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英國農業論文

英國農業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3 11:18:5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英國農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英國農業論文

篇(1)

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1“數字農業”的內涵…………………………………………………………1

2國外“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與應用……………………………………………1

2.1美國………………………………………………………………………………………1

2.2英國………………………………………………………………………………………2

2.3德國………………………………………………………………………………………2

3我國發展“數字農業”的緊迫性…………………………………………………2

4“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3

4.1農業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將逐步成為現…………………………………………………3

4.2農產品流通電商化發展將更加迅猛……………………………………………………3

4.3農業多元化公共服務將更加完善………………………………………………………4

5 “數字農業”的實踐策略……………………………………………………………4

5.1實現農業農村業務數字化和可視化……………………………………………………4

5.2推動數字農業技術創新…………………………………………………………………5

5.3提高農業農村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5

結語…………………………………………………………………………………………6

致謝………………………………………………………………………………………7

參考文獻……………………………………………………………………………………8

摘 要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總結了國外“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與應用,結合我國發展數字農業的緊迫性與當前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對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提出了幾條實踐策略。

關鍵詞:數字農業;農業信息化;發展策略

Abstract

Content:Digital agriculture is a kind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takes information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us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ress agricultural objects, environ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visually, digital desig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gital agriculture mak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e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agriculture, several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Digit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淺析“數字農業”發展趨勢與策略

1“數字農業”的內涵

“數字農業”是農業數字經濟的重要實踐。當前,學術界和工業界尚未能夠對數字農業形成統一的定義。通用名稱包括信息農業,精確農業,“ Internet + 農業”等等。本文中提到的數字農業基于農業信息化,在農業鏈的所有環節中都強調了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代表了農業產業的新視野。現代農業與信息化的緊密結合使可以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數字技術在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并且不斷的提高現代農業產業的數字化水平,支持農村戰略的實施。

2國外“數字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與應用

2.1美國

美國完善的農業產業基礎和數字技術體系促進農業發展。美國數字農業發展建立在農業生產高度專業化、規模化、企業化的基礎上,已經建成了完善的現代農業技術應用與管理系統。自20世紀90年代起,美國已開始應用數字農業技術,包括應用遙感技術對作物生長過程進行檢測和預報、在大型農機上安裝GPS設備、應用GIS處理和分析農業數據等,對大田作物進行生產前、中、后期的全面監測與管理。在21世紀初已經實現“3S”技術、智能機械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系統在大農場中的綜合應用,智能機械已經進入商品化階段。如JohnDeere公司的“綠色之星”精準農業系統,基于物聯網技術與“3S”技術搭建的新型精準農業管理系統,用以進行精細農作、農機管理、農藝管理和計劃管理,可繪制農場產量的“數字地圖”,在機械化生產大農場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5%以上。在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助推下,美國數字農業技術已與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形成緊密銜接,應用范疇覆蓋從作物生長的微觀監測到宏觀農業經濟分析。此外,美國也已形成完善的技術服務組織網絡,美國服務類企業與公益機構可為經營主體提供較為完善的技術服務,例如美國農業技術服務組織(FSA)為農民提供豐富的信息。

2.2英國

英國信息化技術應用助推精準農業。信息化技術推動英國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英國農村地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完備,互聯網、4G信號已實現基本覆蓋。在此基礎上,精準農業技術得以實現在農業的全方位應用,如借助遙感技術進行作物生產監測與產量預報、農業資源調查、農業生態環境評價和災害監測等;英國Massey Ferguson公司研發的“農田之星”信息管理系統,借助傳感識別技術和GPS技術能夠更為精準地進行種植和養殖作業、數據記錄分析和制定解決方案;智能機械已基本裝備衛星定位系統、電腦控制和軟件應用系統,能夠根據不同位置、不同質量的地塊情形實現自動化、精準化、變量化作業,同時可以采集作物信息用以制作電子地圖和調整生產策略。2013年英國啟動《農業技術戰略》,提出了應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和智能技術進一步發展精準農業,從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如借助GateKeeper專家系統提供輔助決策和農場管理、LELY擠奶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在養殖場中的應用、自動感知技術在施肥施藥機械上的應用、二維碼技術在農產品產銷環節的廣泛應用等。

2.3德國

德國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積極研發與推廣。在歐盟農業共同政策對數字農業的支持下,德國積極發展高水平數字農業,在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計算機支持和輔助決策系統,提供數字農業綜合解決方案。德國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支持數字農業核心技術與智能設備研發,并由大型企業牽頭,如德國拜耳公司投資2 億歐元支持數字農業布局,已在60多個國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并旗下Xarvio品牌推廣數字農業,通過XarvioScouring識別系統高效識別和分析作物生長和病蟲害信息,幫助農民優化田塊單獨管理和農田統籌優化。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農業機械制造商CLAAS集團結合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實現收割過程的全面自動化。

3我國發展“數字農業”的緊迫性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國大部分農產品仍然是一個“大年”,怎樣解決需求下降、部分市場關閉、物流受阻等難題,把農貨順利賣出去,讓農民實現豐產又豐收?加速數字農業發展是不二法門。

農業長期保持著傳統形態,技術進步一直較慢,特別是進入信息化時代后,農業技術滯后帶來的產業發展差距愈發顯著。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領域引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重塑,生產率大幅度提高。2019 年,我國服務業、工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為 37.8%、19.5%,但農業只有 8.2%,數字化改造的空間很大,需盡快趕上信息社會的發展步伐。

農業數字化轉型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也是破解目前農業難題的一劑良方,瞄準這個主攻方向,無疑將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給予農民更多獲得感。對廣大農民來講,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最頭疼,常常遭遇“多收了三五斗”的尷尬。可以說,農業數字化水平滯后,農產品質量不穩定、難以標準化、產銷信息不對稱等是導致農產品銷售難的主因。顯然,加快技術與傳統農業的融合,打造數字農業,對產業鏈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改造,使得傳統農業脫胎換骨,插上科技的翅膀騰飛,已成為農業發展新趨勢。

4“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

4.1農業生產全流程智能化將逐步成為現實

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和設備領域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現代農業生產設施和設備的數字和智能水平,實現了整個農業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控制,實現了農業智能化生產和管理。它可以解決由托管服務流程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在種植業中,重點是如何精確控制生產環節,例如育苗,播種,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當前,荷蘭,日本,以色列和其他國家正在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來促進數字化,精確化和智能化作物種植的發展。

4.2農產品流通電商化發展將更加迅猛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為農產品流通提供了新的平臺和基礎。例如,美國著名的新鮮食品電子商務公司LocalHarvest是一個平臺,該平臺整合了有機農業的上下游,并連接了中小型農場和消費者。LocalHarvest平臺基于從相關農場收集的基本信息來支持地圖搜索系統,使消費者能夠搜索本地社區周圍的農場并購買難以保存的新鮮農產品,例如蔬菜和禽蛋。農產品在快速物流系統下,可以快速送到消費者家中,從而大大提高農產品物流的效率和質量。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全國各地與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投入大量資源,重構產業鏈,培植人才,發力促進農產品上行。以河北省為例,近年來積極引入農業電商龍頭企業,與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展合作,持續在直播助農、農產品品牌孵化、新農商人才培養等領域,合力打造河北數字農業“新基建”。可以看到,利用大數據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術匹配優化資源,將需求傳導給供給端,有效緩解了供需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產銷脫節。在互聯網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傳統農業的“痛點”也得到有效解決,進一步打開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通路。

隨著電商農產品銷量的快速增長,廣大農民亦受益匪淺,農業生產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以需求引導生產、訂單式農業逐漸成為主流,精準種植、數字營銷提升了農民收入水平,促進更多農民融入數字農業的場景里。以往很多滯銷農產品位于貧困地區,數字農業重塑產業鏈,幫助貧困戶掌握技術、融入市場,實現了造血扶貧。實踐證明,此種創新扶貧模式具有很強的活力。比如,拼多多的“農地云拼”模式得到國務院扶貧辦的肯定,榮獲了今年的“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臺直連的農業生產者超過 1200 萬人,累計帶貧人數超百萬。

4.3農業多元化公共服務將更加完善

通過將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頂尖技術運用在農業公共服務,農業服務也更加便利和靈活。這也是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一些國家為了促進數字農業的發展,在農業信息化和農業公共服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5 “數字農業”的實踐策略

5.1實現農業農村業務數字化和可視化

加快建立涵蓋農業資源,農村產業,生產管理,產品質量,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村治理的數據庫。利用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和遙感技術整合空間數據,獲取耕地資源,漁業水資源,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化農業園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特色鮮明的農業村莊,生產經營實體,村莊分布等數據。地圖存儲在數據庫中,使農業和農村資源數據立體化。通過集成的農業調度系統,現場定點監控系統,集成的遙感信息,無人機觀測和地面傳感器網絡,可以建立農作物的空間分布。通過農作物的空間分布,重大自然災害和其他動態空間圖,形成了一個一體化的全域地理信息圖,為農業生產和管理的科學指導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5.2推動數字農業技術創新

創新,始終是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要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數字農業”助力。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隨著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惠及三農必將更加給力,而農業信息技術已然成為數字農業發展的關鍵支持。未來依靠農業科學院和大學等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來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企業作為創新主題的作用,促進數字農業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并著重于先進技術和核心技術。為了提高對關鍵技術的了解和研發,精確操作和智能決策的數字化管理,智能設備的變量修改和應用,農產品的靈活處理,區塊鏈等技術,3S 加速,智能識別,模型仿真,智能控制和其他軟件和硬件產品數字農業的綜合應用,了解數字農業技術標準和規范體系的建立,數字農業技術創新以及應用服務系統的持續改進。

5.3 提高農業農村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

當前,就中國電子政務項目的發展而言,農業部門中的電子政務服務水平不能完全滿足領導決策應用程序和公共商務應用程序的功能要求。農業信息服務的總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這意味著中國農業信息服務具有巨大的發展和利用空間。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擴大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農業信息服務領域的應用,并通過建立靈活,便捷,高效,透明的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系,為農民提供更多便捷和信息服務。在信息公開,政府公共關系,信息服務,辦公室工作等方面,充分利用農民信箱和便攜式農業和農村地區的服務功能,提高了園藝,畜牧,水產品,田間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著眼于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要求,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研究和推廣適用于不同地形和環境的農業機械,并進一步促進農業“機器換人”。

結 語

數字農業的發展實現了對農業生產的自動,精確控制,智能和科學管理,提高了農業的可控性,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減少了環境污染,使農業向精準,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此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有效克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不利因素,可以簡化交易聯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消除農民對庫存余額的擔憂,并縮短生產周期。努力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商機。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內容的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廣,這對于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致 謝

在這篇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和障礙,但都在老師、領導、同事、同學和朋友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尤其要強烈感謝周波老師在千里之外給我們線上授課進行指導和幫助,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解答疑問、傳授知識,讓我非常感動,在此向幫助和指導過我的各位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時也要感謝這篇論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學者,本文引用了數位學者的研究文獻,如果沒有各位學者的研究成果的幫助和啟發,我將很難完成本篇論文的寫作。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領導、同事、同學和朋友,在我寫論文的過程中給予我很多素材,還在論文的撰寫和排版過程中提供給我很大的幫助。由于我的學術水平有限,所寫論文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和學友不吝批評與指教。

參考文獻

[1] 周清波 , 吳文斌 , 宋茜 . 數字農業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J].中國農業信息 ,2019,30(01), 第 5-13 頁 .

[2] 施威 , 曹成銘 .“互聯網 + 農業產業鏈”創新機制與路徑研究 [J].理論探討 ,2019(06), 第 110-114 頁 .

