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9 16:21:1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護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護理安全;影響因素;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147-02
護理安全是指護理服務全過程中,不因護理失誤或過失而使病人的機體組織、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受到損害,甚至發生殘疾或死亡。安全是護理質量的重要內涵和基礎,是優質服務的關鍵,也是防范和減少醫療事故及糾紛的重要環節,因此,護理安全管理應貫穿醫療護理的全過程,并列為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只有安全有效地進行護理,才能促使病人好轉或康復,護理質量才能得到根本的體現。
1 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
1.1 護理人員方面
1.1.1 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忽視病人的權益 ,對病人實施治療和護理時,沒有及時履行告知義務,忽視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權;不堅持原則,盲目執行醫生的口頭醫囑等均可導致護患糾紛。
1.1.2 業務水平不高,技術操作不熟練 護理人員業務知識缺乏,工作經驗不足,不重視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急救技術及儀器操作掌握不熟練,理論與實踐脫節,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容易導致操作失敗或操作錯誤而發生缺陷差錯,單獨上班時不能完成較復雜的護理操作。隨著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更新,護理工作中復雜程度高,技術要求高的內容不斷增多,在對待多種疾病,涉及到很多專業的醫療問題,護士很難準確實施護理,角色轉變困難,滿足不了病人的身心需求,也不自覺地侵犯了病人的權益。
1.1.3 工作責任心不強 一部分護理人員缺乏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主動服務意識淡漠,未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工作馬虎不細致、不負責任,對職業產生厭倦情緒。主要表現在工作中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或簡化程序,無菌觀念淡薄,處理醫囑不及時,執行醫囑查對不嚴,不按等級護理制度巡視病房,危重病人病情變化不能及時發現,不能及時、準確、有效的搶救病人,安全防范意識差。
1.1.4 護理文書中的不規范行為 如主客觀資料認識不清,記錄中常出現主客觀判斷混淆,不能正確評估病情。護理記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不夠,操作性護理措施未記錄,搶救病人以及為重病人做了大量專科治療及護理卻未及時記錄,護理記錄和醫療病程記錄不符或記錄不完整。如果發生糾紛,護理記錄單將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據,護理人員將十分被動,為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埋下隱患。
1.1.5 護患溝通不夠 輕視人性化服務,不主動和病人及家屬交流。交流的信息量過少,語言失度,解釋缺乏耐心,特別是在病情詢問、用藥咨詢、費用查詢時,如果護士缺乏溝通技巧,將很容易導致患者誤解、不滿、甚至護患糾紛。對患者態度生硬,遇事容易情緒化,有的護理人員語言、行為不當或過失給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后果,這些常常是醫療糾紛的重要因素。
1.1.6 護理職業的特殊性 護理行業是高風險、高責任的服務行業,護理工作具有獨立性、連續性和具體性,多數護理活動都是在無人監督下完成的特點。一些護理行為只有護士和患者參與,所有的談話、診療和操作不可能都讓病人簽字或知情,病人和家屬對期間的操作可以質疑,護士夜間巡視病房雖有記錄,但沒有旁證,由于沒有及時簽字或履行好告知義務導致護患糾紛發生。
1.2 患者的因素
1.2.1 患者或家屬對治愈的期望值過高,若病人心理承受力差,對疾病缺乏正確認識,就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煩意亂等心理現象。不信任醫生,懷疑診斷錯誤,不聽護理人員的安排,拒絕治療,導致病人人為的護理不安全因素。
1.2.2 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家屬由于疾病特別是突發疾病的影響,以及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容易產生過激行為,引發護患沖突。
1.2.3 患者的自身素質 護理是一項護患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護理活動的正常開展有賴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但部分病人因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質不高,對護士的出言不遜或不尊重行為,也是導致護患糾紛的一個因素。如擅自外出,請假不按時回院,有的垂危病人需要陪護,但家屬出于各種原因,不履行應盡的責任。一旦發生意外引起糾紛,患者家屬的不合作,也將會增添護理安全隱患。
1.3 醫院管理因素
1.3.1 管理制度、護理常規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夠 護理管理者對護理服務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不能及時發現,缺乏有效的報告、監測、評價系統。上級對下級監控缺乏力度,對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預見性,未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及時啟動各項應急預案。
1.3.2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管理層重視成本核算,導致護理人力資源缺乏。護理工作平凡瑣碎,加上長期超負荷從事繁重的工作,無法顧及患者情緒和心理反應,造成工作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質量下降,服務不到位,病人不滿意,給患者帶來不安全感,導致護理糾紛增加。
