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4:46: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專題研討開展情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有效教學;行動研究;聽說教學有效模式;課題研究效應
一、課題研究簡介
1.文獻綜述
(1)有效教學
在國內關于有效教學的研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教授的《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崔教授對“有效教學”的內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學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二是“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三是“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五是“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此外,在有效教學的行動研究中,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實驗獨樹一幟。在“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地發展” 這一核心價值觀下,“新基礎教育”從對教學設計的要求開始,經實施教學過程,到反思和重建,向教師提出一整套教學行為的新要求,并通過這些行為推動教師回到“研究”之中,從而促進教師發展。
在國外關于有效教學的研究中,西方比較有影響的教學理論與模式有:杜威的以兒童為中心、以經驗的重組為教學本質、以活動和練習為基本教學組織方式等實用的教學觀;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學”;維果茨基的兒童最近發展區和最佳教學階段的學說;贊克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理論;布魯姆的目標分類以及教育哲學家赫斯特等人對有效教學的研究等,都體現了對教學有效性的探尋。
(2)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其后該理論在眾多國外學者研究和運用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定義。王薔(2002)在《英語教師行動研究――從理論到實踐》一書中列舉了行動研究的十種定義(略)后指出:“……行動研究是一種倡導在教學中開展研究的方式(Hopkins,1985),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探究方式(Kemmis,1982),它的結果是‘改進實踐’(Lewin,1946)。我們從行動研究的定義中可以發現五個重要的關鍵詞,即:變革(change)、反思(reflection)、合作(collaboration)、專業化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和改進實踐(improving practice)。”中外有關專家學者在行動研究方面不斷形成和發展的理論,為我們開展構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模式的行動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研究內容
針對課堂教學中各種課型存在的問題,本課題設置了五個子課題進行具體的探索和研究。這五個子課題構成了課題研究的一個完整體系,其研究體系如下圖所示:
二、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為了有效開展課題研究,我們圍繞五個子課題的研究,舉辦了一系列的專題研討活動。以下以筆者在廣東北江中學組織的一次聽說教學有效模式研討課為例,介紹課題研究的具體情況。
這是子課題主持人王錦霞老師于2012年5月10日為全市高二年級英語教師展示的一節聽說教學有效模式研討課,教學內容為人教版高中英語第八冊第二單元Cloning中的 listening and speaking。為了達到有效研討的目的,筆者對這次研討課的課前、課中和課后活動內容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整個活動過程的程序如下:
1.課前
(1)問題聚焦:為了達到通過課例研討使聽說教學的有效模式得到充分的展示,為參加活動的教師提供進行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的指導性和示范性,筆者讓承擔上課任務的教師帶著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①如何設計聽說教學流程?
②如何充分挖掘和使用教材內容進行聽說教學?
③如何呈現任務型聽說教學過程?
④如何結合廣東省的高考聽說考試題型進行有效的聽說考試訓練?
⑤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
(2)自我備課和集體備課:上課教師在深入思考上述問題的基礎上首先進行自我備課,然后在教研組進行說課、廣泛征求意見,通過集體備課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和完善。
2.課中
(1)問題聚焦:開始聽課前,筆者同樣給聽課教師下發了五個讓他們邊聽課邊觀察和邊思考的問題。
①你認為本節課的聽說教學流程設計如何?
②本節課是否充分挖掘和使用了教材內容進行聽說教學?
③任務型聽說教學過程是否得到充分呈現?
④結合廣東省的高考聽說考試題型所進行聽說考試訓練效果如何?
⑤本節課教師所采用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及效果如何?
(2)課例呈現
教學流程
3.課后研討
(1)執教者的教學反思。執教者的教學反思類似于研討開始前的一個lead-in活動,可以為隨后進行的研討及點評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執教者的反思必須體現三方面的內容:一要說明自己如何圍繞組織者在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二要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實事求是地分析本節課的得與失;三要在分析得失的基礎上談自己的感悟和努力方向。只有如此,教師的反思才是深刻的和有意義的。
(2)研討及點評。研討及點評是課后研討活動的重要環節,也是體現教師之間產生教學思想的交流與碰撞的過程。由于帶著有針對性的問題聽課,教師們自然聚精會神地既關注教師的教學過程,也關注學生的課堂活動和學習過程,還能夠引發對自己日常教學的反思。而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課后研討也自然會使聽課教師有話可說,積極參與,并產生教學思想的交流與碰撞,達到促進教師共同反思、共同成長的目的。一位聽課教師在評課時說:“平時我覺得聽說課非常難上,主要的問題是不知如何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課文中提供的聽說素材,也很難設計出能引發學生興趣并積極參與的課堂活動,因此教學效果總是不理想。這節課的聽說教學流程設計非常清晰,對課文中聽說素材的挖掘和使用充分,任務型教學特征突出,恰當地將活動任務的設計與廣東省高考聽說考試題型有機結合,達到了既緊密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教學、又有效開展高考聽說考試題型訓練的目的。此外,本節課教師所采用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針對性強,既易于操作,又能有效評價教學效果,值得自己學習和借鑒。”
通過課后研討發現和診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激發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和改進教學是課后研討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因此,評課活動也必須遵循一分為二的原則,堅決摒棄“只講成功之處、不談存在問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好教研”行為和現象。無論是執教者還是聽課教師,都應該關注研討課中存在的問題。在研討中,有的教師認為,本節課的任務型教學特征突出,但似乎對教學中任務和活動的界定不夠清晰,在教學設計中既有具有交際意義、體現讓學生用英語做事的真實任務,但也存在將某些以操練某種語言形式為目的的練習或活動作為任務的情況。
3.組織者的小結。組織者的小結至少也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回應課前給執教者提出的問題以及課中給聽課教師提出的問題,看看這些問題執教者在教學中是否有效處理以及聽課教師在研討中是否有效涉及;二是從教研員的角度對執教者的課提出評價意見,實事求是地肯定成績和提出改進建議;三是對聽課教師的評課情況進行適當的小結,主要是分析教師的評課重點是否突出、評價是否中肯全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是否合理和具有針對性,回答或說明教師提出的一些問題或困惑,等等,其目的是幫助教師提高聽課和評課的水平。
三、本課題研究產生的效應
本課題的研究實施在全市高中學校產生了極大的效應,在其引領和示范下,許多學校的英語教研組結合自身的實際,踴躍開展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例如:北江中學英語教研組開展了“高中英語學科課堂教學實效性與教學行為研究”的課題;湞江區曲仁中學開展了“以案例研究促進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課題;韶關市第一中學開展了“新課程下三個教學環節對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效果的研究” 的課題;乳源高級中學開展了“民族地區高中生英語學習低效或無效的歸因與對策”的課題;韶關市田家炳中學開展了“基于有效教學的高中英語閱讀主題式教學模式” 的課題等等。這些課題的研究均有效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語
以上我們以子課題研究之一的一次聽說教學有效模式探索研討課為例,介紹了“構建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課題的研究實施情況。目前該課題已經完成了中期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中期研究成果。在后期研究中,我們將發揮課題組通力合作的整體優勢,繼續理清思路、積極探索實踐、注重總結和反思、提高研究水平,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和如期結題。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皮連生譯,L.W.安德森等編著.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崔允.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J].人民教育,2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