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道德教育理論論文

道德教育理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0 16:1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德教育理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道德教育理論論文

篇(1)

這是我在地鐵的驗票閘機看到的事。“彎下腰,低頭鉆過去,別讓人看見了。”這是一位媽媽“教導”著自己的孩子如何逃票。

當前,家長“指導”兒童逃票的現象屢屢發生,而與這些貪圖小利相對應的,是家長們不惜重金地將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張羅著為孩子安排五花八門的培訓,讓小小年紀的孩子“身兼數職”;鋼琴班、書法班、奧數班里的孩子們數目不斷增長、低齡化趨勢明顯……那么,家長培育孩子成才,又把最根本的道德和誠信放在哪里了呢?

孩子雖小,更應從小培養教育

有的孩子仿佛已經習慣了堂而皇之地不買票,無須家長“指導”,直接鉆過閘機。一道閘機,考驗的是大人們的誠信,也是給孩子們做的榜樣。

誠信無價,“逃票”帶給孩子什么?

在大人們眼里,給小孩“逃票”,大概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家長理直氣壯地給孩子逃票,認為孩子總是接受正統教育,僥幸逃一次票,不算什么。可孩子雖然年紀尚小,卻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被檢票工作人員攔下后的“心里陰影”,怕是很久都不能愈合的。

兒童逃票,其實是家長的行為,有些孩子還小,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買票。家長們讓孩子‘逃票’,最委屈的還是孩子。

請在買票的同時,給自己超過1米2的孩子也買一張。

5歲的亮亮身高已經在1米2以上,天真的說,“媽媽給我買票,說明我長大了,是大孩子了。”公共場合孩子都會提醒我們幫他買票,檢票的時候他拿一張半價票在手上,很驕傲地給檢票員看。在他沒長到1米2的時候,我們就為他買票了,我們覺得花小錢買來孩子的自豪,非常值得。孩子小,別看他好像不懂事,遇到這樣的情形,受傷害最深的其實是孩子。

1米2的購票線,只是乘客購票規則上的基準線,但對于孩子家長來說,他們心中的道德基線才是最重要。乘車賣票本是最尋常的小事情,但是提升到教育孩子的層面上講,卻是天大的“大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參照的最初“標準”,雖然,剛長到1米2的孩子們,心智尚沒有形成和成熟,可在孩子們眼里,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會在他們成長道路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們享受了物質上的“免費午餐”,卻忘記了此舉給孩子精神上造成的莫大的影響和傷害。

小小一張票,考驗的是家長的道德天平。

當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這樣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一個沒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識學問,也難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要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方法:

一、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長,接觸面也日益擴大。在父母的影響下,漸漸學會如何待人接物,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一過程也是孩子個性社會化的過程。孩子的處世態度、思想觀念、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如何,總是受到家庭的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環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長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職業特點、家庭成員結構和成員之間的關系,乃至家庭氛圍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斷地、潛移默化地、深刻地影響孩子,夸美紐斯說過:“一個人的整個生活既全以兒童時期受的教導為轉移,所以除非每個人的心在小時候得到培養,能應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則任何機會都會錯過。因此父母要做出榜樣,以身作則。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戲中

兒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特征,而且,兒童對道德的認識也是從無到有,由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由零碎到系統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注意形象性、榜樣性、漸進性和針對性,而游戲、故事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導結合,啟發思考,培養孩子言行一致

教導結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導行動相結合,使孩子切實達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長,雖然也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看電影、電視、錄像,但往往不考慮孩子能否辨別其中的是非、惡善,不明確怎樣引導,讓孩子從中學到一些什么,而是聽其自然。這樣即使是有教育意義的文藝材料,也往往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現在家家有電視,家長常管不住孩子看電視,這就更需要家長的引導教育。如5—6歲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會對武打姿勢感興趣,容易產生一些副作用。

四、道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篇(2)

關鍵詞 大學生 職業道德教育 協同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教育者角色定位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擔負著重要的教育職責。教育者主要包括輔導員與任課教師,兩者的角色既相異又互補。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雙重身份,并非單純行政人員,從崗位職責看,輔導員更加偏重管理服務角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肩負重要職責;任課教師主要包含專業課教師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均屬于教身份,專業課教師的崗位職責更加偏重專業課程教學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加偏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工作,專業課教師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分別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融入相關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開展具有學科特點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

2教育者協同作用發揮現狀研究

本論文將研究范圍聚焦在職業道德教育領域,查閱了相關研究資料,開展了調研和訪談,圍繞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作用發揮問題展開分析,并得出一系列研究結論。

