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公園景觀設計案例分析

公園景觀設計案例分析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30 16:25:5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園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公園景觀設計案例分析

篇(1)

現代景觀創意設計是一個涉及面很廣泛的實用設計,所以相應的案例分析在具體研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將從國內著名公園景觀創意設計來進行案例分析,主要案例為上海后灘公園創意設計。上海后灘公園是2010年世博園的核心綠地景觀,也是探索上海城市發展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關系的重大課題,該設計榮獲2010年ASLA唯一年度大獎———杰出項目獎。后灘公園的分區可以概括為“三帶一區”,即濱江蘆荻帶、內河凈化濕地帶、梯地禾田帶和原生濕地保護區。濱江蘆荻帶位于場地北側,是由種植蘆葦和荻草而形成的生態濱河岸線,整體自然而親切。內河凈化濕地帶位于場地中部,主要是與黃浦江水相通的人工濕地,通過各種水生植物建立起濕地生態凈化系統,為世博園區提供景觀用水,是后灘公園的核心內容。梯地禾田帶則利用防洪堤與濕地之間的高度差,形成錯落的梯田,其中可以種植五谷與經濟作物,是公園的過渡地帶。原生濕地保護區完整保留了場地內濱江原生態灘涂濕地,建立濕地保護區,為動物提供棲息地。由此可見,后灘公園的創意化設計要素主要是圍繞在生態因素之上,如何建立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關系是其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設計上的一個重大突破與創意。因此,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要實現創意化的突破,必須兼顧景觀的生態原則、文化原則、功能原則,實現既有功能,又有文化內涵,還具有生態友好性特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現代景觀創意設計元素

1、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園路

在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園路設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園路是引導人們在景觀區中進行玩賞的駐足空間,其設計與景區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相結合而共同組成園林景觀。所以,園林道路也是園林的脈絡,它的規劃布局以及走向必須滿足其使用功能,并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例如,在國內著名西溪濕地公園中,其園路設計就非常具有創意特色,一條50m寬的多層式綠色景觀長廊將環繞保護區,猶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綢帶”自外而內由常綠高喬木、低喬木、灌木、草本植物、水邊植物五個層次組成,不僅可觀賞,還有著提示漫游線路、限制隨意進入等導引功能,因而其創意化設計兼顧了景觀的審美特征以及功能性質兩個方面,并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再如,德國里姆景觀公園的園路設計,用筆直的路徑和軸線切過大塊的草坪,打破原來單一的靜止狀態,產生流動的感覺,同時也產生層次空間的變化,給人們一種規整又不失協調的感覺。園路設計首先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則,需要因地制宜而有明確的方向性,因為作為園林的導向脈絡,其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游人的景觀體驗。在園路設計中,主路要能貫穿整個園區,聯系到各個風景點,從而形成景區的骨架,而支路和小徑則可以蜿蜒綿長,以增加游賞情致。此外,園路設計還必須要遵循協調原則,即其設計要與周邊的環境相吻合,彼此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整體的景觀設計。但是園路并非只能進行中規中矩的設計,除了主次分明和協調原則以外,園路還可以進行各種創意變化,例如在整體走向上具有一定彎曲度,創造出視覺上的層次感,或者在園路兩旁進行一定的裝飾和點綴,使其更具對比與協調,營造視覺的感染力。

2、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鋪裝

地面鋪裝在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也很重要,它是指用各種材料對地面進行鋪砌裝飾,其鋪裝范圍較廣,包括園路、廣場、地坪等等。地面鋪裝在景觀設計中具有劃分和組織空間的作用,可將整個景觀區域的各個空間連成整體,而且鋪裝還能避免地面泥濘難行,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息場所。例如,在西溪濕地公園中,其鋪裝設計就極具創意特色,西溪公園采用的是普通的磚石進行鋪裝,但是其設計卻與眾不同,將一塊塊磚石進行有序的排列,形成“西溪濕地”這幾個漢字,既有導向作用,也很有創意特點。德國里姆景觀公園草坪中的鋪裝很有創意,幾塊石碑坐落在草坪上,更加顯示出硬質與軟質的對比,因其與眾不同而產生了分離感。這一構成要素暗示著一種領域性的空間,非常巧妙。景觀創意設計中的鋪裝設計在具體實踐中需要關注質感、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設計因素,好的鋪裝設計既有指引功能,又具審美意境,可為整體景觀增添設計效果。創意化的鋪裝設計還可在其紋路上進行豐富想象,使得一般材質性的鋪裝設計更具視覺審美感。

3、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水景

水體景觀設計是現代景觀藝術中的設計難點,但也常是點睛之筆。水的形態多種多樣,設計師如果能在景觀設計中充分、合理的運用水景的特點,那將會給整體景觀增添更多的情趣。例如,在國內著名長興仙山湖公園中,其仙山湖水域面積約為10km2。湖中有一長堤貫穿東西,將整座湖分為南、北兩片。仙山湖景區由仙山和仙湖兩個自然的山水組成,仙山湖景區生態環境非常的優越,植被、濕地、動物以及人文構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鏈,其地貌景觀非常的獨特,各種生物豐富而繁茂,還云集了很多非常珍稀的天鵝在此安家,這是極為難得的自然生態現象,在視覺上有著極強的創意化特征,給人帶來了清新、自然、舒暢的感受。現代景觀創意中的水景設計不僅需要明確水景是為觀賞還是嬉戲等功能以外,還需要注重與整體空間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只有考慮因素周全的水體設計才能給整個景觀增添色彩。

4、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植物

植物是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植物的景觀是單調而又乏味的。在具體的景觀植物設計中,設計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植物類型進行適當的設計與規劃,并遵循相應的形式美規則,如對比與協調原則、均衡與穩定原則、比例與尺度原則、節奏與韻律原則等等。例如,在長興仙山湖濕地公園的植物設計中,其創意設計也主要根據生態化元素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長興仙山湖濕地歷史悠久,在多年的人為干預和自然演化中,逐漸從原始的原生態濕地演變為次生態濕地,因此植物種類的豐富性會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重大的影響。仙山湖的規劃遵循“生態優先、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植物復種、有害植物清除等措施,對仙山湖濕地的植物資源進行了科學的保護和恢復,從而打造浙江特有的濕地生態品牌,全面提升浙江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國際旅游名城品位。因此,整個濕地公園不僅僅在規劃原則上具有創意性,而且還形成了一種品牌效應,非常獨特。再如:俞孔堅教授設計的天津橋園公園,利用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復過程,形成不同水位和鹽堿度條件相適應的植物群落,將地域景觀特色和鄉土植被引入城市,獨具特色。因此,植物設計必須遵循相應的審美法則,找到與整體景觀之間的平衡點,這樣才能使得景觀設計變得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但是,植物在景觀設計中也可進行各種創意化設計,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審美和生態習性,設計師如果根據這個特點和栽植地的生態條件相結合,考慮局部與整體的效果,合理配置,也可做出很多創意變化,最普通的如將植物本身進行一定的排列形成各種圖案,或者將不同植物的顏色進行一定的編排,也能創造出具有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創意化特色的景觀設計。

