議:今后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在未來5年平均每年提高0.1個百分點;在衛生總費用中,個人籌資所占的比例不斷下降,從目前的50%以上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33%,2010年后最終下降到20%;城鄉人均衛生經費支出的比率從目前的4.2倍下降到2010年的2.5倍。
(2)關于醫療服務提供。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院衛生政策中心研究員俞衛介紹了美國聯邦政府醫療服務管理機構及其費用控制方面的經驗,提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理想體制是建立一個能獎勵醫療服務總體績效的體制,其工作包括:建立測量總體績效的具體指標;建立總體績效測量系統;建立總體績效評估監管反饋系統;建立機制評估系統;通過有效支付方式來獎勵總體績效。左學金認為,我國目前醫療服務提供方面存在低效率性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輕預防重治療、過度用藥和過度檢查等。對醫療服務提供體制的改革思路主要有:財政與城鄉社會保險基金加大對城鄉一級醫療機構勞務補償的預付,免除或減少城鄉居民在一級醫療機構接受服務時的自費支出;推行醫藥分家、醫藥和檢查按成本定價、消除醫院通過處方和檢查增加收入的不當激勵;一級醫療服務機構兼顧預防和基本醫療服務,提高醫療服務資源利用的宏觀效率;規范對二、三級醫院的信息披露和加強對服務質量的監督;改變醫療服務市場的地方分割,培育全國統一的醫療服務市場;鼓勵不同所有制的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發展在全國范圍運作的醫療保險、醫療服務集團。
(3)關于醫藥行業規范管理。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健康與貧困顧問湯勝藍博士認為,中國醫藥行業存在的問題有:藥品生產企業轉向生產高利潤藥品,并停止生產一些價廉但有效的基本藥物;多數藥品生產企業熱衷于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申請生產新品種藥品,以獲得國家的較高定價;藥品流通環節混亂,批發企業和零售藥店過多;藥品招標采購并不成功等。政策建議有:提高新藥注冊標準,并在新藥審批中納入成本-效果評價指標;加強對藥品生產及上市后的日常監督檢查;定期調整基本藥物的定價政策,定價應反映真實成本;建立鼓勵生產企業生產基本藥物的有效機制;加強對藥品流通領域和流通企業的管理和監督;對藥品零售藥店的資質進行再評估,關閉不合格的零售藥店;將醫生和醫院的收入與藥品收入脫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副部長葛延風認為,應確定基本藥物目錄,對基本藥物實施政府統一采購、統一供應和統一定價;同步實施資源整合和管理體制調整;強化監管,除政府外,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力量的監督功能。上海華山醫院呂元院長提出,目前藥品價格高,但醫務人員人力服務價格低,在降低總醫療費用的前提下,應該提高醫務人員服務價格,以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遏制醫院通過藥品銷售來增加收入的激勵。
(4)未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議。葛延風提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方面出現了比較突出的問題:醫療衛生公平性和衛生投入績效全面下降,百姓不滿程度越來越高,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后果相對突出。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是政府責任的全面弱化。推進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強化政府責任,其基本點是:立足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通過政府投入,構建國家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以近乎免費方式提供既定服務能力下的基本醫療服務,確保所有公眾的基本健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同時,對二三級醫療服務機構進行分類改革;國家統一規劃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實施基本統一的政策和標準。
[關鍵詞]基層衛生 人力資源配置 醫療衛生服務 新醫改
新醫改前夕,衛生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使得我國約70%的衛生資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優質資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醫院,公共衛生和城鄉基層醫療機構資源嚴重不足;約11%的行政村沒有村衛生室,加之服務能力低下,服務質量不高,農村和城市之間差距不斷加大,群眾不能方便可及的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的日益凸顯,使得新醫改提上議程。新醫改方案要求大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在這一建設過程中基層衛生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尤為重要。
一、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的回顧
衛生人力資源配置方面,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資源配置和城市相比存在著很大差距。《2009年我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簡報》表明,從衛生人力資源數量上來看,2009年底,全國衛生人力總量預計達731萬人,其中:衛生人員數641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數90萬人。與上年比較,衛生人員增加24萬人,增長3.9%,然而鄉村醫生和衛生員減少3萬人。2007年鄉村醫生總數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僅占4.08%,鄉村醫生衛生服務的效果和質量由此可知而知,因此,無論在衛生人力資源總量方面還是人員素質方面,我國農村衛生機構衛生服務人力資源均嚴重欠缺。
二、關于我國基層衛生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性的原因分析
1.財政投入不足
我國基層衛生院屬于事業單位,雖然經費及時足額下撥,但衛生院還要承擔公共衛生及改善房屋、設備等方面進行常態投入等等。基本的醫療服務條件難以改善等經濟因素導致鄉鎮衛生院服務功能弱化,衛生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差,使得醫務工作者待遇不高,工作積極性受挫,人才外流現象嚴重。
2.激勵政策缺位
鄉鎮衛生院普遍由于工作環境差,醫務人員待遇較低等原因,很難引進和留住人才,更難開展新的醫療服務項目,甚至原有的服務項目因為人員流失而被迫停止,遠不能滿足鄉鎮衛生院開展衛生服務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需要。對于基層衛生人力資源,政府未形成更加優惠的政策和有效的激勵措施,基層衛生人員工資微薄,甚至難以維持生計,這種現狀嚴重影響其工作積極性,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外流甚至轉行。
3.城鄉配置失衡
相對于城市醫療機構高層次人才集中、設施設備先進而言,我國鄉鎮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設備落后明顯,而且承擔著醫療、防保、健康教育等多項任務,業務多樣且工作繁雜。城鄉之間工作生活環境差別大,多數鄉鎮衛生院地處偏遠山區,經濟效益差,使得優秀衛生人才不愿到基層工作,現有的基層衛生人員由于發展空間狹窄、晉級晉職困難等因素不能安心工作,流失嚴重,更加重了城鄉衛生人力資源配置失衡的現狀,使得基層衛生院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情況更加惡化。
三、對基層衛生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建議
1.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在物質激勵方面,應健全基層人力資源的薪酬體系,在基層衛生院低質量的服務環境中應該加大物質激勵,保證其生活需求,也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中去。在精神激勵方面,要創造惜才、護才的良好環境,尊重人才,使其獲得事業上的成就感,自身價值實現與否也是人才流失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采取職稱、工資、福利待遇方面的傾斜政策在物質和精神上建立長效激勵機制以留住基層衛生人才。
