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5 16:40: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愉快的夢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效課堂;愉快高效
中圖分類號:G40-012
十提出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最催人奮進的旋律。實施新課改,打造高效課堂,就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老師從繁重的教案書寫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脫殼出來,讓老師從“神壇”上愉快的走下來,讓學生從“滿堂灌”里灑脫出來,把課堂變為老師的“樂園”、學生的“大舞臺”,使學校課堂教學真正實現愉快高效,減負增效。
“人的全面發展”,實質是人的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培養出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呆者和“低分弱能”的落伍者,《2011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培養學生的“四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和“四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與我市我縣近年來“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活動相向而行。“素質教育=減負+高效”。“減負增效”最終得益者將會是學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會更加辛勞,不過為了“培桃育李,桃李滿天下”的共同夙愿,育人為樂,這又何妨!
“高效課堂”的實施貴在老師的“導”。即“愉快的導,高效的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為先,老師言傳身教,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對學生進行激勵、鼓舞,在平時的用自己的良好品質與精神氣質去感化同學,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形成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次之為“授業”,老師采用恰當的方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吸收與利用。“解惑”為終極目標,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老師要有效地解決知識的困惑。采用恰當的方法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進而發掘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的精神。解惑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并使他們自己掌握一定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解惑的時候要留有空隙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老師的真正身份是“導演”、“導師”,而不是“教書匠”。課堂的主角是學生,老師僅是“導學、導思、導釋”的配角,老師僅是“畫龍點睛”的收官者。人類已經踏入21世紀,社會呼吁素質教育,國家需要真正人才,這一切都有賴于為人師表者的傾力奉獻和辛勤耕耘!
“高效課堂”的實施重在學生的“學”。即“自學、互學、示學”,“愉快的學、高效的學”。“自學”是“初步了解”,“互學”是“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示學”是“融會貫通,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學生帶著“興趣”進課堂,帶著“問題”搞探究,為了“能力”尋合作,這樣的課堂是充滿靈性的課堂,是生命怒放的課堂,是迸發智慧火花的課堂。這樣的課堂,學生樂學,學會,會學;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心智得到了啟迪,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升華,學生的“人生夢”得到了短期的實現。
關鍵詞:英語教學;九年級英語
引言
著名社會學家,斯賓塞曾說:“痛苦的學習會使人感到知識討厭,而愉快的學習會使知識吸引人……在同等情況下,教學的效率和與學生從事學習的快樂程度是成正比的。”[1] 那么,在九年級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如何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呢?
一.九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山東是英語教育大省,省內的各大中學極其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但由于師資力量的差異和學生自身素質的懸殊,不同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也不盡相同。筆者現任教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七中學,擔任初三英語教學工作。具筆者統計,在筆者所擔任的兩個班(共100人),中,喜歡英語的學生只有10人,僅占全體人數的10%,不喜歡英語的學生有80人,占到了全體人數的80%,其余的學生既不喜歡英語也不討厭英語,這類學生當屬于英語學習不努力的一類。通過與學生的面對面的交談,并結合網上相關的統計,筆者認為初中學生英語聽力存在以下問題:一、英語學習的興趣低下,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上英語課,導致英語課堂上瞌睡者有之,玩手機者有之,接頭接耳者有之。二、英語語音基礎薄弱,眾多學生不能正確讀準每一個單詞的讀音,以至于在聽英語長短句時分辨不出句子的含義。三、對聽力有恐懼心理,由于語音基礎薄弱,同時又缺乏行之有效的聽力訓練,學生一到聽力考試階段,就不知所措,長此以往,眾多學生便對英語產生了恐懼心理。
二.提高九年級英語水平的措施
2.1.聯系生活實際,注重課堂互動
在中外教育界,教育與生活的關系一直備受專家學者的關注。針對現代學校教育與生活的脫離,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觀點,主張“學校必須呈現現在的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他認為,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生活決定教育”,“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革課程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經驗、難以滿足不同地區學校和學生需要的傾向,提出了初中英語教學“回歸生活”、“學習生活中的英語”、“學習對生活有用的英語”等理念。[3]
