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6:00: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教育培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于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不僅得到了國家相關政府的支持,而且得到了事業單位以及社團組織等支持,他們均通過采取相關措施來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給予支持。目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形成了全社會多部門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2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民缺乏較主動學習的意識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主體對象為農民,不僅需要傳授于他們文化、技術知識,而且還需要指導他們將這些文化、技術知識轉化為生產效益與經濟成果;同時,在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活動中需要以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為教學目標,但有些農民長期受到傳統思想的禁錮,難以接受新事物,以至于給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2.2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趨于形式化
有些事業單位過分注重教育培訓的形式,而并沒有對教育培訓的內容加以重視,加上培訓教育的計劃缺乏系統性以及其時間安排也不盡不合理,導致沒有獲得較高的實效。
3農民鑒于培訓工作問題的相關措施
為了提高農民職業教育培訓活動的質量以及水平,首先,應建立相應的質量標準以及評價系統,圍繞著農民的滿意度以及接受程度來評定;其次,對當前農民教育培訓的單一形式進行不斷地探索與研究,以拓寬和豐富農民教育培訓形式以及增加培訓教育機構。
3.1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以及豐富其教育機構
3.1.1不斷地發展農村農民培訓教育為了實現農科教結合的目的,需要不斷地加強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統籌,并且完善農民職業教育網絡;同時,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以及水平。此外,需要不斷地完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資源以及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
3.1.2積極引導農村培訓教育發展首先,當地政府需要充分的發揮其投資主導地位,對農民教育培訓機構所需要投資的地方給予充足的支持,以保障農民培訓教育工作正常開展與實施;其次,當地政府還需要重視引導農民轉移就業的問題,從而為農村農民轉移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3.1.3提高農民參加培訓教育的積極性首先,需要提高當地農民的基礎文化知識水平,以提高他們的新農民意識;其次,通過教育使他們不斷地更新思想觀念,使農民很好的參與到培訓教育活動中;最后,提高受教育培訓農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加強對農民從事生產與多種經營技術的指導與信息科技支持,從而提高農民參加培訓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3.2堅持農民教育培訓形式與其內容相結合,以提高教育實效
堅持農民教育培訓形式與其內容相結合,并且根據農民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來安排培訓內容且做好培訓規劃工作;同時,不斷地豐富農民教育培訓機構的授課形式,不僅能夠吸引農民積極參與到培訓教育工作中,而且還能夠有效提高培訓教育的實效。
4結語
辦班前征求參訓學員的需求,能使授課內容有的放矢;辦班后聽取參訓學員的反映,是檢驗授課效果、改進授課內容和方式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員的知識和技能,才能保證農機培訓的質量和效果。筆者帶著問題深入基層,與有培訓需求的學員和接受過培訓的學員多接觸,了解他們對近期培訓的要求和期待,對以往培訓存在哪些問題和看法,對教師授課有何期望和意見。大多數學員反映參加培訓是件好事,能學到知識和技能,但如果培訓時間內容安排不恰當,會耽誤農時,減少收入,這是不積極參加培訓的客觀原因。有的說“農機培訓要少講理論,多講實踐。”也有的說:“有的教師按教材照搬,不能聯系實際,不如在家看看書。”還有的說:“教材上一些機型和檢查調試的儀器設備,我們這里沒有,教師白講,學員白學。”有的還說:“教材上用塞尺調氣門間隙,還不如用手搭搭準。”有的還說:“理論學了沒有多大的用處。”等等。需求信息有了,以后的教學安排我們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2教師要下鄉為學員釋疑解難和現場授課