篇(2)

    剛剛閉幕的九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指出:“農業依靠科技增產的潛力很大,要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普及優良品種、推廣生產、加工、貯藏、保鮮等方面的先進適用技術。”這是非常正確的。我國農業的根本出路就是產業化、科技化、現代化。目前盡管我國農業科技水平比很多發達國家落后,但從絕對數量統計來看,我國的農業院校、農業科技文獻,還是相當龐大可觀的。如果能夠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利用、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當前的問題是許多新見解、新發明、新觀點、新成果還局限在實驗室里、課堂上、期刊著述中、圖書館內。廣大迫切需要脫貧致富、走向市場的農民又苦于找不到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擁有現代化設備、豐富藏書的農業高校圖書館,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理應承擔起開發利用農業科技文獻的歷史重任。本文試圖從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開發利用這個角度入手,結合云南農業大學圖書館所開展的這項工作進行分析研究。

1.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的獨特性

云南是一個農業省,85%的人口在農村,75%的國民收入、70%的財政收入和80%的輕工業原料都直接或間接來自農業。農業在云南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處云貴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區,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都十分復雜。山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90%以上。高原獨特的立體垂直氣候明顯,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云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特征尤為突出。由于農業生產與自然條件密切相關,種植技術和養殖方法必須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對于全國各種不同地區農業都會產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這也正是云南農業文獻的獨特之處。

云南農業科技文獻是記錄農業科技與生產實踐的載體。在內容上具有地方特點的天文、水利、自然災害、氣候、土壤、物產等資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有價值的記載。一個學科的發展很大程度體現在其發表的文獻中。地方農業是進行地方農業科研的情報保障。科研課題的實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報基礎上。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反映了云南農業科技生產的歷史、現狀、動態和水平,記載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留存了無數理論方法、實驗數據和科學構思,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通過利用這一豐富的情報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區農業科技發展的動態和趨勢,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國其它地區農業發展的普遍情況,進一步促進教學、科研和推廣應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發揮地方農業文獻的優勢,有力地開發這一智力資源,對深化文獻情報工作,直接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具有重大意義。

2.云南農業科技文獻書目控制的針對性

云南農業大學是一所多學科的高等農業院校,擔負著為全省培養農業科技高級專門人才,開展推廣農業科研、科技扶貧等重任,廣大農民迫切需要大量的農業情報信息。農業高校圖書館不僅是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農業情報中心。云南農業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農業生產技術狀況以及種植業、養殖業的研究成果、實用技術和先進經驗。揭示出云南農業的地區特征與地方特色。針對我省特殊的省情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依靠我館54萬冊藏書,6388種期刊,4000多份內部資料的優勢,把分散在不同類型出版物中,不同藏書范圍內的云南地方農業文獻予以集中,加以報導。第一步就是對云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進行專題書目編制工作,有針對性地全面揭示館藏,充分反映館藏特色,這樣不僅可以彌補現有檢索工具的不足,還可以提高文獻的利用率與查準率,具有較強的情報檢索功能。

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目錄的編制主要針對我校所開設的主干課和科研課題,包括糧作、經作、植保、園藝、畜牧獸醫等。為了方便檢索,目錄的編制體例依照《中圖法》農業科學分類表序列,目錄后附漢語拼音為序的著者索引。著錄格式完全依照國家標準檢索期刊條目著錄規則中析出文獻格式著錄,為建立云南農業文獻專題數據庫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信息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云南農大的圖書情報工作也將采用微機處理系統,加大信息容量,加快傳遞速度,增強圖書情報職能,提高服務能力,發展成以數據庫為核心,以數據通迅網絡為目標,兼有較強信息貯存和處理功能的信息檢索咨詢服務體系,目前主要是以數據庫使用為核心。

3.開發期刊文獻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報源,具有內容新、傳遞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點。從已收集的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看,期刊論文占絕對數量,達90%。地方性農業期刊形式靈活、面廣量大、綜合性、時效性、地區性較強,它是本地區農業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載體。從云南農大圖書館收集的3767篇云南農業科技文獻看,農學、植保、園藝三部分論文分布在79種期刊中,省農科院主辦的《云南農業科技》載文量最高,占30%;《云南農業大學學報》、《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煙草》、《云南茶葉》、《云南熱作》……載文量依排序遞減。省內各地州發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紅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農業學報》、《中國農業科學》《中國煙草》、《中國水稻科學》等也刊登云南農業科技文獻。從期刊文獻的內容分析,我省的烤煙、甘蔗、茶葉、水稻種植資源,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論文多,研究范圍廣。文獻發表的數量隨時間的增長而遞增。由此可以看出開發利用期刊文獻,引導讀者利用,對深化本省農業技術改革,科技興農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獻的實用性

云南農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獻的創造者,又是利用者。他們所生產的文獻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學質量、充實教材內容、完成科研項目為基點。所研究的課題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與指導學生課程試驗、畢業實習緊密結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論文反映了我校教學、科研水平,充分開發利用之,對于促進本省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科技扶貧、科技推廣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本校著者所發表文獻的內容上看,側重于農作物、經濟作物、果蔬花卉的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遺傳育種、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發表文獻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蠶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這和省屬重點植物病理學實驗室建在我校有關。近年來云南農大著者發表的《云南農業生態》、《滇型雜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蘭譜》等專著,以及多種自編教材都是教學、科研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為了運用現代技術和科學方法開發本校教學、科研人員的論著及科研成果,云南農大圖書館正在自建《云南農業大學科技論文專著、專利、科技成果數據庫》預計收錄3000多條信息。我們認為要想持續性地補充數據庫內容,必須有可行的地方農業文獻呈繳制度作保障。 云南農大圖書館圍繞學校重點學科以及對碩士學位授予點的專業,開展定題、跟蹤服務,對所收集的文獻進一步深加工,撰寫了《略述蕎麥生產的現狀和開發利用》、《云南農業抗病育種研究近況》、《優質米生產現狀和開發利用概述》等三篇綜述性文章。以最實用的情報形式提供給用戶,均被國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其中《云南農業抗病育種研究近況》還被云南省農學會評為優秀論文。農大圖書館還開展了跟蹤本校重點科研課題,如:滇型雜交水稻及兩系利用,云南煙草品種資源的收集和綜合研究,云南水稻、煙草、馬鈴薯病毒鑒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云南省及其英國中部土壤侵蝕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云南高原蘋果園昆蟲群落及害蟲防治研究等專題情報服務。將所收集的農業文獻以文摘或題錄的形式提供給用戶。此外還很注重情報服務投入、產出的效益分析,不斷總結經驗。

農大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和少、邊、窮地區。農村缺乏科技知識已成為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這種情況,云南農大圖書館在收集地方農業文獻的基礎上編印了《農業科技信息》,主要報道我校、我省農業科研、教學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動態,其稿件覆蓋面達60%以上。從本省實際出發,重點刊載具有云南特色的農業新技術、新方法,體現專業性、針對性以及結合農事季節的實用性的特點,到目前為止刊出60期,贈送省內外各科研單位、教學單位、農村基層單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饋信息,深得基層農技人員的好評。大學生利用節假期帶回家鄉,青年教師下鄉鍛煉、扶貧帶到農村,為廣大農民提供時效好、針對性強、信息量大、參考價值高的實用信息,為科技興農和科技扶貧服務。由此可見圖書館能夠通過對地方農業文獻的深加工,縮短與讀者需求的距離。

5.強化用戶情報意識的必要性

高校圖書館按照科學的編排方法,對地方農業文獻進行收集、整理、加工、濃縮,以目錄、索引、文摘、綜述、通報等形式,從一次文獻到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的開發,其最終目的是提供給用戶利用。因此用戶的情報意識和吸收情報的能力直接影響到情報產品的開發利用。

篇(3)

關鍵詞:高等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植物保護;

作者簡介:侯明生(1952-),男,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從事植物病理學教學與研究。

國內有不少學者從不同角度對高等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專業及農科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關院校的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不盡相同,因此,不存在統一性質的植物保護人才培養體系。本研究依據華中農業大學的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對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認為,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過硬、敢于肩負時代使命,立足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勇于探索和解決植物保護相關的科學問題、實踐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并據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護專業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包括植物保護核心課程、植物保護實踐認知、創新能力培養、科學人文關懷體系建設四個方面。

一、植物保護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一)精煉教學內容,跟蹤專業科學前沿

寬厚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是人才培養的原動力。培養體系重點對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和植物檢疫學等主干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將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和植物檢疫學等課程的學時分別壓縮至48學時、40學時、48學時、40學時、48學時和40學時,大力倡導學生課外自學。強化了夯實基礎知識、注重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科傳統經典理論與學科前沿進展相結合,反映學科發展動態,注重以現代生物學及相關學科的進展解釋傳統植物保護學問題。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學研究進展闡述植物癥狀形成機理、將分子診斷技術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教學、將微衛星標記技術引入遷飛性害蟲的教學和結合雷達監測技術講解遷飛害蟲的遷飛機制等。

(二)重視專業教材建設,注重精品課程建設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教師團隊承擔了國家精品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編寫工作,擔任主編《普通昆蟲學(第二版)》(雷朝亮、榮秀蘭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農業植物病理學(第二版)》(侯明生、黃俊斌主編,科學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蟲檢疫學》(楊長舉、張宏宇主編,科學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檢疫學》(洪霓、高必達主編,科學出版社,2005)、《城市昆蟲學》(張宏宇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學》(呂作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蟲生態學與害蟲預測預報》(張國安主編,科學出版社,2012)等,擔任副主編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學(第二版)》(謝聯輝主編,科學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學原理》(宗兆鋒、康振生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園藝植物病理學(第二版)》(李懷方等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9)和《昆蟲學研究方法》(趙惠燕等主編,科學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時,加強主干課程的網絡化教學建設,其中普通昆蟲學課程和農業植物病理學課程為國家精品課程,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和植物檢疫學課程為湖北省精品課程,以這些優秀教材為核心構建的精品課程不僅證明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也為廣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擴充了廣闊的自學空間。

(三)優化專業師資隊伍,強化年輕教師培養

自2007年以來,植物保護專業先后新進教師26人,其中教授兩人;學院面對海外聘請了“楚天學者”講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和農業昆蟲學等主干課程組建了優秀的教學團隊,每門課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講教師,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擔任主講,原則上允許專業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主講專業教師。如普通植物病理學的教學團隊由姜道宏、李國慶、程家森、謝甲濤和張靜等五位教師組成,農業植物病理學的教學團隊由侯明生、黃俊斌、羅朝喜、蔡麗和鄭露等五位教師組成,普通昆蟲學的教學團隊由雷朝亮、牛長纓、周興苗、付新華、朱芬、朱智慧和楊鳳連等六位教師組成,農業昆蟲學由張宏宇、王小平、華紅霞和吳剛等四位教師組成。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實行了導師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國慶教授分別負責指導謝甲濤博士和張靜博士的教學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黃俊斌教授分別指導蔡麗博士和鄭露博士,青年教師隨堂聽課、觀摩。青年教師必須參與實踐課程教學、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等,并將青年教師是否參與實踐活動作為年終考核及職稱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植物保護實踐認知體系建設

(一)建立作物生產實習課程體系

該課程要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種植稻、麥、棉和油菜等重要農作物,調查病蟲害發生,獲得了解農作物生長發育及病蟲害發生流行規律的實踐機會。作物生產實習課程教學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為期一年的耕種實踐,安排在大學二年級進行,貫穿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病理學和農業昆蟲學及其實驗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課題組組建了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間教學方法,如現場指導、評比、邀請知名教授現場教學等。課程要求緊扣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實時關注國家農業生產,根據病蟲害發生動態和氣象因子等對作物的影響,闡述植物保護專業及農業科學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及學習植物保護專業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該課程建設及運行進行了系統的總結[9]。