2.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動通道
各級衛生部門在使用和選拔人才時應注重選拔農村基層人才,應當允許有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的人才向城市流動。政府應當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以監督城市醫院優先考慮來自基層的衛生人才,有過基層工作經歷的人才,在技術上能得到全面的鍛煉,基礎夯實,且工作責任心高,這些優勢是城市醫院自己培養的人才難以具備的,這種做法既有利于吸引人才投身鄉鎮衛生院,也有利于城市有效改變人才知識結構,拓寬人才來源渠道。
3.增加財政投入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府需要加大對基層衛生院人力資源的投資,逐步建立鄉鎮基層衛生院在編人員薪酬福利的保障機制。需加大財政投資以保證基層衛生院的基本建設和人才培養保證鄉鎮衛生院的正常人員經費,為鄉鎮衛生院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先決條件。財政的投入應該有著制度化的安排和保障,在長期來看,應該隨著財力的不斷增長同比遞增。
要積極探索并完善基層衛生院人才培訓引進和用人的激勵機制,暢通人才進出渠道,制定落實優惠政策,加大衛生財政投入,營造良好待遇制度留人的氛圍,才能最終有效解決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實現我國基層衛生事業的高速發展。一支高質量、高效率的基層衛生人員隊伍也是緩解我國“看病難”“看病貴”現象的關鍵,更是新醫改得以全面落實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程曉明:衛生經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2]韓俊 羅丹:中國農村衛生調查[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7
[3]國研中心課題組.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J].中國發展評論,2005(1)
基本情況
鄂爾多斯市是自治區以公立醫院改革為重點的綜合醫改地區,也是第一批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地區。市政府出臺了“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實施方案”、“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6.2%,基本藥物制度覆蓋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醫院8個,實行一體化管理的衛生室占81.7%。準格爾旗提出了整合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思路,統籌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做大醫保基金總量,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烏審旗推行以“三制五統一”為核心的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改革,既解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弱、人才缺乏問題,也形成了衛生人力資源的上下流動機制,還推動了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促進了基本藥物的合理使用。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多媒體觸屏式費用查詢機的應用,為患者就診提供了便捷服務。鄂爾多斯把“健康前置管理”作為醫改的重點內容之一,將啟動健康城市創建活動。
巴彥淖爾市作為全區第二批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地區,政府制定出臺了“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意見”,五部門出臺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意見”。2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全部實行績效考核、績效工資,28個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11個蘇木鄉鎮衛生院全部完成人員聘用和績效改革。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8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推行基本藥物制度,烏拉特前旗醫院也實行了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由政府負責給予專項補貼,為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做了有意義的探索。
與此同時,兩地大力發展蒙中醫藥事業,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鄂爾多斯“數字衛生”工程也即將啟動。
存在的問題
一是深化醫改工作的進展不平衡。比較兩市總體情況,鄂爾多斯市研究醫改、推進醫改的氛圍基本形成;巴彥淖爾市雖然是第二批基本藥物制度的試點地區,但醫改的氛圍還不濃厚,除了農村牧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外,多數政策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是新農合管理與保障水平迅速提高的形勢不相適應。對于抓住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200元以上的機遇,推行支付方式改革的進展不大,門診統籌推進尚顯乏力,新農合與其他基本醫療保險一樣,作為醫患之間第三方的作用還遠沒有發揮出來,既缺乏引導合理就醫、促進轉診會診機制建立的作用,又缺失代表參保方面的集團購買醫療服務、規范診療行為的作用,與定點機構談判工作沒有普遍啟動,控制費用增長的作用不明顯。特別是現有新農合信息系統在便民和為決策提供支撐遠遠不夠。
三是基本藥物政策還沒有真正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數只配備100多種基本藥物,同時還在加成使用非基本藥物。基層醫務人員對基本藥物知識還缺乏全面的了解。多數基層單位通過網上采購藥品,但是藥品配送不夠及時。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在自行采購藥品。普遍反映自治區招標的部分藥品價格比盟市自行招標的高。鄂爾多斯市在2009年曾搞過二次議價,藥品價格總體下降了19.1%,在自治區通報批評后叫停。鄂爾多斯建議自治區允許盟市二次議價。巴彥淖爾市現在正準備開展二次議價工作。
四是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較低。突出表現在基礎設施、基本設備配備落后,衛生技術人才匱乏,護理人員短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核編定崗缺乏自治區級的政策支持。特別是為農村牧區衛生院公開招聘執業醫師工作開展了3年后,2011年國家停止了在我區繼續開展這項工作,衛生院后續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缺乏連續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學歷層次較低。
五是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不扎實。雖然各級政府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基本落實,并且鄂爾多斯的人均補助標準今年將達到31元,但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并未真正普惠城鄉居民。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利用率較低,還沒有形成檔案建立、居民使用、綜合應用、補充完善的良性運轉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主動服務、上門服務較少。巴彥淖爾個別旗縣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還沒有補貼給衛生院和衛生室。