1.3.3 對護士教育培訓不重視 僅注重護士的工作完成而忽視護士的在職培訓提高,對護士的業務技能培訓不到位,專業道德教育薄弱,管理監督不得力等。當前護理專業的發展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如果不能及時根據專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整,找不到有效的途徑提高人員素質,這些方面對護理安全的影響也很顯著。
1.4 社會因素 在醫患糾紛中,媒體的態度多傾向于患者,對醫院方面的報道有失真的情況,這種輿論導向使患者對醫院產生一定的偏見;過高的醫療費用導致患者將不滿情緒歸咎于醫院,使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常常以不信任的態度對待護士;護士的社會地位低、待遇低,而工作壓力大,承擔的風險大,導致一些護士將不滿情緒轉嫁到患者身上,這些都是引發護理糾紛的常見原因。
2 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2.1 重視在職護士的法制教育 在繼續教育中廣泛開展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應通過不定期法律專題講座及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使護理人員了解有關醫療工作相關的法律知識。通過法制教育,引導護士學法、懂法、知法、依法行醫,嚴格執行規章制度。讓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感,使護士懂得自己該做什么,如何去做。從而維護了病人和自己的權益。
2.2 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護理人員要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及操作技能的培訓, 管理者應創造條件鼓勵護士參加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的知識面,獲得國內外的新知識、新動態、新觀念,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緊跟學科的發展。在醫院內每季度進行三基考核,專業技術操作考試,對護理人員的成長進行動態觀察。同時還要有側重地學習心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提高與病人的溝通能力。護理管理者要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護士業務學習,反復訓練專業技術操作,加大執行和考核力度,提高護士的業務水平,選送護理骨干外出進修學習,以點帶面。不斷更新知識以適應學科的發展,從根本上防止技術性護理缺陷發生。只有具備了較好的理論水平及嫻熟的操作技能,才能高質量的實施護理,發揮良好的職業道德,準確為患者解決問題,做到護理到位、患者滿意。
2.3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 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都是以為患者服務為中心、以醫德為基礎、以對患者高度負責為最高道德準則而制定的。要求護理人員必須遵守。對可能產生的護理不安全的高危環節進行重點關注和整頓,定期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進行重點講評分析。只有將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以積極而又穩定的情緒,加強慎獨修養,為患者提供安全保證。
2.4 重視關鍵環節的管理
重點加強4個關鍵環節的管理,即關鍵人員(新參加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人員)的管理,根據不同人員特點,合理排班,合理應用人力資源;關鍵病人(急危重癥病人、大手術病人、疑難病病人、新入院病人、采用新技術新醫療項目治療病人)管理,以不同方式,滿足各類病人的需求;關鍵時間(節假日、中夜班)管理,實行彈性排班,加大監督力度;關鍵科室(急診科、手術室、分娩室)管理,加強科室管理,并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2.5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管理者要根據每個科室情況和護理工作強度及復雜性,配置一定數量的護士,合理搭配不同技術水平的護士。根據不同時間段護理工作量的變化,動態安排人力資源,病人高峰時要實行彈性排班制,當天的突發事件和危重病人的搶救都應實行動態排班,多種方法解決護士的超負荷工作。
2.6 規范護理文件書寫 規范化的護理文件是患者獲得救治的真實反映,是評價治療效果的科學依據,同時又是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證據。事實說明,一旦發生糾紛,詳實的護理記錄常常是支持醫院、醫生、護士的關鍵證據。因此,護士作好各項護理記錄,不僅看成是自己工作的需要,還要看到它作為證據的重要性。培養護士“寫你所做的,做你所寫的”這一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遵循護理文書客觀、真實、及時、準確完整的書寫原則來記錄文字內容,從法律角度來規范護理文書,帶給患者的是安全,留給護士的是平安。
2.7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分析醫療糾紛所涉及的護理問題中發現很多時候是因為患者缺乏疾病知識,不了解治療和護理方法,對病情變化不理解而造成,有的則是由于對護理質量不滿而提起投訴的。因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減少護患沖突,防范護理糾紛的重要環節。鼓勵患者和家屬參與醫療護理安全活動,為他們提供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注重人性化護理理念的培養,應用“換位思考”,掌握正確的服務方法,不僅會得到患者的配合、理解及支持,而且能使其產生安全感與信賴感,從而有助于化解矛盾并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2.8 強化醫院感染管理 護士在臨床承擔著大量對病人的治療和照顧性工作,與病人接觸密切、連續、廣泛,與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關系密切。組織護士參加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院內感染的意識。平時工作中加強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及無菌技術操作原則,認真做好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能夠有效的提高醫療安全,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保證患者安全的就醫環境。
