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6:56: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宅基地檔案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出“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的任務。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廳把信息化手段作為推進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的突破口,構建起了“覆蓋廣、權屬清、操作易、管理嚴”的農村宅基地數字化管理體系,確保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超前謀劃,打造數字化的農村宅基地管理體系
我省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軟件開發、數據建庫和電子檔案庫建設。在全省統一電子政務平臺上建立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數據中心,在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各環節逐步實現了省、市縣二級網絡化管理,實現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全數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已頒發83.4萬本集體土地使用證,占應發證總農戶數的96.7%,順利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工作任務,基本構建起了適合我省實際的農村宅基地數字化管理體系。
精心部署,以標準化、流程化的手段推進宅基地確權發證
我們采取了“六個統一”的全數字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標準、管理信息系統,以及貫通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全業務流程的質量控制體系,將業務規則打包到信息系統軟件中,形成了一整套標準化、流程化的運作體系。實現了全省18個市縣、55支調查測量隊伍、2000多名專業人員能夠按照統一的標準、同步開展工作,確保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一是建立統一的網絡體系。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國土資源骨干網絡和市縣局域網,省廳和全省18個市縣的國土資源部門及直屬事業單位網絡系統全部實現互聯,全省共有6000多個網絡節點與省廳數據中心互聯。
二是建立統一的數據中心。我們按照“大集中”模式建立了全省統一的國土資源業務數據中心,集中存儲全省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所形成的檔案、圖件、法律文書等資料的海量數據。并在省政府機房建立容災備份系統,確保了數據和應用系統安全。
三是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我們制定了《海南省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數據庫標準》,對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數據庫的權屬屬性表結構、空間要素分類代碼、空間要素分層、數據文件命名規則、圖形和屬性數據的結構、數據交換格式和元數據等內容做了明確、詳盡的規定。
四是建立統一的編碼體系。我們制定了全省農村宅基地統一編碼規則,為全省2萬多個測區建立了宗地空間數據介質點、權屬界線和宗地編碼。
五是建立統一的業務延伸體系。我們在全省各市縣所有作業隊伍統一部署了《地籍調查數據管理軟件》和《測量數據采集和成圖軟件》,用于將地籍調查形成的圖件、掃描件、表單進行數字化處理,使信息化管理手段延伸到測量作業前端。同時,將數據質量控制、建庫和報送標準集成到成圖軟件中,將外業調查和測量數據直接按照標準格式進行打包、輸出、入庫,確保了數據質量。
六是建立統一的質量控制體系。我們基于全省國土環境資源電子政務平臺,部署了覆蓋全省各市縣的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管理系統,按照標準化的審批流程進行登記發證管理。地籍測量、權屬調查、數據上報、質量控制、檔案管理和發證審批全部實現數字化管理和集中管理,保證了全省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在統一的質量控制體系下推進。
強化服務,確保農村宅基地確權發證工作效果
一、加大宣傳力度,將耕地保護落到實處
在轄區廣泛深入開展了土地法制宣傳教育,廣大農村廣泛刷寫耕地保護標語,讓廣大農民群眾對耕地保護政策有充分了解,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規定做到了家喻戶曉,使轄區內的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牌達到完好無損;認真抓好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在轄區內形成了耕地保護的強大聲勢,營造了濃厚的耕地保護氣氛,有效促進了全民保護耕地意識的增強;積極參加了區局組織的各項宣傳活動,配合鎮政府積極探索舊村改造的新路子,其中*鎮溫家村、*鎮朱東村總體規劃已完成,正在實施過程中*生活區正在擴建中,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居住水平,使小城鎮初具規模。
二、礦產資源管理與地證管理工作
一是加強本轄區內礦產資源的管理工作,積極配合區局抓好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工作,轄區粘土磚廠關停15家、沙場4家;對轄區內無手續勘探進行全面查處。對轄區鐵礦實行按期匯報、匯總,杜絕超層越界及各項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加強本轄區內存量土地管理工作,對本轄區的存量土地進行全面調查,積極配合區局在管好存量土地的同時,探索存量土地管理的新路子。對轄區內20*年、20*年的違法占地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工業項目及低效閑置用地進行了調查、測量,實事求是的填報了有關統計報表。為各級政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三、規劃用地工作
現場勘察了*鎮陳營村、朱西村、薛家村土地復墾材料、照片、圖紙等,三個村需要復墾的土地面積11畝,并按要求上報了有關材料;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要求,配合用地科做好建設用地的初審工作,協助污水處理廠、齊峰集團等六個單位完成了手續辦理工作,確保項目用地資料真實、齊全、上報及時。
四、地籍管理工作
對20*年10月至20*年10月以來轄區內的土地變更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并及時上報了調查表;協助區局地籍科、審批大廳等對大夫村磚廠、王營村磚廠進行現場勘察。配合測量公司在*鎮開展了小城鎮地籍調查試點工作。配合區局地籍科處理了朱東村和朱西村邊界糾紛及其他日常工作。
五、監察工作
今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大了土地執法監督力度,有效打擊了各類土地違法行為;建立和落實了土地執法動態巡查制度,礦業監察巡查責任制,建立礦業巡查檔案,做到對違法案件及時查處、限期結案、有效打擊;認真開展土地執法巡查,及時查處土地違法行為;加大土地巡查力度,建立巡查制度,作好巡查記錄,每周做到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安排三天巡查。針對違法占地心理問題,星期六、星期天、節假日安排專門值班人員,對重點部位重點村進行專項巡查,做到三及時,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處理,有效的控制了違法占地的發生,違法占地查處率100%。加大排查處理力度,做到有案件熱情接待,及時處理,按時結案,對區以上轉辦案件認真調查及時落實,今年共接案件15起,結案率達98%以上,確保轄區內案件壓到最低。
