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水產行業的發展趨勢

水產行業的發展趨勢精品(七篇)

時間:2023-06-16 16:26: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產行業的發展趨勢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水產行業的發展趨勢

篇(1)

關鍵詞:水產;養殖;病害

1我國水產養殖動物病害的現狀

1.1病害根治難

水產養殖動物都生活在水中,病害容易反復出現,很難根治。研究發現,水產養殖動物病害無法根治的主要種類是細菌性感染疾病、病毒性感染疾病和血液相關疾病等。這些疾病發生條件較為簡單,發生率較高,感染速度較快,死亡率較高。水產養殖動物出現大面積死亡,會給水質帶來一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資源短缺,限制了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1]。

1.2新病害不斷出現

水產養殖動物種類繁多。養殖用戶專業知識匱乏,沒有實現科學化養殖。在養殖的過程中,存在多個種類一同進行養殖的現象。養殖動物的習性等不同,導致新病害不斷出現,給養殖動物疾病防治帶來一定的困難。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進行水產養殖,引進國外水產養殖動物,可能導致新病毒、新細菌的產生,甚至造成新病害的出現,促使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進一步失控,造成水產養殖動物大面積死亡現象發生,給水產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2]。

2我國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防治發展趨勢

2.1培養優良的水產養殖動物品種

水產動物養殖需要重視水產動物的疾病預防和防治。水產養殖動物的養殖需要有優良的品種。選擇養殖水產動物種類,也需要根據市場的需要,科學優化水產養殖的品種。培育具有一定對病毒形成抵抗力的品種,是加大水產動物成活的有效方式。培育水產動物的優良品種是一個復雜過程,國內外多個研究機構都在投入人力、物力研究,試圖培育新的水產動物品種。當前研究中采取的方法很多,如基因重組等。選育優良品種,總結水產動物品種的飼養方法,提高水產動物成活率,這是增加養殖戶收入的主要方式。

2.2科學合理使用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防治藥物

利用藥物對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防治是最直接的方法。但在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藥物使用科學性不夠。有的養殖戶根據經驗給水產動物用藥,有時會讓水產動物的疾病加重,沒有起到水產動物疾病治療的作用[3]。在藥物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對癥下藥。根據水產動物疾病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藥物,讓藥物起到對疾病治療作用。安全用藥是水產動物養殖的關鍵因素。在藥物應用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水產動物疾病醫治,同時還需要綜合考慮對水產動物的影響。

3我國水產養殖動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3.1水產養殖體系化

水產養殖體系化是水產養殖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水產養殖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在養殖過程中必須規范化,對水產養殖戶加大知識普及力度。安排技術人員對水產養殖進行技術指導,提高水產養殖的科學化,促使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減少病毒、細菌等交叉感染等。水產養殖體系化的建設,對減少水產動物疾病發生、提高水產動物飼養的質量起到重要保障作用,這是水產養殖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4]。

3.2藥物應用

在水產動物疾病治療的過程中,藥物應用是常用的治療方式。但在藥物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動物疾病的情況,科學有效的用藥物治療。藥物不是越多越好,有時候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有時候會產生細菌,對水質等有一定的影響。必須科學有效進行藥物和藥量控制,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影響[5]。

篇(2)

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水產養殖病害現狀,其次論述了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現狀,最后探究了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防控技術發展趨勢,僅供交流借鑒。

關鍵詞:

水產養殖;病害現狀;控制技術;發展趨勢

我國水產養殖業高速發展,相關的病害防控任務也異常艱巨。本文分析了我國水產養殖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現狀,闡述了未來我國水產病害控制技術主要發展趨勢。

1我國水產養殖病害現狀

1.1疾病的種類比較多。在世界上,中國的水產養殖量比較多,是唯一一個超過捕撈量的國家,并且水產養殖的種類是比較多的,主要有魚類、水生植物。貝類和甲殼類等。同時形成規模化的水產養殖的種類已經超過等了60種,但是每種養殖的水產品都會受到病害的侵襲。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表明,對我國養殖水產品的造成侵害的病害的種類已經在200種以上了,其中具有幾十種的常見病,病毒、細菌、寄生蟲和真菌是水產品病害常見的病原,在2006年,病毒性疾病占生物源性疾病的11.02%,細菌性疾病占生物源性疾病的57.63%、而真菌性疾病占生物源性疾病的4.24%、寄生蟲性疾病占生物源性疾病的24.58%。

1.2復雜的發病情況。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比較大的,因此我國水產養殖具有較大的跨度,在此基礎上,養殖水產品的水域環境也呈現各種各樣的類型,主要有海洋、湖泊、池塘和水庫等,從這種情況來看,我國水產品養殖的水域環境確實比較發雜,這樣一來,水產品的病害情況也會呈現很多類型,造成復雜的現象。因為不同的養殖條件和方式,以及氣候條件的不同都會促使水產品病害呈現不同的狀況。此外,水產品的種苗能夠實現全國的互換,并且呈現較為頻繁的狀況,增加大了病害的多樣性,而病害發病的時間和頻率也不固定,由原來的季節性發病轉向全年性的發病形式,對我國水產平養殖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1.3重大疫病暴發流行。對于水產養殖行業來說,重大疫病的暴發和流行對其是一種致命性的打擊,降低了水產品養殖的成活率,對我國的水產品養殖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利益損失,在重大疾病的發病期間,具有較高的致死率,例如我國養殖規模最大的水產品類型是草魚,但是由于受到出血病病害的侵襲,我國的草魚數量急劇的下降,大量的死亡,而其的死亡率已經超過了90%;而我國的主要出口水產品類型對蝦,在受到白斑綜合癥或者是桃拉綜合癥病毒,那么對蝦也會大量的死亡,死亡率在85%左右,這樣的話,不僅降低了對蝦的數量,還對我國養殖水產品的出口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而特色養殖品種患鱖魚如果受到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的侵害,那么其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針對這種情況,制約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病害的侵害。