收集到的信息,大多是學員在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和急待解決的難題,教師有責任將信息分門別類,應想方設法幫助解決,有的該向上級匯報,有的要尋找有關書籍和資料,有的要請教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機手,有的要根據機型的結構、工作原理,仔細觀察,反復思考,認真測算,反復試驗才能解決。如有些駕駛員的拖拉機燃油供給系統經常出故障,我們就送教上門,組織同村的駕駛員現場辦班授課,指導他們分析故障的原因,手把手地指導他們排除故障。為了杜絕和減少燃油供給系統的故障,教他們在油桶蓋上焊個考克,把油桶升高,用耐油塑料管從考克接頭連到拖拉機加油口進行密封加油,教他們按說明書定期保養燃油濾清器和沉淀杯,只有燃油系柴油干凈了,噴油嘴就不會咬死,燃油泵精密零件就能減少磨損,從而燃油系故障減少了,拖拉機效率就會提高。在排除故障中發現一個噴油嘴不噴油,是噴油嘴咬死了,換上新的噴油嘴,農村沒有噴油器校正器,我們就教他們直接在拖拉機上調,卸下噴油器帽,松開拼緊螺母,轉動調整螺釘與噴油器彈簧剛接觸時,再擰進2圈,此時噴油器噴射壓力可達(125±5)kg/cm2,符合東風-12型手扶拖拉機要求;若轉動噴油器調整螺釘與彈簧剛接觸時,再擰進3圈,它的噴射壓力可達(175±5)kg/cm2,符合上海-50型拖拉機的要求,然后擰緊螺母,裝上噴油器帽,再轉動曲軸聽到清脆的噴油聲,就完成了噴油器的檢查和調整。用上述方法和原理還教他們檢查了燃油泵的供油壓力。在現場有學員向我們反映“:拆高壓油管,看油管接頭油面波動既浪費柴油又看不清,也麻煩。”我們就教他們聽噴油器噴油聲,在飛輪上做一記號,檢查調整方法與拆高壓油管一樣,但噴油提前角比供油提前角要滯后。現場授課結束時,好多駕駛員高興的說“:你們這些教師既給我們排除了故障,修好拖拉機,還教給許多寶貴的知識和技能,真正做到了服務田間地頭。”對于用塞尺調氣門間隙,我們會在機手門口辦班,先請他們把拖拉機開出來,由他們用塞尺調和手搭搭調做個示范,結果塞尺調的真不如手搭搭調的準,這好像是“事實”,但沒有道理,到底什么原因?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原因是氣門搖臂頭端面與氣門桿端面磨損了,我們教他們拆下氣門搖臂,發現搖臂頭端面磨了一個坑,用塞尺調的氣門間隙=標準間隙+凹坑深度,搖臂頭端面凹坑深度越深,塞尺調出的間隙與標準間隙相差越大,我們又教他們把磨損的氣門搖臂頭端面用砂輪磨平,再用銼刀搓成一定的弧度,將修整后氣門搖臂裝上發動機,用塞尺調的氣門間隙就是標準間隙,比手搭搭準多了。他們又說“平時調的氣門間隙又不是修理,拆氣門搖臂太麻煩了。”聽了也覺得有點道理,接著我們就教他們先找到可調的氣門,再將調整螺釘拼緊螺母松開,然后將調整螺釘擰到與氣門桿剛接觸,退1/5圈=72°,為進氣門間隙0.3mm;退1/4圈=90°,為排氣門間隙0.35mm,然后教他們拼緊螺母,請他們復查,他們手搭搭,又用塞尺測量后說“:太好了,既準又方便,你們不但是理論上的教授,也是技能上的專家。”我們告訴他們,這是利用調整螺釘牙距=1圈=360°,搖臂主被動臂之長和氣門間隙計算得來的,要想成為技能高手沒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
3理論課要科學設計,講出活力,講出效果
培訓計劃是按照培訓需求而制訂的培訓方案,是培訓工作的具體實施框架。制訂培訓計劃,包括確定培訓時間、培訓內容、授課教師、培訓形式等。根據國家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時間,培訓班適當延長了培訓時間跨度,注重打好理論基礎和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培訓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理論部分,包括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及心理測量;二是實踐部分,包括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心理測驗技能;三是考試技能部分,主要是根據心理咨詢師考試內容,進行診斷、咨詢、測量方面的復習。授課教師以學校心理系教師為主,選派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教學組,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系副主任擔任教學秘書,教學組通過集體備課,將培訓目的、培訓要求傳達到全部任課老師,將培訓內容和教學目標明確到每一位老師,確保了教學計劃的連續性、有效性和實用性。培訓形式需要靈活多樣,培訓目的是提升專業能力,在必要的理論教學外,最重要的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培訓過程中要注重與參訓教師的互動,注重參訓教師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培訓課程開發
