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服務貿易論文

服務貿易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3-31 03:00: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服務貿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服務貿易論文

篇(1)

[論文摘要]隨著世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服務貿易己成為當今國際貿易發展最為迅速的領域。中國服務貿易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整體竟爭力低下。本文就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國發展服務貿易的相關對策。首先,論文闡明了國際服務貿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點,然后,通過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和競爭力進行分析,總結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而提出相關建議。

一、國際服務貿易方式特點

國際服務貿易是指一國服務提供者向另一國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并獲得外匯收入的交易過程。服務貿易作為貨物貿易的輔助項目是二戰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日益嶄露頭角,成為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隨著服務貿易的迅猛發展,多邊貿易的談判重點也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烏拉圭回合”談判達成了《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ofServices,簡稱GATS),服務貿易被正式納入多邊貿易體制的管轄范圍,對各國服務貿易,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都產生著重大影響。

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國際服務貿易通過四種提供方式被定義:過境服務(CrossBorderSupply),即從一成員方境內向另一成員方境內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境外消費(ConsumptionAbroad),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消費者在另一成員方境內接受服務;商業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到另一成員方境內建立經營企業或專業機構提供服務;自然人流動(MovementofPersonnel),即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個人到另一成員方境內提供服務。

國際服務貿易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形式,其特點鮮明:第一,服務貿易是一種無形貿易,具有不可觸摸性、不可儲存性和不易運輸性,因而導致服務出口方式多樣化;第二,服務貿易的生產與消費往往同時發生,所以服務的生產和出口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講也就是服務的進口和消費過程;第三,服務貿易的對象主要是智力,如專利、版權、法律和會計等,且貿易過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務所有權的轉讓,僅與生產要素的跨國界移動有關;第四,服務貿易更多地依賴于生產要素的國際移動和服務機構的跨國設置,都與資本、勞動力和信息等生產要素的跨國界移動密切相關;第五,服務貿易的統計數據一般只在各國的國際收支表中顯示,而在各國海關進出口統計沒有顯示;第六;對服務貿易的監控不能通過海關監督和征收海關關稅的方式進行,而只能通過國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規來達到目的。

二、我國服務貿易現狀分析

入世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強了對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視程度在履行我國對WTO有關金融、通訊、旅游、教育和咨詢等方面的各項承諾的過程中,我國服務貿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受各種制約因素的限制,整體競爭力較弱。

1.發展速度快,但整體水平低下

中國產業結構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生了標志性的變化,服務業比重于1985年開始超過農業,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從主要由農業、工業帶動轉為主要由工業、服務業帶動。按可比價計算,在1990年~2004年GDP增長的9.3%中,5.8個百分點來自工業的貢獻,2.5個百分點來自服務業,1.0個百分點來自農業。與此同時,中國的服務貿易取得快速發展,2003年進口總額為4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出口總額373億美元,增長20%2005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達到730億美元,同比增長24.5%。顯示出服務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正在日益上升。但是,我國服務貿易的整體水平仍然較低,在世界服務貿易中的比率僅占1%左右,這與我國的人口、總體經濟實力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水平是極不相稱的。并且我國服務貿易對貨物貿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2006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占整個對外貿易(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比重為10.2%,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遠低于貨物貿易所占比重,說明中國服務貿易對貨物貿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

2.發展結構不合理

改革開放后的20多年,我國服務貿易體系基本形成,從服務貿易進口看,已形成了以金融業、零售商業、旅游業民用航空運輸業、房地產業、租賃業等為主的服務行業;從服務貿易的出口上看,已形成了以國際旅游業、國際金融業與保險業、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國際運輸業為主的行業。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結構很不合理,我國目前僅能提供40多種服務,其中大部分是傳統的消費,如旅游業、商業、餐飲業等,生產很不發達,許多種類的服務尚難以提供,特別是一些資金、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服務產業,有的剛剛起步,有的尚屬空白。我國服務貿易收支中規模最大的三個項目仍然是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從總體上看,我國服務業的基本特征是:勞動密集型服務業企業居主導地位,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企業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們習慣于把服務業就業視作解決企業富余人員的渠道,其實這是我國服務業行業水平低給人們造成的誤解。

3.服務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我國服務貿易近幾年國際收支逆差變動較大,并且逆差有不斷加大的趨勢。這說明我國服務業的整體競爭力在國際上處于比較劣勢。(1)國際運輸支出增長迅速。(2)保險收支差額進一步擴大。(3)其他商業服務順差有所回落。(4)專有權利和特許支出明顯上升。

4.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

入世后,中國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都將不斷提高。過去禁止外商進入的領域,現在逐步開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貿易開放格局。根據實際情況,我國已先后在零售商業、金融保險、旅游和一些專業服務領域開放了國內市場。國外服務業的進入與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他們帶來了先進技術、規范化的企業制度和管理經驗,帶來了國際通行做法與觀念,為我國服務企業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客觀上促進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三、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建議

通過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分析,結合我國服務貿易實際情況及發展制約因素,我國需要從產業結構優化、發揮政府職能,以及其他方面選擇符合國情的發展策略,以應對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優化產業結構

