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8 15:40: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景觀設計思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空間景觀;景觀設計;園林景觀;空間分隔
Abstract: in the limited land space,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pace space, such as design skill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patial landscape, this is landscape designer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design of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article to combine product surplus living area environment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design space landscape, to meet the futur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in.
Keywords: space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Space space
中圖分類號:TU9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從目前房地產發展的情況來看,隨著土地的進一步加劇緊缺,加上房價高企,尤其是在較多大城市房地產發展中產生一種趨勢,就是主要以小型樓盤為主。房地產的這種變化趨勢無疑給景觀設計師帶來了更大難度,其要求設計師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間上通過采取分隔等手法來實現空間的拓寬多變。顯然在有限空間基礎上充分發揮景觀特色,就必須采取合理的布局來豐富空間,這是值得探討的設計問題。本文將結合實例來對于空間景觀的構思進行深入分析。
2. 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寓品盈居園林設計,園林面積約2300平方米,其中游泳池占了530平方米,四米的消防車道也占去了不少空間,整個小區園林可設計的空間變得非常局限,再加上整個園林建于地下車庫頂板之上,荷載問題也是重點考慮的因素,因此最終可設計的花園空間很小,在如此細的空間設計出精致豐富多變的空間需要設計師花很多心思,這也是本小區園林設計的一個重點考慮問題。
3. 空間景觀的設計手法
空間設計是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小區園林景觀空間設計要從實際出發,針對本住宅小區土地空間有限居住小區景觀特點,為了有效地凸顯出小區園林景觀的多變性以及豐富空間,根據小區空間原有狀態,采用多種空間組織手法,充分利用空間擴大綠化面積,盡量滿足小區居民的各種需要,提高小區居民的人居環境。通過結合實踐,筆者分析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可適宜采取以下設計手法來豐富園林景觀空間。
3.1景觀空間的分割設計
居住小區園林景觀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為了豐富小區園林景觀空間的組織首先通過采取分割與滲透的手法。進行景觀空間的分割設計要滿足居民在綠地中活動時的感受和需求。當人處于靜止狀態時,空間中封閉部分給人以隱蔽、寧靜、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而對于開敞部分能增加人們交往的生活氣息。當人在流動時,分割的空間可起到抑制視線的作用。通過空間分割可創造人所需的空間尺度,豐富視覺景觀,形成遠、中、近多層次的空間深度,獲得園中園、景中景的效果。用墻體、綠籬和攀緣植物分割,
本項目中采取花架以及景墻來分割,能有效地拓寬空間,將有限的距離拉大,同時配以樹叢能增加空間層次。同時在本花園中的花架設計能使空間隔而不斷,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花架的尺度問題,花架設計過于粗壯則有堵塞感,過于纖細則反而起不到分割作用。
另外針對本項目平面空間非常有限,需要開拓立體空間,豎向空間產生視線的延伸主入口部分。為此本項目設計三面高低錯落弧形的造型水景墻,增強視覺的可延性,飾面用不同灰調的花崗石做細膩的變化,以石材表面處理的不同,色澤不同,厚度不用,以及相近的模數,營造出低調且多變藝術墻,景墻的周邊配合綠色的植物,充滿生氣。
3.2空間滲透設計
花園景觀空間的滲透與分割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滲透的分割將使得空間令人感到局促和壓抑,但通過景觀空間的滲透可有效地向相鄰空間的擴展、延伸,產生層次變化。空間滲透手法主要是通過采取采取景墻設置分割物時,可利用花架等相互滲透。本小區就是巧用花架的設計,不但可分割空間,還能使兩側的景物互為因借,彼此襯托。花架在這里作為中景,使空間具有遠、中、近3個層次,產生空間延伸的效果,是利用“分、隔、擋、通”的園林藝術手法,挖掘住宅樓區土地潛力,以有效地擴大綠化面積,彌補綠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種綠化形式。通過采取花架等設計打破了樓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連的舒適、整潔、美麗、幽雅的生活空間,改變居住區的生態環境。 同時設計在休息平臺上的休閑亭充滿現代氣息,鋼材、木材、混凝土、花崗石融合在一起,與景墻形成呼應,構成和諧比例,從每個角落觀看都具有不同的風景,強化步移景換的感受,提升了環境的品質。
另外為了進一步增加小區花園空間的滲透效果,整個花園的綠化主要以高低錯落的花基為主,花基的飾面和景墻的材質采用同一個元素灰色基調,以不同的石材切割和表面處理作出無限的變化,使整個園林充滿細膩感。立面采用灰色的基調,地面則應用了溫暖的色調,以紅色,橘色,黃色組合成親切的地面色塊。
3.3水景設計
水景是小區花園景觀空間得到豐富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充分利用水景可有效地豐富的景觀空間。更高的層次還表現在對空間的建構,通過水景表現空間的本質。鑒于此,在居住區景觀空間設計中,應重點考慮到水景的靈活設計元素。通過水景在其中可以組織景觀序列、限定空間布局、聯系空間層次。
在本小區景觀空間設計上,通過采用水景對視線的引導作用,以聯系空間層次,展開空間序列。設計時充分利用水景墻中水的流動性和引導性,發揮水體對人的視覺美化作用,更能強化視覺的復雜變化的特點。通過采用水景墻的人工噴泉的流動性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在聯系和引導居住區景觀空間層次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采用水景墻的水體來引導景觀,能使各個空間層次和院落組團相互貫通, 形成連續的景觀序列。同時要結合景觀中的節點處理, 強化景觀空間的可識別性。水體是活躍而又親和的景觀元素, 人本身又具有親水的天生, 所以利用水體來引導景觀空間可以避免生硬、牽強的感覺。水的流動會使人產生某種心理的期待, 順著水流行進, 觀看到不同的水景形態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這種期待感, 于是人們在美的享受中自然地從一個空間層次進入下一空間層次。
4. 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思考
通過對本小區園林空間景觀設計實例以及筆者對園林空間設計的思考,筆者認為要實現園林景觀在空間上變化萬千,這已經與傳統小區環境景觀產生了變化,這是未來園林設計發展的新理念。結合筆者實踐以及思考,對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凸顯性質作了分析:
(1)景觀空間設計的滲透性。針對目前房地產土地空間的逐漸有限性,加強小區花園的滲透性是未來園林設計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要獲得良好的景觀環境效果,首先要強調住宅區環境資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規劃時應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適當創造人工景觀,讓所有的住戶能均勻享受到。其次,要強化圍合功能強、形態各異、環境要素豐富、安全安靜的院落空間,達到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從而創造溫馨、樸素、詳和的居家環境。
(2)景觀設計適宜強調文化性。崇尚歷史、崇尚文化是近來居住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開發商和設計師開始不再機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環境景觀,而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住宅區的規劃和策劃,通過建筑與環境藝術來表現歷史和文化的延續性。
(3)景觀設計適宜強調藝術性。在過去的景觀設計來看,住宅區的設計與建設時盛行過歐陸風情式的環境景觀。同時居民開始更加關注生活區周邊環境的舒適性。創造自然、舒適、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是住宅區景觀設計的又一趨勢。
5. 結語
過上述園林設計手法分析可知,空間設計是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小區園林景觀空間設計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小區空間原有狀態通過采用多種空間組織手法來豐富景觀空間。對景觀設計著眼于如何創造和優化空間,將有限的場地規劃出盡可能多樣的空間,給使用者視覺上、心理上豐富的感受,通過花園空間實現了從一個完全未充分利用的空間到住宅居住空間的完全拓展。
參考文獻:
[1] 林濤,張景禎.淺談現代住宅小區景觀空間園林設計[J].科技傳播,2011,28(09):118~119.
[2] 趙海燕,趙軍,聞玉輝.淺談園林景觀空間設計重點[J].價值工程,2011,27(01):31~33.
針對景觀設計國外著名的園藝指南曾這樣指出:景觀設計就是將有關人為創造活動和自然要素有機統一融合設計的藝術科學。是將自然界的資源,如泥土、砂石、水、植物等通過人工加工或構造的方式為人們創造出滿足生活活動中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伴隨著社會物質和精神建設的不斷發展,當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城市公園景觀環境的重要作用,相應地對城市公園景觀環境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也對有關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公園景觀設計者應全方位、多層地對公園景觀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進行深入了解,從人文角度、人性化角度入手,對城市公園景觀建設或改造進行設計方案的分析和研究,盡可能地使公園景觀設計達到既能給城市居民帶來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陶冶市民的情操,緩解精神壓力的目的,又能通過構建多層次,多結構的園林景觀作品起到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目的。所以,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要將人同設計作品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融入設計活動中,以最大化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只有達到人、景觀的二者的和諧統一,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作品才稱得上是人性化的作品。才能是人、景觀、環境達到平衡和諧統一發展。
2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人性化思考
2.1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應做到“人化”與“物化”的統一人類設計是體現一定時期人們對審美、道德、歷史文化以及倫理情感因素的行為活動。唯物主義論稱之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但人類的意識、情感和文化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物質形式來體現,而人類設計作為人類生活方式的載體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擔人類精神的表達,這可稱之為人類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構成了人與設計作品的互相聯系的關系,物化和人化是統一結合體,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4]我們從這個層面也應該明白設計中的人性化是人類自身就擁有的特質,而不是空穴來風。對城市公園景觀設計只是將人化和物化有機相融合,達到人與物融為一體的過程,即所講的人性化景觀設計過程。古時也有天人合一之說,從辯證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應遵循人性化的理念,達到人與景觀統一的效果。2.2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安全性與實用性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廣大的市民群眾提供良好的公園景觀環境,為人們營造一個充滿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滿足人們需求的設計作品。如果景觀設計過程中未將人性化理念作為設計思路,而是沿著傳統的公園景觀設計理念和方式進行設計,過多的束縛思想將難以給人們打造具有時代氣息和人文氣息的公園景觀作品,難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換句話說,這樣的設計作品只不過是現代城市建筑中的擺設品而已,毫無實際作用。此外,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應嚴格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設計內容,比如,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設計結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盡可能地在城市公園的構造物中少設帶有尖銳棱角的景觀物體,臺階高程盡可能地低,這樣的設計思路主要是為老人和兒童著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證。這是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的基本要求也是關鍵要求,如果做不到這點,即使公園景觀裝點的華麗無比,也談不上人性化設計。2.3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脈傳承城市公園景觀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說不同區域的人文風情、生活習慣和不同對城市公園景觀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作為設計者應充分認識到地域文脈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區域城市的公園景觀采取不同的設計思路,將各個地域的文脈得以體現和傳承。