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09:40: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西方的文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裝飾》:相對來講,香港、廣州、深圳這些南方城市跟內地比起來可能對風水的重視程度稍高一些,首先想問一下,您在進行自己的辦公室和居家設計的時候是否會考慮風水因素呢?
潘鴻彬:有的,香港也不算太迷信,但是我們在做生意的時候也會考慮一下風水的因素。我的辦公室和我的家都找風水師傅看過。辦公室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老板的座位,也就是我自己位置的方向;其次是員工的位置;再次是財位,風水師傅會在平面圖上指出幾個重要的吉位,反之若是兇位就不要將最重要的東西安排在那里。而家中則會比較看重舒不舒服,風水師傅會看一下床頭、橫梁等位置的布置等等。
《現代裝飾》:對于風水而言,有人說信者惶惶,疑者藐藐。那么您個人對風水文化是怎樣理解的?
潘鴻彬:于我而言,如果不是做室內設計師的話,我可能就沒有那么多機會去接觸風水文化。在香港,普遍的大眾市民可能通常都是買上一本風水方面的雜志,比如馬年運程之類的,看相>中如何,不過這可能有一點點迷信。
因為我本科念的是建筑,有一門學科叫做“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專門研究環境方面的心理學,我覺得蠻科學的。例如空間的布局、材質、燈光以及使用者在其中的行為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方向。在中國,尤其在香港我們所遇到過的客戶,他們大都會找風水專家來看布局,或者把設計平面圖拿給他們審閱。空間中的光線、通風、朝向,以及住所有沒有車道、天橋,景觀會不會被阻擋等等問題,就算風水師傅不講,對于一個平常的使用者來說,你在這樣的空間中也會感到不舒服。其實國外的環境心理學,就是咱們中國的堪輿,而且我們比他們更早發現,并且經過這么多年來的積累,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雖然我們用的名稱或者說落腳點跟西方有點不同,但我覺得是殊途同歸,都是為了使用者在空間里得到更好的體驗。
《現代裝飾》:你所提到的國內的堪輿學和國外的環境心理學的落腳點不同,能否詳細闡釋一下?
潘鴻彬:比如在國外這方面的研究會考慮到什么樣的空間中,使用者的思維會快一點,做事會冷靜一點,或者什么樣的顏色帶給人什么樣的心理變化等等,都會有比較詳細的理論研究;而風水在我們中國來說,很多時候是從環境出發:這個建筑物的形狀、方位,的環境有沒有背山面海等等。這是我覺得最大的差距所在。
《現代裝飾》:假如客戶請風水師看了之后,風水師提的要求跟你的設計本身有沖突的話,那你通常會如何處理?
潘鴻彬:其實會有很大幾率發生這種事情。因為我們跟風水師沒有合約關系,我們都是平等的甲方顧問而已。風水師沒有聽到我們的設計原因,我們也沒有機會見到風水師,不知道他的看法是怎樣的,所以絕對會有>中突的情況出現。比如左邊變成右邊,上面變成下面。當遇到這種情況,那就聽取客戶的意見,他的憂慮我們也要理解和遵從,可以適當調整一下我們的方案。
《現代裝飾》:那其實先與客戶溝通一下,讓他請風水師看過,你們再做方案是不是可能會比較好?
潘鴻彬:這樣當然是最好的。我剛才說的情況是在客戶請我做設計之后才請風水師傅的,如果能在之前就請的話就更好,他可以預先給我們很明晰的要求,這樣也節省我們的時間。所以在我們第一次見客戶的時候,就會問他們有什么風水方面的要求,以免后期方案再發生改動。
《現代裝飾》: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當一個風水師提出來的要求跟你們原來設計有沖突時,你們是如何用創意來化解的?
潘鴻彬:我們曾經幫華潤集團做一個零售品牌“中藝”的改造項目,原本的設計是請一家外籍公司做的,用了很多紅色和白色,比較中國風。客戶找到我,要求改變當時原有的風格,希望我們能幫空間進行優化或者重新設計,以期品牌再造。做方案的過程中他們又提出一個要求:因為風水專家提出用金色會比較“旺”,所以希望用金色來完成該品牌的改造。你可以想象一下,將空間原本的紅色、白色變成金色,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整個東南亞地區除了泰國以外,很少有哪種文化能將金色用得非常好,因此我們當時也覺得有點壓力。如何更好地運用金色,成為我們考慮方案的著重點。于是我們對金色進行了詳細研究,有哪些配搭、材質,如何去做,產生什么樣的效果等等都有考慮。
由于該品牌在香港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并且銷售的是旗袍、首飾等比較傳統的東西,所以我們就想為什么不把金色演繹成新的品牌形象呢?最終我們選用黃銅與紅銅來表現金色,而并不是直白地用黃金的顏色,并且融入一些現代西方的手法進行展示,打造出一個優雅、高貴并且時尚的空間。客戶對這個品牌空間的改造也比較滿意,后來又把該品牌引進到內地城市,我們也一直受邀做設計方面的配合。在我看來,達到風水方面的要求,并且設計出來的效果能夠讓甲方安心,空間檔次上又得到了提升,客戶進去也感到舒服,那么這個項目就是成功的。我們非但不會抗拒風水,還會好好地利用風水來做一些創意,以達到甲方的要求。
《現代裝飾》:你如何看待風水與設計的關系?