三、結語

篇(2)

關鍵詞 節約型城市景觀 設計方法 思想研究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對于節約型景觀設計,早在明朝中國對于節約理念在造園中的應用就有了一定的認識。明代計成所著《園冶》一書的《興造論》中便提出造園不可以盲目“當要節用”;同時主張對施工腳料的充分利用,變廢為寶。

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中環境問題的惡化,節約型景觀的研究逐步受到人們重視。朱建寧就認為,節約型景觀的概念應包含四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最大限度地發揮生態效益與環境效益;其次是滿足人們合理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與各種能源,提高資源與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獲得最適宜的綜合效益。

1節約型景觀設計方法

節約型景觀設計和能源的支撐系統,及實施手段。本文以節約型城市景觀為例,根據節約型景觀設計的分類,對城市景觀的技術體系是指構成城市公園空間和實體并支持其運行的物質個要素節約型設計方法進行總結和歸納。

1.1因地制宜對現有場所改造

在景觀設計中,場地是一切動植物生存和活動的基礎。好的景觀設計應立足于場地本身,通過對現有場地存在的問題的探索與改造,達到環境整體的提升。對于本身質量較好的場地,要注重保護其特色,避免建設中被破壞。對于自身質量較差的場地,需要先進性修復,如改良貧瘠土地,重新規劃不合理地形等。

對土地的節約和利用形成的景觀設計具有低建設成本、生態環保、尊重土地肌理、資源利用率高等特征,既滿足場地功能的要求,又滿足人們游賞的需求。

1.2 合理利用水資源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資源,所以人們在營建優美的景觀環境的同時也應當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尤其是盡量減少水資源的利用和浪費。這不僅是在干旱的地區,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對水資源的節約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

(1)雨水的回收與利用。隨著城市化的普及,經過城市雨水管道迅速的將降雨排放至河流中,一方面可能會給河水帶來污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下水的補充。合理利用綠地的透水性,將雨水過濾后讓其自然下滲補充地下水。或在公園綠地中,利用地面坡度收集雨水,并加以處理,重復使用。

(2)生活污水的再次使用。生活污水在景觀設計中主要可以用于兩個方面:第一,為植物提供養料。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便可以再次循環使用,為植物提供養料。第二,作為水景的循環用水。城市中往往用水景一豐富景觀層次,生活污水只需經過簡單的過濾,便可用于城市水景的循環水使用,從而避免了水的浪費。

1.3合理利用現有建筑材料

景觀材料是景觀建設中必要的元素,在節約的基礎上能合理利用景觀材料,通過合理的設計和精細的施工,同樣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觀效果。

(1)選材“因地制宜”。本地景觀材料如石材、植物等的使用不僅運輸方便,更多的可以反映本土的文化氣息。這些別具特色的景觀環境不僅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觀特色,同時也可以形成獨特的城市名片。

(2)廢棄材料的合理利用。廢棄材料有很多經過回收加工,可以再次的利用,生成其他的產品,如利用場地內或者場地周邊的廢棄材料進行重新設計,賦予其新的使用功能。這在很多后工業景觀和公園改造中都有所體現。如廢棄的工業垃圾,經過藝術家精心擺放,成了小區綠地中的藝術品。建筑垃圾,如樓梯、混凝土板,配上植物,也能成為藝術的一景。

(3)新型材料的運用。節約型景觀的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園林的生態效益。所以在挖掘本地材料和鄉土材料的生態性的同時,也要通過科技手段積極研發新的生態環保材料,以適應新時期對景觀建設的需要。

2節約型社會景觀設計案例分析

武漢解放公園為節約型景觀提供了一個很好地案例。解放公園在以前的公園的基礎上加入了富有特色的人工濕地系統。用最經濟的途徑,將新解放公園恢復重建為充滿生機的現代生態與文化游憩地。

為了處理人為的水污染問題,解放公園通過人工構建而成的仿濕地生態系統通過濕地植物對水體進行凈化的生態系統。人工濕地系統的構建可以實現園內水系統的自凈功能。這就意味著,解放公園內的水體由此將“死”而“復活”,而園內所有的植物也均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該濕地系統可以凈化8公頃水面的水質。將公園的湖水從19.7米標高的溢水口附近水域,由泵站提升到20.5米標高的兩個蓄水湖,再通過四條渠道,緩緩經過凈化水域,沉淀過濾,60余種水生植物進一步吸收水中污染物,達到凈化目的,最后通過重力落差跌入大湖。同時在公園的河岸設計上,采用的是一種全新的用“軟堤”的手法。水體與岸線間,采用濕地基質的土壤沙礫自然連接,形成了一個水與岸自然過渡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種植著一些諸如荷花、菖蒲、香蒲、澤瀉、水鳶尾、水蔥、水蓮花等濕地植物,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層次水生植物景觀。濕地上修建棧道,游客沿著迂回曲折的木質棧道入畫賞景,如同行在水面上,形成親近水體、親近植物、親近自然的人景融合。

篇(3)

【關鍵詞】濕地公園 生態環境 人居環境 可持續發展

濕地(英文:wetland)是指常年積水和過濕的土地。濕地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濕地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環境之一。無數的動物,植物都是依靠濕地提供的水和初級生產力而生存。濕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獨有的、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它在全球生態平衡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濕地有著“地球之腎”的美名。

近年來由于濕地圍墾、生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濕地環境污染、濕地水資源過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設、泥沙淤積、海岸侵蝕與破壞、城市建設與旅游業的盲目發展等不合理利用導致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造成濕地面積縮小,水質下降、水資源減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樣性降低、濕地功能降低甚至喪失。因此,濕地保護問題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科研人員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濕地公園建設就是保護濕地的一項重要舉措。濕地公園是保護濕地生態的重要環節,建設濕地公園是發揮濕地功能與效益的重要途徑[2]。

然而由于人們對濕地認識的局限以及景觀設計的理論與應用相脫節,而且濕地在我國還處于剛起步階段,人們對其的認識還不夠,科學理論還不夠完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的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理論,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園內自然形成的堤、島、淺灘等濕地地貌景觀特征不明顯甚至缺失[4],景觀硬質化導致水陸過渡空間的缺失;植物景觀的生物多樣性較低,沒有形成完整的濕地植物群落景觀[5];濕地公園景觀沒有考慮區域文化元素,與區域濕地文化脫節[6]。因此,在接下來我們要以可持續設計為原則,以濕地為主題,建立不同功能、風格及性質的景觀設施,將景觀生態學與生態旅游、自然保護有機結合,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1.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及構成要素

1.1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

城市濕地公園是指以濕地保護和恢復工程為基礎,以濕地的科普宣教、弘揚濕地文化、濕地功能利用等為主題,并建有一定規模的旅游休閑設施,可供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生態型主題公園。

