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8 10:56: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斜坡重力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智能監測預警系統;遠程數據管理系統;智能延遲技術
引言
我國是一個多山地的國家,特別我們重慶,深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地質災害的危害。群測群防監測手段大多采用人工收集方式,存在數據收集不及時、信息覆蓋面不足的缺點。其他傳統地質災害監測手段存在諸多缺陷,不能滿足社會與工程建設的基本需求。2012年的《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明確了在我國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工程體系和應急體系的任務,其中,建立專業監測和群測群防相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基于傳感器網絡技術發展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是未來非常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1 傳統地質災害監測手段的不足
傳統的地質災害監測具備以下幾個缺點:
(1)野外布設的系統通常無法做到實時智能化的采集數據(通常間隔2-4小時進行一次),導致很多時候不能有效地監測地質不穩定體;
(2)對于所采集的數據經常會受到條件的限制而無法及時傳回地質工作人員手中,大多時候需要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采集;
(3)對動物、風等非地質移因素的影響原拉繩式位移監測系統無法有效排除干擾,往往造成地質人員的誤判[1]。
本文所介紹的系統已經做到了對地質不穩定體進行自動化監控和預警,具有30-50次/60min的數據監測頻率,且采用智能延時處理技術,避免非位移數據所帶來的干擾。配合遠程數據管理系統實現了無區域性限制、失穩智能分析預警。
2 該智能監測系統的組成及優勢
2.1 系統組成
智能監測預警系統包括智能化監測設備和智能化監測預警信息平臺。
(1)智能化監測設備
本系統的智能化監測設備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拉繩位式移計、模擬信號預處理模組、GSM網絡傳輸模組、太陽能電池模組。
(2)智能化監測預警信息平臺
本系統配備遠程數據管理系統RDMS(Remote Data Management System)可查看實時數據及時進行遠程參數控制(報警閥值設置及報警方法、數據共享及備份、日期時間及采集發射時間周期,各種控制參數設置、數據查詢及曲線繪制、報表輸出等)。同時設備擁有整體的超低電能消耗,專為地質災害野外實際需求設計,可長時間、高可靠度工作,實現實時無間斷的監控。
2.2 系統優勢
本監測系統相比其他的地質災害智能監測設備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監測,并配備了遠程數據管理系統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達到智能預警效果。在設備抗干擾方面,采用了延時處理技術,對動物、風等非地質移因素的影響進行處理。位移數據通過GSM網絡傳輸至云端平臺,實現了無區域性限制的實時監控。選用具有低功耗高效率的電子元件,在野外持續工作7000小時以上。
3 案例分析
2016年1月,本團隊來到了萬盛經開區腰子山不穩定斜坡體進行實地測試。在該不穩定體后援上下兩側安裝了拉繩式位移監測裝置,其中一側安裝在后緣上部穩定基巖中,另一側安裝在不穩定斜坡體上。
在調試完畢后,我們成功的在手機終端接收到位移數據(見圖1),在之后的時間段內通過手機利用覆蓋各地的GSM信號穩定的接收到監測數據。
監測數據顯示:在1月8日到10日期間,該觀測點發生了1.45cm的位移。在1月10日到18日這段時間,位移數據持續增加,最高達2cm。由于該不穩定斜坡變形破壞模式為蠕滑-拉裂型破壞模式。在此類不穩定體的后緣裂隙如果發生位移持續增大的趨勢,則說明該斜坡可能進入滑動階段。根據遠程數據管理系統對該變形模式數據的預判處理,自動的發出了滑坡警告。
事實證明,該地于2016年1月21日晚上22:50左右,斜坡后緣局部發生了表層位移(見圖2)。導致位于后緣處的一處單層居民房墻體損壞。由于該系統及時預報,居民及時的進行了避災準備,減少了危害造成的損失。
此外,我們在重慶市江津區油溪鎮殺牛洞、云陽渠馬鎮渠馬村、云陽雙土新集鎮、云陽新津鄉老集鎮等地的不穩定斜坡體上也安裝了地質災害智能監測預警系統。數據顯示以上監測點位移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這也與以上地點斜坡穩定現狀相吻合,且數據讀取穩定。
4 成果及技術總結
(1)本監測系統相比其他的地質災害智能監測設備實現了整體自動化監控位移,所配備的遠程數據管理系統RDMS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是目前安全監測領域較為完善的數據管理軟件。
(2)通過配備的遠程數據管理系統對數據的處理也實現了整體自動化監控地質不穩定體。
(3)在設備的抗干擾方面,RDMS采用了延時處理技術DHS,對動物、風等非地質移因素的影響進行處理,保證了地質不穩定體的位移數據的真實性,數據通過GSM網絡傳輸至云端平臺,從而實現了無區域性限制的實時監控。
(4)在本系統的內部元件選擇方面,選用的是具有低功耗高效率的電子元件,其中包括自主研發設計出了專為地質災害野外需求的GSM網絡數據透傳模塊,該模塊具有超低功耗的智能數傳模塊,通過對這類模塊的選用以及兩塊太陽能電池板對蓄電池進行實時充電供能,從而做到了本系統可以安裝在野外持續工作7000小時以上的先進科技成果。
(5)本團隊研發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現已經成功申請了四項實用新型專利。
參考文獻