六、宅基地管理工作
一是嚴格按法定程序好審批事項予以審批,及時下發了宅基地審批管理辦法,對申請宅基地必須現場勘察、放線,上報資料嚴格把關。20*年無宅基地上訪案件,及時處理一遺留問題,將方案及時上報,搞好宅基地確權發證前準備工作。
七、財務管理工作
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專項資金做到專項使用,杜絕違規違紀現象,未發生越權收費、超標準收、超范圍收費現象。
八、測繪管理工作
積極配合區局測繪工作人員進行外業審核,對轄區內的測量標志定期巡視檢查,確保點位完好。
九、檔案管理工作
建立了檔案管理制度和檔案查閱制度,落實了檔案管理人員,建立了檔案目錄,做好了檔案的立卷歸檔工作,并將各級文件搞好了歸檔。
十、黨務及紀檢工作
加強業務學習,有所長帶領全所人員每周二上午集中學習兩個小時。主要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指示精神,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認真履行黨員義務,遵守黨的紀律,模范的貫徹落實黨的紀律條例。廉潔從政、勤政為民,從源頭上杜絕了“吃、拿、卡、要、報”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十一、其他工作
關鍵詞:農村宅基地;管理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 A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農村建房熱始終居高不下并呈增長趨勢,宅基地管理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農村宅基地管理成了國土資源管理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之一。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節約集約用地,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結合工作實際,從宅基地管理現狀入手,談一下今后的工作思路和發展方向。
1當前農村宅基地管理現狀
1.1村莊外延擴張,土地資源浪費嚴重
最近十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農民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農村建房熱始終居高不下,并呈增長趨勢。而由于農民法制觀念淡薄,在沒有進行土地審批的情況下,私自建房現象屢見不鮮。建新房的同時,老房子又沒有拆除,以至于農村建房容積率低,一戶多宅、建新不拆舊等問題普遍存在,形成了“空心村”,使村莊外延擴張,耕地遭到破壞、土地資源嚴重浪費。
1.2農村建房規劃不到位,建房不科學,村容村貌差 一是規劃滯后。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建房缺乏科學的、整體的、長遠的規劃,致使一些地方農民建房雜亂無章,地亂占、房亂建的現象比較普遍。二是村內無序發展。多數農村村民受土地和戶籍等諸多因素制約,無法離開本土,在居住地建房時常常見縫插針、造型各異,呈現出星羅棋布、分散雜亂的狀態。三是村莊無序外延擴張。由于種種原因,大部分建房戶不愿在舊宅基礎上翻建新房,而是不斷向村外拓展,往往是公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造成“外看樓房林立,內看殘墻斷壁”的現象。四是建房不科學。據調查,有的地方每戶占地達到350多平方米,人均占地近100平方米導致超標占地;有的農民在房前屋后隨意新建廚房、廁所、牛豬欄和雞舍等生活、生產附屬設施,既占用了大量土地,又影響了村容村貌。
1.3違法用地依然存在。 目前,在農村仍然存在未批先建、宅基地超標、一戶多宅等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一是部分村民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和縣、鄉人民政府批準擅自建房或超標準建房;二是將舊房或者新房賣掉,重新申請宅基地,從中獲得土地收益,這種現象在城郊農村尤為突出;三是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宅基地,如瞞報已有房屋、虛報家庭人口,新房建起而舊房不拆等,造成一戶多宅。
1.4 “空心村”大量存在
“空心村”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村莊交通方便,視野開闊,自然條件優越,許多村民愿意到村莊建房;另一方面是由于農民子女升學、參軍及人口死亡,村民外出打工、經商造成的搬遷而形成的空閑宅基地。這使得村莊內部空閑地多,造成了土地浪費,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
2新形勢下農村宅基地管理對策建議
2.1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培訓教育力度 一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規劃意識。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等輿論工具以及發放宣傳單、張貼標語、召開鄉村干部會議和村民會議等形式,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以及農民建房有關政策、規劃設計標準圖集等方面的宣傳工作,使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規范農村房屋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新干部群眾建房觀念,自覺依法依規建房。二要加強培訓教育。各鄉鎮和縣(市、區)規劃建設等部門要全面啟動“農村個體工匠免費培訓教育工程”,建立個體工匠持證上崗制度和動態管理制度,切實增強個體工匠的法律意識、規劃意識和創新意識,使個體工匠成為農村建房的“技術員”、新房型的“推介員”、新理念的“宣傳員”,有效提升農民建房的質量安全和建設品位。
2.2嚴格審批,規范建檔 一要嚴格審批。各鄉鎮和縣(市、區)國土、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要認真按照國家、省、市、縣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村民申請、村委意見、國土所、建設規劃管理所初審、鄉鎮政府審核,報縣(市、區)職能部門審批后在所在地公示后,國土、規劃部門再到實地放線等程序,依法依規審批管理農民建房;同時,村鎮建房竣工后要由鄉鎮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申辦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登記手續。二要規范建檔。村、鎮建房實行一戶一檔制度,各鄉鎮要對村民申請、村委會和國土所、規劃所、鄉鎮政府審核、上級批準、以及規劃和用地設計圖、紅線圖,公示等情況,統一建檔備查,切實規范村鎮建房檔案管理。
2.3修編完善規劃設計編制 一方面各鄉鎮要協同縣(市、區)國土、規劃建設等部門在充分考慮農民現實和未來需要的前提下,抓緊修編完善鄉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集鎮規劃、村莊規劃等,合理確定集鎮、中心村和農民居民點的數量、布局、范圍和用地規模,引導農民合理有序建房;另一方面,縣(市、區)規劃建設部門要精心設計農民住宅標準戶型建筑設計,全部免費提供農民住宅標準圖集和設計圖紙,發放到各(鄉鎮和行政村,供農民建房時選用;《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要對審批建房的用地面積、建筑占地面積、總建筑面積、坡頂、層高、層數、朝向、正負零標高、建筑外觀造型以及建筑退讓等作出明確規定,為農民建房提供科學依據和標準。
