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9 01:54: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電一體化實訓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7-0006-02
中職院校的教育主要是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的實用型人才,課程的設計就應以就業為導向,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為應對現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大部分學校需根據社會需要及自身情進行相應的調整,選擇企業所需人才方向對在校生進行課程的設置和培訓,以達到中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因此,突出實踐技能,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就成為了教學的重點之一。
一 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對于綜掘類專業的意義
隨著現代化工業生產的發展,由氣動技術、液壓技術、傳感器技術、PLC技術、網絡及通訊技術等學科的強烈互相滲透而形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已成為當今工業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機電一體化設備和技術在煤礦生產中的大量應用,這必然需要大量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技能型人才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操作、維修、檢測和管理工作。為了適應煤礦生產中機電一體化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以及相關產業的需求,中職院校在綜掘類專業就得開設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課程,進行項目實訓課程的教學探索。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為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做好準備,最大限度的增強對就業崗位的適應性。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敬業精神和責任心,同時,也是學生完成專業知識向專業技能轉變、學生角色向員工角色轉變的重要過程,并可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機電一體化專業機電綜合實訓的重要性
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的是具有機電一體化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管理、應用、營銷和技術服務工作等一線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即畢業生要具備機電一體化技術綜合職業技能。
實訓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缺乏機電綜合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的系統性培訓。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學生在畢業后往往只經過機械或電氣技術的專項實訓,無法滿足一些需要機電綜合技能的設備安裝與調試、運行與維護崗位的工作要求;還有一些學生缺乏職業素養,缺乏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跳槽頻繁。但是如何培養學生的機電一體化綜合職業能力,令很多高職院校十分頭疼。原因在于部分高職院校的培養模式還不能完全適應行業的職業要求.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機電綜合實訓模式。因此,隨著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的深化,在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有必要創新實訓教學模式,強化機電綜合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實訓的效果。
三 實訓課程的目標和建設理念
綜掘類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集氣壓技術、液壓技術、電機及電氣控制技術等于一體的專業技能綜合訓練課程。課程必須緊扣煤礦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核心技術環節,即檢測、控制與執行三大技術環節展開,同時引入最新的網絡控制技術。訓練時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中心和以培養學生素質為中心的原則。通過實訓,使學生既能掌握煤礦機電一體化專業理論知識,也能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操作、調試、維修、維護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良好的職業素質是中職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想實現學校教育與崗位需求的有效對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也是中職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應該通過素質教育體系中的顯性實踐環節和隱形實踐環節完成,具體的建設理念是:①培養職業興趣;②強化職業能力。因為要想做好工作,僅有興趣是不夠的,訓練時既要強調相關的專業知識,又要強化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注重專業知識的應用;③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④引導學生掌握職業情緒。在工作崗位上應當以熱情的、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⑤強化現代企業所要求的企業管理。
四 綜合實訓課程的模式及目標
1.采取類似真實工作氛圍的實訓教學模式
如本次實訓采用機電一體化技能競賽的方式,讓學生分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訓項目。這就相當于給一個班組一個工作任務,讓其按照安裝圖紙和工作要求完成產品的安裝與調試,實訓結果就是一臺真實的設備。由于具備一定的工作量,組與組之間有競爭,相當于形成了勞動競賽。工作的壓力要求本組同學進行分工,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便形成了緊張、進取、互助、團結的工作氛圍,讓同學們在實訓中既鍛煉了機電綜合職業技能,也切身體會到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2.實訓課程的目標
機電一體化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集氣壓技術、液壓技術、電機及電氣控制技術、自動檢測技術、PLC及其自動控制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于一體的專業技能綜合訓練課程 課程緊扣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核心技術環節,即檢測、控制與執行三大技術環節展開.同時引入最新的網絡控制技術。訓練時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中心和以培養學生素質為中心的原則。通過實訓,使學生既能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理論知識,義能從事機電設備或自動化生產線操作、安裝、調試、維修、維護以及設計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
對于我們中職院校的綜掘類專業而言,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的教學模式特別適合于這個實踐性強的專業。在課程教學過程中,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知識性、應用型的技能人才能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今后,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們中職院校應不斷總結出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職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總之,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是一項整體性、長期性、必要性的教學環節,應引起學校以及社會、企業等相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更需要我們的師生共同關注、努力和打造,想法設法的提高綜掘類專業機電一體化的實訓效果,把培養學生的技能落到實處,為我們的煤礦生產企業輸送優秀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為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建設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 壯國楨.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7
