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9 16:49: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翻譯文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近代
該理論還認為,文學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系統,其中的翻譯文學在三種情形下會出現繁榮,甚至占據文學多元系統的中心位置:
(1)當文學多元系統還沒有形成,即文學還“幼嫩”,正處于創立階段的時候:
(2)當文學多元系統在大多元系統中處于邊緣或者處于“弱勢”時;
(3)當文學多元系統出現轉折點、危機或真空的時候。
【關鍵詞】學術文本 異化 表達形式 語句 術語
一、引言
論文集《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闡釋和教學法》(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由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錄了20世紀90年代西方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中最具代表性的12篇論文,屬于學術文本。
該論文集的譯著已于201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筆者承擔了部分篇章的初譯。本文是基于對該論文集《緒論》翻譯的理論思考和實踐總結,意在該翻譯項目的基礎上,討論學術類文本的特點、翻譯時面臨的主要挑戰及其解決對策。
二、學術文本翻譯的主要挑戰
本項目原文屬于學術文本,主要面向文學批評研究人員和對生態女性主義理論有興趣的讀者。從文本內容看,文章主旨明確,結構清晰,交代匯編背景,概述學理脈絡,提供導讀性評論。由于作者文學素養深厚、文字功底凝練,全文毫無阻滯,渾然一體,使譯者面臨三大挑戰。
1.表達形式多樣。原文雖是學術文本,但其表達形式并不單一。《緒論》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論文集的匯編背景和匯編依據,是敘事;第二、第三部分概述生態女性主義運動的歷史與現狀以及相關文學批評的興起與發展,是描述;第四部分闡明該論文集的結構安排、章節主旨和編者的評論,是議論。翻譯過程中,如何將這三種表達形式準確地再現,并如原文自然切換毫無阻滯,是一大挑戰。
2.語句凝練。作者多用長句,信息表達密集,語言凝練;而漢語多用短句和散句,這使譯文與原文在句式上很難保持一致。在翻譯時,文本內容和語言形式是否應盡量靠近原文,是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策略,是譯者需首先思考的問題。故翻譯策略的確定和語句的處理是第二大挑戰。
3.術語頻現。“術語”是指“通過語音或文字來表達或限定專業概念的約定性符號”。本項目中術語涉及面廣,包括生態學術語、女性主義術語、文學批評術語等。如何根據術語的特點和術語的定名規則,綜合利用各種文獻資料,提高術語翻譯的準確性,是第三大挑戰。
三、學術文本翻譯的解決對策
學術文本的目的是探討某一學科內最新的思想、視角和研究方法,以補充和啟示相關研究做。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的文學批評在國內處于文學研究的邊緣,為讓讀者直面這股文學研究思潮,宜忠實地再現原文的語境,讓讀者在譯文中移步,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具體對策如下:
1.表達形式:分明主次,綜合呈現。原文的表達形式看似復雜,實則在真實文本并不罕見。“真實文本所呈現的特點并不局限于一種類型。”“也許議論性的文本類型可以通過敘述實現,也許指導性的文本會采用描寫的形式,等等。”翻譯此類文本時,要分辨出“其中一個目的是統領性的,而另一個目的是一種手段”。
在原文中,作者通過敘述交代論文集的由來,通過描寫展示理論的發展脈絡,又由議論引導讀者閱讀。換言之,議論是此文的統領性表達形式,而敘述和描寫是輔助議論的手段。因此,翻譯時需把議論確定為主要表達基調,領會作者使用敘述和描寫的用意,注意文中轉換的節點,將三種表達形式不失主次地綜合呈現。
2.語句:信息為主,易讀為輔。根據語言的功能,文本可分為三種類型:“信息型”、“表達型”和“呼喚型”。此篇《緒論》是“信息型”文本。翻譯這類文本,“其目標是保證內容的不變,若轉換過程中,信息保持完整,則可認為翻譯是成功的”。其次,譯著的目標讀者是進行女性主義、生態學或文學批評的研究者或相關人員,他們對文本信息的關注是首要的。但《緒論》主要起介紹功能,除理論性外,也需兼顧易讀性。
因此,筆者需以保證信息的傳達為首要原則,不進行有損于原文邏輯的修飾與改動;在盡可能保持信息對等的前提下,再考慮譯文的易讀性與流暢性。
3.術語:語義溯源,統一管理。人文社科術語翻譯中,術語的“單義性”和“穩定性”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首先去查明可能有的現存等價術語的情況”,“充分利用現存合理的等價術語”;術語的“理據性“要求譯者采用語義溯源法,“術語的確定要符合其所代表的語義內涵理據,要確保其準確性”。
本項目術語涉及面廣、語義專業,要求譯者:首先,查閱國內已有的相關文獻與術語詞典、網絡術語庫等,對于已譯介的術語,借鑒合理的現有譯名;其次,對尚無等價語的術語,進行語義溯源,準確理解后,據其語義理據翻譯,并與總項目負責人及其他翻譯成員討論,進行統一的術語管理。
四、翻譯實例分析
1.表達形式實例。原文的開頭,作者敘述了論文集匯編的緣起,語言簡實,娓娓道來,并無學術著作的艱深晦澀,易于增加讀者對本書的興趣。因此,翻譯時必須體現這種簡實的敘述風格。例1:
原文:“When that proposal was denied, Gaard approached Patrick D. Murphy with several fine conference papers and the idea for a special issue of ISL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which Murphy had founded and was editing at the time.”