具體分析,作為公園景觀設計者在景觀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們普遍對事物的認知存在相似性,歷史遺留下的建筑或者其他事物能引發他們相似的情感共鳴,勾起他們相同的回憶,因此在景觀設計中應注重將多數人認同的景觀事物融合到設計作品中。第二,在景觀設計中應深度發掘該城市的歷史文化,將最具該座城市歷史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設計中,使設計作品具有較強的識別性和唯一新,將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公園景觀使用者享用者因處于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景觀環境中倍感自豪和榮耀,提高使用者對公園景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只有深刻認識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將最有地域特征的體現城市文化底蘊的元素深挖出來并融合到設計中,才能創作出優秀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精品。2.4“綠色”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隨著人們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意識的不斷提高,作為城市公園景觀設計者應將“綠色”、環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堅持走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達到設計出的城市公園景觀作品既能滿足當代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不對后代人的發展需求造成影響的效果,使人、環境及社會的發展達到和諧統一。
3結語
關鍵詞 節約;校園景觀;設計原則;設計思路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5-0029-02
0 引言
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也進入了快車道。在城市化建設中,園林景觀建設由于受到國外設計理念影響較大,充斥著對自然資源的揮霍浪費,存在許多的盲區和缺陷[1]。一些地區為了過分追求園林景觀在形式上的光鮮,一味求大、求新,不根據場地的功能需求而建,浪費嚴重。針對這種日益泛濫的鋪張浪費現象,2006年建設部特別召開了建設節約型園林會議,首次提出了節約型園林的概念。
校園景觀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業性景觀,它承載著人文歷史的傳承,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場所,典雅、莊重、樸素、自然應該是其本質特征[2]。校園通過環境的景觀化處理可為校內師生提供娛樂、交流、休閑的場所,達到舒緩壓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韻味的景觀還寓教于樂,這是校園的一種文化潛力。
1 節約型校園景觀的概念
所謂的節約,有兩層涵義:一是杜絕浪費,即要求我們在經濟運行中減少對資源消耗的浪費;二是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用盡可能少的資源、能源,創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財富。節約型景觀是指,景觀建設在滿足人們對物質和精神需求的狀況下,盡可能的節約所投入的資源和能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充分發揮景觀的生態和環境效應[3,4]。高效率、可持續以及低資源和能源成本是節約型景觀應體現的主要特征[5]。
相比于節約型景觀的概念,節約型校園景觀所關注的重點有以下幾點不同:首先,節約型校園景觀以滿足全校師生的教學、科研、學習和生活為出發點。這樣導致在校園景觀建設之中,要考慮對周圍生態環境干擾最少的綠化模式。其次,相對于其他景觀建設,校園景觀建設對生態和環境的效益要求更高。在獲得相同的生態和環境效益的同時,要求更少的用水和資金投入,以便漸少維護成本。最后,校園景觀建設中,十分注重對校園精神和文化的體現,如何做到節約的同時,更加突出校園的文化底蘊,需要設計者花費更大努力去思考。
2 節約型校園景觀設計原則
2.1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是指生產經營活動或建設過程中,在創造一定的產品和服務或滿足人們一定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時,所耗費的資源最少。這恰好是節約型校園景觀與其他設計理念本質的區別。因此,堅持和遵循經濟性原則,是節約型校園景觀設計的核心內容,是整個設計過程中由始至終都要堅守的理念。
2.2 以人為本的原則
校園是老師和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之一,校園景觀設計必須應當以他們的需求作為設計的中心。回顧部分校園環境景觀設計失敗的案例,多半是設計者忽視了環境的生態規律和師生的共同需求,僅憑個人主觀臆斷進行設計所導致的。離開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也就喪失了校園環境景觀形態多樣化和系統化,從而使校園缺乏實用價值。因此,校園景觀的建設和規劃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將校園師生的活動性和舒適性作為景觀規劃的出發點,如為學生學習建造讀書亭廊,文化廣場、露天舞臺、外語角,提供師生休閑的游園和石桌椅等。
2.3美觀性原則
節約型校園景觀不等同于粗制濫造的景觀[6]。在追求最少的成本、最大的效益的同時,校園景觀的美觀性不能降低,反而要求更高,否則就失去了景觀的作用。而美觀的體現并不是繁復的裝飾,而是要花心思從細節上出新意。如樹種的搭配上格外用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將自身融入到整個大環境中等。
3 節約型校園景觀的設計思路
3.1 總體控制概念
景觀設計應該有大局觀,有大體的投入框架概念,不論是空間布置還是植物配置。校園景觀從建筑規劃開始就應該考慮景觀的空間布局關系。景觀空間就像一臺戲,有主角有配角,有客串有龍套。有主線有輔線,有濃妝有淡墨,貫穿全局。因此在景觀設計中,為體現節約的理念,主次景觀的成本投入要有所區別。而且,校園景觀的空間布局要符合學校師生日常的行為習慣,尤其是對使用功能的考慮,因為校園景觀是為師生工作學習服務的,“使用”要比“觀賞”更重要,要追求高效的使用,減低不必要的“奢華”,減少不必要的多余空間設計,也就是設計上的“垃圾空間”。
3.2 豐富有效的豎向設計
豎向設計是指在一塊場地上進行垂直水平面的布置和處理。其主要任務就是根據設計場地的地形地貌特點,合理組織各景觀要素的豎向布置形式。對于節約型校園景觀的,其豎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特點,依坡就勢,隨高就低,盡量減少土石、擋土墻、護坡和建筑基礎工程量,減少施工成本。但在利用現有地貌的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要善于利用不同植被的高低落差及前后遮擋形成校園景觀視覺上的豐富變化,使各種設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能夠協調統一,提高景觀的觀賞性。
3.3 景觀建材的選擇與加工
首先,注重建造材料的地方性。依據校園所在地的氣候條件、運輸條件、工匠特點,參考建筑設計風格和園林景觀的風格,結合本土材料來考慮景觀設計,不僅體現地方特色,便于施工管理,在項目成本上可以有效控制在異地購買材料的資金和管理成本支出。其次,注重材料的選擇和再利用。材料的豐富并不等同于景觀的豐富,材料的品種用得太泛,控制不好就會造成整體色調太花哨,容易出現俗氣的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惠惠.節約型園林景觀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0.