2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現狀

2.1輕預防重治療,病害防治觀念較為落后。我國水產品養殖人員往往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在養殖水產品的過程中,不加強水產病害的預防,而是在水產受到侵害之后才采取防治措施進行治療,這樣一來,不僅防防治效果不明顯,還會浪費大量的藥物和人工。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從事水產養殖工作人員的病害防治意識較差,同時也沒有綜合的掌握水產病害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從而造成水產病害的防治水平大較低,仍處于初級防治階段,在控制水產病害的過程中主要使用方式是化學藥物,而對于水產品病害風險預判和管理的能力比較缺乏。

2.2藥業落后,研發能力不高。在防治水產病害過程中,使用的藥物通常是從農藥和獸藥當中移植出來的,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包括藥理學和毒理學等方面的理論基礎,而防水產病害的過程中嗎,藥物使用的程度和藥物的給劑量不能夠很好的掌握,存在使用藥物治療沒有針對性,沒有起到任何的療效在,不但如此,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藥物殘留,存在很多的弊端。

2.3缺乏快速診斷病害的能力。由于受到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水產病害快速診斷技術還不是很完善,缺乏技術指導和依據,肉眼、憑經驗行事是基層病害工作者對病害檢測過程中的方式,普遍存在誤判誤診現象。而縣級水生動物防疫站人才隊伍的專業素質比較低和設備配備也不很完善,病害快速診斷技術嚴重缺乏。

3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防控技術發展趨勢

3.1病害風險評估。在進行水產養殖過程中,很有必要對水產動物進行疫病風險評估,然后在根據評估的結果去制定風險管理措施,這樣能讓水產動物疫病的傳播有所控制,縮小疫病流行的范圍。進行風險評估主要就是根據決策需要,并將科學作為評判那些不確定事件的過程,作出邏輯判斷,然后再結合現代數學方法還有專家的經驗,這樣一來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就建立成了,通過指標值得確定和權重的確定,還能夠建立一個綜合評價模型,在確定風險程度的時候主要是利用合適的閥值來確定,還可以依據風險因素所占有的權重比例采取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政府在防控重大疾病的時候有效應用了風險評估,并以此作為支撐體系,在國際上很多疫病防治研究領域也有效應用了病害風險評估,其應用價值還是非常高的。

3.2在遠程診斷技術方面。水產養殖病害遠程診斷系統建立為水產養殖病害的預警預報及診斷治療提供了信息快速傳遞,分級管理平臺。采用統一建模語言(UML)構建開發的魚病遠程監測預警與診斷系統,為水產養殖動物病害的預測提供了新途徑。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遠程診斷平臺是建立在以B/S結構為主的Web瀏覽器平臺上,將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和水產病害防治技術相結合,及時收集、分析、反饋信息,利用水產病害專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診斷技術,建立了水產病害專家數據庫和水產病害文獻資料庫,通過“水產病害遠程診斷技術系統“建立的業務應用子系統、管理子系統、按點部署的視頻采集子系統,實現了數據傳遞、自助查詢、在線交流等功能,可提供電子答疑、用藥指南等咨詢服務,以可視、交互的方式,實現病害的自助診斷和專家遠程診斷。

3.3免疫調節劑方面。應用免疫增強劑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機體抗病能力有所增強,免疫調節劑主要的作用就是促進防御反應并誘發宿主防御反應,尤其是對高低等無脊椎動物所具有的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我國應用先天性免疫增強制劑在水產動物中還是比較多的,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免疫防治制劑,有海藻多糖、糖蛋白以及幾丁質等等,最典型的就是中草藥制劑,這些防治制劑已經廣泛應用到了水產動物中。比如羅氏沼蝦在受到應激刺激以后,其機體生化指標還有抗氧化能力有會有所變化,要在應用大黃蒽醌提取物的話,就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在投喂含有殼聚糖的草魚飼料時,可以通過調節甲狀腺激素水平,而對草魚頭腎、脾臟溶菌酶活性、頭腎NO含量等有顯著上調作用;海藻硫酸多糖和殼聚糖對刺參主要組織酶活性有顯著影響,可以作為刺參免疫增強劑使用;香菇多糖和黃芪多糖可以顯著促進鯉魚免疫細胞的活性,并促進白介素基因的表達。

4結論

總而言之,水產品的種苗能夠實現全國的互換,并且呈現較為頻繁的狀況,增加大了病害的多樣性,而病害發病的時間和頻率也不固定,由原來的季節性發病轉向全年性的發病形式,對我國水產平養殖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康安娜.黑龍江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研究[J].黑龍江水產,2012(6).

[2]方朝輝,徐小雅.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的現狀與前景[J].農業與技術,2012(10).

[3]張志華.河北省啟動水產養殖病害精準測報試點工作[J].河北漁業,2009(7).

[4]王建平.浙江寧波市水產養殖病害預測報網絡簡介[J].科學養魚,2007(5).

篇(3)

關鍵詞:水產品;加工;現狀;對策;寧德市

中圖分類號:S9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601(2016)02-0153-04

寧德市位于閩東北沿海,海岸線長1046km,海域面積44500km2,潮間帶面積447km2,均占全省的1/3左右。大小港灣29個,多為口小腹大、港道深、海面寬,包括全國著名的三都澳港,其中的官井洋和東吾洋是全國少有的大黃魚、對蝦產卵繁殖和幼體育肥的理想場所,也是多種經濟魚類索餌越冬的場所。優越的水域環境繁衍了大量海洋生物,漁業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甲殼類、貝類和藻類達數百種。因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寧德市成為中國大黃魚之鄉、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和全國最大的海水魚養殖基地,蓬勃發展的水產養殖業已成為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為水產品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來源,造就了應運而生的水產品加工業。近年來,寧德市大力培植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全力打造精優水產品加工產業園區,提升水產加工業整體水平,推進水產加工業的穩步發展。本文在調查寧德市水產加工業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借鑒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1-3],提出今后發展的對策和思路,以期對寧德市的海洋漁業在新形勢下實現水產品加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有所裨益。

1寧德市水產加工業現狀

2015年寧德市漁業總產量為88.6×104t,總產值188.0億元,大約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40.0%;水產品加工總量29.2×104t,加工總產值111.2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3.6%和17.0%;水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欣欣向榮,呈現出特色化、區域化的發展特征。

1.1加工企業初具規模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寧德市水產品加工業進入高速發展期,一批初具現代企業特征的水產品加工廠快速成長。目前寧德市水產加工企業總數達到300多家,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3家,年產值超億元的7家,初步形成了集養殖、加工、出口、貿易為一體的產業鏈,水產品品質和附加值不斷提升,規模日趨擴大,水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1.2產業集聚初現雛形