潘鴻彬:我覺得配合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做設計方案時就需要和結構工程師、建筑師、園林顧問、機電顧問、燈光顧問等配合,既然所有環節都有顧問配合,為什么風水就不是其中的顧問呢?其實風水也可能是我們團隊的一部分,所以設計師應該好好跟他們合作,將風水納入到設計中去。因為風水文化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的一部分,你不能夠抗拒它,你的項目也不可能完全不接觸到它。所以我們要把它融入設計,使設計變得更好。
七年級英語教材中出現了“MynameisJimGreen.”這種交際用語,教師應該對西方的稱呼作些解釋。英語中多用名字直接稱呼對方,而在我國,人們第一次見面時大多會用尊稱,這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在分別時經常會說“慢走、走好”之類的話,若翻譯成英語就是“Pleasewalkslowly”則會使外國人到不解:“為什么要慢慢走?是不是走快一點就不禮貌?”而如果直接說“Thankyouforcoming”就很得體。這也是一種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外國文化修養
(一)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涵
英語教材中蘊藏的西方文化元素很多,教師應該從單詞、短語、短文中進行挖掘。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將學生感興趣的西方寓言故事或名著,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西方的節日或其他資料,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節日和文化背景,如介紹感恩節、圣誕節的由來,復活節、萬圣節的風俗等,讓學生感受西方節日的氛圍,了解西方文化。
(二)營造文化氛圍,體驗語言環境
學生學習英語的困難在沒有具體的語境,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學設備的配置工作,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授課,利用繪畫、圖片等,或以外國電影、影像資料等來烘托課堂教學的氛圍,增加課堂教學的文化信息量,通過營造適宜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講解文化差異,培養語言能力
漢語和英語具有明顯的差別,這與東西方間的文化差異息息相關。將中西文化進行對比學習是進行英語教學的一種手段。對文化差異進行比較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文化敏感性,使學生在更好地了解我國文化的同時,對西方文化也有基本的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從西方的餐飲文化入手,將中西方的餐飲文化進行比較,使學生對西方的餐飲禮儀有所了解,也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使其想通過更多的方式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西方文化
(一)依托課堂教學,滲透文化意識
課堂是進行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平臺,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主要途徑,英語教材的內容豐富,很多知識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好教材資源,將中西方文化滲透到教學中。比如,初中英語教材中出現了“dollar”一詞,教師便可以拓展教學內容,講解西方國家的貨幣與中國貨幣之間的差別,通過匯率、單位和單復數形式的區別等,使學生加深對商店購物的認識,增強文化意識。因此,英語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將西方文化融入到教學中,并引導學生搜集西方文化知識,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拓展信息渠道,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
文化滲透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單單依靠課堂教學還不夠,需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來開發更多的學習資源,因此,教師要收集相關英語文化的報紙、電影、小說等,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語言表達、文化傳統等。英語教學一定要以文化為基礎,不能單純依靠教材,要通過收集大量的文化資源,讓學生感受西方文化的語言環境,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了解正宗的西方文化。
(三)加深文化理解,弘揚中國文化
關鍵詞:中西方; 節日文化; 比較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9-0000-01
節日是指一年中被賦予特殊社會文化意義并穿插于日常之間的日子,是人們豐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現,是各地區、民族、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的總結和延伸。節日作為民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包含著一個民族歷史形成和沉淀下來的性格、心理、信仰、觀念、思維方式以及諸多民族文化深層結構內涵的價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會土壤中長期孕育的結果和重要載體。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節日。
一、 中西方傳統節日文化的不同點
1、 中西方傳統節日的起源不同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與人文文化有關,西方傳統節日主要與宗教文化相關。中國傳統節日最初的雛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們在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中認識到自然地變化規律,總結出時令。將一年中不同季節的氣候特征進行歸納排序,便形成了歲時節令。歲時節令不僅指導了我國古代農業,而且深深融入我國民族風俗習慣和文化之中,有的節氣還成了民間重要節日。如:元旦、立春等。節日活動的目的都與農事生產直接相關。人們通過農閑時的這些歡慶活動,祭祀日月星辰,慶祝五谷豐登,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與中國傳統節日相比,西方的傳統節日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類社會早期的節日活動也具有企盼豐收的性質。自從歐洲大陸被基督教文明侵染后,西方基本所有的影響重大的傳統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在這些節日中,圣誕節、復活節和主顯節是基督教三大節日。這些節日,有的是信徒自發形成的,有的是教會規定的,幾乎貫穿一年的始終。隨著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歐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這些節日大多成為了世界性的節日。
2、 中西方節日文化中價值取向方面的差異
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差異也源于中西方的不同價值取向:禮儀和法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是反映華夏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這種禮治思想從集體本位主義出發,強調個體的義務,崇尚個體服從集體,因此中國節日注重的是節慶活動中的集體參與。西方文化中的“法”,是反映西方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法”是從社會成員外在行為規則中引出來的范疇。這種法治思想建立于個體本位主義基礎之上。西方文化奉行個人本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注重人的人格和尊嚴。此外,中國傳統節日還注重倫理道德的傳承,中國人向來講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態發泄歡樂情緒。而西方節日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側重于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心、友愛和親情。西方的節日文化,十分注重個人性格的張揚與個人情感的表達。風靡歐美各國的狂歡節最能淋漓盡致體現這一文化特點。
二、 中西方傳統節日文化的相同點
中西方傳統節日文化盡管屬于兩種文化形態,但節日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兩者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處。
1、 中西方節日表達的愿望是相同的
在中國,春節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具凝聚力的一個節日。春節為一年之始,民間俗稱“過年”。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做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
同樣的,圣誕節也是西方國家中一年最重要的節日。圣誕的來源據說是為了紀念救世主耶穌的降生。由于圣經記載耶穌生于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圣誕夜”或“平安夜”,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夜飯一樣,西方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聚會,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美餐,并齊唱圣誕歌,祈求幸福。
春節與圣誕節的對比,顯示出中西方的傳統節日都體現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之情,以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2、 中西方節日都表達了對生命的崇敬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兩者合二為一,成為清明節。清明節有祭祖掃墓、踏青、插柳的習俗,還開展放風箏、蕩秋千等活動。
西方人的鬼節是萬圣節。關于萬圣節的由來,最普遍的版本是源于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古西歐人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古西歐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的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游走于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人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圣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當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并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
中國的清明節極具紀念的功效,主要是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和追懷。它體現著中國傳統思維中的“死而不朽”的價值觀,生命并不僅僅局限于生物學上的延續,更重要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延續。而西方的萬圣節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崇敬和對逝者的緬懷。
3、 中西方節日都表達了對永恒愛情的向往
中國古老的七夕節,是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節日,稱為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七夕節”的意義,更多的是女性祈求美好的生活。因為一則家喻戶曉的牛郎織女的故事,讓七夕有了愛情的成分。
而西方的情人節來歷眾多,說法不一。其中之一是,公元3世紀,古羅馬的戰事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強迫大批男人奔赴戰場。丈夫們不愿拋妻離子,小伙子們難與情人分開,人們怨聲載道。克勞多斯惱羞成怒,他不準有情人舉行婚禮,甚至命令訂了婚的青年解除婚約并開赴前線。羅馬人崇敬的修士瓦倫丁對暴君的行為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在神廟的祭壇前為他倆悄悄地舉行了婚禮。勞多斯聞知此事后,將瓦倫丁投入地牢并將他折磨至死。朋友們把瓦倫丁安葬在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為了紀念他,人們便將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愛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中西方文化中對愛情忠貞的信念都在節日中得到了應驗和傳播。
三、結束語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世界文化也逐漸融合在一起,因此對比研究中西方傳統節日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比,可以透徹地了解中西方兩種不同的節日文化,了解中西方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和內在價值,使跨文化交際能夠更加順暢地進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滲透,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西方的傳統節日文化。一方面要接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這一事實,借鑒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不能盲目地崇洋,要牢記和弘揚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文化,讓中西方傳統節日文化在交流中一起得到發展和傳播,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參考文獻
[1] 方澤慶.《中西傳統節日文化的比較》[D].山東大學,2008.