(二)重視強化實驗課程體系建設

將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普通昆蟲學實驗、農業病理學實驗和農業昆蟲學實驗等實驗課程設立為獨立的必修課程,加強了學生對理論課程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知識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在專業理論基礎課及其實驗課結束后,教學安排長達三周的野外條件下的植物保護專業基礎實習課程,為學生提供獨立、完整的時間進行實踐。該課程在湖北省大別山區進行,對當地常見昆蟲及病害進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鑒定標本,培養了學生連續實驗和觀察能力,加強和鞏固了學生的植物保護專業的基本理論,同時也培養了其獨立工作和團隊協作的能力。

(三)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

植物保護專業的大學生科研活動與專業教學緊密相關,而課程教學是大學生接受知識、掌握科學方法的主渠道,可為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提供理論支撐和應用指導。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植物保護專業教師經常會結合經典實例闡述重要的科學發現,在鍛煉學生科研思維的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植物保護專業科學研究的真實印象。結合理論課程的教學,植物保護專業配備了充足的實驗課程和完善的實驗條件,保證學生能獨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試驗,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柯赫氏法則,學生需要完成病害標本采集、病原菌分離純化、接種觀察病害癥狀和病原菌再分離純化的整個流程,既加深了學生對病理學基本理論的認識,也鍛煉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動手能力;學生通過形態觀察和ITS序列測定等技術鑒定病原真菌,不僅涵蓋了傳統植物病理學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礎性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這些課程教學及其科研活動,改善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興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為他們今后從事更多的科研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四)堅持和重視校外生產實習

為了加強植物保護專業學生工作能力的培養,教學建立并長期堅持畢業生為期兩個月的生產實習制度,完善實習內容和過程,規定每位學生必須堅持深入基層的工作制度。在學生實習方式上,按照專業特點和學生個人特點的發展進行實習單位的分配;在實習單位的選擇上,采取自主選擇實習單位實習和集中安排實習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學科、多技能、責任心強的教師組成的校內教學導師隊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護技術人員、科研院所專家、企業家等做校外指導教師,明確了學生實習單位及校外指導教師的責任。同時,華中農業大學加強各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充分保障專業實習的教學質量和校外生產實習的順利進行。從1972年開始,植物保護專業堅持讓學生下基層實習,40年來從不間斷。植物保護專業這種生產實習的模式在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農學專業和植物科學技術專業得到了大力推廣,對學校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實踐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將對我國農業高等院校的實踐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建設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養新模式

“碩彥計劃”是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設立的一種旨在培養植物類科技高層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養模式。該計劃根據學生自主報名的原則,從一年級本科生中選拔一批對科學研究具有濃厚興趣且具有良好學術潛質的學生進入教師的實驗室提前接受學術科研的思維和技能訓練;大學三年級結束時進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學生根據意愿于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通過實施攻讀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貫通培養方式,不斷優化辦學資源的育人效能,強化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著力培養植物保護專業創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那些參加“碩彥計劃”的學生在創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顯著的提高。2010年以來共有兩個學生團隊獲得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立項資助,主持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28項;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榮譽和獎勵主要有校級三好學生標兵兩人,十佳大學生兩人,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5%,研究生錄取比例為45%。

(二)鼓勵本科生申請創新性科研項目

培養學生的科研積極性和實踐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培養體系中的重點之一。華中農業大學高度重視開發性實驗教學工作,出臺了多項重要舉措,如制定了“華中農業大學各類實驗室對本科生開放管理辦法”,要求各級各類實驗室應根據“資源共享、對外開放”的要求,在保證完成教學、科研及研究生培養等任務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多種形式面向本科生開放,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使用效益,積極為培養優秀人才服務。植物保護專業教學也針對本科生提供了多種類型的機會進入相關實驗室從事科研活動。如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SRF)給了大學生一個實踐與科研的機會,申請者根據個人的興趣及愛好,成立科研興趣小組,在相關教師的指導下,查閱文獻,撰寫申請報告,并通過答辯和專家評審進行立項。立項后,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所有項目都必須進行中期檢查和結題檢查。SRF項目是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生開發性實驗教學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護系SRF立項分別達到12項和20項。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成果顯著,獲全國“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銀獎一項,“湖北省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一、二等獎各一項,湖北省創業計劃競賽二等獎一項,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一項。

(三)加強畢業論文研究過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始于第四學年,現已將選題時間提前到大學第二學年結束至第三學年開始。為了使學生能更加系統地體驗科學研究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植物保護專業對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設計要求嚴格,每位學生必須在大三階段進入教師的實驗室。在選題時向學生公布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及擬定的課題名稱,供學生自由選題。學生與指導教師聯系、溝通后確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閱相關文獻,確定研究題目、內容和研究方案,進行預備性試驗等,進入開題階段后,學生將在教師或高年級研究生指導下進行畢業論文研究,直至撰寫研究論文和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導師對畢業論文撰寫規范進行指導。答辯時成立答辯委員會,嚴格要求畢業論文答辯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能真正體驗到科學研究的過程,并且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敢于創新的科研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養成了良好的科研習慣。自首屆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選以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學生有七篇優秀論文獲一等獎、六篇獲二等獎、12篇獲三等獎、九篇獲優秀獎;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論文獲湖北省畢業論文創新獎。

四、科學人文關懷體系建設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動,指點學生奮斗目標

學院創建了“問學齋———教授接待日活動”,突出“問學”與“導學”兩個方面,倡導師生平等對話、自由暢談,共同探討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幫助大學生啟迪智慧、開闊思維、廣博知識、提升內涵。通過專業教師與學生的問學交流,一方面學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護專業領域最新的科研動態、學科未來的發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師在科研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與人生經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培養學生學術熱情和科研興趣起到了較大促進作用,“問學齋活動”從2008年開展至今,舉行了22期植物保護專業相關的教授接待日活動,植物保護專業16名教授,兩名外聘“楚天學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講師走進“問學齋”,面對面地與本科生談科學、話學風和談人生等。有的教師多次參加活動,參與活動學生近2000余人次。“問學齋”為師生互動開辟了新的途徑,在校內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報》《人民網》《鳳凰網》和《楚天金報》等媒體重點報道。

(二)創辦“三農講壇”學術報告活動,開拓大學生國際視野

為提高大學生培養質量,增強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學院啟動“三農講壇”大學生學術報告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和企業家等來學院面對本科生講學,講述學科前沿研究進展、講授自我成長歷程,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有效補充傳統課堂內容的不足,提升大學生整體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全面實現學術育人。一方面,積極邀請學界專家和崗位科學家開展前沿講座和特邀報告、推薦優秀博士生開設“博士講壇”、聯絡杰出校友來校開展“校友講壇”等,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三農講壇”的形式與內容。近兩年以來,“三農講壇”共舉辦與植物保護相關的學術報告49場,邀請到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韓國等近百余名國內外知名學者,邀請國外專家開設了全英文講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學課程,為超過三千人次的學生奉獻了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這些講壇活動拓寬了學生的專業視野、為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提供了重要參考,提升了他們對未來發展的向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廣大學生的普遍認同和大力支持。

(三)師生共建植物保護協會,積極開辟第二課堂

植物保護協會的宗旨是“以趣味讓會員愉快,以知識讓會員認可,以實踐讓會員成長”。除植物保護專業學生外,教師也是該協會的重要會員,為學生提供經費支持和專業知識支撐。植物保護協會關注農業科學,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實踐意識,服務“三農”。協會積極開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植物保護實踐活動,如開展走進實驗室、走近科學家、走進科學活動,不定期邀請院系知名專家學者和優秀研究生座談;舉辦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如“獅山行,標本集”和“小型書簽”制作等活動;走進校外的農業部門、農資企業以及周邊農村服務“三農”開展科普活動;參與解決植物保護的實際問題,這些活動協會將科技創新和學術活動緊密結合,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為廣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拓展大學生植物保護方面的知識體系,提升大學生自主思考科學問題、自主學習和勤于實踐的能力,推動植物保護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進程。

(四)注重“以人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體系

篇(4)

[關鍵詞]近世;廣西;農民家庭農場;規模效益;勞動生產率

小農經濟,或者說個體農民經濟,是傳統農業生產的基本形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從事個體生產的農民,無論是自耕農還是佃農,就其小塊土地經營和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而言,都是“小農”。本文考察的對象即為這種小農的家庭農場。

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上看,廣西歷來就屬“南蠻之地”,被視之為落后地區。在中國傳統經濟的區域發展序列中,廣西直到明代以前還處于“未發展”狀態,明清以來廣西才跨入“發展中”行列。[i]廣西盡管從明清開始就作為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腹地,但直到20世紀中葉其傳統農業和小農經濟仍完整地保存著,從這個意義上說,廣西又是研究發展中地區傳統農業和農民經濟變遷的典型。同時,本文研究的時間跨度為1800—1950年的150年時間,其中既包括清代前期的歷史,又包括近代的歷史。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對廣西農民經濟變化的研究作一個長期而連續的考察。筆者將這150年統稱為“近世”。

農戶的土地經營規模作為透視農家經營活動所依據的主要指標,過去學術界單從土地所有權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片面性研究。近年來,一些學者嘗試從土地使用的視角展開對小農經營的研究,并取得了卓有影響的成果。[ii]筆者過去曾對廣西近世農民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做過考辯,[iii]在此基礎上,希冀進一步探討他們經營規模的經濟效益。

一、勞動生產率:近世廣西農民家庭農場規模效益的重要指示器

據筆者過去的考訂,1800—1950年間廣西農民家庭農場出現了一種“戶耕十二畝”的經營規模的標準模式,并在廣西全境逐步地得以普及。[iv]本文將探討農民的耕作規模與產出效益之間的關系,而衡量它們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標志即為農戶的勞動生產率。有關農民勞動生產率的界定,學術界歷來就有頗多爭議,但學者們似乎都認為傳統小農的勞動生產率在若干方面與近代工業中的勞動生產率存在著差異。在此,筆者采用李伯重的界定方法。他認為傳統小農的勞動生產率具有三個特征。首先,在勞動時間方面,近代工業中的勞動生產率以日或者小時為單位,而傳統農業中的勞動生產率則應以年為單位。其次,在勞動者方面,近代工業中勞動生產率以勞動者(工人)為單位,而傳統農業中的勞動生產率則往往以勞動者(農民)的家庭為單位。最后,在勞動成果方面,近代工業中的勞動成果,通常以貨幣產值來計算;而在傳統農業社會中,由于商品經濟不夠發達,農業中的勞動成果,在許多情況下是以實物來計算的。[v]

大體來說,李伯重以上所開列的傳統農業社會勞動生產率的三個特征,也適用于近世的廣西。根據本文的考察對象,此處的勞動生產率應是一個農戶一年內在其家庭農場上生產出來的產品總量。

(一)1800—1950年廣西農作物畝產量的變化

估算農戶勞動生產率的第一步,即為估算農戶家庭農場的畝產量。畝產量的變化,可以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1)每播畝作物畝產量的變化;(2)每畝耕地復種指數的變化;(3)畝產值較高的作物與畝產值較低的作物之間的互相替代。

