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7 17:29: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畜牧獸醫核心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英文名稱: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畜牧獸醫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0366-6964
國內刊號:11-1985/S
郵發代號:82-45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6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寧;青;新農(林,畜牧,墾)業科學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咸陽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1389
國內刊號:61-1220/S
郵發代號:52-11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2
期刊收錄: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英文名稱: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主管單位:山西省農科院
主辦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2-2481
國內刊號:14-1113/S
郵發代號:22-2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61
期刊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英文名稱: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主管單位:天津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天津市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6500
國內刊號:12-1256/S
郵發代號:6-16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Abstract: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l of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the paper discusses some weak links of experiment and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On this basis, from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experimental model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etc.,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university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
關鍵詞: 實驗教學;實踐教學;動物生產;專業課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animal production; courses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4-0273-02
0引言
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是新世紀人才培養中的關鍵一環,是培養大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國高等農業教育大多停留在單純傳授理論知識這一層面上。如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問題尚未引起有關方面足夠的、高度的重視。許多人把傳授理論知識視為“看得見的硬任務”,而把培養實踐能力看成是“摸不著的軟任務”。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將不再是模式化的“學歷教育工廠”,更重要的是培養和滿足多種學習知識的需求并具備高素質、強能力的創新型、實踐型和實用型的復合型人才。
基于目前現狀,我們以“高等教育法”和第三次全教會精神為指導,結合農業院校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實際情況,深入探索在新的形勢下,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和教育規律的畜牧獸醫學類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模式、運行機制和實施措施。
1實驗與實踐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農業教育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成績輕素質的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縱觀各個動物科技學院(系)的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幾十年來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雖然經過了不斷的調整和改革,但總的框架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1 實驗方法和實驗手段陳舊,缺乏反映現代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實驗,不能充分調動同學們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和激發同學的求知欲望;
1.2 實驗內容簡單孤立,缺乏形態和機能、局部與整體、正常和異常有機統一的多學科、綜合性實驗,且各課程之間的實驗內容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
1.3 絕大部分實驗課屬重復驗證課程教學內容的項目,即驗證性的實驗,缺乏創新性的設計實驗;
1.4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未能融入產、學、研相結合的真正內涵;
1.5 授課方式單一,傳授式授課已不能滿足現今素質教育的培養方案;
1.6 實驗經費相對緊張,實驗動物和實驗材料仍顯不足,使實驗教學缺乏一定的實踐性。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陳舊的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和模式已不適應“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為培養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廣適應”的畜牧獸醫類創新人才的一道障礙,因此我們必須進行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改革。
2實驗與實踐教學創新機制改革的思路、方法以及工作方案
總體思路和方法:依據現代農業生產對畜牧技術的需求,以轉變觀念為先導,改革教學內容為核心,培養實踐技能為重點,強化隊伍建設為根本,改善條件為基礎,對傳統的實驗與實踐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堅持以學生為本,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以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為目標,構建適應現代畜牧生產和疾病預防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實驗實踐教學比重,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創新意識和實現創新思維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以畜牧生產和疾病預防為導向,不斷改革實驗與實踐教學內容,拓展綜合提高型、研究創新型實驗內容。加大投入,改善實驗教學條件,提高實驗教學的現代化水平。完善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規范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和開放度。具體工作方案如下:
