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7: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訓練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戴芳老師執教的《一次課外活動》的作文指導,在《省小學作文教學觀摩會》上獲得與會者的一致好評。這節課之所以獲得成功,我想除教師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外,主要是這節課具有緊扣要求,訓練有方的特點。
審題是作文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培養學生掌握正確思維方法的一種基礎訓練。教師十分重視作文的第一道程序,引導學生對作文題目做一番研究分析,弄清題目的要求、范圍和重點,使學生知道這次習作是寫一次課外活動,具體要求有三點,即:1、要按活動的先后順序寫;2、重點是把活動過程寫具體;3、要注意用詞準確,語句通順。通過師生共同審題,使習作要求更清晰明白,便于學生操作。
一節作文指導課涉及的訓練點是多方面的,然而指導最忌蜻蜓點水,面面俱到。只有抓住每次習作要求的重點,集中力量突出訓練重點,才能保證學生學有所得,提高教學效率。這節課教師恰當地處理好了重點與一般的關系。把活動過程寫具體是這次習作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分兩步解決怎么寫具體的問題:一是在課前教師有組織有目的地帶領學生開展了一次小制作活動。由于活動是學生親自參加過的,所以學生就有內容可寫,解決了言之有物的問題。二是教師把自己參加過的一次用蔬菜做小制作———辣椒“鞭炮”的過程重新演示,同時邊帶領學生說制作過程,然后出示了下水文,緊扣習作的三個要求,讓學生找出表示活動先后順序的詞語,說出哪些地方寫具體,同時進行板書,從而使學生知道要抓住人物的動作才能把活動過程寫具體,并及時地告訴了學生如何把詞語用準確。
在優化作文指導的教學程序上,這節課的總體設計做了可喜的探索。整個教學過程安排了審、導、說、寫、評五個環節,環環緊扣,步步提高。一節課內,教師給了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口頭和書面的練習,教師引導說,同位互相說,發現問題及時說,真正做到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最后學生花了十二分鐘寫完了制作過程的片斷。從課堂反饋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輕松,都能緊扣習作要求,抓住人物動作把活動過程寫具體。
(一)
動力區教委對全區20多所小學的德育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學校德育工作有隨意性和漂浮性,今天一個中心,明天一個中心,德育成了應時性的工作。加之單純追求高目標,不注重學生思想形成過程,導致德育工作低效益,甚至負效應。
針對這種情況,本著“突出基礎,側重日常,貴在積累”的思想,動力區教委的同志們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制定了(動力區小學德育基礎訓練實施細則),對小學德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
這份《實施細則》把《小學德育綱要)提出的十大教育內容分為基本生活規范、道德規范和心理健康教育兩部分。共設置了22個訓練項目,66個訓練內容,226個訓練點。?一至三年級為第一個教育循環段,側重于優良行為習慣的培養和養成;四至六年級為第二個教育循環段,在前一個教育段的基礎上,逐漸加重道德觀念的啟迪。
《動力區小學德育基礎訓練實施細則》提出了“小學德育重在訓練”的觀點。
每一個循環段的訓練項目要一年操作一遍,三年共操作三遍。每一遍操作的項目相同,但是范圍、深度、訓練點都不同,符合學生思想品質螺旋式發展的規律。
這份《實施細則》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曰“低”。即工作起點低,從最基本的行為習慣抓起。如一至三年級的德育訓練要求側重于養成教育。具體指導學生遵守生活規范和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和態度,活潑快樂地生活,成為人人喜愛的孩子。
二曰“斜。即教育坡度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按照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培養什么習慣,培養到什么程度,各年級都有明確的、不同層次的規范性要求。這樣,同一內容,經過不同階段的訓練,逐步深入,就會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矗三曰“細”。即工作要求細,對每個工作環節都有具體要求,有指導,有檢查,有評價。經過四年的實踐探索,動力區小學德育基礎訓練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程序。每一個訓練內容都大致分為明理課,訓練課,評價課,專題班隊會總結、在家庭和校內外實踐等幾個環節。甚至細到每周每天的安排。如周一是升旗;周二、四是導訓課;周三是紅領巾廣播站自播節目;周五是時事教育。
