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12 17:46: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勞動價值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我國學術界強調價值生成的客觀性的一面,忽視價值評價的主觀性的一面,以為商品交換完全是一個客觀過程,沒有主體的主觀參與。筆者認為商品價值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但商品價值的認定是主觀的,是一種主體的思想活動,商品交換是商品的客觀價值與主觀認定的對立統一。
勞動價值論是經濟理論的重要基石,至今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路明燈。但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中過分強調價值的客觀屬性,對價值認定的主觀性則認識不足,導致在實際商品交換中找不到價值偏離的理論依據。比如為什么同一個勞動者在國內外同工不同酬,同一種商品同一時期對不同的消費者可以有不同的價值等等。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我們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哪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栓桔中解放出來。要堅持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豐富和發展是經濟理論工作者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有鑒于此,筆者擬就勞動價值論中的價值認定問題談談個人看法。
一、價值和價值認定的性質不同
長期以來,價值問題是一種哲學中的議題。漢語中的價值,相當于英語中的value,法語中的valeue,德語中的Werto馬克思引用了一本名《試論哲學詞源學》一書,書中把“價值”與古代梵文和拉丁文中“掩蓋、保護、加固”相聯系,并從上述詞義中派生出“尊敬、敬仰、喜愛”的涵義。“價值”的一般含義就是“起掩護和保護作用的,可珍貴的,可尊重的,可重視的”。可見“價值”的一詞與日常用語中的“好壞”的“好”相類似,是人們對外界事物的一種評判。嚴格地說,價值是指客體的存在、作用以及它們的變化對于一定主體需要及其發展的某種適合,接近或一致。從哲學上看,價值表達人類生活中一種普遍的主客體關系,即客體的存在、屬性和變化同主體需要之間的關系。從上述的價值界定中可以看出,價值既有客觀性一面,也有主觀性一面,是一種主客觀的統一。作為客觀的存在、作用以及它們的變化是客觀的,作為主體需要及主體同客體的某種適合、接近或一致是主觀的。作為主觀性的一面包含著主體對客體的評判和價值取向。這種主體對客體的主觀評判或價值取向就是價值認定。
馬克思把價值定義為“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并提出價值量度標準“勞動時間”。由于用勞動時間衡量商品的價值量在現實中會出現矛盾,“好象一個人越是懶惰越是不熟練,他的商品將越是大的價值了”,馬克思接著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衡量價值的客觀標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用社會現有的標準生產條件,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生產任何一個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同時,馬克思強調“用在商品上的人類勞動要被計算出來”,這種計算就是指要經過人腦的加工。
一方面,價值具有客觀性。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是一種客觀實在。從這個意義上講,價值是一種客觀實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從使用價值看,它由商品的屬性限制,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因而使用價值也有客觀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價值認定具有主觀性。馬克思在尋找價值度量的客觀標準時,從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過渡到勞動時間耗費,再到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看似解決了價值度量問題,但是,如何認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卻是一個主觀范疇,這樣勞動量的認定最終成為主觀范疇。從使用價值看,物的有用性程度是要經過主體評判的,使用價值的量化是主觀的。在現實生活中,價值是基礎,價值認定是前提,商品價值實現是價值創造和價值認定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價值認定的理性分析
如上所述,馬克思把商品價值的度量標準已經界定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一度量標準含有三個前提條件和一個度量尺度。第一個前提條件是商品生產者處于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之下,第二個前提條件是中等水平的勞動技能,第三個前提條件是中等水平的勞動強度,一個度量尺度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的勞動時間。前提條件是度量尺度的基礎和根本,度量尺度是前提條件的延伸,是一種具體操作問題。從理論抽象的角度看,馬克思對商品價值的認定已經很嚴密,然而,馬克思的價值度量在現實中不具有操作的可能性。現實的價值交換也不是按馬克思設計的標準進行操作的。一方面,馬克思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三個前提條件在現實中很難把握。第一,“正常生產條件”中的“正常”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進行界定,企業情況千差萬別,不一定都處于正常生產條件之下;第二,中等水平的勞動技能也很難界定,現在一般用學歷、技術等級和職稱來衡量,而事實上具有某種勞動能力不能說明在生產中的貢獻;第三,從縱向看中等水平的勞動強度是一個變數,從橫向看企業中各個崗位的勞動強度不一致。從這三個前提條件仔細對現實生產的抽象,沒有一個企業恰好處于這樣一個位置。另一方面,馬克思的價值度量尺度在現實中也發生操作困難。第一,在勞動能力相同、勞動強度相同的前提下,勞動能力釋放到產品中的程度也會不同,如存在干好干壞的區別,以這樣的勞動時間作為計量標準,交易雙方很難接收。第二,企業產品是許多勞動者共同勞動的結果,這些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勞動效果參差不齊,如何把他們的勞動時間折算加總也是一個現實難題。雖然馬克思提出了復雜勞動等于多倍的簡單勞動,但是在現實中又遇到“倍數”難題。第三,生產是需要生產工具的,沉淀在生產工具中的死勞動如何轉化為活勞動,換算比例如何在現實中很難解決。因為生產者無法知道生產工具的準確壽命,無法把死勞動分攤到具體的產品中去。即使按現在的直線折舊法、加速折舊法也不準確,價值的客觀性受到挑戰。總之,按照馬克思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對照現實,很難找到完全符合條件的企業,難以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并且即使找到這樣的抽象企業存在,它也缺乏交換對象。
縱觀馬克思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三個前提條件和一個度量尺度,每一具體內容都存在主體的主觀判斷間題,換言之,即存在主體對客觀因素的主觀把握問題。由于主體的認知結構不同,認知能力不同,客觀上會存在主體對客體的認知差異。所以,價值認定是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在現實的商品交換中,這種認知差異能通過討價還價機制進行協調。
三、現實生活中的價值認定
理論研究必須與現實相結合,理論的生活力在于它的實踐性。在現實的商品交換中,商品交換雙方不是按馬克思設計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進行價值認定的,而是交易雙方對生產商品的耗費和購買收益的價值博奕,包括兩個層次的價值認定。其一,對商品使用價值的認定。商品使用價值是商品進行交換的基礎,購買者看中的正是使用價值,購買者愿意付出多少價錢關鍵在于所購買的商品能給他的需求帶來多大程度的滿足。商品銷售者也要考慮他對商品換來的貨幣能給自己帶來的滿足程度。如一筐價值量相同的鮮水果與爛水果銷售價值不同,就是因為它們的使用價值觀不同的結果。第二,綜合考驗生產條件在內的商品價值的認定。商品生產者的勞動耗費必須得到補償,商品購買者的貨幣價值要得到有效實現。在商品交換過程中交易雙方對商品價值進行著綜合的價值判斷。如礦泉水和鉆石的勞動耗費不同,它們的交易價格不同。然后,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交換雙方按各自對使用價值、價值的認定,進行討價還價式的價值認同。在價值認同一致時商品交換得以順利進行,商品價值得以實現。
商品交換是商品交換雙方的自愿的契約行為。比如當前農村承包責任制條件下的農民換工問題。由于男女的自然分工,出現了一個家庭的男勞動力與另一個家庭的女勞動力之間進行換工情況。此時兩家的生產條件完全相同,勞動技術水平不同,勞動強度不同,擁有女勞動力的家庭愿意讓女勞動力為對方工作一天半換取對方的男勞動力為自己工作一天。這完全是雙方在權衡了雙方的勞動能力和勞動效果的前提下自愿的交易契約行為,沒有社會任何因素的參與。再比如,古老的部落之間進行的物物交換,這種交易行為也包含了雙方酋長的價值認定,交換過程中夾雜了酋長的意志行為。可以說任何商品交換都是交換雙方對價值和使用價值進行認定的結果。
[關鍵詞]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
目前對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理論界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對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認識上的偏差。對此本文本想一一加以評判,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對有一些似是而非
的,甚至是模糊的認識進行一定意義的探討,筆者認為是有必要的,因為深化對的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必須是建立在尊重勞動價值理論的原創精神的基礎上的。故本文擬在若干問題上與同仁們共同商榷,以求澄清勞動價值理論之內涵。
一、正確認識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方法與適用條件的區別問題
商品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有價值,所以分析商品實質上就是分析價值。無論簡單商品經濟社會還是發達商品經濟社會,商品都是最簡單、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見、最平凡的經濟現象,只有從此人手,才能了解價值的內涵,才能進而說明貨幣、資本、剩余價值等比較復雜、比較具體的范疇。正如列寧所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首先分析資產階級社會(商品社會)里最簡單、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見、最平凡、碰到過億萬次的關系——商品交換。這一分析從這個最簡單的現象中(從資產階級社會的這個‘細胞’中)揭示出現代社會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敘述向我們表明這些矛盾和這個社會的發展,在這個社會的各個部分總和中的、從這個社會的開始到終結的發展(既是生長又是運動)。”①“這是研究任何事物發展過程所必須應用的方法”。②然而有的學者卻以此為依據提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是:原始的純粹的實物交換,沒有貨幣居間,更沒有資本的余地,除勞動外的要素都是無償的;勞動是簡單勞動而不是復雜勞動。在超越了這些條件后,勞動價值論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懷疑的。”顯然他是把研究勞動價值理論所遵循的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認定為勞動價值理論的適用條件,從而混淆了價值產生和發展的條件與價值研究方法這樣兩個命題。