[2] 葛雅新.技校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的必要性[J].中國教師與教學,2007
[3] 楊用成.高職學生學習動力初步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5〔8〕:7-8
[4] 孫艷莉.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改革與創新初探[J].科技信息,2008〔32〕:288,343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3-0027-02
一、機電一體化專業改革背景
隨著國務院正式批準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的成立,西咸一體化經濟合作日益緊密,陜西省特別是西咸地區將迎來又一個經濟高速發展期。在信息化的時代,以技術的進步帶動產業的全面發展的科技發展將成為推動社會整體經濟的主流。職業教育將成為提高人力資源素質的重要途徑,成為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基礎,成為推進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高新技術開發區制造業的進一步升級,將使機械自動化、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將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需求、課程結構、知識體系、學生技能素養等產生直接影響并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須脫離原有的教育模式,縮短課程內容與現代生產技術之間的距離,以適應陜西省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工作目標
由于傳統教學局限于單一的教育模式,原有教材過于陳舊,新知識、新技術還在不斷更新,而教學課時卻相對進行了調整或縮減,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專業學習與企業實踐相接軌是現在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傳統教學體系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感到知識過于抽象,枯燥乏味,例如傳感器與測試技術,學生對敏感元件的了解僅限于結構原理圖,無法接觸實物,對元器件機械機構及工作原理似懂非懂,大大降低了學習興趣,使得知識掌握的不夠牢靠[1]。
三、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方案
1.制定適應新形勢的教學改革實施舉措。遵循國家及相關部門的要求,制訂適合現代化建設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計劃,以綜合素質培養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圍繞培養對象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安排,培養實用的職業技術型人才。
①機電一體化專業內涵建設。機電一體化技術從學科角度來看,它集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為體,但并不是簡單組合體,是在計算機控制下由機械本體、電、氣、液壓以及光電器件組成的產品或設備,是一個完全自動化的控制系統[2]。
②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教育部的各項文件,探索和實踐“專業+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個性化教育,實施技能“精英型”和“專用型”分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在校內開設“試點班”、“訂單班”,與用人單位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并對畢業生的培養質量進行綜合評定[3]。培養對現代機電一體化產品結構調整有較強適應能力的應用型高級技術人員、技藝型操作維護人員。
③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領域人才崗位的能力。根據專業發展與市長需求,結合往屆畢業生的分布,總結機電一體化專業崗位分析表。
2.主要課程設置。建立專業核心課程,將教學模塊單元細化,確定每一教學模塊所承載的作用相應的配套實踐環節,對學生成績采用理論結合實際操作的考核辦法。培養學生獲得崗位實際應用的能力,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按照其要求整合主干課程,建立培養應用能力的學習課程體系(即“職業基礎學習領域、職業核心學習領域和職業拓展學習領域”)。對學科間重復部分與交叉點進行優化、改造,突出知識間的聯系和銜接,消除重復的教學環節。使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適時采用講練式現場教學和啟發式等教學方法。
3.突出專業核心證書,搭建企業需求人才的橋梁。實施專業核心證書培養制度,是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保障畢業生就業率的重要環節。以機電一體化高級工證書為核心證書,數控車、數控銑、電工中級證書等相結合的方式,既使學生明確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又掌握職業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行業的運作流程,具有一定的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
4.教材建設。通過成立機電一體化專業指導委員會,對專業主干課程進行論證,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并經統一規劃后,采用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推薦教材和自編教材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實際情況自編實踐實訓補充教材,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較為適用的教材體系。與出版社建立合作關系,積極組織并從職業教育較為發達省份引進一些適用教材和教學方法,并結合本校特色,編寫相關校本教材,既可作為相關課程的教學,又可為我國職業教育特色化辦學提供參考。
5.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實現培養計劃的關鍵要素,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中心環節就包括了建設一支專兼職結合、結構合理的、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較豐富工程實踐經驗,較高工程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6.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實踐教學課時安排要把握以下兩個原則:一是保量原則。在課時數量上應占整個教學計劃總課時的50%及以上,以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二是適時原則[4]。根據各個教學模塊單元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及時跟上教學實踐環節,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增強實踐教學的時效性和教學效果。①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結合機電一體化專業主干課程,按人才培養計劃中統一要求配備實驗實訓設備。目前學院已建立多個實驗實訓室,并充分利用“校中廠”實踐教學基地,最大化發揮實訓實驗場所及設備的作用,將理論或技能要點講授與實習操作穿行,以保證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②校外實訓基地。與企業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學院與億滋中國、西諾牙科等多家著名公司成立“訂單班”,并與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成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實訓教學環節中,一方面聘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來校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另一方面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使學生更快的勝任企業的崗位。
參考文獻:
[1]張謙.淺議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J].現代企業教育,2011,(23).
[2]胡曉岳,馮寧.以實踐為導向的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6,(486).
[3]馮建平.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科技,2009,(114).
