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 16:50: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就業需求調研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藥學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調研 分析
在1990年到2012年的22年間,我國醫藥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6.72%,而我國藥學人才的培養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已遠遠不能達到社會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滿足醫藥事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我校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開闊辦學思路,增強專業特色,我們以醫藥行業的崗位需求和實際應用能力為主線在河北省內進行了此項調研,以明確用人單位對藥學專科生的實際需求,從而為進一步優化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一、調研范圍與內容
本次調研主要在河北省醫藥單位進行。調查內容包括:(1)受訪單位近三年藥學人才錄用狀況;(2)受訪單位未來藥學人才需求展望;(3)受訪單位對高職高專藥學技能型人才綜合素質具體要求;(4)受訪單位對高職高專藥學人才培養建設的建議。
二、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共發出問卷100份,收回問卷75份,其中社會藥店26個,醫療機構38個,藥品生產企業2個,藥品經營企業9個。從這些問卷里抽取資料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樣本64個(社會藥店21個,醫療機構33個,藥品生產企業2個,藥品經營企業8個)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分析
1.受訪單位近三年藥學人才錄用狀況
根據調查認為當前及未來適應高職高專藥學畢業生就業的崗位(群)有:①在醫療機構內:需要制劑配制崗位的占20%;質量檢驗的崗位占28%;庫房管理的崗位占38%;藥品調劑的崗位占59%;臨床用藥咨詢的崗位占23%;靜脈藥物配置的崗位占13%。②在醫藥企業內:需要生產操作工崗位的占3%;需要質量檢驗崗位的占36%;需要醫藥代表崗位的占28%;需要市場專員崗位的占13%;需要藥品采購員崗位的占45%;需要銷售內勤19%。③在社會藥店內:需要藥房營業員崗位的占41%;需要質量管理崗位的占17%;需要庫房管理崗位的占9%;需要用藥咨詢崗位的占39%;需要市場調研員崗位的占13%。
2.受訪單位未來藥學人才需求展望
(1)單位就業崗位未來三年最缺的人才學歷是:高中或中專占6%;大專占50%;本科占61%;碩士占6%;博士占6%。
(2)單位就業崗位未來三年所需的人才類型是:專業型占41%;通用型占22%;創新型占36%;技能型占42%;綜合型占61%。
(3)單位錄用高職高專藥學畢業生的優先應聘條件是:黨員占11%;預備黨員占2%;學生干部占14%;社團干部占6%;職業能力占91%;社會實踐經歷占69%。
(4)單位錄用高職高專藥學畢業生重點關注的問題是:畢業學校占13%;所學專業占61%;學習成績占3%;社會實踐與項目經驗占66%;知識與專業技能占77%。
3.當前醫藥產業轉型對高職高專藥學技能型人才綜合素質的具體要求
(1)省市級醫院:基本不再需要專科生,個別醫院表示還將招收少量編制外合同工;(2)縣級及以下醫院:都還將招收專科生,但需求都很小;(3)醫藥企業:除個別醫藥企業表示因不可知因素未考慮過5年內的用工計劃外,都表示將招收一定數量的藥學專科生,這也將是藥學專業專科生今后就業的主要方向。
4.受訪單位對高職高專藥學人才培養建設的建議
(1)根據用人單位對職業素質的需求情況,不論是醫療單位還是企業,均認為相關的專業知識十分重要,這是進行藥學專業工作的前提。相對而言醫療單位對藥學基礎知識的要求更高,而企業更注重技能性操作。(2)所有受調查單位都認為愛崗敬業、團隊協作、文明禮貌等素質是必須具備的,同時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溝通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必不可少。(3)80%以上的受調查單位認為計算機、英語、藥物化學、藥物制劑、藥物分析、藥理、藥事法規等課程是藥學專業人員必須學習的,而根據受調查單位性質的不同,對天然藥物學、疾病論、藥學英語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四、討論
根據問卷調查,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
1.藥學專業人員需求較大
根據近三年的需求情況調查,藥學專業人員還有很大的缺口,特別是企業,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急需大量具有專業技術的藥學人才。
2.藥學專業人員學歷結構還需完善
根據調查結果,中專及以下學歷的人員占到了總數的一半以上,醫藥行業缺乏具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特別是工作在一線的藥學專業工作人員,學歷普遍偏低,缺乏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職業素質要求有了明顯變化,更注重個人能力
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以外,醫藥行業更注重藥學專業人員的個人能力。具有一定的特長,并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人才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4.藥學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需做相應調整
調查結果表明,專業相關的知識受到了各醫藥行業的重視,而與所從事行業無直接聯系的知識則大多數用人單位認為不必要。在這樣的結果下,應該多增加專業性課程的課時,增加實訓項目,讓學生有多一點的動手機會,而基礎性課程的課時則可以適當壓縮。根據調研分析,對課程體系改革的初步設想:緊緊圍繞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以技能訓練為主線這一目標,對實用性不強的有關課程進行調整和整合(主要是內容),對基礎理論教學內容以必須、夠用為原則,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藥學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為主,讓理論與實踐聯系更密切;形成三梯次的實驗實訓體系,完成藥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藥學綜合實驗,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實行專業頂崗實習與就業頂崗實習相結合的分段實習模式,使實踐技能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設置專業方向,包括醫院藥學方向,藥物制劑方向,藥品營銷方向,藥品檢驗方向等,強化學生的職業崗位素質,針對不同的專業方向,開設不同職業方向的選修課。
參考文獻:
1.1調研目的
了解專業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是否能適應區域設施農業行業發展,特開展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分析設施農業技術人才需求規模、層次、就業崗位及崗位對知識、技能、素質的要求,為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修訂和完善提供有效數據支持,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1.2調研對象
(1)銅仁市農業行業、企業專家及法人代表、校外兼職教師等;(2)果樹、蔬菜企業、科技園區、生態農業園、農業觀光園區、種子公司、花卉設施農業公司及相關企事業單位;(3)思南縣農牧科技局、相關鄉鎮領導、蔬菜種植企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4)07-12屆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5)120農技服務中咨詢問題的農民朋友。