譯文:在戈德的建議遭到否決后,她將其中幾篇優秀的會議論文轉交給了帕特里克?D?墨菲,建議在墨菲創辦且時任主編的期刊《文學和環境的跨學科研究》上刊登一期特刊。
在第三部分,作者追溯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歷史,回顧其形成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用描寫展現事件的具體細節和發展的波瀾壯闊之勢,翻譯時須將這種態勢在語氣上表達出來。例2:
原文:“Since 1990 there has been an eruption of ecofeminist literary analysis. Although individuals have been working in this vein for decades, the majority of 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being practiced by younger academics who have received their degrees since 1990 and doctoral students who are building on the wealth of materials.”
譯文:自1990年以來,生態女性主義的文學分析不斷涌現。盡管個別學者在這一領域研究了數十年,但從事生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主力軍則是1990年以來獲得學位的更年輕的學者和依靠豐富材料進行研究的博士生。
在第四部分,作者對各篇論文進行導讀性評論,帶領讀者鳥瞰該論文集,是全文的精華,翻譯時要呈現嚴謹凝練的論述風格。例3:
原文:“While ecofeminis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have developed and diversified in the twenty years following d’Eaubonne’s first book, her work remain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of ecofeminism's Western articulation.”
譯文:盡管生態女性主義理論和實踐在德?奧博納的首部著作問世后的20多年中不斷發展并日漸豐富,但其著作始終是西方生態女性主義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語句處理實例。對長句的處理,筆者采用“信息為主,易讀為輔”的對策,力求最大程度地無損原文信息。下例中只將介詞短語提前,并未對長句進行切分和重組,雖稍顯冗長,但能更大程度地保留原文信息,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離原文更近。例5:
原文:“Likewise, definitions of literature, its genres, and its canons that attempt to establish timeless universals by relying on a few male authors and ignoring the contextual, historical, thematic, and aesthetic dimension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can also be only distortions.”
譯文:同樣,通過依靠一些男性作者并忽略文學作品的語境、歷史、主題和審美維度的方式,來對那些試圖確立永恒而普遍適用的文學及其體裁和標準進行定義,也只能是曲解其意。
3.術語翻譯實例。針對原文術語具涉及面廣、涉及領域專業型強的特點,筆者采用語義溯源的方法。例6:
原文:“We can relate ecofeminist principles and interpretation to existing literary study by building on feminist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other”.”
此例中,“other”是一特定概念。根據語義溯源法,通過查閱,筆者發現,漢語中已經存在與“other”對應的等價術語――“他者”,與作者表達之意一致。因此,根據術語翻譯的穩定性要求,筆者采用“他者”這一譯名。
五、結論
本文是筆者對自身參與翻譯項目的反思。該項目原文屬于學術文本,表達形式多樣,語句凝練,信息密集,術語頻現。學術文本的目的和功能決定譯者需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翻譯文體學、術語翻譯研究等應用型理論為本項目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法啟示。結合實例,本文認為翻譯學術文本時,應對其表達形式進行主次分明的綜合呈現,對其語句的處理以保留信息為主、照顧易讀性為輔,對其術語翻譯須采用語義溯源和統一管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馮志偉.現代術語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
[2]Trosborg,Anna.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14.
[3]Trosborg,Anna.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17.
[4]Trosborg,Anna.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2:14.
[5]Baker,Mona,and Gabriela Saldanh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48,116.
[6]Baker,Mona,and Gabriela Saldanh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econd ed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48,116.
[7]魏向清.人文社科術語翻譯中的術語屬性[J].外語學刊,2010(6):165.
[8]魏向清.人文社科術語翻譯中的術語屬性[J].外語學刊,2010(6):166.
[9]Garrd,Greta,and 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8:1.
[10]Garrd,Greta,and 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8:5.
[11]Garrd,Greta,and Patrick D.Murphy.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8:8.