關鍵詞: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改革;體系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72
0 前言
我國的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主要以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主,而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建設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一定的教學改革。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應該積極從企業的需求出發,以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為目標,才能使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適應企業的需求。但是,目前針對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改革與體系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筆者主要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積極促進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措施,分析了教學體系構建的合理意見,從而能夠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與發展。
1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1.1 實習實訓條件的現狀與不足
從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實訓教訓環節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當前一些高職院校的實訓環境有待加強,一些學校中會借助計算機的方式,對實驗現象進行模擬,借助電教錄像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實訓的效果。但是,對于這些手段來說,過于簡單,而且成本比較廉價。因此,應該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促進資源的合理共享,積極構建學校的實驗室,才能促進教育與行業對接的實現。
1.2 復雜而又繁多的課程種類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建設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而且隨之而來,我國很多高職院校中都對機電一體化專業進行設置,以此能夠使院校之間能夠互相借鑒與參考[1]。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如課程內容比較相似,課程類別比較繁多、復雜,而且對用人單位的需求有所忽視。
1.3 存在著模糊的專業定位與培養目標
我國的很多高職院校中,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上存在一定問題。盡管從總體來看,各級各類學校呈現出較好的趨勢,但是一些同類別的院校中,在師資水平以及硬件建設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且存在著比較相似的培養目標與專業定位等。
2 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體系結構
對于高職機電一體化的專業教學體系的建設來說,主要是一種生產過程,而且具有一定的崗位技術要求,以實踐能力為目的的體系。這種體系結構有六方面的內容,教學文件、教學目標、教學性質、教學地點、教學層次以及技能特征等。對于實驗、實習訓練來說,主要是一種實踐教學環節的形式,針對崗位的技術要求以及職業的需求等等,具有相互關聯性特征。而對于實驗來說,是服務與課程教學設計的。主要是能夠幫助理論教學的深入,借助實驗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與深化[2]。
對于技能訓練,屬于一種強化訓練形式,主要是強化學生的單項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應用技術能力的提高。職業實踐也是技能訓練的一種,能夠促進學生掌握操作技能與技術能力。特別是是對項目的訓練。作為實訓基地來說,主要是校內實訓為主,這與我國的實際教學情況相吻合。而對于實習來說,屬于最后環節的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幫助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以及對基本實踐技能的熟悉與掌握等。另外,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對自身專業的崗位需求有大致的了解,而且對崗位的專業素質與能力需求有一定的掌握。實習的地點主要是校內或者校外的實習基地等。
最后,對于通用職業能力來說,主要是根據職業生涯來劃分出來的。作為通用職業能力來說,主要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以及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還有關于職業方面的素質與能力。例如,外語、計算機的學習等,還有一些基本的能力,如合作能力、溝通與交流能力、獲取信息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主要是對學生針對某種職業崗位的需求而學習的能力與素養等[3]。
3 促進教學改革,構建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教學體系的有效策略
3.1 模塊化教學體系的構建
首先,應該積極建立模塊化教學體系。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實踐教學方式。不同階段的時間教學對學生具有不同的影響。因此,應該加強對教學環節重要性的明確。把企業中的用人需求作為自身發展的目標,對機電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等進行積極培訓。在模塊化教學體系中,通過基礎知識的訓練,能夠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進行鞏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到一定的實踐知識經驗,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4]。
3.2 構建教學體系的改革模式
3.2.1 加強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促進教師素質與能力的提高
在培養教師素質與能力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師與管理人員到彼此的工作單位中掛職訓練,促進教師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其次,應該積極發揮教師的作用,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對技術產品進行合理研發,能夠幫助知識理論的完善與發展。另外,可以將績效考核制度建設起來,對優秀的教師與職員進行鼓勵與獎賞,以此能夠促進實踐型教學隊伍的構建。
3.2.2 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高職機電一體化的教學改革中,需要積極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積極設計合理的培養計劃,積極發揮專業理論教師與實踐型教師的作用,以此能夠在互相合作中將實訓教學工作完成,加強兩者之間的互動,以此能夠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3.2.3 積極運用合適的教材
當前職業院校中的教材版本比較繁多,一些職業院校在選擇教材過程中僅僅注重對本科院相類似的教材,為了促進知名度的提高。但是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也不能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所以,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實用性原則,加強理論知識的應用性,以此促進學生能力與水平的提升[5]。有條件的可以結合院校實際,編寫和選用校本教材,提升教材和實際狀態結合的緊密度。
3.3 構建機電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教學
3.3.1 理論課程
