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6 21:04: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資源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浙江的地區經濟以發展民營企業見長,同時,大多中職畢業學生很少有機會進入國企或大企業就業。所以,中小型民營企業就成了中職學生比較理想的選擇。但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只有精打細算才能確保更多的收益,因此,對于這類企業來說,財會人員不僅僅是要做好賬,更要善于理財,成為廠長經理的得力助手。為此,教師就有義務在進行常規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理財能力和創業能力。中職學生在校學習專業的時間僅有兩年,所能學到的知識也極為有限,若要順利完成工作中各項復雜多變的實際業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這種能力不僅可以使專業知識的學習受益,也可以被用在認識產品、學習商務禮儀、掌握行業規則等任何需要學生補充學習的地方。這將大大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
二、當前中職會計專業主要教育資源及利用情況
目前,中職會計教育主要還是通過學校的課堂教學來實現的。學校教育仍然是學生獲取相關會計專業知識的重要渠道之一。盡量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內教育資源,可以大大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
1.教師資源。學校教育最為重要的資源就是教師資源,這一資源是其他各種教育培訓都無法比擬的。學校教師因接受過專門的教學方法學習,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相對來說具備更為專業的教學能力。而且學校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師配置,使學生能更好地得到學習指導。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中職學校的師資大多數是從高校分配到學校的教師,這類教師由學校進入學校,缺乏對會計實務的全面了解,不熟悉社會所需的最新業務知識,對各項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掌握也不是很全面,不能實現各專業知識與各實踐課程的相互滲透。指導教師對財務崗位的具體工作環境和經濟業務環境都很陌生,只能憑個人理解和猜想指導,使得專業實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教材資源。我國中職類學校基本都采用國家規劃的會計專業主干課程教材,這也是財經類專業基礎課程教材,其中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各種實訓教材就多達37本。豐富的教材資源為中職會計實訓課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空間,可以滿足各種不同類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與此同時,卻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學校缺少對會計專業的定向規劃,盲目選用會計實訓教材,致使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學生會計實訓技能學習得泛而不精。當前,學校對教師大多是分學科或年級來安排任教的。任教理論性學科的教師未必會任教實訓課程,這就缺少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融通;高一任教實訓的教師到了高二時卻未必會繼續任教實訓,這就使實訓課程不易統一深化。中職會計實訓課程的開設從內容來看,一般是按由淺入深的梯度展開的,但即使是同等難度的各門實訓課程在講授時,也常常因多位教師各自任教而彼此獨立,無法在細節上通過溝通和交流做到全面到位。各教師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致使彼此專業銜接協調性差,且教材內容上會出現重復或遺漏。這對學生系統掌握會計專業實務技能和全面培養學生會計職業能力的有效性會產生負面影響。
[關鍵詞]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新《義務教育法》精神的推動下,各地開展了通過教師下派、交流以均衡教師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教育公平的實踐,一些省、市還制訂了包括教育資源統籌的城鄉教育統籌規劃。這些活動,從理論(特別是法理)和實踐上看,都有其合理性與實效性。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如下問題:從優秀學校派遣教師導致了教育資源均衡中的“削峰”問題,薄弱學校的復雜性導致了“削峰”資源難以“填谷”。此外,城鄉教育統籌視野局限在中小學,忽視了高校的教育資源供給功能。
城鄉教育統籌不應是優秀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的“削峰填谷”,而應是二者的雙贏共進;城鄉教育統籌不是區域內學校間的“簡單拉平”或“城鄉混合”,而是初等教育與中、高等教育之間的資源整合、融合和良性互動。因此,在城鄉教育統籌中,既要“造峰”,促進優秀學校可持續發展,又要“揚谷”,促進薄弱學校良性發展。其中,從實現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和諧角度講,關鍵是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本文試圖就如何多渠道解決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提出幾個對策。
一、互動式:城鄉強、弱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流
2006年,沈陽市2000名城市教師被派往農村學校任教,拉開了城鄉教師交流、促進教師資源均衡的帷幕。這種把城市學校優秀教師派往農村學校支教、把薄弱學校教師派往城市學校進修的“互動式”教師資源均衡,正在逐步發揮作用:農村薄弱學校得到了教師資源支持、上派教師得到了學習機會;下派教師也得到了教育鍛煉,了解和認識了薄弱學校及教育發展的失衡。因此,在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上,這種“互動式”的教師資源交流應當是繼續保持的教育資源均衡手段。
在實踐中。這種“互動式”的城鄉強、弱學校間教師交流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難以派出優秀教師。因為升學競爭,派出學校不愿意選派優秀教師(通常是派出非骨干教師)。二是派出教師作用發揮尷尬。這些派出教師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恐被別人笑話;如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又恐派出學校因競爭學校水平得到提高而不悅。三是派出教師使用不科學。薄弱學校因不需支付派來教師費用,就盡可能多排課、多使用,缺乏與教師的心理溝通。此外,還缺少對教師的生活關照,這些派出教師生活不便,他們到農村學校后,從住房、生活節奏、人際交往到資料收集等都感到不便。無疑,這些問題會影響互動式教師交流中下派教師作用的發揮。因此,為了使“互動式”城鄉教師交流發揮作用,需要解決好下面的幾個問題。
