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家庭倫理論文

家庭倫理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3 15:14: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家庭倫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家庭倫理論文

篇(1)

課題名稱: 儒家孝道與現代家庭養老

學生姓名:

系 別: 政治與法律

專 業: 思想政治教育

指導教師: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研究動態: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問題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各國學者開始對這個古老的研究領域給予新的重視,尋求各種解決方法,以面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主要有二個方向,一是以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多數學者選擇的希望通過發展社會養老即建立高福利的社會保障體系來解決老齡人口的養老問題,一是希望健全現有的家庭養老體系,輔助以社會養老體系,中國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這,主要希望發揚中國傳統的尊老、敬老的思想來促進家庭養老的健康、和諧發展,這方面較為突出的論文有有蕭振禹主編的《養老,你指望誰——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困惑》等,張懷承主編的《中國的家庭與倫理》等。他們提倡目前中國應繼續以家庭養老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通過對儒家傳統的孝道思想的繼承和發揚來達到家庭養老的健康發展。

選題的依據

孝道思想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這種孝道思想的影響,中華民族才形成了尊老愛幼,孝敬老人,贍養老人的傳統美德。據有關資料統計,2000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已達1.3億,占總人口的11%,根據科學預測,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將達2.8億,約占總人口的20%。顯然,我國正以驚人的速度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與發達國家不同,是在經濟相對落后的情況下進入的,時間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內用社會保障和敬老院來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終不太現實。家庭養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是我國養老的主要途徑。在這種背景下,探討儒家的孝道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敬老原則與現代家庭養老的關系,對于現代社會的進步發展,解決老齡化社會中的一系列問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選題的意義

a 從理論上看,豐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健康的養老體系

b 從實踐上看,對于加強家庭道德建設,推進家庭文明以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基本內容

儒家“孝道”思想與現代家庭養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內容

2儒家“孝道”原則的糟粕和精華

3現代中國的家庭養老

4儒家孝道的現代轉承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重點:在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儒家“孝道”的轉承

2、難點:理論分析,實證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華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驟:

1、收集資料

2、歸納整理資料

3、編寫寫作提綱

4、寫作論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

1、文獻研究法;

2、歷史分析法;

3、演繹歸納法;

4、分析綜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資料

2、對資料進行閱讀,分析和綜合

3、制定寫作計劃表

4、主動多與指導老師交流

進度安排:

1、2005年12月20日前確定選題

2、2006年1月16日前提交開題報告

3、2006年4月10日前提交論文初稿交指導老師審閱后進行修改。

4、200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2] 劉澤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反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版

[3] 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詮釋學》,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版

[4] 劉再復、林崗:《傳統與中國人》,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5] 辜鴻銘著,黃興濤、宋小慶譯:《中國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6] 杜漢生:《中國精神》,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7] 蕭振禹主編:《養老,你指望誰——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困惑》,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 武寅、石竣主編:《家庭倫理與人格教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9] 呂平主編:《孝經》,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國人口報》,1999年2月5日1版

[11] 張懷承主編:《中國的家庭與倫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

[12] 高成鳶主編:《中國的尊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 雜志:《中國哲學史》、《哲學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等有關中國哲學、儒學網站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注:此表由學生本人填寫,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檔,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篇(2)

[關鍵詞]醫療救助 人文關懷 社會工作實務 倫理困境 臨終關懷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0-0352-02

2013年12月,在“中國醫院社會工作及志愿者服務工作研討會”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管理局副局長周軍指出疾病治愈需要醫療和人文關懷,而醫務社工恰巧在政府指導、政策支持、行業推動、社會多方參與之下,成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補充,能夠以人性化救助對社會民眾健康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在實務領域,醫務社工面臨著多樣的倫理困境,以往的研究往往討論保密忠誠的困境,而較少關注醫務社會工作者內心處理的困境,本文試圖從社會工作倫理視角對醫療救助困境加以探討,分析其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

醫務社會工作,指在公共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機構中在社工價值觀的指導下,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論、方法和技巧,協助患者及其家屬解決因疾病而產生的社會和心理問題,增進人們對疾病的預防和保護意識,緩解因醫療而給患者、家屬和社會造成的壓力。簡言之,醫療社會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協助患者填補醫療缺口,消除因疾病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增強其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個人發展。與其它介入疾病相關問題的方法,如醫學診斷康復等不同之處在于,它有著獨特的價值觀、系統的、理論基礎、專業的工作方法。

醫療、衛生、保健事業是一項社會事業,治療疾病、恢復健康、心理輔導不僅包括一系列專業性的醫生診療活動,還包括一系列與診療活動配套的社會工作過程。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層和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保障事業的發炸,醫務社會工作逐漸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醫療救助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醫務社會工作的歷史

醫務社會工作最早出現在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各國正式建立醫療社會工作制度。美國早在1894年紐約ThePostGraduate醫院就首先聘用社工在小兒科服務。1905年,卡波特(Cabot)醫生超前、敏銳地意識到整體醫療理念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認識到社會工作者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的卓越貢獻,認為社工是臨床醫生的“專業伙伴”,他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聘請首位社工,標志著美國醫務社會工作制度正式誕生。如今在美國,幾乎所有醫院設有社工部,醫務社工根據醫院規模按比例配置,和醫生護士一樣是醫院的正式雇員。

中國自1921年美籍醫療社會工作者I.浦愛德女士在北平的協和醫院首創社會工作部后,全國各大醫院先后成立此類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中國在各醫學院校的公共衛生系里,增設社會醫療研究所(室),或在各類醫院、社區中開展醫療社會工作。在臺灣,平均每100張病床就有1名醫療社工師。1964年香港地區正式成立醫務社工會,開展一些醫務社工活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1983年在一些公立的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醫學康復機構中建立社工部。醫務社工對病人的精神心理、社會生活、身體健康等方面作出全面評估,建立個案,解決病人的問題。注冊醫務社工由社會福利署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科管理,為香港的病員及家屬服務。與美國、臺灣不同的是,香港的醫務社工并不隸屬于醫院,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為病人服務。世界各對醫務社會工作者都要進行資質認定,法律上承認這個職業方向,促進了醫務社工的專業化和職業化。

2、醫務社會工作的價值觀

醫務社會工作作為一個技術性比較強的實務領域,理所當然地遵循著社會工作地一般價值理念和專業原則“人道主義,助人自助”,而醫務社會工作者專注于健康醫療領域,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理念支撐。

(1)以人文主義精神為根本進行社會工作服務,在服務中體現醫學人文精神,幫助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

(2)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幫助解決患者同疾病相關的心理和社會性問題,提供社會支持系統,通過人際互動提高生活質量。

(3)具有全局觀念,將患者置于家庭,社區,社會層面去考慮。

(4)不斷澄清個人的價值觀,不斷深化自我了解,在服務實踐中更加認同自己的工作價值。

3、務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醫務社會工作實務,建立在系統的理論基礎上,以理論知識指導專業化活動。

(1) 疾病的社會學觀

疾病是一個復雜的社會過程,帕森斯認為疾病是社會偏差,倡導全面健康觀點。

(2)危機調適理論

當人遇到突發事件或者問題未能立即得到解決時,便陷入了危機狀態,急需進行調適,以恢復正常社會生活的能力,使得疾病不威脅社會的良性運行。

二、醫務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困境

實踐都在潛移默化地受著價值觀地影響,而一旦所處理的事情與價值觀沖突,就會直接引發倫理困境,“所謂倫理困境是指當專業核心價值中對專業人員要求的責任與義務發生沖突的情形;而社會工作者必須決定何種價值要優先考量”。而倫理困境分為以下幾種:

(1)由忠誠的沖突引發的倫理困境

醫務社會工作者有著雙重身份,一方面需要站在醫院的立場考慮問題,另一方面又要為患者的權益著想,當兩者利益發生沖突時,醫務社會工作者就需要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經過周密考慮后做出抉擇,忠誠于哪一方?