[2]江濱.節約型景觀設計探索[J].美術觀測,2010(2):112.
[3]王雄.大學校園環境建設的探討[J].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1):70-72.
[4]武德,劉欣玲.對目前高等院校校園綠化的幾點研究,2007,13(2):99+164.
關鍵詞:城市;景觀景觀設計;因地制宜;研究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6-0052-02
1 城市景觀園林基本概念
景觀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景觀則涵蓋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的景物。城市的概念也是循時代而發展的。進入現今的生態環境建設階段,城市的本質是人類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環境。城市總體規劃中有城市綠地系統的專項規劃,而城市景觀不僅有綠化的要求,更要著眼于園林城市建設。
園林設計的因素包含構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與塑造、園林建筑布置、園路和場地、植物種植、置石、假山與小品的設置等。園林的宗旨是不斷滿足人對自然環境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在生態環境、社會文化、休息游覽和經濟等方面的綜合效益,促進人與自然的健康長壽和共同持續發展。
2 城市景觀的特色
藝術的生命是特色。城市景觀作為藝術而言也必須創造特色。特色的大敵是模仿。一時一風,競相模仿,令人置身城市中,環顧而不知身居何處。病因在于不借鑒先進城市如何尋覓、捕捉和創造特色的理念,從而尋找本城市的特色。人云亦云,不知為何而云。治療的良方就是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體宜。藉因才出果,精在如何體驗本城市之異宜,包括宜和不宜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
在對西方城市景觀借鑒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城市的具體情況進行創新,借鑒的前提是保持自我特色。中國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只有融入全球化才能意識到地域性的存在和意義、也只有保持地域性特征,才能在全球化世界中發揮積極的影響。
我們應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時,根據每個城市自身的自然狀況、氣候條件、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經濟條件等進行創新。城市景觀是動態的,具有強烈的地域性。我們必須展示全球文化整體發展中的中國地域特色特征,揭示我國地域文化的真實根源。城市景觀特色的創造必須立足于城市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各異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發展過程。在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滲透的時代,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城市景觀特色創作的一個主要原則。城市景觀特色建設就是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資源,發揮自然、地理風貌優勢,保護和開發地方人文景觀資源,建設獨具地方特色、彰顯地方文化的城市景觀。同時,城市景觀特色的形成都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經濟基礎。城市景觀特色的建設不能脫離實際,貪大求洋,不能過于超前,超越城市的經濟實力。
3 城市景觀的傳承
3.1 城市景觀的歷史沉淀
當這個時代城市發展的速度過快而來不及思考時,懷舊并非倒退與復古,而恰恰是溫故而知新的途徑。我國城市景觀即擁有巨大豐富的傳統資源可供傳承,又面臨著與傳統全然不同的現實環境問題。我們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根據現在的城市景觀所面臨的具體情況與時俱進地發展傳統。
中國城市景觀富有悠久傳統,我國各族人民在歷史上創造了輝煌的建筑和園林文化,傳統的建筑觀、審美觀、空間觀等,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而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汲取我國傳統的精華,服務于當今人民。以園林為例,中國傳統園林經歷漫長的發展時期并達到過高度成熟階段,它的許多設計觀念與手法是有恒久啟示意義的。例如追求詩情畫意的文化內涵。結合人的視覺規律所發展出來的小中見大、步移景異的設計手法;結合自然山水環境的布局方式等。中國園林能長久地屹立于世界園林舞臺中,在全球化的今天仍然獨樹一幟,是全世界人類共享的文化和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發展的源泉之一。
但是,今天城市景觀規劃所遇到的問題已今非昔比,應以發展的觀念來看待傳統的繼承,在傳承傳統中必然要有所取舍,將傳統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與城市景觀的現實及未來發展相結合。一定要打破狹隘、封閉的傳統觀念,結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用適宜的技術和信息手段來詮釋和再現傳統文化的本質,將最具特色的傳統設計手法轉換成現代視覺表像下的嶄新空間形式,最終把傳統的內在精神、地域形式轉換成當代世界的設計語言,力求反映更深的實質。
3.2 城市景觀的傳承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城市景觀的要求也隨之發生改變。城市景觀中某些傳統已經不能滿足居民日漸增長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必須對城市景觀某些傳統進行發展,以合乎時代的需要,并對城市未來景觀特色的形成打下基礎,讓今天的城市景觀建設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變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人在變,城市在變,城市景觀中某些傳統也必須要變。如傳統美學中的比例、尺度、對比、協調、色彩、均衡等要素,隨著時展變化,這些基本準則也會得到發展,我們不能以保守地復古來理解民族的原則,不能以不變應萬變來營造特色,不能以游人的心態來歌頌和維護已經不適合時展的傳統。城市景觀要創新、要發展就必須要突破那種一成不變的統一,突破那種停滯平衡的和諧。
城市景觀特色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些傳統總會在城市景觀中留下一些痕跡,使城市景觀帶有傳統的特征,傳統的東西是現代人生存的根。但是,人們今天的創造活動、文明成果,也會積淀在歷史的長河中,隨著歷史的前進成為后代人得以延續的民族文化傳統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我們的創造活動具有時代特色,在城市景觀原有特色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利用現代科技成果,反映當代典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風貌,達到當代景觀藝術的新水平,創造出滿足現代人生理與審美需求的新的城市景觀特色。這種新的城市景觀特色形式的產生,來自于多個方面,包括社會的變革、思潮的轉變、歷史的延續、技術的進步、新材料的出現等等。
4 結語
全球化是無法回避的,它給社會的各個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中國城市景觀特色規劃在全球化背景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正面臨著一個充斥著各種干擾的創作環境。中國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和建筑師要在新世紀規劃出城市景觀的各自特色,就必須依托于本民族的傳統,繼承和發展傳統,同時以開放的心態學習、借鑒外國景觀規劃設計優秀理念,并結合我國每個城市的地域特點,建立一種富有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城市景觀。
參考文獻:
[1] 張建華,許 珂.當代城市景觀中的歷史文化信息表達[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06(4):283~287.