價值是商品經濟的范疇,有了商品交換就產生了價值的問題,也就是說價值的產生和發展是與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相聯系的,那么作為價值問題的研究也就會自然遵循這一原則。對此恩格斯曾指出,“不僅是純粹的邏輯過程,而且是歷史過程和對這個過程加以說明的思想反映,是對這個過程的內部聯系的邏輯研究”。③所以《資本論》第一章所分析的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兩個原始公社之間的原始物物交換中剛在艱難地發展著的商品”④,而是“充分發達了的商品”⑤,誠然馬克思在研究價值形式發展是從原始公社時的物物交換開始的,但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邏輯的展開要求與歷史的發展相一致,可是這并不意味勞動價值理論僅僅只適用于研究的起點,恰恰相反,勞動價值理論正是遵循邏輯的展開與歷史的發展相一致的基礎上,揭示了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規律即價值規律,進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
總之,勞動價值理論對價值問題的研究是遵循唯物辨證法的基本要求即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邏輯
的展開和歷史的發展相一致的要求。而勞動價值理論所揭示的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基本規律,只要是處于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價值理論所包含的基本規律就會發生作用。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尚處于初級階段,商品經濟在相當多的地施很不發達,只有自覺運用價值規律,才能促使生產力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并由此帶動生產關系向前發展。如果簡單的以所謂的現實已經超越了勞動價值理論的適用條件為由而斷章取義地曲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并且認為勞動價值理論過時,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有害的。對于部分學者所提出的勞動價值理論只適用“有條件性”論斷,應該說是一個重大誤解。
二、正確認識價值的決定和源泉問題
在價值的決定問題上,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指出:“不論財富的社會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內容,而這個內容最初同這種形式無關。我們從小麥的滋味中嘗不出種植小麥的人是俄國的農奴,法國的小農,還是英國的資本家。使用價值雖然是社會需要的對象,因而處在社會聯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會生產關系。”⑥可見,作為交換價值物質承擔者的使用價值,它是有別于商品學研究的使用價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價值是因為它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即政治經濟學只是研究產品成為商品的條件下,作為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的使用價值。那么,在交換過程中兩種使用價值交換的依據是什么呢?真的如有些學者所講的是由生產出來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或者是由所有參與生產使用價值的要素作為依據的嗎?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商品的交換價值與商品本身有多大的使用價值,是不同的兩回事。因為:“交換價值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咽。它體現兩種異質的使用價值背后存在著可以通約的東西,而這種可以通約的東西,絕不能由使用價值來決定。即“這種共同的東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幾何的、物理的、化學的或其他的天然屬性”⑧。事實上,交換的前提的確是該種商品具有使用價值,這毫無疑問。但前提并不等于依據,交換所依據的東西是抽去了各種具體形式的人類一般勞動。但有學者認為既然是各種要素都參與了價值的創造,但為什么單單只抽象出—個人類一般勞動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理解的樞紐就是馬克思的勞動二重性,即體現在商品中的的勞動是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統一,異質的具體勞動是形成使用價值的要素,同質的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實體。其實所謂的異質指的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勞動在質上是不同的;所謂同質指的是形成價值的勞動,在每個商品上是同質的,只是在量上大小不同。那么很自然,交換價值的依據只能是人類勞動一般,只有以此為依據,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才具有量的可比性。如果將各種要素也參與到交換價值的比較中,交換勢必會陷人究竟是什么樣的勞動和勞動過程是怎么樣的循環陷阱中。
而且,馬克思指出,“處于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力或人類勞動形成價值,但本身并不是價值。它在凝固的狀
態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價值。這就是說,要把人類抽象勞動,凝結在一定的物體里面,即一定的對象里,它才形成價值。”⑨由此可見,馬克思從來也沒有如有些學者所認為的“脫離使用價值抽象地談論價值”,而是將使用價值和價值統一起來談論價值的。其實僅僅認識到交換價值的依據是人類勞動一般還不夠,因為還并沒有認識到價值最本質的內容,馬克思是把價值創造的勞動當作社會勞動來看待,把價值當作社會關系來看待,商品和商品相交換,其實質是體現人與人的勞動交換關系,不過在商品社會里,人們交換勞動是通過商品為媒介來表現人與人的關系,表現一定的社會關系。所以無論從交換價值的依據來看,還是從使用價值的屬性與價值的屬性是無法替代性上來看,商品的二重性都是存在的,是不能劃一的。所以有的學者提出的“交換價值只不過是使用價值的一種延伸和另一種廣義的使用價值而已,商品的二重性實質上還是一重性”的認識是極其片面的。
在價值的源泉問題上,特別強調的是價值的源泉和財富的源泉是兩個概念。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生產價值必須以生產出使用價值為前提,生產使用價值的條件同樣也是生產價值的條件,但絕不能混淆生產價值的條件和價值形成的源泉,也不能混淆價值形成的源泉和財富形成的源泉。生產價值的條件和生產使用價值的條件是同一的,但二者的源泉則是不同的,前者的源泉是人類抽象勞動,后者的源泉是勞動和生產資料。這是因為價值所代表的是人類勞動的交換關系,而財富的生產是體現人類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二者蘊涵著不同的內涵,故不能簡單劃一。
此外,更加令人擔心的是有學者提出,“各種生產要素都有可能充當交換價值的源泉”的論斷,其實不過是馬克思對此早已進行過嚴厲批判的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對此馬克思指出,資本;土地和勞動這三者“屬于完全不同的領域,彼此之間毫無共同之處”⑩,就象公證人的手續費、甜菜和音樂這三者之間毫無共同之處一樣。其錯誤之處在于,把各種收入的源泉之間能聯系起來的社會生產關系拋掉以后,又把它們還原為互不相關的各種收入的直接源泉,而且上述三種收入,只是一種分配關系,而并非收人的實體本身,至于收入的實體本身是什么?收入本身是無法回答的,因為收入不是與實體本身,要分配,必須以所分配的實體已經存在為前提,那么收人的實體是什么?就是物化的社會勞動。物化的社會勞動由于存在不同的所有權可以轉化為不同所有者的收入,但不能把不同的收入轉化為實體本身。
三、正確認識價值和價格的關系問題
首先,在價值和價格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作了詳細地闡述,他指出,價值決定格,而“價格是物化在商品內的勞動的貨幣名稱”即價格只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因為商品是客觀存在的,看得見、模的著,價值雖也是客觀存在的,但卻和商品不同,看不見、摸不著,價值要表現出來,只有通過和貨幣發生交換關系。故商品所有者要想把該商品的價值表現出來,“必須把自己的舌頭塞進它們的腦袋里”,也就是說內在的價值只有通過外在的價格才能得以表現,價格只是價值的表現形式而已。
其次,馬克思肯定了價格與價值在量和質上存在背離的問題,馬克思指出,“雖然價格作為商品價值量的指
數,是商品同貨幣的交換比例的指數,但不能由此反過來說,商品同貨幣的交換比例的指數必然是商品價值量的指標。”⑾這就是說,雖然商品的價值量必須通過價格才能表現出來,但并不意味著價格一定要和商品的價值量完全—致。對于價格和價值量的背離情況,馬克思指出,貨幣和商品的比例關系,既受價值量的決定,又受其它諸如供求等因素的影響。此時的價格“既可以表現商品的價值量,也可以表現比它大或小的量”,而“商品就是按這種較大或較小的量來讓渡的“。所以只要價值量轉化為價格,受供求等因素的影響,商品和貨幣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價格與價值的背離也就是必然的。而這種價格與價值的不一致正是商品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此外,馬克思還指出,價格和價值在質上的矛盾也是存在的,即“沒有價值的東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價格。”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在闡述了商品價值決定價格的基礎上,并不否定價格本身有脫離價值的現象,而認為這恰恰上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
再次,馬克思同時也指出“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和影響的現象”的論斷還有著致命的錯誤,它根本無法回答當供求一致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是由什么來決定的這一問題。因為在資本主義經濟尚未出現以前的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就已經起支配作用。如果把供求作為決定價格的源泉,那么在供求一致的情況下,一輛汽車和自行車為什么是有不同的價位?顯然是無法回答。
對于價值分析和價格分析的層次問題,思格斯在編輯《資本淪》第三卷時,為了對付庸俗經濟學家對馬克思
勞動價值價值理論的攻擊,運用大量的經濟史料,詳細論證了價值的產生和發展直至轉化為生產價格的歷史過程,論證了價值規律轉化為生產價格規律的歷史過程。恩格斯指出,在初期的簡單商品交換中,價格是以價值為中心,并且是圍繞價值來變動的,特別是簡單商品生產越充分,則較長期內的平均價格越是與價值一致;伴隨機器大工業的出現,一切落后的生產方式最終被資本征服了,工業取得了應有的支配地位,清除了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轉移的障礙,使工業利潤和商業利潤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這樣對整個交換來說,就完成了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移,這是—個歷史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過程。生產價格規律恰恰是價值規律在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的轉化形式,盡管現象會偏離本質,但終究替代不了本質。可見價值分析是高于價格分析的深層次的實質性東西,無論價格怎么樣地復雜,如何偏離價值的軌道,其背后的決定力量都是價值,價值分析的獨立化不僅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即嚴格區分價格決定和價格實現的不同。前者是一個根本原則問題,后者是現象問題,二者絕不能混淆。
四、正確認識勞動價值理論在現階段的指導意義的問題
首先,勞動價值理論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價值規律理論的揭示。商品生產的價值規律以及競爭規律是商品經濟條件下,刺激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動力。只要人與人的關系還表現為利益關系,只要社會不能直接地調節這種