2.1 以培養創新能力為出發點,開展分層次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也要體現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個性差異,可將實驗教學內容分成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將培養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本動手能力、科研和創新能力作為實驗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擺脫過去以理論知識為線索組織實驗教學的舊模式。
2.2 虛實結合開展實驗教學,發揮各種實驗平臺優勢實驗教學平臺總體上可分為硬件實驗、軟件實驗仿真實驗和虛擬實驗四大類,如果為學生創造綜合實驗平臺,將硬件實驗平臺、軟件實驗平臺、仿真實驗平臺和虛擬實驗平臺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不同平臺的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訓練機會,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3 靈活運用實驗模式,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目前實驗教學的組織方式,以班級為單位的集中式教學為主,尚未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由于存在個體差異,籠統地對以班級為單位的學生采用相同的實驗教學進度、相同的實驗教學時數,并不能達到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為了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得到不同方式的實驗教學指導,要設置隨課實驗、獨證實驗、開放實驗等多種實驗模式,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2.4 改進實驗教學管理機制,全方位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們所采取的實驗教學管理方式是“課程式”的管理模式,與一般的理論課程的教學管理相類似,實驗教學安排由教務處統籌安排實驗教學,由設備科負責管理、采購、維護實驗設備。為了充分利用實驗設備和實驗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要改進實驗教學管理機制,提供科研制度保障,創造各種實驗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題研究和實驗開發中去。
2.5 完善評價體系,客觀考核學生實踐技能實驗教學的評價應該從多角度去考核學生,如實驗預習、實驗態度、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完成的設計作品以致實驗考試等,全面評價學生的實驗技能與操作水平。采用靈活的實驗教學機制,實驗教學的評價也應該是多形式、多方位的。
3實驗與實踐教學創新機制改革的基本內容
3.1 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及實驗課程的優化整合
為滿足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提高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的利用率,為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我們在實驗室管理體制的改革中本著“向全校大學生開放、向所有的實驗課開放、向科研工作開放、向社會開放”的基本原則,對實驗室的體制進行優化整合并建立嚴格、規范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3.1.1 建立和完善“校、院兩極管理,院為基礎”的實驗室管理體系。結合我校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的多科性大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的辦學方向,積極進行實驗室管理體制的改革,把過去學科和課程組管理改為現在的學院統一管理。
3.1.2 積極構建高層次、高水平、高學歷的實驗技術隊伍。為切實保證實驗教學的整體水平,從提高實驗室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入手,對全體實驗技術人員實行重新聘任、競爭上崗,并制定嚴格的崗位責任考核制度,將其作為實驗教學改革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以此極大地增強了實驗技術人員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
3.1.3 對實驗內容和實驗教材進行重新優化組合,使其更加符合實驗教學的需要。為了配合學校實驗教學的改革計劃,在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將原來在各門課程中開設的實驗教學內容剝離出來,將相近課程的實驗課整合成一門獨立的課程,真正做到單獨設課、單獨考核。
3.1.4 對實驗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積極探索和改革。首先由傳授式實驗向引導學生探索式實驗轉化。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化手段進行輔助教學,使感性認識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為此,盡力配有專門的精密儀器室、多媒體教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借助CAI系統,將優秀、典型的實驗課程制作成多媒體教學片、課程網頁在網絡上對全體學生開放。
3.1.5 加大對實驗和實習經費的投入力度。為保證畜牧獸醫類專業在實踐和實習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實驗條件和所需的大量實驗材料和實驗動物,校、院應該加大對實驗和實習兩項經費的投入力度。
3.1.6 加強實驗室的硬件建設,提高實驗室的整體水平。為積極改善學科的硬件設施,我們按照教育部實驗室建設標準和條件進行集中、分批建設,并加大對資金、人力的投入力度,購置先進的儀器設備,保證校教學設備經費的投入。
3.2 增設專業綜合性實踐環節,及時調整校外實習基地,不斷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我們在深入探索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同時,不斷完善和加強對學生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和運行機制。
畜牧獸醫類專業生產實習是培養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接觸生產實際、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敢于動手、善于動手,操作嫻熟的實踐操作能力。
3.2.1 將本科生導師制引入到學生管理之中為充分加強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發揮老師在學習、實踐和生活中對同學的引導和指導作用,從大三開始,結合老師的科研項目,實行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學生可以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和課余閑暇時間到導師的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直接參與到老師的科研活動中來,進一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并將所學專業知識與老師的科研工作密切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3.2.2 將本科四年中的第八學期集中進行畢業實習改為從第七學期開始,增加專業綜合性實踐環節。
3.2.3 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均為產、學、研結合緊密且在省內外知名度較高的企業或科研單位,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接觸生產實際的需要,同時實習基地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與學校有密切的科研合作計劃。
通過本專業實驗與實踐教學改革,我們構建起一套層次分明、立體互動的新型實踐教學體系。通過調整優化實驗內容,大幅度提高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比例,探索先進的實驗教學方法,實行多學科綜合的實習教學模式,強化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隊伍建設等措施,為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今后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加強實踐教學績效評價、考核與管理,確保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把我校畜牧獸醫專業培育成為全省重點的有特色的專業。
