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3 09:51: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外國文學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的定位。
外國文學是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葆有了人類文化的精華,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則是其中的精品,這些作品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了解異域文化的窗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多元文化觀念,因此,外國文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高中的外國文學教學應該依據教學《大綱》,改變教學觀念,積極引導學生感悟作品濃郁的文學內涵,體會藝術魅力,激發學生閱讀、欣賞外國文學名著的興趣,提高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同時,要引導學生尊重異域文化,使學生懂得從他者的眼光透視本民族文化,逐漸樹立多元文化的觀念。
二、注重外國文學教學的文學性教育,培養學生鑒賞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和人文素養。
2003年春頒布的修訂《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重視語文的文學教育,《大綱》指出語文科的目的是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綱》規定了選文的標準以及比例,“課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應該豐富多樣,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在全部課文中,文學作品可占60%”。新大綱對語文文學教育的重視既符合國內外重視文學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大趨勢,也為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教學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廣闊的前景。高中外國文學教學應該遵循文學規律,以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為范本,并向世界文學名著輻射,培養學生鑒賞外國文學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
1、引導學生體驗、感悟文學形象,“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解構文本意義”。
文學是以審美形象的形態存在的,與科學活動的概念相比較,文學中的審美形象具有假定性、不確定性或模糊性,文學作品的意義往往是多重的、變動的。波蘭現象學家羅曼?英加登認為,文學作品的諸層次結構中,……表現的客體層和圖式化方面,帶有虛構的純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難以明晰界說的。至于思想觀念及其形而上的蘊含,更是混沌朦朧的,文學作品的最終完成,必須依靠讀者自己去體驗、去“填空”。中國古代文論所強調的“興味”同樣認為讀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體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無限豐富的意蘊和旨趣。高中的外國文學教學應該遵循這一規律,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文學鑒賞的再創造活動,而外國文學內涵本身的多義性、模糊性更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多向解讀的空間。因此,在教學外國文學作品時,教師不要做定性的解讀,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走進作品體驗文學形象的情感、思想,讓學生自主地與作品對話,從而獲得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感受。比如:七、八十年代的教科書以及評論界對莫泊桑《項鏈》及其主人公瑪蒂爾德的評價幾乎是眾口一詞,即小說揭示了瑪蒂爾德的愛慕虛榮,指出了作者對瑪蒂爾德的諷刺和嘲笑態度。但是只要我們深入作品認真研讀就會發現,女主人公身上具有遠比愛慕虛榮更為豐富的內涵,比如她的單純、不滿足于現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丟失項鏈后對命運堅毅的抗爭。而作者對瑪蒂爾德的態度也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在諷刺中更包含有深切的同情。這些意義的獲得,只能以學生走進作品、深入體驗文學形象為前提。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節選)》中的戈多是誰?戈多的意義何在?戈多是否會來……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閱讀與感受,調動想象和聯想去“對話”、去“填空”。
“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能適時的點撥,努力為學生營造閱讀、理解文學作品的良好環境,積極鼓勵學生批判質疑的精神。同時,外國文學是不同于中國文學的異質文化,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阻礙了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接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查閱作品的文化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以及相關文學流派主要特征等資料,幫助學生理解作品。
2、適時開展中外文學比較,知曉文化差異,感受文學魅力。
比較文學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語言、跨學科的文學研究,它打破了一切人為的界限,在多元文化語境中研究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觀念使我們在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時,具有世界文化的宏觀視野,嘗試從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進比較文學的基本原理,可以打破一元封閉的教學模式和認識局限,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站在世界文學的高度理解、評價外國文學作品。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進比較文學,不是去講解比較文學的理論和將中外文學進行全面的比較研究,而是立足于外國文學作品的形象,進行適時、適當比較。比如:卡夫卡的《變形記》與蒲松齡的《促織》是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是它們卻有相似的主題。《變形記》以人變成甲蟲的荒誕形式、《促織》以人變成蟋蟀的情節都表現了人性異化的問題。但是由于時代的差異,蒲松齡和卡夫卡在表現人性異化的層面上是有區別的。蒲松齡只是從現實的層面無意識地涉及到了“異化”,因此,作品中的蟋蟀并沒有失去自我后的焦慮、孤獨、恐懼和痛苦,而是一只善于討好、馴順的蟋蟀,并以此給成名一家帶來了的美好結局。而卡夫卡則是從哲學的層面有意識地觀照了覺醒后的現代人的生存狀態。這種比較可以為學生提供多視角審視外國文學作品的平臺,尋求中外文學的相同和相異之處,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的意蘊,感受其不同于中國文學的藝術魅力。
類似的比較頗多,如貝克特的荒誕派劇本《等待戈多》與的《雷雨》的比較、《邊城》與《百年孤獨》的比較、《守財奴》中的葛朗臺與《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的比較等。總之,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一些中外文學作品的可比性是很強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作品,為學生營造多角度感受外國文學作品的環境,在中外文學的比較中知曉文化差異,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和適應多元社會的外國文學素質。
培養學生欣賞外國文學作品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的藝術技法,品味語言,也可以撰寫讀書筆記和小論文、進行課堂討論、放映外國文學名著電影等等。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覺遵循文學規律和教學規律,積極引導學生閱讀、感悟、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真正實現《大綱》“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涵,體會藝術表現力”的目標。
