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5: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路職稱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會計職稱論文高級會計師,高會評審,財會論文,工業企業制造企業商業外貿房地產建筑施工交通,行政事業單位,醫院,學校,高校財務管理,會計教育教學論文論文寫作指導。
公路部門的養路支出類別分為公路養路工程部分、公路事業部分和養路其他費,地方財政部門預算支出預算實際上劃分為項目支出和基本支出兩大部分;項目支出與公路養路工程部分支出對應,基本支出與公路事業支出和養路其他費支出之和對應。按照國家計劃委、國家經委、交通部、財政部(87)交公字64號文“關于《公路養路費使用管理規定》的通知”規定,公路養護養路工程費不低于切塊包干投資基數的80%、養路事業費和養路其他費不高于切塊包干投資基數的20%。對比要求下在編制部門預算時應遵循上述支出控制指標,即項目支出應不低于切塊包干投資基數的80%、基本支出應不高于切塊包干投資基數的20%。
部門預算中的基本支出劃分為人員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三大類。一般來說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應與養路其他費支出對應,基本支出的范圍及對象應為縣級以上公路部門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和管理機構的退離休人員的人員支出和為開展管理活動而發生的費用支出。
為適應地方財政部門對公路部門會計信息的基本要求,適當調整部分支出類二級及二級以下會計核算科目。
中山市財政部門要求中山市公路局每季度報送除公路行業會計制度所規定的應報送的有關會計報表外,按照財政部門預算管理的要求須報送《事業單位基本數字表》、《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事業單位收入總表》、《經費支出明細表》等。《事業單位基本數字表》和《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是反映公路部門一定時期的單位人員、資產和負債狀況的靜態報表,《事業單位收入總表》和《經費支出明細表》是反映公路部門收入和支出的動態報表。顯然,地方財政部門要求公路部門提供的會計信息與現行的《公路養護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會計報表信息編制與披露方式方面存在著不銜接的問題。由此,在現行會計制度不變的情況下,為解決這個問題應對支出類會計科目進行適當調整,既保證公路養護會計核算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又滿足財政部門所需的較明細的會計信息。
第一部分 養路事業費
一級科目為養路事業費。在一級科目下設專項業務費和行政管理費等二級科目;在二級科目專項業務費下設科研及技術管理開發費、路況及交通量調查費、路政管理費、征稽管理費等三級科目。在二級科目行政管理費下設人員經費、日常公用經費、辦公用固定資產購置維修費等三級科目;在三級科目人員經費下設工資、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其他人員支出等四級科目;在四級科目下還可以按照財政會計報表的需要設置五級科目,如:工資、社會保障費、其他人員支出等四級科目下設置五級明細科目;在三級科目日常公用經費下設辦公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水電費、郵寄費、電話通信費、物業管理費、交通費、差旅費、車輛維修及使用費、會議費、培訓費、接待費、其他費等四級科目。
第二部分 養路其他費
一級科目為養路其他費。在一級科目下設對個人和家庭補助費;在二級科目對個人和家庭補助費下設醫療費、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撫恤和生活補助費、離退休費、其他費等;在三級科目離退休費下設離休費、退休費、離休公用經費、退休公用經費、離退休費社會保險費等。
公路養護會計報表與財政會計報表編制取數與銜接。
在編制行業部門會計報表和財政會計報表時,主要涉及行業部門會計報表的《資金平衡表》與財政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的轉化,這兩表間的轉化較為簡單,這里不在贅述。較為復雜的是行業部門《養路支出計劃執行表》(03表)、《行政管理費用明細表》(07表),與財政部門《事業單位收入支出總表》、《經費支出明細表》,如何轉化銜接。按照調整后第一、第二部分會計科目,財政部門《經費支出明細表》和《事業單位收入支出總表》可以在會計賬套中建立勾稽關系直接取數;對于行業部門的《養路支出計劃執行表》(03表)和《行政管理費用明細表》(07表)同樣也可以在會計賬套中建立勾稽關系直接取數。例如:在編制財政會計報表《經費支出明細表》中的人員經費——工資——基本工資及崗位津貼、預算外津貼及節支獎、工作實績考核獎、獎金及其他欄,可以直接在相對應的科目直接取數填表;同理在編制公路養護會計報表《行政管理費用明細表》(07表)工資欄只需在行政管理費下的人員經費——工資四級科目、其他人員支出中的臨時人員工資和長休人員工資五級科目直接取數填表。值得一提的是:在賬套中建立勾稽關系直接取數填制財政部門會計報表和行業部門會計報表時要注意有的明細科目的歸類。如:日常公用費——培訓費科目,在編制行業部門會計報表《行政管理費用明細表》(07表)時應扣除該項費用,而將其填入《養路支出計劃執行表》(03表)教育培訓費欄。