對于機電一體化的教學課程體系中,主要有專業理論與技能、基本素質以及綜合創新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運用,一些新的課程已經融入了較多的新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理論課程活動中應該加強活動的訓練,使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起來,以此能夠幫助學生得到理論與實踐能力的提升。而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針對當前的發展趨勢,應該在發展自身專業能力與素養的過程中,還要增強自身的基本素質。良好的基本素質能夠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但是,也需要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等。因此,僅僅將這幾種能力積極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3.3.2 實訓課程
在高職院校的機電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在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基礎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實踐活動的訓練。首先,可以增加一些活動課程。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課堂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與水平。其次,應該將實訓中心建設起來,對于建設過程中應該借助校企合作的形式,以此能夠讓學生能夠在學校里進行實踐與學習。針對學校的實習安排,可以每周進行實習的安排。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引進專項建設資金,將一體化的教學實驗室建設起來,以此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與能力的發展。其次,可以采取頂崗實習制。在學生離校的最后一年里,學生能夠到企業中進行實習。這樣也能促進校企之間的合作與溝通,還能積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企業中積極鍛煉,以此能夠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另外,還能促進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實訓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獲得一定的認識,通過直觀的教學發展,能夠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實踐能力,培養自身的綜合能力與素質[6]。總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可以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與發展中擁有一定的優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4 改革實踐教學考核環節
要想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升,應該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考核方式。首先,可以采取模塊考試的形式,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后,需要布置學生對實習進行總結與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專業的實習工作,使學生能夠在不同階段的實習中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比如,對于鉗工專業的學生來說,在鉗工實習考核成功后,才能實習機床的檢修等。針對表現良好的學生應該鼓勵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等。另外,可以借助技能大賽的形式。比如,在金工、設備操作等階段的實習結束后,應該在實習達標后,讓學生進行更高級別的技能比賽,以此能夠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
4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高職院校機電專業的發展來說,在人才的培養方面應該從企業的需求出發,將適應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隨著近些年來,我國職業院校的發展模式應該做出一定的改革。作為高職院校中,應該從機電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強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以此能夠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的結合,能夠積極適應企業的發展,也能夠使自身在未來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獲得優勢,為以后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玉賢.機電一體化專業中高職銜接“3+2”教學模式的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6(01):206-207.
[2]王維.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信息化建設,2016(01):129-130.
[3]郭春梅.高職類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探討――以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與教改為例[J].經濟師,2016(02):66-68.
[4]金美花.淺談高職專科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設置改革[J].吉林教育,2016(06):163-164.
[5]王高尚.關于機電一體化專業對應職業崗位的分析[J].職業,2015(12):44-46.
1引言
近幾年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發展迅速,引領著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方向, 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一項制度創新。 通過大賽,規范了學生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提高了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很多院校在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比如“機械設計創新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自動化生產線調試”等,與行業企業合作,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證明,大賽在教學改革中的實踐與運用,對專業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2職業技能大賽促進教學內容改革
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中,傳統的教學內容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而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技能型人才,因此,打破學科體系的束縛,構建符合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就需要與行業企業深化合作交流。由于各種原因,在某些方面企業很難配合學校,而職業技能大賽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憾。從2008年開始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都是在進行充分的企業調研和行業企業專家反復論證后擬定的,符合國家要求的職業標準,又能考察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水平。