2.1教育者對職業道德教育認知度不高

通過查閱國內相關研究資料可見,當前關于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如何發揮教育者的作用的問題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參考價值較高的研究資料不多。一是現有研究大多關注點在于強調教育者不但要教書還要育人,不論是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之間的協同作用,還是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協同作用,大多泛泛而談育人理念,強調教師有育人的職責,專門針對職業道德教育展開教育者協作體系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成果少,主要表現在操作方案過于理論化,可操作性不夠強,歸根結底在于教育研究沒有找到有效的教育載體,缺乏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科學的工作機制。

2.2教育者作用發揮未形成合力

通過查閱國內外資料可見,當前教育者之間尚未形成教育合力,職業道德教育體系有待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教育者打單獨斗的現象較為嚴重。不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程度都不高,教育研究缺乏與職業特點的緊密結合,較少涉及職業道德認知、道德理論方面的教育研究。任課教師僅在專業課教學中偶爾涉及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主要集中在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等普遍性的職業道德規范教育,較少通過案例教學等方式開展較為深入的職業道德教育分析;輔導員則更多從職場禮儀、職場文化等角度泛泛而談職業規范。總體而言,當前教育者的職業道德教育活動既缺乏與專業特點的緊密結合,又無法滿足職業道德教育的深層次需求,系統性尚有待完善。

2.3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采用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在關于教育形式、教學手段的調研中得出相關結論可見,絕大多數師生都更加青睞實踐體驗為主、課堂講授為輔的教學形式,更加認可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演講討論法、模擬教學法等教學形式,但這些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在職業道德教育中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應用,被調研師生一致認為當前的教育形式較為單一。

3教育者協同機制研究

3.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理念培養

樹立協同育人的理念。不論是輔導員還是任課教師,都應該成為職業道德教育體系的重要成員,明確育人角色,樹立協同育人的理念。教書育人是大學教師的天職,教書和育人兩者不可偏廢,要正確處理教學、研究與育人之間的關系,教學和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為育人服務,不能將三者割裂而行。在構建協同育人機制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受教育者的內在德性需求和未來職業發展,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到育人過程中。

3.2協調發揮教育者在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之間的作用

構建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協同配合機制。顯性課程,諸如專業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等都包含著職業道德教育的元素,不論是輔導員還是任課教師,都應該結合自身所承擔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顯性課程的教育活動中也包含著隱性教育的元素,教師在課程教學準備、研究、授課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提升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隱性課程,諸如校園文化、職業道德典型案例等都滲透著職業道德的元素,同樣需要教育者們形成合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活動。以校園文化為例,不論是輔導員還是任課教師,在文化育人環節肩負了重要使命。校園文化滲透在校園的每一個細節,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的反映,輔導員和任課教師都應當熟悉和認同本校的校園文化,通過個人的行為表現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達到育人效果。為師者應當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尚的道德品格、科學的管理水平、健康的人格修養等等。

3.3加強教育主體之間的職責分工

篇(3)

論文摘要: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在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復雜時期,存在現實與理想矛盾的現狀。本文從現象出發,分析了我國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現有模式道德灌輸和倫理論證,得出了高等教育不應該脫離現實,應大力加強以倫理認證為主的道德教育的結論。

近來要求加強道德教育的呼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些呼吁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筆者卻想對道德教育的方法作點抽象的探討。這并非不關心現實,恰恰相反,中國的道德現實最迫切需要的是從學理上的邏輯分析。因為邏輯不清,則問題必然不明。

一、 我國高等學校道德教育的現狀

改革開放 2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 ,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高等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越來越顯著的成就。具體表現為:學生的政治思想狀況是積極健康的,他們關心國家大事,積極擁護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并且有積極參與改革的意識,有價值觀的學生和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逐步擴大,在學生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和較好的導向作用。道德價值取向是健康的,他們既重精神,重成就,也注重現實的自我。競爭意識、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精神進一步增強和發揮,他們渴求知識,成才目標明確,學習目的更加明朗化,“讀書熱”再度興起。參與意識增強,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校園文明狀況明顯好轉。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德育為首”的原則還沒有完全落到實處,尤其是實現的方式,即道德教育,還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傾向和問題。其主要表現是:德育內容單調、陳舊,與社會現實脫鉤或錯位;集體觀念的淡化,價值取向的偏差,生活情趣的趨庸,在部分大學生中時有表現。這些問題如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就不能有效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嚴重影響我們的人才培養質量,進而對社會主義事業造成危害。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是應該只給學生講道德理想,還是在講道德理想的同時,也讓學生嘗試應對相對復雜的現實呢?

