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7 11:17: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物科普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稀有地球;科普類書籍;翻譯
自1980年代中期,非文學類的翻譯書籍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科普翻譯書也是其中之一。所謂的科普即是“科學普及”一詞的縮寫,根據《科學人》定義,科普書是以較為簡單易懂的方式,為一般大眾解說科學的觀念,讓科學知識能普及社會大眾。
一、《稀有地球》作者及內容介紹
《稀有地球》(Rare Earth)這本書一共有兩位作者:華德(Peter D. Ward)與布朗李(Donald Brownlee)。由于兩人想法相同,均認為雖然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宇宙處處有生命,但是許多科學發現在現實中,實情并非如此,起碼有智慧的生物可說微乎其微,因而決定合作寫書加以闡釋。
全書分為十三章,本書提供了看待地球生命的新觀點,作者結合天文學、微生物學、古生物學、演化生物學、海洋學以及地質學等各領域的知識,提出“地球殊異假說”(RareEarth Hypothesis),主張或許宇宙遍布著形態簡單的生命,但復雜生物可說絕無H有。
二、科普翻譯作品最常出現的問題
1.內容不正確
內容不正確方面可以大約歸類為三點:
(1)專有名詞錯誤。翻譯科普書必定會碰到許多專有名詞,范圍可能涵括各個領域,由于科普翻譯是在傳播知識,詞語譯名的正確性當然不容忽視。
(2)英文理解錯誤。在翻譯科普書籍時,無論內容為何,最基本的要求都是正確無誤。不同于文學翻譯,科普翻譯沒有太多想像、自由發揮的空間,只要翻譯者沒有看懂原文,或是對原文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出錯,誤導讀者。
(3)數字處理不當或錯誤。科普書中也可能有許多數字出現,這也是翻譯者需要注意的部分,因為中英文對數字的表達方式不同,翻譯者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看走了眼,導致譯文與原文的意思天差地遠,或是譯文照著原文文字的習慣講法走,導致中文讀者需要稍微思考才能了解。
2.文字不通順
科普翻譯與其他翻譯相同,為了達到充分理解的目的,必須要譯文通順自然,許多科普書籍雖然內容無誤,但敘述方式完全照著原文的文法走,讓人不忍睹視。
3.翻譯策略的選擇
由于許多科普翻譯的原文都來自美國,而美國是世界上少數還全面使用英制的國家,自然原文會出現許多以英制單位表示的數字,當然不將英制轉換為公制并非翻譯上的錯誤,這其實與翻譯者所采取的翻譯策略較為相關。如果翻譯時不加以轉換,絕大部分對國人來說無甚意義。既然科普寫作、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大眾理解新的觀念,考慮到我國的讀者熟悉的仍是公制單位,就讀者的角度而言,為了大眾理解的方便,以英制單位代表的長度、重量、面積、體積等仍應該加以換算。
三、科普翻譯的困難
翻譯科普書籍時會面臨的困難,可分三個階段來探討:翻譯前、翻譯中以及翻譯完成后的審校時期。
1.翻譯前
出版社想要出版一本科普翻譯書,在拿到翻譯權之后,第一步當然就是要尋找翻譯者,但要找到“可以合作的好翻譯者”卻不是件簡單的事。
翻譯者的來源其實非常廣,包括出版社長期合作的翻譯者、毛遂自薦者、朋友介紹的、翻譯社的翻譯者、在其他出版社表現不錯的翻譯者和知名度高的翻譯者等等,當然,對出版社而言,最好的翻譯者是能長期合作的翻譯者,這是因為雙方若經長期合作,就能培養出良好的互動方式,合作有默契,譯文的品質也比較能夠掌控。
出版社理想中的翻譯者主要具備下列幾個條件:雙語文能力、專業背景以及好的譯書態度和敬業精神,好的語文能力有利于翻譯者正確了解原文,順利譯出譯文,而專業知識部分減少翻譯者犯錯的機會。科普翻譯當然需要科學知識,但理工背景出身的人雖比較了解科普知識,卻較少有人從事翻譯這門行業,或本身的語文能力不夠,而外文科系出身者比較多人從事翻譯,比較有掌控語文的能力,卻又常常面臨自身專業知識不足的問題,因而出版社常常在尋找適任翻譯者時大費周章。
2.翻譯中
出版社找到翻譯者,而翻譯者也通過試譯后,翻譯者就開始進行翻譯,此時翻譯者會遇到的問題如下:
(1)專業部分:翻譯者可能專業學問不夠,看不懂原文。
(2)時間壓力:由于出版有期限,翻譯者通常必須跟時間賽跑,加上若翻譯的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花費很多時間查證,時間壓力自然更重,這也是非專業出身翻譯者常面臨的困境。
3.翻譯完成后的審校階段
翻譯者翻譯完成,譯稿交給出版社后,接下來就是審校工作了。除了看稿、通順字句以外,出版社編輯需要找到適合的專業審稿者,來修正專業知識的部分。筆者認為內容若較偏專業知識,就會需要審訂者來審閱和校訂。
四、科普翻譯作品問題解決方法
要解決以上種種問題和困難,提升整體科普翻譯書的品質,需要從多方面努力。
1.翻譯者方面
首先當然就是翻譯者要能掌控譯出語和譯入語,而且要了解這兩種語文的文化,要有一定的專業學問,再來就是翻譯者的做事態度,除了要有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與編輯充分合作之外,翻譯者還必須平日主動學習,吸收知識,增加自己的實力。
編輯需要接受專業訓練,了解編輯的責任、工作范圍和內容,由于負有為書把關的任務,必須要有負責任以及嚴謹的態度。除此之外,編輯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字素養、專業知識和一般常識,才有能力編輯譯文,給予翻譯者建議,編輯需要具備外語能力、眼力與筆力、學科專業背景以及對書的熱忱,如此才能順利完成工作。
3.審稿者方面
審者必須用心盡責,了解自己的職責,懂得如何拿捏改稿的分寸。審者應隨時與編輯溝通互動,了解出版社的需求,因為國內的出版界少有專精于專業書籍的編輯與翻譯者,因此審訂者的地位更顯重要。
4.讀者和書評者方面
一本科普書從決定出版到最終出現有品質的成書,這整個過程需要有前述三者的密切合作,但為了提升整體科普翻譯書的水準,讀者并不能置身事外,只當個成書的接受者,身為消費者的讀者應該也要有所自覺,除了看書的時候吸收書中的知識,批評翻譯的文筆之外,也要化評論為行動,將自己的意見充分反應給出版社。至于書評的作用,也是在讓翻譯者和出版社有所警惕,透過書評者的指正有所改進。
筆者在剛開始從事翻譯工作時,接觸的多是文件類的翻譯,客戶與筆者間的溝通,完全是靠電子郵件或是電話往來。這篇論文是個案研究,筆者希望藉由提供、分析自身的經驗,找出翻譯者和出版社可以采用的合作模式,以利雙方進一步的接觸,成為未來翻譯工作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彬, 郭紅梅. 科普翻譯的挑戰[J]. 上海翻譯, 2012(1):42-46.