第一,“捆綁”城市優秀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為了克服不“派優”的走過場、派出教師作用發揮尷尬等現象,應當合并對口支援的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的校領導班子,將兩個學校的發展“捆綁”納入考核范圍,探索“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互動發展模式,從資源共享、捆綁發展角度試行兩個或多個法人單位、一個法人代表、一套領導班子的一體化管理體制。同時,建立在中小學校干部選拔中向有農村教育經歷者傾斜的制度。
第二,建立中小學教師的農村教育履職制度。為了解決派不出教師的問題,一方面要規定所有新人職教師必須有一定(如3-5年)年限的農村教育履職經歷;另一方面還要規定在職城市教師補履農村教育經歷(例如:根據入職時間規定,2000年前入職的教師補履農村教育經歷1年,2001年人職的教師補履農村教育經歷2年),并將此作為教師聘任、職務晉升的基本條件。
第三,制訂向農村教師傾斜的待遇政策。為有利于優秀教師的派出,可規定:同等條件下,農村教師享受浮動一級工資的津貼、補貼的政策;或模仿日本經驗,在統一城鄉教師基本工資水平的基礎上,每年多1個月的獎勵工資待遇向農村教師傾斜。同時,改造薄弱學校的教師工作與生活環境,使下派教師與原校教師都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第四,在交流中努力提高農村教師的水平。可以設計“農村教師素質提高工程”,根據農村交流教師較為年輕、教學水平較低等情況以及新課程改革理念實施的需要,有針對性設計農村學校交流教師的學習計劃,切實提高其教育水平。
二、生成式:薄弱學校輸血式的教育資源供給
“互動式”的城鄉教師交流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派往薄弱學校的教師資源有限,難以滿足薄弱學校對優秀教師的大量需求;二是交流到優秀學校的薄弱學校教師有限,許多農村學校普通教師難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提升。同時,這種“互動式”教師交流有“劫富濟貧”之感,而且還存在拆散優秀學校的優秀教師資源組合、影響優秀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對薄弱學校而言,這種“互動式”的教育資源供給方式難以從根本上解決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所以,在保留“互動式”教育資源供給方式的同時,農村薄弱學校要探索具有“造血”性質的生成式教育資源供給途徑。
第一,營造薄弱學校生成教育資源的環境。利用政策優勢為薄弱學校造就獲得教育資源的條件,包括:一是利用城鄉辦學條件均衡的“物質保障線”,加大對薄弱學校的經費投入,使薄弱學校在場地與校舍、設備與設施、經費保障及教師編制等方面獲得政策的傾斜性支持;二是利用城鄉師資配置均衡的“人事編制線”,配備齊全教師隊伍,并根據年級、班級、學科類別實現合理的師生比;三是利用管理水平均衡的“干部水準線”,引進優秀校長、建立優秀領導班子,在校長定期交流輪換、城鄉學校“捆綁”發展中,通過統一調配、統一管理、統一考評,實現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利益共享;四是利用教育質量均衡的“質量標準線”,在優質(初)高中招生指標切塊分配中,獲得升學競爭的生存空間,并挖掘學校優勢,辦出特色。
第二,增強薄弱學校生成優質教育資源的功能。薄弱學校如何立足自身情況,生成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是薄弱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具體方法是:一是實施“走出去”戰略,既包括如上所述,要在“互動式”交流中努力提高薄弱學校交流教師的教育水平,也包括下文將要探討的薄弱學校教師在師范院校進修中的教育能力提升,借助外界力量實現薄弱學校教師水平的提高;二是實施“請進來”戰略,不僅邀請在崗的優秀城市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示范、指導、兼職、任課,而且聘請經驗豐富、身體健康的城市退休教師到農村學校指導、示范;三是實施“內發式”戰略,建設學習型校園,組織教師學習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促進教師教育轉變觀念,通過“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校本教研,促進教師教育研究與教學水平的提高;四是實施“信息化”戰略,加強以網絡為核心的多媒體基礎建設,打造信息化平臺,加強學校計算機配備和校園網建設,同時調動師生開發、交流、共享多媒體教育資源的積極性。
“輸血”性的“互動式”教師資源交流,“造血”性的“生成式”教育資源開發均有其合理之處,應當值得保留。但這種局限于中小學之間的教育資源統籌視野需要得到擴展,要從教育系統觀出發,在中小學與高校之間探索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的其他供給途徑。
三、聯動式:師范生頂崗實習與教師輪崗進修
十余年來,一些師范大學實施了師范生頂崗實習的實踐,它在解決師范生的實踐教學基地、創新師范生實踐教學模式、促進職前教育與在職工作溝通等方面具有較好的創新性意義。這種方式不僅對師范生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匱乏問題也具有重要價值:大量師范生到農村學校頂崗實習,為農村學校提供了大量師資,緩解了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
此外,這種方式對促進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可以有序地組織薄弱學校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持續發展;二是薄弱學校教師到高師院校學習新理念,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水平。而且,這種方式的可行性非常高。師范生頂崗實習有培養經費保證,薄弱學校教師培訓是專業持續發展所需,這種方式又不影響優秀學校教育資源的原有組合態勢及其可持續發展問題。所以,它是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匱乏問題的重要手段,薄弱學校要以此為契機,把教師有組織地輸送到高師院校接受培訓,實現薄弱學校教育資源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在利用“聯動式”解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針對師范生頂崗實習中暴露的問題,科學制訂培養計劃,精心設計頂崗實習進程,加強頂崗實習指導;二是科學設計薄弱學校教師的輪崗進修計劃,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下,對進修教師在年齡層次、學科門類、水平差異等方面做好組合,有序地組織薄弱學校教師輪崗進修;三是切實解決薄弱學校進修教師的進修困難,特別是培訓經費方面的困難,可以通過設立專項資助經費的辦法支持這些長期在農村學校艱苦崗位T作的教師進修;四是提高培訓質量,特別要針對農村教師的智能基礎與接受偏好、教學水平與業務需要、教學研究的困惑與問題等因素,設計適合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培訓。總之,師范生的頂崗實習為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獲取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薄弱學校應當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教師培訓實現薄弱學校“造血式”的教育資源建設。四、資助式:高師院校對薄弱學校的資源支持
