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1 09:22: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經濟體制的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什么是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相對,市場經濟體制和計劃經濟體制相對。通常市場經濟也叫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指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調節作用的經濟。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分配受消費者的約束,生產什么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市場需求),生產多少取決于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及需求水平;經濟決策是分散的,作為決策主體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在經濟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經濟強制關系,信息是按照買者和賣者之間的橫向渠道傳遞的。
二、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兩個階段
1.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階段
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機制作為一只“看不見的手”充分發揮調節作用,是經濟運行的唯一調節手段。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僅限于維持法律和秩序,至多也只是承擔某些公共工程和最低限度的社會保障,只是充當所謂的“守夜人”的角色,一切經濟活動都是以市場為軸心,以市場價格為導向展開的。
2.宏觀管理的現代市場經濟階段
政府作為市場的組織者參與構造、干預和調節市場,參與市場的發育、整合和市場機制創新;政府作為國家壟斷代表介入社會再生產的各個階段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影響資源配置,調節國民收入的分配;政府作為經濟運行的協調者,制訂經濟計劃,實施經濟政策,運用各種調節手段協調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調節產業結構,影響經濟運行的周期。
三、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
國家干預主要側重于宏觀領域,目的在于調節和控制社會經濟的均衡運行,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市場調節則作用于微觀領域,目的在于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刺激經濟發展的活力。同時,在促進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下,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是一致的,市場機制是政府有效調控下的市場機制,而有效的宏觀調控又都是建立在市場運行基礎之上的。
關鍵詞:市場經濟;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現狀問題;對策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內經濟體制逐步由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且日漸成熟。日益完善的市場經濟條件,對于企業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迎接市場挑戰,把握市場機遇,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研究方面的焦點話題。作為企業經營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經營的持續、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國內企業現階段的經濟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生產為中心,以經營為目的,實現生產和經營兩者的相互結合[1]。市場經濟發展對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出一條科學、合理、高效的現代化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質量與效率,而且對于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的提高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
2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概述
做好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對市場經濟體制的了解和分析,并且應充分理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可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內容和要求等進行逐一分析,進而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對于市場經濟體制來說,其作為與社會化大生產密切關聯的、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指的是以市場機制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基本經濟體制,特點表現為經濟關系貨幣化、經濟系統開放化、經濟資源商品化以及市場價格自由化等[2]。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則主要指的是企業針對自身發展情況所開展的一系列有計劃、有目標、有組織、具備控制性及協調性特點的經濟活動[3]。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建已成為企業獲得財富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最大化實現企業價值和經濟利益的重要基礎。較計劃經濟體制不同,企業管理模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側重于企業經營管理,其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現狀,特別是企業自身優勢和特點,制定出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規范或制度,為企業內部資源循環利用和資金周轉等奠定堅實的基礎;(2)充分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企業經濟管理中應制定科學、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確保企業的經營發展與市場發展相一致。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也發生了一定變革,其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4]:第一階段,在計劃經濟體制階段中,企業經營以政府撥款支撐為主,國家和政府是企業真正管理者;第二階段,在市場經濟體制階段中,企業管理的發展方向由市場決定,以競爭為動力,通過對企業內部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充分將企業生產、經營、流通等進行融合,進而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
3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存在的現狀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國內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這些情況對企業經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經濟管理模式逐漸由傳統的、單一的計劃與指揮經濟活動模式,向著監督和決策經濟活動轉變,以滿足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需求。目前,企業現有的經濟管理模式較計劃經濟體制下有了更加顯著的改善,管理體制逐步成熟,但是,多數企業仍存在著普遍的通病和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5]。第一,在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雖然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斷加深,但是,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的工作相對缺失,造成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缺乏完善性。造成企業經濟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因素諸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經濟管理重視程度仍不足,在建設和完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過程中受傳統、陳舊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影響,致使企業現有的經營管理制度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缺陷;另一方面,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無論是企業管理層還是企業基層職工,都將過多的精力放到生產管理之中,而在經濟管理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相對缺失,這造成了企業經濟管理活動效果不顯著。第二,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導致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一方面,企業中員工整體經濟管理能力和業務素質水平偏低,導致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無法及時、有效地開展;另一方面,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缺乏對相關人員等激勵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不但對企業員工參與經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不利影響,甚至導致企業內部人員流動較為頻繁,人力資源部門波動大;同時,多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以非專業人員兼任,沒有得到過系統、正規的培訓,導致人力資源部門員工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不高,對企業經濟管理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企業內部員工受工資待遇、福利、工作環境、工作性質及其他各方面因素影響流動性較大,嚴重破壞了企業人力資源整體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穩定性。