培訓課程開發從開發的程度可以劃分為完全定制開發、半定制開發和直接引進。完全定制開發是完全基于課程的開發流程進行開發,需要解決的是既定的問題,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或財力。半定制開發是進行內訓的課件開發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根據已有的培訓課程,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培訓課程進行調整,調整的主要內容是課程結構和案例,使得單次培訓的內容和背景資料更有針對性,從而增強培訓的效果。直接引進的課程一般來說并不是很多,一般直接引進的課程大多是專門做課程開發的公司開發的課程。本項目采用半定制開發的形式進行課程開發。在培訓課程設計上,突出“打牢理論基礎、提高操作能力”的特點,將授課內容分為基礎理論、實踐操作、考試輔導三個部分。具體培訓內容包括:基礎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咨詢心理學、變態與健康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心理測驗技能、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技能等專題。安排心理學系具有豐富國家職業資格培訓的專家和教授授課,參與授課的13名教師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博士學歷。
三、培訓實施
培訓實施是培訓過程的中心環節。培訓目的能否實現、培訓計劃是否有效、培訓課程是否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完全依靠培訓過程的實施。本期心理咨詢師培訓班,為提高培訓質量,便于參訓教師自學和消化吸收授課內容,適當延長了授課時間跨度,培訓班從6月7日至11日1日,安排周末和暑假期間共面授學習20天。通過培訓,進一步打牢了參訓教師的理論基礎、更新了觀念、提高參訓教師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解決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的方法與溝通技巧,能夠對工作中遇到的常見問題解決提出解決策略和解決方案;提高心理健康輔導的工作能力,能夠滿足教師實施心理健康輔導策略、方式方法、經驗技能的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的需要,滿足教師對兒童、青少年群體在現有生存發展環境中成長的心理引導、輔導、咨詢和服務的需要。在培訓實施中,嚴格執行考勤管理制度,并定期公布考勤情況。提高考勤主要依靠授課教師、授課教師與參訓教師的互動以及周到細致的服務。依靠授課教師是指要有一批知識豐富、教學生動,能讓參訓教師通過學習有促動、有提高,從而愿意聽、愿意學。授課教師與參訓教師的互動包括課堂上和課堂外,參訓教師都是一線的老師,在培訓期間希望能通過培訓能夠解決一些工作中遇到的疑問,授課教師要樂于答疑,與參訓教師多溝通交流,增強學員的認同感。周到細致的服務,主要是為參訓教師提供盡可能方便的午休、就餐,以及停車服務等,讓參訓教師在培訓過程中感覺到處處被關懷,時時被關注。
四、培訓效果評價
教育培訓體系具體包含了課程研發體系、培訓管理組織體系、師資隊伍建設體系、培訓管理制度體系、培訓管理流程體系以及培訓環境支持體系,并將培訓課程體系、培訓教師管理制度和培訓效果評估高度融入到企業管理體系中,其中對晉升體系、薪酬體系的輔助作用格外突出。目前,主流的培訓教育體系基礎理論包括以下幾類:
1.成人教育理論。成人教育理論的開發,得益于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因為正規教育理論的局限性,繼而提出了成人教育應屬于終身教育分支之一,教育不應該只限制在學校,應擴大到人生每一階段,每一個知識領域,每一項技能領域。大量實踐證實,成人更重視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具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兒童學習時期完全不一樣,比較傾向自我導向及獨立。
2.終身教育理論。終身教育是以教育政策為中心,在學校教育或學校畢業之后再教育、再訓練的集合體,是人一生所受教育的總和。其定義范疇不僅限于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之間關系的發展,還包括兒童、青年、成人通過成長來實現最大限度的文化及教育目的,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3.員工集體培訓理論。這是一個組織或單位出于整體性考慮而進行的培訓,而培訓內容主要涉及分析、設計、開發、執行和控制五個子系統,而且每一個子系統之間又相互存在關聯關系,又各自擁有獨立的一套工作或活動要完成。即通過分析子系統明確組織任務、組織目標以及組織員工的個人任務為培訓設計提供基礎和依據。
二、電網公司員工培訓現狀分析
1.培訓內容單一且更新完善較滯后。多數企業培訓的重點都是圍繞各自工作內容來制定的管理規范來開展,這樣可以從源頭上確保培訓工作有序實施,并能切實貫徹。比如,對持證上崗管理實施細則、技能類崗位勝任能力評價管理實施細則、班組組織管理辦法等制度的宣貫培訓。雖然這些制度在企業日常運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承載了大部分教育培訓工作的內容,但這些制度往往不能及時地修訂與完善,滿足不了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新與組織架構、人員組成等對培訓的需求。
2.評估與反饋不夠真實、全面。在工作實踐中,不論是針對任何形式和層次的內部培訓,還是專業性較強的外送培訓,其評估工作都僅是局限于培訓活動本身的一種形式,很多員工僅僅將其當做一項任務來隨意地完成,甚至由培訓主辦單位代為完成。目前,雖然電網公司在培訓工作中很注重培訓的評估工作,但也沒有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來保證評估與反饋內容的真實與全面,從而造成培訓脫離現實,無法形成有效、持續的評估與反饋結果,最終難以實現最初設定的培訓工作目標。
