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農林專業論文

農林專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8 15:02: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林專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農林專業論文

篇(1)

有學者發現,“自我”概念能夠通過學習環境適應和學習環境的中介作用影響自主學習[10]。浙江農林大學實施了輔導員制與班主任制相結合的本科生導師制。筆者在對學校部分輔導員和班主任進行訪談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近年來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匯報材料發現,他們都注重促進本科生“自我”概念的提升,對學生“自我”概念的引導過程具有明顯的梯度延伸特征。梯度延伸特征具體包括:①在大學一年級階段,注重對學生行為能力的測試,尤其是注重學生環境適應性的培養,通過搭建高年級與低年級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平臺,以“傳幫帶”的方式使低年級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②在大學二年級階段,組織本科生開展“成長、成才計劃”系列活動,巧建“家校聯培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提高學生的自我勝任力;③在大學三年級階段,進一步完善和拓展大學生“成長、成才方案”,強化學生學習的內部歸因效應,使學生對學業、職業能夠科學地定位和正確地認識;④在大學四年級階段,加強對本科生的就業指導,特別是強調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輔導員是“距離學生心靈最近的人”,班主任被譽為“塑造青年學生靈魂的工程師”[11]。通過實施輔導員制與班主任制相結合基礎上的本科生導師制,可以兼顧對學生思想動態和情感動態的關注,從而通過心靈的啟發和行為的指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職業觀和情感觀,培育學生積極的“自我”概念,推進學生在學習任務、學習目標、學習特點、學習難度和學習性質等方面有全面、正確的認識。

中期論文制度是指學生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進行選題、調查和撰寫論文,最后導師對論文質量進行考核的制度。中期論文設計從大學二年級開始,由具備資格的教師(具有講師及其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專業導師,新引進的博士或只有助教職稱的教師必須有教授的指導才可以擔任本科生的專業導師。同時,中期論文的導師名單要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擬定。中期論文的選題策略注重多渠道,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與農林經濟相關的課題,導師在對學生進行選題指導時注重引導學生思維的延伸和知識的拓展。中期論文選題可以來源于學生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或者相關的學科競賽,也可以來源于導師的研究課題。中期論文的研究內容注重實用性。在中期論文撰寫環節方面,強調運用多樣的學習策略工具,如Spss、Stata等應用工具,以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中期論文成果最終以PPT講解的形式展示。此外,導師還強調學生要在交流中豐富學習策略,要求所指導的學生每2周向自己作一次學習匯報,并在匯報過程中進行前瞻性問題的探析、相關學術問題的交流,從而通過學生的討論及時發現其在科研中的不足。同時,導師還會在學生的討論交流過程中提出問題,以提高學生在科研中的嚴謹意識、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豐富學生學習策略的形式。與中期論文制相似,畢業論文制是一項建立在中期論文制基礎之上的專業性制度,是對學生學習策略運用的梯度引導。畢業論文制度旨在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全面的考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以后撰寫專業學術報告打下良好的基礎。通常,導師會在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調查和撰寫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控和調節。在從中期論文到畢業論文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控能力得到不斷增強,外在強化的學習策略也逐漸內化為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專業綜合實習為平臺,提升自主學習中的專業應用能力筆者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體現在認知和學習策略的運用方面,還體現在與專業要求相適應的應用能力上。

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的形式主要采取農戶入戶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形式。為此,浙江農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成立了由系主任、專業教師和研究生組成的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綜合實習(以下簡稱“綜合實習”)導師組,對本科生開展相關的指導。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層級差異性[15],所以綜合實習的負責人在對本科生進行實習分組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梯度,以使不同層級的學生之間能夠互助合作,彼此進行智力啟迪與補充。導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求各實習小組先設計實習方案,然后在綜合考評實習方案可行性的基礎上,要求各實習小組獨立地深入農村進行調查。綜合實習小組每個成員的態度、能力和調查策略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調查成果。在開展綜合實習的過程中,各實習小組要獨立自主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并且每天通過電話向導師匯報實習進度等相關情況。綜合實習的最終成果以RRA報告、專題報告等形式展現,而且這些成果經過匯總、校正后最終要編制成冊,與縣(市)、鄉(鎮)相關部門共同分享。學生的綜合實習成績由導師根據學生的工作量、實習態度、實習成果審核情況等評分。同時,導師對綜合實習的指導也要以工作量的形式記入當年的考核結果。從1996級學生開始,浙江農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每年組織一次為期半個月的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綜合實習。迄今為止,先后有707人次參加了綜合實習,足跡遍布浙江省24個縣(市)的96個鄉鎮、192個村、3 840個農戶,累計形成300余萬字的文字資料,并建立了擁有豐富的農戶調研數據的相關數據庫。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綜合實習使學生在基層開展調查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和提高了主動發現問題、多渠道分析問題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專業綜合應用能力得到明顯的加強。以科研訓練、學科競賽和專業協會活動為特色,凝練自主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心理學家洛溫菲爾德(L.Lowenfeld)認為,創造力主要包含問題的敏感能力、想象力、隱喻思維能力、發現缺失信息能力、注意問題不同方面的能力等8個方面[16]。這些特征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界定十分密切,所以筆者認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其自主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浙江農林大學為學生開展創新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空間,實施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組織開展了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業廣場活動。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專門為參加相關創新項目的學生安排了導師,保證參加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的學生在選題、項目申報、調查、實驗、論文撰寫以及項目評審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導師的指導;同時,也為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的學生配備了導師。導師在指導學生參賽的過程別注重與其他學科的交流,在一些關鍵環節和重要節點上與學生一起攻堅,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近年來,浙江農林大學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全國林業經濟論壇、全國大學生林業經濟研討會等學科競賽和學術活動的學生人數逐年攀升。此外,由浙江農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帶頭人指導創建的大學生林業經濟研究協會、“三農”研究協會已成為匯聚興趣相近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培養特色人才的基層組織,進一步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根據Prntrich等學者的研究,筆者從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元認知能力、學習策略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創新突破和思維訓練能力3個方面,對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導師制的實施成效進行分析,以期為更好地開展本科生導師制提供借鑒。強化學生的內在動機,提高其元認知能力內在動機因素主要包括興趣、價值觀、自我效能感和目標定向等,對人的行為有積極的推動作用[15]。通過實行輔導員和班主任相結合的導師制,對大學生的情感、心理進行積極的引導,有利于幫助低年級學生進行角色轉化,引導其適應新的環境,促使其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同時,通過加強對高年級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規劃的指導,幫助其確立成長、成才的目標以及正確的職業目標和方向。元認知能力是指時間和努力的自我管理能力、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以及自我監測和評價能力[17]。內在動機性因素對學生的行為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并與元認知能力有著很強的聯系。學生在遇到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時,通過主動尋求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幫助,可以有效地疏解自己的情緒,從而逐漸提高情緒自我調控能力。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職業規劃,可以促使其進一步明確階段性的學習目標。通過“朋輩督導”和學生定期匯報等形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監控和評價能力。引導學生使用學習策略,提高其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浙江農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學習資源的能力顯著提升。中期論文制度和畢業論文制度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調查、論文撰寫等專業能力,使學生掌握了全面、快速和有效地查閱并篩選文獻的方法;同時,在論文撰寫中強調運用邏輯思維和數學工具分析問題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以學業救助等形式靈活解決各種問題,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2007—2011年,浙江農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論文入選校級優秀論文的達12篇,畢業論文的優良率達41.24%;同時,學生在校期間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篇,論文撰寫能力顯著提高。通過實行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綜合實習制度,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運用社會性資源的能力有所提高。以問卷調查、訪談和二手資料搜集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獲取信息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進行農村調查的能力和水平。在基層實習期間,學生掌握了與基層群眾交流的有效方式,增強了從當地相關部門收集農林類信息的能力,豐富了甄別調查信息真實性的方法。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先后受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等政府機關、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參加了多次基層調研。例如,2009年4月,受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委托,10名學生參加了在浙江省義烏市、江山市等5個縣(市)的農村進行項目調查;2010年7月和2011年7月,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及其績效評估”課題組分別選調18名學生擔任調研員,赴浙江、安徽、山東、云南等4省9縣市的林區進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調查。在上述調研過程中,學生均受到了專家、教授的一致好評。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提高其創新突破能力認知策略特別強調批判性策略,注重創新能力的提高。創新能力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表現。浙江農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參與科研訓練項目、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等,創新思維得到不斷激活,創新意識進一步提高。科研訓練項目和學科競賽都是具有一定科研周期的活動,包括科研團隊的組建、科研方案的制定、科研難題的攻破等,需要充分發揮團隊成員各自的優勢,要求學生必須注重全局和要點、凝練創新思維、運用合理的策略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意識上的突破。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有多名學生獲得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林業經濟論壇一等獎等榮譽。2008—2010年,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成功申報科研、創新項目共24項,其中省級項目6項,占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申請到的省級創新項目的54.55%;同時,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完成的“浙江省公眾生態服務支付意愿調查”等多個項目被評為校級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優秀項目。此外,大學生林業經濟研究協會和“三農”研究協會等專業協會作為學生開展創新活動的基層組織,通過開展各項活動,使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以活動為載體、以專業為特色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