近年來,寧德市為進一步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按照“統一管理、統一冷鏈、統一排污、統一研發、統一展示”的原則進行建設,集中配套強化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科研平臺、公共碼頭等設施,加快建設了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科技含量較高、設施裝備先進、運行機制靈活、綜合效益顯著的水產加工產業園區,積極打造寧德市水產加工業“百億”產業集群。目前主要建設有三個加工產業園區:一是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加工園區,位于三沙鎮隴頭村,規劃面積700hm2,一期建設187hm2,已投資近5億元,簽約落戶該園區加工企業18家,項目總投資達30億元,其中霞浦新日鑫工貿有限公司、霞浦黃漁國水產有限公司等10家加工企業已建成投入生產,加工產品有大黃魚、海參、紫菜等;二是霞浦縣經濟開發區水產品加工園區,位于松港街道小沙村,水產加工園區規劃面積100hm2,已投資2億元,簽約落戶該園區加工企業20家,現霞浦海津食品有限公司、霞浦連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6家加工企業已建成投入生產,加工生產紫菜、海參、海帶等水產品;三是蕉城區三都澳大黃魚產業園區,規劃加工園區面積68hm2,總投資達27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已基本完成填海造地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目前已有33家加工企業登記入園,并規劃建設。這些加工園區的高標準建設為發展壯大水產加工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3貿易日顯多元格局

寧德市水產品加工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拓展多元化市場,擴大出口份額,已成為全市主要的出口支柱產業。水產品出口繼2014年突破10億美元后,2015年水產品出口增長仍保持旺盛勢頭,全年水產品出口22.0×104t,出口創匯12.9億美元。目前寧德市水產品加工市場已覆蓋國內20多個省市,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穩固日、韓、東南亞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原有出口市場的同時,積極拓展歐美、非洲、中東等其他市場。

1.4品牌意識日益增強

為做大做強水產品加工業,寧德市注重引導水產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按照“企業主動、政府推動、產業拉動”戰略,打造海洋特色品牌,對扶持發展漁業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獎勵,促進企業爭創品牌。至2015年全市共有省級水產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市級龍頭企業41家。全市省級海洋產業“十佳”龍頭企業3家。全市水產行業共獲得中國馳名商標7件,在全省設區市中位居首位;國家注冊地理標志商標5件,省級名牌產品19件,省著名商標41件,其中“寧德大黃魚”躋身全省十佳地理標志商標。在我省打造的“福建省二十大漁業品牌”中,寧德市的“寧德大黃魚”、“霞浦海參”、“寧德彈涂魚”、“寧德二都蚶”和“寧德香魚”均榜上有名,占全省二十大漁業品牌的25%,逐漸形成了具有閩東特色的水產區域品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漁業品牌效益得到明顯提升。

1.5精深加工取得突破

近年來,寧德市認真學習借鑒各地的先進加工經驗,并積極與國內科研院校合作,引進了鰻鱺、海參、鮑魚等加工生產線,在不斷提升水產品加工率的同時,逐步向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轉化,精深加工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開發了獨具閩東特色的蒲燒大黃魚、蒲燒鰻魚、各種特色魚片、魚類罐頭、魚松、海帶壽司、鹽干海參、縊蟶等加工產品,各種風味的即食食品如即食大黃魚、即食海苔、即食海參、即食鮑魚、即食對蝦等也不斷研發創新,一批精深加工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特別是福建岳海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寧德市夏威食品有限公司等還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魚卵、魚鱗等廢棄物中提取卵磷脂、膠原肽及蛋白粉等海洋生物醫藥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進了寧德市水產品加工業向多元化發展。

2存在問題

雖然近年來寧德市水產品加工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加工生產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加工規模和產品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然而由于長期投入不足、產業基礎薄弱,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水產品加工產業同樣亟需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目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企業規模偏小,產業化程度較低

從總體上看,寧德市大小加工企業已達到300多家,但呈金字塔形分布,規模以上企業偏少。部分企業雖然通過技術改造,引進先進的加工生產設備,提高了工藝和技術水平,但就全行業而言,“低、小、散、弱”的落后狀況依然存在。大部分企業仍為粗放型加工企業,采用傳統凍、干、腌等粗加工手工操作方法,自動化程度較低;水產品精深加工處于低水平狀態,產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品牌和終端產品少,加工附屬產品(下腳料)的綜合利用率有待提高。

2.2產業園入駐率低,集聚效應尚未形成

目前寧德市水產品加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還處在雛形階段,雖然在霞浦、蕉城等地建設有水產品加工產業園區,但產業園入駐率不高,規模小的水產加工企業由于受到資金、技術等因素的限制,無法入駐產業園建設生產,依然散落各地,各自為戰,導致資源、信息、風險不能共享共擔,企業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大,集群效應和區域優勢無法得到發揮,產業難以壯大發展。

2.3發展遭遇瓶頸,產業要素優勢減弱

水產品加工業是集合資源、資金、人力、科技、土地等生產要素的現代化產業性質的工業。目前寧德市大部分水產品加工企業地處沿海,憑原有土地、廠房、技術、設備等資產無法申請到銀行抵押貸款和政府扶持,限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資金來源,尤其是近2年經濟下行壓力下多方融資困難,造成企業周轉資金嚴重不足。土地資源貧乏,難以為企業擴大再生產提供土地支撐,許多水產品加工企業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都受到土地問題的嚴重困擾。作為勞動密集型的水產品加工業,近年來行業用工遭遇困境,熟練工人短缺、季節性用工緊張、用工成本逐步攀升,這些因素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4缺乏政策扶持,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寧德市尚未出臺對水產品加工業在稅收、用地、資金等方面扶持的優惠政策。加工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創新體系尚未形成,創新能力普遍不足,總體上企業缺乏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對新產品研發、新市場拓展以及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熱情和投入不足,延緩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后勁。