由于日常的公用經費是依照各地級市財政部門所規定的標準編制支出預算的,大額的會議費、專項接待費,應作專項業務費編制支出預算,在會計核算時應與日常公用費分別核算,在編制行業部門會計報表《行政管理費用明細表》(07表)時可將大額的會議費、專項接待費與日常公用費中的一般會議費、接待費分別并入會議費、接待費欄。
在財政部門預算管理下公路養護會計核算應注意的問題
(1)穩定性差,組織,成員經常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穩定;
(2)機構相對臃腫,用人較多。對于施工企業而言,矩陣式組織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表現得更加突出。廣西路橋建設公司項目點多面廣線長,公司員工散布在區內外乃至國外,人員流動性很大,一個工程項目剛結束,另一個項目接著又上馬了,其中還有中途進場退場的,而所有人員進退場全部由公司總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統一調配。這樣導致人力資源工作者的工作量非常大。
如何把人力資源管理者從事務性、行政性的日常工作解放出來并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人力資源的規劃、職業生涯的發展、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等更為關鍵的任務上去,這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1、人事管理軟件的當前狀態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和知識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它必須是動態的,前瞻性,能夠指導實際工作。這要求公司以擁有的單位的管理軟件,但在今天的快速增長對市場一個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廣泛的范圍內,和所有的軟件系統可以不是簡單地購買使用的軟件產品,軟件的發展,它要求軟件開發人員的基礎上,用戶的實際情況的專業發展,并隨時跟蹤服務。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包括系統規劃,系統實施,培訓,系統維護和升級,應用管理和系統等諸多方面,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會導致在企業或應用程序故障系統的實施,因此企業購買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經常被混淆。此外,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每一套系統的價格往往不便宜,少則數千,多則上百萬,它是相對一般的中小企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基于上述,我相信,使用訪問人事管理中的應用,Access應用程序作為一個獨立于平臺的設計和發展中小型企業的數據庫應用程序的管理人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2、以Access作為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平臺的優點 2•1保證安全性能 Microsoft Access是微軟Office辦公系列的應用領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早是在1992年推出至今已歷時近二十年,它的系統維護和升級技術都非常成熟,選擇Access作為數據庫設計人員的管理平臺,是比較安全的,可以確保數據庫設計的有效運作。 2•2可多用戶共享應用程序 到網絡數據庫共享和保護,或使用[分割]功能數據庫將分割為多個用戶當前數據庫中的前端和后端數據庫同步。從當前數據庫在一個多用戶的環境新的后端數據庫表的操作會降低對網絡流量負擔和不影響數據的情況下允許或中斷用戶的前提下,前端開發的連續性。 2•3友好的用戶界面 Access數據庫是簡單,易學,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免費設計的審美形式,報道,自由創建各種查詢,并自動繪制數據圖表。因為Microsoft Access是微軟Office系列的應用軟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可以運行分別與Word,Excel和其他Office組件相互調用數據,數據交換。 2•4以確保數據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Microsoft Access將有任何所謂的“對象”Access數據庫,表的主要對象,查詢,表格,報告,數據訪問頁,宏和模塊的名稱。