三、開設外國文學名著選修課,進行名著導讀。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將高中語文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并對選修課的開設、教學要求、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議和要求。這不僅克服了傳統課程結構整齊劃一的弊端,體現了世界母語教育課程結構設計的總體趨勢,也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設外國文學名著導讀的選修課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高中外國文學名著導讀設課的目的是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外國文學名著,提高學生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養成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習慣。為此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l、外國文學名著導讀所選篇目要以課程目標為準繩,選講篇目可以依據《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附錄三課外讀物建議中推薦的篇目,同時兼顧其他作品。
2、不講授外國文學史和進行文學評論,重在指導學生閱讀、欣賞作品。外國文學歷史悠久,流派和作品眾多,教師一個學期可以選擇一、二部作為范例,進行具體的閱讀、欣賞指導,但不求全面和深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介紹作品的背景材料,梳理情節概貌,進行精彩片段欣賞,以點帶面地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體會作品的文學技法,把握文學形象。為了鞏固學生在課內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規定學生在課外自讀自己喜歡的一部作品,并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督促,比如,組織討論、寫讀后感和欣賞短文等。
3、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輔之以外國文學名著電影欣賞,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作品。
四、高師外國文學教學與高中外國文學教學的銜接與互補。
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語言文學專業是培養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基地,高中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與高師學生的文學素養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外國文學素養,樹立文學教育的觀念,需從源頭入手。
首先,改進高師外國文學教學,培養學生外國文學素養。
高師外國文學教學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經過應試教育走進高校的學生文學鑒賞能力薄弱,外國文學素養尤其欠缺;由于專業化的制約和功利化的思想,高校學生的文學興趣淡薄。二是高師外國文學教學觀念陳舊,王采麗在《清理與反思》中就指出:“外國文學名著的一些教學提示和指導材料有許多內容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幾十年的興無滅資的時代思潮影響下的某些觀點……而有些教學者仍然當著千真萬確的定論灌輸給學生,這是很可悲的。”教學形式單一、僵化。教與學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外國文學的接受。為此,高師外國文學教學應該以課堂教學為契機,激發學生在課余閱讀、研究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閱讀和研究中培養外國文學素養,樹立文學教育的觀念。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激發學生喜愛和探究外國文學的重要途徑。因此,課堂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外國文學作品情感、內涵和藝術技法。教學時,要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以重點作家、作品為核心,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學術觀點的展示、師生平等的對話,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電影精彩片段、圖片、音響、相關文字資料的插入等,從視覺、聽覺、情感、思想等方面調動學生參與欣賞作品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深入到作品中,感受外國文學獨特的藝術魅力,獲取欣賞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文學、心理學、美學等理論透視剖析作品,引進外國文學學術動態,讓學生的視野更寬,眼界更高。
其次,與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銜接。
高師的外國文學教學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樹立學生文學教育的觀念,另一方面還應該指導學生將文學教育的觀念和外國文學知識和方法運用、滲透到今后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因此,高師外國文學教學應該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將高師外國文學教學與高中外國文學教學適當地結合,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從現行高中語文教材看,選入其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都是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比如巴爾扎克的《守財奴》,莫泊桑的《項鏈》,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普希金的《致大海》、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西方現代派作品等等,這些作品都是高師外國文學教學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自覺地將高師外國文學教學與高中語文教學有機結合,對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進行重點指導。但是,這種教學決不能與語文教學法等同。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站在文學的高度,運用文學理論深入研究這些作品,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外國文學功底;又要指導學生從深奧的理論中走出來,站在高中語文教學的角度欣賞這些外國文學作品。同時,為學生提供教學實踐的舞臺,安排適當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研讀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自己備課,自己講課,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強調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既順應了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又有利于形成學生博襟和眼光的人類意識,培養學生民族意識與人類意識統一的精神品格。從這個意義上講,外國文學在陶冶情趣、開闊視野、豐富精神文化、培養學生全球意識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因此,外國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尤為重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接受外國文學,如何培養學生欣賞外國文學的能力,如何培養學生多元文化意識和世界主義的精神品格,是每一個外國文學工作者和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童慶柄.文學理論教程(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陳悖.比較文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劉獻彪.比較文學教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
[4]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郭天行.“文學教育學科教學原則”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成果――《文學啟蒙教育論稿》、《文學啟蒙藝術》、《文學啟蒙教育個案精選》出版座談會綜述[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4.(6)
[7]潭晶華.高校專家建言:外國文學教育值得開發[J].作文世界,2003,(7).