在探索農村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供給問題時,不能忽視高校對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支持功能,要探索高校對中小學資助式的教育資源支持方式。
高校尤其是高師對中小學的教育資源支持有許多工作可以做。在師資支援方面,有派出實習師范生支教、派出青年到中小學支教、選派專家指導中小學教學及研究等形式;在資料支持方面,有編寫與贈送圖書資料、錄制與贈送影音教學資料、向薄弱學校流動/巡回式開放實驗室/科學館,博物館、提供教師教研資料等;在提供途徑上,可以采取高校一中小學直接對口式的支援、高校一地方教育行政一中小學間接式的支持。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高校在對中小學資助教育資源時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資原則。長期以來,高校對中小學的培訓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基本上是高師教育學、心理學的重復;二是培訓形式單一化,基本上是“教師獨白、學員靜聽”;二三是培訓方式單調,基本上就是課堂講授,缺少合作探究、指導自學等形式;四是培訓沒有落到實處,一些學員報名注冊后缺席,沒有參加培訓,但之后繳納一定費用就可以拿到培訓部門頒發的證書;五是培訓費用較高,農村教師接受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可見,高校需要樹立真心支持、有效服務的思想。
第二,適切性原則。高校對中小學的支持不適合中小學需要是一個常見現象,例如:一是贈送的圖書內容陳舊,不符合中小學需要;二是培訓內容不符合中小學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能力需要,培訓方式不能有效激發、調動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三是派遣實習生時“就近避遠”,因為經費等問題,往往就近派遣實習生,不愿意向偏遠農村學校派遣實習生;四是派遣非骨干教師支教。派出高校因為怕影響本校的工作,就選派非骨干力量前往支教。總之,高校對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資助應站在城鄉統籌、均衡、和諧發展的高度來考慮到對薄弱中小學教育資源支持的適切性。
五、多媒體式: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的信息化獲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資源獲取提供了新的途徑,薄弱學校可以利用光盤、網絡等多媒體方式獲取教育資源。這種方式有其獨特優勢:基于信息傳播的增殖原理,教育資源輸出學校在向薄弱中小學輸送資源時,不會失去教育資源,仍可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薄弱學校也因教育資源的獲取而獲得改革與發展的資源基礎,這對于解決薄弱學校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這種多媒體式的薄弱學校教育資源獲取方式,具有薄弱學校與優秀學校共享教育資源、共同發展的“共享性”特征。它不以減少優秀學校教育資源、放慢優秀學校發展為代價,在實現優秀中小學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薄弱學校因為教育資源問題的解決而加快發展,是“雙贏性”的教育資源“均衡”,體現了公平意義的均衡。相比單純的教帥交流,它在不削弱優秀學校教育資源及其優勢組合下,優勢較為明顯。所以,在未來的基礎教育資源均衡實踐中,不妨將其作為重要的手段加以運用。
當然,薄弱學校還要研究這些多媒體教育資源的“校本化”利用問題。已有研究表明,薄弱學校使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時,如果簡單移植,就會出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容量、呈現架構、教學內容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學生的學習風格是否匹配等適應性問題,容易出現教學氛圍低迷、教學信息反饋弱化、教學秩序維持難度加大等現象。因此,基于“校本”就是以學校為本,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進行。薄弱學校對多媒體教育資源校本化利用時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問題。
第一,明確使用目的:薄弱學校發展、學生公平發展。要明確使用目標,把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促進薄弱學校發展的功能彰顯到極致,改善辦學理念、師資水平、辦學條件、學校聲譽,迅速而全面地提高教育質量。同時,薄弱學校利用多媒體資源的靈魂是“為了學生”,是為了促進學生在多媒體教育資源支持下獲得公平的、良好的發展。
第二,明晰使用條件:基于薄弱學校水平、學生水平。這要求薄弱學校在運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時。重視自身與優秀學校的差異,具體分析、比較薄弱學校與優秀學校在發展目標、辦學目標、領導風格、師資水平、設備條件、文化氛圍等方面的類別差異、水平差異,考慮優質教育資源在薄弱學校使用的可行性。同時,薄弱學校使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時還要重視、尊重學生在諸如知識與能力、興趣與愛好、文化與心理等方面的差異,考慮多媒體教育資源使用的必要性、適應性。
第三,掌握使用技術:“在學校中”具體設計網絡資源的使用。要精心設計多媒體教育資源的利用技術,特別是建立適合薄弱學校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包括組建預習網站、指導課前預習、指導課堂多媒體自主學習、監督課后多媒體材料復習。
在過去二十多年間,隨著與經濟體制的轉軌,我國解決了長期存在的“短缺經濟”。與此相對照,教育領域的供求關系卻仍然十分緊張,一方面教育供給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財政資源的供給不能滿足教育事業迅速發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經費供給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們實際上面對著“短缺教育”的現實,許多教育問題由此而生。“短缺教育”(主要是經費短缺)的特征及其成因,尋找其解決途徑與策略,成為現階段教育戰略與政策的必要依據,也是我國教育經濟學的一個現實課題。本文試圖就“短缺教育”條件下教育資源的供給和配置中的公平與效率問題,做初步的探討。
一、“短缺教育”的發展性特征