作者:翁智雄 沈月琴 林建華 單位: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篇(2)

關鍵詞:實踐教學模式 教育創新 頂層設計 實踐教學平臺體系 質量監控與評價

Th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 to practice the educational model innovation to explore and to practice――Take 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as example

Niu Hongtai

Abstract: Constructs the higher education powerful nation under the Chinese popularity educational background,must first from promotio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btaining.But promotes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to have to rely on the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reform.Northwest farming and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inherits and develops glorious produces study grinds the close union the outstanding schoo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radition,from reform practice teaching obtaining,went out a new tim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ew pathway.

Keywords: The practice educational model Education innovation Top layer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system Quality monitors and appraises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646(2009)09-0001-05

1.農林大學本科實踐教學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近10年來,中國高等教育依靠合并、升級和擴招等措施的推動,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隨著辦學規模的快速擴張,教育質量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迫切需要通過有效制度和機制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進行建設和監控,確保其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為此,教育部于2001、2004年分別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其主旨是培養高質量的創新性人才。實踐教學作為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其作用已日益彰顯。2009年教師節前夕,國務院總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調研,并在該校聽了五節課,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座談。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特別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從國內外的比較看,中國培養的學生往往書本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還比較缺乏。這應該引起我們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比較重視認知教育和應試的教學方法,而相對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應該說,我們早就看到了這些問題,并且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但是為什么成效還不夠明顯?我覺得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于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育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革。我們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見的教育家來辦學,這些人應該樹立終身辦學的志向,不是干一陣子而是干一輩子,任何名利都引誘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獻身于教育事業。我們正在研究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就是想通過改革來努力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縱觀全國高校的實踐教學現狀,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培養創新性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1.1 實踐教學普遍不足,學生動手能力差。這一則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二則由于中國的基礎教育設施普遍不足,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多數沒有動手或很少動手做過實驗或參與實踐,基本上是“出了學校門,再進學校門”、在書桌上面度過的。

1.2 新入校的大學生和部分年輕教師,受中國教育習慣和傳統觀念的影響,普遍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對新時期實踐教學在培養創新、創造、創業“三創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導致實踐教學環節長期得不到各有關方面的足夠關注。

1.3 校內實踐環節多具封閉性、延后性和被動性。中國大學的校內實踐環節,一般都是成熟的實踐內容,且多為驗證性實踐,不利于學生綜合實踐技能的培養,加之社會需要的前沿技術得不到及時補充,造成體系封閉,新知識內容想要成為成熟案例,要經過較長時期的整理,造成信息延后。更有一些大學實踐教學內容多年一成不變,學生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夠訓練,長期造成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

1.4 校外實踐環節效率普遍比較低下。大學校外實踐環節的設置本身即出于校內實踐長期保持之不足,如果校外實踐環節能充分而完整地實施,就能夠完成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結合的人才培養需求。但自1999年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后,本科教育資源相對短缺,反映在實踐教學體系上尤為明顯。而且學生就業壓力大,實踐教學教師數量有限,造成校外實踐質量下滑,效率偏低,無法達到預期的實踐培養目標。

1.5 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實踐成本高。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開展與完成,需要有足夠的經費支持,而長期以來由于各大學實踐教學經費普遍不足,加上物價上漲等因素,致使實踐教學開支不斷增大,造成實驗室和校內實驗基地建設相對滯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不理想甚至難聯系,嚴重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穩定保障與提升。

1.6 未能構建起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原有的實踐教學各環節大多圍繞理論教學設置,成為理論教學的簡單驗證或重復,加之實踐教學安排分散,各環節之間缺乏科學、有效的銜接與整合。

1.7 實踐教學基地難以保證。一是一些實踐教學接受單位鑒于技術和管理的保密性,擔心學生會教學使其商業或技術秘密泄露,不愿接受;二是高校安排的實踐教學時間相對較短,與接受單位所要求的時間較長形成矛盾;三是實踐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接受單位正常的工作進程。四是安全隱患的存在和責任分擔不明確,導致實踐教學接受單位產生無形壓力。

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如何深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加快教學基地建設,促進大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是中國各高等院校需要認真面對和研究、探索的新課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以來,連續設立專門研究項目,資助必要的研究經費,開展此項研究探索與實踐,取得積極成效。