景觀指某地區或某種類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創造的景色森林景觀。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現代園林發展的一種形式。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是指以濕地為對象的景觀形式,是利用現代景觀建設與生態學原理,對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重建和恢復,藝術地再現自然濕地景觀,并為人們提供親近、感受、體驗自然的場所,是現代風景園林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濕地公園作為濕地生態保護與合理利用資源方式,濕地公園的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1.2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的構成要素

水體景觀、生物景觀和文化景觀是濕地公園景觀構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響。

1.2.1 城市濕地水體景觀

在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中,水體景觀是最重要的,濕地中近60%的景觀以水體景觀為主體。濕地水體景觀主要由濕地水域景觀、濕地岸帶景觀及近岸路域景觀三部分構成。水域景觀主要通過水深、流速、水質等水體性質來表現水體或靜或動、或緩或急、或碧波粼粼或洶涌澎湃的特點,形成如灘涂、沙洲、池塘、親水棧道、園橋等靜景以及溪澗、噴泉、飛瀑等動景。岸帶景觀是受水位、潮汐等影響形成的淺灘、沙洲和灘涂等景觀,以及不同的駁岸類型,如塊石駁岸、礫石緩坡駁岸、沙灘岸帶、植物岸帶等,展示或凹或凸、或曲或直、或虛或實、或連續或間斷的線性岸帶景觀[8-9]。近岸陸域景觀主要是指為方便游人觀賞的親水臺階、親水平臺、親水棧道等,組織游覽路線的近岸道路景觀(如汀步、園橋)和提升濕地意境的人造景觀小品等[3]。

1.2.2 城市濕地生物景觀

濕地公園內可展示的生物景觀主要包括濕地植物景觀和濕地動物景觀。濕地植物景觀主要是通過濕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配置來表現。根據濕地植物的形、干、枝、葉、花、果等觀賞要素,塑造不同季相特征的濕地植被景觀。如春賞鳶尾、荇菜花;夏觀荷花、鳳眼蓮;秋游香蒲、蘆葦蕩等。利用濕地植被的簇生、叢生、片生等分布特點,采用孤植、叢植、群植等配置方法構成遼闊、狹長、幽深、曲折等多種景觀形態,例如濕地植物迷宮、植物景觀雕塑等[6]。濕地動物景觀的主體主要由濕地水鳥、濕地昆蟲和觀賞魚類等組成。動物是濕地公園的可移動景觀,為濕地公園增添生機。根據濕地水鳥的生活規律,動觀其放飛、歸巢等場面,靜賞潛水的游禽、覓食的涉禽以及不同水鳥的環志特點。濕地中蝴蝶、蜜蜂、蜻蜓等昆蟲,能夠滿足游人對富有自然野趣的田園生活的向往。

1.2.3 城市濕地文化景觀

濕地文化景觀就是在濕地原有的生態特征下,體現區域的民俗傳統和風土人情等地方特色,體現濕地環境有的場景、意境[8]。濕地公園的人文景觀的構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人類利用濕地的各種生產方式所形成的漁獵文化、稻田文化、葦田文化,以及受此影響而形成的飲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飾文化等。(2)人類改造濕地所留下的印跡,如各種富有地域特色的古運河、古橋梁、堤壩、古建筑等水利工程和臨水建筑等硬質景觀。(3)與其他文化相交融形成的文化結晶,如與文學藝術交融形成的歷代文人墨客、王侯將相贊美濕地的詩詞歌賦,描繪濕地風情的書法字畫,受區域文化影響形成的母親河文化,山歌、舞蹈等民族文化和紀念憑吊的習俗文化,以及見證革命歷史的紅色文化等。

2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特點及原則

2.1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特點

濕地公園的自然屬性以及對環境保護和維護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使得濕地公園景觀設計與其他景觀設計相比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

(1)濕地公園景觀設計場所的特殊性。它同以往的設計對象不同,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是以水為主體,以陸地為輔,絕大部分的觀賞景觀是在水面上或者灘涂沼澤地上營造出來。

(2)濕地生態的脆弱性。濕地公園本身就是為了保護濕地的生態系統,如果在建設過程中隨意引進外來物種,易造成生態系統的失衡,得不償失。因此在設計時要盡量遵守濕地原有動植物的食物鏈平衡法則。

(3)濕地景觀設計的延伸性和連貫性。濕地公園景觀的建立不僅需要考慮其本身的生態過程, 還必須考慮濕地與集水區域毗鄰海岸及陸地的復雜連帶關系。

2.2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原則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的設計首先應該重點突出濕地景觀,同時還要盡量維持濕地的自然風貌, 為公眾創造一個零距離體驗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間。因此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生態優先原則 公園景觀設計應從濕地的蓄洪防旱、凈化污水和提供生物棲息地等生態功能出發,遵守自然規律,合理利用鄉土植物、土壤和其他自然資源,注重生態系統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盡量做對環境破壞及影響最小的設計。

(2)以人為本原則 園內景觀應滿足人的親水特性,提供多種可直接欣賞水景的途徑,創造足夠的可參與、體驗的場所和機會,注重實現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全面感受水的魅力,應針對濕地公園水體的不可達性和濕地植物多以草本為主的局限性,注重營造公園空間、增加公園景觀的連接性以及適當配置喬木使游廊達到遮蔭的效果。

(3)美學原則 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創造美的享受、實現美的審美追求。濕地公園景觀要體現出立體美感,就要求設計師在空間比例、審美節奏、建筑色彩及植物配置等方面營造出形式美,形成富有特色藝術性的體系,并且充分利用這些物質材料的本質屬性,讓人們在情感上和身心上與景觀產生共鳴感。在具體的景觀設計上,要善于利用景觀美學創造形式美,既注重整體設計的共通感,又要著眼于局部;在周圍的建筑群、雕塑等設計上要體現出時代質感和傳統意境,既要有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又要敢于對現代西方藝術進行大膽嘗試,以營造融合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形式美感。

3 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內容及方法

濕地公園功能分區大致分為:濕地保育區、功能展示區、濕地體驗區以及服務管理區等[9]。濕地保育區屬于原生態保護,環境容量相對較小,景觀建設內容較少。因此,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主要集中在濕地體驗區和功能展示區以及服務管理區。

3.1 濕地體驗區景觀設計

濕地體驗區主要是公園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分布集中的區域,景觀設計主要通過地形改造、聯通水文等工程,來營造出淺灘、沼澤、溪流、噴泉、瀑布、河流片段等濕地景觀形態[10-11],從而讓人們體驗濕地獨特的水體景觀、濕地農耕文化、漁事等生產活動以及示范濕地合理利用。