護理安全是反應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是保證患者得到良好的護理和優質服務的基礎,抓好全員安全質量教育是降低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前提,它使醫院整體水平得到提高,也是增強醫院效益的有效保障。讓完全變成一種習慣,讓習慣變得更規范。護理安全應該受到每個護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兒科 護理 安全隱患 防范措施
護理安全是醫院醫療安全的一個重要 組成部分,它是指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的安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規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護理質量要求增高,尤其兒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為一個高風險科室,因此分析影響護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 護理安全隱患
1.1管理因素
質量管理是護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認真執行護理“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醫囑查對制度”,對護士缺乏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意識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夠,護士長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護理資源。
1.2護理人員因素
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差,近年來低年資護士增多,專業理論水平及護理操作技術差,安全意識不強,工作中缺乏“慎獨”精神,對兒科用藥特點掌握不全面,主動巡視差,觀察病情不仔細,護理記錄書寫不規范。
1.3護患溝通因素
兒科面對的病人大多無表達能力或表達能力差,加之陪護多,護士缺乏與患兒及家長主動有效溝通,甚至有時對家長的提問,表現不耐煩,回答問題語氣生硬,做各項治療、護理未履行告知義務,出現護患糾紛。
1.4家庭因素
一方面患兒絕大多數是獨生之女,家長對他們平時過于溺愛,小兒患病家長常有內疚、焦慮的心理,住院后認為自己是上帝,護士就應當伺候他們,對護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靜脈穿刺“一針見血”,用藥后病情很快好轉,花費低,住院時間短;另一方面陪護及探視人員多,難于管理,易造成患兒院內感染,家長出現不滿情緒,護理工作稍有疏忽就會招到家長訓斥、謾罵,發生護理糾紛。
2 防范措施
2.1管理方面
2.1.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組織學習ㄍ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護士的法律意識做到有法可依,懂法、守法;組織學習《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培養高尚醫德,認真執行疾病護理常規及護理操作規程。
2.1.2科內建立質控小組,護士長擔任組長,制定工作職責、計劃、考核目標,檢查科內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實。
2.1.3護士長對急救物品、藥物應做好“五定”管理,充分利用護理資源,做好彈性排班,保證病人多時護士多,及時準確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工作。
2.2護理人員方面
2.2.1更新護理理念,提高服務意識,加強護理人員思想教育,培養其“慎獨”精神,嚴格履行崗位職責,根據護士年資不同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內容包括:專科疾病護理知識、護理技術操作、兒科用藥等,通過培訓使護士理論知識掌握全面;專科技術水平提高,熟練掌握兒科搶救知識和搶救技術,與醫生配合密切。
2.2.2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制度、醫囑查對制度”,對病人做到“八掌握”,主動巡視病房,觀察病情仔細,規范書寫護理記錄。
2.3護患溝通方面
2.3.1護士面對的不僅是病人,更重要的要面對家屬,首先提出先服務家屬在服務病人。[2]兒科病人陪護多,家長頻繁更換,這就對護士提出更高要求,要善于與家長溝通,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心情,對所提問題以真誠的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予耐心解釋,認真履行告知義務。
2.3.2護士和藹友好的微笑,親切輕柔的撫摸,都能給患兒帶來心靈上的慰籍,使患兒感到安全與舒適。[3]對患兒應給予關心愛護、撫摸、微笑,經常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語言,讓他們配合治療和護理。
2.4家庭方面
患兒入院護士應熱情接待,安排床位,查看患兒病情,通知醫生并遵醫囑完成治療和護理,介紹醫院住院須知,針對一些家長缺乏疾病知識,沒有安全感,采取不同的健康指導,如:疾病知識、檢查的目的、飲食指導、如何護理患兒、如何配合護士的治療及護理、安全防護知識等,使家長消除不安心理建立信任感,積極配合護士的工作。
3 結論
兒科護士要做好護理安全的防范工作,首先要提高護理質量,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護理常規和操作規程,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和操作水平,加強護患溝通,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關心愛護患兒。其次,要加強病房管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為患兒提供一個舒適、溫馨、安全的治療、修養環境,做到病人及家長滿意。
參 考 文 獻
[1]尹慧貞.臨床護理安全的相關分析及管理對策.中國實用醫藥,2007年第3期.