筆者長期從事于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對九年級階段的學生心理非常了解,據筆者觀察分析,九年級學生正處于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階段,所謂自我同一性是一種關于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么地位,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和怎樣成為理想的人等的認識。因此學生的一舉一動無一不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贏得他人的認可。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努力在課堂上采取互動,營造活潑的學習氣氛。若想讓九年級學生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只在英語教學的某個環節創設快樂的情景,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竭力培養九年級學生快樂學習的習慣。也就是說在教學的任何一個環節,教師都應該聯系生活實際,設置相應的游戲或適合九年級學生的娛樂節目。比如在學習賓語從句時,筆者可以教學生相應的英語歌曲,并讓學生回到家后唱給父母,爺爺奶奶或者兄弟姐妹聽,通過學習歌曲,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還拉近了家長和孩子的距離。真可謂一舉三得。
2.2.注重集體備課與課后反思,改進教學技能
筆者建議每一個教師上課之后,可根據課堂流程、學生在課上的種種反饋、教師個人的感覺與體驗、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回顧和小結,總結經驗和教訓,討論課堂成敗得失,將改進的內容以教學后記的形式寫入教案,以供教師借鑒參考。筆者建議一堂課結束前,老師們可做一個小結,但是如果在每一個重要課堂環節后有一個小結可以為學生及時梳理要點,并且為最后的課堂小結提供更加清晰地脈絡。筆者曾多次參加過教學比賽,筆者深刻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巨大能量。在教研組老師的共同研討下,筆者的每一次公開課都能打破傳統的格局,從“一言堂”變為“百家爭鳴”,活躍的課堂氣氛,踴躍地舉手發言,舉例以學生為本,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都成為英語課的亮點。
三 結語
筆者擔任九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已有若干年。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就善于總結課堂教學。本學期筆者聯系自己的教學經驗,并運用快樂教育理念,在課堂中一改往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實施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成效顯著。據筆者最近的課堂調查顯示,喜歡英語的學生由原來的10人,增加到80人,占到了全體人數的80%。另外20%的學生筆者也擬定出了最新的計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讓學生喜歡英語,不再是空談。
參考文獻:
[1] 赫伯特·斯賓塞 著,雒真真,齊夢珠 譯《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 青島出版社,2012(2)
[2] 吳楊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J]. 才智, 2008(2)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輸送技能人才的重大歷史使命。本文探討了在經濟新常態下,職業教育如何通過強化中職學生素質能力培養,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
關鍵詞 :新常態 中職學生 素質能力 培養
職業教育要準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全面服務新常態,致力于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為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職業學校就要立足育人這一根本,培養素質優良、技能高超,具有創新能力、創造意識的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將培養技能人才的優勢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的優勢。
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強化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全過程,培養道德高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引領,以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為導向,創新德育理念,豐富內容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德育重點內容有機融合,通過課程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等方式,促進學生品德發展、健康成長。
教育學生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的信念。中職教育是就業教育,每一位中職學生都面臨著人生目標的確立、知識技能的豐富、專業發展方向的確定等一系列人生課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科學的理想信念來引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核心,引導學生把個人的奮斗志向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自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個人的技能發展和經濟社會的迫切需要融合在一起,讓理想之樹扎根于刻苦的知識技能學習過程,讓成就理想的過程融入到平凡的技能崗位工作中。
教育學生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標,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明是非,辨善惡,在技能實踐和就業創業中,賦予人生與眾不同的意義。
加強思想道德培養,錘煉優秀道德品質。教育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知榮辱、講道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增強法律意識,做一個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是學生加強修養、完善自我的過程,引導學生要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做道德高尚的優秀技能人才。
二、以鍛造技能為基礎,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專業技能是學生就業和發展的基礎,在技能培養上,學校要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過程中的比例,強化實習實訓考核評價。要在常規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訓練,通過比武、競賽等方式,通過鑒定考核等手段,促進學生的技能水平達到一定標準,符合就業需要和企業崗位需求。要不斷使教學和企業崗位技術、產業發展需要接軌,組織學生到企業參加校外實踐,讓專業知識、技能和生產實踐無縫對接,讓教材內容變新、變活,讓學生的技能在實踐鍛煉中提升。