關鍵詞: 多元系統 英美女性文學 翻譯 “她者”
一、引言
在翻譯界內有這樣一種說法: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翻譯則是聯通不同語言之間的橋梁。作為譯者,首要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忠實再現源語作品的內容。作為翻譯家,除了要達到以上基本目的外,更深的要求則是做到準確傳達文字的美與雅。自古理論是指導實踐前行的明燈,這在翻譯界也不例外。自翻譯理論誕生至今,各種翻譯理論層出不窮,各有所長,但是遺憾的是,一直沒有理論能夠突破語言層面,將翻譯放入一個宏大的版圖中去研究。直至多元系統論出現后,才為譯界帶來了清新之風、革新之風。與此同時,在文學領域中也悄然出現了一股新風尚――女性主義文學,這種文學形式逐漸引起越來越多的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共鳴和喜愛。在女性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人們關注女性地位,女性健康,更關注女性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促進了女性主義文學更加繁榮,隨之興起了與之相關的女性文學翻譯的熱潮。兩種嶄新的事物,兩種帶來革新的力量,如果二者相遇,將會誕生怎樣炫目的新成果?將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問題。
二、多元系統理論簡介
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學者伊塔馬-埃文-佐哈爾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就已提出的一種理論。早期是在研究以色列希伯來文學這一種模型時,基于俄國形式主義與捷克結構主義,提出的一種普通文化理論。1978年,埃文-佐哈爾把他在1970年至1977年間發表的一系列論文結成論文集,以《歷史詩學論文》(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統”(polysystem)這一術語,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種文學系統的聚合。該理論認為,各種社會符號現象,應視為系統而非由不相干的元素組成的混合體,才能得以充分的解釋。這些系統各有不同的行為模式,卻又相互依存,且共同構成一個有組織的“大多元系統”。因此,佐哈爾認為,各種符號現象,即文化、語言、文學與社會等由符號主導的人類交際形式,只有當做系統而不是毫無聯系的因素構成的混合體時,才能得以更充分地理解與研究。這一理論的提出為研究翻譯文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使得世界各國在20世紀的最后二十年里掀起了一股翻譯文學研究熱潮,對翻譯界和文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雖然這一理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到世界文化,小到國別(民族)文化的活動圖,但這一理論運用最早卻是在翻譯研究中[3]。多元系統理論中存在三組重要的對立觀念:1.經典化與非經典化階層:多元系統理論認為,構成一個多元系統的各等級成分為獲取主導地位相互競爭,是文學系統進化的原因。2.中心與邊緣:該理論把各種社會符號現象,既各種由符號支配的人類交際形式(例如語言、文學、經濟、意識形態)視為系統。3.一級與二級類型:埃文?佐哈爾提出的主導(primary)和從屬(secondary)模式的對立“是支配著轉移(以及多元系統的整體分層)所牽涉的程序的原則”。他認為,主導和從屬的對立,就是形式庫里革新和保守的對立。根據左哈爾的理論,當翻譯文學在譯入語文學多元系統中占據中心位置時,翻譯活動是參與創造,目標語文學中的一級(主導)模式,這時,譯者翻譯時主要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要不惜打破本國(民族)的傳統規范,譯文在“充分性”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當翻譯文學處于系統的邊緣位置時,譯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外國文本找來最佳的現成二級(從屬)模式,主要取歸化的翻譯策略[1]。
三、英美女性文學
女性文學一般指具有女性性質或由女性執筆寫作的文學,是女性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產物。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女權運動進入第二階段,女性們呼吁在政治、社會、經濟及學術上擁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最終在所有領域中實現男女平等。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大批優秀的女性作者和女性主義文學作品嶄露頭腳,在以后的時間里更讓世界為之折服。這其中,當屬英國和美國的女性主義作品在質與量上更勝一籌。英美女性文學的產生以1929年英國作家維尼吉亞?沃爾夫的《自己的房間》為標志。此外,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艾米?譚(Amy Tan)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和金斯頓(Kingston)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都是英美女性文學中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壇也具有重要影響。英美女性文學體現出獨特的文化意蘊和審美品格,這主要源自作者的基督教文化觀念和宗教道德的情感體驗。這些作品在宗教與哲學的層面上賦予女性文學一種宏大的、視域開闊的、關懷人類的人文精神,而它的宗教色彩及由此生成的“圣經式”的敘述方式,又在一定意義上豐富了人類文學的話語。隨著社會發展,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英美女性文學的翻譯越來越受到學界重視[2]。