由于在Access表,查詢和形式的數據交互,在查詢表單對象中的數據的任何變化表,和其他對象的數據是否會發生變化,不重復操作,以確保數據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3、 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設計 3•1準備階段 認真核查本單位的人力資源,可用于本單位的數量,質量,全面核查,并進一步整合現有的人力資源,準確把握本單位的人力資源狀況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示范單位的人力資源信息技術戰略和總體規劃,專為解決數據庫問題。 3•2創建基本表和其他附表 圖是一個數據庫的核心和基礎,其中包含所有的數據庫中的數據。由于根據核查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戰略目標單位創建表,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進入雇員的姓名,性別,身份證及其他性質的個人信息,并在基表主鍵的定義領域。同時基于運作上的需要,創建了諸如其他附表:合同管理,流動性,票房紀錄,恢復,社會保障管理,文檔管理,位置ID的...上述各種表格的相同的內容通過現場設立協會建立表之間的關系。 3•3設計查詢和和制作報表 如有查詢,可根據搜索條件來查找特定的數據的一個或多個表,并共同形成一個全球性的集合,供用戶查看。用戶可以靈活地使用交叉表查詢,查詢所需的參數來設計自己的查表,如:查詢類別的人員,工作人員留在查詢,動態查詢等。可以準確地進行統計分析,通過查詢本單位的人力資源。如:使用參數查詢,可以設計任何一段時間整個機組的動態條件下,各部門單位的工作人員的人事,人員編制的項目,并分析是否能滿足工作要求。 報告可以基于一個數據表上,也可以在一個查詢結果的基礎,它不僅能進行簡單的數據查看和打印功能,而且還大量的原始數據進行比較,總結,并分類匯總。列表和其他用戶可以生成所需的輸出,易于使用。
例如:人員流動性大的部署,只需要設計一份報告。
一、從員工表,人員表中的運動,表ID和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其他固定物體在查詢中提取的流動性需求報告中的領域,建立流動查詢,并在動員查詢[進入轉讓日期為準繩。
二、建立流動性的基礎上生產人員調動的查詢語句。所以,不管其中人員流動性大,只要人員完成部署,進入轉讓日期,你可以轉讓的報告。 3•4設計窗體和宏 窗體是聯系數據庫與用戶的橋梁,為用戶提供一個交互式圖形界面的形式,可用于數據輸入,顯示和控制應用程序的執行。形成和它是基于表和查詢的交互。當您更改一個表或查詢數據的形式顯示的數據也發生變化。同樣,如果你改變表單中的數據,與表或查詢相關會發生變化。因此,形式的輸入,編輯,顯示數據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途徑。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數據庫設計可以按設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勞動分工為主要形式:人事管理,工資發放,社會保障醫療保健管理,培訓發展和管理,文檔管理的主要形式。根據每個管理員的工作,根據他們到不同的頁面的家庭形式的需要,設計工作需要兒童的形式。在人事檔案管理的主要形式是插在人員流動,留下記錄,教育,合同管理,恢復,績效考核和其他各種網頁,并在不同的子頁面設計適當的形式。當部署人員只需要在流動性的形式可以進入下的子形式的信息。如需要不同的子表單之間切換,只需點擊所需的頁面名稱切換,而主要形式仍然相同,方便快捷。 宏是一個命令集,宏可以打開和執行查詢,打開表的,開放的形式,顯示報告,修改數據和統計信息和其他業務,也可以運行其他宏和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以促進信息和人員的形式顯示在相應的主要形式,以設計一個命令按鈕的查詢,并讓它執行的宏命令,宏使用“按名稱查詢”作為一個篩選名稱打開指定的表格。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如需要Bob的消息,只要按一下命令按鈕進入名稱為“李四”,“張三”的基本信息的主要形式。 3•5定義主切換面板 總機是一個帶有一個按鈕的特殊形式,開關面板,不僅提供了一個界面友好,也避免了用戶訪問的數據庫窗口,尤其是窗體或報表的設計視圖中,以防止用戶無意中修改數據庫的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可以根據開關面板所需的人力資源管理類設計,而設計,數據庫啟動屬性設置用戶打開數據庫時自動打開主開關面板。