[2] 高鈺.《淺談中西方節日文化對比》[M].新西部,2010.
[3] 樂佳妮.《從中西傳統節日看中西文化差異》[J].工會博覽?理論研究,2009.
[4] 李景光.《淺析中西方節日的文化淵源及演變發展趨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
[5] 李蜜.《中西方重大節日對比研究》[J].岳陽紙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6] 林丹.《從中西方節日對比中透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J].安徽文學,2010.
摘 要:中國與西方對于“英雄”和“hero”兩個詞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中西方文學中對“英雄”的塑造也就不同。中西方英雄形象在英雄的性格、英雄的教育功能、英雄的行為動機和英雄結局的性質方面都有區別,而究其根本,這些差異都是因為中西方傳統文化、哲學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對立。
關鍵詞:英雄;hero;文學形象差異;文化原因
中西文化中“英雄”都是一個重要概念,中西文學中也塑造出無數“英雄”形象。英雄身上有許多優秀品質,值得人們學習;英雄創下豐功偉績,配得上萬世敬仰,在今天這樣一個為生存而拼搏的時代,英雄情結仍在無數人心中難以磨滅。然而,中國和西方對“英雄”的理解是不同的,體現在中西文學中對英雄的描摹也就不同。本文筆者擬通過比較中國和西方對“英雄”這個詞含義的不同認識歸納出中西方文學對英雄的理解塑造之不同,并簡要分析這種對立的文化原因。
分析中西文學對英雄的理解和塑造有何不同,應先明確中西方如何定義“英雄”這個詞。漢語“英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意思:第一,才能勇武過人的人;第二,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第三,具有英雄品質(第二個含義)的(形容詞,不做討論)。“英雄”這個詞還出現在一個典籍中,比較早見于《漢書?刑法志》中,“(高祖)總(攬)英雄,以誅秦項。”《后漢書?循吏傳?仇覽》:“今京師英雄四集,志士交結之秋,雖務經學,守之何固?”《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還有唐代高適《辟陽城》:“何得英雄主,返今兒女欺。”。比高適稍晚的大詩人杜甫在他著名的《蜀相》中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現代漢語詞典》的三個解釋和古代典籍中的五個出處說明中國古代至今對“英雄”的理解一直沒有太大改變,就是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福祉拼搏奮斗甚至獻出自己生命的人,“英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國文學中和普通人日常理解也沒有太大差別。
西方語言以英語為代表,英語“hero”這個詞在《牛津詞典》(網絡版)中也有三個意思:(1)a person,especially a man,who is admired by many people for doing something brave or good,a war hero=somebody who was brave during a war,(2)the main male character in a story , novel , film/movie etc,(3)a person,especially a man,that you admire because of a particular quality or skill that they have。對比《牛津詞典》與《現代漢語詞典》對“英雄”的解釋有兩點啟示:第一,最大的發現在于英語第(2)條解釋,英語“hero”可以解釋為小說、故事、電影的“男主角”,所以,中國人理解“hero”這個詞不能完全等同于漢語的“英雄”。“男主角”的解釋也和西方英雄觀念直接相關,男主角當然是獨一無二個性的體現,男主角當然可能有缺點,甚至是惡人。第二,中西方英雄都具備勇敢、本領過人的特點,但英語“hero”解釋為“a person,especially a man”,而《現代漢語詞典》中“英雄”解釋為具備某些特征的人,英語應翻譯成是“people”。這體現出中國強調群體本位,所以中國對“英雄”的解釋有“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的含義而英語“hero”并不強調這點。
中西方對“英雄”理解的不同導致中西文學英雄塑造上的差異。中西文學中描繪的英雄是不同的,中國文學的大禹、荊軻、岳飛、鄭成功、劉關張、梁山一百單八將與西方文學的阿喀琉斯、奧德修斯、赫克托耳、珀爾修斯、伊阿宋、摩西、參孫、大衛、羅蘭、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等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中西文學在英雄塑造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第一,英雄的性格不同,這是中西方文學塑造英雄的最大不同。中國英雄是趨向完美主義的道德楷模。中國文學的英雄形象是趨向完美的,英雄永遠在群體之中,良好品質和奉獻精神都比較相近,性格中缺點相對較少。還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英雄可以有缺點,但道德上一定不能有瑕疵,英雄一定不能違背仁義禮智信的傳統倫理,所以關羽是武圣而呂布不是武圣。呂布的武功在關羽之上,但他是違背道義的三姓家奴,殺丁原獻董卓,為貂蟬又殺董卓,而關羽性格里也有一些驕傲的缺點,但是這些缺點無關道德,相反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大哥劉備的身邊,這都是忠義的表現。關羽的道德在三國時期屬于最好的,武圣需要的是道德能力和勇武能力的綜合能力,那關羽就是道德好里面武功最高,武功高里面道德最好的。西方英雄性格明顯有很大不同。西方英雄是獨立的個體,本身有很強的個性,是力量和勇氣的化身,剛強、威武特別注重戰斗榮譽。古希臘英雄概念與神話、史詩、悲劇這些文學樣式有著緊密的聯系,古希臘英雄介于神和人之間,英雄大都屬于人或者人和神的后代,英雄和平民生活在一起,又在戰爭或其他活動中通過自己超人的能力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取得了成功,古希臘時期的英雄應該是像神一樣的人。西方的英雄都是個體,都是文學作品中幾乎獨一無二的主角,這也和剛剛提到的英語“hero”的第二個解釋“男主角”有關,不像中國喜歡寫一組英雄,比如劉備的五虎將和梁山一百單八將,西方英雄的獨立性決定了他們的個性不受群體束縛,西方英雄不但可以有缺點,更可以不符合道德尤其是中國傳統道德。比如我們熟悉的阿喀琉斯就是因為主帥阿伽門農搶了自己的女俘虜就放棄作戰導致希臘聯軍大敗,又是因為自己的好朋友帕特羅克洛斯被赫克托耳所殺才從新披掛上陣為希臘聯軍贏得勝利。西方英雄更看重開拓進取的精神,看重對人性本身的探索和思考,所以阿喀琉斯和奧德修斯是英雄,堂吉訶德和浮士德也是英雄,甚至20世紀英雄情結的核心是主人公精神意志的堅定性和性格心理的獨特性,就是說只要你有個性,你極端地堅持自己的個性就是英雄,惡到了極致也就是善。例如魔鬼靡菲斯特一方面堅持自己的本質,另一方面他的惡也促進了浮士德的善。總之,中國文學的英雄是追求完美的道德楷模,而西方文學中的英雄是堅持自我的人性戰神。
其他方面的不同都以性格方面為基礎上可以略談。第二,英雄的教育不同。中國的英雄被拔高化、官方化和神化,為了德育,加強思想教育和控制,反應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需要。例如岳飛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一方面人們學習他保家衛國,與異族侵略者斗爭到底的不屈精神;另一方面,統治者更希望人們接受的是岳飛的忠誠和服從,無論岳飛功勛多么卓著,在百姓中威望多么高,他始終忠于宋王朝,無論皇帝和奸臣如何排擠,岳飛始終為國為民,忠于職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另一個例子是韓信,項羽曾要和他三分天下他都拒絕了,只為報劉邦當年的知遇之恩,即使他當時已經看出天下統一后劉邦可能不能容得下自己,落了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的下場。西方英雄古希臘時期是為鼓勵人戰爭的勇敢和榮譽的爭取,后來是對人性、人本質,生命終極問題的思考。腳踏飛鞋的珀爾修斯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他是人民造福但更是與神對抗、建立自己的功績。