(1)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我國服務業的總量偏小,比重偏低,服務貿易的擴大,尤其是服務出口的擴大,基礎在于本國服務業的發展。只有不斷發揮服務業的比較優勢并積極培育競爭優勢,服務出口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我國服務業的落后嚴重制約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發展,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大力發展國內服務業,增強我國服務業的整體實力,全面提高我國服務業的競爭能力,為擴大服務貿易出口創造有利條件。按照《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要求,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斷提高層次和水平。首先,國家要繼續制定和完善產業政策,使產業政策適度向第三產業傾斜,并明確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其次,要注意發揮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在發展服務業中的作用。發展服務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服務業門類多,層次高低懸殊,僅靠某一方面力量是不行的,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由國家、集體、個體私營和外資企業一起上。(2)調整服務業結構,增強競爭優勢

從國內產業發展的基礎看,我國具備了在“十一五”期間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基本條件。一是國內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競爭力在較快提升,包括汽車及零部件、數控機床、電站設備在內的一批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出口有望出現突破性的決速增長。二是傳統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繼續提升,即使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也可以從出口中獲得更大的收益。三是外商投資企業繼續提升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加強研發能力,有利于提升其出口商品的國內增值率。我國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優勢資源是勞動力資源、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因此可根據服務產業部門在經營規模、市場份額、增長速度和比較優勢等方面的排序,確定發展服務貿易的戰略重點,優先發展旅游服務、工程承包、勞務輸出等具有傳統競爭優勢的服務行業,提高這些行業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增加貿易的附加值,并不斷挖掘其發展潛力。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服務。我們還應注意培養新興服務業的競爭優勢,發展諸如咨詢、金融、技術專利和通訊等高層次服務行業。加快建立服務貿易高等要素生成機制,努力提高服務貿易高等要素的市場供給能力。國際服務貿易的競爭應該建筑在高等要素的生成機制上,最終落實于人力資本要素上的競爭。我們在制定服務貿易發展戰略時,要注意加大對教育、科研和開發等高等要素的投入,加速建立健全服務貿易高等要素生成機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給能力,這對于促進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提高中國服務產品的科技含量是至關重要的。

2.調整政府職能

(1)靈活運用保護政策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是一步開放服務業的,也沒有一個國是毫無保留地開放所有服務部門的。因此,面對國際高水平服務業的沖擊,中國必須制定適度的服務貿易保護政策《服務貿易總協定》給予發展中國家若干特殊的優惠待遇、寬限期,以及保護措施,中國應充分加以利用。保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第一,有選擇地、適度地開放國內服務市場。這樣對未開放的國內服務市場客觀上形成了保護。第二,在對外開放的服務市場領域,實行一定的進入限制,如對服務提供者的數量限制、資格限制等。第三,對外國服務提供者在國內服務市場的競爭行業進行管理,如價格管理、壟斷競爭行業管理等。第四,對國內部分服務行業和領域制定產業傾斜政策,在稅收、財政、信貸、人員培訓及科技支持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

(2)加強制度建設,提高透明度

目前,我國已有限制地開放了部分服務市場,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法規,使市場競爭中出現不應有的混亂場面。所以,為了促進服務貿易沿著正常、健康的軌道發展,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把對服務貿易的投資、稅收及優惠條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尤其要制定一部我國服務貿易基本法,并加快各服務部門

的立法進度,建立系統的服務貿易法律體系。另一方面,在《服務貿易總協定》生效前,做好立法的準備,也是我們爭取主動的一項措施。此外,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和機密的前提下,我們應進一步增加我國服務貿易的透明度,對有關各項服務的政策及有關規定予以公開,以便外國服務提供者更加了解中國服務市場,尋求合作機會,同時也防止了有些國家以此為借口采取相應的報復措施。

(3)完善服務貿易體制

我國正處于轉軌時期,對于服務業,一方面存在管制過多、過嚴的現象,另一方面,也存在著管制不力或缺乏管制的問題。對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實施有效的宏觀管理,關鍵是要迅速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首先,要明確國際服務貿易的管理范疇。其次,建立國際服務貿易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協調機制。服務貿易涉及諸多部門,有必要成立全國性的服務貿易管理組織。

另外如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有選擇的實施服務業對外開放等都是目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從長遠來說,提高我國服務業競爭力、改善我國服務貿易比較優勢狀況的根本舉措是加大對人力資本投資的力度,深入開發人力資源。從本質上說,現代服務貿易是以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為制高點的貿易,在迅速發展的國際服務貿易領域,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更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參考文獻:

[1]李杏謝正勤: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江蘇商論,2004.9

[2]饒友玲:《國際服務貿易—理論.產業特征.與貿易政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3]王仁曾:產業國際競爭力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統計研究,2002,(4)

[4]程大中:《服務就業與服務貿易出口》,載《世界經濟》,2000(11),49頁

篇(2)

國際貿易隨著全球經濟變化、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整體增長緩慢,尤其以貨物貿易為主。但是國際服務貿易卻一枝獨秀,成為國際貿易增長中的唯一亮點。在各國的貿易總額中,服務貿易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經濟的發展趨向于無形化,相應地作為無形經濟一部分的服務貿易的統計,也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例如:美國的國際貿易年年逆差。按照國際貿易理論,長期的順差和長期的逆差對本國的經濟發展都極為不利。但是美國的經濟發展卻一直較穩定,其中與服務貿易大大彌補了貨物貿易的長期逆差有一定的關系。也就是無形貿易的發展,特別是服務貿易的發展,在無形中淡化了貨物貿易的重要性。據統計,美國自1976年以來,國際服務貿易年年順差。1986年,服務貿易順差達到了100億美元;到1996年更是增加到了780億美元,在其國內!服務業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1993年就達到了60%以上。還有英國,其有形貿易也是年年逆差。可是自1947年以來,通過跨國公司、銀行、保險公司、海運、民航、旅游業等以服務貿易為主的無形貿易一直保持順差,這對彌補有形貿易的長期逆差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相應的服務貿易統計也越來越重要。