參考文獻:
[1]李鳴華,李欣.高校實驗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實驗室科學,2008,(3).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7年后我國高校規模擴張后新成立或發展起來的一類高校,目前全國約有270所左右。目前該類院校多處于快速發展期,建校之初的教育基礎薄弱、師資隊伍、實驗室條件相對較差等狀況得到很大改善。這類高校多數以招生本二批次學生為主,這也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而誕生的一類高校。金陵科技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的辦學指導思想是培養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如何在課程教學活動中貫徹這一指導思想,培養出合格的社會實用型高層次人才,本文就此進行了一些探討。
一、認清“家畜傳染病學”課程的性質,堅持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方向
“家畜傳染病學”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主要介紹和研究動物傳染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主要發病特征及診斷和防制方法,其中診斷是關鍵,防制是目的。其中診斷和防制這兩個節點的實踐性、應用性特點非常明顯。我校是一所剛剛升本不久的本科院校。按照教育部專家的解讀,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2年以后成立或升格的學校。這類學校的共同特點是教育基礎比較薄弱,師資隊伍、實驗室條件尤其科研和學術基礎與老本科院校相比尚有相當大的差距。目前該類學校、尤其是我校主要以教學為主,多數學校尚未有研究生招生資格,作為培養本科生為主的理工科院校,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一直是我校教育的主線。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在實踐
強調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打破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的傳統的以知識教育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應用實踐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組織引導,建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將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技能提高有機結合起來。如在家畜傳染病教學中,對許多動物病癥的認知需要在生產實踐中觀察、比較、分析,我們就將學生集中到生產現場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這樣通過課堂講授、實驗室中探討,農牧場生產一線的認證、比較,從活的動物病例中間疏理傳染病課堂教學中的脈絡,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總結體會出一套動物傳染病的診斷和防治規律來。這樣將課程的部分內容貫穿于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再帶著問題去學,最后完成所設計的實踐,從而使學生較好的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這種教學方法的著眼點不僅在于解決書本中或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而在于取得實踐性的成果,了解和體會理論和實踐的不同并完成相關知識點的教學,同時又能夠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有些教學內容受教學時數所限,以及內容的時空特點,在課堂上難以完全實現教學效果,必須將這些教學內容延伸到生產實踐場所中去。比如大型牧場的消毒、隔離操作,綜合防控措施的實施,如疫苗的接種計劃、抗體水平的抽查與測定在現場教學的效果要遠勝于課堂理論教學。
對于一些帶有研究性、探索性或綜合性的理論和技術,則盡量安排學生參加老師的科研項目或科技推廣項目,使其從中加深理解并牢固掌握所學的內容。比如雞群不同時期血清抗體的變化要在雞場實踐中觀察和測定;病原分離的一些基礎工作也需要在實踐中進行,一些基因片段的分析和克隆,除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術外,還要根據在實踐中的變化進行周密思考,不斷調整方案和手段,最終完成實驗的目的。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老師的科研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種模式。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融知識的學習于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較好地解決了知識教育與能力培養的問題,使專業培養盡可能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三、把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作為培養學生應用性技能的重要階段
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是本科生大學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對學生綜合運用并總結前三年所學知識的一個檢驗。“家畜傳染病學”是動物醫學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包括獸醫微生物與免疫學組成的預防獸醫學,占據了學生畢業論文題目與內容的“半壁江山”。根據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指導思想,要求學生選擇的畢業論文題目80%以上為實驗性項目和綜合性項目,其中60%的題目要來自于生產實踐,即題目必須在生產實踐中或結合生產實踐來完成,所以與家畜傳染病學相關的論文題目也大部分需要和生產實踐結合才可完成。
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了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我校和近四十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教學科研實踐教學基地協議,做為長期的人才培養合作基地。教學基地多為各類養殖場、獸醫診療單位、獸藥飼料生產或營銷單位、動物疫病防治所(站)、動物免疫與獸醫公共衛生服務單位等。這些基地可有效地保證學生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科技下鄉和科技服務活動,還可供青年教師生產實踐鍛煉,開展一些科研項目,有些實踐基地也作為接收畢業生的就業基地。這樣在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根據學生所選畢業論文題目不同,將學生分成3-5人一組,分別到不同的企業或不同的工作崗位去,開展實驗,收集數據,為畢業論文準備素材。在實習中間,師生也會幫助企業進行一些技術方面的指導,學校也會請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為同學做一些技術講座,輔導一些技術操作,實現了學校和企業間的互幫互助,為互利共贏打下良好的基礎。
嚴格學生畢業實習的指導和考核監控。
為了充分利用教學實習基地的技術和人才資源,確定學生的指導教師由生產單位和學校雙方共同產生,學校要求企業委派責任心強、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學校也派一名指導教師協助指導,并協同組織學生的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兩名指導教師根據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結合生產企業不同階段的生產情況,協調學生的實習工作。學生在實習基地期間的日常管理由指導教師負責,學生在基地期間的工作表現、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情況由基地指導教師及時反饋給學校,以便學校來綜合評估學生的實習效果。