1.3調研項目
(1)設施農業行業企業對設施農業專業人才需求總量調研;(2)設施農業行業企業對設施農業專業人才需求結構調研;(3)設施農業行業企業對設施農業專業人才能力素質情況調研。
1.4調研時間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
1.5調研方法
1.5.1召開座談會專業建設委員會精心組織安排銅仁市農業行業、9家企業專家及法人代表、課程開發的校外兼職教師等23人進行座談。座談會上,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定位、核心課程確定、職業能力開發、頂崗實習和定單培養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對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諸多具有實用性、指導性的合理化建議。1.5.2典型企業走訪和問卷調查調研期間,對區域果樹、蔬菜企業、科技園區、生態農業園、農業觀光園區、種子公司、花卉園藝公司及相關企事業單位走訪調查,專業教師分別走訪了種苗快繁企業上海大地園藝有限公司和銅仁市金農綠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花卉企業廣州番禺區綠之戀園藝有限公司、銅仁市金福園藝有限公司和貴陽市中天花園管理中心。廣泛展開了企業工作崗位種類、崗位標準、崗位人才缺口、頂崗實習崗位及其所需要知識、能力、素質調查,并對調研資料進行分析歸類總結。同時對用人單位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調查問卷130份,收回有效問卷105份。1.5.3銅仁市設施農業產業調研結合專業課程建設和改革,各課程組分頭調研了銅仁市各區縣的蔬菜、果樹、花卉等產業發展、產業崗位類型及崗位對畢業生素質、技能、知識的要求。1.5.4畢業生問卷調查7月7日,我們對在農業行業或企業工作的部分07-12屆畢業生從事的就業崗位類型、所學知識在工作崗位勝任力及綜合應用情況等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電話訪問,共發出145份調查問卷,回收了98份有效調查問卷,并對調查問卷資料整理歸納。1.5.5120農技服務解決問題分類分析我們對120農技服務過程中,農民朋友咨詢的所有問題按病蟲害防治技術、栽培管理技術、加工技術、貯藏技術、營銷技術、新產品開發等進行分類、分析。1.5.6調研組織各種形式的調研由專業建設管理委員會牽頭,專業教研室組織實施,擬定調研計劃。人才需求調研組成員由專兼職教師構成。
2專業人才需求調研數據分析
2.1專業人才需求總量數據分析
近年來,我國設施農業發展很快,設施栽培面積約占世界的70%,設施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已居世界首位。“十二五”期間,貴州省大力發展優質無公害(綠色)蔬菜,打造“貴州蔬菜,特色生態”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品牌形象,到2015年全省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00萬畝以上,蔬菜產業總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隨著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果樹、蔬菜現代農業產業的規模壯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設施農業技術的專門技能型高級人才。銅仁市的設施農業呈現出較快發展的趨勢,已成為農業產業化一個新的增長點,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及園林苗木的生產。2012年,銅仁市蔬菜總播種面積158.7萬畝,與2011年相比增長25.2%,果園面積達到了45.89萬畝,較2011年相比增長11.3%。但是由于缺乏技術帶動和支撐,蔬菜水果生產主要還是以大戶或散戶種植為主,各地農戶重栽輕管;農村勞動力老化,知識技術匱乏,菜園、果園管理較差,效益越差越不管,形成惡性循環。這更需要各相關專業院校培養一大批掌握設施農業技術的專門技能型高級人才。目前,全市現有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71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地市級龍頭企業38家;企業員工學歷層次較低,大專以上的學歷不足5%。通過與召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典型企業走訪等調研方法,了解到各企業用人單位對大專層次的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需求量大,急需一批懂知識、會操作,能吃苦的專門人才。據相關部門預測,“十二五”期間僅銅仁市急需約4000名設施農業高技能人才。
2.2專業人才需求結構數據分析
2.2.1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類型根據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07-12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設施農業技術專業學生就業崗位類型分布比例如下(見表1)2.2.2未來三年用人單位最缺的人才學歷比例目前,隨著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和設施栽培的推廣,銅仁市的設施農業呈現出較快發展的趨勢,銅仁市周邊設施農業相關企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相比之下,規模仍然尚小,難以與其它行業企業相比,所以在人才學歷需求上,更側重于中職、高職高專和本科畢業生。2.2.3參與調研單位未來三年所需的人才類型填選人次比例所有參與調研單位均填選了通用性和技能型,同時部分單位填選其它選項。表明用人單位需求較多的人才類型為通用性和技能型。2.2.4用人單位未來三年錄用設施農業畢業生的優先應聘條件調查可知,用人單位選擇人才更注重社會實踐經歷和職業能力,對于學生干部和參與社團活動用人單位同樣重視(圖3),而對于學生是否是黨員并不關注。通過圖4可知,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栽培管理技術居首位,這表明銅仁市周邊農村缺少具有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栽培管理技術的一線技術型人才。另外,新產品開發方面的疑難問題數量有所增加,表明農民朋友有開發新產品致富的意愿,同時也表明今后廣大農村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將會呈增長趨勢。而農產品營銷技術類的問題卻未曾涉及,這與目前我國設施農業產業發展狀況相吻合。
2.3專業人才能力素質情況分析
2.3.1畢業生所學知識在工作崗位綜合應用情況通過對07-12屆畢業生所學知識在工作崗位綜合應用情況回收的98份調查問卷整理與分析,結果見表2。根據表2中結果,在各類知識中,社會能力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創業、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環境適應等能力)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幫助最大,方法能力(辦公軟件、文獻檢索、數據統計、調研方法、專業技能方法的能力)、生產技術知識、社會實踐性知識、安全知識對我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2.3.2用人單位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綜合能力的要求綜合上述問卷結果和與用人單位專家座談,了解到用人單位要求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具備的綜合能力有:①知識和技能要扎實全面,動手操作能力強;②了解設施農業行業的發展,要了解設施農業行業產、貯、供、銷各個環節的基本情況;③能獨立從事設施農業植物生產管理,包括果樹、蔬菜、花卉的生產與管理工作;④能發現設施農業生產上出現的問題,并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辦法;⑤具有從事設施農業技術推廣能力;⑥具有一定的市場營銷知識和營銷技巧;⑦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文明禮貌,誠實守信;⑧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善于與人溝通,具有團隊協作精神。