二、分析國際貿易統計的規則

目前國際上主要有兩種關于服務貿易統計的規定:一種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國際收支統計(BOP)。另一種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

1.IMF的國際收支統計。BOP統計的原則,主要是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服務貿易。簡言之,就是跨境貿易。這里所說的居民和我們的國民經濟核算中的常住人口差不多,通常是指在該國境內居住滿一年的自然人和設有營業場所并提供貨物或者服務的實體。在這個意義上,服務貿易統計就是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的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的服務交易,即跨境的服務流動統計。例如:中國的某企業接受外國海運公司的運輸服務,對中國而言就是服務的進口。又如,外國旅游者在中國的旅游消費支出,對中國而言就是服務的出口。顯然,包括在國際收支統計中的跨境服務貿易統計,具有服務跨境消費和跨境交易的特征。BOP統計已經為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并且IMF也已經認識到了服務貿易在國際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統計的重要性。在其出版的國際收支統計方法手冊第五版BMP5中,已經將服務貿易項目由手冊第四版的五項細化為十一項,并逐步說明指標涵蓋的范圍和編纂方法。為了統計的準確性,該組織統計局已經在1999年出版的服務貿易統計手冊,全面介紹IMF和WTO關于服務貿易統計的原則、分類和內容。但是IMF堅持其居民和非居民的統計原則,不統計境內外資企業對境內的服務貿易,認為這部分交易的統計不屬于BOP范圍,而屬于國民核算統計。

2.WTO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是迄今為止的第一套關于國際服務貿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變規則,其將國際服務貿易分為商業服務、通訊服務、建筑及相關工程服務、分銷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旅游及相關服務、娛樂文化及體育服務、運輸服務和其它等12個部門類別,每個部門又細分為若干個分部門,共155個分部門。GATS要求統計的服務貿易按其交易方式,既有跨境交易,包括過境交易、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又有境內貿易,包括商業存在,即境內的外資企業對境內的居民和非居民提供的服務交易,但是這種方法的統計資料很少,在國際服務貿易統計中,采用此法的國家不多。

3.外國附屬機構的貿易(FAT)統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外國直接投資迅速增長,國家間經濟聯系的方式不再僅僅局限于跨境貿易,而包括了由于資本流動而導致的貨物和服務的境內交易。例如,中國的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然后在中國境內銷售。由于按IMF的BOP統計的,這些外資企業屬于居民的概念,或者說是常住單位。他們和中國國內的企業或者個人發生的交易,包括貨物交易和服務交易,都不能統計到BOP中去,因為沒有發生跨境交易,只是在中國居民之間進行交易。但是它又是外資企業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又不同于純粹的國內貿易,它不僅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投資者所在國家的利益,而且這種交易已經屬于中國和外國之間的交易。

三、我國的服務貿易統計

我國的服務貿易的統計發展遠遠落后于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原先采用MPS賬戶進行國民經濟核算時,根本不考慮服務創造的價值,更談不上服務貿易統計了。近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國外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對外貿易額不斷增加,服務貿易占總貿易額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已經采用了SNA體系,因而也開始重視服務貿易統計了。目前我國的服務貿易統計主要包括了兩大部分:一是國際收支服務貿易統計,也就是BOP統計,我國基本上就是按照BMP5的框架來統計跨境的服務貿易的;另一部分就是內向的FAT統計,對于外向的FAT統計,由于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較少,暫時不成熟。但是無論是BOP統計還是FAT統計,在我國還是跟不上服務貿易的發展,這正是我們要注意的一點。相對而言,國際貨物貿易已經不再能夠充分反映各國間的經濟聯系程度,繞開關境或者國境的投資活動在表面上淡化了各國間的貿易聯系程度。這也是美國、英國貿易長期巨額逆差,而國內經濟仍然保持較快增長的一個原因。國際上進行比較所用的貿易額,多是以貨物貿易和BOP統計的服務貿易為主,因而將大量的國外投資所形成的貿易隱形化了。事實上這部分貿易是存在的,不但服務貿易是存在的,而且貨物貿易也是存在的。但是卻沒有用來反映國際間的貿易聯系程度,也沒有用來反映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經濟活躍程度。對于中國而言,外資企業的經濟活動對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更加重要。對于我國的服務貿易統計——跨境的BOP統計和內向的FAT統計正在不斷發展成熟,而外向的FAT統計卻發展緩慢。

篇(3)

【論文摘要】在國際服務貿易不斷增強的大趨勢下,中國服務貿易不論從總量和結構方面都居于弱勢地位,本文在基于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對策。1、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提升中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2、推進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優化服務貿易結構;3、積極培育國內服務外包市場。

一、世界服務貿易發展趨勢

1、服務業的跨國轉移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服務業跨國轉移是當前經濟全球化新的顯著特征。促進服務業跨國轉移的動因主要有:一是生產的國際化帶動了服務的國際化。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活動,也需要獲得全球化的貿易、金融、通訊、運輸等服務,一些發達國家的生產業也出現了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浪潮。二是以IT為主導的高新技術在世界服務業中的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從而為服務業國際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礎。