2.4對農村農民建房進行疏導 一要結合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等,多方籌集資金,建設一批“中心村”,以成本價提供給農民建房,著力打造農民集中建房示范點,切實提高城鎮化水平和土地集約利用水平。二要對于“追路建房”現象,科學加以引導、疏堵結合,嚴格控制,防止“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的情況出現。三要組織開展“空心村”和閑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一戶多宅”的調查清理工作,將清理出的閑置土地及時復墾或由村組通過競價擇位辦法轉給農民建房,;對于全家長期在外務工經商,并在城里買了商品房而家里的宅基地和住宅又長期處于閑置狀態的農民,要嚴格按照“一戶一宅”的規定,原則上村里不再安排宅基地,堅決遏制“空心村”現象蔓廷。
一、考核對象
全縣17個鎮(街道),柯橋街道、華舍街道不列入考核。
二、考核內容與辦法
(一)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基本分20分)
1、推進土地流轉5分。完成新增大田及林地流轉任務的,得基本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由縣農辦、縣林業局提供)。
2、發展現代農業5分。完成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生產任務的,分別得2分和3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由縣農業局提供)。
3、發展家庭工業5分。全鎮家庭工業產值達到縣下達指標的,得基本分,未達到要求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4、發展社區集體經濟5分。社區村級集體經濟經常性總收入增長在10%以上的,且完成經常性收入10萬元以下欠發達村脫貧任務的,得基本分,未達到要求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二)推進人口集中居住(基本分30分)
1、加大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力度6分。鎮(街道)當年完成1個不少于200戶的農民集中居住區規劃的,得基本分,未完成規劃不得分。當年完成移民下山下達指標得4分,未完成任務的不得分;當年完成1個不少于100戶的移民下山安置點規劃的,得2分,未啟動規劃不得分(考核王壇鎮、稽東鎮、富盛鎮)(由縣建設局提供)。
2、加快農民公寓建設12分。當年完成農民公寓建設下達指標的,得8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完成農村住房改造建設和農村困難家庭危舊房改造任務的,得4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由縣農辦、縣建設局、縣建管[房管]局提供)。
3、完善社區規劃編制5分。完成社區規劃編制完善任務且評審通過的,得基本分,未完成規劃編制的,未完成一個扣2分(由縣建設局提供)。
4、推進宅基地置換7分。完成宅基地置換戶數縣下達指標的,得4分,未達到要求相應扣分。完成宅基地置換復耕任務的,得3分,未達到要求不得分(由縣國土資源局提供)。
(三)推進設施集約建設(基本分35分)
1、加快社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8分。至少啟動建設(以打樁為準)1個社區的綜合服務中心或農貿市場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的,得基本分,未啟動建設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2、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10分。完成2個村整體推進生活污水凈化處理工程且驗收合格的,得基本分。戶數達不到要求的,按比例加倍扣分且至少扣2分。未啟動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3、實施村莊環境整治10分。完成年度待整治村整治建設和市級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市級環境整治示范村和市整體推進村莊整治達標鄉鎮創建任務的,得5分,未完成年度整治和創建任務的不得分。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規范化運作機制,農村長效保潔落實到位的,得5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4、推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4分)。完成山塘水庫除險加固、小流域治理、河道清淤、河道溪流保潔改造灌溉渠道、農村飲用水改善提升等工作任務的,得基本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由縣水利水電局提供)。
5、加快農村電氣化、信息化建設和消防達標村創建(3分)。完成電氣化村、信息化示范村、消防安全達標村創建任務的,分別得1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由縣電力分局、縣電信分局、縣公安局提供)。
(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15分)
1、深化農民培訓轉移工程(4分)。完成年度農民培訓任務的,得2分,未完成的不得分。轉移就業培訓獲證率達80%的,得2分,完不成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2、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障(5分)。實現參保對象全覆蓋的,得1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分。完成農村“星光老年之家”創建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任務的,得2分,未完成任務的不得分。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覆蓋面達到規定要求的,得2分,未達到要求不得分(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提供)。
3、加強新社區檔案規范化建設(2分)。新社區建設檔案管理達到規范化要求的,得基本分,達不到要求不得分(由縣檔案局提供)。
4、創新新社區建設投融資機制(4分)。成立新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的,得基本分,未成立不得分(由縣農辦提供)。
(五)附加分
1、當年新成立1家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加1分(由縣農辦提供)。
2、當年啟動建設農業現代綜合示范區,且完成建設任務50%以上的,加5分(由縣農業局提供)。
3、當年新啟動建設(以打樁為準)家庭工業集聚點的,每個加3分(由縣農辦提供)。
4、當年啟動建設(以打樁為準)1個不少于200戶的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加10分;當年建成農民公寓(移民下山安置點)建筑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加10分(由縣農辦提供)。
5、推進整村拆遷改造,拆遷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以上的,加10分(由縣建設局提供)。
6、完成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工作,流轉面積5畝以上的,加5分(由縣國土資源局提供)。
7、全鎮整體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運作、專業化保潔的,加10分(由縣農辦提供)。
8、當年創建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示范鎮街的,加2分(由縣農辦提供)。
9、當年完成農村集體經濟審計三分之一任務的,加1分(由縣農辦提供)。