3.培訓需求分析隨意性較大。以我所在的電網公司為例,雖然公司定期組織培訓中心、部分單位領導和培訓負責人專門召開教育培訓座談會,征詢大家的培訓需求和建議,對制定教育培訓工作計劃和改善工作效率確有一定推動力,但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員工的實際需求。目前,我們對即興的培訓模式缺乏科學的分析手段,所得出的培訓需求與實際需求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有的培訓項目是管理者坐在辦公室里隨意想象出來的,事先對員工關心的事宜、需要培訓的內容并沒有做詳細調查,更不用說掌握培訓內容與員工的職業生涯關聯度有多高、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培訓什么內容等,只是主觀地認為“覺得是時候該培訓了”,或者在問題出現后覺得“是時候補漏洞了”,員工處于相當被動的地位。所以,雖然開展員工培訓的普及率很高,但針對性較差,信息的來源較隨意,多受人為因素影響,培訓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最終實際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建立健全電網公司教育培訓體系的思考路徑
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對公路事業至關重要。公路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做保障,需要強有力的公路教育培訓體系做支撐,我們應該從全面實施“科教興路”戰略和公路人才開發戰略的高度出發,正確認識和高度重視公路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把職工素質教育工作作為公路行業發展的重要環節,規劃并落實職工素質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教育、管理的體制,使職工想學有保障,學有所用,用有所成,激發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努力培養一支業務精湛、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管理水平較高的人才隊伍。
2圍繞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全面實施教育培訓
針對公路行業職工的崗位分類,把學歷教育、崗位培訓和技能培訓有機的結合起來,把干部培訓、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工人的技術等級培訓結合起來,加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提高培訓的效率。要加大以中青年業務技術骨干為重點的人才培訓力度,重點培養優秀拔尖人才、高科技人才、年輕創新人才。
3強化職工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是學習掌握新理論、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的有效途徑,以滿足社會和科技日新月異快速發展對實際生產的需要。因此,必須加大職工繼續教育的力度,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內培與外培相結合,技術攻關和專題研究相結合,開展聯合辦學等多種辦學形式,使企業老職工不斷補充新知識,新職工加快提高掌握實際經驗。
4轉變觀念,把公路職工教育與公路文化建設融合起來
文化不是公路業務的附屬,行業的點綴,文化能夠自主發展,并反哺行業,創造效益而且具有引領發展,提升境界促進和諧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把公路職工教育和公路文化建設進一步融合起來,大力弘揚公路精神,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核心價值觀。要致力于職工理想信仰、自豪感、榮辱觀和團隊精神的培養,增強公路行業的凝聚力、親和力、戰斗力,把塑造良好的公路行業形象變成職工的自覺行動,以促進公路行業的健康發展。
5按照發展規律實施行業職工素質教育
公路管理部門要對職工進行較強的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教育,職工教育與公路事業發展關系密切。由于分工不同,職工要求學習與工作相聯系的內容會有一定差異,但要學以致用,為用而學,急用先學,學習和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讓職工把學到的本領更好的運用到工作中。要堅持重點教育與不同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系統教育與應急教育相結合;一般工種培訓與特殊工種培訓相結合;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育人與用人相結合;職工需求與企業需求相結合;內部聘任與引進人才相結合的原則,落實行業職工素質教育。
1.制定切實有效的三才人員培訓目標
