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三個助力工作匯報

三個助力工作匯報精品(七篇)

時間:2022-05-27 00:54:1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三個助力工作匯報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三個助力工作匯報

篇(1)

2020年作為脫貧攻堅戰略收官之年,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設全面小康,結合部門職責,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扶貧專項方面

作為扶貧專項部門之一,全局牽頭負責農村土地整治扶貧專項。加強與省自然資源廳、州自然資源局對接,積極爭取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因達不到申報標準,2020年省、州級農村土地整治扶貧項目不涉及市。

二、相關業務方面

(一)開發地質災害監測公益性崗位。我市屬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域,通過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對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專職監測。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公益崗位xx個,助力貧困人口增收。責任領導:局長分管領導:副局長責任股室:地質環境股工作時限:2020年

(二)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我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分批實施。經與州自然資源局對接,未向市分解目標任務,全局繼續做好剩余項目的申報、實施工作,力爭全面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

三、駐村幫扶方面

(一)“三個一”方面。全局干部職工結對幫扶新鎮村和村農牧民群眾。一是利用村和村的區位優勢明顯,繼續幫助理清發展思路,落實幫扶措施;二是按照“一超六有”標準,結合貧困戶實際,持續做好貧困戶幫扶工作,并積極幫助非貧困戶出主意、想辦法、謀發展,使幫扶工作更均衡。責任領導:局長分管領導:副局長責任股室:幫扶責任人工作時限:2020年

(二)“五個一”方面。全局下派1名黨員到貧困村鄉村擔任“第一書記”。

篇(2)

一、抓好扶貧資金的整合使用

上半年,對羅溪鄉宗溪中村廣坪組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立項招投標,立項資金107萬元,現已施工,預計年底完工,該項目可保護羅溪鄉宗溪中村35個戶185人生命財產安全。

二、做好脫貧攻堅服務保障工作

優先保障扶貧開發項目用地。上半年,對貧困村的衛生室建設、易地扶貧搬遷、D級危房改造等這些涉及到用地的項目,專人組織報批,在不占用基本農田的情況下,實行建設用地應保盡保,優先報批。共完成了6個異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項目的用地報批,面積40.0859畝,還有38個正在報批用地手續;已批準558戶異地扶貧搬遷分散安置,面積46.14畝,還有500戶正在審批。

三、做好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

上半年,共安排17名年富力強、責任擔當性強的工作人員參與駐村幫扶,其中局牽頭駐點的有三個村,分別是桐山鄉大道村、文昌街道平梅村和石江鎮三合村。其中派駐平梅村幫扶工作隊爭取村級文化場修建資金30萬元,安裝村道路燈70盞,爭取村道改造資金3萬元,爭取環衛垃圾拖運斗3個;派駐大道村幫扶工作隊爭取村級文化場修建資金30萬元,協助該村做好30畝油茶種植示范基地,從局辦公經費中斥資1.88萬元和15萬元分別用于該村廢棄采砂場搬遷為油茶基地騰地及對灌排兩用水渠進行改造,對該村6名貧困高考生進行集中走訪慰問,發動干部職工開展愛心助學募捐活動,共募捐2萬余元,對該村2019年5名高考本科上線考生進行慰問;派駐三合村幫扶工作隊爭取村級文化場修建資金18萬元,從局辦公經費解決5萬元解決該集市場地路面硬化。全局共有163人在毓蘭鎮橋頭村等29村參加結對幫扶工作。為加強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局黨組專門成立了扶貧辦,抽調專人負責扶貧工作,堅持每年組織扶貧業務培訓,經常把扶貧工作列入黨組議事日程,著重幫助駐點村解決困難。建立駐村和結對隊員工作檔案,其履職結果作為年終考評的重要依據。

    四、按“三項”清單要求承擔的行業脫貧攻艱工作及開展情況

(一)“空心房”整治。上級下達我縣2019年的“空心房”整治拆除任務為85萬平方米、復墾任務800畝170萬平方米、復墾任務數為1600畝。上半年,實施拆除空心房151間,面積2.45萬平方米,拆除廢舊棚房5500平方米。

(二)“大棚房”整治。共查出“大棚房”問題3宗,分別為文昌街道高倉生態農莊、羅溪鄉龍頭休閑山莊、楊林鎮白馬山莊。目前,我縣3宗“大棚房”已全部拆除到位。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繼續發揮行業優勢,助力全縣脫貧攻艱。下半年,我將繼續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脫貧攻艱的系列工作部署,發揮自然資源行業優勢,持續發力,使扶貧整合資金重點向貧困村傾斜,加強扶貧整合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每一筆扶貧項目資金都能做出民心工程。同時,加大對貧困村的衛生室建設、易地扶貧搬遷、D級危房改造等涉項目的用地支持力度,專人組織報批,在不占用基本農田的情況下,實行建設用地應保盡保,優先報批。

二是繼續加強駐村和結對幫扶管理。下半年,繼續加強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管理,對聯點駐村貧困村,從爭資跑項和局本級資金撥付方面重點支持,擬對平梅村4千米村道加寬進行申請立項,對該村6千米水渠進行改造立項;對三合村,擬安排立項600米渠道硬化項目資金,不斷完善聯點所在村的村級公共基礎設施。同時,局黨組將從群眾滿意度和知曉度等方面加大對派駐幫扶和結對幫扶的督查,不斷促進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成效,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知曉度。

篇(3)

一、政府主導,做到婦女權益保障“三納入”。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以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站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切實履行保障婦女合法權益的職責,注重從源頭上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做到“三個納入”。第一,將婦女發展綱要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落實婦女兒童兩個綱要”、“推進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保護婦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建設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內容納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保《婦女權益保障法》得到貫徹落實。第二,將婦女兒童工作納入政府議事日程。市委、市政府定期聽取婦女兒童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婦女合法權益保障重難點問題。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工作的意見》、《關于實施“五項工程”,解決兩綱重難點問題的意見》;協調解決了“兩綱”數據庫建設、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設等重點工作。第三,將婦女權益保障重點問題納入民生工程。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困難學生資助制度、免費婚檢等涉及婦女合法權益保障和發展的重難點問題納入民生工程,出臺了配套實施方案,確保這些具體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二、舉市而為,構建婦女權益保障“五張網”。

