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2 09:55: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知識競賽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發展經濟實體,落實經濟責任制,鞏固科協經濟基礎。
今年初,我們對辦公室內部機構和作用進行了調整,并相應制定了經濟責任制考核辦法和職能作用考核辦法。打破了過去的統算統分,形成了按經濟效益和職能作用獨立的考核機制。明確了各部門工作的指標和目標,并實行獨立核算。一年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科協自己創辦的機械加工廠在去年股份制改造的基礎上,實現了經理和骨干的新老交替。使企業在年輕化、產品化、規模化方面有了新的進展。經濟效益得到鞏固。科技樓自年初施行獨立承包以來,充分挖掘內部潛力,不斷尋求新得經濟增長點,調整資產和人才的合理配置。經營和管理有了很大提高。不但承擔起科技樓所有消耗費用和辦公室一半在職職工的工資,還自費更新了一部捷達汽車。增加了科協的自有資產。辦公室本部在搞好科協活動的同時,注意資金的合理利用和投資收益的回收。有效的保證了科協的經濟來源。彌補了失去廠內科技咨詢業務收入的損失。為科協的生存和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和了有利的保障。
二、圍繞促進企業技術進步,開展科協活動。
我們對辦公室內部機構的調整和獨立考核機制的實施,使辦公室本部的職能作用突出出來。使我們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科協活動的開展。今年,我們圍繞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在科普宣傳、科技論文評選、科技講座、科技培訓以及豐富科技人員業余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5配合社會形勢和工廠中心工作,開展政治與科普宣傳教育。今年我們的科普櫥窗共出刊八期。(160個版面)
5春節前,我們與廠報社聯合,搞了一期集知識性、科技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科技知識競賽活動。主要內容是一年來廠報上刊載的工廠科技信息、科技動態以及與鐵路機車車輛行業有關的科普知識。全廠職工踴躍參加,共收到答卷846份,由于大家認真查閱有關資料,答卷的正確率很高。有124人獲獎。
5今年三月,我們還組織全廠科技人員參加了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知識答題活動。我們作為一個分賽區,把中國科普研究所出的科學知識競賽題轉載在廠報上。還買了80本《當代科學知識》發至各科協分會供大家參考。此次活動得到廣泛參與,共收到答卷1860份。(全部報到中國科協科學知識競賽組委會)經驗卷,95分以上的就有951份。我們為隨機抽取的120名參賽者發了獎。此次活動獲中國科協科學知識競賽組委會組織獎。5今年上半年,我們組織了科技論文評選活動。對征集來自科技一線的40篇科技論文,組成了包括總師、副總師在內的專家評審組進行了認真的評審。最后以打分的辦法評出一等論文二篇,(各獎1000元);二等論文四篇,(各獎800元);三等論文六篇,(各獎500元);四等論文八篇,(各獎100元)。并將入選論文編輯成科技論文集印刷1000冊,用于廠內外科技交流。我們還從中優選四篇推薦參加第四屆**工業企業優秀科技論文評選。其中兩篇獲三等獎,兩篇獲鼓勵獎。
55月16日,協助**市技協在我廠工人文化宮舉辦了由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袁正光教授主講的科技報告會。各單位參加報告會的有600多人,其中我廠職工有近500人參加。
5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廠科協配合教育處,舉辦了工廠中層領導干部微機基礎知識普及培訓班。以適應辦公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其掌握、運用微機進行辦公的能力。這次參加培訓的共有196人,按不同的基礎分為A、B、C三個班,每周半天脫產學習,有考核,有考試。大家感到收獲很大。
5在“**科技周”活動中,我們組織科協、技協骨干50多人,參觀了中國科技館、觀看了穹幕電影《夢想成真》并游覽了居庸關長城。
5評選廠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6名,并又科協出資組織他們赴張家界、三峽參觀旅游。
5今年,我們出資兩萬多元給全廠1400多名科協、技協會員每人購買了一本由我們總公司編輯出版的《鐵路機車車輛工業新技術》,做為日常學習的科普資料。也為我們下一步組織科普知識競賽打下基礎。
5今年我們還在全廠科技人員中,組織了業余飛標比賽。先給各分會配置了120個標盤,讓大家練習、選拔,然后進行分組預、決賽。共有近千人興致勃勃地參加了這項活動。
三、配合廠工會開展“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活動。今年四月份,廠工會下發文件,決定在全廠職工中開展以“技術比賽”、“創一新”和“征三絕”(絕活、絕技、絕招)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活動。我們科技協辦公室做為組織成員之一,積極配合這項活動的開展。
2、新聞綜評。做新聞綜評活動,一要注意形式。一般以一周一次為宜,可以開討論會,也可以教師漫評,也可以寫評論文章。二要注意內容。在內容的選擇上,要選準點,引導學生關注世界發展和社會發展。三要注意理論滲透。
3、辯論會。政治課開辯論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政治教材內容的思辨性為辯論會提供了廣泛的素材。這種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東西,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提高其思維能力。
4、自辦墻報。自辦墻報可以采用輪流辦小報的形式開展。內容可以龐雜一點,名人名言、時事背景、重大時事名詞、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學生小論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答案征集等等。在辦報過程中可以分成興趣小組,學習自發收集材料,自發寫稿,經教師審閱后,可以張貼成報。這種形式比較靈活,篇幅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
5、閱讀經典。在經典閱讀中,教師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節選學生感興趣的;二要注意經典著作的連貫和內在邏輯性;三要注意指導閱讀,不能選出即完事。要告訴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些什么。