【關鍵詞】 流動采血;護理工作;血液污染;問題
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普及, 采血模式已經由原本的政府指令執行單位集中采集[1-3], 逐漸發展成為街頭流動采血車的居民志愿參與無償獻血。因為流動采血受到氣溫、設備等因素的影響, 積極開展有效防范措施是確保血液質量的重點。護理安全是保證醫療安全的關鍵所在, 重視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增強護理管理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 血液質量的好壞是維持生命的根本, 優質的服務是醫院輸血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現選擇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站流動采血車參加無償獻血的268例, 針對其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站流動采血車參加無償獻血的268例, 包括男168例, 女100例。年齡21~49歲, 平均年齡(32.51±5.49)歲。
1. 2 防范措施 ①在實際工作中, 應該不斷強化護理安全意識, 充分結合實際情況查找安全隱患問題, 并制定相應、有效的防范解決措施, 加大落實力度。②堅持嚴格要求、高標準的原則[3], 在護理工作、服務方面不斷完善, 同時圍繞質量管理的要求, 逐漸完善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才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護理工作的質量, 解決護理工作中的隱患問題, 為獻血者創造優質、安全的護理, 積極保障獻血者的安全, 進而避免或減少護理差錯問題、護理糾紛的發生。③采血不但要求嫻熟、過硬的技術水準, 并且還要提供專業、優質的服務, 才可以保證血液的質量。所以, 要求工作人員具備高度的責任心, 嚴格律己, 并且技術上應該精益求精。血液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健康、生命安全, 流動采血時必須將安全的血液質量放在一切行動的首位, 努力提高質量意識。④根據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基礎, 加強把控質量管理, 在根本上保證臨床用血的安全, 嚴格內部管理, 不但改進各項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 提高工作人員執行各種規章制度的自覺性, 嚴格抓好質量, 同時這也是實現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最終目標, 血液質量的好壞是維持生命的根本, 優質的服務是醫院輸血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
2 結果
流動采血護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是環境問題與工作問題。本組268例獻血者中, 3例獻血者由于環境在質控中會有菌落超標, 從而造成血液污染, 約為1.12%。
3 討論
護理安全是保證醫療安全的關鍵所在, 重視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增強護理管理是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流動采血車為便于獻血者無償獻血主要以流動式運行。采血車一般停泊在人流密集的地方, 車內環境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并且車內空間有限, 很難劃分采血區與非采血區。人員流動性大, 頻繁進出, 車內不容易保潔, 很容易污染采血環境。護理人員或獻血者如果衣著不規范、隨意進出車內[2], 也會污染采血環境。大部分獻血者不是特意前來獻血, 一般多是臨時路過, 獻血的隨意性比較大, 所以不會特別注意個人衛生、衣著衛生等, 很容易污染采血環境。因為獻血者的性別、年齡以及體質等一般資料各有差異, 對獻血的認識程度不同, 在獻血時身體狀況不同, 一些獻血者存在勞累過度、睡眠不足、空腹、體虛以及煩躁等情況, 均會造成突發事件的發生。護理人員對獻血者身體狀況缺乏評估, 未了解詳細的既往病史。對于獻血者獻血次數、上次獻血時間未進行詢問了解, 獻血者的資料不完善或發生誤差, 均會對獻血者、采血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服務意識的高低對獻血者的獻血狀態具有直接的影響, 消極態度、生硬的語言均會導致獻血者的身心不適, 引發獻血不良反應的產生。護理人員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也會導致血液的污染或獻血者發生交叉感染。護理人員操作技能不夠熟練, 不僅會增加獻血者的痛苦, 還會提高獻血反應的發生率。
本研究268例獻血者中, 通過加強流動采血過程中的防范措施干預, 僅3例獻血者由于環境在質控中會有菌落超標, 從而造成血液污染, 約為1.12%。因此, 在實際護理工作中, 仍需繼續努力加強防范措施, 提高護理服務意識, 將護理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正確詮釋護理安全的重要性, 不斷提高護理的理論水平、強化專業技能, 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 注意觀察, 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杜絕安全隱患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郝瓊, 夏華紅.流動采血車采血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探討.中國當代醫藥, 2013, 20(11):163-164.