2.農林大學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探索

2.1 改革探索的總體思路。

面對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及其變化趨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充分認識到新世紀要求高校培養的本科人才不再是過分強調“知識型”為主的“專門化”人才,而是要培養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創新型人才。為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與實踐的著眼點是從深化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入手,以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為抓手,以提高大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改革探索的基本內容。

2.2.1 從頂層設計入手,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構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發揮實踐教學在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重要作用的體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和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探索構建了與理論教學體系密切聯系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大模塊(課程實驗、教學實習、科研與創新訓練、創業實踐)、十大環節(軍事訓練、課程實驗、教學實習、專業勞動、生產勞動、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畢業論文)、三個層次(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生產實踐)緊密結合且成龍配套的實踐教學新體系。這個體系的構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漸進的科學規律,又涵蓋了從課程到專業進而開展綜合實踐的全面實踐能力的培養。

2.2.2 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標,更新實踐教學內容。

①以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為目標,整合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氣象學等課程教學實習,形成生物學綜合實習。

②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工程意識以及適應現代化工程制造、研發為目標,全面開展“工程訓練”實習。

③以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為目標,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2.3 加大投入,統籌規劃,搭建滿足各層次各類專業需求的“三類”實踐教學平臺。

“三類”實踐教學平臺是,以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基礎實踐平臺;以滿足學生專業基礎與初步科研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專業實踐教學平臺;以加強學生綜合技能訓練與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綜合生產實踐平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具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優良傳統。學校在選址上充分利用楊凌 “三級”環境優勢,形成了旱地―半干旱地―水地三類實踐教學區分布,立足于西北干旱地區開展干旱半干旱農業研究,建立了干旱地區、半干旱地區以及水地農業實驗站,充分滿足了各類學生的專業實踐教學。隨著學校多學科格局的逐漸形成以及當今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現實需要,該校近年來又根據不同學科提出了“以生命科學技術改造傳統優勢農科專業”、“以現代工程技術提升傳統工科專業”以及“以社會科學定位觀測加強經管文法等專業”的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對已有的基礎實踐教學平臺進行了資源重新配置,提出了“立足校內、聯系區域、拓寬校外”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

2.3.1 立足校內、以滿足學生基礎實踐為目標,構建校內實踐教學平臺。

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系統整合各類實驗室,建立了語言、計算機、物理、化學、生物、遺傳工程、電工電子、測繪、微生物等9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和38個院級教學實驗室。初步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校內基礎實踐教學平臺。

② 在校內新建或改建農業與生命科學教學實驗園區、動物生產教學實驗園區、林學與園林教學實驗園區、工程訓練中心、新天地設施農業科技園、博覽園、社會科學定位觀測站等,以滿足不同學科不同專業學生的基本認知實踐教學和部分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

2.3.2 聯系區域,以滿足專業實踐為目標,構建了區域化實踐教學平臺。

西北農林科技大充分學利用學校位于國家唯一的農業高新產業示范區的區位優勢,積極加強與楊凌示范區的合作,為學生進入企業參與創新、創業訓練搭建了平臺。各學院根據學科和專業特點與對口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使學生就近進入工廠、企業了解生產實際,參與企業生產等全過程。目前在本區域內共建立了各類實踐教學基地31個。如該校機電學院與楊凌天工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共建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天工工業設計研究所”,該校動科學院與陜西省飼料廠、楊凌本香集團、綠方生物公司等13家企業共建了動物科學與醫學實踐基地,該校園藝學院與鼎天濟農公司、綠嘉農業商貿有限公司、新綠公司等企業合作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

2.3.3 拓寬校外,以滿足綜合生產實踐為目標,構建校外實踐教學平臺。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技術服務為紐帶,在學校所在地楊凌區以外分層次、分區域,按專業特點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目前已在全國16個省(市)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260個。該校充分利用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充足、學科專業覆蓋面廣的優勢,把學生的創業創新訓練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充分接觸生產一線,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和就業渠道,經風雨、見世面、增才干、長能力,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創新訓練真正落到了實處。

2.4 建立健全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

為使實踐教學真正發揮培養人才創新能力的目標,確保實踐教學質量與效果至關重要。為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建立了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規范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加強“過程監控”,以保障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農林大學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初步效果

3.1 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3.1.1 按照辦學指導思想和“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西北農林科技大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總體設計和改革。調整實踐課程學時、學分的對應關系,將實踐教學課程學時與學分對應關系由原來的18∶1調整到32∶1,同時加大實踐教學學時比重;課程實驗學時在32學時以上的單獨設課;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安排上,要求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比例不得低于30%,其中綜合性實踐不得低于20%。集中進行的綜合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科研訓練等,1周記1學分。實驗學時達到80% 的課程,按照實驗技能課程對待。并要求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程應占開設實驗課程總數的90%以上。與此同時,為了突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將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規定從2004級本科生試點、2005級全面推行本科生修夠創新與技能8學分方可畢業。

3.1.2 形成了與理論教學體系密切聯系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模塊、十大環節、三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

3.1.2.1 按照課程實驗、教學實習、科研與創新訓練、創業實踐四個模塊,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論文)、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軍事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等進行整合,作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大類課程之一,獨立設置了課程模塊,從而把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實處。

3.1.2.2 將實踐教學環節劃分為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生產實踐三個層次和“三個階段”,與人才培養的不同階段合理匹配。基礎實踐層次主要結合學生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安排,以課程實驗為主,重點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對科學現象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釋能力,主要在1-2年級完成。專業實踐層次主要結合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安排,進行教學實習和技能訓練,強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在2-3年級完成。綜合生產實踐層次主要結合專業綜合訓練、畢業論文(設計)安排,重點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意識、方法和基本技能,主要在3-4年級完成。

3.1.2.3 通過將軍事訓練、生產勞動、專業勞動、社會實踐、課程實驗、課程論文(設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論文(設計)等十大環節作為培養方案的大類課程之一,從而把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落到了實處。

3.1.3 系統整合課程教學實習,實施綜合化教學實習。將每學年第二學期末期與暑假定為“實踐教學周”,各專業一至三年級在實踐教學周至少安排1-4周綜合教學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實踐周數不得少于10周。

3.2 創新“模塊化”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必要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以培養能力為本位,以適應市場為原則,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為一體,建立“厚基礎、寬專業、強技能、多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一基本要求指導下,建立了課程實驗、教學實習、科研與創新訓練、創業實踐等四個實踐教學模塊。

3.2.1 課程實驗模塊按照實驗內容、性質及目標,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創新性實驗。

基礎性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重點對基礎科學各類課程中的重要定理、現象、過程進行驗證性和事實說明性實踐,從而使學生加深理解,增強記憶,牢固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同時兼顧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理科專業課程教學中,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礎性實驗。