四曰“實”。即所有的訓練點都是小學生能夠操作的實實在在的事,沒有空洞的口號與說教。如比較抽象的“勇敢”一項,從要求一二年級的有病不怕打針吃藥,跌傷不哭,敢單獨在家,單獨睡覺,到二三年級上學不用父母接送,遇到困難不依賴父母,獨立解決,對于同學中的不良行為敢于批評幫助,都是小學生能夠實踐、常常未能做到的。
(二)
小學班主任做德育工作,是責無旁貸的。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回答卻不盡相同。
《實施細則》把平時班主任零打碎敲的教育納入了明確的體系,要求具體又留有充分發揮余地。增強了班主任的自覺意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鍋爐一小的青年教師蘇玉霞,從一年級開始進行“孝敬”的教育,一直到三年級,抓住情感這條線不斷深化。蘇玉霞通過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家訪中所掌握的情況,精心設計每一次導訓課。學生們一年級為父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二年級學會疼父母,三年級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到愛老師、愛同學。愛周圍的人,學會了對他人的寬容和理解,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
本模式兼具科學性、可行性、實用性與實效性。我們對它的描述是循著“四級臺階”的訓練軌跡,將速讀訓練納入中語教學軌道,與“自讀課文”的教學同步進行。另外,“同軌同步,相輔相成”,是本模式的鮮明特色;“易操作,顯效快,興味濃”,是本模式的最大特點;“快速閱讀十大語文觀=如虎添翼”,是本模式的理想境界。
本文僅就模式的構建以及構建此模式的依據與效應簡介于下,以此就教于同行。
一、模式的依據
(一)現實依據:快,既是時代的特征,也是時代的呼喚,更是時代向教育的挑戰。
我國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如何呢?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1978年在《人民日報》頭版顯著位置著文批評說:“十年的時間,兩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15年過去了,狀況又如何呢?“我們語文學科自覺或不自覺地可以說是變動不大,或者說沒有實質性變動。”這是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教授在全國中語會第五次年會上的斷言。教學效率如此低,學生素質如此差,怎能適應當今時代乃至21世紀的需要呢!“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讀完應讀的村料,現在已成為當代各級管理工作者、科學工作者、生產工作者的一項極為重要的生產手段?!保畲喝A、王靖元譯《快速閱讀法》前言)。本模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經試用、實驗,最終定型的。
(二)政策依據:宏觀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向我們提出了嚴峻的課題,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據:“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略主動地位。為此,必須高瞻遠矚,及早籌劃我國教育事業的大計,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睘榇艘斑M一步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克服學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脫離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現象?!?/p>
微觀上,與《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相適應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及其配套教材,第一次將快速閱讀納入中語教學,要求學生“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鐘500字左右)閱讀淺易的文章,把握大意”,并對速讀訓練的內容、步驟、方法等作了具體設計與安排。
(三)理論依據:首先本模式兩大堅實的理論依據應是生理學原理和心理學原理。
閱讀,首先是一種生理現象,人們的有關生理機能為速讀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就視覺而言,文字符號以光波的形式被攝入眼中,在視網膜上成像。據推算,人眼的視場角可達35°,并且從無限遠至25厘米內,可以毫不費力地進行調節,以分辯出12─13行文字。而且,人眼的視場角是一個立體角,能同時分辯縱向、橫向文字。這樣縱橫交織,“一目十行,雙目識頁”就成了完全可能。本模式就是要通過相應的訓練,擴大學生的視讀野,以適應快速閱讀的需要。再就大腦機能而言,人的大腦皮層至少有14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細胞之間有很復雜的突觸聯系,其儲存功能至少能容納10[7,]億個信息單位,相當于全世界圖書館藏書的總信息量。腦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還表明:人的左右半腦分工各異。右腦具有極大的圖式認識功能,其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這些,正是開展快速閱讀訓練極其重要的生理基礎。