2014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與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相關的項目主要有智能電梯裝調維護、工業機械手與智能視覺、機械創設制造、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裝調維修、自動化線安裝調試等。根據大賽的指導思想和評價標準,以及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典型工作任務和相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眾多院校在2014級人才培養方案中,構建了通識學歷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能力模塊、專業核心能力模塊和專業拓展課程模塊的課程體系,設立了機電設備維修與維護、電梯安裝與維護、機械設計制造等三個方向。
同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抓住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的時機,與企業進行深層次接觸,全面了解市場需求。參照大賽項目的特點和涉及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以及比賽規則和評分標準等,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選擇。摒棄了陳舊的內容和晦澀難懂的理論推導,突出課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比如,“機電一體化技術”這門課程,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于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并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學院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鼓勵學生在實驗室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院系借鑒技能大賽評定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程教學質量,增強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3職業技能大賽推動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了高職教師隊伍除能勝任理論教學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崗位工作的指導能力,即成為理實一體化“雙師”型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教師進一步明確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相關崗位的職業技能要求。根據大賽的內容和評分要求,適時改進授課計劃和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和規范性;促進了高職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提高,進一步促進了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同時,隨著機電技術的飛速發展,PLC、變頻器、觸摸屏等一些新技術、新工藝在企業大量應用,也在工業機械手與智能視覺、自動化線安裝調試等技能大賽中應用,反映了行業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中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這就對教師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指導教師的賽前培訓,以及指導教師在比賽過程中的實踐,鍛煉師資隊伍。
4職業技能大賽推動實訓基地的建設
在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不僅是參賽學生技能和水平的較量,也是師資隊伍、實訓條件、校企合作的比賽。參照“自動化線安裝調試”、“數控機床裝調維修”等大賽項目,以及“中、高級維修電工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對我院電工電子、低壓電器維修實訓室等進行更新建設,同時一些院校與相關公司共建電氣設備安裝調試生產線,從公司引進電梯設備,擴建電氣控制實訓室、PLC實訓室、變頻控制實訓室等,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根據職業技能大賽的要求,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與利用過程中,加強了校企合作關系。以“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合作就業”為主要內容,平衡校、企、學生三方利益。
【關鍵詞】示范 實訓基地建設 內涵 機電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3C-0169-02
一、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
職業教育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包括: 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其中職業素質包括: 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溝通表達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協調能力,職業素質就是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專業技能包括綜合技能和單項技能,專業技能包括操作技能、技術技能、知識技能,是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就是為社會培養培訓高素質、高技能型緊缺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保障。
二、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建設的思路
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實訓中心的建設緊緊圍繞專業建設改革思路與目標,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營造真實職業環境,籌劃建設集教學、培訓考證、生產經營、職業素質訓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校內外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內容包括:一是進行實驗室環境建設、實驗設備采購等工作;二是引進企業管理方法,建立一個先進合理的管理機制;三是營造一個良好的企業氛圍,讓學生在校內也能夠完全體驗企業的真實環境,體驗企業文化;四是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讓教師在實訓中心的管理中,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及科研能力。
(二)建設的具體內容
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心建設的指導思想是:滿足機電一體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數控維修方向)、機電一體化專業(機器人方向)等三個專業方向的所有實驗實訓內容,體現設備的先進性,同時針對學生人數多的現狀,滿足批量教學要求,以及滿足學生雙證率、對外培訓、技術研發及競賽要求,實訓中心已經先后建設及準備籌劃建設的實訓室如圖1所示。
三、實訓基地建設對接
(一)實訓基地建設與行業企業對接
本專業堅持“職業教育要面向先進制造業服務,面向生產業”的目標,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發展,定位于北部灣地區汽車、機械兩大先進制造業和有色金屬、制糖造紙兩大資源型產業和現代港口物流兩大新興特色產業等。引入現代企業先進的“5S”行為管理模式,建立“校中廠”,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五個內涵與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相結合。在遵循職業管理規律的基礎上,細化管理標準,完善日常管理、學生實訓管理等各項制度。
