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7: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學校學歷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成人;學歷教育;管理
成人教育是傳統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制度,對不斷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人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和分支,是以成人教育系統為對象,為貫徹國家的成人教育方針政策,執行成人教育法規,實現成人教育培養目標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連續活動。成人教育有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有脫產和業余形式,在具體教學形式上有面授、自學、遠程教育等形式。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成人學歷教育在我國很普遍的,大多數學校都開展此項工作,它可以使學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職學校成人教育的學歷層次一般有本科、大專、中專三種層次,本科、大專主要與高校成人繼續教育學院聯辦,盡管不是國家提倡的,但客觀上由于節約學生成本,市場是很廣擴的。中專層次主要面向農村培養在職人員。
1. 中職學校的成人教育管理機構問題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盡管開展成人學歷教育已有較長歷史了,但大多數學校沒有專門的成人教育管理機構,相關工作大多由相應職能科室承擔,但職能科室主要是承擔全日制學生的管理工作,因而成教工作成了這些科室的附屬工作。這對教學管理和學生學籍管理等都造成困難,甚至會造成管理上的混亂。因而,成人學歷教育管理在中等職業學校應當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規范成人教育教學管理。成人教育的管理機構不一定像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一樣,有較多層級管理機構,但必要的管理機構是要建立的。首先要有校級領導分管,其次要有專門的科室負責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再次就是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只有機構健全,職能明確,才是搞好成人教育管理的關鍵。
2. 中等職業學校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
(一)學歷層次多 中職學校成人教育的學歷層次有本科、專科和中專三個層次,各學歷層次的學生進校的渠道不同。本科、專科通過國家成高校入學考試,由高校辦理錄取手續入校,此種形式名職學校相當于高校成人教育的辦學點。中專層次主要是培養基層在職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不通過任何考試手段,一般是由項目承接機構組織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招生入校,與普通中職學生一樣實行學籍注冊。
(二)聯辦機構多 成人學歷教育有學校自主招生的,但學生數量有限,與其他機構聯合辦學的學生數量較多。大專和本科主要與高等院校聯辦,中專層次較為復雜,有行政主管部門、政府、其他社會團體、慈善機構等。由于不同聯辦單位學生來源不同,目的不同,管理要求有差異,在管理上帶來的問題相對較多。
(三)專業多、各班級人數差異大 各中等職業學校一般都與高校聯合辦學與自主招生相結合開辦成人學歷教育,專業數量比較多,專業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但有的專業、班級人數多,有的人數少,甚至有的專業、班級一個級只有幾個人,因此有時一個班有100多人,甚至200多人,有時有的班級只有幾個人,給教學安排和教學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3. 中等職業學校成人學歷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學生學習目的不統一 參加成人學歷教育的學生來學習的目的多種多樣的,多數學生是因為晉升職稱、晉升職務和晉升工資的需要,目前也有相當一部份年齡較小的學生是因為求職的需要,只有極少數學生是為了學到實際知識和技能。由于學習目的不同,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也就不同,學習的效果自然就不同。
(二)成人教育學歷文憑社會認可度低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由于國家成人教育管理混亂,社會教育機構為追求經濟利益,降低教學質量,使成人教育文憑含金量下降,造成目前社會對成人教育學歷認可度越來越低。現在國家對用成人教育學歷參加各種考試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有的晉職、晉升也受到限制。
(三)學生工學矛盾突出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解決起來最困難的問題之一。來參加成人學歷教育的學生大多數是中年人,已經拖家帶口,在單位還是業務骨干,一到脫產學習就問題多多。有的單位支持不夠,請假困難,或是工作崗位特殊無法脫身;有的身懷有孕、臨產或在產褥期;有的家庭有特殊事務等,總之都是不能正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習和考試。
(四)沒有專業成人教育教師 無論在高校還是在中職學校,成人教育的教學工作都是由全日制教師來承擔,但教師主要精力是集中在全日制教學上,研究的也主要是針對全日制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很少顧及成人教育。教師在觀念上也不重視成人教育,安排到教學任務就采取應付的辦法,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4. 制定合適的管理制度,保證教學質量
(一)管理原則
原則指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管理原則是決定整個管理系統的結構和運轉的基礎。成人教育管理原則是成人教育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指導原理和行動準則,是進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從本質上說,成人教育管理活動是國家意志和教育管理客觀規律的體現,因此我校成人教育管理活動所遵循的管理原則,是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為依據。為了實現特定的成人教育目標和管理目標,學校根據不同聯辦機構的要求、成人教育規律的特點和規律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共性、切實可行的、便于操作的管理措施。
(二)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制度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必須制定較為完善的、系統的教學管理制度。制定教學管理制度要根據管理原則進行,它必須切實可行,便于操作,且要符合學校的具體情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在制定過程中需要科學規劃、充分準備、多番討論。管理制度至少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學籍管理制度,包括學生入學與注冊、請假制度、考勤制度、違紀的處理與處分;二是教學管理規定,包括教師選派制度、教學計劃、排課制度、教師職責、考試制度、教學督查制度、學生成績管理;三是教學評價制度,對教學過程怎樣進行評價等。管理制度規范了學校校對成人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從學校內部本身而言,管理各部門和教師知道了自己的職責是什么、應該怎樣做,相當于“有法可依”。作為學生而言,他也知道自己在學校學習期間應該怎樣學、怎樣完成學歷。
5. 討論
(一)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成人學歷教育勢在必然
1、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師得到充分利用 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成人學歷教育,是在完成全日制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進行的,成人學歷教育一般都安排在寒暑假,那段時間教學設備是閑置的,教師是休息的,因而不影響全日制學生的教學。充分。
2、學生就近入學,學習成本低 成人教育學生一般都是在職職工比較多,多數已成家立業,到省城或外地學習,花費高,而中等職業學校一般各專業在地區所在地就有,如能就近入學學習,成本則大大降低。
3、社會需求大 在職職工中低學歷是普遍現象,而社會的發展對學歷的要求較高,無論職務晉升、職稱晉升、工資提高等都與學歷掛鉤,因而提升學歷是這部分人的利益訴求。