六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工作尚未真正啟動。對照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任務,實施區域衛生規劃、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健全公立醫院監管機制、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等還沒有真正啟動。隨著醫保制度建設的快速推進,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就醫人數劇增,床位、人員缺乏等問題逐漸顯現。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蘇木鄉鎮衛生院的病床使用率卻在下降。
問題分析
以上問題的產生,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從衛生系統自身抓醫改工作的角度考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調查研究不深。一方面是對上情研究不足。國家醫改政策目標、框架、理念均已確定。但在基層很少聽到“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匯報和提法,致使基本藥物配備不全,控制基本醫療服務費用的積極性不高,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體驗不深。另一方面是對下情研究不深。國家醫改政策是對全國提出的總體性的原則要求,而我區地廣人稀,醫藥、醫療市場分散,需要我們審慎實施以省為單位的有關工作。比如,我區藥品招標采購到底需不需要盟市二次議價,到底是否允許二次議價,亟待統一思想。此外,總結研究下級推進醫改中出現的新情況還不夠,試點的“試驗”作用沒有得到發揮。烏審旗從2009年開始改革縣級公立醫院,建立以旗人民醫院為龍頭,以鄉、村兩級醫療機構為骨干的集團化管理模式,并實行“三制五統一”機制,盤活了全旗醫療衛生資源,但是并未引起我們的關注。
第二,組織發動不足。一方面,領導層的開發動員工作仍顯不足。有的盟市醫改方案至今難以上會研究。政府醫改相關部門之間的發動工作也還不協調。國家五部委的《關于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政策的意見》已經出臺2年,但我區的具體辦法至今未能出臺,導致盟市、旗縣市區的衛生投入政策缺失。另一方面,衛生系統內部的組織動員工作滯后。許多醫療衛生人員不清楚本職工作中哪些是醫改的內容,基本藥物的種類還說不齊全,基本藥物的政策內涵不清楚。有的地區和領導干部對新農合推行盟市級統籌存有異議,這說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最為核心的大數法則的知識還沒有得到普及,致使一些醫改的理念、政策在層層傳遞中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出現了不同的行動。
第三,指導督查不夠。在工作的安排上,督促檢查的多,政策指導的較少。許多醫改政策在還沒有完全理解和吃透的情況下,匆忙實施、盲目開展,應付督查。特別是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專題指導和督查工作基本缺失。在指導督查工作的執行主體上,行政部門的多、業務部門的少。在指導督查方式上,就事論事的多,整體分析的少。突出表現在對按季度、年度開展的190項醫改監測指標的分析利用不夠。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但政府補助尚未落實,運行機制不暢。
第四,規制手段不硬。一是醫改政策是否執行缺少剛性管制手段。雖然層層簽訂了落實醫改任務責任狀,但是對任務完成的好壞沒獎懲。執行區域衛生發展規劃,成了限制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充分理由,但并非是優化調整公立醫療資源的必要條件。二是服務行為是否規范缺少有效的約束手段。三是醫療衛生服務支持系統缺乏標準化的管制手段。基層衛生人才仍然匱乏,能力、水平仍然不高。
意見建議
為了如期完成醫改近三年的重點任務,近期我區在抓醫改工作中,應以“三跟進、三提速”為重點。“三跟進”是:
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及時跟進。一是進一步摸清底數。不但要全面調查掌握衛生資源狀況,更要開展衛生經濟學研究,核算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基本藥物服務成本。特別是核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服務成本。二是研究制定工作標準。使衛生管理、服務、建設、培訓等工作在標準下推進,使醫改任務在標準下規范地落實。三是開展專項改革試點研究。重點研究新農合對醫療服務的杠桿調解機制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購買”機制,推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革。四是及時發現和總結典型經驗。對盟市和旗縣市區的探索,本著少限制、多引導的原則,鼓勵多種形式的改革。同時,對符合醫改目標要求和我區實際的改革舉措,及時總結、升華、推廣。
政策調整和宣傳貫徹及時跟進。根據調研總結的情況,及時調整不符合我區實際的政策。尤其注重調整和明確政策的具體執行主體、實現目標、考核主體,建立責任明晰、獎懲有力的機制。重大醫改政策出臺,各級衛生部門會同醫改辦共同組建政策宣講團,層層開展醫改政策講解,并將醫改政策宣講列為縣級以上領導干部的培訓內容。將醫改政策知識作為衛生管理人員崗位培訓、衛生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有計劃地實現醫改政策知識的全覆蓋,營造全系統良好的醫改氛圍。
普遍指導和重點輔導及時跟進。對全區普遍執行的醫改政策,加大具體指導力度。充分利用醫改監測數據,進行普遍性的指導。對年度醫改任務,倒排時間表,指導和督導雙推進。在強化面上指導的同時,建立領導干部或團隊聯系試點工作制度,及時提供支持,輔助醫改工作的開展和典型經驗的升華。
“三提速”為:
一是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應提速。通過頂層設計,分步實施3521工程,建立3級平臺、5個應用系統、2個數據庫和1個衛生專網,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互通,提高總體管理和服務水平。整合所有衛生信息化項目資金,以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為紐帶,推動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藥品供應和綜合管理系統的規范化建設,促進醫藥衛生服務信息公開、透明,規制各種服務行為。
二是衛生人才培養機制建設應提速。抓緊制定《自治區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以“幫扶式托管”為基礎,探索建立“三帶二、二帶一、一帶村”鏈條式對口幫扶機制,引導三級、二級、一級醫院通過托管等不同形式,逐級對口幫扶下級醫療機構,逐步建立醫療機構之間縱向緊密的協作與人才培養機制。在條件具備的地方,推行縣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促進衛生人才流動。實施醫療衛生領先技術跟蹤計劃和適宜技術推廣普及計劃,在三級醫院強化臨床技能培訓基地的建設,啟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建立遠程繼續教育制度和新技術快速推廣應用機制。
關鍵詞:HL7 RIM 健康檔案 衛生信息
Based on the HL7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Platform
Abstract:Objective Built a HL7 Based 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s information-sharing network platform through the digital hospitals clinical systems. Methods Based on SOA architecture, using the XML and Web Service technique to achieve the system functions. Result Build an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relaying on Tianjin Renmin Hospital network. Conclusion The platform realizes the medical resource sharing, improves the secur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store data, and contents the healthcare departments’ requirements.