(2) 由“患者知情權”導致的倫理困境

(2)醫務社會工作者需要協助醫療機構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各方面的醫療服務信息,同時也要尊重患者對醫療過程的參與,維護患者對病情的知情權,而有時醫方不會向患者提供完整的診斷報告,或者是為了保持患者治療的信心,不得不隱瞞一部分實情。

(3)由“患者自主決定”引發的倫理困境

“患者自主決定”是一個基本倫理原則,來源于生來的尊嚴,我們在處理醫務社會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鼓勵他們決定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4)由先進技術引發的倫理困境

克隆、人工授精、試管嬰兒、代孕等先進技術給人類現有的社會規范、法律制度、倫理道德和親屬關系帶來巨大的沖擊。

三、個案研究

本部分將以本人介入的一次救助個案為例,分析醫務社會工作者的倫理困境。

1、調查立案

當事人小杰,男,1歲2個月,外來務工子女,患先天性心臟病,腦癱。父母均為農民工,薪酬待遇較低,并另有一女,小學三年級,小杰出生后,20天左右因發燒住院發現心律不齊,隨后在4個月大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花掉父母全部的積蓄,8個月左右因發燒引起腦部感染,被確診為腦癱,由于經濟原因,基本治療后回家休養,出現發育停滯現象,5月接近尾聲時,小杰嚴重抽搐,高燒不退,無法治療,遂通過社工聯系到了我們。

2、社會診斷與治療

安排小杰入住廣州市兒童醫院,在入院初步檢查后,被告知孩子患有罕見代謝疾病,治療意義不大,且確診該病需4萬左右,后期維持生命費用是一個無底洞,對于父母來說,無疑是一輩子的負擔。住院期間,我一直陪伴他們,約見主治醫生,協助照顧患兒,并求助相關公益組織,以及知名教授,得出相關診斷評定。

在相關醫療評定及建議下,我與父母進行了多次交談,談論話題涉及到治療費用、資助款項、診斷方式(腰穿lumbar puncture等對患兒創擊比較大的技術手段)、治療周期、親屬遺傳、家庭生活等方面,幫助家長(文化水平不高)分析解釋醫療報告,檢查醫療清單,做出客觀的利弊分析。

最終此項個案由醫療救助轉換為臨終關懷和家庭社會工作。因為醫療技術的限制,不得不放棄治療,因此,服務核心轉移到心理支援方面,服務對象擴展到所有家庭成員,姐姐的成長、父母的勞動、家庭的生活等都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點。

3、結案

于6月2日辦理出院,父母能夠正視孩子的生死問題,回家后,與我保持常規聯系,匯報孩子情況,我根據短信做出反饋,讓患兒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享受到一定的關懷,同時注意父母情緒的安撫,幫忙解決患兒離開后,父母回歸社會的問題(由于患兒長期需要照顧,母親在家照顧無工作,父親也無法正常工作,家庭月收入只有1500元,除生活所需外還需要供姐姐讀書),聯系一些維護勞工權益的機構,以期解決父母再就業問題。

4、倫理反思

首先,此個案屬于一個過渡性個案,在服務過程中,時間和廣度發生變化,由單純的醫療救助個案變成了涉及臨終關懷和家庭救助社會工作的混合個案。因此,也面臨混合性的倫理困境,作為一個救助者,本著人道主義的理念,卻不得不因為醫療限制,而放棄救助,感覺到希望和失望并存的一種無力感;是否要陳述自己的價值判斷,是否有影響患者及其監護人自主決定的嫌疑;是否需要轉變,以適應個案的發展,提供除醫療救助以外的其他服務。

四、總結與反思

醫務社工在醫療救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著倡導、教育和服務提供的作用,而醫療救助也是醫務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體系的重要領域,首先要營造醫療機會平等的氛圍,其次要將“患者”這一弱勢群體去標簽化,最終提供多方面的服務,進一步完善社會支持網絡,促進患者及其家屬的社會功能恢復。

醫務社會工作通過陪伴和服務,使得案主獲得內在心理的調適和滿足,滿足個人的需求,促進病人康復,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發揮社會功能,促進社會和諧。作為一個醫務社工,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病魔和醫療不公正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向患者、家屬以及社會傳遞正能量,在面臨倫理困境時,能夠根據價值序列做出最佳選擇,這一序列為:(1)保護生命(個人和社會的基本生存需要);(2)維護獨立性、自主性和自由;(3)營造平等的機會;(4)提高生活質量;(5)保護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隱私權;(6)講真話,并開放所有的信息渠道;(7)根據自愿接受的原則行動。

總而言之,醫務社會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作領域,而醫務社會工作者在實踐中不同程度上會遇到倫理困境,并需要根據個人知識和能力、實踐環境、患者情況做出倫理抉擇,這要求醫務社會工作者要在正確價值觀和倫理原則的指導下,根據受助對象和服務效率與效益做出綜合評估,結合多方案例,與專家商討,做出科學合理決策。

參考文獻

[1] Frank Loewenberg ,Ralph Dolgoff. Ethical Decision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M].New York:F.E.Peacock,1988:5.

[2] 安民兵,醫療社會工作的價值觀、理論、方法及其前瞻[J],衛生軟科學,第20卷第6期.

[3] 郭永松,吳水珍,張良吉,駱嘯,張曉紅,美國及中國港臺地區的醫務社會工作狀況及啟示,中國醫院管理,第29卷第2期.

[4] 馬洪路,醫療社會工作個案研究[J],社工方法.

[5] 馬洪路,醫療社會工作個案研究――劉某個案工作報告[J],社會工作個案研究,2008年第一期.

[6] 雷 默.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 [ M ] . 包承恩, 譯. 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

[7] 秦 燕.醫務社會工作[M].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57.

[8] 孫建麗.論醫務社會工作中的價值觀沖突和倫理困境[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總第364期.

[9] 宋歡歡,臨終關懷的社會工作介入及反思――以深圳市R機構公益項目為例,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畢業論文.