二 、高等學校教育的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有兩種重要模式,一是道德灌輸,二是倫理論證。這兩種模式的優劣一直是各國教育家激烈爭論的話題。灌輸模式的突出代表是亞里士多德。他認為孩子沒有認識能力,所以不必跟他們詳細論證倫理原則,而應該向他們灌輸各種美德。等他們到20來歲,懂得進行推理,原來灌輸的美德就會成為他們分析倫理問題的良好基礎。另一種道德教育模式 ,即倫理論證是一種充分說理的做法。由于多數判斷都會因為反例的存在而不能成立,進行倫理論證就要盡可能排除一切同正面觀點不相容的反例。教育者要證明自己的主張,就應該同時介紹不同觀點,通過推理證誤解除它們對自己主張的威脅;還應該鼓勵被教育者說出不同意見,然后對它們進行分析。如果教育者不能指出相反意見的破綻,就得承認自己主張的失誤。這樣,被教育者的尊嚴得到肯定,他們具有參與道德教育的積極性。教育者也因為表現出誠實、勇敢和思辨能力而贏得尊重。

這兩種模式都存在于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之中,但我國高等學校得道德教育主要以道德灌輸為主。我國高校道德教育普遍以開設課程教育的方式,如《中國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辯證唯物法》,通過課程考試由老師對學生實施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灌輸。甚至在碩士生入學考試也需要進行考核。內容幾乎沒有變化,而且是從上至下的灌輸,學生必須通過強記死背,考試過關獲得道德教育合格的認可。這既使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混為一體,很多學生視教育為德育的替代品,也使學生所學的道德知識皆為理想境界,是最高道德,與他們的現實生活有著不小的差距,而容易造成學生思想的混亂。

至于倫理論證則是自然生長狀態,以學校的各類學生社團自由開展的各種活動和討論為主。學生們通過對社會現象和問題的困惑與反思,展開討論和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舉行講座,由學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師把關聯系,而這種模式又使得這些老師面臨一個尖銳的問題,如何把握活動標準,即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是只讓學生明確價值判斷,還是讓學生嘗試價值選擇,使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較能與社會兼容,不致與社會過早對立而被排異。

三 、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發展走向

這個標準反映了我國現今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困惑與爭論。一種觀點堅持認為,高等教育之為高等教育,就在于它堅持道德的純粹性,就在于用這種純粹的道德來培養純粹的人,高貴的人,培養精神貴族。必須以這樣的精神貴族來引領社會,我們的社會才有凈化之日,才有希望。如果不這樣,那就不叫高等教育,就培養不出精神貴族,我們的社會就要斷絕道德的活水源泉,就要永陷黑暗之中。從這種觀點出發,現在的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力度不夠,還需要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純潔他們的心靈,強化他們心中的道德概念。等他們走向社會,原來灌輸的美德就會成為他們分析倫理問題的良好基礎。

現實中我們對這種做法可以進行檢驗。道德灌輸的前提是認為大學生沒有認識能力,如果這個前提成立,結論必然是他們對灌輸的內容不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是否應該實踐教育者灌輸的 “誠實”的美德,坦率地向老師提出尖銳問題? 要是他們提出問題,教育者馬上就陷入兩難境地:教育者一開口講理論證,那就說明灌輸和道德教育不相容。

讓我們放過這個邏輯矛盾,假設教育者可以對大學生講理論證。由于前提是大學生沒有認識能力,后果自然是怎么論證他們也不明白。那么他們應不應該實踐教育者灌輸的 “勇敢”的美德,執著地、不斷地提出問題,以至進行爭辯?要是情況如此,結果就是沒完沒了而又毫無成效的糾纏,道德教育無法繼續。

邏輯上固然針尖麥芒,涉及個案更是各不相讓。比如談到紅包現象,一般堅持認為對醫生收紅包不可一味指責,醫生收紅包從道德理想的角度看無疑是可恥的,是應該絕對禁止的。但醫生收紅包有著極其復雜的社會背景因素,因此對醫生收紅包既要從原則的角度堅決反對,但對特定個案又要作具體分析。

比如最近在報紙上看見的一個報道,某省一位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著名醫學專家,就因為拒收紅包和其他灰色收入而與同行對立,遭到排擠,被迫下崗而且四處求職無果,只好再次遠離祖國。這位醫生固然可敬,但不值得效法,因為如果效法他,結果往往是成為 “烈士”。高等學校不能是 “烈士”的搖籃,道德教育不能是教人做 “烈士”的教育,高等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要有道德理想和道德激情,還要有生存智慧。比較道德代價也比較小的選擇,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收紅包,但隨后把紅包捐給希望工程,筆者認為這樣處理最妥當。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不能僅僅以告訴學生收紅包可恥為滿足,還應該把拒收紅包、拒絕無恥的風險告訴學生;不能僅僅以教導學生道德高尚為滿足,還應該把道德高尚的后果、道德高尚的代價告訴學生,把各種選擇告訴學生,把各種選擇的成本和收益告訴學生,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最壞的選擇,絕對不能做的;再明白什么是次壞的選擇。要學生一方面守住道德底線,另一方面又保留現實回旋空間。而這又是倫理論證的方式了。