三、其他事項
1、考核結果作為評比年度新社區建設先進鎮(街道)的依據。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區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動員大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我區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剛才,副區長宣讀了《實施方案》,區農牧科技局、國土分局、住建局、林業局分別作了發言。下面,我就“三權”確權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開展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農村產權確權,就是以“還權賦能”為核心,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流轉順暢的農村產權制度,最終目的是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產權制度和集體資產運營機制。農村產權確權是加快農村發展,改變農民“人間辛苦是三農,唯望雨順得年豐”的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的重大舉措。從推行以來,農村經濟社會整體上快速發展,但城市與農村的二元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由于農村產權沒有確定,造成農村土地、房產、人力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農村生產要素流轉不暢、發展活力不足等問題日漸顯現,直接影響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和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系到2020年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此,開展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迫在眉睫。
(一)開展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十報告明確提出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__年翻一番”的目標。當前,我區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農村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和新任務,我區啟動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有利于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激發農村發展活力,促進農民增收,加快推進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二)開展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是推進“四化同步”發展的迫切需要。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資源要素的流動與配置。要實現我區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及文化旅游產業化“四化同步”,需要資源要素在城鄉之間進行優化配置,必須推進城鄉統籌,打破城鄉之間的產權壁壘。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賦予農民物權性質的耕地使用權,賦予農民房屋、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等與城市一樣的產權,并推動其在城鄉之間、工農之間依法、自愿、有償流動。同時,也是有效應對“四化同步”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速構建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迫切需要。
(三)開展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是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產力的有效途徑。提高了農民勞動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30多年后的今天,農村的發展由主要依靠勞動力投入進入主要依靠資本投入的階段。農村投資從哪里來?就目前來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由財政負擔,經營性投入主要文秘站:靠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光有誠信是不夠的,況且信用貸款授信額度小,大額貸款必須要有抵押物,而抵押物要求是要有完整的產權。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房屋產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產權的確權、流轉、交易,意味著農民投資的農村房產不再是“呆錢”,而成為可流動、可交易的商品,可抵押的產權物,能夠為農民生產和生活所需的資金融通提供保障,讓“死錢變成活錢”,從而使農民資產、資源實現從物到貨幣的轉化,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加快農民增收步伐。
(四)開展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是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有效保障。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就是要有獨立的市場主體,而獨立的市場主體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擁有明確而獨立,并受到法律保護的產權。我們現在的農村產權是不完整的,以農村土地為例,現行法律規定,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但“集體所有”的規定很模糊,誰真正擁有土地并不明確,導致許多權益歸屬不清。通過農村產權確權頒證,賦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物權性質的財產權,明確農村房屋的所有權,最大限度地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財產權益,使產權制度改革在還權于民的同時,實現了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農民增收,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明晰思路,穩步推進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
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是一項政策性、系統性很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工程,其中涉及的許多工作都還處于摸索階段。所以,我們要嚴格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區有關文件規定,在丈量、確權、登記、頒證等每個步驟和每個環節都必須依法依規進行,特別是在丈量登記上,要做到數據準確,不出差錯,不能以各種理由減少工作環節,簡化工作程序,要真正做到還權于民,還利于民,確保國家、集體和個人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一)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不是重新調整原有承包關系,重新組織發包農村土地,而是在第二輪土地延包臺帳、承包 合同不變及土地承包相關原始資料基礎上開展的清查登記工作。通過清查,進一步明確承包地坐落、面積、等級等內容,并標注邊界四至位置。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最終要實現“四統一”、“五到戶”。“四統一”即:承包地面積座落與承包合同、經營權證登記簿、經營權證書相統一;“五到戶”即:承包地分配到戶、承包地邊界四至登記到戶、承包合同簽訂到戶、承包經營權證書發放到戶、基本農田標注到戶。