篇(3)

關鍵詞:西方德性倫理;理論化;復興之路。

1958年,安斯庫默在英國皇家學會的哲學雜志上發表的論文現代道德哲學公認為當代西方德性倫理復興的標志。德性倫理分為主張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和反理論化的德性倫理這些主張理論化的思想家包括努斯鮑姆!、斯洛特、赫斯特豪斯、大衛?威金斯、亨利?理查森等人。以反理論思潮著稱的德性倫理為何后期出現理論化的主張,其思想根源、理論意義何在,很值得探討。

一、復興的起點:理性的拓展。

如果說主張反理論的德性倫理主要起源于對康德主義的不滿,那么,主張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則主要起源于對功利主義的不滿。他們認為,善的多元性被忽視;理性僅僅被作為工具性的運用,即理性僅僅能沉思手段而不是目的;情感和欲望成為了非認知性概念,即它們常常在功利主義的哲學,尤其是經濟學論文" target="_blank">經濟學中被視為當然如此。努斯鮑姆等人試圖拓展理性的范圍,讓理性和沉思在我們的道德哲學和政治生活中發揮比功利主義常常所承認的大得多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重視理性,他們很喜歡訴諸亞里士多德,同時,對康德懷有同情之心,甚至希望綜合亞里士多德和康德。在這些方面,主張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學與主張反理論化的德性倫理學有著很大的區別。

其一,相信善的多樣性,批判功利主義。相信善的多樣性,是欣賞理性的德性倫理學家從亞里士多德那里發展而來的觀點。在他們看來,人類生活所珍視的善是多元的,不可公度的。友誼、正義、勇敢、謙虛等等?每一個,就其自身而言,對于行為者來說都是必須追求的。對它們的追求就是要把它們本身視為明確的有價值的目的,而不是作為實現更進一步的價值,如快樂和滿足的手段。

因此,這些思想家強烈地反對人類生活中善的可公度性,把它們當做獲得快樂或滿足的手段。因此,他們對功利主義進行了批判。在功利主義那里,功利?常常是某種單一的價值的最大化的觀念,在功利主義者看來,在生活中各種獨特的善都臣服于某種特定的并非某種其他類的善。同時,功利這種觀念還引進了自利的優先重要性。這些正是德性倫理所要反對的。

這些德性倫理學家反對功利主義主要在社會科學和公共政策方面,因為功利主義常常根據其效果論所構成的經濟學理論來引導社會公共政策,其思想完全與從德性倫理學所引導出的社會公共政策相悖。德性倫理學家們常常提倡在社會實施仁愛、關懷等德性,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如斯洛特提出了普遍仁愛的思想,希望在社會中推行德性正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關愛視為高于經濟利益的目標。他反對從功利論引導出的社會理論和政策。邊沁認為:一個行為是善是惡,只要考慮它的結果如何而定。

其所以是善,是因為它能夠引起愉快或排除痛苦;其所以是惡,是因為它能夠引起痛苦或排除愉快。從同一個動機,以至任何動機都可以產生善的、惡的乃至無善無惡的行動。功利論產生了相應的經濟學理論,認為政府與其將財政津貼直接用于福利事業或公共事業建設,不如將財政津貼交由大企業再陸續流入小企業和消費者的手段更能促進經濟增長。這種經濟學說的倡導者實際上就想要說明推行普遍仁愛動機事實上就是弊大于利,消減福利事業和公共事業有助于社會的發展。斯洛特認為:如果每個人包括經濟學家都不知道,冷酷無情的資本主義競爭要比人們相互之間更多地給予仁愛,尤其是同情窮人所帶來的結果,創造更高水平的福利,而認為資本主義的冷酷無情在道德上是比善良和憐憫更好的動機,這看起來就不符合直覺。當然,也許有些人會認為如此冷酷無情或許并不是件壞事。因為即使動機在道德上可恥,它的結果是好的,這絕不是有良知的人所希望看到的社會發展方式。正是對這種情況的分析和論述,斯洛特認為,好的效果并不能證明動機是善的。就此而言,德性倫理學在涉及社會公共政策方面要比效果論更有說服力和吸引力。

其二,理性能夠調節各種善之間的關系,并且把握最終目的。主張理性追尋的德性倫理很重視理性的作用,然而,這種對理性的重視與功利主義不同。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任何行為都要以功利、效果來評價,就必然要求對行為的后果有清楚的認識和預見,即重視理性的判斷力和明智的計算。功利主義是把理性作為實現功利最大化的工具,它臣服于感性的苦和樂這兩個主人的統治之下,本身并不能沉思最終目的。而德性倫理則認為,理性不僅作為工具來調節各種善之間的關系,而且它本身還能夠把握人生的最終目的,引導情感和欲望。

篇(4)

論文關鍵詞:儒家;責任倫理;天人合一;

責任,就其本意而言,是指個體對自身分內事務的體驗及由此引發的相應社會行為。它是社會成員以至人類群體之間關系形態生成與維系的重要前提。責任倫理實則是由馬克思·韋伯提出的政治倫理概念,是指人們在擔任某一社會角色并履行其角色義務時應承擔的責任,是一種主觀的行為道德準則。儒家責任倫理正是儒家要求人們在擔任社會角色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作為一種具體社會形態下倫理與價值踐行集中表達的倫理思想,儒家倫理思想必然被刻上了當時獨特的文化烙印,展現出典型的文化依存特征。儒家思想注重對倫理道德問題的研究,故有人把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稱為倫理道德型文化。這種文化突出了人。但又把人看作是從社會群體需要出發、維護社會群體生存的主體,要求人人都努力完善個人的道德人格,調節好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維持穩定的社會秩序。其中儒家仁民愛物、心憂天下的性命倫理之學,更是被奉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儒家所強調的“內圣外王”、“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士精神,“修齊治平”、“兼善天下”、“弘毅力行”的君子人格,皆關乎傳統儒家的責任倫理,這直接影響著中華民族性格的孕育與積淀。可以說,責任倫理思想是廣泛滲透在儒家傳統社會的日用人倫之中的。

探究中國傳統儒家責任倫理,有效甄別儒家責任倫理思想的主旨內涵與整體追求,要求我們必須認真求證儒家責任倫理產生的思想背景。本文認為,責任倫理作為傳統儒家心性學說道德理論的核心,與傳統的天人觀和倫理觀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先秦儒家所極力推崇倡導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在此基礎上構建的倫理關系價值體系,構成了儒家責任倫理思想的理論基礎。

(一)天人觀

對于儒家來說“天”是一種始終“形而上”的“超驗”存在,天被賦予了最崇高的地位,它是宇宙中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類的道德基礎和永恒的生命歸宿。《周易》有云:“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周易·乾卦·文言》)這是對周人“敬天”思想的進一步拓展,明確地表達了人之本性得自于天、天人相通的基本理念。正因為此,天作為人世的道義原型,“天”的周流運演規律,即“天道”,在源初意義上劃定了人之修為合宜性的標準,成為人類社會倫理秩序和個體內在超越性的基本邏輯前提,成為現實“人道”實踐的價值本源。¨儒家將“天人合一”拔高為道德境界,以天人同構作為“天人合一”的依據來探求個體人格與社會道德的統一,從天地之道衍生出立人之道,提出“天道遠,人道邇”(《論語·陽貨》)的新探索,將天道援引至人道。

孔子時代,天的觀念正處在由天道向人道過渡的階段。孔子一方面對天命保持了虔誠的信仰,主張人要順從天命,他提出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三畏說”,畏天命是最重要的觀念。另一方面,孔子又罕言神道而注重人道。實際孑l子對天命的窺探與體識主要涵蓋了“天道”和“人道”兩個方面,一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之天,以及從中衍生出的“天道”,二是義理之天,以及邏輯性推演出的“人道”。