閱讀更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速讀的重要前提。用心理學原理研究閱讀行為可知:閱讀的過程是讀者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注意等一系列心理活動的過程??焖匍喿x,則更是一種復雜的心智活動,它除了要求人們以更快的速度感知、記憶、想象、理解外,更要求閱讀時能高度集中注意,專注于閱讀,全身心地投入閱讀。只有具備了這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才可能出現高效率的閱讀。本模式第一級臺階正是遵循這些心理學原理的培養學生速讀的良好心態。
其次,閱讀的對象是語言文字。漢字能速讀嗎?漢語言文字學作了肯定的回答:漢文不僅適于速讀,而且優于拼音文字。因為:第一,漢字信息密度大,閱讀省時。聯合國五種文字的同一文件,永遠是漢文本最薄。第二,漢字個性突出,感知快;漢字形體各異,示差性強,分辨率高。第三,漢字穩定易識、易記,適宜速讀。第四,漢字是表意文字,利于理解。另外,文章學、閱讀學、寫作學、社會學、美學、哲學等學科都從不同側面為速讀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理論。比如,快速閱讀作為閱讀學的一個分支,自然與閱讀學有著天然的“血緣”尤其是現代閱讀學,它追求的主要目標,就是快速高效的閱讀。
(四)經驗依據:速讀,作為一種現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看雜志,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鐘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漢杰老師,臺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二、模式的構建
(一)模式的著眼點──信息社會。
我們構建“四臺階”模式的基本出發點,是提高中語教學效率與學生素質,以適應信息社會的需求。時代飛速發展,快速閱讀應運而生??焖匍喿x集生理學、心理學、語言文字學、現代閱讀學等相關學科原理于一體,實質是一門高效閱讀學。它不僅要求讀速快,而且要求理解深、記憶牢,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迅速擴大其知識面。為此,《閱讀學叢書》主編曾祥芹教授還稱:“速讀是語文教育的高科技”。
與此同時,要提高中語教學效率與學生素質,還得切切實實地開展“大語文教育”,將學生帶到豐富多采的大語文天地中去學語文,用語文。這不僅與現代教育觀合柏,也與語文學科的根本性質“工具性”相一致,更有利于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而且,速讀在大語文觀統率下進行,才會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兩者比翼雙飛、相輔相成,必能收到最佳效果。這就是我們積極推行下述公式的基本緣由:“快速閱讀+大語文觀=如虎添翼”。
(二)模式的主體──“四級臺階”
一、清晰模糊處。
教學中,一旦學生認識理解出現模糊,教師可即時點撥,使每個知識點在學生頭腦中產生明確、清晰的印象。如《一夜的工作》中“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得清顆數,好像并沒有因為今夜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份量”一句,是理解生活儉樸品質的重點,到底花生米有沒有多呢?對此,學生往往無法確定,故教師需加以引導,隨機訓練:①了解目的:這句話寫什么?作者的目的是什么?②了解關系:作者是以什么突出總理生活儉樸的?(以花生米少)是如何寫出其少的?③明晰概念:到底花生米有沒有多呢?從哪里可以看出?(由上文“兩杯茶”可知值班室的同志預備的是兩個人的晚餐;句中的“好像”對此也作了暗示)由此可見什么?(往日的花生米就更少了)這樣,就對學生進行了準確、清晰、深入理解語言的訓練。
二、統一矛盾處。
由于認識理解能力的差異,小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往往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矛盾”答案,我們可圍繞目標,巧用“矛盾”,引導思辯,以統一認識。如閱讀《在仙臺》,對“魯迅在仙臺頗受優待”的理解學生往往出現“是優待”與“不是優待”的矛盾答案。正確理解這一點是深入理解課文中心的重要一環。為此,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找出“頗受優待”的具體內容(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
