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現代機械論文

現代機械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10 14:55: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現代機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機械論文

篇(1)

農業機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的機型到多種型號并存,從簡單農田作業到進軍農田作業的各個領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主導地位。農業機械從20世紀五十年代末進入農業生產領域,當時的農業機械還是以前蘇聯進口為主,從事農業運輸作業,作業形式單一,且沒有與之相配套的農機具。六十年代末我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系列、“紅旗”系列和“鐵牛”系列及小型拖拉機陸續投入到農業生產中,與之相配套的農具也同時投入使用。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初步得以運用,到20世紀末本世紀初,各種型號的動力機械、配套農具、后勤加工機械、場上作業機械、收獲機械都運用到了農業生產的各領域之中。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是檢驗農機化發展程度標準。集安市農機運用從縱向的發展過程來看經歷了從剛開始的從事簡單的農業運輸作業到翻耙、起垅、播種;水田的農機作業從耙地到插秧,再到現在的工廠化育苗到水田藥物除草,病蟲害防治;收割脫粒的聯合收割,到現在為止已有20%的水田實行了從播種到后勤加工全程機械化的程度。過去旱田的收割只能靠人工,現在也有部分農民用上了玉米聯合收割機。另外,多種經營的產業很多也運用了農業機械來提高生產效率,比如本區域內的支柱產業人參種植也運用了機械澆水。林果業的噴灌、病蟲害防治也都用上了先進的農業機械。

2農業機械化發展前景展展望

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和集約化水平,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縱觀本區域的農機發展歷程,農業機械正以不可替代的趨勢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先進的作用,農業機械發展勢頭強勁,農機化裝備水平迅速提高將逐步發展成一個優勢的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帶動整個農村的經濟快速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再上新臺階。農業裝備業的快速發展將帶動農村農業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和壯大。隨著農機這種先進的生產工具在農村快速發展,農民擴大土地的經營數量必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大量的家庭農場和合作組織會不斷的涌現。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托管的形式把土地相對的集中,形成規模化經營。也可以通過龍頭企業的品牌效應,發展龍頭企業加農戶、基地加農戶、合作社加農戶等多種模式,發揮優質品牌影響力,帶動周邊農民和周邊地區發展壯大經濟實力。在國民經濟現代化體系中,農業現代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業通過多年的發展變革,現處于關鍵的轉型發展期,而農業機械化在這一關鍵期必將發揮其先進作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使農機裝備水平迅速提高。隨著農機數量的大幅增加農機從業人員的增多,農機戶、農機大戶勢必走聯合發展之路,建立農機合作組織,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逐步向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向多領域延伸勢在拓展。如今科學技術正在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向各領域不斷延伸,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裝備也將不斷有新的科學技術實施運用,如衛星定位、微機運用、遠程操控、科學測土配方施肥、農業用智能機器人或更多很難想象的科學技術必將走進農機的運用中,為農業生產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逐步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3農業機械發展的潛力

篇(2)

自達爾文進化論產生之后,大量相關的邊緣學科應運而生,如:進化認識論、社會生物主義思想、進化論生態學等等。這些廣義進化的思想在生物和社會兩個層面上對人類知識的許多疑問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對人類文化各方面造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但總的說來,進化論在建筑學領域還鮮有作為,這一方面可以歸咎于建筑學的學科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對它的忽視。關于廣義進化論,一個相對科學的定義是:“在達爾文進化論基礎上強化了評價系統的認識論。”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論核心是“變異”、“選擇”。相對來說,生物性選擇的過程涉及到的評價機制比較簡單,但廣義進化的評價判斷系統則復雜得多。也正因為如此,它可以在更廣的范圍用來分析社會進化、文化進化等,也可以在更微觀的范圍內研究認知思維的機制。有了這樣的基本認識,通過分析建筑學的廣義進化特征將有助于我們建立正確的工程認識觀。

一建筑學的“非”進化性脫胎于自然科學的進化論從它拓寬疆土的一開始就受到頑強“狙擊”,在藝術和宗教領域更是如此。的確,宗教排斥變異,藝術以變異求存,藝術領域不存在穩定的、明確的價值觀,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之間我們通常難斷優劣。藝術和宗教都顯現出某種“非”進化性,這是進化論介入建筑學的一個難點。然而,這其中又有所區別。宗教在它的體系成熟之后就保持著超常的恒定,而藝術在創新過程中不斷建構著自己的系統。因此,如果說宗教不具有進化性的話,對藝術我們就不應妄言了。更何況,建筑學兼備科學與藝術兩類學科的特點。“建筑學非進化性”還來源于“進化”與“進步”這兩種概念的混淆。“進步”概念源于亞里士多德,它斷言萬事萬物向著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級向高級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典型的“目的論”。由于它不能解釋創造力的來源,現代科學已拋棄了目的論。嚴謹的生物學者十分注意區分“進化”與“進步”概念的不同含義。這啟示我們,建筑上的每一次“變化”都昭示著新事物的出現,但這并不意味它更高級。比如說,我們很難說現代主義建筑就比古典主義建筑高級,只能說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適合于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們也很難說解構主義建筑思想比現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級,也只能說他更加適合于當代大眾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說在生物學上“進化”與“進步”的概念可能重疊的話,在建筑學上的進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進步的含義了。

二軟、硬結構模型對設計思維的啟示!模型的思想廣義進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針對的是機器工作的創造性問題,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圖模型”、“軟、硬結構模型”等理論模型的方法對許多自然或文化現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討。它希望這些以進化論為基礎的模型能代替以“符號主義”和“連接主義”為基礎的機器模型,從而創造人工智能,實現人機對話。這種研究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樹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對于建筑學這種帶有模糊判斷性質的學科來說,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僅使我們的分析過程更加直觀,還可以通過定量的數據得出更加明確的結論,并用以指導創造性的設計實踐工作。"軟、硬結構模型趙南元先生在《認知科學與廣義進化論》中提出的軟、硬結構理論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認知過程和社會科學中存在著“自舉”現象,即前一級的成果對后一級的成果有制約作用,它們是“自我表述系統”(圖!)。自我表述系統必須包括相互作用的軟、硬兩部分結構,其中,硬結構保證系統的存在,軟結構在硬結構支持下對硬結構進行建構,完成系統的自舉。使用這個概念可以對建筑設計思維過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師思維中存在著軟、硬結構。建筑師頭腦中的知識體系是硬結構,建筑師在學習或與外界時接觸得到的新思維可以視作軟結構。軟結構不斷產生新的設計思想,進而優化其知識結構。而硬結構在領會和捕捉新思想上至關重要。建筑師的成功與否視乎軟硬結構關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創作過程中,建筑師通過草圖表達思索的軌跡,當其從紛亂的線條中選擇出合適的線條時,就完成了一次創造過程。