對學生的實習成績和畢業論文的評定,邀請企業的同志共同參與。在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中,不僅對學生的學業成績、畢業論文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在實習期間的思想作風、個人素質、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務實態度和合作精神等進行綜合評價。企業對表現突出的同學可要求其留下來工作。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則獲得了包括成績在內的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有利于修正人才培養方案和實習實踐措施。
轉貼于
四、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我校是一所升本不久的新建院校,師資力量相對不足,和老院校相比具有相當大的差距。為了給學生提供較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就利用附近老牌大學的教師資源,還利用省農科院、省畜牧獸醫站、省市的家禽研究所等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或行業的專家,定期來校為學生做學術報告或專題講座,不僅講包括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內容,還向學生介紹他們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案例、解決這些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措施。請來的高校的老師則更多地向學生介紹這門課程、這個專業當前研究的一些熱點或最新進展,把國外已經使用國內尚未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概念推薦給學生,使學生及時了解本課程、本專業的最新進展,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其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五、在課程及專業教學中把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關鍵位置
作為本二批次的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學生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即順利“就業”,因此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就成為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能力是一個人運用知識發揮智力、借助技能完成一項實踐活動的綜合體現。在家畜傳染病的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讓學生掌握疾病診斷的能力,包括病原學診斷、流行病學診斷、實驗室診斷。對比較新的或比較復雜的診斷技術包括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也要讓學生有所了解和掌握,以適應學生將來畢業后工作的需要。人的能力結構決定著人才潛在的創造性,強調以專業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潛在能力的培養。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形成過程中,專業能力的培養是基礎,如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一定的專業研究能力等。對以本科教育為主的院校來說,應著重強化以下幾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就業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六、應突出應用型人才能力培養的教學特色
關鍵詞:動物繁殖學;課程建設;學生發展
“動物繁殖學”是高等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于本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具有重要的鋪墊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要求以理論教學結合實驗教學的模式共同推進,既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和理論,又能培養學生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好地開展實踐應用,從而加強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南京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的“動物繁殖學”課程先后作為校級重點課程、精品課程、網絡示范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并開展了多項教學改革。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改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整個教改過程中不僅思考了“教師如何教”,而且探討了“學生如何學”。因此,立足于促進學生發展進行“動物繁殖學”課程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離不開老師的教,老師離不開學生的學,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對等的地位,對教學產生等同作用。當前,由于觀念和認識等因素的局限性,還有一些教育理論和實踐工作沒有把促進學生發展作為教改的突破點,對學生的研究和探討比較薄弱。所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是一句口號而已,由此,導致教學中的弊端頻頻出現,制約了課程建設的整體發展。因此,加強學生的重視程度,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推動教學發展的突破口。
大學生的生理、心理均已逐漸成熟,世界觀已基本形成,無論學習或生活,均有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起關鍵的內因作用,教師主導性的教學活動只起外因作用,沒有內因的響應,就達不到教學活動的目的。而且,在信息化時代,由于學習手段、環境和條件都非常方便,學生的學在教學中的比例逐漸增大,占主要作用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另外,教改方案的實施、教改效果的檢驗,最終要從學生的學習效果中反映出來,忽視學生因素而行教改,則教改的效果難以達到。因此,在完善教學梯隊建設的同時,更注重激發學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此舉措使教師與學生處于良性互動的狀態之中,為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對推動“動物繁殖學”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讓學生參與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
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著重提到了增強高校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體現了創新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科學研究是新知識的源泉,可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科知識,豐富學習方式。有人認為,教學的更高目標不是讓學生確信,而是讓學生處于不斷質疑的狀態。鼓勵學生參與科研,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經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評價問題”過程后,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最終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成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以科研促進教學是培養創新性人才、提高“動物繁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教研室具有完善的儀器設備、實驗技術和經費等資源,為支持本科生教學實驗實習、大學生科研訓練(SRT)計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的實施提供了保證。