【關鍵詞】科普教育;形象化;靈活性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101-03
一、科普影片的傳播目的
“科普”一詞,應源于1959年英國人查理斯?波西史諾《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的演講內容,這是現代社會對于科普開始了解及重視的開端,在以人文社會為主流的時代,這一概念的提出也逐漸發掘了科學于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之間的重要聯系,因為科學所要普及的即是以人文為主的社會環境。更好的公民科學素養的養成與質量的提升,是促進國家繁榮的重要因素,并可以提供更優質的社會決策和更高質量的個人生活,提高廣大民眾的科學素養是對未來的投資。目前世界各國推廣科普教育的政策雖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對科普教育的推廣工作非常重視,且不乏積極發展的案例。在歐洲,大多數民眾都看好一般科學和技術所帶來的好處;根據美國相關機構的研究顯示,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美國民眾表示出對生活上具有普遍利益的科學知識有一定的興趣;在澳洲,大部分的民眾也認為,科學技術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因素。
如何喚起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興趣與學習動力,是近年來科學教育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過去科普或科教領域的研究主要關注于學習效率的提升,或改變教學策略對成就表現的影響。然而,推廣科學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有相關機構調查發現,觀眾在聽完科學知識講座后,自身在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態度及學習興趣方面有明顯提升。科學教育因內容議題廣泛,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效益研究、學習動機和科學素養等相關議題皆會產生積極影響。
學生在科學、科技知識課程中,能連結科學概念、理解與知識的相關應用,甚至在課程結束后,會持續關注相關議題并統籌所學內容,這就是科普影片所應起到的作用。具體說來,注重科普影片的傳播可以達到以下的效果:
(一)大眾能肯定科學研究、科學方法、科學精神與其重要性,并能接受及推廣這些方法與價值;
(二)吸引更多民眾投入相關活動;
(三)促進專業與非專業領域的溝通了解,激發跨領域的新研究。
所以,科普影片的傳播目的不僅在于學習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協助對科學的了解,并提升科普議題的關注與學習。科學知識是透過不斷辯證、收集數據并評估進而取得發展的,所以,借由科普影片輔助及整合科學知識內容,有助于延續學生在科學領域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發展。
二、三維動畫科普影片的優劣勢比較
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普影片的拍攝形式也由過去依靠相機、攝像機實景實地拍攝的單一拍攝方式,轉為利用計算機運算三維動畫仿真圖像的新型科普影片制作方式。那么,這種新型的科普影片拍攝方式相對于傳統拍攝方式,到底有哪些優缺點呢?首先我們來探討優點部分:第一,由于三維動畫完全采用電腦進行制作,在制作空間上可以節省許多,只要是能擺放電腦進行創作的地方都可以進行動畫制作;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不管是用拍攝方式還是用手繪方式,除了要有繪畫或是制作道具的場地,還需要有拍攝用的攝影棚等工作場所才可以進行制作。第二,利用三維動畫方式制作影片,具有高度的制作靈活性,如果有不滿意的鏡頭需要修改,只需在軟件中修改原有文件的相關參數即可,使得制作和修改過程變得相對簡單;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一旦出現某個環節的錯誤,可能就必須重做一次,好比實景拍攝的方式,只要有一個地方出錯,可能整個鏡頭就需要全部重拍,這會使得制作過程變得冗長、繁瑣且會消耗更多的資源,拍攝時間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證。第三,因為三維動畫能夠模擬生成復雜的環境場面,比起傳統手繪動畫能夠呈現更大的空間變化和更為逼真的視覺效果,而傳統的攝影機或顯微鏡拍攝的方式因為會受到環境、光線以及器材的影響,使得拍攝過程受到諸多限制,往往效果會不盡人意。隨著電腦硬件和軟件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三維動畫可以呈現出越來越多我們以往無法企及的視覺可能性,從而制作出更為逼真的影像效果。雖然這點有人認為未必更好,但是若純粹以技術層面來看確實是一種進步。第四,三維動畫制作方式能夠節省更多的制作成本,因為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介入,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只要有一臺中等配置的電腦便能夠開始制作工作,而傳統拍攝方式除了要將畫面用相機或是攝影機拍攝下來,還要將拍攝素材送交后期剪輯以及合成部門進行畫面的后續處理,而現在這些步驟在三維動畫制作的流程里可以在同一臺電腦上完成。