接著,抓裝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引導理解“操心”的程度。再聯系當時當地的情況,看有沒有受到優待,從而使學生明白:①當時正值清末,中國留學生在外國受人歧視,魯迅先生在仙臺能受到“學校不收費”和“幾個職員”為他的“食宿操心”的待遇,應該算是一種優待,這說明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②雖然幾個職員作了努力,但魯迅搬家之前住處蚊子頗多,搬家后又要吃難以下咽的竽梗湯,嚴格地講又并不能算是優待,但這幾個職員是無能為力的。這說明日本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歧視。
三、突破疑難處。
閱讀教學中,學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點,如與理解中心關系密切,教師可巧妙運用這些難點進行訓練。如一教師在引導閱讀《春蠶》時,學生提出:既然學費來之不易,課文為什么不將“我”刻苦學習的情景寫出來呢?這說明學生對“材料選擇”與“中心表達”間的關系不能理解。該教師便這樣順勢引導:①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表現了什么中心?——由內容明確中心;②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圍繞這一目的選擇了哪些材料?——由中心明確材料;③把作者刻苦學習的內容寫進去可以嗎?為什么?——由假設得出結論(這樣寫課文就缺乏明確的中心了)。這就使學生具體理解了中心與選材間的關系,對學生進行了“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與“選擇材料表達中心”的訓練。
四、探究膚淺處。
課文有些內容雖不是理解的重點,但教師也要有選擇地加以引導探究,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如《在仙臺》中有這樣一句:“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庇械膶W生認為這句話說明留級學生對藤野先生不尊重,與課文中心相悖。這樣理解顯然浮于表面,故可聯系下文“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我就親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結”引導理解:“他們”指誰?“他們的話”指什么話?“大概”是什么意思?你認為哪些話是真的?哪些話是假的?這告訴我們什么?從而讓學生明白:留級學生所說的“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這是假的,而穿衣服“模胡”這是真的,作者這樣寫旨在以藤野先生穿衣的“模胡”反襯其“治學嚴謹”,說明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工作上,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活。這樣引導,可防止學生理解中的淺嘗輒止,以培養其思維的深刻性。
五、巧用精妙處。
學生思維活躍,他們在教學中往往表現出出人意料的“聰明”。為此,教師可捕捉其答問理解中的精妙之處,借機訓練。如閱讀《將相和》,一位教師提問:“秦王說愿意拿15個城換和氏璧,趙王和其他大臣有何表現?藺相如表現又如何?”一名學生回答:“趙王和其他大臣左右為難,無可奈何,而藺相如是不慌不忙,胸有成竹。”該生答問中的詞語選擇得恰到好處,概括了課文內容,突出了人物特點。由此教師受到啟示,而在后文閱讀中安排了如下訓練:(在橫線上填入合適的成語)“藺相如見秦王對璧(愛不釋手),根本不提交城之事,便假說璧有斑點,要回寶玉,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藺相如提出要秦王舉行個典禮才肯交璧,其實他采取的是(緩兵之計);舉行典禮的日期到了,可他已派人將璧送回,來了個(金蟬脫殼)?!边@樣引導,不但能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針對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往往重視不夠的現狀,我校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切入點,提出了“強化口語訓練,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實驗課題。
實驗前,校領導組織實驗教師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為實驗假設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并吸取了外地值得借鑒的教改經驗。依據實驗方案,我在實驗前對學生口語水平進行了測試。備課時注意設計聽說訓練點,注重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初步取得了階段性實驗成果。
一、遵循原則進行聽說訓練