其后,經歷過多次類似的過程,在建筑師的筆下產生出數種甚至許許多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選擇范圍大大縮小,直至最后確定針對特定過程給出的答案。建筑師在設計作品時,常常出于建筑師的職業心,反復勾畫,也就是為了給自己多幾種選擇,以便優化設計方案(圖")。我們在進行項目操作時使用的也是軟、硬作用機制。方案招投標或方案咨詢階段是項目操作的軟結構階段,經過評標,根據專家或業主綜合的價值判斷,決定某個方案或結合某幾個方案的過程就是項目設計的硬化過程。軟結構階段的思維活動帶有相當程度的發散性,在這個階段非理性的思維模式占主導地位,而后期的判斷決定過程則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因此,可以認為一個設計的好壞是由理性與非理性思維協同作用的結果(圖%)#"$。%關于評價評價即價值評判。《辭海》對評價的解釋為:“泛指衡量任務或事物的價值。”評價包括評價主體和評價客體兩個方面。在建筑設計中,主體指的是設計師、業主、城市管理部門等對設計有需要的人,而客體則指設計目標、策略和圖形成果等。設計過程本質上就是不斷進行評價的過程。評價在軟、硬結構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異”為任務的創造性活動中,正確完善的評價活動是“硬化”過程的推動力。因此,廣義進化理論的核心是其價值理論體系。

“進化離不開變異與選擇,而選擇離不開評價,如果沒有一個具有客觀性的價值理論體系,進化論向生物學領域以外進行推廣是缺乏理論基礎的。”廣義進化關于“負價值”的理論對我們的認知思維帶有宏觀的指導意義。在這里涉及到“復合地形圖模型”的概念。“地形圖”是生物與社會進化現象的一種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間和時間要素構成的四維體系。而“復合地形圖模型”則是大小兩個系統的地形圖的疊加。由于價值觀是向量而地形圖卻是非線性的超曲面,與地形圖下降梯度一致的價值觀,在超過臨界點之后必定成為“負價值”。而且,負價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強,系統越有“逃離”的危險,從而使系統崩潰。例如,從生存競爭的角度出發的價值觀是“生育人口”,但是超過一定數量,也會造成人類的生存危機。因此這時“生育人口”就成了“負價值”。在建筑上,思維評價中的負價值主要是由評價主體之間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設計師、業主或其他相關人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制約性,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一個好的價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價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義,任何一方的獨斷專行都會導致設計的失敗。因此,設計師作為協調性的評判主體應發揮主動性。

三建筑現象的廣義進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間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構成:橋、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動方式、尺度。現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動方式”和“尺度”這三種因素已發生了變化,因此現在我們不可能再期望簡單地通過開河和架橋來獲得什么“水鄉風情”。同樣的情形體現在“嶺南騎樓街”模式的演變中。人的活動和合適的尺度感是近代騎樓街空間形態的模式語言。在當代城市中心區的改造建設中,我們采取的常常是一種錯誤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寬道路、建沿街高層建筑。為了給大拆大建、破壞文脈尋找出路,騎樓文化被表達為沿街底層(或二層)架空的非連續走廊。事實上,我們很難在失去尺度的騎樓和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前找到城市的歷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傳統的審美律在很多情況下已不再適用了,社會生活環境賦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選擇壓力。超級秘書網

正如德國建筑評論家威廉•克勞澤爾在論述建筑與環境的關聯時給我們的忠告:“建筑師傾向于根據視覺規則理論來組織環境……由于它賴以存在的假設條件已經改變,傳統的視覺規則理論已不再真實可靠,曾經在建筑形體中建立起來的視覺和諧模式將不再重現。”在新的社會環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環境層面的綜合體系”的新理論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這里,筆者是從建筑與環境的關系方面闡明建筑文化觀念的演進機制的。建筑學的發展軌跡是非線性的。用完形心理學對建風格的研究強烈地表明了這一點。古典建筑以構件精細取勝,忽略虛實、陰影等完形因素;現代建筑則從整體完形出發,忽略門、窗、柱等細部的表現。當代的解構建筑學說則將整體完形打散,后現代建筑則將細部裝飾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現。從“古典建筑”到“現代建筑”再到“后現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現出跳躍發展的趨勢,而且帶有明顯的“返祖”現象,這是建筑文化的廣義進化特性。四建筑學引入廣義進化思想的意義廣義進化主要的目標是“研究人腦的認識與思維過程,對于認知過程給出機械論的解釋,也就是研究認知和思維的機制,使其有可能在機器上實現”。達爾文進化論揭示出自然進化過程的創造性。

篇(3)

【關鍵詞】原子論;原子分子論;比較

一.時代背景比較

19世紀化學發展迅速,法國哲學家伽桑狄受古希臘原子學說的影響,強調原子的大小和形狀的原子論及機械哲學。波義耳有機械論宇宙觀,認為物質和運動是宇宙的基本質料。通過大量化學實驗,他深信萬物是復雜的,不能用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或醫藥化學家的“三元素”全部概括,自然界一定存在許多元素,結合生成各種復雜的物質,通過適當的分解方法,最后都變成元素。波義耳明確闡述科學的元素概念,雖有局限性,但與之前元素說完全區別開來,一掃化學研究中的神秘主義,為近代化學的發展指明方向。波義耳指出,實驗和觀察方法是形成科學思維的基礎,化學應當闡明化學過程和物質結構,必須依靠實驗來確定基本規律,他把嚴密的實驗引入化學研究,使化學成為一門實驗科學打下基礎。隨后拉瓦錫確定了質量守恒定律,使化學從定性研究方法和觀點向定量研究發展。化學家們以弄清物質的組成及化學變化中反應物生成物之間量的關系為目的,將化學與數學方法結合,由此建立了一系列基本的化學定律,如當量定律、定比定律等。進一步揭示這些定律之間的內在聯系。約翰.道爾頓研究的最值一提的是關于氣體方面研究所得到的理論以及引發的一系列關于原子的理論。做氣體實驗時遇到了難以用當時已有的理論或者規律解決的問題。首先采用物理方法解釋,解釋不了混合氣體研究內容呈現的規律和結論。其次運用古代原子論也無法解釋。在大量實驗事實基礎上,大膽地猜想并且提出了轟動全世界的“道爾頓原子論”,震撼整個化學界,給化學界開創了新紀元,至今被奉為經典。隨著科學家們研究工作的開展,道爾頓原子論的缺陷日漸凸顯,傳播越發困難。蓋呂薩克由實驗事實及反復驗證提出氣體實驗定律,它的準確性更加說明道爾頓原子論的不足。道爾頓不肯承認蓋呂薩克的說法。兩種理論出現矛盾。阿伏加德羅將兩者理論結合起來稍加發展提出屬于自己的新理論--分子論。它的傳播由于理論的不夠精確性同樣受到阻礙,同時仍然有很多頑固派科學家受舊的理論的束縛,支持道爾頓理論。后來康尼查羅對原子論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獨辟蹊徑地研究化學史來論證原子- 分子論,體現了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更加準確和有說服力。畢竟頑固派勢力強大,傳播受阻,當時的科學技術也無法證明其準確性。在新一代科學家努力下,原子-分子論才為人接受。繼而才發展到現代原子-分子理論。