我們首先來看看作物復種制在廣西的變化。據研究,清代前期廣西有兩種復種制逐漸地發展起來。一種是雙季稻,因廣東移民遷入,其在廣西東南部的梧州、潯州、郁州等府州有所發展。另一種是稻麥二熟制,在桂北地區也發展起來了,但范圍很小,僅局限于慶遠府、桂林府的極個別州。[vi]而在雙季稻區也并非全是種植兩季水稻,潯州府屬的貴縣直到光緒年間農民仍只種植一季水稻。[vii]因此,盡管清前期實行一年兩熟制的地區占廣西總面積的40%,但復種指數最多也不會超過120%。[viii]另據學者統計,清后期廣西各地的陂塘建設非但沒有停滯,反而有所加強,尤其表現在南寧地區。[ix]因此,清后期與水利密切相關的雙季稻種植在廣西應當有所發展。據周宏偉研究,廣西在清后期雙季稻的種植由桂東南四府推廣到桂南的南寧府。[x]據此,可以估算出至清后期,廣西作物的復種指數當在130%左右。至于廣西20世紀的作物復種指數,據筆者估算,即1933年為140%,1943年為150%,1946年為120%。[xi]由此可知,1800—1950年間,廣西作物的復種指數是逐步提高的。

150年間廣西主要作物的每播畝產量的變化卻相對復雜,因為各地方志的有關記載都十分零散,尚有學者依據各種方志對清代(包括前期和后期)廣西的水稻畝產量進行了考證,但都是將復種指數計算在內。因此,筆者根據以上估算的復種指數對以下兩組畝產量進行還原。清代前期的畝產量是依據郭松義的研究,他估算當時廣西水稻的畝產當在410市斤,合343斤。[xii]按當時120%的復種指數還原,清代前期廣西水稻每播畝產量大體在286斤左右。周宏偉的研究提供了清代后期廣西水稻畝產的數據。他考證了廣西各地水稻的畝產量,筆者將他所考證的這組數據分別乘以各自的權數,即可得到當時廣西平均的水稻畝產量338斤。[xiii]然后再按130%的復種指數折算,則可以估算出當時廣西水稻每播畝產量大約在260斤上下。進入民國以后,時人對作物畝產量的調查和估算日趨科學。當時廣西各種官方統計報告中引用最多的水稻畝產量數據是1935年由張培剛等人在廣西各地做的糧食調查數據。張培剛等人通過對廣西99個縣水稻畝產量的調查,估算出當時廣西水稻平均每播畝產量為251斤。[xiv]盡管民國時期的水稻每播畝產量低于清代,但若是乘以復種指數,前者的每畝產量仍要高于后者。現將廣西各時期水稻每播畝產量和每畝產量列表如下:

以畝產值較高的作物取代較低的作物,是提高畝產的一個有效方法。150年間,廣西出現了甘蔗、煙草等經濟作物種植擴大而水稻種植減少的顯著趨勢。有清一代,廣西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雖然無從查考,但據研究,當時廣西經濟作物的種植規模盡管不如廣東,但其推廣速度仍是較快的,甚至在某些地區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已超過了水稻的種植面積。[xv]民國以后,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即開始出現在官方的統計報告中。1914年,廣西的糧食種植面積占全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絕大多數,經濟作物僅占3%;1933年,廣西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增加到5.3%。[xvi]從這種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廣西經濟作物的種植仍在繼續擴大。當時廣西主要的經濟作物有苧麻、煙草、花生、甘蔗、豆類、瓜子、芝麻、藍錠、油菜等。這些經濟作物的產值一般都比糧食為高。譬如,依1933年廣西省政府的統計,其每畝的平均產值分別為:“煙草(土種)為7.61元,苧麻為16.38元,甘蔗為22.53元,而在糧食作物方面,同年的玉蜀黍只為1.95元,水稻只為5.27元,前者的價值大于后者的4~5倍。”[xvii]這就是說,同一單位面積的收益,經濟作物較糧食作物高出若干倍。故此,經濟作物的擴大,也就使得農田畝產量隨之而明顯增加。

以上三方面足以說明1800—1950年間廣西農民家庭農場的畝產量有了緩慢的提高。由于這三方面畝產量變化的途徑都與“戶耕十二畝”的經營模式密切相關,[xviii]所以當這種經營模式在廣西各地逐漸普及之時,廣西農民的勞動生產率也必定隨之發生變化。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一變化。

注釋:

[i]高王凌:《經濟發展與地區開發——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海洋出版社,1999年,第12~24頁。

[ii]曹幸穗:《舊中國蘇南農家經濟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中有關江南農民經營規模的研究,三聯書店,2003年。

[iii]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iv]徐毅:《廣西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研究——以1800~1950年為背景》(未刊稿),南京大學歷史系2001級碩士學位論文,藏于南京大學歷史系資料室。

[v]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三聯書店,2003年,第321頁。

[vi]郭松義:《清前期南方稻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

[vii]民國《貴縣志》卷10,“物產”引光緒縣志。

[viii]周宏偉:《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1頁。

[ix]李閏華:《民族交往與近代廣西農業的發展變化》(未刊稿),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99級碩士生學位論文,藏于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資料室。

[x]周宏偉:《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2頁。

[xi]徐毅:《廣西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研究——以1800~1950年為背景》(未刊稿),南京大學歷史系2001級碩士學位論文,藏于南京大學歷史系資料室。

[xii]郭松義:《清前期南方稻作區的糧食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1期。

[xiii]周宏偉:《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2頁。

[xiv]張培剛:《廣西糧食調查》,廣西省政府總務處統計室編印,1934年,第17頁。

[xv]周宏偉:《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4~241頁。

[xvi]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廣西通志•農業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5頁。

[xvii]胡學林等著:《廣西經濟建設諸問題》,廣西省訓練團教材,1948年,第27頁。

[xviii]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一、勞動生產率:近世廣西農民家庭農場規模效益的重要指示器2

(二)1800—1950年間廣西農民勞動生產率的變化發展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談的農民,僅指農村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如前所述,農民的勞動生產率取決于其一年內實際勞動的日數和所獲得的總產量。因此,如果農民的實際勞動日數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話,農民的勞動生產率仍然可能停滯甚至下降。因而,了解農民一年內實際勞動日數的變化,同了解產量的變化同樣重要。關于當時廣西農民勞動日數的問題,可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農民一年內的總勞動日數;二是耕地畝均勞動投入。在此,首先引入一段明清時期的史料:

吳、浙農家甚勞,橫之農甚逸(注:橫,指明代橫州,在今廣西橫縣)。其地皆山鄉,有田一丘,則有塘潴水。塘高于田,旱則決塘竇以灌。又有近溪澗者,則決溪澗,故橫人不知有桔槔。每歲二月布種畢,以牛耕田,令熟秧二、三寸即插于田,更不復顧。遇無水方往決灌,略不施耕蕩鋤之工,惟薅草一度而已,勤者再之。薅者,言拔去草也。至六月皆已獲,每一畝得谷二石者為上。此亦習于逸情而不力耳。又有畬禾,乃旱地可種者。彼人無田之家,并瑤、壯人皆從山嶺上種此禾。亦不能多工,亦惟薅草而已,獲也不減水田。彼又不知種麥之法,故膏沃之地,皆一望蕪莽不顧。[i]

根據這段史料,并結合李伯重對明清江南農民經濟所作的研究,可以推論出:

1、農民一年內的總勞動日數:農業生產的一個特點是具有鮮明的季節性。因此,農民在一年中有相當多的空閑日子。從以上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廣西農民在明末清初之際要比同時代的江南農民安逸,而當時嘉興有句流行的農諺,即“農夫半年閑”。[ii]因此廣西當時農戶的年耕作日肯定不會超過180天。而史料中“六月皆已獲”之語也進一步證明了這個數據。近代廣西,據統計,農家每年的農閑時間在5~6個月左右。[iii]也就是說,近代廣西農戶一年花在大田勞作中的時間在6~7個月之間。

2、耕地畝均勞動投入:據李伯重研究,明清江南水稻種植中所使用的人工,自耕田至收獲,每畝十余個,加上灌溉(車水),運送肥料等,共15個工作日。[iv]而從以上的史料可知,當時廣西農戶既不用桔槔灌溉,又鮮少施肥,故可推知清代前期,廣西平原地區的農戶種植一畝水稻大約只需10個工左右。在近代廣西,筆者根據張培剛等人對廣西7個縣農民水稻種植的生產成本及損益的調查,推算出7縣農民一畝稻田的投工量,現匯制成表2:

資料來源:據張氏的《生產成本表損益表所用之折算率及計算方法》、《正苗秈稻生產成本及損益》、《早秈生產成本及損益》、《晚造秈稻生產成本及損益》等表推算而得,各表詳見張培剛:《廣西糧食調查》,廣西省政府總務處統計室編印,1934年,第22~25頁。

在表2中,天保農民每畝稻田的投工量之所以要比其他地區高出近一倍,并不是因為當地農民耕作技術細致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區,而是當地的水田大多處于山領之中,所以耕作時耗工較多。除了天保之外,桂平農民單位稻田的投工量也要稍高一些,主要是因為當地水稻種植技術歷來為全廣西最高之處,其細致程度可與鄰近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相媲美。若推算桂平縣兩造水稻的平均投工量,則為15個左右。

從總體上看,自明末清初以來,廣西農民一年勞動日數和每播畝作物的勞動投入日數變化都不大,因此經營方式的變化對勞動生產率的變化所起的作用當然就成為了關鍵。各種不同的經營方式,都是建立在特定耕作方式的基礎之上的。具體地說,在“戶耕十二畝”的經營模式的持續和普及中,一年兩熟制以及甘蔗、煙草等經濟作物種植的增加起了關鍵性的作用。[v]相反,在這種模式出現之前,廣西的農戶生產仍以一年一作制居主要地位,甘蔗、煙草等經濟作物種植很少。這些差異,可以導致同一耕地的畝產量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盡管1800—1950年間廣西農民耕地面積有所減少而農民一年總勞動日數及每茬作物勞動投入數沒有變化,但是勞動生產率卻仍有可能提高。

在此,我們把以上的所得出的結論引入這里的分析,那么可以看到:

1、由于復種指數的增加,清代至近代廣西的農民實際經營規模變化并不如表3第一行所顯示的情況。[vi]我們把上文估算的復種指數乘以戶均耕地數,可得該表的第二行數據:

從上表可知,農戶實際的耕地規模總體上是在逐步增加。

2、由于甘蔗、煙草等經濟作物的畝產值高于水稻,所以多種甘蔗和煙草,即使耕作面積縮減,但產量卻可增加。如前所述,一畝蔴田或一畝蔗田的凈產值大約為水稻的4~5倍。因此將一畝稻田改為蔴田或蔗田,實際上就意味著該農戶的經營規模面積擴大了4~5倍。

3、根據表1和表3,我們可以估算出廣西幾個重要歷史時期的農戶糧食生產率。1800—1850年一個農戶的產糧數為4633斤。1850—1900年一個農戶一年的產糧數為4428斤。1900—1950年農戶的產糧數有兩個:1933年為4638斤;1943年為4367斤,所以這一時期的糧食生產率為4638~4367斤。筆者在過去的研究中指出,廣西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小農是從清代后期才出現的,[vii]他們的生產率顯然要比清前期稻農的生產率高。比如一戶蔴農種植熟蔴地,每年收獲以三、四次。[viii]據20世紀30年代的調查,每畝蔴田產蔴84斤,[ix]而一戶蔴農平均可經營蔴地8畝,[x]那么它一年的生產率為2016斤,合米8064斤,比清代前期一個稻農生產率增加了一倍左右。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地是,在農民勞動生產率的研究中,必須注意到勞動人手的數量問題。在近代農村工商業發達的桂東南地區,由于男女勞動分工的發展,清代前期農民家庭農場上的勞動人手是兩個(農夫和農婦二個),而在清后期大田勞作主要落在了農婦肩上。[xi]一個勞動者的實際播種面積,在1850年以前是8畝,而1850年后都在17畝以上,后者比前者多出一倍以上;而一個勞動者(主要是農婦)的年總產量在清前期是2316斤,而清后期以來則至少在4367斤以上,這也說明了農婦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但是,從總體上看,廣西在150年間除了專業化小農和個別地區的農婦生產率有明顯的提高之外,一般農戶的糧食生產率還是有些微的提高,但波動很大,具有不穩定性。