引入廣西春茂電氣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入校,建立“校中廠”,聘用學生到“校中廠”進行生產實習,與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建立“廠中校”,合作開辦“2+1”訂單班。與這些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共管、共用校內外實訓基地,互派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共同培訓學生、教師、員工,構建校企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企業的管理模式,引進人才評價標準,建立真實的生產環境與氛圍。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推動了學校與企業、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的深度對接。
(二) 實訓基地建設與課程體系對接
本專業除共享學院基礎技能實訓中心、電工電子自動化實訓中心外,機電一體化實訓中心基本涵蓋了本專業所有課程的實驗實訓內容。同時與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五菱汽車公司等校外實訓基地共同開發基于生產過程控制的項目化課程,共同建設PLC控制系統安裝與運行維護、工業機器人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保養等優質核心課程,編寫工學結合、行業特色鮮明的工學結合教材。
(三)實訓基地建設與職業標準對接
依據崗位要求,考核學生職業技能,實訓基地提供多工種的職業資格鑒定平臺。可以選取PLC系統設計師、維修電工工種、數控維修工種、機電一體化助理工程師認證等相關證書的職業資格考核。鼓勵學生參與區內、國內電子產品設計、工控組態軟件應用、數控維修大賽、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機器人安裝與調試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術能力。近年來,該實訓中心已經為區教育廳、區工會等上級部門承擔過多個賽事比賽,如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廣西賽區高職組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電梯安裝與調試,區企業職工維修電工技能競賽等,并能順利圓滿完成。
利用實訓設備,從企業聘請行業專家、技術能手擔任實踐性強的課程,加深學生對行業的技術標準與規范的理解。如蒂森電梯有限公司主動提出無償到學校開設電梯日常維護保養規則等課程,介紹電梯行業標準規范、日常的運行、維護與管理等,針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電梯電氣維修)認證標準,組織有意向的學生在校考取電梯維修證,介紹電梯行業特色文化,滿足該企業用人需求,最后半年,學生進入企業就能帶證頂崗實習,在這過程中學生就業目標明確,增強了主動性,使學生能夠“零距離”上崗。
(四)實訓基地建設與終身學習對接
1.搭建全程訂單育人平臺
建立校企一體化辦學機制,建立開放學習機制。依托與企業深度合作,圍繞校企訂單培養、共建實訓基地、合作培養師資、聯合開發課程和教材、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等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辦學實踐。探索開放、自主、互動、立體化的學習機制,推進終身學習服務體系的構建。逐步建立無障礙入學和彈性學習制度。制定并完善學分積累、學習成果認證制度,實現學員靈活學習、自主學習、自由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目標。
2.職前―職后全程訂單人才培養
職前“個性化”訂單人才培養。按照訂單企業個性化用人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展職業技能考核、共同完成頂崗實習就業,量身打造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2008年起與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合作開辦的“2+1”教學模式訂單班,前兩年在校內完成,后一年在實習單位組織教學活動,實習單位負責提供教學場所、設施,具體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由雙方共同協商確定。理論課及實踐課主要由本專業教師及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專家等配合,根據企業需求靈活安排。學生在一年的實習期中貫穿企業設立的企業文化、安全生產管理、品質管理等相關課程,由企業人力資源部、車間等共同實施及考核。至今“五菱班”訂單班已經開辦5年,目前大部分學生已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
職后“多元化”訂單項目合作。利用校企資源優勢和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專業教學向企業延伸,企業培訓向學院延伸,推動了校企共同開展職業資格鑒定、員工學歷教育、函授教育。培訓基地共建和產學研合作等訂單項目的開展為畢業生及企業員工的終身學習提供了保障,構建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技術職業教育終身學習平臺。近年來,已經為上汽通用五菱、柳鋼、玉柴等企業員工進行維修電工中級培訓、維修電工技能競賽等項目培訓達二百多人次。為滿足企業需求,專業團隊準備籌劃為企業進行技師培訓、高級技師培訓。
大學生“回爐”學技,增強就業競爭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以幫助學生“回爐”,為他們提供一個回歸的渠道,以促進其自身發展。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大學生“回爐”是一個技術性的提升,更容易塑造成復合型人才。
3.中高職對接全新靈活的招生機制
廣西提出要實施職業教育“立交橋”工程,即各層次職業教育互相貫通,包括學分互認、課程銜接等。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實施中職、高職專科和高職應用本科分段培養、校企延伸培訓及頂崗實習與就業,實現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中職與高職專科、高職專科與高職應用本科的有效銜接。從2010年開始,本專業已經與廣西大學合作專本銜接教育,該專業專本銜接在校生人數已達250人,已經有部分同學獲得了本科學歷學位證書。下一步考慮中高職銜接招生,“2+3”學年制、單獨招生等全新和靈活的招生機制,構建終身職業教育體系,促進中高職教育在層次上的有效銜接和深化,在拉動中職教育發展的同時,推動高職教育發展,提高高職教育質量。
經過幾年實訓基地建設的不斷完善,實訓室執行了開放式的管理模式,面向學生開放,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實驗設備進行設計、安裝、調試,加強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全國、區級各層次各項目技能大賽。近年來,曾獲全國西門子杯自動化挑戰賽華南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三等獎;全國高職院校維修電工競賽一等獎;多次榮獲全國職業院校“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技能大賽二等獎、區競賽一等獎;多次榮獲“亞龍杯”全國高職院校“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團體二、三等獎、區競賽一等獎。
盡管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的建設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實驗設備硬件及內涵建設的開發、運用還不夠充分完善,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硬件設備建設,加強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及提高設備資源的質量,加強實驗室開放監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資源和互動平臺。加強對外的培訓力度,發揮實驗設備資源共享的作用,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機電一體化技術中心將建設集教學、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服務和技術研發于一體的,具備“基礎技能訓練―職業專門技能訓練―綜合應用訓練”三級遞進的實踐教學功能。
【參考文獻】
[1]丁金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8(12)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中職;教學模式;探討