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更需要職業學校培養的技能人才能將大量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職業學校要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等內涵建設,在傳授基礎知識和培養基本專業技能的同時,重視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素養。要激發學生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勤于思考、求新求異,不墨守成規。要強化問題意識,讓問題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善于創設情境,設置懸念,精心設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循序漸進,善于解決問題。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氣氛,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敢于標新立異,打破常規,共同探討,相互切磋,求得正確的結論。培養學生的認知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事物的奧妙,激發更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要引導、鼓勵、支持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組織參加創新創意大賽,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快樂,讓創新創造成為學生思維意識的常態。
三、樹立正確勞動觀念,培養優秀職業素養
經濟發展新常態更需要一大批腳踏實地的勞動者。強化勞動觀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要充分宣傳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政策,通過學習優秀工人群體和優秀技能人才的事跡,收看《大國工匠》《中國大能手》等優秀電視節目,邀請就業、創業成功的優秀畢業生回校交流等方式,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讓學生深切感知: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只有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才能開創美好未來;只有扎實學練技能,才能更好地投身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匯聚強大正能量。
做合格的勞動者,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勞動觀念,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更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要培養學生具有適應并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職業素養。要把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教育教學和實習實訓中來,培養學生具有認同和適應企業文化運作的能力,認同企業文化價值體系,認同企業管理,主動融入企業文化氛圍,從而更好地投入崗位生產工作中,成為合格的企業員工。要通過學生到企業實踐鍛煉、校企交流等形式,逐漸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作風等方面的素養。逐漸增強學生成為一個職業人的獨立性、責任心、敬業精神、團隊意識和職業操守,使學生完成角色的轉變。
要強化職業意識培養,增強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美感、職業意志。經濟轉型、企業創新需要技能人才。學生只有對從事的職業具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刻苦鉆研業務,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激發強烈的職業熱情,形成對職業的長久專注力,時刻關注和追蹤與職業有關的信息和新技術。只有熱愛自己職業,才能真正做到愛崗敬業,才能將自信演繹為成功的動力。
四、借力現代職教體系,滿足學生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需求
我國正處在從經濟大國向建成全國小康社會邁進的新階段,要實現從“中國制造”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實現價值鏈與產業鏈的升級,迫切需要職業教育人才向中高端發展。職業教育服務發展方式轉變,就要更加重視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著眼于提升人力資本層次,借力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將學生輸送到從中職到高職、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構建技能型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鼓勵適合的學生繼續學習深造,提升自身的學歷層次和素質。要根據學生意愿和文化基礎、專業愛好,組建不同的升學培養班,滿足學生升學的愿望。一方面,要針對學生文化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轉變觀念,充分認識職業教育的優勢,認識到通過職業教育同樣可以成功成才,一樣可以實現大學夢想。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加強對學生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人才選拔中脫穎而出,進入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發展通道。
要滿足學生就業后知識技能提升的需求,引導不同情況的學生回校繼續學習或參加升學考試。要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或是開展一對一的專業技能輔導,幫助他們補充知識和技能,不斷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將幼兒教育的領域劃分為五個范疇,并指出“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即不同教育領域之間并非各自分立,而是相互交流、相互貫通的。幼兒教育無論作為人類的一種活動還是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都是一個整體。歌唱教學活動是音樂教育的內容之一,其各要素的多樣化、多層次的整合是整體形成的關鍵。在幼兒園歌唱教學整合課程中,活動內容由老師和幼兒共同確定,老師的計劃性和根據幼兒興趣生成活動的靈活性同時兼顧。課程實施過程在原有基礎上,更加強調為幼兒創設寬松、平等、鼓勵的開放式環境。老師要注意觀察、引導幼兒,共同設計多種對幼兒發展有持久價值、生動而使幼兒難以忘記的活動,呈現出互動式的動態布局。怎樣將幼兒園歌唱教學與電子白板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幼兒園歌唱教學活動的效率?
一、融入功能整合,激發幼兒興趣
交互式電子白板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白板技術集文字、聲音、圖片、影像于一體,作為一種新型的具有強大整合功能的教學設備,不僅有利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孩子的學習更加容易和方便。如應用倒計時、擦除、圖層、透明、探照燈等效果和技巧,可以設計出多種形式的歌唱活動,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活躍氣氛。如利用“倒計時”功能開展競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任務,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培養了幼兒珍惜時間的好習慣。又如,在活動中利用“擦除”功能設計一個“顯示鏡”。把“顯示鏡”移動到相應的位置上,孩子可以透過一樣東西看到其內部特征,也就是說可以看到外面看不到的東西,原來呆板的教學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起來。這樣,有趣的教學形式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在大班歌唱活動《頑皮的杜鵑》的引入環節中,利用電子白板的“探照燈”功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看一看我們來到了哪里?”教師移動探照燈神秘的提問。幼兒通過觀察,猜到來到了小河邊,這時教師展示完整的小河背景圖,繼續激發幼兒興趣“小杜鵑飛到哪里去了?”教師此時移動探照燈,“這兒有嗎?”“在這兒嗎?”“你發現了嗎?”“你估計小杜鵑會飛到哪里去?”每照到一個地方就問一問幼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深入互動整合,發揮幼兒主體