4、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的應用 通過訪問,以建立一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輸入雇員的個人信息,教育材料和工作經驗,招聘(包括管理經驗,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潛在價值的興趣或專長),工資數據,工作評價數據,工作態度等,并建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到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者不能只減少了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控制勞動力成本。
(1)人力資源數據庫人員的主要工具。通過的人員部署,并使用聚合函數自動保存數據庫中,員工可以掌握動態,可以隨時根據配置的各單位檢查該公司的員工,可以隨時檢查的歷史和統計工作人員的考勤記錄和統計報告。
(2)新成立的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庫,可以設置提醒了很多小技巧,如:合同到期提醒,試用到期提醒,退休到期提醒提示信息,管理不能只減少人員的工作強度,更重要的日期是為了避免錯過了該公司的損失和雇員造成的不滿情緒。
(3)掌握公司的人力資源和分析的狀態,并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公司的人員發展的需要規劃。
5、結論 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如果公司沒有建立一個健全的人員跟蹤系統,對于員工的表現一無所知,不僅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也很難把高素質的人員招至麾下。因此,我們必須順應這種趨勢,按科學規律開發管理企業的人力資源,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9. [2]王成輝.Access2002中文版入門與提高[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 城市綠地 城市綠化 綠地系統規劃 研究進展
1 城市綠地系統
1. 1 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泛指城市區域內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體、水體及具有綠色潛畢業論文 能的空間, 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各類綠地組成, 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1 ] , 為城市內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 是城市生態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2 ]。城市綠地系統組成因國家不同而各有差異, 但總的來說, 其基本內容是一致的, 即包括城市范圍內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具有直接影響的所有綠地[ 3, 4 ]。根據2002 年《城市綠地分類標準》, 我國將城市綠地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及其它綠地5 類[ 5 ]。
1. 2 特征
城市綠地系統作為復雜的自然- 社會- 經濟復合生態系統, 具有如下特征[ 6, 7 ]: (1) 多要素。它是人工干擾較強的生態系統, 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包含大氣、地文、水圈、生物因素, 這些決定著城市綠地系統的基本地域特征。(2) 多類型。城市綠地系統包括各種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風景區、游憩區、休養保健區、公園、花園、游園、專類園、苗圃以及以綠化配植為主的各種綠地。(3) 多功能。城市綠地功能隨時代的變遷各有側重, 但總的來說, 始終兼容著景觀、社會、生態三大基本功能。(4) 動態性。綠地系統因時代、年代不同以及季節更替, 其內容、重點與形式都發生著變化。(5) 空間尺度性。城市綠地系統因空間尺度的不同(主要指城區、市區及區域) , 其數量、布局、結構、功能等都有所變化。(6) 多因素協同調控性。綠地系統的多元性、動態性及它同城市的交織特征, 決定著其持續發展需有多因素協同調控。
1. 3 發展歷程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在城市園林基礎上發展起來, 經歷了自然萌生、人工創意、公共綠地及生態綠地系統階段[ 1 ]。自然萌生階段主要指以狩獵圍牧為目的的園圃。人工創意階段指以滿足達官貴人及宗教需求為目的的宮苑、寺院, 主要是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19 世紀中下半葉, 工業化導致城市環境惡化,促使城市進入公共綠地階段。歐洲、北美掀起第一次, 即“公園運動”; 20 世紀初, 尤其是二戰后, 歐亞各國開始大力拓建綠地和創建新城, 城市綠地邁入第二次[ 1, 8 ]。20 世紀70 年代初, 生態學作為設計理論引入綠地規劃, 城市綠地開始了以改善城市環境及滿足景觀審美為目的的生態綠地階段[ 1 ]。