第三,英雄的行為動機不同,中國英雄大都是奉獻的,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犧牲自己;例如的林則徐,他為國家、為人民的利益甘愿受苦一生。而西方的英雄大都為了個人利益,在西方的個人本位思想里利己也是完全正確的。例如,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始終為了個人的幸福,無論是征戰獲得在羅馬帝國的自由,還是后來誅殺撒克遜蠻族、脫離羅馬教皇統治,他們心中唯一的信仰就是個體的自由,現世的幸福,沒有對誰真正的忠誠。
最后,英雄結局的性質不同。中西方英雄的死亡結局都比較多,中國稱為奉獻,西方寫成悲劇,性質是不同的,中國英雄的死亡是主動的舍生取義,為大我犧牲小我,而西方英雄的悲劇結局更多是激烈的戲劇沖突,人與無法制伏的力量抗爭的失敗,這樣的悲劇也有崇高的意味。例如荊軻為了完成刺殺暴君秦始皇的偉大使命,為了燕國的生存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俄狄浦斯完全不是這樣,他是因為受到了殺父娶母的命運詛咒,一生都小心翼翼仍沒能逃脫命運的魔爪,最終自毀雙目,流放自己。
中西方文學在塑造英雄時英雄性格、英雄的教育功能、英雄的行為動機和英雄結局的性質都不相同,歸根到底是因為中西方的文化傳統、哲學思想和民族精神方面的不同,正是這方面的對立造成了中西方對于英雄的理解和塑造的巨大反差。首先,中國傳統文化占主流的是講究中庸、持中貴和的儒家文化,強調人對集體的義務,是一種穩定保存型的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需要英雄是道德楷模,是封建帝國的忠誠捍衛者,是儒家思想的服從者和踐行者。西方的文化源頭可以追溯到二希傳統,即古希臘文化和古希伯來文化。古希臘文化一直倡導人們崇力尚爭,追求自由,而古希伯來文化雖然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上帝,但尤其是文藝復興以后上帝也鼓勵人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天賦人權,追求個人幸福、自由和對人性的思考,所以西方的英雄充滿個性,充滿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中國的傳統哲學追求天人合一,所以中國神話中有很多與農業勞動相關的英雄,例如神農氏、燧人氏、有巢氏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西方的哲學相信物我兩分,所以西方的英雄充滿了征服大自然的欲望和靈與肉分離的痛苦。中國的民族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些精神都在中國文學的英雄身上得到體現。西方尤其是古希臘時期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開放、進取、冒險和追求個性自由,所以西方的英雄敢于開拓冒險,例如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和環球航行的麥哲倫。總之,中西文學中英雄形象的不同有其深層原因,中西傳統文化、哲學思想和民族精神上的差異影響了對英雄的不同理解與塑造。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中國與西方對于“英雄”的理解與定義就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中西方文學中塑造出各方面不同的英雄形象。究其根本,這些不同都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傳統精神和哲學思想方面根本的對立造成的,所以我們理解中西方英雄都應該站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深入分析。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參考文獻: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316-326頁。
[2] 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下冊)》,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02-186頁。
[3] 維柯:《新科學(下卷)》,朱光潛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1-83頁。
[4] 吳叢明 孫嬋娟:《當俠者之劍遇上騎士之矛――跨文化視角下中西英雄主義表現形式差異》,《海外英語》2010年6月。
1.1中西方價值取向的差異
下面廣告創意中的具體例子來說明體現在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念中的差異。在中方制作的一個宣傳咖啡的廣告中,廣告的畫面中是一個正在喝咖啡的祖孫兩個人,爺爺邊喝咖啡邊讓孫子看之前的舊照片,并說到:“以前上大學的時候一個人喝到這種咖啡,一定會有很多朋友圍過來,現在咖啡有了,朋友卻越來越少了。”之后出現一個畫外音是中秋過節,多聯系一下朋友吧。之后就出現了咖啡的牌子。通過這一則廣告,雖然是對咖啡的宣傳,但體現在廣告創意里面的是滿滿的友情的懷念,看到了中華民族中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要人們更加重視友情。而西方的一個宣傳酒的廣告中,畫面中是一個年輕人在喝完酒之后,發現自己被朋友惡搞,在自己的耳朵和身上穿了很多的金屬環,之后出現該產品的宣傳語。在這個廣告中體現出來的是西方民族文化的獨立性,表現出西方人個性的張揚,并且不拘一格。
1.2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體現在中西方思維方式之間的差異是我國的民族思維方式是抽象的,而西方民族的思維則g二是具體化的。在廣告創意中中國多是篇幅較長的廣告,而西方則是篇幅較短,并且語言精練的內容,廣告的創意多是首先是小段很有意思的廣告之后出現產品的宣傳語。西方的廣告中多體現的是一種直接的感覺,廣告中使用的語言很精練,具有很強的概括性。但是中國的廣告則是相反的創意理念,中國的廣告一般都會使用感性的語言描述廣告的背景,不會直接的進入主題,而通常廣告開始之前的一大部分的鋪墊均是和廣告宣傳的產品沒有關系的,通過一個故事最后引出廣告宣傳語。例如有一個口香糖的宣傳廣告中,廣告的畫面中是一個女生在零售店里面買東西;最后結賬付款的時候付了兩瓶口香糖,之后拿走了一瓶,當她剛要走出店的時候,收銀員男生對女生說:“你的益達”,女生回頭以一個甜美的微笑說:“是你的益達”。這個廣告充分的體現出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通過一個浪漫并且甜蜜的場景賦予口香糖一個新的感覺。而在西方的一個宣傳保險的廣告中,一個裝滿舊家具的車在一個樓下面接著舊家具,一會開走之后開來一輛小汽車,正好停止剛才貨車的位置,恰巧有舊家具扔下來砸到了小汽車,這時候出現廣告語:生活中時刻有意外。西方的廣告喜歡直接式的切入主題,而中國的廣告創意則是喜歡用一個模糊的思維給廣告賦予新的理念。
2、對廣告創意中的中西方文化觀念差異的思考
對于在中西方廣告中體現出來的文化觀念的差異,需要正確的看待中西方之間的文化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之間的差異,注重吸取在西方廣告創意中的優點,去粗取精,。在我國的廣告創意的工作中要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和理念,科學的對廣告進行設計,使廣告能夠有更加積極的社會影響,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的積極發展。同時廣告創意工作需要關注因地制宜的理念,注重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創意的設計可以中西結合,注重中為西用,也可以西為中用,逐漸的縮短廣告創意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3、總結