3.2 濕地生態功能展示區景觀設計

濕地生態功能多樣、生態效益顯著[14],濕地公園景觀展示的生態功能主要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凈化水質環境等功能。因此在功能展示區可以通過構建表流濕地和垂直潛流濕地,通過配置具有凈化能力的植物,設置供游人出入的親水棧道,來達到維持濕地功能和為人類提供優美景觀的雙重效果,同時可以通過比較污水經過濕地前后的水質視覺效果,來展示濕地公園對水質的凈化功能。對于維持生物多樣展示的景觀設計,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配置鄉土物種,通過招引濕地鳥類、昆蟲來維持濕地環境的生物多樣性。

3.3 濕地公園服務設施景觀設計

濕地公園服務設施景觀屬于硬質景觀,是為了方便游人而設計的能夠烘托濕地自然景觀的建筑物、景觀小品等,便于游人能夠更好地組織游覽路線。主要有景亭、水榭、舫、園橋、游廊、木柵道以及景觀小品等[15-16]。

4 結語

城市濕地公園作為濕地保護的一項重要措施,城市濕地公園在濕地保護管理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1]。城市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作為景觀設計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會、文化、經濟和環境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在整個景觀學各類設計中,是錯綜復雜、具有挑戰性的一門,它是多學科、多方面問題的體現,城市濕地公園景觀環境設計的可持續發展,能夠增強人與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最終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參考文獻:

[1]崔心紅.建設濕地園林,改善生態環境―――上海市濕地園林建設的探索[J].中國園林,2002,11(6):15-17.

[2]國家林業局.LY/T 1755―2008,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5.

[3]崔麗娟,王義飛,張曼胤,等.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范探討[J].林業資源管理,2009,38(2):17-20.

[4]王薇,李傳奇.城市河流景觀設計之探析[J].水利學報,2003,34(8):117-121.

[5]張毅川,喬麗芳,陳亮明.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建設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6,28(6):18-23.

[6]周建東,黃永高.我國城市濱水綠地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與方法[J].城市規劃,2007,31(10):63-68.

[7]王思元,牛萌.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34(7):137-140.

[8]但新球,駱林川.濕地公園規劃新理念及應用――以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為例[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6,2(3):4-7.

[9]國家林業局.LY/T 1755―2008,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5.

[10]Mark T S, Heather C V, Steve W. Exploiting the attributes of regional ecosystems for landscape design: The ro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cological engineering[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7,30(3): 201-205.

[11]呂詠,陳克林.國內外濕地保護與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對鏡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啟示[J].濕地科學,2006,4(4):268-273.

[12]鄧毅.城市生態公園規劃設計方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225-250.

篇(4)

關鍵詞:景觀設計原理;教學改革;高職院校

引言

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以培養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術和具備一定實踐基礎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注重開發環境藝術設計人才,主張提升實踐的基本技能,教學上堅持以藝術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形成獨特的教學體系。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有了更新更高的期望值,原來強調書本知識與強化訓練相結合的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對課程設置的優化處理,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構建出一系列合理的評價機制,已成為高職院校中景觀設計專業改革與發展的關鍵一環。

一、“景觀設計原理”課程在高職院校中教與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所存在的不足

1.定位不明確的課程設置。課程設置不合理,課時不充足,開課周期晚,是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原理教學所存在的普遍現象,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課程,形成了實踐教學環節比例大幅度縮減的“濃縮版”。

2.單調的教學模式。教師教學完全遵循教材中的內容,課堂以講授為主,學生課后不斷練習,這是多年來教師與學生形成的應試教育模式,形式單調乏味。最終學期末的考核評價往往采取筆試或課程命題設計的形式進行評定,手段單一。

3.乏味的教學內容。規劃的教科書更新速度較慢,且更新后教材的主要內容基本沒有變化,導致教師所講授內容有局限性,相對滯后,教師的教案與課件內容陳舊過時。

4.單一的教學環境。景觀設計原理課程大多集中在教室授課,實踐教學環節嚴重不足,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難以在實踐中得到應用。

(二)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

1.學習主動性缺乏。學生學習基礎較差,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在高中階段培養起來,應試教育導致被動學習,學生學習進取心不強,因此他們對于理論課的學習多有排斥。

2.學習交互性缺乏。學生感到教學形式單一,對所學的內容不感興趣,教學過程中難以形成教與學的互動。

3.實踐環節缺乏。學生感覺只要作業完成了就萬事大吉,對做作業的過程不重視,與教師進行方案交流和匯報的機會較少,且參與實際項目的機會更少,導致在畢業后對實際項目難以應付。

二、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原理”教學改革措施

(一)課程設置要明確

在不同專業設置的背景下,各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原理”課程的定位也有所區分。類型從一般掌握到熟練掌握,選修到必修,輔修課程到核心課程。在教學中,應該以景觀理論知識為基礎,從景觀概念入手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另外,可根據課程設置的不同定位,安排合理的教學周,并對理論和實踐環節合理分配。在教學環節,應注重對景觀理論教學中設計理念的培養和對基本概論、設計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設計、繪制方案、匯報方案的基本能力。同時,在課程階梯定位中,使學生逐步熟悉、了解、掌握一些景觀設計的技能。

(二)優化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設置應根據景觀設計領域的需求進行,以滿足服務學生就業為導向,更新專業知識,以技能突出發展為教學宗旨,不斷優化。滿足學校基礎教學的需求,突出實用性的課程,有條不紊地推進教學。

1.對專業知識的鞏固。教材更新速度較慢是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景觀設計專業領域,教材不能完全代表這一領域的專業發展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因此,設置課程內容時,教師應立足于幫助學生了解該領域和行業發展趨勢的最新信息。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可以使用報告、文件,或邀請從業人員開展專業講座,讓學生多聽、多看、多了解景觀設計的實際案例,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了解其專業的魅力。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還可以介紹一些經典案例,也是業界最前沿的作品,了解尖端的、完整的、新穎的知識,既開闊眼界,提高專業認知水平,又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與學習的積極性。

2.對技術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為社會提供的畢業生更多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型人才。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多加強學生的技能訓練。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中,大部分可設置實際案例作為教學內容。例如在已掌握一些基礎理論知識后,可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景觀設計項目,通過專題模式分析,循序漸進地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設計,從對作品分析剖析,到獨立設計、小組討論、綜合評價,逐步提高學生發現、研究、分析問題的能力。案例選擇應該注重典型性、整體性、可操作性,而且要關聯到不同類型的景觀設計,如城市公園設計、城市廣場設計、住區景觀設計、庭院景觀設計、濱水景觀設計和道路景觀設計等。當前生態景觀日益受到業界的關注,即軟質景觀(植物類,水景類)正日益受到廣大景觀設計師的青睞,但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原理”課程相關內容的容量要比普通高校低得多,因此分析認知樹木的軟質景觀與植物部分在教學中常常被忽略甚至取消,導致學生不能獨立完成實際項目中的植物配置內容。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應注意到這個現象,需要保證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常用園林植物知識。3.對校企合作的廣泛開展。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校企合作是一個必要的途徑。高職院校應加強與景觀設計公司的合作交流,簽訂并完善一系列合作協議的內容,努力實現“全方位”對接的教學與實踐。學校可利用設計公司項目多且實用性強、從業人員專業技能過硬等特點,定期派部分學生到公司內進行階段性實習,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實習,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社會對本專業技能的需求程度,社會需要怎樣的行業技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學生通過參與實際工程的設計,設計水平和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實現校企合作的宗旨“實踐演練”,可以使學生學習更貼近社會需求,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三)教學方法的轉換