第三,在企業經濟管理的組織結構方面,同樣受各方面因素影響造成其組織結構不完善,對于企業經濟管理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具有不利影響。一方面,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建構過程中受傳統、陳舊的管理模式影響,現有的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過于陳舊僵化,與市場經濟體制極不相符;另一方面,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缺乏必要的靈活性,不但對企業社會經濟效益的實現具有不利影響,而且嚴重制約了企業市場競爭力水平的提升;同時,部分企業缺乏對企業長期、科學、有效的規劃,而過分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的重要性,導致其組織結構缺乏科學合理性;此外,企業領導層對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組織管理積極性和主動性偏低,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企業經濟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4建立和完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對策
針對現有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現狀問題,充分結合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特點和企業自身發展的現狀需求,可通過采取以下幾方面措施建立和完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6]。第一,轉變傳統、陳舊的企業經濟管理理念,借鑒和吸收優秀的現代化經濟管理理念。企業管理層應對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引起足夠重視,逐步將企業經濟管理中傳統理念轉變,一方面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從企業規章制度自身發展著手;另一方面,應根據國家、行業內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促進企業規章制度不斷完善。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特點,企業要及時調整管理思路,制定出與之發展相適應的經濟管理模式,并對其實施效果和執行力度科學性進行有效評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此外,加強企業管理層與基層員工的溝通協調,整合企業各方面資源,做到優化配置,進而確保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切實可行。第二,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企業應不斷健全相應的經濟管理體制,以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在完善企業經濟管理體制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部門專業化,明確各管理部門的職能與責任,確保管理部門管理有效實施。針對企業經濟管理現狀需求,設置獨立的經濟管理部門,并充分體現出其權威性和重要性,進而能夠在生產與經營部門起到協調作用。專業經濟管理部門能夠監督其他部門的運行情況,以便促使企業的正常運轉得到實現[7]。可見,不斷完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企業內部督查和審計規范并形成常態機制,可以有效地確保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企業中各相關部門應充分遵循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確保各方面工作都能夠在相關制度的規范下執行,進而保證企業經濟管理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第三,企業管理層應重視企業組織結構,針對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中組織結構問題實施相應的改進和完善措施。對于企業長期發展來說,企業經營管理的組織結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一點表現得尤為突出。傳統、陳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結構缺乏科學性、合理性、靈活性等,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應在充分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的基礎上,采取不同情況使用不同應對方法的策略,發揮出企業的自身優勢,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經營管理組織結構,進而確保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第四,不斷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完善。一方面,企業應當充分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特點,對企業內部員工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培訓工作,促進企業員工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對外招納人才過程中,應充分結合企業的長期規劃戰略,引進高端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企業員工的集體意識;此外,建立健全相應的獎懲機制,激發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出其價值。
5結語
總而言之,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至關重要,其不但決定了企業社會經濟效益能否實現,而且對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應轉變企業經濟管理理念,完善經濟管理制度,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能力,進而確保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科學、合理、高效。
作者:胡生軍 單位:青海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葛微微.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5).
[2]毛春燕.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4).
[3]陳衛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研究[J].企業戰略,2016(529).
[4]溫東涵.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6(01).
[5]張萬秀.探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
一、當代中國的人學研究是如何興起的
簡要來說,人學首先是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的學問。人學有 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人學指研究人的一切科學,狹義的人學指研究人的本質、存在 和歷史發展規律的學說。人學不同于人的科學,后者是研究人的某一側面而形成的一個 學科群,人學則是在綜合各門有關人的科學提供的關于人的知識的基礎上對完整的人進 行綜合研究,并提升出關于完整的人的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的一般理論。這里, 人學研究實際包括兩個層次:一是綜合人學,以達到對“完整人”的研究;二是哲學人 學,從完整的人中提升出關于人的本質、存在和歷史發展規律的一般理論。
人學還是一種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學”概念的提出代表一種新的哲學觀念或理 念,一種觀察、分析世界的新視角和新方法。我國當代的人學研究,就是力求關懷人的 生存發展,提供一種觀察、分析問題的新的視角、理念和方法。
人學之所以在中國興起,有其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哲學史根據。在哲學發展早期,“ 人”面臨兩種命運:一是人被淹沒在自然、社會及宗教中,顯得不獨立;二是人被各種 不同的哲學流派加以肢解,變成支離破碎的人。近代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把人 本身從對自然、社會等客體的從屬中相對獨立出來并提升為主體;其次是把被哲學肢解 的人整合成完整的人。這種變化蘊含這樣的道理:人在世界中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位和本 質,哲學既要從外部世界理解人,還要從人的內在方面認識人。由是,人學作為哲學的 本質在當代才真正顯示出來。既然如此,當代哲學就應把作為主體的完整的人作為自己 專門的研究對象。其次有科學史根據。近代以來人的各種科學獨立發展起來,積累了關 于人的豐富的實證知識。但它們在開始時并不一定確保其內在聯系,反而使人變得支離 破碎。對人的不同側面加以認識而形成一系列的人的科學,是近代對事物進行分門別類 研究這一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決定的。科學發展到現代呈現出新的趨勢,就是研究人的 各門科學趨于結合,趨于綜合人的科學提供的關于人的不同側面的實證知識,把人作為 統一的整體來把握。對這種趨勢的反映和反思,必須有一種關于人的統一的基礎學說即 人學,來把關于人的各種科學之間的聯系建立起來,既克服對人的片面研究的局限,又 為一切有關人的科學的發展提供新的理論基礎。再次有其文化學根據。以個人主義為核 心的文化把人理解為具有獨立價值的個人,以整體主義為核心的文化把人理解為只有在 整體的關系中才能存在的人。這兩種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帶來某種 危機,其危機實質上就是人性危機。克服這種危機的有效方法,就是重建一種完整的人 性,并通過這種重建來實現文化的綜合創新。最后有其時代或實踐根據。真正的人學是 自己時代的產物。當代中國發展究竟提出哪些體現著時代精神的深層問題呢?