高等學校的道德教育,到底應該追求至純至美,還是應該兼顧現實,高等學校到底培養什么人的問題,無疑是一個公共話題。從受教育者一方來說,隨著大學擴招,跨進大學校門的大多是常人。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了常人教育,切實可循之途惟在培養常人。

篇(4)

1.加強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建設,是增強藥學研究生有效抵御各種錯誤、腐朽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功利化的價值觀念的影響,使得一部分藥學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科學研究過程中,為了走捷徑、快速出成果或是其他特定的目的,而不擇手段,甚至有時不惜鋌而走險,違法犯罪。比如個人主義、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負面影響,使得他們一切以自身為目的,實用為原則,奉行無利不起早、唯利是圖的資產階級的腐朽價值觀,為了實現個人利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尤其在科研活動中,不講誠信,抄襲、剽竊他人勞動成果。因此,有必要對這部分藥學研究生群體加強學術道德培養與教育。

2.加強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建設,是其不斷完善自我,實現全面發展、立足社會的現實需要。學術道德也是每位藥學研究生應該具備的一種道德品質和素養,它在理論上應該從屬于思想道德素養的范疇和領域。德才兼備,是衡量研究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其中,德就是重點指思想道德品質,包含著一個人做人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在研究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要接受外在的、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外,不能忽視或否認學術道德培養和教育。

3.加強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建設,是不斷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這是總書記在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上明確提出來的。如何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于培養符合社會、國家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藥學研究生作為藥科大學培養的高層次人才,將會成為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社會中堅力量。毋庸置疑,他們會在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醫藥衛生發展過程中充當重要角色,發揮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的現狀

近年來,藥學研究生學術培養與學術建設方面失范現象日趨嚴重,致使藥學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水平不斷下滑。為了真實反映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教育機制運行現狀,我們對沈陽藥科大學部分在校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是通過發放問卷和參與網絡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實際發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2份,主要涉及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教育機制相關問題。

1.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建設與研究生日常教學培養工作相脫節。根據相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20.5%的藥學研究生認為學校能夠有組織、常態化地開展學術道德規范教育,69.5%的藥學研究生認為學校的學術道德規范教育是通過相關講座或是有關活動進行的,另有10%的藥學研究生選擇了“不太清楚”。在關于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教育環境的問卷調查中,有29.8%的藥學研究生認為自己所在學校有著濃厚的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教育環境,51.2%的藥學研究生認為學校基本不具備這種環境,存在著大量的學術道德失范現象,另有19%的研究生選擇了“不太清楚”。

2.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建設不能與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環節有效銜接。在調查研究生學術道德規范教育能否在教學實驗、學年考評、校園文化建設等環節協同展開時,有16.8%的藥學研究生認為當前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教育能夠與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環節相協調,71.7%的研究生認為不能協同開展,另有11.5%的藥學研究生選擇了“不太清楚”。

3.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建設尚不完善,不能滿足學校培養和提高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水平的實際需要。在關于“捏造數據、圖表,抄襲他人成果”、“學術造假和一稿多投”、“偽造和修改實驗數據”、“論文署名混亂或請他人”的選項調查中,分別只有6.3%、23.5%、20.4%的藥學研究生認為自己在上述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方面“好,沒有再提高的必要”;而34.8%、59.7%、43.8%的藥學研究生認為自己“一般,需要進一步提高”;49.9%、10.5%、35.8%的藥學研究生認為“不太好,有必要進一步提高”。

三、構建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的有效途徑

1.加快研究生學術治理的法律法規建設。目前,我國尚沒有完善的、健全的學術法律體系,如果想徹底切除日益盛行的學術腐敗的“毒瘤”,必須將學術治理的行政規章上升到法律效力的層次,將學術行政規章轉變為學術法律。一方面,要強化學術道德對學術行為的約束,進一步完善教師的學術道德,急需法律保證;另一方面,通過學術立法的形式對高校學術治理機制進行嚴格管控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現實保證。盡快將高校教師、學生的學術不端行為治理納入相關法律體系,配套相關政策法規,這樣才能使得國內的學術活動有法可依,學術成果得到有力保障。