6、時事報告會。時事報告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活動方式。時事報告會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收集資料要系統、翔實,必要時可以配以彩圖、表格或地圖;(2)報告內容不可太龐雜,應突出重大事件和熱點事件;(3)一般一個學期以一兩次為宜。
關鍵詞: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9-0146-02
植物保護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在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陳舊的人才培養觀念和與農業生產脫節的實踐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要求,探討新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和模式迫在眉睫[1]。實踐教學的設計除了考慮讓學生通過直接實驗,驗證、鞏固和充實所學內容外,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觀察能力,思維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立志于服務我國農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2]。
植物保護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除了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以外,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包括實驗課、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等環節,應建立以課堂實驗、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為基礎,科研訓練、社會實踐和知識競賽為補充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實驗課注重操作技能訓練,教學實習和生產實習注重能力培養,科研訓練注重個性發展,社會實踐注重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畢業實習注重綜合素質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使各環節相互銜接,互為補充。
一、加強實驗課教學,提高實驗教學水平
實驗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標本而獲得感性認識,進而加深和鞏固對教師課堂上講授的理論知識的理解。植物保護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的實驗課學時為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左右,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有力手段。為了使學生能進一步系統掌握植物保護研究和應用的專業技能,適應從事植物保護工作的需要,應在植物保護專業增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課。如在普通昆蟲學課程中開設“昆蟲的飼養及生物學特性觀察”綜合性實驗,將文獻檢索、昆蟲飼養技術、昆蟲生物學知識、生態學知識、數據統計分析等融為一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精神,能夠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方法、實驗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重視教學實習,提高專業實習水平
教學實習是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2年級《普通昆蟲學》和《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學完后安排3周時間,主要內容包括病蟲標本采集、制作與鑒定,病原的分離與培養,病蟲大小測量等。通過教學實習,能夠使學生學會植物保護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鞏固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的一些知識點,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進一步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既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能把所學的實驗內容進行有機的聯系和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還能鍛煉與他人的團結協作精神、陶冶性情[3~5]。
三、強化生產實習,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生產實習是專業理論學習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獨立工作能力、觀察及綜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在第三學年《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和《植物化學保護》課程學習完后,安排三周的生產實習,讓學生掌握病蟲害的野外采集和調查方法、正確識別重要的農業病蟲害,并結合生產上病蟲害發生情況開展農藥田間藥效試驗,從試驗設計到噴藥、調查、統計防效均由學生自己完成,最后寫出試驗報告,教師根據生產實習中的表現和實驗報告的質量評定成績。在生產實習中,我們立足現有條件下,依靠農戶的農田、果園和菜地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讓學生給農民介紹有關害蟲正確識別的知識、農藥科學使用方法,并宣傳國家有關農藥合理使用準則、避免減少農藥殘留污染措施,另一方面學生在農民地塊完成了生產實習任務,學生結合有關昆蟲知識,為農民診斷田間發生的蟲害,提出合理防治措施和應該使用的農藥,這樣我們不僅開展了生產實習,也為學生提供了生產實踐演習的機會,并且也受到了農民的歡迎。學生說:生產實習是他們最好的課堂,只有在這里,才能真正懂得化保與昆蟲如何有機結合。
四、抓好科研訓練環節,培養專業興趣和科研能力