在探討要三維動畫的優點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利用三維動畫方式制作科普影片也存在一些缺點和問題。第一,是所有利用電腦進行動畫制作的方式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過度依賴電腦使得資料的保存方式限于電腦硬件之內,一旦電腦硬件出現損毀,辛苦創作的數據資料很有可能一瞬間化為烏有。第二,也與過度依賴電腦有關。由于制作過程全部或大部分透過電腦完成,軟、硬件之間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旦軟、硬件之間出現不兼容的情形便會出現制作過程的停滯。例如:當制作過程是由多人共同擔當,并非個人獨立制作時,一旦所用的制作軟件不相同或是版本不同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文件無法相容,導致制作過程停滯的情況。尤其是多人參與制作時,這是經常出現的、非常麻煩的問題。第三,是與電腦硬件配置情況有關。雖然理論上只要電腦能安裝三維動畫制作軟件,就可以進行影片的制作工作,但是實際制作中如果電腦硬件設施過于老舊,即便是軟件能夠安裝,也很難正常使用。這個問題也會影響到將來圖像的輸出以及最終影片的完成時間。硬件設備的落后,使得相對的圖像運算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完成,這會直接導致影片制作效率低下和制作成本的增加。
三、生物三維動畫科普影片的特性與制作流程
傳統生物學教學影片注重知識化、通俗化和形象化,將艱深難懂的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學技術普及給社會大眾。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物學教學模式的轉變,新世紀的生物學科普影片除了要繼承傳統生物學科普影片的現有特征以外,還應探索面臨的新形勢、新內容和新問題,并以此指導生物學科普影片的創作工作。
隨著音視頻技術和媒體傳播方式的變遷,利用傳統方式拍攝制作的生物學科普影片從畫面效果到視頻內容方面,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今人們對于生物科學知識學習的渴望。近年來,由于三維動畫技術的精確性、真實性和無限的可操作性,被廣泛應用于影視、教育、軍事、娛樂等諸多領域。利用三維動畫仿真技術制作的影片能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受到了眾多觀眾的歡迎。在國外,三維動畫仿真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學教學影片、科研及科普等多個領域。那么,國內生物三維動畫科普影片的制作與發展現狀又是如何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科研小組做了一系列的調查,結果發現:首先,盡管生物學研究領域特別是教學方面極度需要相當數量的三維生物學動畫科普片的片源,但是國內卻沒有一家機構能夠專業從事此類影片的制作,制作流程和技術表現特質的研究方面仍屬空白;其次,國內目前對于生物學科普影片的制作方面,仍然大多以電子顯微鏡或相機拍攝到的真實圖片或視頻為主,因為現實攝制條件的限制和軟硬件方面的制約,這種傳統拍攝方式得到的影片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最后,國內現在三維生物學動畫科普片的來源,主要是依靠采購國外僅有的幾家相關制作機構制作的片源,影片價格高居不下,內容也不甚豐富,而且品質良莠不齊。
通過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看出,目前我國生物科普影片的制作中在牢牢把握科學性的同時,必須考慮當今受眾的需要――只有觀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影片形式才是“優質產品”。三維動畫具備不受時空、結構與尺度限制的特征,能以逼真的圖像表現無法實拍或者具有危險性的生物生活環境或身體內部構造,使用三維動畫技術能真實、清晰地展示想要表達的生物對象的每一個細節,可以在小規格時段內模擬出實際發生過程漫長的生物研究過程,并可以突破物理屏障,深入對象內部結構進行“拍攝”,也能夠輕松模擬在顯微鏡條件下難以拍攝到的對象外形和運動,適宜表現那些強調真實感、空間層次感的復雜研究題材,其制作修改靈活性較強,畫面質量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以上特點使得三維動畫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生物科普影片表現的主要手段和趨勢。
生物三維動畫影片的制作過程依照制作團隊人員的數量和制作成本的不同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其整體的制作流程大體相同。本文以筆者制作影片的過程為例,大致將生物三維動畫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總結并劃分為:前期制作階段、動畫中期制作階段和后期合成階段等三大步驟。
(一)前期制作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將影片的構思、文獻收集過程中的生物物種、生活習性和細胞結構特點等資料,透過與生物科學專家的不斷溝通交流,取得科學層面上的建議與確認,并充分結合三維動畫制作的特點,由故事大綱延伸出完整的文字劇本及基本美術造型設計方案,包括整體畫面風格設計、生物造型設計、色彩氣氛設計等步驟,然后將細化的文字劇本給予鏡頭語言,制作成完整的畫面分鏡頭臺本,即完成影片的前期制作階段。
(二)動畫中期制作階段
這一環節主要將完整的前期美術設計方案依照設計完成的圖樣,進行諸如三維數字模型搭建、材質貼圖、骨架綁定等工作,之后再進行生物角色的動畫設計、三維虛擬鏡頭運鏡、燈光、特效等方面的設定與測試,最后進行全片三維圖片序列素材的渲染輸出解算工作。
(三)后期合成階段
主要通過后期制作軟件完成圖片序列素材的剪輯與畫面效果調整處理工作,調整好畫面的節奏與色調,并對照畫面影像來制作影片中的全部字幕,最后將視頻進行完整輸出,得到最終成片。
以下便是筆者總結歸納的整個三維動畫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圖,如圖1所示:
盡管目前國外已經有關于三維生物學動畫的制作案例,然而,這在我國生物學研究界的應用至今仍然處在起步階段。研究三維動畫在現代生物學研究活動中的運用,能夠使三維動畫更好地服務于生物學研究和其他相關科研項目,為生物學科研與科普活動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參考文獻:
[1]彭國華,陳紅娟編著.3ds Max三維動畫制作技法(基礎篇)[M].科學出版社,2009.