2.加強藥學研究生誠信道德教育,發揮其誠信道德主體作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關于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的意見》中明確規定,要把學術道德和誠信教育列為研究生培養過程的必修環節,對研究生進行學術道德教育和學術規范訓練。誠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誠信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而在高校道德教育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誠信道德主體作用。而加強誠信道德教育不能單純地依靠外在的社會道德教育手段,要著重培養學生道德主體意識,充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自我修養、自我審度、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學生應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加強誠信修養,提高誠信道德的認可度與踐行度,不斷提高誠信道德境界與水平,以誠信實現人生價值與立足社會。

3.加大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教育、監督與處罰力度。當前藥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與保障體系構建處于不健全的狀態,研究生遵守學術道德規范的自覺性較差,對學術失范行為的主觀惡性與危害性認識不足。因此,要加強對研究生的道德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陣地,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緊密結合。要強化研究生導師為人師表的示范作用,通過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不斷提高藥學研究生的學術道德水平與能力。此外,還要加大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監督和處罰力度。目前我國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無法采取全部盲審的方式進行,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學術失范行為的監督主要靠研究生導師及論文評閱人,監督力度不夠。為此,應該加大對研究生學術失范行為的教育、監督與處罰力度,真正實現讓不講誠信者想而不敢、敢而不能、能而必究。充分利用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MLC)加大對科研論文的檢測力度,發揮網絡技術優勢,揪出論文制假造假行為。

篇(5)

    【畢業論文標題】 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比較研究

    【英文標題】 The Comparison and Enlightenment on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er Schools

    【中文摘要】 社會現代化的發展必然帶來思想道德領域的深刻變化,同時,也為思想道德教育發展提供了條件,也向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才能在新時期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學習和借鑒是一條重要的途徑,世界各國各學校德育工作積累的豐富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借鑒的基礎。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國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當代高校道德實踐某一方面進行探討的產物,有其存在的時代背景和研究價值。由于文化傳統的差異和社會制度的不同,中外高校道德教育各有千秋,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高校又呈現出相互學習、相互吸收的趨勢。比較研究中國與外國不同高校的道德教育,其理論意義在于它可以豐富和發展高等教育學的內容,有助于深化對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認識,有助于引起廣大學者關于“高校道德教育”理論體系的探討和爭鳴。其現實意義在于適應了我國加強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現實需要,有利于喚起全社會對高校道德教育活動的關注和支持,能為高校道德教育構建長效機制的目標模式提供幫助。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第一方面為導言,內容包括:選題意義、研究現狀、研究方法、寫作思路及創新等。第二方面共包含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概念和關系的論述;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發展的特點概述;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的發展趨勢。第二、三、四、五部分為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比較:通過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目標的對比,分析各國道德教育目標的特點與重點,找出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目標的異同;通過中外高校道德教育內容對比,分析各國道德教育內容的側重點,找出中外學校道德教育內容的異同;通過中外高校道德教育方法上的對比,分析各國道德教育方法的類型和特征,找出中外學校道德教育方法的異同;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環境上的對比,分析各國道德教育環境的側重點,找出中外學校道德環境的異同。第三方面則在中外高校道德教育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和方法以及教育環境建設趨同性和差異性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吸收借鑒國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有益經驗和特點,針對中國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標確立、內容確定、方法運用和環境建設提出相關建議。在教育目標上突出政治性和國家性,即強化基本要求,充實道德教育內涵,強調知行統一;在內容設置上注意層次性和連續性,即弘揚優秀成果,豐富德育內容,完善德育體系;在教育途徑和方法上注重熏陶和踐行,即創新德育方法,開拓德育的途徑;在環境建設上實現主流參與和意識內化,即綜合建設道德教育環境,構筑高校道德教育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從而進一步推進當當前我國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與實踐,進一步發揮道德教育在我國高校培養社會上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inevitably brings the profound chang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domain, and has provided the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also sets the new reques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How to complete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new time is a question which urgently waits to be solved. An important way is to study and model various countries school moral education experience.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They are the products of school current moral educations. Each of them has a certain aspect of the research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both of their existence has special background and important value of study. Mor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ducation all the tim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differs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society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trend of harmony with the developing of economy and the opening of society. Under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t’s beneficial to draw on the enri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 the reorganization on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of Marxism ,the argue on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high school moral education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fits the current requests of intensify. It could help constitute the objective model ,call the grasp and support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elaborates his view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In the first part, having discussed the necessities of paper, conditions of study, methods of study, thoughts of writing, etc.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novates of moral education comparison have been discussed.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five units. In the first unit, having compared the implica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schools, compariso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features and tendenc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etc. In the second unit, having compared the goal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schools with that in foreign higher schools, in the third unit, the author find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er schools, in the forth unit, the author find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the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er schools, in the fifth unit, the author find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th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igher schools.Having made so many compariso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here in this chapter draws a conclusion on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n he gives some relativ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school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of moral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aims, the selecting of teaching content, approaches and the surroundings. namely, that politics and nation should be specified in moral education,the arrangement and the continuance of the conten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the me