[i]《君子堂日詢手鏡》,引自《廣西歷代農業史料》,廣西農牧漁業編輯室編印,1986年,第94頁。

[ii]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三聯書店,2003年,第334頁。

[iii]鄭家度主編:《廣西金融史稿》上冊,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294頁。

[iv]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三聯書店,2003年,第334頁。

[v]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vi]對廣西近世各時期農戶農場經營規模的估算參見徐毅:《廣西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與經濟效益研究——以1800~1950年為背景》(未刊稿),南京大學歷史系2001級碩士學位論文,藏于南京大學歷史系資料室。

[vii]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viii]張先辰:《廣西經濟地理》,桂林文化供應社,1941年,第69頁。

[ix]廣西統計局編印:《廣西統計年鑒》第二回,1944,第196頁。

[x]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xi]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二、比較視野中的廣西農戶勞動生產率

從全國范圍來看,廣西歷來就是一個地瘠民貧的省份,農業經濟較為落后。到底廣西與同時代全國的平均水平,甚至是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的英國的農戶勞動生產率相差多大的距離,這仍需要進行對比性的計量分析。據張培剛將其在廣西的糧食調查與全國的情況所做的比較,“廣西糧食作物之每畝產量,遠較全國為低,計除秈粳稻與玉蜀黍相差三分之一,小麥相差達四分之一外,其余各項相差均達一倍,且如高梁、甘薯兩項相差達一倍有余。”[i]

另據新近的研究成果,英國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甚至在16世紀的農業革命之前,其農業就有了長足的發展。13—14世紀英國小麥畝產為每英畝10.32蒲式耳或237公斤,相當于中國1畝產76市斤,合64斤。當時英國中等農戶的耕地面積大約為10英畝,相當于62畝。所以,13—14世紀英國農戶的勞動生產率是103蒲式耳或2369公斤。[ii]關于16世紀的畝產量,每英畝16蒲式耳或368公斤是一個廣為接受的估計,[iii]相當于中國一畝產118市斤,合99斤。據侯建新估算,由于農業勞動力不斷向外轉移,16世紀英國個體農戶的勞動生產率為240蒲式耳或5520公斤。[iv]工業革命前夕的18世紀,農業進步尤其明顯。據特納研究,小麥畝產量在1750—1851年間從18蒲式耳增長到28蒲式爾。[v]以單位畝產20蒲式耳計,即使假定農業勞動者沒有擴大耕作面積(仍以16世紀的戶均15英畝計),18世紀英國農業生產率即已達到300蒲式耳或6900公斤。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1)從整個增長的動態過程來看,英國農業無論在畝產量還是在勞產量方面都呈現顯著的、穩定的發展勢頭,并且勞產量的增長速度要快于畝產量的增長速度。與此相比較,廣西農業盡管在畝產和勞產方面也有增長,但除了極個別地區和農戶之外,其增長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多么地不穩定!而且廣西農業的畝產量增長率要高于勞動生產率。(2)從增長的量上看,英國三個階段的小麥畝產量始終低于廣西稻田的畝產量。然而,英國農戶的糧食生產率在三個階段中卻一直高于廣西農戶:13—14世紀的英國農戶的勞產率高于1800—1850年廣西農戶的2%;16世紀英國農戶的勞產率高于1850~1900年間廣西農戶的60%;18世紀英國農戶的勞產率則至少高于1900~1950年廣西農戶的66%。事實上,工業革命前夜的英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仍要高于中國的發達地區在近代早期、甚至近代的農業生產率。依李伯重估算,明代后期江南一個普通農民的糧食生產率為3125斤,清代中期則為3700斤。[vi]據此,我們可知,17世紀中期江南農民的勞動生產率比英國16世紀的低43%,19世紀初期江南農民的勞動生產率則比英國18世紀的低46%。

17—20世紀當江南、廣西乃至整個中國的農業生產力仍然踟躕于傳統經濟的桎梏時,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首先在英國,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的前兩百年——大約在16世紀,其農業勞動生產率即取得了突破性增長。在英國歷史上,同時也是在人類歷史上,這個國家第一次能夠持續向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不斷攀升的生活水準。在此期間,英國雖然人口持續增長,實際生活水平仍然提高了35%。諾斯等將這種人均產量的增長稱之為“真正的增長”。[vii]

[i]張培剛:《廣西糧食調查》,廣西省政府總務處統計室編印,1934年,第27頁。

[ii]詳細估算過程見侯建新:《現代化第一基石——農民個人力量與中世紀晚期社會變遷》第二章,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iii]波梁斯基:《外國經濟史》(資本主義部分),三聯書店,1958年,第46頁。

[iv]侯建新:《農民個體力量的增長與英國自然經濟解體》,《歷史研究》1987年第3期。

[v]M.E.Turner,AgriculturalProductivityinEnglandin18thCentury,EconomicHistoryReview,Aug.,Vol35,1982.

[vi]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三聯書店,2003年,第336頁。

[vii]道格拉斯·諾斯等:《西方世界的興起》,華夏出版社,1989年,第161~162頁。三、路向何方:廣西近世農戶土地經營及農業發展中的困境

(一)廣西農民農場規模效益有效提高的微觀障礙

如上文所述,廣西近世農戶的勞動生產率僅有些微提高。至于阻礙廣西農戶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原因,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是源于廣西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使農民產生的“貧惰”思想所致。[i]近來又有學者從交往的角度,認為清代至近代廣西區域、民族間的經濟交往的有限性直接導致了廣西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緩慢。[ii]然而,筆者認為,廣西自1800年以來小農經營成本過高,甚或經營虧損是一個重要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廣西小農農場經營成本過高呢?筆者認為,這與明清以來廣西在被整合到嶺南區域市場的過程中,其經濟地位和角色的日趨邊緣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明清以來,隨著兩廣谷米貿易的發展,廣西逐漸地被整合入以廣東為中心的嶺南區域市場之中。當時廣西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大低于廣東。谷米東運是廣西的主要財源之一,此外廣西向廣東輸出的主要商品還有花生、藍靛和木炭,成為廣東的糧食和手工業原料供應地。與此同時,廣東轉往廣西的商品包括布匹、鐵器、絲綢、食鹽、瓷器等手工業品和咸魚等海產品。[iii]進入近代以后,兩廣貿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時期,在輸往廣東的貨物中,最多的仍舊是谷米,其次是木材和柴。而且,在廣西的對外貿易中,按成數估算,每年有1600多萬貨物輸往廣東,占廣西出口總值一半以上。由此可見,兩廣貿易在廣西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iv]這種農產品、初級產品與較高級的手工業制成品的交換,實際上使廣西處于依賴廣東的邊緣地區的地位。不管是西谷東運還是東貨西來,都直接地影響著廣西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19世紀的廣東士紳彭泰來就以道光時廣西的一次“遏糴”為例,較為深刻地分析了廣西農村經濟在這一貿易結構中的不利地位:“自潯、梧達于南寧,皆東方泛舟之役所必至。……然販之稍殷,則遏商塞涂,顆粒不使東下。……農粟內死,估運外廢。食操舟者千余家,失業為狗鼠盜……傳聞橫州米積不得出,蒸郁糾結如李梅。……廣西服用百貨,無一不資于廣東。東鹽十日不至,則千里淡食,天災流行……”。[v]20世紀以后,特別在新桂系主政時期,仍有人不斷提出反對西谷東運,而主張在廣西發展經濟作物的意見。[vi]以上的史例大多是些描述性的分析。以下,筆者就根據民國時期的文獻和數據,從小農的生產成本和經營核算的角度,對谷米貿易對廣西農民日常經營的影響試作一計量分析。

據張培剛等人1935年在廣西所做的糧食調查和事后估算,從廣西運米至廣東,由于中間層層運銷環節過多,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昂,所以生產東運谷米的農民的收入所得與谷米的消費者所付價格之比僅為70∶100或80∶100。這是在假定“農人在售出糧食時,不受商人或其他中間人的非法剝削”的情況下估算的結果。但對這一假定,張培剛自己認為都是不可能的,僅是為了便于估算。[vii]張培剛等人同期在計入農民所得比例的基礎上,對廣西7縣各類水稻的生產成本及損益又作了調查和估算,見表4。

資料來源:據張氏的《生產成本表損益表所用之折算率及計算方法》、《正苗秈稻生產成本及損益》、《早秈生產成本及損益》、《晚造秈稻生產成本及損益》等表推算而得,各表詳見張培剛:《廣西糧食調查》,廣西省政府總務處統計室編印,1934年,第22~25頁。

從上表可知,百色、天保、龍津、桂林四縣農民生產水稻的收入和支出相抵,仍略有盈余,宜山、賀縣、桂平三縣農民生產水稻的收入與支出相抵之后,則出現了虧損。但是,在表4中,農戶的支出指的是水稻的生產成本,并不包括農民的生活支出。據1935年農民收支情況調查,當時廣西12個縣780戶農民的周年家庭消費支出為227.58元。[viii]由此可以推論,若農民僅僅經營東運的水稻,上述7縣農戶的核算中則沒有一家是收支相抵的,全都會出現虧損。盡管廣西的每個農戶都不可能只經營水稻,但是從這一水稻的經營核算中,我們可以大體地了解到當時廣西西谷東運使農戶生產水稻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事實上,進入20世紀以后,廣西農戶的周年所有收入與支出(即收入包括作物收入、畜產收入、租出農具牲畜的收入、農場副產收入、家庭工業收入、副業收入等;支出包括農場支出、家庭消費等)相抵也出現了虧損。[ix]

值得注意的是,1850年以后,兩廣之間的不等價交換,還進一步表現為廣西的農產品和初級產品與機制工業品的不等價交換。因為從19世紀中葉開始,廣西隨著嶺南區域市場一起逐漸地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體系。兩廣貿易中,農產品與機制工業品的比價在近代是越拉越大。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系統的農產品和工業品的比價指數,在此只能盡量用相關史料展開描述性分析。如來賓縣“農產品既賤,收入自然有限,購入品又種種物價高超所入,定必不敷所出,農村之經濟日困。”[x]

時至20世紀30、40年代,廣西農產品與機制工業品之間價格的剪刀差進一步拉大。1942年廣西柳城等12縣的農村經濟調查對農產品價格、農業勞工的價格和農民日用品的價格在20世紀30、40年代之際的變遷作了詳細的統計和分析。首先是1937年到1941年這12個縣農民出售的農產品價格變遷為:稻谷上漲了16倍,玉米上漲14倍,花生上漲8倍,蔗糖上漲17倍,桐油僅漲了一倍半。其次是被當作商品出售的農業勞動力價格的變遷:1937年至1941年上漲7倍弱,月工的工資上漲僅3倍,日工的工資上漲8倍半。其上漲的速度較農產品更慢。至于農民購入的日用品的價格,以農家應用最普遍需要的食鹽,棉布等為例,融縣棉布上漲34倍;食鹽上漲49倍;火柴上漲了50倍,其他洋布五金、西藥的上漲率,當然更甚。該調查稱,在這種農村物價剪刀差的情況下,大量中農、貧農破產。[xi]