[8]莊文中.學一點外圖文學[J].中學語文教育參考,1994,(2).
[關鍵詞]文理滲透 “平臺+模塊”課程體系 分層次 多方向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7-0085-04
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門傳統學科,在綜合性和師范類院校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長期以來,一直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辦學,重理論、重基礎、強調深度。近十幾年來,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許多理工科院校也紛紛開設了這一專業。中國教育在線網最新統計數據表明,2012年,共有553所本科高校設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其中僅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有百余所。這意味著漢語言文學人才的培養正逐步進入一個多層次、多模式的新時代。正如南開大學副校長陳洪教授所言,發展中文學科不能只有一種思路,不同學校、不同層次的高校應結合自己的辦學目標和特色定位來發展中文專業。但是,在就業形勢嚴峻、社會對人才規格要求日益具體化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應如何瞄準社會需求,準確定位,創建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呢?
一、根據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確定人才培養規格
普通理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辦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業界的討論已經非常充分,如生源不理想,專業被邊緣化,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專業生存空間受到重重擠壓等,其中最突出的問題還是人才培養特色不鮮明。在有限的條件和種種不利因素面前,普通理工科院校要把漢語言文學專業辦出特色,首先就必須清楚社會和市場需要的人才規格。
從社會需要的人才規格講,隨著信息化、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科交叉、知識創新、跨行業合作、技術集成正逐漸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推手。過去在人們看來屬于專業技能的東西正逐步成為每個現代人必備的基本技能,狹窄的專才教育已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元需求。另外,隨著中國逐步進入現代社會,科技進步和社會化大生產不斷催生新的行業和領域,淘汰一些舊行業,人才的跨行業交叉流動越來越普遍,這對人的知識結構、知識遷移和轉化能力、實踐和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迫切需要文理滲透、一專多能且知識遷移能力強的應用復合型人才。
從具體的人才規格講,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呢?據有關機構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知名企業和行政機關的調研結果顯示,在知識規格方面, 52.2%的單位認為“文書寫作處理”較為重要,其他依次為:管理類知識、秘書理論和實務知識、禮儀知識、現代辦公技術、法律知識、廣告新聞知識、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等。在技能規格方面,最應具備的技能依次為:文字處理技能、資料和信息處理技能、交際和公關技能、現代辦公技能等。在能力規格方面,招聘單位最看重的能力依次為:人品素養、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1]由此看來,“不可一業不專,不可只專一業”,單憑專業功底扎實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用人需求,社會需要的是具備扎實的文字功底、懂管理、會策劃、善于溝通合作、知識遷移能力強的應用復合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
二、揚長避短,準確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思路
普通理工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辦學中應該“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加強應用,突出技能”,培養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應用復合型人才。那么,它能夠培養哪些層次和類型的應用復合型人才呢?人才培養的優勢何在呢?