1.激勵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培養“興趣”的途徑之一就是“激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是自尊心和上進心強。研究資料表明,對小學生的評價,表揚鼓勵多于批評指責,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習動機。初練口語表達,學生往往語無倫次。無論學生會說或不會說,教師都應多鼓勵。因為成功的滿足可以激發上進心和自尊心。
2.實踐性原則。
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兒童的實踐活動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因此,在語言訓練中,除按照“大綱”要求和語文教材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訓練外,盡可能有計劃地帶領學生接觸社會,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指導學生多聽、多說,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3.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聽說訓練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定要避免只讓少數能說、會說的學生“表演”,而大多數學生成為“觀眾”的現象。要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聽說訓練的實踐中。
4.反饋性原則。
兒童心理學表明,當小學生把注意指向學習活動的時候,同時也就把注意指向了學習的結果。因此,在聽說訓練中,教師對學生的口述要及時作出評價,同時引導學生互相補充聽說內容。這個過程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聽說能力。
5.循序漸進的原則。
要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的不同年級的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低年級學生要能聽明白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養成認真聽說的習慣;能說一段完整、連貫的話,口述一件簡單的事。中年級學生要達到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和少年兒童廣播,理解內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討論問題能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級學生要達到能聽懂別人的講話,理解主要內容,能口述見聞,能當眾作簡短的發言。
二、多種渠道進行聽說訓練
1.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如教學《西門豹》一課,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我把事件線索簡要板書出來,引導學生根據復述提綱,聯想課文內容,想象西門豹智懲巫婆、官紳的情景,有感情地將這個過程講出來。
2.以興趣活動創設情境,強化口語表達訓練。
按照學期開始制定的實驗計劃,每月進行一次大型語文興趣活動,為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搭建了鍛煉、展示的舞臺。“朗讀大賽”、“小主持人大賽”、“祖國各地風景游”、“新年話新意”等活動的舉行,同學們紛紛感到形式新穎,參與積極性高,在歡樂的氛圍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3.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鞏固口語表達能力。
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關鍵是運用。于是,我以“走出教室,進入社會”為宗旨,帶領同學們參加校外演出,上電臺主持節目,布置采訪話題(如:“每天看電視對少年兒童是有益還是有弊?”“雙休日你在干什么?”“說句心里話”等),在學生當中展開采訪討論,活動課上把自己調查分析的情況匯報給大家。
4.鼓勵比賽競爭,激發口語表達的興趣。
我班每學期都要進行一次口語表達匯報“大比武”。孩子們好勝心強,參賽前必作精心準備,優秀節目云集,正是互相交流的好時機。通過比賽,同學們會發現自己語言表達上的缺點,及時糾正。
5.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正確的口語表達習慣。
平日師生接觸交談,教師不僅要注意語言的規范,用詞的準確,為學生做好示范,而且要及時發現學生口語表達的毛病,隨時糾正。
三、方法各異進行聽說訓練
1.激趣法。
第八冊語文教材中,有一道聽說訓練題——說自己做過的某個小實驗的過程及實驗用具、材料、注意事項。為指導學生細致觀察,條理敘述,我和學生一起做了一個實驗——“怎樣使小船游到盆中央?”實驗材料擺放在講桌上,我先請學生說說實驗前有什么準備工作。(桌子上放著兩盆水,都不很滿,其中一盆水水面上漂浮著一只小船。此外,桌上還放著糖、鹽、面粉少許。)然后我又提出:“在不借助手、棍撥弄的情況下,有什么辦法能使小船游到水中央呢?”同學們思維很活躍,紛紛猜測分別放糖、鹽、面粉試試,我請學生上臺操作,別人觀察他的動作、實驗過程、結果,再連成幾句話把剛才的過程說下來。在放了糖等物以后,小船依然毫無反應時,有人建議:往盆里倒水試試。這次實驗過程、結果也請學生仔細看,看后說說。果然,小船在盆里巡游一圈后停留在水中央,我告訴學生這是水表面有張力的緣故。有趣的實驗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將自己親眼所見、親自參與的試驗表述出來,同學們興趣盎然。