關鍵詞:文化廣場;功能思考;文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1項目概況及環境分析
1.1工程概況
1.1.1項目規模及工程概況
本工程建筑為綜合性的文化建筑,總規劃用地面積為15.42 公頃,地上建筑面積約53217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為17329平方米,總面積為70546平方米,容積率為0.3,建筑密度為23.8%。加上市政綠地,景觀設計面積約22公頃。
1.1.2項目位置及周邊環境
基地位于新泰市區東南部,青云湖以南,濱湖路以東,青龍路以北地塊。該區位恰恰處于新、老城區、青云湖生態風景區以及結構綠帶之間,同時也在城鎮總體規劃的發展軸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基地成為城市發展的活力地帶,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呈上啟下的關鍵點。基地西面的濱湖路和南面的青龍路為城市主干道,由于新、老城區均在基地西北方向,主要人流來自基地西北方向,其次是西南方向。基地北面是青云湖,東南方向有青云山,景觀資源豐富。
1.1.3基地地形
地形北高南低,從北至南高差約8米,坡度約1.2%。東西方向無高差。
1.1.4建筑性質
多館合一的綜合性文化建筑,包括了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電影院、象棋博物館、城市規劃展館、會議中心以及少量配套的商業,是市民文化活動的中心。這些場館分布在五棟主體建筑內,五棟建筑圍合在一起,中間形成一個有頂蓋的半室外中庭,為市民的各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個靈活、開放的場所。
本項目的定位包括了四方面的特性:
標志性:代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歷史性:建筑的表現手法是現代的、面向未來的,并且是與新泰的“和”文化有著深層次的聯系。
綜合性:多種文化場館的文化綜合體,將各場館的會議、觀演、展覽等功能集中布置,共同利用,節省了分館建造所帶來的重復建造、利用率低的問題。同時,綜合性的功能使市民只要來到這里,就可以方便地進行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它必將成為頗具人氣的市民活動中心。
生活性:本項目不僅創造一個文化綜合建筑,更重要的是由建筑聚集和衍生出來的城市公共文化生活場所。
1.1.5建筑設計理念
綜合利用、功能互補:文化中心不僅在形象上五館一體,在功能設置上也將許多類似的功能合并,各館共同使用,同時,建成后,各館也將進行統一的物業管理,真正實現功能的共享和綜合利用。
山水景觀的呼應:三山一水是新泰的優質自然資源,位于山水之間的文化中心,與自然景觀相互對話,融入城市景觀體系。五館圍合的中庭內,人們可以通過建筑的開口遠眺東面的青云山,向南,可以俯瞰市民文化中心的廣場景觀。中庭雖由建筑圍合,但與周圍景觀相互滲透、聯通。
歷史文化的窗口:文化中心是展現新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當代豐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的窗口。文化中心不僅通過各種展覽、文化活動讓市民更深地接觸新泰的歷史文化,也將通過景觀及建筑細部的設計,將新泰的歷史文化呈現在市民的眼中。
文化生活的舞臺:通過文化中心的建設,提升整個城市的品味,使市民的文化生活更上一個層次。
1.2建筑及周邊環境分析
1.2.1總體布局
綜合性的文化建筑,集中在基地中部布置,形成完整的體量,加強建筑的標志性,各場館用同一屋面覆蓋,在內部圍合出一個半室外的大型的中庭,成為場館之間的共享空間,在空間上把各場館連成一體。該布局方式為建筑的標志性和整體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場地的利用上,西北方向為交通集散廣場,南側為市民廣場和綠化。
在場館的分布上,規劃館、會議中心、科技館、文化館、電影院等對外功能較強的場館布置在北側主要人流方向,博物館、圖書館等相對較安靜的場館布置在南側,面向廣場和綠化。
1.2.2豎向設計
基地地形東北高、西南低,主樓室內±0.000標高定位黃海標高230.2米,中庭廣場的標高為-0.200米(相當于黃海標高230.00米),西面廣場設計標高為-0.800米(相當于黃海標高229.40米),西面廣場排水方向設計為由東向西排向濱湖路;南面廣場設計標高為-6.200米(相當于黃海標高224.00米),通過臺階及自動扶梯與中庭廣場聯系,南面廣場向南面青龍路及西面濱湖路排水。
1.2.3交通組織
主要人流來自西北方向,基地西北面為交通集散廣場,各場館主入口位于中庭,人流進入中庭后再進入各場館。建筑設地下停車庫,地面靠近各場館入口處均設置部分地面停車位,方便停車后進入各場館。車行交通主要圍繞建筑外部布置,車輛不允許進入中庭。僅會議中心允許車輛到達入口處。
1.2.4景觀及綠化分析
廣場在城市中的獨特位置及其擁有的景觀也為其提供了一個優越的設計營造基礎。新泰的所處的地域山水人文環境為本廣場的營造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2景觀四大核心功能分析
2.1烘托和延展文化中心:
建筑尺度大且采用集中式布局,景觀設計應著重烘托建筑形體,并成為其功能和活動空間的室外延伸。
文化中心主體建筑為五館合一的大尺度公共建筑,因此文化廣場應具備大規模人流集散的功能。
2.2承載市民的文化生活:
濱湖廣場與本廣場相隔600米,因此,兩個廣場應力求功能定位和空間特色的差異化。
濱湖廣場:城市會客廳,地標性的景觀陽臺。承載大型慶典、集會等公共活動以及市民濱湖觀景休閑的功能
文化中心廣場:城市后花園,藝術化的生活公園。承載文化主題類活動和市民日常休閑文化藝術活動的公共空間
2.3完善濱湖開放空間帶:
設計力求將基地三面的山景和東北角的湖景納入廣場的景觀視野,是之成為城市重要的觀景點。
重點處理與環湖其他開放空間之間的銜接與聯系,使之成為環青云湖開放空間體系上的重要一環,并打造沿城市界面的景觀形象,形成引人注目的城市節點。
2.4展現地域和城市文化:
廣場應成為集中展示地域和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淀的重要窗口,更要成為承載和推動當代城市文化交流和發展的重要平臺。
3案例分析與借鑒
我們對于一些國內外相關案例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比較,從中獲取設計的啟發和借鑒。
3.1韓國首爾世界杯體育公園:
首爾世界杯體育場不僅是球賽的比賽場地,也是各種開幕典禮和文藝活動的場所,體育場的前面是世界杯公園,有和平公園、空中公園、晚霞公園、蘭芝川公園、蘭芝漢江公園等5個主題公園。
設計借鑒:集群式公共空間的有效整合。通過步行橋、廣場與綠地跟周邊的幾個主題公園進行了很好的連接,層次豐富,已成為首爾西北地區標志性的建筑和游樂區。
3.2天津銀河廣場:
關鍵詞:城市規劃;特色;園林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現代的城市規劃不是單純的指綠化面積的大范圍增多,而是從整體布局上整體考慮,既要有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要給廣大市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城市規劃在技術上需要長久支持,并且隨著社會發展的不停變化,人民群眾對于城市規劃的需求也不一樣。在城市規劃之中,融合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就很好地從需求變換的角度考慮,滿足了社會環境下的個性化需求,并加快了城市建設的腳步,并解決了生態環境問題。
一、特色園林景觀設計在城市規劃的現狀分析
結合美與環境同在的特色園林景觀,對區域的整體布局要求非常高。結合了建筑設計與規劃,使之與自然環境共存,整體和諧營造出一種美的氛圍,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愉悅感。