(二)中等職業學校必須規范成人學歷教育管理
1、中等職業學校只能開辦與學校專業相關的專業 中職學校只能利用好自身資源優勢,培養合格的、有專業技能的畢業生,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社會效益。不能什么專業都可開辦,不管有無實驗條件、師資條件,只顧經濟利益,忽視社會效益。作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審查辦學資格,辦學條件。
關鍵詞:成人學歷教育;經費預算;經費支出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7-035-02
教育作為一項準公共產品,同時具有部分消費的競爭性和排他性。成人學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為高等教育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其在競爭性與排他性方面的表現更為明顯。
一、成人學歷教育經費體制
目前,我國采取的是多渠道籌資的教育經費體制。建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輔以征取用于教育的稅費,收取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校辦產業收入、社會捐集資收入和建立教育基金制度等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體制。
成人學歷教育學生的款項,其經費來源僅僅是收取學生的學費。成人學歷教育收費由政府部門進行定價,其學費標準自1999年北京市發改委確定后,12年來沒有絲毫變化。本科為4.5元/學時,專科為4元/學時,在所有教育形式中是最低的。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教育成本不斷增大,很多學校還把成人學歷教育的學費收入當成了學校創收的重要來源,不斷要求其擴大收入。
成人學歷教育成本逐年增加,但學費標準卻十幾年不變。低學費不僅僅造成高校的困難,同時使得學生對于成人學歷教育的學籍不是那么重視。每年流失的學生不在少數,而其在經濟方面幾乎沒有損失。但對于學校來說,流失的學生必然造成經濟損失,且目前政策不允許辦學單位補充流失學生數,所有的損失不得不由辦學單位及本來有機會上學的學生來承擔。
二、成人學歷教育經費預算與經費支出
(一)成人學歷教育經費預算
教育經費已經納入國家行政預算當中,但當前我國教育預算管理體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主要來源于財政管理體制。在舊的預算編制中,只是按功能分類,預算沒有細化到二級單位,教育事業費屬于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類中的款級,因此,教育經費在人代會上不能被直接審議,形不成統一的教育預算。
目前,各高校所辦成人學歷教育也納入到預算和決算機制中。根據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學費收入全部上交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委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下撥返還。而辦學部門如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繼續教育處等將當年預算情況報請學校審批,預算方法多采取的是經費=學生學費×學生人數×比例。
高校承辦成人學歷教育面臨很多問題,一方面學校要求降低成本,一方面辦學的學院必須考慮辦學中各種必要的支出。很多時候,學校在審批辦學學院經費時缺乏科學的計算過程,僅僅以一個給定的百分比就決定了其預算多少,而不考慮實際的問題。諸如成人學歷教育的課程是否計人教學任務,在教師晉升職稱時有無作用,成人學歷教育教師休息時間上課所得回報,上課教師之間學時平衡的問題等。
(二)成人學歷教育經費支出
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的特點是:一是兩個支出:公共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和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指標。我國目前公共教育占GDP的4%,占財政支出的17%。二是三個增長:教育費用、教師工資、學生人均公用費用。三是教育經費在小學、中學、高等教育之間分配不均,高等教育過重。四是教育支出的項目結構仍需進一步合理、規范。
成人學歷教育經費的支出在項目結構中仍需進一步規范,獲得審批的成人學歷教育經費主要分為教學經費和管理經費。教學經費的使用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按照各學院所承擔的學時數進行經費的撥付,即教學經費的形式。二是由辦學學院全部外聘教師進行教學,支付教師酬金的形式。前一種形式比較適合綜合類院校,學院建設、學系建設比較健全的高校,它完全可以自己消化全部專業學生的教學。后一種適合教育教學資源缺乏的辦學單位,它通過外聘或者說是二種轉包的形式將教學活動商品化。三是以上兩種形式的結合,這也是目前高校采取較多的方式,在考慮成本的情況下,部分課程自己承擔,部分外包,綜合運用來降低成本。當然在給予教師酬金的時候,需要考慮上級財政部門對辦學單位的要求,例如,在人員經費支出上的比例控制等。
三、成人學歷教育經費使用面臨的問題
(一)盲目擴招導致的惡性競爭
近年來,成人學歷教育的生源人數逐年小幅下降,對于辦學單位來說,沒有生源就沒有生存。因此,各辦學單位想盡辦法招攬生源,出現了違規招生,不實承諾等現象。同類型成人學歷教育辦學單位彼此之間搶奪生源,采用低分錄取、放松出口等方法吸引學生。惡性競爭使得成人學歷教育的社會形象有所下降,其證書的社會認可度不高。
(二)追求利益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根據支出函數和成本函數的有關內容,成人學歷教育的學生其支出和成本相對簡單。成人學歷教育學生檔案不進入高校,僅僅是到校上課,其與學校的關系相對游離,而學校對其的管理力度也確有不足。在考慮其成本時,除了學生培養的成本,科研成本、社會服務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高校對于成人學歷教育的認識存在偏差,單純追求其經濟利益,甚至將成人學歷教育當成高校行政經費的重要補充。
各院校在辦學過程中采取擴大生源,增大學費收入的辦法來保證辦學的“不虧”,這就導致了近年來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質量有所下降的情況。理論授課成本相對降低,實驗課成本很高,以至于絕大部分高校在成人學歷教育課程設置上取消了實驗課的學時,或采取不做實驗、光盤教學的方式,使得上課效果大大下降。
1,本辦法所指非學歷教育培訓,是指除技師,技工崗位職業技能培訓和認證考試以外的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及認證考試(之下簡稱職業技能培訓及考試)的組織實施和由自學考試行政部門管理的(除國家英語等級考試(CET)以外)面向社會進行的各種等級考試(包括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前培訓及考試的組織實施以及各行業單位委托的崗位技能培訓,教學單位,部門聯系的其他各種培訓,不占用學校招生計劃的聯辦研究生班,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形式的培訓.
2,學院非學歷教育培訓工作,由繼續教育學院統1歸口管理.繼續教育學院是全校非學歷教育培訓的組織管理部門,負責對全校各種對內對外非學歷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和管理.
3,非學歷教育培訓的管理:
1,由國家頒發證書的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及考試和各種等級考試的考前培訓,原則上由繼續教育學院負責組織.繼續教育學院培訓中心根據國家職業技能認證考試和等級考試要求,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教學.所需教師和教學設備由繼續教育學院協調有關部門解決,發生的費用由繼續教育學院從非學歷教育培訓費中支付,并計入培訓成本.
2,各行業各單位委托的崗位技能培訓,由培訓部門根據送培單位要求,制定教學計劃,報繼續教育學院審核后組織教學.所需教師和教學設備由培訓部門協調有關部門解決,發生的費用從收取的培訓費中支付,計入培訓成本.
3,為積極推進培訓工作,各教學單位,部門均可開展各類型培訓工作,但事前需將培訓項目及培訓收費標準,培訓方案,培訓時間等相關資料書面報告繼續教育學院.經繼續教育學院審核,報分管校長批準后,方可對外組織實施培訓.繼續教育學院應負責對各院系組織的非學歷教育培訓進行管理,指導,促進學校非學歷教育培訓總體質量的提高,以維護學院對外培訓的信譽和形象.
4,為確保學校培訓市場的正常秩序和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凡是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私自組織的教育培訓,或不按報批內容規定組織的培訓視為違規辦學行為,學校將停止其辦學并扣除其年終學校成教目標獎,并根據情況,會同有關部門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對違規責任人予以處分,造成的1切損失自負.