孔子不僅僅是為了探求“天道”,更重要的是從“天道”中探尋“人道”,其終極指向是要賦予自然之天以人格力量,為人尋求生命關懷。孔子的“天道”就是其“人道”的邏輯依據,表現為“道法自然”。儒家學者中最早將天人關系上升至世界觀、本體論層面詳加論證的,當屬孟子。他大體擺脫了原來的天命論,而傾向于王道和人道的闡釋。他在談及個人修身問題時提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這就是說人必須發揮心思之能,才能了解人的本性,并由此上達天道。至宋明理學時期,張載在天人關系問題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題;程頤則強調“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二程遺書·第二卷上》)朱熹而后將其解釋為“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王陽明則是直接把先天之理置于人心之中,“仁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新合和暢,原無間隔。”(《王陽明全集·與黃勉之二》)以上各家雖對“天人合一”的理解各有側重,但在以“人道”配“天道”這一點上卻是大致相同的。

牟宗三曾斷言:“主體和天可以通在一起,這是東方文化的一個最特殊、最特別的地方,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西方傳統的自然法則和近代以來的自然權利法論強調人的自然權利,強調人身自由、個人尊嚴和支配自己行為的權利,即“天賦人權”。這使得西方理解的責任更多地是一種契約型的責任。而中國儒家文化信奉的“天人合一”理念,則為傳統儒家的責任倫理提供了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形成條件。亦正是這種“天人合一”使得世人培養了復歸天之正道并盡收天地于己的胸襟,以堅毅前行、不敢懈怠的態度,主動承擔起“仁民愛物”、照管家國天下的責任。無限延展的責任意識成為人之為人的根本特征。這就有效地解答了人為什么必須,并且能夠“修齊治平”的問題,同時決定了中國人的責任意識與行為主要不是依賴刑罰威懾,而是徑需向內求取,即“為仁由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經由修身而深造自得。

(二)倫理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天道運演的規律往往是予以承認的,但卻使其存而不論。孔子曾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茍子則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茍子·天論》)他認為恒在有序、化秩萬物構成了天道運行的基本特征。這說明儒家認為是人合天,而非天合人的。那么,如何能在天人“交相應”的過程中使“人道”得以參配“天道”?周人在深刻反思商滅周興的歷史經驗教訓后,得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尚書·蔡仲之命》)的結論,提出了“敬天保民”思想,從而改變了殷人只顧“率民事神,先鬼而后禮”的做法,實現了“人”的發現。而后儒家認為“德”作為天的精神體現,人可以取其精華消融于天地之間,與天地合德,至“天人合一”宇宙道德境界,從而實現天人價值的統一。至此,“天道”問題轉化成了“人道”問題,也即實現了從“敬天保民”到“敬德保民”的思想進化。

孔子在繼承周人開創“以德配天”傳統的基礎上,對禮樂制度做出了理論上的系統完善,提出了“克己復禮”,就是希望把處于人際關系中的個人予以道德化,把宗法制度下的群體關系予以倫理化,以恢復禮樂有序,天下有道的傳統秩序。于是形成了以樸素的血緣親情關系為基礎,以家族孝悌為核心,外推至君臣、社會、國家天下的一整套倫理規范。中國傳統家庭倫理設計是從確立家庭成員的身份倫理開始的,這一點集中體現在“禮”的精神中。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為人們制定了各種規范和準則,其綱領性的表述就是在《禮記·禮運》中說的“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但是民又存好惡爭奪相殺之心,“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禮記·禮運》)儒家認為只有以禮節制,才能使人守“義”,即在關系倫理中自覺遵守身份與角色的合宜性,進而使人道配于天道,實現理想中的“和諧”狀態。在儒家看來,個體若能夠做到貫徹禮義,維護并踐行倫理關系的綱常正道,其社會行為就是一種“善”的踐履,其人格也會達致“止于至善”的境界。孔子認為個人只有行為合乎禮義,才能修得君子圣賢的完滿人格,挺立于天地之間,故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日》)

儒家從天道運行規律出發,貫通天道與人道,以人道釋說天道,然后人道又本于天道,闡釋出“德”是作為精神形而上而寓于人心之中的實體,只有“以德配天”,通過修身成仁不斷自我超越完善并使之外化,最終實現自我在社會上道德完善的踐履,才能達到“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的“天人合一”的完滿境界。受其影響,儒家知識分子逐漸養成了一種“躬行仁義、修己濟世”的內在品質,并將其自覺運用于個體弘道修德的具體生活境遇之中。從而“舍生取義”這種處于西方文化邊緣的“非主流”心理品質,卻成為中國人責任人格實現的應然選擇。

從上述對天人觀和倫理觀的闡述可以看出,儒家學說不僅僅是為強調“天道”,更重要的是要從“天道”中探尋“人道”,其終極目標是要賦予自然之天以人格力量,為人尋求生命關懷。因此其意義不僅僅在于使人道與天道秩序相感通而連為一體,更重要的還在于使人對萬物負有了一種不可推卸的道德上的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感使儒家責任倫理有了得以返回現實生活世界的條件,并闡明人的道德責任既源于天理,又長于人倫,并延續于整個中華文明。

1.“仁民愛物”的仁愛精神

“仁者,愛人”(《論語·顏淵》)是孑l子仁愛精神的最直接表述。而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主張則可被視為仁愛精神的直接思想來源。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孟子也說:“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親。”(《孟子·盡心上》)當然,此時的仁愛精神還帶著“愛有差等”的宗法等級色彩,但也正是這種基于人的原始血緣親情而建立起來的真實、樸素、可信的仁愛思想,之后“在‘推己及人’的感性體驗和‘天人一體’的理性論證的辯證統一基礎上,成長為一種基于親情而又高于親情的偉大人類之愛”。

2.“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夫義婦貞”的家庭道德

孔子對周代禮制中的家庭倫理的改造主要體現在他通過對“仁”的闡釋,以人所具有的愛人之心作為禮之哲學依據,從而把作為周代貴族家庭中的“親親”、“尊尊”的倫理規范和下層百姓家庭中的古樸情感結合起來,為整個社會的家庭倫理找到了人性的哲學根基。他將普通百姓家庭中父母的舐犢之情加以升華,強調“孝”是子女、父母間相互關切、恩愛的真摯感情。在家庭中父親,子女有各自的家庭責任,做到“父慈子孝”才是親子之愛的生活情理。孔子將“孝”與“悌”相連,提升了“悌”作為家庭倫理在調節家庭中各成員關系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只有做到兄愛弟悌,才有可能做到“長幼有序”。在夫妻關系上,先秦儒家強調“夫義婦貞”,“夫義”包括對妻子的忠誠;而“婦貞”就是指作為妻子有守貞潔的責任。這些家庭道德也是家庭各成員應肩負的責任倫理,這種古樸的情感倫理成為改善、協調中國千百年來和諧家庭的劑。

3.“內圣外王”的王道信念

儒家以“仁”為本源,以“道”為標準,強調“內圣外王”,是為體現一種追求個人成仁成圣以及追求大同社會的道德理想主義。內圣外王的“本”是心性修養,內圣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外王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士往往經由“學而優則仕”的途徑,來實現自己“唯義所適”的道義責任。他們把“立德、立功、立言”作為自己的人生價值目標和理想追求,起點在自我,終點在政倫合一,以達致“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尚書·泰誓》)的高遠境界為己任,勇敢地擔負起濟世安民的王道使命。王道是儒家學者傾其一生努力追尋的社會政治理想。正是這種王道信念向內作用形成了儒家“內圣”人格品德,向外延伸發展出了“外王”政治實踐,并由此培養出了儒家知識分子“死守善道”的犧牲精神,構成了儒士社會責任意識的核心價值理念。