綜合性實驗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核心,重點對基礎科學、專業技術科學各類課程中涉及的綜合性、實踐性、專業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安排綜合性實驗。在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對農學類、動物科學類專業生產課程教學實驗進行全面整合,開設了植物生產學和動物生產學綜合實驗,同時將生命科學類、食品科學類專業的專業生產課程教學實驗整合為生物技術綜合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師和學生普遍反映教學效果良好。

設計創新性實驗以學生為主體,實驗方案、過程、結果分析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以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啟發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創新能力。根據近年來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計劃及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生物技術類專業積極開展了設計創新性實驗。

3.2.2 教學實習模塊以校內外實習基地為載體,以更新實習內容為核心,積極探索各類專業實習教學模式。

3.2.2.1 整合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氣象學等基礎課程教學實習,實施生物學綜合實習。

增設綜合性強的生物學課程教學實習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該校將植物學、生態學、氣象學、土壤學以及動物學野外教學實習進行總體調整,實習內容由單純的植物學課程實習改為以植物學實習為主,包括動物學、生態學、土壤學和氣象學等課程的部分內容,形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實習。這樣既豐富了課程實習的內容,提高了學生學習、應用綜合性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節約了教學資源和教學成本。這一改革從2005年起步試行,2006年全面實施。2008年,該校共有農學、植物科學與技術、種子科學、植保、制藥工程、園藝、設施、環境科學、水土保持、資環、草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科學、林學、園林共17個專業56個班級1661人進行了這一生物學綜合實習。通過對這一改革進行跟蹤調查,教師和學生普遍反映實習效果很好。

3.2.2.2 全面開展“工程訓練”實習,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工程意識。

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要求,以培養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工程制造、研發為主和以培養非工科類學生的工程意識為主的工程訓練實習,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近年來在實踐教學內容改革中邁出的一大步。根據專業學科不同,該校對所有本科專業增加不同層次的工程訓練實習項目,并納入實踐教學環節,每周記1學分。將工程訓練分為甲(4周)、乙(2周)、丙(1周)三個層次,其中甲層次主要面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機械工程類工科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制造、研發能力為主;乙層次主要面向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非機械類工科專業,以培養學生工程操作和一些工程制造能力為主;丙層次主要面向非工科專業進行認知實習,以增強學生的工程意識為主。

3.2.2.3 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培養和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為目標開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環節上得到有效延展和深化,逐步扭轉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講授、輕實踐教學的現狀。結合該校的實際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點,以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大規模的假期主題式返鄉社會實踐為主要形式,要求緊貼社會現實生活和當前國內國際形勢,以研究和服務“三農”為核心,充分利用寒、暑假這兩個假期,組織學生進行大規模的返鄉社會調查,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這個廣闊的天地中深入調查、參觀訪問,從事各種服務和生產勞動。為了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落到實處,該校在培養方案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獨立設課,設為3個學分,同時形成了“社會實踐以學校為主導,校園實踐以學院為主導,課程實踐以教師為主導”的工作機制。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調查、撰寫報告等不同環節,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同時提高了大學生的國情意識和人文素質。

3.3 全面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研訓練、生產實習、專業勞動、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科技創新等教學活動的安排,鼓勵學生創新實踐,通過教師專門指導、參與教師的科研、推廣、社會服務活動以及在生產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從而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科研與創新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近幾年的畢業論文(設計)指導中,在確定一名主要指導教師的同時,配備了一名科研指導教師,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參與教師科研或推廣活動的比例由原來的不足20%達到了目前的70%。

該校還將學生參與實踐創新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推行“創新與技能8學分”制,即學生必須通過參加課外科技創新、科技競賽、發明創造、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等活動修滿8個學分方可順利畢業。

為了更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實踐創新熱情,該校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從2007年開始,該校每年設立科技創新基金100萬元,資助500個校內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2007-2008年該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資助80項,獲批教育部資助經費60萬元,學校配套資助100萬元,參與項目的學生人數為160人。2001-2006年期間共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651項,資助金額210萬元;2003-2006年設立校內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為397項,資助經費總額為54.9萬元。這一措施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2005年以來學生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科技研究論文700多篇。

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初步取得良好效果。如該校最近幾年生物技術專業學生保送、考取中科院系統和綜合性大學的比例穩步上升。2008年生物技術專業(不含基地班)45名學生具有保送研究生資格,創歷史新高,占2005級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總數(不含基地班)的34%;占該校生命科學學院保送學生總數的49.5%,占全校農理科保送生的9.6%,居農理科專業首位。2008年生物技術專業有2名學生被保送到浙江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5名學生保送到中科院系統。生物技術保外學生占生命學院保外學生總數的63.6%,占全校農理科保外學生總數的43.8%,位居該校農理科專業第一。2008年生技052班考研率為90%,上研率為72.7%,其中985、211院校和重點科研單位占到91.6%。2006年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27篇,占該校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總數的55.1%。其中張軍林同學以第一作者發表研究論文4篇,合作發表研究論文4篇。2007和2008年生物技術專業主持和參與“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項目”的學生占生命學院主持和參與學生總數的56%;主持項目數占生命學院主持項目的55.6%;系統的理論與實驗體系和扎實的實驗素質與技能使中科院及許多綜合型大學的同行們感到難以置信,積極認可了該校學生的培養質量,從而使該校學生在名校學生云集的復試過程中脫穎而出。馬慶林同學報考南開大學微生物學專業,初試排名十一,扎實的實驗技能使其復試排名躍居第一。畢引歌同學報考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組織再生專業,初試排名第五,復試過程中她針對導師的提問對答如流,復試排名位居第一。李馳同學報考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學專業,初試排名第六,由于她出色的表現,最終復試排名第二。

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為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提供條件。各專業均建立了創新實驗室,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帶項目進行科學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制定了《教學實驗室開放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開放的內容和范圍,按照協作、共享的原則,對全校各類教學實驗室進行開放式管理,開放范圍覆蓋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不同學科。各實驗室在不影響正常實驗教學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驗場地、實驗材料、儀器設備、實驗技術支持、安全防護措施等,同時配備了一批業務素質高的實驗隊伍。實驗室實行定時開放和預約開放,學生可根據實驗內容自行確定時間并進行預約。同時,學校要求有條件的科研實驗室也實行開放式管理,允許學生帶項目、課題進入開展試驗研究。通過實驗室開放,實現了資源共享。

3.4 有效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創業實踐模塊是一種最能體現創業教育特點和性質的模塊。通過設置針對性、操作行性極強的創業設計、企業運營的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利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的契機,開展創業計劃競賽活動,同時,利用該校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以及科研和科技產業優勢,聘請創業指導教師,加強產學研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將企業項目納入人才培養過程,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生產,實現學習與創業結合,積極推動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和創業活動。

3.5 構建“專家指導學生,學生指導農民”的新型實踐教學機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全國第一所由教學和科研單位合并的學校,學校具有獨特的科研、科技推廣與社會服務傳統和資源優勢,建立有白水蘋果、閆良甜瓜、秦嶺北麓(眉縣)獼猴桃、西鄉茶葉、安康水產、清澗紅棗、山陽核桃板栗等9個科技推廣試驗示范站、50多個科技示范基地和36個專家科技推廣大院。學校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和特色,探索出了一條“專家指導學生、學生指導農民”的實踐教學機制。通過積極與學校推廣處、科研處合作,組織學生深入科研推廣站、基地、大院,參與科研推廣活動,使學生的實踐教學與科研、科技推廣活動緊密結合,讓學生充分參與生產實際,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然后通過自己的實踐再去指導農民和相關企業等。目前我校農科類專業的學生基本都能與學校的科研推廣基地形成對口關系,形成了學生從知識、理論到實踐再到生產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

3.6 建立了實踐教學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加強質量監控,為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長效機制打下堅實基礎。

篇(3)

參考文獻:

[1]黃核成,余劍耀.農林院校藝術教育的現狀及措施[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14(3):311-314.