3對策與措施

3.1強化政策支持,拓展資金扶持渠道

發展現代加工業,離不開政策支持和財政扶持。一是寧德市應根據省政府出臺的促進水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在用活用好省里政策的同時,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水產品加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配套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撐體系和發展軟環境。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議寧德市把發展水產品加工產業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建立長期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示范作用,加大對企業研發高科技新產品的資金扶持力度,增加企業的發展后勁。三是引導多方資金投入,積極培植龍頭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融資、引資,同時利用銀行貸款、戰略投資者、企業自籌等社會資金參與加工業發展,形成投入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投資機制,促進水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

3.2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信息和電子商務平臺

一是要由政府牽頭,引導成立水產品加工流通協會,吸納水產加工企業、水產養殖大戶、水產營銷企業入會,構建水產品加工業信息平臺,做好水產品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實現資源共享。二是要順應發展趨勢,全面推行“互聯網+”水產品電子商務技術,建立寧德市水產品專業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加工企業構建自己的水產品專業電子交易平臺,發展水產品網上交易,進一步拓展水產品銷售渠道,使經營者、消費者實現共贏,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集中采購配送服務。

3.3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綜合利用水平

一是要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根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發展趨勢,加強與省內外科研院所的合作聯系,通過調研推出一批對寧德市水產加工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攻關項目,以課題招標、合作開發等形式,重點解決水產品加工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特別是低值魚、貝類、藻類加工的新技術、新工藝,全面推動技術轉型升級,引導全行業由簡單仿制向引進創新和自主創新轉變,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二是要積極探索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幫助大型龍頭企業創建自己的研發中心,引進國外先進的加工技術和手段,大力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研發能力,加快研發一批市場需求大、增值潛力大、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系列化水產加工品,其中重點研究開發速凍、即食性水產食品和“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的新產品,提升水產品加工附加值,擴大魚類、藻類、貝類加工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促進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3.4提升品牌效應,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加工企業創建企業品牌,不斷提升水產品品牌建設。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強化品牌宣傳,通過舉辦“互聯網+大黃魚節”、“鱸魚節”等節慶和產業發展論壇等活動,突出精品展示、推介與交流;進一步提升“福建省二十大漁業品牌”中“寧德大黃魚”、“霞浦海參”、“寧德彈涂魚”、“寧德二都蚶”和“寧德香魚”等品牌效應。二是組織和引導加工企業積極參加全國各種“海峽漁業博覽會”、“休閑漁業博覽會”等水產品專業展會和招商活動,擴大和提高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使寧德市獨具特色的名、特、優水產品深入人心,增強寧德市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參考文獻:

[1]路世勇.我國水產品加工業現狀與發展思路[J].現代漁業信息,2005,20(10):14-16.

[2]吳湘生.論我國水產加工業發展的新思路[J].冷飲與速凍食品工業,2004,10(4):14-17.

篇(4)

關鍵詞:水產養殖技術;措施

一、我國水產養殖現狀

1、缺乏科學的水產養殖

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的數量及面積正在不斷增加,但漁民的專業養魚水平卻不高,亂用、濫用藥物的現象還常有發生。漁民安全用藥的意識過于淡薄,政府部門對此的監督和指導較少,導致不規范的行為不斷出現。在用藥的過程中,漁民對藥物的用途和藥性沒有進行了解,甚至不看說明書,對藥物的劑量、給藥方式、用藥部位等模糊不清。加之平時不注意魚病的預防,魚類一旦發病,局面就變得非常難以控制。

2、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我國漁藥發展起步較晚經驗不足,且從事專門研究的人才匱乏,缺乏最基礎的理論研究。而魚藥的生產沒有專門的機構,多是順帶著生產。由于缺少研究和實踐上具體的數據,很多藥物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著很多風險,如毒副作用大、效果差、藥物殘留等問題。

二、國內外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研究和發展的概況

由于改革開放政策,實現了我國水產業的巨大發展,我國水產業在國際上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并且對國際水產養殖技術研究和發展上起到了強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漁業類型由捕撈業為主向養殖業為主的轉變已率先完成了。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高科技新興養殖行業開始崛起,其中高密度水產養殖就是一個剛興起的科技水產養殖行業,我國由于改革開放的促進,我國的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已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國漁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科技、經濟進步對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極大地拓展了水產養殖的生產領域。

(2)大幅度提高了水域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3)提高了增強了開發新資源、新品種的能力。

(4)高度促進了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

三、水產養殖技術問題探究

1、適宜魚類生長的環境

(1)加注新水來調節水質

水是魚類生活的載體,水質的好壞是水產養殖中的關鍵問題。水質調節的常規方法主要有適當施肥和加注新水。

調節水質最有效的主要措施是加注新水。在生長旺季(6~9月份)每隔7~10天要加一次新水;早春與晚秋則每隔10~15天加一次。具體情況也要根據水池及所養殖魚類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2)沖水壓制或藥物殺滅的方法來調節水質

池塘中浮游生物過多時就威脅到池塘的氧平衡。此時就要采取沖水壓制或藥物殺滅的方法來解決。大量沖水對水蚤數量有非常明顯的效果。潑灑不同濃度的敵百蟲可以選擇性的殺滅各種浮游動物,效果非常明顯。對于池水中過多的藍藻,可以全池潑灑硫酸銅。但由于硫酸銅對魚類有很大的毒性,因而在不得已使用后,要立即大換水,即換掉池水的1/2~2/3。

3)化學方法改良水質

在池水中施放一些化學藥劑,能夠達到改良水質的目的。如生石灰能夠調整池水的PH值及增大水的硬度,且生石灰法價格優廉、用法簡單,是目前最為實用的一種方法。除此之外,用于改良水質的生氧劑還有二硫酸銨、過氧化鈣等。

(4)水位的控制

水是魚類的必要生存環境,對于水產養殖中水的相關問題的研究是保證水產養殖順利進行的必要舉措。水位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魚類的生長還有一些浮游生物的生長,適和的水位可以減少魚類與魚類、魚類與浮游生物之間的競爭,適當的水位還可以使魚類與浮游生物能夠充分地利用水里的各種資源。總之,一定要保證水環境的生態平衡,保證能夠形成簡單的食物鏈。

