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8: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究行業調查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在這份報告中,艾瑞對目前的中國電子競技行業進行了細致的整理和深入的挖掘,詳細的闡述了目前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并針對2010到2011年中國電子競技的市場發展狀況、未來趨勢、從業企業情況和用戶屬性及行為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剖析,以期為中國電子競技行業提供數據支持和建議支持,為行業各方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盡管這份報告還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過多的強調網游對于電子競技的貢獻,但是作為目前為止全國第一份較為正式的電子競技行業研究報告,這本身就值得我們關注。
本刊駐上海記者就報告本身專訪了本報告的負責人曹迪先生。
《電子競技》雜志:艾瑞為什么會想要做這樣一份調查報告,能詳細介紹一下制作這個報告的過程嗎?
曹迪:艾瑞本身作為一個互聯網研究公司,對比如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等細分領域每年都會做相關的研究報告。除了這些大的行業報告之外,我們每年都會針對一些更細小的領域做一些熱點報告,比如前幾年比較火的webGame,和今年的這份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研究報告。
其實寫這份報告跟我個人也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我也是一個非常熱愛電子競技的用戶,雖然我不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但我也經常在想我能夠為這個行業做些什么。“電子競技”這個概念已經出現了這么多年了,但并沒有一個明確規范的東西來給電子競技行業一個市場化的標準。基于這點,去年我給我的上司提了一個關于做電子競技行業熱點研究報告的建議,在說服了老大們之后我就開始著手進行這份報告。總體上來說這份報告基本上是我一個人完成的,歷時大概一個季度左右的時間。
《電子競技》雜志:艾瑞的這份調查報告數據來源主要有哪些?
曹迪:一般來說我們做報告都會通過幾個方面來進行,包括上市公司的財報、企業訪談、用戶行為的收集和分析、一些經濟原理模型的利用等等。另外基于用戶面的用戶調研也是我們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用戶調研來了解用戶的訴求,同時也能給行業內的從業者和關注電子競技的企業帶來一個參考的依據,包括廣告主和行業內的投資者都會希望看到這樣數據上的東西出現。
《電子競技》雜志:是否最近網游競技概念被廣泛提起才刺激艾瑞做這樣一個報告?
曹迪:我們都知道傳統的電子競技都是以一些單機游戲為主,從網游市場來看,電子競技和網游競技并不是一個等同的概念。大多數網游都有PK這樣的競技元素,我們并不能把他們稱為競技網游,賽事也僅僅是所有網游都會做的一種市場推廣手段而已。但從目前來說,單機游戲賣客戶端在中國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失敗的模式,而網游競技化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包括星際2在內,都在向網絡化發展。我們在報告中研究和探索的一個主要環節就是這種趨勢對中國電子競技行業有什么好處,從而得出這個行業良性循環的資金鏈該怎么走,而不是單單的羅列出中國電子競技行業有幾家職業俱樂部,有多少個職業選手這樣簡單的數據。從艾瑞的角度出發,我們希望能從市場的大方向來看這個行業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從而為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內以及行業外關注電子競技的個人和公司提供參考依據。
《電子競技》雜志:也就是說艾瑞認為競技網游在未來的發展會比傳統電子競技項目更有優勢?
曹迪:傳統電子競技項目和競技網游其實差別還是挺大的。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游戲能給游戲廠商帶來多少收入,傳統電子競技項目只能夠為游戲廠商帶來一個售賣客戶端的資金,而競技網游則能給游戲廠商帶來一個更加長期穩定的收入,而且這種盈利模式無論是從成長性上來說還是從用戶粘性來說都對游戲本身和廠商更有好處。那么從游戲廠商的角度來說他們在開發游戲的時候自然會更愿意去設計一款網游化的產品,用戶能夠玩到的游戲也越來越多的只會是網絡游戲。
《電子競技》雜志:為什么艾瑞認為2009-2012年是電子競技的新興爆發期?三個階段的劃分標準是什么?
曹迪:這是根據我們在調查中計算出來的市場規模來確定的,從2009年開始,我們把《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這兩款游戲計算進了電子競技的整體市場規模。雖然這兩款游戲是從2008年開始運營的,但從2009年開始它們成為了WCG中國區的正式比賽項目,我們認為這兩款游戲已經符合了電子競技游戲的特征,所以我們把這兩款游戲的市場規模算進了整個電子競技的市場規模。這樣電子競技的市場規模就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我們也可以在報告中看到2009年電子競技的整體市場規模增長了近5000%,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另外從2009年起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電子競技進一步興起的跡象,比如中國DotA的爆發性增長,中國在魔獸爭霸3項目中獲得絕對領先的世界地位,包括一些賽事組織方的投入也變得更大了,所以我們認為從2009年開始中國電子競技市場進入了新興爆發期。當然“新興爆發”主要還是指網游競技這個概念正式融入了電子競技,所以電子競技的整體市場規模就被無限擴大了。
《電子競技》雜志:在這次的調查報告中,艾瑞把《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這兩款游戲的收入全部納入了電子競技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之中?
曹迪:對,這兩款游戲都是WCG的正式比賽項目,可以說是中國競技網游的代表性作品,從它們的宣傳策略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競技是這兩款游戲的核心賣點。同時我們也把這兩款游戲的用戶都視為電子競技游戲的用戶,所以把這兩款游戲的收入計算到了中國電子競技的整體市場規模中。
《電子競技》雜志:艾瑞是通過什么樣的依據來認定《穿越火線》和《地下城與勇士》已經是電子競技項目的?除了這兩款游戲是不是還有別的競技網游被列入了電子競技的整體市場規模?
曹迪:在2009年和2010年的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中我們只算了這兩款游戲,雖然像《跑跑卡丁車》這樣的游戲也做了很多年的比賽,但我們能通過幾個特征來區分這究竟是一個單純的市場推廣活動,還是已經成為了電子競技游戲。我相信作為一款電子競技游戲,它的各方面要求還是很嚴格的。我們當時在做這份調查報告的時候列出了作為一款電子競技游戲的三個特征,一是塞個游戲是國家體育總局下屬信息中心認證的電子競技項目,二韙通過國家體育總局下屬信息中心認證的電子競技賽事中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三是亞洲奧委會認證的比賽項目――也就是在上次亞洲室內運動會出現的極品飛車、FIFA等項目。只要擁有這三個特征其中的一個,我們就認定它是一個電子競技項目。我們希望競技網游能夠走一個精品化的道路,只有符合以上特征的,經過用戶長期認可的游戲,才能夠稱為電子競技游戲。
《電子競技》雜志:艾瑞如何理解電子競技和網絡游戲的關系?為什么在調查報告中電子競技屬于中國網絡游戲行業的細分領域?
營迪:當然從廣義的概念上來說,電子競技并不屬于網絡游戲。報告里面的這個說法其實跟我們艾瑞定義整個游戲行業的概念有關系,在艾瑞以往的調查報告中,我們把”電子游戲“這個大的領域分為了PC游戲、手機游戲、TV Games等幾塊,而PC游戲又有單機游戲和網絡游戲兩個分支,網絡游戲又被分為MMORPG、競技網游、對戰平臺、WebGame等幾個領域。而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的收入規模主要由像魔獸爭霸3這樣的單機游戲客戶端售賣、對戰平臺的收入以及網游競技的收入這三塊相加。由于眾所周知的中國單機游戲業現狀,單機游戲行業的收入基本上已經微乎其微了,我們艾瑞也沒有辦法統計這一塊的收入,這在我們的報告中也已經注明了。所以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的收入就是游戲平臺收入和網游競技收入相加,所以我們說中國電子競技的市場規模是完全包含于網絡游戲的市場規模當中的。
基于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做出一個對比:雖然中國網絡游戲行業已經趨于飽和,網絡游戲的市場規模增長率已經逐漸放緩,但電子競技的市場規模的增長率反而比網絡游戲要高,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帶有競技元素的網絡游戲在整個網游市場中活的更好,這對于電子競技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有這樣的一個數據對比在這里,可能在未來會有更多競技游戲出現在市場中,也會有更多的個人或公司愿意把金錢和精力投入到競技游戲中來。
《電子競技》雜志:這次艾瑞的調查報告為什么沒有將平面媒體納入研究范圍?畢竟平面媒體的讀者本身就是消費者,是一個很好的樣本。
曹迪:首先從我們艾瑞本身來說,我們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為主的咨詢公司,我們在互聯網中的資源積累和信息來源都會更豐富一些;其次雖然很多平面媒體都有電子競技的內容,但除了像《電子競技》這樣的專業電子競技平面媒體之外,還有很多平面媒體在電子競技的內容之外還有其他內容,所以這些平面媒體的整體收入我們就很難去計算了。像平面媒體、電子競技賽事、職業俱樂部、從業人員等等這些收入數據都需要進行長期的調查和積累,從一個短期的研究調直成果來看,我們在做調查報告的時候會把這個行業先納入到一個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數據范圍內再去,所以像上面提到的這些在這次調查報告中都沒有納入調查范圍。
《電子競技》雜志:在這次的調查報告中為什么艾瑞會將電子競技游戲平臺作為報告的一個主要研究對象?