高等職業學院培育的是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要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也對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必然的選擇,在確保基礎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拉近課堂與職場的距離。

1.縮減“照本宣科”,增加“教學案例”。教學案例一般都是一些實際設計項目,從中包含的工程不一定是一個大型綜合性的,但可以把項目分解成相關的小案例和知識點。在案例分析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提倡分組合作,以培養今后工作的團隊意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并評價最終結果。通過這種模式的學習,學生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2.在教學實例中分配教學任務。在教學實例中找出景觀設計項目中的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并解決是必要的,但如果這一環節被忽略,很可能會導致缺乏課程內容的連續性,學生的綜合能力很難得到全面的鍛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積極引入完整的任務,通過認真參與完成設計任務書的全過程,學生真正體驗到在項目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知識點和任務量,了解到什么是良好的工作流程,以此培養學生規范的工作和學習習慣。如景觀設計工作程序流程如圖1所示。通過完成該項目,力爭使其中的景觀設計理論知識貫穿成線,形成一個個知識點,使學生整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也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錘煉,從而形成一個順暢的學習通道。

3.在任務分析中提高技能。當課程教學進行到最后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技能。這時,可將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利用校企合作機制,將景觀設計公司某項目階段性的任務用作業任務書的形式分配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分組分塊設計,最終組合成一套完整的設計方案。而后將學生們做成的設計方案與設計公司的最終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學生的作品與實際工程的差別便一目了然,然后給學生分析哪些地方做得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在分析的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每個組員都進行自我評價,教師進行點評,逐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方案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四)考核方式的改進

考核方式的改進是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考慮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應加設專業技能訓練的評定,將以往形式單一的、以圖紙審美為主的考核評審標準替換掉,形成多元化的考核評定標準。

1.實踐性的考核標準。所謂實踐考核標準,就是在不同類型的作業考核中側重點有所不同。一般來講,景觀設計原理課程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核,對圖紙的美觀性和藝術性往往占據考核重點,而對于景觀設計的實際工作流程、技能應用、材料與工藝的運用等方面考核性較弱。目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如果與普通高校藝術生比理論知識、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明顯存在著差距,但如果從工作的實踐性上比,應該有一定優勢。因此,將考核標準向實踐性轉移,不僅客觀反映出高職學生的技能特點,還能引導學生在課程中多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這會在整個課程設置中起到一個教學風向標的作用。可見,高職景觀設計原理課程的核心考核內容,應該注重設計思維展現、設計方案表達、圖紙表現等。可根據課程的階段性區分考核的內容,例如,設計思維展現的評判,可以在整體設計思路的合理性與美感上加大權重;設計方案表達和圖紙表現上,則可以在軟件技能、工程技術等層面加大權重。

2.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無論采用哪種考核評判方式,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都是考察重點。客觀反映出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是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目的。在常規原理課程的考核中,多以隨堂練習和課程專項練習為主,所以建議加大課程專項練習的比重。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景觀設施內容章節后,可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如考察公園、校園、廣場和碼頭等景觀設施,引導學生對此類設施進行仔細觀察,對某些景觀節點進行優點和缺點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改善對策,最終完成一個完整的調研報告,如圖2所示。通過這項實踐練習,可以使學生運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對實際的場景進行對比和分析,從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可采取開放式考核,組織課程作業展,邀請第三方參加考評。如聘請景觀設計公司的人員對作業進行整體思維邏輯、表現能力等評價,作為教師最終評判的參考意見,使得考核方式更具綜合性和客觀性,同時也可以更科學更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促進學科的良性發展。3.細化考核內容。在課程考核中應緊密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企業實踐基地項目設計知識涵蓋面廣的特點,將相關的理論知識、思維創造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的考核與實際項目相結合。例如,兩個學生的成績同為90分,在考核內容中可以設計題型來考查哪位學生在認知性方面較強,哪位學生在創造性方面更出色。對考核內容的細化,可以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客觀、公平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看清自己的優缺點并自覺有針對性地改進,有助于為今后的實踐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可以更準確地找到學生的優勢與劣勢,今后不斷針對學生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

三、結語

從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原理”課程發展體系的構架進行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已經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各項素質的提高、本專業在社會的良性發展產生著重要意義,其重要性決定著高職院校在這個專業上的生存與發展。本文提到的四項教改措施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同時我們也期待此類原理課程的改革能夠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高職院校的景觀設計原理課程應該具備突出的實踐特色,教學改革是需要學院、教師、學生和社會共同努力的一項任務,促使教與學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完善,構建一門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素質特點、學習模式、技能層次的實踐理論課程,推動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原理課程邁向一個更高的階梯。

參考文獻:

[1]冀鳳全,趙茸.景觀學專業設計類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山西建筑,2009,(34).

[2]王麗嫻,龍松亮,章晶晶.案例教學在建筑學景觀設計原理課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20).

[3]杜彥玲.職業培訓課程建設要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06).

[4]李向北,余治富,趙亮.某大學景觀建筑學碩士學位課程及教學方式[J].山西建筑,2010,(22).

[5]趙艷,卞廣萌.景觀設計原理課程改革與創新[J].大眾文藝,2010,(19).

[6]周勃,任亞萍.項目實訓在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0,(03).

[7]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篇(5)

關鍵詞:枯山水;中國;現代景觀;融合;提升

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優秀的景觀作品不勝枚舉。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景觀在審美、個性化以及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這就需要景觀設計師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各種園林要素,以營造適宜人們需求的現代景觀,更好的服務于公眾。隨著西方現念的逐漸滲透,在傳統與現代共存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景觀設計如何在傳承古典園林之精髓時,又能加入現代設計理念,從而將中國的景觀設計水平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鑒于此,筆者對枯山水藝術在現代景觀中的提升展開研究。

1 中國現代景觀中枯山水的應用解析

中國和日本同屬東方園林體系,相近的文化淵源造就了兩國在園林設計中所表現出的較為近似的審美情趣。因而,日本的枯山水也受到中國人的青睞和應用。我國現代景觀設計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枯山水的應用,如私家庭院、公園、居住小區以及屋頂花園(圖1-4)。就拿上海靜安寺的枯山水舉例而言(圖2),該景觀的設計吸納了日式枯山水的精髓,園內硬質景觀以閣樓和景石為主,而軟質景觀則以日本文化的代表性喬木東京櫻花為基調樹種。景觀規劃設計中,通常把水(真水)定義為軟質景觀,而此處的“水”用的是常見的細碎蛙石(屬于硬質景觀)[2]。可見,日式枯山水在整體上,能把軟質景觀用硬質元素表現得惟妙惟肖。