[2]高秦嫣.對加強農林類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3):233-234.

[3]蘇暢.農林院校藝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4):17-19.

[4]錢學敏.錢學森談科學藝術與創新思維[J].華中建筑,2003,21(3):9-21.

[5]王蓮英.成立中國插花花藝專業教育機構勢在必行[J].中國花卉園藝,2012,(21):30-31.

[6]汪勁松.談在大學生中開設《插花藝術》課程[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5):55-57.

參考文獻

[1]王蓮英.中國插花藝術發展簡史[J].中國園林,2006(11):44-48.

[2]謝婕.淺談在師范院校中開展《插花藝術》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3):208.

[3]汪勁松.談在大學生中開設《插花藝術》課程[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3(5):55-57.

[4]姚霆.綜合性大學開設藝術賞析公選課程的重要性[J].課程新思路,2013(12):35-36.

[5]張虎,孫莉,吳冬.《插花藝術》項目課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36):18301-18303,18318.

[6]袁菊紅.多科性大學中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39(20):12627-12628.

[7]胡軍,張淑梅,張詠新.《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報,2010,12(1):55-56.

[8]吳麗君.《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和實踐改革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2(4):184-185.

[9]吳鐘鳴.高校公選課程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高教高職研究,2011(30):202-203.

[10]羅凱華.確立公選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科學地位[J].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0(11):13-14.

參考文獻

[1]謝婕.淺談在師范院校中開展《插花藝術》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3):208

[2]何黎明.“插花藝術”教學實踐現狀和發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9):186~187

[3]錢錦、馬玲.《插花與花藝技術》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科技信息,2010(32):184

[4]胡軍、張淑梅、張詠新.《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5]岳敏、施芬.高等農業院校“插花藝術”課實踐教學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12(1):73~76

[6]李福東.現代插花及其審美教育價值[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87~90

[7]吳麗君.《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和實踐改革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2(4):184~185

篇(4)

基于生態化校園,構建生態學教學、科研2個平臺

從客觀的角度看,“生態性創業型大學”目標的進一步實現需要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較大規模的平臺。因此,浙江農林大學基于生態化校園,努力構建生態學教學、科研2個平臺。學校校園內有針葉林、竹林、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擁有具有代表性的各種植物群落類型和多種生境類型。學校依托東湖校區豐富的資源,建成了有2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生態學學科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園條件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和生態定位觀測點,重點建設了生態學本科專業和生態學碩士點的生態學教學平臺;同時,建設了以國際生態研究中心和校內科研創新平臺為重點的生態學科研平臺。把校園建成生態學教學、科研、科普基地,既安全又經濟,還便于長期的定位觀測和資料積累。生態學教學、科研平臺建成以后,師生可以結合受控實驗研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區有代表性的植物種的生態適應性和生態功能,研究各種森林群落的特征與生態功能,研究各種生境與生態因子間的關系,研究各種植物和景觀類型的生態功能等;同時,可以把相關的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成課程教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與科研的互相促進。此外,通過生態學教學平臺的建設,可以積極爭取教學資源,包括師資力量、實驗用房用地、實驗儀器、校內塑料大棚、野外觀測站等;通過生態學科研平臺的建設,可以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研究項目、研究經費、研究設備和研究場所等。浙江農林大學在建設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和生態定位站的基礎上,建成了擁有一流設備和領先技術的集生態學開放性實踐教學、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化校園綜合基地,以適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需求。

基于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開展“3期式”重點指導

導師為每個學生安排任務,指定論文研讀期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獨立查找文獻,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重點進行實驗設計、儀器操作方法以及數據檢查和處理技術的指導。這一階段讓學生在參與科研工作的過程中,掌握收集、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后期,重點進行科技論文寫作知識與技巧的指導。這一階段除了要在原始數據處理、作圖制表、論文寫作、多媒體制作等環節加強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之外,還在數據分析與討論環節指導學生凝練創新點,以提升本科生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基于研究生的基本理論應用,探索“4段式”課堂教學

篇(5)

Abstract: Growing factors of academic, career, life and the others, impacting on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which will undoubtedly produce changes in thinking which sometimes make them fall into confusion, and even lead to se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aking the form of the questionnaire from the academic, employment, marriage,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reason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explores the way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of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 through colleges own functions and students self-education, providing constructive comments for effectiv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work in new times.

關鍵詞: 女研究生;心理;農林;高校

Key words: female graduate students;psychology;agriculture and forestry;university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7-0220-02

0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研究生數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而女研究生作為其中的高素質知識群體,在畢業后將走上重要崗位,肩負起社會重任。她們的心理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其成才和發展,從而影響到社會發展的進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在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來,而高校研究生教育亦應把加強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任務之一來抓。

1女研究生心理問題研究現狀

近年有資料顯示,部分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問題,甚至出現因嚴重的心理障礙而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2006年2月,華南農業大學一周內有3名學生自殺,其中兩名是女研究生;5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一名曾獲象征人大最高榮譽“吳玉章獎學金”的女博士生從宿舍跳樓身亡;5月24日中科院福建省物質結構研究所一名女研究生寫下數萬字的遺書后跳樓自殺。2007年5月15日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一名研究生三年級的女生,因畢業論文不順而跳樓自殺;5月16日中國人民大學一名女博士生跳樓身亡……

象牙塔內頻發的悲劇引起了心理學家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關注,一些學者對此作了相關研究和探討。趙殿軍[1]等對全國40處院所的在讀研究生進行了心理、體質兩方面的測試,發現30%的在校研究生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女研究生心理障礙的發病率遠高于男生。鐘向陽,李梅[2]采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卡特爾人格問卷(16PF)對華南地區某農科高校249名女研究生進行了調查,認為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視,人格的培養和完善有利于促進其心理健康。本文對北京林業大學800名農林學科女研究生進行了學習、生活和擇業問卷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0份,回收781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770份。調查結果表明:91.9%的女研究生認為研究生生活存在壓力,其中35.6%的受訪者認為有很大壓力。她們普遍表現出對未來發展的擔憂,并由此已帶來一定的心理障礙。