論文關鍵詞:主位結構,文學翻譯,銜接連貫
一、主位結構理論
“主位”這個術語由Mathesius首先提出,被其界定為話語的起點、既定語境中的已知信息。韓禮德進一步把主位解釋為小句作為信息的功能、信息的關注點以及說話者說話的出發點。主位占據小句的開頭的位置,剩余部分為述位,它們共同表達小句的語義,通常由已知到未知傳達小句的信息。因此主述位的概念不屬于形式范疇,而屬于功能語義范疇。[1]一個個小句由主位到述位,由已知到未知,形成一波又一波各種形式的信息流。
一個信息單元的主位位于開頭,比該單元其他部分更具背景性,自然與語境或前文有著聯系,從而產生語篇關聯性。因此文本的主位結構系統往往能提供其背景信息和文本的脈絡或是線索。在句法層面上,英漢語主位都可以由名詞詞組、副詞詞組和介詞短語充當;漢語中的主位還可以由動詞/動詞短語、形容詞/形容詞短語和后位結構擔當;英語中還可以由形式主語it和存在句引導詞there充當[2]。通過這個簡單的比較,可以發現漢語的主位更具靈活性,英漢語的主位發展規律也有些不同,這對于翻譯來說是值得重視的課題。
二、文學翻譯和主位結構理論的關系
在任何翻譯語境中,譯者要成功完成的最重要的宏觀任務就是在目的語文本中映現原語的主述位結構。如果這個任務完成得不好,翻譯的努力就會失敗銜接連貫,因為不保留主述位結構,就會搞錯焦點,破壞連貫,銜接的目標便得不到保證。[3]
文學作品是面向想象力的藝術,靠形象說話,對于現實世界并不提供現成答案。如果作者給作品填滿信息,讀者便會失去想象的空間,作品將失去魅力。成功的文學家會在語言運用上留下空白,即作者自敘語言和文學形象對話中的隱含。如果譯者改變、取消原來的隱含意圖,雖然也取消了讀者的腦力勞動,卻也同時取消了審美過程,也等于取消了文學。[4]
那么如何保留原作的文學形象和隱含意圖呢?在譯作中映現原作的主述位結構是一種可行的翻譯策略。原作主述位結構的保留給譯文讀者提供了原作人物、事件、敘事方式等方面的文學形象,使得譯文讀者得以保留欣賞原作風姿、增加審美情趣的機會怎么寫論文。下面給出選自中英對照版《阿Q正傳》中的譯例。
原文[5]:遠遠的走來了(T1)一個人(R1),他的對頭(T2)又到了(R2)。這(T3)也是阿Q最厭惡的一個人,就是錢太爺的大兒子(R3)。他(T4)先前跑上城里去進洋學堂,不知怎么又跑到東洋去了(R4),半年之后(T5)他回到家里來(R5),腿(T6)也直了(R6),辮子(T7)也不見了(R7),他的母親(T8)大哭了十幾場(R8),他的老婆(T9)跳了三回井(R9)。
下面分析該語篇的主述位推進結構。下劃直線表主位(T1-9),波浪線表述位(R1-9)。T1是漢語特有的動詞短語做主位,也是整段的主位,交代話語事件的背景,暗示這個小語篇的主人公“假洋鬼子”從遠方回來,不僅指向空間距離,也指向心理距離。R1指假洋鬼子,為新信息。從這個述位中派生出T2/T3/T4,指他同一個人,R2/R3/R4進一步提供關于這個人的相關信息即他的人際關系及其學業背景。T5用了表時間的后位結構,提供事件的時間背景,已知信息這個人“他”又出現在了述位,便又有了隱含意圖,旨在說明這是一個留學歸來的樣樣不同的新人。T6/T7都是他身上的一部分銜接連貫,R6/R7是描寫他外形上的變化。T8/T9是與他相關的親人,R8/R9敘述了她們絕不容忍他的新變化。總的來說,除了T1/T5這兩個表時空背景的主位外,其他主位都是假洋鬼子及與之相關的事物、親人,該主位結構作為話語的起點很好地提供了解讀的銜接線索,表達了極連貫的語篇意圖。
譯文[5]:From the distance (T1) approachedanother of Ah Q’s enemies(R1). This(T2) was Mr. Qian’s eldest sonwhom Ah Q thoroughly despised(R2). After studying in a foreign-styleschool in the city(T3), it seemed he had gone to Japan(R3). Whenhe came home half a year later(T4) his legs were straight and his queue haddisappeared(R4). His mother(T5) wept bitterly a dozen times(R5),and his wife(T6) tried three times to jump into the well(R6).
由于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所以英譯的主述位總數少于原作。英譯中T1/T2/T5/T6保留了原作的主位,其他主位略作調整,但也保留了原作語篇要素作主位。原作T6/T7改作譯作R4的次一級主位。譯文讀者能通過映現出來的主述位結構獲得相似的文學形象和審美過程,領略原作該段的語篇隱含即“假洋鬼子”外表上的變化就足已令其親人和鄉鄰反感,更別說真正的革命精神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了。
[參考文獻]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37-38.
[2] 黃國文,王宗炎. 語篇與語言的功能[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81-83.
[3] Hickey, Leo.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07.
[4] 錢冠連. 漢語文化語用學[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252.
[5] 魯迅.(楊憲益,戴乃迭譯)阿Q正傳[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38-39.