知識水平:按著培訓目標,對全部在崗管理人員知識水平逐一核實,分類實施知識水平提高。對未達到大專學歷人員,確定知識水平提升目標計劃,協助確定指導老師,參加學歷提升學習,定期反饋學習情況及文化知識考試情況,落實學歷提升目標。達到大專學歷人員,督促繼續學習文化知識,定期舉行文化知識考試,確保文化素質不斷提升。對本科學歷人員(含雙專),在督促繼續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落實在培人員按計劃完成學業。專業技術職務(業務能力):按著培訓目標,對全部在崗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職務現狀逐一核實,分類實施專業技術職務提高。對無職稱人員,督促其結合自身工作性質,確定專業技術職務提升目標計劃,協助確定指導老師,自行制定學習及參加職稱考試計劃,并報考委辦備案,落實職稱提升目標。對初級職稱人員,鼓勵符合職稱提升條件人員,積極參加中級職稱考試或評審。對中、高級職稱人員,督促繼續學習自身專業技術知識,待具備條件時,積極申報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考試或評審。
2.加強企業內部職工培訓優秀教師的選拔和培養
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中,培訓教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選擇優秀的培訓教師,應值得我們思考。公司聘請外委培訓教師,盡管授課專業,但存在著對企業職工知識、技能現狀認識不清、與職工交流性差、不能長久留在企業供職工請教、費用高等諸多不利因素。相比,企業內部培訓教師有較多的優勢。公司更應關注于企業內部職工培訓優秀教師的選拔和培養。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員工對培訓教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公司也需要及時組織針對教育教師的專項培訓,使其得到及時的充電和提高,不斷豐富本專業的理論知識,也可以派他們出去研修和請專家進來傳授。
二、高度重視,完善制度,為開辟三才晉升渠道提供有利保障
1.建立人才庫,明確培養目標
按照經營管理、技術業務、崗位操作技能開展三才隊伍建設,結合專業崗位對優秀人才按照核心、骨干、后備進行選拔,建立公司人才庫,進一步規范三才隊伍建設,為公司有層次培養奠定了基礎。優化公司人力資源配置,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創新用人理念,拓寬企業用人選人視野,打造人才建設平臺,為企業跨越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2.實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鼓勵人才提升業務素質
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主要采用“公開競聘”和“公推優選”兩種方式。正科級以上管理崗位一般采用“公推優選”方式;所有副科級(科級助理)和一般崗位選聘時,采用“公開競聘”方式。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能夠進一步提高人員隊伍整體素質,增強職工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建立激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機制,適應建設國際一流現代企業的需要。
三、結合需求,有效激勵,創建人才成長長效機制
1.企業文化導向
公司要對年度職工教育培訓考核工作進行總結表彰。對工作優秀、效果顯著的單位授予“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對工作成績突出者授予“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并予以嘉獎。設立高技能人才示范崗,先進生產者,優秀青年等設立與開展,把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導向到愛崗敬業、提高技能、提升素質和促進企業發展上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2.薪酬上大力傾斜
管理人才競聘上崗試用合格后,兌現相應待遇。專業技術崗位人員考核合格后,享受技能津貼和操作技能獎金。技師(師傅)帶徒,落實培訓計劃后,按帶徒每人每月兌現帶徒津貼。作為激發職工潛能,調動職工學習新知識,接受再培訓積極性的重要手段,薪酬激勵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四、總結
(一)政府層面的問題
基層政府對農民教育培訓經費投入相對不足。由于財力問題,大多基層政府對九年制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加大了的經費投,客觀上提高了農村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但對于農村勞動力的知識技能教育培訓的資金投入還很不足,大多沒有安排專項培訓經費,無法按要求的計劃進行教育培訓,更無法根據農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
(二)師資方面的問題