保護婦女合法權益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社會化維權是維權工作的發展方向。我市不斷探索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機制,加強橫向聯系、縱向銜接,形成了完整的組織網絡。一是黨政維權網。市政府將婦女權益保障工作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定期進行督促檢查、監測評估,協調和推動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認真解決婦女事業發展中的問題。市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作為政府專門工作機構,在婦女維權工作中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督促作用。市委政法委牽頭建立了“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維權協調和聯動機制,推動侵害婦女權益典型案件和重難點問題的解決。二是法律援助網。司法部門加大涉及婦女案件的法律援助力度,做到優先指派、應援盡援,2005年以來受理涉及婦女法律援助案件1200多件;市法律援助中心及4個律師事務所成立了市婦女兒童維權法律服務站,為全市婦女提供各項法律服務;廣泛建立婦女維權站和社區律師聯系制度,將婦女的維權服務延伸到基層,全市共建立社區婦女維權站228個。三是投訴網。強化維權網絡功能,逐步完善了市、縣、鄉(街道)三級網絡;建立首問負責制、主席接待日、數據分析和信息反饋等制度。拓寬投訴渠道,在原有的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基礎上,將婦女維權熱線納入“12345”市長熱線,三縣開通了全國統一的“12338”婦女維權熱線,使維權方式更多樣、更便捷。四是反家暴網。2003年,市公安局與市婦聯聯合成立了“110家庭暴力報警中心”,堅持做到優先接警、優先出警、優先救助的三優先原則,中心成立以來共接警9830次。在社區普遍設立家庭暴力案件投訴點,有效地預防和制止了家庭暴力案件的發生。五是社會救助網。積極尋求社會力量參與婦女權益的維護,招募志愿者隊伍組建“市婦女維權律師團”,全市共有婦女維權志愿者1237人。依托醫院和心理咨詢機構,建立了婦女健康和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對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傷害的婦女和特困婦女提供免費服務和緊急救助。

三、優化環境,落實婦女權益保障“四個堅持”。

篇(4)

關鍵詞:項目前期;平臺;構建

作者簡介:郭麗霞(1974-),女,山東濟陽人,濟陽縣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工程師;

趙長強(1969-),男,山東濟陽人,濟陽縣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主任,工程師。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4-0204-03

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一強三優”統領改革發展全局,全面推進精益化管理、標準化建設,大力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鑄“誠信彩虹”,建服務文化,全面創先爭優,積極促進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構建與實施,確保電網規劃納入縣域經濟總體發展規劃,提高電網規劃建設項目實施率,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和和諧穩定。

一、項目前期協調平臺構建與實施的背景

電網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具有內容多、周期長、范圍廣、政策相關度高的特點。項目前期工作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約15項工作具體工作,工作的協調量占整個電網建設協調總量的70%,包括評估報告階段要完成可研、初設、項目核準報告、相關專題評估報告的編制;相關協議落實階段包括變電站占用或線路跨越相關地塊及線行工程時水利、通信、航空、油氣、高速公路、鐵路、軍事單位等相關部門、各開發區、地塊業主一系列協議;政府批復階段包括取得政府部門規劃、土地、環評、水保、節能等9項核準或備案支持性文件的批復;上級文件批復階段包括取得上級電網公司立項和可研、初設、投資計劃的批復文件。

為提高電網供售電能力,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全面推進電網發展方式轉變,規劃是龍頭,項目前期協調是關鍵。根據國家電網總體規劃和山東電網發展規劃,“十二五”至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山東公司堅強智能電網發展建設任務十分艱巨,迫切需要進一步超前開展電網項目前期工作,提高項目前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構建與實施將起到重要作用。

同時,隨著城市的擴張和人口的膨脹,建設用地資源越來越少,各方利益矛盾越來越凸顯,加上城市規劃國土部門對變電站建設用地規模以及站址位置和線路走廊通道進行嚴格控制,導致前期工作面臨的外部問題越來越多,前期工作任務緊而相對程序要求規范凸顯了緊迫性,風險越來越大。電網規劃、項目前期、項目建設是電網發展建設三個相輔相成的閉環節點。項目前期既是電網規劃項目的落實時期又是項目建設的準備時期。項目前期協調工作是擺在電網建設面前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每個供電公司必須要解決好的難點工作。

1.構建和實施項目前期協調平臺是經濟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產業結構加速調整。城鄉電網改造與建設屬于國家鼓勵類投資產業,同時核準、備案程序要求越來越正規和嚴格。

為適應電網發展建設要求,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電網公司體制改革要求,落實責任,明確工作重點,確保電網規劃項目全部納入縣域總體經濟發展規劃,確保電網建設項目做到“建設一批、核準一批、儲備一批”,開拓工作思路,尋求完善項目前期協調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真實有效提高項目前期協調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2.構建和實施項目前期協調平臺是公司穩步發展的需要

公司在多年來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已充分認識到,電網建設水平體現了公司的綜合管理水平,是公司發展的硬件。項目前期協調工作的開展是否順利直接決定了電網建設能否有序進行。電網規劃是公司發展的龍頭,項目前期協調是公司電網建設的關鍵點。只有通過項目前期協調將龍頭引領的電網規劃項目全部納入城鄉總體經濟發展規劃中,電網建設項目才能落到實處,電網建設才能開花結果。

隨著國網公司“三集五大”改革的推進,電網項目前期工作的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項目前期可研編制標準、深度要求將不斷提升,各電壓等級電網項目的前期協調工作進度、集約化管理程度將進一步提高。電網項目前期管理工作將改變以往國家電網公司、省公司、市公司、區(縣)公司四個管理層級環節多、鏈條長的狀況,進一步壓縮管理層級,減少管理環節,縮短管理鏈條,全面提高電網項目前期工作全過程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探尋電網項目前期協調工作管理模式與加快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迫切需要相適應,進一步提高電網項目前期協調工作的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程度才能滿足公司穩定發展的需要。

積極推進項目前期協調管理可以更好地獲得政府部門的信息支持和政策扶植,進而做好優質服務工作,承擔起供電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

3.構建和實施項目前期協調平臺是公司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發展,電網建設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我國土地、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

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電網規劃建設初期提高電網建設標準,電網建設中積極應用新技術、采用新設備,降低資源損耗,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滿足需求的同時選擇更趨合理的站址和線路走廊,減少周邊生態環境影響,提高土地資源和廊道資源的利用率,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在電網建設項目前期協調過程中學習新知識、應用新技術、采用新設備,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也是公司實現“兩個轉變”、樹立良好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競爭力、建設現代企業的必然要求。

二、項目前期協調平臺構建與實施的內涵及特點

1.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構建與實施的內涵

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構建與實施的內涵是,以提升公司項目前期協調管理為目標,在智能電網電網建設領導小組和公司內部電網建設項目工作組構建起來的項目前期協調平臺下,以智能電網建設領導小組為統領,以縣直機關、鎮辦和基層單位為主體,本著以人為本、和諧共贏、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升優質服務的原則,加強電網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整合并協調內、外部關系,運用小情況隨時解決、大方向定期協調等靈活的方式,將“有事才匯報,無事不見面”的傳統項目前期協調管理轉變為現在“規劃方案定期協調,臨時項目及時解決”的和諧共贏式格局。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構建與實施是濟陽供電公司在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總結、開創的新的管理模式,是隨著管理工作和事業發展的需要對項目前期協調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優化,是強調創新、實用、適用的新型管理模式。概言之,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管理結構圖見圖1。