Keywords:HL7 RIM; health record; health information
引言
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第一個階段體現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上,如醫院收費管理、藥品管理等,將傳統業務管理模式計算機化;第二個階段是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加快業務領域的信息系統建設階段,如公共衛生、衛生監督、網絡直報系統等信息系統建設;醫院內部建設重點轉移到臨床信息系統,如HIS、PACS、LIS等。第三階段是區域化衛生信息階段,包括社區服務、遠程醫療、網絡健康教育、電子政務等,這一階段更要依賴于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來實現醫療服務和衛生管理一體化的信息化系統應用。
由于我國一直沒有統一的醫療衛生信息系統指標體系與交換協議,這些應用系統大多是由不同的軟件廠商或者醫院內部研制,相對獨立運行,有各自的應用目標,自定義的信息格式,醫院之間的網絡環境也處于割裂的狀態,信息不能互通,猶如孤島。這一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建設與發展,也給今后全國建立和完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實現全國醫療衛生信息資源共享并與國際接軌,全面發展和建設數字醫院,都帶來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因此迫切需要構建一個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集中各醫療機構豐富的醫療信息資源,使得異構的醫療信息數據能夠更直接、無障礙的被共享、交換。
醫療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是借助于現有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建立的諸多信息系統,參考國際與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建設標準,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衛生管理科學化與規范化,實現業務系統之間,上下級機構之間互聯互通與信息資源共享、增進業務協同的重要手段。醫療信息服務平臺設計是依據現代信息學與管理學理論知識,借鑒國內外經驗,明確其目標定位、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
設計思路與目標
醫療信息服務平臺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需要選擇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對具體方案設計提出基本設計要求,保證分散系統的靈活性,實現異構系統的互聯互通與信息共享。醫療信息服務平臺設計的思路是:統一頂層標準體系設計和規范工作,避免各系統數據之間的不一致和不統一問題;采用現有的信息標準,逐步形成和完善系統數據整合與數據管理標準體系。在這方面積極采納了HL7 RIM以及衛生部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HL7主要是針對臨床信息的共享而開發的,是一個成熟的關于醫療應用的信息模型。
醫療信息服務平臺設計目標是要服務于不同角色用戶:服務于醫療服務人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及時獲取必要的信息,并且信息內容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以支持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服務于公共衛生工作者,能全面掌握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和健康促進工作;服務于居民個人,能掌握和獲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資料,參與健康管理,享受持續、跨地區、跨機構的醫療衛生服務;服務于衛生管理決策者,提供綜合的,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統計分析信息和預測報告,能動態掌握衛生服務資源和利用信息,實現科學管理和決策。
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組成
醫療信息服務平臺是由注冊服務、醫療信息存儲服務、醫療信息共享和協同服務、信息接口服務、醫療機構內部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數據倉庫、健康檔案瀏覽器。其中注冊服務是醫療信息服務平臺的關鍵組成部分,比如:個人的身份識別、健康檔案索引服務、以人為中心的存儲服務、數據交換服務以及數據調閱服務,見圖1,下面主要對這些基礎服務進行分析和功能描述。
1.注冊服務
注冊服務包括對個人、醫療衛生人員、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術語的注冊管理服務,系統對這些實體提供唯一的標識。針對各類實體形成各類注冊庫(如個人注冊庫、醫療衛生機構注冊庫等),每個注冊庫都具有管理和解決單個實體具有多個標識符問題的能力。注冊庫保有一個內部的非公布的標識符。
(1)個人注冊服務
個人注冊服務是指在一定區域管轄范圍內,形成一個個人注冊庫,個人的健康標識號、基本信息被安全地保存和維護著,提供給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所使用,并可為醫療就診及公共衛生相關的業務系統提供人員身份識別功能。
個人注冊庫主要扮演著兩大角色。其一,它是唯一的權威信息來源,并盡可能地成為唯一的個人基本信息來源,用于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確認一個人是某個居民或患者。其二,解決在跨越多個系統時用到居民身份唯一性識別問題。個人注冊服務是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正常運行所不可或缺的,以確保記錄在健康檔案中的每個人被唯一地標識,他們的數據被一致地管理且永不會丟失。該注冊服務主要由各醫院、社區和公共衛生機構來使用,完成居民的注冊功能,見表1。個人注冊服務建議遵循IHE ITI PIX規范。
表1 個人注冊涉及服務組件
序號 個人注冊操作 描述
1 查詢個人信息服務 根據部分信息查找個人
2 獲取個人ID服務 根據所有符合要求的個人信息返回個人ID
3 注冊新人服務 添加一個新的個人信息
4 更新個人信息服務 根據個人ID更新其它信息
5 個人身份匹配服務 根據模糊身份匹配算法,對數據中心個人身份進行合并
(2)醫療衛生人員注冊服務
醫療衛生人員注冊庫,是一個單一的目錄服務,為本區域內所有衛生管理機構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包括全科醫生、專科醫生、護士、實驗室醫師、醫學影像專業人員、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婦幼保健人員及其他從事與居民健康服務相關的從業人員,系統為每一位醫療衛生人員分配一個唯一的標識,并提供給平臺以及與平臺交互的系統和用戶所使用。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該功能的基本流程為,各醫院、社區和公共衛生機構提供所轄醫療衛生人員基礎信息給醫政,醫政完成審核并將這些醫療衛生人員信息在平臺上給予注冊,見表2。醫療衛生人員注冊服務建議遵循IHE ITI EUA、XUA、PWP規范。
表2 醫療衛生人員注冊涉及服務組件