利益關系,商品生產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最適宜的形式,商品生產過程中個別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運,必然會促使每個商品生產者設法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普及全社會,使生產力向前發展。市場化改革二十年的成就證明只要我們尊重價值規律,我們的事業就能向前發展;相反,如果忽視價值規律的作用,我們就必然走彎路。在這方面我們是有教訓的,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脫胎于半殖民和半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們不僅要完成工業化,而且還要完成現代化目標,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但是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實踐上把商品經濟、價值規律統統視為異端,簡單地認為我們可以不經歷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就能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目標,這種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做法,結果證明只能是經濟的“窮過渡”。
再看當今的時代特征是經濟的全球化,其實質就是市場的全球化即資金、人才和生產要素的全球范圍的自由流動和最優配置,也就是價值規律將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作用,為各個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和開拓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能否有效地融人世界經濟,使本國經濟結構在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占據盡可能的有利地位,成了促進各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任何一個國家想獨立于全球化市場經濟之外,不遵循價值規律的原則都是不可能的。
最后,看一個理論能否經的起歷史的檢驗,關鍵是要看這個理論本身是封閉的還是開放的,封閉的理論必然拋棄,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事實上,我們對勞動價值理論和價值規律的認識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服,并不斷運用于實踐的過程。從計劃和市場的排斥論到消極結合論到積極結合理論再到十五大所確立的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過程是我們豐富和發展價值規律理論并自覺地運用于實踐的過程。價值規律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農村,由于實行了,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在城市,由于建立起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煥發出了生機。縱觀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成績斐然,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和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地提高,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加強。這—切恰恰是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閃耀出的燦爛光芒。那種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經不起歷史的檢驗的說法,才是真正地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五、正確認識如何科學地發展地看待馬克思的勞動
價值理論的問題本文認為對待的態度應該是在堅持中促進發展和在發展中豐富。堅持就是要堅持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理論。即堅持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觀察問題的方法、立場;堅持根據歷史觀和剩余價值展的客觀規律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這是根本原則問題。堅持的基本原理,并不是要把它們當作—成不變、恒古不移的教條,而是要在堅持的同時與時俱進敏銳地把握時代、形勢和實踐的新變動,以新的實踐為基礎,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是基礎理論而不是應用理論,他們的理論是現實經濟的高度抽象,并不是每個國家以及具體階段的現實。我們決不能離開本國的實際和時代的發展來談,那是—種空洞的理論,而是要以中國的問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限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歷史地科學地對待,只有這樣,才是真正者的態度。
注釋:
1、列寧選集第二卷第712—713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22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13頁。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123頁。
5、同上。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6頁。
7、《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49頁。
8、《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50頁。
9、《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65頁。
論文摘要: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使知識的作用日益顯現,國內外一些經濟學者對傳統的經濟理論,包括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質疑,甚至提出“知識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識經濟時代,“勞動價值論”的內容要不斷創新發展,應該樹立科學的認知觀。
目前,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知識經濟是以經濟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經濟的來臨,不僅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發生深刻的影響,而且對傳統理論包括經濟學原理提出了挑戰。其中“知識價值論”的提出就是對“勞動價值論”挑戰的表現形式。
一、知識經濟時代,國內外一些經濟學者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價值論”認為:知識已經取代了資本和勞動,成為生產要素的核心。勞動資料是高度知識化了的生產工具和設施;勞動對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識化了的勞動對象而不再是純粹的自然資源;勞動者是具有高度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者;對生產的管理也主要是運用知識進行管理,也是對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的管理。離開了知識就無法開展生產,也就無法產生價值。這是在理論上從生產要素知識化的角度進行的分析。在實踐上,也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從1996年以來,DECD成員國家GDP中的50%來自知識產業。在美國這一數字已經達到80 %。
鑒于理論的分析和數據的證明,西方一些經濟學者們首先提出知識價值論并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質疑:一是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失效”的,它雖然成功地解釋過商品價值的來源,但那是工業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一理論已失去了說服力。創立新的理論取代勞動價值論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面臨的重要任務。西方學派的重要人物哈馬貝斯在70年代就說:“技術和科學已經成為一個主導的生產力,這時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條件不起作用”。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更是直接了當地說:“在電子計算機時代,技術起著決定的作用,因此,馬克思所闡述的價值觀念也要改變。過去是勞動創造價值,現在是知識、技術創造價值”。持“失效論”的人大部分曾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信奉者。二是認為馬克思在參與資本主義生產的眾多的要素中選擇勞動作為研究資本的起點是一種隨意的行為。最突出的是凱恩斯,他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就說:“當今世界上只有一種價值理論,它就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但已經被批得體無完膚了。”現在西方在研究知識經濟方面有影響的人物,大都不承認勞動價值論,要求把“知識價值論”確立為研究知識經濟的基本概念。
從我國國內出版的知識經濟著作和公開發表的研究文章來看,個別論者也提出”知識價值論”觀點。如秦言在《關注知識經濟》一書中就明確提出“我們必須創造一種知識價值理論來代替勞動價值理論”,并指出:“在信息經濟社會里,價值的增長不是通過勞動,而是通過知識實現的,‘勞動價值論’誕生于工業經濟的初期,必將被新的‘知識價值論’所取代。”個別論者的觀念似是而非弄不清到底是勞動創造價值還是知識創造價值或是勞動和知識都創造價值。如黃順基主編的《走向知識經濟時代》指出:“無論是理論探討還是實際操作,在企業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問題上,我們傾向于用知識概念‘替代’勞動概念。不用說‘替代’并不否定勞動的價值,而是強調知識價值和知識地位的增強。”并且還指出:“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一般與勞動時間有關……,但知識創造價值卻和知識勞動的時間沒有必然的關聯,知識有其獨特的創造機制—時間長不一定創造較多的價值,但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創造出巨大的價值。”多數論者所持的觀念都是在堅持勞動價值論的前提下,同時肯定和強調只是在商品價值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有一些論者觀念鮮明的提出在知識經濟時代,要拓展和豐富烏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完善勞動價值論的理論說服力,并區分了“價值的創造”與“價值的轉移”,“體力勞動創造價值的方式”與“腦力勞動創造價值的方式”等概念的內涵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創新作了一些基礎性工作。
二、勞動價值理論是科學、嚴密的理論
政治經濟學認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因素決定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人們勞動是商品價值的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價值除了勞動本身,沒有任何別的物質”。真正創造價值的是活勞動即“一切加人商品生產的勞動(這里所說的生產,包括商品從首要生產者到消費者所必須經過的一切行為)不管這個勞動是體力勞動還是非體力勞動(科學方面的勞動)。”“知識”作為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科學、技術、能力)本身不能創造價值,只能為價值的創造提供條件。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任何一種知識無一不是人們勞動的結果。正是人們的辛勤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但生產知識的勞動以腦力勞動為主),才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才獲得了“知識”。也正因為知識是勞動的結果,所以生產知識的勞動凝結在“知識”商品中才形成了知識商品的價值,并且由于生產“知識”商品的勞動往往是非常復雜的,與一般商品相比耗時較長,所以知識商品才具有較高的價值。因此,不是知識創造價值,而是勞動創造了知識的價值。也就是說,知識不但不能代替勞動創造價值,而且知識本身的價值也是勞動創造的。知識只是提高了勞動創造價值的效率。