二.研究方法的比較

道爾頓揚棄以古希臘科學家德謨克利特為代表的古代原子論研究氣體物理性質和氣象研究時大膽假設出原子論內容。曾假定各種物質包括氣體在內都是由同樣大小的微粒構成。進而研究空氣的組成、性質和混合氣體的擴散與壓力。為了解開混合氣體的組成和性質之謎,道爾頓日益重視氣體和混合氣體的研究,得出結論:各地大氣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水蒸氣四種主要成分的無數微粒或終極質點混合而成。而氣體的混合是因為相同微粒之間產生排斥擴散。“混合氣體的總的壓力等于各組分氣體在同樣條件下各自占有某容器時的壓力的總的加和”的氣體分壓定律。某種氣體在容器里存在的狀態與其他氣體的存在無關。若用氣體具有微粒的結構去解釋很簡單,由此推論出物質的微粒結構即終極質點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由于太小把顯微鏡改進后也未必能看見。他選擇古希臘哲學中的“原子”來稱呼這種微粒。空氣就是由不同種類、不同重量的原子混合構成的,確認原子的客觀存在。而如果原子確實存在,那么根據原子理論來解釋物質的基本性質和各種規律,就需要把對原子的認識從定性上升到定量的階段。道爾頓的首篇化學論文《關于構成大氣的幾種氣體或彈性流體的比例的實驗研究》從氧和亞硝氣(即氧化氮)的結合去探討原子之間是怎樣相互去化合的,并從中發現這幾種原子間的化學結合存在著某種量的關系。道爾頓在分析甲烷和乙烯兩種不同氣體的組成時,發現它們都含有碳、氫這兩種元素,在這兩種氣體中,當含炭量相同時,甲烷中的含氫量恰好是乙烯中含氫量的2倍。類似的情況普遍存在:甲乙兩種元素能夠相互化合且生成不同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中,實驗表明跟一定重量的甲元素相化合的乙元素的質量互成簡單的整數比。于是,發現倍比定律。從原子的觀點來看,某元素不僅可以和另一元素的一個原子進行化合,也可以和兩個或三個原子化合。得到的結果與一定質量的某元素相互化合的另一元素的質量就必然成簡單的整數比:1:2、1:3或2:3等。在原子觀點的啟迪下,道爾頓發現并解釋了倍比定律,同時倍比定律的發現又成為他確立原子論的重要奠基石。道爾頓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原子論觀點和驗證氣象研究方面特別是大氣性質方面的成果得出的結論:“不同元素的原子重量和大小是不一樣的”。他聯想到了倍比定律及德國化學家里希特的當量定律,既然原子按一定的簡單比例關系相互化合,若對一些復雜的化合物進行分析,把其中最輕的元素的重量百分數同其他的元素的重量百分數進行比較,就可得出一種元素的原子相對于最輕元素的原子的重量倍數,從物質的相對重量,推出物質的原子的相對重量即我們現在所說的相對原子質量。盡管由于他對一些復雜原子(分子)的錯誤認識及當時條件的限制,他測定的原子量誤差很大,但人們對物質結構的一個基本層次——原子的的認識真正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了。受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他的理論偏于理論性,無法用科學儀器檢測來驗證其準確性。但道爾頓原子論關于原子的描述和原子量的計算工作是項意義深遠的具有開創性的工作,第一次把純屬猜測的原子概念變成一種具有一定質量的、可以由實驗來測定的物質實體。1808年,法國化學家蓋- 呂薩克通過多次實驗結果及幾番論證發現并提出氣體實驗定律,即“ 各種氣體在相互起化學作用時常以簡單的體積比相結合”。在此同時還發現:不但氣體間的化合反應是以簡單體積比的關系相作用,而且在化合后,氣體體積的改變與發生反應的氣體體積間也有明了的關系。由此他大膽地提出推論:“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不同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原子”。這個推論表面上似乎是支持道爾頓的原子論,實際上卻把道爾頓原子論推向了新的困境。阿伏加德羅在道爾頓基礎上結合蓋-呂薩克的理論假說提出了新的學說分子論,也由于理論的局限性遇到極大的困境。1811年,他發現阿伏伽德羅定律,即在標準狀態下(0℃,1個標準大氣壓,通常是1.01325×10^5Pa),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氣體分子,與氣體內部化學組成和物理性質無關。它對化學的發展特別是原子質量的測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此后,又發現阿伏伽德羅常數,即1mol任何物質的分子數都約為6.023×10^23個分子。當時沒有引起化學家們注意,以致在原子與分子、原子質量與分子質量的概念上繼續混亂了近50年。直到他死后2年,科學家康尼查羅指出他應用了阿伏伽德羅理論可怡解決當時化學中的很多問題。在1860年在卡爾斯魯厄重新宣讀了阿伏伽德羅的論文,之后阿伏伽德羅的理論才被許多化學家所接受。在1871年,V.邁爾應用阿伏伽德羅的理論從理論上成功地解釋了蒸氣密度的特性問題。后來康尼查羅是通過研究化學史來論證原子- 分子理論的。解決了道爾頓原子論無法說明的領域。也將原子論發展到原子-分子理論。沖破了阿伏伽德羅理論的困境。但他也始終是把原子分子理論的微觀起點停留在了原子層面,沒能更推進一步。隨著科技的發展,原子結構模型猜想也不斷地演變:1904年湯姆生提出原子模型“葡萄干面包式”,1906年-1908年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得出類似太陽系的原子模型,1913年玻爾提出了模型原子外電子做圓周運動,1924年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提出光粒二相性再由薛定諤等人一起提出和發展量子力學模型,其中倫琴射線的發現,α粒子衍射法的運用,原子研究進入了更加微觀的結構,質子,中子,電子相繼發現。海森堡,海特勒,倫敦等科學家也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又一原子論新紀元在化學史上拉開帷幕。

三.具體內容的比較

道爾頓原子論: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即原子組成,原子在所有化學變化中不可以再分,并且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質。2.同一種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質量、性質都是完全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質量和性質也是各不相同的,原子的質量是每一種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3.不同的元素在化合時,原子之間以簡單整數比的方式結合。被后人發現存在缺陷性,譬如說原子可以再分,分為質子,中子,電子等,同一種元素的原子有的性質不一樣,如C-12有同素異形體金剛石,石墨而C-13則應用在同位素示蹤,跟蹤化學反應等運用在不同的領域。阿伏加德羅在結合道爾頓和蓋呂薩克的理論基礎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假說,而原子-分子論的代表康尼查羅在阿伏加德羅假說的基礎上,重申求物質分子量的一個實用的方法--蒸氣密度法。他在原子學說的基礎上,突破性地提出了從分子量求原子量的方法,后被稱為康尼查羅法。他指出某些金屬和非金屬的分子量是不可能求得的,道明阿伏加德羅假說與杜隆- 培蒂定律的聯系,還指出原子量和當量的區別和聯系。康尼查羅論證了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同一性。確立了書寫化學式的具體原則。可謂是將原子論細化到具體。更加準確也更加實用,被更多的人們所接受,繼而傳播到全世界。康尼查羅對化學發展做出的貢獻遠不止在原子論上,是多方面的涉及。如今科技日新月異,從原子核電子的發現到現今夸克等更小為力的發現都是現代原子-分子論的集體發展。而道爾頓原子論與現代原子分子理論的關系凸顯,道爾頓原子論是大基礎,后者是順科學傳播受阻而發展起來的。所以道爾頓原子論和現代原子分子論兩者是密切關聯,發展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哲學關系。