作為一個具有超大規模教育人口的發展家,教育供給不能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在我國將會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這是由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所制約的財力供給和教育發展的客觀需求之間的現實矛盾所決定的。不過,不同時期這種短缺具有不同的階段性特征。一般而言,開始主要表現為滿足基本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之后主要是擴大和增加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再后則是接受高水平、高質量教育機會的資源供給短缺。我國現階段可以說是這三個階段的教育短缺同時存在,只有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側重點有所不同。
西部欠發達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尚未實現,資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滿足基本教育機會方面;中部中等發展程度地區,初步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資源性短缺轉移到鞏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方面;東部發達地區,正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資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優質基礎教育資源方面。可見,教育資源的短缺會經歷一個發展過程,在低層次教育短缺問題沒有解決時,高層次的教育短缺必然存在,除非采取逆向發展戰略,把有限的教育資源首先投向高等教育和精英型基礎教育,才可以暫時緩解高層次、高品質教育的供求矛盾。但是,從長遠看,由于缺乏扎實的基礎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制約,最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把握“短缺教育”的發展性特征,對于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配置,教育發展戰略重點的選擇,具有與實踐意義。
我國現階段教育資源供給的短缺,還具有過渡性的特征,既反映經濟發展成熟程度的特點,又反映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過程的特點,突出地表現為既有總量性短缺,又有財政性、體制性和結構性短缺。總量性短缺是基本的、長期起作用的因素,取決于經濟發展是否能夠為教育發展提供充足的財政資源。而財政性、體制性和結構性短缺,則是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的暫時現象,可以通過有效的市場調節和政府的政策調控得以緩解。因此,從政策研究與戰略研究的角度,要把重點放在解決財政性、體制性和結構性短缺上。
教育資源供給的總量性短缺,是我國教育供求關系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龐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生活進入小康水平后,教育需求高移,教育消費成為生活消費的新熱點;國家確定以信息化帶動化,教育必然要實行適度超前發展戰略。這些因素使我國社會教育需求持續增長,教育規模不斷擴展,僅各類學歷教育的在校生就達到2.3億人。而由于國家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仍處于較低的水平,必然制約教育的投入水平。以1998年為例,我國人均公共教育經費為167元(折合20.2美元),生均公共教育經費為945元(折合114.4美元),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人均241美元,生均1273美元),這就使教育經費的供給難以滿足現有教育規模的需要,更制約了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這就是我國現階段教育供求關系的基本國情:由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教育資源的總量性短缺,是制約教育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根本解決;而現在的問題是財政性、體制性、結構性短缺,加劇了教育資源供給的短缺程度,因此,現階段解決好財政性、體制性、結構性短缺,可以緩解總量性短缺的程度。
二、緩解財政性短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與財政支出結構
隨著的持續快速,我國財政性經費不斷增長,從1990至2000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由569億元,增加到2563億元,其中政府撥款由426億元增加到2086億元。但是,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20世紀90年代前期逐年下降,從1990年的3%下降到1995年的2.44%,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開始回升,但直到1999年也只占2.78%,并未達到《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2000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4%的要求,也低于1995年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4.9%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行分稅制之后,中央財政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例從38%上升到52%,地方財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由62%下降為48%,尤其是縣、鄉兩級財政十分困難,嚴重基礎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因此,提高財政性教育支出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是增加教育經費總量的基本途徑,需要特別予以關注。