商品的價值由三部分構成:C+V+M,這個公式對知識產品同樣是適用的。在知識經濟時代,C可能是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設施,也可能是有較高科技含量的人類加工過的勞動對象,但與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生產工具、純粹的自然資源相比,雖然它們為價值創造提供的條件有很大的差別,但在生產過程中,總是只轉移舊價值而不可能創造新價值。V+M是勞動者勞動創造的新價值。v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在勞動產品中的表現,V的高低整體上取決于社會當時的最低生活水平,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和對M貢獻大小,腦力勞動者所得高工資就是因為他在勞動中對M的貢獻大。M是勞動力的使用即勞動創造的高于V的那部分價值。所以,在知識產品的價值構成中,或是舊價值的轉移,或者是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價值,但難以找到知識本身創造的價值,因此,純粹從知識本身的角度說,知識創造價值是沒有道理的。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品的價值較大。如一張光盤,原材料是聚碳酸脂價值3元左右,但制成光盤后價值可高達上千甚至上萬元。知識勞動者的工資也較高,不是因為知識創造了價值,要究其根本原因仍要從勞動價值論中尋找答案。首先是因為轉到知識產品中的不變資本的價值較大。轉到知識產品中的不變資本包括兩部分:一是生產知識產品過程中所耗費的物質資料包括固定資本的折舊、原料能源的耗費等。這部分是有形的耗費。隨著這些物質資料的耗費,其價值也就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
是生產知識產品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料即知識,這部分資料盡管是無形的,但生產知識產品卻是必須的,也要轉移到知識產品中去,形成知識產品價值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價值對非知識產品來說是沒有的,或者是很少的,這就造成了知識產品與非知識產品價值的差異。其次,生產知識產品與生產非知識產品的勞動的復雜程度不同。馬克思曾指出:“比較復雜的勞動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因此,少量的復雜勞動等于多量的簡單勞動”。正因為生產知識產品的勞動是復雜的勞動,且其復雜程度要比生產非知識產品高得多。所以,生產知識產品的勞動在同樣時間內或在較短的時間內創造的價值要大的多。從而是知識產品的價值也就大大高于一般的商品的價值。所以,以知識產品價值大而得出知識價值論試圖否認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是錯誤的。
論文摘要:本文從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出發,探討了勞動價值論的勞動與價值問題,提出了具體勞動的二重性觀點,把具體勞動分為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嘗試把效用勞動納入勞動價值論的討論范圍,來解決傳統勞動價值論中爭議較大的問題。
勞動價值論在17世紀由威廉·配第提出,經過了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的奠定和發展,馬克思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嚴密的勞動價值論。但是,的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當今經濟現象時卻無法完全令人信服,這也是生產費用價值論、邊際效用價值論等西方經濟學理論擁有較大市場的原因。有必要對勞動價值論進行發展、補充和完善,使其適應時展的需要,本文嘗試從新角度研究勞動與價值問題,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促進勞動價值論的發展。
1.勞動價值論的局限性
1.1關于價值創造的源泉
勞動價值論認為,直接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而過去勞動不能增加任何新價值。與此相應,過去勞動的物化—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起轉移價值的作用。這就表明新價值的創造僅與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相聯,而與生產資料的數量質量變化無關。這無法解決減少了的活勞動和增加了的新價值之間的矛盾。值得研究的是,在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生產過程,過去勞動中凝結著大量科技成果并大量代替活勞動的今天,過去勞動及其物化形態的生產資料在價值創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變化?在直接生產過程以外的知識勞動的地位和作用到底如何?如果拘泥于傳統的勞動價值論,就不能說明如今的現實。
1.2關于價值量的決定
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創造與勞動時間成正比,時間越長,價值量越大;時間不變,價值量不變,改變的只是既定的價值量之間的比例,即新價值與轉移價值的比例。馬克思也說過,在同一時間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個別企業)創造的價值可以是倍數,但他又說,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同一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不變。這很難解釋當前發達國家勞動時間縮短,而工資與利潤卻同步增長的現實。
1.3關于價值的構成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質是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其中包括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個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腦力勞動在物質生產領域內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對于商品價值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并且引起商品價值構成的重要變化。馬克思沒有對這個問題展開論述。另外,按照馬克思的分析,物質產品的價值由兩大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生產這種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它是在生產過程中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一部分是直接生產過程中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很明顯,這種分析并沒有把通過各種途徑加人到物質產品中去的物質生產領域內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全部包括進人。實際上,物質產品的價值構成要比馬克思的分析更復雜。
1.4關于價值的實現
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并將商品價值歸結為勞動,而勞動只是供給方面的因素。現實生活中,需求方面表現出來的力量有時候大大超過了供給,而且使商品價格始終遠遠超出其價值,如部分地段的房地產,勞動價值論把商品價值與商品所面臨的社會需要的聯系僅通過商品的使用價值建立起來,這種對于商品價值實現的說明并不是非常充分。
2.對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與價值問題的探討
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傳統劃分方法,勞動可以分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抽象勞動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彼此之間只存在不同量的問題,具體勞動是具體有用的特殊形式的勞動,彼此之間存在著不同質的問題,但是,僅從這樣的勞動二重性范疇出發研究現實的經濟生活問題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把具體勞動進行細化,得出具體勞動的二重性,即具體勞動是效用勞動和非效用勞動的統一。效用勞動是凝結在產品中的勞動,它在交換中體現為抽象勞動,經過交換形成價值。非效用勞動是在勞動過程中被產品放棄的勞動,它無法形成價值。因此,效用勞動是價值形成的源泉。
以效用勞動為基點,能較好地解釋諸多傳統勞動價值論無法圓滿解釋的問題。
2.1價值創造的源泉
價值創造的源泉是效用勞動,包括活勞動的效用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個人直接參與商品生產、信息處理的機會越來越多,具體勞動中效用勞動占比也越來越大,使得個人在單位時間內創造了更多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在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其效用勞動程度高,單位時間支出的效用勞動多,其創造的價值就多,在技術進步的情況下,少數掌握現代化技術的勞動者可以推動更多的生產資料,在單位時間內支出更多的效用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活勞動的減少與價值量的增加是可以同時并存的。
知識可以物化為生產資料,但生產資料本身是不能創造價值的,它只轉移價值。作為理論形態的知識,是人類勞動的物化,不可能自發地轉化為活勞動,因此也不能創造價值。任何知識,如果不轉化為知識勞動,生產出產品并用于交換,就不能形成價值。因此,價值的增長是源自效用勞動的增加。
2.2價值量的決定
決定價值量的不是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而是最劣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如果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效用勞動時間相等,則它們的價值相等,但它們耗費的勞動時間可以不等。效用勞動時間是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不斷延伸的,其延伸的長度決定于使用價值量的增長速度。優等條件下的效用勞動時間往往是劣等條件下的數倍,因此,效用勞動時間相對于勞動時間而言是無限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單位時間內所創造的使用價值與價值不斷增加,效用勞動時間不斷向前延伸。現實情況中,勞動時間縮短了,但效用勞動時間卻增加了,工資與利潤就可以表現為同步增長。
2.3價值的構成
一種產品的價值由生產該產品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和直接生產過程中最優配置的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構成。這種最優配置與效用勞動相吻合,能體現了管理在價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這樣的構成也才能把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全部納人。直接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屬于轉移價值部分,但它也會隨著物化勞動的效用勞動的增加而不斷增加。最優配置的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包括了通過各種途徑加人生產領域內的腦力勞動創造的價值,為了達到最優配置進行的各種腦力勞動都應該計人新價值。
2.4價值的實現
價值必須經過交換才能實現,在交換中,需求和供給(效用勞動)共同決定了價值的實現路徑。如果僅從供給考慮,價值的每次交換都應該是等價交換,實際上,在需求的作用下,等價交換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供給在客觀上要求實現等價交換,要求體現抽象勞動的同一性,但需求在主觀上則要求體現等效交換,要求體現所得的效用至少不低于所失的效用。對某種效用勞動的需求越大,表明需求者愿意和能夠補償的其他效用勞動越多,這種效用勞動就越容易轉化為抽象勞動并實現價值。因此,交換價值在不同時間內的不一致是需求發生作用的結果,也是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不一致的結果。價值實現的難易程度與交換價值的大小成反比,價值實現越難,其交換價值越小,反之,價值實現越容易,其交換價值越大。
3.結論