[2][美]葛詹尼加等著.周曉林,高定國等譯.認知神經科學――關于心智的生物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毛松午,李藝康,顧潔燕等.美國IMAX醫學科普電影《人體奇跡》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0(6).
關鍵詞:網絡;生物;課外活動
網絡的信息傳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圍廣,雙向交互作用性強,它在時間、地域、學習的內容、師生的交流方式、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上都是開放性的。利用網絡來開展生物課外活動,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網絡下生物課外活動的內容
1.1宣傳生物科普知識
以往,我們用來進行生物科普知識宣傳的黑板報和宣傳欄所承載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同時,它們也只能是利用簡單的圖片、文字來達到宣傳目的,其效果也不夠顯著。但利用校園電視網和校園局域網來進行宣傳,則將使內容更充實、形式更多樣。這樣,更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例如:4月至5月的“愛鳥周”,我們大力進行了愛鳥、護鳥的宣傳活動。在宣傳欄進行了“愛鳥周”的介紹之后,我們充分利用每天學校電視臺演播時間,播放了像《白鷴》、《丹頂鶴》等有關珍貴鳥類的紀錄片。同時,還在局域網上了配以精彩動畫、漂亮圖文、悅耳聲音的網頁《鳥類――我們的朋友》,從鳥類與人類的關系(鳥類對森林、農業蟲害的防治、鳥類對鼠類的捕食作用、鳥類對科學研究的貢獻)、威脅鳥類生存的主要因素、鳥類的保護等幾方面進行了全面的介紹。每個學生在課外隨時都可以通過電子閱覽室或教室的終端進行瀏覽。對這一切,他們無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人類并不是天然地具有剝奪動物生命的權利,而要學會與動物和平共存”,培養了他們的生態道德。
1.2開展電子問卷調查
利用校園局域網開展電子問卷調查,在調查的廣泛性和統計的及時性上,取得的效果大大優于傳統的問卷調查。
例如:在校園電視網上播出了關于“克隆”的系列紀錄片、科幻片之后,我們做了一個網上調查:沒有被調查過的同學在登錄后都會被要求填寫一份關于“克隆”的調查問卷。學生通過鼠標的點擊進行選擇,提交后計算機就會立即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以迅速、全面地獲得充實而詳盡的第一手資料。
1.3組織專題知識討論
網絡在時間、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開放性。在網上進行專題知識的討論,能更好地擴大參與面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鑒別能力。
我們在完成了關于“克隆”系列片的播出和關于“克隆”的生物調查后,在校園BBS上設立了一個專門討論組,討論的主題是《“克隆人”將帶來?》。很多同學在網上自由地發表了言論,有的持肯定意見,有的持謹慎態度,有的對其他同學的看法表示贊賞,有的又提出質疑……參與積極,爭論熱烈。在討論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我們又組織了大型的專題講座《克隆與社會》。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們對有關遺傳和變異的課堂知識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1.4展示學生科技成果
組織生物科技活動,可以加強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促進課堂教學,提高生物教學質量。而科技成果的展示,將使學生獲得一種榮譽感,從而得到極大的鼓勵,也將吸引更多的同學參與到生物科技活動中來。在網上展示學生的科技成果,不但能很好地解決展示場地、作品保管等問題,而且有利于更多的同學來參觀和研討。
例如:我們組織進行了“押花貼畫”比賽之后,將各個班的優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說明,在網上。這樣,既保證了優秀作品不受損壞,又增強了展示效果,還吸引了更多的同學來參觀。又如:我們在組織了名為《生態校園之我見》的小論文比賽之后,開設了一個名為《生態校園》的網站,發表了許多優秀小論文,并歡迎繼續投稿到我們設立的校園信箱和E-mail上,更多的學生甚至外校學生也投來了稿件。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思辯能力,又使學生對生物與環境的課堂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還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
2.網絡開展生物課外活動的注意點
2.1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讓大部分學生瀏覽我們的生物網頁的同時,也要讓對生物、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同學參與到我們的網頁制作中來:讓他們去查找資料、制作軟件、維護網站,讓學生感到這是自己的網站。在制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索品質、協作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培養了一批生物和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在當今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面向大眾的科普類健康期刊生存所面臨的危機,以及為應對危機所采取的種種轉型策略和路徑探索。