曹迪:電子競技游戲平臺其實是一個中國的特色產物,雖然牽涉到一些盜版侵權的敏感話題,但毋庸置疑電子競技游戲平臺對推動中國傳統電子競技項目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像浩方、VS、掌門人等對戰平臺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收入規模都是非常可觀的,而且我們也可以很直觀的找到關于這些對戰平臺的相關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傳統電子競技項目的用戶容量到底有多少,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比來了解到傳統電子競技項目用戶和競技網游用戶的付費率和消費習慣的差異。比如對戰平臺用戶的付費比例雖然比較高,但月平均付費比較低,而網游用戶則正好相反,雖然付費比例相對較低但是月平均付費比起對戰平臺用戶來說就高了不少。通過我們的這些數據,游戲廠商、媒體和廣告主就可以更好的細分市場和用戶,從而做出更精確的判斷。
《電子競技》雜志:在這次的調查報告后有沒有收到什么反饋?艾瑞明年還會繼續做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的調查報告嗎?
據CIPRA年度調查報告,2006年度中國公共關系服務市場(不包括港澳臺地區)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整個行業年營業額估測為8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度的60億元人民幣增長33.33%,耐用消費品(汽車、家電)、IT(計算機軟硬件及其外設)、快速消費品、通訊(手機等通訊類產品)、醫療保健等領域市場份額分別為26%、20%、18%、10%和6%,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四城市仍是公關公司的主要集中地。
同時,CIPRA還了2006年度行業排行榜。信諾傳播等20家專業服務機構入選2006年度TOP公司(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市場“綜合實力20強”)榜單,漢揚傳播等10家專業服務機構作為新銳公司入選2006年度最具成長性公司榜單。此項評選主要依據被訪者提交的調查數據和實地考察,從營業收入、人員規模、客戶情況、業內聲譽、服務網絡和技術水平等六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判,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公關公司工作委員會負責評審。
報告顯示,文化體育、醫療保健、政府及非贏利機構、金融、房地產等行業正成為當前公共關系服務最具潛力的領域,奧運公關、事件營銷、體育傳播、娛樂傳播、CSR研究成為新的服務手段開始受到業內普遍關注。
研究表明,2006年度TOP公司繼續保持良好增長,人均年營業收入仍保持較好的水平,達到29萬元人民幣人;人員增幅超過營業收入增速,經營利潤率有所下降。人才、創新、管理成為當前行業最重要的議題。
該調查報告為行業提供了較為詳實的數據和判斷,這些數據和分析為制定中國公共關系業發展戰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促進了中國公共關系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而2001年創設的CIPRA TOP排行榜則推出了一批著名的公共關系公司,這些公司是中國公共關系業的優秀代表,是品牌榜樣,也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
《2006年度行業調查報告》
TOP公司年平均營業收入達到4120萬元比上年的3395萬元增長21.65%。其中,TOP-Local年平均營業收入大幅增長,增長了1060萬元,主要得益于榜公司的調整和主力公司收入的增加。而TOP-lntel則基本與去年持平或出現下降,只有7家國際公司進入TOP公司排行榜。
2006年度
TOP20公司(按公司品牌英文名排序)
1、信諾傳播(AcrossChina)
2、安可顧問(Apco China)
3、藍色光標(BlueFocus)
4、博雅(Burson-Marsteller China)
5、開元世紀(CDP)
6、迪思傳播(D & S)
7、時空視點(Evision)
8、福萊中國(Fleishman Hillard)
9、際恒公關(Genedigi)
10、海天網聯(HighTeam)
11、偉達中國(Hill&Knowlton China)
12、智揚公關(InSight)
13、凱旋先驅(Ketchum Newscan)
14、靈思傳播(Linksus)
15、嘉利公關(Marketing Resource)
16、新勢整合(New Trend Integration)
17、普納營銷(Push Marcom Group)
18、羅德(RuderFinn Beijing)
19、宣亞國際(Shunya)
20、萬博宣偉(Weber Shandwick)
特別說明:此次入圍門檻為2006年度營業收入2600萬元人民幣,員工最少人數60人,上榜公司均為業內知名度較高、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辦事機構、能提供綜合性專業服務的公共關系公司。
2006年度
最具成長性公司(按公司品牌英文名排序)
1、漢揚傳播(ArtM Communications )
2、廣通偉業(Broadcom Consulting )
3、易為公關(Eastwei )
4、高誠國際(GolinHarris)
5、東方仁德(O & R )
6、帕格索斯(Pegasus Communications)
7、盛唐傳揚(Saint-tracer )
8、海辰機構(SSI)
9、賽博傳媒(Syber Media)
1.市場調查與預測工作過程在對企業進行調研、咨詢行業專家的基礎上,結合市場調查與預測理論,將市場調查與預測工作過程整理為:(1)確定調研問題和研究目標。根據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管理決策問題,確定調研問題和研究目標。(2)確定研究方法。調研問題與目標不同,與之相關的市場運作方式、表現、規律等也隨之出現差異,需要收集的信息及研究方法也不同,這就要根據調研問題和研究目標,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3)制訂調研計劃。市場調查工作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在進行調查之前,要對調查工作各環節做好科學周密的計劃,減少誤差,提高調查質量。(4)收集數據。在收集資料時,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先圍繞調研目標收集現成的資料,即二手資料(次級資料),對二手資料的來源、調研的原始目的、內容、時間、收集方法、一致性等方面進行評估,如果二手資料不能滿足調研目標的要求,就需要進一步進行實地調查,收集一手資料,即原始資料。(5)資料的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資料是復雜而又零散的,必須經過整理,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析。(6)撰寫市場調查報告。根據市場調查、信息收集、記錄、整理和分析,撰寫市場調查報告,向決策者或用戶報告調查結果。
2.教學內容編排經過崗位及技能需求分析,根據市場調查與預測工作程序化教學內容,安排如下:認識市場調研;市場調查問題和調查目標的確定;市場調研方法;市場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卷設計;訪問員培訓及調研實施;調研結果整理;定性定量預測方法;調研報告的撰寫。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市場調查與預測能力所采取的教學途徑或教學程序,包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信息傳輸的載體三個基本要素。高職學生與所有年輕人一樣,思維活躍、喜歡交往、責任感強、樂于探索新事物,求知欲望強,但在學習上較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因此在選取教學方法時,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核心。為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在教學中應形成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學生學習為主體,教師指導為主導的教學方法體系。根據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工作過程、能力需求、教學內容及高職學生學習特點,設計1~2個市場調研項目,根據工作過程,分解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將理論知識教學融入完成各階段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生跟隨市場調研項目教學進度,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指導下做自己感興趣的市場調研項目,形成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自己尋找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確立調研問題及目標,尋找調研方法,最后撰寫調查報告。在這一過程中,既讓學生掌握了擬定調研計劃、進行調查表與問卷設計、組織實施市場調研活動、資料整理分析、撰寫市場調查報告的技能,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據處理能力、觀察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在“做”市場調研項目中,“學”到了市場調查與預測理論知識,掌握了調研綜合技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考核辦法
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企業經營業務崗位人員職業能力要求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能力,以典型市場調查與預測工作過程強化教學內容,因而應實施過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根據崗位及技能需求分析,高職學生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學業評價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論知識考核占40%,操作技能考核占60%。理論知識以傳統紙質試卷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則是以學生完成市場調研項目(大作業)形式進行。對學生擬定調研計劃、進行調查表與問卷設計、組織實施市場調研活動、資料整理分析、撰寫市場調查報告等操作技能的培養貫穿于基于工作過程的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本小組感興趣的調研項目作為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大作業,包括調研計劃擬定、調查表與問卷設計、組織實施市場調研活動、資料整理分析、撰寫市場調查報告及大作業展示,學生根據課程教學進度完成大作業的各項內容。
