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9: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實習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兒科學;臨床實習
兒科學是一門研究胎兒至青少年時期小兒發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臨床醫學學科,其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兒童預防保健措施及兒科常見病的發展規律和診斷防治方案,不斷降低疾病的發生率、死亡率,提高疾病治愈率。臨床實習是基礎課程通往臨床實踐的橋梁,是醫學教學的關鍵時期,是使醫學生成功進行身份轉變的重要過程。因此,如何使學生將所學基礎醫學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是現代醫學教育所面對的重要挑戰[1-3]。現代醫學的臨床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以案例為基礎的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及以問題為基礎的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最常用的LBL教學法主要依靠教師的課堂講授,學生被動的機械接受,但由于臨床醫學內容繁復,理論知識點多而缺乏應用針對性,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因此,我們在兒科學的臨床實習教學中引入了PBL聯合CBL的教學方法,現將其具體應用情況及實際效果做以總結及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2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兒科實習的120名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計120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60人。學生的實習前兒科理論測試成績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選擇兒科有豐富帶教經驗和較高臨床水平的教師授課,并在課前進行PBL和CBL教學法集體培訓、備課,使其能夠熟練運用。對照組采取以講授結合多媒體為主的教學模式,試驗組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運用PBL聯合CBL的教學方法。
1.2教學模式
1.2.1對照組。以科內講座結合多媒體為主的形式向學生講授兒科常見疾病的理論知識。針對有代表性的患兒病例進行教學查房,并帶領學生進行病例討論、分析,把具體理論知識和臨床病例相結合。1.2.2試驗組。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運用PBL聯合CBL的教學模式。具體方法:課前帶教老師將根據教學大綱知識點要求,選取典型的住院患者病例,向學生提供患者的基本情況,教師站在患者家屬的角度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可以通過主動分析、互相討論、查閱文獻等方式提出解決問題的最適合措施,形成自己的意見。在課堂教學時進行討論,帶教老師將對學生的問題和不同意見進行逐一點評、重點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問題。
1.3評價方法
實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主要以理論知識、臨床實踐和病例分析三種測評為主,每項各為50分,總成績150分;臨床實踐能力測評包括病史問診、采集,體格檢查,醫德醫風等。之后進行問卷調查,評價學生對新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調查問卷每一小題按程度不同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以“十分滿意”和“滿意”計算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三項測評成績及總分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調查問卷滿意度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的理論知識、病例分析和測評總成績分別為(44.52±8.16)分、(46.01±8.47)分和(133.94±18.98)分,優于對照組的(40.01±8.13)分、(41.22±11.73)分和(120.06±20.0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97、3.085、4.586,P<0.05);而試驗組的臨床實踐能力(42.09±11.22)分與對照組(38.98±10.20)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506,P>0.05)。各項滿意度指標:增強了學習兒科學的興趣、增強了對于臨床問題的分析能力、增強了對臨床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助于基礎聯系臨床、增強了醫患溝通能力、有助于快速適應臨床工作6個方面,試驗組學生滿意度分別為95.00%、95.00%、96.67%、98.33%、95.00%、100.00%,高于對照組學生的75.00%、85.00%、73.33%、88.33%、85.00%、9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2.360、6.272、16.623、8.796、6.272、10.320,P<0.05)。說明PBL聯合CBL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醫學綜合素質,是一種有效的臨床實習教學方法。
3討論
陜西師范大學強化實踐育人觀念,切實推進教師教育改革,著力培養免費師范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取得明顯成效。