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專業興趣、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是個重要環節。為了能使更多的2~3年級學生主持或參加植物保護方面的“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項目,學院支持教師積極為學生選題,提供實驗條件,協助制定試驗方案,爭取多上“SRTP”項目,鼓勵學生撰寫研究論文并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近兩年學科組教師先后指導了30余項“SRTP”項目,有120余名本科學生參加研究。有的研究論文已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在2006年的全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中,有三項獲甘肅省大學生科技作品“挑戰杯”獎,其中“誘導條件下深綠木霉產幾丁質酶規律的研究”獲省級特等獎。科研訓練使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植物保護學科的了解,培養了專業興趣,為他們進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開展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豐富實踐教學內容
社會實踐活動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6],同時,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想,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為學習好專業、提高業務能力注入青春活力。
結合《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和《植物化學保護》等專業課程的特點開展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是教學改革的又一個內容。它是學校利用寒暑假和其他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國情調查、社會調查、科技考察、社會服務、科技咨詢、技術指導、支農扶貧、科技推廣、舉辦培訓班等實踐教學的總稱。學生通過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能深刻了解國情、民情,樹立改變祖國面貌、振興中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動力,為學生學好為國服務本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農業院校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這為他們接觸生產實踐提供了良好條件。《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和《植物化學保護》課程在本科教學計劃中均安排在第三學年,我們在放假前結合本學期學習的內容,給學生布置社會調查和實踐的任務。例如,調查學生所在農村農業生產中的主要病蟲害及農藥的使用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寫出書面調查報告。開學后舉行專題討論會,學生間開展交流討論,教師有針對性的給予引導和評價。或派出社會實踐小分隊深入農村和牧區,為農牧民傳授植物保護知識,指導農牧民開展病蟲害防治。通過這一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可把課堂學到的知識用到生產中去,也可從實踐中學習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或者在生產實際中驗證所學的知識,從而更牢固地掌握本專業知識,教師和學生都認為社會調查實踐活動是一條將知識轉化為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近幾年,每年都有多名學生或小分隊榮獲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或優秀小分隊。
六、開展辯論式教學和專業知識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知識競賽和辯論賽既是知識的交流,又是個人綜合素質的較量。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不能僅局限于具備專業知識,死讀書、讀死書,掌握啞巴知識已不是當代合格大學生培養的目標。學生獲取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文字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以及自我推銷等綜合能力的強弱,已經成為衡量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辯論式教學和知識競賽活動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參加辯論賽和知識競賽的學生從資料的查閱、整理、匯總、概括,到最后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從樹立并維護自己的觀點到掌握大量資料,據理力爭反駁對方觀點,這一系列過程,要求每個學生必須既具有清晰的思路和敏捷的思維方法,又要有厚實的專業基礎、廣闊而豐富的知識內涵和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觀點引起共鳴,在辯論中取勝。因而辯論式教學和知識競賽活動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搞好畢業實習,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畢業實習階段是檢驗大學生三年多理論學習的效果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動手能力,團隊精神,科研創造和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關鍵時期。我們按照自然界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依據學科特點及時調整了實習時間和實習環節。將原有的畢業實習時間(每年3月至6月)改為兩個階段(大四的第一學期7月至9月為一個階段,第二學期4月至5月為第二階段),從查閱文獻資料、畢業論文設計、撰寫試驗方案、實施試驗計劃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畢業生畢業實習體系,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路炳聲,梁晨,羅小勇.我國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10,(11).