[關鍵詞]職業教育體系;中高職銜接;職業能力標準;工作過程
[DOI]10.13939/ki.zgsc.2016.23.223
1引言
中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指的是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在這里,高等不僅包括當前占據主導地位的高職大專層次的教育,也包括未來可能會構建的高等本科和高職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此外,也應該把面向社會學員的繼續教育包含進來。由此,本文述及的中高職教育銜接涵蓋的范圍更加寬泛。但為敘述方便,以下簡稱中高職銜接。
中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力量,承擔著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職責,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關鍵環節。當前我國中高職教育質量的提升面臨著種種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有:①雖然中高職培養目標在培養方案里各有表述,但由于缺少科學合理的區分依據,我們仍然無法明確理解二者培養目標的差異;②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設計缺乏一體化考慮,導致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不清楚,不但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也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由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聯合推出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①要系統構建從中職、專科、本科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體系,打開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空間。到2015年,初步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中高等職業教育全面銜接。②堅持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發展。③構建職業教育行業指導體系,發揮行業在提供政策咨詢服務、行業人才需求、推進校企合作、參與指導教育教學、開展質量評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這就要求我們在中高職銜接時,還必須考慮到學制銜接、各類職業的統籌發展、行業企業的指導作用以及職業資格證書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出滿足當前和未來需要的職業教育體系。
2構建我國中高職銜接模型需要解決的問題
2.1中高職銜接需要建立在科學、合理的載體之上
2.1.1要明確中高職銜接的最終目標是什么,目標不同將會導致銜接方案不同中高職銜接研究的最終目標是什么,這是必須要首先考慮清楚的一個問題。因為不同的目標會導致不同的銜接方案。在國內職業教育界和研究界的探索中,有些把課程體系的銜接作為目標,有些以學制銜接作為目標,有些從招生方面等進行研究。荀莉在《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現狀綜述》一文中指出,這些目標多為外延式銜接[2],是中間性目標,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銜接口徑,可操作性較弱,或僅僅為了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未能考慮中高職銜接的真正目的。同時,由于沒有考慮到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其他要素,如行業企業的參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的銜接等,從而不能適應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長遠需求。
趙大源教授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發展的層次遞進規律。[3]中高職銜接要實現中高職之間目標、層次、專業與課程結構的遞進銜接,既是遵循職業教育體系的內部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順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由低級向高級轉變中身心發展與認知發展規律的內在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中高職銜接的目標是為不同職業發展階段培養合格人才,具體而言就是為不同階段培養勝任相關工作的職業能力,其最終意味著中高職不同培養階段所應該掌握的職業能力的寬度和深度的差異。
2.1.2課程銜接中高職銜接的載體,其核心是構建統一的課程職業能力標準從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來看,其體系都將課程銜接作為中高職銜接的載體,國內學者也都認可這一點。但在進行中高職銜接時仍然面臨以下兩個重要問題:
第一,當前職業教育課程本身也處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在打破學科體系的課程內容后,如何構建實踐導向的課程內容?對此,當前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美國和加拿大為主的模式,即根據崗位能力設計課程內容,另一種是以德國為主的工作過程模式,即是以課程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涉及的工作過程劃分課程內容。總體上看,基于崗位能力設計課程面臨的一些弊端,如在不同企業中,即使工作內容相同,企業對崗位的設置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有些崗位的設置是比較主觀和隨意的。如“市場調查”這門課程,在市場調查公司中可能設置的崗位有督導、助理研究員、項目經理等,而在工商企業中可能只在市場營銷部下設一個調查崗位。因此當前,以趙志群為主的國內職業教育研究界傾向于第二種。這種觀點注重從工作過程來考察職業能力的培養,其好處是:無論是在哪種工作環境中,只要工作內容相同,都可以運用所學到的職業能力開展工作,而不會受到崗位的局限。因此本文傾向于采用第二種方式劃分課程內容。
第二,最終以哪個要素作為銜接口徑,是課程內容的銜接,還是考評標準的銜接,中高職銜接時應以哪一種為主,或兩者兼有。此外,當前中高職教育中的考評體系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如考評以知識考核為主,缺乏行業參與的權威的統一的職業能力考評標準等。因此,在進行中高職課程的銜接時,必須尋找科學合理的銜接口徑,既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有利于教學的組織以及學生成果的考核。
2.2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必須要考慮行業企業參與的形式和切入點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了行業企業在其中的主導性作用。從國外經驗來看,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兩種:一是主導和指導職業能力標準;二是在教學過程中為高職院校提供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行業企業第二種形式的參與比較常見,而對體系構建更為重要的第一種形式還比較匱乏。
2.3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必須要考慮各類教育的溝通渠道
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順暢溝通可為學生提供合理的上升通道,但同時也要考慮到,教育體系貫通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不同層次的人才,因此除非確有必要,否則不能為了銜接而“銜接”。
3基于課程職業能力標準分級的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考慮到上述背景,本文擬以“市場調查”課為例,在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和國內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為背景,提出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的模型。在實踐方面,本次研究聘請了廣東省內五位從事市場調查行業的資深專家,這五位專家大多有國外調查公司及國內大型調查公司的工作經驗,研究時主要采用德爾菲法調查通過三輪函詢開展研究工作,以此說明中高職銜接模型的構建和實踐情況,以期能夠拋磚引玉,促進我國中高職銜接模型的研究。
模型構建主要思路:首先根據課程涉及的在實踐中的工作過程,將課程劃分為若干個能力模塊,再針對每個能力模塊聘請行業專家制定統一的職業能力標準;繼而根據中職和高職階段涉及的人才培養層次、崗位等確定其應達到的職業能力的深度和寬度(也即本層次課程各能力模塊的職業能力標準),并以此作相應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這種職業資格證書,即可作為高職大專的考試證書,也可銜接繼續教育需求。這樣,行業企業通過指導職業能力標準而發揮其主導作用,同時使課程內容和考評標準與企業實踐銜接,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也使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劃分有了更加科學、合理的依據。主要研究過程如下。
3.1基于課程在實踐中的工作過程劃分課程能力模塊(課堂內容),并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制定各模塊應達到的整體職業能力標準第一步,根據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理論,結合“市場調查”在實際工作中所經歷的工作過程,將“市場調查”的課程內容劃分為“市場調查方案設計”“問卷設計”“市場調查執行與數據整理”和“市場調查報告寫作與匯報”四大能力模塊。這四大能力模塊是市場調查的核心工作過程(當然像實驗法等相關內容可能不適合此四大模塊內容,可作為輔助能力模塊考核。為研究方便,本次暫不考慮輔助能力模塊)。