四、挑選魚種及最佳的生長密度

(1)選擇優質魚種

魚類能夠成長為健康成魚的前提是要選擇優良的魚種。優質魚種具有生長快、成活率高、病害少的特點。在選種時要注意魚種的來源。提倡由自己或附近的池塘進行培育的方法。這樣既能夠生產自己所需的魚種,又能在品種搭配、數量和規格上靈活選擇。放魚種時要選擇晴天進行,放魚時操作要輕柔、細心,不能將魚體弄傷,避免魚病的發生。

(2)魚最佳的生長密度

池塘在一定條件下所最多能飼養魚的總重量是有限制的,即魚栽力。因而要把握好最合理的飼養密度。若存塘魚重量達到魚栽力時,魚就會停止生長并出現養殖事故,造成產量上的損失。因此在魚類飼養時要根據池塘條件、放養品種、管理措施和水平等掌握好魚類飼養的密度。

(3)魚食的挑選與投放時間

我國目前魚類養殖的餌料主要有兩種,分別是人工生產顆粒飼料和經施肥而培養出來的天然餌料。

在進行餌料的投放時,一般對已經養過魚的塘口,可以根據以往經驗大致確定全年的飼料用量。對于初次養魚或條件發生較大變動的養過魚的池塘,全年飼料的用量需要通過計算來確定。

(4)防治魚得病及傳染

魚類養殖是否能夠達到高產,與魚類是否得病及病情的傳染程度有很大的關系。因而魚類養殖時務必注意魚病的防治。魚病防治主要有清塘、魚種消毒及合理放養三個基礎工作。清塘可以首選生石灰清塘法,這種方法更為經濟實用。其次為漂白粉清塘法,清塘時操作人員務必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順風潑灑。魚體消毒通常使用食鹽水、漂白粉、硫酸銅和敵百蟲的方法。

做好魚病的防治工作殺蟲是必不可少的。殺蟲后要進行水質調控、適時消毒并采用科學喂養措施,這樣在較為正常的條件下,可以實現魚類疾病發病率很低甚至不發病。

魚病的防治重點在于調水。調水工作主要有調水、改底、肥水和抗應激。而調水的重點在于增氧、改底和保持水質穩定。池中氧含量的增加,一方面要補充溶氧,一方面還要減少耗氧量。

五、我國高密度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及展望

根據對我國資源現狀的分析,進一步擴大發展我國水產養殖業生產具有相當大的潛力。但有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漁業水域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并不斷化,不健全的病害防治體系;不完善的水產養殖種苗培育體系,不合理的養殖品種結構;漁業基礎設施薄弱,以及不夠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的產業鏈結構。就是這些問題,對我國漁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極大地制約作用,更是水產養殖科技工作的不懈努力方向。針對以上問題,高密度水產養殖技術便是順應時代的必然產物,是水產業的發展趨勢。下面是就高密度水產養殖的發展趨勢的幾點分析:

(1)注重改善養殖生態環境,發展健康養殖,提高養殖效率

(2)進一步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加強優良品種開發利用

(3)不斷加強水生生物營養與飼料研究,普及高效配合飼料的使用

(4)積極開發技術設施養殖,發展高效養殖業并向智能化方向轉變

綜上所述,通過對水產養殖的研究,發現我國的養殖技術水平比較低,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漁民的養魚水平不高,還有不能有效地預防魚病等問題。科學的養魚方法對于水產養殖來說是必要的,而且必須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飼養,一般要對水質進行調節,水質的調節方法有常規的、沖水壓制或藥物殺滅調節浮游生物的數量、化學方法調節水質等,其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注新水。還有魚種的選擇和飼養密度的設置也是非常重要的,注意選種的來源,提倡自己培育;注意飼養密度可以避免發生養殖事故,魚食的選擇與投放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要按照標準進行選擇與投放。能否做好魚病的預防工作關系到魚類養殖能否達到高產,預防工作主要有池塘、魚種的消毒和魚的合理放養。

參考文獻 :

篇(5)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⒈生豬出欄萬頭,存欄萬頭,分別比去年增長和;

⒉商品肉牛出欄萬頭,比去年增長;

⒊家禽出籠萬羽,存籠萬羽,分別比去年增長和;

⒋禽蛋產量噸,比去年增長

⒌肉類總產噸,比去年增長

⒍水產品產量噸,其種水產品產量噸,分別比去年增長和。

(二)上半年養殖業運行特點

⒈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上漲,仔豬補欄快。全市生豬散養戶空欄率小于,規模養豬場生豬生產總量呈上升趨勢。原創: 上半年生豬生產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⒉家禽生產逐漸恢復。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響,家禽特別是水禽生產明顯滑坡,禽流感過后,家禽養殖呈恢復性增長。目前,家禽生產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所有山塘水庫邊形成了有水就有鴨的良好局面。

⒊牛、羊及牧草生產有所突破。今年以來,活牛及肉牛市場保持平穩增長勢頭,奶肉牛工程項目的實施和各鄉鎮辦出臺的一系列扶持種草養牛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戶養牛的積極性,一批種草養牛戶、繁殖小牛戶發展起來。養羊生產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黃羊在我市落戶并持續發展,養羊、養牛成為畜牧業增長的一個亮點。

⒋水產養殖模式發生變化,名優特新水產品養殖力度加大。水產養殖由過去的混養、人放天養向主養、單養、精養模式改變,立體化養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庫得到了推廣。今年上半年,水產品價格直線上揚,養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優新水產品如:樟樹銀鯽、彭澤鯽、鱖魚、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種水產品落戶我市,并形成規模化養殖勢頭。

(三)上半年工作成績

⒈畜禽生產由數量擴張向注重質量的無公害方向轉變。

在生豬生產保持良好增長的過程中,我們以無公害生產為突破口,培植養豬大戶發展無公害優質生豬,并在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們以發展生態牧業小區為重點,加快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步伐。

⒉種草養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設有一定的發展。今年,全市種草養牛、養羊發展勢頭較好,養牛、養羊生產在畜牧業中的比重提高,特別是奶肉牛工程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了肉牛品種,還培植了一大批養牛專業戶,為今后牛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⒊動物防疫工作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今年年初,我市對口蹄疫、豬瘟實施強制免疫,使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邁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強制免疫密度達。特別是月份實施的仔豬調入準調證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流行,大大地促進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⒋名優特新水產品呈現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樟樹銀鯽已初具產業化規模,全市異育銀鯽(樟樹銀鯽)養殖水面達多畝,其它特種水產如彭澤鯽、鱖魚、叉尾鮰、中華絨蟹、南美白對蝦、淡水珍珠等發展速度較快,經濟效益可觀。

