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5 22:18:5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司馬遷寫史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史記》;司馬遷;文化原因;紀傳體通史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至漢武帝兩千多年的歷史,全書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司馬遷不僅創作了卷帙浩繁的《史記》,他在記史體制上也建立了一種全新的樣本,影響了后來一大批歷史學家,最典型的就是對《漢書》著者班固的創作,現代學者余秋雨認為司馬遷是二十四史相同體制的總策劃。[1]
一談到司馬遷作《史記》,就免不了說到他的《報任安書》。一般認為司馬遷作《史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受宮刑之后的“發憤”。他自己曾說:“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但我們不能把這句話簡單的理解為他著書是為了給自己揚名立萬,洗刷所受恥辱。他說這些是為了告訴任安自己忍辱活下去的理由是為寫《史記》搶得一線生機,不能因為去營救任安使這線生機斷裂。就這個意義上來說,發憤著書似乎不是司馬遷作《史記》的最強大動力,真正強大的動力來源于眾多社會文化原因的結合。
一.家族文化背景下的史官情愫
對于司馬遷的家族歷史,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做了簡單論述,司馬氏家族在周朝被任命世典周史,漢武帝時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續先祖傳統,擔任漢朝太史令,掌管文史星歷。在司馬談臨終之時,他將太史一職的責任托付司馬遷:“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予死,爾必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這一年,司馬遷三十六歲,官至郎中。[2]
司馬遷生于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在故鄉夏陽龍門度過了近二十個年頭。在這期間,他在這個世代修史的大家庭里接受了不少史學知識,為他日后寫《史記》做了很好的鋪墊。在司馬談死后,司馬遷便更加有目的地搜集資料,開始做寫《史記》的準備。可以說,在這種背景下,司馬遷義無返顧的繼承了父業,以修史為己任,并繼承了古代史官秉筆直書的優良傳統。
二.社會文化對司馬遷的影響
兩漢時代的社會生產力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畜牧業、冶鐵業、水利工程、紡織工業有了極大進步,天文學、數學、醫藥學等一些學科也相應發展。到了武帝初年,經濟的繁榮遠超戰國時期,《后漢書.食貨志》概括這時的經濟形式說:“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在文化上,漢武帝還“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正因為這個時期文化事業的開放,才為太史公修史提供了豐富的文獻材料。
司馬遷所處的時代,漢皇朝已達到鼎盛時期,統治階級也在思考:秦朝那樣強大,為什么二世而亡?漢王朝今后怎樣發展?雖然大漢帝國有它腐朽黑暗的一面,但它自開國以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果說繁榮的經濟和壯盛的國威孕育了司馬遷那種海闊天空的浪漫精神和雄偉氣魄,那么當時森嚴的法紀便使司馬遷深深感到人性的可憐和被壓抑人權的可悲。同時他在這個時期必須回答為什么秦漢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史記》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3]
三.在游歷中感受中華文化
在司馬遷十九歲的時候,他一家徙移至茂陵。第二年,司馬遷進行了一次全國性的漫游旅行,了解和搜尋歷代歷史傳說和各種史料。總的說來,司馬遷游歷的重點在南方,從長安出發南下襄樊到江陵,渡長江到湘西,再北上長沙,越洞庭,出長江,順流東下;登廬山,轉錢塘,上會稽;吳游觀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過淮陰,至臨淄、曲阜,考察齊魯地區的文化;然后沿著楚漢相爭的戰場,經彭城、沛、豐、睢陽至梁,回到長安。[4]這是司馬遷第一次游歷,歷時六年。在這途中,他接觸到祖國的壯麗河山和勤勞的人民,思考著古往今來的歷史變遷,感受了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此行最重要的兩大收獲是采擷到了豪蕩之氣和獲得了歷史現場感。
后來,在司馬遷擔任郎中和太史令時,多次跟隨漢武帝巡游各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隨漢武帝至甘泉置“壽宮神君”;元鼎四年(公元前113),隨漢武帝巡游三河地區,體察民風;元鼎六年東巡,“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為聞喜縣”;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侍從封禪,登泰山……
司馬遷一生出使游歷的足跡遍布大半國土。在游歷中,他不僅關心漢朝,還體察了匈奴、西南夷的情況,注意當時各地的交通經濟、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社會差距等各種問題,這對他寫《史記》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而造就了后來《史記》的雄渾雅健、逸氣縱橫的氣勢。
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道出了自己發憤著書的情況,至今,《史記》是司馬遷受宮刑后發憤所著這種說法仍然很普遍。查閱史料我們可以知道,司馬遷早在他父親還健在時就著手史料研究,司馬談死后便更加有目的地準備《史記》創作,至于李陵之禍則是后來四十八歲之際。[5]遇刑之后,司馬遷由太史令變為中書令,幽于縲紲。也就是說在李陵之禍前,首先是生在史官家族的責任感和大漢皇朝的那片土地給了他修史的決心,是意氣風發的中華文化給了他忍受身體摧殘的動力。在漢武帝和司馬遷的時代,同時具有了昌明的盛世和智者的眼光,從這個意義上講,即使司馬遷受了奇恥大辱,但這兩種偉大終于得以契合。[6]當漢武帝的土地遇上司馬遷的目光,一部偉大的著作便橫空出世。(作者單位:西華大學人文學院)