(二)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工作。確定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按照勘測定界、權屬調查、審查確認、現場公示、登記發證的基本步驟,分區域、按計劃進行。依法使用集體土地建造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確定為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權利人為農戶、法人、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或其他自然人。經過宅基地使用權的登記確權,讓農村的宅基地和城里一樣,擁有土地使用證;讓農村集體和城市一樣,按照“同地同價”的原則向商業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等。
(三)穩步推進農村房屋產權登記確權工作。推進城鄉同步發展,必須打破城鄉之間的產權壁壘。城里的房物,是有產權證的,地基是有土地使用證的,但農村的沒有,這對農民是不公平的。這就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村房屋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房屋、不動產的財產所有權,讓農村的房子和城里一樣,擁有產權證。也就是說,鄉下人可以到城里買房子,城里人也可以到鄉下買房子,農村的房子和城里的房子一樣,擁有同樣的產權權利。
(四)完善農村集體林權確權工作。明晰產權決不是對過去林業經營方式推倒重來,而是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完善。在明晰農村集體林權工作中,要注意把握政策,按照“均山、均股、均利到戶,還山、還權、還利于民”的要求進行,對于目前仍由村組集體統一經營的山林,一方面按政策做好重新確權及登記發證工作;另一方面,對有的地方絕大多數群眾贊成繼續由集體統一經營的,必須完善利益分配合同,最大限度地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栽,火有人防的基本目標。對于權屬有爭議的林地、林木,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做好權屬糾紛調處工作,確保每宗林地權屬關系明確,權證規范統一,不留隱患,高質量地完成林權登記和發證換證工作。
(五)建立土地流轉機制。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為農村土地流轉提供制度保障,引導農戶采取轉包、轉讓、互換、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土地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做好土地流轉規范工作,推進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集中。做好土地流轉的基礎性工作,摸清土地流轉底子,鼓勵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委托村集體經濟組織集中流轉,農村集體所有而未利用的土地可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發包經營,或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行股份合作經營。農戶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后,應給予合理補償,在本輪承包期內不能再獲得承包經營權。
三、強化措施,確保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已成立了農村產權確權工作領導小組,各鄉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專人負責農村地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工作,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區、鄉、村聯動的組織體系,為農村產權確權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各鄉是農村產權確權和土地流轉工作的具體組織者,要克服畏難情緒和得過且過思想,不能因為農村產權確權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等原因,把任務推到村里,放任自流。區直各部門是農村產權確權的政府牽頭部門,不能怕農村產權確權削弱了部門權力,更不能因為工作量大、政策性強、怕麻煩、怕擔風險而不作為。村支“兩委”是農村產權確權工作的具體操作者,必須積極穩妥配合推進農村產權確權的各項工作。區直相關部門、各鄉和村“兩委”要把農村產權確權工作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來抓好、抓實,真正做到體現民意,維護民利,符合民心。
(二)加強政策引導。區直相關部門、各鄉要在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圍繞我區總體方案的基本框架進行深入研究,創新突破,制定符合鄉情、村情,操作性強,群眾擁護的具體實施方案,保證在政策引導和工作指導下,做到改而有序,分而不亂。
(三)加強質量保證。質量是農村產權確權的生命,涉及到農村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既要保持農村產權確權工作的進度,又要保證其質量,確保不走過場,不得違反法律和規定程序,不得違背農民意愿、損害農民利益。各鄉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采取針對性措施,扎扎實實地把農村產權確權這件好事辦實。村級基本情況調查要準確、詳細,這次農村產權確權工作必須在當事人在場的情況下,通過實測或現地勾繪、內業求積后,登記相關臺帳,做到公平、公開、公正。同時要注意,隨著農村產權確權工作的逐步推進,將會暴露一些歷史積累的糾紛、矛盾和一些違規轉讓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要及時、公正、妥善的處理,確保農村產權確權工作的順利推進。
(四)加強督促檢查。農村產權確權工作解決的是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其效果往往在較長時間里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區績效辦、區農村產權確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把各項農村產權確權工作內容納入區年度目標管理,明確改革的責任主體、目標、任務和完成時限,要定期組織區監察局、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加大督促檢查力度,不斷提高群眾對農村產權確權和土地流轉工作的滿意度,確保農村產權確權登記工作成果早日顯現。
(五)加強分工協作。各牽頭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認真牽頭抓好農村產權確權工作,要抽調專人組建工作指導組,嚴把農村產權確權工作培訓關、方案制定關、建檔收口關。區農牧科技局、國土分局、住建局、林業局、規劃分局要深入鄉村,研究和解決農村產權確權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指導農村產權確權工作。各鄉也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產權確權工作,保障工作所需經費;司法、法制部門要為確權登記提供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做好群眾法律咨詢工作;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產權確權工作的監督檢查。