電子交互白板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它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有利于促進歌唱教學方式的變革,有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對教師而言,利用交互白板的書寫、畫線、移動、旋轉、工具、容器等功能,根據歌唱活動目標,可以設計出有效地利用白板的教學策略和精彩的互動情境,讓白板成為師生、生生互相學習的有效平臺,為幼兒提供相互學習的機會;對幼兒來說,因為有了到自己動手動腦在白板上展示、練習和合作的機會,這就在教學中凸顯了幼兒參與的主體地位。這種優勢,即幼兒與白板交互,有利于培養幼兒積極探索、主動學習的意識。如在大班歌唱活動《顛倒歌》中,教師很好地利用交互白板的移動、拖拉功能讓幼兒進行互動。欣賞歌曲時,教師根據歌詞的內容將對應圖片全部展示在白板下方。在幼兒欣賞歌曲,當歌曲唱到某種小動物時,幼兒自主來到白板前,拖動他認為的小動物,最后留下就是幼兒自主學習的軌跡,交互白板將活動交給幼兒,讓幼兒的主體性發揮到極致。幼兒在快樂趣味的情景中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提高了自我學習的能力。
在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歌唱教學的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課件,引導幼兒進行歌唱活動學習,并及時將幼兒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并充分預設教育效果而采取相應的組織歌唱教學活動的策略。如我們通過電子白板與傳統學具的的切換來達到集體學習與個別學習的轉換,在大班歌唱活動《顛倒歌》中,在幼兒欣賞歌曲知道有八種小動物做出奇怪的動作后,教師便說:“你們知道這首歌是按什么順序來排列的嗎?讓老師來考考你們。”同時將圖片學具展示,要求幼兒4人一小組討論歌曲排序的順序,讓幼兒通過合作游戲進行鞏固。另一方面,在幼兒合作討論操作時,教師需要關注幼兒的討論過程,放手讓幼兒自由的討論和解決,這能提高幼兒的記憶歌詞的能力,每一次問題的解決,都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在歌曲《老鼠畫貓》的電子白板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通過同伴在電子白板上的邊唱邊畫畫的操作,觀察了解了同伴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這是幼兒高效學習的一種方式,在學習后的評價活動中,并通過屏幕切換了解同伴游戲中遇到問題的以及他們自我學習的方法,起到示范和共同學習的作用。幼兒通過與同伴間的互動和交流,了解別人的學習情況,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改善互相學習的方式,有助于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收入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
電子白板提供了極大的資源儲存空間,便于教師對教學資源、教學過程的積累和反思,便于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整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并且節省教師的教學準備時間。電子白板配備內置的資源庫,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自行增添、修改、調整、重構、拖放、保存。資源庫分類也非常細致,如文本庫、背景庫、圖像庫、動畫、視頻鏈接等,可根據資源的類型放置到不同的文件夾,方便教師查找和調用。
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是熟練應用白板技術的重要環節。白板系統為每個學科準備了大量的學科素材,但不是現成的的課件,教師必須根據自己特定的教學設計和目標,利用資源庫中的特定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資源利用功能非常強大而方便,電子白板強大的資源庫功可以讓教師根據課程的需要實現資源的靈活配置。教師可以隨時利用網絡資源,搜索百度等網頁上有關歌唱教學主題資源。我園的電子白板與網絡已經連接,形成了強大的資源教學平臺,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時間,并再次利用電子白板進行電子評課,進行現場教學反饋,提高教師歌唱教學的能力,并可以隨時收集好的教學案例,給一些新上崗的老師以模仿借鑒使用,從而提高歌唱教學效率,實現資源共享。
四、升入學科整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 初中科學 教學方式 策略方法 課堂實效
初中科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最重要的就是對于教師角色的正確把握。教師要深入踐行課改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對新型教師的角色進行認真思考和重新定位。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好“角色”,應該由權威者變成合作者;從知識的傳遞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從課堂的統治者變成學生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從而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互相啟發,開拓思維。
一、注意“促”與“導”的有效結合
1.深入鉆研教材學情,有效促進學生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構成一個“學習共同體”,相互交流協作,在交往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交流情感體驗,從而實現促進學生的發展。所謂要促進學生發展,即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包括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服務;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例如教學“牛頓第一定律”時,我重點考慮這幾個問題:(1)教學目標的如何定位?課堂上如何落實三維目標?(2)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難點在哪里?要設計哪些活動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3)學生的原有認識怎樣?由于日常經驗和前科學概念的影響,牛頓第一定律是科學中很難理解的一個規律,高中生對它都不一定理解,何況初中生?并且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生活經驗。(4)怎樣較好地創設教學情景,引發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產生自己不同的看法?(5)課堂上哪些活動需要學生獨立參與?哪些活動需要小組合作?怎樣開展學習評價?(6)怎樣既能面向全體又能增加學困生的參與機會……
2.有效指導學生思維,分析現象把握本質。