一是改革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改革說到底是解放人,為人松綁,解決人 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充分利用人性和規范人性來 運作的,它既要求相適應的人格來作為它建立和發展的基礎,又對人的發展產生正負影 響,其最大的積極影響是促進獨立人格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其消極影響是產 生一定的人的物化現象。從現實看,國民素質與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從 哲學高度講,市場經濟體制在表面上是“物”的問題,深層卻是“人”(人性、人格、 人的素質、人的能力、人的價值等)的問題,這必然促使人的自我覺醒。
二是文化建設。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把文化建設放在比較 突出的位置。文化建設的實質和核心是提高國民素質,塑造社會主義現代新人,它是以 人為本并解決人的問題的。為此就必須對“人”作專門、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三是當代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從哲學高度和深層來看可持續發展,其中心問題就是人 的問題:它把人類作為發展主體;以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為理論根據;以人的素質的提高 和能力發揮為實現條件;以代際之間的和諧發展為核心內容;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質 量為最終目的。當代中國的發展過程也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過程,而人的現代化 則是關鍵。發展學家佩魯指出:如果不從人的更高層次上去理解發展,對各種發展問題 的理解和解決就難免是浮淺的、表面的。
此外,人力資源開發,實行人本的管理,提高領導干部隊伍和國民的素質,思想政治 工作等,都要求對人是什么和人應如何做這兩大問題作專門深入系統的思考。
上述問題是現有哲學不能完全回答的,必須有一種專門系統研究人的本質、存在和歷 史發展規律的理論,這就是人學。
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什么需要加強人學研究
中國的人學研究始終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的,它由20世紀80年代初從價 值觀上強調尊重人,到20世紀90年代縱深向人學理論建構方向發展,向從學理上說清人 、從實踐上塑造人方向發展。中國的人學著力研究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 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其中主要研究了人的素質、人的全面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 段人的發展的形態、人性發展與制度創新、市場經濟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與人的精神世 界、知識經濟與人的創新能力、新經濟與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等。我國人學研究的一個基 本特征,就是其基本進程始終緊隨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發展,并反作用于社會實踐 。中國的人學研究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提供理論基礎
在市場經濟中人以怎樣的方式存在?這是對市場經濟與人的關系的根本理解問題。
人首先為追求和滿足自我正當利益最大化而存在。市場經濟使人必然追求“利”益。 市場機制之實質,就在于它充分利用并規范著各個人對其利益追求的本性來激發人的最 大潛能,以為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追求交換價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生產者進行生產 的基本動機。“市場經濟使人必然追求利”也會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中得以體現。 我們的任務在于使利益原則向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積極方向發展。
人主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市場經濟內在要求人必須崇尚能“力”。市場競爭不相信 能力弱者的眼淚,倒是給那些能力強的人以優厚的回報。在這個意義上,競爭首要是能 力的競爭,市場經濟是能力經濟。這必然使每個人認識到,人生價值的實現及幸福很大 程度上取決于你的潛力、能力和努力程度。實際上,能力觀念是自文藝復興以來近代西 方市場經濟社會的核心文化精神之一,而西方社會的富強正起因于市場經濟所培育的能 力主義觀念。當今中國正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因而強調對能力問題的重視就不足為怪 了。實際上,只要搞市場經濟,就必須重視人的能力,就必須確立人要依靠其能力而存 在的存在方式。
人自覺按照理性的法則而存在。市場經濟要求人必須按照“理性”的法則行事。在市 場競爭中,競爭者要獲取成功,既要運用理性思維能力來對信息和行情加以分析、選擇 和處理,又要運用理性的法則破除“人情”、“關系”、“特權”向社會經濟的公共領 域滲透,同時還需要運用理智來控制和駕馭競爭者的情感、意志,且以精細的理性計算 來使資本和勞動的組織達到合理化。這實質上內在要求發育和提升出一種理性精神。這 里的理性精神,即是指旨在注重客觀、分析、標準、規范、精確、量化、程序、嚴密、 公正、制度和控制的一種價值取向。正因為如此,實行市場經濟的近代西方社會是極力 倡導理性精神的。在當代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迫切需要但又缺乏的,是理性 精神。在現實生活中,主觀性有余而客觀性不足,整體把握有余而實證分析不足,模糊 有余而精確不足,隨意性有余而程序性不足,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等現象,仍在一定程 度上存在,這對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及人的發展產生許多消極影響,所以必須加以改變, 并確立人自覺按理性的法則行事的存在方式。
人必須依靠努力奮斗而存在。市場經濟內在必然要求人在生活中自“立”,即自律、 自覺、自主和自強。從文化角度講,市場經濟實質上是把從事有關經濟活動的人從人身 依附關系中解放出來,使其走向市場,成為經濟運營的獨立自主的主體。這就內在要求 主體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分析、判斷、選擇和決策,并自覺承擔責任。因此,人的獨立 自主或自立是從事有關經濟活動的主體參與市場競爭和經濟運營的前提條件。在市場經 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只有當人具有獨立自主的意識、人格和能力,能獨立自主地進行 分析、判斷、選擇和決策,他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才 能積極推進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從對市場經濟建設實踐的反映來看,近年思想界提出 并熱烈討論的“人格獨立”、“人的主體性”、“人的個性”和“人的能力發展”等問 題,都旨在倡導一種精神——在市場經濟社會,人必須依靠后天的努力奮斗而存在。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經濟運作方式,必將對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產生廣泛而深刻的 影響,從而使我們這個時代呈現出新的特點,顯現出新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注重利 益的精神;崇尚能力的精神;推崇理性的精神;強調自立的精神。這四種基本精神體現 著人在市場經濟中存在的根本方式,因而蘊涵著人學理論和方法存在的內在必要性。