2、世界服務貿易結構調整加快,新興服務貿易快速增長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服務貿易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服務貿易結構日益向知識技術密集型方向轉變。全球信息技術革命的不斷發展,增強了服務活動及其過程的可貿易性,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會計、咨詢等新興服務行業不斷擴張。世界服務貿易將逐漸由以自然資源或勞動密集型為基礎的傳統服務貿易,轉向以知識技術密集型為基礎的現代服務貿易。

3、服務外包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世紀90年代以來,離岸服務外包得到快速發展,服務發包市場仍是傳統的美國、歐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場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和印度等被視為發展最為成熟的離岸ITO與BPO接包市場之外,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以及中東歐地區逐漸參與進來,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服務外包離岸外移及與其相伴的服務貿易全球化,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將對全球經濟版圖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1、服務貿易總量分析

在國際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服務貿易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從規模來看,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從1982年的44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1917億美元,24年間增幅超過43倍,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從0.6%增長到3.6%。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從服務貿易增長率看,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增長率一直保持著領先的增長趨勢,不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國服務出口年增長率達24%,遠高于美國的10%,英國的11%,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當低。據世界銀行統計,發達國家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國2006年僅為39%。

2、服務貿易結構分析

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分析。根據1997-2006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分項目情況統計數據,旅游、運輸、其他商業服務一直是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門。旅游服務出口比重一直居于首位。其他商業服務出口從1997-2005年一直占服務出口比重的第二位,但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從1997年的31.3%下降到2006年的21.5%,2006年位居第三位。運輸服務2006年比重達23%,躍居第二位。此外,咨詢業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2006年占比達8.6%。其他服務部門出口比重較低。

服務貿易進口結構分析。根據1997-2006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口分項目情況統計數據,運輸、旅游、其他商業服務為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的三大主要部門,其中運輸服務進口表現為先降后升的趨勢,2003年躍居第一位,成為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第一大部門,2006年占比達34.3%。旅游服務表現為先升后降的趨勢,自1997年29.3%升至2000年36.6%的高位,又降至2006年的24.2%,為第二大服務進口部門。其他商業服務所占比重在10.7%—21.3%之間波動。值得注意的是保險、咨詢、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2006年它們所占比重分別達8.8%、8.4%、6.6%。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一,無論出口還是進口,中國服務貿易都以傳統的旅游、運輸等行業作為支撐,其主要屬于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資本密集型服務如航空、通訊、建筑以及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如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部門對中國服務貿易的貢獻微弱,中國的服務貿易仍以傳統的落后方式增長。第二,中國傳統服務部門如運輸部門的比較優勢在逐步減弱。逆差額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隨著貨物貿易的迅猛發展,運輸服務需求量不斷增加,中國運輸部門尤其是航空運輸在質量和價格方面與歐美一些大運輸公司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第三,現代服務產品的需求迅速擴大,而中國在這些行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需求,大力發展資本密集型、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不僅是應對國際服務業對中國服務業沖擊的需要,也是滿足中國服務業發展的需要。

三、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對策

1、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提升中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服務貿易總體水平落后,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中國第三產業規模和比重較小,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服務部門、種類和設施尚不健全。為此,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穩步推進消費需求結構升級,提高服務消費比重。培育生產者服務市場,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加強產業鏈的連鎖作用,加大相關產業的協調與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推動技術和服務創新,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努力提升中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2、推進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按照積極推進新興服務貿易出口與擴大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擴大工程承包、設計咨詢、技術轉讓、金融保險、國際運輸、教育培訓、信息技術、民族文化等服務貿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資,利用外資企業在新型服務貿易部門的示范、人員培訓和產業前后向關聯等途徑實現的技術外溢效應,提高我國服務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手段,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3、積極培育國內服務外包市場

一是要積極穩妥地開放服務市場,放寬對服務貿易領域市場準入的限制,為跨國企業來我國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創造條件。二是制定鼓勵承接服務外包的專門政策措施,進行外包企業認定,仿照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政策,為外包企業提供低息信貸,減免企業開展離岸外包的所得稅和營業稅,對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進口設備可以免征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三是積極推進服務外包商務環境建設。

【參考文獻】

篇(4)

1教育服務貿易:教育產業化的大趨勢

1.1GATS中教育服務貿易的“經濟性”地位

教育服務是GATS中12個服務貿易部門之一,我國在加入WTO時也對教育服務貿易作出了部分承諾,這表明我國已經接受了教育服務的概念并開始步入國際教育服務商貿活動的發展行列。教育服務在GATS中的出現意味著教育可以作為一種產品進行貿易,其“經濟性”地位得以在國際性法規中體現,教育服務產品的“可貿易性”因為GATS而得以保障。我國對教育服務貿易作出部分承諾,但不包括義務教育和特殊教育服務,這意味著教育服務貿易的“經濟性”地位在我國被予以承認。

1.2教育服務貿易是教育產業化的發展趨勢

教育服務作為現代教育交流的一種形式,正催生著教育屬性的變化。國家間教育交流的影響因素和根本動力已從文化力量為主到政治力量為主,再到經濟力量為主的方向轉變[1]。事實證明,即使在發達國家,教育服務貿易和教育產業化的發展不僅沒有影響教育的公益性,反而增強了教育的競爭力。當WTO強調教育服務可以作為產品在國家之間進行貿易時,也就意味著國際上在意識領域內已經將作為公益性“事業”的教育當作了盈利性的“產業”,教育服務的“經濟性”和“產業性”便成為新時期的主要關注點。中國是典型的教育大國,教育的發展也應突出其經濟性,我國也應將教育當作一項產業來發展,將教育服務貿易中收取的費用再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改善教學條件,增加教育的“經濟性”,這不僅沒有改變教育的公益性[2],反而更能發揮教育資源的優勢和潛能。