四.真理性及缺陷性比較

道爾頓原子論是建立在拉瓦錫單質論基礎上,在已發現氧、氫、氮等實際存在的原子之后提出的。在此之前還沒有確立科學的單質論,只認識到空氣原子,水原子等非實際存在原子,而道爾頓的原子論是直接結合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等實驗法則而產生的,導入定量描述的原子量概念,是原子觀念和實驗事實的結合,是科學的原子論學說。道爾頓的原子論在理論上解釋了一些化學基本定律和化學實驗事實,揭示了質量守恒定律、當量定律、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的內在聯系,使化學由定性描述發展到了定量描述,使它成為可驗證的學說。道爾頓的原子論揭示了質量是化學元素基本特征的思想,是不自覺地運用量轉化為質的規律,而后導致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各種化學現象、化學元素以及化學定律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這種聯系為原子論所揭示,對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形而上學的自然觀又是一次有力的沖擊,因而原子論的建立不僅在科學上,而且在哲學上也具有重大意義。道爾頓原子論是在化學史上繼往開來的嶄新一頁。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成為當時化學家們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理論。首先用它清晰地解釋了當時正被運用的定比定律、當量定律。同時這一理論使眾多的化學現象得到了統一的解釋。特別是原子量的引入,原子質量是化學元素基本特征的思想,引導著化學家把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結合起來,把化學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從此化學脫去了思辨哲學的外衣,而成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學科。事實證明,如果沒有原子論,化學仍將仍舊是一堆雜論無章的觀察材料和實驗的配料記錄。道爾頓的原子論使人們沖破長期束縛思想的經院哲學、機械論哲學,不僅把化學引上科學之路,而且由搜集、記錄材料為特征的經驗描述階段逐步過渡到整理材料、找出材料間內在聯系的理論概括階段,它為化學開辟了新時代。革命導師恩格斯評價說,“在化學中,特別感謝道爾頓發現了原子論,已達到的各種結果都具有了秩序和相對的可靠性,已經能夠有系統地,差不多是有計劃地向還沒有被征服的領域進攻,可以和計劃周密地圍攻一個堡壘相比。”至今科學家們受到道爾頓原子論的啟發也很大。而原子-分子論是在它上面發展起來的也作出了巨大貢獻,彌補了道爾頓原子論的缺陷,是繼承和發揚道爾頓原子論,意義深刻。目前仍然在快速發展之中。“夸克”的發現意味著原子論面對更多新的挑戰。未來原子論的發展亟待當今科學家去思考與探究。歷史的車輪永遠會往前滾去,發展是必然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張家治:《化學史教程》,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盛根玉:《現代化學進展》,上海師大人文學院,《上海師大學報》

[3]王峰,《道爾頓與近代化學原子論》,武大人文學院,《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3.3

篇(4)

論文摘要 在人類所利用的能源當中,電能是最清潔最方便的;電氣傳動無疑有著很大的意義,隨著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自動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電氣傳動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本文在對大量國內外文獻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和論述了我國在電力電子和電力傳動系統領域的研究現狀。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電力電子技術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電力電子器件(功率半導體)設備,轉換器拓撲結構,控制和電力電子應用,實現電力和磁場的能量轉換、控制、傳輸和存儲,以便實現合理和有效使用的各種形式的能源,高品質的人力的電力和磁場的能量。

1 電力電子的研究方向

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電力電子的研究范圍與研究內容主要包括:1)電力電子元器件及功率集成電路;2)電力電子變換器技術的研究主要包括新的或電力能源的節約和新能源電力電子,軍事和空間應用等作為特殊的電力電子轉換器技術的智能電力電子變換器技術,控制電力電子系統和計算機仿真建模;3)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其研究內容包括超高功率轉換器,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發電,鋼鐵,冶金,電力,電力牽引,船舶推進應用,電力電子系統的信息化和網絡;電力電子系統的故障分析和可靠性;復雜的電力電子系統的穩定性和適應性;4)電力電子系統集成,其研究內容包括標準化電力電子模塊;單芯片和多芯片系統設計,集成電力電子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 我國電力電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主要問題是:中國的電力電子產品和設備目前生產的大部分是也主要是晶閘管,雖然它可以創造一些高科技電子產品和電氣設備,但他們都使用電力電子外國生產設備和多組分組裝集成的制造方法,尤其是先進的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全部依賴進口,而許多關系到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軟件,硬件和關鍵設備,我國的外資控制和封鎖。特別是在關系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更多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差距的關鍵領域,這種情況正在迅速變化的挑戰和我們的道德律令。

在過去,雖然我國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先后引進了國外先進技術,已開始注意到國內突出的問題,從表面上看,雖然對引進技術的絕大多數可以在幾年后達到國產化率70%的要求,但只要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并最終拒絕外國公司轉讓技術和關鍵部件,都涉及到高科技的電力電子技術和動力傳動產品在核心技術。

目前國外和問題的主要區別是:電力電子器件的全面控制,不能制造國內制造的高功率轉換器,低技術,設備可靠性差,電力電子數字控制技術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應用程序的控制技術和系統控制軟件的水平較低;缺乏經驗的重大項目等。高性能高功率轉換器設備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

3 電力傳動系統的發展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電力傳動系統的研究主要圍繞交流轉動系統展開,隨著交流電動機調速理論的突破和調速裝置(主要是變頻器)性能的完善,電動機的調速從直流發電機-電動機組調速、晶閘管可控整流器,直流調壓調速逐步發展到交流電動機變頻調速。交流傳動系統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和一些關鍵性技術的突破性進展有關。它們是功率半導體器件(包括半控型和全控型)的制造技術、基于電力電子電路的電力變換技術、交流電動機控制技術以及微型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的全數字化控制技術。為了進一步提高交流傳動系統的性能,國內有關研究工作正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輸入電流為正弦和四象限運行開辟了新的途徑

高性能交流驅動系統電壓型PWM逆變器中的應用日益廣泛,PWM技術的研究更深入。 PWM功率半導體器件采用高頻開啟和關閉,成為一個在一定寬度的電壓脈沖序列法律的變化,為了實現頻率,變壓器,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諧波的直流電壓。 PWM技術可分為三類:正弦PWM,優化PWM及隨機PWM。正弦PWM的電壓,電流和磁通正弦PWM計劃的目標包括。正弦PWM普遍提高功率器件的開關頻率將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表現,在中小功率交流驅動系統等被廣泛使用。但為大容量的電源轉換設備,高開關頻率將導致大的開關損失,以及高功率設備,如GTO的開關頻率仍不做的非常高的在這種情況下,在最佳的PWM技術只是滿足的需求該設備。

2)應用矢量控制技術、直接轉矩控制技術及現代控制理論

交流電機交流驅動系統是一個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時變控制對象,變頻調速控制,電機控制的穩定狀態方程的研究動態控制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的特點。 70年代初提出研究交流電機的控制過程的動態,不僅要控制每個變量的振幅,而控制的階段,為了實現交流電機磁通和轉矩的解耦矢量變換方法,促使高性能交流驅動系統逐漸向實際使用。高動態性能的電流矢量控制變頻器已成功應用于軋機主傳動,電力牽引系統和數控機床。此外,為了解決系統的復雜性和控制精度之間的矛盾,但也提出一個新的控制方法,如直接轉矩控制,方向控制電壓,特別是與微處理器控制技術,現代控制理論在各種控制方法也得到了應用,如二次型性能指標最優控制和雙位模擬調節器控制,可以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滑(滑模)變結構控制可以提高系統的魯棒性,狀態觀測器和卡爾曼濾波器可以得到狀態信息不能測量,自適應控制能夠全面提高系統的性能。此外,智能控制技術,如模糊控制,神經網絡控制,也開始在交流變頻調速驅動系統用于提高控制精度和魯棒性。