篇(6)

首先,是道德教育理論的研究跟不上實際需要,這方面的專家學者和專業工作人員還拿不出多少成熟的理論成果來指導和影響學校教師的道德教育活動。因此,在中職學校的教育活動中很多教師只能生吞活剝國家的道德教育指導方針和寫在文件里的德育基本原則及其規范體系。其次,是教育者的形象不佳。按照教育規律,沒有教育者的為人師表形象,教育者不能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就沒有教育,德育教學更是這樣。一種成功的道德教育,教育者應始終是主導,被教育者是主體,主體是否愿意被主導,跟著主導走,重要的不是教育的內容、方法和形式,而是教育者的“教育形象”。這就是我們說的以身立教、言傳身教。再次,是學校里的道德教育,特別是中職學校的道德教育,管理機構和制度都不大健全,職責不明,人員不足。作為道德理論教育,中職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中職德育必修課程進行的。這些課程由于其課程目標和標準的限制,涉及德育的內容實際上不很全面,并不能解決中職學生應當掌握的德育理論知識。從實際情況看,還存在脫節的現象。一般來說,德育教學的課程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僅靠單獨開設專門課程進行德育教學,容易讓學生感到德育問題是脫離其他理論和實踐內容的附加的內容,僅靠在各門課程中穿插德育理論內容,容易因教師政治理論和實踐的欠缺而無法將問題深入。

二、提高德育課程教學實效的對策分析

學校的德育教學是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作為改造學生的一種活動,不僅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感,堅持和遵守道德教育的基本規律及其原則,而且要求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課程的教學除了課堂講解的方式以外,還必須提供更多的讓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可以嘗試在如下方法的結合中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第一,教師演講和客座演講。教師可以用演講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向學生介紹有關德育課程的基礎理論及其歷史發展概況。例如,職業道德價值觀、人生價值和自我價值在社會實踐中的倫理困境、價值抉擇的框架和模式,社會現實生活中的關于人生價值的大討論等。教師也可以邀請有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和管理者以及職業教育機構專職教師來給學生做專題報告或聯合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德育理論與實際工作的密切聯系,提供給學生一個接觸實踐情況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彌補本校德育教師本身在抽象的德育理論方面的不足,讓學生了解范圍更廣、層次更深的相關理論。

第二,討論和辯論。教師可以在德育課堂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小組,就某個德育主題進行討論,每個小組推舉一名代表記錄討論的情況并在全班做反饋報告。也可以將學生分成辯論小組,設定一個辯論題目,讓學生有時間收集相關的材料、發展和完善自己的觀點,然后做一個正式的辯論。討論和辯論都可以從某一個具體的案例開始,例如溫嶺虐童案折射出新形勢下幼師職業道德面臨的挑戰,讓學生設想可能的解決方案。討論和辯論也可以安排在每一部分政治理論的講解之前進行,這樣學生可以不受約束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教師講解了德育理論以后,再讓學生回顧以往的討論、檢討和對照自己的觀點,可以增強討論的實際效果。

第三,角色扮演的情境訓練和個人示范。教師可以提供學生一個實際案例,通過多人組合創式情境模擬訓練,讓學生分別扮演案例中所涉及的角色,像警察、肇事者、旁觀路人、調查員等,從表情、服飾、姿態、禮貌用語、熱情接待服務等多方面考察和訓練,并通過分組互相點評、教師點評等方式,糾正其不足之處并演示正確做法,是學生感受職業禮儀規范。教師也可以只提供案例事實的一個大概情況,以便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想象和設想在不同的場景之中可能出現的不同倫理問題,并大膽嘗試解決這些問題的不同方法,這樣的角色扮演可以既是生動形象的,又是富有創意的。在德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教師自身的表率作用和受教育者所在集體內的相互影響,是兩個不可忽視和偏廢的方面。凡是要求學生應當有的行為,教師本人應該首先具有這種行為,并且做到表里如一、始終如一。所以,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人格才能影響到人格的發展和規定”,“只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人只能用人來建樹”。活的最有影響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師、家長等人的全部生活和一切言行舉止。

篇(7)