但是現如今,我國在大規模加快城市化建設的腳步,帶來的環境影響也越來越惡劣。隨之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越來越看重生活環境的質量。推進城市規劃,不僅要從提升自我經濟,更要注重長久發展,追求自然和諧,要注重人與環境共同發展相結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從現有狀況分析,很多城市在規劃過程中,并未大范圍實施特色園林景觀設計。但是,隨著環境變化的速度之快,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城市規劃中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已經刻不容緩。雖然近些年來,在城市規劃進程中,有關部門已經意識到特色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必要性,并著手從加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角度來加快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并根據各種環境上的差異、地方上的特色等,爭取打造出完美而有特色的城市。
二、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打造有特色園林景觀的城市,是為了迎合現代大眾對生活品質及其美的追求。城市規劃不僅僅只是該城市人民的自我享受,更是代表這個城市,給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一種光榮形象。因此,城市規劃中越是帶有具有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就越能給整個城市增光添彩,越能是城市風景如詩如畫,環境更加舒適健康。,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也就由此體現:
(一)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求
物質文化需求是建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生活不可能一成不變,城市也不可能只有一種風貌。因此人民物質文化需求在變,城市規劃也就必須跟隨著一起改變。園林景觀設計是一種社會形態,它反應的是人民物質條件改善下的生活環境變化,既能滿足人民對生活的追求,也能滿足人民因為娛樂需求帶來的樂趣無窮無盡。與此同時,特色園林景觀設計也是一種藝術層面上的高度升華,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日常的生活出行若是缺少美,就及其單調乏味。城市規劃中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就像是給城市生活注入一條新鮮的血脈,使原本生活更有青春的張力,更能給人民帶來不可忽視的愉悅感受。
(二)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環境保護雖是被討論非常多的一個話題,但是它確實有被討論的必要。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離不開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被破壞,人類的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因此,與生態環境直接掛鉤的城市規劃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一個城市的規劃,必須是在生態保持平衡的前提條件下。現代城市建設的樓宇林立,很多時候都破壞了原有的綠色環境,因此,現有的特色園林設計中結合綠色生態,打造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形態。城市規劃并不是單純的為城市經濟體制做貢獻,只有真正改善現有的環境問題,給大眾帶來切身感受,真正享受美好環境帶來的樂趣,讓整個城市都融入到城市規劃帶來的人身體驗之中,用心與自然交流,共同生存。
(三)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規劃中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覆蓋面非常廣,簡單來說,城市形象就是整個城市給人的一種深刻印象。例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是國際大都市的代表,不管是從經濟繁榮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整個城市的現有規劃,給人的印象都及其深刻,這就是城市形象帶來巨大影響。現在,很多城市的建設目標都是朝著體現城市形象而去。在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城市的特色都會隨之有些小差別,如老北京的胡同與現代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都是慢慢改變的。城市規劃很好的融合特色園林景觀,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萬萬不可缺少。
三、城市規劃如何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
雖說城市規劃中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非常有必要,但是,如何高效的將特色園林景觀設計融入城市規劃又是一個重要問題。例如,適當的結合生態環境,確保安全有效;政府出臺長久的城市規劃政策,建立久遠的規劃理念;加強城市地標建設,使之有效的結合城市形象等等,都是非常有效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途徑。
(一)結合生態環境
重視生態環境文明共同建設、堅持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大多數城市規劃的目標之一,并堅持優先考慮生態安全,合理的分配園林景觀布局安排,將城市的經濟、社會、生態的各種效益結合在一起,得到均衡發展。在城市規劃的長遠發展中,設計者將生態環境的建設融入城市規劃是必然趨勢。與自然相結合就是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一直是大家追求的一種理想環境,生態環境很重要,但是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也很重要,城市規劃不能拋棄任何一方單獨發展,只有兩者有機結合,并尊重當地的民族特征及其文化元素,追求整體平衡。
(二)長久的城市規劃理念
城市規劃不可能只是短時間的建設,從整個選址與布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這必然是一段長遠過程。因此,城市規劃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必定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城市規劃對個性化與精細程度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城市規劃與園林設計是綜合性的項目,在整個城市的構架中,面臨著許多不可小覷的困難與阻礙,這些阻礙在某些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結合科學技術的發展,模擬城市建設,對未來的城市建設建立一個長遠的發展展望,并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三)建立城市地標
特色城市的建筑主要是結合了相應城市的地理條件及其人文環境等各方面的綜合因素考慮,依附一種人性化的原則來代表整個城市的文化,并營造一種良好的居住氛圍。城市特色就是建立在城市規劃之中,一般是依靠現代技術的先進性來充分保留原有的藝術果實,但是又能在原有基礎上建立具有現代特色意義的標志性建筑。城市形象的建設很大程度上都是將人文關懷與未來的憧憬相結合,而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蘇州園林等地,都極具當地特色,非常能代表那種江南山青水秀的亮麗風景,城市地標也由此建立。