3)廣泛應用微電子技術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數字式控制處理芯片的運算能力和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這使得全數字化控制系統取代以前的模擬器件控制系統成為可能。目前適于交流傳動系統的微處理器有單片機、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其中,高性能的計算機結構形式采用超高速緩沖儲存器、多總線結構、流水線結構和多處理器結構等。核心控制算法的實時完成、功率器件驅動信號的產生以及系統的監控、保護功能都可以通過微處理器實現,為交流傳動系統的控制提供很大的靈活性,且控制器的硬件電路標準化程度高,成本低,使得微處理器組成的全數字化控制系統達到了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4 結論

雖然我國電力電子與電力系統傳動系統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許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關鍵部件還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還沒有打破。

參考文獻

篇(5)

【論文關鍵詞】生態文學批評;人類中心主義;基督教;科學技術

二十世紀后半期以來,人類面臨著空前的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如果危機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不遠的將來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種群將有可能從地球上消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全新的文學批評理論:生態批評應運而生。生態批評的主要訴求是重審人類文化,揭示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態思想家沃斯特明確指出:“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起因不在生態系統本身,而在于我們的文化系統。要度過這一危機,必須盡可能清楚地理解我們的文化對自然的影響。”生態批評以當代生態整體主義哲學為思想基礎,從跨學科、跨文化的視角探討文學、文化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雄辯地揭示了生態危機本質上是人類文化的危機。反對簡單地將生態問題還原成經濟問題或技術問題。要從根源上解決生態危機,僅靠自然科學技術或經濟手段遠遠不夠,必須有人文社會科學的積極廣泛的參與和引導。要解決生態危機,必須走出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打破基于二元論、機械論的傳統學科的界限,從跨學科、跨文化的視角探尋解決生態危機的對策。

生態批評家們達成的一個共識是:生態危機的思想文化根源是根植于西方文明中的人類中心主義。因為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人類中心主義,所以要想徹底解決生態危機,必須多視角、深層次地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各種表現形式進行分析和批判。

一、基督教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是一種以人為宇宙中心的觀點,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物,是一切價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內在價值而只是工具價值。因此,人類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人類中心主義將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關懷范圍之外。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整體主義和生命倫理相對立。

西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督教是人類中心主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科學史家林恩·懷特是第一位抨擊基督教的生態思想家。1967年,他發表了頗具影響的文章《我們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懷特認為,猶太一基督教的人類中心主義是生態危機的文化根源,它構成了我們一切信念和價值觀的基礎,指導著我們的科學技術,賦予人類為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奪、統治自然的神圣權利。首先,從教義上看,基督教把人看成是上帝創造的最高產物,是自然的絕對主人,對人來說任何存在物都是為他安排,歸他統治的。在《圣經·創世紀》中,上帝造人時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讓他們管理海中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的所有動物及地球上的每一個爬行動物。”這段話暗示了人的超自然性。人通過命名所有的動物而確立了對他們的統治。其他生物除為滿足人類的目的外沒有任何價值。其次,基督教通過摧毀其他宗教的萬物有靈論,通過自然的祛神化手段,實現了人類把自然視作沒有生命、沒有情感的物質而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奪的目的。人類曾經懷著敬畏之情看待自然,但這種感情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基督教禁止將自然賦予神性,摧毀了古代宗教的萬物有靈論。從此,人類剝削自然的禁令也隨之消失了。自然被祛神秘化為以后的科學世界觀奠定了基礎,科學世界觀將自然看作是非神秘性的、消極的,適宜于被人操縱、控制的。可以說,科學技術主宰自然的思想基礎就是基督教的祛神化的自然觀。

在歐洲的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期間,基督教統治自然的思想影響深遠,主宰著歐洲與美洲的歷史、文化、藝術及科技等方面。人類中心主義,人的優越性,人對自然的征服與統治是最常見的主題。在歐洲,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活動的目標是征服自然。在這種背景下,西方現代科技開始壯大。培根的名言“knowledgeispower”,翻譯成“知識就是權力”似乎更貼切,其實質是,科學為人類統治自然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和至高無上的權力。基督教人類中心主義思想也深深地影響了成為現代科學基礎的笛卡爾哲學。笛卡爾哲學認為,人與其他存在物的區別在于人具有理性和語言能力,人的優越性證明人統治自然的合理性;動物由于缺乏這些品質,只能被看作是自動機器,只有人兼有物質的肉身和理智。笛卡爾凸顯人與自然的區別、人對自然的優越,與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相吻合,其目的是為人對自然的統治提供哲學思想上的依據。在其文章中,懷特還提出了僅靠科學技術解決生態危機的片面性。

西方現代科學源于基督教,其目的是強化人對自然的統治,因此,現代科技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惡化,相反,賦予了人類主宰自然的無窮力量。懷特指出了解決問題的兩個辦法。一個是跳出基督教的圈子,從其他宗教尋找生態智慧,另一個是挖掘基督教的生態資源,綠化基督教。人類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人必須從主宰地位退出,賦予萬物主體性,用包括人在內的萬物平等的觀念代替人對自然的統治的人類中心思想。

二、科學技術——社會危機與生態危機的根源

文藝復興,特別是啟蒙運動以來,在張揚人性、提倡理性的人文主義的影響和推動下,科學技術獲得了崇高的地位。反宗教和倡理性的革新進程,賦予科學以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大意義。對很多人來說,科學是現代的宗教,是永遠正確的,永不犯錯的。但事實是當代科技不僅成為統治自然的工具,而且也變成統治人和社會的工具。科技的發展不僅引發了嚴重的生態危機,也造成了嚴重的人文危機和社會危機。主要表現在技術導致自然異化,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人性異化,人與人的關系的異化,從而導致整體生態系統的崩潰。

生態批評家指出:科學不僅加劇了人與自然的疏離,導致生態危機,而且成為統治人、壓迫人的工具,造成人與人關系的異化,人與社會的異化。這一切都歸因于現代技術的四個特征:技術的齊一化;效率的追求;非人化和技術失控。首先,技術的齊一化,即現代化大生產制造標準化產品,均質化的民族文化,單一二的工業化使得個性喪失,地區差異消失。其次,對效率的追求使得人的價值被忽視,數量替代質的東西。人成為機器的奴隸。另外,技術社會的關系是專業化和功能化,真正的人際關系受到威脅。技術創造各種方法操縱人,人被客體化,人成為物體。最可怕的是技術的失控。當各種技術形成一個復雜、交錯的網絡時,它們仿佛有了生命,成為人類無法控制的力量。技術最終控制了人與自然,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和人文危機。

科學技術造成了人與自然的進一步疏離。由于現代工業的發達,宗教的衰落,人的自然觀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人類依靠技術的力量在遠離自然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人的靈魂似乎達到獨立自主的境界,導致人與自然的疏離日益加強,人與自然成為了相互對立的主客體。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變得更加傲慢,認為自己是萬能的,凌駕于自然之上,從而忽視了自然之根。但是當人類認為自己已經征服自然,成為大地的主人時,自然卻對人類進行了無言的懲罰,生態危機出現了。自稱靈魂超越自然的人類,其肉體卻不能脫離自然,所以人的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人與自然再次發生沖突。

篇(6)

[關鍵詞]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機制;普遍語法規則;認知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139(2011)03-0175-5