小農農場經營成本的高昂,甚或經營虧損,直接構成為廣西小農長期積貧積弱的微觀障礙。所以,那些將廣西農業的不充分發展歸咎于當地農戶的貧弱,只是觸及到問題的表層原因,并沒有探及其深層原因。

(二)廣西農民農場生產率提高的宏觀瓶頸

廣西農業經秦漢大開發以后,沿至宋代,已形成為稻作——畜牧——林藝三位一體的農業體系。[xii]進入明清以后,宋代廣西這種三位一體的農業體系逐步變異,其主要表現在:一是明清之際,隨著玉米、番薯、麥類的傳入與“西谷東運”的大規模展開,桂人的主糧繼稻米之后,又有玉米、番薯何麥類先后補入,形成主糧新組合。[xiii]再加上這一時期旱地經濟作物的勃興,廣西種植業內部的稻作——旱作種植格局最終定型。二是廣西畜牧業日益萎縮。時至民國,“畜牧乃成為廣西農家之副業,……利用農閑及婦孺之勞力及荒閑之曠地,以雜糧、菜葉、谷類、苗梗,飼養家畜。”[xiv]三是林藝獲得更大發展。木材的開采廣度、強度加增,部分天然野生林產資源開發殆盡,人工培植桐、茶、杉木、棕等經濟價值較高的林木漸成規模。[xv]可以說,在1800年之前,廣西新的稻作——旱作——林藝三位一體農業體系已經代替了原有的農業體系。

1800年以后,“戶耕十二畝”的經營規模逐步形成。廣西一般的農戶都兼營稻作、旱作和林藝。因為“戶耕十二畝”的經營規模既包括水田規模,也包括旱地規模。農戶不僅可以水旱輪作,而且在旱地也多進行旱地作物與林木間作。[xvi]由此,新三位一體的農業體系構成為廣西農民農場運作的宏觀經濟環境。

如前文所述,在兩廣貿易的影響下,廣西農民家庭經營的成本越來越高,不得不重新配置即有的經濟資源。而廣大農戶的這一資源配置轉向都是與廣西即已存在的新三位一體農業體系相結合。在農戶的家庭經營中,它體現為水旱輪作、稻林結合或是水旱林兼作等形式。作者在過去的研究中就曾指出,當時小農的這些經營形式屬一種投工少,投資少,過多倚重當地資源的經營方式。[xvii]在這里,我們想進一步指出,小農稻林結合、水旱輪作或水旱林兼作等經營形式,在其內部也存在著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的關系。下面就以大瑤山瑤農的有關情況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近代以前,大瑤山的瑤農“因為開墾荒地耕種,例需丟荒。”但到近代,瑤農往往“就可把它種樹。等到耕地肥力消失不能再種作物時,樹也長成了。象這樣的地把種植作物和造林結合起來,則種樹和幼樹的管理就不要另費較多勞力。等到樹木長大,只需要砍伐運輸的人工;如種油茶、油桐、茶葉等經濟林,則只需要一些鏟山和收籽的勞動而已。故林業的經營是費工少而收入多的生產。”[xviii]從中可以看出,瑤農經營林藝主要是依賴于適于生長林木的山地。因為這些經濟林木“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xix]

據研究,英國17—18世紀的農戶開始普及一種叫諾福克輪栽制。在這種輪作制中,糧食作物(小麥、大麥)與牲畜飼料作物(蔓青、苜蓿)交替種植。這種制度下的耕地還可以和牧場輪流交替,形成“轉換型畜牧飼養”(convertiblehusbandry),從而不僅提高了牲畜產量,而且還恢復或提高地力。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加了農場中畜力畜肥的使用。[xx]黃宗智將英國農戶農場的這種變化稱為是單位農場勞動的“資本化”,與江南單位農場上勞動投入的“過密化”形成鮮明對照。[xxi]廣西的新農業體系和英國的諾福克制度相比較,都是投工少,在各自內部的組件都能相得益彰的農業體系。但兩者仍存在重大的差異:英國諾福克制度是一種高資本的農業體系,而廣西的新三位一體農業體系卻是低資本的農業體系。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并不象英國與江南是由于在勞工投入上的差距所致,而是廣西與英國的農業體系內部相得益彰的關系的差異。諾福克體系內部是農牧業之間的相互結合與協調,牧業可以為農業提供充足的畜肥和畜力,從而提高整個英國農業的資本化程度;而稻作——旱作——林藝體系從本質上說,仍屬種植業的范疇。旱作、林藝與稻作相結合主要是彌補了廣西農戶勞力少、資本少的缺陷,而且進一步使廣西農戶倚重于當地的自然資源。結果抵制了廣西農業向節約勞動的資本化方向的發展,而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也就成為泡影。其實,這正是廣西農業體系和小農經營中的最大一個弱點。

以上,圍繞150年廣西小農家庭農場規模效益的提高與不提高,做了詳細的個案分析與考察,并與江南、英國等地同期的個體農戶的相應狀況做了比較。對于廣西農民勞動生產率和農業生產遲遲未能實現快速、持續的增長這一問題,從上文的實證分析和跨地域比較中,似乎也能找到某些思考的線索。

[i]周宏偉:《清代兩廣農業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0頁。

[ii]李閏華:《民族交往與近代廣西農業的發展變化》(未刊稿),為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2001屆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藏于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資料室。

[iii]陳春生:《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18世紀廣東米價分析》,中山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46頁。

[iv]楊乃良:《民國時期兩廣貿易交往及其對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一期。

[v]《說賑》下,《廣東文征》第30卷。

[vi]胡學林等著:《廣西經濟建設諸問題》,廣西省訓練團教材,1948年10月,第26頁。

[vii]張培剛:《廣西糧食調查》,廣西省政府總務處統計室編印,1934年,第127~130頁。

[viii]千家駒:《廣西省經濟概況》,商務印書館,1936年,農業之部。

[ix]千家駒:《廣西省經濟概況》,商務印書館,1936年,農業之部。

[x]廣西省政府經濟委員會編:《廣西各縣農村經濟狀況》,1925年,來賓部分。

[xi]摘自《廣西柳城等12縣農村經濟調查》,《廣西農業通訊》第2卷第7、8兩期合刊,廣西省政府農業管理處編印,1942年8月。

[xii]弋德華、李炳東:《廣西農業經濟史稿》,廣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51~311頁。

[xiii]弋德華、李炳東:《廣西農業經濟史稿》,廣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56頁。

[xiv]張先辰:《廣西經濟地理》,桂林文化供應社,1941年,第71頁。

[xv]徐毅:《近代民商與民族經濟開發——桂北湘南平地瑤的經濟特征》,《甘肅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xvi]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xvii]徐毅:《近代廣西區域的農民土地經營規模考辯》,《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xviii]廣西壯族自治區編輯組:《廣西瑤族社會歷史調查》第一冊,廣西民族出版社,1987,第429頁。

[xix]弋德華、李炳東:《廣西農業經濟史稿》,廣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221~222頁。

[xx]M.Overton.AgriculturalRevolutioninEngl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AgrarianEconomy,1500~1850.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pp.116~118.

[xxi]黃宗智:《發展還是內卷?十八世紀英國與中國——評彭慕蘭<大分叉: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歷史研究》2002年第4期。

AReviewofReturnstoScaleofFarmManagementinModernGuangxi

篇(5)

論文關鍵詞:農業競爭力 勞動價值論 勞動二重性 資本有機構成

論文摘要:一國的農業競爭力體現在農產品竟爭力上,但決定于農業經營的整個過程、從勞動二重性和資本有機構成兩個角度,將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運用到當前農業競爭力分析上,全面分析中國的農業競爭力現狀,并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近年來,廣大學者圍繞農業競爭力問題進行了廣泛深人的研究。這些研究多采用國際上流行的定量分析方法,綜合分析中國農產品(尤其是大宗糧食產品)在成本和價格上的國際競爭力或比較優勢,提供了重要和詳盡的數據以及定量化的結論。但這些定量分析多是建立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對未來做出的預測。在肯定其研究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毫無疑問.農產品的相關指標是衡量一國農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深層次的因素。因為一國農業競爭力的高低取決于農業經營的整個過程.最終才表現于農產品的競爭優勢。因此,我們應當深人地分析我國農業競爭力現狀才能進一步得出比較全面的認識。在這一方面.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視角。

一、從勞動二重性看中國農產品競爭力

“商品中包括的勞動的這種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本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無疑是研究商品價值源泉、實體、創造.研究價值量決定的規律。從勞動二重性創造出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兩個方面同樣適用于對國際市場上的農產品這一特定商品的競爭力的分析

(一)從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看農產品質量的競爭力

“一切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費;作為具體的有用勞動,它生產使用價值。作為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有質的差別”。在農產品市場上,這些差別主要表現為農產品質量的差別。國際農產品市場上,各國以《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為依據制定市場準人標準,對進口食品藥殘、污染等檢測指標的限制十分嚴格。由于我國農作物施用化肥、農藥過多.農產品的化學品含量和農藥殘留物過高.導致無法達到某些國家制定的市場準人標準,被限制了出口量。例如,我國蘋果年產量居世界第一,且價格低廉.但我國蘋果年出口量卻很小。主要原因是蘋果質量差,含糖量低,果實農藥殘留超標等。因此“質的差別”決定一國農產品的競爭力的基礎。如果農產品質量無法達到進口國的市場準人標準,即使價格再便宜,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也不具有競爭力。這是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應當首先注意的問題。

(二)從抽象勞動創造價值看農產品價格的競爭力

“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價值”川而“社會必要勞動量或生產使用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該使用價值的價值量。”:馬克思揭示出價值規律的這一本質要求,決定每一個商品生產者為了在競爭中戰勝對手,占領市場,就必須努力降低個別勞動消耗。當市場的涵義拓展到國際市場時,所謂的個別勞動消耗就表現為各國國內生產該農產品所需的國別勞動消耗。作為價值的表現形式,價格競爭力就體現在各國生產某農產品的個別消耗的差異上。以禽畜產品為例,我國的該類產品價格低于國際市場上同類產品,具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圖。其原因可解釋為,在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方面,我國憑借勞動力價格的優勢使個別勞動消耗低于國際市場上同類農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消耗。因此從勞動二重性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角度出發,在滿足農產品使用價值的條件下,降低我國農業生產的在勞動力、資金、原材料等生產要素的個別消耗,是提高我國的農產品競爭力的出發點。

二、從資本有機構成看中國農業競爭力

勞動二重性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樞紐,由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所占比例不同形成的資本有機構成差別.是勞動二重性的體現。將資本區別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提供了一把解決經濟學上最復雜問題的鑰匙”,而一國農業資本對該國的農業競爭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從資本有機構成分析一國農業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從資本有機構成決定因素看農業競爭力

“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技術構成”。資本技術構成是資本有機構成的決定因素。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表現為勞動的量比它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量的相對減少,或者說,表現為勞動過程的主觀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觀因素的量相對減少。”門通俗地說.通過提升生產資料在資本技術構成中的比重可以推動勞動生產率的增長。

“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之一的土地,其豐裕程度更直接的影響一國農業競爭力。我國雖號稱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如按人均土地面積計算.卻是一個土地資源相對匾乏的國家。生產資料中以土地為代表的自然資源與歐美農業發達國家相比居于劣勢。另外.為了提高農業的生產力還需要科技的不斷投人,以提高資本的有機構成。歐美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表明農業科技投資的主體應是政府。這是因為一方面許多農業科研成果具有公共品性質,會產生外部性,導致市場配置失靈,市場無法達到農業科研投資的最佳均衡點;另一方面農業的生產主體—農民對采用新技術而增加物質投人的能力有限傳統習慣和俱怕風險的心理限制了科技投人的積極性。