教師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通過指導學生分析現象,準確把握科學本質。譬如掌握概念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基礎。而新的概念的建立是客觀作用于主觀經過思維后的產物,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通過設疑、質疑、課堂討論等多種方法逐步啟發學生去積極思考、逐漸摒棄科學現象中的無關因素,找到形成概念的關鍵因素,抽象概括出本質的屬性,形成新的概念,實現由感性的具體到思維的抽象的飛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關鍵要指導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對特征信息進行抽象,有助于用語言清晰準確地表述和有序地記憶這些特征,這就成為學生掌握概念的前提和關鍵。例如,在學習“浮力”的概念時,我通過實驗已經幫助學生構建了概念的雛形:浮力是由于物體在液體中所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但浮力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我通過實驗,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得出物體所受到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其它因素無關的結論。這時,我運用學生以前所學的壓力、壓強的知識,讓學生自己畫出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的受力分析圖,導出F浮=ρ液gV排的浮力公式來。
3.及時調整教學預設,促進探究活動深入。
課程教學中要實現有效的教學,教師作為“促進者”必須在課堂上放得下教師權威、長者的架子,積極地旁觀,積極地傾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想所思,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定和學習興趣的維持,協助學生從各種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激發學生探索未知領域,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課堂一旦這樣動起來了,教師就為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創造好了必要的條件。記得我在上八年級“電流的測量”時,我按教案先介紹了電流的概念,自由電子的移動方向和電流的方向,再介紹了電流的符號表示,電流的單位,以及它們的符號表示,等等。接著我按課本內容用一個開關,一個電燈,兩節干電池串聯成一個最簡單的電路來介紹電流表的使用,為的是使學生了解電流表的正確使用。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電流表,所以我希望他們在聽我講完電流表使用注意點以后,能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與電源兩極相連”這類問題提出問題,以便于我進一步講解有關電流表的使用方法。沒想到一個學生站起來指著這個串聯電路說:“老師,這個電流表連在電燈的前面和后面,它的讀數會一樣嗎?如果裝兩只燈,電流表在兩只燈前面、后面、中間讀數會一樣嗎?”另一個同學也提問:“如果兩只燈不是串聯,而是并聯,電流表的讀數會一樣嗎?”我看到不少同學好像對這兩個問題更有興趣,通過他們的提問我知道大多數同學也已經預習過后面的知識,他們想馬上知道答案。而課前我并沒有計劃做后面的實驗,認為做實驗會影響到上課的進度。但為了使他們保持探究的欲望,我馬上改變原來的設計,當場做了串、并聯電路電流特征的實驗。從課后作業的情況來看,及時改變教學進程,以學定教,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二、注意“管”與“引”的有效結合
1.改變教師灌輸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初中科學課程標準強調: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了生態系統之后,我要求學生理解“生態平衡”的概念。以往的教學中,多是教師“一言堂”的語言陳述,讓學生記憶。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習慣,讓學生根據生態系統的特征分組討論生態平衡,討論的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向老師直接提問,或是小組總結討論結果的時候集中提問。于是,課堂不再死氣沉沉,學生看書、查資料,進行熱烈的討論。最后幾個小組的派代表發言,不同意的小組可以直接辯論。十分鐘過后,對各個小組的發言進行總結,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對“生態平衡”的概念的理解:“生態系統只有發展到成熟階段才能達到平衡,理解為階段性;生態平衡是一種相對的平衡,理解為相對性;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基本相等,理解為平衡性;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在種類和能量上能較長時間的保持相對穩定,理解為穩定性。”這樣的嘗試,讓學生擺脫了對繁雜的外顯規則的機械記憶,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激活了學生的內隱知識,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2.教師適度調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由于目前學生的班級授課制仍存在,同班學生雖然以年齡界限來劃分,但同一年齡檔的學生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同,家庭、社會周邊環境的不同,學生本身儲備的知識素養與經驗都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管”和“引”就要有效把握。教師必須適度調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特別是調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對學習活動的設計和調控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我在講授“聲音的發生和傳播”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預習,以小組為單元,以“聲音發生和傳播的奧秘”為主題,利用身邊的器材,自行設計實驗,向全班同學進行講解,并做好應對同學們發問的知識準備。實踐表明,學生對這種方式的學習興趣要遠遠大于老師的授課方式。為了確保課堂的有序和有效進行,我對每個小組提出了明確的責任分工:對講解員、發問員、實驗員等同學強調了有關安全,以及時間方面的注意事項,因此,一堂課在老師的有效引導和管理下,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完成了。每個小組都介紹了本組學習的成果和收獲、通過實驗演示了自己的發現、用自己儲備的知識回答了同學們的疑問,連平時羞于表達的同學也積極參與了進來,有的充當實驗助手、有的樂于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整節課的容量要大于常規課堂上教師講解的內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高度重視過程教學,鼓勵學生體驗探究。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體驗探究,充分暴露學生思維過程,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思維;也可糾正錯誤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在教學pH試紙與標準比色卡的使用時,我就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師:如何比較雪碧和稀硫酸的酸性強弱?