4.“心憂天下”的憂患意識

篇(5)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模式也反映了一個時展的特點并且與之相適應。關于社會學的論文題目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1社會學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優秀大學生社會學論文題目1.淺析大學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現狀

2.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行為的現狀研究--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為例

3.在華韓國留學生文化智力對文化認同的內隱影響研究

4.大學藝術與禮儀教育滲透研究

5.讀懂“90后”才能獲取真正的生力軍

6.高校學生自殺原因分析及對策

7.關于綜合性大學開設禮儀課程的探索

8.信任與公平:青年社會心態的區域比較

9.淺析生態社會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10.試論專業化.職業性社會工作推進的必要性與發展趨勢分析

11.高校“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幾點建議

12.民族院校家庭經濟困難生社會價值人際交往發展需求研究

13.民國時期女大學生婚姻觀研究

14.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訴求的課程實訓模式--以公關課程為例

15.“社區為本”的兒童保護服務本土化模式創新--以佛山市里水鎮“事實孤兒”保護項目為例

16.影視作品對當代大學生婚戀觀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為例

17.穗.港兩地青年學生的交流與融合

18.90后男大學生穿著行為分析

19.雙語教學在社會工作專業的應用性分析

20.羅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網絡大數據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進展

22.對高校經濟統計基礎知識的研究

23.統計學專業就業難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

24.基于社會認同理論的社工大學生專業認同研究

25.新常態下社會思潮的存在邏輯與新表征

26.大學階段數據分析師的培養研究

27.社會工作如何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

28.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現象的探討

29.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親環境行為探討

30.高職院校開設禮儀課程的意義探析

31.中國當代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

32.實踐性教學在女性學課程體系中的運用

3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聲望排序及變遷研究

34.基層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輔導改革初探

35.社會信任對網絡公民參與的影響--以大學生網民為例

36.“小組工作”方法運用于課堂教學的實踐報告

37.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

38.對高校禮儀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別意識與女大學生就業質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調查

40.國外青少年移動網絡通訊設備使用情況研究綜述

41.甘肅省大學生自殺意念與羞恥感.述情障礙.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

42.農村大學生“訴貧傷害”的社會學分析

43.癥結與解決:受懷舊風影響的大學生戀愛觀

44.關于提高開放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效果的探討

45.論大學生手機成癮行為的原因

46.家庭依戀模式對杏林學院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個案研究

47.當代女大學生性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

48.大學生親密關系暴力的相關研究評述

49.社會工作人才保障激勵機制研究--以南京市為例

50.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對大學生“低頭族”的啟示

51.湖北高校大學生社交媒體使用狀況的實證分析

52.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的調查與分析--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

53.改進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教學方法及其意義

54.信息化環境下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教學改革的研究

55.論當前我國社會的四種非理性文化心態

56.微時代環境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共同體”研究

57.信息技術女性用戶對信息技術設計的影響

58.關于高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滿意度評價

59.大學生親子關系與朋友關系的相關研究

60.常見校園犯罪的法律說明及其預防

法律社會學論文題目選題參考1.涉罪未成年人異地社會調查制度現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調查制度的司法對策--以廣州市的審判實踐為樣本

3.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理解與完善--兼論《刑事訴訟法》第275條

4.我國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別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險性調查的理念確立和機制構建

6.少年司法分立論

7.“打人命”:農村青年婦女自殺特殊干預的一般意義

8.校園虐童行為模式與預防對策研究

9.社科法學的知識反思--以研究方法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與女性的自由--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法學的主張及其影響

11.中國青少年網絡犯罪研究綜述

12.“封存”還是“消滅”?--評新刑訴法犯罪記錄封存條款

13.“罪錯未成年人新聞報道的權益保護與法律規制”研討沙龍綜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檢察辦案機制創新研究--以玄武區檢察院“協作式”辦案制度為視角

15.江蘇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實證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預防現狀為調研對象

16.社區服刑人員社會支持系統調查研究--以上海為例

17.我國少年司法的困境與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機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寬恕”在國家心理中的體現

20.司法社工職業的獨特性

21.論強制辯護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中的適用--以《刑事訴訟法》第267條為中心

22.我國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立法研究綜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學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區矯正

25.試論青少年法制觀念的培養

26.從性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學研究的未來課題

27.關注弱勢群體--女性主義法學的啟示

28.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觀及其啟示

29.青少年犯罪預防中的“兒童參與”--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證據適用的沖突與重構

31.兒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輕罪案件非刑罰化處理之構想--以刑事和解為視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別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中社會調查制度的實際運用與分析

35.論我國未成年人人格調查制度之完善

36.寬嚴相濟語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釋疑及完善

37.可能性與空間考量:精神障礙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會學視角下的男性自殺問題研究

39.論大學生犯罪是否從寬處罰及其完善

40.新時期重慶市青少年犯罪研判與對策

社會工作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1、家庭暴力問題解決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2、流動兒童城市適應性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會工作事務所中社會工作者的激勵狀況研究

4、社會工作視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問題研究

5、社會工作教育對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影響

6、關于最低生活保障與社會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災害社會工作的本土實踐:一種優勢視角的分析

8、社會工作介入農民工婦女社會支持網絡的服務研究

9、社會工作對自閉癥家庭的干預研究

10、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偏差行為矯治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11、醫務社會工作實習研究

12、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流失問題研究

13、整合式社會工作方法介入流動兒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軍休干部服務中的社會工作倫理困境研究

15、民辦社會工作機構運行模式研究

16、資源依賴視角下社會工作機構服務質量研究

17、社會工作機構資源動員模式研究

18、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際交往的探討

19、“三社聯動”機制推動廣州城市社區社會工作發展的研究

20、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能力現狀分析

21、社會工作機構人力資源管理滿意度調查

22、新形勢下沿海地區農村社會工作問題研究

23、傷殘人群社會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會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養老的模式研究

26、專業社會工作與中國社會治理相結合的探討

27、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社會工作介入

28、欠發達地區社會工作發展路徑探析

29、增權理論視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會工作個案幫扶途徑與方法研究

30、社會治理視角下新疆社會工作示范點的發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嵌入”公辦福利機構問題研究

32、青少年厭學的社會工作個案介入研究

33、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困境與倫理抉擇

34、從社會工作機構的成立看本土性社會工作的發展

35、社會工作視角下和諧醫患關系構建研究

36、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和整合

37、社會工作方法在改善醫患關系中的運用

38、資源依賴視角下社會工作機構服務機制探析

39、社會工作行業組織明確組織使命與發展道路方法的研究

篇(6)

關鍵詞: 殘障兒童; 健全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關系;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C9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623X(2016)03005906