20 世紀80 年代初, 城市綠地進入了生態園林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階段[ 1 ]。國際社會也正式提出“生態城市”概念, 以期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指導城市建設[ 8 ]。生態城市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 城市建設以不使環境遭到破壞為標準, 使行為主體的活動有利于維護周圍環境并融于自然的類天然群落[ 9 ]。它是人類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 人的社會文化、生態意識達到一定水平下渴望實現的目標境界[ 8, 10 ]。城市綠化建設中提出的“花園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綠色城市”、“田園城市”等都是城市發展的中階段目標, 而城市運轉符合生態規律的“生態城市”才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 11 ]。近年來, 隨著人們對人居環境質量重視程度的提高, 生態城市的實踐與探索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8, 9 ]。
2 城市綠地規劃現狀
2. 1 國外城市綠地規劃
國外園林綠化最大特點是簡潔樸實大方, 處處體現大自然的風格特色[ 12 ]。如美國城市綠化率相當高, 公路、街道兩側和居民社區除去建筑, 職稱論文 草坪和樹木覆蓋所有空地, 草坪常綠, 修剪平整, 沒有雜草, 綠化品位較高[ 10 ]。根據對世界49 個城市的統計, 人均公共綠地10m 2?人以上的占70% [ 1 ]。新加坡土地面積648 km 2, 人口386 萬, 人口密度5 965 人? km2, 現有綠地7 500 h m 2, 人均25m 2?人, 進入世界城市綠化先進行列[ 13~ 15 ]。就人均公園面積而言, 2000 年,美國華盛頓為50 m 2?人, 澳大利亞堪培拉為70 m 2?人, 瑞典斯德哥爾摩超過68. 3 m 2?人[ 16 ]。國外成功的規劃范例有: (1) 美國城市公共綠地布局因地制宜, 適地適樹, 很少有大體量的園林建筑、小品等設施, 植物自然式種植, 簡樸大方。設計手法多是大手筆、大色調疏林草地。常綠與落葉樹結合, 喬灌草花結合, 林相豐富, 林冠線變化多端, 園林景觀野趣盎然, 處處體現自然美[ 17 ]。(2) 二戰后德國政府把城市周圍地帶低價售給居民, 修建永久性“私人田園”。田園一切設施取于自然, 禁止用磚瓦、水泥和金屬材料。田園周圍是低矮籬笆、灌叢和野花, 小路兩邊草地布置許多木凳供入歇腳[ 18 ]。(3) 新加坡為建設“熱帶優秀城市”, 在概念性規劃、發展指導規劃中對每寸土地使用性質、強度進行了嚴格限制, 建筑成片和集中密集建設, 向空中發展, 留出地面空間進行美化綠化[ 14 ]。(4) 維也納、巴黎、科隆、萊比錫等城市拆墻建設花園環路, 維也納的花園環路同教堂、大學、音樂廳等公共建筑為一體。(5) 羅馬、塔拉戈納等環城綠地將城墻、花園、露天博物館等作為整體布置, 羅馬在開辟道路和綠地的同時保護城墻殘段, 在其周圍開辟道路和綠化帶, 形成環城公園。其共同點是綠化圈、文化圈、水系風景圈等共融和諧[ 11 ]。
2. 2 我國城市綠地規劃
2. 2. 1綠化及科研進展
20 世紀70 年代末, 我國城市綠地規劃工作者提出“連片成團, 點線面相結合”的方針后, 城市綠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19 ]。80 年代后, 提出了北方以天津為代表的“大環境綠化”, 南方以上海為代表的“生態園林綠化”[ 19 ]。八五其間, 城市人均公共綠地由
3. 9m 2 增加到4. 6m 2, 綠化覆蓋率由19. 2%增加到22. l%。1999 年底, 全國667 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91 000 hm 2, 綠地率達23% , 綠化覆蓋率已達到27. 44% , 人均公共綠地6. 5 m 2, 公園動物園數達4 219 個, 面積77 137 hm 2。目前, 已經涌現出北京、南京、上海、秦皇島、青島、大連、煙臺、威海、合肥、杭州、廈門、深圳、中山、珠海、佛山、南寧等30 多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 19 ]。
從80 年代初開始, 建設部開展了多項園林綠化科研課題[ 19 ]。近年來完成的課題有《城市生存環境綠色量值群研究》、《城市綠地在生態上的價值定量化》、《園林生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城市綠化樹種區域規劃研究》、《2000 年小康型城鄉科技產業工程——居住區環境質量保障體系》、《城市市政公用事業‘九五’和‘十五’計劃及2015 年規劃預測研究之風景園林部分》等[ 20 ]。到目前為止, 我國有甲、乙級園林規劃設計單位40 余家, 園林科研院(所) 60 余家, 大專院校10 余家[ 20 ]。