【關鍵詞】餐具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前言:現階段,隨著我國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不斷的學習漢語想要了解中國的文化,這也成為我國社會中的一種潮流。飲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內容。飲食是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與人們的生活質量、精神生活息息相關,飲食的文化也是每一個國家和民族最為經典的文化。而產生各國之間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中就包含了餐具的不同。因此本文針對餐具設計中中西方餐飲文化差異的產生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為我國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研究做出貢獻,使跨國文化之間的交流避免因為文化差異產生誤解,也能夠有效的促進文化的交流和互補。
一、中西飲食文化的含義和特點
中西方的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因此也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內涵,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精髓,而西方文化也有著非常深遠的歷史,下面就針對中西飲食文化的內涵的特點進行研究[1]。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含義和特點
中國的飲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我國民族在長期的發展中,飲食的生產和消費的一個過程,這也是我國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不斷積累。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飲食文化也隨著時間的發展在不斷的進步,從開始的茹毛飲血發展到用火燒食物,再到后期唐朝和宋朝的發展階段,進入到現在的比較繁榮的時期,這些都是我國飲食文化發展的成果。我國主要有菜系,分別是: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這些菜系能夠體現出中華飲食文化比較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這些都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2]。
(二)西方飲食文化的含義和特點
西方飲食文化是西方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創造出的精神和物質財富,西方的意大利菜是飲食文化的鼻祖,而法國菜則是西餐的國王,美國菜是最新興起的新貴。西方飲食中,日常都是以肉為主,素食作為輔助,這也是西方飲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西方國家飲食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菜、法國菜、美國菜和德國菜等等。這些菜的特點都能夠良好的體現出西方國家在飲食方面比較精湛的廚藝。而西方人為了能夠保證飲食的均衡,經常生吃蔬菜,這也是保證其營養不會流失的主要手段和特點[3]。
二、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的表現
(一)飲食觀念的不同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因此種植業也比較發達,正因為我國食物的種類相對比較多,因此烹飪的技術也多種多樣。但是在西方國家則是主要以畜牧業為主,因此其飲食也是以肉類為主,烹飪的技術相對中國也變得簡單。同時由于飲食習慣和食物的不同,其餐具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西方在用餐過程中會使用多種類的餐具,并且在進餐的時候會使用刀叉,而中國在用餐的時候餐具就比較簡單,沒有過多的分類,進餐的時候也僅僅使用筷子和勺子。這些都是中西方飲食觀念不同所產生的[4]。
(二)飲食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餐飲文化和中國的餐飲文化上有著非常多的區別,就在飲食方面來看,中國的飲食文化主要就是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吃飯的過程就是團結和和諧的體現,所以中國一般都是用圓形桌子用餐,這種也是中國的共餐制。而在西方,不管是請客吃飯,還是全家團圓,都是用餐的人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這種飲食方式也被稱為分餐制。這兩種用餐制度的不同就決定了餐具使用的不同,西方國家一般情況下在用餐開始到結束,盤子和刀叉的基礎數量就是七份,而中國則是一人一份,因此在餐具的設計和使用上就能夠明顯看出西方和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別[5]。
(三)飲食內容的不同
在飲食的對象上,中西方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一般飲食的主要內容取決于這一地區的氣候和主要產物。由于西方國家主要是海洋性氣候,因此西方人主要以肉類為食物,素菜則是輔食,西方人幾乎每天的食物都是牛肉面包和牛奶,因此飲食比較單一[6]。中國人則和西方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差異,中國一般以素食為主,肉類為輔助,主食是大米和白面。但是中國由于物產比較豐富,所以菜品樣式也非常豐富,這種差異的存在就導致中西方飲食文化出現了差別[7]。
(四)烹飪方式的不同
菜品的色香味一般都是通過烹飪的手段體現出來的,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中,中國和西方的飲食呈現出不同的烹飪特點。中國人把烹飪視為一種藝術,因此烹飪的方式非常多,如:煎、炒、烹、炸、燒燉等,還需要配上各種各樣的輔料,這樣才能夠使食物受到人們的歡迎。這也是中國飲食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處。西方對于餐飲的原料非常挑剔,但是烹飪過程就比較簡單,這就是中西方飲食文化最大的差異。
三、中西方餐具設計中的傳統飲食文化
(一)餐具的產生
餐具主要就是用在分發和取得食物的一種工具,同時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其中詳細的可以分為:碗、盤、豆、盒等等,取得食物的可以分為:筷子、燒、匕首、刀和叉等。餐具的生產是人類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發明,盡管這種發明過程比較緩慢,但是從開始發明就意味著其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8]。最早的餐具并不是設計,僅僅是為了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這也是人類最早期的簡單的發明,同時也開啟了人類餐飲文化的大門。現階段餐具的基本功能和飲食文化相結合,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飲食文化需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餐具的發明和使用也展現出了不同的特點[9]。
(二)中國餐具的變化
餐具的發展有著非常長久的歷史,其餐具的演變也記錄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發展與變革。我國的飲食餐具不斷的發展,在原始的陶器階段,一直到瓷器是餐具的發展頂峰。同時中國人在研究美食的時候還需要與餐具相結合,這樣的搭配,才能夠使吃飯的時候方便、簡單,還能夠相互呼應。這種完美的結合使食物和器具的美都得到非常完美的展現[10]。
(三)西方餐具的變化
餐具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在野蠻向文明進步的一個象征。人類的進步有著快慢之分,這一點在西餐的餐具上也能夠看出,西方餐具的發展歷史相對比較短,因此發展也比較遲緩。隨著12世紀叉子被引入到歐洲國家,人們非常喜歡這一餐具,因此得到良好的傳承。在西餐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見的工具,主要就是用刀叉把食物分成小塊,以至于現階段的西方餐飲中還是刀叉并用。在西方餐具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看出,西方和東方之間的相似之處主要就是材料的發展情況決定了餐具的發展[11]。
(四)飲食文化和餐具之間的互動