中國農村貧困落后既有歷史成因,又有現實原因。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實行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但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進入90年代以來,城鄉差距擴大的趨勢日益嚴重,究其本質就在于二元經濟結構轉換嚴重滯后,新舊體制出現斷層。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一體化,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也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二元經濟結構的歷史成因
二元經濟結構是西方發展經濟學家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結構的理論概括,其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瑟?劉易斯。從基本內涵的視角來分析,二元經濟結構的邏輯內涵是: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一般存在著傳統落后的農業部門與現達的工業部門兩個產業部門。由于兩個部門勞動生產率水平與勞動邊際收益率的顯著差異,引起農業剩余勞動力的產業間流動,最終實現二元經濟結構一元化的目標追求。發展中國家一般要經歷以農支工、農工協調與工業“反哺”農業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國際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二元經濟結構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市場化、現代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普遍經濟現象。
按照劉易斯對二元經濟結構的界定,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樣面臨著二元經濟結構的歷史約束與現實困境。二元經濟結構一方面為中國工業化基礎的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導致了農村貧困落后的加劇。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二元經濟是我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趕超型發展戰略與城鄉分割經濟體制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它通過中國特色的資本原始積累克服了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初期資本積累短缺與有效需求不足的雙重困境,在較低的國民收入水平上實現了較高的工業化水平。但從長遠發展的視角出發,這種不斷強化的二元經濟結構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導致了農業生產的長期低速增長,也極大地阻滯了社會經濟的全面進步。并且,伴隨著許多不可克服的矛盾,如公平與效率的矛盾、積累和消費的矛盾、農業和工業的矛盾、城鄉矛盾和工農矛盾等,制約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始于1978年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育,在各個層面對傳統二元經濟結構產生了程度不同的沖擊,也起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到1985年以后,當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應再接再厲時,改革的重點卻轉向了城市,導致農村經濟發展遠較城市緩慢,以致城鄉收入差距越拉越大。這主要表現在:城鄉隔離分而治之的制度體系、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嚴重失調、傳統經濟與市場經濟并存發展、鄉鎮企業與城市大工業對立運行。在這一過程中,關鍵是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新體制沒能及時成長起來,造成了城市市場化在農村出現空檔,這種結構轉換的相對滯后必將給我國社會經濟生活帶來一系列難題。
二、體制斷層是中國農村落后的根本性原因
從表現上看,我國農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問題,即城鄉之間經濟發展差距過大。而從本質上看,它反映的是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其根源在于城鄉二元體制,即“城鄉分割,一國兩策”的社會經濟制度安排。這種制度化的城鄉分割,加劇了城鄉經濟社會的分化,固化了城鄉二元結構。實踐證明,城鄉二元體制造成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困難和深層次矛盾,導致城鄉發展嚴重失衡。
(一)二元經濟結構的本質在于二元經濟體制
1.城鄉有別的管理體制
造成城鄉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現行的城鄉“二元體制”是阻礙要素資源投向農村的最主要因素。我國現行的體制基本是城鄉有別的管理體制。計劃經濟時期,為了加快工業化建設,國家一方面運用行政手段,如通過強制性糧食統購統銷和工農產品剪刀差,將農業剩余轉化工業積累;另一方面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以維持資本密集型城市大工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城鄉有別的戶籍管理、勞動用工和社會福利制度在相當程度上被沿襲下來,盡管一些地方進行了戶籍制度改革,但因為隱藏在背后的社會福利等諸多因素,需要支付的社會成本較高,進展還不大,因而城鄉居民在就業機會和社會福利水平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還未根本改變。
2.城鄉分割的市場體系
從商品市場看,農民由于組織化程度低,一般只能進入城市集貿市場進行零星的、小規模的現貨交易,基本上沒有進入批發市場,更難以參與大宗遠期合約和期貨交易。從要素市場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因農業平均利潤率偏低和受利益驅動,主要面向城市經濟,城市相對充裕的資金沒有進入農村,農民參與、進入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條件和渠道都十分有限。農村土地轉化為工業和城市建設用地還不能直接市場化,必須通過國家征用轉化為國有土地后才能進入市場,農民在土地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難以分享農地向非農地轉化過程中形成的巨額增值收益。
3.城鄉分離的工業化模式
計劃經濟時期集中農村資源推進城市工業化,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我國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改革開放后,實行城鄉分離的工業化模式,農產品生產、流通和加工沒有形成有機聯系,農民難以分享農產品的加工增值收益;鄉鎮企業在管理體制上獨立于行業管理之外,既無所不包,又自成體系;農村“離土不離鄉”的工業化和城市工業化并行發展和過度競爭,使得農村工業在市場供求格局發生變化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對接后,發展空間受到明顯制約,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減弱,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到農民分享工業化的成果。
4.實行有別的投入機制