第二步,聘請廣東市場調查行業企業專家,著重從職業能力的三大方面(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制定中高等職業教育在各能力模塊應達到的整體職業能力標準。采用德爾菲法進行三輪函詢后,得到課程職業能力標準如以下各表所示。
能力模塊1職業能力標準: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編號評價項
目名稱職業能力評價標準A1調查問
題陳述能夠清晰地表述以下事項:①癥狀:本次市場調查項目需要解決的營銷問題是什么;②征兆:本次項目當前面臨的“征兆”(關鍵而明顯的環境變化)有哪些?③導致上述“征兆”的關鍵原因有哪些?④根據關鍵原因,確定本次調查的重點(調查問題)A2調查目
標設計能夠根據調查問題,清晰地陳述確定本次調查目標,即準備調查哪些重點問題,為制定營銷決策提供依據A3調查內
容設計能根據調查目標,結合手上已有資料,判別出仍然欠缺的信息,從而準確地確定調查內容。(注:即需要調查的各項環境要素(宏觀環境、競爭者、消費者等)的具體內容)A4調查方
法設計能根據項目情況選擇合適的調查方法,能夠滿足調查目標和調查內容的信息要求,能高質量地獲取所需信息,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A5調查對
象與抽
樣設計能結合項目情況,準確地界定調查對象的總體,并結合調查方法特點進行科學的抽樣設計,提高數據質量A6調查時
間、地
點、經費制定項目進程表和經費預算表,調查時間、地點和經費的安排要做到具體明確、效率高、可操作性強A7團隊分工
與合作組內成員分工合理,團隊成員積極參與,體現出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工作效率A8排版版面美觀大方,字體字號、圖文搭配合理A9整體表現調查方案的整體質量高,各部分活動安排合理、有效率,實操性強,能對后續調查工作起到較好指導作用,整體效果好
能力模塊2職業能力標準:問卷設計編號評價項
目名稱職業能力評價標準B1結構
完整問卷結構要完整,包括標題、說明信、主體部分、結尾等部分B2問題內
容設計問卷中的問題設計能夠較好地滿足調查目標和調查內容所列的信息需求,問題答案遵守窮盡性和互斥性原則B3語句
質量要求語句專業、簡潔直接、無偏見,無意向式引導、句子太長、一題兩問、太書面化和太口語化等語病B4問題
排序問題排序科學、合理,具有較好的邏輯性,利于被訪者輕松、真實地回答問題B5排版字體、字號、圖表等編排合理,排版美觀大方B6整體
表現調查問卷體現了營銷問題和調查目標的信息需求,具有較高的質量,調查問卷的整體質量和效果較好
能力模塊3職業能力標準:市場調查執行與數據整理編號評價項
目名稱職業能力評價標準C1實地調查
組織與管理調查的組織與管理井然有序,能靈活應對現場問題,高效地完成任務C2團隊分工
與合作組內成員分工合理,團隊訪問質量高,體現出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工作效率C3問卷訪問質量問卷訪問的質量高,答復率高,無效問卷少C4數據整理能根據問卷的整理要求開展調查數據的整理,規范、準確C5整體表現整個實訓過程組織與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工作效率高,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
能力模塊4職業能力標準:市場調查報告寫作與匯報編號評價項
目名稱職業能力評價標準D1摘要/
目錄摘要簡明、扼要,能有效概括整個報告;有明確的思路和目標;能突出自身特有的優勢D2調查說明能清晰地闡述本次調查所采用的調查方法、調查過程、局限性等閱讀者需要了解的相關信息續表編號評價項
目名稱職業能力評價標準D3恰當利用
調查數據
進行營銷
環境分析能夠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進行關鍵營銷環境要素的分析,要求數據翔實,數據的解釋充分、合理、準確。主要的營銷環境建議為以下方面:
①宏觀環境:能夠較為準確地分析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和行業環境對本項目的影響。
②行業環境與競爭者分析:能結合行業發展狀況,準確把握市場發展趨勢;進行了競爭者分析,明確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
③消費者分析:對目標市場、消費者需求有較客觀、合理的分析與預測。
④能夠準確選擇關鍵要素進行規范的SWOT分析,戰略合理、可行D4結論與
對策分析能較準確地根據前述分析,總結出科學、合理的結論;或闡述營銷對策,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強D5排版排版美觀大方,字體、字號、圖片、文字、表格使用合理,能夠較好地滿足調查報告寫作需要D6項目總結
與匯報能恰當利用相關工具(如PPT),提綱挈領式地總結和匯報整個報告的核心內容,語言表達流暢,重點突出,溝通充分D7整體表現整個調查報告規范,前后邏輯緊密,語言流暢,內容全面、系統、科學性強,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等
以上四大模塊包涵了從中職到高職乃至將來可能構建的高職本科和研究生所涉及工作的全部工作過程,所以能夠對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能力進行一體化考慮,從源頭上為中高職銜接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針對當前職業教育中無權威標準,考評體系不科學的現狀,該職業能力標準既可作為老師的教學大綱,也可以作為學生的考評內容和標準,從而使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緊密圍繞實踐過程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此外,它也使得我們對知識點和職業技能點的考核有了切實可依的評價標準。
3.2綜合考慮中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層次和崗位特點,確定各級別證書應達到的職業能力深度和寬度第一步:根據中高職市場調查人才的職業發展階段和崗位特點,確定合適的人才培養階段。通過對行業專家的咨詢,確定以下五個職業發展階段,并確定每個階段需要對應的崗位和主要工作內容。如下表第一列和第二列所示。職業發展的五個階段及對應的崗位和主要內容職教
階段職業資格證書根據人才培養階段、崗位等確定各級證書及需要達到的職業能力寬度和深度;中高等職業階段可結合其他文化課程確定學歷學位證書需完成的課程,企業可根據職業資格證書確定人才聘用,繼續教育學員可選擇可考取證書,如果要申請學歷證書或學位,則需要完成相應的課程高職
研究
生五級證書(高級調查分析師):能對調查理論、方法、技術進行前瞻性創新工作掌握調查方案設計的最新理論和發展動向,并開發出各種新型的設計工具能夠結合行業最新動向,分析最新的問卷設計理論、工具和軟件等能夠結合行業最新動向,開展調查執行與數據搜集和整理的研究和創新工作能夠運用復雜的分析工作、方法和軟件撰寫高難度的市場調查報告高職
本科四級證書(中級調查分析師):能夠承擔大型項目或專業調查公司的調查工作能針對各種營銷問題,設計專業、規范的市場調查方案能根據調查方案要求,掌握專業的問卷設計軟件,高質量地設計專業、規范的調查問卷能有效地指導督導等相關人員開展調查執行與數據搜集工作能熟練運用統計學知識、軟件等工作撰寫較為復雜、專業的市場調查方案高職
大專三級證書(初級調查分析師):能初步承擔中小型項目或工商企業內部調查工作能夠根據面臨的營銷問題,在調查分析師指導下設計中小型企業的市場調查方案熟悉掌握問卷的結構和設計技巧,能夠根據調查方案初步設計一般難度的市場調查問卷能有效地協調項目經理、研究員和督導之間的工作安排能夠撰寫中小型企業的市場調查報告,并運用簡單的統計學知識進行分析二級證書(督導、調查員):主要承擔訪問管理、其他調查輔助工作熟悉掌握市場調查的流程,能夠深入理解市場調查方案中的工作安排,并做好本職工作安排掌握問卷的結構和問題類型,并能因此合理安排訪問培訓工作能夠有效、合理地安排調查組織與執行工作,并做好數據的初步整理工作掌握調查報告的結構,能夠閱讀中等難度的市場調查報告中職一級證書(訪問員、資料員):主要承擔問卷訪問、資料搜集和錄入工作了解市場調查的流程,能利用市場調查知識進行簡單的資料搜集了解問卷的結構,熟悉各類問題的訪問要點熟悉掌握電話訪問和面訪的訪問技巧了解市場調查報告的結構,能閱讀簡單的市場調查報告能力模塊1(調查方案設計)職業能力標準能力模塊2(問卷設計)職業能力標準能力模塊3(調查執行與數據整理)職業能力標準能力模塊4(調查報告寫作與匯報)職業能力標準
第二步:根據各階段人才培養對應的崗位和工作內容,確定其應掌握的職業能力的廣度和寬度標準,并以此為基礎,確定相應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如表中所示。
此外,考慮到技能考試和知識考試的各自特征,建議把這四大能力模塊的考核作為平時能力考核,期末考核以理論與知識掌握為主。通過此能力考核與理論考核后,可獲得相應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從事相應的工作,從而使得終身教育背景下針對社會人士的繼續教育也有了與職業教育體系的接入口。
4總結與建議
(1)總體上來看,本研究從從課程職業能力標準的分級入手研究中高職銜接,同時將行業企業的作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繼續教育整合到模型中,從而使其更具系統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可為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系統化視角。但由于時間和資源所限,本次研究的職業能力標準仍不夠精細,次一級的標準未能詳細述及。
(2)本次研究提供了中高職銜接的模型和構建思路,但對于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銜接未能作詳細研究。本文認為,未來高職本科完成后,除設計升入職教體系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也應設計通向普通學術型研究生的通道。而普通本科生也可升入職業教育體系的專業學位研究生。
(3)建議每學完一門課程并通過考核后,學生可獲得相應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這樣將繼續教育納入到職教體系中來。因為,雖然對全職就讀的學生而言,可采用學分制也可采用證書制,兩者并無實質性區別,都表明已經完成相應的學習內容,但對于企業而言,采用證書更便于企業識別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對于不想獲得學歷或學位證書的社會人士而言,他們可以通過獲得相關課程的證書而進入相關就業領域,如果他們想進入下級的學歷體系,也可以通過增加學習相應的基礎課程而獲得。
(4)建議以政府為引導,構建行業主導的統一的職業能力標準。對職業教育改革尤其重要,它可以發揮行業的專業優勢,使得高職院校集中精力做好教學的實施工作。另外,也建議將職業能力標準的制定與當前的課程標準改革統一起來進行考慮,這將使得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有可依據的權威標準,能夠有效地解決當前教、考無標準以及考評不科學的現狀,從根本上扭轉當前教學質量難以實質性提升的局面。
參考文獻:
一、成因
1.觀念落后。我國長期以來奉行計劃經濟體制,絕大多數企業只管按國家指定的計劃生產,盡管改革開放已30幾年,但舊體制形成的慣性依然很大。