完善培養方案,健全實踐教學體系。優化了“通識課程模塊+學科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教師教育課程模塊+實踐模塊”的課程體系,設置了“教師教育”核心選修課;組織編寫了“學科教材研究與教學設計”(12部)、“學科教學技能”(7部)、“免費師范生教育實習指南”(13部)等系列特色教材;構建了分層次有重點的“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三大實踐體系,分別以基本技能與素質培養、職業技能訓練、創新精神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為內容;將師范生鋼筆字、粉筆字書寫能力,普通話水平測試,學科教學技能訓練列入正式教學計劃,開展相關測試及比賽。
加強教育實習管理,提升學生專業技能。一是豐富教育實習模式。采取“多學科混合編組”為主、 “單一學科編組”為輔的集中教育實習模式和“區域集中、分片管理”的管理體制;將現場指導與遠程指導有機結合,由專業化、高層次的教學指導團隊和心理輔導團隊通過教育實習網絡平臺在線答疑,適時指導;將基地實習與返校反思有機結合,精心開展編印優秀教育實習成果、刊發教學研究論文等實結工作。二是建設優質教育教學實踐基地。依托“國家985教師教育創新平臺項目”,建成了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心、現代教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10多個微格教學實驗室等校內基地;與新疆、青海、寧夏、陜西4省以及甘肅天水1市達成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共建協議;在河南、廣東等7省份建立了300多個校外基地;積極開展國外教育實習交流與合作,先后選派多名師范生赴國外高校進行教育實習。三是與實習基地建立雙贏互惠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機制。定期召開免費師范生教育教學實踐工作會議,搭建雙方交流平臺;發揮學校學科教學論、課改等專家優勢,為基地學校教師聆聽講座報告及聽課進修提供便利;選聘基地學校優秀實習指導教師擔任學科教學論兼職教師;征集出版基地學校教師教學論文,為其提供交流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和經驗的平臺。
構建創新能力培養體系,開展創新實踐活動。設置學科專業導引課程,由資深教授講授引導;設置師范生科研基本素養訓練課程,明確學年論文和綜合設計數量質量要求;將高水平教師的科研成果和校企合作項目轉化為本科實驗教學內容,提升實驗教學水平;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并通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各類學科競賽鍛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積極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設立校級項目評選機制,精心篩選和組織學生參評國家級項目;依托大學生創新項目,開展優秀論文評選,并幫助學生積極轉化為研究成果,共獲得專利3項;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提供師資和經費保障,組織、輔導學生團隊協作攻關;辦好“暑期學校”,開設涵蓋學校所有學院(部)的各類課程30多門,超過千余人次的學生參加學習。
來源:陜西師范大學
一、政治思想
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重視并積極參加政治業務學習。自覺遵守教育教學法規和學校各項規定,以愛國、愛校、愛生作為準則。和同事和諧相處,團結協作。被評為“學校德育雙十佳”和“學生最喜歡的老師”。
二、教育教學
教學上,準確定位好新教材,有效落實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一直是我思考、探索的目標。備課深入細致,注重課堂教學效果,做到教學六認真。作為備課組長,能制定好備課組工作計劃,并認真實施。我和老師們深鉆教材,領會課標的年段目標,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輔導。抓好教學質量,力求省時高效。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認真集體備課。本學期,能抓住每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挑一些典型課文研讀,尋求最佳教學設計與方法。然后結合自身和班級的實際情況,靈活備課,在組內分批分次執教各類型課文,課后再共同評價。我在校內執教閱讀和復習兩節公開課,均獲得好評。
我注重對學生的寫字習慣、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進行扎實訓練。爭取人人書寫規范美觀,語文基礎夯實,語文能力提高。班級滯后學生較多,對每一個學生,我都絕不言棄,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我一面抓好課堂教學,一面進行培優和補差。此外,結合班隊活動,組織了寫字、寫作、講故事等活動,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本學期,我根據學生個性和愛好特點,結合學校書香校園活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除了參加古詩誦讀競背,還指導學生參與課外自主閱讀,很有收益。本班集體和個人多次獲得學校閱覽室的發帖表揚。
本學期,我指導學生參與各級各類作文比賽,成績喜人。在市“小荷”、“蒲公英”、“新蕾”等大型作文競賽中,我班數十人獲得各種獎項,學生習作發表在學校臺歷上。在全國科技小論文評比中,一人獲得等級獎。
“對學生既嚴格又熱愛。”是我多年來班主任工作的主旨。無論是暑假夏令營,還是平時的班主任工作,在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培養上,我都能言傳身教,嚴而有加。因此,學生都能自覺做到遵守紀律,文明游戲,人人把爭做合格優秀的國際小公民作為行為目標。班級干部盡能盡職,班級每周都能得到大隊部評比的金星,在宿舍內務評比上,我班有三個宿舍榜上有名。在一些性格特異,習慣較差的學生身上,我深知,教育是一良心工程,要使他們全面健康成長,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堅定他們的自信心,我選擇了似春雨般潤物細無聲。一年中,在學校組織的各級各類活動中,我班數十人獲得各種等級獎。班隊活動豐富多彩,“愛牙益齒,關愛口腔健康”主題隊會獲得觀摩者好評。平時,我及時、定期利用“家校路路通”和班級網頁等方式進行家校聯系。成功舉行家長會,和家長共同關注孩子成長。文明、向上是我班的奮斗目標,我希望學生在這個班集體中能充實自己,展現自己,完善自己。
三、出勤考核
能嚴守勞動紀律,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全年堅持出滿勤。