參考文獻
[1]余秋雨.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M].長沙:岳麓書社,2011.162-169
[2]韓兆琦.史記通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11
[3]施丁.司馬遷研究新論[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4
[4]張家英.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補證三則[J].1999.(1).4-5.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廣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斗,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后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
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后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贊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范。司馬遷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于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的意思似乎是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職盡責。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貶低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漢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于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后,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司馬遷在獄中反復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一、 概要性復述,理清文本
(初讀課文,解決字詞之后。)
師:司馬遷為什么發憤寫史記?請從文中找一找。
(生讀文)
生:受父親的影響。
(師板書:受父親影響)
生:生在黃河邊受古代英雄故事的影響。
(師板書:受古代英雄故事的影響)
生:用生命寫成的史記。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他受了宮刑,還堅持寫史記。
生:他要死的重于泰山,所以要發憤寫史記。
師:那就是他自己頑強的意志寫成的。師板書:頑強的意志
師:寫成了一部怎樣的史記呀?
生:前無古人的著作。師板書:前無古人
師:看著黑板上的板書,你能連起來說說本課講了什么嗎?
生:本文講了司馬遷受父親的影響,受黃河邊英雄故事的影響,雖然受盡折磨仍然發憤努力,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寫出了前無古人的巨作《史記》。
師:真了不起,看著板書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講出來了,這種講述課文的方法,我們稱之為“概要性復述”。
評析:以綱為綱,把握要點。
在蘇教版的教材中,每本書上都有要復述的課文,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作為教者的我們該如何區分年段的要求正確對待復述課文呢?新課標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新課標中指出: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生“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第三學段(5-6年級)“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既然前面我們把這些做丟了,那么現在就應該從最基本的做起,要求學生的復述從簡單開始。
二、 原文復述,加強理解
(在具體分析課文時圍繞提綱進行追問)
師:司馬遷生在黃河邊,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山下呼嘯而去,聽著父老鄉親們講述古代的英雄故事,心里十分激動。那他會聽到哪些古代的英雄故事呢?
生:項羽的故事
生:臥薪嘗膽的故事
生:漢高祖劉邦的故事
師:看來你們讀過不少故事,那在第一自然段中,除了古代英雄故事的影響,還有什么會影響著司馬遷呢?
生:父親的影響。
生:自己努力讀書,四處游歷,積累的大量的資料。
師:我們知道這篇文章要求復述,前面我們已經進行了概要性的復述,其實還有一種復述叫原文復述,就是對課文進行初步的復述,力求完整、通順、連貫。現在第一自然段的內容你們基本已經知道了,你能把內容基本上復述出來嗎?試試看!
(生自由復述)
(師指名復述第一自然段)
評析:以本為本,潛心讀書。
教者利用書上現有的資源,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學生只需看書就能找到答案,以本為本,讓學生潛心讀書,利用文本,發揮最大作用。這一復述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敢于在班級中大膽地表達。只要勇敢地開口就是進步,是學生表達交流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三、 創造性復述,尊重獨特體驗
師:受父親的影響僅僅因為父親是掌管修史的官員嗎?
生:不是的,還因為父親臨終時的囑托;
師:父親怎么說的?
生:父親淚流滿面地說:“我死后,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你千萬不要忘記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師:從這句話,你能讀出什么呢?