改變財政性教育經費供給不足,從長遠說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為教育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基礎,而從財政收支而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財政收入,提高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我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在20世紀80年代連年下降,從80年代初的32%下降到90年代初的10.6%,直到1998年才提高到14%(預算外收入未列入),明顯偏低,影響財政對教育的支持能力。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要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減少較為普遍存在的生產性浪費和行政性浪費現象,盡力擴大化稅源,足額征稅,堵塞各種漏洞,提高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內管理,也就是要做大“蛋糕”,增強政府教育投入的財力基礎。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財政支出結構中真正體現教育優先和適度超前發展的方針。現在國家財政對于虧損的國有的直接或間接的補貼,對于生產性建設項目的投資,仍然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勢必影響國家對公共事業的投入。在公共開支中,行政管理費的增長過快,從1991年至1998年行政管理費增加了4倍,而同期預算內教育經費增加了3.4倍,在全國正在實行政府機構改革的情況下,行政管理費的增加幅度超過了教育經費的增加幅度,是很難令人理解的。
這里還沒有中央部門的行政管理費與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費增加幅度的差別,也沒有分析政府行政管理費增加的項目。總之,即使在現有財政收入總量的條件下,合理地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也有可能提高教育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進而提高財政性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為此,需要完善財政預算的審核制度,實行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增加預算的透明度和教育部門參與預算編制與審核的權力,保證財政支出真正體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意向。
三、擺脫體制性短缺:擴大政府宏觀調控下的市場參與
所謂體制性短缺,是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辦學體制和投資體制,造成單一的辦學主體和投資主體(政府),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資源投入,其結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來越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資源難以進入教育市場,加劇了教育資源短缺的程度。我國長期來沿襲計劃經濟同步的單一公辦教育體制,政府承擔了(主要是城市)公辦學校的幾乎全部經費(包括高校學生的一部分生活費用),隨著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規模的擴大,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越來越不能滿足公辦教育的經費需求。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逐步發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力量辦學,開始突破單一的公辦教育體制。到1999年止,全國共有民辦教育機構(不包括幼兒園)4138所,在校學生140多萬人,當年經費收入48億多元,僅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收入2949億元的1.63%;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141.85億元,占教育經費總收入的4.81%,其中農民集資53億元,占1.8%;學費、雜費收入369.7億元,占教育經費總收入的12.54%.可以看出,各種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正在增加,尤其是學費、雜費的收入占教育經費的比例,從1990年的2%到1999年的12.54%,有了明顯的增加。但是,與社會教育需求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仍然偏低,現有的辦學體制和投資體制,仍然沒有為各種民間資本的投入提供寬松的環境,體制還是教育資源供給短缺勤的重要原因。
既然體制性短缺的根源是辦學主體和投資主體的過于單一,那么,改變體制性短缺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單一的公立教育和政府投資的體制,在政府宏觀調控下,加大市場參與和市場調節的力度。具體地說,政府要改變作為教育資源供給的惟一主體的角色,分別教育的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私人產品的不同屬性,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退出私人產品領域的供給,調節準公共產品的供給,擴大社會參與和市場調節,充分發揮市場調節教育供求關系的作用,增加教育資源的供給,緩解教育資源的體制性短缺,實現教育供求的動態平衡。
解決教育資源的體制性短缺,政府與市場要在保證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方面,發揮各自的作用。政府把保證義務教育的經費供給作為主要責任,實現基本教育機會的公平原則,同時把對非義務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幫助處境不利的地區和人群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并運用多種間接調控手段,創造市場參與的法規和政策環境。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探討市場參與的多種途徑,擴大市場準入,從社會吸納教育資源供給,為社會增加更多的教育機會。
這里,僅就正在發展的幾種社會參與的形式作些政策性探討。
發展多種形式的民辦教育,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對教育的投入,這是解決體制性資源短缺的主要途徑。在我國教育供求關系緊張的條件下,民間對教育的投入有很大的潛力,民辦教育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民辦教育的規模仍然有限,學校數和在校生數僅占公辦學校數的0.6%,即使這樣,現有的民辦學校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方面國家有關民辦教育的法規和政策尚不完善,發展民辦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環境還不夠完備;另一方面我國有著龐大的公立教育系統,民辦教育起步不久,基礎薄弱,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發展民辦教育需要采取多種形式,大體包括:(1)由非政府機構和公民舉辦的民辦教育機構;(2)公辦學校改制,即校產國有,民辦機制運行,亦稱“國有民辦”;(3)公辦學校舉辦民辦二級學院或按民辦機制運行的分校;(4)由混合辦學主體舉辦的民辦學校,即一部分由公辦學校的校產入股,大部分由民間資金投入,按民辦學校機制運作(有的地方把這類學校稱之為“股份制”學校,似不準確);(5)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也按照民辦機制運作。在各種非政府辦學投資中,有國有企業、派、社會團體,也有民營企業、公民個人等,而實際的經費來源主要還是來自學生繳費。因此,不能單純以投資來源作為衡量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的依據,也就是說公立學校可以吸納非政府的資金來源,而政府也可以資助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既可以由非政府機構和個人新建學校來發展,也可以利用公辦教育資源,通過改制來發展;作為非盈利性機構,公立學校與民辦學校,可以通過發展多種形式辦學,發展出各種混合型的學校。總之,辦學體制的改革,要在國家法規和政策的規范下,更多地市場機制,按照有利于增加教育資源供給,有利于擴大教育機會,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的原則,突破現有體制的束縛,發展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多種辦學體制,增強教育滿足社會多種需求的能力。