2.看圖練說法。
例如教學看圖學文《小足球賽》時,先指導學生整體看圖,弄清圖意,要求學生按一定順序把圖上內容說清楚,說具體。說話要求準確,用詞恰當,并說出自己聯想到的小足球賽緊張、精彩的場面。
3.聽辨、比較法。
如教學《小珊迪》一課時,作者在結尾段用反問句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對珊迪美好品質的贊美。我將原文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分別朗讀兩種句式,讓學生聽后說一說兩種句式語氣有什么不同,體會用反問句有什么好處。
4.說寫結合法。
說與寫,都是表情達意,不過兩者形式不同。在作文教學中說與寫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說促寫。如寫一件事時,指導學生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先說,然后教師評點優劣,再寫下來。
5.內容延伸法。
【摘要題】運動項目集萃
【關鍵詞】跳遠……
目前,中國跳遠高水平運動員與世界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中國高水平跳遠運動員因為助跑踏板技術不過硬而屢屢出現犯規,導致比賽失利。悉尼奧運會上,中國女子跳遠運動員助跑起跳犯規次數乃世界之罕見,助跑踏板技術本應是在基層訓練解決的技術基本功問題在中國卻成了令國家隊教練非常頭痛的難題。因此,加強基層跳遠運動員的助跑踏板技術的訓練研究,對發展中國跳遠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助跑踏板技術是跳遠技術的重點和難點,西方發達國家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運動訓練發展較快,從而促進了運動技術的提高;中國運用這一技術訓練起步較晚,在廣大基層體育運動隊中,運用高科技手段進行運動訓練更不多見,絕大部分教練員還是憑經驗直接觀察指導訓練。
在運動訓練中,運動員通常無法觀摩自己的動作,只能聽從教練員的語言刺激來領會自己的動作,由于運動員的踏板起跳動作迅速,一般在0.15s左右完成整個起跳動作,這就給教練員觀察運動員的助跑起跳技術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運用多媒體手段與助跑踏板起跳技術相結合,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10名二級水平運動員的高速拍攝,對運動員的助跑踏板技術進行分析,并運用多媒體手段與傳統訓練方法分別對運動員進行訓練,通過比較研究,探討改進訓練方法所取得的效果。
1研究方法
1.1運動學測試法采用兩臺SONYDCRPC320E型數碼攝像機,分段對10名男子二級水平運動員的助跑起跳動作進行現場拍攝,攝像機位距助跑道各6m,兩臺攝像機的拍攝范圍各為12m。著重掃描運動員每步助跑的踩點。
1.2現場錄音法采用節拍器,并根據攝像中的腳步踩點,在慢放的狀態下配音,配音后恢復正常播放速度,形成完整的視音頻信號存入計算機。并由計算機控制模擬錄音,經放大,用來改進運動員的助跑節奏。
1.3現場測量法測量運動員助跑的距離、步長和步頻及每次試跳的成績。
1.4訓練實驗法運用所獲多媒體資料(運動員助跑的視音頻信號轉刻成的光盤),對運動員進行訓練。
1.5數理統計法對所獲資料進行統計處理。
1.6測試過程運動員充分準備活動后,每人試跳若干次,跳出最好成績為止。運動員開始測試,為了使運動員助跑起跳技術不受規則影響,要求運動員不踏起跳板全程助跑起跳,通過拍攝、錄音、測量等獲取運動員助跑起跳的圖像、助跑節奏聲、步長、頻率、助跑時間及運動成績,根據所獲得的數據,確定運動員的助跑方式與起跑位置,確定運動員每一步的步點及全程助跑的時間,按照這一指標分兩組進行訓練,每組5人,一組用常規訓練方法,一組結合錄像、錄音、助跑時間及嚴格的步點控制進行訓練,4周后兩組混合測試,檢查運動員的助跑踏板技術情況,看看結果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1.7訓練安排每周訓練3次,每次運動員做20min準備活動,兩組活動的內容完全相同,休息5min開始試跳,每人試跳15次,每次間歇時間3min,每次訓練前后,實驗組運動員要觀看著名運動員的跳躍錄像和自己的錄像,并進行表像訓練,訓練中,要模擬。訓練4周后按比賽規則對運動員進行測試。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訓練前、后兩組運動員犯規次數的變化
表1訓練前后運動員失敗次數均值變化表
附圖
從均值可見:實驗組失敗次數明顯減少,而對照組只減少兩次,說明實驗組訓練方案對減少運動員的失敗次數有較好的效果。另從表2中可知:配對T檢驗表明T值為6.521,顯著性值為0.000,差別具有高度顯著性意義,這說明實驗組對運動員的失敗次數確有明顯影響。
2.2訓練前后兩組運動員運動成績的變化