2教育支持者的博弈:教育服務貿易空間的拓展

2.1教育支持者的博弈動機

教育的收益是社會或個人通過教育增加所獲得的收益[3],是通過培養和提高勞動者的知識和技能而給社會或個人帶來有益效果[4]。站在教育支持者的角度,教育收益也直接影響高校生源狀況,繼而關系學校的影響力和長遠發展。當教育支持者將教育當作經濟行為來考察時,教育的收益就體現為經濟收益與非經濟收益。教育支持者的經濟和非經濟收益互有影響,非經濟收益往往影響一個學校的聲譽,是衡量一個學校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其最終將對學校的生源和地位產生直接經濟收益影響。由于教育支持者的教育收益在現實中有較大差異,如民辦學校往往得不到國家財政補貼而陷入經費不足的局面,其考慮更多的是經濟收益,而公辦院校則考慮更多的是人才培養、引進高水平師資及提升社會地位等非經濟收益,因而這種收益便成為教育支持者博弈的主要動機。

2.2教育支持者的博弈過程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之下,我國教育支持者們的國內收益顯然是既定的,民辦院校與公辦院校差異較大,很多院校已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力圖通過國際教育市場的開拓獲取收益。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發展以政府支持為主,在市場競爭中難免出現教育服務產品供給數量少及質量不穩定現象,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國外留學,我國成為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凈進口國。教育產業的發展,若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則每個人的任何行為是個人的選擇,而這個選擇是可以被推測的;在任何局限條件下,每個人都會一貫地爭取最大的私利[5]。事實證明,發展教育服務貿易是可以增加教育收益的,無論是直接收益還是間接受益。假設:政府支持的公辦學校通過開拓國際教育市場增加教育收益2個單位,不開拓國際教育市場而維持現狀的教育收益1個單位;市場支持的民辦學校開拓國際教育市場付出的成本較大,只能收益1個單位,而不開拓國際教育市場則收益0個單位,這種假設也符合目前中國教育服務貿易現狀。顯然在此情況下,每個支持者都有自己的占優策略,該博弈的結果是政府支持者和市場支持者都選擇自己的占優策略。在教育支持者開拓國際教育市場以獲取收益的博弈中,教育服務貿易的市場空間將不斷被拓展,這對每個參與者都是有利的。作為教育支持者們來說,教育的收益是其最終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的根本,在教育服務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的中國,這意味著教育的直接經濟收益將會不斷減少,國內教育支持者將面臨巨大的挑戰,那么開拓國際教育市場,發展國際教育服務貿易,提升國內教育產品質量將是一種必然。

2.3教育支持者的博弈結果

在教育支持者的博弈過程中,最終拓展了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市場空間,我國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利用國內教育資源優勢,面向國際教育市場招生,為全球提供教育服務。教育支持者在國際教育市場中的競爭更為激烈,只有競爭才會產生效率,這對一個國家提升教育服務質量及提供多樣化的教育產品也是一種激勵。我國與西方國家相比,教育服務產品的供給規模與質量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國的教育支持者最終有兩種表現,第一種是在競爭中不斷調整策略,發揮學科優勢,提升教育質量與影響力,通過與其他國家進行多樣化的合作模式,提供高水平的教育產品,從而提高其經濟收益和非經濟收益。第二種是部分教育支持者在競爭中受挫,最終無法分得國際教育市場的一杯羹,甚至喪失國內教育市場而被淘汰。這兩種表現是符合市場競爭規律的,也是教育支持者的最終博弈結果———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空間的拓展。

3促進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的再思考

3.1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在于教育質量的提升

教育國際化的觀念和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產品,面向全球范圍提供教育服務,不僅要求我國具有國際化的觀念,也要在師資和學生的國際化交流、課程設置與國際接軌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有相應的質量保障措施。教育對個人來說是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與個人的未來福利有密切關系。就我國國內而言,教育產品的質量供給不平衡,這不僅表現在學科專業上的不平衡,也表現在地區分布上的不平衡。例如國內的優勢教育資源往往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因此,如果我國在國際教育服務競爭中不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這勢必會更加依附于發達國家,人才流失更加嚴重,通過提供高質量的國際教育服務,發揮自身學科和專業優勢,分享國際教育服務貿易利益是我國擺脫對發達國家依賴關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3.2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應注重國家“軟實力”的提升

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政治感召力、塑造國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的能力。應該注意到一個國家的文化是其軟實力的重要表現,而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主要依靠教育體系,我國通過拓展國際教育市場、發展國際教育服務貿易,使中國教育走出國門,這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意味著國際教育服務貿易是我國“軟實力”提升的重要紐帶。國際教育服務貿易是國家間文化輸出和輸入的媒介和載體,教育發達的歐美國家和韓國、日本等國家為吸引優秀的留學生提供大量的獎學金,這些領域的優秀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對為其提供教育服務國家的文化具有較深的認同,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為其軟實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國在這方面是比較欠缺的,雖然我國在國際教育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孔子學院的穩步發展,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教育輸入規模龐大,但在輸出教育方面較為落后,引進的留學生主要集中于發展中國家,且教育輸出收益不明顯。