序號 醫療衛生人員注冊操作 描述
1 查詢醫療衛生人員信息服務 根據部分信息查找衛生人員
2 獲取醫療衛生人員ID服務 根據所有符合要求的人員信息返回衛生人員ID
3 注冊醫療衛生人員服務 添加一個新的醫療衛生人員信息
4 更新醫療衛生人員信息服務 根據衛生人員ID更新其它信息
5 醫療衛生人員身份匹配服務 根據模糊身份匹配算法,對數據中心醫療衛生人員身份進行合并
(3)醫療衛生機構注冊服務
通過建立醫療衛生機構注冊庫,提供本區域內所有醫療機構的綜合目錄,相關的機構包括二三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所等。系統為每個機構分配唯一的標識,可以解決居民所獲取的醫療衛生服務場所唯一性識別問題,從而保證在維護居民健康信息的不同系統中使用統一的規范化的標識符,同時也滿足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層與下屬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點層的互聯互通要求。
醫療衛生機構注冊服務主要由醫政(衛監)來使用,完成醫療衛生機構的注冊,見表3。醫療衛生人員注冊服務建議遵循IHE ITI EUA、XUA、PWP規范。
表3 醫療衛生機構注冊涉及服務組件
序號 醫療衛生機構注冊操作 描述
1 列出醫療衛生機構場所服務 根據條件返回滿足要求的場所列表
2 查詢醫療衛生機構服務 根據部分信息查找機構
3 獲取醫療衛生機構ID服務 根據所有符合要求的信息返回機構ID
4 注冊醫療衛生機構服務 添加一個新的醫療衛生機構
5 更新醫療衛生機構信息服務 根據機構ID更新其它信息
(4)醫療衛生術語和字典注冊服務
建立術語和字典注冊庫,用來規范醫療衛生事件中所產生的信息含義的一致性問題。術語可由平臺管理者進行注冊、更新維護;字典既可由平臺管理者又可由機構來提供注冊、更新維護,見表4。
表4 醫療衛生術語和字典注冊涉及服務組件
序號 醫療衛生術語和字典注冊操作 描述
1 列出術語和字典服務 根據條件返回滿足要求的術語及字典列表
2 查詢衛生術語和字典服務 根據部分信息查找術語和字典信息
3 注冊衛生術語和字典服務 添加一個新的醫療衛生術語或字典
4 更新衛生術語和字典信息服務 根據術語和字典ID更新其它信息
2. 醫療信息存儲服務
健康檔案存儲服務是一系列存儲庫,用于存儲健康檔案的信息。根據健康檔案信息的分類,健康檔案存儲服務可包括七個存儲庫:個人基本信息存儲庫、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摘要存儲庫、疾病管理存儲庫以及醫療服務存儲庫。
存儲服務除了對POS和業務協同平臺提供健康檔案的訪問服務,也承擔將來自POS和業務協同平臺的業務文檔按照健康檔案的數據模型解析和封裝為健康檔案
文檔。健康檔案存儲服務建議遵循IHE ITI XDS規范。
3. 醫療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服務
健康檔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服務基于健康檔案存儲服務,提供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服務。
根據健康檔案信息的分類和服務需要,健康檔案信息共享服務分為七個域:個人基本信息域、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摘要域、兒童保健域、婦女保健域、疾病控制域、疾病管理域以及醫療服務域。這些域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個子域,例如醫療服務域可以分為診斷信息域、藥品處方域、臨床檢驗域、醫學影像域。
(1)個人基本信息。個人基本信息域對外提供個人基本信息共享服務,其提供的主要服務組件如下。。。。。。。
(2)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摘要域
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摘要是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中的一個核心部件,它將所有與個人健康相關基礎摘要信息進行匯集、存儲、并對外提供服務。主要疾病和健康問題摘要域在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血型、過敏史、慢病信息等,這些的摘要信息匯集不是從某個基礎業務系統中單獨獲取,而是從眾多的基礎業務系統中抽取匯集而成。摘要域的主要服務方式是為醫療衛生人員提供一種通用的、及時的、可信的調閱服務,為醫療衛生人員在進行醫療衛生服務時能夠及時、快捷的了解患者、居民基礎健康信息提供一種技術支撐。
(5)醫療服務
醫療服務是用于臨床信息共享和醫療業務協同的,包括診斷信息、藥品處方、臨床檢驗、臨床檢查和醫學影像。
診斷信息:診斷信息――也被稱為臨床診斷信息。臨床診斷信息記錄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信息,提供完整的診斷記錄,并為醫生開處方和醫技醫囑提供支持服務。區域衛生信息平臺診斷信息服務支持用戶通過藥品處方或醫技醫囑提取患者臨床表現和診斷并進行顯示。
藥品處方信息:藥品處方記錄處方和藥物治療信息,提供完整的患者用藥記錄,并為醫師開處方和調配藥物提供決策支持服務。衛生信息平臺藥品處方服務支持用戶通過藥品處方存儲服務提取患者臨床數據并顯示。
臨床檢驗信息:臨床檢驗信息是一個管理患者檢驗申請單和向臨床醫師患者檢驗結果的系統。在不同的衛生管理區,實驗室可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和規模。關鍵在于要將瀏覽檢驗結果的解決方案與為了獲得結果而涉及的與醫囑信息相關的一系列支持數據的方案的區別開來。
可以匯總化驗結果及伴隨數據,這樣可以向醫療衛生人員提供結果匯總信息視圖。在最簡單的狀態下,檢驗系統會自動從源系統中采集檢驗相關事件,如申請、標本、檢驗結果,并且允許基于標準消息查詢這些數據以提取其中的任何信息。更先進的解決方案除提供這些基本功能外,也將支持流程自動化和申請及結果生成狀態的管理,同時也會以一個更加積極的方式與源系統交互,生成警告和通知,以加快處理。
檢驗信息服務通過基于標準的消息與產生和管理申請的實驗室系統進行交互,同時也與系統中用以產生結果的采樣和檢測機構進行交互。
這些應用系統,通過與信息平臺相連接,能把關鍵相關結果數據或提升到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中。
醫學影像:醫學影像用于維護和管理醫學影像的醫囑和結果信息,醫學影像檢查是健康檔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容量圖像和其他二進制文件的管理和高效傳輸的技術要求是使得這部分服務獨立原因。
該服務允許集中獲取和共享大型分布式網絡中符合DICOM(Digital Imaging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的對象。這些網絡包括在醫院或診斷中心實施的圖像歸檔及通訊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以及產生圖像的診斷設備。通常情況下,與醫學影像檢查相關的數據有兩部分,一份用于說明概要結論的書面報告和影像。影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視頻或聲音,但多數時候會采取一張或多張影像的形式。無論是書面報告,還是用來達成結論的關鍵影像都可從數據中心服務中獲得。
結語
醫療信息服務平臺充分參考了HL7標準與國家醫療衛生信息標準,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不同醫療機構間,不同業務系統之間醫療信息的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滿足了患者及醫護人員的使用需求,增進了醫療機構間的業務協同。
參考文獻
[1] HL7 Resources. 省略.