2. 2. 2傳統規劃及其缺點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 在總體規劃完成后, 可編制城市綠地專項規劃,其主要內容為: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 確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指標、用地布局、各類綠地位置、范圍、性質、功能及分期建設步驟和近期實施項目; 劃定需要保護、保留和建設的城郊綠地; 提出實施建議[ 21 ]。可見, 傳統綠地規劃對城市綠地市場運作、生態及景觀要求很少考慮, 具體說, 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0, 21 ]: (1) 未充分從區域與城市生態系統角度構筑城市綠地總體結構和布局; (2) 綠地植物配置重美觀輕生態; (3) 城市綠地是城市形象設計和景觀規劃的重要載體, 傳統綠地規劃未充分從整體上考慮塑造城市形象; (4) 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綠地建設模式、資金渠道已發生變化, 總體規劃確定的綠地在實施過程中難以一成不變。因此, 傳統綠地規劃已不能適應新時期要求[ 21 ]。
2. 2. 3現代綠地規劃原則
現代城市綠地規劃流行應用控制性規劃理念, 越來越重視根據各城市特有的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城市風貌、工業用地、居民用地、道路系統, 做出各具特色、結合河湖山川自然環境, 體現地區特色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22 ]: (1) 重視內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 發揮自然環境條件優勢, 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內涵, 形成本城市綠地系統的布局結構與特色; (2) 按照國家城市綠地指標的規定, 合理確定各類綠地類型與規模; (3)均衡布置各類公園綠地, 有機結合形成完整體系;(4) 合理確定近期和遠期規劃; (5) 正確鑒別和妥善處理局部與整體、小局與大局、保護與開發、理想與現實、近期與遠期等關系[ 23 ]; (6) 樹種規劃重視使用地帶性植被, 以喬木和灌木為主, 兼顧植物群落的觀賞、生態和經濟價值。
2. 2. 4綠地系統規劃對策
針對我國國情和綠地建設的不足, 今后綠地規劃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2, 21, 24, 25 ]: (1) 加強政策扶持, 完善相關法律和法規。城市綠地是先投資后受益、間接效益與直接效益并存的產業。碩士論文 綠地規劃要常抓不懈, 制定長遠戰略與具體政策。(2) 制定切實可行、理念超前的總體規劃。在城市建設和城改前制定可行的城市總體規劃, 編制綠地詳細規劃, 嚴禁綠地改變用途, 確保綠化指標和綠化用地落實[ 25 ]。(3) 提高綠地生態效益。植物生態功能基本靠葉完成, 故增加生態效益就要增加葉面積。喬木葉面積可達其樹冠正投影面積的20 倍左右, 灌木5~ 10 倍, 草更小。
所以, 園林植物要以喬木為主, 重視鄉土樹種, 常綠與落葉搭配, 灌草藤花結合, 形成多樣、復層、立體、生態的多功能自然群落[ 19, 26 ]。(4) 重視大環境生態建設, 加強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大環境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 是擴大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效方式。以城市林業理論為指導, 運用生態系統邊緣帶物種多樣性增大原理, 營造各種防護林、風景林及經濟林, 建立城市生境與自然環境聯系的生物廊道, 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通道和棲息地[ 19 ]。
轉貼于 (5) 多方籌措資金。城市綠化是社會公益事業, 除從城市維護費中列支和有關部門籌集資金外, 還要調動全社會力量。(6) 引進參與式管理。城市居民參與城市綠地規劃及建設, 可增進居民與政府的相互理解和溝通。
3 綠地規劃發展趨勢
3. 1 規劃模式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模式趨于以下方面[ 27 ]:
(1)都市圈綠色廊道網絡規劃。城市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集中發展, 綠地系統與城市呈現環狀圍繞、核心方式、嵌合方式、帶形相接方式等形態, 使綠地系統發揮較大效能, 并有良好的連續性與可達性[ 28 ]。英國“大倫敦規劃”, 把從市中心48 km內, 約6 700km 2 的地區劃分為城市內環、郊區環帶、一條約16km的綠化帶、農村環帶等4 個同心圓, 成為世界發展新城的規劃模式[ 27 ]。丹麥哥本哈根的指狀規劃,莫斯科的楔形綠地, 按照“有機疏散理論”而定的大赫爾辛基規劃方案, 都是典型的綠地嵌合模式[ 27 ]。