2.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創建與實施的原則

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創建與實施要堅持以服務濟陽經濟發展建設為中心,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安全可靠、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經濟高效的電力供應體系。實施過程中無論是基層單位還是個人都將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為己任,真誠溝通,在管理過程中本著互利共贏的態度,加大彼此間的交流,將建立起來的公共關系及時反饋給公司其他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3.項目前期協調平臺創建與實施的特點

(1)加強系統內部工作配合。在公司內部成立由分管領導統一協調、相關部室領導積極參與、相關人員具體負責的電網規劃項目前期協調小組,市公司發展策劃部與縣公司發展建設部全程參與、全面負責,更順利地溝通各方面工作,確保項目前期各項工作能順利流轉,減少公司內部工作的停滯時間。隨著“三集五大”的推進,系統內部分工更加明確,項目前期協調工作更加專業化、集約化和扁平化,再通過上下一致、橫向聯動、上級指導、下級支撐的工作管理機制,項目前期協調平臺內部機構、人員運轉將更加默契,為項目前期協調工作提速打下堅實基礎。

(2)提高外部資源利用。樹立“經濟發展一盤棋”的總體發展思想,依靠政府部門、新聞媒體、社會輿論、電力客戶等公司外部資源,積極整合公司優質服務、品牌建設、對外聯絡、新聞宣傳等內部資源,建立信息互通、相互配合、管理有序的共贏式格局。加強溝通協調,調動各方面的公共關系優勢,形成項目前期協調工作的合力。

(3)將“單向實施”轉為“多向共建”。傳統的項目前期協調往往局限于“有一求一”、“部門對部門”的“單向實施”的工作方式,部門間信息不暢通,造成資源上的獨有和浪費。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的構建與實施突出資源共享,針對項目庫進行溝通交流,實行“多向共建”、互利共贏,將上述“線型關系”構建成一個平臺,通過該平臺促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問題解答,節省了公司協調工作中重復性協調相關部門的工作,實現公共關系資源的整合利用、優化配置,提高了項目前期手續辦理的效率,降低了重復調整的幾率,降低項目建設風險。

三、項目前期協調平臺構建與實施的主要做法

堅持“服務黨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供電企業的宗旨,要找準項目前期協調工作突破口,構建和實施項目前期協調平臺,爭取主動、發揮優勢、贏得支持、產生實效,為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化公司服務。

1.加強供電企業文化宣傳,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加強供電企業宣傳,濟陽供電品牌深入人心。公司有計劃地面向社會進行了供電形勢、文明建設、便民措施、服務承諾、優惠政策、依法治電等方面的宣傳,建立起和諧的供用電環境。公司創新服務模式,增加了流動性上門服務項目,開通了短信時時通系統,利用手機短信的方式為客戶提供電力服務業務,提升窗口服務水平,提高客戶滿意率。打造了“濟陽供電”服務品牌,提升了企業價值,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公司堅持以“實施品牌引領戰略、打造公司軟實力”為核心,以全方位提升“國家電網”品牌的知名度、認知度和美譽度為目的,借助網絡、電視、傳媒等積極宣傳、塑造品牌文化,為公司發展積極構建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2.強化企業內部工作協調,提升企業合力

改善企業內部工作協調關系既是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的保證,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需要。公司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工作要求,實行“更專業、更集約、更扁平”管理。

成立市、縣兩級前期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定期調度前期工作,并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根據“大規劃”建設的前期工作流程,成立由市公司分管領導任組長的前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縣公司分管領導組成;成立由市公司發展部分管副主任任組長的前期工作小組,成員由發展部前期專工、相關部門專工和縣公司發展部主任、專工組成。前期工作小組按照日匯報、周協調、月例會形式督促前期工作進度。工作小組每月向領導小組匯報,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

統一前期工作管理標準,明確工作流程、管理范圍和目標。市公司發展部統籌協調前期工作,負責組織經研所編制項目可研報告;負責開展規劃、土地、環評和項目核準等工作;各縣區公司按照屬地化管理要求,負責落實本供電區內的相關協議辦理工作。

3.加快協調外部關系,擔承社會責任

處理好與縣直部門、鎮辦、基層單位之間的關系。濟陽供電公司按照“四個服務”企業宗旨,充分考慮濟陽作為濟南“北跨”承接地的重要地位,積極爭取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支持,加大濟陽電網投資建設力度,在技術和資金上對濟陽電網重點傾斜。對滿足建設條件的電網項目,在投資承受能力范圍內給予最大保障。按照規范要求辦理項目審批手續,加快實施220千伏回河輸變電工程;110千伏孫耿、太平、澄波湖、官莊輸變電工程;縣城電網配電自動化工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高濟陽電網受、供電能力。政府全力支持和保障縣域內各電壓等級電網建設,充分發揮由分管縣領導為組長、縣直有關部門、各鎮(街道)、供電公司等組成的縣電力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的作用,定期召開電力建設協調會議,協調解決電網發展和建設中的規劃、前期、土地、拆遷、民事、環保等具體問題;將“十二五”期間電網重大建設項目列入縣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加快電網項目核準和建設審批進度;在滿足電網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按照“誰提議、誰出資”的原則,積極配合做好城鄉建設改造中的電力設施遷移、改造工作,結合城鄉道路建設與拓寬改造,提前預留電力線路通道;重點項目審批前,各鎮(街道)、各建設指揮部和項目主管部門將項目情況函告電力行政主管部門及供電公司,供電公司出具供電咨詢方案;配套供電設施建設方案要納入土地劃撥、出讓及招拍掛條件;2012年年底前完成“十二五”電網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的選址和前期支持性文件的辦理工作。加強組織協調,相互支持配合,針對電力建設規劃落實、重點項目協調、電網配套工程計劃制訂、征地拆遷及補償安置、民事協調、電網建設手續綠色通道等研究出臺實施意見,促進經濟和電網建設協調發展。

由于電力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政府對電力的監管和控制尤為嚴格,因此供電企業應積極協調好與各級黨委政府之間的關系。近年來,公司定期、分層次向地方黨委、政府進行工作匯報,開展“四個一”宣傳活動(一封信、一張彩虹條、一盤宣傳光碟、一套宣傳資料),與政府、鎮辦、基層單位之間建立起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管理和指導,恪守政策法令,相應地調整工作中的決策和實施計劃。通過政府專用辦公網絡、電話、傳真等電子多媒體及時全面地向有關部門反映自身工作情況、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以尋求政府、鎮辦、基層單位的理解和支持。特別是針對各項重大活動的保電、抗震救災、有序用電等重點工作及時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匯報公司工作情況,擔負起供電企業的社會責任。