3專業人才需求調研的收獲及體會
設施農業產業是我國目前農業產業中最具活力的農業產業之一。隨著現代設施農業產業的發展,具有現代設施農業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備受社會青睞,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設施農業技術專業具有知識面寬,技能點多,就業靈活,就業渠道寬泛的特點。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較高。目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非公有制企業,從就業崗位來看,學生的初次就業崗位接近于設施農業產業的終端,這就要求我們培養的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較強的設施農產品設計、生產、加工、貯藏和營銷等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在設施農業各生產環節的就業比例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設施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和農產品生產企業就業的最多,兩項合計達60.3%;其次是設施農業種苗生產企業,為16.3%;在農產品采后處理企業就業的學生達到6.1%。目前,設施農業企業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三個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不但學生要求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較高的職業素質,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新產品開發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和營銷技巧。
4對專業建設及其改革發展的建議
4.1緊貼區域現代農業產業人才需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模
經調研,隨著現代設施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轉型升級,對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大,出現供不應求的現狀,設施農業技術專業人才備受社會青睞。因此,專業的建設和改革就要與產業、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接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規模就要圍繞區域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4.2緊貼畢業生就業崗位,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
根據調研結果,設施農業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企業主要在農產品生產企業、設施農業生產技術推廣企業、設施農業種苗生產企業、農產品采后處理企業等四類企業。要求我們的人才培養方案在重視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必須加強學生的生產組織能力和推廣表達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具有更為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應根據學生就業崗位群所需的知識、素質和技能來確定。
4.3緊貼畢業生素養培育,加大素質教育課程的學時比例
根據本次調研結果,畢業生很少反映自己的專業知識不夠用,而是反映自己的職業能力、綜合素質方面不夠突出。這就要求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大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增加素質課程的比例,并納入專業教學計劃。應把學生在校的學歷教育與學生的適應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生涯設計能力、誠信敬業、立志創業等教育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擇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4.4緊貼畢業生能力培育,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就業質量;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1-000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02
通過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對比分析,可以幫助高職院校在完成招生計劃、人才培養、實現就業三方聯動,建立高效的、完善的就業跟蹤服務,從而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使高職院校培養的畢業生能更好地貼近社會需求、滿足用人單位實際需要,從而為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高質量的就業提供保障。通過對比分析近三年和畢業10年左右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調研結果,結合對用人單位的調研數據分析,可以有效解決高職各專業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可以使基礎知識教學模塊、專業基礎知識教學模塊、專業方向教學模塊以及人才綜合素質教學模塊緊密結合,培養出完全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最終提高畢業生就業滿意率以及專業就業對口率,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 調研說明
國內外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最新研究表明高職教育的質量的確是可以被定義和測量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可以被測量的。通過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調研可以掌握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情況、畢業生本人的就職狀況、當前的就業環境,通過對用人單位的調研,可以掌握用人單位的人才招聘渠道、人才選拔條件、人才使用狀況等方面的內容,對比分析結果,可以為高職院校提供一手資料數據,用于制定招生計劃、調整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整合就業資源。通過對比分析近三年和畢業10年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可以重點分析高職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狀況。
本次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對比分析的調研樣本為遼寧輕工職業學院的畢業生和部分畢業生就職單位。為增加調研數據的可靠性,強調畢業生的職業發展情況,在選取調研樣本時,分別選取畢業10年左右的畢業生和畢業三年以內的畢業生,前者以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為調研主題,后者強調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狀況,兩者進行對比分析。本次調研共設計問卷三份:畢業生調研問卷一(近三年畢業生)、畢業生調研問卷二(10年左右年畢業生)和就業單位調研問卷。本次畢業生調研問卷一共回收有效問卷120份,畢業生調研問卷二共回收有效問卷60份,用人單位共回收有效調研問卷33份。
二、調研內容