(學生建議可以通過比較它們使紫色石蕊變紅的深淺程度來確定酸性的強弱。)
師:你認為用什么方法可以較準確地比較并表示不同深淺的顏色?
(教師的設問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生生互動之后,生成了“將顏色按深淺不同的順序排列起來并標上數字,用不同的數字來表示顏色及深淺”的創意。)
師:這正是科學家經過大量的實驗確定下來的標準比色卡。pH試紙的功能類似于酸堿指示劑,遇到酸堿性強弱不同的溶液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我們可以通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最接近的那種顏色所對應的數值就是該溶液的pH數值――表示物質酸堿性的強弱。
本課教學中,無論是用紫色石蕊試液定性地測定溶液的酸堿性,還是用pH試紙定量地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強弱,都需要學生觀察顏色的變化并以此作為評判的依據。當我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食醋中時,學生觀察顏色,回答說:“紫色變成了橙色。”“橙色”的回答與課本“紅色”有出入,但卻是學生對色彩真實的感受。對此,如果采用“橙色―橙紅色―紅色”將實驗現象篡改為“紅色”的處理雖然簡單,但既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更有違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不可取;如果吸取教訓在課前將溶液濃度調合適,使實驗現象定格為純正的“紅色”,確實可以避免課堂中不必要的色彩之爭,但仍然無法解釋學生用紫色石蕊試液測定不同酸性溶液時必定遇到的顏色的差異,不可行。因此,我在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同一色系中色彩的漸變”這一美術知識儲備,引導學生體驗“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酸性強弱不同的溶液時,會變成紅色系中深淺不同,色澤不一的各種顏色”,這樣既尊重了學生觀察到的真實現象,更合理地體現了指示劑變色的實質。由于教學過程尊重學生對石蕊變色“顏色有深淺”的鮮明視覺體驗,學生非常自然地想到“通過觀察指示劑不同深淺的顏色來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強弱”,教師的設問“用什么方法可以較準確地比較并表示不同深淺的顏色?”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并極富挑戰性,引發了創造性的思維過程,順利地完成以“用不同的數字來表示不同深淺的顏色”,作為從“定性測定溶液酸堿性”到“定量測定溶液酸堿度”的遷移。
三、注意“探”與“實”的有效結合
教師要大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把自己的經驗、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去,將課堂變活。同時,在教學探索過程中注意與教學實際的相互結合,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多樣、學習方式靈活,使其學習效率高效。例如在教授被子植物“雙受精”現象時,我利用計算機動畫來模擬,更加形象而直觀。這樣學生學起來也感到特別輕松,而且記憶深刻。再如在探究“升華和凝華”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聯系生產和生活的:
探究實驗:調制雞尾酒
師:同學們,咱們在酒店吃飯時,見過雞尾酒嗎?
生:見過。
師:你們知道酒杯里如夢如幻的情景是怎樣制造出來的嗎?
生:里面放的是干冰。
師:我們現在自己動手調制一杯好酒。
制作過程:在一杯飲料里投入一塊干冰,杯中立刻濃霧彌漫。
師:同學們能否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一下眼前杯中的情景?
教師對同學們的語言描述進行精要點評,并幫助同學們對課堂的知識有效地進行深化理解,然后再進行思維拓展。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升華和凝華的現象?