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學校,實行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擔的原則,也是解決體制性資源短缺的改革舉措。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斷提高教育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政府已經不可能承擔公立教育的全部經費供給,非義務教育階段按照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適當收取學費,既是在教育投資上效率優先原則的體現,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則。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在高等學校實行公費生、自費生、委培生制度,對一部分計劃外的學生實行收費。20世紀90年代中期限,非義務教育階段實行收費制度,高等學校實行收費并軌,統一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學費和住宿費,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學校收取少量雜費,使學雜費收入占教育總經費的比例由1990年的2%增加到1999年12.54%,成為教育經費各項收入中增長最快的一項。現在的是如何規范公立學校的收費制度,使之既能增加教育供給,又要符合家庭承受能力,并盡可能保證教育公平,這就需要以下問題。
(1)學校收費標準的確定。目前高校收費一般占成本的20%~30%,財政撥款約占50%~60%,從實際需要而言,還要適當提高收費標準。但高等學校的學費已占經常性支出的27%,從家庭支付能力看,現在教育費開支已占家庭消費支出的8%~9%,大多數工薪階層不可能承受大幅度提高學費的負擔,至于廣大農民則更缺少支付能力,近幾年農村初中輟學率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高中和高校提高收費標準的消極反應。因此,公立學校的收費標準要與多數居民的支付能力相對應。
(2)如何區別不同的收益和回報制定和調整收費標準,例如某些回報收益率高的熱門專業,可以提高收費標準,有的可以按成本收費,而有些關系國家文化發展的基礎學科等專業則可以免收學費,或設立國家獎學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應用收費政策,調節專業結構和供求關系。
(3)健全法規制度,規范社會捐贈和贊助行為。要設立學校基金,把社會捐贈和贊助規范化、公開化,使之與學校的招生脫鉤,并使基金的使用與運作制度化。
在市場活動中,資本運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來,教育界開始注意資本的注入對緩解教育經費短缺的作用,金融界也開始把教育作為投資的一個新領域。于是,就提出了金融資本與人力(教育)資本相結合的問題。在實際運作中,主要表現為教育系統(包括學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向銀行貸款,或由企業(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貸款建設社會化教育設施,由學校租用或合作共用。這無疑能增加教育投入,緩解教育經費短缺的困難,如果應用得當,也是擴大教育資源供給的新途徑。但是,資本市場運作的主體,應該是能自主處理產權關系、自負盈虧的企業法人,學校的財產所有權屬于國家,它也不是營利性機構,它同金融機構發生的信貸關系,實際上是政府主管部門承擔著信用責任,這就有一個政府、學校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加快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不少地方政府用借貸興建校舍,改善辦學條件。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借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金額約五百多億元,原來打算用以后幾年的教育費附加償還貸款,如果農村實行費改稅的改革,則還款來源沒有著落;一部分高校的貸款也有還款來源問題。因此,需要探討金融資本介入教育的相關領域與政策,從目前情況看,金融借貸一般發生在:一是舉辦民辦學校;一是建設學校后勤社會化設施;一是滿足教育發展需要的教學與科研的基本建設。前兩種借款屬于企業和個人行為,應用市場運作的方式與機制處置。而教學與科研的基本建設(除少數大學城由企業貸款建設社會化設施外)多數由學校借貸,數額大,周期長,有的地方提出仿照國家建設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辦法,實行政府財政貼息的長期貸款,即把還款期定為20~30年,政府財政付息,學校通過收費、創收等途徑,分期償還本金,這是一種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的辦法,在目前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育經費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進行有限度的試驗。當然,學校如何運用金融資本運作,需要慎重研究,一方面要遵循國家有關金融的法規和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與學校運行的特點和。
四、調整結構性短缺:強化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調節公平與效率關系的作用