通過電視、電話、互聯網等傳媒加強與新聞媒體的關系。在公共關系管理過程中,新聞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能制造輿論,還能引導輿論。因此,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溝通,掌握輿論的主動權,對化解危機、維護企業利益和形象至關重要。為此,公司成立新聞中心,通過電視、電話、互聯網等傳媒,專門負責對外宣傳及與媒體的聯系溝通,聘請新聞記者擔任行風監督員和媒體聯絡員,為他們訂閱了《中國電力報》、《國家電網報》、《中國電業》、《山東電力報》等報刊,定期進行走訪,及時溝通信息,隨時保持聯系。

公司曾多次通過電視采訪、“陽光在線”等方式與新聞媒體交流,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讓媒體充分了解電力政策,理解供電企業的工作。通過與新聞媒介建立起的良好公共關系,不僅讓公司知名度、社會影響力大大提高;而且當公司面臨危機時,可以獲得他們的同情和支持,讓他們持客觀、公正的態度,正面地把公司的觀點和措施公布于眾,從而矯正視聽、重塑形象,以此營造出良性的輿論環境。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公司充分認識到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日常經營發展中,通過網絡信息平臺、電視新聞媒體等載體主動了解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積極組織并參與當地的各項公共性活動。運用公共關系交際、協調等手段方法與相關的特定公眾進行廣泛的密切聯系和交往,及時溝通,減少矛盾;廣交朋友,橫向發展、縱向聯系,建立友好、合作的社會關系;聽取意見,減少社會摩擦,緩和社會沖突,為公司落實經營管理計劃搭建對外交往的橋梁。當公司遇到困難、出現危機時可獲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這種社會型公共關系雖然短期不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它的回報是長遠的、間接的。公司連續多年來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向貧困學生伸出援助之手,圓莘莘學子的成才之夢。

通過實施“安全供電卓越提升工程、助力發展電網騰飛工程、智能配網堅強跨越工程、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城鄉一體光明服務工程、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工程、節能環保責任奉獻工程、城市電網靚麗美化工程”,進一步完善服務標準,規范服務行為,創新服務手段,優化服務流程,強化服務監督,提升服務品質,推進城鄉供電服務一體化,助推濟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通過構建和實施項目前期協調平臺,在社會上樹立了供電企業高效、負責、專業、誠信的形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聯合經信委開展了兩次高危及重要客戶電氣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排查整治隱患13項;查處竊電、違約用電25起;追補電費及違約使用電費70萬元。公司在電網規劃、線路建設、電費回收、電價調整、打擊竊電、線路清障等工作中得到地方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廣大群眾的密切配合和一致好評。

篇(5)

(一)加強領導,科技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1月16日,召開了全市科技工作會議,對20*年的科技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安排布置20*年各項工作任務。動員全市大力開展全民創新活動,增強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加快創新型曲阜建設步伐。3月20日,由市政府吳霽雯副市長帶隊,抽調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市統計局、市科技局等有關單位人員組成的考核小組,對全市12個鄉鎮(街道)的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暨全民創新活動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考核驗收,歷時7天,重點圍繞組織領導,科技宣傳培訓,科技示范園、示范村、示范戶建設,科技創新,科技投入,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等內容進行了全面嚴格考核,評選出一等獎2個,魯城街道、時莊鎮,各獎壹萬元,并授予“曲阜市科技工作模范鄉鎮(街道)”稱號;二等獎5個,書院、姚村、息陬、王莊、南辛,各獎五千元,并授予“曲阜市科技工作先進鄉鎮(街道)稱號。三等獎5個,吳村、陵城、董莊、防山、小雪,各獎兩千元。對鄉鎮的考核是對鄉鎮科技工作一個較大的促進和提高,進一步優化了鄉鎮科技發展環境。5月9日召開了迎接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考核工作專題會議,吳霽雯副市長主持,郭慶海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并對考核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市直有關18個部門參加了會議并及時準確的上報了考核所需資料和證明材料,匯集成冊,并及時上報。為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激勵科技人員干事創業,今年對1988年制訂的《曲阜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進行了全面修訂,6月25日,市政府第68次市長辦公會通過了新修訂的《曲阜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設立了科技最高獎,獎金10萬元,獎勵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這也是我市首次設立科技最高獎。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獎金分別由原來的1000元、800元、500元提高到現在的1萬元、5000元和3000元。6月26日,市政協主席馬書軒,副主席劉漢武、韋挺帶領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和機關組部分政協常委、委員視察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市政府副市長吳霽雯陪同了視察。馬書軒主席聽取了市政府科技創新工作匯報,深入到書院農業科技示范園、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力促進中心實地察看了科技創新工作開展情況,對全市科技創新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科技創新工作提出新的要求。7月4日,召開了上半年科技工作總結暨鄉鎮科技目標考核通報表彰會議,通報了全市12個鄉鎮(街道)科技目標考核情況,并進行了表彰獎勵,回顧總結了20*年上半年科技工作開展情況,就下半年科技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市政府托婭副市長;市政協劉漢武副主席出席了會議。8月10日,召開了第八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籌備工作會議,安排部署我市的博覽會籌備工作,會上傳達了全省、濟寧市產學研合作創新暨科技獎勵大會精神,表彰了我市優秀專利企業、優秀創新產業化項目、優秀專利人,市政府副市長吳霽雯主持會議,市人大副主任史存華,市政協副主席劉漢武參加了會議。8月14日召開了全市科技進步獎評審會,對全市篩選出的30項科技成果進行了全面評審,共評出一等獎3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13項,發放科技進步獎獎金13.9萬元。通過一系列地政策、資金引導和扶持進一步優化了科技發展環境,并進一步將全民創新活動引向深入。