一、心理語言學發展過程的三個階段

(一)行為主義心理學對心理語言學的影響

心理語言學起源于行為主義心理學,20世紀初期許多像B.Skinner這樣的語言學家借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心理語言現象。他們認為言語行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為一樣,也是對刺激的反應。語言的學習是一種對環境的適應。人們通過刺激、反應、鞏固的方式來掌握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被解釋為一種被動的接受,學習者通過一遍一遍機械的重復行為來使得一種知識或語言被強化和鞏固。語言被理解成一種習慣,反復刺激成為習慣形成的必要條件。當時的行為主義者也被稱為機械論者。機械論者否認語言學習中的心理因素,強調學習僅僅是一種訓練。雖然后來C.E.Osgood提出學習遷移模型,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指出它廣泛的存在于知識、技能、態度、行為規范當中,但也只是膚淺的理解和解釋了心理環境和認識發展對于學習語言的影響。

(二)轉換生成語法對心理語言學研究的推動

五十年代后期,以Chomsky的生成轉換語法盛行以后,對于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漸漸轉向了認知領域。喬姆斯基認為人類語言具有共同的深層語法結構,即各種語種底層的普遍規則,例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的區分等。Chomsky認為人類的語言是一個整體,人類先天具有掌握語言的能力即語言習得機制:兒童能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較為準確的掌握母語。Chomsky站在自己的生成轉換語言理論基礎上進一步解釋了人類使用語言時的心理過程。

(三)認知心理學對心理語言學的影響

到了20世紀80年代,心理語言學研究更多受到認知科學、認知心理學和人工智能等學科的影響。心理語言學工作的主題越來越多地涉及到計算機科學、哲學、神經科學以及其他相鄰學科。語言理論、語法規則、語言分析再度受到重視。句法結構在言語處理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人們的興趣,因為人工智能首先需要對人的智能有透徹的了解,并對語言作形式化的處理后,計算機科學家才能實現智能型的人機對話。在言語聽辨研究方面,根據神經網絡特點提出的新的連接主義模型,從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結點之間的平行互動,擴展激活作用等方面解釋連續性語音聽辨,心理詞匯和詞匯檢索等語言理解過程及其神經心理基礎,把心理語言學研究導向縱深發展。心理語言學對語言與思維之關系的探索,進一步深化了對語言本質的認識。

二、兒童的語言習得機制和語法的普遍規律

行為主義者對于解釋語言學習時只是強調外部世界的事件(即教)如何使得個體行為產生改變(即學)。這種觀點在60年代受到了激烈抨擊,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的Noam chomsky。chomsky認為研究人類語言應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研究人類語言的能力,二是研究人類語言的應用。而人類的語言能力雖然受到某些規律支配但它卻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被稱為“語言習得機制”,它使得兒童能夠在相對貧乏的認知能力基礎上以較快的速度精確掌握一門語言。相對于成人健全的認知能力以及對學習的集中精力,兒童掌握母語時的準確和迅速讓人驚訝。喬姆斯基稱這種能力為先天能力,在遺傳學領域兒童在學習任何語言前就已經掌握了一切語法的普遍規律或者說是底層結構。換而言之語言能力是人類的一種固定屬性。

但是喬姆斯基的語言習得機制(LAD)和普遍語法結構并不是每一個語言學家都認同的觀點。部分語言學家認為在處理兒童母語習得和成人第二外語學習的差異時,語言習得機制理論衰退的很快。多數心理語言學家認為普遍語法轉變成個體語法的認識發展規律是有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小孩說話的發展過程與其身體發育過程是一致的,大體上都是在一歲半到六歲之間,過了這個“臨界期”,再學話就有困難了。在此期間,小孩的語言習得主要靠模仿。但心理學研究表示,小孩所能模仿的只是那些他已經具備語法能力的句子。至于那些超過他能力的句子(如兩三個定語從句的主從符合句),盡管他能聽懂但也模仿不出來。但是隨著認識的發展,當他漸漸掌握這種句法的特點時,通過模仿他便能夠熟練的掌握這種句式了。

成人與兒童的區別或許在于,成人已經相當熟練的掌握了一種句法結構。當要求他再去學習和熟練掌握另一種句法結構時,便可能會產生認識上的沖突,可能會從心理和生理上本能的排斥思維去構建另一套語言體系。

三、母語習得與外語學習的認知異同

兒童與成人在認知事物和處理信息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眾所周知成人的認知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要強于兒童,但成人在學習第二語的表現卻比兒童母語學習要困難的多。這種認知差異形成了一個明顯的悖論,研究這個現象需要從不同方面人手。首先兒童母語習得可從多方面考察:a.普遍語法規則的作用。b.語言習得和認知過程的同步性。c.語言輸入及感情過濾等方面。

Chomsky的弟子R.Jackendoff在堅持生成語言學的基本精神和操作方法的基礎上,獨立發展了一套以空間概念和認知為基礎的語法學派即“概念語義學”(conceptual semantics)。Jackendoff注重強調詞匯一語SL--概念一認知之間的關系。大腦處理可投射的語言信息必須與上面各類信息保持一致,同時也受它們的限制。Jaekendoff稱之為認識限制(conceptual semantics)。在普遍語法轉換成為個別語法的過程中jackendoff認為語義的概念必須反映四個方面的內容:a.反映人類組織概念的本源性特征即概念結構必須與事物映射在大腦中的認知結構相同。b.概念結構必須是最本源的認知結構,不能在被細化。c.概念必須反映詞語的選擇限制。d.必須能分化句法結構歧義。

兒童語言習得與基本認知能力共同發展,母語學習被看作映射人大腦的一種基本能力。隨著認識的完善兒童天生的習得機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開始退化。可能在成人開始學習第二語言時,伴隨學習的認識功能已經淡化,學習外語成為一種單純的記憶和模仿過程從而加大了掌握外語的困難,延長了學習外語的時間。

中介語的產生:

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語假說(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論文《中介語》中提出的中介語假說,試圖探索第二語言習得者在習得過程中的語言系統和習得規律的假說。中介語假設的前提是在基于一種語言為基礎的認識上去學習第二語言。

中介語假設提出第二語言學習的中間狀態,并歸納出導致中間狀態的五中過程:母語遷移(1anguage transfer)、對目的語言規則的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訓練遷移(transfer due to effects of teaching)、學習策略(1earningstrategies)、交際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對比分析相關原因:由于語言屬于行為范疇,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是學習者培養一套新的行為習慣的過程。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原有習慣會產生遷移作用。如果是負遷移,則對學習產生干擾。這種干擾又分兩種:a.阻礙性干擾,指的是目的語言中需要學習的一語言是原來語言中所沒有的。b.遷移性干擾,是指母語的語法和規則對于目的語言學習時產生的誤導和錯誤。學習這者習慣用母語的語法規則去強行套用在其他語言上。

另外中介語的產生過程也伴隨惰性和心理干擾因素:由于學習者對于目的語言沒能完全掌握,在需要表達某些超過他現有的語言知識或技能所能表達的內容時,就不得不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語言或非語言手段進行交際。這些手段也叫學習者的交際策略。交際策略的采用也是學習者中介語系統形成的原因之一。像回避(avoidance)和換說法(paraphrase)這兩種外語初學者經常采用的交際策略,它們對學習者中介語系統的形成是有較大的影響的。例如,英語初學者在想表達“Ilost my way”這一意思時,因想不起或不知道way這個單詞,他便會回避該詞,而代之以Aroad,說出“Ilost my road”這一用詞不當的句子;又如學習者在不會“It's against the law to park here”這個表達式時,若需表達相同意思時,就會換說成不合語法的“This p1ace,cannot park”。