畢業生調研問卷一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畢業生個人信息調研:包括畢業生姓名、專業、畢業年限、現在工作單位、所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的基本情況;就業崗位情況;專業技能應用情況;首次找到工作的渠道;技能適應性工作的滿意度;學校、專業教育的優勢、劣勢。畢業生調研問卷二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就業單位性質;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就業崗位性質、專業對口情況、目前工作滿意度;對自己工作情況評估:自己在工作中的最大優勢、如果重新就業,優先考慮、工作單位滿意的地方;求職過程中的經驗、建議:求職過程中,遇到問題、最有效的求職途徑、學校應加強對在校生的培養方面、企業自選拔人才是重視素質、職場應具備能力、學校就業指導應強調內容。
三、調研結果分析
(一)就業單位性質
通過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畢業近三年內的同學,在私企工作的占到71%,自主創業的同學為6%,而畢業10年左右的同學,其中自主創業和在私企工作的同學各占25%,達到調研人數的一半,說明畢業10年左右的同學有能力進行自主創業,說明隨著工作經驗的累計和增多,有一部分同學選擇自主創業。
(二)工作崗位性質
數據表明近三年畢業的學生中,48%的同學在專業技術崗位任職,只有15%的同學在管理崗位任職,畢業10年后,40%的同學在管理崗位任職,進一步統計發現,在自主創業和私企工作的同學中,80%的同學在行政管理或技術管理崗位工作,說明調研樣本的這部分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良好。
(三)就業時企業注重的素質
在對就業時企業更注重的素質調研時,對比分析三份問卷,調研問卷一中畢業近三年的畢業生排序前三位的是專業素質、工作經驗和個人綜合素質,調研問卷二中畢業10年的畢業生認為最重要的是思想修養,而且比重很大,其次是專業素質和個人綜合素質,企業管理人認為企業在選拔人才時考核首先是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其次是學習成績。從上面的數據對比分析得知,在初次就業時,企業更注重學生的敬業精神、專業素質和在校時的學習成績,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個人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成為長期工作過程中,個人職業發展的主要衡量因素。
(四)職場應具備的能力
對比三張調研問卷,畢業三年內的同學認為各種能力都很重要,其中判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應急處理問題能力和溝通能力排在前三位,工作十年畢業生則認為判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能力更為重要,對企業在面試時考核指標來看,企業在面試時是綜合考量畢業生,其中應變能力、協作精神、專業素質等都是考核畢業生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新聞專業;就業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7)01-92 -03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經濟增長正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經濟結構也不斷處于調整與優化之中,經濟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將直接影響企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和意愿。為了有效緩解經濟新常態下的就業壓力,2015年7月3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頒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15]90號),落實“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提出要“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創業江蘇’行動,堅持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統籌推進城鄉就業創業工作,推動擴大就業與提升質量并重、創業帶動與促進就業并舉,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最大限度激發全民創業潛力、釋放創業活力”。
在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指導下,在南京曉莊學院大力支持下,新聞傳播學院著力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有效推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為了更好地了解經濟新常態下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提升學生的就創業的能力,加強學院專業建設和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本課題進行了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的研究。
一、數據來源
(一)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
課題組主要依據南京曉莊學院“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分析2015屆、2016屆畢業生的基本情況及就業狀態。該數據庫由南京曉莊學院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和各院就創業辦人員負責動態更新,課題組以截至2016年11月1日的數據來撰寫本調研報告。
(二)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研
為深入、準確了解2015、2016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及其影響因素,課題組進行了“新聞傳播學院2015、2016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調研”,調研方式為網絡問卷。調研時間為2016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2015屆和2016屆畢業生共有491人,最終有效樣本為452份。問卷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在校期間學習狀況、求職過程、已入職者的工作狀況、待就業者現狀和就業后需要學習和提高的方面等。
(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就業能力評價調研
為了解用人單位對新聞傳播學院2015屆、2016屆畢業生的評價情況,課題組進行了“用人單位對新聞傳播學院畢業生就業能力評價調研”,調研方式為調查問卷和深度訪談,調研時間為2016年10月15日至29日,最終有效樣本為47份。調研的主要內容包括: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年度招聘情況、對新聞傳播學院畢業生的滿意度和就業能力的評價等。
二、就業去向
(一)就業地區分布
新聞傳播學院2015屆、2016屆畢業生在東部地區就業的有464人,占94.6%;在中部地區就業的有19人,占3.8%;在西部地區就業的有8人,占1.6%。
(二)就業省份分布
2015屆、2016屆畢業生在江蘇省就業最多,其次是上海市,分別達到420人(85.5%)和39人(7.9%)。調研的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兩個省份與此一致。
(三)就I城市類型分布
新聞傳播學院畢業生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就業的比例為55.2%,在地級市就業的比例為22.3%,在縣級市或以下地區就業的比例為22.5%。
(四)就業行業分布
從就業行業分布來看,新聞傳播學院2015、2016屆畢業生在文化、體育與娛樂業,教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就業的分別達到386人(78.6%),51人(10.4%)和48人(9.8%)。