參考文獻部分)
論文關鍵詞:文化負載詞,漢英,翻譯
文化負載詞匯(culturally-loaded words)是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的歷史、文化和民俗習慣,一般簡單地分為民族專有詞匯、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普通詞匯和習語[1]。一般來說,包括替代式翻譯、音譯、解釋性翻譯、和意譯。
1.替換
替換指在保留原文意義的基礎上,用譯語中某個指代意義不同但比喻意義相近的詞語代換原文詞語的方法,即用譯入語中帶有文化色彩的詞語取代源語中帶有文化色彩的詞語[2]。例如:開夜車(burnthe midnight oil);鉆牛角尖(split hairs);低聲下氣(pocketone's pride);背水一戰 fight with one's back against the wall(背墻一戰);馬后炮(mustard after dinner);耳邊風 water offa duck S back;當電燈泡(play gooseberry);過河拆橋(kick down the ladder);曇花一現 a flashin the pan;酒肉朋友 fair weather friend。
英語和漢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兩者之間所反映出的文化差異構成了交際的障礙。如何克服障礙取得文化對等就成為翻譯要解決的難題之一。實踐證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找到能為譯入語讀者接受的文化對等的翻譯方法。通過各種必要的變通手段,至少可以做到語用上的對等。
2.音譯
漢英文化差異給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帶來了困難,漢語中的很多詞匯無法在英語中找到形式和內容完全對應或者類似的表達,這時可以把原語里的詞匯直接音譯過去。音譯的詞經過長期而廣泛地使用,會逐漸融入英語文化中,豐富英語詞匯,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語言的融合[3]。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功夫(kungfu)、陰(ying)陽(yang)已經普遍為英美人士接受。再比如北京奧運會吉祥物 “福娃”的翻譯。“福娃”最初翻譯成“friendlies”,自誕生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首先,friendly作為形容詞意為:“和藹可親的,友好的,對環境無害的”。但是作名詞是“友誼賽”的意思。既然在此用了復數形式文學藝術論文,必是名詞無疑,意義上就說不過去了[3]。其次,friendlies聽起來像是friendless(沒有朋友)。每屆奧運會的吉祥物都能體現主辦國的民族特色,而friendlies這樣的翻譯從對外宣傳的角度說,無法體現中國的民族特色。該詞的爭議結果是最終選擇了音譯,直接翻譯成Fuwa。既簡單易記,又能體現了民族特色。
3.解釋性翻譯
音譯只取其音、不取其義,雖然能讓讀者從語音上準確地接受,但譯文成了完全的記音符號,原詞的內部意義和文化意象完全消失,成了一種空殼。對于這種情況,在音譯之后如果輔以一定的解釋,則形式和內容可以得到有效統一。如:“三個代表”譯成Three Represents (to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production forces, to re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advancedculture and to represent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of the people in China);“四項基本原則”譯成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four principles of adherence to the socialist road, the people’s democraticdictatorship,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and Marxism-Leninism and Mao Zedong Thought)。
解釋性翻譯固然在表意上力求詳盡、清晰,但容易給人拖沓的感覺,因而這一翻譯只能是一種權宜之計。就表意而言,這一翻譯方法與音譯可謂兩個極端。折中的一種方法就是意譯。
4.意譯
中文讀者因為同原文作者具有相同的文化預設,所以能夠通過詞的表面形式去理解交際信息的全部內容,而英語讀者通常不熟悉中國文化,會按照自己的文化預設理解譯文詞匯,產生的聯想也是不同的,甚至可能誤解原文。
例如“拖后腿”,如直譯成英語pull one’s leg,就變成了“哄騙取笑某人,愚弄某人”。中國話里的“饞貓”比喻人貪嘴,常含有親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按中國人的心理, “山羊”是個褒義詞,如留著山羊胡的老人,而英國人卻視“goat”為“色鬼,的人”。
因此在翻譯此類詞匯時,譯文必須改變形式,以表達或補充與原語內涵相關的信息。比如魯迅小說《祝福》的標題翻譯成New Year’s Wish就不恰當了。“祝福”是指舊歷年底文學藝術論文,有錢人家備辦酒肉等,恭請天神祖宗享用,以求上天保佑。作者以“祝福”為題,寫的卻主要是祥林嫂的悲慘遭遇,實際上是拿富人的“福”和窮人的“苦”相對照,揭示社會的黑暗。如果把“祝福”譯成wish,英語讀者就會費解,因為英語wish僅僅是一種祝愿,并不包含祭奠神靈的意思。因此注重再現原文的內涵意義,把“祝福”譯成sacrifice(專指供奉,獻祭之意),并加上時問限定詞the New Year,更能體現其所有的隱含意義。
5.結論
不同的文化淵源、思維方式、信仰和價值觀造成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文化,形成翻譯中的文化沖突,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則是沖突的焦點。為了保持源語的民族特色,保證翻譯忠實于原文的內容,同時譯文具有可讀性,譯者不僅要意識到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而且要熟悉文化背景知識,用不同的策略處理翻譯文化負載詞。
[參考文獻]
[1]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 譯林出版社,2002.
[2]陳定安.英漢比較與翻譯[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
[3]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1.