[1]韓子夜,薛星橋.地質災害檢測方法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5,16(3):138-141.
[2]林恢亮.試析我國地質災害的監測方法與發展趨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6):13-13.
[3]重慶有效處置嚴重地災險情后重建綜合防治仍需加大投入(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Z].第4106期.
[4]郭希哲.地質災害防治[M].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11-80.
[5]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73號[Z].
[6]延時處理技術DHS(Delayed Handle System)(專利號:201521062
關鍵詞: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警模型;監測預警
“地質災害”一詞已提出多年,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遠不能滿足減輕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的需要,更不能滿足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地質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決策的要求。因此,提高政府公務人員和每個公民的減災防災意識,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體系,使之成為類同于氣象、環保、水文、海洋、地震和生態等公益性監測網,并實現互聯共享,充分發揮直接和間接減災作用,及時將地質災害狀況和發展趨勢向社會公告,提高人民減災防災、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是當代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是必要而緊迫的。
1 地質災害預警的目標與任務
1.1 基本目標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體系建設的目的是,為國家層次宏觀調控或指導國土資源開發與整治提供依據;從地質環境可持續開發利用角度提出地區發展戰略建議;為改良人居環境提供咨詢;為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在基本掌握全國地質災害分布狀況與危害程度的基礎上,建立并逐步完善能夠監控地質環境變化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體系。
1.2 總體思路
根據斜坡巖土體的含水量必須達到某一界限值才可能在一次降雨過程中產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基本規律,基于地質環境要素、氣象因素和人類活動因素,提出了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總體思路。
(1)預報預警對象。降雨誘發的區域突發性和群發性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2)預報預警類型。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可分為時間預警和空間預警!種類型。空間預警是比較明確地劃定在一定條件下(如根據長期氣象趨勢預報)、一定時間段內地質災害將要發生的地域或地點,主要適用于群發型。時間預警是在空間預警的基礎上,針對某一具體地域,給出地質災害在某一時段內或某一時刻(如根據短時氣象預報或警報)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3)技術路線。
1)把全國劃分為若干預警區域。
2)確定預警判據。對每個預警區的歷史滑坡泥石流事件與降雨過程的相關性進行統計分析,分別建立每個預警區的地質災害事件與臨界過程降雨量的統計關系圖,確定滑坡泥石流事件在一定區域暴發的不同降雨過程臨界值(低值、高值),作為預警判據。
3)判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接收到國家氣象中心發來的前期實際降雨量和次日預報降雨量數據后,對每個預警區疊加分析,根據判據圖初步判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4)判定預報預警等級。對判定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或以上等級的地區,結合該預警區降雨量、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方式、強度等指標進行綜合判斷,從而對次日的降雨過程誘發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進行預報或警報。
5)制作地質災害預警產品。
6)發送預警產品。將預警產品報請有關領導簽發后,發送國家氣象中心。
7)預警產品。國家氣象中心收到預警產品后,以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的名義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同時,地質災害預警結果在中國地質環境網站上。
8)預警后,預警人員跟蹤校驗預警效果,總結提高預警準確率。
3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建設方法
3.1 國內外監測預警網絡建設現狀