普通理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在于,可以利用學校的辦學資源,更好地實現文理滲透,學科交叉,培養學生的數字與計算、信息獲取和處理、辦公自動化等實踐能力。另外,由于大多普通理工科院校過去都是從行業院校劃轉而來,辦學中還可以更好地依托行業,貼近企業辦學。最終,普通理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培養“上手快、后勁足”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與綜合型院校相比,人才培養要依托學校學科和行業辦學優勢,實現文理滲透,加強應用,突出技能,讓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能夠“上手快”;與高職高專院校相比,要確保學生既具有相關的技能,又具備寬廣的理論基礎和可供廣泛遷移的知識平臺、良好的綜合素質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保證畢業生在職業發展中能夠“后勁足”。同時,由于學生興趣、能力不一,畢業去向各異,因此在人才培養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應盡可能既瞄準社會需求,又考慮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因材施教,揚長避短,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分層次、多方向、個性化培養,讓考研及愿意進入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媒體行業就業的學生都有學習發展的空間,從而建構普通理工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獨具特色的人才素質結構和培養模式。
三、制訂特色專業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普通理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在人才培養中體現“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加強應用,突出技能”的辦學理念?無疑,這有賴于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創新。
(一)構建“平臺+模塊”課程體系,實現分層次、多方向、個性化的人才培養
普通理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要針對社會人才需求特點,綜合考慮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的需要,結合學校潛在辦學優勢,探索“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通過構建“平臺課程”,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實施文理滲透;通過“模塊課程”,瞄準社會需求,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實現分層次、多方向、個性化培養。
平臺課程“根據不同學生的共性發展和學科特征要求而設置” ,重在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交叉與滲透,“體現了基礎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和層次要求” 。[2]平臺課程由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三個層次不同但又相互銜接的課程群組成。通識教育課是“學生作為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識” 。[3]其中,我們特別將心理健康教育、漢語言文學專業概論、西方哲學概論、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納入進來。學科基礎平臺課是指學習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學生必修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確保學生形成較為統一的專業素質規格,也迎合了社會規定目標的需要。專業必修課是指該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理論課和技術課,幫助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理論,接受專業基本訓練,學會在更深的專門知識領域內進行理論分析和技術應用。
模塊課程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要求和專業發展方向趨勢而設置的課程,體現了專業教育和個性教育、人才培養的專業特征和個性要求的結合,主要實現不同專業方向的人才分流培養,實際上它解決的是高校教育的寬口徑和社會分工的接口問題。”4]模塊課程由研究型課程、專業技能課程、職業技能培訓三大模塊組成。首先,以考研為導向,通過“研究型模塊課程”,對學生實施第一步“分層次培養”。以西安石油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有考研意愿,且有15%左右的學生考入各大高校。如何對這類學生因材施教從而避免人才培養的片面化和單一化?對此,我們通過在大三、大四年級設置研究型模塊課程,探索專題式、討論式的研究型教學模式,為這些學生提供平臺。這一模塊課程由若干門類專業限選課組成,課程內容均在一定程度實現了與研究生課程的銜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及考研方向選修。其次,以就業為導向,開出“專業技能課程模塊”,繼續“加強應用,突出技能”,實施第二步“分層次培養”,確保學生能一次性就業。針對大部分學生畢業后選擇就業且就業面廣的現狀,專業技能模塊課程旨在通過一系列專業技能課程,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能說會寫,能熟練操作辦公軟件,精通某一行業知識。本模塊課程又根據社會的用人類型和學生個性發展需要,設置了若干個小模塊:新聞傳播類、對外漢語教學類、文秘管理類、營銷策劃類。新聞傳播類模塊之下設新聞采訪與寫作、網絡新聞編輯、攝影基礎、網頁設計與制作、DV制作等課程;對外漢語教學類模塊之下設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外國文化等課程;文秘管理類模塊之下設秘書實務、應用寫作、公關禮儀、演講與口才、行政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課程;營銷策劃類模塊之下設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廣告文案策劃、財務管理學等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要從事的行業選擇學習的課程,通過這些課程,進一步加強應用,突出技能。最后,第八學期,針對就業難的學生,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實施第三步“分層次培養”,探索“學歷+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充分就業。在考研和一次性就業的學生之外,每年還有部分學生遇到就業難問題。針對這些學生,學校可以根據其特長和就業意愿,推薦他們到有實力的職業院校、社會知名培訓機構進行職業技能強化培訓,掌握專業之外的一門技能,獲得國家勞動部頒發的技師證或其他從業資格證,并通過職校的“訂單式”合同,使學生順利就業。