運動成績是反應運動訓練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對運動員訓練前后進行了成績測試,測試結果見表3。
表2訓練前后失敗次數T檢驗表
差值均數標準差T值顯著性
5.354.576.5210.000
表3訓練前后兩組運動員測試成績均值表(m)
訓練前成績訓練后成績
實驗組6.917.17
對照組6.937.02
從表3中可以看出,兩組運動員訓練前的成績相差僅2cm,但訓練后成績相差達15cm,這說明實驗組訓練比對照組訓練有較好的效果。同樣是4周的訓練,訓練強度與運動量等都非常接近,不可能對運動員的體能產生很大影響。因此,筆者認為,運動成績的提高與運動員助跑踏板相結合技術的改善有關。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運動員的起跳犯規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由此,可推測實驗組由于運動員助跑起跳犯規次數少,增加了運動員的助跑起跳信心,敢于加速助跑,而對照組有三人第一次試跳失敗,因而助跑不敢加速,從而影響跳遠成績。
2.3訓練前后兩組運動員助跑節奏的變化
跳遠運動的助跑節奏非常重要,合理的助跑節奏是跳遠取得較好成績的必要條件。實驗中,要求運動員每次必須踏準標志點,每次讓學生聽自己最后幾步助跑節奏錄音,并與實驗前所獲的錄音對比,使運動員從聽覺中獲得這種節奏感覺,糾正自己的錯誤。但由于在助跑起跳中,運動員常常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助跑的節奏上,為此,采用了一些專門的聽節奏做動作的小步助跑練習。2周后,發現實驗組運動員節奏感強,節奏的速率比實驗前所獲錄音速率稍快,而對照組節奏無明顯變化。
2.4訓練前后兩組運動員助跑速度的變化
準確的步點,高速的助跑速度和合理的助跑節奏是獲得較好起跳成績的關鍵。由于運動員的成績提高了,因此推測可能運動員的助跑速度增加了,但短短的4個月,為什么能提高運動員的助跑速度呢?對運動員的錄像進行了反復慢速回放,結果發現實驗組的運動員助跑起跳步點較準確,能發揮自己的速度,而對照組運動員由于步點不穩定,運動員不得不調整步子大小來避免犯規或離起跳板太遠,從而影響助跑節奏和速度。表4是訓練前后最后10m運動速度變化的平均值。
表4訓練前后最后10m助跑速度分段變化表(m/s)
附圖
表4反映出實驗組與對照組訓練前后最后10m的5m分段助跑速度變化情況,從中可以看出,訓練前兩組助跑速度非常接近,而訓練后,第一段5m助跑速度相差4cm/s,而后5m助跑速度實驗組比對照組高9cm/s,比訓練前高11cm/s。盡管提高的速度不是很多,但這也說明通過訓練,實驗組運動員的助跑速度確實是提高了。
3結論
3.1采用現代多媒體手段進行訓練,使受訓者通過聽力通道,獲取同步的訓練信息,進一步完善了受訓者的訓練環境。
3.2采用現代多媒體手段進行訓練對提高運動員的助跑踏板成功率有明顯效果,對提高運動員的成績有較好作用。
3.3采用現代教育手段進行訓練,對發展運動員的絕對速度效果不明顯,但對提高運動員的最后階段的助跑速度有一定效果,這可能與運動員的助跑起跳技術的穩定性提高有關。
【參考文獻】
化學教學本身并不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化學概念和規律,而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智能,使他們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運用化學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夠較好地發展學生的智能。
一、圍繞實驗的“三大原理”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
化學實驗理論的主體內容,可概括為⑴實驗原理;⑵裝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師應當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對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終滲透著思維訓練活動。
首先,是實驗原理的思維訓練?!皩嶒炘怼奔捶磻?,指的是每個具體的化學實驗,反映了或說明了或推斷了什么樣的物質發生何種變化的理論??梢試@如下的角度引發學生思考:1.變化實質──什么化學物質(有時還應進一步分析為什么要選用這些物質)?2.定量關系──反應物之間采用怎樣的物質的量(或質量、或體積、或微粒數目)的關系?為什么要采取此種定量或過量關系?3.反應條件──實驗時應選擇怎樣的物質狀態、變化溫度、壓強或催化劑條件?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條件?(1).儀器選用──根據實驗原理,對特定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選用哪種量取、混合、反應、加熱、除雜、干燥、檢驗、收集、吸收、分離、緩沖(安全)的儀器?為何選用這些儀器更適宜?(2).配套組合──根據實驗需要,選用的儀器之間,大小、規格應怎樣協調、搭配?如若不這樣組合會出現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種調換或代用?(3).連接順序──為達到良好效果,選用的儀器應采取怎樣連接的位置順序和安裝與拆除的先后順序?為什么要安排這種順序?不遵循此順序會帶來什么不良后果?