機電一體化是介于機械與電子自動化兩個學科間的一門技術,它綜合應用了計算機技術、機械設計理論技術、自動化電子、控制計算、接口技術等,在現代工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機電一體化技術涵蓋領域多,應用廣泛,與實際結合性強,給學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提出了挑戰。在我國的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基本上是沿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長期以來,機電一體化課程中將整個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作為核心,這種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理解技術的內涵,更容易地掌握實際技術。然而,傳統的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指導,學生不能在課堂掌握生產線所需的基本技能。因此,針對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的探討,可以提出更多有利于學生技術成長的問題,改進當前的教學模式。
一、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及特點
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體系主要采用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的課程結構,并設定培養方針,即“一個主題,一條主線,四個層次”,主題為通過機電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線為結合實際企業需求和工程實際經驗,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和教學,四個層次為專業認知、基本技能操作訓練、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術應用能力。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是基于培養方針,采取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方式。
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的特點如下:①機電一體化知識是一門較新的學科,教學所講授內容新穎,學生有較為積極的學習態度。機電一體化是將機械知識與自動化電子知識相融合,學生對于該類知識具有良好的興趣。中職學生雖然初中知識基礎掌握不牢,但這門學科可以取得積極的學習興趣。②與實際工程結合比較近,課程必須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機電一體化課程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實際操作才能掌握,對于中職學生,培養動手能力也是主要的培養內容。③知識面廣闊,需要掌握的知識面廣。學生必須立足于各類知識的綜合,不能只針對機電一體化進行專門學習。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其他所缺的知識進行拓展,例如控制工程技術、機械原理基本知識、自動化知識等。
二、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
針對我國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現狀及傳統教學模式特點,先立足于學生發展,從教學的根本模式出發探索新的改進措施,努力完善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主要的改進措施如下:①完善教學硬件設備,為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工具。同時,結合所具備的教學硬件設備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保證設備能夠充分為學生學習提供幫助,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②對于教學課程內容形成體系,重新編排教學的內容和順序。理論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能力,制定相應的策略方法。理論課程的安排應遵守由易到難,循環漸進的原則,并在實際教學中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確保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能夠對機電一體化課程產生興趣。理論知識要涵括學生以后從事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識,即使不能深入講解具體原理,也應多增設教學內容,拓展教學體系,以達到教學面較全的要求。③教學實踐注重實用性和普遍性。中職機電一體化不能像其他基礎課程采取單純課堂教學,還要根據課程的要求增設實踐和實習課程。由于中職學生最終要走向工廠一線操作,所進行的實踐課程尤為重要。所開設的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熟悉今后所從事的工作,能夠符合當前工廠實際制造的基本要求。例如,實踐課程中應增設讓學生能夠親手操作的項目,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切實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并能利用機電一體化知識分析問題。此外,學校應積極與相關工廠簽訂實習基地協議,方便學生能夠到生產一線鍛煉。④努力提高機電一體化教學的教師水平,多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的工廠老員工,并聘請大學優秀教師擔任兼職教師,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并且,中職學校應注重教師教學理念,保證每一位教師不僅教授課程基本知識,而且能多向學生提供社會生產中的實例,增加學生見聞,拓寬學生的眼界。⑤改革機電一體化知識考核方式。傳統的中職機電一體化課程采取期末考試,由于試卷涵蓋知識面相對較少,該方式不能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所教授的知識進行隨堂測試,并開設專門的實驗考試課,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學習機電一體化知識。
總結:隨著我國工業進程的不斷深化,機電一體化人才將成為重點需求人才。針對社會發展的需求,中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模式應作出逐步調整,與工廠發展相結合,保證教授給學生的知識能夠在工作中獲得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梅梅.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2).
[2]蘭日輝.中職機電專業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J].新課程,2010(9).
關鍵詞:職教師資教育;機電一體化;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搖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4-0208-02
機電一體化專業作為高等工科院校常設的一個專業或方向,每年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工程技術類畢業生,這些學生就業在各行各業,包括進入緊缺教師的中職院校當職業教師教師[1]。職業技術師范院校作為專門培養職教師資的中堅力量,肩負著為中職院校培養理論、技能兼并的“雙師型”教師的重任,但目前其在專業課程上,仍參照普通本科教育進行系統性、完整性專業教學,沒有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教學計劃的制定者并不指望這些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與職業和勞動世界建立起直接聯系;二是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不是來源于企業現實需求,而是“對應”的工程科學[2]。因此,如何發揮職技院校在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方面的優勢,設置本專業系統的、科學的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是機電一體化專業職業教育師資人才培養面臨的重大挑戰。
一、機電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培養與普通本科教育的差異
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關鍵,是讓職業教育教師具備兩類能力,即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專業能力指掌握某一學科扎實的理論知識,而教學能力一般包括專業教學法、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等。此外,作為職業教育教師,還應當具備促進學生思想品德、職業能力和身心健康發展的能力。與普通的高等院校機電專業相比,職教師資人才培養應具有專業性、應用性和職業性的特點。