計劃經濟時期,為了維持資本密集型城市大工業的發展,國家將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集中投向城市,同時依靠農業積累支持城市工業發展。改革開放后,一方面,農村的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等生產要素在經濟效益驅動下,向城市轉移和集聚;另一方面,國家在基礎設施和科教文衛等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上,繼續向城市傾斜,農村卻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我積累,由此帶來城鄉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各方面的差距不斷擴大。
綜上所述,體制性因素事實上形成了農業和農村發展與工業化和城市發展的相互隔離,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關鍵所在。
(二)市場經濟體制沒有向農村延伸
中國的改革是分階段漸進式的,經濟改革先于政治改革,而且在經濟領域中又確立了從農村到城市的合理改革順序。縱觀
世界各國經濟改革的歷史,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激進的方式,如俄羅斯和東歐一些國家采取的“休克療法”,在短時期內直接從計劃體制強行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一種是漸進的過渡方式,即在計劃體制基本保持不動的情況下,通過引入市場因素來發展新體制,逐步對舊體制進行滲透、替代,最終過渡到市場經濟新體制。中國經濟改革由于市場化起點太低,加上轉軌的雙重性特點,市場化改革是十分復雜的,因而走上了漸進式的市場化道路。事實證明,這種選擇是十分正確的,但現行的城鄉“二元體制”是阻礙要素資源投向農村的最主要因素。
如今,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跨入進一步完善的階段。雖然經濟創新從農村起步,但自農村經濟改革向城市經濟改革轉移之后,經過20多年的市場經濟培育和10多年的市場經濟體制建設,農村經濟這一塊已遠遠地被拋在了后面,市場化程度相當低。農村經濟處于嚴重弱勢地位,弱就弱在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嚴重滯后。因此,“城鄉一體化”這個核心層次的“一體”,就是“體”在市場經濟體制上,提升農村經濟的市場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使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一樣共享市場經濟體制優勢。
三、農村現代化戰略對策
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再次提出:要加快推進現代化,必須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系。如何盡快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城鄉二元經濟向一體化經濟的跨越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盡快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從“二元體制”入手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和機制,就是要以體制和政策創新為突破口,改革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不利于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各項制度,從根本上消除阻礙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建立有利于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新體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使城鄉經濟體制向不斷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內在要求的方向轉變。促進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一元經濟社會結構的轉變,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包括用城市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造農村生產和生活方式、生產要素重組和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和遷移、城鄉產業有機整合和組織方式的變化等,還包括整個社會結構、組織、文化等的變遷。這是一個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長的歷史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須加快制度建設與體制創新。
(二)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加快推動小城鎮建設,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進入21世紀后,國家在強調GDP增長的同時,也提出了綠色GDP發展的概念,就是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為代價。國內大型、特大型城市已經因為人口過度密集,資源環境過度污染,給城市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阻礙。以大城市為龍頭,加快周邊小城鎮建設,形成梯次發展的經濟帶,不僅有利于轉移農業富余勞動力,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啟動民間投資,帶動最終消費,實現和諧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持續的增長動力。同時,小城鎮的建設要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規模適度,注重實效。要注意運用市場機制,更多地發揮民間投資的作用,走出一條在政府引導下,主要通過市場機制建設小城鎮的路子。二元結構一元化的重要特征是工業部門(現代部門)不斷吸收農業部門(傳統部門)的大量剩余勞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理論建設以政治經濟學為根基,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現實情況為出發點,學習借鑒西方經濟學重要的市場理論,形成了指導我國經濟建設的根本性制度。政治經濟學由四點構成:即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再生產理論、資本主義發展理論,這四條理論構成了政治經濟學的要義,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基本理論。西方經濟學提出的關于市場經濟的理論,是我國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依據和重要理論來源。