1.農民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由于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而且年齡老化,專業不專,缺乏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技術人才,尤其是缺乏真正了解農村基層情況的教師,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2.教育培訓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由于從事農民培訓的教師既缺乏實踐經驗,又不了解農村實際,因而在培訓中灌輸文化知識較多,講授實用技術較少;培訓的理論性太強,實用性偏差;缺少適合當地農村特點的教學經驗,農民無法理解和接受;農民教育培訓的內容,不能把握農村和農民脈搏,不能緊密聯系農村基層的實際,不適應農民發展需要,與農民的現實需要不合拍,對農民的吸引力較弱。
3.教材相對不足。農民培訓所使用的教材理論性較強,實用性和針對性較弱;案例分析有限且更新速度較慢,圖文視頻材料較少,多是文字敘述,農民接收起來較為困難。
(三)農民自身的問題
農民自身存在培訓的愿望強,但實際參與不夠的問題。農民都知道自身掌握的生產實用技術相對簡單、傳統,對于新技術、新品種缺乏了解,都想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但實際中表現出來參與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以農戶為單位的生產規模小,而采用新的技術,成本往往較高,又因規模小得到的回報低,不能達到增收的目的;二是由于農民生活保障性差,承擔風險能力較弱,對于新技術的使用更加保守,阻礙了他們對新技術的學習。他們更愿意沿用效率較低但比較保險的傳統技術,以獲得較低但穩定的收入;三是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進城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老人和婦女,留守的這些人思想相對保守,接受新的技術能力差,所以參與教育培訓的主動性不強。
二、解決農民教育培訓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基層領導對農民教育培訓的重視程度。基層政府要切實地解放思想,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認識。將“三農”問題和培養新型農民、創新農業,促使新型農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列入議事日程,真正地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方案。要深入一線調查,針對農民的需求制定教育培訓內容和計劃,使其供需協調一 致。要多渠道廣泛的開展宣傳,讓農民及時有效地獲得教育培訓信息。對農民的教育培訓需求進行積極地引導,建立有效的引導機制,促使農民將需求轉變為實際行動。
2.要整合農科教資源,形成農民教育培訓合力。要充分利用農村教育網絡體系,以鎮村作為教育培訓的主陣地,各涉農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對農民科技教育培訓。要采用聯合辦學的形式,使分散的農民科普教育、農民化技術教育、農村基層黨員素質教育等科技教育資源整合起來,資金匯攏起來,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農民教育培訓合力,對務農農民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訓。
3.要建立農民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完善教育培訓基地和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更好地發揮其辦學及示范的作用。加強過程管理,年初及時下達教育培訓計劃,年中進行檢查督促,年末進行總結表彰。建立信息跟蹤反饋制度,及時匯總歸檔,掌握受訓農民的相關信息。對受訓農民進行跟蹤,全面了解受訓農民培訓效果。要制定相應的政策規定和優惠措施,使農民教育培訓步入規范的道路,使廣大農民享受參加教育培訓的優惠政策陽光。
(二)經費投入方面的建議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項公益性、社會性事業,必須建立以財政撥款支撐為主,其他渠道籌措為輔,并逐年增加投入的經費保障體制。一是要把農民教育培訓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并按一定比例率逐年遞增。二是從部門歸集。如:政府各職能部門下達的培訓經費;按照規定,從黨費、工會經費提取的培訓經費等。三是按照“來源渠道不變、使用途徑不變”的原則進行使用。如:黨費提取的培訓經費要按時劃入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專戶,專款專用,接受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管理,保證經費投入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課程方面的建議
1.鼓勵與農林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培訓。要利用農林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農業教育科技的優勢,由政府組織和牽頭,部門積極配合,促進“農、科、教”結合,來增強農民科技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