[摘要]準確理解科學勞動價值論的內涵,需全面把握其適用的范圍和限制條件;勞動價值論在研究對象、價值“概念”、以及理論發展方向等方面存在著客觀的限制條件。勞動價值論必須從其本來的理論限制條件范圍內去堅持和發展。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真理都既有絕對性又有相對性,勞動價值論概不例外。堅持和發展勞動價值論,必須堅持科學的方法,在其本身成立的前提條件下發展。目前理論界存在一種錯誤的趨勢,就是對勞動價值論采取隨便宰割的方式,要么斷章取義,要么從實用的角度加以取舍,一方面認為勞動價值論應該能解釋一切問題,另一方面又認為勞動價值論不能解釋現實問題,故其過時了。論文百事通同一研究對象因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分析不同的問題也有不同的概念系統,不同的假設系統也給理論留下不同的發展空間和方向。任何理論都有存在的條件和限制的范圍,在此之內是真理。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因其研究對象的特殊也形成特定的理論限制條件。我們從以下三個層面,分析勞動價值論的限制條件,進而準確理解其勞動價值論的內涵。
一、勞動價值論的對象限制
理論就是對研究對象的一種應答。研究對象包括對象之間的范圍、內在的關系和邏輯可能性空間。法國著名的結構主義的者路易阿爾都塞,將其稱之為“問題框架”,它指由一系列問題結合起來構成的特定的問題結構或問題體系。阿爾都塞認為任何“文本”都是雙重的或雙層的結構。第一層是表面的文字結構,即“可見的話語”,表現為概念、句子之間的邏輯聯系等。第二層是深層的、潛藏在無意識層次中的語言結構。他把潛藏在“文本”深處的結構稱之為“問題框架”。“正是問題框架的概念在思想內部揭示了由該思想的各個論題組成的一個客觀的內在聯系體系,也就是決定該思想對問題作何答復的問題體系。”認為脫離“文本”的“問題框架”,從字面行文來對原著和思想進行閱讀和理解,極易造成誤斷和歪曲。
經濟理論只不過是用來說明和解釋某一研究對象的簡單或理想化的“模型”。不同的經濟理論也就構成對不同研究對象的回答。所以必須梳理價值論發展的內在邏輯,把握勞動價值論的深層結構。勞動價值論要解決的問題及其內在聯系,就構成其特定的研究對象或“問題框架”。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理論中的邏輯矛盾或悖論的發現,事實上成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研究的起點。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論概念的歧義性,導致價值論的混亂和不徹底性。古典政治經濟學在價值論方面存在的邏輯矛盾和顯示出的演進方向,就成為作為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者和繼承者——馬克思研究勞動價值論既定的研究對象和理論前提,并決定勞動價值論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點的選擇。
亞當?斯密認為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勞動和商品交換中所購買的或支配的勞動,在量上看作是相等的,不變的。以“勞動的價值永遠不會變動”為前提得出了勞動決定價值和收入決定價值二元價值論。馬克思在批判“馬爾薩斯片面發展了斯密價值論錯誤”時,明確指出:把“勞動量和勞動的價值這兩個用語等同起來”,“純粹是同義反復”,“直接同工資相交換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能力,正是這個混淆造成了謬誤”,“但決不能從上述反復中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定的勞動量等于工資中或者說構成工資的貨幣或商品中包含的價值量。也不能說,工資的價值等于代表(同工資相交換的)勞動的產品的價值,因此,代表所能買到勞動的價值所包含的勞動的那些商品價值和用來購買或支配這一定勞動量的那些商品的價值,是不大相同的。”斯密有時把商品的價值量歸結為勞動時間,主張“客觀價值論”;也有時把形成價值的勞動看作勞動者對“安樂、自由與幸福”的犧牲,而不是把勞動看作是“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耗費”。(這樣對勞動價值論做出了主觀主義的解釋。斯密價值論多元性是造成價值論在不同的方向發展的根源。
李嘉圖混淆了作為勞動產品的商品之間的交換與資本與勞動(力)本身商品的交換的區別,價值論從商品之間交換向勞動力商品轉移時,出現了價值規律的例外和反常。“因為他(李嘉圖)始終是以在資本家和工人間分配的成品為前提,卻不去考查導致這一分配的中介過程——交換。”“李嘉圖對表現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和表現在交換價值上的勞動沒有加以應有的區別。李嘉圖那里,到處都把表現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同表現交換價值的勞動混淆起來。”其他經濟學家,混淆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區別,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區別,價值與其獨立形式貨幣的區別,價值量與價值實體的區別,形成了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認識。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馬克思把價值理論邏輯上的矛盾或認識上的錯誤的根源,同時指向了“商品的價值和商品特殊形式——勞動力價值的關系問題”,從深層次上發現:古典政治經濟學價值理論的混亂、不徹底、庸俗化等都與無法正確把握“商品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這一“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相關。商品價值與勞動力價值問題相互依托、相互參照,成為同一問題兩個方面,成為勞動價值論的內在結構。因此,馬克思從商品價值的共性和勞動力商品價值個性的辯證統一中,建立了勞動價值一元論,實現了勞動價值論的一場革命。只有從這一特定結構出發,才能理解勞動價值論的精髓。
二、勞動價值論的“概念”限制
價值概念的多義性和使用中的混亂,直接影響了價值理論的相互溝通,成為深入研究價值理論的最大障礙。勞動價值論首先要清除對價值概念的誤解,明確價值概念的內涵,設定其適用條件和范圍。
第一,價值是社會關系范疇,而不是物自身的不變的“實體”范疇或“屬性”范疇。馬克思明確反對把價值看作是絕對東西,看作物的屬性的作法。把”價值變成某種絕對的東西,變成‘物的屬性’,而不是把它看作僅僅看成某種相對的東西,看成物和社會勞動的關系,看成物和以私人交換為基礎的社會勞動的關系,在這種社會勞動中,物不是作為獨立的東西,而只是作為社會生產的表現被規定的。”馬克思強調價值是不同于使用價值的另一種相對的社會存在,勞動價值論是為了說明:“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以“商品交換”為媒介的社會中,如何實現“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揭示在什么利益關系或生產關系條件下才能使私人勞動變成社會勞動,而這與個人具體勞動的特點沒有任何關系。
第二,價值是社會勞動,而不是具體勞動或私人勞動。價值必須通過交換環節而實現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轉移。用來自己消費的勞動,無法社會化的具體勞動或使用價值都不是價值。勞動交換和勞動社會化是價值的本質。馬克思強調“商品作為價值是社會的量,因而和他們作為‘物’的‘屬性’是絕對不同的。商品作為價值只是代表人們在其生產活動中的關系。價值確實包含交換,但是這種交換是人們之間物的交換;這種交換同物本身是絕對無關的。‘價值’的概念的確是以產品的‘交換’為前提的。產品作為商品的交換,是勞動的交換以及每個人的勞動對其他人的勞動的依存性的一定形式,是社會勞動或者說社會生產的一定方式。…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自然科學家發現,鼻煙和油畫由于什么自然屬性而彼此按照一定比例成為‘等價物’。”
第三,價值是衡量社會勞動的尺度,只是財富的一種形式,而不是財富本身。配弟在《租稅論》中也講到,“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財富是自然物品本身固有的和人類勞動創造的所有使用價值的總和,價值只是衡量社會勞動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隨著人類必要勞動耗費的減少,社會生產力、自然生產力的極大提高而變得沒有意義,終究要退出歷史舞臺。“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于勞動時間和已消耗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于在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的進步,或者說取決于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又說:“一旦直接形式的勞動不再是財富的巨大源泉,勞動時間就不再是而且必然不再是財富的尺度。馬克思、恩格斯一再批評“勞動是財富的惟一源泉”,“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的說法。價值作為財富的一種暫時的歷史的形式,并不是對所有使用價值的衡量,只是對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勞動耗費的比較和核算。商品交換的雙方要計較各自為生產商品花費了多少勞動,計算和比較二者是否相等,是否可以相互補償,如果可以,就成交。吃虧的事是誰也不愿意干的。這里加以計較和要求補償的勞動耗費就是價值。
第四,價值既是一種矛盾關系,又是解決矛盾的中介手段。商品生產中包含的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是價值產生的內在根源。商品在物物交換過程遇到的困難是這些矛盾的直觀表現。一般等價物的形成,即價值從觀念形式發展到獨立的貨幣形式,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中介和手段。人們在進行勞動耗費的計算和補償時,抽象掉各種不同的具體勞動的特點,把它們一律當作人類一般勞動的消耗,即同質的抽象勞動的消耗。簡單地說,“價值就是為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一般的人類勞動,這種勞動耗費由于要計算和補償,所以被當成價值。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只是一種理論抽象,事實上它是商品生產者不同生產條件下競爭的產物。不同商品生產者的社會生產條件在事實上是永遠不會相同的,并處于不停的變化之中。同一商品勞動耗費的不同,表明生產條件、技術條件、勞動經驗和勞動強度的不同。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量,生產者在生產之前是不能預見和預期的。生產者只能千方百計降低個別必要勞動時間,而實現在商品交換中不虧本或盈利。
第五,勞動力的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特殊形式,與商品價值是個性和共性的關系。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正是脫離勞動力價值論這一特殊形式,所以根本無法理解勞動者的工資、資本利潤的實質,無法解釋剩余價值對于價值規律的反常或背離。“李嘉圖實際上卻沒有闡明,按價值規律(按商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時問)進行的商品交換中,如何產生了資本和活勞動之間的、一定量的積累勞動和一定量的直接勞動之問的不平等交換,也就是沒有說明剩余價值的起源(因為在李嘉圖那里資本是直接和勞動相交換,而不是和勞動能力相交換)。”只有理解了勞動力的價值問題,才能深刻理解使用價值與價值區別對于科學理解商品價值的重大意義,才能擺脫使用價值對于價值的各種“糾纏”。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分析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就是要說明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是截然不同的,只有把商品使用價值與價值相區分,才能把勞動力商品中勞動力的使用價值與價值區分開來。兩者互為條件、互為前提。可見勞動力的價值問題才是馬克思批判和發展勞動價值論的突破口和切入點。
三、勞動價值論的方向限制
“近一段時期,關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討論不斷深入,理論工作者提出了許多有見地和有新意的觀點。但也出現了一些忽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自身‘容納’限度,把邏輯性矛盾的或馬克思明確反對的觀點,通過‘拼湊’和‘嫁接’等外科手術的形式,實現勞動價值論的新‘融合’或新‘發展’,客觀上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帶來混亂,造成混淆視聽的不良影響。”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脫離原有理論限制條件,要在原有的理論空間中,探索正確的發展方向。而不能從相反的方向使勞動價值論走向庸俗和倒退。