2.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者面對市場調查與預測結果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正確的作法是從另外的調查與預測獲取幫助。然而,很多經理卻往往固執地認為自己懂得更多,怕采納調查與預測結果會有損自己在同事和上司心目中的,寧可犧牲集體的利益而確保自己的位置。當前的管理機制中,決策者在很多情況下不必承擔因錯誤決策而的重大經濟責任,這在客觀上使決策者為一己私利違背規律辦事成為可能。市場調查與預測在這樣的企業自然受到打擊和排擠,它除了掩人耳目,別無他用。許多企業把市場調查與預測當作簡單的事實調查,認為無非是設計一份問卷、選定幾個樣本、面談訪問,然后寫個報告,起不了什么大廈作用。對調查人員的報酬也等同于一般辦公職員,所以吸引不了優秀人才,調查與預測工作便無法出色完成,結果進一步增加了領導的偏見,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有些企業把市場調查與預測當作一次性事務,干完了事;有些企業則過分地希望從市場調查與預測中獲取更多結論與建議。這些錯誤認識都使企業市場調查與預測,遠離市場調查與預測。
3.市場調查與預測人員自身素質問題。研究人員訓練不夠,操作不規范,如有的研究人員對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問題不做明確定義,導致后面工作事倍功半,無效信息過多過雜,難以形成有效的結論和建議;有的研究人員不能按時完成調查工作,調查報告出來太遲,趕不上決策時間;有的研究人員缺乏綜合能力,把調查報告寫得過于抽象、復雜和含糊,從而對決策沒有幫助;更多的研究人員缺乏創造性,調查報告了無新意,都是些耳熟能詳的信息。
二、現狀
市場調查與預測行業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在中國誕生,目前已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然而在這個階段,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司經常面臨著尷尬的局面,綜合起來看,主要有:
1.技術工具欠缺。當前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司進入門檻低,三五個人幾臺電腦就可以注冊一家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司,而且只要經營者知識淵博一點,揣摩客戶心理多一點,時不時在媒體上做做廣告,生意就唾手可得,在技術工具上缺乏標準化。對于世界通用的一些錄入和統計分析軟件,許多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司連聽都沒有聽過。稍微領先的調查與預測公司的員工出去自立門戶克隆別人的技術,還可以后來居上。能否解決客戶的問題,除了觀念領先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之外,使用的工具是否先進也是一個關鍵,國外的調查與預測公司經常創立研究模型還申請專利,國內的很多調查公司邊模仿都還來不及。
2.內部混亂。市場調查與預測嚴格說來是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因此管理也是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司的一大瓶頸,加上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源都較為復雜,使得管理起來更加復雜。很多調查與預測公司的經營者是熟知調查與預測技術但是對管理則是門外漢,最后企業的整個運作就變成了以技術為導向,使得員工普遍感到工作壓力巨大,或者退出這個行業或另立門戶。
3.數據分析能力參差不齊。隨著城市化建設速度的加快,居民的安全和防范意識越來越強,這使得一份好的調查抽樣方案經常遇到實地訪問的挑戰,一些調查與預測公司為了給客戶有個交待,不惜犧牲職業道德,假數據隨處可見。同是一個數據,在A那里分析是一回事,在B那里分析又成了另外一回事,研究水平的參差不齊使得數據的解釋經常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些調查與預測公司為了增強數據的說服力,經常引經據典,理論的條條框框隨處可見,以表示自己的專業,然而這些理論條條,客戶并不需要,客戶需要簡單、顯而易見地解決問題,于是理論化和實用化也成為調查公司的兩難選擇。很多研究人員不去仔細研究客戶需求就開始設計問卷,經常將一些無關的問題放到問卷里,最后的結果讓客戶迷失在數據的大海中。
4.無序競爭。很多調查與預測公司以前不是搞調查與預測的,看著這個行業有前途就進來了,而有些已經在市場上樹立了品牌和地位的市場調查與預測公司,則看著新的行業躍躍欲試,比如搞咨詢公司等。
三、對策
1.解放思想,大膽創新,積極推廣網絡市場調查與預測事業。中國網絡市場調查與預測業的興起比較晚,最早成立的網絡咨詢公司是1997年6月成立的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其后直到2002年,網絡市場調查與預測業才逐步發展起來。有資料表明,在“十五”期間,國家投入信息化的費用高達4億元;中國互聯網研究和咨詢市場在2000年至2020年將步入調整成長階段,市場規模從1億元增至12億元。此外,中國加入WTO對國內網絡市場調查與預測業來說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由此,不難預見,網絡市場調查與預測業在我國將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大學生校園市場調研報告一 調查范圍: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在校所有大學生。 調查項目和內容:消費者性別、近期使用飲料產品、對各飲料品牌的認知度、消費習慣、購買途徑、價格范圍、每次購買數量、對飲料的評價、包裝、促銷方式、廣告宣傳效果、新產品上市因素、對飲料廠商的建議。
調查方法:共發放220份問卷,并按男女等額比例進行問卷發放調查,實收有效問卷200份。
調查建議 :
(1)在本次問卷調查過程中,出現問卷答案不完整,選擇不夠明確,甚至出現缺失或者亂填的現象以及問卷編碼編排出現重復的問題。對于出現的這些問題問卷都計入無效問卷,對其做無效處理。
(2)在調查過程中缺乏基本的調查知識,以及調查禮儀、溝通方式不妥問題,導致有些調查被拒絕,因此在今后的調查過程中一定要切記調查禮儀和調查方式。
調查主體報告
調查背景:
(1)宏觀經濟背景。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國家統計局18日數據,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9.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0.7%,均高于全年7.8%的GDP增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人們對生活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在注重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也開始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消費市場日益活躍。作為物質需求的一部分,飲料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條件下,各種不同品牌間的商品競爭也愈加激烈。而作為追求時尚,具有青春活力的大學生無疑成了消費飲料等主流。
(2)行業背景。中國飲料行業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30年來,飲料行業不斷的發展和成熟,逐漸改變了以往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競爭無序的局面,飲料企業的規模和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產品結構日趨合理。近幾年,我國飲料年產量以超過20%的年均增長率遞增,達到1300多萬噸。飲料市場已成為中國食品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市場潛力巨大。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以及人們需求的多元化發展給商家提供了廣闊的消費市場。飲料市場與其他消費市場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如: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能更快的打入市場;其新產品能更快的被消費者廣泛接受;與其他行業產品相比價格較低,符合大多數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
(3)消費背景。大學生作為一個年輕的消費群體,在整個飲料消費市場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從大多數的飲料宣傳廣告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絕大部分的飲料在推向市場的時候,都主要是定位于年輕的
顧客群體,因此,只有充分掌握、準確分析年輕人對飲料的消費態度 方可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引導其購買決策,從而提高產品的銷量,擴大市場份額。大學生生活費用相對較寬裕,具有一定的購買力,飲料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給了大學生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機會,此外,性別不同,飲料選擇的偏好可能也有所不同。目前的飲料消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品牌不斷涌現,飲料消費市場變為典型的買方市場,人們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廣。在消費日益理性的今天,廠商們只有掌握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及其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
大學生飲料市場狀況分析
飲料分類市場概述:
① 功能型飲料。功能型飲料走到今天,已步入白熱化競爭階段。近年來,中國市場上功能飲料層出不窮,如樂百氏的脈動、娃哈哈的激活、農夫山泉的尖叫、康師傅的勁跑、匯源的他+她等。而在如今這個時時處處都講究新營銷策略的全球化的經濟背景下,功能飲料新一輪的激烈競爭市場也將發展到以品牌+品質為核心的競爭上,市場爭奪愈演愈烈,全球功能飲料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② 茶飲料 我國茶飲料工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整體呈快速增長趨勢,市場滲透率迅速提高,茶飲料市場進入成長中期,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四個成長階段:
1、1998年及以前,旭日升占市場主導,一枝獨秀。
2、1999年,康師傅,統一迎頭趕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3、2000年,旭日升品牌老化,康師傅統一雙雄爭霸。