(二)在“平臺+模塊”課程體系基礎上,探索“主輔修型”、“雙學位型”、“學歷+技能型”等多種人才培養方式
在“平臺+模塊”課程體系基礎上,專業培養之外,還應該鼓勵學生跨專業方向兼修、輔修、自修其他專業課程,在節假日及課余時間里參加校內外的職業技能培訓,探索“主輔修型”、“雙學位型”、“學歷+技能型”等多種人才培養方式。
首先,對于學習刻苦、學有余力、基礎較好,且沒有考本專業研究生愿望的同學,應鼓勵他們在專業學習之外,選修或者輔修第二專業相關課程,這是“主輔修型”培養模式。同時還應鼓勵部分學生,在專業自修、輔修的基礎上,自考某些重點大學的第二學位,這是“雙學位”培養模式。除此之外,對于大部分學生,大學最后兩年內,鼓勵他們在業余時間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以及社會需要,通過知名職校和培訓機構,強化學習一門技能,如網絡營銷工程師、網絡編輯師、網絡設計師、會計從業資格、人力資源從業資格、國際漢語教師、房地產銷售、汽車銷售、汽車美容等方面的培訓。使學生至少具備一項某一行業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從而順利就業。學生若能在強化培訓與學習中學習到真才實學,并取得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就可以適當免修部分學分,這是“學歷+技能型”培養模式。
(三)保證閱讀、寫作、計算機、英語教學與實踐大學四年不斷線
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來說,閱讀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寫作是看家本領,英語、計算機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些是重要的職業核心能力。因此,還須設置多學時、多類型,充滿知識交際性的課程,保證教學與實踐四年不斷線。
閱讀經典著作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不能繞過的基本途徑,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訓練。繞過經典的研讀之徑,不積累大量的閱讀經驗,單憑輪廓式的教材知識,概論式的課程學習,專業基礎的“扎實”就無從談起。為此,我們在大學四年里開設“經典導讀”課程。各學期先后配合現當代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論、外國文學、西方文論、美學原理等課程分別確定經典閱讀內容。課程采取“課堂講授+課后閱讀+課堂討論+經典閱讀報告會”的結構模式,推廣“以讀為主,讀說寫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通過該環節的學習,利用讀說寫互相遷移、同步發展的規律,以讀促寫,以讀促說,通過寫和說進一步深化閱讀,既厚實了基礎,又強化了技能。
寫作,“是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訓練的必由之路,是中文專業學生的看家本領,尤其是創造性思維成果的表現途徑”。[5]為此,要通過多類型、多層次的課程實踐逐次、逐級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通過撰寫課程小論文,將寫作能力訓練貫穿在所有專業課的教學和實踐當中。其次,通過在不同階段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新聞寫作、秘書實務、廣告文案寫作等類型的課程,讓學生掌握各種應用文體知識和寫作技巧,保證寫作教學四年不斷線。再次,通過專業實習報告、社會實踐報告、公開、畢業論文等“實戰型”環節,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寫作技能。經過這些逐層、逐次的環節后,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將能勝任基本的文字處理工作。
計算機和英語能力是未來社會對應用復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據悉,“從對深圳人才市場、勞動力市場及百余家大、中、小型企業的調查情況看,幾乎每個企業都需要計算機和英語復合型高技能人才,此類人才的就業前景相當看好。”[6]為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在每一層次、每一平臺和模塊的課程中都鑲嵌了計算機和英語的教學和實踐環節,使學生的學習和應用日常化。
(三)構建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促進個性化發展的“梯度式”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學生向實踐要能力,實現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關鍵環節,更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的關節點,為此,我們應構建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梯度式”實踐教學體系。這一實踐教學體系由以下部分構成:
1.課程實踐。課程實踐是學生專業基礎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課程實踐又可以分為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種。課內實踐主要指的是,教師改變滿堂灌的單一教學模式,縮減課內講授時間,改面面俱到的“掰開揉碎”式講授為提綱挈領、畫龍點睛式講解,在課內留下充分的時間與學生互動。課外實踐指的是,在不增加課程計劃學時的前提下,根據不同課程特點,設計與教學同步的課外培養環節。
2.校內實踐。校內實踐是在課程實踐基礎上,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某些崗位能力的強化訓練。校內實踐又可以分為校園文化實踐和專業技能訓練兩類。校園文化實踐指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可以發揮專業優勢,利用校園文化平臺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學校老師根據學生的個性、愛好、特長以及社會的人才能力需求,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社團;與此同時,學校領導和指導老師還應鼓勵學生申請學校的各類勤工助學崗位進行實習。此外,還組織學生申請校級、省級和國家級的大學生課外訓練項目,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3.校外實踐。課程實踐和校內實踐都屬于情景模擬下的實踐,而校外實踐卻屬于實彈演習式實踐,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校外實踐又分為專業實習(調研)與社會實踐兩種,專業實習每年由系里集體組織,由指導老師確定實習主題,系里組織學生外出實習。社會實踐又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暑期社會實踐,按專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實習小分隊,深入各地進行社會調研;第二種是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節假日、暑期社會實踐等;第三種是參與教師的課題調研,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綜合能力。