餐具的發展是隨著飲食文化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這也是人們長期的飲食生活中最終積淀而成的,飲食文化的發展是人們對于實物的熱衷,這樣的熱衷心態也影響了最新的餐具的使用和發明。例如:咖啡的流行和風靡,致使全球都推出了具有不同種類的咖啡杯和咖啡壺。由此可見餐飲文化和餐具的設計是相互支持的,餐具的使用也能夠在餐飲文化的發展中得以繼承[12]。
四、餐具設計影響現代飲食文化
(一)進餐的習慣
1、筷子和叉子
筷子和叉子是中西方飲食之間最為明顯的差異,中國人在飲食過程中使用筷子,需要的就是一雙筷子之間的配合,這也是我國比較流程的一種說法,團結就是力量,這也是中國人崇尚集體主義的因素。筷子的形狀比較圓,而且并不鋒利,利用筷子使菜品入口,不會傷害人們的唇舌,這也是出于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而刀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人的性格相似,例如:西方人習慣用刀叉把食物切開,人們也習慣對于未知的事物刨根問底。這些都是人們對于不同事物的不同追求,也導致了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飲食文化差異[13]。
2、合餐和分餐
中國的飲食,實行合餐制度,并且餐桌上雞鴨魚肉全都齊全,食物的數量多于食用的數量。而西餐則使用的是分餐的支付,這樣也能夠保證食物更加衛生,不會浪費,即便是西方人的晚餐也僅僅有六個菜,其中還包括甜品。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能夠看出不同飲食習慣中的個體概念。中國人的人格構成主要局限在一個區域之內,而西方人的人格一般地立在環境之外[14]。所以在人們和相對自己另一方談話的階段,中國人的對方,一般顯示出的是另一方和自己之間的關系,英語中的theother則完全指的是獨立的客體,這些情況都能夠看出中西方人們在飲食文化上的差異。
(二)食品的習慣
1、熟食和生食
中國人在飲食上面比較喜歡熟食,特別是喜歡剛做好的比較熱的飯菜,例如:中國人認為魚變冷了之后會變腥,年糕變冷了會變的硬,很多菜品都都是在熱的時候才能夠包成其原有的味道。但是與之相反的是西方人比較喜歡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海鮮。西方人比較喜歡海外的探險,所以人們不在乎吃的東西,經常是生的或者是活的食物就開始食用,而且西方人也認為生吃食物能夠節省時間,因此西方人比較喜歡生食,這也就需要使用刀叉和比較大的盤子進行食物的分割,而中國人都喜歡吃烹飪好的食物,所以選擇的餐具也是筷子和碗。
2、素食和肉食
早在四千多年之前,中國就進入到了農業的社會,因此這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因素,中國人在餐桌上出現比較多的就是谷物類和蔬菜類,肉食是中國飲食中比較奢侈的食物。而西方國家由于周邊環海,面積也很小,因此蔬菜和肉類相比較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收益,因此西方國家一般以肉類和膩之品作為主食,這也是人們飲食習慣不同的主要原因[15]。
(三)烹飪的習慣
1、復雜和簡單
中餐在烹飪過程中比較精致,并且文明世界,對于火候和時間的要求都非常嚴格,所以在中國的飲食中經常出現“鹽少許”、“醋較多”的情況,同時中國人也把烹飪方式作為人們表達情感和對生活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時也體現出了中國人的感性思維。而在西方烹飪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油和鹽加上食物放在烤箱之中,就能夠做出快餐食物,西方人認為時間比較寶貴,這也是形成西方人飲食簡單的原因。
2、意境和直白
中餐在飲食中重視的是意境的表達,基本上表現在菜名上,人們認為好聽的菜名能夠促進食欲,同時也能夠激發人們的飲食欲望,這也是中餐中非常重要的意境。而在西方的菜譜中,菜名非常簡單,消費者在名稱上就能夠辨別菜品的原料和做法,因此西方和中國的菜品在意境上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由于其菜品的名稱不同,因此選擇的餐具也不相同,這也是中國和西方飲食上的差異。
關鍵詞:中西方;自然觀;身體觀;傳統身體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7)04-0552-03
On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Natural Value
LV Shaojun, ZHU Yum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review, analogism, induction, deduc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ature value and physical value, the differences of physical training theor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eastern Yuanqi theory and western nuclear theory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system of physical training and establish two kinds of theoretical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 which are Chinese traditional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the Union of Nature and People and western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the Opposition between Nature and People. Therefo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comes into being while western physical training goes to the road of reductionism. There is an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racticing way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so we must use integrative, balancing, associational and dynamic ideas to observe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mode of physical train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nature value; physical valu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本文所提出的中國傳統身體訓練理論,可以說是完全有別于西方現代身體訓練理論的一套獨立的訓練體系。它是指以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醫學理論為指導,以提高人體基本能力為目的,建立起的一種整體、平衡、聯系和動態的身體訓練理論模式。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在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不斷積累的身體實踐的經驗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人體文化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其獨特的身體訓練理論和方法,不僅對于提高人體的基本運動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且也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的身體訓練理論作為中國傳統人體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帶有深深的歷史烙印。因此,我們也必須對其糟粕的東西進行剔除,必須對它的理論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革,才能賦予傳統身體訓練以時代的特征,才能不斷豐富現代運動訓練的內容,才能適應現代體育運動競賽發展的需要。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從中西方自然觀和身體觀的比較入手,以中國傳統身體訓練的理論體系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研究法、類比推論、歸納與演繹,以及邏輯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從而客觀評價中國傳統身體訓練理論與方法的合理性,并為系統整理中國傳統身體訓練理論奠定基礎。我們認為這一課題的研究不僅對于弘揚民族優秀的身體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于豐富現代身體訓練理論也有著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2分析