二、下步工作要點

一抓疫病防治,嚴控重大動物疫病發生。

在動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抓好重大動物的防疫工作,加強消毒滅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點,確保防疫密度達,嚴防病、病發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動物疑難病的診斷,不斷提高獸醫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診斷準確率,及時為養殖戶排憂解難;三是嚴把檢疫關,重點把好“五關”,即產地檢疫關、進場點檢疫關、宰前檢疫關、宰后檢疫關、市場監督檢查關,防止畜禽購銷中疫病的流入和病豬死禽進入市場交易。

(二抓市場整頓,確保畜禽產品安全。

認真執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嚴厲打擊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假冒獸藥及其它破壞養殖業生產、經營環境的不法行為,確保養殖業順利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三)抓隊伍建設,提高畜牧獸醫人員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獸醫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從業水平和服務意識;二是大力開展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使養殖技術和養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對本系統工作人員嚴格行崗位責任制和目標考核制,實行競爭上崗,優勝劣汰。

(四抓好科技下鄉服務,大力推廣新技術。

大力宣傳和推廣養殖業新技術、原創: 新成果,積極指導群眾引進良種,調整品種結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基層,深入養殖戶,開展各項技術服務,以此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為優化產業結構,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篇(6)

關鍵詞:物聯網;水產養殖機械;應用;思考

中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投餌機、增氧機等水產養殖機械在日常的漁業生產中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推廣與使用。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快速發展,物聯網技術也逐步實現了與水產養殖技術的融合。2015-2017年,江蘇省農機化服務站在組織實施省農機三新工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自動投飼增氧一體化系統試驗示范”項目的過程中,對當前物聯網技術在江蘇水產養殖機械上的研究情況進行摸底調研,并對未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前景進行分析。

1發展現狀

物聯網是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利用互聯網或局域網等通訊技術把感知設備、控制設備、操作設備等聯在一起,實現遠程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的網絡,簡單理解就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相連的網絡,是一種集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傳感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電子應用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等為一體的復雜技術。當前,在機械化水產養殖領域,物聯網技術的典型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養殖水體的水質監測

主要是利用不同類型的水質傳感器,現場實時檢測pH值、溶解氧、氨氮、鹽度、亞硝酸鹽、硫化氫和水溫等影響水產品生長與發育的水質參數,并通過有線或無線等方式傳送到手持設備和服務器終端,供養殖人員進行參考,以便及時對水體進行管護,改善水質環境,提高養殖效率。

1.2水產養殖機械的自動化或遠程化控制

主要是利用自動控制理論按照養殖人員的設定,定時定量啟動和關閉投餌機、曝氣增氧機等設備,或是根據水質監測的數據按需控制增氧機、換水泵及補水泵的啟停,也有的是利用zigbee或6Lowpan等技術搭建無線網絡,由主控計算機集中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后,人工或自動發送遠程指令,對各類水產養殖機械的運行進行精確控制。

1.3水質水情的實時預警

主要是按照設定的具體數值構建預警模型,實時跟蹤監測養殖水體的水質水情變化與養殖設備的運行情況。當發生意外災害、水情驟變或漁機設備故障時,及時向主控計算機發送預警信號,并利用GSM/GPRS/CDMA等模塊向養殖人員發送提醒短信,確保各項應急措施能夠迅速啟動,從而保障漁業生產安全。

1.4水產養殖的決策指導和追蹤溯源

主要是利用高精度攝像等設備實時監控水產養殖的整個過程,并配合水質監測等系統,依托主控計算機和服務器,構建水質數據庫、飼料數據庫、種苗數據庫、氣象數據庫、養殖數據庫、魚病數據庫等,按照模糊推理和統計決策的理論對多源信息進行融合,形成不同需求的養殖方案和智能化管理決策系統;還可以在互聯網上對外進行,為遠程專家指導和產品安全監管及溯源提供技術平臺。

2存在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物聯網技術已經逐步實現了與機械化水產養殖的融合。但是,在實際的生產實踐中,大多數的水產養殖戶,特別是中小型養殖戶,對這些技術的應用積極性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2.1技術工程體量較大,示范效應難以體現

從走訪調研的情況看,目前江蘇水產養殖機械物聯網技術的示范應用主要集中在規模化水產養殖中心,依托省、市科技項目支持,聯合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校完成。養殖系統通常由主控計算機進行控制,功能囊括水質水情監測、自動化精確投飼、智能水體增氧、遠程控制、實時預警和專家決策等多個模塊,整體工程體量較大,現代化程度較高。對于普通的中小型養殖戶而言,門檻過高,學習、復制難度較大,示范輻射效應不明顯。

2.2過于追求“私人訂制”,設備投資成本過高

目前,各地使用的物聯網水產養殖系統,大多是以項目形式,根據自身情況重新設計或在傳統水產養殖機械的基礎上改造完成,屬于訂制產品,無法規模化批量生成,也無法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因此,設備制造成本和工程預算較高,超出了普通養殖戶的預期。

2.3缺乏統一的標準,產品定型和推廣難

眾所周知,在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初期,曾由于技術封鎖造成推廣困難,隨著一系列標準化協議的簽訂和友好接口的開放,市場才逐步走向繁榮。同樣,目前物聯網水產養殖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各研究院所和企業開發的物聯網裝備尚不能實現友好互通,很難定型推廣。如果對系統進行拆分,其中大多數裝備又屬于通用性電子設備,很難享受農機補貼政策。因此,目前除了溶解氧智能監控設備等水質監測儀外,基本上沒有其他成熟的物聯網漁業機械通過農機推廣鑒定。