2女研究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在此次調查中,針對農林類女研究生壓力來源問題(多項選擇),選擇“就業壓力”的人有76.0%,選擇“科研實驗不順利”的占60.0%,選擇“感情問題”的有24%。資料表明,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依賴心理、自卑心理、抑郁心理、嫉妒心理、虛榮心理、安逸心理、求全心理、矛盾心理等[3]。

2.1 學業壓力研究生階段的學業壓力比本科生階段更重。一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調查表明,研究生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心理問題發生率較高。在研究生階段,由于她們的學習、生活方式以個體為主,缺乏群體行為和活動,形成了從宿舍到實驗室或圖書館的特殊的學習、生活模式。女研究生的學習壓力很大,還源于適合她們的學校文體設施相對較少,業余文化生活單調,她們所能接觸到的新鮮事物相對有限。另外,很多農林類學術論文的試驗數據是需要通過一至二年的實驗周期才能獲得,在相對有限的三年研究生學習階段,他們既要完成正常的課程學習,又要潛心科研實驗、發表學術論文,同時還要撰寫畢業論文、準備畢業答辯、考慮求職擇業等等。

2.2 就業壓力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在2007年8月21日同濟大學舉行的“2007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開幕式上透露,目前我國已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總數超過150萬人,在校研究生數量達到了110萬,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研究生大國。

研究生擴招和絕對數量的遞增使得研究生就業市場的“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情況不復存在,研究生畢業可以挑選的職位越來越少,就業壓力逐年增大。而社會性別文化又制約著女研究生和勞動力市場的雙向選擇,女研究生和勞動力用人決策者共同生活在社會性別文化之中,個人和群體都受到社會性別環境的影響。在擇業過程中,“性別歧視”、“年齡嫌棄”和“專業劣勢”等瓶頸都成為農林類女研究生就業焦慮心理的焦點。更有一些用人單位情愿招專科男生也不招女研究生的性別歧視,使女研究生付出的高教育成本無法得到相應的教育收益。女研究生對教育成本與收益的理性思考使她們產生了“前景不佳悔當初”的不平衡心理,很多人開始焦慮、抱怨,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畢業班研究生的發病率明顯高于低年級的主要原因正源于此。本次調查顯示,56.0%的女研究生對未來就業形勢看憂,認為就業愈發困難;僅有二成的受訪者能夠面對就業做到“胸有成竹”。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48.1%的女研究生選擇“先就業后擇業”,28.1%的人選擇“繼續求學以待發展”。當“預想工作與實際不相符時”,40.0%的受訪者愿意“湊合著先干”。

2.3 婚戀壓力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女研究生,社會壓力對她們來說也很大,特別是很多女研究生到了結婚生育的年齡,迫于多方壓力不得不急于尋找結婚對象。受中國五千年傳統思想影響,在擇偶取向方面,女性從自己的文化層次、家庭、職業性質、社會地位出發,在本層次和上層次擇偶;而男性一般從本層次和下層次擇偶。女研究生相對來說處于社會地位的較高層次,這樣使得高層次的女性向上擇偶的范圍較小,從而加劇了高層次女性的擇偶難度[4]。而對有生理缺陷或家庭困難的女研究生而言,還易產生自卑心理。

2.4 經濟壓力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的貧困人數將近300萬,比例占到30%,特困生比例已達到10%-15%。農林院校研究生更是有相當大比例來自貧困地區。隨著研究生收費制的實施,很多的研究生不僅沒有生活補助,還要交納高額學費,對于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自費生來說其生活壓力是可想而知的。以北京某林業高校為例,其研究生學費為5000~8000元/年,住宿費約為1000元/年。而該校貧困研究生比例接近20%。很多研究生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在學業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到社會兼職。本次調查的人群中,有52%的女研究生都有過社會兼職的經歷,但56%的受訪者認為兼職對就業幫助不大,僅是為了減輕經濟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會閱歷。出去做兼職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經濟問題,但同時也增加了學習壓力,以致身心疲憊,抑郁、焦慮的情緒也隨之產生。

3建議與對策

影響農林院校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諸多因素表明,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其不同的形成原因。因此對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須有的放矢、對癥下藥[5]。尤其是要努力促進個體的健全人格和心理適應能力的發展,這可以從教育者和女研究生自身兩個方面尋求對策:

3.1 發揮高校自身職能

3.1.1 建立專門針對女研究生的高校心理咨詢機構農林類女研究生所獨具的心理特質決定了該心理咨詢在內容上的特殊性,這種專門機構的建立會使心理咨詢更具有針對性。社會適應不良和人際交往障礙是引發她們心理焦慮的根源,所以要對她們進行社會適應和人際交往技巧的輔導。對農林類女研究生進行正確的愛情觀和職業觀的輔導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要使她們了解愛情和事業的關系,正確地對待戀愛中的挫折。高校研究生實施二級管理以后,可根據實際條件設立校院兩級高校心理咨詢機構),并配備專職人員(如:北京林業大學除配備有校院兩級心理咨詢師外,還在各研究生班級設有“研究生心理委員”),通過心理咨詢機構采取女研究生個體咨詢和集體咨詢等靈活多樣方式進行有效的職業咨詢和就業指導。2004年,全國首家少女性傷害心理援助熱線――“四月天心理援助熱線”正式開通,這家設在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內的援助機構,四年來為校園內外那些“保持沉默”的不幸女性提供了傾訴之處,治愈了心理傷楚。

3.1.2 培訓專業化研究生思想工作的輔導員隊伍在提升高校專業心理咨詢人員素質的基礎上,要同時對從事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輔導員隊伍進行相應的心理咨詢培訓。經過培訓的研究生輔導員可以輔助心理咨詢人員開設心理輔導與咨詢課,提高女研究生對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識水平;通過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時時關注女研究生的心理變化;通過定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與檢測,開展常規性心理咨詢來改善高校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

3.1.3 明確農林學科專業特色和優勢,鼓勵女研究生積極投身社會高校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緩解研究生的外部壓力,如改革研究生收費制度,加大獎助學金發放比例,進一步改善研究生學習和生活條件等[6]。對于農林類院校而言,還要加強學科專業特色教育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克服部分學生因社會需求局限性所帶來的“專業劣勢”的自卑心理。本次調查中,有48%的農林類學科女研究生認為所學專業沒有前景,僅28.1%的人認為有一定前途。社會是最廣闊的學校,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積極組織并創造條件,使其廣泛參加社會實踐,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獲得社會性支持,從而實現農林專業女研究生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理解與溝通,舒緩內外心理壓力,最終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繼續推進研究生畢業生參與村官、支教項目外,北京市還于2007年啟動了博士博士后基層掛職鍛煉工作,每年選拔即將畢業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到北京市基層單位掛職鍛煉。2007年和2008年北京市分別有361名和610名博士和博士后成為掛職人員。農林院校女研究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發揮專業所長,積極報名掛職鍛煉,提前接觸社會,融入社會。