3.3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發展需處理好效益與體制的關系

篇(5)

從服務業分行業層面,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的影響強于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雖然中國服務業引進外資對服務貿易出口促進作用有限,但由于服務業種類繁多,各行業在要素密集程度、勞動生產率、服務對象、新技術運用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各分行業引進外資對服務貿易出口的影響程度會有所不同。由于數據不易獲得,因而選取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交通運輸業,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計算機信息服務業,以及人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金融業,作為服務業分行業代表,以探究服務業分行業引進外資對服務貿易出口的影響程度。分別對這三個行業的引進外資額及其貿易出口額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表3數據表明:(1)交通運輸業FDI每增加1萬美元,其出口額平均增加12.06531萬美元,且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具有顯著性影響;但其可決系數只有0.707531,其擬合效果不是很明顯,可見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的影響并非呈現嚴格的線性關系。(2)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引進外資每增加1萬美元,其出口額平均增加3.601338萬美元,且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具有顯著性影響。(3)金融業引進外資每增加1萬美元,其出口額平均增加0.746000萬美元,并且金融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具有顯著性影響。(4)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的影響強于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

二、結論

(一)中國服務業引進外資對服務出口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中國服務業引進外資對服務貿易出口具有促進作用,但作用有限。影響服務貿易出口的因素較多,而服務業引進外資僅是促進服務貿易出口的動力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中國服務業引進外資來提升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增強中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提高服務貿易的出口能力。中國必須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力度,但同時又要處理好服務業開放和合理保護的關系;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與加入WTO承諾,積極、穩妥、有序地擴大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把握“漸進的”和“有管理的”原則;制定完備的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法規;對服務業外資企業的責權利做出明確劃分;加強對服務業整體行業的開放結果的研究,特別要對外資進入交通運輸業、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和金融等行業未來發展狀況進行預測。

(二)各服務行業引進外資對其服務貿易出口的促進作用存在差異

1.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其服務貿易出口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隨著中國對外貨物貿易的快速發展,運輸業服務貿易也顯示出較高的增長態勢。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能夠使其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從而對交通運輸業服務出口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的促進作用較大,因此我們可以加大交通運輸業的開放力度,增加交通運輸業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促進其更好發展。同時,由于貨物貿易的高速發展,對交通運輸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提高交通運輸業外商直接投資比重不僅可以促進服務業的發展,還可以帶動貨物貿易的協同發展。

2.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引進外資對其出口也具有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效果不如交通運輸業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引進外資可以與技術知識相結合,充分發揮中國潛在的競爭優勢,從而對其服務貿易出口產生促進作用,但不如交通運輸業引進外資對服務貿易易出口的促進效果大,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國服務貿易以交通、旅游等傳統服務業為主導,而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則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計算機信息服務貿易出口,從而導致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引進外資對其服務貿易出口的影響效果受到限制。

3.人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金融業引進外資對服務出口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效果較小隨著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再到技術密集型的逐步演變,一國人力資本狀況將日益成為決定其貿易比較優勢、競爭力和發展狀態的根本因素。金融業屬于人力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金融業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為高效率的管理、高質量的服務、高水平的產品。中國金融業引進外資的外溢效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服務貿易出口,因此,中國要充分發揮金融業引進外資的外溢效應,加快金融業人才的培養和加大技術開發力度。

篇(6)

1.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自1998起到2012年止,在這15年之中,保險服務的進口數額一直呈現著增長的態勢,年增長率為17.81%;而保險服務的出口額度雖然有變動,但是也呈現著增長的趨勢。這些數據可以體現出,在保險服務中,不論是進口額還是出口額,都在持續增長,但是明顯進口額大于出口額,屬于貿易逆差。相較于保險服務貿易,金融服務貿易在1998-2012這15年中進出口額增長變動趨勢更大。如上表所示,金融服務貿易出口額由1998年的2696萬美元增長到15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0.7%。進口額雖然歷經起伏,但是同保險服務貿易相同保持增長。從該表中的金融服務貿易進出口狀況看出,我國的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不斷提高。

2.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開放程度分析基本而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國內不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保險行業都吸引了一大批的國外金融機構的進駐。與此同時,我國的銀行業與保險業也同樣接觸機會向外擴張,將國內的金融服務等輸出至國外。因此1998-2012這15年中我國金融服務貿易開放程度是不斷擴大的,且擴大的規模與速度不斷增加。隨著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的深入發展,我國的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度也將進一步擴大。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則顯得水平較低,比較落后。

二、中國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經濟增長效應分析

1.我國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金融發展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對金融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我國FOI與PRIVY之間高達138.122的數值可以看出我國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換句話說,我國的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較低,因此金融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前景廣闊。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對金融的發展呈現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另外,再根據TRADE、PRIVY與SIZE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與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說我國的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程度越高,并且規模越大的話就越能夠存進我國金融的發展。