2 國際現代景觀中傳統枯山水藝術的提升應用

2.1 案例分析

以加拿大駐日本大使館庭園為例。設計伊始,日本和加拿大設計師達成一個共識,通過該處庭院的景觀設計促進兩國的溝通和友好往來。因為大使館的庭院位于四層的平臺,而這個平臺上建有的一所主體餐廳占據了約一半的面積。設計師認為,如果生拉硬拽的把象征兩國文化的元素符號布局于園中,會顯得很牽強。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抽象化處理兩國地理景觀,將上述地理景觀沿逆時針方向布局于主體餐廳周圍。該院東南角的水池,象征了造型大氣的太平洋;此外,還用巖石組景來再現加拿大的地質景觀(冰河與古代巖石、落基山脈等)。該園西北角的水景則代表了日本國所處的太平洋;狹長的砂石鋪裝蘊含了一種寂靜、精致的日本風情;園中其他景觀要素(景石、雕塑)都表現出較為柔和、細膩的特點。整個庭院在和諧中,還映射出粗獷與柔美的對比關系。從全園來看,植物配置相對較少。設計師利用借景的造園手法將園外的綠色引入園中,大大豐富了游人的視覺感受。同時,園中的天然巖石矗立于人工處理的水紋狀沙礫中,沙礫中還布置了些許步石,該景觀作品實為枯山水藝術在現代景觀中提升演繹的佳例。

2.2 枯山水藝術在日本現代景觀中的應用

隨著全球文化交流的頻率加大,西方的現代設計理念也在不斷對日本的本土化設計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日本在現代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在不斷汲取西方現代設計理念的同時,也做到了與本國文化內涵很好的融合。具體表現在,重新組合本國傳統設計要素(如傳統元素的抽象化);強化特色的民族符號。日本向來注重景石的應用,有無石不園的說法,在日本現代景觀設計中沙礫、巖石成了日本重要的設計元素,也是凸顯其民族文化的符號;在設計風格方面,日本現代景觀設計的形式從濃縮的庭院逐步向極度簡化、抽象和客觀的方向發展[3];整體布局方面,注重到了構圖的多變、形式的多樣;此外,在其整體設計上處處能夠利用象征的演繹手法,流露出其具有禪味的精神氣質;同時,在表現方面,日本較為注重色彩的運用,如主色調常用黑白灰,其間利用現代材料(玻璃、水面、金屬等)以共同營造其深沉的主旋律,同時用少量的植被點綴以獲得清靜、素樸的韻味。

3 枯山水藝術發展對中國現代景觀提升的啟示

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閑暇時間的增多以及環境意識的增強,使得我國人民對人居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當以現代文化的頻繁交流為契機,學習現代設計理念,融入中國傳統造園之精髓,使營建出的現代園林既有時代性,又能彰顯我們特有的東方哲學與審美內涵。

筆者認為我國現代景觀設計應著重注意以下5個要點:一要不失民族性及地域特色;二要滿足服務功能;三要體現時代特色,符合大眾審美標準[4];四要以服務區域生態功能為目標;五要注重景觀要素的巧妙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云路,李雄,章俊華.日本枯山水的禪宗理念在現代日本園林中的表達方式——以日本科學未來館外環境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2(3)

篇(6)

現代都市規模擴大的同時,大量的舊工業設施被淘汰掉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生態城市建設的背景下,對舊產業設施和生態性景觀改造進行研究.對成功的事例進行分析,并得到結果。先對相關文獻進行考察研究.通過文獻理論等考察舊工業設施的定義和發展,通過生態設計對產業設施的再利用和再開發理論進行后工業景觀的生態性改造研究,對具有代表性的舊產業設施的再利用事例進行分析。

關鍵詞:

后工業景觀 生態設計 再生

中圖分類號:TU98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5)06-0065-03

1 后工業景觀

“后工業景觀”源自英文直譯“post-industriallandscape”。也有譯作“工業之后的景觀”。基本含義是指在先前作為工業生產用途而后廢置的場地上重建的景觀。

賀旺在《后工業景觀淺析》中,對“后工業景觀”做出以下定義:后工業景觀是指在工業遺存的基礎上,通過對工業元素的改造、重組與再生,使之具有全新功能和涵義的景觀。

2 研究的必要性

現代城市規模擴大的同喊產生了大量的舊產業設施和工業設備。這種情況不僅產生浪費,而且污染環境.特別是城市中心位置的廢棄場所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所以,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廢舊工業設施和場所的再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生態、藝術、科學的手段改造舊工業設施,使其變為有活力的文化及休閑娛樂場所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所以通過生態理念和方法討論陳舊老化的產業設施如何再利用,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生態城市建設的背景下,對比較成功的后工業景觀生態性再改造事例進行分析,總結出今后改造過程中的設計方法和方向,尋求城市舊工業設施的合理的修復手段與再生方法,研究分析出生態城市的發展戰略。對事例中舊產業設施的再生類型、再利用效果及設計特性進行分析。通過案例分析在工業設施的再利用設計過程中對生態恢復、節約能源利用和雨水收集,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等方面的考慮。但是因為技術、環境及現場狀況等有差異,所以每一個設計項目都要具體分析,這一部分也是今后重新改造陳舊產業設施的設計中應該考慮的部分。

3 后工業景觀的改造方式和生態設計方法

后工業景觀的、設計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己經具有自身的原則方法和生態性的尺度。它強調工業設施的歷史價值、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社會公平、尊重生命和可持續發展,強調場所精神、人的內心的喻悅。

1)后工業景觀的改造方式

后工業景觀的改造分為三種形式,分別是:

1保留與恢復原有形態和用途:保護歷史,完全再現場地原有形態和特征。

2形成全新的規劃和用途:雖然再利用舊工業設施在設計中,但是形成了全新的設計,工業設施也被改造用于新的用途,沒有完全體現原有場地的歷史。

3保留與恢復+新的設計和用途:一部分保留的工業設施被用于設計中,雖然形成全新的用途,但是設計師盡可能地保留工業設施的原有樣貌和形態,重新挖掘工業設施的潛在價值,使場地具有文化意義。

2)后工業景觀的生態設計方法

對于后工業景觀的生態設計,需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方法。

(1)最小的干預場地,盡量尊重場地上的景觀特征,規劃設計不對場地作大的改動,保留場地中重要的文化特征,工業殘骸、鐵軌,這些都記錄著工業設施的歷史,承載著工業的發展演變,應給與尊重。