4,非學歷培訓經費分配辦法:
1,各種非學歷教育培訓所收培訓費總額(不包括聯辦單位分成部分)的10%上繳學校;80%用于培訓單位的培訓成本,培訓管理費和部門經費;10%劃撥給繼續教育學院作為發展學校培訓事業經費,用于學校培訓工作的市場開拓發展費.
2,各種職業技能認證考試和各種等級考試所收費用,按"以考養考"原則,用于組織考試所需考務等費用,自負贏虧.
3,培訓費由培訓單位到計財處領取正式發票后統1收取,交學校財務,由學校計財處和繼續教育學院核對后,按照確定的分配比例進行劃撥使用.
關鍵詞:終身教育;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終身教育理念的廣泛傳播,為非學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適宜的土壤。多年來,我國很多高校對非學歷教育進行了一些探索,但大多數效果不理想,沒能讓非學歷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的非學歷教育多數被各種培訓機構所承擔。雖然現在的情況還不樂觀,但是普通高校具有人才優勢、信息優勢、科技優勢和教學優勢, 可以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了解企業及市場需求,根據學校的專業特點和優勢安排不同的可供選擇的培訓項目、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制作培訓項目菜單,積極向企業、事業單位進行推介。使普通高校成為傳播非學歷教育最活躍的力量之一,通過多渠道、多種手段,廣泛地開展各種成人非學歷教育,增加人們獲取知識的機會。
一、非學歷教育各方面的界定
非學歷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供求”關系規律來組織培訓、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規模, 并期望按照經濟的一般規律取得回報, 以使自身得到更大發展。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專業優勢,這為非學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鑒于有關非學歷教育的性質、內容、目標、對象、課程設置、教育手段等方面的認識還存在許多疏漏、偏頗之處,這對日漸蓬勃興起的非學歷教育產生一定的阻礙。
教育性質——高校非學歷教育是在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學制以外的無權授予學歷證書的各類教育活動,沒有入學資格的嚴格限制,沒有學時長短的固定安排,結業時一般不設統一的考試,重在學習過程的參與和學習意義的理解,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自覺自愿的活動。高校非學歷教育屬于中學后教育體系,可以有多次重復性。它是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終身教育觀的重要體現。
教育內容——主要進行崗位培訓,就業與再就業培訓,專業技能和專題知識培訓,職業技術等級培訓與定向培訓;此外,家庭與生活教育、社會與閑暇教育、社區教育將不斷走進非學歷教育的課堂,成為逐漸興起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目標——促進受教育者知識、技能的增長,拓展受教育者的職業選擇空間和提高生存智慧,增強適應社會和發揮自我的能力;強化受教育者的職業傾向、職業敏感、職業情懷,深化專業研究領域;增進受教育者的意志、人格的完善,提升生活質量和道德水準;愉悅心靈,發展個性,健全素質,成為創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力量。
教育對象——不分年齡、性別、層次,超越學歷、資歷、履歷,遵從學習者的主觀需要和職業安排,為一切有志于學、有心向學甚至是閑暇教育者提供最廣泛和最細致的服務;根據學習者的動機不同,可以分為主動學習者和被動學習者;根據學習者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為單位派出者和費用自助者;根據學習者學習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職業求助者和生活陶冶者,等等。
課程設置——因受訓的目的和性質不同以及時間長短的差異,課程設置變化多樣,呈開放性、靈活性等特點,可以采用“菜單式”、“板塊式”課程以迎合受訓者的需要。這種課程組合也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時新的而非陳舊的。實際考察、研習討論、實踐操作會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教育手段——在師資上,大部分為兼職者和自愿服務者,但多是這個學科領域的專家和教書育人的行家;在教學設施上,實驗設備、教學環境及學習資料方面充分滿足學員的需求。可以預見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像衛星傳播技術、多媒體網絡技術會大量地應用于高校非學歷教育,以期達到教育的廣泛性、普遍性之功效。
二、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對發展非學歷教育認識不到位,發展力度不夠
就社會來說,學歷主義[1]的存在是和現實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的,學習、工作生活已經成為人們交替進行的生命過程。人們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在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得到了極大的心理滿足,這是一種“學習化生活”的享受,那種只把學習當作某種“敲門磚”的觀念是膚淺和庸俗的;就學校來說,目前非學歷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步被高校所承認,但重視程度遠不如學歷教育,輕視非學歷的觀念還未根本轉變。所以,要從理論上確認成人非學歷教育的本質屬性是社會生產,才能在實踐中對其真正重視起來;[2]就個人來說,追求高學歷本無可厚非,但若是為了追求高學歷才去求學讀書,就難以獲得真才實學。
(二)培養培訓模式陳舊,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
非學歷的教育效果要具有速成性和速效性。與普通學校教育相比,它具有階段性、周期短的特點。而現階段的課內知識及其應用,在教學中多采取模擬性手段,理論的顯現過程也是演繹式的。這些都和實際應用基本上形成脫節狀態。非學歷教育的內容不存在課程的概念,它只是某一項目和某種需要所必須具備的相關知識。一般并非為了積累而學習,是為了“實際需要”或“馬上使用”而進行學習,目的性既明確又具體。它很少追究理論產生和發展的源淵,只注重其使用價值。對非學歷教育的學員而言,無論在職與否,其參加學習都要受到社會分工的客觀約束,與他們擔任的社會職務和義務密切相關,并為其服務。其學習與工作、生活需求高度吻合,從而使教學內容緊扣需求這一實際。因此,在非學歷教育中自然就形成了教育、生產和科研的有機結合,使學習與需求、知識與應用之間的距離縮短到最低限度,使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快速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但應當指出,我們所強調的速成,是指既要“速”又要“成”,不能缺一。
(三)管理隊伍專業性不強,缺乏市場管理和運作經驗
管理工作對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管理者的理念、管理運行機制、管理隊伍的素質和水平來體現的。時代的發展必將對成人高校管理人員尤其是非學歷教育的管理隊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高校繼續教育管理隊伍的素質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不少培訓機構不重視培養繼續教育管理人員,致使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仍然不高,缺乏市場開拓精神和市場運作能力。當前,對于高校來講,迫切需要樹立“經營大學”的思想,要有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因為,管理可以出效率,管理可以出效益,管理可以出質量,管理可以出水平。很多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管理的問題。所以,應當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管理工作,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工作。
(四)缺乏專門師資隊伍,培訓質量難以保證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培訓機構都還沒有組建一支專門的繼續教育師資隊伍,主要是靠兼職教師從事非學歷培訓,他們分別來自師范院校、綜合大學、公司企業或科研機構,有的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缺乏理論知識;有的學富五車,但教學技能匱乏,而且在聘請教師時隨意性較大,教學任務主要靠教師的誠實度來完成,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管和考核。因此,組建具有豐富培訓經驗的教師隊伍,是當前各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的當務之急,也是形成非學歷教育特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措施之一。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的教師隊伍,普遍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師資匱乏。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學院的教師幾乎都是由專業院系的教師兼任, 真正從事非學歷教育的教師非常缺乏。普通高校教師從事的是普通教育,對非學歷教育的特點和經驗明顯不足,這就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二是教育工作者觀念陳舊。成人教育對象的特點決定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即師生關系區別于普通學校。正如第三屆成人教育國際會議提出的“傳統的師生關系應該變為參與和互教為基礎的一種組合”。就是說非學歷教育的教師就是“幫助者、指導者、鼓勵者、咨詢服務者和資源提供者”,是“顧問和協助者”。[3]而許多非學歷教育工作者面對教育對象的變化無動于衷,固守傳統的普通教育模式,以“課本”、“課堂”、“灌輸”為中心,扮演著不適當的角色。
三、 對策與建議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對普通高校自身建設
普通高校必須在新的形勢下確定自己的位置,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和特點,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堅持樹立大教育、大培訓觀念,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結合,堅持學校教育形式和其他各種教育形式相結合,堅持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養實用型人才,進一步完善制度,主動適應終身學習的發展要求。在辦學理念上要樹立為社會、為考生主動服務的意識,以成人為中心,以成人的需要為中心,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己任,使學員通過學習能夠真正提高生存競爭能力,個人的才智和價值得到最好的體現;要充分考慮成人的身心特點、社會經歷、知識水平等方面因素,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和網絡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二)建立評估體系,確保培訓質量