(五)入職單位性質
從畢業生入職單位性質分布來看,新聞傳播學院2015屆、2016屆就業單位主要是民營企業,達到95.6%,少量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
三、就業質量
(一)名校深造
新聞傳播學院2015屆和2016屆畢業生中進入名校繼續深造讀研的共有45人,其中在國內讀研的有23人,到國外讀研的有22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9.1%。2013屆和2014屆深造讀研人數為34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6.4%。2015屆、2016屆深造讀研人數占的比例高于前兩年2.7%。
(二)對口就業
調研數據顯示,新聞傳播學院2015、2016屆畢業生中,認為所從事的工作同其專業對口(包括非常對口和基本對口)的比例為77.6%。有89.5%的學生認為學院開設的實踐課程非常有用,在工作中能夠很快上手,能夠做到學用結合。有67.2%學生認為在學校的理論知識學習在工作中發揮了作用。
(三)薪酬水平
調研數據顯示,新聞傳播學院2015屆、2016屆畢業生薪酬均值為3000元/月,最高的達到8000元/月,最低的有2000元/月。在同一行業中,畢業生的成績排名越高,薪酬越高,統計檢驗顯著,成績排名每提升一個等級,薪酬增加3%。就業單位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畢業生年薪分別比在東部地區就業的畢業生低10%、20%,且統計檢驗差異顯著;在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和在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就業的畢業生年薪相當。
四、滿意度調研
(一)畢業生就業滿意度調研
新聞傳播學院2015屆、2016屆畢業生就業滿意(非常滿意、滿意和基本滿意)的比例為92.4%,比2014屆畢業生就業滿意的比例高出2.5個百分點。
(二)用人單位滿意度調研
調研數據顯示,47家用人單位分布在江蘇省和上海市,與近3年內所招聘的其他學校畢業生相比,用人單位認為新聞傳播學院畢業生“很好”和 “較好”的比例為82.8%。用人單位對新聞傳播學院畢業生評價最高的三個方面是“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67.6%)“學習能力”(55.1%)“解決問題的能力”(43.2%)。這與用人單位的訪談反饋信息基本吻合。
(三)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評價
在學校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中,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參與比例最高的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和“創業教育講座”,分別占52.2%和60.7%,但“創業大賽”“創業交流項目”“與創業者或企業家交流”的參與比例較少,只有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積極參加。已經創業的學生比例只占到總人數的5.4%,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排名都在班級排名的50%之后,在校期間都參加過創業的活動。
調研學生對學校創業教育工作的評價較高,認為學校創業教育工作在“激發學生創業激情和創業意識”“開發創新技術或激發創新思想”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都在70.0%以上,認為學校創業教育工作在“提供所需的職場經驗、人生閱歷”“獲得商業建議和商業經驗”“加強創業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超過60.0%,認為學校創業教育工作在“積累社會關系”“獲得創業場地和孵化器”“提供商業機會”等方面做得好的比例也接近60.0%。
五、對學院和學生發展的建議
(一)學院應著力培養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型人才
在經濟新常態下,用人單位的崗位數與過去相比有所下降,對畢業生的需求自然減少。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新聞傳播學院的畢業生如何在崗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謀求一席之地,這是擺在學院發展和學生面對未來就業的一個現實問題。從調研中顯示,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最滿意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所以學院畢業生在和名校的畢業生同等競爭中應該尋求錯位發展,名校的學生理論素養比較扎實,我院的學生在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有很強的優勢,所以要著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到用人單位就能用起來,這應該是學院未來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
(二)學院應著力培養具有“知行合一”精神的新聞人
陶行知老校長教導我們要“知行合一”,學生既要學習掌握知識,也要身體力行去做,相輔相成。學習成績排名較前的學生收入較排名較后學生的收入要高出3%,這是學習掌握知識的結果。但有創業熱情和創業意向的學生占總人數很少的比例,而且這部分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他們一般在學校比較活躍,重視課堂外的活動和實踐。學院在培養學生時如何將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互相促進,這是擺在學院領導和老師面前的課題。
(三)學院應加大深造讀研學生的培養
2015屆、2016屆畢業生的深造讀研人數和占總人數的比例明顯高于往屆,就讀的學校面也更廣,除了江蘇省,還包括了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云南省、江西省等省份,出國留學的國家有英國、美國、法國、新西蘭、韓國。學生讀研深造的愿望一年比一年高漲,學院給考研深造的學生提供了專門的教室,學院領導鼓勵看望考研學生。接下來學院還將根據學生的需求,讓專業教師和考研深造學生結對子,在迎考的過程中提供專業學習、心理等方面的輔導。同時開始一系列的考研講座和交流會,幫忙學生們更好地復習迎考。
(四)學院應加大創業教育的培訓力度
在2015屆、2016屆畢業生當中,有創業意向和已經創業的學生明顯增多,并且畢業生們對創業課程、創業教育的評價較高。在“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大環境下,在學生對創業需求明顯高漲的形式下,學院應加大創業教育的培訓力度,開設創業講座,邀請企業老總擔任創業講師,深入課堂,和學生面對面地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業競賽,要請專任教師和企業創業人員共同擔任指導老師,為學生的創業成才服務。
(五)加強與市縣用人單位的聯系,形成與跨省單位交流平臺
從調研中顯示,2015、2016屆畢業生到縣市工作的學生人數明顯比往屆要多,到外省工作的學生也有所增加。從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到,畢業生們認為在南京就業的成本比在市縣要高,租房和出行的費用是主要_銷,同時認為競爭的壓力也較大,而市縣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競爭壓力也相對小些,同時單位還能提供畢業生工作施展的平臺。畢業生們也希望學校多與市縣的用人單位加強聯系,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大四實習期間就可以到實習基地實習,為就業打好基礎。畢業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外省,大部分外省的畢業生也希望畢業后回家鄉工作,這也是學院今后拓展實習、就業基地的一個方向,讓外省的就業單位了解南京曉莊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同時為學生就業提供平臺和機會。”
參考文獻:
[1]王博雅. 東部沿海就業形勢和趨勢分析――基于上海、天津的調研[J].宏觀經濟管理,2014,(09).