(六)加強檔案管理。農村產權確權工作檔案既是改革的見證,也是今后處理產權糾紛、爭議的主要依據。因此,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確權工作檔案至關重要。各村確權工作資料要收集齊全、完備,按要求建立農村產權確權檔案,檔案要涵蓋村級農村產 權確權組織機構文件、方案及相關的各種會議材料,特別是這次確權的各種經營合同、產權證明文件、各類資源臺帳、圖表等相關材料,各鄉都要設立專門檔案柜存放,規范管理,并逐步移交給相關職能部門。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為指導,按照中央及省、市擴內需、調結構、促轉變、惠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堅持自力更生和政策扶持相結合,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扎實穩妥推進,切實改善農村困難群眾住房條件,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目標任務。2011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范圍擴大至全省各縣,12月底前完成省下達我縣農村危房改造任務(480戶),是一項關系我縣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政治任務。此項工作將列入年終目標考評(具體考評細則另行通知)。縣城及城關鎮規劃建成區范圍一律不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范圍;建制鎮和集鎮規劃區范圍的農村原則上不安排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三)基本原則。政府支持,農戶自愿。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政府將予以政策支持,充分整合可用資源加大推進力度,同時充分尊重困難農戶改造危房的意愿,調動群眾自主建房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力更生建設家園。
因地制宜、經濟實用。農村危房改造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體現安全、經濟、適用、節能、節地、環保等要求,確保重建和改造的住房符合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居住要求。
公開、公平、公正。規范操作程序,公開補助政策、公開申請條件、公開審批程序和審批結果,陽光操作,接受群眾監督。
科學規劃,節約用地。新建的住房要符合鄉村規劃和農房設計要求,先行安排利用農村空閑、閑置宅基地和老宅基地進行建設,做到一戶一宅,建新拆舊。
二、補助對象和補助標準
(一)補助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為居住危房中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及其他貧困農戶。各鄉(鎮、場)要按照優先幫助倒房受災戶和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認真確定補助對象。危房是指導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鑒定屬于整棟危房(D級)或局部危險(C級)的房屋。
(二)補助標準。按照農村危房改造方式,補助對象自籌資金能力等不同情況,制定分類補助標準。第一類,翻建、新建房屋的困難農戶:屬于分散供養五保戶的對象,每戶補助標準1.5一1.8萬元;屬于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的對象,每戶補助標準1.3一1.5萬元;屬于貧困戶的對象,每戶補助1一1.1萬元。具體補助標準由縣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根據入戶調查情況審批確定。第二類,維修加固房屋的困難農戶,由入戶調查組根據房屋破損程度實施分檔補助,最高不得超過1500元。
三、危房改造的基本要求
(一)改造方式。擬改造農村危房鑒定屬整棟(D級)的危房要拆除重建,屬局部(C級)的危房要修繕加固。重建房屋原則以農戶自建為主;農戶自建房屋確有困難并有代建意愿的,由農戶寫出書面申請和承諾,鄉(鎮、場)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幫助農房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代建。堅持以分散分戶改造為主,集中改造為輔的原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新農村建設點困難農戶、受地質災害威脅和扶貧移民整體搬遷村中貧困戶的危房改造。要積極編制村莊規劃,統籌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等方面的資金,協調道路、供水、沼氣、環衛等設施建設,整體改善村莊人居環境。
(二)改造要求。農村危房改造要充分考慮抗震設防要求。在滿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積和總造價,防止出現群眾盲目攀比超標建房現象。翻建新建住房建筑面積原則上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以內,同時又便于農民富裕后向兩邊擴建或者向上加蓋。
(三)強化質量管理。各鄉(鎮、場)要建立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縣城鄉建設局要組織技術力量,對危房改造施工現場開展質量安全巡查與指導監督;加強農村危房改造竣工質量安全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要開設危房改造咨詢窗口,為農村提供危房改造技術服務和工程糾紛調解服務。
四、資金籌集與發放
(一)加大資金整合力度。中央按照戶均6000元標準,省配套補助資金標準為戶均5000元,配套資金由省、縣(市、區)財政共同負擔,具體為:西部政策延伸縣按省、縣(市、區)8∶2比例,非西部政策延伸縣按省、縣(市、區)6∶4比例分擔。縣政府將采取積極措施整合相關項目和資金,將新農村建設、農村住房救助、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扶貧移民搬遷、地質災害移民搬遷等與農村危房改造有機銜接,通過政府補助、銀行信貸、社會捐助和農戶自籌等多種渠道籌措農村危房改造資金。
(二)規范資金發放。縣財政局在財政社會保障基金專戶下開設“農村危房補助資金”分戶或專戶(以下簡稱財政專戶),補助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分帳核算、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縣城鄉建設局要定期將核定的資金發放人數及金額報送縣財政局,縣財政局及時將資金撥付到補助對象賬戶(一卡通),集中供養代建戶,縣財政局按要求將資金撥付到所在鄉(鎮、場)財政所支付,縣財政局要制定好農村危房改造資金發放管理辦法,合理確定補助資金階段發放比例,及時撥付資金到戶。
(三)加強資金監管。縣財政局要會同監察、審計等部門加強對資金的監督管理,定期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審計部門要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五、操作程序
(一)個人自愿提出申請。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農戶,由戶主自愿向所在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供戶籍、農村五保供養證、低保金領取證、貧困殘疾人證明、貧困戶證明和危房照片等材料。