兄弟姐妹關系通常是人們經歷的最復雜和最長久的一種家庭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同輩親緣間的感情建立方式主要透過肢體、言語或非言語溝通,并在溝通的過程中獲得相互間知識、觀點、態度、信仰和感受的交流與分享。對于殘障兒童而言,由于他們自身的特殊情況,兄弟姐妹關系在他們的童年發展階段有著獨特的意義。 和普通兒童相比,殘障兒童尤其是有語言障礙、溝通障礙或行為障礙的兒童,往往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而無法與外界同齡人進行有效的互動和溝通。但這種社交體驗卻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學習、必不可缺的一種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與兄弟姐妹的相處能幫助這些兒童在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環境下獲得自然的社交學習經驗。兄弟姐妹關系對于殘障兒童來說,不僅是由血緣關系而產生的一種親情連結,更是有助于他們掌握社會技巧和建立自我概念的良好的同輩互動關系。與此同時,殘障兒童也對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發展和健康成長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盡管兄弟姐妹關系對殘障兒童及其健全兄弟姐妹的發展均起著重要作用,但是西方關于殘障群體的家庭研究卻長期以來只把關注點放在殘障兒童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對兄弟姐妹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進行研究。直到最近10年,相關的殘障兒童兄弟姐妹研究才逐漸增多。因此,本文試圖強調研究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研究及其實踐意義。首先對兄弟姐妹關系的定義、特征及相關理論框架進行介紹,然后對相關的西方文獻進行量化分析,探討西方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基本情況、決定因素和該關系對兒童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對中西方未來在相關研究方面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

一、定義與理論框架

根據美國普渡大學教授Cicirelli提出的定義,兄弟姐妹關系是指兩個或以上的兄弟或姐妹從意識到對方存在的那一刻起彼此分享知識、觀點、態度、看法和感受的各種肢體、語言和非語言溝通的總和。[1]兄弟姐妹關系在人的一生中隨著不同年齡的發展階段會呈現出差異性特點。例如,童年時期的兄弟姐妹關系會較為密切,相互陪伴或競爭、嫉妒的情形較常發生。隨著年齡增長,進入成年期的兄弟姐妹會各自發展出獨立的個性和生活。這個階段,他們之間的關系通常會因為彼此的工作發展、社交建立和新家庭的組成而逐漸疏遠,直到邁入中老年階段后,這種相對疏離的兄弟姐妹關系才會因為各自子女的離開(組成新家庭)而重新變得密切。

由鮑文(Murray Bowen)提出的家庭系統理論是第一個對家庭系統功能進行全面討論的理論。該理論可以被應用于解釋殘障兒童的兄弟姐妹關系。[2]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家庭是由多個子系統組成的,而不同的子系統則呈現出不同的特征。例如,有的子系統強調的是個體因素。在這種情形下,包括單個家庭成員的年齡、性別、個性等的特征都可以被視為“個體化”的子系統。而子系統也可以是指雙向型的關系,如兄弟姐妹關系、婚姻關系、親子關系等都屬于“雙向型”的子系統。此外,三向或四向型的多元家庭關系,如兄弟姐妹與其父母之間的關系同樣也可以被當作子系統。根據家庭系統理論,不管是“個體化”“雙向型”,還是“多向型”的子系統,他們之間都存在關聯并相互影響。[2]因此,如果以殘障兒童為主體,健全兄弟姐妹的特征(“個體化”子系統)、父母的婚姻狀況(“雙向型”子系統)以及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和態度(“多向型”子系統),都可能會對他們自身的發展以及兄弟姐妹的相處關系帶來很重要的影響。同樣,如果從健全兄弟姐妹的角度出發,殘障兒童的殘障情況、兄弟姐妹的相處關系(“雙向型”子系統)、父母的婚姻狀況(“雙向型”子系統)以及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和態度(“多向型”子系統),也同樣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健康成長。

在家庭系統理論的基礎上,Olson, Sprenkle 和 Russell進一步提出了家庭內聚力理論。[3]這個理論探討了家庭系統底下的家庭行為,并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不僅是影響個體未來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評價家庭功能是否得以正常發揮的重要參考指標。該理論的提出也進一步印證了殘障兒童的兄弟姐妹關系對其自身發展、其健全兄弟姐妹的發展乃至其家庭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性。

二、西方殘障兒童兄弟姐妹

關系研究現狀(一)相關期刊文獻情況概述為了對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發展情況有更清晰的認識,本研究主要針對美國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數據庫PSYCHINFO中關于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論文進行了量化分析。在文獻檢索的過程中,以“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和“兄弟姐妹影響”為關鍵詞組,在PSYCHINFO進行搜索,有162篇文獻初步符合關鍵詞條件。

為進一步確保所選取的論文內容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對這162篇論文進行了第二輪篩選。被選取的文獻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研究對象為殘障兒童,研究內容為關于兄弟姐妹關系或兄弟姐妹對相互成長所帶來的影響,在2002年至2015年間發表,須為期刊論文,論文為英文文獻。

通過篩選,有43篇文獻滿足上述五點要求。本研究最終選取該43篇論文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在被檢索的文獻中,論文的研究對象涵蓋了各種類別的殘障兒童,包括自閉癥、智障、學習障礙、聽障、視障、脊椎裂、缺失綜合癥、腦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和長期病患者。部分論文嘗試比較健全兒童兄弟姐妹關系與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差異。[4-6]與此同時,部分研究探討了不同類別殘障兒童的發展特性對于其健全兄弟姐妹成長的影響或對其兄弟姐妹關系的影響。例如,有文獻對智障兒童的兄弟姐妹與肢體障礙兒童或長期病患兒童的兄弟姐妹進行了比較。[7]

部分文獻是定量分析,主要收集了來自健全兄弟姐妹或其父母的觀點。[8-10]只有少數論文同時收集了來自教師的觀點。[7,11]目前,只有2篇論文是對全部家庭成員進行深入訪談的定性研究。[12-13]在43篇論文中,有24篇來自美國,其他論文分別來自于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法國。[14-16](二)相關期刊文獻結果分析1. 殘障兒童的兄弟姐妹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發現,西方殘障兒童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親近、密切,而這種兄弟姐妹關系對于他們各自的成長也帶來了積極、正面的影響。[7]然而也有部分研究認為,和普通兒童的兄弟姐妹關系相比,殘障兒童的兄弟姐妹關系既存在積極影響,也存在消極影響。[17]只有一份研究明確指出,自閉癥兒童的行為會對他們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帶來負面效應。[18]

許多人認為,殘障兒童自身的功能缺陷對于他們和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關系會產生影響。[18]事實上,這種關系所受到的影響可能是來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并不單單因為“殘障”這個事實本身。許多西方研究發現,殘障兒童和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與個人、家庭和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在個人層面上,兄弟姐妹的出生順序、年齡差異和性別影響都是決定兄弟姐妹關系的因素。例如,如果較年長的兄弟/姐妹有殘障情況,那兄弟姐妹在相處中則更容易發生爭執和矛盾。反之,如果殘障兒童是家中較年幼的弟妹,則他們在這段關系中更容易得到照顧,并且更容易與其他兄弟姐妹和諧相處。[15]此外,年齡相近或性別不同的兄弟姐妹可能更容易在相處過程中產生矛盾。[19-21]相比之下,如果各個兄弟姐妹性別相同,則健全兒童更容易對其殘障的兄弟姐妹產生同情并建立更親密的關系。[22]部分研究還發現,殘障兒童的殘障程度、行為問題和溝通能力也會影響他們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23]

當從家庭層面分析兄弟姐妹關系時,許多研究發現,父母對待不同子女的不同態度、家庭人數、父母的焦慮程度、父母的婚姻壓力、父母的教養技巧以及父母對不同子女的負面比較都是影響其子女之間兄弟姐妹關系的重要因素。[9,24]而從社會層面上分析,沒有研究發現同齡伙伴效應對兄弟姐妹關系有明顯影響。[5]部分研究則認為,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影響兄弟姐妹關系的因素。現存西方文獻在研究個體和家庭因素方面的發現與家庭系統理論底下關于子系統的觀點相一致。[25]