(二)擴大宣傳,全民科技首位意識全面提高。一是扎實開展了科技周一系列活動,5月21日,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科技局組織18個市直部門在息陬鄉集中開展了“送科技下鄉、趕科普大集”活動,為息陬鄉贈送了價值近萬元的微機、打印機和科技光盤200余盤。這次活動各單位共制作了精美宣傳展板60余塊、條幅20余條,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為群眾進行技術咨詢200余次,倍受群眾歡迎。11月28日,我局組織市知識產權局、市地震局、曲阜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單位16人參加了在小雪鎮舉辦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展出各類展板6塊,發放各種科技信息資料26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100余次。二是利用了《曲阜科技信息快訊》和曲阜科技信息網,對我市鄉鎮(街道)、市直部門和企業科技工作情況進行了及時通報和交流,今年共編發12期,交流各類科技信息1000余條,印發12000余份。另外,我們還為各鄉鎮(街道)及市直有關部門訂閱了60份的《科技日報》。三是大力實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20*年初,由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主辦,曲阜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曲阜市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無償為全市12個鄉鎮(街道),388個行政村,10個科技示范園建設410個信息網點。4月19日,市委、市政府在書院街道召開了全市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啟動儀式,市政府吳霽雯副市長主持了會議,市委組織部王志泉部長作了重要講話,濟寧科技局宋科局長、濟寧市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吳凱生主任應邀參加了會議。目前該工程已全部建設完成,真正實現科技信息村村通。該項工程已成為我市的亮點工程,受到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和市領導的贊賞和肯定,被列為市政府20*年為民利民十大工程之一。11月7日,全市遠程教育暨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管理員培訓班在曲阜生產力促進中心舉辦,本次培訓班主要是提高管理員的思想政治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安排部署全市科技信息村村通接收點的開通工作,切實發揮市遠程教育和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作用,統一思想,扎實推進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各項工作的開展,為農民送去實用科技信息,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服務。一年來,通過形式多樣、求實創新的科技宣傳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各級領導和全民科技意識的提高。

(三)以培植高新技術企業為重點,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一是突出抓好重點高新技術項目。在繼續抓好“復合材料活塞”、“電動助力車專用蓄電池”、“圣旺藥業”、“天博晶碳”等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實施的同時,認真研究,緊密跟蹤國家、省、濟寧市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排出了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科技項目,爭取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各級科技計劃。20*年我市共組織申報濟寧市級以上各級各類科技項目21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6項,濟寧市級12項。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納微米粒子復合活塞項目納入國家級重點火炬計劃,天博晶炭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制造高價位成型活性炭項目獲得國家農業成果轉化基金的支持,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汽車胎壓監測系統,曲阜海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孔子文化動漫系列項目,曲阜城建生態園林公司的三孔景區古樹名木現狀調查及保護對策研究項目等被列為省級科技攻關計劃,曲阜生產力促進中心公共技術創新及服務平臺建設被列為省高新技術自主創新工程項目,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鎳碳化硅復合鍍陶氣缸項目被列為濟寧市重大技術專項。二是突出抓好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對天博汽配、金皇活塞、圣陽電源、圣旺藥業、慧迪化工等19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2家,省級9家,濟寧市級8家)、50家高新技術產品企業、5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11家“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加大扶持力度,跟蹤服務,促其更好更快發展。山東圣旺股份有限公司被列為省級中藥現代化示范企業,曲阜廣龍生物制品廠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天博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是突出抓好重點高新技術產業。20*年截止到11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32.05億元,同比增長32.14%,占工業總產值比例達到26.14%。四是搞好企業調研,20*年11月份,對50家高新技術產品企業進行了全面調研。這次調研對企業基本情況、科技人員情況、經濟指標、計劃項目、專利情況、成果情況等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即了解了企業20*年的情況又掌握了企業2008的發展想法,即為領導當好參謀提供第一手資料,又為科技局在2008年為企業服務掌握了情況,增強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還印制了《科技法規政策選編》1000余冊,發放到各個企業和鄉鎮,為企業提供科技政策支持。五是第八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會圓滿成功。9月28日—30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工程院、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專利信息中心、山東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和濟寧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第八屆中國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博覽,在我市科技城成功舉辦,今年的博覽會呈現出幾個明顯特點:一是盛況空前,品牌凸顯,本屆博覽會規格高,規模大,展出的專利高新技術產品多,成果優秀量大,展廳布局新穎,突出了“產學研合作創新”這一主體。二是洽談踴躍,成效顯著。三是會展水平大幅提高。四是宣傳工作扎實有效,《科技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齊魯晚報》、山東電視臺等著名媒體報到了博覽會信息和籌備情況,輿論氛圍濃厚。本屆博覽會,我市共有7個普通展位,1個特裝展位,參展企業16個,共簽訂技術合同21項,項目技術成交額1580萬,項目投資額4.44億,超額完成上級分配的各項任務。通過一年的努力,使全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的發展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四)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科技興農工作成效顯著。今年是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第二年,作為科技部門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建設。今年選擇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進行重點支持,加快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步伐,使他們盡快成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器、現代農業科技的輻射源、人才引進及技術培訓的基地,帶動全市農業科技整體水平的提高。重點扶持了九仙山林果科技示范園、書院城建生態園林果蔬菜基地、董莊屈家村草莓基地、市漁業協會書院夏家村、王莊劉莊、南辛宮樓、時莊坊嶺等科技示范村共12個重點項目,扶持

資金30多萬元。二是加強了農業新品種的引進和農業新技術的推廣。以市場為導向,加強了農業良種的引進、選育,積極推廣了良種良法配套技術、動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及重大疫情的預測預報技術。今年以來,全市引進推廣了農業、林果、蔬菜、畜牧等新品種100多個,全市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三是大力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今年全市共組織286名科技特派員下派到12個鄉鎮和“書院城建生態園”等17個科技特派員基地。無償為書院科技特派員基地、時莊好友農牧基地、王莊弘基牧業、吳村林果高科技示范園制作了高標準宣傳牌,大大提升了科技特派員工程的水平,并無償扶持資金8萬元。四是扎實推進包村幫扶工作。投資2萬元對王莊鄉劉莊村的村委大院進行了修繕、粉刷,并購買了辦公桌椅和辦公用品,大大改善了村委辦公條件。年底市領導郭書記、嚴主席一起走訪、慰問了三戶老干部、老黨員、老殘廢軍人,深受歡迎。另外,我們還無償支持王莊鄉7名農村干部進入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進行為期一年半的科技培訓。

(五)以鼓勵自主創新為重點,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一是抓住“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科技宣傳周”、“科技下鄉”等時機,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普及活動。二是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評選“曲阜市優秀專利企業、優秀專利產業化項目、優秀專利發明人”活動。三是對全市20*年1月1日至20*年12月31日期間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授權并符合資助條件的44項專利進行資助,資助金額共計17400元。四是積極深入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服務,20*年我市又獲得兩項“山東省第九屆專利獎”獎勵,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活塞用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獲三等獎,偉創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智能雙向密碼遙控器”獲優秀專利獎。全市又有6家企業被命名為“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已有的5家“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也全部通過了省級復查。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都有較大突破,20*年1—11月底申請專利169件(其中:發明專利21件、實用新型139件、外觀設計9件),同比增長38.5%,在全省的排名列69位,與20*年同期持平;專利授權127件,同比增長86.8%,列全省的第46位,前移2個位次;兩項指標在濟寧市12個縣市區中均處于前列。