(二)集體評議。村委會接到農戶申請后,召開村民會議或
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民主評議(或投票票決),議定是否屬補助對象,并予以公示;經評議(或票決)認為符合補助對象條件、公示無異議的,填寫《省農村危房改造建房申請審批表》(附件1)或《省農村危房改造維修申請審批表》(附件2),貧困戶和無房戶還要按照《關于做好農村危房改造貧困戶和無房戶認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分別填寫《省農村危房改造貧困戶情況登記表》(附件3)、《省農村危房改造無房戶情況登記表》(附件4),并上報鄉(鎮、場),對經評議或公示存在異議,經復核不符合補助對象條件的,要及時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三)入戶審核。鄉(鎮、場)接到村委會的申報材料后,要組織人員進行入戶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鄉(鎮、場)簽署意見報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不符合條件的,鄉(鎮、場)將材料退回所在村委會,并說明原因。鄉(鎮、場)審核結果要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
(四)審批和公示。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接到鄉(鎮、場)上報的材料后,進行實地復核,對符合補助對象條件的,予以審批,并根據專業技術人員對住房危險程度作出鑒定意見,核定補助方式及標準。對不符合補助對象條件的,不予審批,并說明原因,審批結果要在村委會和村小組進行張榜公示。公示內容包括:戶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情況、家庭住房情況。同時,各鄉(鎮、場)要做好公示資料收集保存工作,并要組織做好與已經批準的危房改造農戶簽訂合同或協議工作。
(五)竣工驗收。農村危房改造竣工后,由縣城鄉建設局會同發改、財政、民政等相關部門對翻建新建、修繕加固住房進行全面檢查驗收。
(六)設置標識牌。翻建新建,修繕加固房屋經驗收合格后,各鄉(鎮、場)應在補助對象住房的顯著位置懸掛“政府資助援建”標識牌。標識牌尺寸為28cm×20cm,材料為銅質或鈦金,字體為紅色,在標識牌下方標識“二0一一年”。掛牌所需費用由縣財政承擔。
六、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
(一)調查摸底、登記造冊階段。縣民政局和鄉(鎮、場)要組織人員深入村組,對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的住房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并登記造冊,建立臺帳。調查摸底工作于6月20日前完成。
(二)明確任務,分解落實階段。各鄉(鎮、場)要結合實際制定好2011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確定好具體分管領導、安排好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并將任務細化分解到村、組,并于2011年6月25日前報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房管局備案。
(三)危房鑒定,組織實施階段。計劃任務下達后,縣城鄉建設局會同相關部門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按照《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要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的危險房屋進行技術鑒定,確定危房等級,填寫《省農村房屋安全鑒定報告書》(附件5);各鄉(鎮、場)要摸清翻建新建、修繕加固的危房數量,并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定建房對象,確認改造方式。補助對象基本信息和各審查環節結果要進行“三榜公示”。危房鑒定和補助對象確定工作要在7月20日前完成。各鄉(鎮、場)在危房鑒定和補助對象確定工作完成后,要迅速組織開工建設。
(四)檢查驗收、總結工作階段。各鄉(鎮、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完成后,要進行自查驗收,并向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工作總結和總體驗收申請。2011年12月份,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鄉(鎮、場)危房改造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縣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城鄉建設局。各鄉(鎮、場)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層層簽訂責任狀,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辦法,落實責任制。鄉(鎮、場)和村級組織要通過組織鄰里相幫、結對幫扶、投工投勞等措施幫助困難戶建房。
(二)明確工作職責。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搞好政策銜接,形成工作合力,縣發改委會同城鄉建設、財政、民政部門負責編制農村危房改造規劃,積極爭取中央和省投資補助。縣城鄉建設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具體要抓好農村危房的技術鑒定、項目規劃選址、質量監管、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統計錄入和牽頭組織工程驗收。縣民政局負責做好補助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認定,參與項目工程的統籌規劃、指導協調和工程驗收。縣財政局會同發改、城鄉建設、民政等部門負責安排危房改造資金的籌措和撥付,制定資金管理制度,保障工作經費,積極爭取中央、省財政補助。縣國土局負責解決農村危房改造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指導新舊宅基地整理、復墾。縣殘聯負責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對象的落實。縣交通運輸局負責幫扶危房改造村莊的道路建設。縣監察部門負責對全縣危房改造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縣審計局負責對補助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扶貧、環保、水利、農業、衛生、民族宗教、地震等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積極支持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尤其是對危房改造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產業發展給予傾斜。
一、提高認識,明確思路,堅持原則