1.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
政府應發揮在非學歷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導向作用,重視質量保障機制的理論研究。建立一個統管高校教育質量的全國性組織,致力于促進和支持非學歷教育與標準的持續改進。政府應該建立非學歷教育質量管理的指導性文件,設置質量標準、評價指標體系和論證制度,并及時將有關質量保障的文件、審查鑒定和評估結果向公眾公開,使公眾了解各校的質量和水準。
2.以社會為主體,市場機制為核心監控體系的建立
應逐步從以政府為主體,轉向以社會為主體,讓社會參與監督和評估教學質量,并將高校畢業生質量的評估作為社會評估的主要內容。政府應推動建立以社會為主體的教育評價社會中介組織和教育評價專家隊伍,積極支持、發展社會學術團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新聞媒體的教育評價活動,通過立法對之進行引導和規范,促進社會評價的健康發展。同時,應加強對民間評估機構的研究與借鑒,并對評估機構的組成及其評估活動的實施加以規定、監控和調節,并逐步形成制度。
3.全方位、立體化監控網絡
建立國家、區域和高校有機結合的全方位、立體化監控網絡。各地區要制定非學歷教育質量保障細則,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非學歷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聽取本地區用人單位對非學歷教育教學工作和畢業生質量的意見,建立國家、地區級的非學歷教育畢業生社會評價信息庫,逐步實現對非學歷教育的計算機網絡化評價。
(三)加強與企業、行業協會等部門交流合作,共同舉辦教育培訓項目
1.以職業培訓為發展方向,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成人教育的發展方向應是向“職業培訓”發展,與行業、部門合作是發展非學歷教育的切入點。各級考試部門要注重與產業部門和行業進行合作,發揮產學結合的優勢,逐步改變單一的學歷教育模式,推動學歷證書與部門、行業、職業資格證書的結合。要為需要知識的人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氛圍,使學生能自愿接受教育和自覺學習,這就需要從教育形式、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適應學生學習,尤其在專業和課程設置上要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并要不斷創新和完善。
2.科學定位,辦出特色
高校非學歷教育辦的是否有活力、有競爭力,關鍵看是否有辦學特色。高校必須強化特色意識,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而是否有特色,又往往取決于學校是否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科學定位。定位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成人性。成人性是指成人教育是為成人服務的,應以滿足成人的生活、發展需求為核心,選擇適合成人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高校必須建立起主動適應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辦學機制,辦學的結構、規模及人才培養模式都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實際相適應。
3.教育與產業聯合
教育市場化的唯一解釋是將教學內容和體現市場需求的產業相結合,才能實現滿足社會需求帶來的經濟效益,充分體現教育的市場性非學歷教育如果不和具體的企業、項目結合,就無法得到可觀的經濟回報。將教學內容和某一企業、行業的需要聯合,是知識盡其用、教育有回報的最有效途徑;而在產業中的市場運作結果,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最真實評估。
4.推行“雙證制”,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溝通與并重
國家教育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并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并重的“雙證書”制度,這給成人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在此基礎上成人教育進行了重大調整,即在繼續辦好學歷教育考試的同時,與行業部門合作,積極開展職業資格的教育與培訓,并將此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成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成人教育應重新定位,從制度上改變以往那種單一的學歷教育模式,逐步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和培訓的融通。在我國,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在國家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兩者是不同教育或培訓體系下的產物,兩種證書在培養目標、培養方式、操作運行的依據和結構等方面有很大區別。為了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就必須盡快將兩者納入一個科學、規范的教育培訓網絡中進行融通。因此,成人教育中的“雙證”溝通與銜接體系,實現“雙證書”并重的制度,即在成人教育中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相互溝通與銜接,已成為目前亟待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5.大力發展師資隊伍建設
要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綜合考察師資力量的總體水平,細致考慮教師的使用、培養、流動及自然減員等方面的因素,建立能進能出的合理用人機制,制定科學的補充計劃,提高教師的學歷結構。首先,采取得力措施,優化教師隊伍成才環境。教師隊伍的優化,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寬松的學習環境和高質量的生活環境是促使教師順利成才的基本保證。在管理上,要轉變管理人員的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政策上要體現激勵競爭機制。其次,強化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繼續教育,建立定期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質量,從而達到優化教師學歷結構、職務結構、學科結構的目的。并以高層次培訓為重點,著眼于加強師德教育,更新和拓展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推動學科發展。第三,加強兼職教師的選聘和管理。[4]兼職教師是學校或辦學機構根據教學的需要,從社會上、企事業單位、普通高校或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教師、工程技術人員中聘請的教學人員。這些人員的特點是,大都是生產和教學中的業務骨干,有較強的業務能力或教學能力,因而是非學歷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必須對兼職教師的組織管理給予足夠重視。
四、制度保障
(一)宏觀層面
要抓緊相應的法律法規政策建設,以促進高校成人非學歷教育的有效開展。盡管成人非學歷教育遵從自覺自愿的原則,但是國家制定有關行業和部門通行的規則和基本的準則并且把它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還是十分必要的。許多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非學歷教育的立法工作。如美國在1966年頒布了《成人教育法案》,后來又陸續頒布了《全面就業與培訓法案》(1973年)、《工作訓練伙伴法案》(1982年)、《再就業法案》(1994年)等,除了美國之外,許多其他發達國家也都把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作為成人教育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并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成人教育或終身教育法律體系。[5]我國經過多年的努力,也相繼出臺并實施了一系列教育法規,比如1996年的《職業教育法》、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但是在中國劃分的四大教育體系(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唯獨沒有成人教育法。所以從經費投入、辦學機制、管理與監督等方面尚缺乏明晰的法律保證,這對成人非學歷教育的健康有序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另外,地方政府和社會團體要給予相應的制度、經費支持,切實保障高校成人非學歷教育的有力開展。地方政府可以根據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需要,在與國家政策法規相一致的情況下,制定具體的規范、條例,使成人非學歷教育落到實處。
(二)微觀層面
非學歷教育微觀管理研究,應堅持從實際出發,轉變思路,從成人教育的封閉模式、奉命辦學模式和沿襲普通教育模式,走向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我國進入關貿總協定所需要的成人教育開放模式。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質量。我國高校要增強國際競爭力,必須順應教育發展的世界潮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要借鑒海外先進教育管理體制和機制,在教育觀念、運行機制、管理體制、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各高校要努力增強辦學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加強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優化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五、結語
總之,高校不能把成人非學歷教育僅作為附屬工作、僅當成經濟利益的渠道來對待,而應該把成人非學歷教育和學校的戰略重點、發展聲譽聯系起來,把成人非學歷教育培訓作為學校的一塊品牌推向社會,贏得民眾的尊重和認同。高校應有功能齊備、職能明確的繼續教育培訓機構,有專門的教學場地、實驗設施、學習資料,有相對固定的高水平的師資,以及其他配套服務體系。同時,在成人非學歷教育市場還遠未發育成熟的今天,高校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從而促進成人非學歷教育的快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承先.教育大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張維.成人教育學[M].福州:福建出版社,1995.