[2]周曼.陳登平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高質量就業[J].教育學術月刊,2015,(09).
1998 年,我國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列入公共事業管理專業,1999 年,東北大學和云南大學兩所高校首次在全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大學生。截至目前,開設該專業的學校眾多,但受我國公共事業相關組織的發展狀況及用人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高校本專業發展比較緩慢,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社會認可度低、按專業培養方向就業困難、專業定位模糊等。為了對上述專業發展問題提出一些解決建議,掌握第一手數據資料,對相關用人單位、就業中介機構及某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進行了充分調研,了解了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用人單位人才需求狀況,提出了一些涉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改革、專業發展規劃等相關工作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高校該專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現狀的調查及分析
1.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對象全面廣泛,一是黑龍江省 A 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8 屆畢業生;二是本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用人單位,包括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企業等;三是就業中介機構,主要為招聘網站。
2.調研結果及分析
(1)黑龍江省 A 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調研結果及分析。A 高校為黑龍江省省屬普通本科院校,2003 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目前已有 8 屆畢業生,共 377 人。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網絡及電話的方式,共發放問卷 330 份,收回有效問卷 310 份,樣本包括了各屆畢業生且均勻分布,調研數據經分析具有代表性。一是,畢業生就業單位情況。整體來看,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多樣,包括政府、事業單位、企業、自治組織等。從統計結果來看,8 屆畢業生中,符合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的就業比例較低,僅占總人數的 22%;各類企業占就業主要地位,達到 69%;自主創業及其他工作性質占總人數的 9%.具體如圖 1 所示。二是,畢業生就業崗位情況。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按職能可劃分為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生產業務等。在各類組織中從事行政管理類工作的畢業生人數最多,約占 30%,其中,企業行政管理占多數;從事企業生產或政府、事業單位具體業務的約占21%,這部分學生通過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或輔修二學歷 / 二學位取得的上崗機會;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約占總人數的 13%,從事營銷類工作的人數約占總人數的 9%,這兩部分學生主要通過用人單位的再培訓或通過考取相關從業資格證書取得上崗機會;從事財務類工作的人員約占總人數的 11%,這部分同學主要是輔修了會計或財務管理專業的二學歷 / 二學位取得上崗機會;其他類別如自主創業、社區工作者等,約占總人數的 16%.具體分布比例如圖 2所示。三是,畢業生工資收入情況。收入水平是反映大學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本次調研把收入水平劃分成了 6 個區間,具體見圖 3.調查對象收入水平差別較大,月收入 3000 元以下的占總人數的 31%,多為近兩年參加工作的學生,職位較低;月收入6000 元以上的占 18%,多為工作年限在 4 年以上,目前處于中高層領導崗位,且工作地點位于一、二線城市,8 屆畢業生總體平均收入按中位數平均估算在 3700 元左右。收入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工作年限不同、擔任職務不同、工作城市發展水平不同等因素造成。上述數據與《2014 年度麥可思---大學生就業年度指標》中顯示的全國本科畢業生畢業 3 年后平均月收入 5962 元相比,該專業畢業生的收入水平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就業滿意度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養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調查表明,對就業現狀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約占 63%,不太滿意
和不滿意的占 37%,具體如圖 4 所示。對就業現狀不滿意的約占總人數的 37%.調研對象對目前工作感到滿意的主要因素依次為工作環境好、人際關系好、事業上有發展前途等;對工作感到不滿意的因素依次為經濟收入少、事業上沒有發展前途、工作環境不好、人際關系不好等。五是,畢業生對各類證書的作用評價。上學期間考取各類證書是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涉及到求職成功幾率、就業質量、工作能力等問題。 調研中以開放問題的形式,讓調研對象真實反饋各類證書對其個人求職就業的影響。通過整理發現,有幾種證書學生普遍提及或著重強調,認為在個人求職就業乃至職位升遷等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各類英語水平等級證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機動車駕駛證等。六是畢業生對本專業就業情況反饋。一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局限性大。這是由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特性決定的,按照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畢業生應該到具備公共管理性質的部門就業,但目前此類組織發展不完善,現有的一些崗位“逢進必考”,競爭激烈;二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社會認知度、認可度均很低。很多用人單位根本不了解該專業,在招聘計劃中很少涉及該專業的招聘計劃。