我們始終堅持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十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統籌城鄉發展方略,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中心目標,從實現農村土地使用權財產化這一關鍵問題入手,著力在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村土地使用制度上尋求機制創新和制度突破,著力在轉變農業經營形式、組織模式和發展方式上創出新的路子,探尋改造傳統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的新途徑,創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統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促進幸福建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三不變”原則,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堅持集中、規模、增效的原則,堅持先試先行、封閉運行的原則,堅持城鄉統籌、促進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原則。
成立鎮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第一組長,黨委副書記、鎮長任組長,分管書記、分管鎮長任副組長,鎮黨政辦、組織科、紀委、經濟發展辦、財政所、民政科、國土所、村建辦、農業辦、經管站、林業站、水利站、工商所、農業銀行、農商銀行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辦,具體負責改革試驗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圍繞目標,全面啟動農村改革實驗工作
(一)深入開展“三位一體”的農村土地使用產權制度改革
按照“成方連片、規模經營”的農業發展思路,以“發放農村土地使用產權證、建立農村土地使用產權交易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證、一所、一社)為核心內容,推進土地使用權產權化,允許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農村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貸款,規范土地有序流轉,加大社辦企業的政策引導和項目扶持,鼓勵工商資本入股合作社,進一步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全年新注冊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流轉土地1026畝,市聘新蔬果專業合作社、恒潤果蔬專業合作社成為市級示范合作社,另有4家專業合作社通過市市級試點合作社驗收。市聘新蔬果專業合作社使用產權抵押貸款330萬元,加快了改社的經營發展,呈現出一派產銷兩旺的良好發展勢頭。
(二)開展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改革
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探索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制度。全面開展農村承包土地信息化管理,規范各類土地承包合同和檔案管理;選擇一村、姜店村、西石廟村三個村作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條件成熟后在其他村逐步推開。通過衛星遙感等技術,確認農戶承包地面積和空間位置,完善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制度和流程設計,建立網絡化管理系統,逐步探索建立符合“長久不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新型管理辦法。同時,認真做好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三)開展農村資產產權化改革
將農村集體各類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進行評估作價、量化折股到集體組織成員,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保護嚴格、流轉規范、監管有力”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決策機制、收益分配機制,健全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利益的長效機制,構建完善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現代產權運行體制,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1、對全鎮的農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清產核資。由鎮紀委牽頭、經管站具體組織實施,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利用一年的時間,對全鎮的農村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部清產核資登記,成立了“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中心”,給66個村簽訂了“三資”協議書,健全了全鎮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科學管理的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體制。
2、建立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鎮成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所”,“農村產權交易所”專設交易服務大廳,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四荒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養殖水面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農業類知識產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農村房屋所有權、農村閑置宅基地使用權、農業生產性設施使用權等統一進入市場交易。
3、強化集體資產監管。對村集體各類資產、資源可通過承包、租賃、招標、拍賣等多種形式進入市場;建立健全各項監督管理制度,強化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行使知情權、監督權、管理權和決策權。
(四)開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創新改革
針對現代農業需要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的現實要求,積極研究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機制,完善三農服務體系。
1、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各涉農部門要堅持完善鎮級、提高村級的原則,加強管理,健全隊伍,拓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建立符合我鎮實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2、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是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土地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劉坡西村全村托管土地1127畝,農民從“種、管、收、儲、運”全不用操心動手,在家中就可以豐收莊稼,而且每畝節省投資156元,增收200余元,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3、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加大人才技術、政策咨詢、農技農機、良種農資、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