這些因素導致了大多數國家對農業科技的投資強度(農業科研投資占農業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要高于總的科技(包括農業與非農業)投資強度如英國總科技政府投資強度1995年為2. 05.而農業科技政府投資強度則為2. 29%。但中國同期的總科技政府投資強度為0. 6 % ,而農業科技政府投資強度僅為0. 2 plc,后者為前者的1/3,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綜上所述.我國自然資源與科技投人等生產資料在資本技術構成中的比重低于世界水平.故農業勞動生產率偏低,導致我國大宗土地資源密集型農產品(小麥、玉米、大米等)比國際同類產品價格高,缺乏競爭力。

(二)從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前提條件看農業競爭力

“在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的進程中資本可變部分相對減少”川,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以資本積累與積聚為前提條件,并推動了勞動生產力的增長二馬克思認為“剩余價值不斷再轉化為資本,表現為進人生產過程的資本量的不斷增長。這種增長又成為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基礎。成為隨之出現的提高勞動生產力和加速剩余價值生產的方法的基礎。”川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剩余勞動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本質上能夠占有自己的剩余勞動,二者有明顯區別.這就是資本積累的積極意義。

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一個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的過程,需要資本的大量積累。比較我國與發達國家對農業的資本支持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在農業上的資本積累嚴重不足。例如在農業比重僅占GDP 20的美國,政府每年用于農業的補貼均在上千億美元,在由巧個國家組成的擴大前的歐盟,用于共同農業政策的支持費用高達其總預算的50%以上_而我國由于財力不足,對農業的支持與補貼甚少,以1996一1998年為例,平均僅為1 514. 2億元人民幣(182億美元)不但如此.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我國農村資金通過財政、金融、稅收、剪刀差等渠道大量外流。因此.從農業的資本積累的角度出發,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漸拉大,制約了我國農業競爭力的提高。

馬克思還認為“集中在這樣加強和加速積累作用的同時,對擴大和加速資本技術構成的變革。即減少資本的可變部分來增加它的不變部分,從而減少對勞動的相對需求。由此可知資本集中也是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有效途徑之一。

資本集中程度提高后的直接表現為經營規模的擴大。發達國家的農業經營規模遠高于我國,如美國農民經營規模每戶200 hm,歐盟平均規模20 h耐以上,而我國平均規模僅0. 5 hm。小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導致我國農戶在生產上,單位產品活勞動成本不斷上升,農業勞動生產率下降,在銷售上,自產自銷式農產品交易不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在市場中難以抵御市場風險和取得應有利益。因此,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農業的資本集中程度偏低,阻礙了農業競爭力的提高。

三、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的途徑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原因可歸納為農產品質量偏低、大宗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價格偏高、農業資本有機構成偏低等。加人WTO以后,中國農業受到的沖擊更大,提升農業競爭力顯得更為迫在眉睫。從以上分析的幾個視角可歸納出當前提升農業競爭力的幾個途徑。

1.規范我國農產品市場,建立系統的農產品質量技術標準體系,縮小與發達國家農產品在使用價值上的“質的差別”。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各國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苛刻,這就需要我國建立系統的農產品質量(技術)標準體系,規范農業生產、產品貿易和加工流通。在生產過程中擴大農業優良品種,提高農產品優質率,加強質量監控,降低農產品的化學品含量和農藥殘留物;在銷售過程中,盡快建立和修訂國家農業技術標準和農業產品質量標準,以及相應的管理、認證和監測體系,打破某些國家貿易保護中的“綠色壁壘”,避免損失。

2.擴大農業經營規模,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價格的競爭優勢。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是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尤其是活勞動的支出。借鑒國外經驗,可以通過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土地集中進而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也可以鼓勵農民建立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產品進人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針對前者應當在穩定家庭承包制基礎上明確集體土地所有權、穩定農戶土地承包權、搞活土地使用權,主要通過轉包、出租、轉讓、抵押、拍賣等方式適時促進土地集中。針對后者我國要盡快制定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法律法規。明確其法律地位,規范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行為.使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組織農民進人市場、參與競爭、保護自身利益的有效方式。

篇(6)

論文摘要:有人提出的無限剩余勞動力供給的二元經濟結構理論與旨在探討怎樣放慢勞動力從農村流入城市速度的理論,在我國當前農村、城市勞動人口雙重過剩的約束下,對我國農業現代化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同時其局限性也顯而易見,本文通過理論的本土化提出了我國農業現代化之路一一城鎮化。

0引言

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面臨的問題很多,如何解決?整體推進,全面突破,均衡增長,在理論上是一個完美的模型,描述了一種理想狀態,能夠為人們分析這一問題提供一個參照系,可以作為一個客觀的標準去衡量所采取的措施與理想狀態的差距;然而在現實中,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必須采取非均衡增長策略,選擇一個突破口,由點到面,逐步推進,避免遍地開花。這樣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問題就轉化為突破口的選擇問題,筆者認為實現農業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所在,是解決其它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如何實現這一轉移,進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將是本文所要論述的內容。

1.農業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在理論上有兩個可以借鑒的模型:劉易斯一費景漢一拉尼斯模型和托達羅的人口流動模型。

1.1劉易斯一費景漢一拉尼斯模型存在一個隱含假設—工業化與城市化是同步的、相伴隨的,發達國家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符合這一前提,而我國由于失業、下崗、新增勞動力等問題,城市本身就存在著大量的勞動剩余,根本沒有能力來吸納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我國當時GDP中第二產業占到50%左右,也就是說工業化程度已經達到中等水平的國家,但是城市化率只有30%左右,城市化嚴重滯后于工業化。霍利斯·錢納里和莫爾塞斯·塞爾昆的“就業結構轉換理論”認為,若要真正實現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同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必須達1500美元以上,而我國距離這一標準還差很多。在劉易斯模型中存在的另一個缺陷是對人力資本因素的忽視,我國由于農業剩余勞動力素質較差,農業剩余勞動力不可能一開始就直接被吸收到采用最新技術的現代工業部門,而是吸收到勞動力比較密集、技術不太先進的工業部門,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速度,進一步放緩了我國城市化的步伐。因此,在應用劉易斯一費景漢一一拉尼斯模型指導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非同步性,工業部門并不具備完全吸納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同時由于農業剩余勞動力本身素質的制約,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非同步性。

1.2與劉易斯一費景漢一拉尼斯模型相反,托達羅的人口流動模型假設發展中國家農業部門不存在剩余勞動力,城市卻有大量的失業,其宗旨在于探討怎樣放慢勞動力從農村流入城市的速度。一分為二地看,托達羅模型假設城市中有大量的失業(包括隱性失業)符合我國的現實情況;但農業部門不存在剩余勞動力與我國的事實不相符合。基于前者,放慢勞動力從農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有其道理;基于后者,將注意力局限于農村,試圖僅僅通過發展農村經濟,來減輕對城市失業的壓力,進而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則完全缺乏可行性。因為在人多地少的中國,農村自身的勞動力出路都不能在農村解決;而且隨著農村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剩余勞動力還會相應增多。因此,農業現代化的實現之路必須在農村之外做文章。

1.3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在農業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且城市就業不足的情況下,旨在加速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劉易斯一費景漢一拉尼斯模型與旨在放慢勞動力從農村注入城市速度的托達羅模型對實現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發揮指導作用的同時也存在各自的缺陷。因此,為實現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必須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尋找一條自己的道路—城鎮化,尤其是小城鎮的建設。

2除了理論上的證明外,西方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歷程也為我們提供了經驗的指導

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完成后,工業主要集中刁硯月。于城市,因此,農業富余勞動力最主要的轉移方向是城市工業化,城市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到20世紀70年代,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均達到70%以上。但也從此時開始,出現勞動力和人口由大城市向其周圍農村或中小城市流動的“逆城市化”現象。這是因為,城市工業和人口的過度膨脹已嚴重影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國家便采取措施鼓勵非農產業向農村擴散,加速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農村工業,如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就提倡農村工業化,法國20世紀60年代開始實行農村城市化,英國20世紀60年代后‘.農工綜合體”的迅速發展等等。目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村工業主要有兩大類:一是中小型的現代產業,由城市擴散而來,與城市工業相配套;二是適應農業工業化需要,為農業服務的產前、產后鏈帶產業,與現代農業相配套。

農村工業等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轉移一部分城市過剩勞動力,而且有效地吸納由于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而出現的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村的城市化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呈現出城鄉一體化趨勢。我國在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應當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經驗,立足于本國實際,充分發揮我們的“后發優勢”,針對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實現后的逆城市化問題,從我國二元經濟結構和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實際出發,實行城鎮化,以吸納大量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規避“逆城市化”過程。

3國內外發展的歷史表明,推進城鎮化的過程,就是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提高城鎮化水平,可以改善城鄉經濟結構,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有力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

3.1城鎮化有利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推動農業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我國農村人口多,人均農業資源水平低,農村非農產業發展緩慢,大量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滯留在有限的土地上。這是加快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亞待解決的問題。不把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來,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就不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城鎮化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重要途徑。城鎮特別是星羅棋布的小城鎮作為地域性經濟文化中心,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載體。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就可以通過城鎮經濟的發展,創造新的就業領域和勞動力需求,提高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同時,又會帶動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拓展農村就業空間。這就從農業外部和內部為優化農村就業結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開辟了新的途徑。把有條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把一部分農民從土地轉移到非農產業,不僅可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篇(7)

 

年間先后求學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紐約大學和耶魯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博士學位論文《英國工廠制度之勝利》(“TheTriumphofFactroySysteminEengland”)創造性地將1840年前后英國工業結構傳統分類法(“個體鍍金工、家庭生產制及工廠制度”)拓展為“手工藝工人、商人雇主制及工廠制度”,這一研究成果為《歐洲經濟史》教科書所接受111。1929-1946年執教于南開大學,1947-1968年受聘于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1968-1971年執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學。

 

方顯廷以學術思想精深、治學態度嚴謹、工作作風扎實聞名于民國時期學術界。留美期間他主攻經濟史,專精于英國工業結構和工業史研究。上海厚生紗廠學徒出身的他對民國初期的中國工業狀況也相當了解121。他學成回國后致力于中國華北地區工業化問題和東北移民問題研究。他純熟地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先后發表了大量中英文調查報告和論著。方顯廷在華北工業化問題研究中洞察到了中國產業結構存在著根本性的問題。當工業化問題研究進行到一定程度后,他又將研究重點轉移到中國農村。他認為:中國沿海地區的現代工業都是由西方移植而來,而非基于社會本身的結構性蛻變,中國所謂的工業化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中是無足輕重的;必須致力于健全農業經濟體制,否則就沒有健全的工業化。此外,他在東北移民問題研究中發現,華北居民由于匪盜橫行、連年內戰、苛捐雜稅及高利貸逼迫而大量遷徙東北,期冀在東北創造新的生活,然而大量移民仍然處于民不聊生的境況之中。基于這種認識和體察,方顯廷將實際考察的重點轉移到農業現實經濟問題,尤為關注農業資金籌集以及農村合作事業等問題。

 

一、方顯廷農業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

 

方顯廷關于中國農業問題研究的代表性文獻主要有《中國農村經濟之復興》(1938)、《中國經濟之癥結》(1938)等,其研究內容涉及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業經濟現狀分析、制約中國農業經濟復興的因素分析和農業經濟復興的政策建議等。其農業經濟思想既具時代特點又具一定的前瞻性,是一份值得總結的寶貴思想遺產。