西方經濟學強調市場的重要性,主張一切經濟行為都要通過市場來完成,需求、供給和價格要通過市場來形成。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經濟體制雖然也運用市場經濟規律來調節生產、消費,但是沒有像西方經濟學理論強調的那么重要,并沒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在市場沒有起到基礎性作用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計劃經濟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資源配置不能按照供需的有效性進行流動,導致了經常性的物資短缺和相對過剩,整個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如何統籌好物資的分配,如何最大化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的需要。但是這項工作卻不像我們想想的那么簡單,如何能在年初實現對經濟的有效預期,如何能夠在960萬平方公里范圍內進行有效調配,這對于當時信息傳遞不太發達,計算能力比較弱的中國而言,不能不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改革開放初期,與西方經濟發達程度對比中發現,中國經濟社會明顯出現了落后,而且差距還在不斷擴大,改善我們的經濟制度,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市場經濟體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提。西方經濟中的市場經濟概念逐漸成為中國與西方對接最重要橋梁,也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最有效的手段,在這樣大背景下,借鑒西方經濟學中的市場理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最為重要的理論構成。
在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我國逐漸開始完善市場主體,開始允許商品的自由流通,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則。產品市場、勞動市場、消費市場逐漸形成,這三個市場的形成,使得市場進入了真正發展時期。
通過上圖,廠商通過產品市場實現了產品的銷售,家庭通過勞動市場實現了就業,資本市場是擴大規模,盤活已有市場的重要手段,也是開辟新市場,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的重要依托,同時,也幫助家庭提高生活質量,滿足人們的超前消費等。
中國計劃經濟時期,根本就不存在競爭,一切都按需生產、按勞分配,自然也就不會出現競爭。西方經濟的市場經濟體制卻不是這樣的,通過市場來調節資源的配置,廠商必然選擇利益最大化的投資領域來生產商品,很多廠家同時投入到同一個行業,必然會造成這個行業的生產過剩,也就出現了競爭,購買者對同樣商品必然會對價格、質量、服務等做出不同的權衡,然后決定買那個,這就是競爭,在競爭的格局中,購買者處于有選擇的地位,他有權利去選擇購買那個商品,不買那個商品,有些廠家價格高,產品質量不好,服務差必然會被市場拓淘汰,這叫完全競爭市場,廠家都處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但是也存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吸取了完全市場理論和不完全市場理論,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和國防發展,針對一些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命脈的行業,采取國家壟斷,實行國家獨有,或者國家控股形式。
二、西方經濟學理論中的不足值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警惕
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歷了百年多的發展歷程,其學術成果和對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作用都值得學界的肯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是西方經濟體制和成功經驗幫助中國逐漸完善了特色市場經濟體制,是西方經濟學理論幫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建立和推廣,同樣,西方經濟學通過中國市場經濟的成功建立,完善了其理論到實踐的論證,豐富了其研究視野。但是要警惕西方經濟學中存在的問題,現在一部分市場經濟研究者與實踐者出現了盲目崇拜西方經濟學的現象,認為西方經濟學是完美的,是無懈可擊,建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全照搬西方市場經濟體制。這種看法是不能得到認同的,目前,西方經濟制度也存在缺陷,西方一些發達國家也開始研究中國的經濟體制,并從中獲益良多,在某些領域開始照搬中國經濟政策,取得了較好效果。
西方經濟制度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嚴重,最重要的是西方經濟危機,這種揮之不去的西方經濟制度問題已經被西方經濟學家研究了百年,但是知道今天依然無法建立一套更為有效的規避機制。另外,工會權利過大,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人民的生活,電視中,經常會看到西方罷工,導致航班延誤、供水供電中斷等,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西方市場經濟有競爭性無排他性,是一種公有資源的私有化進程。所謂無排他性是不能禁止另外的人使用;所謂有競爭性是一個人的使用減少了他人能使用的量。所以無約束的時候會被過度利用。解決方式是限制使用或者有償使用。在現實中,此限制或收費要通過國家的強制措施,諸如現在實行的排污限量超額收費的制度。在西方私權大于公權的市場格局中,國家有時候難以對其采取更為有效的調控手段,來抑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盲目性。
三、中國經濟學理論需要西方經濟學理論的融合
論文關鍵詞:市場經濟體制;公平;效率
1 公平與效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表現,從一個管理學定律談起
管理學范疇有一個著名的80/20定律,即通常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項目。將這個概念延伸到企業的經營上,也可以解釋為一個企業80%的利潤來自它20%的客戶。因此企業都會把更多的資源放在為這20%的客戶服務上面,例如現在銀行每年都要征收小額賬戶管理費。這些小額度賬戶的持有者大都是中、低階層收入者。在按照市場經濟體制運行,追求最大利潤的企業本身就有一種擺脫掉自己所應負有的社會職責的沖動。由此可見,如果擁有資本數量不同的企業和個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可能會享受到不同的待遇,富人會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待遇,而窮人則有可能被排除在這些服務以外。因此加強政府提供社會公共物品的力度,如加大對教育、醫療、居民養老保險的財政支持力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這種差距。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范圍和種類也應該逐漸加大,特別是為窮人子女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如職業教育,創業貸款等,盡量縮短富人和窮人子女在競爭起點上的差距。
在這里私人機構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采取各種措施為富人提供各種個性化的服務就是追求效率的體現;而政府機構加大公共服務力度,就是注重社會公平的體現。
2 公平和效率之間的矛盾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最易激化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消費者處于買方市場,可以根據自身需要作出抉擇,可以選擇的余地是最大的,而且此時整個社會的福利是最高的。當這個市場是壟斷市場時,市場上的需求大于供給,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廠商則可以憑借壟斷地位獲得更多的利潤,此時即是典型的效率優先。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廠商自身的理性行為肯定是逐利的,其原則也是以效率為先。下面以我國房地產市場為例進行說明,由于我國人多地少,且正處于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階段,有大量的農村人口需要轉移到城市中來,房地產市場剛性需求旺盛,房價居高不下。因此如果從社會公平爭議的角度出發,政府不應該允許發展大型豪華別墅和豪華墓地。雖然開發豪華別墅和豪華公墓可以幫助開發商更快更多的創造利潤,卻以變相的減少了市場供給,推高了房價為代價,將大量的中低階層收入者擋在了房地產市場大門外。當房價不斷高漲時,商品房已經成為最有價值的投資產品,因此先富起來的人完全可以通過囤房、炒房來實現保值、增值。在此過程中,房價上漲的成本主要轉嫁給了擁有剛性需求的中低階層收入者。在房價不斷高漲期間,資本獲得了太多的利益。在這個過程中,先富不僅沒有帶動后富,反而是在剝削后富,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過程。現在房價的歧高已經對我國經濟的運行產生了嚴重的危害,持續攀高的房價很容易積累起大量的泡沫,給我國實體經濟帶來極大的危害。