四、現代外語教學的方式轉變

(一)B.L.Whorf的語言思維

考慮到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在第二語言的教學方式就必須發生轉變。對第二語言的教學轉變按照whorf的認識發展論的規律,在兒童第一次語言習得過程中語義與意識就已經進行了一次同步協調。要建立成熟、精確的第二語言系統就需要構造語言與意識的第二次結合。按照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規則,普遍語法的核心原則和參數是相同的,但是誘發習得的環境因素和對于世界的迫切的認知需求已經相對穩定和退化。B.L.Whorf提出“語言和思維相互聯系的假設”一個人所講的某種語言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語言的共性也就是思維的共性。Jackendoff的概念語義學中強調人類的認知基礎是人類特有的空間概念,具體而言空間概念可以由視覺、聽覺、嗅覺和非語言因素(如手勢語)處理。語言學習應該符合認知過程的發展,J.Piaget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內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過程。他認為兒童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構建起了關于外部的知識,從而使得自身的認知結構得到了發展。認識通過語義概念構成最基本的概念元,概念元通過句法結構和語音系統表征為人類的語言。

(二)語言習得機制的退化與交流的需要

按照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其核心參數和原則在人類范圍內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那么誘導個別語言生成的因素自然成為語言環境、語言材料和交流的動機。現代國內外語教學普遍存在語言環境和交流動機的不足。語言交流的缺失,造成TJ.Piaget的“發生認識”的缺失。并不具備真正語言系統的特質即語言的交流、語言的創造能力、以及Whorl的文化語言的概念。現代語言教學強調一種“浸入”式語言教學,即營造出一種完全仿真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盡量的運用自身的認知能力去掌握一門語言。因此對于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就是對這種講這種語言民族的心理認識的再認識。認識始終伴隨著語言的學習,人類認識具有無窮性,因此人類的心理表征(語言)也具有無窮性,這就是語言創造性的基礎。語言作為一個整體,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沒有。Sapir-Whor假設雖然偏激,但對于現代外語教學也具有啟示意義。

(三)語言系統的開放性

Chomsky認為語言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創新”。新創造的句子在理論上應該是無限多的,事實上很少有人會在現實生活中反復使用完全相同的句子。當語言學家觀察兒童學習母語是發現,盡管兒童掌握的句子有限,小孩也不會始終重復相同的語言,而是總結規律創造性的使用各種句子。“創造性”成為語言的本質屬性,現代認識論認為語言與思維的關系是動態的平衡。思維投射語言,語言反映思維。鑒于思維的無限性,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語言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即創造力。創造性從一個方面加深了語言體系的廣度和深度,為掌握一門語言增設了難度。但從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語言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現代語言教學應該努力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正面的感情過濾,為自主循環提供條件。

(四)Stephen Krashen輸入假設模式

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強調“輸入”在二語學習中的重要性,Chomsky雖然提出了普遍原則的先天論,但并沒有明確提到普遍原則與二語學習的一般關系。Krashen從輸入假設理論人手強調在輸入過程中對輸入材料和輸入對像進行控制,從而最大程度的啟動接受者在二語學習得過程的“自然”習得能力。

Krashen的輸入假設模式中“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探討了開啟“二語習得”的必要條件。“可理解輸入”是指為學習者提供的輸入信息應該略微超過一點學習者現有水平,用i+1來表示。i表示現有習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過的部分。輸入假設提出了第二語言習得發生的必要條件,即“i+1”。可理解輸入從外部環境來說明第二語言習得是如何發生的及其發生的條件。此外輸入假設理論也討論了教學中二語習得的五個方面。(1.語言習得假說;2.自然順序假說;3.監控假說;4.情感過濾假說;5.語言輸入假說)

教學的具體情況應按照學習者的知識水平而定。語言環境的建立和語言材料的輸入應該建立在接受者的理解基礎之上,教授內容、教學材料、

教學大綱應該符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對學生而言“不可理”(Incomprehensible input)等同于噪音。因此語言習得關鍵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輸入。如果目的是“習得”而不是“學得”,那么按照語法程序安排的教學不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輸入應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才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和不斷探索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性活動。興趣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可以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而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不僅依賴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有賴于語言材料的趣味性,Krashen曾這樣表達他對語言輸入的要求:“給外語學習者好的語言輸入應當把學習者的社會需要考慮進去,內容上應有所選擇,形式上和呈現方式上應有所變更。結構上傾向于簡單,重復多,冗余信息多,結構上規律性要比一般使用更強些。

五、總結

Piaget認為無論兒童還是成人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都是伴隨這認識的發展,但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應看到兒童母語與外語習得中的差異,外語學習的情況比母語習得要復雜的多。因此不能簡單將兒童習得母語的經驗簡單的移植到外語學習上。從心理語言學從發對現代外語教學有如下啟示:

(一)在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語言

兒童習得母語并不是靠簡單的模仿和機械的重復,而是不斷地通過接觸語言材料把語言規則內在化,形成隱含規則,創造性的使用語言。這是人類大腦處理新語言材料的工作原則,對外語學習也同樣適用。

(二)重視外語教學中的輸入控制

按照Krashen的輸入假設模式,有控制的輸入是最能夠還原人類幼兒時期的語言習得機制。這就要求教學中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形式、教學的原則發生轉變。激起學習者對外語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知識輸入的過程中加人認識輸入,知識輸入、文化輸入。如此才能形成一套準確的外語系統。

(三)學習過程中的不斷適應

篇(7)

【關鍵詞】科學實驗; 科學理論; 客觀性原則; 后現代主義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7)01-0008-03

兒童發展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有規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質上就是一套規范體系,說白了,就是一套游戲規則。沒有這套規范體系,科學就不成其為科學。科學實驗是科學認識的基礎,沒有科學實驗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實驗研究確實為兒童發展心理學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眾多的理論,從而也為學前教育提供了依據。近年來,發展心理學家對傳統的研究方法作了創造性的改進,使研究對象有所擴大,研究內容有所拓展,從而對早期教育產生了更加豐富的實用價值。最典型的是發展心理學家一改以語言反應為指標的傳統,采用注視時間、生理反應指標等研究方法,把實驗研究從幼兒推伸到早期嬰兒身上,擴大了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范圍,使我們對嬰兒甚至新生兒的心理能力有所認識。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沒有“托幼一體化”的教育主張。

此外,精巧的實驗研究也為傳統的發展心理學理論注入活力。如新皮亞杰學派用實驗法補充了皮亞杰臨床法的簡略,使理論體系的實驗支柱更加可靠。為了克服認知心理學面臨的理論和技術的挑戰,有些認知心理學家甚至主張把認知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相結合,以便形成一種新的學科分支,達到相互扶持、共生共榮的目的。