荷蘭蘭斯培德地區(包括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等城市) 的綠心(綠地核心式) 與建成區之間建設綠色緩沖地帶以保護綠心。而巴黎沿塞納河兩側建了8 個新城, 在塞納河兩岸形成了2 條平行軸線, 是綠地系統帶形相接方式的代表[ 27 ]。
(2) 森林城市模式。把森林引入城市, 讓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 恢復人類與森林的本來關系, 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已成為優化城市綠色規劃的總趨勢[ 12 ]。“人在城中, 城在林中”將成為21 世紀城市綠地建設的重要模式[ 29, 30 ]。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強調以人為核心, 創造“天人合一”的城市與森林融合的人居環境空間。城市森林建設主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以“綠色空間”構筑“綠色城市”空間網絡[ 31 ]。城市森林的布局模式主要有放射式、圈層式、跳躍式、因地制宜式及綜合式5 種[ 32 ]。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將為徹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和能量的保障。城市森林景觀建設要具有親和性、文化教育性、舒適性和富有人情味, 使之能激起人們親近的愿望[ 27 ]。同時, 城市森林建設要以自然為宗旨, 以城市文化底蘊為基礎, 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 結合城市風貌、結構特征和空間屬性等科學布局和規劃, 體現自然植被景觀和群落結構特征, 實現城市森林的自我維持及協調發展, 發揮其綜合效益。
3. 2 規劃特征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有如下特征: (1) 空間開放化[ 22 ]。首先表現在從“園林綠化”走向“大地景觀規劃”, 著眼于大環境綠化規劃, 從區域出發, 把森林、農田、草地、景區作為生態改善的積極因素納入城市綠地規劃, 使城市擁有良好的整體生態背景。其次是開放公園, 引入園外的自然風光與環境中的河道、溪流、綠地、建筑等相融合, 成為大環境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開放空間更有利于發揮綠地景觀功能及美化和改善環境的作用, 便于各類綠地相連,是人性化的要求和人本主義的體現。(2) 綠化森林化。綠化森林化指城市綠化以成片森林為主體, 喬灌草相結合, 提高綠地效益[ 22 ]。(3) 景觀人文化。指綠地規劃尊重文化, 把握園林綠地性質、風格和主題,重視植物景觀文化性, 充分體現當地特色及歷史文脈[ 22 ]。(4) 水景生態化。水體和水系是城市與外部生態系統交流的主要通道, 是城市最重要的廊道景觀。城市綠化建設應重視沿河道的綠地建設, 應用生態學原理處理水體造景, 使水體潔凈, 富于情趣, 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共生[ 22, 27 ]。(5) 設施人性化。城市綠地的服務對象是人, 綠地設計必須滿足人類生存、享樂與發展的要求, 各種設施要符合人體尺寸比例、生態環境質量標準, 滿足人類生理與心理需求[ 12 ]。(6)目標多樣化。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要符合生態性、生物多樣性、郊野休閑性、文化性、自然性、區域性、人居環境的舒適性、可居性和可持續利用性等特點[ 33 ]。
3. 3 規劃新方法
3. 3. 1新理念
城市綠地規劃經歷了以游樂、觀賞為主的實踐后, 現在發展到以生態學觀念為出發點, 融觀賞、游憩于生態系統的生態園林階段。生態園林就是依靠植物來形成環境、保護環境、利用環境和美化環境,建立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園林綠地生態系統[ 34 ]。它以保持生態平衡、美化環境、減少生態環境災害為主導思想, 具有公共性、廣泛性、無界性、長期性、高效性、不可取代性、永恒性、連續性等特點[ 35 ] , 是當代城市綠地設計的發展趨勢[ 36 ]。生態園林具有3 方面的內涵: 一是具有園林的觀賞性, 能創造景觀, 美化環境, 為人們提供休憩、游覽和娛樂環境; 二是具有改善環境的生態適應性; 三是具有生態結構的合理性, 即具有合理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與周圍環境一起組成和諧的統一體[ 37 ]。生態園林注重從宏觀管理、生態保護角度來建設城市綠地系統,其基本理念是在城市區域范圍內, 保護和修復區域性生態系統, 遵循生態學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 保護生物多樣性, 建立人類- 動物- 植物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環境[ 37 ]。
3. 3. 2新手段