房地產商對利潤的追逐對應著效率,而提供符合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的房源則對應著公平。很顯然,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中突出的顯示了效率的含義,而忽略了公平。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都是由保障房或者廉租房市場和商品房市場共同構成的。只有在商品房市場,才能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遵循價高者得的市場經濟規律。在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中,保障房和廉租房處于極度短缺的狀態,使得大多數中低收入者也不得不進入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因此從公平角度出發,我們就應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重新作出一個更加全面的規劃,大力發展保障房和廉租房,使房地產市場成為一個多層次的市場。
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不論是計劃經濟體制還是市場經濟體制,這都是最根本的出發點。但是僅僅依靠市場經濟本身的機制并不能到達這樣的效果,在不加以制度規范的前提下市場經濟是“一切向錢看”的,一切以利潤為導向的,一切以實現利潤的多少為評價標準的。
3 現階段如何處理公平和效率之間的關系
我們在前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就是過于重視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從而導致了社會收入差距越來越大,而且已經達到了社會所能容忍的極限。經濟總量的急劇膨脹往往帶來收入差距拉大和貧富分化,類似的情景在幾乎所有經歷過快速增長的國家的歷史上都發生過,人們處置的方法不同,結果也不同。有一些國家成了當今世界上的“成功國家”,另一些要么墜入了動蕩不寧的泥淖,要么重新回到了貧困的深淵。
我國在公平與效率問題上,根據當前的社會形勢與客觀國情,作出了新的調整。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這表明我國政府已將宏觀管理與調控的操作重心從效率轉向公平,為我國今后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中,如何正確認識效率與公平的辯證關系指明了方向。
注重效率是我國經濟社會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關鍵所在。公平起著穩定社會情緒,為經濟社會的后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后續力量的作用。因此我們不應只看到效率和公平之間的矛盾關系還應該看到公平和效率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們不能只追求公平而犧牲了效率,這是我們早就丟棄了的“平均主義”;我們也不能只追求效率而不顧公平,這樣只會引起社會貧富嚴重分化,整個社會動蕩不安,一旦失去和諧安定的發展環境,更無效率可言。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公平和效率的和諧共存。
效率將整個社會的發展引領到更高的層面上去,公平使得整個社會的發展更加健康,為社會的后續良性發展奠定一個穩固的基礎。
4 如何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和諧共存
(1)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和指導,促進公平競爭和充分競爭,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促進公平和效率的統一。
以中國藥品市場為例進行說明。中國目前藥品市場上部分藥品在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后,部分藥企會因為利潤微薄而逐漸停止生產這些藥物。在市場經濟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機制下,藥企做出上述決定是很正常的反應,但是對整個社會而言則是一種損失。利潤微薄并不等于沒有利潤,僅就制藥企業出現的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由于藥品市場競爭的不充分所造成的。公平被迫讓位于效率。為此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降低醫藥企業進入門檻,力促市場競爭,或者出臺相應的強制性政策,對參與競標的藥企要求其必須信守承諾,并給予一定的優惠。但是從長遠來看,最有效的仍然是成立以非盈利或微利為目的的國有大型藥企,完善社會公共藥品的供給體系。
(2)政府在促進社會公平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裝備采購;全壽命管理;軍地一體化;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0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08)49-0122-03
主席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加強國防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是今后統攬軍政建設全局的出發點,軍隊裝備采購工作是國防建設的一項重點內容,是實施裝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在當前新舊裝備采購模式交接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更需要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指導裝備采購的模式更新。
1 以發展變化的觀點理解發展觀,完善我國的軍品裝備采購體制
發展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它揭示了物質世界運動的總趨勢,而發展實質上指明了運動的最終趨勢必然導致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轉化,又強調運動的總方向的上升性、前進性。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西方國家已經建立起軍事訂貨制度,進入21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又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國防采辦制度。在1998年以前,我軍裝備采購一直堅持統一計劃、定點采購、分段管理的模式,實現了我軍裝備從無到有、從單功能到多功能、從品種單一到系列化的發展。1998年以后,我國裝備采辦由總裝備部實行統一的歸口管理,從權、能、事、責、利等方面將裝備采購方與研制、生產方分開。從舊到新、從有到無,從計劃、分段管理模式到歸口管理模式,中國的裝備采辦一直在不斷地更新變化,是一個系統的發展過程。計劃管理模式、歸口管理模式、軍事訂貨制度、國防采辦制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我國尚不具備實行國防采辦的條件,我國把軍事訂貨制度作為當前軍品獲取模式和采購制度的一個發展階段來研究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成熟和國防建設的更新,必須且必然建立起類似于西方國家的裝備采購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代替計劃經濟是歷史的必然,我國正處于經濟騰飛階段,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體制,經濟體制、結構模式變化了,必然引起其功能上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能夠促進采辦體系功能的發揮,相反,原地踏步的市場經濟最終都會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中國要在功能上向世界最高水平的裝備采辦結構體系靠攏,首先要調整裝備采購的模式,走在時代的前沿,適應現代裝備的全系統、全壽命管理的需要,趕上時代的潮流,促進國防科技工業不斷創新,為國防安全提供更先進、更尖端的軍事裝備,理論上符合軍品獲取制度發展階段性成果,實踐上指明了我國軍品裝備獲取制度的發展方向。