(六)以綜合防御為重點,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強。及時調整充實了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領導小組成員會議,下發了《曲阜市地震安全性評價監督管理辦法》、《曲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曲阜市地震應急預案的通知》、《關于印發曲阜市防震減災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等文件。扎實組織開展了地震科普宣傳活動,開辟了地震科普櫥窗,展出農村民房抗震知識掛圖。開展了送地震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向地震科普示范學校贈送科普讀本300余冊,舉辦科普講座3次。全面完成了曲阜地震臺的建設,嚴格按照標準完成了土建、避雷、供電設施、內部保溫裝修、儀器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安裝了BBVS—60寬頻帶數字地震儀和EDAS—24IP地震數據采集器。主要監測魯中、魯西南斷裂帶地震活動情況,可以觀測到附近地區最小ML1.2級地震活動。積極做好地震應急工作,圓滿完成了20*年11月11日發生在曲阜泗水交界處ML3.2、ML3.3級地震的應急工作。扎實做好抗震設防標準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對曲阜市銀光前鋒化工有限公司擴建工程項目進行了地震安全性評估。

(七)以三個平臺建設為重點,科技創新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以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為宗旨,搭建科技綜合服務體系,提升科技服務能力,不斷加強科技信息網絡平臺、科技綜合服務平臺和星火培訓平臺建設,收到良好成效。一是充實完善曲阜科技信息網。有效整合科技資源,向全社會開展信息化服務,及時更新網站內容,完善網絡數據庫,收集和科技要聞、政策法規和科技成果信息8000余條,收到良好成效。二是開展科技政策法規、專利和技術咨詢服務,提供技術導入、項目立項、成果轉化、科技交流合作等綜合服務。20*年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100余次,幫助企業申報各類科技項目10項。三是開展星火培訓工作,積極服務三農。9月10日,在九龍賓館舉辦了玉米良種種植技術培訓班,邀請了10余名玉米良種公司的技術專家作報告,來自鄉鎮農技站、農資服務站的200多人參加了培訓。另外,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綜合樓的作用,采取電化教學、專家授課、現場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技術培訓10余次,培訓人員達1000多人次。

(八)以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和“雙評”活動為重點,機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按照創建“學習型、創新性、服務性”機關和“雙評”活動的要求,始終堅持了周五學習日和“”制度,把當前工作與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工作促學習,以學習促工作,干學結合。今年7月16日組織科技系統全體人員去小雪鎮西魯賢村植樹造林,栽植各種樹木2萬余棵。11月2日,參加了全市組織的60個被雙評的市直單位到體育公園向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開展咨詢服務的活動,通過與群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主動征求對我單位履行職責,依法行政、工作作風、工作效率、服務質量和廉潔勤政等方面的意見,以實際行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設立了咨詢服務臺,制作了宣傳圖板,局領導班子親自接訪,并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余種,近1000份,受到群眾好評。另外,我們還發放征求意見函100余份,聽取社會各方面對科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11月23日,我局工會委員會成立,選舉產生了我局首屆工會領導班子,這是科技系統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12月7日,科技系統舉辦了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報告會,邀請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孔令紹同志給全體干部職工做了一次精彩的報告,把學習、貫徹十七大的精神進一步引向深入。同時,積極開展了“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科技系統共為貧困地區捐贈過冬的棉衣棉被96件,超額完成了機關工委下達的任務。進一步加強檔案整理工作,成立了檔案管理領導小組,完善了檔案管理制度,更新了檔案柜,歸檔了10年的檔案,為晉升“省二級”奠定了基礎。另外,我們還召開了支部大會,按黨員轉正程序為曹海云同志按時辦理了預備黨員轉正。總之,通過思想作風和機關作風建設,形成了團結和諧、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爭創一流的工作氛圍,機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九)以身作則,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篇(6)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地處蘇中平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民風淳樸,物產豐饒,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建筑之鄉、教育之鄉的盛譽。走出了“清代棋圣”黃龍士、京劇大師梅蘭芳、“泰州學派”創始人王棟、“當代草圣”高二適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溱湖濕地、溱潼古鎮、北大街文化街區等風景秀麗,文脈綿長,令人流連忘返。

教育更是姜堰的“金字招牌”,基礎教育發展水平一直處于泰州領先、全省一流的位置。近年來,該區緊緊圍繞“堅持科學發展、建設教育強區”的目標,不斷加快教育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初步形成了“設施完善、質量一流、高位均衡、面向全體”的教育體系,在蘇中地區率先基本實現了教育現代化,先后被評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教育工作省級督導評估考核先進單位、省中小學掛牌督導創新區以及省教育工作先進和省教育現代化建設先進等。

“為姜堰教育加油!期待第一個區域新教育實驗樣本綻放新的精彩。”2016年8月23日,在得知姜堰區召開了新教育實驗工作推進會的消息后,全國新教育實驗發起人、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先生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可以說,作為“教育高地”的姜堰,其有關教育的一舉一動總是受到方方面面的關注。然而,為何一次區域的推進會能夠得到朱永新先生的關注呢?這背后其實是姜堰教育人在新教育實驗道路上十多年如一

日的堅守與耕耘,他們用行動在

蘇中水鄉不斷播撒著幸福教育的

種子。

早在2003年9月,姜堰就成為全國第一個區域整體加入新教育的實驗區,并開始以行政推動的方式推進區域實驗。2005年,姜堰承辦了新教育實驗系列行動之一的“建設數碼社區”全國現場會。朱永新先生走進位于姜堰西北角的農村學校――里華中心小學,指導新教育實驗工作,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2016年10月21日,時隔11年,朱永新先生再次走進姜堰實驗區,在通過專題片《向著明亮那方:新教育姜堰實驗區的行走足跡》了解姜堰多年來開展新教育實驗工作的情況并參觀了幾所學校之后,他對姜堰實驗區帶有區域特色的新教育工作表示了由衷的贊嘆。在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朱永新先生還欣然為學校題寫了“童心最美”四個字作為激勵。

行動引領,讓幸福教育的“一池水”活起來

如今,新教育實驗在姜堰不單單是落地生根,已然呈現出恣意生長的樣態。這不僅因為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已成為加盟校,所有學校均在醒目位置張貼了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一文化標識,更在于,現在的姜堰新教育實驗,早已經從原先的行動自覺上升到了文化自覺的程度。從行動到文化,帶來的是整個區域教育精氣神的提振和教育品質的提升。

作為新教育姜堰實驗區具體負責人,該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科部主任楊愛軍這樣評價姜堰的新教育工作:“對姜堰而言,與新教育‘相遇’是機遇,在這么多年的實踐中,我們不斷從新教育汲取發展所需要的養分。但是,我們也知道,再好的理論指引不可能完全和區域實際相契合,為此,我們一直在踐行新教育的過程中,注重創新,走出了一條帶有明顯姜堰印記的新教育之路。”對照新教育實驗提倡的十大行動,姜堰結合區域實際,提煉出了本土化的目標追求――“十個一”,即一書一世界、一人一博客、一周一行走、一生一舞臺、一課一風格、一人一平板、一月一主題、一班一風景、一人一課表、一校一時空。在“十個一”的指引下,學校改變,教師改變,學生改變,幸福教育的這“一池春水”也更加順暢地流淌了起來。