[2]孫現超,王進軍,劉懷,等.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1).
[3]陳立杰,嚴雪瑞,段玉璽,等.普通植物病理學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改革[J].高等農業教育,2003,(4).
[4]劉長仲,王國利.植物保護專業本科專業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9).
高35班雖說是快班,但我班700分以上的同學比另三個快班少,且尾巴大,人數多,管理起來費很大精力,但我仍盡力去管好它。
一個新的班級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學風,班風。嚴厲班規的制定能約來每一個學生的言行,而班委的選擇更是管理好班級首要考慮的問題。我根據學生初中的情況,先指定了班委,對其嚴格要求,處罰先從班委開始并雙倍重罰,依法制班,因為本學期做好了這兩次工作,所以本班良好的學風,班風已逐漸形成,學生初中向高中的過渡順利實現。學生上課能專心聽講,心盡量積極回答問題,按時完成作業,沒有無故缺席,遲到,請假者,對老師有禮貌,同學之間團結,互助,集體主義感逐漸增強,本學期我班共獲得四張獎狀分別是:校歌詠比賽二等獎,校冬運會精神文明班級;校舉行的年級排球賽男女分獲一、三名;“潔凈杯”勞動衛生評比每次榜上有名;課間操評比年級名列茅,學習上也不甘落花流水后,體現出快班的水平,韓瑞同學獲高一年級的百科知識競賽特等獎(第一名);外語競賽第三名;楊敏,楊想等獲國慶征文二三等獎,賀長制作二三等獎;丁楠,馮俊暉物理活動課制作獲一二等獎,這正經成績的取得與同學的努力分不開,與班主任的工作分不開,為此我感到很心慰,因為功夫不負有心人。
當然,要取得上述成績,還得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本學期我召開了三次家長座談會,一大二小,因為學生剛入高中,不諸多不適應,家長更關心,所以及時與家長聯系是必要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還利用班會時間搞一些提高學習興趣的活動,如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學習方法經驗交流等等,學生在娛樂中增長知識,同時也增進了友誼。
創新能力培養是高等教育中素質教育的核心,國家和民族的進步歸根結底依靠創新教育[1-2]。如何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拓展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3-6]。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理科基地)以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下簡稱國家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平臺。近年來,應對教育形勢的新發展,圍繞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全面整合教學與科研的優勢資源,通過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制定科研訓練規章制度、引導開展科學研究訓練等4個方面的工作,全方位建設優質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平臺,促進學院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良性互動、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協調發展、學生基礎知識和科研創新能力共同提高[7]。
1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新的教育形勢下,人才培養方案除了需要強化“三基”,更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8]。為了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學院專業課程設置為學科平臺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3個模塊。學科平臺課程共計10門理論課和8門實驗課,針對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和材料化學4個本科專業開設,是學院所有化學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是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化學大類培養的關鍵所在。學科方向課每個專業開設4門,學生任選其中3門必修,進行必要的專業培養。選修課程拓展學生的學術視野,并與研究生教育銜接。近幾年,為了進一步密切理論和實踐課程的聯系[9],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培養方案中強化5個環節的工作。(1)設置學科平臺課程實習環節。為了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學院劃撥經費和學時,為學科平臺10門理論課程設置課程實習環節,由課程主持人和主講教師負責,根據課程特點,聯系相關企業或科研院所,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與參觀。