2.1中西方自然觀的比較
所謂自然觀是關于自然界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總看法、總觀點。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對待自然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自然觀。
通觀東西方的理論思想史,我們很自然地定位在古希臘文明和中國文明這兩種思想體系上。第一種理論系統是建立在古希臘文明基礎上的邏輯公理體系,它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哲學理論系統,同時也奠定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第二種理論系統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陰陽五行觀理論為基礎的,它是中國人創造的特有的人學理論體系。而這兩種思想體系都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這兩種思想體系的指導下,中西方認識自然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也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即是從對自然的起源、成因的探索開始的。因此,他們最初提出的問題大都是涉及自然實體、本體方面的問題。其認識對象的歷程是從自然到社會,最后走向人自身。這種思維方式奠定了西方“實驗+邏輯+推理”的科學技術發展模式;而中國古代最早的思想家卻是直接從對人的觀察開始的,因此,它的認識對象的總的歷程卻是從人到社會,最后走向自然,它所建立的是一種“經驗+知覺+實踐檢驗”的思維方式。因此,在這一理論思想的指導下,西方建立的是以“原子論”為基礎的自然觀,而在東方則建立的是以“元氣論”為基礎的自然觀。正像何裕民先生所說:“這些差異,使得西方文化表現出偏重于結構還原、個別分析和宏觀機械運動形式的研究等傳統傾向;而東方文化表現為偏重于功能研究、整體綜合和自然感應現象的思辨性探討等特長。”[2]
關于中西方自然觀的這種差異,張岱年先生曾有過精辟的論述,他認為:“西洋哲學中之原子論,謂一切氣皆有微小固體而成;中國哲學中元氣論,則謂一些固體皆是氣之凝結。亦可謂適成一種對照。”[3]何祚庥院士也在其“唯物主義的元氣學說”一文中從物質的性質入手探討了原子論和元氣論的不同,他認為:“原子論所反映的主要是物質的不連續的性質,而元氣論所反映的是物質的連續的性質,進而探討了連續和不連續形態間的相互轉化。”[4]正是由于中西方原始自然觀的差異,才確立了科學發展的兩種思維方式,即建立在“原子論”基礎上的“還原論”思維方式和建立在“元氣論”基礎上的“整體論”思維方式,“西方的科學思想是還原論,方法是公理化方法;東方的科學思想是整體論,方法是實用化方法。無論是思想,還是方法,兩者互有優劣,具有極強的互補性。”[5]這一點從中西方醫學理論體系就可見一斑,而這些理論又恰恰奠定了中西方身體訓練的理論基礎。
西醫學以元素論和原子論為基礎,認為整體性是組合的、可分的。一方面,把人理解為由元素或原子組合而成的,沒有把人看作是自然宇宙分化的產物,也不認為人與環境存在母子關系;另一方面,按組合觀點理解人的整體,認為人體是可分解的。因此,解剖、分解、還原成為其必然的研究途徑,從而為近代西醫學分解還原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醫學以元氣論為基本,強調整體的分化性及由此決定的不可分解性。一方面,人與客觀環境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之氣演化的產物,從而提出了天人相應、五運六氣、外邪六等理論。另一方面,人體自身是整體的、不可分解的,人體內部的結構與功能是由混沌未分的整體分化而成的,人的整體性具有原發的、先天的性質,中醫學從這種整體性來理解人的生理、病理,并由此提出了藏象、經絡等理論。
因此,嚴格地講這兩種思維方式既奠定了中西方的科學觀,也確立了中西方身體訓練的價值取向,因為體育運動作為一種行為方式,可以說幾乎和人類本身一樣古老。所以,它的發展也必然打上了人類古老自然觀的烙印,從而使得中西方的身體訓練理論在原始起點上就走向了兩條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2.2中西方身體觀的比較
然而,建立在中西方自然觀指導下的“身體觀”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也決定了中西方對待身體訓練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建立在原子論基礎上的身體觀是沿著還原論的思維方式展開的,它認為:整體由部分構成,應當而且可以把整體分解為部分來認識生命的整體性,也可以從它的組成部分的性能來完全解釋清楚。因此,也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西方建立起了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身體觀”,并由此奠定了西方的醫學基礎。西方醫學認為,人體是由許多器官和系統共同組成的完整的統一體,任何一個器官都不能脫離整體而生存。人體各個系統能夠密切配合、協調活動,是由于神經和體液的調節作用,特別是神經的調節作用來完成的。這就是西方“還原論”思想指導下的“身體觀”。
而中國文化視野下對待身體的認識認為,人是統一的有機整體,它是一個復雜的、有意識的、開放的巨系統。從而形成了與西方醫學的細胞組織概念相對應的“精、氣、神”的概念,它構成了中國傳統身體觀的基本物質基礎。這種“身體觀”是以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作為重要的理論依據,從而將人體劃分為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三大部分。它們在人體中各具不同生理功能,相互之間密切聯系。其中臟腑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而氣血津液是由臟腑活動生成的,是人體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通過經絡輸布到全身,供給肌體維持生命的需要,疾病來自失衡或滯塞,這就是中國傳統醫學對“身體”的基本認識。
很顯然,中西方各自所形成的身體觀,即 “精氣神學說”和“細胞學說”,在中西方的醫學發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奠定了現代生命科學的基石。兩者之間并沒有優劣之分,各自能夠相承延續至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早期中西方傳統文化影響下的自然觀和方法論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正是由于中西方身體觀的不同才奠定了中西方身體訓練理論的差異。如:西方身體訓練理論所建立的是把人體結構、物質基礎、功能形態作為對象。運用實驗研究、還原分析、定量求證的方法,建立起的形式邏輯、公理體系、極向定位的身體訓練體系。而東方的身體訓練理論則是以自然過程、運動方式、相互作用為對象;運用取象比類、推廣演繹、自然綜合的方法,領悟通達的時空運變、陰陽關系、穩態調控的合一中和之道。[6]因此,在我們看來,基于不同文化背景,源于不同方法的中西方身體觀,更應該揉和兩者的優勢基因,更好地為現代體育運動服務。