二、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為創造性思維夯實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他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在人類認識史上,正是個別人對事物或某種現象產生了好奇感、驚奇感,從而導致了重大的發明創造。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與化學有關的現象隨處可見。用磚砌墻和貼瓷磚時,先要將磚和瓷磚用水濕潤;新買的鋁鍋,燒過自來水后有黑色斑點;經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長得很茂盛,這些奇妙的現象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們去學習掌握水泥、鋁和氮氣的性質。
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奇特的實驗現象。例如:一鋁制的盛飲料的易拉罐內充滿CO2氣體,然后往罐內注入適量NaOH溶液,立即用膠布將罐口密封,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呢?首先,易拉罐“內凹變癟”,接著“癟了的罐重新又鼓起來”。對于前面的現象一般很容易解釋。這是因為學生很容易從固有的思維定勢出發,即分析物質發生變化時,只從加入的物質來考慮,只分析NaOH溶液與CO2的反應,就能得出易拉罐“內凹變癟”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后面的現象呢?深入思考,不難得出這是因為容器本身“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也會發生反應。對這些現象的好奇,能使學生的情緒亢奮、激動,從而在白熱化的思維之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一般說來,學生對化學實驗都頗有興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驅使所致,由于觀察實驗時目的性不明確,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關鍵設備的主要現象,加之演示實驗時儀器小而教室范圍寬、學生多,所以他們觀察實驗并不準確。為此,在可能條件下,教師宜改演示實驗成并進實驗,或借助CAI軟件或VCD光盤、錄相帶等播放實驗錄像,盡可能結合并進實驗或錄像播放,穿插圍繞“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展開思維訓練活動。
三、運用典型實驗灌輸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中思維訓練的效能,教師應當借助典型的化學實驗來誘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這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教師宏觀地把握大綱、教材的整體,通過哪些典型實驗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思維訓練的規劃,分階段、分層次實施。例如,物質燃燒時有不同的特征。氣體燃燒時產生火焰,固體燃燒時產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狀況下是固體,可是,它在空氣中燃燒時為什么產生火焰而不產生火星呢?我們只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硫燃燒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奧妙。原來燃燒時,固態硫先液化后氣化,因此硫蒸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激發學習者的主觀能動作用,將教材規定的某些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改為實驗設計或實驗習題,讓學生根據實驗要求自己提出實施方案,以提高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例如,給初三學生講鐵的性質,做鐵釘生銹這個演示實驗時,可先讓學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實驗前10天準備三支干凈的醫用針劑小藥瓶。按裝滿水、少量水、干燥三個不同條件各放入鐵釘一枚。讓學生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等到講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帶來“成果”。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結合;直到得出正確結論,效果就比較好。
三是選用一些中考”試卷的典型綜合實驗題,指導學生解題,乃至跟動手實驗結合起來訓練,中學教材和歷屆高、中考試題,不乏優秀的典型化學實驗題型,如氫氣、氧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與系列性質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頗有作用。
綜上所述,結論十分明顯: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不容忽視,化學實驗活動中的思維訓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對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按下列順序進行:(1)觀察裝置圖,選擇所用的儀器,了解它們的用途和用法;(2)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3)注意反應發生的條件,同時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4)觀察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狀態等。要依次進行,不遺漏。實踐證明,注重觀察程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靈活運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建展示平臺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形式,它生動、簡捷、有效,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我們在平時實施演示實驗教學過程中,將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分為三種形式教學:(1)對于重要實驗,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分析得出結論;(2)對一些要求不高的實驗,可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要求學生設計或改進后上臺演示;(3)對一些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現象又不太明顯的實驗,教師先進行演示,讓學生在觀察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實驗的缺陷在哪里,使學生始終處于探究的思維狀態,進而改進實驗。將分組實驗改為單人實驗,這樣做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動手操作而且獨立進行。它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們懂得:辦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計劃,還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養的一種能力。
五、開展科技活動、展現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