[3]姚艷杰,姚靜.普通高校非學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3).
關鍵詞:非學歷繼續教育;現狀分析;思路對策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一、新疆大學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
我國高校的繼續教育是高等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意義是眾所周知的。隨著社會發展與變革,繼續教育也在發生著一系列深刻變化,學生與社會的需求日益提高,繼續教育質量與管理水平面臨種種新的挑戰,尤其是非學歷教育是繼續教育不斷探索的新模式。為了構建與社會同步發展的繼續教育,要從辦學規模、教育層次、學科設置、運行機制、管理隊伍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開展研究與實踐探索,才能全面提升繼續教育質量。多年來,新疆大學積極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培養了大批應用型、實用型人才,為服務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從新的形勢要求來看,繼續教育競爭激烈,非學歷繼續教育任務繁重,學校目前的非學歷繼續教育在質量與管理上都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這與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不相適應。主要表現是:
目前,新疆大學的各教學院系、包括部分行政管理部門都設有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在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學校的繼續教育學院內設立培訓部(培訓中心)在負責非學歷繼續教育管理。但由于學校缺乏校級層面的統籌管理機構,各學院、各單位的培訓工作基本上是各自為政、自由發展,處于非公平競爭狀態,從管理機制上看,缺乏學校的統籌與監督,管理制度也不夠健全,這種分散的、“地攤式”的非學歷繼續教育管理模式弊病很多,已成為限制非學歷繼續教育良性發展的“瓶頸”,也直接影響了非學歷繼續教育質量。因此,統一規范管理是推動高校非學歷教育管理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和必然趨勢。
新疆大學目前開展的繼續教育培訓項目主要面向企業、事業單位,其中包括各學科骨干教師培訓、骨干教師通識培訓、校長及后備干部培訓、公安干警培訓、地方科級干部培訓等方面,還辦有一些科技類和人文類培訓,如IT類、經濟類、語言類等。大部分社會培訓都涉及人才素質提高等內容,但培訓層次相對較為低端。因此,學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如果除掉政府委托項目外,其他從市場發展需求所獲得的培訓項目規模偏小,也影響了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全面發展。
從目前新疆大學繼續教育發展實際狀況分析,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一)對非學歷教育發展的戰略認識還有待提高
新疆高校普遍重視發展學歷教育,對新形勢下非學歷教育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甚至還是沿用傳統觀念與習慣做法,將非學歷教育未納入高校教育的主流之中,甚至將其視為各單位從事創收的一種途徑。事實上,新時期加強非學歷教育的意義已遠遠不止于經濟方面,除了培養社會各類人才,它還擔當著提高高校的社會聲譽、增強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創建學校品牌的作用。正如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胡東成所說:“現在高校面臨兩種人才的培養,一種是學歷教育,一種是繼續教育。前者是潛在的人才,后者是現實的人才。從某種意義上講,后者是學校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徑。……如果我們現在能在現實的人才中培養一部分有發展前途的人,把他們培養成單位留得下、穩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無疑將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社會聲譽。”所以,如果高校對非學歷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認為非學歷教育發展可大可小、可有可無,或即便發展,對其認識也只是停留在經濟效益層面上,對社會效應缺乏應有的認識,會使非學歷教育無法得到有效發展。
(二)對非學歷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利用還明顯不足
繼續教育工作是對高校辦學能力的一種考驗。高校面臨的考驗不僅僅在對學歷教育、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等方面,還包括在繼續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好學校的教育資源,如何整合和引進社會資源為非學歷教育發展所用,以提高繼續教育的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提高非學歷繼續教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已是當前非學歷繼續教育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這一方面的研究與實踐還很不足,一是缺乏共識,二是缺乏機制,也就是說,在學校內部還沒有建立整合校內外各類教育資源來充實學校培養人才的實力的體制機制。
(三)非學歷教育輻射或涉及的培訓領域偏窄,培訓層次還處于低端
目前,新疆大學非學歷教育培訓主要集中在教師、機關事業單位的培訓項目上,對其他的一些領域,諸如企業的總經理、總裁、高管等高端培訓和研修班,大部分都還沒有開展,即便是在各類教師培訓上,也只是承擔了政府委托的單一任務,還沒有主動對其進行全面細分,實行個性化的多元化培訓。事實上,僅就教師教育培訓來說,就存在一個巨大的非學歷教育培訓市場,需求與開拓空間都很大。在非學歷教育培訓層次上,學校也還未辦出具有自身優勢特色的非學歷繼續教育,也就無法將培訓層次進一步提升、規模進一步擴大,無法將非學歷繼續教育推向高端層次,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更為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四)非學歷教育管理機構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師資隊伍的專業性水平還不夠高
目前,學校在管理機構設置上,還沒有形成全校統籌協調的管理機構;在管理體制機制上,也缺乏統一、規范、嚴格的規章制度,標準化程度不高;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大部分是依托全日制學歷教育教學的教師,缺乏專門化、職業化、綜合素質高的非學歷教育教師隊伍。因此,學校的非學歷教育管理比較凌亂、各行其是,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教育教學質量上,也缺乏與社會培訓機構可競爭、可合作的整體能力與綜合實力。
(五)非學歷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管理效率不高
雖然學校繼續教育管理方式較之以前有所改善,但很多管理方面仍然停留在最原始階段,還沒有構建專門的管理信息網站和內部局域網。在學生登陸學校網站就可以查詢考試成績、學校最新的考試信息和培訓招生報名資訊、建立學生與學校間的網絡互動等方面都還有較大差距;從事非學歷管理的人員還主要是依靠手工勞動進行,簡單的重復勞動也時有發生,造成一定人力浪費。
二、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現實需求
根據新疆自治區《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新疆未來10年是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自治區要實現科學、跨越發展,與全國同步邁入小康社會,必須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作保證。為了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將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從而實現以人才的跨越式發展支撐新疆跨越式發展,以人才的優先發展促進新疆長治久安。
近年來,新疆人才工作總的形勢較好。但從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和長遠看,全區人才發展與內地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主要問題是:人才資源開發投入不足,人才結構和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高層次人才嚴重匱乏,人才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人才穩定和引進難的問題仍然突出,人才工作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創新,人才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因此,自治區預計到2020年,將重點培養開發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等經濟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約8萬人;宣傳文化、教育、科技、衛生、政法、防災減災等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約15萬人。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確立新疆人才競爭的比較優勢,進入西部人才強省(區)行列。到2020年少數民族人才比例要有明顯提高,培養造就1000名少數民族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萬名各行業領域的中青年少數民族專業技術骨干、500名少數民族優秀經營管理人才。
同時,自治區考慮到不同領域人才發展特點,要重點培養造就一批善于治國理政的領導干部和基層干部,一批經營管理水平高、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優秀企業家,一批國內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一大批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頭人,一大批職業化、專業化的高級社會工作人才。因此,自治區計劃在現代工業、生態環境等領域,每年支持和培養100名具發展潛力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爭取國家和援疆省市支持,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建設一批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每年選拔100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和緊缺專業優秀大學生進行定向跟蹤培養。到2020年,培養宣傳思想文化領域領軍人才和學術帶頭人500名,緊缺人才5000名;充實基層政法人才2萬人,培養情報研判分析、刑事科學技術、刑事偵查等高層次、復合型專業人才8000名,引進和招錄法學、計算機、心理學、信息工程、司法鑒定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1萬名,培養和引進外語人才800名;到2020年,全區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專任教師學歷學位和職稱結構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高職高專院校專任教師達到1.1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達到2.2萬人,其中“雙師型”教師達到70%以上等。