[2] 蔣會遠.流動采血護理服務質量與管理問題探討.中國衛生產業, 2011, 23(12):631-632.
事件發生率。
【關鍵詞】安全隱患;安全防范;患者滿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1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987-01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一般病情嚴重,很多患者存在意識不清、行動障礙等癥狀,使得神經內科護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要高于其他科室[1]。尤其在當前社會中,人們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會引發較大的醫療糾紛。在臨床護理中為了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必須對安全隱患做深入分析,找出有效的防范對策。我院神經內科護理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評分和患者滿意度,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2012年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180例,男性120例,女性60例;年齡57-81歲,平均年齡為66.4歲。將所有患者隨即平均分成兩組,每組90例。對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文化程度等一般性資料的對比,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按照神經內科既有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工作。實驗組采用安全護理對策,除了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減少護理安全事故之外,還加強了對患者的管理,優化病區環境,為患者營造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治療環境。
1.3評價標準主要對比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滿意度。患者滿意度有四個層次:非常滿意、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患者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全部采用SSPS13.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方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本研究中觀察組90例患者護理中發生不良事件9例,占到患者人數的10%,對照組90例患者護理中發生不良事件17例,占到患者人數的18.9%,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觀察組高8.9%。患者滿意度中對照組的患者滿意度為72.1%,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為94.8%。
3討論
3.1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神經內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患者方面的隱患。神經內科患者一般存在行動不便、意識障礙、偏癱等情況,所以較容易出現墜床、跌倒、燙傷等情況[2-3]。在接受治療中一些患者意識不清,還容易出現意外拔管,導致輸液外滲。一些吞咽障礙患者容易出現進食嗆咳引發窒息。另外部分神經內科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容易出現自殺傾向。②護士方面的隱患。護士責任意識不強,對安全的重視度不高,會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生。護士護理知識和技能不強,對一些突發狀況不能很好的處理,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4]。另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沒有準確、完整做護理記錄,導致在發生醫療糾紛的時候往往處于弱勢地位。③醫院環境方面的隱患。主要包括室內空氣質量較差、地面濕滑、床位擁擠、病區人員過多、聲音嘈雜等,這些因素不僅會影響患者治療,而且可能引發交叉感染。
3.2安全防范對策要減少神經內科安全事故的發生,必須要從患者、護士、醫院等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安全防范。①在患者入院之后,護士要根據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屬急性健康教育,將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明確告知,提高患者和家屬的安全意識[5]。例如,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護士要提醒陪護家屬經常性的為患者換衣、翻身,防止褥瘡的出現。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護士要提醒不能隨意走動,必須要有人員陪同。患者家屬在陪護中不能一味依賴護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②護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對護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準確的了解,在護理中加強注意。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參加培訓進行,也可以自學進行。護士要具備較高的穿刺技能、熟練使用搶救器械、熟練使用心電監護儀等,不僅能夠對護理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更重要的是能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再次,護士還應該提高職業道德,在護理中能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患者病情進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最后,護士要提高法律意識,在護理中不僅要保護患者的權利,而且也要有較高的自我保護意識。③醫院要避免不安全隱患,首先要加強醫院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護理制度和護理監督制度,保證護士按照正常護理程序進行護理,及時發覺不安全的護理行為。其次,要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根據病房患者人數和不同時間段,安排足夠的護士。最后,要重視醫院環境安全,病房要定期消毒、適當布置床位、減少噪音污染、地板進行防滑處理等。
參考文獻
[1]殷凡娜.神經內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當代醫學,2013,19(10:128-129.
[2]蒙曉娜.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13,12(4:132-133.
[3]王曦.神經內科護理的風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北方藥學,2013,11(2:97-98.