[2]國家衛生數據字典與元數據管理系統省略.cn
[3]健康檔案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
關鍵詞:民生財政;社保支出;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人類發展指數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128-02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簡介:秦重慶(1989-),男,安徽明光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宏觀財政政策研究。
一、文獻綜述與研究背景
自從199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了人類發展報告提出HDI以來,關于HDI如何計算,財政支出與HDI關系等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通過實證分析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公共財政支出和HDI呈現正相關關系,且公共服務類支出貢獻大于其他支出。霍景東、夏杰長(2005)通過多元回歸模型研究提出,1990—2002 年公共支出與人類發展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且教育和醫療衛生支出對HDI的影響明顯大于其他公共支出。姚明霞(2009)運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對中國1978—2006 年的數據研究發現,人均財政支出對于人類發展指數具有顯著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超過了人均GDP 的影響。第二種觀點認為公共財政支出對HDI有著負向的影響。潘雷馳(2006)使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對中國1990—2003年的數據研究發現,政府支出對人類發展指數的影響為負,前者變動對后者變動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二者之間也不能相互解釋。
首先,綜上的這些研究都是以全國的數據為對象,單獨以省級數據研究的較少,由于中國各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差距較大,新疆總體發展在全國處于落后水平,所以單獨探究新疆的民生財政支出與社會福利關系很有必要;同時,以前的研究多以公共財政支出和人類發展指數為對象,沒能進一步探討民生類財政支出和社會福利的關系。
鑒于以上兩個問題,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對新疆民生類財政支出和社會福利的關系作了實證研究。
二、民生類財政支出對社會福利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收集及處理
本文以新疆1997—2011年的社會保障支出、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和人類發展指數為研究對象。從《新疆統計年鑒》、《新疆財政年鑒》和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得到社保支出、教育支出和醫療衛生支出和總人口的數據,通過Excel計算得出人均支出,再取LN值得到最終數據。其中,1997年、1999年、2003年、2005年、2008年的HDI從 《2013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中查出,1998年、1999—2002年、2004年、2005—2007年和2009—2011年的HDI可以通過對已知觀測值對時間回歸,然后用回歸的擬合值代替。這里用HDI對時間回歸,回歸方程HDI=-14.7747+0.007745t,根據回歸方程求出未知的HDI。
(二)建立模型并分析
回歸模型:HDI=C+C1LNS+C2LNE+C3LNH
其中,HDI為人類發展指數,C是常數項,C1、C2和C3是系數,S為社會保障支出,E是教育支出,H是醫療衛生支出。
利用Eviews6.0統計軟件進行多元回歸處理,從擬合度來看,R2=0.9411,擬合優度非常高;從變量的顯著水平看,LNE的P值為0.0459、LNS的P值為0.0234、LNH的P值為0.0323都小于0.10,可以認為在90%顯著性下通過了檢驗。再根據德賓沃森d統計量表查出3個解釋變量,15個樣本的D.W.顯著區間0.591~1.464,回歸模型中的D.W.=1.8376大于上顯著點,消除了自相關的影響。其他的統計指標也都符合要求,由此可以得到回歸方程為:
HDI=0.568242+0.043671LNE(-2)+0.037721LNS(-2)-
0.057963LNH(-3)
回歸方程表明,教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的系數都為正,說明這二類民生財政支出都對HDI有著正向的貢獻,醫療衛生支出系數為負,說明這類民生財政支出對HDI有負向的貢獻。而且教育支出和社會保障支出要滯后兩期才對HDI的產生作用,醫療衛生支出要滯后三期對HDI發生作用。
三、結論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分析,民生財政支出是引起HDI變化的格蘭杰原因;社會保障支出、教育支出對人類發展指數有著正向的作用。而且這兩類民生支出都不是當期投入就能產生效果的,都要滯后2期才會對HDI產生作用。醫療衛生支出有負向的作用,而且也要滯后3期才會有效果,它對HDI有負向作用可能由于醫療衛生支出的使用效率比較差。有鑒于此,提出下面幾項政策建議。
(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使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
近年來隨著財政收入快速增長,政府財力大大增強,并且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還有很大潛力,這使得新疆具備了使財政支出結構向民生傾斜的條件。但是同中國東部發達省份相比,新疆民生類財政支出規模還很不足。所以,新疆要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基礎上,適當地加大民生類財政支出,使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
(二)提高促進社會福利增加的民生財政支出效率
民生財政支出體現了政府的公共性和公平性,它的支出效率更是促進人類發展提高社會福利的重要方面。而且從上面的實證表明,醫療衛生支出對社會福利有負向影響,所以新疆要大力提高民生財政的支出效率,把民生財政支出用到實處,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
參考文獻:
[1] 霍景東,夏杰長.公共支出與人類發展指數—對中國的實證分析:1990—2002年[J].財經論叢,2005,(4).
[2] 楊永恒,胡鞍鋼,張寧.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類發展指數替代技術[J].經濟研究,2005,(7).
【關鍵詞】醫療改革問題
一、醫療體制改革的社會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由于忽視了社會協調發展,導致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城鄉“二元結構”嚴重,新生弱勢群體不斷壯大,所有這一切嚴重影響到我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我國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但衛生費用僅為世界衛生費用的很小的比例。由于經濟原因,我國約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醫,29.6%應住院而不入院。2007年《社會保障綠皮書》報告顯示,1990至2004年的十五年時間中,中國城鄉居民人均看病費用支出增加了19.75倍,增速遠遠超過收入增長速度。這不僅給企業‘國家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還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后果。同時在衛生領域存在的不公平越來越難以接受,造成了看病難、看病貴以及有病不就醫等問題。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191個成員衛生總體績效評估排序中,中國僅列144位;在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性的評估排序中,中國列188位,即倒數第四位。這與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狀況、以及中國的國家性質相去甚遠,醫療衛生事業的嚴重滯后已經成為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瓶頸。
二、醫療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在醫療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準確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市場化的經濟運行方式可以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經濟效益,但是也使得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平衡。把醫院推向市場,走單純的市場化道路,正是政府在這場改革中沒有對自己進行正確定位的結果。在改革過程中,政府“抓大放小”的方式正是導致醫療衛生服務出現兩級分化的直接原因。市場化的改革,使得政府淡化了自己對醫療衛生行業的監管責任。醫院產權改革,使得政府在下放權力的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義務。同時,政府也忽略了對醫療衛生這種本該屬于自己社會責任范圍的公共品的監管,用改革國有企業的方法來改革醫療衛生行業,將醫療衛生機構視同于一般的企業。