論文關鍵詞:戲劇翻譯,歸化,異化,翻譯目的
一、歸化和異化
歸化和異化策略起源于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1813的著名論文《論翻譯的方法》,文中提到,翻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另一種是“the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author towards him”(Shuttleworth&Cowie, 1997: 43-44)。1995年,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在其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書中,將第一種方法稱作為“異化法”,第二種方法為“歸化法”。歸化和異化是意譯和直譯理論的延伸。
1.歸化策略
歸化,即是在翻譯處理中要求譯者向目的與讀者靠近,采取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歸化派的代表人物為美國翻譯理論家E.A.奈達,他認為,“所謂翻譯,是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息。”(Nida,E,A&Taber, C.R., 1969)。他提出了“功能對等”和“讀者反映論”的觀點,認為判斷譯本的好壞不宜拘泥于相應的詞匯意義、語法類別和修辭手段的對比,重點是考查接受者正確理解和欣賞譯本的程度。因此歸化的特點就是重視讀者,采用地道的通順英語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法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沖突,消除文化障礙怎么寫論文。
2.異化策略
異化文學藝術論文,即是要求譯者向作者靠攏,采取相應于讀者所采用的源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摘要體現了翻譯作為文化交流媒介的功能,譯者引導讀者理解和接受,并進一步欣賞源語文化。
3.歸化和異化策略的關系
歸化和異化都是翻譯的策略,然而近兩個世紀以來,圍繞翻譯是走向歸化還是異化之路,學術界卻爭執不休。歸化和異化策略各有有優劣。翻譯的目的不同,語境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歸化和異化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應該在翻譯中得以統一,以促進翻譯的發展。
二、王佐良、巴恩斯《雷雨》譯本的歸化策略
由先生創作的《雷雨》以其交織錯綜的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在戲劇舞臺上長演不衰。而人物與情節塑造的成功與其簡潔易懂又含蓄深沉的語言有直接關系。關于其語言藝術美,錢谷融先生有如下評價,“我確實太喜歡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煉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 王佐良和巴恩斯(A.C.Barnes)的英譯本《雷雨》不僅再現了原作的戲劇藝術魅力,也再現了原作精煉含蓄的語言特點,使文段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適合舞臺表演。關于劇本的翻譯技巧,筆者認為,歸化策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下例子為證:1. 魯貴:四鳳,別――你爸什么時候借錢不還帳?你現在手下方便,隨便勻我七塊八塊好嗎?(王佐良&巴恩斯,1958;p21-22)
LU:――don’t be like that, Sifeng. When did Iever borrow money and not pay it back? Now, what about a little loan of sevenor eight dollars, now that you are in the money.
在原文中,中文的貨幣單位是“塊”,魯貴說,“勻我七塊八塊”;此處,譯者并沒有采取異化的策略,例如解釋“塊”這個貨幣單位在漢語貨幣中的地位,或是在英文中找出其對等的貨幣單位;譯者使用了歸化的策略,直接將“塊”以為“dollars”, 使作品走向讀者,從而使讀者輕而易舉的理解文章文學藝術論文,更加適合舞臺表演。
2. 貴:你看你這點骨頭!老頭說不見就不見,到下房在等一等算什么!我跟你走,這么大院子,你別胡闖亂闖走錯了….( 王佐良&巴恩斯,1958;p38)
Lu: come down off your high horse! If theold man says he won’t see you, then he won't. Now, why not go down and wait abit longer in the servant’s quarters? Come on, I’ll take you along, otherwisein a big house like this you’ll be losing your way and losing your way andblundering into places where you shouldn’t be.
在此文段中,魯貴說,“你看你這點骨頭”。“骨頭”,這個詞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里,有其獨特的含義。在舊中國迷信的說法中,有一條稱為稱骨論命,即一個人的骨頭越重,說明他的命越好;而骨頭輕,說明這個人出身低下,命不好。這里,魯貴是罵魯大海的出身低下,不配和周仆園討價還價。譯者同樣忽視了“骨頭”這個詞的文化含義,采取了歸化的策略,直接將其譯為“Come down off your high horse”。“high horse”是英文的一個典故,它表示的意思是“趾高氣揚、自以為很了不起”,相應地,“to come/get(down)off one's horse”意思即為“謙和一點,別擺架子了”。譯者使用的是原滋原味的英文,使英語讀者在讀譯本的時候感同身受。
3. 沖:我以為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人努力,我們應當同情的怎么寫論文。并且我們這樣幸福,同他們爭飯吃,是不對的。這不是時髦不時髦的事。(王佐良&巴恩斯,1958;p106-107)
CHONG: I thingk we ought to sympathize withthem. After all, they’re only doing their best to help their own people. Besides,it’s not right that people who are as well off as we are should grudge themenough 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And it’s not a matter of fashion,either.