市場上的健康期刊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面向普通大眾的科普類健康期刊。一種是面向白領或更高端階層的時尚類健康期刊。本文將闡述科普類健康期刊在互聯網沖擊下的危機化生存方式。
上個世紀80-90年代,是我國科普類健康期刊創刊的高峰期。粗略統計,至少有超過30種健康科普雜志在這期間誕生,比如《大眾醫學》、《家庭醫生》、《健康向導》、《大眾健康》、《生活與健康》、《健康天地》、《健康世界》等。這些雜志名稱大同小異。讀者定位也基本是中老年人。它們或是依托衛生廳、健康教育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疾控中心等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發行,或有著醫學院校、中華醫學會等專業人才做采編支撐。一時間,在中國掀起了創辦健康期刊的熱潮,幾乎每個省都至少擁有一份本土化的健康科普期刊。
不過。時至今日,這類期刊仍活躍于市場的,只有《家庭醫生》、《大眾醫學》等寥寥可數的幾張面孔了,絕大多數雜志在名存實亡或奄奄一息中掙扎,有些則早已銷聲匿跡。
這些雜志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除了體制束縛難以施展拳腳、同質化競爭導致讀者心理厭倦、醫學類編輯人才的局限讓科普期刊在風格上過于嚴肅之外,新世紀互聯網絡的發展,也加速了健康期刊被淘汰的速度。
“百度”信息帶來的威脅
在網絡不發達時,人們身體出現了某種不適癥狀。或者想打聽某些藥物的適應癥和治療效果。只能求助于醫生、有經驗的家人朋友,或者各種書籍、資料,知識的獲得既費力,又不全面。如今,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信息搜索引擎的功能日益強大,人們要獲得某一類的健康知識,可謂不費吹灰之力。
比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隨便輸入一個醫療關鍵詞,就可獲得數十萬條相關信息。互聯網以這種類似轟炸的方式,使人們獲得醫療信息極度便捷、豐富。傳統的健康期刊難以與之抗衡。
健康網站還直接搶占紙質傳媒的讀者。多次獲得“互聯網產業健康第一名”稱號的“39健康網”,本身就是功能強大且內容豐富的健康傳媒。人們在上面不僅可得到更新很快的健康知識(多數為該網站的專稿),還可直接在網上跟醫生進行互動交流,甚至可根據自己的相應癥狀,對照人體三維圖進行自診自查。
至于網絡上所開辟的各種醫療論壇,則部分滿足了讀者“求醫問藥”需要。一些熱門的求醫問藥帖,被關注和回復的人數竟然超過十萬,且每時每分都在不斷刷新記錄。就此而言,網絡媒體和受眾的互動熱情程度,任何一種健康期刊都難以望其項背。
在慶祝報紙存在400周年的世界編輯年會上的《2005年世界編輯趨勢》調查報告顯示:18-54歲的人閱讀取向中排名最前的媒體是互聯網和電視,其中45.6%的人首選互聯網,34.6%的人首選電視。接下來的媒體是書籍,占7.5%;電臺,3.2%;報紙,3.2%;視頻/DVD,2.8%;視頻/電腦游戲,2.1%;雜志,O.9%。2005年6月,我國網民的數量才剛突破1億,而到去年年底,網民規模已有2.98億。其中,大多數15歲到35歲的年輕人,獲取信息的途徑并非報紙、電視。而是互聯網。
與此相對應的,在互聯網受眾數量穩步上升的同時,是傳統期刊讀者的日益衰減。比如,《家庭醫生》的發行量全盛時期200多萬份,目前的發行量據官方說法減至90萬冊。而發行量曾同樣超過200萬的雜志《家庭》,現在下挫過半。另外,發行量一度過百萬冊的《大眾醫學》,目前的發行量官方說法也僅為30萬冊。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有讀者提出這樣的疑問:“有了網絡,還要紙媒干什么?”這些健康傳媒的現狀,不得不讓人頓生唇亡齒寒之感。
應對危機的思考和嘗試
危機既是挑戰,也是使自己成長的契機。在危機的鞭策和虎視眈眈下,要想不被吞沒,唯有轉型和變革,為自己鑄造出更多網絡所不具備的優勢,將自己的觸角更深地植根于土地,更牢固地和讀者黏合在一起,讓讀者無法舍棄,無法離開。
1 順應醫學模式轉型,轉變傳播方式。
現代醫學正處在從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型期。隨之也帶來了醫學科普知識傳播模式的變化。紙質的健康科普期刊,其傳播內容和方式更能適應這種轉型。
生物醫學模式,指的是人們認為健康是宿主(人體)、環境與病因三者之間動態平衡。這種平衡被破壞便發生疾病。
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則認為,導致人類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還有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療方法除了傳統的生物學方法以外,還應當包括社會科學法和心理學方法。這種轉變是一種醫學觀念的進步。這意味著開始重視疾病的社會屬性和心理成因。也就是說,治病防病,不僅僅再是協調人體器官和疾病的關系,還涉及到與人相關的社會背景、個體特性、個人經歷、心理成因等諸多內容。一句話:改變人的生存狀態才是治病的根本途徑。
網絡的健康信息,多是各種疾病知識的無序散亂堆積和復制。其傳播內容主要仍是解讀某種疾病。比如網絡解讀高血壓。主要是“什么是高血壓”、“高血壓的癥狀”、“高血壓的藥物和飲食治療”、“治療高血壓的合理用藥方式”等。這些信息都是就疾病本身談疾病,純粹客觀知識的介紹和就事論事。
《家庭保健》每期也有一個重點策劃欄目,著重闡述與疾病相關的方方面面。
比如,去年我們做了主題策劃《給“夫妻病”開張處方》。組合文章中,不僅系統地列出了五類“夫妻病”的“黑名單”,詳細解析每種夫妻病的形成過程和防范對策;還揭示了“夫妻相”和“夫妻病”的關系;夫妻間彼此性格的差異所導致的心理問題;在卷首語上,又以《攜手趟過生命急流》來詮釋夫妻關系:共同生活除了共享幸福。還可能會互傳疾病。只有休戚與共的愛情,才有力量與時間抗衡,經受住歲月的考驗。這一系列文章,旨在調整“夫妻之間的生存狀態”,而并非單純地防病治病。我們將人和疾病放人更大的背景中,去反映,去觀照,去考察,去映射。這樣的健康信息,是網絡遍尋不見的,也是讀者所看重的,能真正對治病防病有著深刻啟示。