在教育資源供給的短缺中,由于水平的差距,在不同地區和學校之間,存在著生存性短缺和發展性短缺這兩種類型的短缺,這可以歸納為結構性短缺。這種結構性短缺反映在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教育與城市教育之間、重點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的明顯差距。這種差距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和的原因而造成的發展水平和教育基礎的懸殊,例如地區之間的生均教育經費的差距,省與省差幾倍,縣與縣差幾十倍,鄉與鄉差上百倍,實際上是跨越幾個歷史階段的差距。這方面教育資源的相對短缺,有賴于經濟的協調發展,需要較長時間的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非均衡發展政策,教育投資向一部分學校傾斜,加劇了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結構性短缺,僅以生均成本核算為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差距,高等學校為3.9倍,中學為7.3倍,小學為8.8倍;城市的“標志性學校”與農村的學校相比,差距百倍以上。在教育的實際運作中,有一小部分學校具有超過當地消費水平的“豪華”設施,而相當多的學校則缺乏基本的辦學設施,僅以實驗儀器和圖書配備為例,尚有約60%的小學和50%的中學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相當數量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不能按月發放工資,全國拖欠教師工資達一百數十億元。這種生存性短缺反映了我國教育資源配置中的結構性失衡的嚴重性,政府在保證教育資源配置公平性方面的作用,是解決結構性短缺的關鍵因素。
現階段我國教育資源配置扣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原則要求為所有的學校和學生提供平等的機會和條件,政府應當公平地分配教育資源,保證基本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為了迎接國際競爭的挑戰,保證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需要,又要重點建設一批學校和學科,使之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這樣,教育資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這里的關鍵在于公平與效率的合理的“度”的現實選擇,例如在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關系上,政府的財政資源應當優先保證義務教育的基本條件,實現基教育的機會均等;同時,在此基礎上,政府盡可能擴大自身和社會的財力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在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關系上,政府的投資取向和政策選擇,首先是不擴大城鄉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則需要特別增加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解決農村教育面臨的嚴重的生存性危機。在一般與重點的關系上,要在保證一般學校生存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重點建設若干學校和學科,通過政府與市場的相互作用,促進學校之間、學科之間的相互和相互競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重點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重點投資的帶動效應。在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的關系上,既要承認區位優勢的客觀性和區域差距的長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人為地拉平地區之間的差距;同時又要運用經濟的、政策的和行政的手段,使地區差距不再繼續擴大,并且通過實行投資和政策適當向西部傾斜的戰略,為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創造條件。
1、教師資源共享
教師是辦學的主要資源。但是,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師資源卻存在結構性的不均衡現象:即部分民辦高等院校生師比例失衡,教師十分緊缺;而部分公辦學校和科研機構中,師資則存在著浪費現象。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國實施的是教師單位所有制,導致教師流動性不強,使現有的教師資源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教師資源共享。在高等教育的辦學資源中,最主要的是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專家學者們。不同高校之間可以采取講座、培訓、交流、訪談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提高區域高等學校師資的整體水平。學校應建立雙向流動機制,優化教師供給資源,提高教師供給資源的質量。一方面,從制度上、管理上鼓勵本校教師去其他學校進行交流、講座;另一方面,積極聘請專家、名家及業內人士到校為學生進行講授。(2)學生跨校修課、修學分、修學位。目前,很多高等學校都實行了學分制。一些地區在政府的幫助下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率先在本地區高等學校之間實行跨校選修課程,學分互認,有的學校甚至還開展跨校修習第二專業學位。跨校選修課程、學分、學位使學生們能夠聽到在本校無法聽到的課程,分享到優質的教師資源,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利用市場機制使高等院校優秀教師資源從宏觀上進行再分配,從而在本地區范圍內發揮更大的作用。
2、物質教學資源共享
所謂物質教學資源,是指辦學的儀器設備、實驗實訓室、圖書資料、網絡環境等硬件資源。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存在著結構性短缺和結構性浪費并存的問題,物質教學資源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解決區域內高校物質教學資源共享可采取如下措施:(1)教室共享。采用共享教室方法,民辦高校教務處在對新學期的教室安排時可以與辦公高校聯合,引進市場機制,簽訂租用合同,根據自身為主、就近共享原則,把部分教室資源豐富的高校納入教室資源緊張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提高整個區域教室的使用率,避免資源浪費和重復投資。(2)實驗實訓硬件條件共享。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教育部[2005]8號文件)精神,大力開展“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資源共享。積極促進某些高校的優質實驗、實踐條件為區域高等教育事業服務,創新管理機制,開放共享實驗資源,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全面提高本區域高校實驗實訓教學整體水平和使用效率。(3)圖書館共享。高等院校圖書館管理應該適應知識經濟發展需求,利用自身優勢和網絡條件,協調和整合區域圖書館資源,充分實現高等院校圖書館資源共享。例如,不同高校學生可以通用圖書證、開放網上圖書館等。高校圖書館還可以和地方圖書館實現共建圖書館、共建網絡圖書資源、整合區域圖書資源,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3、結語
多媒體資源也是數學教育資源的重要構成部分,但與其他資源相比較,多媒體資源的類型更豐富,它可以是一個與數學相關的實例,也可以是圖片或視頻,但從功能層面探析,多媒體資源比其他資源更具效用和價值.