從上述自治區對未來人才的需求來看,高校要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實現各行各業人才和管理者實現知識、能力的“梯次漸進”服務,要進一步加大繼續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自治區從人力資源短缺轉變為人力資源豐富和優化——這也是黨政干部、企業高管、各類師資等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內在需要。高校的社會責任是加快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建設學習型社會,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大學責任就是要推動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推動學校與社會經濟活動更加密切地融合和對接,建立高校、政府和企業的合作平臺。因此,高校一定要充分認識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重要性,要在推動非學歷繼續教育中有所作為,多做貢獻。
三、建設適應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思路對策
新疆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區部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目前,學校有81個本科專業,10個國家特色專業,8個自治區緊缺人才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23個學院,4個教學實踐中心;學校具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涵蓋了各類專門人才培養的主要領域。多年來,學校與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多有合作,為新疆經濟社會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因此,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為社會發展培養和提升應用型非學歷繼續教育人才,依托新疆大學具有非常好的學科專業基礎。
近年來,通過政府調控、行業指導、單位自主、個人自覺的多方努力為開展非學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與環境,使非學歷教育得到規范有序地發展。目前,國內許多高校對繼續教育中的非學歷教育培訓越來越重視,并逐步將此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繼成立了繼續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研究院,結合學校建設實際,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較好成效。因此,大力推動非學歷教育是新疆大學繼續教育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其思路對策是:
(一)提高認識,準確定位,加強對非學歷教育的領導
首先,各級領導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非學歷繼續教育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高校發展非學歷教育對學校提升服務社會能力的重要性,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來研究和定位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才能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繼續教育的辦學質量。學校開展各種非學歷教育和培訓,要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根本宗旨,以促進各類人才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為基本目的,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繼續教育學習需求,從而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發揮主力軍作用。高校要明確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責任和義務,構建校級層面的統一規范的管理體制機制,特別是在更新繼續教育管理制度,規范市場運作等方面提高認識,加強統籌管理的力度,保障非學歷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
(二)轉變觀念,樹立符合非學歷繼續教育規律的人才觀念
有學者指出,高校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學歷教育向非學歷教育、高端培訓轉變;二是內部向外部轉變,在充分調動學校內部資源的前提下,努力拓展外部市場,尋找內部優質資料向外部輻射的結合點和落腳點,實現繼續教育的生根、發芽;三是從國內市場向國外市場轉變,從最初的國內小市場逐步走向國際市場的辦學定位,實現國內國外的繼續教育兩頭開花的局面。
與高校的學歷教育不同,非學歷繼續教育具有明顯的市場特點,受人才需求市場影響特別顯著,其培養培訓的根本目的也在于為社會和市場培養出大批急需的、適用的各類應用型人才。因此,非學歷繼續教育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不斷探索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的人才培養規律和人才評價體系。這就要求從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各類人員要樹立起市場意識,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成本核算為基礎,以綜合效益為驅動力的市場化機制的運行;做到主動去滿足社會對非學歷教育的多種需求,開展多層次、多結構、多門類、高質量的實用型人才培養。
(三)整合優化學校內部優質教學資源,有效為非學歷繼續教育服務
為了更好推進高校的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必須要充分發揮學校內部教育資源的優勢,加強校內教學資源的整合力度,要充分利用學校繼續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的契機,積極打造校內各學院、各學科、各專業共享的公共教育培訓資源平臺,通過整合資源推動繼續教育的發展。要整合校內的辦學力量,優化配置辦學資源,集中力量,形成合力,與那些社會上急需的專業人才的相關學院建立良好交流的合作機制,最大化地發揮優勢,樹立品牌,為學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并擴大社會影響力。
(四)開門辦學,與社會接軌,走專業化、職業化、品牌化道路
高校在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過程中,既要開門辦學,與社會接軌,針對市場需求,結合自身的優勢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還要在開展培訓的過程中,規劃管理,走專業化、品牌化的道路,克服單純追求一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長遠社會效益的誤區,要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培訓質量放在首位。在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專業化建設上,學校的繼續教育學院要充分發揮管理協調作用,承擔好非學歷教育培訓工作,在學校統一領導下負責規劃、管理和評估,負責與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建立人才培養工作的聯系渠道。在加強教師隊伍專業化方面,學校要從加強教育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可操作性、技術和實踐要求上多下功夫,既要依托現有學校的專業老師,還有吸引校外企事業單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補充到師資隊伍中來,特別要加大非學歷教育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要構建一支既有理論水平又有與實踐、與市場緊密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五)加強非學歷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與效益
目前,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繼續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更直接關系到繼續教育工作能否建立一種良好的機制,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學校的繼續教育學院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對各類管理人員(包括基層學院和單位的管理人員)提出科學合理的業務指標要求,制定可行的人才進修和培養計劃,盡最大努力,為全體管理人員提供必要條件,創造更多機會,保證他們順利,完成業務進修或者其他技能培訓。在工作安排、人事任用、日常管理等方面,應當充分調動和發揮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集體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可根據據不同層次不同需求,舉辦短期培訓班,專題研討班等。在繼續教育學院的組織下,承擔非學歷教育的各個學院、單位要定期開展交流和研討活動,彼此交流,互通有無,共同提高,以保障非學歷繼續教育健康發展。
(六)建立非學歷教育的評估體系,確保培訓質量的不斷提升
由于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有明顯的市場特征,因此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認可是根本前提,也是高校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生命線。要實現社會認可目標,唯一的標準就是人才培訓質量,學校要把非學歷教育的質量管理提高到戰略高度來抓,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以質量拓展人才市場,以質量擴大人才影響。這就要求學校要研究建立科學的質量評估和保障機制,加大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構建開放的、動態的、符合非學歷教育人才培養規律的評估指標體系,以此檢查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辦學狀況、教學水平、管理質量,促使其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進而實現優勝劣汰。這是規范和保證非學歷教育向高水平、高效益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當前,社會上各種辦學力量蓬勃發展,這就需要我們高校的繼續教育機構努力改進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建立認識到位、內涵豐富、機制健全、管理高效、有一定影響力的新疆大學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新體系、新機制,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盧紹.發展高校繼續教育的若干構想[J].高等函授學報,2007,(9).