關鍵詞:班華;心理教育;心理―道德教育;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4)08-0013-03

在當代教育理論舞臺上,班華教授的教育理論建樹集中體現在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領域,能同時在這兩個領域均有深刻影響力的學者并不多見,在對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廣泛探索的基礎上,班華教授揭秘了一種新的心理教育形態,即心理―道德教育形態。這一形態的教育在實踐領域正自覺不自覺地展開,在理論領域則有待進一步拓展。作為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啟蒙與建構者,班華教授的思想獨特而精深,且具本土情懷。下文是作者淺見,以此就教于班華教授和教育同仁。

一、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脈絡

1987年,班華教授參加《德育原理》①教材的編寫,由其負責編寫的第四章“德育與個性發展”中,最早論證了“德育與心育”關系問題。研究認為,教育過程中有些問題既是道德品質問題,又是心理問題,因此,應當把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結合起來,即把德育和心育結合起來。這是對心理―道德教育內涵的最初表述。

1996年,班華教授申報的江蘇省“九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中小學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結合的研究”獲得立項。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南京市金陵中學、南京市五中、孝陵衛中心小學、蘇州市覓渡中學、贛榆縣17所中小學參與了子課題研究。它標志著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已經由理論走向實踐,初步為一線教師所認同。

1999年,班華教授主編的《心理與道德教育讀本》②叢書出版,讀者對象分別為小學高年級至初中年級學生。讀本結合中小學生心理發展和學習生活特點與需求,進一步探索實施心理―道德教育的思路,即從心理素質培育切入,促進心理素質與道德素質的協同發展。這既是對之前實踐研究的總結提升,也是對心理―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種探索。

2010年,班華教授在“心理―道德教育:中國本土化心理教育的探索”專題研究③中對心理―道德教育的學科屬性、價值追求、教育模式等進一步總結論證,在此基礎上指明了中國本土化的心理教育之道,即心理―道德教育之道。可以認為,至此班華教授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論體系架構初步形成。

2014年,班華教授的“心理―道德教育服務人生幸福”①一文進一步提出了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種形態,服務人生幸福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更為廣闊的背景下表達了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二、心理―道德教育學科界定

班華教授曾在多種場合、多篇論文中對心理―道德教育加以詮釋。概括地說,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有機結合,是二者融為一體,其核心內涵是“融合”,其理想的境界是育心育德一體化,其綜合優勢是統整心理和道德的內容,發揮教育的整體性、融合性、協同性效能。

根據學科性質,班華教授認為心理―道德教育有三類學科歸宿:(1)心理教育的學科歸宿,其特征是以心理教育為主,融進了道德因素,教育影響直接作用的對象是心理機能,教育目標的主要定位是心理品質;(2)道德教育的學科歸宿,其特征是以道德教育為主,融進了心理教育內容,教育影響直接作用的對象是德性結構,教育目標的主要定位是道德品質;(3)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交叉歸宿,其特征是心育德育融合,難分主次。心理―道德教育無論屬于何種學科,其根本都是有機融合了心育與德育,借助豐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有助于發揮道德教育的整體功能,而德育因素的融入,讓心理教育具有了道德的導向。

班華教授探索的心理―道德教育,就其學科性質而言,是一種新的心理教育形態。所謂“新”,在理論層面表現為對概念的界定是首創,學科領域是有待拓展生成的灰色地帶,理論的支撐點也區別于其他學科;在實踐層面表現為心理―道德教育符合現代教育精神,能夠解釋教育新情況,解決教育新問題,實現以往教育難以達到的效能。

更進一步講,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種“主體―發展性教育”。“主體”是指人是心理與道德的載體,是心理機能和心理活動的主體,是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主體;“發展”是指積極品質和潛能的整體發展,是整個人格中身心整體性的發展,包括整體人格中的心理―道德素質的發展。(1)主體―發展性心理教育,是主動積極的教育,更強調人的積極心理與德性的發展。(2)主體―發展性心理教育是發展性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數有心理問題或道德問題的人的教育。(3)主體―發展性心理教育是尊重人、關愛人、理解人、發展人,體現以人為本精神的教育。

三、心理―道德教育目標探尋

作為一名教育理論家,班華教授首先是一名精神關懷者,關注教育的終極目標,關懷教育過程的每一個人,在其建構心理―道德教育體系的過程中,用自身的研究致力于人的“心理建設”,其終極目標是為人生幸福服務。根據班華教授的見解,就人的心理―道德成長而言,“心理建設”是一項基礎工程,集中體現在相互關聯的四個方面,即“優化心理機能,提升精神品質,促進人格和諧,服務人生幸福”。