第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商品交換的理論,不能作為財富分配的惟一的理論依據。因為物質財富分配的具體方式有不同的制約條件。比如財富的分配除了生產條件的決定作用,還有非經濟的因素如政治權力、社會暴力、道德理念、宗教思想等起著十分重要作用,這些超經濟的權力可能凌駕于經濟之上成為分配的有形的“指揮棒”,進而掩蓋經濟活動的本質。馬克思雖然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但他并沒有以此作為分配的根據。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是用以揭示資本主義內在的經濟關系的,并不意味著只有參與價值的創造,才有參與分配的權利。要把價值的創造與價值的分配區分開來。馬克思認為利潤、利息、地租是資本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根據是對資本、土地等要素的經濟所有權,體現了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平等的地位,并不是因為創造了價值。所以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的理論聯系起來,認為按勞分配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是一種理論誤解。因為馬克思設想未來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商品生產消亡,價值不再作為衡量勞動的尺度,按勞分配是個人消費的實物分配,不再存在價值分配。可見,馬克思認為勞動價值論只能說明商品交換中的勞動耗費問題,在非商品的未來社會已失去其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也失去其自身存在的理論意義。因此,馬克思從來沒有用勞動價值論來說明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即使社會主義國家事實上存在商品經濟和價值關系,也應把價值的生產與價值的分配區分開來。至于我國現階段存在多種分配方式,允許和鼓勵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存在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方式,并不意味著對勞動價值論的否定。因為勞動價值論是實現勞動社會化的一種最有利生產方式,不是生產方式內容的全部,只適用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歷史條件。
第二,資本、土地以及機器設備等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的問題。我們必須明確價值的概念。如果把“價值等同于物質財富或使用價值”,這里毫無疑問,自然資源、自然工具、人造工具都是人在勞動中創造新的使用價值的輔助條件,是財富的源泉。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強調“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源泉,并指出“自然界”也是“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雖然這些物化勞動可以商品化,但他們本身不是價值,不是價值的實體,更不是價值的源泉。因為它們都是“實體”性要素,是作為“物”的絕對不變的屬性而存在。不反映商品交換者的相對的社會關系,它們只是作為社會生產條件的重要因素,使社會生產條件不斷進步。它們是社會生產條件本身,而不是這種社會條件下的社會生產關系。這些物化勞動作為影響個別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性因素,凸現了個別必要勞動時間和平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存在的競爭關系。對這些物化勞動的不同占有和使用權,反映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的生產地位、生產條件等歷史現狀。另外需澄清的概念是“勞動”和“創造”,“勞動創造價值”與“勞動創造財富”這兩句話中“勞動”和“創造”的涵義是不同的。在勞動價值論的語義框架內,勞動創造價值指勞動在商品生產中進行了勞動的耗費即消耗的體力、腦力的支出,為了商品交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以價值形式進行比較或給以補償,這里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創造”是一般勞動的“凝結”,在這個意義上勞動是價值的惟一源泉。勞動創造財富,是說勞動者運用生產資料對某些物體進行改造,改變它們的原有狀態,造出某種適合人需要的新使用價值,這里的“勞動”指具體勞動,“創造”是改變物理狀態。“物化勞動”(資本、土地、機器設備等)只是作為具體勞動的形式或條件,在改變勞動對象原有狀態過程中起作用。“物化勞動”實現商品化也要進行一般勞動的“抽象”,放棄在具體勞動中的一切“外觀”和“重要性”。人們之所以會產生物化勞動能創造價值的誤解,主要由于生產條件不同,個別必要勞動時間少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結果按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為同一尺度,帶來了盈利,用較少的勞動支配了較多的勞動,形成勞動創造的財富在社會的不平等、不均勻占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正是為了揭示和批判這種經濟關系的局限性。不能把批判“對象”偷換成批判“工具”,使“工具”喪失它的批判功能和批判使命。
論文摘要:從經濟學中價值論的變遷及其原因分析入手,結合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分析的根本目的的認識,探究了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對立的根源所在,提出了對待西方經濟學以及堅持和發展經濟學的應有態度。
0引言
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經濟學被簡單化為階級斗爭的學說,與此相關的另一個簡單化的觀點則認為,以稀缺資源配置為內容的西方主流經濟學是真正的現代經濟學。那么,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到底是什么關系?
由于價值論在經濟學中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我們的討論先從價值論的變遷談起。
1經濟學中價值論的變遷
經濟學中種種不同的價值理論的分歧和對立,就其主流而言,可以歸結為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對立。
勞動價值論不是馬克思的創造,而是西方古典經濟學的首創。古典經濟學家認為,人類財富是人們用勞動適應人的需要改造自然得到的。他們的這種觀點,由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最早做了系統的表述,其成果是世界公認標志政治經濟學正式誕生的名著《國富論》。他在這部書中指出:“每個國家的國民每年的勞動是供給這個國家每年消費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勞動是為購買一切東西付出的初始價格,是原始的購買貨幣。最初用來購買世界全部財富的不是金或銀,而是勞動——但古典經濟學家并未嚴格區分價值和交換價值(價格),亞當·斯密第一個明確區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他明確指出,交換價值的大小不取決于使用價值,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勞動是一切商品的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是他所說的勞動有時是指購買的勞動,也即交換得到的勞動,有時是指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他認為兩者是等價的,是無區別的。更為矛盾的是斯密在進一步討論價值構成時又背離了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工資、利潤和地租三種收人決定,并把工資、利潤、地租稱為商品價值的三個源泉。古典經濟學的完成者李嘉圖克服了斯密關于價值源泉的二元論局限,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的雛形。李嘉圖堅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大小,甚至提出決定商品價值的勞動不是實際耗費的個別勞動,而是社會必要勞動。但由于他未能區分勞動與勞動力以及價值與生產價格,所以無法解決等價交換形式下利潤的產生與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這兩個矛盾,從而導致李嘉圖學派的最終破產。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李嘉圖的學說,一方面明確指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另一方面正確區分了勞動與勞動力,并使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從而克服了那兩個矛盾。
效用價值論是爾后西方經濟學對抗勞動價值論的主流。以1871年“邊際革命”為界,此前的效用論主要是客觀效用論,此后則演變為主觀效用論。無論是哪種效用價值論,都是主要從需求方面研究人與物之間關系的經濟理論,只能說明人們對財富的主觀評價,無法說明財富的來源和增長。客觀效用價值論強調的是商品本身的效用(使用價值),主觀效用價值論強調商品價值的本質是人的欲望及滿足程度,并且將這種欲望滿足程度歸結為個人對物品效用的主觀評價。
在西方經濟思想史上,價值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便是由馬歇爾完成的主觀價值論與客觀價值論的融合。在馬歇爾的學說中,價值、交換價值、價格都是等同的,因此他的價值論就是價格論。他所說的價值或價格指的是一種均衡的狀態,其價值指的是均衡價格。這種理論不區分勞動產品和非勞動產品,把價值等同于供求決定的價格,只承認有價格存在,不承認有不同于價格的價值存在。它認為,就市場經濟中商品財富的生產來說,成本是供給后面的原動力,而效用是需求后面的原動力,二者通過供求的波動,共同決定了財富的價格即交換價值。生產成本和邊際效用是供求規律的兩個構成部分,它們的作用可以和剪刀的雙刃相比擬。研究商品財富的價格是受效用支配,還是受生產成本支配的議論等于研究剪刀以上刃裁紙或下刃裁紙的議論。
自馬歇爾實現了價值論與價格論的合流,以及主觀價值論與客觀價值論的合流以后,原先意義上的獨立于價格論的價值論便不復存在了,從此價格論的討論代替了價值論,馬歇爾的價值—價格論也就成為此后西方經濟學價值—價格論的基礎和出發點。20世紀30年代后,壟斷競爭和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價值—價格理論的提出,進一步強化了馬歇爾的價值——價格論、主觀價值論與客觀價值論雙重合流的趨勢,形成了當代西方經濟學中占主流地位的價值—價格論傳統。
總之,在經濟學的發展史上,關于價值論的認識是這樣展開的:先是以勞動價值論為主流,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支持西方經濟學長達一世紀之久;而后是效用價值論成為主流,以1871年“邊際革命”為邊界,此前以客觀效用價值論為主流,此后則以主觀效用價值論為主流;再后是馬歇爾的價值—價格論為主流,即在綜合主觀、客觀效用論的基礎上,實現了價格論對價值論的替代;再后便是當代學者在馬歇爾價值—價格論基礎上的進一步補充和發展。
2價值論變遷的原因
(1)之所以在資本主義第一次產業革命前后的100多年里,以古典經濟學為代表的勞動價值論能夠成為西方經濟學中的主流價值論,最為根本的歷史原因在于兩方面:
第一,在第一次產業革命前后,資本主義制度應不應當替代封建制度,還是有待證明的命題。因此,經濟學家必須證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即必須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否公正。要說明其公正,就要說明它是平等的。為什么平等呢?因為它貫徹的是等價交換的原則,而等價交換的基礎就是價值。所以,價值論的討論便與證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正義性緊密聯系在一起,成為那一時代的經濟學的熱點命題。
第二,資本主義第一次產業革命時代,是自由競爭的時代,資產階級面臨的最主要的敵對力量是封建地主階級,因而要聯合無產階級共同對抗封建地主階級,在價值論中就不能不對無產階級活動的合理性給以部分的承認,這種承認的集中表現就是承認勞動創造價值。但是他們對無產者勞動的正義性的承認仍是有保留的。這從斯密既提出勞動價值論又同時提出了三種收入決定價值論中可以看出。這一時代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之所以提出勞動價值論,根本目的在于證明資本雇傭勞動制度的正義性、合理性。
(2)為什么西方經濟學中占主流的價值論,會由勞動價值論轉向效用價值論,并進一步以價格論替代價值論呢?