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在地質災害多發區,采用3S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以及高精度遙感系統RS)、信息的衛星頻道無線傳輸技術以及具有高度自動化的地質災害決策支持系統,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絡。在中國局部地區(如香港)和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質災害安全管理系統和風險管理系統,將地質災害防治與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城鎮建設有機地協調起來,同時從經濟效益的角度進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將地質災害基本數據和圖件上網公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3.2 監測預警站網的構成及職能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預警站網體系由有資質的各級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及其管理的監測站點所組成,包括1個國家(一級)站,約40個省級(二級)站,約700個縣級(三級)站和約1000個鄉鎮群測群防(四級)站以及若干新理論、新方法或新技術監測預警試驗區。
(1) 一級站(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一、制訂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規劃和計劃;
二、負責大區協作中心站、重要工程專業中心站和各省級站的協調、技術指導、成果交流、技術培訓和行業效益評比、新機構認證等;
3)組織匯交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和會商,編制全國地質災害狀況和發展態勢報告,定期向國家提交科學分析報告和地質環境狀況報告;
4)以典型地區為試驗區或試驗點組織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新技術新方法探索研究;
5)組織協調跨省區或跨流域地質災害綜合調查或研究項目;
6)組織制訂或修訂國家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預警技術規范或技術標準;
7)受國家或行業委托,組織承擔重大工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咨詢或災害責任的技術仲裁。
(2)二級站(大區協作站、專業預警站和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二級站包括大區協作中心站、重要工程區專業中心站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其職能參照一級站(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結合自己的職責特點具體管理轄區內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業務。大區協作中心站一般不作為實體運行,而是掛靠本大區地質災害嚴重、典型和技術力量較雄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具體負責本大區共性問題的技術協調和會商(初步考慮全國劃分為7個大區,設立7個大區協作中心站)。重要工程區專業中心站一般是跨省區的技術實體,直屬于一級站管理,同時與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協調工作(如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中心站)。
(3)三級站(縣級地質環境監測站)負責組建鄉(鎮)、村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責任制,維護保障國家或省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試驗點的正常運行,及時提交本縣域地質災害狀況報告。市(州)級國土部門地質環境監測科具體協調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與縣級地質環境監測站的工作聯系,并為典型地區的試驗區或試驗點監測預警新技術新方法探索研究提供保障。
(4)四級站(鄉村群測群防協作點網)根據群測群防要求,負責指定區域的地質災害簡易監測,落實及時報告和緊急預警制度。
(5)行業監測站。水利、鐵道、地震、中國科學院、林業、環保和地方等部門的相關監測站點在技術上是中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的有機構成部分或有效補充,在運行機制上是業務聯系和協調配合單位。
(6)(監測預警試驗區(點)為推廣研究新技術、新方法或新理論而由國家站或省級站開展的專門研究基地。
4 結語
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是一項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的公益事業,也是一項全新的開創性、探索性、政策性工作,涉及面廣,影響很大。現在剛剛起步,科學技術依據、信息儲備以及其他基礎條件嚴重不足,在機構設置、人才配備、技術裝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方面都需要統籌考慮,逐步解決,使這項事業快速、健康地發展起來。
參考文獻
[1] 劉傳正. 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問題[J].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01(02)
關鍵詞氣象因素;地質災害;預警報系統;WebGIS