四、結語
居民環境的改善必須依賴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目前也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的重要原因之一,環境與自然,物質與美的追求都是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證之一。城市建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是為了盡快改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豐富人民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特色園林景觀的設計有機融合使得居民生活優越感提升,進而也加重了人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因此,只有在城市規劃中高效的融入特色園林景觀設計,才能滿足人民的個性化需求,提升整個城市的格調與水平。
參考文獻:
[1]蘇俏云. 以“人”為本規劃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論中國城市園林綠地建設[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 .
[2]鄧華,杜威. 關于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的現狀與改進對策[J]. 民營科技, 2011,(03) .
【關鍵詞】城市河流;濱水景觀;設計;環境保護;人文關懷
伴隨著城市的發展和規模不斷擴大,城市與河流、濱水景觀的關系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要堅持城市發展和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本文主要闡述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認識、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在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解決辦法,以及介紹了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方法和設計思路、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重要意義。
一、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認識
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是城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中人們的生產生活飲用水,都要從城市就近河流水中獲取,城市的風土人情和原始地貌有利于城市的發展,同時也在訴說城市的美麗,象征一個城市的未來精神面貌。城市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環境的生成,城市河流周邊的自然環境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觀,城市的自然環境具有美學價值,同時,具有深刻的內涵和人文關懷。目前,在我國一些城市,有很多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正在精心的設計和建設階段,如何使城市河流與濱水區景觀能夠更好的顯現出城市的美,展現出城市的特色,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問題。為了改變城市的面貌,我們要肩負起精心打造城市形象的光榮使命。
二、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
對于城市的發展而言,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在城市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從歷史長河看,中國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歷史的源遠流長,塑造了一個個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的城市。城市河流就像一部史書,訴說著城市的歷史,同時也承載了很多具有參考價值的設計理念。在現代城市中,人們更加追求城市的自然美與生態美的完美結合,城市濱河區景觀也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形成方式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形成,能夠給城市帶來更多的新意,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要遵循環境的審美價值,其設計內容要遵循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調整好城市之間的關系,城市景觀的整體結構如何,要根據城市的規劃圖來實施,進而帶動城市的經濟發展。
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是通過設計理念和思想,保護城市河流和濱區景觀的生態環境,同時還要對景觀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規劃。
三、在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中出現的問題
1.過分模仿
在我國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中沒有明確合理的行文規范,對景觀設計過程不夠重視,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城市河流和濱水景觀設計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有很多景觀設計師只是經常參照別的城市的設計方法,然后進行抄襲模仿。我們知道每個城市河流和濱水景觀設計的思想理念都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照抄,城市景觀的設計就沒有什么實質性意義了。
2.沒有專業的人員給予指導
由于我國城市河流和濱水景觀區的設計階段比較晚,受環境的影響,我國的城市河流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這樣,人們就要從人工河流中獲得水源,隨著人們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認識程度有限,對景觀的設計還停留在原始的比較傳統的理念上,傳統的設計方法只是注重景觀的形式美,缺少了理性的分析和理解。在設計當中,沒有專業人員能給予指導,所以,造成設計上的單一,混亂。
3.設計理念單一
我國城市河流和自然景觀設計存在著問題有很多,其中,人們對城市河流濱水區景觀設計認知不夠深,他們只是看中表面現象,對景觀的設計只是將應有的建筑、景物、和標志進行鋪裝,卻沒有真實的象征,濱水區景觀只是簡單的進行勾勒,具有原生態的園林被一大片植被覆蓋,忽視了原有的地域條件,園林生態效益不能得到提高,造成我國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生態環境處于極其惡化的狀態。
4.只重視表面,而忽略實質
對于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而
,作為城市規劃建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些城市對濱河區景觀設計往往只是重視表面工作,表面看起來很美觀,實質上沒有做到因地制宜,沒有根據城市周邊地區的實際情況,只是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進行大規模的進行改造,違背了城市發展的規律,這樣就破壞了城市原有河流的內在機制。