關鍵詞:外科病區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護理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僅是護理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而且是優質護理服務的關鍵所在,不僅如此,還是降低醫療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措施。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對患者提供安全護理是其神圣使命,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共同希望[1]。有鑒于此,本文選取外科病區護理這一角度,對其中的安全隱患及其防范措施進行深入探究。現將詳情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外科病區所包括的若干科室為研究對象,對其護理工作的檔案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總結其中的隱患,并提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除此之外,還對防范措施開展前后的并發癥、醫療糾紛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了比較與分析。
1.2隱患分析
1.2.1醫囑不規范所致的隱患包括醫生通過口頭方式讓護士調床,沒有提供書面的調床醫囑,調床操作之后,仍舊按照原來床號開醫囑;醫生床邊查房過程中,停止患者吸氧,卻沒有補開醫囑;醫生的換藥操作,沒有將其反應反映在醫囑上等。上述原因將會加大護理人員的收費難度,進而造成患者對護理人員不信任或者有所抱怨。
1.2.2年輕護士及實習生隱患包括新入職護士專業技能有待提高,如無法做到"一針見血",導致患者方滋生不滿情緒;護理人員工作繁雜,再加上心理壓力大,導致部分護士存在職業倦怠問題,這一情況多見于年輕護士,具體表現是,缺乏工作熱情和責任心,對患者病情發展未能給出積極的預判;部分護理人員法律觀念不強,片面關注患者身心健康問題,而沒有意識到可能的法律問題,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意和能力,如不執行非搶救狀態下的口頭醫囑,然而部分護士沒有做到這一點;護理人員執行醫囑之后,沒有及時簽名或者執行時間的記錄存在偏差,在危重患者搶救環節,沒有做到及時而有效地記錄,也就無法實時反應患者病情發展情況等[2]。
1.2.3電腦因素包括電腦在設置上存在各種不合理,如醫生輸入了出院帶藥的醫囑,護理人員也進行了校對,然而藥房電腦卻沒有相關顯示;對于同一種藥品,電腦給出不同的劑量、規格以及價格,甚至存在顯示的問題。
1.2.4社會環境因素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員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期望值過高,待患者病情出現反復,又或者患上癌癥等不治之癥時,患者方有時無法直面這一殘酷現實,將所有責任全部推給醫護人員,甚至動輒提出經濟賠償要求,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人們的不正確維權意識。
1.3防范措施
1.3.1加強醫護溝通重視并做好和醫生的溝通工作,保證各類醫囑的規范性,采取針對性的辦法來糾正和避免醫囑不規范的存在。另外,護理人員應自覺抵制非搶救狀態下的口頭醫囑,具有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
1.3.2重視并做好新人崗前培訓工作由護士長帶領新入職護理人員熟悉工作環境,掌握病房規律,強調"三查七對"做法,重點講解所在病區的特殊藥物和典型藥物的作用、禁忌以及用量用法等,如10%的氯化鉀不允許用來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不允許用來肌肉注射等。帶教過程中,最好采用"一對一帶教"方式,向新人講解"三查七對"制度,然后要求他們去實際執行,指出存在的不足,再要求他們去做,同時做好監督工作,從而落實新人崗前培訓工作,讓她們養成"三查七對"的良好職業習慣。
1.3.3與電腦房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和電腦房工作人員進行積極溝通,從而減少電腦設置漏洞。如果是同種藥品但屬于不同規格,則需要予以明確標記,在電腦設置狀態不正常時,責任護士有必要和責任查看電腦出院帶藥是否已經記賬。如果沒有記賬,有責任提醒患者暫不結賬。另外,責任護士應對患者用藥信息,包括規格、劑量以及用法等,從而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
1.3.4合理配置人力資源以及強化自我保護意識護士長應結合本病區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對人力資源予以合理的、動態的安排,采用彈性排班制,要求護理人員隨時候命。為護理人員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有效提升她們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幫助她們樹立按規操作的護理意識,通過大量臨床實踐的積累,提升穿刺水平,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培養護理人員愛崗敬業精神,強化其觀察力以及應變能力,與此同時,還應重視并做好護理人員的法律教育工作,在適當時間組織他們系統學習以《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為代表的相關法律及規范[3],讓她們明確自身權責,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尤其要重視并做好護理安全教育,通過獎懲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來刺激護理人員認真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護理工作中的缺陷,從而實現對護理安全隱患的有效防范。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
2結果
實施相應的護理防范措施之后,外科病區護理工作安全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并發癥發生率由實施前的12.69%下降到實施后的4.23%,x2為7.453,t<0.05;醫療糾紛發生率由實施前的15.59%下降到實施后的3.20%,,x2為10.463,t<0.05;護理滿意度由實施前的81.87%上升至是實施后的97.86%,,x2為8.867,t<0.05。
3討論
在當今環境下,護理人員應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專業水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關注護理安全隱患,并提出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如此才能為醫院正常運轉提供有力保障,在減少醫療糾紛的同時,為醫院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傅麗英.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的應用分析[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2,02:62-63.