四、教育科研
學環境;學習制度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6―0021―01
職業中專教學管理應把教研活動放在首位,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其次要優化教育教學環境,構建和諧校園,為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第三是建立教師政治學習制度和教師業務學習制度,讓教師及時充電,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一、加強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職業中專加強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教研組,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是保證教育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關鍵。
甘肅景泰職專教師學歷合格率已達到92%。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一直把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科特點設有機械制造組、電子電工組、衛生財會組、語文課教研組、音體美教研組等9個教研組。 教研組由教務處統籌組織,各教研組負責和實施教研與課改活動。各教研組每學期都擬有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除定期組織公開課、示范課、評估課等教學教研活動外,還不定期組織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開展全校性的教學研會。考試對教師出題提出了統一要求,制定了《考試說明》,要求試題一律微機打印,試卷從文字排版、試卷內容、卷面格式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做到了版面、字號、字體、試題題目、答案項目等形式上的嚴格一致,并以網絡存儲的方式交題,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二、優化教育教學環境,構建和諧校園
職業中專的教學環境有硬件和軟件兩部分構成。硬件設施包括完善教學設施、美化校園環境。軟件建設關鍵在于不斷優化教學管理,營造適宜教師成長發展的良好人文環境。
1.完善教育教學設施。景泰職專積極爭取項目,由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和綜合實訓樓已如期竣工,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完善教學設施,如微機室、專業實訓室等滿足各專業教學和實習實訓的需求。
2.加強校園建設。景泰職專在抓好管理的同時,學校進一步加快和完善了校園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校園。一是學校對校園的建筑進行了粉刷,裝飾了辦公樓;二是修建了校門、操場、廁所等場所;三是著重開展了自然環境的建設,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營造出一種寧靜雅致、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四是改善了教師的辦公和學生學習的條件。
3.注重教學管理。把“以人為本”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生源起點低的特點開展小坡度教學,樹立用二流的生源培養一流學生的思想,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嚴格按照每周教學活動計劃,抓落實,抓效果。
三、建立教師政治學習制度
職業中專教師政治學習制度是師德建設的重要保證,職業中專教師政治學習制度必須長期堅持,才能積淀為學校優良的校園文化傳統。學校長期堅持的教師政治學習制度,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各教研組每月至少集中學習一次,并認真組織,做好記錄。要求建立人手一冊的讀書筆記,認真寫好心得體會。各教研組要推選出學習輔導員,認真輔導,注重實效,不走過場。各教研組要結合本職工作,選好課題,組織教職工撰寫論文,并推薦優秀論文,參加學期期末組織的政治理論研討會。 教職工政治學習情況列入考評,并作為評先樹優、職稱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
四、建立教師業務學習制度
1教學內容的選取
1.1教材和目標定位
要使教學內容合理,首先要選取一本合適的教材。[3,4]不同的教材各有特色,側重點亦有所差異,有的注重理論方法,有的偏重實際應用。環境科學專業的遙感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利用遙感技術對環境問題進行監測、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因此本課程適宜選取側重于應用的教材,如參編教材為陳述彭的《遙感地學分析》和趙英時主編的《遙感應用分析原理與方法》等。同時在專業軟件選取上考慮到界面易用,開發靈活性等特點,可選取ENVI遙感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實例教學。遙感課程本身內容較多,針對環境科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在學時有限的條件下,需縮短遙感基礎理論的講授,同時適當擴大遙感實驗和應用的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側重理論聯系實際,將教學內容劃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其中理論部分主要包括電磁波、傳感器及成像原理、遙感圖像的存儲等內容,實踐教學內容以“影像獲取-預處理-分類及后處理-應用”為主線,重點講授常用遙感數據(TM,MODIS,ALOS和SPOT)的獲取方式,預處理方法(輻射校正、地形校正和幾何校正)、分類方法(監督和非監督分類、面向對象分類、決策樹分類和神經網絡分類)以及精度評價和重編碼等后處理過程,最后則以江蘇沿海開發為背景,圍繞土地利用變化分析、灘涂生態環境評價、水環境和大氣監測等主題進行應用實例教學,重在提高學生利用遙感技術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1.2教學內容更新