(2)用人單位的調研結果與分析。本次調研主要涉及各類企業、政府和事業單位等共 20 多家。調研主要針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數量、能力要求、人才培養建議等方面內容。調研對象以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為主。一是,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思想素質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個人品德,集體榮譽感和奉獻精神強,事業心強,有較高的自我成功期待;心理素質方面,要求意志堅定,包容性強,樂觀進取;能力素質方面,要求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公關社交能力,富于創造性思考,策劃和研究能力強,發現問題和處理危機的能力強,具有一定的決策能力,熟練使用辦公軟件;業務素質方面,要求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高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業務水平,自我學習能力強,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身體素質方面,要求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二是,用人單位對資格證書的要求方面。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考有固定報考條件。企業一般要求如下證書:畢業證、學位證、英語等級證書、計算機資格證書、所從事崗位相關資格證書,參與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證明或證書、文章獲獎方面的證書等。
(3)就業中介機構調研情況。本次調研主要了解了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兩家國內知名招聘公司的地區分公司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和能力素質要求。從企業需求狀況來看,公共管理類人才主要的需求部門是企業行政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后勤保障部以及政府與公共關系部等。從個人素質方面來看,要求應聘人才具有良好的個人品德、集體榮譽感和事業心強;要具有勇于創新、富有遠見、意志堅定、靈活應變、包容性強等方面能力;要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社交能力、危機應對能力;要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高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業務水平,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服裝專業;人才;調研
中圖分類號:J91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近三年來,我校《職業中專服裝專業校本課程開發與就業需求有效對接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組的研究幾近完成,為進一步了解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相關企業的用人需求,把握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為今后專業教學的改革提供重要依據,課題組結合我校服裝專業課程改革發展要求,于2012年暑假期間,對常德及廣東沿海一帶的相關企業進行了市場調研。
一、調研準備說明
1、調研目的
了解本區域及全省紡織服裝行業的現狀;了解當前服裝企業發展情況和對中等職業學校
人才的需求以及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分析現狀,研究對策,為我校服裝專業的課程設置、教學實踐、課程改革等提供依據。
2、調研方法
主要采用訪談企業法人和生產一線管理人員、問卷調查以及實地走訪等形式。
3、調研對象
調研對象為常德及周邊地區、廣東沿海一帶的代表性企業:常德圣德西服裝有限公司、澧縣祥生制衣廠、榮隆制衣有限公司、環亞制衣有限公司、雅戈爾集團等相關知名企業。
4、調研內容
與行業企業界人士共同探討中職服裝專業的內涵、能力結構、課程改革、人才培養途徑、一線就業人員的素質、規格及現狀。
二、調研情況分析
1、本區域紡織服裝行業現狀
近些年來,市場競爭勢頭迅猛,服裝企業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服裝企業的生產呈現從單一型服裝“來料加工”向品牌開發轉型轉變的趨勢,依托現有品牌形象,立足國內市場,瞄準國際市場。因此,企業不僅需要大批具有較高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一線技術工人,而且越來越迫切地需求精通設計、制板和服裝CAD、CAM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
2、服裝行業人才需求分析
我省的服裝企業達幾千家,其中株洲的紡織服裝企業占據了半壁江山,常德次之。這些服裝企業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服裝外貿公司(外貿加工),另一類為時裝內貿品牌企業(以
設計、制作為主)。近年來,中、高職院校服裝專業的學生以及社會短期培訓的學生就業人群激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精細。
調研表明,服裝行業對人才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是掌握服飾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正確方法,具有較高的繪畫技能,專業服裝設計能力和
綜合能力強。二是具有服裝、服飾的審美能力、獨立進行服裝藝術設計實踐的基本能力;具有依據社會需求和行業狀況,把握消費市場快速靈活完成設計方案的能力;具有獨立進行服
裝結構研究和實踐的能力;具有獨立加工服裝、設計與指導服裝工業生產工藝流程的能力。三是掌握相應的行業規范、標準和業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具備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四是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具有較好的計算機文化素質,初步具有本專業及相關領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五是學過人文社會學科等方面的課程,具有較高的藝術、美學修養和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六是了解國內外服裝設計的發展動態,并具有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能力。
調查顯示,下列幾類人才企業最為急需:
一是服裝一線工人;二是工藝流程分析師;三是制版和服裝推版人才;四是服裝工藝師;五是服裝生產管理與檢驗人才;六是服裝跟單人員。
調查還發現,服裝企業現有人才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難以適應市場經濟下,企業“供、產、銷”一體化發展的需要。另外,企業對于員工的綜合素質特別關注,用他們老總的話說:我們并不需要特別有才氣、有個性的人才,我們需要的是有一定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具有團隊協作精神、虛心好學、腳踏肯干能吃苦的人。這樣的人可塑性強,有發展空間,也留得住。
從與近百位畢業生及十多家企事業單位聯系交流情況來看,畢業生在工作過程中存在
如下問題:
第一,吃苦耐勞精神不夠。學生走出學校,進入社會后,總不能放下架子,端正心態,不愿意從事體力勞動,畢業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而筆者所在學校一些卓有成就的畢業生都是從基層做起,經過多年的磨練和挫折才得以成功的。第二,在某一單位長期服務的意向不夠。當實習期滿,學有所成時就不再愿意與用人單位簽訂長期的用人協議,這樣導致用人單位對學生失去信心,不愿意讓這些學生在重要部門任職。 第三,缺乏教學實習實踐。實習是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在調研中,各校友及用人單位反映最多的是學生的實習問題。實習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的成功與否,會影響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的提高及畢業生的就業,甚至發展前途。
三、調研對策思考
通過一系列的思考、分析,初步形成今后一段時間學校服裝專業建設的意向:
1、明確定位服裝專業培養目標
以專業培養目標為核心,強化教學的重點、難點和教學措施。課程設置,要模糊學科概念,減少文化課,淡化理論與實踐課程概念,以夠用為原則,突出“教、學、做”的教 學理念。同時,教學計劃應圍繞一個中心兩條主線,即以就業崗位為中心,以專業技能和素質能力為兩條主線貫穿整個教學計劃。
2、加強課程、教材與就業需求針對性的建設
開發適應本區域教學的課程、校本教材,課程的開發與就業需求針對性是重點,特別是要將企業案例用于教學。服裝專業的教材較多、較零亂,并不實用,應為適應教學要求編寫校本教材,以按服裝的九大基本款式為項目,從制圖制板、裁剪、工藝制作、熨燙要求、技能考核、工藝單等方向編寫符合現代生產技術要求的校本教材,如女襯衫項目教學法、男西裝教學法等,使學生學起來循序漸進。
3、建立課程、校本教材評價與鑒定機制
加強對校本教材開發過程管理和階段管理。建立健全課程的評價機制,促進課程完善發展。對本課程的評價將堅持科學化、多元化、學生主體化的原則,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宗旨,促進課程完善發展。
4、加強基本技能與情商訓練
學會打版,懂服裝工藝、制作,可向設計、管理或營銷方向發展的人才最受企業歡迎。同時也要關注情商的培養。“情商重于智商。”一個人技術好,并不等于成功,人品加技術才等于成功。學校應加強 學生職業道德的教育,學校對學生情商的培養也不可少。要培養學生做事情善始善終的良好習慣。要提供多方面技能的培養。很多企業用人是拿來就 用,學校應給學生創造多項技能訓練的機會。
近年來,畢業設計中存在著質量下降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畢業設計過程各環節存在著一些不規范、學生對畢業設計重視不夠,就業考研壓力大,前三年學習累積的綜合反映等。以上問題是對西南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南華大學等十余所高校的調研結果。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模式上也存在一些共性不足:一是,選題較晚,一般在大四第一學期末,此時直接就業的學生正在找工作或已找到工作,畢業設計(論文)不能有效提高找工作時的競爭力;二是,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來源單一,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不一定社會需要,創新性不足。三是,抄襲現象比較普遍。畢業設計(論文)從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題,但是內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評價和人機工程方面的;而根據歷年的資料進行統計,設計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論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四是,學生在選題方面比較被動,無法主動將自己的學習興趣、可能就業去向兼顧起來。通過對全國部分高校畢業設計工作的調研,可以看到我校在畢業設計環節的管理工作方面制度是比較完善的,措施是嚴格的,應該說已走在大多數院校的前列,但是由于我校開設安全工程專業較晚,我們認為,我校的畢業設計工作的主要問題出現在沒能及時解決與應用型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內容設置、教師指導以及考核標準等的改革;沒能及時采取對策減輕或降低就業、考研、出國等這些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對畢業設計的沖擊和影響;沒能充分考慮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所需要的工程訓練對學生團隊意識、團隊協同作戰能力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沒能完全將畢業設計的一些工作環節規范化、標準化;沒能從專業、組織的角度為學生畢業設計工作提供詳盡的服務手段等。比如,在畢業設計程序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沒有畢業實習環節,不利于畢業設計聯系實際;二是,畢業設計成績,并未由非指導教師批閱畢業設計論文,并打分,答辯時指導教師也沒有回避,反而參與了答辯并最終給出了綜合成績。這些都是制約我校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設計工作上臺階、適應新形勢的瓶頸問題,我們應針對問題加以解決和改善。
二、社會需求和畢業去向雙重引導畢業設計選題模式
1.改革畢業設計選題模式。
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的選題原則,提高學生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積極性和熱情,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選擇上考慮學生去向和興趣,在近年的局部試驗已證明這一模式可以增強讀研學生在研究生期間的競爭力,在很多高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我校畢業生的科研能力較為突出。相信如果進一步改革,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的選題原則,將有效的提高畢業生在職業生涯的競爭力。
2.建立來源于社會需要并不斷更新的畢業設計題目庫。
通過編制調查表,選擇主要行業如化工、石油、消防、建筑、交通、煤礦、冶金等,在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開展調研工作,在對口的政府部門如安監局、消防隊、應急指揮中心等,開展調研工作。組織教師對獲取的調研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并利用頭腦風暴法確定可選的畢業設計題目。
3.建立一次多選題目,二次定題的選題程序。
將選題工作提前至大三第二學期末,并可多選題目,通過調研完成多個綜述,這樣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的前期調研,可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在學生進一步認識選題內容后,結合自身興趣和畢業去向,二次定題,并進一步調研,完善綜述。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保證所選題目是基于社會需要和學生去向的原則。
4.增加非導師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審,并實行答辯時指導教師回避制度。
以上四項改革主要體現出本項目的“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的選題原則,提高學生參與畢業設計的熱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力,規范畢業設計選題和答辯程序”的立題宗旨。
三、預期成效
1.可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基于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去向雙重引導的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模式,將一次選題定題的程序改為一次多選題,二次定題,并以社會需求視角,以學生就業去向為指引,規范畢業設計選題、綜述、開題、設計、結題等一體化流程工作模式,是以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工作能力主要目的,實現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內容設置、教師指導以及答辯考核等的改革,貫徹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原則。
2.調節學生就業和畢業設計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