首先,從專業的定位出發,職業師資人才培養和普通本科教育是一致的,即培養學生“既懂機又會電”的專業能力。但對于職業教育師資的學生來說,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只是他們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除此之外,還需學習教師教育的專業知識。因此,在同樣的4年時間中,簡單的參照普通本科教育進行專業課程系統性、完整性教學,教學內容局限于對相應工程學科的篩選、調整和重組,教學的結果往往是出現學生“機不太懂,電也不太懂”的局面[3]。
其次,從職業教育的目標出發,職業教育師資在其人才培養上比普通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實現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除了利用校內實踐基地(例如金工實習),還需跟校外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給予學生更多的校外企業實習機會,加強其動手能力、實際操作水平和培養工作場景經驗。所以在職業教育師資培養中,實踐能力和理論基礎同樣重要,甚至在某些課程設置中,實訓課時可以多于理論學習的課時,這跟普通高等院校重學術理論,輕實踐能力有著很大的區別。
再次,從職業的定位出發,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是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且就業的第一目標到中職院校擔任職業教育教師。基于此,職業師資人才培養應該是教師教育的一種,其學生必須掌握師范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教學技能。對于同樣是在短短的四年學習時間里,讓學生既要掌握專業理論基礎,加強實踐鍛煉,同時具備教師教育能力,對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和教學來說,無非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改革探索和實踐任務[4]。
二、機電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置基本原則
根據就業需求,學生需在專業知識、實操技能和職業教育幾方面協調發展。
1.針對企業就業方向,學生需有扎實的機電類專業理論知識,著重掌握機械設計制造、電子、計算機和控制技術等基礎理論。此外,在實踐能力上,學生還有具備數控機床編程及加工應用、機電系統設計維護等綜合動手能力,使其達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以實現和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相對接。
2.針對職業發展方向,學生需要獲得更多的實踐實訓機會,并獲取本專業的中級技能職業資格證書,例如數控車工(銑工)中級技能職業資格證書等。此外,學生通過接受師范教育,在掌握師范教育理論和教師技能的基礎上,獲取中等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書,從而體現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新特色。
(二)專業核心課程設置
1.課程結構與學分分布比例。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課程結構主要分為通識素質教育、學科專業教育、教師資格教育和集中實踐教學四大塊,其中學科專業教育為重點,同時加強了實踐教育,如表1所示。
2.學科專業課程設置:
(1)理論課程設置[5]。在學科專業課程上,機電一體化專業職教學生的主要課程和普通本科教育從學科的系統上來說是一致的。考慮到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目標跟普通本科的差異,在機電一體化專業的理論課程設置上,可以嘗試使用一些綜合性較好的教材,或者嘗試幾門理論課合并成一門課程(如圖1)。例如,可以選擇《AtuoCAD》和《機械制圖》融合、《機械制造基礎》和《機械制造工藝學》融合的一些綜合性教材,而《公差與配合》與《機械設計》、《零件測繪》與《機械制圖》則可以進行合并。
(2)實踐課程設置。實踐能力培養是職業教育師資核心能力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師資培學生的學科專業實踐課程主要包括課程實驗、專業課程設計、見習、實習等。
①課程實驗。課程實驗主要是教學實驗部分,例如電子電工實驗、單片機實驗、CAD工程制圖上機實踐等,是對理論課程學習的一種補充和深入。
②專業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包括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和畢業設計,是一種綜合性較強實訓。
③專業見習與實習。專業見習是指在學生入學初期,帶領學生到相關企業或中職院校參觀訪問,對本專業有個初步了解。實習一般設置在最后一學年,比如專業實習可以放在大三暑假,由學院統一安排到合作企業(機械制造類)進行8周左右的實習,也可以由學生自主尋找實習單位
④考證培訓。針對學生專業職業技能需要,學院在學生參與職業技能資格考試前,還需安排相應的工種操作技能培訓,以幫助學生順利獲得相應的中級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三、機電一體化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課程教法[6]
在職業教育教法上,德國職業教育專家曾經總結出5條主要的授課模式,即項目教學法、發現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微觀教學法。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職教師資人才培養,微觀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也許更加合適。
微觀教學法的要點是確定題目、獨立工作、伙伴工作、小組合作和結束,主要培養學生針對實際的問題中的獨立思考、實際動手、信息共享和合作能力,是一個多維的學習過程。例如在《機械制造基礎》的實踐教學課程中,設計題目“根據實際生產,制定馬桶把手的工藝流程”。由學生分組完成,分工合作,學生課通過各種手段來獲得所需的信息來確定最合適的工藝流程。
角色扮演法更多的是講究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例如將自己定位為數控車床的一線操作工人,如何進行數控車床編程和控制其進行加工。或者是模擬把自己當做職業院校的教師,面對你的學生,你如何把你所學的知識傳授給他們。在國外,教學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活教活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總結
目前來看,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職教師資人才培養的教學實踐上,大多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已經開始探索更加適合職業教育發展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而不是局限于對應的工程學科專業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和修改,或者簡單的增加實訓課時。但總體上,這些改革仍處于起步階段,大多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仍是以學科理論知識為主,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輔,用來增加實際工作經驗的課程和教法仍然很少。本文基于實際工作,提出了機電一體化專業職教師資人才培養課程設置和課程教法上的一些思路,當然,這些方法和思路還需要在今后的學習、研究和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建榮,王建初.論職業教育師資的專業化培養[J].教育發展研究[J].2010,(01):38-41.
[2]菲利普.葛洛曼,菲利克斯.勞耐爾.國際視野下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M].石偉平,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60-70.
[3]閆金友.關于職業院校加強機電專業建設的認識和思考.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2006,14(5):98-99.
[4]季月琴.職業教育師資隊伍職業化與專業化研究[J].職教論壇[J].2009,(1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