遙感技術的發展使得知識更新速度很快,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的研究領域不斷出現,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需求也不斷增強。[5,6]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需不斷對現有教材內容更新,讓學生掌握遙感技術的最新動態,尤其是遙感技術在環境科學中的最新應用領域,以彌補現有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依托現有科研項目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將自己從事科研項目過程中了解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講授,比如筆者曾從事過遙感技術在區域蒸散發估算、土地利用覆蓋變化以及水環境監測等應用相關的科研項目,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該項目進行典型案例分析,同時將本學科的發展趨勢與學生一起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完善上還需整合對本學科技術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期刊資料(如環境科學、生態學報、地理學報和"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等雜志),滲透到課程建設之中,不斷充實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前瞻性。考慮到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生由于缺少地理學、地圖學和程序設計等知識結構,往往會反感復雜的遙感理論知識,缺少主觀能動性,可圍繞遙感技術開展課程群建設,加強本課程與環境信息系統、環境影響評價等課程之間的聯系,從而增強學生利用跨學科技術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創新
2.1專業軟件輔助多媒體教學
遙感課程包含大量的遙感圖像信息,因此目前普遍使用PPT教學方式。為了增加學生對遙感理論方法的掌握,有必要在課堂上增加以實驗數據為主的遙感軟件演示教學。通過遙感軟件可以將理論及方法用圖形和圖像的形式直觀再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應用先進的遙感技術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還需設計一些綜合軟件訓練科目。比如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計了類似《灘涂資源與環境監測》的綜合實驗,拓展了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Arcgis)和計算機輔助制圖(AutoCAD)等地學處理軟件之間的數據共享操作,在增強學生環境數據處理方面的綜合實踐能力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反響。
2.2網絡和啟發式教學手段
遙感課程理論抽象,應用性比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宜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去發現和解決實際的問題。比如在講解植被的光譜特征時,可以基于全色圖像、多光譜等各種常用的衛星遙感數據,形象和直觀呈現不同的植被類型、不同的植被生長階段和狀況在遙感樣片上的差異,增強學生對“同物異譜”和“同譜異物”規律等遙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還可利用GoogleEarth軟件,USGS和地理空間云數據等平臺免費瀏覽全球各地分辨率相對較高衛星圖片,作為遙感教學影像資料,或用作科研數據。建立和完善實驗數據庫,依托現有的科研項目和實驗平臺,購置SPOT,MODIS和TM等多類型遙感數據和行政矢量地圖。通過Internet網絡,師生共同交流和關注遙感最新事件和日益嚴重環境問題,如高分衛星的發射、城市霧霾和水污染事件,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環境問題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
3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實踐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環境科學專業作為非遙感專業開設遙感課程,其技能要求為應用型,理論聯系實踐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教學上可以以基礎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為基礎,構建分層次的能力訓練模式,初期可以安排一些主流遙感數據搜集與處理基礎方法的介紹;中期安排一些專業軟件應用課題;后期通過科研項目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培養還需改革傳統以卷面成績為主的考試制度,注重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增加理論環節課堂提問、討論等考核,以及實踐環節的軟件操作和科研能力考核,以考試促教學,切實提高學生實踐創新的主動性。
3.1增強課堂練習和野外實習環節
通過課堂練習和野外實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遙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遙感專業軟件的基本操作,增強對不同地物的光譜差異的正確認識。課堂練習環節主要以示范性和驗證性為主,學生可通過操作實例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遙感影像的幾何配準過程中,結合試驗指導書和軟件操作,以圖形的方式呈現控制點數目和位置變化對圖像糾正效果的影響,增強對幾何校正影響因素的理解。野外實習設計主要包括遙感影像數據的準備和預處理、解譯標志的建立和野外考察路線的設計等環節。通過野外實習,加深對圖像目視和計算機自動分類原理和過程等教學內容的認識。野外實習適宜以學校周邊的多光譜影像為例,也可結合區域特色,如在鹽城工學院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考慮到沿海大開發形勢下,采用了沿海灘涂資源開發和保護為實踐背景材料,通過實驗區的實地考察,使學生掌握假彩色合成圖像和地物的識別特征等遙感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通過野外實習教學也可進一步引導學生利用遙感技術對灘涂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檢測和分析。