生:舞臺上的仙境也是利用干冰的升華吸熱使環境溫度降低,水蒸汽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
生:樟腦丸升華的氣體來驅蟲……
本節課通過一個小小的探究實驗將同學們的興趣瞬間激發出來,大家在“做中學”,在“看中思”,新知識的學習不再枯燥,難點問題的解答變得有趣,在老師的引導下,三維目標悄無聲息地得到了滲透。
當然,就目前課堂實踐來說,由于教師的知識結構沒有變,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已形成的學習生活習慣及社會對教育的所謂成績認同評價等因素沒有變。教師在課堂上踐行“促進者”、“引導者”的角色時會有很大的壓力和很多的困惑。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仍然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因此,教師對角色的把握必須有一定的度,從實際出發,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家庭教養習慣與學校課程改革實施的教學方式方法上的銜接,又要考慮教師本身專業知識結構、思考方式、思維方式與教材編者意圖感悟的一致性銜接。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要不斷總結、反思、提升,實現從教學理念到課堂行為的有效滲透,以創新的精神,在新課程改革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實現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2]宋秋前.有效教學的涵義和特征[J].教育發展研究,2007,(1).
[3]劉艷平.轉變教學觀念 改變教學方式[J].新課程,2010,(6).
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句型,從這一階段開始,學生開始正式接觸英語作文。部分教師將英語作文啟蒙教學看做是句型訓練的一種形式。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英語教學心得,供大家參考。
英語教學心得1本學期是我擔任小學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小學英語之難之累。正因為如此,我嚴格遵從教學的五個環節,課前認真備課,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因材施教,努力實施課堂改革,積極探索小學英語快樂課堂,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搞好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下面結合本學期教學實踐總結一下教學情況如下:
一、認真備課、面向全體授課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向其他教師取得的經驗,不斷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時,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并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優生幫助后進生。
二、在課堂教學中
第一、在課堂上,認真授課,運用實物教具、簡筆畫,情景教學、手勢語言等方法來啟發、教育學生。教學生做游戲、唱英語歌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
第二、在批改作業方面。學生的作業總是按時及時地批改,并詳細地做好批注,對普遍性錯誤,在全班重復講解、分析。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還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疑難習題,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三、在聽力方面。為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常讓學生聽英語歌曲及英語會話的錄音磁帶,還讓學生表演對話,背書。
三、自身的學習
鑒于自己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沒有經驗,我抓緊一切機會向其他老師學習,用心收集有助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各種游戲、活動。同時多聽錄音磁帶,讓自己的語音和語調標準。
以上是我這學期在小學英語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但也存在較多的不足,如課堂操作欠靈活,多媒體操作不熟練,尤其是后進生工作,由于客觀原因,做的不夠,以致于成績不理想。
總之,由于本人缺少小學英語教學經驗和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了解,學生本學期的成績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填補自己在教學工作中不足,也會不恥下問,向其他老師學習,爭取邁上一個新臺階。
英語教學心得2一,認識教材,了解學生
對于五年級教材,我雖然帶過一年;但是對于有些知識還不能給學生講透徹,因此我利用網絡和同行進行交流.新標準教材是由外研社出版,這套教材內容豐富,理念新穎,針對的是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同時該教材營造了一個文化滲透語言的環境,很多內容對于農村學生理解起來有點難度.和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標準的起點比較高,單詞的呈現比較多,語法知識結構復雜,而且難度剃度不明顯,提倡"用到即學".在這樣的情況下,感覺上課難度比較大.
二,因材施教,掌握難度
我們常說,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在經過幾次新教材教研活動后,感覺受益非淺,于是開始學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的把教材的難度降低,比如聽力在本套教材中難度比較大,我就把聽力的形式進行適當的改良,讓學生更容易聽懂,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想這大概就是教育學中所說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
同時根據不同的班級的學生性格特點,我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開展各種各樣的小組活動,讓他們討論合作,鼓勵他們積極發言.一個學期下來,總體來看,這個班的女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
三,調動氣氛,參與鼓勵
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我感覺學生一部分不愿意起來發言:一個是教材比較有難度,怕講錯;另外一個是學生膽子比較小.針對這樣的情況下,我把教材難度降低,并采取表揚和鼓勵的方式.
同時,我很注意學生的思想教育讓他們主動與我交流學習英語的體會.由于我對學生不熟悉,造成剛開始學生對我的教學方法有抵觸情緒,有加之班級男生多這一實情.孩子在學習中態度不端正,每次都有--人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面對這種現象,我找班級中的部分同學談心,了解過去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習慣.隨后,我改變了自己以有的教學方法,向學生靠攏,課堂也變的有生氣了.
四,加強鞏固,分批對待
因為英語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每次教授了新單詞以后,我都及時抽時間給他們聽寫,并認真批改.有時候,課文里出現的精彩實用的句子,我也要求學生背下來對于聽寫背書不理想的學生,我一般會在課后把他們留下來重新聽寫.或者是根據實際掌握情況,重新教授單詞.直到合格為止.