4、發展至目前,康師傅統一占主導地位,其他品牌(可口可樂,宏寶萊等)進入市場,諸侯紛爭。
③碳酸飲料。近年來,我國的碳酸飲料制造業穩步發展。隨著消費者對健康越來越關注,碳酸飲料的消費受到影響。傳統的碳酸飲料因含糖量和熱量過高,被認為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發達國家,碳酸飲料日益受到擠壓,兩樂的市場份額也持續下滑。在我國,很多消費者尤其是家長已把碳酸飲料列入飲食黑名單。隨著果汁、茶飲料等健康飲料的流行,碳酸飲料的銷量增速放緩。 碳酸飲料在整個飲料行業中的比重處于下降趨勢,并不代表碳酸飲料制造業的衰落。果汁和茶飲料的崛起反映了中國人飲料消費的多樣化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能完全替代碳酸飲料的消費。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之后,中國碳酸飲料制造業逐漸步入其生命周期的成熟階段。大學生飲料市場概述:價格,品質,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大學時代是個性張揚的時代,
他們喜歡自由,我行我素,這一點在飲料的購買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大學生根據自己喜好購買者還是高居榜首,通常他們又喜歡瓶裝或罐裝的飲料。同時他們追求潮流,喜歡從當前的時尚潮流出發購買商品,因此產品的包裝外形也是影響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
他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對于飲料這個產品更新速度快的行業來說具有較大的優勢。他們同樣崇尚理性消費,注重產品的質量。
結論:從以上的市場競爭狀況可以看出,當前飲料市場各種類型的產品競爭激烈,同時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態勢,因而對于各種類型的飲料生產廠商來看,整個飲料市場的競爭機會是均等的,誰能有效把握市場需求,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誰就能占領市場先機。對于大學生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也是如此。
報告分析
大學生喜歡飲料的類型
表中數據清晰地描述了大學生對各種類型的飲料及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對不同種類型的飲料的喜好,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30%的大學生選擇碳酸飲料,其中60%的男生選擇碳酸飲料;35%的大學生選擇果汁,其中女生選擇果汁飲料的比重較大,達到60%左右;而男女生對功能型飲料的選擇差異性較小。
大學生對含糖量的敏感程度
從上表可以看出女性對于果汁的含糖量更加敏感,超過80%的女大學生偏向于含糖量較低或者是無糖的果汁,而男性對于對于果汁的含糖量則沒有女性那么敏感,但是同樣趨向于選擇低糖和無糖的飲料,因此可以看出對于大學生消費者而言更加喜歡低糖甚至無糖的健品。大學生對飲品容量的選擇
從上圖可以看出,約有40%消費者選擇了250ml的飲品容量,約有5%的消費者選擇500ml的飲品容量,所以有95%的消費者選擇250-500ml區間的飲品量,這也是當今消費的主流。但是250ml以下的灌裝或小瓶裝飲料以及500ml以上的大瓶裝任然受一部分消費者的青睞,這與近年來各大品牌推出家庭裝等大容量包裝不無關系。 大學生一個星期飲用于購買飲料的支出
從上圖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每月生活費在600-1000元時,購買飲料支出通常在0-20元;月生活費在1000-1200元時,購買飲料支出通常在10-30元;月生活費在1200元以上時,購買飲料支出在30元以上的偏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生活費越高,用于購買飲料的消費支出越高,即大學生用于購買飲料的支出與購買力成正比。
大學生在購買飲料時,選擇3-5元價格區間的比重較大,約有60%,說明飲料定價在3-5元區間內是合理的,比較容易讓大學生消費者接受。
很明顯,超市和便利店是大學生購買飲料的主要場所,而在餐廳、地攤和促銷活動現場購買飲料的消費者數量相對較少,這可能主要是餐廳、地攤和促銷活動現場本身的局限性導致的,這同時也說明超市和便利店是企業主要的的分銷渠道。
可以看出約有50%的大學生喜歡瓶裝包裝的飲料,同時,接近二分之一左右的大學生喜歡紙質和灌裝包裝,這也完全符合大學生追求便捷消費方式的需求,也體現出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環保節約意識,這為飲料的生產廠商在針對大學生市場的飲品包裝上提供依據。
只有接近1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廣告的影響,而大學生校園市場調研報告的大學生一般都會或多或少受到飲料廣告的影響,這是多數飲料企業對廣告投入大量精力并且樂此不疲達到的效果,而且有超過40%的大學生在選擇飲料時受到廣告的影響較大,這說明廣告對于部分消費者對飲料的選擇的有重要作用,這是很值得關注的。
電視作為主要的傳播媒體擔負起消費者心里近60%的廣告宣傳份額,
網絡廣告、報紙和雜志以及海報則顯得相對弱勢,別人介紹和其他選項則占了超過1/4的份額,這說明飲料在消費者中的口碑對飲料銷售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說明還有其他宣傳途徑有待飲料企業的發掘和拓展。
大學生喜歡的促銷方式
打折銷售和有獎銷售是消費者較喜歡的促銷方式,但女性消費者卻不大喜歡有獎銷售的促銷方式,這是值得促銷人員注意的。贈送小禮品、多買附贈和免費試飲影響相對較小,可作為附帶的促銷方式,也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大學生是否會嘗試新產品?
該表格的數據說明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消費者對飲料新產品基本保持接受態度,只有小部分消費者很難嘗試新的飲料產品,同時近七成的消費者不會隨意嘗試新的飲料產品,這說明只要有適當的優勢吸引消費者,還是有很多消費者愿意嘗試新的飲料產品的。
與消費者選擇飲料的因素有很多相似之處,口味成為40%的大學生嘗試新飲料的因素,所以口味成為消費者嘗試新飲料產品的首要因素,但是廣告宣傳和低價位也對消費者選擇新產品起到了一定作用,造型獨特和獨特功能也是值得考慮的影響因素。
對策及建議
產品策略
(1)產品口味:產品口味是消費者選擇飲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產品口味一定要進行消費者測試。根據調查可知,口味是大學生接受新產品的重要影響因素,同時根據大學生對于飲料的消費特點可知,飲料生產商應不斷加大大學生飲料市場的口味創新,不斷地推出新的口味,縮短產品更新的周期,以滿足大學生的各種口味需求。
(2)產品類型:在綜合平衡的推廣飲料類型的同時,也要根據大學生市場的特點,有所側重的選擇產品類型,同時根據調查可知,性別差異也對于大學生飲料市場產品類型也起著一定的影響,男生比較喜歡碳酸飲料,女生比較喜歡果汁飲料。針對這一市場現象,飲料生產商和渠道商應當盡可能的調查出高校的性別比例,再根據比例適時確定各種飲料的比例,最后應當加大碳酸飲料和果汁飲料在高校的銷售比例。
(3)產品包裝策略:最好采用瓶裝和罐裝,也可以采用較為環保的紙裝,同時可以用幾種包裝形式相互補充,但是包裝風格一定要統一,色彩搭配要明顯、有視覺沖擊力,最重要的是要夠時尚,追上當今潮流,這符合大學生追求時尚的消費心理。
(4)產品容量策略:從調查可知,250-500ml容量的飲料最易被大學生所接收,因此,生產商在針對大學生市場的時候,應當盡量將飲料的容量對位在這一區間。
價格策略
價格策略要恰當。針對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特殊性,產品價位可以略低
于市場中的領導品牌,如果有的產品生產成本較高或加入了特殊的營養成分,其價位也可以略高于市場上的領導品牌。根據調查可知,具體的價格應該定位在3-5元這一價格區間。
渠道策略
盡可能增加鋪貨率。充分調查和掌握高校零實體的狀況,加大高校超市、便利店、小賣部、雜貨店的鋪貨力度,盡可能增加產品的鋪貨率,以高校超市帶動其他各類渠道的銷售,減少渠道流通環節,合理設計和管理分銷渠道,從而降低流通成本,使銷售價格得到價格,讓惠于大學生。
促銷策略
綜合運用各種促銷策略,利用人員推銷、廣告宣傳、公共關系、營業推廣以及銷售促進等促銷策略。比如定期開展免費贈飲、買一送一、打折促銷、有獎銷售等促銷活動。
推廣策略
加大與各高校的合作力度,通過贊助高校社團等活動,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也可以通過與各衛視合作,通過電視媒體這一快速有效的媒體平臺推廣產品,比如:娃哈哈的格瓦斯通過贊助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等時下非常的火的節目,產品的知名度迅速得到提高,銷售市場達到打開。因此對于生產商而言在高校推廣產品的時候可以綜合運用各種媒體平臺推廣產品,尤其是新產品的推廣,充分運用微博、互聯網、電視媒等平臺。
其他策略
(1)對大學生飲料消費市場進行更進一步的市場調查和分析,充分把握大學生消費者的愛好和飲料消費習慣,并從中尋求突破點。
(2)規范調研與策劃活動。在產品上市前或運作過程中,定期進行消費者、銷售渠道和競爭對手的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經銷商的心理動態和市場競爭動態,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既全面、又細致的整合營銷策劃。
2017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1.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范文
2.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優秀范文
3.關于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范文
4.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范文
5.大學生寒假調查報告
6.大學生扶貧調查報告
7.大學生暑期調查報告
8.2017市場營銷調查報告范文
9.小區水質調查報告范文
10.個人調查報告總結范文
大學生校園市場調研報告二 一、背景介紹
網絡購物是借助網絡實現商品或服務從商家/賣家轉移到個人用戶(消費者)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網絡的參與,都稱之為網絡購物。它是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是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快速發展的一年,網絡購物市場銷售額第一次沖破零售業的500億天花板,達到全年594億元人民幣,2.1億網民中有5500萬網絡購物人群,每人平均消費超過1000元,占2007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推動中國網購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網民數和網購人數的急劇增長,以及上網購物已經成為主流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并成為主流消費方式之一。