事實上,兄弟姐妹關系并不是一直穩定不變的。殘障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經歷不同的兄弟姐妹關系變化。[24]Waite-Jones 和 Madill指出,在兒童后期發展階段和青少年前期發展階段,由于健全兄弟姐妹對于殘障的理解和認識發生了變化,而殘障兄弟姐妹的問題行為又逐漸增多,因此,在這兩個階段里,兄弟姐妹之間可能更容易產生緊張關系。[26]2. 兄弟姐妹關系對殘障兒童的影響研究發現,智障或自閉癥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健全兄弟姐妹的影響。例如,Knott、 Lewis 和 William 指出,健全兄弟姐妹在自閉癥和唐氏綜合癥兒童的社交學習和社會模仿學習過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27]與自閉癥兒童相比,唐氏綜合癥兒童更容易在與兄弟姐妹互動的過程中產生模仿行為。而自閉癥兒童雖然存在人際交往障礙,卻會在自由玩耍的過程中以行為模仿的方式吸引健全兄弟姐妹的注意力,并借此學習社交互動。

總的來說,殘障兒童與健全兄弟姐妹的相處關系不管是高度親密還是存在較多沖突,這些互動方式均有助于提高殘障兒童的社會能力。其中,兄弟姐妹之間的性別因素會對他們在相處過程中是否能保持關系融洽或是否產生矛盾有一定影響。研究發現,在兒童階段,性別相同的兄弟姐妹更容易因為相似的興趣愛好而關系親密,而性別相異的兄弟姐妹則更容易發生爭執和矛盾。[7]3. 兄弟姐妹關系對健全兄弟姐妹的影響在兄弟姐妹關系中,殘障兒童對健全兒童的成長既可能帶來正面影響,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在正面影響方面,有研究發現,殘障兒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比起其他兒童更早熟,成長得也更快。他們在兄弟姐妹關系中獲得更高的自我價值、鍛煉了更強的能力、學習了更多的社會技巧、更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且有更好的自我控制力。[28-30]一些健全兒童通過幫助殘障兄弟姐妹也獲得了自我認同感和精神層面的滿足。

而在負面影響方面,盡管有研究指出,殘障兒童的問題行為并不會對健全兒童的成長帶來效應,部分學者則對此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和同齡伙伴相比,殘障兒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更容易出現情感障礙、行為問題或有更高機會患上抑郁癥。[31-33]這些健全兄弟姐妹可能相對較不容易察覺自身情緒以及較不愿意表達自我情感。[34]此外,Waite-Jones 和 Madill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受訪的健全兄弟姐妹認為,他們的家庭不同于“正常”家庭。[13]這些健全兒童認為,自己在與殘障兄弟姐妹的相處過程中曾發生過不愉快的經歷,并承認因為照顧殘障兄弟姐妹而犧牲了自己與同齡伙伴相處的時間。他們還認為,自己的父母并沒有把殘障兄弟姐妹的情況充分地告訴他們。其他研究也提到,健全兄弟姐妹受到殘障兒童的負面影響還包括:承擔了更多的家庭任務和照顧責任、缺少自由做事情的機會、產生親子關系緊張、存在自我適應困難以及出現在學校表現較差的情況。[34-35]

結合家庭系統理論的觀點不難看出,當殘障兒童作為家庭中的子系統出現障礙時,該子系統將無可避免地對其他子系統(如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健康、健全兄弟姐妹的能力發展、親子關系等)以及家庭功能帶來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三、研究中國殘障兒童兄弟

姐妹關系的重要性目前,關于兄弟姐妹關系的亞洲研究仍然比較少。而探討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文獻在亞洲學術領域更是較少得到關注。由于社會背景、家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差異,現存的西方研究結果往往不能準確反映亞洲國家殘障兒童兄弟姐妹的相處情況。雖然近年來在某些亞洲國家或地區都有少數研究嘗試探索兄弟姐妹關系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但和西方國家相比,亞洲的研究仍然非常不足,現存研究的樣本數量也較小,而且研究的對象也基本以普通兒童為主。因此,針對“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殘障兒童兄弟姐妹的相處關系”“文化現象在這些兄弟姐妹關系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滿意情況”等問題,現存的亞洲研究暫時仍無法提供有效解答。

和西方的兄弟姐妹關系相比,中國的兄弟姐妹關系也同樣強調該關系的親密度和內聚力。例如,中國古代的許多文學作品曾用“手足”來形容兄弟姐妹關系中密不可分的親緣、社會和情感連結。然而,和西方兄弟姐妹關系不同的是,受中國傳統家庭文化觀的影響,中國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關系還涉及責任和照顧。根據儒家思想當中的五倫原則,中國傳統社會中的人倫關系主要包括了五種: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人們對父母的孝順、對家人的照顧以及對兄長教誨的尊重和服從都屬于儒家倫理原則中強調的內容。由此而見,中國的兄弟姐妹關系在傳統儒家倫理觀的規范和約束下,不僅僅重視手足之間的相處情誼,更是強調兄弟姐妹間因親緣而形成的、應相互付諸的照顧責任。由于文化觀導致的差異性,現存的西方研究的發現未必能很好地反映中國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發展狀況。

在中國,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的特征除了受傳統文化觀的影響以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受社會政策因素的影響。和其他國家不同,中國在1979至2014年間以控制國家人口為目的,頒布實施了限制生育的獨生子女政策。在過去的30多年里,大部分的中國家庭都只生育一個孩子,兄弟姐妹關系在新一代的中國家庭中已逐漸消失。為了對生育有殘障子女的家庭給予政策照顧,當時的獨生子女政策允許有殘障兒童的城市家庭申請再生第二胎。因此,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兒童,許多的殘障兒童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許多選擇了生育第二胎的殘障兒童家庭中,殘障兒童的出生從某種程度上是其健全兄弟姐妹獲得生命的原因。在特殊的時代和政策背景影響下,殘障兒童比普通兒童多了一份和兄弟姐妹相處的生命體驗。但是,這種獨特的家庭現象究竟如何對殘障兒童、健全兒童以及他們之間的相處和成長產生影響,迄今仍無法從現存研究里找到清晰的答案。

此外,中國目前許多關于殘障兒童的家庭研究和康復實務工作,都習慣把重點落在殘障兒童本身或是承擔主要養育角色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健全兄弟姐妹和殘障兒童在共同生活、相處和成長中對各自所產生的相互影響。事實上,健全兄弟姐妹作為家庭中的成員,他們也在殘障兒童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與殘障兒童之間的相處關系不僅對其自身成長存在影響,也對維持整個家庭關系的健康、和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未來需要有更多的中國研究對相關的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問題進行探討。這些研究成果將有助于從事康復實務工作的特殊教師、治療師和社工更全面地了解殘障兒童的家庭系統功能、殘障兒童及其兄弟姐妹的相處情況和發展需求,并最終制定出有效的家庭干預方案。