近五年來,本教研室累計承擔了20余項SRT計劃項目(約80人),其中5項獲得了國家或江蘇省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資助,并指導數名本科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研究論文。同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競賽,并獲得校級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一等獎的佳績。此外,教研室不斷加強校企合作,于2010年與江蘇省海門市聯合組建一個校外實踐教學科研基地――“南京農業大學海門山羊研發中心”,包括2000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教學科研樓及14棟約8000多平方米的羊舍,不僅為學生社會實踐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提高了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而且有助于增加高校學生接觸社會、接觸實際的機會,提高學生就業率。總之,教研室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興趣,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有效地推進了教學改革。
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地學習渠道和機會
在信息膨脹、知識爆炸的當今時代,掌握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而如何掌握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習慣的養成,歸根到底是學生學的結果。所以,培養學生學的能力是時代的要求,因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高校教改的重要目標之一。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加快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動物繁殖學”課程建設產生巨大的影響。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具有許多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豐富度,使學生在輕松、生動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同時,學生在網絡教學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使計算機像學習伙伴一樣和你進行討論交流。也就是說,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人的認識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界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產生的,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地認知,這種主動參與性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因此,從2004年起,教研室就建立了專門課程網站,并在2006、2009、2011年三次更新改版。該網站包含了課程簡介、教研教改、教學資源、實踐教學、教學錄像、教學多媒體、參考資料及在線答疑等功能模塊,另外還有新聞動態和公告,及時展示動物繁殖領域最新研究動態,為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延伸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成了“不下課”的在線課堂。此外,還充分利用QQ、E-mail和飛信等平臺與學生雙向溝通交流,為學生提供了交互式學習的環境。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的大趨勢下,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四、必須提高學生滿意度,科學地評價學生
學生滿意度是指學生對高等學校的感知質量與他們對學校期望值相比較后所形成的感覺狀況,是學生按照自己的“內在標準”和自己的“內在標準滿意度”對課堂教學進行的評價,它是學生心理層面的一種體驗,是學生對于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的一種反饋。因此,教師要賦予學生對其所消費的教育服務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力,從學生期望出發,了解學生的理想、想法、看法及內在標準,從而有效地改進教學工作。提高學生滿意度,是提高“動物繁殖學”教學質量,用科學的管理代替傳統的憑感覺、經驗辦事的有效方法。
通過調研發現,不符合學生對課堂教學期望有“課堂教學沉悶”、“教學內容只局限于教材”;“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實踐教學太少”;“教師上課時間過長,講太久”等。因此,在課程的教學安排上,教師將必要的、核心的思想與觀點解釋清楚即可,注重知識結構的構筑,非重點部分不必面面俱到,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鼓勵學生回答及組織討論學生的各種疑問,預留充足的思考空間。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需求,模擬解決現實的問題,培養學生個人能力。另外,學生滿意測量除了課程講授質量,還有諸如能力訓練、師資和學科建設、學校管理和其他服務活動等。盡管一些服務不直接涉及教學環節,但若處理不當,也會降低學生的滿意度而間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觀念的不斷轉變以及制度的完善,要求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生評價系統的愿望愈來愈強烈。評價不只是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方法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評價不再只是為了選拔甄別,而是發揮激勵作用,促進學生發展;評價不僅注重現實表現,而且注重未來發展,要面向未來,面向全體,科學地評價學生是否發展,評價內容必須全面。從傳統的成績考核模式向多元化的考核模式發展,是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因此,課題組教師從“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素質、個性品質”等方面來設計評價方案,引導學生對照評價結果反思,進而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質發展狀況、發展水平、發展差異,找到繼續發展的方向和立足點,提出改進的措施,從而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改進的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
以上幾方面的嘗試和實踐證明,促進學生發展在“動物繁殖學”課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發揮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溝通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為學生未來的就業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立足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更適應現代農業、畜牧獸醫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農業高校課程。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李克東.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
[4]周雪梅.論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3):139-140.
[5]李長印.試析新世紀歷史教學方法轉變與教師角色轉換的內在關系[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23(2):39-42.
[6]潘涌.論創新教育與教師角色轉換[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199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