第一,斯密的價值論的雙重性。斯密既提出了勞動價值論,又同時提出了三種收人決定價值論,二者的統一在于斯密認為無論是勞動,還是利潤、工資、地租三種收人,都是成本,正是這種成本決定并構成商品的價值。不同的是,在歷史的不同階段,構成商品價值的主要成本不同,原始社會的主要成本是勞動,而資本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勞動價值論就要讓位于收入決定價值論。顯然,斯密的成本(收人)價值論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論證資本和地租存在的合法性,根本目的是為資本的存在,為資本存在的合理性、正義性進行論證。
第二,李嘉圖學派的破產。李嘉圖堅持一元的勞動價值論,指出地租不過是對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剝削,這固然為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經濟學理論根據,但他的一元勞動價值論也同時意味著否定資本本身的合理性。因為如果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那么資本所獲利潤也是對勞動創造的價值的剝削。再加之他解釋不了經濟現實中價格與價值背離的實際現象,從而導致李嘉圖學派的破產。這直接導致了主流價值論從勞動價值論向客觀效用價值論的轉變。
第三,邊際革命使得客觀效用價值論的主流價值論地位被取代。原因在于19世紀后期經濟危機的反復出現,使得人們不僅懷疑客觀效用價值論所主張的生產自然創造需求,因而供求會自然均衡的主張,而且進一步懷疑資本主義制度是否是和諧的、合宜的制度。這就要求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從理論上論證。因此,他們對需求問題,對需求與供給的均衡問題便不能不給予特別的關注。相應地,在價值理論的研究上,自然便把人的欲望及欲望的滿足程度提到極為重要的位置,甚至歸結為價值的本質。目的是要說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有價值的,是正義的、合宜的,因為它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的欲望,并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達到和諧均衡的狀態。可見,客觀效用價值論的主流價值論地位被取代的根本動因也還是出于論證資本主義制度合理性的需要。
第四,馬歇爾的新古典綜合價值論代替邊際效用價值論。如前所述,馬歇爾的價值論是對客觀效用價值論和主觀效用價值論的綜合。這種綜合之所以可能,在于客觀效用價值論和主觀效用價值論本質上都是為資本主義制度的正義性申辯的,其學說的階級性和使命使之有可能被加以綜合。當然,之所以能夠被綜合,還包括它們在理論的某些共同點和分析方法上的某些共同之處。馬歇爾的價值論實際上是均衡價格論,從此當代西方經濟學者關注的熱點從價值論向價格論轉變。深刻的歷史原因在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牢固地取得了統治地位,更為重要的是要論證如何運用資本主義市場機制才能使經濟資源配置更有效。因此,重要的不再是價值命題,不再是討論資本主義有沒有價值,不需要通過論證資本與價值源泉的關系去證明資本的正義和存在的必然。重要的是怎樣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從而證明其制度的有效和優越,而這種有效和諧的運行狀態,恰恰是被概括為均衡的狀態。所以,均衡價格的討論替代了價值論的討論。這種替代,實際上是從回答為什么要選擇資本主義制度轉變為回答怎樣運用資本主義制度。
可見,西方經濟思想上,從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到效用價值論,從客觀效用價值論到主觀效用價值論,從效用價值論到綜合的價值—價格論,其主流地位演變的根本邏輯線索,是遵從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公正性、正義性、有效性、和諧性論證的需要。這是西方經濟學為什么研究價值論的根本使命所在。據此,我們可以說,一切經濟學,一切經濟學家研究價值論,根本目的都在于為其所代表的階級以及所要求的生產方式的歷史必然性和正義性申辯。西方經濟學的價值論的使命如此,馬克思的價值論使命同樣如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價值觀上究竟要說明什么
在馬克思那里,勞動是商品之間的共性,是交換價值的實體。他從抽象勞動中發現了商品世界的普遍聯系,把個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作為把握商品經濟基本規律的基本范式。
價值本身呈現著一種經濟關系,價值是抽象勞動的凝結,并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物質運動,而是社會經濟關系的運動。所以,我們哪怕把商品搗個粉碎,也找不到價值的“原子”。所以,商品作為對象不僅是人和物的關系,更是人與人的關系的體現。
《資本論》正文的第一句話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商品的價值形式是深人把握商品世界運行規律的根本。“商品的對象性不同于快嘴桂嫂,你不知道對它怎么辦。同商品體的可感覺的粗糙的對象性正好相反,在商品體的價值對象中連一個自然物質原子也沒有。因此,每一個商品不管你怎樣顛來倒去,它作為價值物總是不可捉摸的。但是如果我們記住,商品只有作為同一的社會單位即人類勞動的表現才具有價值對象性,因而它們的價值對象性純粹是社會的,那么不用說,價值對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會關系中表現出來。我們實際上也是從商品的交換價值或交換關系出發,才探索到隱藏在其中的商品價值。“商品形式的奧秘不過在于: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系反映成存在于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系。最后,馬克思進一步寫道:“在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里,一般的社會生產關系是這樣的:生產者把它們的產品當作商品,從而當作價值來對待,而且通過這種物的形式,把他們的私人勞動當作等同的人類勞動來互相發生關系。
馬克思的這類論述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是到處可見的。這些論述力圖說明,價值本質上決不是生產活動永恒的自然特性,而是社會關系,是圍繞勞動這種活動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可見,馬克思把價值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歷史關系,通過這種歸結,馬克思在價值觀上告訴我們:一方面,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因此一切不勞而獲,無論是通過資本私有還是通過土地私有來占有價值都是對勞動的盤剝。另一方面,馬克思在價值觀上告訴我們,人類勞動的社會性質采取自發的人本身不能控制的、異化的形式實現,本來是人類勞動生產的,但卻表現為人不能支配卻反而受其支配的方式,人們勞動要通過間接交換來證明其價值,這本身就是人的經濟活動的某種異化,是不合理的。之所以有這種歷史的扭曲,是因為存在私有制,在社會分工條件下的私有制割斷了人們生產的直接社會聯系,人們生產的社會性表現為迂回間接的外在過程,要克服這種異化,最根本的在于消滅私有制,一切與私有制直接相聯系的商品價值、貨幣、交換關系都是一種歷史的扭曲,因而從發展趨勢上,從人類理想社會的價值取向上,私有制最終是要取消的。所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在價值觀上所昭示的是對商品關系和市場交換的根本否定。
4小結和啟示
(1)從經濟學中價值論的變遷及原因的分析,以及對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分析的根本目的的總結,
使我們看到,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與西方經濟學中的價值論的歷史使命不同、分析的目的不同,因而是根本對立的。而經濟學中不同陣營的對立,重要的不在于其具體分析工具和方法上的差異,而在于其分析背后的價值觀的不同,也正因為如此,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在其價值理論上形成了尖銳對立。
(2)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西方經濟學呢?顯然那種認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學意義,是無國界的、無“階段性”、無“階級性”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對于西方經濟學我們不能持盲目崇拜、全盤接受的態度。因為,西方的經濟學理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反映了現代化大生產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另一方面它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體現著資本主義經濟中當事人特別是資本家階級特殊的價值觀和利益要求。因此,我們對西方經濟理論的學習和借鑒,要以為指導,更加全面、及時和深人研究西方的經濟學理論,借鑒和吸收其中合理的和有用的因素,識別和批判其中錯誤的成份,提高對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分析和借鑒的水平。
【論文摘要】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是建立在勞動價值基礎之上的。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是由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提出的,經歷了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等多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發展,最終由馬克思創造了勞動價值論科學的體系。新時期,對于勞動價值論的深化認識在于堅持價值來源于活勞動的一元論,確立生產精神性產品的的勞動和第三產業的服務性勞動也是生產性勞動的觀念,并且做好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避免因為各個產業發展的不協調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
馬克思創立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它是馬克思剩余價值論的基礎,也是政治經濟學的基礎。馬克思有關于政治經濟學的所有理論都是構建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的。對于勞動價值論,在新時期有必要對其進行更深人的認識。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由來與演進
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基礎是由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所奠定的。
(一)英國學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勞動價值論
1,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成績
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成績主要表現為在政治經濟學發展史上第一個考察了商品價值問題,第一次有意識地把商品價值的源泉歸因為勞動,從而確立了勞動價值理論;揭示了價值量和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時間成反比;認識到勞動分工會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僅認識到商品價值量取決于勞動,也意識到貨幣的價值量也是由勞動決定的。