生:父親的遺志,司馬遷是不能放棄的。
生:古時候,是家長制的社會,父親的話是不能不聽的,所以,司馬遷一定要寫完史記。
師:你對歷史還挺了解的。那你能把父親的話有感情地讀出來嗎?
生:聲音低沉,緩慢地,帶著哭腔讀‘我死后,朝廷會讓你繼任我的官職,你千萬不要忘記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書哇!’
師:讀得真好,那此時司馬遷會想到什么,又會說什么呢?
生:我一定要完成史記,不要辜負了父親的希望。
生:我一定要完成史記,不能讓父親在地下不能安息。
師:是的,司馬遷就像你們所說的那樣努力寫史記,可是正在他專心致志寫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原來,司馬遷因為替李陵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宮刑。宮刑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生:宮刑是一種非常殘忍的酷刑,不僅傷身體,還摧殘人的精神。
生:漢武帝真霸道,不幫他修史記了。
師:你真可愛,史記是幫漢武帝修的嗎?
生:他是皇帝,他對司馬遷行了宮刑,別的大臣肯定看不起司馬遷了,難怪司馬遷要自殺。
師:司馬遷為什么還要發憤寫史記?
生:他想到了父親的遺志。
師:是的。父親臨終遺言作為兒子的司馬遷是不能忘記的。還有嗎?
生:他想到了人生的價值。
師:什么價值?
生:“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如果就這樣死了,不是比鴻毛還要輕嗎?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
師: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生:從兩個一定和兩個感嘆號,我讀出了司馬遷完成史記的決心。
師:你真會讀書!
生:從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我知道了司馬遷是一個非常有志氣的人,他要自己死的重于泰山。
師:是的,在司馬遷這種意志的堅持下,他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余字的輝煌巨著―《史記》。這部前無古人的著作,幾乎耗盡了他畢生的精力,是他用生命寫成的。
師:學到這兒,同學們對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有了很多了解,剛剛交流時不少同學有自己的想法。復述有一個最高境界,就是創造性復述。創造性復述要求對原文了解的比較深入之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給文章“添油加醋”進行適當刪減,加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語言,使文章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你能根據我們今天的所學,適當增添些自己的東西進去嗎?不要緊張,能創造性復述的就創造性復述,不能的可以仍然用原文復述,請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復述全文。
(生試著復述)
評析:以本拓本、個性發展。
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了解和掌握史學家司馬遷和《史記》;《史記》的價值和影響;樂府和樂府詩;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成就等知識
通過對司馬遷寫《史記》的史實學習,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度。
通過欣賞和想象秦陵的地下軍陣,感受當年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威武,樹立起開拓進取的精神。通過欣賞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成就,認識到這是中華祖先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同時培養學生的文物鑒賞力,增強文物保護的意識。
產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秦漢時期在史學、文學、藝術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它也是秦漢時期文化極度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史學方面的《史記》,文學方面的漢賦、樂府詩,雕塑藝術秦兵馬俑,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秦漢時期,我國史學、文學、藝術的大發展主要表現在: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有不朽的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史記》,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樂府詩的名篇《孔雀東南飛》、《十五從軍征》。氣勢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
重點分析:
1.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寫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實性,文筆生動,體例完備。司馬遷嚴謹治史的精神也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學價值。成為我國歷代王朝編寫史書的典范。
2.秦皇陵兵馬俑
這組大型藝術群像,氣勢磅礴,藝術表現手法高超,人物形態逼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地下藝術寶庫,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這些文物古跡也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高超的科學技術、分析水平。學生應該重點掌握。
難點分析:
1、對紀傳體這種史書體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史書的接觸較少,沒有完整地讀過幾本史書,很難體會其中的差別;甚至連這些名稱都沒有聽說過,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2、司馬遷寫成《史記》的主觀客觀因素
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政治穩定,文化也有新發展,為司馬遷編寫《史記》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另外,司馬遷出身于史官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對他后來成為一個偉大的史學家有一定的影響,加之他本人具有堅韌的意志品質。為了寫成《史記》,司馬遷忍辱負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史記》一書。通過分析,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成才意識及頑強的意志品質。
教法建議
一、司馬遷和《史記》
1.教師講解紀傳體體例和通史的含義,并注意其與編年體體例和斷代史的區別。
2.學習運用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通過小組討論“為什么司馬遷能寫出這樣一部史學巨著”,說出從中受到的啟示和感想。
3.《史記》的價值和影響,要從《史記》的寫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魯迅的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秦兵馬俑
1.建議運用一些圖片或音像資料展示,使學生感受到地下軍陣的壯觀,并通過語言描述出來,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問:“秦始皇為什么把如此規模巨大的軍陣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學生發揮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學設計示例
昌盛的秦漢文化(三)
--史學、文學和藝術的大發展
教學重點:司馬遷和《史記》;秦兵馬俑
教學難點:紀傳體史書體例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導入]提問:1.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著作?2.佛教傳入的時間?3.道教興起的時間?總結引入史學、文學和藝術。
一、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西漢人,杰出的史學家和文學家,著作《史記》。其體裁紀傳體,紀指皇帝的傳記,傳指將相和名人的傳記。這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二三千年的歷史。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為什么能寫出這樣一部史學巨著?(讓學生閱讀書上內容,然后進行總結。)司馬遷編寫出《史記》這樣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馬遷著《史記》成功的原因。①時代的呼喚。西漢從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經"文景之治",到漢武帝統治時期,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進入極盛時期。這是漢朝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怎樣才能長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劇重演,成為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時代呼喚一部能總結前人經驗,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借鑒的歷史巨著問世。②家庭的影響。司馬遷的父親是漢朝的太史令,即漢朝的史官,很想寫一部歷史著作,遺憾的是他的愿望還沒有實現就病逝了。司馬遷著《史記》,也是為了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③豐富的歷史知識。司馬遷20歲時,到全國各地游歷,收集到大量流傳在民間的珍貴史實,為他著書立說提供了豐富的資料。④發憤著書。司馬遷因為得罪了漢武帝被處以重刑,面對嚴酷的現實,他不僅勇敢地活了下來,而且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在史書體例中,最常見的是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它們的特點是紀傳體以人物為中心,編年體以時間為中心,紀事本末體以記事為中心。注意區分通史和斷代史。
二、樂府詩
"樂府"為漢武帝時期始設的音樂機構,搜集各地民歌,經加工配樂,稱為"樂府?quot;,其特點是形式樸素,語言清新活潑,感情真摯。西漢時樂府搜集各地民歌共有138篇,流傳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代表作有《孔雀東南飛》、《十五從軍征》。
三、秦兵馬俑
秦漢時期藝術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馬俑為代表。
讓學生閱讀教材,找出以下的內容:第一,秦陵兵馬俑的發掘;第二,秦陵兵馬俑的壯觀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馬俑的價值和發現意義。秦始皇陵位置:陜西省臨潼縣;規模:大(騎、步兵俑7000多件,陶馬600余匹,戰車100多輛)
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
讀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篇文章,司馬遷的精神令我感慨萬分,他沒有被命運擊垮,抱著自己堅定的信念,用了整整13年時間,寫成了這52萬余字的輝煌史書。這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如果將司馬遷換成我們,受了酷刑后在監獄呆了6年,這種痛苦我們能體會嗎?想想吧,司馬遷是多么的偉大,頑強!