2.4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瓶頸,設備維護相對繁瑣

水產養殖機械物聯網技術和其他領域的物聯網技術一樣,核心技術主要包括感知技術、傳輸技術、處理技術和控制技術四大模塊。其中傳輸技術因通信工程的迅速發展相對成熟,加上農業物聯網中無線局域網的范圍相對較小,傳輸速率等要求也不高,基本上能夠滿足應用要求。而其他三項核心技術在實際使用和推廣中均存在一定問題。感知技術和控制技術的最大問題在于高靈敏度、智能化、小型化傳感器十分缺乏,這也是整個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瓶頸。目前,進口傳感器價格昂貴。國產傳感器產品制造工藝技術相對落后,品種少,質量較差,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還很容易損壞和出現檢測誤差,給養殖戶的日常使用帶來了很大麻煩。處理技術方面,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日益完善,技術本身已不存在大的問題,主要是缺乏相應的水產養殖研究人員,缺少數據積累和穩定的算法模型,智能決策尚不能對漁業生產形成科學有效的指導。

3思考與建議

雖然該技術在應用領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在當前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時期,高效化、智能化、節約化、精準化仍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水產養殖業人力成本逐年增加,養殖效益下滑,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科學化水產養殖經營逐漸成為發展趨勢,物聯網技術依靠其多技術融合的巨大優勢,理應在提高漁業生產效率、提升水產養殖管理水平、加強水產品質量監管力度等方面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為此,水產養殖機械生產企業和漁業物聯網研究機構應多從推廣應用的角度思考未來產業發展,逐步培養用戶群體,使物聯網技術在水產養殖領域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豐富產品序列,控制銷售價格

農業機械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從簡到繁,從功能單一到復式作業的漸變過程,水產養殖機械物聯網技術發展也應如此。在跟蹤科技前沿的同時,也要豐富自身的產品序列,既要研究完善水產養殖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統,也要加快對普通物聯網漁機的開發。如能夠定時定量投飼的投餌機、能夠檢測溶氧量不足并自動開啟的增氧機、能夠追蹤災害天氣并發送短信的預警器等。這些功能單一的水產養殖機械,能夠有效控制物聯網技術的運用成本,更符合普通養殖戶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更方便推廣鑒定,便于農機部門示范宣傳,逐步培養物聯網漁機的市場用戶。

3.2簡化操作模式,提高設備質量

目前的物聯網技術在水產養殖機械上的運用,絕大多數以主控計算機為中心構建管理系統,大多數的操作控制和信息、資料查詢都需要在計算機上完成,而傳感器等設備設施還需要定期進行清洗、養護,這對于當前科技意識差、文化素質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強的農村勞動者和水產養殖戶而言,接受起來存在一定難度。因此,開發操作更加便捷的人機界面,研制精確度更高、靈敏度更強、可靠性更好、成本更低、安裝維護更加方便的傳感設備,解決自組織網絡和感知節點合理部署等共性問題,也成為物聯網行業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

3.3加強產學研結合,搭建合作平臺

積極引進水產養殖、自動控制、農業機械、物聯網和信息化等方面專業人才,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通過委托研發、聯合研發、購買技術等多種方式進行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作用,形成更加完善的水產養殖物聯網研究體系,建立更加緊密的產業技術聯盟和技術創新平臺,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為物聯網技術產品的批量生產、大規模應用提供技術支持,為更加科學、系統、高效的指導漁業生產提供支撐。

3.4建立統一標準,爭取政府扶持

篇(7)

一、養殖現狀

目前,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6萬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70萬畝(包括灘貝養殖),淡水養殖面積36萬畝。水產養殖總產量29萬噸,其中海水養殖產量11萬噸(包括灘貝產量),淡水養殖產量18萬噸。在海水養殖中,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為主養品種,其中中國對蝦養殖面積8.5萬畝,日本對蝦養殖面積12.5萬畝,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4.9萬畝,對蝦總產量19982噸。工廠化養殖面積達到40多萬平方米,養殖品種包括:牙鲆、大菱鲆、河豚等。在淡水養殖中,鯉魚、鯽魚、鰱魚、鳙魚、草魚為主要養殖品種。全市水產養殖業呈現出方興未艾的大好局面。從以上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市的水產養殖規模不可謂不大,水產品產量不可謂不高,在農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謂不突出。然而,面對這些成績我們仍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去發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去研究制約行業發展的矛盾所在。

二、存在問題

第一、養殖結構不盡合理,經濟效益增長緩慢

縱觀全市水產養殖結構狀況,仍以傳統的養殖品種占主導地位。海水以“三蝦、三魚、三蛤”為主,即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河豚魚、牙鲆、大菱鲆、青蛤、文蛤、雜色蛤等。淡水主要是鯉魚、鯽魚、鰱魚、鳙魚、草魚等。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雖然是很好的傳統養殖品種,但由于受病害的影響,單產較低,經濟效益不穩定。淡水傳統養殖品種單產高,總產量大,但由于集中上市,又沒有穩定的出口渠道,只靠內部市場消化,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經濟效益差。區域優勢品種效應未能得到充分體現。工廠化養殖在我市發展很快,也豐富了海水養殖品種,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但水質環境問題、苗種問題、病害問題又成了工廠化養殖發展的三大發展“瓶頸”,制約了工廠化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缺乏產品質量意識,難以形成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

目前,我市水產養殖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而池塘養殖大部分采取精養方式,尤其是淡水池塘養殖,放苗密度大,產量高,這樣的養殖模式曾給養殖戶帶來過很好的經濟效益。然而由于受到池塘老化、水源短缺、污染加劇及苗種品質退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病害頻頻發生,在整個養殖周期內需要不斷用藥,如消毒劑、抗生素、殺蟲劑等。有些養殖戶為了治療魚病,甚至使用一些劇毒農藥,如溴氰菊酯、甲胺磷等,而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造成病原體的抗藥性增強,進而用藥濃度就需不斷加大,毒性也越來越大,藥物殘留嚴重超標,如此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水產品流入市場對人類健康將造成危害,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和我們所倡導的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相違背,并且在國際市場中藥物殘留也成了水產品出口受限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水產養殖業發展中的潛在風險。

第三、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受利益驅使和不當的宣傳導向,有些地區為了追逐短期利益將大片的糧田改造成池塘,進行水產養殖,使當地植被遭到破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不良的后果。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幾乎有水的地方就養上了魚,造成水源嚴重短缺,養殖環境急劇惡化。養殖環境的污染除了工業污染、農業污染與生活污染等因素外,養殖本身也會造成水環境污染。成噸、成百噸、成萬噸大量的飼料投入養殖水體中,而這些飼料只有20%左右被魚蝦轉化利用,其余80%將以不同方式流入水環境中,造成養殖水域富營養化,隨著池塘換水的進行,這些被污染的養殖用水排入河流或海域,成為一種新的污染源,影響著人類賴于生存的大環境。水產養殖業本身造成的環境污染不容忽視。