在這句話中,周沖提到“爭飯吃”,譯者使用了很形象的一個英文成語,“to keep body andsoul together”, 它的意思是“Obtain one’s basic living expenses, to earn engouh money to keeponeself alive.”,意思是“賺到剛夠維持生計的錢,不被餓死”。譯文非常貼近英文讀者,譯者又一次使用歸化的策略,使譯文走向讀者。
這只是筆者從文中截取出的三個例子,但是我們由此可以窺豹一斑。可以說,王佐良和巴恩斯先生的譯本文學藝術論文,譯文中廣泛應用了英語中的俚語和成語,文筆流暢,可以稱得上地地道道的英語。這就是歸化的策略,譯本完全貼近英語讀者。
三、結語
戲劇作品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可以作為劇本來指導舞臺表演;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因此戲劇作品的翻譯不同與其他題材作品的翻譯,可以根據其不同的用途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如果劇本是為舞臺表演服務,那么為了使廣大外語聽眾不被文化差異所干擾,更好更快的理解原文,譯者可以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使作品走向讀者;如果劇本是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譯者可以采取異化的策略,向讀者傳遞原語文化,使讀者讀到原滋原味的原語表達。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歸化和異化策略之爭,也不是絕對的非此即彼,就戲劇作品翻譯而言,譯者可以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來選擇不同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Nida, E.A. & Taber, C.R.. 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J. Brill, 1969
Shuttleworth & Cowie. Dictionary ofTranslation Studies [Z].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1997.
關鍵詞: 多元系統理論 魯迅 翻譯策略
一、多元系統理論簡述
多元系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 是以色列學者伊塔馬?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 于20 世紀70 年代提出來的一種文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各種由符號支配的人類交際形式,如語言、文學、社會、經濟、意識形態等,形成一個開放的、動態的大系統,即一個網絡系統。文學本身是一個多元系統,可以劃分為經典文學、非經典文學;、兒童文學;原創文學、翻譯文學等一系列互相對立的系統。這些系統相互交叉、相互依存,但它們的地位并不平等,有的處于中心,有的處于邊緣,而且這些系統處于相互對立和不斷的斗爭中。在不斷的斗爭中,中心和邊緣的位置可以轉化。在一定的條件下,處于中心地位的系統會向邊緣移動,而處于邊緣地位的系統則有可能占據大系統中的中心地位。
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中的位置既可以是主要的,又可以是次要的,視當時該文化里其它文學系統的狀態而定。通常翻譯文學在文學系統中處于邊緣位置,但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它的地位也可以發生轉化。佐哈爾提出,在以下階段或條件下,翻譯文學可以占據文學多元系統的中心位置:(1)當文學多元系統還沒有完全確立,即文學還處于發展初期。(2)當文學多元系統在大多元系統中處于邊緣或弱勢時。(3)當文學多元系統出現轉折、危機或真空時。
根據佐哈爾的多元系統理論,當翻譯文學處于文學多元系統的邊緣位置時,譯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外國的文本,找來最佳的現成二級模式,其結果是譯本的“充分性”不足,“可接受性”增大;反之,當翻譯文學在譯入語文學多元系統中占據中心位置時,翻譯活動是參與創造移入語文學中的一級模式,這時,譯者的主要任務就不是在本國的文學形式中尋找現成的模式,把原文套進來,而是譯者不顧一切地打破本國的傳統規范。在這種情況下,譯文在“充分性”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說,當翻譯文學處于文學多元系統的邊緣位置時,譯者傾向于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而當翻譯文學處于文學多元系統的中心位置時,譯者則傾向于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
二、魯迅翻譯策略的多元系統理論闡釋
1.從多元系統理論角度看魯迅翻譯的時代背景
魯迅的翻譯活動從1903年翻譯雨果的隨筆《哀塵》開始。當時的中國處于晚清時期,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人們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仍盲目地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實際上從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西方國家已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這種發展不僅體現在經濟和社會方面,而且體現在文化,尤其是在文學上。西方的文化和文學變得繁榮,涌現出了大量杰出的作家及作品。相反,在腐朽的清政府統治下,中國的國力衰敗,加上西方列強入侵,中國被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經濟和文化也幾乎進入停滯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開明的知識分子認為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須學習西方。而學習西方當時最可行的辦法便是翻譯西書。起初,他們把西方的強大歸因于其先進的科技。隨著與西方列強的進一步接觸,他們覺得是西方先進的社會和政治制度使其繁榮。最后他們意識到文學在西方國家的發展和文明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梁啟超等人的大力倡導下,一些開明的知識分子認為文學,尤其是小說有改良社會、喚醒民眾的作用。于是大量的文學作品得到譯介,由此,文學翻譯活動便活躍起來;到了五四時期,人們高舉“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大旗,通過翻譯改造中國的舊文化,使翻譯活動達到了。