一書一世界,對應的就是十大行動中的“營造書香校園”行動。關于閱讀,朱永新先生有一個經典的論述: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姜堰自上而下重視閱讀,讀書風氣濃郁,全民閱讀還有個響亮的名字――大閱讀,并且已經成為姜堰教育的文化符號。姜堰一直倡導師生過一種“晨誦、午讀、暮省”“每天集中讀書一小時”的“書”式生活,校園內的“星級圖書館”“漂流書屋”也是各具特色。不僅如此,該區實施教師“讀寫體藝221”行動,為青年教師開列書單,助推教師廣泛閱讀;每月開設“三水講堂”,邀請知名學者專家定期開講,引領廣大教師專業閱讀;定期開展 “書香校園”“閱讀導師”“閱讀明星”、優秀文學社團、優秀校刊社報評選,培植閱讀典型。區級中小學雙語美文誦讀、讀書征文演講、漢聽成語大賽、英語課本劇等賽事展示閱讀成果,也為學生搭建了成長的舞臺。東橋小學教育集團鳳凰園校區的“閱讀爭章”、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的“悅讀幣”、馬莊中心小學“讀書卡升級制”已然成為學校的閱讀品牌。在常規閱讀的基礎上,自2016年4月起,“鳳凰讀書吧”電視欄目應運而生,通過“書吧”式自由開放的交流互動形式,每期解讀和推薦一本好書,促進師生共讀、家庭閱讀,創下了較高的收視率。此外,兩年一屆的“五有書香家庭”風采展示活動,大大推動了書香家庭建設。區內各個學校結合校情在“大閱讀”上不斷創新,如省姜堰中學的梯度閱讀課程、勵才實驗學校的讀寫共生閱讀欣賞課程、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手指上的閱讀”課程、東橋小學教育集團東板橋校區的兒童詩誦讀與創作課程、蔣垛中心小學的讀寫編演課本劇課程、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三水校區英語戲劇閱讀課程和童謠讀寫課程、白米小學的童畫閱讀課程、王石小學的古詩文誦讀課程,區實驗幼兒園、東橋小學幼兒園的繪本閱讀課程研究等,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校本閱讀特色,校園內書香四溢。

一人一博客,它對應的是十大行動中的“師生共寫隨筆”這一行動。為了給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寫作的平臺,姜堰建立了教育博客,全區5000多名教師開通博客并積極撰寫。誕生了一大批教育寫好者以及第二實驗幼兒園、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三水校區“寫作團”這樣的寫博群體。區還定期組織博客博文大賽,評選先進,以激發教師寫作的熱情。葉甸中心小學的馬軍老師,是第三屆博客大賽的“十佳”獲得者,他通過寫博客,發現了更好的自己,如今不僅在博客平臺上收獲了大批粉絲,身為農村教師的他,還成為了區作協的會員,更是省首屆散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值得一提的是,省首屆散文大賽十個一等獎中,姜堰占了三個,而且都是教育博客的博主。可以說,寫博客,已經成為姜堰教師的一種文化追求。為了給學生能夠提供更多展示的機會,姜堰定期出版《教育周刊》,其中“小荷”就是登載學生習作的主要版塊。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報紙上的鉛字,更多的孩子堅定了走進文學的信心。在此基礎上,該區還成立了區級“小作家協會”,讓作家的夢想不再遙遠。在江蘇省“中學生與社會”“名師點撥杯”等層級較高的作文比賽上,姜堰四中的章璐、省姜堰中學的吳秋宇等同學,捧回了一個又一個特等獎。

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過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數字符號,轉化為一種精神意向,賦予教室一種精神力量。因此,新教育人為所有教育工作者帶來了一個充滿詩意和溫度的詞語――“完美教室”。走進地處農村的姜堰區行知實驗小學,經過師生共同投票確定的“蜜蜂班”“向日葵班”等一個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班名取代了原先冰冷的數字牌號。這是該校締造“完美教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一班一風景”的外在體現,也是姜堰區“完美文化”創建的一個縮影。自2012年起,姜堰在全區各學校開展了“締造完美教室”活動,豐富師生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師生幸福指數。以“完美教室”為發軔,姜堰還濃墨重彩地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完美教育系列文化,先后制定了完美教室、完美辦公室、完美教師基本標準和“幸福課堂”評價細則,出臺了“小學教育重點聚焦的20個細節”“小學生應養成的100個好習慣”,并通過向學生推薦100幅名畫、100首名曲、100個體育游戲等活動,引導各學校將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的發展要求落到實處,將文化觸角延伸到學校生活的各個角落。如今,包括完美教室、完美辦公室、完美課堂、完美課程、完美教師團隊等在內的“完美教育”系列校園文化,已經成為姜堰全區所有學校的精神追求。該區師生以優雅行走的姿態朝向完美,在行走中盡情綻放生命的精彩。

在新教育人看來,課程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承載教育夢想的飛行器。關于課程,姜堰教育人與新教育人不謀而合。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什么人的藍圖,這是姜堰教育人的共識。為此,該區在教育的改革上,始終聚焦課程,研發卓越課程,逐步形成“一課一風格”的特點。為了讓教師大膽地投入到課程整合的行動中去,該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下發了《關于“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創新班申報的通知》,并于2016年3月啟動了“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創新班”申報工作,確立了“全國新教育實驗工作先進個人”郭建珍老師的“詩經文學審美創新班”等首批70個區級“創新班”。同年10月份,第二批74個創新班誕生。自此,覆蓋全區31個學校(校區)的144個創新班正在實驗中。在此基礎上,圍繞新的評價理念,根據學段特點、學科實際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該區推出了“快樂游考”“試水免考”等全新評價方式。為了保證“創新班”的課程實施不受干擾,為其在試驗周期內開設了免試“綠色通道”,打消老師的顧慮。可以說,“課程意識”已經深深地在全區教師心中扎根生長,而且成效顯著――近年來,在國家級、省級賽課中,姜堰的教師頻頻站上最高領獎臺;在備受各界關注的中考、高考中,該區也是一路領跑,2015和2016年,省高考狀元連續花落姜堰。