2 以全面的視角理解發展觀,協調軍隊裝備采購系統內部矛盾
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2004年3月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發表講話,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是必然的,但是我軍裝備采購現狀不完全符合競爭機制的要求,體現在以下四個不協調:一是軍隊裝備市場的主體秩序不協調,二是軍隊裝備市場的交易秩序不協調,三是軍隊裝備市場的法治秩序不協調,四是軍隊裝備市場的道德秩序不協調。因此,必須按照總書記的全面的觀點來規范我軍的市場、法治和道德秩序,達到裝備采購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從市場角度來看,1998年以前的指令性采購主要依靠計劃和行政手段,沒有把競爭作為組織武器裝備生產的基本手段,軍品市場難以形成,軍工結構調整滯后。因此,指令性計劃下的合同采購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并確定以“國家軍事訂貨制度”為目標進行制度改革。從法治的角度來看,現行的軍隊裝備采購合同制度并不完善,不但沒有起到規范軍隊裝備采購交易秩序的作用,反而增加了采購活動的不確定性。因此,需要運用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來彌補市場經濟體制和法制建設不完善的缺陷。從道德觀念角度來看,由于軍隊裝備市場中缺乏良好的道德秩序,廠商采取低報價的方式爭取到定單后,又以種種理由向軍方要求提高訂價,追加預算,導致了軍隊裝備采購中的交易費用十分高昂。軍隊裝備采辦制度的辯證發展應當是系統的、全面的、保持內在各要素均衡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要全面地兼顧到市場、法治、道德等要素。在裝備采購過程中,市場、法治、道德形成一個短板效應模型,當三方面達到協調發展時必然推動裝備采購改革的進程,否則,就會阻礙改革,甚者影響正常采購,破壞采購系統,進而減緩國防建設速度。
3 以連續的視角理解發展觀,建立軍隊裝備采購可持續發展機制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實質。科學的發展必須是連續的、內在的、有后勁的,能保持一定后發力的發展,即可持續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是體現馬克思認識論的發展觀。20世紀60年代各類武器裝備在研制過程中忽視使用保障問題,致使使用保障費用增長超過采購費用,為了有效地控制武器裝備采購費用和使用保障費用,扭轉費用增長的趨勢,美國國防部最先引入了全壽命費用的概念。隨著裝備技術戰術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裝備逐漸趨于系統化、合成化,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一種管理模式,使全壽命費用管理漸漸融入到我軍的裝備采購系統預算當中,我軍應當不斷檢討自我、參考別國的經驗,向世界采辦制度發展趨勢看齊:控制全壽命費用,降低裝備采辦成本;走一條軍民結合、開放式發展的道路;建立與工業界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簡化采辦程序,實行公開競爭。降低采辦成本,不但可以通過技術方法限費,如武器裝備限費設計、采辦價值工程、全面質量管理、持續采辦與全壽命保障等;還可以通過制定制度措施來降低成本,例如建立適合市場經濟的軍品定價機制、建立適合國情軍情的武器裝備項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適應裝備采辦的法規體系。審視美國的軍民結合道路,美軍在吸引民用企業參與,拓展競爭范圍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建立承包商資格審查制度。美軍通過對承包商進行資格審查,建立“合格廠商名錄”,并對名錄單位進行定期審查,實施動態調整。二是進行軍標改革。美蘇“冷戰”結束后,美國對國防工業不斷進行壓縮和調整。其重要的一點就是進行軍標改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理,沒有規章制度,沒有辦事標準也就難以完成擁有13億人口大國的裝備采購任務,只有擁有了標準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資格,辦事準則一時一樣年年月月日日不同,只會給國防建設工作拖后腿,取外國軍民結合方案的長處,補我軍軍民一體化的弊處正是當務
之急。同時,減少政府干預行為,保持軍內科研機構的技術優勢,提供技術支援,加強試驗鑒定,減少技術風險,確保裝備質量,使我軍與工業界建立新型的伙伴關系,使我軍的裝備管理能夠持續發展、延長裝備壽命周期、節約國防經費、提高效能比。建立全壽命費用管理是按照規律辦事,如果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全壽命費用管理模式雖然不是最完美的管理體系,但是它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可見全壽命管理模式具有后發性,生命力極強,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能夠讓后代新生武器裝備順利交接,用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盡可能快地獲得盡可能多、質量盡可能好的裝備,使用盡可能長的時間。
4 從激發和保護采辦隊伍的創新能力出發正確處理裝備采購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務是發展,而發展的第一要務又是可持續發展問題。怎樣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創新能力必然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的環節,是科學發展的動力機制。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們的創新能力是保持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在裝備采購過程中,采購隊伍的主觀能動性是采購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也可以說創新能力是國防事業興旺不衰的活力所在,然而要采購隊伍思想、能力走在時代的前沿就要加強采辦隊伍建設,推進競爭的發展。隊伍的建設靠人才的培養,創新概念來源于人,于是人才的聚集必然凝聚成巨大的發展動力。美國在1990年頒布的《加強國防采辦隊伍建設法》,就已經明確規定了國防采辦人員教育培訓和職業發展的組織管理、職責分工、培訓方式、課程設置及具體操作程序等內容:從側面說明了美國重視采辦隊伍的建設,造就出了一批既懂技術,又懂市場規律的復合型人才,為推動競爭提供了人力資源。我國由計劃機制向市場機制轉型時期,以“軍事訂貨制度”的近期目標和“國防采辦”的長遠目標加強機制轉型,系統各部分的建設應適當借鑒美國的發展經驗,特別是在人才建設、培養方面,要重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