2.中國金融增長促進經濟增長根據相應數據進行回歸分析計算,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人均GDP增長率與PRIVY之間呈現正相關的狀態,因而可以說是我國的經濟增長會受到金融增長顯著的影響顯著。但是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即我國經濟增長雖然受到金融增長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程度并不大。實踐證明,當一個國家的貿易水平越高的話,那么其國家的經濟水平也就越高;此外當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水平也比較低的話那么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就會相應提高。除此以外,衡量一個國家金融發展水平的另一個指標就是DEPTH,也就是M2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該指標與前面提到的人均GDP增長率呈負相關關系,這兩數據之間的相關系數較小,DEPTH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較小。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預測,我國如果想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僅僅依靠促進金融發展的作用是十分微小的。總的來說,中國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經濟增長的效應表現為,首先由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對金融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再由金融發展為動力間接的推動經濟的增長。一般來說,金融服務貿易對金融發展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能夠顯著的推動金融的增長。但是實際情況上,因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情況,我國的經濟增長受到金融增長的效應是比較小的,也就是說我國的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推動作用較小。

三、總結

篇(7)

《服務貿易總協定》的簽署與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有經濟方面的,也有非經濟方面的。它的經濟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經濟效率的影響。總的來說,服務貿易自由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經濟效率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于外國服務提供者進入市場,發展中國家的企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選擇質優價廉的服務,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2)發展中國家能夠進口經濟發展急需,而本國又不能滿足需求的生產,從而有利于解決生產發展與服務業落后的矛盾。(3)外國企業的競爭將迫使發展中國家的服務企業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吸收國外先進服務技術與經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競爭能力,走向世界市場。(4)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發展自己具有優勢的服務業,進口不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從而促進經濟資源的有效配置,為發展中國家有優勢的服務業出口創造更多的機會。

2.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由于發展中國家減少對服務進口的限制,短期內可能導致進口大量增加,造成國際收支惡化;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自由化的國際環境設法擴大自己的服務出口。由于能夠采用優質價廉的進口服務,發展中國家有可能降低其物質產品的成本,提高質量,增強貨物出口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增加收入。同時,適度開放金融服務市場還將有利于外資的流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3.對技術進步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對技術進步的促進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1)服務貿易本身可以成為技術轉讓的渠道。由于技術進步往往首先發生在服務領域,這樣就可以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技術引進、咨詢、培訓及其他技術服務形式獲得先進技術和其他信息。同時,服務業的外國直接技術投資也往往伴隨著某些技術轉讓。(2)國際競爭的壓力會迫使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加快技術進步,以提高競爭力,并由此帶動其他部門的技術進步。當然服務貿易自由化也可能對技術進步產生消極影響,例如,一國過分依賴于外國的高技術服務就可能抑制本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但一般來說,服務貿易自由化對技術進步影響是積極的。

4.對勞動就業的影響。發展中國家服務業勞動生產率較低,勞動密集程度高,勞動力素質差,向其他部門轉移較困難。因此,服務貿易自由化可能使本國服務業和與之相關的物質生產部門的就業狀況惡化,而且對發展中國家尚未成長起來的高新技術服務部門,如遠程通信服務、法律專業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信息咨詢服務等等可能造成損害,從而影響這些服務業的發展與國內就業。但是隨著服務進口與出口的擴大也可能增加一部分就業,特別是通過擴大勞務出口,能夠緩解國內就業的一些壓力。

5.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對國家的經濟獨立性與經濟的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可能會削弱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獨立性,其原因在于,首先對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承諾會使發展中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喪失部分經濟決策的自,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某些至關重要的服務行業,如通信、金融和交通運輸業等可能受到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控制和支配而損害東道國的。其次,外國服務的競爭可能會抑制發展中國家弱小的新興服務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生產以及與之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使它們難以改善自身的產業結構,從而在高技術服務上依賴發達國家。(2)對經濟發展穩定性的影響。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是與獨立性相聯系的,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和高度的對外依賴都會影響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此外,服務貿易自由化還通過以下兩方面增加經濟的不穩定性:一方面,服務貿易自由化鼓勵一國根據比較優勢的原則發展自身具有相對優勢的服務業,這就有可能增強某些發展中國家對某一單一服務部門的依賴,不利于這些國家形成對國際市場的應變能力;另一方面,銀行業等金融服務市場的對外開放將使發展中國家的國內金融體系與世界金融市場聯系在一起。一旦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強烈動蕩,將難免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造成沖擊。例如,1997年7月從泰國開始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很快就造成整個亞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

6.制約因素的影響。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發展中國家經濟效益的影響是利大于弊,對經濟安全的影響卻是弊大于利。需要指出的是,發展中國家在權衡時不僅要做理論上的推理與分析,也要考慮到實際的制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對發展中國家在自由化過程中的命運起著實質性的影響。

(1)國際經濟環境的制約。服務貿易自由化能夠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以提高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的競爭力。但是,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發展中國家出口競爭力最強的領域往往也是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最強的領域。因此,發展中國家由于出口競爭力的提高本應得到的利益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所抵消。發達國家的技術保護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展中國家可能從服務貿易自由化中得到的技術轉讓的利益。

(2)發展中國家自身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的制約。服務貿易自由化能夠刺激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提高競爭力,減少貿易壁壘,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自身相對優勢的服務進入國際市場。但是,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越來越從勞動力成本、地理環境優勢的競爭轉向技術的競爭。而科學技術相對落后恰恰是發展中國家現實經濟中最大的障礙,表現為技術層次和管理水平低,缺乏必要的物質生產基礎等。在自由化中受惠最大的信息技術服務,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能力的制約,如無有效的措施,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發達國家的競爭力對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促進作用。