3.2 發揮女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

3.2.1 樹立理想自我,提升現實自我問卷調查顯示,僅有11.9%的女研究生能在有心理壓力時主動去調整自我心態。以女研究生擇業期望為例,64.0%的受訪者選擇公務員和高校教師崗位,72.0%的人選擇畢業后留在北京、上海工作。面對未來就業抉擇,14.0%受調查的女研究生“茫然失措”,24%的人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觀望思想,只有不到半數的人能夠主動需求機會,積極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正確認識自我、形成正確自我意識是樹立正確理想自我的基礎。女研究生主要是通過自我比較來認識和正視自我。樹立正確的理想自我最為重要的是要熟悉和了解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理想自我的確立尋找合適的社會坐標和人生坐標。其次,要努力提升現實自我。提升現實自我是女研究生不斷修正現實自我的行為和相應的心理活動,使之朝著正確理想自我的目標發展。既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又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服務,勇于承擔歷史責任,為他人和社會服務、為國家和民族作貢獻。

3.2.2 構建心理適應機制農林院校女研究生在挫折面前應采取積極樂觀的態度,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把挫折當作生活閱歷的一部分,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校期間多與人交往,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形成合理的生活學習節奏,建立相應的心理適應機制,對于及時克服消極情緒,轉移目標,轉換行為,重新取得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次調查中,68%的女研究生表示,通過參與社團俱樂部、觀看電影、舞會等形式可以大大緩解內心壓力。

農林院校女研究生在心理健康問題方面有其特殊性,家庭和社會應該對此予以充分關注,以形成有利于女研究生身心發展的優良外部環境。此外,心理疾病具有隱藏性和復發性。解決農林學科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要關注她們的內心動向,還要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只有內外結合,建立完善的高校女研究生心理咨詢體系,采取靈活多樣的應對措施,科學系統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其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殿軍,孫慶祝,薛嵐等.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身心健康狀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6):746-748.

[2]鐘向陽,李梅.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與人格的相關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3,7(7):69-72.

[3]羅斐悅,宋官東.我國研究生心理問題的現狀及其對策的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8(4):59-60.

[4]王暢.女研究生婚戀心理探索[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1):88-91.

篇(6)

關鍵詞:學科評估 學科建設 農林高校 項目評價

一、學科建設與學位評估

今天,隨著大學規模的增大,學科的規模也在增大,學科建設已成為學校工作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學科建設的狀況上根本反映和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水平、辦學特色、學術地位和核心競爭力。大學的優勢與特色主要通過學科建設水平來體現,一流的大學必定有一流的學科[1]。教育部先后于2002-2004年、2006-2008年和2012年在全國開展了三輪一級學科的評估工作,第一輪評估分三次進行(每次評估部分學科),共有229個單位的1366個學科申請參評。其中具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的學科基本上都申請評估;第二輪評估分兩次進行,共有331個單位和2369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三輪評估一次性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不包含軍事學門類),共有391個單位4235個學科申請參評,比第二輪增長79%。參評單位總體情況見表1[2]。

表1參評單位總體情況統計表

全國高校中,有363所高校的4166個學科申請參評,具有“博士一級授權”學科的參評率為80%。表2 各類學科參評情況統計表。

表2 各類學科參評情況統計表

該評估指標體系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主要構成是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等四個一級指標。第三輪評估指標設置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關注的”學生評價、論文評價、科研評價、特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倡導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

表3 本學科參評情況

二、突出學科特色,強化分類指導

高校學科建設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第 一類是經過長期建設已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學科;第二類 是經過努力,已基本接近國內先進水平的部分學科;第三類是已 有了發展苗頭的新興、交叉學科;第四類是還達不到應有水平的少數一般學科。第一類和第二類一般屬于學校的優勢、特色學科。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高校發展必須突出自身特色,以特色強校,以特色發展,以特色取勝[3]。特色辦學集中反映在學科建設上,學科的特色決定著高校的辦學特色。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圍繞“林業工程”一級學科進行特色建設,發展“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生物質能源與材料”二級學科博士點,和“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制漿造紙工程”、“生物質能源與材料”4個學術型碩士點。建立起以植物資源化學與生物質材料為特色,以林業工程學科為優勢,材料、化工、輕工、家具、新能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生物質復合材料、生物質能源、生物質工程材料、生物質吸附材料、生物質化學品、生物質清潔生產六個研究方向。構建一個以結構合理、特色明顯、整體水平較高的學科體系,進一步彰顯福建農林大學林業工程學科優勢。

三、挖掘現有問題,提升學科建設水平

從這次學位評估可以看出,全面貫徹落實以質量為核心,樹立注重質量的良好氛圍,淡化規模為導向的主要思想。因此,我院林業工程重點學科近年來雖然取得一定成績,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研究生數和高水平論文數也有明顯提升,同時畢業生已成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專家以及我省林產加工行業、制漿造紙行業、材料加工行業的業務骨干,但還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別是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含提名)和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一等獎還有待新突破;博士到海外高水平院校(研究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偏少;省級以上專業建設、規劃教材與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以及教學成果偏少等。因此,學院著力從海外和國內985大學引進優秀博士,通過出臺人才脫穎而出的激勵措施,形成大家齊心干事業、為學科發展做貢獻的良好氛圍。

四、調整成果評價模式,強調學科的社會服務能力

本次學科評估,邀請大量行業和企業人士及所有參評單位本學科專家對學科的社會聲譽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崇尚創新、重視質量、社會參與”的科研評價新模式。同時,在主觀評價部分增加了社會服務和學術道德等內涵。

兩年來我院專利授權50多項,但成果轉化極少。根據福建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要求,以提升我校社會服務能力為宗旨,學院大力支持和強調專利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鼓勵專利成果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著力推進我省竹木加工產業技術升級,以提高竹木利用率、竹木產品附加值、節能降耗為目標,開發新型竹木生物質材料并實現產業化;參與建設國家級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構建自主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創業育成一體化的新型農村科技綜合服務體系。學院為牽頭單位的“福建省竹加工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和“福建竹加工產業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建成國內有重要影響的產業技術創新重點戰略聯盟和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建成快速的竹加工產業科技服務網絡系統。通過技術服務企業幫助一些企業、總結一些經驗、鍛煉提升專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校在我省竹加工產業的統領地位及在全國的影響力。以科技服務的突出成效推動我校“林業工程”重點學科發展。學院在生物質材料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實力,具備承擔重點技術開發項目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發明專利,具有持續創新能力。