2,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缺陷
配第在價值理論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現為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這兩個不同的范疇;其價值和價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沒有把創造價值的抽象勞動和創造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區分開來;把使用價值及價值混為一談。
(二)亞當·斯密對勞動價值理論有所發展
斯密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確提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他區分了使用價值和價值,而且還對價值規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也有不徹底性,他認為:(1)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的;(2)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購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量決定的;(3)商品的價值是由“多種收人”,即工資、利潤和地租決定的。斯密的第三種價值決定論被后人稱為“斯密教條”。
(三)大衛·李嘉圖提出了在資產階級限度內最徹底的勞動價值論.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完成者
大衛·李嘉圖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有了更正確的認識,實際上他是把使用價值看作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著,并且他始終堅持商品價值是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觀點,對斯密勞動價值論中的錯誤觀點進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的商品價值分解為“三種收人”,但不同意“三種收人”決定價值。但李嘉圖無法從價值規律的范疇內說明價值規律同利潤規律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無法解決價值規律同平均利潤之間的矛盾。所以說,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不能完整的解釋價值規律。
(四)馬克思的科學勞動價值論的創立過程
馬克思在巴黎期間的筆記中否定了李嘉圖的“勞動創造價值”理論,同時在方法論上反對李嘉圖在價值理論中所用的抽象方法。在《哲學的貧困》和《雇傭勞動與資本》這兩個著作又開始承認李嘉圖的價值理論學說。隨后在《1857一一1858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最終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并最終在《資本論》中完成了科學勞動價值理論體系建設工作。馬克思創建的科學勞動價值理論的內容包括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論,勞動二重性理論,價值量決定理論,價值形成理論,商品拜物教理論,價值轉型理論,國際價值理論,生產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理論等。其中的核心內容概括起來就是:人的活勞動是價值產生的唯一源泉,其他勞動與生產要素都不創造價值,不能成為價值的源泉。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在相同的時間里,復雜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倍增,等等。
二、當今現時代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
(一)生產精神產品的科教文衛勞動,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勞動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創造問題
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商品生產大大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的時代,馬克思的科學勞動價值理論仍然能夠對現有的經濟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而且盡管處于信息時代,但必須承認在商品生產和交換中耗費的活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才是創造新價值的唯一源泉。北京大學胡代光教授就對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創造價值的“生產要素創造價值論”進行了批駁。他這樣說道:“有人提出了所有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論。認為進入新世紀和新技術發達時代,還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一元論,那肯定被認為腦子出了問題,而且聰明的馬克思、恩格斯也會在墳墓里發笑”。這種理論“將馬克思的基本原理化為烏有了。”從勞動價值論角度來分析,胡代光認為,生產要素在現今,不但包括資金、廠房、機器、知識產權、信息、管理等要素,這些新要素都具有資本化特點,都不具體創造價值,只有和具體的生產性勞動相結合,才能夠創造出來新的價值。而生產性勞動則是既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既包括生產物質資料,又包括生產精神產品的科教文衛勞動,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勞動。“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已愈益對其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勞動者整體既包括工人,又包括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乃至被雇傭的指揮勞動或監督勞動的人員,他們都以各種不同方式參與商品價值的創造。”仔細揣摩其涵義,筆者認為,做這樣的論述的原因是:這些生產精神產品的科教文衛勞動,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性勞動,既創造了使用價值,又創造了價值,在作為商品出售時,也同時包含了剩余價值。“我國輕視知識和排斥知識分子的問題有著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思想根源,主要是來自小生產方式的局限性和由此產生的民粹派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勞動的分工體系來說,知識生產、智力創造也越來越獨立于生產環節之外,腦力勞動作為一種復雜勞動就越來越成為價值的主體。但是勞動價值論不僅適用于工業經濟時代,而且同樣適用于知識經濟時代。”只不過這種商品或服務在購買時與物質性的商品的不同點在于:這種勞動就是勞動者的具體勞動本身,而不是凝結在商品中的轉化為物化勞動的活勞動。 所以就存在這樣一個問題:轉化為物化勞動的活勞動與其他的生產性勞動,特別是服務業的生產性勞動的最大不同在于,轉化為物化勞動的活勞動是最終凝結在物質資料當中的,而其他的生產性勞動,特別是服務性勞動,其勞動并不是凝結在物質資料當中的,在購買時就意味著對這種勞動的即時消費。比如:擦鞋工為顧客擦鞋,理發師傅為人理發,在其勞動力的購買中就直接實現了消費;而不是像金銀等物質財富的提煉一樣,在消費的同時有人的勞動凝結在待加工的原材料上,最終使其轉化為金銀,并能在其物質的存在期內一直具有相應的價值。服務性勞動等其他未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在消費的同時就已經消耗的尤影無蹤。但由十這兩種勞動都具有相應的價值與使用價值,所以,除了由于兩種生產性勞動的作用對象存在差別而使其最終存在方式不同外,其本質都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活勞動,具有相同的性質,應當同樣予以重視。其本質上都創造了社會財富。
(二)第一部類與第二部類和第三部類之間的協調發展問題
如前所述,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活勞動與不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是有區別的。正是由于這兩種生產性勞動是不同的,在經濟運行中就應該認清這兩種生產性勞動的具體特性。如果不能弄清這兩種生產性勞動之間的不同特性,在經濟建設中極易造成經濟發展的失衡。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中已經根據性質將生產物質資料的部門分為生產生產資料的第一部類和生產生活資料的第二部類,而且第一部類與第二部類之間的擴大再生產要按照比例協調發展。我們如果將不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所屬的生產部門稱之為第三部類,那么第三部類與第一部類和第二部類等三個部類也要協調發展。
假設在三大部類不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和勞動都進行交換和消費,那就應該是這樣的情況:
第一部類能夠為第二部類提供全部固定資本投資和向第三部類提供部分固定資本投資,而巨第二部類能夠為所有部類提供物質生活資料和向第三部類提供部分固定資本投資;同時第三部類應該能為前兩個部類及自身所必需的不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性勞動。而這種情況在現實生產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現實生產中存在的是擴大再生產。只有擴大再生產才能夠提供人們的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新增加人口的消費需要。那么在擴大再生產中就應該也是第一、第二、第三部類協調性的出現增長,不能出現不協調而使經濟出現不健康的增長進而引發經濟危機。這樣產生的不健康增長應該有如下幾種:
第一,當第一部類所占有的資源過多時,有可能會由于沒有相應的消費品與勞務(此處指沒有凝結在物質資料中的生產勞動,下同)與其交換,從而導致消費資料和勞務的缺乏,大量的生產資料生產部門因為找不到買主而破產,進而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第二,當第二部類生產消費品過多,而第一類沒有相應的物質補償,第三部類沒有相應的勞務提供,根據價值規律,生產資料和勞務就會價格急劇上漲。這樣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的經濟虛假增長,但最終經濟會因發展過于不平衡而陷人經濟危機。
第三,當第三部類占用資源過多,相對于可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來講,那么就出現勞動力的大量過剩,同時由于第一、第二部類資源量占有不足,所以就出現物質資料的相對不足。物質資料的相對不足,那就是物質資料的價格出現上張,同時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停滯,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