【關鍵詞】內鏡診療部;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內鏡診療患者就診數量日趨增多,由于前來就診的內鏡診療患者在文化水平、經濟狀況、診療需求、個人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在工作中有可能出現各種護理安全隱患、糾紛,甚至出現傷害事件的發生。正確認識內鏡診療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是內鏡護理管理者需要重視的問題。
1 內鏡診療部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
1.1 環境因素 內鏡診療部設于門診大環境中,等候區空間狹小,人員密集,流動性大,
私人物品存在有失竊現象,由于診療時間的不確定性,對于患者無法實行時間管理。且由于診療時常有家屬陪伴,高峰期無法滿足一人一椅,因此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1.2 患者因素 在經歷前期排號、就診、繳費等程序后,由于禁食造成身體不適
等原因,往往來到內鏡診療部時就帶有一些不滿情緒,易發生護患或患者之間的糾紛,造成診療工作忙亂。另外由于求治心切,檢查前簽署各種同意書時未問清情況,盲目簽字,有意隱瞞自身疾病等,都會成為后續糾紛隱患。患者同名現象,存在有發生錯誤患者的危險。
1.3 護理人員因素 護士工作經驗不足,法律意識不強,專科性操作不熟練,配
合不到位,操作時違反護理常規,內鏡清洗消毒記錄不完善等,易發生糾紛及差錯。
1.4 設備儀器因素 內鏡診療設備使用頻率高,日常定期、不定期的維護保養尤
為重要,如維護保養不到位易導致在診療過程中,設備出現故障,無法完成診療工作;消化道出血患者診療時,吸引設備故障無法吸引造成患者誤吸出現危險等。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范工作流程
2.1.1完善查對制度 雖然護理工作是高風險的,但護理查對制度是防風險的,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深入到護理人員的職業理念和實踐中【1】。由于內鏡診療患者數量較多,同名現象時有發生,為防范風險科室建立專科查對制度,患者身份核查流程,護士工作指引等規章制度。工作中嚴格執行反問式查對,患者家屬參與等形式確認患者身份。對于有疑問的情況及時復核。內鏡診療過程中采集病理標本時實行醫護人員雙人核對,送檢標本時再次雙人核對并簽名確認,有效降低護理風險。
2.1.2 加強設備管理 為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建立完善的設備檢修和保養體系。日常維護由內鏡診療護理人員完成,定期由廠家專業人員對設備和內鏡進行檢修和保養。并建立儀器設備維修保養檔案,每次維修保養均有記錄,內鏡存放于專用儲鏡柜內,設備定點放置。
2.1.3 加強內鏡清洗消毒細節管理 嚴格執行《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認真做好內鏡使用后清洗消毒的登記工作。嚴把清洗消毒關,定期監測消毒液有效濃度及內鏡清洗消毒效果,做到一人一鏡一用一消毒。
2.2 加強溝通,合理分流 建立預約診療服務,改變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通過開展品管圈找出診療患者就診等待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主動為有多項檢查患者提供先后順序指導,為患者提供診療醫生信息,合理分流一部分患者。檢查前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詢問禁食禁飲情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強調知情同意書相關內容,為患者提供便民措施,建立互信和諧的醫患關系。
2.3 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護士長對排班模式可以進行嘗試性改革,根據不同時間段護理工作的變化,動態安排人力資源【2】。內鏡診療部患者主要由門診和住院患者組成,患者就診時間上有一定的規律,在保證護理人員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將有限的人力資源集中在患者診療的高峰期,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對易于發生護理糾紛的環節進行重點防范,加強質量環節控制。
2.4 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法律意識 除參加護理部組織的各項護理技術和理論培訓外,科室建立專科護理常規、專科崗前培訓計劃和各層級護士培訓考核制度,通過培訓及考核使護士熟練掌握專科各項技術操作。安排業務學習,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將工作中的經驗進行分享,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定期組織法律法規學習和考核,學會規避職業風險。強化法律意識,規范護理操作行為及服務流程。
3 小結
內鏡診療護士不僅是管理者,也是執行者,參與到檢查和治療的每一個環節。要做到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范工作流程 ;加強溝通,合理分流;合理安排人力資源;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法律意識等風險管理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才能真正為患者提供一個高效、高質量、安全的就醫環境。
參考文獻:
【關鍵詞】急診手術;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不同于擇期手術,急診手術風險大,術中術后并發癥及死亡率高,尤其是遇到多臺手術同時搶救,時間緊,病情重,工作人員少的情況,易使工作出現漏洞,輕者影響治療,延誤手術時間,重者使患者致殘、致死。通過對急診手術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提出防護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完成急診手術347例,男181例,女166例,平均年齡45.8歲。術前診斷:胃腸穿孔45例,腸梗阻36 例,顱內出血32例,開放性腹部外傷合并臟器破裂37,開放性骨折合并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52例;異位妊娠破裂出血 89例 ,胎兒宮內窘迫剖宮產56 例。
2 安全隱患
2.1法律意識不強 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列》,加大了對患者的保護力度。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但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漠,工作中易忽視患者的合法權益。醫護人員術中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這些不當的語言,將引起患者對手術效果的懷疑[1] ,對醫療服務的不滿。術后一旦出現身體恢復不良,患者很可能將術中這些不規范的言語作為日后糾紛和投訴的證據。
2.2人力資源短缺,素質及應急能力低下 我院手術室開放手術間6-7間,共有護理人員17名,每天白班人員12名。2年以下護理人員占30%,人員素質及應急能力低下。搶救儀器的使用及操作不熟練,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搶救。
2.3護理查對制度執行不嚴
2.3.1接錯患者 對急診患者的基本情況了解很少,急診手術患者無腕帶,護士疏忽大意,未認真履行“手術安全核對制度”導致接錯患者或放錯手術間。
2.3.2 手術物品清點核對制度執行不力,有手術物品清點不清、遺留在患者體內的隱患。
2.3.3 手術部位錯誤 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執行不力,某些雙側器官等部位手術,由于手術醫師在手術通知單上面未詳細注明左右側,在手術進行時巡回護士、麻醉醫師又未認真核對,極易造成有手術部位開錯的隱患。[2]
2.3.4 發生藥液、血液相關的差錯 “三查七對” 執行不力,有用藥錯誤的隱患;“三查八對”執行不力,有輸血錯誤的隱患。
3 防范措施
3.1加強法律意識培訓 有計劃地組織全體護士學習相關的法律、法
規知識,并將醫療法規教育與“三基”操作訓練相結合,嚴格考核。
對發生差錯或護理糾紛要進行分析,從法律的高度來認識產生糾紛的
原因,使全體護理人員學法、懂法,并懂得在護理中如何運用法律手
段,維護護患雙方合法權益。
3.2合理配置護理人員 我科從2013年5月起新增護理人員4名。白天開放手術間7間。安排護理人員14名。夜班安排一線護士2名,二線護士1名,三線護士1名,滿足夜間急診手術需要。加強護理人員的素質及應對能力的培訓。制定護士分層培訓計劃并進行考核。 3.3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3.3.1 如急診手術,患者進手術室前,手術室護士核對各項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科別,腕帶,手術部位標記以及手術方式進行查對。確保手術安全。
3.3.2 防止物品遺留體腔內 應該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要求洗手護士提前15分鐘上臺,仔細檢查臺上器械是否齊全,性能是否完好等,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共同做到4次清點核對:手術開始前、關閉體腔前后、手術結束時。清點器械、敷料等,每次巡回護士逐項記錄好,以防遺留體腔;采取跟臺制;無特殊情況,術中常規不更換洗手護士,以減少交接不清發生差錯的幾率。
3.3.3在麻醉開始前、手術開始前、手術結束病人離開手術間前,巡回護士、麻醉醫生、手術醫生共同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等,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對制度。
3.3.4 防止用藥及輸血發生的錯誤 手術患者術中帶藥,手術護士用藥前應明確患者的過敏史以及有關藥物的皮試結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術中輸血嚴格執行輸血查對制度,按照輸血登記表執行操作并作好登記,輸血登記表隨病歷保管并與病房護士交接。搶救患者執行口頭醫囑時應復述一遍后再執行,留下安瓿于搶救完畢與麻醉醫生再次核對并登記。
我院手術室通過制定及嚴格執行有效的急診手術護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護理質量,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患者滿意率達由實施前的92%升至98%,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手術室工作是一項細致的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術安全的關鍵。手術室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熟練掌握各項護理要點和操作流程,加強業務學習,及時發現手術中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徹底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