3.2專業軟件開發能力培養
在遙感教學中,專業軟件開發能力也是實踐創新教學的重要內容。ENVI是由遙感領域的科學家采用IDL(InterfaceDescriptionLanguage)開發的一套功能強大的、完整的遙感圖像處理軟件[7],因此在利用ENVI軟件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利用IDL演示實例豐富教學內容,例如進行遙感影像融合效果評價的過程中,可讓學生掌握IDL的學習方法,并學會編寫IDL命令調用ENVI函數,進行數據的讀取,熵值的計算和融合效果的評價。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又可更好的理解操作的本質,提高學生的專業軟件開發能力。
3.3鼓勵學生從事科研活動
課堂練習通常是嚴格按照實驗指導操作,相對缺少創新性,因此還需要通過科研項目的鍛煉,進一步強化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遙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科研活動主要以遙感興趣小組、大學生創新項目和導師科研項目為主要形式。遙感興趣小組依據應用領域的不同進行組建,如組建灘涂植被組、水體污染檢測組以及大氣污染檢測組等,考核任務下達后,各小組之間共同完成數據資料的查找、分析和結果輸出等工作,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分和總結。學生在完成專題任務中不僅增強綜合分析問題和表達能力,同時也熟悉了基本的科研方法和過程,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熱情。此外,在遙感應用小組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項目(SRT)和撰寫學術論文,同時吸引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活動,鼓勵學生發表高質量遙感教學論文將學生的畢業論文盡可能與科研課題相結合,通過畢業論文團隊建設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深度和廣度。
4結束語
一、目前我省職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專業趨同、行業特色消亡現象嚴重
我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是按行業辦職教,各行各業都辦了職業學校,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及學生需求意向的調整,部分學校更換了名字,隨后專業也做了撤并、調整,一些熱門專業隨著地域經濟發展需要竟不約而同在各校落地生根,不論條件是否具備,只要社會需求的機緣存在,就一窩蜂上,水平參差不齊,造成畢業生結構性就業不足,而行業急缺人才供不應求;有的學校雖然校名不改,也以長短線為由跟風辦熱門專業,傳統專業名字保留,但已有名無實;也有學校的專業僅是換個新名字,但換湯不換藥,或者模糊界線,僅為迎合學生心理,并未做實質性整改。
2.盲目擴建校園,缺乏內涵建設
一方面是職業學校生源不足的矛盾突出,基本實驗實訓條件亟待完善,專業教師缺乏企業從業經歷,技能不夠,亟待歷練;另一方面許多職業學校又在擴建校園、增加建筑面積,提高了資源閑置率。近年來職業學校升格熱度不減,因而評估成了辦學指揮棒,擴人擴地成了發展的主旋律。客觀上講,配置硬件也是為教學添力的,但是生搬硬套指標是不科學的,會因為圈院墻而失內涵。各校評估時倉促匯編的制度規章,這種“內涵”也基本只能當檔案翻閱。
3.教師缺乏成就感,自信心不足
目前,職業教育集納了普通中等教育分流的生源,接收了普通高等教育挑揀后的生源,教育對象寬入寬出,雖然教師是神圣的職業,但職業教育的教師少有高中教師“送學生中科”的成就感,也少有高校教師培養“杰出人才”的職業自豪感。雖然沒有升學壓力,但中職學生教育管理帶來的壓力使職業學校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感。由于社會上長期對職業教育的不理解不認同,造成職業院校教師缺乏成就感,自信心不足。
4.招生工作有待規范
對于許多職業學校來說,招生工作投入的精力遠高于教學管理,每到招生季都是全員上陣的局面。和高校的買方市場不同,職業學校招生幾乎是賣方市場,每年許多職業學校都要為招生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但仍存在一個怪現象:條件好的學校沒有條件差的生源好,學費低的學校沒有學費高的生源好。職業教育規范招生、資源合理配置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主管部門決不能置身事外,該出手時要出手。
5.校企合作有待深入
在職業教育大發展的今天,職業院校都認識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各職業院校都進行了一定形式的校企合作,如引廠入校、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建立企業冠名班、參加職教集團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一部分校企合作的程度還不夠深入,不少校企合作僅僅停留在簽訂了一個協議,學生去企業參觀、企業專家到學校舉行講座等,還遠遠沒有達到學校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的深度合作。
6.教學評價有待完善
目前,職業教育的教學評價主要有理論考試、技能考試、平時成績等。隨著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日漸多樣化,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已經不能夠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還需進一步完善。
教學評價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政策上要正確引領,要把教學評價作為手段而不是結論,讓教學評價起到促進學校自我修正、不斷完善的作用,而不能因為評價產生相互攀比,從而導致一些學校弄虛作假。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1.職業院校要抓內涵建設