第四、優良品種匱乏,種質狀況退化

良種的選擇和培育是增產、增效的關鍵。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使優良品種可顯著增加產量。而目前我市的狀況是缺乏高產、優質、抗逆能力強的優良品種,種質退化現象嚴重;養殖親體或苗種依賴于捕撈自然資源,造成自然資源衰退或破壞。我市的人工選育和遺傳育種的研究研究基本上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我市水產養殖品種除極少數進行過系統選育和改良外,絕大多數水產養殖動物都是未經選育的野生種,累代養殖出現了種質退化、雜合度降低、遺傳力減弱、生長速度減緩、性成熟提前、品質降低、抗病力下降等問題。實踐證明,品種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水產養殖業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盡快培育出生長快、品質優、抗逆能力強的水產養殖動植物新品種,對于實現我市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發展趨勢

第一、以市場為導向,養殖結構將不斷優化

一是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開發當地傳統品種,使之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如我市已經形成養殖規模的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河豚、河蟹等,要把我們的傳統優勢品種做大、做強,在產品質量上、品牌宣傳上加大力度。按照開發一個品種,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搞好區域規劃和品種結構調整。沿海地區除了發展一般的淺海灘涂養殖外,還要適度發展工廠化養殖和深海養殖,拓展海水養殖的空間,山區水庫要大力發展增殖漁業和觀光漁業。倡導多種養殖模式并存,以往的高密度、高產量養殖模式,將向低密度、高品質、高效益的自然生態養殖方向發展。

二是要根據市場多變性和多樣性的要求,從以生產為中心轉變到以市場為中心上來,緊緊圍繞市場轉。在引進和開發名特優新品種的過程中,一定要考察新品種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篩選出適合當地的優勢品種,使之能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并有自己的市場。比如我市引進的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羅非魚等就非常成功。已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并且具有很好的市場。只要各部門從實際出發,認真考察、論證,在新品種的引進和開發上下大功夫,就能夠不斷為水產養殖業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生活情調,休閑度假、觀光旅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消費時尚。每個家庭在旅游度假上的消費支出較以往有了較大提高。我市旅游漁業資源豐富,各地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逐步發展獨具特色休閑漁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如交通、旅館、餐飲等)的發展。觀賞漁業作為休閑漁業的寵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城市家庭買個小魚缸,養點金魚、熱帶魚,賓館安置個魚缸放點水草、珊瑚已越來越時興,有條件的地區發展觀賞魚養殖及其系列產品將大有可為。穩步發展,逐步壯大,形成規模,形成產業后,將形成新的出口創匯品種。

第二、養殖品種不斷優化,優質良種逐步增多

一是提高我市水產養殖育種手段的科技水平

在育種的技術手段上,充分發揮經典的選擇育種技術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大力發展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推動細胞工程育種育苗技術的成果轉化,同時,注重其他育種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形成多種技術并舉、各有側重的發展局面。

二是改變優良品種缺乏的不利局面

在選育的種類上,目前應特別注意抓好對蝦、扇貝、大黃魚、牙鲆等海水主養種類的新品種培育工作。在此基礎上,逐步開展其它重要種類的選種育種研究。對國外已經引進的名特優種類,如大菱鲆、歐洲鰨等,要強調對其遺傳多樣性的跟蹤檢測。對新開發和待開發種類,如石斑魚、半滑舌鰨等,首先應完成人工條件下的親體培育和苗種繁育技術的研究,擺脫養殖生產對野生資源的依賴性,在此基礎上開展遺傳育種的研究工作。

三是加強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建設

建議由政府投入和企業配套為主,建設區域性的養殖優良品種培育基地,重點做好主要養殖類的新品種培育工作。充分發揮地方政府與大中型水產養殖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廣泛地群眾參與的優良品種選育體系。建議由權威領導部門牽頭,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一個面向整個產業的水產養殖良種選育計劃,按產業發展的急需程度,分期分批分層次實施。合理地調配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的資源優勢,把育種變為行業內專家和群眾共同參與的行為。

第三、傳統漁業將向現代漁業,數量漁業將向質量漁業不斷轉變

首先要大力推廣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堅持“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重點培育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突出的龍頭企業,促進漁業增效,農民增收。龍頭企業要不斷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競爭能力。漁業主管部門要對龍頭企業、漁業產業化示范區加強指導、協調和管理,促進漁業產業化經營的健康發展。

其次是提高養殖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入世以后,水產品市場將更加開放,漁業面臨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對水產品質量的要求將越來越高。以往那種只注重產量,忽視質量的生產理念將被淘汰。從當今水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看,產品質量安全已經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壁壘。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經常以衛生質量標準為由對我們的水產品出口進行限制。如*年歐盟對我國冷凍蝦檢出氯霉素超標,從而全面封殺了我國養殖冷凍對蝦對歐盟的出口,給我國對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為了應對這種挑戰,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水產品食用衛生安全管理。首先要全面推行水產養殖標準化,建立一整套符合本地區,又與國際接軌的水產養殖標準體系。二是要加快水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建設,為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提供保證。三是依法實施水產養殖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執法強制性標準的監督檢查力度,引導并提高廣大養殖戶質量意識,使之能自覺地按照漁業質量標準進行生產。漁業執法部門要積極行動,切實抓好從“魚苗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監督管理,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的“無公害”水產品。

第四、養殖標準化體系將不斷完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欧美深性狂猛ⅹxxx深喉|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日韩好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女内射|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 成全视频观看免费高清动漫|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av午夜久久蜜桃传媒软件| 久久天堂综合亚洲伊人hd妓女| 天堂一区人妻无码|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图片高清 | 131美女爱做视频|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免费在线黄色电影| 97超级碰碰人妻中文字幕|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少妇一边呻吟一边说使劲|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老汉色av影院|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 大学生被内谢粉嫩无套| 国产精品 高清 尿 小便 嘘嘘|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高潮videosorgasm抽搐合集|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