為了最大限地度提高綠地生態效益, 增加城市綠量, 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采用了新綠化方式: (1) 垂直綠化。也稱攀緣綠化, 就是綠化那些與地面垂直的線或面, 即利用攀緣植物使其沿墻或其它設施上升形成垂直的綠化面。工作總結墻面、廊欄、立桿、燈柱、棚架、涼廳、拱門等建筑物均可采用攀緣植物進行綠化, 其形式有附壁式、籬欄式、棚架式、拱門式、立柱式及懸蔓式[ 38 ]。(2) 立體綠化。立體綠化是運用現代建筑和園林科技的各種手段, 對一切建筑物和構筑物所形成的再生空間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綠化美化, 其基本內容包括: 地面綠化的喬灌草復層群落; 建筑再生空間的綠化美化( 墻面綠化、屋頂與天臺綠化、室內與陽臺綠化等) [ 39 ]。立體綠化源于屋頂花園, 最早是由德國人在一些階梯式和單元樓式建筑群上試驗成功的。現已發展為地面、窗口、涼臺、室內與屋頂、盆栽與池栽相結合的各種綠化方式。它能擴大城市綠地面積, 美化城市環境, 使平板單調的建筑單體、硬質構筑、門窗柵欄等, 變成具有自然風格、賞心悅目的綠化景觀,并起到良好的降溫消音作用[ 40 ]。 參考文獻
1 千慶蘭. 城市生態綠地系統規劃研究初探. 松遼學刊(自然科學版) , 2001, (4) : 45~ 49
2 徐波. 談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本定位. 城市規劃, 2002, 26 (11) :20~ 22
3 馬錦義. 論城市綠地系統的組成和分類. 中國園林, 2002, 18 (1) :23~ 26
4 徐波等. 關于城市綠地及其分類若干思考. 中國園林, 2000, 16(5) : 35~ 39
5CJJ?T 85- 2002 城市綠地分類標準. 2~ 23
6 張國強, 金中泉. 風景園林綠地系統(上). 中國園林, 2001, (4) : 22~ 25
7 蘇俏云. 以“人”為本規劃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論中國城市園林綠地建設.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0, 26 (11) : 90~ 94
8 王祥榮. 論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途徑與措施.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1, 40 (4) : 349~ 354
9 朱慶華. 生態城市與城市綠化. 林業調查規劃, 2002, 22 (6) : 93~97
10 何平, 彭重華. 城市綠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0: 35~ 78
11 吳承照. 風景園林研究進展. 中國園林, 2000, 16 (3) : 88~ 93
12 曹鑒燎, 蘇啟林, 劉一明. 城市綠地規劃分析與評述.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1, 11 (1) : 97~ 100
13 謝華. 新加坡城市美化綠化之研究. 城市規劃, 2000, 24 (11) : 35~ 38
14 謝華. 新加坡花園城市建設之研究. 中國園林, 2002, 18 (6) : 33~35
15Belinda Yuen. Greening the CityState of Singapo re. Fo restry Studies in Ch ina, 1999, (Supp. ) : 31~ 36
16 E. 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 rrow. Faber and Faner.London, 1946: 213~ 230
17 振海. 從得梅因市的生態環境看美國的園林綠化. 中國園林,1997, 13 (2) : 30~ 32
18 常玉生. 綠化和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駐德歸來隨想. 中國園林, 2001, 17 (6) : 60~ 66
19 馮彩云. 我國城市綠化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科技建議, 2002, (2) :15~ 18
20 王磐巖, 李金路, 白偉嵐. 風景園林科技“十五”計劃及2015 年發展規劃. 中國園林, 2000, 16 (68) : 39~ 40
21 吳效軍. 新時期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 現代城市研究, 2001, (6) : 24~ 26
22 徐雁南, 王浩.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發展潮流初探. 2003, 19 (10) :63~ 66
23 張國強, 金中泉, 風景園林綠地系統(下). 中國園林, 2001, (5) :19~ 23
24 劉濱誼, 姜允芳. 論中國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誤區與對策. 城市規劃, 2002, 26 (2) : 7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