 

1.中國農業經濟現狀分析

 

方顯廷充分肯定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我國以農立國,農民占全國人口四分之三,農業所得,至占全國所得五分之四。農村經濟,實為全國經濟命脈之所系131163。”他認為,中國經濟要得到真正的發展,首先取決于農業的狀況。他比較了中外各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農業比重的演變趨勢,指出“世界各國農村經濟之衰落,為農業革命以來之普遍過程,…農村經濟一經沒落,則城市經之自由發展而得生路,不致有流離失所之虞131163”。他強調世界各國農村經濟的“衰落”是一個普遍性的、規律性的現象。這一思想與現代產業經濟學關于國民收入和勞動力在各產業間演化規律理論十分吻合。即:第一次產業實現的國民收入,隨經濟發展,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同農業勞動力在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一樣,處于不斷下降之中。這種“衰落’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他認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情況卻令人憂慮,“然我國情形,則與之迥異。蓋自帝國主義侵入以來,農村經濟既遭摧殘而衰落,工商經濟復同受壓迫而難興,馴至農村過剩人口,無宣洩之閭,農民生計,乃益瀕于絕境”13163。他根據中央農業實驗所調查數據分析指出,從1873年至1933年的60年間,全國人口増加31%而耕地面積僅増加了1%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16公頃,“若與國外專家所估計之每人需耕田二點五英畝始能維持最低生活者,彼此一作比較,相去實不啻霄壤矣”131163。可見,中國的情形是零落的現代工業建立于蕭條的農業基礎之上,經濟循環的結果必然是真正的衰落,這種衰落的狀況必須依靠制度安排加以改變。

 

2中國農村經濟復興的制約因素分析

 

方顯廷通過對制約中國農村經濟復興的因素分析,將其歸納為農業環境、農業組織與農業技術三類。

 

(1)農業環境。農業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經濟諸方面,方顯廷側重于經濟環境分析,指出“我國農村經濟環境之惡劣,為不可掩飾之事實”131165。他認為,制約中國農業發展的環境因素主要表現在:第一,水利失修導致旱澇災害頻繁發生。他指出:民國二十年之江淮水災,為罕見之浩劫“因天災人禍之頻仍,衰憊益甚。……江淮大水己置二千五百萬農民于絕境”131165。他強調筑堤、灌溉、造林等水利興修工程應成為政府改進農村經濟環境的首要工作。第二,交通閉塞導致全國各地的農產品無法調劑和流通。交通不便導致貨流不暢,供求失衡,引發了“甲處聚殺焚毀而同時乙處餓殘載道之矛盾現象”131165。他認為,交通建設是改善農村經濟環境刻不容緩的事業。第三,國際經濟大環境的不利影響。他指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也受到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世界經濟衰落之怒潮,方因英、日、美相繼放棄金本位而誼逐波及我國。故農村經濟之衰落,至(2)農業組織。基于農業組織視角的考察,方顯廷認為中國的“中古式的條地制度”和“農業生產規模狹小”兩大因素也嚴重制約著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他指出:中古時代之經濟組織,以地方為單位,此一單位與彼一單位之間雖亦偶有往來,以通有無,然交易究未發展,各經濟單位多賴自足自給,以農業為主要收入,而以工商業輔佐之,舉凡一切經濟活動,鮮有大規模經營者,群以勞力為主體絕無機械之引用131164”。他認為,以“平均五十畝之田場恒非集中于整塊土地”為特征的中古式條地制度在中國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有的甚至“分散至九處不同地點者”13131。這種分散的條地制度,“其意以為設低田被水,則高田尚可望豐收,若高田被旱則低田或可期無恙”13131。但該制度忽略了勞動者在利用農地時將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體力,使得到的收益抵補不了付出的勞動力。再者,我國農業生產規模狹小,其狀況為“資本之利用恒減至最低限度,而勞力之消耗則適得其反”13131,其結果是農產品產量“僅足自給,即使偶有剩余,運銷他埠,其交換所得,亦不過以之為購置一二舶來品之用而己”1331。當然,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農民思想上不思變通,另一方面也與農民生活貧困,無法擴大規模有關。

 

(3)農業技術。方顯廷指出,農業技術“以農作物之改良,蠶桑之復興及牧畜之提倡為首要”131167。一方面,他總結了國內農業技術改良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如: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中央大學農學院、廣州中山大學農學院及嶺南大學農學院等教育機關積極致力于農業技術的改良事業,新的農業技術也不斷應用于實踐;全國經濟委員會農業處、棉業統制委員會、蠶絲改良委員會等主要推動農業技術改進的政府機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他以農作物的改良為例指出:主要作物如米、麥、高梁、稷米、大豆及棉花等,經過相當時期之育種試驗,每畝收獲量,咸有十分之三以上之増加,美棉移植成績,且有超奪過原產地之收獲量者,良可欣幸”131167。從中可見他十分注重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推廣。另一方面,他也強調指出,高校設置的農學、農業管理等專業太少,導致農業技術人才及管理人才極度缺乏,而政府研究機構設置重疊又導致研究資源的極大浪費,總體情形是‘以往成績,繩以當前需要,相去尚遠”。

 

3中國農村經濟復興的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的分析,方顯廷指出:農業環境,農業之主要工作”131167。他認為,苛捐雜稅的豁免、田賦附加的限制、土地的測量、土地的呈報及土地的登記等具體制度建設十分重要,均有助于改善農業環境;除此之外,復興中國農業經濟的應對之策還在于不斷推進農業合作制度的完善、農業投入經費的保障及農業人才的培養。

 

(1)建立合理的農業組織系統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方顯廷指出:復興農村經濟之首要問題,厥為合理的組織系統之建立”131168。他認為,農業組織系統建設包括農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管理機構兩個層面。他主張在農村創建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組織,并且極其強調合作的必要性。認為合作’二字自廣義言之,為任何社會活動之必要條件,換言之,無合作則人類無以形成”131166。他力主在農村建設農業合作組織,“合作組織為農民以共同努力,根據平等原則而増進其全體利益為原則之組織,不獨經濟利益得藉以増進,即社會、政治、教育、宗教等利益,亦莫不然”131166。他認為,中國的農業合作組織應由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構成。信用合作社專為農民投資提供資金,而非信用合作社則滿足辦理其他合作事業需要。他強調非信用合作社是中國合作組織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他對“銷售合作社”作了如下的設計:銷貨處常設于合作社理事家中,各理事輪流值日售貨,理事售貨,純系義務;購貨對象不限社員,每日交易額由一元至四元不等,交易額之最小者為大銅元二枚;為照顧家境貧困者,合作社可引入物物交換制度,如以雞卵一枚可換取香油一匙;組建合作社的意義不在于交易額多寡,而在于“有此貨店,社員可因購物而得會面,借以孕育合作精神,造成合作環境”13432。他對合作社進行了歸類,分析了合作社運行機制,并深刻指出了合作社運行機制中包含了更進一步促進生產的因素(即合作因素),這種精神的力量又將對整個農業發展環境產生深刻影響。

 

方顯廷還主張設置全局性的農業管理機構,“以收挈領提綱事功劃一之效”13168。他在對中美農業比較的基礎上指出:美國農業調整局每年‘經費數萬萬元,雇員數千余人,如此龐大之建設事業終賴其組織之嚴密而有系統,卒能收指臂相助之效,農民莫不沾其實惠”;而中國則是建設機關不僅“疊床架屋”,而且“彼此不謀合作,甚或互相傾軋”,上至中央機關重復設置、毫無章法且“零亂散漫”,下至地方農業管主張,上至中央宜整合各相關機關而組建農業部,下設農業、合作、水利、漁牧四司各司其責,下至各省縣也應設立專門的農業管理機關,督導推動和實地辦理農業經濟事務。此外,他還主張設置全國性農業合作社管理機構,倡導組建“全國合作社聯合會”主其事。他將該機構的職責定位為:深入了解各地農業合作組織情況;針對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合作組織的籌建計劃與發展規劃;督導合作社獲取所需資金及其他資源等等。

 

(2)利用商業銀行放貸信用合作社構筑通暢的農業融資渠道。方顯廷主張通過制定相關法律和法規約束各商業銀行,使之為信用合作社提供長期的、可持續的農業資金。他通過研究發現,“予合作社以金融上援助之機關,除省立或縣立農民銀行辦理者外,……復有私人設立商業銀行”131427。在他看來,農村生產凋敝,使得國內現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導致“銀行之庫存日増,現金之用途日塞,積壓耗息,是以數大銀行乃不得不另覓放款途徑”131427。他認為商業銀行參加合作社放款業務是合作社發展的新希望之一,因為“中央及地方政府當局財政之困難,合作社所需資金,大部分亦須求助于商業銀行”13428。他同時也認識到商業銀行以營利為目的,雖然最初是援助農民而非剝削農民,但政府也不可對之放任,而應制定相應的法規加以約束,“善為實施,庶可使中國國合作運動之發展得奠定一穩固之基礎也”。

 

(3)積極發展涉農教育事業加強農業人才培養。方顯廷十分重視教育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他批評當時我國的農業教育機構“居少數,僅有八九所,實為古今中外所罕見之乖謬現象”13168。方顯廷倡導政府應籌資在各地興辦農業職業教育學校和農業高等學校,以教育和培訓農村建設事業所需人才,使農業人才的供給步入正軌。另外,針對合作社所需人才,他提出“普遍舉辦合作教育運動,蓋合作教育可孕育合作環境”131429。他強調一個適宜的合作環境將推動合作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建議國內各家書局應向全國推介有關合作社的著作,各家刊物也應定期刊載相關文章宣傳合作社;政府相關機構也可延聘國外農業合作專家來華演講,傳播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等等。

 

二、方顯廷農業經濟思想的現實啟示

 

業,是國民經濟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使一國經濟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礎。基于這種認識,他提出了一系列“復興農村”的政策建議。這些政策建議對當今中國農業經濟發展仍具一定的啟發意義。

 

1.完善農業基礎設施

 

方顯廷認為,農業基礎設施是農業和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先行資本。而當前包括筑堤、灌溉、造林及交通設施在內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己成為制約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與完善不僅應注重科學規劃,而且還不斷探索農業基礎設施經營管理。對于純公共產品性質的農業基礎設施的提供可作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部分準公共產品性質的農業基礎設施,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積極引入民間資本。

 

2.發展區域性農村專業合作組織

 

當前中國農村一家一戶分散式的經營方式,使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經濟資源無法合理流動,影響了農民増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方顯廷所提出的“中國之合作社也乃一政策而非一運動”131424的觀點具有一定啟發意義,中國農村合作制度的構建,應自上通過政府制定扶持相關政策,至下由農民自發地按合作制原則通過從生產、技術、資金、供銷、加工層面開展互助合作,以家庭經營為基礎,與市場相銜接,向其組織成員提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來構建中國農村特色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在政府“區域產業集聚”戰略的引導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將會在區域主導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該組織的形成又將突出區域主導產業的優勢,并最終實現區域性的產業集聚。

 

3疏通資金流向農村的渠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亲子乱aⅴ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小说 |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不收费|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视频|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偷看农村妇女牲交| 欧美群妇大交群| 黄色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麻豆传煤入口免费进入2023|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voyeur精品偷窥222| 日本mv高清在线成人高清| 18禁止进入1000部高潮网站|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俺去啦最新地址| 久久精品麻豆日日躁夜夜躁| 老师扒下内裤让我爽了一夜 |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性色欲网站人妻丰满中文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怡红院a∨人人爰人人爽| 国产强奷伦奷片|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少妇扒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