2.3中西方身體訓練理論的價值取向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了中西方“元氣論”和“原子論”自然觀的形成與發展,也體現在“一元論”和“二元論”的思想上,西方的自然哲學理性主義的最大特點就是“二元論”思想,將主客體一分為二。而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是“一元論”思想,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針對“身體”這樣一個訓練主體,中西方建立了兩種身體訓練的理論模式,即: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身體訓練理論模式和西方的“天人對立”的身體訓練理論模式。從而在方法論上使得中國傳統身體訓練有了整體觀的價值取向,而西方身體訓練則走向了還原論的發展軌道上。
從現代西方的身體訓練理論的發展歷程來看,它明顯地打上了原子論自然觀的烙印,使得訓練的理論在對待人體的認識也是采用了“還原論”的思維方式來看待的。因此,更加注重結構還原分析的研究傾向,認為人體是由各種系統、組織、器官,以及細胞等不同的層次結構所組成的,這些理論奠定了現代運動解剖和運動生理學的基礎。可以說運動解剖學和運動生理學的產生在現代身體訓練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為現代身體訓練提供了客觀的依據和標準,使得身體訓練更加準確,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同時也體現在訓練手段上,它強調的是從局部出發針對結構,采取單方面拮抗性的訓練手段,以提高人體的相應部位運動能力。如:運動中肌肉的收縮形式有四種,即:向心收縮、等長收縮、離心收縮以及等動收縮。因此,根據這四種肌肉收縮形式,在現代身體的肌肉力量訓練中,就產生了等張訓練、等長訓練、離心訓練和等動訓練四種相應的訓練方式。這種訓練方式針對性很強,訓練的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方法論的局限性和機械性,這是“原子論”自然觀演繹下身體訓練的弊端。而建立在中國“元氣論”自然觀指導下的身體訓練,則是把身體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看待的。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也認為:“中醫把身體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相互聯系的系統的概念,顯然比古典的笛卡爾模式更加接近現代系統方法。”[7]因此,中國的身體訓練理論,是把人體結構看成是一種活的、動態的“氣化結構”。像中醫中的“藏象、經絡、三焦、命門”等概念也都是功能性的“氣化結構”,它所強調的是通過“氣”的運動變化所產生的各種生理性的變化,來體現生命活動的功能性特點。因此,在這種“元氣論”自然觀的引導下,遵循了整體論的思維方式來探討身體訓練這樣一個整體現象,它的根本觀點強調人體不僅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而且也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方式。在訓練中它更多的是從整體著眼針對功能,采取多方面綜合的訓練手段,提高人體的基本能力的。如:中國傳統身體訓練理論的經典之作少林《易筋經》的“膜論”中就明確指出:
夫人之一身,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內而精氣興神,外而筋骨興肉,共成一身也。如臟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內,血脈主之。周身上下,動搖活潑者,此又主之于氣也。是故修煉之功,全在培養血氣者,為大要也。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隨陰陽之所至,而百物生焉,況于人生乎?又況于修煉乎?且夫精氣神為無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此法必先煉有形者,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專培無形而棄有形則不可,專煉有形而棄無形更不可。所以有形之身,必得無形之氣相倚而不相違,乃成不壞之體。設相違而不相倚,則有形者亦化而無形矣。是故煉筋必須煉膜,煉膜必須煉氣。
從這段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傳統身體訓練對待身體這樣一個訓練的主體所采取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手段,充分體現了整體的、平衡的、動態的、聯系的訓練思想。
綜上所述,由于中西方自然觀的差異,決定了中西方身體訓練從指導思想到方法手段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古希臘人的身體鍛煉注重體力、體能、體質,強調力量和速度,系出于軍事肉搏與體育競技目的,表現為角力、射箭、擲標槍鐵餅、拳擊等運動。古中國更重內在的修煉,這還不必涉及到精神涵養、品性澡雪,單就身體性方面來說,強調的是體氣的流通順暢,體內各部分的和諧通泰,及身體與自然的氣息溝通,關注的是柔韌性、持久力、耐力、靈活性、靈敏度。希臘文化側重于身體的‘力’與‘美’,中國文化更強調‘氣’與‘和’。”[8]但是,我們認為兩者絕不是“不可調和”,而是存在著極大的共融性。只要我們能夠站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來看待兩者的自然觀,以及他們所指導下的身體訓練理論,必將會揚長避短,不斷地完善各自的身體訓練體系,不斷地豐富現代運動訓練理論和方法,為體育科學的發展指明一條中西方結合的光明之路。這也正印證了普里高津的著名預言:“西方科學和中國文化對整體性、協和性理解得很好的結合,將導致新的自然哲學和自然觀。”[9]
3結論
1) 中西方傳統的自然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西方傳統自然觀是建立在“原子論”為基礎上的,形成了以“還原論”為主導的思維方式;而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則是建立在“元氣論”為基礎上的,形成了以“整體論”為主導的思維方式。
2) 在中西方自然觀的基礎上,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身體觀,即 “精氣神學說”和“細胞學說”,在中西方的醫學發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奠定了現代生命科學的基石。兩者之間并沒有優劣之分,各自能夠相承延續至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早期中西方傳統文化影響下自然觀和方法論發展的必然結果。
3) 中西方針對“身體”這樣一個訓練主體,建立了兩種身體訓練的理論模式,即: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身體訓練理論模式和西方的“天人對立”的身體訓練理論模式。從而在方法論上也使得中國傳統身體訓練有了整體觀的價值取向,而西方身體訓練則走向了還原論的發展軌道上。
4) 中國傳統身體訓練有其自身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進一步加強這一領域里的科學研究和規范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必須要采用整體的觀點、平衡的觀點、聯系的觀點和動態的觀點來認識身體訓練的全過程,從而建立起一套獨具中國特色的身體訓練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疏野.向東方[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3:1.
[2] 何裕民.中西醫學的自然觀差異及其匯通趨勢[J].醫學與哲學,1987(6):18.
[3]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局,1958:64.
[4] 何祚庥.唯物主義的元氣學說[J].中國科學,1995(5).
[5] 朱時清,姜巖著.東方科學文化的復興[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67.
[6] 根據傅景華“中華醫道的原理及其應用”一文部分觀點,結合中西方身體訓練的實踐經驗歸納和總結.
[7] 弗里喬夫•卡普拉.轉折點[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306.
[8] 周與沉,著.身體:思想與修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1:435.
[9] 普里高津.從存在到演化[J].自然雜志,1980(1):14.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