[2]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在關注什么[J].清華繼教,2005,(4).
[3]黃煉.新時期高校非學歷教育發展的機遇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 2006,(6).
[4]劉林峰,段淑珍.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轉型問題的探討[J].繼續教育研究,2007,(2).
關鍵詞:知識 知識共享 web2.0
【中圖分類號】G724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特別是成人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是人們持續更新知識、拓展技能、提高素質和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其對象主要是高中后和大學后的在職人員。廣義的繼續教育包括成人教育、遠程教育、教育培訓。本文所談的繼續教育是指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是國家為了建立學習型社會、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增強綜合國力而建立的學歷教育體系,是繼續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培養主體包括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成人教育(函授部、夜大學、脫產)、網絡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廣播電視大學。
一、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教育現狀。
1、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占高等學歷教育比例有所下降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曾經占據了高學歷人才培養的半壁江山,為推薦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高等教育擴招,網絡教育等各類高等教育迅速發展,以夜大學、函授為主的繼續教育比例有所下降。
2、本科生比例上升,專科呈下降趨勢。
在我國普通高校所舉辦的成人教育中,成人本、專科人數均處于上升趨勢。本科生所占全部成人學生的比例不斷上升,而專科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趨勢,2000年專科生占全部成人學生的93.52%,到2009年僅占55.48%。
3、普通高校主要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為函授教育。
二、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培養模式上的區別
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成人學歷教育由國家和地方成教部門主管,由教育部下達招生計劃,實行全國統一的成人高考,學習形式分為脫產、半脫產及業余等,尤以業余學習為主。學習者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計劃所規定的課程學習,可獲得由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驗印的成人高等教育文憑。我國的大部分高校把成人教育簡單的等同于學歷補償教育,這已成為成人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辦學形式 入學方式 教學方式 培養目標
全日制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傳統教學模式、面試+網絡+自主學習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普通高等學歷教學 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自學為主,面授為輔 具有熟練職業技能的在職人員
三、高等學歷教育存在問題、困難
教學改革問題
普通高等學校開辦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基本上沿用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模式,其培養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選擇、任課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與全日制本、專科生基本一致,只是在部門職能劃分上由繼續教育學院或成人教育學院統一管理。
教材片面移植普通高等教育,教學內容僵化。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
教學質量問題
普通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后,函授教育生源匱乏,造成函授教育在錄取時不得不降低標準,生源質量下降明顯。
其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質量監控體制,不能夠綜合、全面、科學的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同時由于成人教育的特點導致質量監控體制的實施難度非常大。
四、改進方案
1、調整培養方案
在構建課程體系的同時改革課程內容,強化實踐課程,突出職業教育和技能培養。在理論教學內容方面不能過于追求系統化,而要突出重點、適當拓寬、突出應用,并能適應崗化需要。
2、加強教材體系建設
教材體系建設是關系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定位為培養中高級實用型人才,教材的選擇要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前沿性”,合理選擇各學科的教材由“普教化”轉向“成教化”。
更新教學手段
開發教育手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成人教學手段進行改造,做好向現代遠程教育過渡的準備,大力推進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網絡化”、“遠程化”進程。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在教學上的使用,可以解決了工學矛盾的難題,彌補了教師巡回輔導教學的不足,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條件和“零”距離的教學服務,從而真正體現繼續教育的對象特征,極大地增強了管理的針對性、推動了管理的現代化。
五、結語
展望未來,繼續教育將繼續探索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成人高等教育新模式,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高素質專門人才,不斷開創繼續教育事業的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
參考文獻:
關鍵詞:成人教育;轉型;思考
成人高等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造就了數以萬計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以其鮮明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在提高全民族素質和文化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成人高等教育完成了“補償學歷教育”的特定歷史使命,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但目前大多數成人高等教育院校還以學歷教育為重心。從而導致出現了地位不明、生源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并對成人高等教育形成強有力的挑戰。同時成人教育也面臨著非常好的發展機遇。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知識社會的悄然興起,人才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而這些人才不可能通過普通學歷教育而一勞永逸,他們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培訓新技能。通過繼續教育開發人力資源,越來越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和造就各類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優化智能結構、提高智能素質、促進入的創造力的發展、挖掘人的潛能、激勵人才不斷升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在市場化進程中獲得發展,要在新世紀作出應有的貢獻,擔當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就必須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迎接挑戰,抓住機遇,用終身教育思想重塑成人高等教育。
一、終身教育體系中的成人高等教育
傳統教育將人的一生分成職前職后兩個階段,職前在學校集中學習,之后則一心工作。這種“前端模式”的傳統教育是一種不完全的教育。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因為教育不應僅僅是單一的、階段性的學校教育,而應是在任何時刻都能以最恰當的方式為任何人提供必要知識和技能的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它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在時間上突破了學習時期與工作時期的界限,包括正規和非正規教育教學和技能培訓的過程,在空間上突破了正規學校教育的固有框架,終身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促進教育社會化和學習社會化發展的過程。終身教育理論一經提出就被國際社會和文化教育界普遍認同和接受。它不僅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理念與原則,而且成為日益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中指出,“教育過程的正常頂點是成人教育”,并指出要“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會生存”,如果研究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作用,我們不難看出,成人教育所具有的廣泛性、終身性、多樣性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同終身教育是相吻合和一致的,也是別的類型教育所無法替代和比擬的,成人教育發展的最高層次是終身教育。