2017年仍是中國網絡購物爆發式增長的一年,網購成為網絡經濟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突發性事件基本不影響網購的增長,包括上半年雪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特別是下半年逐漸蔓延的金融危機,對網購市場的負面影響較小,金融危機反而成為網絡購物發展的新契機。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傳統零售市場強有力的補充,網上購物已成為年輕一代主流的購物方式。2008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額規模突破千億大關,達1281.8億,相比2007年增長128.5%。
中國龐大的網民基數為中國的在線購物市場描繪了美好的前景,隨著在線支付、誠信服務、第三方支付、物流推薦、購物搜索等與網絡購物相關的互聯網業務的推出及成熟,中國網民對網絡購物已經不再恐懼,而是在網絡購物方便性的吸引下逐步將在線購物作為自己的主要購物渠道。未來幾年中國網購市場將持續保持快速的增長趨勢,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有望達到5690億元。
實際上,網絡購物的發展成熟應該遵循一個大致的周期,當網絡購物普及率基本穩定在一個水平上,就可以大致認為網絡購物大致到發展成熟期。從事物發展的規律上看,中國網絡購物進入發展成熟期,預計在2017年左右。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大學生網上購物男生略高女生。調查結果顯示,54%的被調查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而男生網絡購物群略高于女生。互聯網在男性中的普及程度要高于女性,男生比女生更敢于冒險和追求新的事物,而且男生的網絡基礎知識比女生普遍,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絡購物比率要高于女生的原因。
2. 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通過本次調查顯示,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大學生占五成。而沒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大學生,其中只有11%的人沒有瀏覽過購物網站。不難看出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3. 在網上消費與傳統消費并存的今天,大多數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是方便、價格便宜,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為33%、34%,節約時間有21%,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商品齊全,當然還有少部分是出于好奇、時尚。在網上購物的被調查者中選擇結算方式時,有56%的人喜歡選擇網上銀行支付,貨到付款也占有22%的比例,銀行轉帳、郵政匯款共占20%。說明網上銀行支付、貨到付款是比較受歡迎的兩種結算方式。
4. 在大學生心目中,可供網上購物的首選網站共分為三大類:主要進行網上零售的b2c網站、拍賣網站以及門戶網站。尤其,拍賣網站如淘寶、易趣、卓越, 網上零售如當當成為學生的首選
5. 有購物的人中購物需求以滿足精神需要的產品為主。購買的前四種商品依次為圖書(28%)、運動和休閑產品(24%)、電腦及相關產品(24%)、音像制品(20%)
6. 網上購物與傳統形式的購物有著時間與空間的差異。其中購買物品有物美價廉17 %,跟所說的一致,貨真價實19 %,但也有被網上賣家欺騙的。購買物品后,對購買的商品的滿意程度有29%的人感覺一般,滿意的有15%
三、網絡購物原因分析
1. 選擇網購的原因
調查顯示,有過網絡購物經歷的被訪者們選擇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時效性、便利性、價格低以及商品多樣性。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主要在于網上購物更方便,更能夠節約成本,同時也可以獲得更豐富的商品信息。
其中男生對時間要求多一點,圖個節約時間,方便,和價格便宜。而女生在此基礎上對商品的種類和商品的樣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見網上購物滿足了不同層次和不同種類繁榮需求,其優勢在現代繁忙的社會日益體現出來,以發展成一種潮流,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
2. 不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絡購物的原因主要有對網站不信任,怕受騙,質疑其安全性,擔心網上付款環節等。沒有網絡購物經驗的消費者對網絡零售商的了解很少,而質量、信息搜索以及訂購都是在消費者真正進行消費的時候才能夠切身感受的。因此,這些因素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是否參與網絡購物。
四、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評價特征
1. 網上購物的擔心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有網絡購物經驗者對商品的質量擔心程度最高(37.9%),對售后服務和物流快遞的評價較低,對商品種類、查詢方便性的評價較高。沒有網絡購物經驗者更多的是對網上消費的安全與隱私表現出了較大的不信任傾向,而有過網上購物經驗的大學生,已經對其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說明大學生的初次網絡購物體驗非常重要。
2. 網購的滿意程度。我們看到:同學們對網上購物的評價總體較好。有67%的同學對網上購物商品的滿意程度為:一般。23%的同學持滿意的觀點。而評價為很不滿意,不滿意的同學共占10%。但也有值得重視的問題:沒有一位同學對網上購物的商品持很滿意的態度。可見,雖然網上購物的商品基本能夠達到要求,但距離同學們的期望值還是有一段差距的。作為一項新興的購物方式,它的提升空間還是相當大的,我們期待它以后能有更好的表現。
3. 遇到問題怎么辦。當同學們在網上購買的商品不和心意或有質量問題時,有23%的同學有想退貨,但又不知道通過什么渠道辦理退貨。13%的同學表示非常生氣,不再網上購物了,18%的同學認為東西不多吃點虧算了。對于要求銷售網點退貨或提出投訴的同學共占46%。以上數據顯示出,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消費者與廠商的溝通渠道不夠暢通,造成許多同學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收到侵害時,無法及時有效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能束手無策或忍氣吞聲的被動接受。對此,筆者以為加強消費者與廠商的溝通,開辟更便捷,實效性強的售后服務是網上購物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4. 未來購買意愿。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大學生網絡購物者明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還會繼續進行網絡購物83.7%,明確表示不會的很少6%。即使至今沒有嘗試過網絡購物的大學生,在被問及以后是否會嘗試網絡購物時,表示今后會進行網絡購物的占到69%,說明他們對網絡購物的發展非常期待,在網購條件讓他們感到滿意時愿意去嘗試。網絡購物與傳統購物相比在方便及時性、信息的豐富性等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網絡購物。
5. 網絡購物前景。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網絡購物的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會被人接受。在43份持贊同態度的問卷中,回答主要有網購的前景好、價格便宜、發展空間大、物品種類齊全、方便、新興、節約時間等。在37份有抵觸的態度中,大多意見有質量的不放心、安全沒保障、無售后服務、郵遞時間長等。在10張從雙方面討論的觀點中,一方面對目前的信用、質量、以及網購的體制不放心;另一方面,相信他的潛力大、前景良好。縱觀這些回答,可以得出網購在目前已經被一般的人所接受,但由于目前的一些問題使得仍然有2/5的人不愿意接受。相信隨著體制的改進網購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五、建議
1. 加強對大學生網絡消費的教育和引導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多數大學生(占被調查人數的68.5%)有過網絡購物行為,這說明在大學生群體中網絡購物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大學生的消費心態還不夠成熟,一部分人僅憑新鮮好奇和有趣而網絡購物,因此存在盲目消費現象。對此,高校應該開展消費教育,設置有關消費知識的講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導向,培養他們健康的消費心理樹立他們合理的消費觀,引導他們正確的消費行為,就成為當前高校兩課教學的重要課題。[7]發揮高校學生社團的積極作用,通過豐富的活動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存在問題,加強交流,宣傳健康向上的網絡消費文化。加強大眾傳媒的正面引導,呼吁文化部門在大眾傳媒中向大學生進行網絡消費的針對性宣傳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視對子女的消費教育,合理控制子女的消費來源,糾正子女不當的消費行為,幫助子女形成正確地金錢觀和消費觀。
2.開展網絡購物安全方面的教育
學校可以通過網絡消費主題講座等形式,進行合法網站識別以及防范網絡欺詐的技術手段方面的教育。有些大學生對網絡法律法規缺乏了解,法律意識淡薄,為此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大學生網絡法律法規的教育,并教授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手段,這對于預防和打擊網絡犯罪,加強大學生自我權益保護是有益的。在法律法規教育方面,學校可以請求警方合作。對于已經受到網絡欺詐而心理受挫的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進行咨詢,以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
3.大學生應加強自我教育