4.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寫作是大學四年最集中、最嚴格的綜合訓練項目。正如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趙世舉教授所言:“通過強化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來發揮畢業論文工作的綜合作用,注重學生的選題研討、資料搜集加工方式方法的訓練、理論運用能力的訓練、寫作技能的指導等,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7]
5.職業技能培訓。針對就業難的學生,在第八學期,與職業院校、社會知名培訓機構聯合,與相關企業簽“訂訂單”式培養合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就業意愿,選擇不同的“技能課程套餐”,接受強化式技能培訓,在專業之外,掌握一門技能,獲得國家勞動部頒發的技師證或其他從業資格證,實現充分就業。
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實現了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園到社會、從專業基礎性實踐到創新拓展性實踐的“梯度式”跨越。各有側重,相互補充。
四、建立高效、立體的質量保障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計劃的落實
建立健全、高效的質量保障體系是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的基礎工程,離開了保障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只能是“紙上談兵”。為此,我們著力打造高效、立體的質量保障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計劃的落實。
(一)建立專業導師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普通理工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生源不理想,是掣制專業人才培養的一大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如何減少學生的困擾與顧慮?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建立專業導師制來解決。
建立專業導師制,主要是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生源不理想,學生學習缺乏方法,積極性、主動性不足,對專業出路充滿焦慮與困惑等現狀做出的一種大膽探索。每個學生一入學,教研室將為其配備一名專業導師。大學前兩年,導師主要是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角色轉換,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困惑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并且觀察、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后兩年,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就業給予及時指導。這很大程度上實現論了對學生的因材施教。通過專業導師制,學生減少了迷茫與困惑,明白了學習目標與方法,開闊了視野,培養了興趣,為專業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創新課程和實踐教學的考評機制
要使人才培養方案落到實處,就必須在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深化課程和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機制。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確保人才培養的目標落到實處。為此,我們針對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了考核評價機制改革。針對課程,我們將過程考核與終端考核相結合,加大過程考核的權重。實踐教學考核主要是以學分制的形式進行量化要求。要求學生必須完成 “專業培養課外33學分”和 “綜合素質培養課外4.5學分”。前者指的是在導師帶領下,大學四年,開展系列專題專業調研、暑期專題社會實踐、每學期的經典閱讀報告會、發表文章、職業技能培訓等。后者指的是學生通過參與學科競賽活動、“挑戰杯”創業大賽、社團活動、文化藝術活動、體育競賽活動等。課程和實踐教學考評機制的改革,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凝練學科特色,以學科建設促專業建設
“學科建設構成了專業建設的環境。學科建設將直接影響專業建設,這是高等教育的一條基本原理。”[8]若學科建設無特色、低水平,專業建設就難以上臺階,因此,一是要加大師資隊伍培養,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引進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教師科研、教研并重。二是要培育教學科研團隊,凝練學科特色。應該依據教師所帶課程和研究方向,將教師分成若干個教學科研團隊,每一團隊設一名帶頭人和負責人,對團隊進行培育。并通過培育精品課程等多種形式將優秀科研成果轉化為本科生的優秀教學資源。
總之,普通理工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瞄準社會需求,揚長避短,科學定位,通過“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設置和一系列的實踐和管理配套,最終將辦學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后發優勢,探索出自己獨具特色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
[ 參 考 文 獻 ]
[1] 鄭健兒,范世清. 關于大眾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現狀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12).
[2][3][4]馮志敏,林麒,賈讓成.“平臺+模塊”課程體系的結構及特征[J].中國高教研究,2002(11):90-91.
[5] 趙德利,王渭清.中文專業實踐性教學與創新教育論綱[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5):389-391.
[6] 鐘瓊.計算機英語能力培養實證研究[J].中國培訓,2006(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