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進行大量的、富于開拓性的終身教育實踐,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實踐終身教育理念最活躍、最富于成效的還是成人教育領域,正如(終身教育引論)一書所指出的,正是由于成人教育豐富的理論與實踐,“才提出和制定了終身教育的理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發展了終身教育的實踐。”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總會通過的《關于發展成人教育的勸告書》也指出,由于科學、技術及經濟的急速變化,為了人格的完善。教育必須貫穿人的終身。而實行終身教育,首先就要實現成人教育的發展,作為終身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人教育,它對經濟及文化發展、社會進步、世界和平等都有不可估量的貢獻。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德國漢堡召開的第五屆國際成人教育會議,主題確定為“成人學習是21世紀的關鍵”。大會發表的《漢堡宣言》稱:“一個溫和的建設性的以成人教育為主體的全民終身教育、全民終身學習的時代,正向我們大踏步走來,”在我國,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新發展和教育改革發展所面臨的新使命,黨和國家適時提出了“發展終身教育”的新要求。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成人高等教育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務,成人高等教育轉型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
二、突出建設重點,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體系
成人高等教育以往主要承擔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基礎厚實,體系完善,發展較好,但未來成人教育應該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如對在職人員的技術培訓、崗位培訓、新知識培訓等。應定位于“社會需要什么人才,人們需要什么新的知識技術,成人教育就提供相應的服務”,向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轉型的關鍵是加強非學歷教育比重。構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的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為此,要按照以重點突破帶動教育轉型全面發展的思路,突出建設重點,鼓勵以就業、上崗、轉崗為導向,走“定單培養”、校企聯合、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培養技能型、實用型、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等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
一是構建人才培養的立交橋
崗位教育、職業培訓是學歷教育的延伸和繼續。據統計,一個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只能維持5年,之后知識就需要更新。大量的企業、公司員工需要專業知識更新,需要進修或短期培訓,人們不可能脫產去學習。只能邊工作邊學習。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有普高、職高、夜大、電大等,辦學形式豐富,但缺乏相互認證、銜接,不能適應終身學習的需要,因此在教育轉型中,應加大各類型教育與成人教育、非學歷教育與學歷教育等的接軌與溝通,促進不同層次和不同形式教育的相互銜接,構建與學歷教育承接、與崗位教育、職業培訓對接的培養模式,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培養高層次和高素質人才。
二是建立“學歷+技能”專業設置
專業設置是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之間實現最佳結合的載體。也是成人教育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目前,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方面基本上照搬了普通高校的做法,難以達到其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要求。因此在專業設置上擯棄傳統的以學科體系來建構專業、課程的舊觀念。應確立以社會需求為主導。以學以致用為目標,為相關行業的發展提供所需的人才;二是要注重專業結構及專業內涵建設,打造特色專業,品牌專業,從中提升成人教育品質,擴大影響;三是改造舊專業,或寬厚基礎,或強化應用,使專業重現生機活力;四是積極調研,捕捉信息,創新專業設置,強化前瞻意識。“專業跟著產業走”,“跟著畢業學生需求走”。根據不同專業崗位需求,設置專業教學專題。建立新的課程體系。
三是建設“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要保證成人教育教學質量,必須要逐步建立一支
熟悉成人教育特點和規律,能夠針對成教學生特點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樣一支隊伍是成人教育完成“學歷+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同時制定優惠的政策,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加大對成教教師的培訓和政策支持力度,使教師專注成教教學工作。還可以聘請社會上相關領域的優秀人才為成教兼職教師,充分利用他們在社會實踐方面的優勢,聯合培養人才。
四是優化教學環節
成人教育學生在校時間盡管較短,但也有比較明顯的階段區分。要針對學生特點,加強教學過程控制,按照入學教育、理論教學、專業實踐、畢業考核四個階段,設計教學環節。要嚴把“過程關”,通過學習教育,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五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社會的來臨,成人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采取多樣化得教學方法,使其朝向多元化的途徑,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將是學習化社會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是目前成人高等學校的教學方法。仍然偏向在基礎理論之上獲得能力。哈伯瑪斯曾將學習分成三大類:即技術的學習、意義的學習及解放的學習。所謂“意義的學習”系指在教育的經驗中獲得新意義、新價值或新觀點。所謂“解放的學習”是超越個人、機構和環境的控制與限制,而在生活與自下而上的目標上,獲得更高、更廣、更深的認識與了解。它包括了批判、統整和行動三層面。此三大類的學習與教學方式的選用有關。例如電視、廣播等單向教學方式已成為技術性學習的重要方法;而課后討論、小組學習、討論和計算機教學等師生互動式的方法也已成為意義學習的方法,而所有這些方法,如能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批判的、統整的和行動層面的學習,就可產生解放的學習,成人高等學校應多提供成人學習者能夠產生意義的和解放的學習。
三、把握轉型規律,推動成人教育轉型協調發展
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不是矛盾和孤立的,而是辯證統一的,具有互補性。這種互補性,是學歷教育向學歷與非學歷并重轉型的優勢所在,發揮得好。能整合教育資源,使兩者相得益彰,和諧發展。因此,要積極探索規律,推動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使之從根本上由學歷主義向能力主義轉變。
一是要遵循非均衡發展規律。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是成人高等院校轉型的起點。由學歷教育向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轉型,就是要實現由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發展不均衡的起點。向均衡的方向轉變,形成并重的格局,符合非均衡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利用高水平的學歷教育帶動非學歷教育發展,將學歷教育優勢擴散到非學歷教育之中,借助學歷教育成熟的學科理論、教學方法、設施資源,帶動非學歷教育快速發展,逐步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均衡發展。
二是要遵循協同發展規律。在多元化體系中,要實現“2+2=5”的效益,就必須加強各單元構成要素的有機聯系,實現各單元之間相互協作,是現代社會的協同發展規律。近年來職業教育在培養應用型實用型人才方面發展迅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成人高校可以在部分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引入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選擇信譽好,有實力的職業培訓機構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優勢互補,在課程體系設計、教學過程實施等方面將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相結合,采用課程學分互認的方式,開展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雙證教育”,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職業競爭力。同時也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三、重視質量建設,建立教學質量管理監控體系
教學質量管理和監控系統針對影響成人教育教學質量的內部因素,包括教師水平、學生素質、教學條件和教學管理水平等因素加以協調和控制。力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內容上重視對學生的素質發展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和監控;在監控過程上。貫穿于從招生到畢業整個教學過程的全程性質量管理和監控;建立教學質量檢查信息反饋制度等環節。例如對成人教育教學采用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專家評價相結合方式進行教學質量評價,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推進開放辦學,提高教育轉型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