而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我給他們的底線也不一樣.一開始我都是統一要求所有的學生,后來我感覺這樣不符合實際.有些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本身就比較差,越是統一要求,他就開始抵制,其實到最后什么也沒有學到.因此,我就把學生分開,一般的,大部分同學的要求是統一的,而小部分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同學,我就用相對低一點的標準給他們,這樣做以后,逐漸提高標準,學生學到的明顯多了.在課堂教學之余,我還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參與我們英語組內的備課和說課,并且上公開課.通過這樣的活動,有效的提高了自己對教材的理解.
在這一個學期的工作中,感覺自己尚存在很多的缺點:對教材的把握不夠,上課的邏輯性不夠強,課堂的銜接還不夠自然流暢等等.很多優秀的老師的優點都沒有學到,聽課的次數也還不夠多,尤其是跟其他老師的交流還太少,希望在下個學期能多向其他老師前輩學習,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英語教學心得3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1)班的英語教學。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同行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但一開始我就碰了釘子。在講授第一課的時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上了一堂自認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課,認為教學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測出來才知道不如人意。后來聽同學們反應,才知道大部分同學聽不懂一些課堂用語,而教學的部分內容同學們以前從來未接觸過。從而可知,我在上課前根本沒有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英語聽與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采用較深的全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各個班級的學生有存在著一些差異,像五(1)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而五(2)班的同學比較沉靜,學習欠積極性,雖然優良生比例大,但中下層面而也廣,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英語是一門外語,對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幫助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盡量多講一些關于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讓他們更了解英語,更喜歡學習英語。
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學在本學期的學習成果,因此應該予以重視。考試前進行有系統的復習,考試后進行學科總結。在期末考中,發現了各個班的成績也存在著一些差異。五(2)班的表現比較突出,特別是單詞背誦這一方面,五(1)班是最為活躍,課堂氣氛最好的一個班級,成績雖然不錯,但是有些學生學得不夠扎實。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但我明白到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兩班的英語水平。因此,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英語教學心得4在這次“青春逐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擔任英語組的組長,從編寫英語教學的策劃書到英語教學備課再到給小朋友們上課,每一個環節我都參與其中并感受頗多也受益良多。
社會實踐活動籌備伊始,我主動請纓擔當英語組的組長,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社區的小朋友多做一點事,也為我們這個團隊分擔一些責任。剛開始寫策劃的時候我是針對--社區的情況來寫的,后來隊長何--說臨時改到利民社區,所有的策劃都要有所調整,當然也包括我們英語組。還好兩個社區的情況都差不多,我們也很快就做好了調整。但是因為不知道利民社區小朋友們的整體英語水平,我也只做了一個粗略的策劃,準備實踐活動的第一天去了解小朋友們的英語水平。
第一天到了社區后,我們并沒有給小朋友上課,只是給他們進行課業輔導,同時我也問了部分小朋友是否有上過英語課,初步了解到了他們總體的英語水平。因為第二天就安排了要上英語課,所以晚上回家我就開始備課。第一堂課我準備的是有禮貌用語的使用以及26個母的讀寫。我首先是在網上下載了一個ppt,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對ppt進行了修改。又下載了一個教學視頻和一首英語“abc之歌”,以期用多種多樣的形式調動孩子們的課堂積極性。
到第二天正式上英語課的時候,我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這是我第一次給別人上課,還是英語課。在課堂上,我列出了一張英文名的清單,讓小朋友們自己選一個滿意的英文名,但是由于經驗不足,課堂秩序一度陷入混亂。有的小朋友十分跳脫,有的則又羞澀含蓄。不過最終有驚無險,在我們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使課堂秩序恢復了正常,在獎品的激勵下也充分調動起了小朋友們的積極性,也使第一堂英語課圓滿落幕。
有了我的前車之鑒,由我們英語組其他隊員主講的英語課也有組織有紀律地開展起來。我總共上了兩堂英語課,每一堂英語課里,進步的不僅是孩子們,我也在進步。
在我的英語教學中,有不足,也有亮點。但總算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無論過程如何,只要結果讓孩子們有所收獲,那么我所做的一切準備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英語教學心得5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和保持學生較濃的學習興趣,應該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開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小學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問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便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不佳,恐怕這是一個主要原因。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點。
二、充分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下載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三、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么權威型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
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差生”,學習英語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心情也常處于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特別是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