實驗法對心理學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我們知道,任何理論都力圖對可能世界作出結構描述,理論作為描述真實世界的結構,需要經受指稱性的檢驗。這種檢驗只能通過實驗來完成。每一個實驗結果所得到的特稱判斷,為理論提供事實,提供補充,提供確證。科學實驗融合了理性思維與感性認識的特點。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又是產生新理論的基礎。從一般意義上講,理論必須服從實驗,無論是背景理論還是待驗理論,概莫能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成果的積累,實驗研究的規范性漸漸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個實驗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靜止地、人為地進行,因而它的適用范圍是狹小的,研究對象是有限的,數據資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膚淺的,與真實的人的心理相去甚遠。尤其可悲的是實驗研究越豐富,人的整體被分割得越細小越零散,我們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說,實驗性越強,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價值性就越低,興趣性更是蕩然無存。問題更嚴重的是實驗法從方法論上支持了原子說、機械論和還原論,在認識論水平上造成眾多的負面影響。于是,不少人對實驗法產生懷疑。人們開始以更開放的心態對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質的研究引入心理學。在學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還大量使用個案法、行動研究法等。我們知道,質和量是一對哲學范疇,它們是相互關聯的。在研究中,純粹的定性與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無論是哪一種研究方法,都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都必須有事實與邏輯這兩條腿。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應該是有事實根據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都應該是實證的。這是科學研究的客觀性的要求。“無論是哪一個時代的科學的價值目標或價值標準都不能離開客觀性這個最根本的價值標準,而且必須以客觀性或客觀性程度(廣度和深度)為準繩。”〔1〕

有人認為,教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不可能甚至不應該進行量化的研究。其實,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對被試施加影響,尋求影響與變化之間的關系。教育本身不就是這么一種過程嗎?如果我們把自己找不到變量、提不出假設歸罪于實證研究,難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嗎?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論文缺乏科研的規范,研究無假設,卻美其名曰“白描”;取樣范圍狹小,數據不充分,就冠以“質的研究”;論文無結構,卻號稱后現代;甚至有些博士學位論文寫成讀書筆記,有文采的更是寫成“博士散文”。這樣的論文并沒有為學科提供新知識,對學前教育也沒有提供新指導,它的學術價值就很有限。我們應該樹立科研的規范意識,在科學哲學層面上充分認識科研規范的意義。有些學者近來熱衷于現象的解釋,按自己的臆想來解釋兒童的行為。這對理解兒童和認識兒童毫無價值。據說解釋學的理論根據是后現代主義,其實這是對后現代主義隨心所欲的曲解。這種解釋既缺乏科學精神又缺乏負責態度,此風一旦在學前教育界蔓延開來,是多么可怕!

我們知道,對現行科學體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擊,是后現代主義在科學領域中的一大目標。后現代主義否認傳統科學方法論所設定的目標,認為這個目標是無法實現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種普適的思想和中性的規則,科學方法論總是與某種理論相關的。客觀性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后現代主義的心理學家們竭力主張將傳統的注重歸納推理和實驗研究的方法轉向注重語義分析和協商對話,終結實證的主導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學研究向價值負荷和人性復歸而努力,促進心理學理論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會關系的、本土的方向前進。①所有這些觀點無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滿著反傳統、反權威、反主流、反因果決定、反科學主義的豪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后現代主義的心理學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法論的問題,我們只能承認它是理念上的一大進步。但沉浸于后現代主義的相對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對科學發展和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對幼兒教育的發展是有害的。

后現代主義的解構主義應該是對結構主義局限性的解構,而不是對結構的摧毀。對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圍的研究中堅持客觀性原則和靈活運用客觀性方法,而不是要放棄客觀性原則。科學研究是人的認識活動,它確實離不開人的主觀世界。但人類對客觀存在的認識只能是主觀與客觀的永無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縮到主觀世界中去探究客觀存在。簡單地去主觀臆斷,熱衷于把一些對個別現象的解釋歸之于一個新的形而上學動因,且這個動因并不能給出更一般的解釋,這不是科學解釋,而是偽解釋,因為它缺乏可檢驗性。在科學上,原則上的可檢驗性是科學得以成立的必要條件。認識世界是人類本身的需要。這個需要可以通過科學、藝術、宗教等方式來滿足。用規范來認識世界就是科學,用體驗來反映世界就是藝術,用信仰來規范行為則是宗教。無論是量的研究還是質的研究,都應該是有事實的,是可證實的。或者說,應該是經驗的,而不是體驗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動退化為充滿個人體驗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閉的自我表現,是科研的藩籬,于理論、于實踐斷無益處。套用一句流行用語:發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時至今日,在兒童發展心理學中,實驗法與其他方法的綜合運用,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實驗法。即便是研究兒童對他人的意圖、信念和動機之類的內部心理過程理解的心理理論,也離不開實驗法。

就實證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斷改進之中。例如,人們開始從傳統的研究思路中跳出來,不再熱衷于把研究結果推廣到更廣的領域,而是更加注意單一的法則,更加注意生態、社會環境、人際交往對發展的效應。同時,研究內容也從外部行為推進到內心世界,研究兒童的心理理論。所有這些進步都體現了人類為追求認識的客觀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對于我國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現狀而言,問題不在于實驗太多了,實證過頭了(實際是此類研究還遠遠不夠),而是在于我們的研究者重科學事實的收集和規律的發現,輕理論的構建,缺乏理論建設的功夫,沒有將研究成果及時歸納成相應的理論體系。殊不知,科學理論比科學規律具有更強大的解釋功能、預測功能和生題功能。在我們的心理學領域中,理論研究和理論建設確實太薄弱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復雜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傳統,理性思維規則不清,理論興趣不足,批判性疲軟,創造性缺乏,等等。這種現象在早期教育范圍內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兒園教育中存在著強烈的跟風現象,表現為蝴蝶效應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論分析和懷疑精神。其實,理論并不是高深莫測的。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總是在特定的理論指導下提出研究假設,總是在理論指導下對觀察材料或實驗數據進行分類和評價,總是在用研究成果對理論進行補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個微型理論是完全可能的。美國心理學家吉布森夫婦的知覺學習理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與其他心理學大師及其理論相比,吉布森理論不是那種氣貫長虹的駭世之作。她的研究領域就限定在知覺學習和發展中,在這個領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則就是通過一個又一個有分類的實驗為理論添磚加瓦。雖然她還沒有做到讓自己的理論預見從所有的實驗中得到證實,也沒有使自己的理論對知覺這一心理現象作出總體的說明,但她在這一領域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沒。她對事業的堅定、專注,務實、勤奮、充滿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給每一個從事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啟迪的影響。平心而論,吉布森的知覺學習理論盡管在知覺發展研究領域中是眾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著這一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取向。在我們看來,這正是她的可貴之處。科學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沖破舊體系、舊思路的過程。一個對某一領域有影響但并不壟斷的理論,才是推動這一領域發展的內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們的基本課題是年幼嬰兒能發現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實證科學的態度精心地收集兒童知覺發展的資料,這對于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和教育實踐是極其重要的。她的理論不僅使我們充分地認識兒童知覺發展的規律, 也促使我們認真地思考在學前兒童教育與特殊兒童教育中如何運用這些規律,發揮兒童的主體活動功能,切實提高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的質量。”〔2〕相比之下,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而要做到這一點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賢先生在《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提出的新需要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是兒童心理發展動力的假設,就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發展理論。有理論的實驗和有實驗的理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

參考文獻:

〔1〕劉大椿.科學哲學通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315.

〔2〕王振宇.兒童心理發展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58.

Experiment with Theory and Theory with Experiment

Wang Zhenyu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Xingjian Profess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00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小辣椒福利视频导航| sm调教论坛一区|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大战丰满人妻性色av偷偷| 爱情岛论坛自拍亚洲品质极速福利| 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午夜福利a|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中文在线√天堂| 人善交vide欧美| 人妻洗澡被强公日日澡电影| 免费国产自线拍一欧美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播放|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看视频|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片| 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视频|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野外亲子乱子伦视频丶|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 亚洲欧美精品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