當然,我國歷史上還有許多這樣的事例,如:談遷二寫《國榷》,左丘明雙目失明寫《國語》,孫臏割骨寫《兵法》……他們跟司馬遷一樣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關鍵詞:《史記》 文學批評 金圣嘆 評點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9-0091-02
一、關于《史記》文學批評的發展
《史記》的文學價值的發現比其史學價值發現得晚。學界普遍認為《史記》的文學價值的真正研究是在明代開始的。明代關于《史記》的研究出現高峰,有大量的史評與史抄,還有各類輯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凌雅隆的《史記評林》。王世貞曾為其作序,將《史記》評價為“良史至文”,并且認為《史記》的文學價值與史學價值一樣重要,要兩方兼顧。而之后的著名文學家金圣嘆更是獨辟蹊徑,為《史記》的文學研究開辟了新視角、新方向,其將《史記》列為“六才子書”之一,與《水滸傳》《西廂記》《莊子》《離騷》《杜詩》并列。
而《史記》研究與評點在明代之前也從專門的史書研究向文學作品研究過渡。
兩漢之際,《史記》研究與評點還更多地站在歷史敘事的角度,關注的主要還是史筆,不是文筆。但是也有個別文學家或文學批評家認識到了《史記》的文學價值。比如班固在其《漢書?公孫弘等傳贊》中曾云:“漢之得人,于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款;……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其余,不可勝計!”①此處班固將司馬遷與司馬相如歸于一類,重點突出了《史記》的文學性,在當時是不多見的。
唐朝時期,《史記》的史學地位確立,《漢書?藝文志》以《史記》為正史之首。而《史記》的文學地位也正在提升。韓愈等文學家們倡導的古文運動提出效仿先秦兩漢的散文,其中就提到《史記》的文學價值。古文運動將《史記》作為學習的模范,但是這種模仿與學習功利性還是很強。同時唐朝人也同樣注重學習《史記》的文風,唐朝恢弘大氣,注重修史,同時也喜愛《史記》壯闊的風格。柳宗元稱贊《史記》文章“峻潔”,韓愈評其“雄深雅健”。
宋代開《史記》文學評論風氣,從文學角度點評《史記》,研究其表現手法、文學形象。歐陽修是師法《史記》最經典的人物,蘇軾曾經評價其“記事似司馬遷”。而蘇洵發現了《史記》經典的“互見法”,即在本傳中展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其他人的傳記中展現此人物的其他性格。北宋文人馬存長于史論政論,寫就《贈蓋邦式序》中重點探討了司馬遷游歷經歷對于《史記》文風的影響,其中的“非直為景物役也,將以盡天下大觀以助吾氣,然后吐而為書” 的觀點影響了后代的《史記》研究。
元代是久負盛名的戲曲時代,《史記》中的故事與傳記被改編成戲劇,在當時有助于史記中的文學歷史知識的傳播。元代是少數民族執政的時期,漢人知識分子的地位低下,做《史記》研究的不是很多,沒有著名的專著出現。
明清時期“《史記》熱”形成。如上文所說的明代的史抄與史評風靡一時。原因之一就有明代前后七子派與后來的唐宋派提倡的不同程度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運動。對于《史記》文學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學家金圣嘆,其研究《史記》的方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金圣嘆將《史記》這樣一本大眾眼中的史書,當作一本小說來閱讀,來點評,將其觀點收錄在《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中,在《史記》評論界有不小的影響。
二、金圣嘆評點《史記》
金圣嘆在《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中點評了《史記》中的五篇文章的節選,分別是《項羽本紀贊》《孔子世家贊》《伯夷列傳》《酷吏列傳序》《太史公自序》。金圣嘆將《史記》當成小說來解讀,將《史記》的文學價值放大,并且其評論方法也是前人的集大成者。之前的凌雅隆、李贄等也對《史記》的文學批評研究有一定的建樹,而金圣嘆則直接將其列為“六才子書”之一,提出了驚人的見解并且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其研究《史記》的方法著重于文學筆法,不看重史學筆法,讓人耳目一新。
金圣嘆在《項羽本紀贊》中做了如下評點:“此斷項羽全不師古,其亡固宜。只是起于暴興,卻是何故?凡作一揚三抑。注意正在豪杰‘不可勝數’句。言除卻重瞳,更不可解。”②(《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
原文中:“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字’,又聞項羽亦重瞳子。”③(《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此處評點認為《項羽本紀》通篇聲勢浩大,但是在夸獎項羽的時候,卻只是說其目重瞳,此處運用夸張地手法言明司馬遷寫《史記》時使用的寫作手法之一,夸張描寫。原文中先寫項羽“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候,政由羽出,號為霸王。”④此為評點中“一揚三抑”中的“一揚”,而后文緊接著敘述“……難已”這為第一“抑”,接著“……過已”此為第二“抑”,“豈不謬哉!”這“一揚三抑”,展現了《史記》敘述手法的高妙之處,描寫人物時充分展現人物性格,讓項羽這個歷史人物鮮活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其文學價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又如金圣嘆在《孔子世家贊》中評點:“贊孔子,又別作異樣淋漓之筆,一若想之不盡,說之不盡也,所謂觀海難言也。”
此評點中專門指出司馬遷善于煉字煉句,文章通篇布局,有理有據,情節以及發展順理成章。原文中有:“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此句承上啟下,是本段中的過渡句,此句前文寫所見的關于仲尼的事物與景象,內心充滿了敬仰之情,而此句后引出關于仲尼的評論與所思所感,引發司馬遷結合自身經歷的感慨。全篇布局合理恰當,讓讀者閱讀時有順著臺階而上的尋覓之感,不會枯燥無味。
除此之外,金圣嘆還對司馬遷寫《史記》所寄托的感情進行了評點,認為其情感之深沉真摯,既體現在《史記》中的人物身上,又體現在行文的過程中。金圣嘆贊美其隱忍以成就功名的深沉情感,并且對此類人物有著極高的評價:“棄小義,雪大恥”。在評價《伍子胥列傳》中評點伍子胥“隱忍是烈丈夫”;并且在《越王勾踐世家贊》中贊譽越王勾踐隱忍成就大業。司馬遷因為自身的經歷所以對此類人物有極大的贊譽之情,這也是司馬遷文化復仇,發奮著書,著書立說的體現。體現了《史記》中蘊含的情深似海。
《史記》的文學批評的發展經歷了各朝歷史,到金圣嘆這一獨辟蹊徑的評論家,已充分讓讀者認識到其“無韻之離騷”的本質,《史記》的文學價值與其史學價值一樣熠熠生輝。
注釋:
①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3:256.