大學生自身應該加強自我教育,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擺正對網絡消費的態度。通過分析認識自己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基于自身需要做出購買決策,避免受商家不良誘導盲目消費或沖動從眾消費。既要了解網絡購物的優點,又要對網絡購物的安全問題有足夠的認識。學習識別合法網站的知識,主動增強網絡消費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交易時提高警惕,保護好個人的信息資料如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密碼等。
4.已下信息資料為大學生網絡購物及網上開店創業的提供參考。
購物網站按模式可以分為:
BtoB(商家對商家): B2B 對個人消費者來說可以不算
BtoC(商家對消費者):B2C 現在做的大的不多,有卓越、當當和京東商城 CtoC(個人對個人):C2C 現在淘寶、易趣、拍拍、百度有阿都比較大
卓越、當當都是買書的較好選擇,每本書基本都有折扣,最夸張的一折書記者都見過不少。最關鍵的是你想買的書網上很少沒有的,而且都是正版。卓越亞馬遜成立于2000年,為客戶提供各類圖書、音像、軟件、玩具禮品、百貨等商品。卓越亞馬遜總部設在北京。并成立了上海和廣州分公司。至今已經成為中國網上零售的領先者。
當當網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中文網上購物商城,由國內著名出版機構科文公司、美國老虎基金、美國IDG集團、盧森堡劍橋集團、亞洲創業投資基金(原名軟銀中國創業基金)共同投資成立。
1999年11月,當當網正式開通。成立以來,當當網一直保持高速度成長,每年成長率均超過100%。當當網在線銷售的商品包括了家居百貨、化妝品、數碼、圖書、音像等幾十個大類,近百萬種商品,在庫圖書超過40萬種。目前當當網有超過4000萬的注冊用戶(含大陸、港、澳、臺和國外),遍及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2007年圖書銷售碼洋超過六億元。每天有上萬人在當當網買東西,每月有2000萬人在當當網瀏覽各類信息。
當當網的使命是堅持更多選擇、更多低價讓越來越多的顧客享購網上購物帶來的方便和實惠。
淘寶網的使命是沒有淘不到的寶貝,沒有賣不出的寶貝。
卓越網于2000年5月,主營音像、圖書、軟件、游戲、禮品等流行時尚文化產品。卓越網誕生以來,憑借獨創的精選品種、全場庫存、快捷配送之卓越模式,迅速成長為國內最有影響力和輻射力的電子商務網站,贏得了超過520萬注冊用戶的衷心支持,發展成為中國訪問量最大、營業額最高的零售網站,并獲得全國網絡文明工程組委會評選的中國優秀文化網站稱號,入選中國10大互聯網旗幟公司和最具投資價值網站100強。
卓越網總部設在北京。 2001年3月,上海分公司正式成立,從而邁出了區域拓展的第一步。2001年10月,主要面向網下用戶的卓越精品俱樂部,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即發展注冊會員65萬人以上。2003年11月,廣州分公司正式成立。通過產品線擴張和區域拓展,卓越網正在形成為以社區文化為主的最大的電子商務銷售平臺。2007年6月5日,卓越網公告顯示,公司已正式更名為卓越亞馬遜。
2017大學生校園生活調查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1.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范文
2.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優秀范文
3.關于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范文
4.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范文
5.大學生寒假調查報告
6.大學生扶貧調查報告
7.大學生暑期調查報告
8.2017市場營銷調查報告范文
橫跨海峽的公關盛事
1996年秋,時任臺灣財團法人公共關系基金會執行長、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公共傳播學系系主任的張依依教授來北京,約請大陸公關學者撰寫論文參加第二年首次在臺北舉辦的“海峽兩岸公共關系學術暨實務研討會”。由于同為國際公關協會(IPRA)會員,臺灣公關界前輩鐘榮凱教授與我協會的朱傳賢副會長和我先前就已熟識,而鐘教授又是張依依教授的老師,所以經鐘教授介紹,張教授來京后即與我接洽商談會議代表邀請事宜。經雙方共同努力,由我率團一行lO多人的大陸公關界代表團,于1997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臺北參加了這“一場橫跨海峽兩岸的公關盛事”(張依依語)。
在這個研討會上,大陸學者共有9人,其中有我和廖為建、紀華強、涂光晉、李興國等教授,參加座談的則有來自大陸業界和學界的代表,如中國環球公關公司的田嘩、朱南,廣州方圓公關公司的謝景芬,以及余明陽、程曼麗等教授。會議開場演講題為“中國大陸與臺灣公關之過去、現在和未來”。由于這是大陸公關界首次向海峽對岸介紹大陸10多年公關之發展,我當時憑借在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工作多年的優勢,結合當時正在做的“中國公關市場課題研究”,對其發展歷史做了一個較全面的梳理,撰寫并發表了《中國公共關系咨詢業市場一一國際化和本土化》的論文。可以說,這是我協會的第一份中國公關行業的市場調查報告。在這篇論文中,我首次提出了中國公關咨詢業發展中“跨國本土化”的兩條線索。
此后,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每年做一次中國公關行業調查。至少有五六年的時間,尤其在我主持的前幾
“外資公關公司擅長’規定動作’,注重標準化套路、程序,而大部分中資公關公司卻擅長。自選動作’。如果。自選動作’沒有規范的程序作保障,就很難保證質量;而單純追求規范卻容易缺乏創造性,難以有重大突破。”年的行業調查中,基本上也都是按此兩條線索展開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至少到今天,我依舊認為“跨國本土化”是中外公關公司發展的方向,當然現在此趨勢也包括中外企業(組織)內職能性的公關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當年之所以選擇公關公司(公關咨詢業)作為中國公關市場調查的切入口,這與歷史和現實有關,畢竟早年推動中國公關市場和中國公關職業發展的主力是公關公司。令人遺憾的是,當中外企業的公關部這些年有了相當矚目的發展,而今天的中國公關行業調查中卻始終未見其任何蹤影,不知這個市場還算完整否?
2003年:拐點到來
若以1O年為一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國公關市場的第一代應以外資的國際公關公司為先鋒和主力。1984年,世界上最大公關公司之一的偉達公司率先在北京設立其辦事處;1985年,另一家國際公關公司博雅公司也以與新華社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并促成中國第一家本土公關公司一一中國環球公關公司的成立;同年,第一家中外合資公關公司――中法公關(Interasia)誕生,該公司后于1993年被愛德曼公關公司并購。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國際上的奧美、愛德曼、福萊、羅德、凱旋一先驅、萬博宣偉等公關公司相繼挺進中國市場。1995年6月2日,中外8大公司在京簽署“對在中國開展公關業務的職業標準立場”文件,其中7家為國際公關公司,本土公關公司僅中國環球一家。可見當時中國公關市場(尤其是以公關公司為主的咨詢業)的基本格局。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后,IT產業的發展帶動和催生了以本土公關公司為主的中國公關公司新生代,其中的代表有藍標、宣亞、迪思、新勢、靈思等。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2001年的中國公關行業調查報告,首次推出中外公關公司排行榜,分列中外10大公關公司(“TOPlO―international”和“TOPl0-local”)。
截至2003年,之前歷年的中國公關行業調查報告所反映的均是國際公關公司實力勝過本土公關公司。2003年的調查報告首次明確顯示,參與調查的10大本土公關公司年平均營業額(4000萬元人民幣)超過了10大國際公關公司(3000萬元人民幣),但營業收入還是國際公關公司略占先。2006年起,中國公關行業調查報告,首次將中外公關公司排行榜合并成“CIPRA TOP20公司”,即以參與調查的公司按營業收入、人員規模、品牌影響、服務網絡、客戶情況和專業技術等6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推出中國公關市場“綜合實力20強公司”。2006年人圍排行榜的外資公關公司跌破10家,僅剩7家。此后,國際公關公司進入排行榜的越來越少,到2010年僅剩4家,這里固然有外資公關公司參與調查積極性的問題,但以此反映中國公關市場的全貌,顯然有著明顯的缺陷。
跨國本土化的挑戰
不可否認,近20年來,中國本土公關公司(尤其是新生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其競爭力也有了較強的提升。確實,進入本世紀以來,本土公關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增長率明顯超過國際公關公司。如果說,早年外資公關公司以先驅者的身份開拓了中國公關市場,本土公關公司則真正做大了中國公關市場。但早在2003年初,我在接受《中國科技財富》雜志采訪時就指出:2002年中國公關行業調查報告所顯示的25億元人民幣行業營業額值得推敲。“事實上,我們是從中外TOPIO公關公司的營業收入來測算整個行業收入,因為調查只涉及了公關公司一方,而沒有涉及公關公司服務的對象,如企業,所以以此推算來估量中國公關市場,顯然屬于不完全統計。”“我估計這個市場可能在16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規模。按照國外通常的計算方法,公關與廣告的比率大概為1:5。目前我國廣告投放量在800億元左右,那么公關投放應該是160億。也就是說現在公關公司的營業收入只占到整個市場10%
20%。”(《中國科技財富》2003年第5期《中國公關市場:世界上最后一個商業名利場》)。
按2010年中國公關行業調查報告估算,當年整個公關市場的年營業額已約為210億元人民幣,且以本土公關公司至少占2/3以上。但做大是否等于做強?“跨國本土化”的市場格局有無變化?這個市場是“向上突破還是橫向角力”?實際上,在沒有真正深入的市場調查、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所謂科學的統計只是一種片面的表象,其價值有限。在我們的行業調查中,最缺的是人均創利這個指標,因為在以人力資源、知識智慧為核心的公關業中,這個指標才是最能反映強弱和競爭力的。
值得肯定的是,這些年由于本土公關公司在本土市場里國際化運作水平的提高(畢竟公共關系是舶來品),再加上對本土市場的熟悉,其表現亮麗耀眼。它們在本土市場里,面對國際客戶,更不用說本土客戶,與外資公關公司的橫向角力十分強勢。但在超越本土市場以外的國際市場,隨著中國加入WTO,進入后WTO時代,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危機之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海外市場,無論是海外上市還是海外并購,外資公關公司在日益本土化、逐漸熟悉中國文化的情況下,它們在這個市場里無疑占有絕對的優勢。這個優勢恐怕短期內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