從另一個角度說,疾病是帶有恐懼色彩的。網絡上關于疾病的治療信息是冰冷的,沒有情感的,彌漫著藥水的味道。而雜志所關注的是每一個健康的人或者患者。所以,《家庭保健》要做的,是淡化藥水味,消除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心理,以更輕松更有信心的狀態去看待疾病。科學早已證明。快樂就是最好的良藥。以樂觀和陽光的面貌來影響讀者。達到心靈撫慰和心靈治療的效果,雜志所體現的人文關懷精神,就是對現代醫學模式轉型的呼應。
2 不可被復制的新聞性和思想性。
網絡信息雖然足夠豐富,卻缺乏引導性,閱讀容易陷入無主題狀態,滑到哪里是哪里,不能讓讀者在最快的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認知。而健康類期刊《家庭保健》則在編輯方針上與網絡“錯位經營”。
《家庭保健》雜志原則是“賣信息。更賣思想”。作為一份被新聞傳媒集團改造重生的雜志,《家庭保健》采編人員多為衛生戰線記者出身,他們“用做新聞的方法來做雜志,以期傳遞的信息具有原創和不可復制性。”
比如,2008年相繼推出了關于《拯救我們的睡眠》、《“親子鑒定”一柄雙刃劍》、《生命的接力——器官移植》、《醫學進步,改判多少疾病》、《水——不能被忽略的營養素》等策劃,從多角度多側面來解讀一個個備受關注的健康熱點問題。
主題策劃《醫學進步。改判多少疾病》。網絡上只有零碎的信息,稱“某某疾病的治愈率提升了”。這些信息不僅未經整合,更不具備新聞性——疾病的治愈率本來就是在提高的,但是,究竟有多少曾被判“死刑”的疾病得到了“改判”呢?改判的結果如何呢?雜志從橫向剖析了曾被人們談之色變的系列疾病,如癌癥、艾滋病、紅斑狼瘡以及白血病等疾病是如何具體被“特赦”的,很多早已轉化成了慢性病:另一個方面,又從縱向來解析疾病被改判的幕后“主使”,即當今醫學技術的發展變化;同時從宏觀角度來簡述人類疾病史的變化,疾病治病,這場“道與魔”的戰爭是如何交錯糾纏的。這一系列的稿件,既傳播了具體的服務信息。又提煉歸納出我們獨特的思想和結論,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由此,我們所傳遞的,不僅僅是被擠掉了水分和泡沫的實在信息,更是打上了《家庭保健》獨特標簽的不可被復制的新聞性和思想性。
3 打造科普的公信力。
網絡信息的優勢是快捷海量,然而。海量信息難以回避的問題就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首先,網絡信息的者沒有門檻和資格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作者。比如,個人博客、私人診所、民間游醫或者是任何一個懂醫或不懂醫的人。都可以發表文章。這給了形形的醫騙以大好機會;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即便是擁有足夠醫療知識的人,也會因經濟利益而不實消息。這兩點原因,導致網絡醫療信息遍布“偽科學”和信息誤導。
谷歌(google)和百度(baidu)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搜索工具,比如輸入“糖尿病”三個字,第一頁出現的信息,都是各類醫院的廣告。后面沒有任何廣告標記。而實際上。這些網頁鏈接都是根據商家所出的價格而進行先后排序的。簡而言之,這些多是廣告。由于網絡廣告的審查和監管相對困難,人們幾乎難以辨別真偽。
醫學期刊匯集著醫學工作者的醫藥經驗和工作成果,反映了醫藥學的進展及水平,是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的情報來源。廣大醫務工作者可借以掌握該學科的現狀和動態,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開展新的研究。它在傳播和交流學術思想,溝通情報信息方面,起著紐帶和橋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約12萬種,年發行近30億冊,其中25%為生物、醫學期刊約3萬種,發行量在7億冊左右。與圖書相比期刊的特點為出版周期短、專業性強、選題機動靈活、作者眾多,具檢索性能。
醫學期刊在3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品種由少到多,內容由最初的綜合性發展為專科甚至于專題。今天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發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種醫學期刊出現到1862年近200年間,世界生物醫學期刊僅僅20種,到1962年約為6000種,現已達35000種,近30年中增長6倍,平均每5年增長一倍,是整個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一類。今天,每個醫學專科均有自己的專業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種重要疾病以及治療心臟病的起搏裝置和治療腎臟病的透析療法,都有專門的期刊。
中國公開發行的醫學期刊,1981年為173種,1982年為200種,1983年為224種,1984年為246種,1988年為497種,截至1990年底,已達516種(其中檢索性期刊64種)。從載體形態看,過去只有單一的印刷出版型,又出現了縮微型、視聽型和機讀型。當然印刷出版型仍為今天主要的載體形態。
二、醫學期刊有哪些類型
1從出版周期上可分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年刊等;從使用文字上可分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從出版或編輯機構上可分為學術團體出版的期刊、政府機構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廠商出版的期刊;從載體形態以及文獻加工程度上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等。
2按內容又可分為:
2.1學術、技術性期刊,主要刊載科研、醫療、教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臨床報告等原始文獻。信息量大,情報價值高,是醫學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學報、紀年、會刊或會議錄、匯刊、綜述、進展、年鑒等。
2.2快報性期刊,專門刊載有關最新科研成果的論文,預報將要發表的論文摘要。內容簡潔,報道速度快。如各種快報、快訊等。西文快報性刊物常常帶有通訊、短訊、通報等字樣。
2.3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載與學術機構或廠商企業有關的新聞消息,作為與社會(或機構的成員)之間保持聯系的紐帶,刊名中常帶有新聞或快訊等字樣。
2.4資料性期刊,主要刊載實驗數據、統計資料和技術規范等方面的內容,專門向用戶報道各種數據和事實性情報,刊名中常帶有數據、記事錄等字樣。
2.5檢索性期刊,供查找文獻用,常帶有文摘索引等字樣。
僅憑幾塊古生物化石,他就能讓已滅絕了幾千萬年的地球古生物重新站立起來。他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一個“時空旅行者”。
2015年初,“80后”趙闖和袁隆平等11位專家一起,被評選為了“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在紙上組裝古生物化石
走進趙闖的工作室,的確會有種“穿越”的感覺。工作室的墻上掛著油畫,箱子里裝著素描,地板上堆放著很多大大小小的雕塑――主題都是“恐龍”。
趙闖指著顏色不同的兩只南美洲恐龍雕塑,調侃說有一只顏色調壞了,像六塊錢的地攤貨,隨后他又拿起一只“滄龍”,指著它眼睛和鼻孔之間的小凹槽說:“這是‘頰窩’。很多遠古的爬行動物都有頰窩,它們能以此來感覺溫度的細微變化,判斷天敵和獵物的方位。我必須做這個凹槽。小時候沒玩過特別像樣的恐龍類玩具,現在自己做自己玩兒。”
書桌繞了半面墻,立著好些大部頭的書,基本跟化石、考古有關。兩臺大電腦,一臺正用來繪制“長羽毛的恐龍”,一臺好像正在放著一部科幻電影。趙闖隨機打開了一個頁面,是一張電腦繪圖,此物似鳥非鳥,頭羽亮紅高聳,翅膀黑白相間,尾羽蓬松,兩條腿強壯如獸,做站立長嘯狀――這也是一只恐龍,源于幾年前遼寧出土的帶毛恐龍化石。趙闖是在分析了這些化石的骨骼尺寸,又參考了大量科學的數據后,用藝術的手段讓這只“赫氏近鳥龍”穿越了1.6億年的時光,向我們走來的。
“這也是科學復原最吸引我的一個興趣點,從骨骼構架到肌肉紋理,再到毛發顏色等細節,這有點像法醫的破案工作。”趙闖的第一個復原古生物作品是在他21歲時,和中國科學院合作的“遠古翔獸”,這個“遠古翔獸”還登上了世界知名科技雜志《Nature》的封面――有的科學家窮盡一生之力也未必能與之結緣。
目前,世界已發現1500多種恐龍,而趙闖逼真復原過500多種。他和北京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自然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芝加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數十位著名科學家都有過合作。他畫過的“恐龍”素描、油畫等,加起來大概有一萬多張。
趙闖的合作者之一,古生物學家馬克?諾瑞爾博士稱他“是世界一流的科學藝術家”。“許多科學家都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工作。復雜的數學公式,難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學無法讓研究成果顯得有趣。但恐龍是大眾科普教育的一個絕佳題材。趙闖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學報告以及論文進行創作,他用繪畫、雕塑、素描以及電影表現恐龍,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馬克還說。
一堆古生物化石,一個80后青年的另類創作――這兩者,是如何打通的?
從遠古翔獸到宇宙黑洞
趙闖出生在沈陽市一個普通的鐵路職工家庭。童年,他迷戀火車頭,7歲有了套《十萬個為什么》,翻到“霸王龍”那章:“身長15米,體重6噸,最兇猛的動物之一。”他對此念念不忘,就開始自己摸索著畫恐龍了。他在圖書館里翻找了資料,小學畢業時,他手繪了一本《中國的恐龍》。有人笑他是恐龍附身。考上東北大學平面設計系后,趙闖也想停下來,畫恐龍都是小孩子的游戲,自己是不是也該像別人一樣,畫畫“美少女戰士”吧。那時,他自學了電腦繪圖,畫一張游戲場景就能收入幾百元,一天能畫幾張,可是他覺得沒意思,“恐龍”如同魔獸一般在召喚他往深了探索。這個好奇男生在大學又修了心理學、生命進化學、物理學、高等數學。閑暇時,他最喜歡濟覽國內外的古生物專業和博物館網站,一邊翻英文字典,一邊看科學論文。別人覺得艱澀難懂,而卻他沉溺其中:“過去,你能在書上看到三角龍一個正臉已經很不錯了,但一連互聯網,你能看見三角龍各種角度的照片,還有研究所的論文,各種科學推理。那么多資料,把我的這個心勁一下子燃燒起來了。”
邊看邊畫,趙闖也會上傳一些恐龍的彩鉛素描到各種網站。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汪筱林,就是注意到了這些素描,才發郵件給趙闖,希望他參與最新發現的古生物物種“遠古翔獸”的復原工作。趙闖不假思索地就答應了。
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工作。趙闖必須學會分析一堆骨頭化石,依據科學家提供的古生物肩胛骨、腿骨、頭骨等數據,想象古生物的形態。他備了一本厚厚的英文書籍,內容全是關于動物骨骼研究的。另外,像《中國化石》、《周明鎮科學文集》等,也都被他放在了案頭。一個月后,汪筱林研究員打來電話,約他“喝酒慶祝”,因為他復原的那只“遠古翔獸”上了《Nature》封面!當時,趙闖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在登上《Nature》的封面后,趙闖成了名人,一位中科院院士找到他,說:“聽說你給汪老師畫得很好,我這兒有個鳥,你愿不愿意畫?”