②金圣嘆.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
③金圣嘆.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
④司馬遷.史記[M]. 北京:中華書局,2003:167.
⑤金圣嘆.金圣嘆評點才子古文[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8.
參考文獻:
[1]宋秀秀.金圣嘆評《史記》之“精”――金圣嘆理論對閱讀《史記》的啟發[J].宜春學院學報,2014(2).
你有成語詞典嗎?如果有,那就請你先查一查“好學深思”吧。有這個成語嗎?哈,我去書店買成語詞典,就是先去找“好學深思”。我發現不少成語詞典都把“好學深思”給開除了。隨意開除“好學深思”的詞典也被我刻意開除了,我買下的那一本詞典是收錄了這個成語的。也許那些不收“好學深思”的成語詞典自有他們的道理:這個成語并不常見,意思卻簡單明了,不需要專家解釋,關于“學”和“思”,先于司馬遷幾百年的孔夫子已經“日”得很好了――你知道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不過,太史公司馬遷說自己“好學深思”的時候,是對孔夫子和他的儒家有所不滿的,那倒不是因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講得不精彩。也不單單是對儒家不滿,他對諸子百家都不滿。這是因為司馬遷在寫《史記》的開篇《五帝本紀》時發現,盡管自己作為“國家圖書館館長”讀盡文獻檔案,很久以前、一直以來就有人談五帝,可是講五帝的書太少了,講得好的就更少,要么干脆就“開天窗”――不記,記了的也寫得不好。比如孔子談五帝,儒家的人都不當回事。這讓太史公不得不親自參加田野調查,跑了很多地方去收集資料,尋訪各地長老前輩聽他們講五帝的故事。你想想,兩干多年前的交通是很不便利的,又沒有飛機火車,如果不是秦始皇已經規定了“車同軌”,路的寬度都不一樣的。那樣的話,司馬遷的馬車豈不是要經常翻車?畢竟司馬遷生活的時代離秦始皇時代并不算太遠,而秦朝很快就亡了國,有沒有完全“車同軌”可能還是個問題呢。即使“車同軌”了,那時的馬路也不像現在的高速公路、國道,路上的坑洼會很多的。也不知道司馬遷有沒有遇到這樣那樣的車禍。不過去各地考察然后再來搞創作著實太辛苦,是不如“宅”在辦公室整理整理資料來好學深思一番輕松愉快的。
我覺得太史公司馬遷說“好學深思”,不僅僅只是自我表揚一下,說自己整理、撰寫這個《五帝本紀》以及整個《史記》多么辛苦,他似乎還在諷刺時人以及后人太淺薄。心高氣傲的司馬遷擔心讀者太淺薄, “淺見寡聞”,沒有“好學深思”,也就不可能“心知其意”,這樣會看不懂他忍辱負重寫出來的《史記》的。司馬遷在另外的地方就說過要把《史記》“藏之名山”,等后代的“圣人君子”去看。這樣看來,如果我們這些人不“好學深思”,司馬遷會認為我們沒資格讀《史記》的。
“心知其意”了,我們也要學著“好學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