五、創新學術論文,營造學術論文的良好氛圍

這次評估首次采用“定量與定性、質量與數量、國內與國外”相結合的“多維度學術論文評價”方法。就是將論文“他引次數”及“ESI 高被引論文數”與最新發表的高水平期刊論文同時納入評價指標等,創立了學術論文評價的新質量文化。我院“林業工程”學科近兩年來發展較快,授權發明專利50多項,600多篇,被SCI、EI收錄的論文70多篇,其中Ⅰ區13篇,但論文“他引次數”不多。學院教師普遍使用定性理論分析,基本屬于個人觀點陳述型和經驗總結型,定量模型分析、實證研究和大規模的統計調查研究極為稀少。雖然我院學科建設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結果基本是具體學科經驗的總結;研究方法僅限于表層分析,研究深度不夠,得出的研究結論缺乏了更多的實證基礎,所進行深刻的理論分析、實證分析和統計調查的研究也不夠[4]。因此,營造一個素質精良的科技創新隊伍和堅實的學科基礎、良好的科研平臺基礎以及顯著的前期科研成效,定能促進我學科建設更上一層樓,并在生物質低碳加工、生物質化學利用和改性、生物質功能材料、生物質工程材料、生物質吸附材料、生物質復合材料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進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科技影響力。

六、創新學生質量,開創學生的新視角

此次評估是以改革人才評價方式,強調學生為本,注重在學培養質量與畢業后發展質量相結合的評價理念為模式。引入用人單位對“學生畢業后質量跟蹤評價”;新增學生派出留學、交流指標,鼓勵對學生培養的投入;引入教育部博士學位論文抽檢情況指標,促進博士學位論文質量全面提高。為提高學生質量,開創學生新視角,我院加強閩臺交流,與臺灣虎尾科技大學、嘉義大學、臺灣大學等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與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加拿大新布倫瑞克大學(UNB)、加拿大國家林產品創新研究院、英國皇家建筑研究院等國外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與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國內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并派博士研究生赴國外高校讀書。我院畢業生已成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專家以及我省林產加工行業、制漿造紙行業、材料加工行業的業務骨干。

綜上原因,根據學科發展趨勢,鞏固原有基礎,進一步完善人才 隊伍,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使其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我院將立足于海西經濟社會發展,以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契機,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基礎,以提升學科與研究水平為目標,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類資源,發揮學科特色與優勢,加強學科內涵建設,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促進人才培養質量和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水平提升。努力打造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升級版”,基本建成特色鮮明、人才培養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高、社會服務能力強的高水平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建淮.關于學科建設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1(7):20-21

[2]” 2012 年學科評估―0829 林業工程“,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3.4

篇(7)

作者簡介:李清玲,碩士研究生學歷,海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

關鍵詞:農林經濟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F303-4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可謂是最早開設的一個專業項目,其專業在我做發展過程中為我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也發生了變化,在今后的幾十年中,我國城市化建設會不斷的發展,所以這也就影響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發展生存空間。所以此專業教學體系要根據社會的變化來制定,使培養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現代的發展需求。

一、創新改革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

傳統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體系中,都是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學年來進行分配及制定教學體系的,其中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有課程專業內容實踐及綜合實踐等。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也在不斷的擴招,原本不足的教學資源更加拮據,使得部分實踐教學無法體系無法正常開展。這也就導致學生在進行實習實踐過程中沒有制度,只是走一個過程,使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并沒有達到預想的目的。

所以學校就要根據社會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和實踐中引進一些具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及設備,比如ERP系統、營銷管理系統等等,以提高學校農林經濟管理實踐教學的質量及效率。并且學校還可聯系社會的發展趨勢,科學的增加一些具有實踐性的課程,并且根據學校的經濟現狀創建合理的實踐教學基地,對農村及企業進行實習,以提高校內校外實踐教學的質量。在此基礎上還可創建科學、合理、完善的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創新改革完善的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體系。[1]

二、提高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不僅僅是依靠學生或者教師來完成的,它是結合學生、教師、學校及相關企業這三者的綜合系統,只有這三方都能夠積極對待,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學校可以和外界相關企業或者單位簽訂協議,將企業中的部分業務進行承包,使學校教師帶領學生根據企業所制定的要求來完成項目,重視項目的效率。企業能夠在此過程中有效降低項目的經濟成本;其二,學校可以要求教師的教學質量進一步的提高,對教師制定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并且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獎勵或者補貼,從而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及制動性;其三,學校可以對即將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選擇優秀的導師,使學生的每項實踐環節都有教師的指導,以小團隊的方式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強教師的責任心,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能力。學校還可建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創新科研基金,多多開設此專業的競賽活動,創建大學生創業基地,并且開展有效的法學生創業大賽,以鼓勵大學生能夠在學習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業及搞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及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2]

三、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改革實踐教學形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市場競爭也愈來愈激烈,高校在學生與社會這兩者方面的雙向選擇有著艱難的選擇,學生必須要通過實習實踐才能夠進入社會,而學生的實習實踐也是通過社會來進行的。所以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設計中,一定要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來進行,社會在變化的過程中其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創建一些全新的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可以適應這個社會。

1.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進入大二的時候,可以在專業課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的發展現狀增加一些實訓類的教學實踐內容。在大三的時候可以結合農業企業管理課程、農業企業營銷課程等一些相關課程的教學實習,創建并完善實訓基地,根據社會的發展來對實踐教學進行調整,創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實習體系。

2.完善實踐教學形式。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集農、經、管三者合一的特點,此專業也非常復雜。為了能夠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出應用型、綜合型的發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種科學的實踐教學形式。比如可以邀請城市農業企業中的相關領導及專業到學校進行專題演講,使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或者可以使專業學生到農村或者企業進行參觀學習,使學生能夠對此專業有進一步了解;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使學生對農業相關企業和單位進行調查和研究,幫助學生解決自身在實踐學習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也使學生能夠在大四的畢業論文中增加一些具體實踐內容。[3]

3.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中,不僅要突出此專業的培養人才的目標,還要符合現代社會對此專業人才的需求,并且還要使本專業的特色不流失。在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要掌握社會的發展趨勢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發展趨勢,使教學內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城市化建設、新時代中的農民經濟組織等等。全方面的考慮問題,這樣才能使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能夠跟進社會的發展進程,從而提高專業人才的競爭能力,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使專業人才更好的為地方及社會提供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影音先锋男人av橹橹色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后入到高潮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久久国内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男人边吃奶边做好爽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衣片 |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2021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99精品偷自拍| 国产我和子的与子乱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精华液|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老妇牲交videos|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欧美猛男军警gay自慰| 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免费观看黄网站| av天堂电影网| 韩国三级丰满少妇高潮| 熟女人妇 成熟妇女系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