職業院校要明確發展定位和辦學目標,辦特色學校。任何職業院校都應辦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照搬別人的模式與經驗。教育部門要根據不同的職業教育層次,建立不同的職業教育質量標準,要建立社會、政府、學校對職業教育質量進行全方位評估的機制和機構,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建立學校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職業院校要通過內涵建設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提升教師的職業自豪感,從而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2.專業設置要瞄準市場和產業發展,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動態的,學校的專業設置也應該是動態的,不能一成不變,更不能有什么條件就辦什么專業、什么專業成本低就辦什么專業。要樹立職業教育貼近市場、貼近社會需求的辦學意識。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專業設置指導,提高高成本專業的經費扶持。要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實習實訓的比重,唯此才是真正的職業教育。
3.進一步調整結構、整合資源、改革人事制度
針對全省職業教育布局分散、攤子大、辦學同質化現象,政府部門應加大布局調整力度,撤并一批生源嚴重不足、辦學師資匱乏、所辦專業脫離市場需求的學校;合并辦學專業趨同、地理位置相對較近的學校;對同地域的學校進行適當的專業調整,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建立師資流動機制,在經費渠道相同的職業學校之間可自由流動,在經費渠道有差異的學校之間可按需流動,在職業學校和企業之間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應該有便捷的交流機制,而不是以企業和事業兩個身份截然切斷聯系,這觸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
4.完善政策法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尊重職教參與職教的社會氛圍
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大職業教育宣傳力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和地位,逐步消除社會偏見,扭轉社會風氣,提高社會公眾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和理解,讓社會公眾體會到職業教育的優越性,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社會氛圍,倡導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取向,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5.健全制度,規范招生市場
政 府相關部門應制訂政策,規范職業教育招生工作,加大監督整頓力度,嚴厲打擊買賣學生的不法行為。調整職業院校結構布局,整合優化職業教育資源。由政府主導,各部門、行業、企業、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各級各類職業院校要配合公共傳媒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公共傳媒應積極為職業院校提供宣傳載體和平臺。職業教育只有形成“出口暢、進口旺”的局面,才能真正具有吸引力。
6.貫徹終身教育理念,創新教學評價體系
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理念下,根據職業教育學制、學習形式、培養方式的多樣性,創新符合職教特點的教學評價體系才能促進職教的發展。學生評價應不拘泥于理論考試,社會實踐,為企業、社會創造價值都可以抵相應學分。同時,基本的文化素質、道德規范的培養不能松懈,這是職業學校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論 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畢業論文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堅實基礎。學生就業必備的崗位技能,必須采用公共標準的測試進行考核,作為畢業門檻。職業學校也應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靈活學制,實現人人可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要改革創新職教評價體系,把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勞動價值創造能力,作為評價培養質量的核心指標,建立以培養質量和服務貢獻為主的績效考核體系。
7.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機制
為了能夠解決面臨的這些問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自2007年6月開始,在創傷骨科臨床實習的學生中試行《八年制醫學生臨床實習的全病程管理》的實習模式,使學生在完成目前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全程管理1~2名典型患者病例,了解骨科疾病的診治過程,掌握該種疾病的診治方法及國內外進展,并真正履行一個臨床實習學生的職責。
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具體方法是:首先在創傷骨科的醫生中選拔優秀的高年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作為臨床八年制學生的實習帶教老師,使其全面了解和掌握《八年制醫學生臨床實習的全病程管理》模式的意義、內容和操作方法。在臨床八年制學生進入創傷骨科開始臨床實習的時候,在完成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由帶教老師與實習學生共同選擇1~2名創傷骨科典型患者病例,由實習學生全程參與該患者的門診就診、入院檢查、入院診斷、鑒別診斷過程,在結合文獻復習的基礎上,制定治療方案,參與治療的各個環節,并對患者的預后進行跟蹤隨訪,整個治療過程結束之后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書面完成一份完整的病例報道,對病例報道的內容及質量進行篩選后,將優秀的病例報道推薦到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本模式的特點是:實習學生對該患者的管理不以在創傷骨科臨床實習時間的結束而結束,一直要持續到整個治療過程的終結,即便是學生實習輪轉到其他科室,也會利用空余時間參與到該病例的整個治療過程中。