(2)開設2個創新研究實驗。在第三層次實驗中,開設創新研究實驗I(化學生物學實驗)和創新研究實驗II(材料化學實驗),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學科前沿實驗,進行科研全過程的訓練,體現學科優勢對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3)實行大型儀器自主操作。依托國家示范中心的建設,學院整合全院大型儀器,構建了大型儀器網上預約系統。學生通過上崗培訓,獲得證書,即可自行操作大型儀器。大型儀器可以24h向學生開放,用于學生自主開展創新實驗研究。(4)舉辦學科前沿講座。為了讓學生了解學科動態、激發科研興趣,由學院高級職稱教師和優秀博士生,以及聘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科前沿講座。要求學生4年至少聽講座20次,上交聽課筆記,計1個學分。(5)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工業實習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教育與社會相銜接的一環[10-11]。但是,近年來,由于企業現代化管理進程加快,自動化程度增加,加之對學生安全的顧慮,企業對本科生工業實習積極性不高。為了確保實習質量,借助學校教務處和國家理科基地平臺,學院建設5個穩定的掛牌實習基地,并與企業共同制定實綱,確保實習質量。
2構建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依據我院具體實際,結合本科各專業的特點,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從科研訓練平臺、科研項目平臺、學科競賽平臺、開拓國際化平臺和營造學術氛圍等5個方面構建特色的創新能力培養體系。(1)構建科研訓練平臺。遵循3個基本原則構建科研訓練平臺:一是在資金上集中教學、科研各個渠道的經費,統一規劃,根據學科發展的需求,搭建學科前沿領域的儀器平臺,為學科發展和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本科生學術視野的開拓和科研訓練層次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在政策上制定大型儀器網絡化管理制度,學生通過培訓獲得大型儀器操作達標證書后可以使用大型儀器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三是在實驗場地上整合教學、科研優質資源,包括國家示范中心、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教師研究室等,向本科生科研訓練開放。通過這幾項舉措,保證了學科建設、本科生培養、教師隊伍提升等協調發展。(2)組建科研項目平臺。學生參加的各類科研訓練項目包括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院創新基金項目和為期一年的畢業論文。整合各類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由專人負責,統一規劃、協調發展,擴大學生受益面,將整體提高和重點培育相結合。前3類項目要求指導教師必須主持在研項目。(3)建立學科競賽平臺。成立專門培訓組,統一組織、培訓學生參加重要的競賽活動,并通過總結將存在的問題反饋實驗教學課程組。各類活動主要包括國家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省級大學生化學實驗競賽和大學生“挑戰杯”大賽。(4)開拓國際化平臺。加強國際交流,通過邀請國外知名大學的教授學者(30人次)舉辦講座、外派交流人員(20余人次)等方法,開拓了教師和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5)營造學術氛圍。為了培養興趣、營造氛圍、發揮示范輻射作用,每年在學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工學院、地質系、文博學院、城資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開設化學課程的院系中,舉辦“化學文化周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化學理論知識競賽、化學實驗知識競賽、趣味化學知識競賽和優秀論文展示等。另一項活動為學生自行編撰《化學星源》學術刊物。國內知名學者為刊物題寫了賀詞。高鴻院士題寫:格物致知,求實創新,培育化學創新人才———祝賀《化學星源》創刊。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分委會主任鄭蘭蓀院士題寫:熱愛化學,獻身科學。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分委會原副主任姚天揚教授題寫:追真求實,創新造物———賀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星源》創刊。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史啟禎教授題寫:精心培育,各方支持,讓《化學星源》成為青年學子的成才之梯。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分委會副主任宋毛平教授題寫:做學問,勤學好問,敏于思考渴成才;搞研究,埋頭探究,銳意進取勇創新。國家級教學名師唐宗薰教授題寫:異想天開,大膽突破,嚴謹求是!不唯書,不唯師,要唯真理!