(2)恢復場地的自然生態過程,建立綜合的“棲息環境”,使得老舊工業設施場地能夠逐漸走向自然發展、生態自我恢復的過程。

(3)野生植被的保護,保護場地中自然生長的野生植被,建立棲息環境以獲得場地的自我恢復能力。

(4)場地中能量、廢棄物的自我維持和再利用,設計中注重水的再利用和自我循環。

4 后工業景觀案例的生態性再生研究

本文選取了五個優秀案例,不僅對其的地域性,文化性,經濟性,象征性等方面進行研究,更著重分析了案例的生態性再生方法及設計特性。

1)美國波特蘭Tanner Fountain Park

波特蘭珍珠區原為鐵路站和工業區,如今已經成為了商業和居住區域。設計師于2010年在市區繁華地帶大約60mx60m的地方,重新塑造了一個城市公園。

在再利用方面,設計師將舊材料回收用于藝術墻的制作,通過手繪,將這里曾經生存的生物圖案繪制于熱熔玻璃上,并鑲嵌在“藝術墻”內,形成全新的設計,波浪形的藝術墻外觀設計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感。設計師將場地進行全新的規劃和設計,但保留了原有的鐵軌,喚起人們對于鐵路的記憶。場地中噴泉和水景的用水為從街區收集的雨水,進行了系統的生態恢復,公園成為了野生鳥類棲息地。在公園內的甲板舞臺上可以進行各種文藝活動,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玩耍,使人們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同時,進行休閑娛樂活動。既滿足了現代人的休閑娛樂需求,又恢復場地的生態系統,使場地恢復到成為工業場地之前的樣貌。

2)紐約High Line高線公園二期

紐約高線公園是由一條廢棄高架鐵路改造的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師將high line進行改造,使場地具有眺望,休閑娛樂的功能,將各街區聯系起來,為城市綠化樹立了新的標桿。該項目通過再利用已有結構將“保護”和“創新”結合起來,打造了全新的、迷人的娛樂設施和公共走道。因為高線工程的核心是“保護”和“再利用”,二期工程將基礎設施區域改造成草地,降低了熱島效應并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選擇植物營造動態的野生景觀,300種植物在當地的環境條件下形成了特色的本土景觀。綠色屋頂及開放的拼接路面增強了持水性、排水性和通風效果,減少了灌溉需求。

設計中注重保留high line的原有設施,表達了對場地的尊重和歷史的保護,大量的回收利用廢棄木材、鋼材和混凝土,將已存在元素作為重點,在舊作的基礎上增添新內容。將原有設施和新建設施融合,設計中注重新,舊設施的設計風格統一。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舊有的景觀重新設計,設計通過使用工業材料(如混凝土、鋼、回收木材)反映了高線曾經的鐵路線身份,把場地的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特征保留下來,讓人們去體驗。

作為復興曼哈頓西部地區的重要一環,高線已經成為該區域的標志性特色,并成為刺激投資的有力催化劑。高線公園采用形象化的設計,創造了一種審視城市的新視角,是創新設計和可持續設計的代表性設計,對其他城市的景觀設計具有啟示性意義。

3)西敏碼頭公園

公園位于廢棄的工業用地上,該項目的進行使城市和河濱地區重煥生機。這個項目移走了近3600噸被污染的土壤,并且用防洪堤來取代填湖措施,這些舉措有利于恢復當地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公園為河畔淺灘創造了有利的生物多樣性環境,如今這里已是大量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棲息所。設計師將可持續性作為公園發展的一部分,這項設計不僅滿足當地的生態環境需求,還對未來的環境條件負責。

公園方案中雖然將一些有特色的構造進行保留,但是設計師將場地進行了全新的規劃和設計,通過木質橋樁、沉重的木結構以及金屬家具,將這里的河濱工業歷史完整地展現了出來。設計中主要注重于實現公園的交流和娛樂功能,設計風格比較現代化,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這座城市公園非常易于管理,無論是人造還是自然材料均可以在其75年設計壽命結束后被回收。公園里有活動草坪、聚會區、游戲場和運動場。西敏碼頭公園為市民提供了一處聚會、娛樂、享受自然、了解城市歷史的重要場所,它同樣也改善了這里的環境。

4)新西蘭Jellicoe港口

在公園建成之前,碼頭有一個水泥倉庫,公園就是位于之前水泥倉庫的位置,而原有倉庫的大筒倉被保留了下來。建筑師預計將這片被遺棄的工業和海洋區域變成一個層次分明的多用途管理區。保留港口原有的倉庫,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原有場地功能的記憶,使公園更具有文化和象征意義。

設計師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公共空間,以行人為中心,利用本土特色提升公園價值,將公園根據現代人的需求進行劃分,更具有功能性,利用新舊設施的對比反差體現設計感,使場地更具有特色。

公園的碼頭上布滿銅綠和銹跡,并留有鐵軌和繩索,利用隨意栽種的茂盛的植物形成軸線,寬闊的中央草坪用來舉行一系列的娛樂活動和各種比賽項目,而樓梯由可回收利用的混凝土部件構成。這種規劃既保留原有特色,又注意到了生態的保護。現在這個筒倉有許多用途:休憩活動、活動空間、青年人專區、工業區域以及閑置區域。這片區域的再生設計保留了原有的記憶,形成一種新的公共體驗,呈現出一個全新的、獨特的公共景觀。

5)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碼頭

澳大利亞ASPECT工作室在阿德萊德港口周邊設計了一個極富活力和吸引力的公共區域,其背景為阿德萊德港口最有標志性的工業建筑遺產之一,設計中保留港口作為重要出口中心的功能性。鐵路線保留原有狀態,表達了對歷史的尊重,但是在設計中沒有特別強調歷史感,而是進行了新的規劃,更多考慮了功能性,使場地成為活動和商業的多功能區。

鐵路線兩側是升起的船形綠化平臺,成為這個被大幅改造和污染的區域內的新公園空間,區域內劃分了開闊草坪區、野餐和燒烤區以及用于活動和商業的多功能區。該項目旨在吸引市民,并營造舒適愉快的環境,所以設計師為市民提供了多樣的游玩設施,這也同樣成為了景觀特色。

5 結論

本文通過對城市后工業景觀的生態設計研究,可以看出生態設計在后工業景觀再利用中的作用。在分析五個優秀生態設計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們有著共同的設計理念:盡量保留,利用原來的生態基礎和景觀要素,這體現了生態設計的原則和對設計場地歷史的尊重。

篇(7)

關鍵詞: 濕地公園;景觀營造

中圖分類號:S156.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濕地公園植物景觀營造方式

(一)以濕地植物為主的植物景觀

(1)水面的植物景觀

濕地公園除具有一般公園的功能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有廣闊的水面。水域不但能為生物提供棲息場所,調節空氣濕度的生態功能,而且構成了園林景觀的要素。單獨的、平靜的水面不足以形成美麗的風景線,當搭配了植物的種植,能給遼闊的水面帶來無限的生機。按生活方式與形態特征分,水生植物分為挺水型、浮水型、漂浮型和沉水型。營造濕地水面景觀時,應遵循濕地植物設計原則,選擇觀賞價值高的植物,科學處理植物與水體的關系,模擬再現自然水景,充分展現水生植物的豐富色彩與姿韻。植物的倒影映入水中,微風吹過,蕩漾起層層微波,使水面增添了無窮的情趣,給人們帶來清新舒暢之感,勾勒出溫馨的園林意境。