實習學生作為患者的第一線“主管醫生”,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于患者入院之初就全程與患者溝通交流、采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獲得第一手臨床資料并完成大病歷書寫、評估傷(病)情做出初步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并參與到患者隨后的治療過程當中,在患者完成住院治療出院或轉到康復中心之后,仍然與患者保持聯系,定期隨訪,指導其進行康復訓練直至完全康復。整個治療過程結束后,學生在帶教老師的幫助下,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了解該疾病在診斷、治療、康復及流行病學方面國內外的治療進展,回顧本次病例的治療過程,總結經驗及該病特點,書面完成該病例的個案報道。創傷骨科在科室網站上建立了學生病例討論園地,將每位學生撰寫的病例在網絡上開放討論,讓實習學生與其他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治療過程、獲得的經驗與切身的體會,也使得學生們更加方便了解更多骨科疾病的治療過程,并定期舉辦全病程管理學生論壇,為學生們提供展現自己的平臺,講述自己的病例,由創傷骨科組織教學管理的老師,內、外科經驗豐富的帶教老師及多個年級的學生代表共同組成評委。對于有代表性的特殊病例,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在帶教老師的幫助下,由實習學生撰寫成病例報道的論文形式,投送國內外骨科專業期刊,爭取發表,讓學生了解臨床科研的一般過程。
“全病程管理”首先提出要在臨床實習階段轉換學生的思維模式,由將患者視為學習的對象逐漸轉變為服務的對象,真正完成由學習型思維向服務型思維的轉化,從而完成由實習學生向實習醫生的轉化,包括參與患者的診斷、治療、康復的全部過程當中,使學生對骨科疾病的了解更加系統、全面、深刻,而不是疾病在診治過程中的某些片段。在全病程管理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真正的接觸患者,培養與患者溝通、交流的能力,將患者的“病”與患者的“人”有機地結合,而且培養為患者服務的意識,從而培養醫學生的奉獻精神。醫學生在全病程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患者、家屬、上級醫生及相關科室溝通,培養了其社會溝通能力及合作精神。學生全面參與整個診治過程,將自己作為真正的“一線醫生”來要求,主動思考患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康復的各個環節,為全面提高臨床工作能力打下基礎。此外,醫學生在帶教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知識,了解該疾病領域的最新進展,提高了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并增強了幻燈制作、演講及表述能力,為以后的學術交流及教學打下基礎。在后期總結過程中,通過將優秀病例報道投送期刊發表,醫學生可以了解文章發表的各個環節及注意事項,鍛煉文章的寫作能力,更由于可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發表自己的文章,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網絡的教學論壇將學生們自己的病例開放討論,與老師、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體會,也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認識疾病的平臺。在教師方面,帶教老師在指導實習學生完成全病程管理的過程中,真正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在帶教的壓力和動力下,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從而提高了自身的醫、教、研的能力。
全病程管理自2007年試行以來,已經有4屆實習學生參與了全病程管理項目,共計200余人次,完成病例報道150余篇,完成《全病程管理病例報道匯編》4冊,評選出優秀的病例報道向國內骨科專業期刊推薦了22篇,已經接收或正式發表6篇,其中田雪同學有關犬咬傷的文章被《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接受并發表,其內容也被《北京晚報》采用,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此外,我們還完成了關于全病程管理模式的相關教學論文4篇,分別發表在《中華醫學教育》及《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等雜志,組織了全病程管理病例報道學生論壇2次,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全病程管理這一全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逐漸被其他學科了解和采納:胸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也組織生產實習的部分學生實施全病程管理,并撰寫了病例報道。2011年,通過對參與全病程管理的醫學生及帶教老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3.3%的學生認為該模式對提高醫患溝通能力有幫助,70%認為有助于醫學論文的寫作,66.7%認為該項目提高了文獻檢索能力,88%的學生認為提高了骨科專業臨床實習效果,90%的醫學生認可并愿意接受該模式。所有參與帶教的老師都認為,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實施能很大程度上增加教與學的相長,提高了帶教老師自身的醫、教、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