5.城市原始河流污染嚴重
在我國的一些城市,許多城市河流變成了防洪工程,在防洪工程建設中,將城市河流的河道改成彎曲的,把水中的淤泥挖出來,然后用水泥抹上,這樣就把城市河流自然生成的景觀給掩蓋住了,城市河流就不再有景觀可言,同時還忽略了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內在,這樣在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生態系統的功能結構上就會有反作用,城市河流水源會遭到嚴重的污染,造成了環境的破壞。
四、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方法和設計思路
1.整體建構
要想使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得到城市居民的喜愛和贊賞,就要注重城市場所的公共性,真正做好利用城市中有利的資源環境,給城市打造綠色城市,讓城市資源成為人們共同的財富。
2.實現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多樣化
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應該啊利用城市的旅游資源,把開發旅游資源作為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紐帶,可以在建設一些娛樂設施,例如:人們經常出去散步,就可以建設一個具有優雅環境的林蔭小道,供人們娛樂的廣場,健身廣場,觀景臺等等。通過這些設施的建設,來豐富人們的生活,使人們的生活空間更寬泛。
3.保護生態環境
我們知道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重點內容要對土壤、水體、植被、動物等作為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內容。為了保護城市河流和濱水區的生態環境,我們要遵循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要保證河流的流向,要知道河流的流向是橫向還是縱向還是連續性的,同時,在考慮河流的流向時候,還要充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在精心的設計中還要保持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成性,這些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4.設計理念要有城市內涵
一個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理念和思想如何,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和文化內涵,人作為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核心,就要抓住人們的心理,要知道什么樣的設計理念和方法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時,所規劃的設計理念要從城市發展的內在發展的規律出發,挖掘城市內涵,要不斷創造出適合人類觀賞和居住的具有歷史文脈的濱河人居空間,讓綠色裝點城市的每個角落。
5.抓住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要素
通過我們對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分析,應該在規劃和設計的基礎上首先考慮營造城市濱水區景觀的意境。意境主要是指景觀中所體現出來的內涵,主要包括景、意、靜三個方面。其中,景是指濱水區的景觀,意就是指在明確所創造的理念和設計思路,境,就是指在供人們觀賞的過程中,能有觸景生情,身臨其境的感受,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要結合史學和美學的審美觀對周圍景觀進行審視,在現代城市營造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過程中,要采用虛實結合的設計手法,把虛景和實景結合在一起,再加上設計者的思想,就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結合。
6.在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中注意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
我們知道,城市河流中水的質量是開發城市濱水區景觀的最關鍵的環節,有很多的城市在開發的過程中是從城市河流的河道清理污水,然后再凈化水質開始的,然而,這些不能適應環境。由于城市居民越來越多,人們沒有理由去考慮所居住的環境是否是風水寶地,我們應該積極的用科學的方法和生活實踐應用,來治理受污染的環境,進而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讓我們的生活化境更加清新,自然。
五、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的重要意義
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對城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有利于推進現代化城市的進程,使城市的規模得到不斷的擴大。
2.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有利于加快城市的發展步伐,帶動城市的經濟發展。
3.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推動了我國城市中水域的有利發展。
4. 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設計
,是城市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的完美結合,同時,可以保護環境,使城市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六、總結
只有遵從自然過程的城市河流和濱水區景觀的設計,才能完善城市景觀的有利規劃,建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互相學習,來彌補不足之處,多積累實際經驗。城市的綠地是美化城市的連接紐帶,為了使城市景觀具有豐富的內涵,就要有人文關懷,應該始終堅持城市環境景觀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審美價值理念。城市中的河流素發揮的功能是不同的,城市景觀的規劃對城市濱水區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城市規劃過程中,應該做到親近自然。
參考文獻:
[1] 呼海艷,弓 弼,何紅蕓,等.淺析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風水觀[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1028—1029,1045.
[2] 王其亨.風水理論研究[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143,154—158.
[3] 韓春梅.談建筑風水[j].山西建筑,2009,35(34):11—12.
[4] [美]約翰·0·西蒙茲.景觀設計學—— 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m].俞孔堅,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5] 何桂珍,查澤駿,董世永.地域文化特色下的山地濱水區旅游景觀打造[j].山西建筑,2008,34(3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