(2)自然式水岸線景觀

濕地公園的水岸線應采用自然式護坡的營造方式。濕地具有過濾和滲透的作用,而混凝土砌筑的護岸將會破壞它這種功能。理想的濕地護岸形式,是以自然的濕地土壤沙礫基質代替人工砌筑,并在水陸交接的自然過渡地帶種植濕生植物。采用形式多樣的生態護坡,來設計濕地岸邊環境,使岸堤土壤與水體之間能進行物質交換,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實現濕地的自身調節能力,又營造出了錯落有致、野趣十足的生態環境。

(3)鄉土植物景觀營造

不同地方的濕地公園,由于地域條件和環境氣候的差異,適合栽種的植物也有所不同。鄉土植物在當地具有較強的生態適應性,因此存活率極高,對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的營造起著關鍵的作用。由于鄉土植物早已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種植成本較其他外來品種要低,符合濕地公園生態園林的要求,遵循了因地制宜的植物設計原則,順應節約型園林的發展趨勢。

配置鄉土植物時,應選擇色彩豐富,姿態優美,能隨著季節更替演變的觀賞價值高的植物群落。鄉土植物的觀花、觀葉、觀果、觀枝等眾多的觀賞特性在植物配置中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美景觀 [[]]。植物文化是植物在漫長地利用歷史過程中,與其他文化門類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融合形成的與植物相互關聯而又相對獨立的文化信息的總和,反映出的傳統價值觀念、哲學意識、審美情趣、文化心態等。鄉土植物景觀的營造,使各地的濕地公園創造出獨特的植物景觀,也是對本土悠久歷史文化的展現,傳承與發展了地域的植物文化,使游覽者對這個城市有了更深遠的認識。

(4)彩葉植物的景觀營造

絢麗的色彩總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使人留戀往返。彩葉植物,是指其葉片呈現出與自然綠色顯著不同的色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將彩葉樹種按色素種類來分,有黃色類、橙色類、紅色類、藍色類和花色類等。只有在適宜的生態環境下,彩葉植物才能充分展現其美麗,因此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科學地選擇彩葉樹種,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群落。

彩葉樹種的配置方式千變萬化,可以歸納為規則式和自然式兩大類。規則式,即按照一定的幾何圖形來配置植物,有一定的株行距,整齊、莊嚴的特點,運用色塊種植方式,營造出植物的立體造型,強調色彩構圖之美,表現出色彩的明,適合用于規則式園林或者莊重的場合。自然式,即沒有固定的排列方式。它的形式靈活,富于變化,通常應用在自然式園林中,常見的方法有孤植、叢植、群植。彩葉樹種具有艷麗的顏色,通過孤植能產生色彩與數量的對比,發揮景觀中心視點的作用,展現了植物個體美與群體美的結合。叢植多為襯景,將彩葉樹種三五成群地點綴在園林中,高低錯落的層次結構,不僅能豐富景觀色彩,而且活躍了園林氣氛。

(5)小品、建筑、構筑物周圍的植物景觀

棧道、亭廊水榭、小橋、建筑等都是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在這些地方配置植物時,要注重植物空間的營造。在這類硬質景觀附近不宜栽植繁多又復雜的植物,應在附近適宜位置留出水面,植物分界線與水面形成柔美的曲線景觀,給空間賦予了生機,使整個畫面充滿活力。

(6)專類植物園的景觀

科普教育是濕地公園的主要功能之一,專類植物園的特定植物種植能良好向人們展示濕地植物。專類植物園是指專門用于收集、展示某類觀賞植物,營造以植物造景和觀賞游覽為主題的園林。它主要是介紹所收集植物的物種資源分布、物種組成特點、物種使用價值與文化趣味、生態習性與栽培技術等,還可介紹該園在物種保護和品種選育等方面的成就等,并兼顧一些環保和生態問題的常識教育。

案例分析

(一)濕地公園

某濕地公園濕風景秀麗,有“十景三堤”,分別是“秋蘆飛雪、高莊宸跡、漁村煙雨、河渚聽曲、深潭會舟、曲水尋梅、火柿映波、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和“福堤、綠堤、壽堤”,同時濕地還蘊含了“梵、隱、俗、閑、野”五大主題要素。

濕地的植物群落、植物形態是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典范。自然植被的形態主要是竹子。濕地的規劃,堅持“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以人為本”等原則,并根據千百年形成的獨特魅力和氣質,對水體、植物和村落進行整合。

(二)福堤

福堤是一條南北貫穿濕地的長堤,全長約2300米,沿路分別有元福橋、永福橋、慶福橋、向福橋、廣福橋、全福橋共6座橋,寄托百姓美好的心愿,蘊含著濃濃的鄉情。福堤串聯了御臨古鎮、高莊、曲水庵、河渚街、蔣村集市等眾多景點,是該濕地公園的一條文化長提。

高莊水面遼闊,且建筑物多的地方,植物作為點綴之用,將建筑景觀柔化,使園林景觀和諧統一,此處園林水岸石景豐富,選用的植物多位喬木,配置時不宜過于密集,與水面相互照應,給人舒適之感。水中朦朧的倒影,與真實的景物虛實結合,營造出動人的畫面,如圖1、圖2、圖3、圖4。

圖一圖二

圖三 圖四

福堤主路的植物以高聳、挺拔的樹種為主,有引導游客通行的作用,但在植物景觀設計時,并不是對稱種植,這樣形成對比,是植物景觀錯落有致,景觀視線更加開闊。

(三)綠堤

綠堤是由東至西,全長約1600米,兩側多接魚塘,魚塘上的植被豐富,生態環境較好,景觀秀麗美好。綠堤的東部坐落著“一帶四區”的濕地植物園,包括綠堤濕地植物群落展示帶和包家埭水生植物群落展示區、西側水生花園展示區、東側水生花園展示區、濕地經濟植物展示區,是濕地的一條生態堤。

以賞花、斗艷、論花為主要內容,它不但滿足了游客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踏春愿望,還為廣大花卉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而且傳承了本土特色民俗文化,弘揚城市的傳統文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伦理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美女禁区a级全片免费观看| 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人人蜜桃|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欧美深性狂猛ⅹxxx深喉 |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豆国产96在线 | 亚洲|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西西人体高清44rt·net| 给我免费播放片国语|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亚洲亚洲熟妇色l图片20p|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毛片| 强制高潮18xxxxhd日韩|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av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国内最真实的xxxx人伦| 欧美同性猛男gay69|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