二、利用教育資源,打造有效課堂
1.校內教學資源的采集與利用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通過兩個層面采集并利用校內資源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第一,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環境.環境是制約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在吵鬧的環境下,任何人肯定都不可能專心學習,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專注于聽講,以及專注于吸收知識.同理,創設蘊涵著豐富知識的課堂環境,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如,在教室的墻壁上設立活動的宣傳欄,并制作與課題相關的漫畫或小故事,在每堂課的開始前通過宣傳欄展示出來,漫畫或故事的內容隨著課題的變化而變化.如此,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第二,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同時,對于教師而言,學生也是一種可利用的教學資源.例如,在講“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可挑選四個學生,并給他們提供幾個明星的名字,讓他們分別說出自己喜歡的明星,每個學生只能選擇一個,最后根據他們的選擇分別以集合A和集合B的形式畫出對應關系.圖略.利用好“學生”資源,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利用校外數學資源,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是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利用好這些資源,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校外數學采集活動.每一堂數學課都有一些特定的知識,這些知識與人們在生活中的一些活動存在著重要聯系.由此,教師可結合數學教材中的課題內容,讓學生在課前采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生活中的數學案例.例如,在講“抽樣方法”前,讓學生去超市采集與抽樣方法相關的實例,如人們怎樣挑選商品,超市怎樣抽查供貨商送來的貨物,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現象,并以小組為單位,首先將學生所采集的數學現象在小組內整合、評比,其次在課堂上組織各小組之間進行評比,并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適當的獎勵.如此,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并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資源,從而實現師生的“共贏”.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打造有效課堂
1.1有利于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
目標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犯罪案件頻發,大部分案件的根源在于個別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或心理機制不成熟,引發學生極端思想,最終釀成悲劇。為了提高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增強心理素質,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學習和生活,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學生心理、身體、文化的協調發展,成長為具備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從而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1.2有利于滿足思想政治教育要求
高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發展階段,他們在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日益增多,一旦這些困難和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便極有可能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帶來重大影響,甚至降低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可以說,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三觀”的確立。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困難和矛盾,為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掃清心理障礙,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意識。
2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對策
2.1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高職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的特點有序開展,進一步完善內涵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使教育內容滿足學生心理健康、個性張揚和潛能發展的需要。具體教育內容包括:一是基本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端正學生對待各類心理問題的態度,并且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習掌握基本的心理保健知識。二是學習心理教育,使學生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環境,找到符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增長能力。三是性格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性格的優缺點,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性格,通過心理訓練課和個別指導,矯治學生的不良性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四是情緒調節教育,指導學生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通過開展適度的情緒調控訓練,培養學生積極穩定的情緒,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五是戀愛心理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建立健康友愛的男女同學關系,使學生掌握一些生理保健方面的知識,避免學生出現極端心理。
2.2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高職院校應整合和優化教育資源,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開展。首先,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如心理咨詢室、心理活動中心等,引進先進的設備,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心理專業圖書和資料,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物質基礎。其次,加大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心理咨詢室的成員均持有心理咨詢師的職業資格證書,使其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帶頭人。再次,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開通心理健康教育網頁、欄目和咨詢熱線,及時開導和疏解學生的消極情緒,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同時,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應當與時俱進,運用QQ、微信等社交聊天軟件,將心理知識直接分享給學生,使學生樂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為學生提供隱秘、方便的心理咨詢服務。
2.3運用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當運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滿足學生不同的教育需求,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首先,運用團體心理輔導與個別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兼顧學生心理問題的特殊性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團體心理輔導要面向一群有類似問題的學生群體,對這群學生進行心理矯正或治療,幫助這群學生認識到心理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的路徑。個別心理輔導面向某類特殊問題的個別學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了解和分析個別學生的問題,得到個別學生的信任,使個別學生自愿接受心理輔導。其次,運用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性和學生的主動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知識講座、活動競賽、網頁專欄等多種途徑,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障礙的調節能力。自我教育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尋求幫助的途徑,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設置心理專欄留言板等,使學生能夠在主動尋求幫助時獲取及時的心理指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再次,運用課程學習與學科滲透相結合的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體系。高職院校應保證一學期36課時的心理健康課程學習,為學生講授心理知識和自我認識的基本方法,使學生樂觀面對學生和生活中的挑戰,同時,還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對學科專任教師進行心理知識培訓,使心理健康教育長時間有效開展。
2.4建立心理健康預防機制
高職院校應當針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建立三級預防機制,從多個層面出發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干預,以此降低學生心理性危機事件的發生頻率。心理健康三級預防機制的構成與實施如下:第一級由學校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詢室掌控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局。心理教研室負責統籌規劃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安排,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相關內容。心理咨詢室的專業心理輔導教師負責開展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級由輔導員細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學生內部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加強自身的心理知識建設,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避免突發性危機事件的發生;第三級由學生會下設的心理協會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每個班級要選取一名心理委員,心理委員要接受心理協會的統一管理和培訓,使心理委員掌握一定的心理專業知識,能夠及時發現和疏導本班同學的心理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告知輔導員或心理咨詢教師,有效防止意外發生。
3結論
內容回顧-高等教育機制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保障,碩士論文影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制約因素。保持合理的高等教育結構,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高等教育資源流向活力和最率的高等教育活動中,不斷提高高等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從源
《怎樣寫基于資源配置引導機制的高等教育財政投入革新深思》由會計整理提供,轉載請保留地址: 繼續閱讀:怎樣寫上市公司管理層股權激勵與績效關系實證探討論文范文
三、革新制度推進高校學科發展
(一)現有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