在研發卓越課程的同時,姜堰還將學習的場域從校內向校外延伸,在全區小學啟動了“靈動周三”“多彩周五”行動,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一周一行走”,有更多的機會聆聽窗外的聲音。所謂“靈動周三”,該區要求所有的小學在周三下午取消文化課,取而代之的是綜合實踐。和以往依托教材的綜合實踐不同,現有的綜合實踐是各個學校結合學校實際和師生實際制定的具體的行動計劃,除了手工、廚藝這類常規的項目外,“重^戲”同時也最受師生歡迎的當屬校外實踐。該區現有博物館、濕地公園等校外實踐基地二十多所,各個學校依據實際情況分批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不少農村學校還在農忙時節帶學生走進田野,感受勞動的場景。在看與走的過程中進行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教育,實現“行走中的德育”。“多彩周五”則是將目光聚集在了學生社團的建設上。每到周五下午,全區小學生走進學期初根據自己的興趣所選擇的社團,開展相關社團活動。即便在農村學校,也有至少二十個社團可供學生選擇。該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康華校區擁有近八十個學生社團,為校園文化的深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各個社團指導老師多為本校在某些方面有特長的老師,剪紙、繪畫、合唱、舞蹈、書法等社團打開了學生藝術的視野。不少學校還邀請校外人士參與學校社團建設,正是有了社會力量的支持,跆拳道、武術、太極拳、滾蓮湘等社團也在姜堰的學校生根發芽,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認可。

文化引領,優化幸福教育的“生態圈”

“當下,怎樣避免教出來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識沒靈魂、有技藝沒根底、有智力沒情懷的‘機器’的這一情況?就要是真正地讓學校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文化的價值。”從這一點來看,新教育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方向的指引。”作為新教育實驗的堅定追隨者和積極行動者,姜堰區教育局副局長林忠玲對于新教育有著別樣的情感。在他的推動下,新教育實驗已經從行動引領上升到了文化熏陶的層次,并且成為助力校園文化建設和區域教育品質提升的重要抓手。在多個頗具影響的“大動作”上,姜堰都帶著明顯的“新教育”痕跡。

2016年9月29日的全區“推進每月一事”現場會上,該區南苑學校、婁莊中心小學給與會者帶來了學校推進每月一事的豐碩成果。地處姜堰東北角的農村小學婁莊中心小學,堅持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聚焦學生習慣養成,他們的“孝老敬老”文化節,在全區產生了很好的品牌影響力。如今,“一月一主題”不僅成為學校工作計劃的“標配”,也已經深深走進了師生的心中,成為學校發展的文化基因。

2016年,該區率先在全省啟動中小學“云桌面”建設,新建近千臺學生用“云桌面”終端和二百多臺教師辦公用“云桌面”終端,多所中小學使用上了全新的“云桌面”機房。在課堂文化的建構上,姜堰也始終把握時代動態,“智慧課堂”“夢想教室”應運而生,這些改變其實就是對新教育實驗“建設數碼社區”這一行動拓展和延伸,是立足于區域實際的有益實踐,也是該區“一生一平板”的重要體現。2016年3月29日,地處姜堰西北角的里華小學承辦了姜堰區三月份的小學校長月度例會,尹金梅老師向全區校長展示了在“智慧課堂”理念指導下的數學“優學派互動課堂”。這節課讓所有聽課者直觀地感受到“智慧課堂”的巨大魅力: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貫穿始終,強大的互動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通過引進“智慧課堂”模式,雖然地處偏遠農村,里華小學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拓展了無限的空間。

從2014年起,姜堰就啟動了智慧課堂的研究和實踐,先行試點的里華小學、實驗小學城南校區、實驗初中、張甸初中已經享受到了智慧課堂帶來的巨大“紅利”。特別是通過對“電子書包”的運用,實時進行教學評價、學習數據統計,在網絡終端中形成針對每位學生的個人學習數據庫,最大化實現教學目標。在家校溝通方面,姜堰充分利用互動平臺“手心網”,使教室不再是一個單一的狹窄空間,而是向家庭、社區打開,家長在手機上就能實時了解孩子在校、在課堂的表現。不僅拉近了家庭與學校的距離,也極大地創新了家校共建合作的措施。得益于“手心網”的啟發,該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三水校區等推出了“師生家長共曬成長檔案”等活動,將教師、學生、家庭放在了成長的同一平臺,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社會效應,也構建了“一校一時空”的和諧局面。

為了放大“數碼社區”的輻射影響范圍,在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的幫助下,2016年該區在10所小學建成集電腦、圖書、多媒體設備為一體,且便于互動式課程開展的“夢想中心”,2017年,區內所有的小學建成一間“夢想教室”,讓更多的孩子在“互聯網+”的時代里舞動夢想。此外,依托“江蘇省泰微課”平臺,姜堰組織教師制作上傳優秀微視頻一萬多個,帶領家長學生登錄“泰微課”,做到哪里不會點哪里,讓學習的空間進一步拓寬,課堂的反轉成為新的常態,成為文化追求。思維上的轉變,引領課程、課堂、學習方式等的轉變,使得全區教育的“生態圈”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真做新教育、不做表面文章,貼近社會和學生實際,創造顯著業績。”在參加完姜堰區2016年新教育實驗學校工作匯報會之后,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宜華結合55所學校的實驗情況,對姜堰的新教育實驗工作給出了這樣的評價。現在的姜堰新教育實驗工作,實驗團隊堅持從本地本校實際出發,彰顯自身優勢,做到了“一校一品牌”。在此基礎上,整個實驗區的大閱讀活動、完美教育系列活動,以及“每月一事?習慣養成”等已經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在新教育實驗人才的培養上,更是注重有序和實效,學校骨干老師自覺修煉、不斷提升,在攜手學生幸福成長、享受快樂方面做出了示范、形成了樣板;從區級層面到學校更是現全員發動,吸引教師隊伍整體參與和實在行動,從而享受成功的快樂。除此以外,姜堰的新教育實驗還注意實績創造與總結宣傳相結合,普遍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業績,并以各種形式展示可復制可操作的精彩。新教育近幾年的年會也成為了姜堰的“秀場”――張甸初級中學徐秀忠老師的班級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佳完美教室,區第四中學石建華老師被評為2016年度全國年度榜樣教師,白米中心小學潘兆良老師領銜的“童畫課程”入選2016年全國十佳完美課程,更有第二實驗小學康華校區、區實驗初中、行知實驗小學以及朱海燕、丁娟等多所學校、多人被評為“先進學校”“先進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大香伊蕉国产av| 亚洲av成人午夜福利| 女人高潮久久久叫人喷水|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香港明星裸体xxxx视频|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尤物丿| 国产v视频在线亚洲视频|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中文在线а√天堂官网| 五月综合缴情婷婷六月| 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蜜芽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欧洲熟妇乱xxxxx大屁股7| 成人激情五月天|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风流少妇按摩来高潮|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久久熟妇人妻午夜寂寞影院|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 久久精品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