(3)發展中國家服務業內部產業結構的制約。發展中國家服務產業結構的最大弱點是生產不發達,因此最需要從國際市場引進生產,而信息技術生產恰恰是對國家經濟安全影響最大的領域。發展中國家如果完全任其自流,就難免在這方面依賴于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生產上依賴于發達國家的危險,不僅在于壓抑本國高技術服務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難以改革落后的服務產業結構,而且還在于這可能會使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信息資源的再分配系統中處于不利的地位。當發展中國家在數據處理方面依賴于進口時,就可能形成由發展中國家提供未經加工的原始數據,而由發達國家進行處理的格局。在這種交換中,發展中國家一方面要支付數據處理費用,另一方面無償輸出了原始信息資料,而發達國家則在賺取信息加工附加值的同時還獲得了無償的信息。信息的無償外流不僅使發展中國家損失寶貴的經濟資源,而且還會對國家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

從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趨勢看,自由化形成的外部競爭將迫使發展中國家只能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旅游、工程建筑、勞務輸出等傳統服務,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結構的局限又形成其對生產進口的依賴。這樣,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依賴從發達國家進口信息技術生產,另一方面又依賴傳統服務業的出口來換取外匯,平衡國際收支。服務貿易自由化很可能促使這種格局固定化,這種服務貿易格局的實質是發展中國家用附加值低的服務來換取發達國家附加值較高的服務,用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相交換。這就意味著發展中國家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已無法在國際市場上轉化為更高的價值,發展中國家的服務貿易格局局限在低增值的水平上。這種建立在比較優勢基礎上的服務貿易格局一旦長期延續下去,就會使發展中國家永遠無法改變自身的落后地位。這是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自由化過程中面臨的最嚴峻的現實問題。

二、發展中國家制訂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對策原則

服務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服務業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因此,不管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如何,發展中國家必須正視自由化發展這一現實。因為自由化是國際服務貿易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制訂服務貿易自由化對策的基本指導思想在于打破原有比較優勢的局限,縮短技術差距,改善自身服務貿易結構,從而盡可能利用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本國服務業的發展,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弱自由化的消極影響。從國際競爭的角度考慮,以下幾點是值得發展中國家普遍注意的。

1.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立足點應當放在促進整個經濟發展上,而不只單純為了出口創匯,增加收入。依照比較優勢原則利用自然條件、廉價勞動力優勢發展旅游、工程建筑、勞務輸出等少數幾項傳統服務,作為國際收支來源可以較快地獲得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看,這種出口戰略很難在國際市場上長期站住腳。眾所周知,當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是與物質生產部門的國際競爭聯系在一起的,國際服務貿易的強國也都是物質生產的強國。現代服務貿易的核心是以信息技術服務為主體的生產。如果說傳統非信息服務可以更多地依靠勞動力或者地理環境等因素來獲得相對優勢,那么信息化服務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則是與整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聯系的。即使是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服務貿易較強的新加坡、香港等也恰恰是有形貿易中地位較強的國家和地區。因此,發展中國家不能把服務業和物質生產割裂開來。應當特別重視生產的發展,把服務業的發展與物質生產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互支持,讓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這樣一方面生產的發展有助于提高商品出口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生產自身競爭力的提高又可以改善服務出口結構,減少對外國服務的依賴。實施這種戰略時,切忌急功近利,對于某些對生產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的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即使不符合比較優勢原則,一時難以打入國際市場也應該加以扶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服務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后勁。

2.發展中國家對于自身的廉價勞動力優勢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一個以信息、文化和知識為主要生產手段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在這樣的時代,比較勞動力的優勢不僅要看其價格,更要看其素質。發展中國家勞動力雖然成本低,但文化技術素質低,只能從事勞動密集型即低附加值服務,發達國家勞動力雖然成本較高,但從事的是高附加值的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創造的價值高。所以發展中國家必須下大力氣提高勞動力素質,否則在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競爭中只能從事勞動密集型服務,當然,這并不是說發展中國家不能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事實上,首先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是一般發展中國家進入國際服務市場的必經之路。但必須明確,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將來提高服務的技術層次積累資金創造條件。

3.發展中國家應該在開放的基礎上提高服務的技術層次,充分發揮服務貿易作為技術轉讓渠道的作用。在服務競爭自由化過程中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沖擊最大的是通訊、金融、計算機服務等高技術信息化領域。而發展中國家又最需要引進這類服務,也最有可能從這類服務中得到技術轉讓的好處。如果因沖擊而閉關自守,只能導致永遠落后。唯一的選擇是在開放的條件下引進技術,培育自己的高技術服務業。發展中國家在建立高技術服務業的初期,采用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方式引進高技術服務較為有利。因為直接投資形式更有利于技術轉讓。美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80%是通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進行的。而采用貿易形式引進高技術服務只能得到結果,不能引進生產過程,反而容易造成對進口的依賴,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高技術服務業從無到有地發展。當然,引進高技術服務業的直接投資又會涉及一系列有關國家和安全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發展中國家采取適當的政策措施,趨利避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凸凹人妻人人澡人人添|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 国产两女互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嫩模喷白浆在线观看| 欧美性插b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欧美乱大交xxxxx疯狂俱乐部| 极品熟妇大蝴蝶20p|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毛片|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被陌生人带去卫生间啪到腿软|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99在线 | 亚洲| 无码va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国产国产系列| 双乳被老汉揉搓a毛片免费观看| 又嫩又硬又黄又爽的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欧美大片一区|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风韵少妇性饥渴推油按摩视频|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