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5: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研學基地申報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農學專業;方案改革;分類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9-0089-02
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始建于1959年,經過56年的發展,農學專業已成為石河子大學優勢特色專業。專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不吻合、實踐教學模式與現代農業發展不符合、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意識不足等問題。2014年,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申報了教育部質量工程項目――農學專業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復合應用型),并于同年9月獲批。圍繞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對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結合學校總體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總目標,制定了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目前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課程體系包括三方面內容:通識課程體系、專業課程體系、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其中,通識課程體系、專業課程體系存在著高度的一致性,很難滿足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培養的要求,缺乏靈活性的培養。此外,通識課程體系占了相當學分,使得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比例被壓縮得越來越小,因而,借助選修課的設置,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但由于師資及教室等硬件設施的不足,導致學生主觀自愿想學習的課程選不上,很多時候只能被動地接受安排的專業選修課程。實踐性教學、創新創業教育環節在內容和時間上也表現出弱化現象,由于實踐實習經費、創新創業教育經費不足及缺乏對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的管理和評價,導致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學內容不充實,過程簡化,教學效果不佳。農學專業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如果學生缺乏專業實踐技能和創新創業技能的培訓和訓練,將會失去自身存在的價值,就更沒辦法實現卓越農藝師的培養。
二、制訂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原則
一是堅持教育的個性與共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要按照大學生成才的普遍規律安排全班授課,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以學生的自主定位和發展需要確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二是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注重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經受鍛煉,提高素質。
三是堅持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課外教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
四是堅持階段性教育與長期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突出人才培養的連續性,既要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階段性培養,同時又要堅持四年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始終,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過程中進行全面培養。
(二)施方案
1.建立分類培養的課程體系。根據“3+1+2”“3+1+3”創新人才和“3+1”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制定了“兩階段―三平臺―模塊化”課程體系。其中“兩階段”是指學科通識教育階段和專業教育階段;“三平臺”是指專業通識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模塊化”是指針對三個不同的平臺設置模塊課程,學生按照綜合測評、英語成績、興趣、能力和職業規劃進行分類培養。
在課程體系設置上三種培養模式均做到了:(1)打通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增加認知實踐課,適當前移專業基礎課程,達到拓寬口徑、了解專業、穩定專業思想,明確目標的目的;(2)縮減學時,按照“小型化”“綜合化”和“精簡理論、強化實踐”的原則,重點解決以專業教育為主的傳統培養模式中存在的課程內容重復過多、劃分過細以及內容陳舊等弊端;(3)按照創新與創業兩類方向設置選修課程,增加選修課門數,取消限選課,規定選修學分,加大學生選課的自由度,保證學生知識和能力結構的合理性;(4)實踐強化,通過增加實踐學分和實習時數,獨立設置實踐課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實施小學期制,建設專業“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小學期是指在二年級第四學期、三年級第五、第六學期18―19教學周設置三期小學期,分別開設作物生理學研究法、作物栽培學研究法、作物育種學研究法和耕作學研究法。
根據實踐教學“系統性、整體性、循序性、全程性、平衡性”的特點,以培養“專業認知”+“專業實踐”+“創新素質”+“創業精神”過程為主體框架,構建了實驗教學中心―學科研究室―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人才機制,建立了農學專業“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人才的實踐教學新模式。在實驗教學中心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學科研究室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大型企業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業能力。同時,從組織、標準、制度和反饋四方面全程監控實踐教學效果,建立實踐教學監控評價標準,規范專業實踐教學,做到專業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開設分層次、多學科交叉的創新課程,從新生研討、專題研討到專題創新選修課程,為學生提供創新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培訓;通過課外研學項目、各類競賽、創新訓練項目、創新作品展等實踐項目,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創新實踐途徑;依托專業教學實驗室、學科實驗室以及“雙創”實訓基地,學生接受指南頒布、選題申報、開題報告、中期交流、結題驗收、科技論壇、成果申報等系統科研程序訓練,形成從基礎到前沿、從基本操作到探索未知的遞進式實踐育人過程,大力提高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
構建“三跨交叉”的創業課程教學系統,即跨學科、跨專業、跨年級的經濟管理知識普及教育。開設“經濟管理基礎”課程、“電子商務”課程,組織校外創業實踐活動,發動校內專職教師、學生社團、企業兼職導師、社會產業力量,構建創業訓練、創業競賽、項目孵化“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創業教學團隊,一、二年級開設創業課程,二、三年級申報創業項目,三、四年級參加創業大賽,在項目訓練和培育的基礎上支持和提供學生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創業競賽的機會,鍛煉創業實踐能力。
4.卓越農林人才課外培養計劃。一年級專業啟蒙教育包括校友歸來談選擇(專業最初的選擇和最終的堅持),了解農學院文化長廊、走進專業學霸的世界――學術之星的成長之路,“我的專業我做主”系列大賽(校園綠色知識認知大賽等),學術講座。二年級專業認知教育包括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拓寬專業視野,加強專業認知度),走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加深對現代農業今天和未來的了解),我眼中的現代化農業(國外歸來話感受),“如何構思如何寫”(應用文寫作技巧,掌握工作總結、調查報告、申報材料的寫作技巧),實踐歸來話感受(專業體驗:暑期社會實踐),科技寫作,學術講座。三年級專業實踐教育包括專業技能大賽(昆蟲標本制作和手繪大賽、作物形態特征手繪和作物管理技能大賽),教學和生產實習歸來話感受,訓練撰寫研究綜述,學術講座。四年級專業職場教育包括職場新手上路的那些事,公司領導看員工――我眼中的職場優秀,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教會職場新手如何待人接物、行政管理、銷售管理、技術服務。將學科講座與交流貫穿學生四年大學生活,全方位推進專業創新型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三、特色
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培養方案制定呈現出五個特點,一是將人才培養方案目標細化到培養的各個環節,制定培B目標實現矩陣,實現培養目標的可描述,可區分,可測量,可評價;二是邀請教學名師、行業主管部門領導、企業家共同制定培養方案,新開了市場營銷學、現代企業管理、電子商務、互聯網+現代農業等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類課程,全面培養學生的研發、生產、銷售、管理能力;三是基于創新型與創業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通識教育+學科基礎+專業核心+方向模塊+學科前沿”課程體系;四是強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比例基本達到30%,通過開設專業系列研究法課程進行小學期創新訓練,建立了“基礎性、綜合設計性、研究創新性”三層次遞進式實驗教學體系和“生產體驗―知識反饋―技能訓練―創新設計”全程階梯遞進實習教學體系;五是進行創新創業培養的二、三、四年級學生邀請不同類型的校外和校內導師,開設教授、專家講壇,開闊學生視野,設置課外學分,激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訓練,學生可通過開展創新創業項目訓練、參加比賽、等獲取課外學分,達到創新創業培養的終極目標。
Excellence in Agronomy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Reform
JIANG Gui-ying,LI Lu-hua,LI Zhi-min,Paniguli
(Agricultural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