2008年,趙闖從吉林大學畢業后,進入了一家出版社,兩年后離職,與好友兼科普作家楊楊創建了“啄木鳥”科學藝術小組,合作“達爾文計劃――生命美術工程”,復原地球上已經滅絕的古生物;他們出版過多種圖書雜志,如《恐龍秘史:劍龍卷》、《史前帝國:恐龍大演化》和屬于《少兒成長大百科》的《超級恐龍全書》、《超級翼龍全書》、《超級海龍全書》及《跟趙闖學畫恐龍》等,尤其是大型畫冊《它們:恐龍時代》,厚、重、大,一打開,狂野逼真的恐龍時代,就會撲面而來。
趙闖邊用電腦繪畫,為2016年3月在紐約舉辦的“長羽毛的恐龍”主題展做準備,邊和我們聊天,說話挺逗:“有一種恐龍,手也是翅膀,腳也是翅膀,反正進化也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就是我想飛,聽說需要翅膀,長幾個不知道,多來幾個試試。”“霸王龍是終極王者,但幼年時也是毛茸茸的,挺可愛的。”趙闖不僅畫各種古生物,也畫復雜的機械運動,畫癌細胞入侵身體的瞬間,他還想畫能吞噬一切的黑洞,他對天體宇宙也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這一切,都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同事們說,他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5個小時以上。
一、學校重視是開展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重要保證
1. 健全機構,確保科學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學校專門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認真制訂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計劃、工作規范、活動制度和考核表彰制度,做到組織機構健全、計劃安排落實和管理制度完善,并保證每年數萬元的經費投入,為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提供了場地、設備和器材等物質基礎,確保課內外教學、輔導活動的順利進行。
2. 多管齊下,探索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新路子
學校努力營造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氛圍,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創設了科技畫廊,在教學樓的墻壁上張掛介紹科學知識、科技發展、科學名人和科技成果等內容的畫板,在校園科技活動月中通過校園網向各班學生播放科幻片等,這些都對學生的科學啟蒙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和導向作用。學校選聘了方淑婉等20多名專業素養高、有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的教師擔任輔導教師,并有計劃地組織他們前往省內外各地參加科技輔導員培訓、科學小當家培訓等相關活動,以便開闊視野,借鑒先進地區、學校的輔導方法、經驗和成果,結合本校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輔導活動方案。除此之外,學校還十分重視青少年科學教育的理論研究,重視各類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的整理建檔,重視社會資源力量的整合,多方位探索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新路子。近年來,該校教師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科普類文章十多篇,并整理編輯了一組供校園廣播使用的科普稿。
二、課堂教學與課外指導并重
1. 科學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工作管理之中
科學教育已融入日常教學工作中,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堅持真理、勇于實踐和獻身事業等科學精神的教育。例如,數學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中國數學家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使學生從科學家的身上汲取愛科學、學科學和用科學的力量。為了培養學生不斷追求知識、獨立思考和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學校要求教師在各學科(尤其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的教學中逐步改變單純的學科知識傳授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研究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逐步形成“參與、探究、合作、活動”的課堂教學特色。
2. 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熱情
在保證完成教材規定的實驗之外,教師還注意適時地介紹生活中的最新科學動態及前沿科技,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此外,學校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家庭小實驗,培養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還在周末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開展科技小創作和小實驗,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
三、課外活動是搞活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有效載體
1. 編寫教材,組建科技社團
學校組織有關教師編寫了一冊(共五章)切合學生實際的青少年科學教育校本教材供課外輔導活動之用,并組建了科技學社、物理科技活動小組、化學科技活動小組、生物科技活動小組、信息技術活動小組、科幻畫創作小組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相應的科技社團或科技活動小組參加活動,并在輔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的科技知識學習、開展科技創作等,既培養了特長,又張揚了個性;既培養了刻苦研究、不怕失敗的精神,又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深深地明白科技要為社會、為國家服務的道理。
2. 專題探究,開展校園科技活動月
作為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我們重視通過專題研究和實驗,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和學習品質,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科學教育特色文化的形成。例如,我們通過舉辦科普講座、組織科技知識培訓和挑選有價值的課題(例如,“酸雨的形成”“家居污染”和“城市光污染”等),讓學生自主調查研究并撰寫論文和調查報告,開展科技創新比賽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學校在每年11月的校園科技活動月中,對學生的優秀科技作品按照科學小論文、科技實踐活動報告、科幻繪畫和科技創新成果四種類型進行集中展示、問辯、評獎和表彰,讓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體驗到活動的緊張與快樂,體驗到創新的艱辛與喜悅,并在體驗中鍛煉成長。目前,學校的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已經初步形成點面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良好局面。學生的科技實踐活動報告、科技小制作和科幻繪畫等參加省、市、區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屢有斬獲,在潮州市更是首屈一指。2011年,城南實驗中學率先成為潮州市首所被省科協、教育廳和科技廳聯合命名表彰的“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