四、現存西方研究的不足之處

及未來中西方研究趨勢雖然現存的西方研究為殘障康復領域的臨床工作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參考資料,并幫助了康復專業人員更好地理解殘障家庭的各方面需求,但這些研究也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完善。例如,部分研究由于采集的樣本數目太少,而無法較好地分析殘障兒童兄弟姐妹之間因年齡差距、出生順序等因素對他們相處關系所產生的影響。[21]許多研究在收集數據的時候只采集了父母的觀點,但事實上他們的觀點未必能準確反映殘障兒童和其兄弟姐妹之間的相處情況。父母的觀點也無法代表健全子女在兄弟姐妹關系中的真實感受和看法。此外,大部分的研究都傾向于選擇中級階層、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歐美白人家庭作為研究對象,較少有研究考慮到不同文化、種族、階層等背景因素對研究結果所產生的差異性影響。而一些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如基因特征、就業情況和父母的個性特點等如何對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產生影響也仍未能在現存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解釋和分析。最后,絕大部分的西方研究只局限于研究某一個成長階段的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并沒有根據兒童發展過程的特征,從縱向比較殘障兒童在不同階段中兄弟姐妹相處關系的變化和特點。[27]

鑒于上述的不足之處,未來的西方研究需要繼續從多系統、多層面(個人、家庭、社會系統)進一步深入研究殘障兒童的兄弟姐妹關系。在樣本收集的過程中,樣本數目應該增多,以盡可能使數據結果能代表整個研究群體的觀點。而研究中樣本對象的選擇應全面考慮不同的個體因素,包括種族、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濟情況等。為確保所收集的樣本材料能準確反映所研究的問題,未來的研究除了收集父母的觀點,還可考慮同時收集殘障兒童、健全兒童、其他家庭成員、兒童同齡伙伴以及學校老師的觀點。未來的西方研究還應進一步關注不同文化背景和現象對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所帶來的影響。此外,西方學者還可通過運用生命歷程理論的觀點進行更多縱向研究,從而探索殘障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中兄弟姐妹相處關系的變化以及這種關系與縱向發展過程的互動。

而中國大陸未來關于殘障兒童兄弟姐妹關系問題的研究,除了可以借鑒西方的研究經驗和研究目標以外,還應關注本土社會經濟背景、政策文化、傳統家庭觀、社會價值觀等因素對該問題可能產生的獨特影響,并對其作更深入的探討和分析。這些研究將對中國殘障群體家庭康復服務的臨床實踐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CICIRELLI, VICTOR.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J].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991, 16:291-310.

[2]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M]. New York: Aronson, 1978.

[3]OLSON D, SPREKLE D, RUSSELL C.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dimensions, family typ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Family process, 1979, 18:3-27.

[4]BEGUM G, BLACHER J. The siblings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1, 32(5): 1580-1588.

[5]FINDLER L, VARDI A. Psychological growth among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8, 47(1): 1-12.

[6]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03, 9(4): 365-396.

[7]FLOYD F J, PURCELL S E, RICHARDSON S S, 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9,114(2): 110-127.

[8]RIVERS J W, STONEMAN Z. Sibling relationships when a child has autism: marital stress and support coping[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3, 33(4): 383-394.

[9]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for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7(1): 73.

[10]HOSSEINKHANZADEH A A, ESAPOOR M, YEGANEH T, et al. A study of the family cohesion in families with mentally disable children[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84: 749-753.

[11]LOBATO D, KAO B, PLANTE W,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functioning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1, 52(6): 696-703.

[12]KAO B, ROMERO-BOSCH L, PLANTE W, et al. The experiences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12, 38(4): 545-552.

[13]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14]BARR J, MCLEOD S. They never see how hard it is to be me: siblings observations of strangers, peers and 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012, 12(2): 162-171.

[15]MURLROY S, ROBERTSON L, AIBERTI K, et al. The impact of having a sibling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arental perspectives in two disorders[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8, 52(3): 216-229.

[16]SCELLES R, BOUTEYRE E, DAYAN C, et al. Support groups for sisters and brother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2012, 182(2): 249-261.

[17]DYKE P, MULROY S, LEONARD H.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Acta paediatrica, 2009, 98(1): 23.

[18]PETALAS M A, HASTINGS R P, NASH S, et al.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 siblings who have a brother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012, 37(4): 303-314.

[19]BEGUN A L.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people[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989, 93: 566-574.

[20]BELLIN M H, RICE K M. Individual, family, and pe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families of youths with spina bifida[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9, 23(1): 39-47.

[21]BURKE P. Brothers and sisters of disabled children: the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 by associ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0, 40(6): 1681-1699.

[22]MONICA C, PAT G.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siblings[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2003, 108(4): 234-244.

[23]RIVERS J W, STONEMAN C. Child temperaments, differential parenting,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8, 38: 1740-1750.

[24]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1(1): 73-91.

[25]JOINSON C, OCALLAGHAN F J, OSBORNE J P, et al.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epilepsy in an epidemiological sample of individual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3, 33(2): 335-344.

[26]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27]KNOTT F, LEWIS C, WILLIAM T. Sibling intera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development over 12 month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2007, 37: 1987-1995.

[28]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12, 9(4): 365-396.

[29]CUSKELLY M, GUNN P.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ho have a sibling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6, 50(12): 917-925.

[30]NAVARAUSCKAS H, SAMPAIO I B, URBINI M P, et al. ‘Ei, du também estou aqui!’: aspectos psicológicos da percepo de irmos frente à presena de uma criana comp aralisia cerebral no núcleo familiar[J]. Estudos de psicologia, 2008, 27(4): 505-513.

[31]RODRIGUE J R, GEFFKEN G K, MORGAN S B.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of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665-674.

[32]GOLD N. Depress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siblings of boy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147-163.

[33]MCCABE H, BARNES R E. Autism in a family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 of sibling 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012, 59(2): 197-207.

篇(7)

1.SSCI

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錄1809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期刊為1300多種。SSCI收錄報道并標引了2684種(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會科學期刊,同時也收錄SCIE所收錄的期刊當中涉及社會科學研究的論文。SSCI涉及人類學、考古學、地區研究、商業與金融、傳播學、犯罪與監獄、人口統計學、經濟學、教育學以及特殊教育、環境研究、人類工程學、種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學、接待、休閑、運動與旅游、衛生政策、護理、老年醫學、健康與康復、藥物濫用、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勞資與勞動、信息科學與圖書館學、國際關系、法律、法醫學、語言學、管理科學、運籌學、計劃與發展、政治學、精神病學、心理學、倫理學、公共管理、社會學、城市研究、運輸、女性研究等。

2.SCI

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的,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創刊于1961年,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SCI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獻離散律理論、以加菲爾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論為主要基礎,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等的統計,對學術期刊和科研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研究,從而評判一個國家、一個科學研究機構、一所高等學校、一本期刊,乃至一個研究人員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由于SCI收錄的論文主要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領域,所以SCI指標主要適用于評價基礎研究的成果,而基礎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現形式是學術論文。所以,如何評價基礎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簡化為如何評價論文所承載的內容對科學知識進展的影響。因此,SCI是目前國際上被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SCI所收錄期刊的內容主要涉及數、理、化、農、林、醫、生物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選用刊物來源于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其中主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部分中國(包括港澳臺)刊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日本亲与子乱人妻hd|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免费人成网站视频在线观看国内| 亚洲av不卡无码国产|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少妇被男按摩师按到高潮|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日韩在线中文高清在线资源|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麻豆国产96在线 | 日韩|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亚洲成av人片无码天堂下载|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草莓视频成人|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禁hnn|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欧美俄罗斯乱妇| 国产a在亚洲线播放|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大地资源二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电影|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