(二)政府和社會在對醫療衛生機構的定性上存在偏差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許多醫院產權改革的支持者認為,醫院應成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市場主體,應在國家法律規范的框架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實質上也就是把醫院看成了一般的營利性企業,從而削弱了其服務于保護公眾基本健康權利的目標。也正是由于這種定位上的偏差,使得醫院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把贏利作為其重要目標,使得醫療服務價格和醫療衛生費用迅速攀升,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20世紀
80年代實行財政體制改革后,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廣大的欠發達地區缺乏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財力,而不得不采取“放權棄責”的方法,把醫療衛生機構推向市場,讓其自行發展,加劇了其營利性的發展步伐。
(三)我國醫療保障社會化程度較低
在現行體制下,我國醫療保障的覆蓋面比較窄,有百分之七十的農村人口和部分城市弱勢群體沒有任何醫療保障。而對于企業來說,勞保醫療幾乎還是企業的自我保障,因此企業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在一些企業,因為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工種,不同數量的離退休員工數量都導致了不同醫療保障的負擔,這些都使得企業不能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四)醫療保障制度存在明顯缺陷
我國原有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八十年代初期崩潰,農村的醫療保障問題至今仍然是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薄弱之處。許多農村人口因為經濟收入較低,一旦生病,就會產生“因病致貧”的后果。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將會大大危害到我國經濟的發展。而現行的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目標人群只包括就業人員及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將絕大部分少年兒童、相當一部分老人以及其他無法就業的人員排除在外。這樣的制度設計必然導致如下結果:一是上述人群的醫療需求難以得到制度化的保障,個人及家庭面臨的醫療風險難以化解,從而帶來經濟、社會方面的消極后果。二是在一部分人有醫療保障而另外一部分人沒有醫療保障的情況下,無法避免體制外人員以各種方式侵蝕體制內醫療資源的問題。
三、國外醫療保障制度及經驗
(一)英國模式
英國主要是由政府舉辦和管理醫療機構,居民可以獲得免費的醫療服務,醫療服務體系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體系,醫療經費的大部分來源于政府的稅收,其余部分來自私人醫療保險。一般而言,政府對公立醫院實行全額投入,公立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及全民的基本醫療,私人醫療機構是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充。
(二)德國模式
德國實行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體系分離,雇主和雇員向作為第三方的醫療保險機構繳費,保險機構與醫療機構(無論公立還是私立),簽約以提供服務,不能參保者由政府提供醫療服務。
(三)美國模式
競爭性、經營性及提供方式的多樣性是美國衛生體制的重要特征。美國的健康維護組織(HMO)是一個成功的管理體系。HMO由保險公司、醫生、醫院三方組成,三方構成一個動態博弈均衡,追求有限資源的最大利用。投保人依據醫保合同,交納醫療保險金,享受包括門診、住院、預防在內的免費醫療服務,全科醫生推薦導醫、專科醫生和醫院,按照“疾病診斷醫療分類標準”報銷,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費用控制。
這些國家在醫療保障制度方面的主要為以下兩個措施:一是控制醫療費用,是由患者分擔一部分費用,通過調整醫療費用來增強患者的醫療費用意識。二是改革衛生體制,主要措施是在國家衛生體系中引入市場機制,建立真正服務供需雙方的內部市場機制。但我國和這些國家的國情都不同,因此,我們只能在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的基礎上建立符合我國特殊國情的自己的醫療保障制度并以此來發揮醫療保障的作用。
四、對我國醫療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強化政府的職能
首先是強化政府的籌資和分配職能。醫療衛生必須由政府通過直接籌資(即由政府直接投資興辦醫療機構)和間接投資(即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出資)的方式來降低患者個人直接支付現金的比重。其次是強化政府的分配職能。要確保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由于公共衛生事業屬于公共產品,因此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同時,政府的衛生服務也應投向醫療保險和公共衛生領域,投向低收入和貧困人口等弱勢群體,并保證投入到位,這樣才能讓大多數人得到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再次是政府要加強監管職能。由于衛生服務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并是一種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醫療衛生管理部門應對各種所有制形式的醫療機構,進行必要的規范和監督,促使其朝著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的健康方向發展。同時,要制定完善的醫療機構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健全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對不同所有制的醫療機構一視同仁,享受同等的管理體制和政策待遇,為公平競爭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構建多層次醫療衛生覆蓋體系
我國的農村和城市應該在考慮當地經濟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能力和需求制定與自身相適應的醫療覆蓋體系。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多面對低收入及弱勢群體,其醫療衛生體系需要更多地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投入,其中少部分費用可以讓有支付能力群體共同參與分擔。這一方法可以在鼓勵個人參與的同時提高農村現有的支付水平。雖然費用分擔的水平較低,但是仍然可以起到補充作用。城鎮中的低收入、老年、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也需要一個由政府財政支持的衛生服務網絡。要為城鎮每年醫療救助衛生服務的覆蓋水平設定上限,并讓有負擔能力的人群參與較低水平的醫療成本共擔不僅可以鼓勵個人參與的積極性,有效控制花費,還可以為重大疾病的醫療開銷提供保障。基本醫療保險為城鎮衛生服務網絡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框架。它應該在不減弱城市參保人員在參保前所享受到的服務和利益的前提下,覆蓋適當的醫療服務范圍。
(三)大力發展醫療保險
為實現我國全民醫保,在保險體系上可以采用醫療救助、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這樣不同層次的網絡來覆蓋全民。醫療改革的具體操作方面也應與社會醫療保障的各個層次相對應。在社會救助方面應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社會醫療救助主要是指對于處于社會底層、沒有收入來源或收入很少無力支付醫藥費及保險費的人采取由國家為其免費提供醫療救助服務,其費用主要由國家來支付。在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方面,保險費由企業、個人、國家、地方政府統籌集資。在商業健康保險方面,主要由個人支付保險費,滿足其多方面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中國的醫改應該以人人享有健康為目標。要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戰略高度制定保障國民健康的基本制度,建立符合國情的全民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和有利于人民健康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建立全民參與、全民享有的健康保障體系,讓各個社會階層包括弱勢群體都能分享到醫療改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盧傳堅,謝秀麗.我國醫療改革的現狀分析[J].醫學與哲學,2007,(2):12-14.
[2]時培永.關于中國醫療改革的幾點建議[J].北京文學,2007,(5):125-126.