“優化心理機能”的基本思想是:從整個心理建設上,心理機能的優化,心理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心理潛能的充分發揮,是基礎性目標。心理機能是心理教育作用的直接對象,心理機能的優化有助于德性的優化,有助于人的心理建設與精神成長。

“提升精神品質”的基本思想是:心理教育為整個精神發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心理教育包括心理技能的訓練,但作為一種精神教育,又遠非心理技能訓練,因為人的精神品質是心理、思想、道德、審美和信仰的復合體。心理教育要求以人的方式對待人,主要培育人之為人的精神品質。

“促進人格和諧”的基本思想是:人格的全面和諧發展是心理教育的最高目標和根本價值取向,人格和諧發展,即個體“心―身”的和諧發展。就心理和諧來說,它是個體所具有的知、情、意的內在和諧,智、德、美的和諧,情與智、智與知、知與能的和諧,人與人、人與事的和諧,行為動機、行為方式的和諧等。從根本上說,人是教育的主體,人是社會建設的主體,人是自身建設的主體。

“服務人生幸福”的基本思想是:服務人生幸福是以人為本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終極性目標。心理教育既要為人的未來幸福服務,也為人的當下幸福服務,從學校教育來說,應關注兒童青少年學生的幸福,從而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礎。人生發展是畢生的過程,心理―道德教育是終身性的,幫助人們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終身幸福,是心理―道德教育永遠的追求。

四、心理―道德教育操作模式

模式的形成意味著從理論到實踐的一體化,在理論上有據可依,實踐上有法可行。[1]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在長期理論研究基礎上,用理論指導中小學心理教育實踐,經過不斷探索、反思、修正逐步積淀而成。

就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概念的產生而言,班華教授并非是對理論的簡單推演,而是帶著問題體察中小學心理教育實際,在課題實施中發現“心理―道德教育現象”,如心理教育課“夸夸我自己”中,孩子們在夸自己心理品質的過程中,自然也夸自己具有的好的道德品質;心理教育課“我愿做個好男孩(女孩)”,課堂上讓學生列舉好男孩(女孩)心理素質時,很自然地列舉了道德素質;心理教育課“友誼地久天長”幫助學生學會珍惜和追求真正的友誼。這些既是心理教育課,也是道德教育課,在反復斟酌之后,心理―道德教育概念最終確立,在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結合的思想指導下,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國內一些中小學得以開展,并逐步由教育實驗狀態轉化為廣大師生所接納的教育工作常態,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目前已成為中小學實施心理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之一。

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有機結合”,其特點是:(1)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一個整體結構,兼有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雙重屬性,具有發展心理素質與提升道德品質雙重屬性。(2)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建構的指向是塑造健全人格,個體人格發展層面是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交叉輻合地帶,也是心理―道德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形態的基石。(3)心理―道德教育模式不是固化的、單一的,而是靈活的、開放的系統,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會有許多“變式”。如將道德教育的內容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技術來呈現,設計相應的教育活動,這是心理―道德教育的本體模式;在學科教學中融合心理―道德教育思想,以學科為載體設計教育活動,從而成為心理―道德教育的學科模式,等等。

班華教授把心理―道德教育思想與實踐歸納為十六個字:“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這既是心理―道德教育的行動綱領和操作法則,也是對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最好詮釋。

五、幾點啟示

班華教授的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用短短的文字來表述未免掛一漏萬,就個人所見,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有下列啟示:

(1)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是班華教授幾十年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指導的結晶,是中國本土化心理教育的集中表達,是在中國教育文化與教育實踐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形態,對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的中國化具有啟迪意義。

(2)心理―道德教育從理論到操作是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是班華教授在教育理論研究中的原創性表達,心理―道德教育在學理上界定清晰,在實踐上操作有法,具有獨特完整的理論和話語體系,為我國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發展拓展了一個新的領域,探索了一種新的心理教育形態,對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具有示范價值。

(3)心理―道德教育不僅在理論上表明了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結合的可能性,實踐上表明了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結合的可行性,同時表明了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結合的必要性與必然性。心理―道德教育思想源自中國教育文化,易為一線教師所認同,將對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從而為學生的心理建設與終身幸福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偷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天堂8资源中文在线| 午夜裸体性播放|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水蜜桃av无码| 国产精成人品|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欧美激情做真爱牲交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色婷婷五月综合亚洲小说|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国产95在线 | 亚洲|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国产av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美女裸体视频永久免费|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大地资源在线观看官网第三页|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学生妹高清av|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欧美黑人巨大xxxxx|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 大胆gogo高清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天天燥日日燥|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