3制定科研訓練規章制度
為了引導師生注重科研訓練項目的學術內涵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學生參加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制定各類規章制度[12-13]。要求所有項目經過預研、申請、答辯、立項、簽訂任務書(教師和學生)、中期檢查、結題匯報等程序,加強過程管理。要求各類項目結題時至少在學生自辦刊物《化學星源》發表文章,訓練學生整理研究工作、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
四是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歷史課堂教學對創新能力的培養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因為還有一些矛盾客觀存在。如歷史教材的相對穩定與史學材料的大量涌現,信息劇增的矛盾,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矛盾。所以歷史教學分明新不僅要注重課內,還要充分利用課外,只有課內外雙管齊下,有機結合,形成合力,才能促進歷史思維,歷史創新能力的發展。這里有很多形式可供利用。如結合教學,有計劃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烈士陵園、考古遺址、圖片展覽等;組織學生到學校和地方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歷史資料;組織學生參加學佼、地方的歷史知識競賽,重大歷史題材影視片評論,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紀念演講以及歷史小論文比賽活動等。課內是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主陣地,課外活動則是課內的延伸和深化。在這是,必須注意的是,課內與課外,不能成這互不相關的兩張皮,而要努力形成契會點,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豐富的知識是創造的先導。沒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其他自然學科、社會科學知識,就不可能縱覽古今,正確地總結過去、指導現在、預測未來,就談不上創造才能的發揮。學生的知識面愈廣,愈具有綜合性、滲透性,其創造力普愈強。
“古文科斗出,新葉剪刀生”。我們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承擔著重要的使命,我們的作為21世紀建設人才的價值取向、人文素養、知識構成和能力素質緊緊相連。我們應該站在“面向現代化、不懈的追求,研究和實踐歷史教學創新的途徑和方法,開拓出中學歷史教學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
展開閱讀全文
第一,瞄準靶子,有的放矢。
眾所周知,語文知識零散、覆蓋面廣。這往往給教師的復習安排帶來系列難題:究竟應該從哪里開始下手復習?復習什么?怎樣復習?我們不妨從研讀中考的題型中尋找答案。
縱觀近幾年中考題型,一般由基礎知識、閱讀、古詩文和寫作四大塊組成。基礎知識有字的音、形,詞的運用(選詞填空、成語的運用),語言的使用(如病句、句式選擇)和語言積累運用(包括古詩文默寫);閱讀包括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的閱讀;古詩文的閱讀主要是文言實詞、虛詞句意的理解;寫作則以話題作為作文的主角。鑒于此,在復習時,教師應瞄準靶子,抓住考點,以類型題復習為主,分門別類,擬好復習要點,好讓學生知道要復習什么,在復習當中做到心中有數,不會眉毛胡子一把抓。
此外,在復習中,教師應選取典型例子,匯入知識點,以點帶面,盡可能將相關的知識呈現出來,寧可少而精,不要多而亂。
第二,講究技巧,事半功倍。
為了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和效率,經過某一階段的復習,通常我們可以進行“知識競賽”之類的語文活動,設必答題、搶答題,答對加分,答錯扣分,最后計算得分,對勝出的學生或小組進行表揚獎勵。競賽內容應圍繞語文基礎知識運用、古詩文默寫等,課內課外兼顧,題目盡量出得形式多樣、生動活潑,以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著力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通過這樣的形式對復習的知識來一個“驗收”,學生一定會樂此不疲,老師也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三,抓住主流,巧妙點撥。
在整個中考試題中,文言文與寫作的分值起碼占了3/5,尤其文言文部分,以記憶、理解為主,只要記牢記準,是很容易拿到分的,所以對文言文的復習我們應穩扎穩打。要組織學生作系統的歸納、整編,如詩、詞應分朝代輯錄,要求學生能隨口背出,一些文言文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文句的思想意義應該特別記牢,還要訓練學生賞析詩詞等。
作文方面乃是學生最薄弱的環節,應當訓練學生如何擬題、確定中心、選材、謀篇布局、組織語言等,使之靈活地掌握寫作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