從多元系統理論角度來看,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一系列政治和社會劇變,在文化和文學系統方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國文化曾經在世界文化多元系統中處于中心地位,到了清朝,中國文化發展非常緩慢甚至已經停滯。另一方面,隨著西方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其經濟得到巨大的發展,文化也繁榮起來。因此,中國文化逐漸落后于西方文化,在這個新的文化多元系統中也處于落后地位。中國的文學多元系統也不能繼續保持其原來的中心地位,而在這個大多元系統中逐步走向邊緣。根據多元系統理論,當文學多元系統在大多元系統中處于邊緣時,翻譯文學會占據文學多元系統的中心位置。所以從晚清到五四前后,中國的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中的地位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
2.從多元系統理論角度看魯迅的翻譯策略
魯迅的第一部翻譯作品是1903年從日文轉譯的雨果的隨筆《哀塵》,后來他又翻譯了儒勒?凡爾納的兩部科學幻想小說《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以及路易斯?托侖的《造人術》。在翻譯策略的選擇上,受當時翻譯風氣的影響,魯迅在翻譯這幾本書的過程中采用的基本是歸化的翻譯策略,即“意譯”的方法:對原文任意刪改,用文言文進行翻譯,并借用了中國傳統小說的“章回體”形式。比如他在翻譯《月界旅行》時,就把原來28章的小說改成14回;《地底旅行》原文有45章,翻譯后僅剩下12回。后來談到這些翻譯時,連魯迅自己也說“雖說譯,其實乃改作”。
1909年,魯迅與周作人合譯的《域外小說集》出版,代表了魯迅翻譯策略上的一個重大轉變。從這本書的翻譯開始,魯迅就放棄了之前的“意譯”方法,而采用了“直譯”。在《域外小說集?序言》當中,魯迅說:“《域外小說集》為書,詞致樸訥,不足方近世名人譯本。特收錄至審慎,譯亦期弗失文情。異域文術新宗,自此始入華土。”這里的“近世名人”指的就是林紓。這句話不僅表明了在翻譯《域外小說集》時,魯迅(以及周作人)采用的譯筆質樸,還表達了魯迅對以林紓為代表的當時的譯意風尚的不滿。所以在翻譯時,即使人名和地名,也是直接的音譯,而不是改用中國人名地名。此外,他又加入著者小傳,并把小說中的一些典故,加以括弧注解,一些不太重要的資料,以及“未譯原文”,都錄在書末的“雜識”中。這樣忠于原著的譯法,與當時流行的“意譯”法有很大的區別,代表了魯迅“直譯”的主張。在此后的翻譯實踐中,魯迅堅持用直譯的方法。1924年,在為譯作《苦悶的象征》寫的《引言》中,魯迅說:“文句大概是直譯的,也極原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在1925年為所譯的《出了象牙塔之后》寫的《后記》中他又強調:“文句仍然是直譯,和我歷來所取的方法一樣:也竭力想保存原書的口吻,大抵連語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顛倒。”在理論方面,他也多次對他的翻譯方法進行論述和爭辯。1929年,魯迅在《〈托爾斯泰之死與少年歐羅巴〉譯后附記》中寫道:“因為譯者的能力不夠和中國文本來的缺點,譯完一看,晦澀,甚而至于難解之處也真多;倘將仂句拆下來呢,又失去了原來了精悍的語氣。在我,是除了還是這樣的硬譯之外,只有‘束手’這一條路――就是所謂的‘沒有出路’――了。”1935年在《“題未定”草?二》中更是明確地提出:“動筆之前,就先得解決一個問題:竭力使它歸化,還是盡量保存洋氣呢?……如果還是翻譯……它必須有異國情調,就是所謂洋氣。其實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歸化的譯文,倘有,就是貌合神離,從嚴辨別起來,它算不得翻譯。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個方面,一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存著原作的風姿。……”可見,自《域外小說集》之后,不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魯迅都堅持“異化”的翻譯策略。
之前提到,當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中占據中心地位時,譯者的主要任務不是在本國的文學形式中尋找現成的模式,而是打破本國的傳統規范,因此他們往往采取“異化”的翻譯策略。在魯迅從事翻譯的時期,中國的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中的地位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按照多元系統理論,譯者應該采取“異化”策略,但是魯迅在翻譯初期仍是采用的“歸化”策略,這是不是說多元系統理論解釋不了魯迅翻譯這一“特殊現象”呢?事實上,翻譯文學在多元系統中從邊緣到中心都是一個逐步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而且譯者對一個國家文化地位的認識也需要一個過程。當魯迅意識到中國文學的落后地位之后,便放棄之前的“歸化”策略,轉而采用“異化”的策略,這正論證了多元系統理論關于翻譯文學在文學多元系統內的文化地位制約譯者翻譯策略的正確性。
三、結語
佐哈爾的多元系統理論基本確定了翻譯文學跟譯入語文化文學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關系,并認為翻譯活動實際上是由譯入語文化里的各個系統所決定的,從而為翻譯學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視野。從多元系統理論角度審視魯迅的翻譯策略,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魯迅翻譯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因素,以及為什么他會從意譯轉向直譯,并堅持主張異化的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郭著章.翻譯名家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魯迅.“題未定”草[A].翻譯研究論文集[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4.
[5]魯迅.域外小說集序言[A].魯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6]王宏志.民元前魯迅的翻譯活動――兼評晚清的意譯風尚[J].魯迅研究月刊,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