關鍵詞:社區衛生;經濟管理;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11-02
醫療衛生的發展和管理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如何做好改革的各項事宜關系重大,尤其是在當前看病難和看病貴的情況下,醫院的醫療資源相對集中,同時不能夠滿足更大范圍群眾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適合廣大患者的社區衛生機構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在經濟管理的過程中,城市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社區醫療的發展也相對滯后,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社區衛生體制的改革和管理,進而讓社區醫療衛生的服務更加貼近廣大患者,讓病人有了更加便利的就醫服務,從而有效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對此,我們就要充分的認識到當前社區衛生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加有針對性的予以解決,例如當前社區醫療尚處于不盡完善的階段,而且社區衛生經濟的相關經費也相對不足、經濟管理不夠科學和完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因此就需要我們加強探索和分析,最終實現社區衛生經濟管理的優化,促進社區醫療衛生的改革和完善。
一、社區衛生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在當前情況下,社區衛生的服務處于較為低級的階段,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經濟運營結構和系統。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政府的經費投入還是有所欠缺的,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社區的衛生機構只能從一些藥品,或者是醫療上進行相關的創收并以此來進行彌補,而且還有一些社區的衛生機構必須依靠醫藥的昂貴收入來進行維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藥養醫”這樣對于社區衛生經濟的發展是較為不利,甚至只會進入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惡性循環。進而導致一些社區衛生服務根本就沒有能夠很好地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而是放在的謀取利益上。
(二)社區衛生經濟發展的相對滯后。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區的衛生經濟管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社區的服務理念也表現的較為滯后,經營管理理念不到位,相關的服務態度和治療技術也不盡如人意。雖然社區衛生服務在發展和管理的過程中,其中的一些得到了政府的相關支持,但是在力度上仍然不夠,其對其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和客觀,進而在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也沒有形成較為完備的體系,這樣一來,具體的工作中相關的工作人員就會出現職責、相互關系的模糊。雖然醫療衛生屬于公益性、福利性事業,但是在當前市場化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就需要我們利用市場化的運作來進行管理,也就是加強經濟的管理和完善,如果沒有市場化運作的有償服務,也許我們的衛生機構就很難進一步的維持和更好的發展。與此同時,在當前的衛生機構中,還會有一些個體的服務工作人員服務意識還不夠到位,對于經濟管理的意識不夠強烈,甚至變相的追求經濟利益,這些都需要經濟管理制度的約束,以便更好的協調這種情況,最終推動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二、關于加強社區衛生經濟管理的措施和建議分析
通過以上的相關分析,我們對于當前社區經濟的發展也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其中是存在著一系列問題的,這些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約了社區衛生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尋求有效措施來予以解決。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政府要深化對社區衛生經濟服務和管理的認識,加大投入的力度。社區經濟的管理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那么其本身就沒有更多的資源和經費來進行社區的完善和改革。對此,就要積極的依靠政府的力量,通過政府對社區的投入,進而來積極構建一套覆蓋面廣、運行成本低的社區醫療服務系統,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所服務。所以,我們加強社區衛生經濟的管理就要重視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的財政經費投入。在這方面,要根據實際界定社區衛生服務經費投入與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比例關系,進而有效的貫徹和落實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人員的工資調配。與此同時,我們那就要依靠政府來承擔社區醫療的相關費用,使得其成為一個非營利性的服務機構,更好的為患者服務,并降低病人的就醫費用。
(二)加強政策的扶持,有效推行雙向轉診制度。社區衛生經濟的發展和管理需要有政府的有效參與,并協同制定相關的長期發展規劃,以便更好的依靠政策和制度來對社區衛生經濟的發展和管理服務。在這方面,相關的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政策的扶持,同時依托綜合性醫院來有效建立社區首診制度及社區、醫院之間有約束性的雙向轉診制度。這樣一來,也就可以更好的實行社區醫院和區域大中型綜合醫院的配合。而大醫院也就可以對社區轉來的患者進行相關優惠(如減免一定比例的檢查費、化驗費)等,這樣,在社區醫院和大醫院之間形成了有效的互動,充分的利用了醫療上的相關資源,并且實現了更好的社區服務,達到醫療資源共享。但是,在進行社區首診制度和雙向轉診制度的過程中,我們就要積極的依靠相關的衛生行政部門來進行統一有效的監管,其中這些衛生行政部門不僅對醫療機構進行公益性的財政支持,進行相關的統籌補償,與此同時還需要積極的對雙方利益進行合理地分配,以便更好的對社區醫院進行管理,促進社區醫療能健康地發展運行。
(三)國家醫療保障必須與社區醫療掛鉤。我們知道,在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已經建立了較為全面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該項制度的推行對于我們的社區醫療衛生經濟管理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也就要求我們在進行經濟管理的過程中不斷的改進社區醫療體系,按照國家的醫療保障制度的相關要求來進行管理,其中要做好和社區醫療的有效結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關于社區醫療費用由醫保報銷,如果社區衛生機構不能很好的按照政策規定執行的話,那么就會給社區居民的看病造成困擾和麻煩,造成社區醫療系統的發展可能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對當前社區衛生結構進行調整,完善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使得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四)不斷的降低藥品價格,實現對醫藥的科學化管理。通過相關的調查和分析,我們知道,在當前的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當中,很大一部分的醫療費用是呈現不但增長的趨勢的,而在這其中,藥品費用在整個醫療費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所以,當前社區衛生經濟管理就要充分的重視該問題,并尋求有效的措施來進行管理和完善。首先的一點,我們要明確造成藥品費用增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中,如藥品成本提高給費用所造成的影響。對此,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些可以控制的環節,如價格管理的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如果醫院相關的補償機制不夠完善的話,就會出現醫藥的亂收費和高收費,甚至進行不科學合理的用藥等。所以,在社區衛生經濟管理的過程就要通過完善相關監控制度來進行有效監管,保證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特需性。避免社區醫藥經濟的發展進入惡性循環中去,實現其健康的發展。
(五)對于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來說,要在實際的工作中科學合理的運用財政補償資金,并通過較為科學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來實現有效管理。其中,我們要進一步的強化對社區衛生機構的經濟管理力度,最好是推行全程成本核算。我們知道,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和管理也有相應的模式,其中需要考慮到利潤和效用的問題,對此,也就需要考慮在實際工作中的投入、價格以及成本和產出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綜合的考慮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優化與投資者的運營能力之間的關系。其中,社區衛生機構有效的進行成本核算就要對一定時期內所產生的各項經濟費用進行記錄、匯集以及計算和分析,并且需要我們按照醫療衛生服務的過程中關于不同項目和不同范圍情況下醫療衛生服務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計算,最終通過科學化的計算來確定一定時期內的醫療服務所需要的成本,及總體的成本水平,通過這樣的成本考核,我們也就能夠更好的反應不同醫療服務項目所產生的消耗,從而更好的催相關醫療費用進行分配和管理,最終達到控制成本,提高醫療結構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情況下,尤其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予以充分重視,加強醫療衛生事業的管理和完善,以便更好的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作為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急需我們予以解決,對此,就需要我們更好的進行管理,尤其是經濟方面的管理和完善,以便社區衛生機構的良性運行,以更加優質的服務來匯報患者和社會公眾。
作者單位:紹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參考文獻:
[1]張宇,肖十力,張拓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雙向轉診實現途徑和管理辦法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2,5:123.
[2]盧祖洵.中、美兩國社區衛生服務比較[J].中國全科醫學,2003,5:293-294.
[3]肖純怡,程曉明.全科醫生隊伍建設與全科醫學教育現狀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3,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