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常見災害發生的地域廣、頻率高,具有較強的破壞性。研究表明,除地質構造及人類活動外,氣象條件也是形成地質災害的一大原因,暴雨或連續降雨常常是觸發地質災害的直接因素。因此,如何通過對雨情的監測提供可靠的地質災害預警信息,成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1地質災害預警報系統概述
目前,在氣象部門的協助下,許多地區的國土資源部門都相繼建立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災害的風險預報是指在收集和集中監測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地質災害及次生、衍生災害等可能對社會經濟、群眾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提前風險預報,并為政府部門、有關單位及廣大民眾提供應對的措施和指導。氣象監測(特別是雨量監測)系統和基于WebGIS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組成的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平臺,在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防范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
1.1預警報系統的建設目標
預警報系統的目標是建設一個時效高、預警報信息內容全面且準確可靠的地質災害預警報體系,為相關政府部門的決策和災害地區群眾的減災措施提供科學、及時、有效的信息指導。充分利用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在已獲取的大量氣象探測和災害性天氣監測信息的基礎上,對信息進行存貯、處理和分析,建立地質災害預警報服務平臺和流程,根據決策服務的要求,提供連續無縫隙的地質災害預警報信息[2]。
1.2預警報系統的工作流程
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主要由監測系統和預警報系統2部分組成。啟動氣象信息收集、地質災害信息收集以及信息自動生成等模塊后,通過實時監控雨情,一旦降水因子達到相應的監測指標,系統即可在決策中心進行數據分析,生成地質災害預警等級,并在確定信息后,利用短信、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按照預警等級對特定部門及相關群眾警報信息。
2地質災害預警報系統的組成及實現
基于WebGIS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中,災害信息的匯集及預警平臺是數據信息處理和服務的核心;氣象監測系統具有雨情報汛、預警等功能;群測群防預警系統則包括預警、警報傳輸和信息反饋功能[3]。要實現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轉,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建立高效穩定的應用平臺
高效穩定的應用平臺為整個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的正常運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對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應用平臺依賴于完善的數據信息、高科技的硬件設備、成熟的先進軟件環境及規劃合理的結構設計。
數據庫是地質災害預警報系統的核心部分,除實時采集和的雨量數據、預報雨量數據、雷達圖、衛星云圖和臺風信息等氣象數據外,當地行政區域圖、區域地理信息及區域內的群眾信息等,都是數據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軟件系統應由用戶界面、后臺管理系統、數據交換平臺(EAI)、后臺管理應用核心構件群、WebGIS組件、Microsoft.NET應用服務器平臺及其他系統組成。先進、靈活、適用的軟件架構符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以構件化設計為核心,實現事件觸發、數據驅動、參數設置的開放可行的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管理平臺。
2.2科學合理的災害等級劃分
災害等級的劃分關系到預警報啟動的決策、預警報信息的范圍及對象等,在地質災害預警報系統中,需要給予特別的重視[4]。依照國土資源部制定的地質災害預報等級標準,預報等級可分為5級:一級為可能性很小;二級為可能性較小;三級(注意級)為可能性較大;四級(預警級)為可能性大;五級(警報級)為可能性很大。從預警報系統的角度分析,一級和二級災害沒有實際預警意義,預警工作由三級開始啟動,應圍繞三至五級地質災害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2.3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預警預報系統將為防災減災的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和指導,因此,必須保證其安全性和權威性,安全是系統設計的關鍵[5-6]。首先,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網絡安全的問題;其次,注重系統的整體維護是延長系統使用壽命的重要保障。此外,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與其他相關系統的聯系均以特定的接口程序來實現,當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或相關系統出現故障時,不會出現系統間的相互影響。在系統的運行中,應保留詳細的操作日志,出現問題可以查明錯誤原因,及時恢復,并為系統的科學評價提供依據。
3小結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系統的建設和維護是一項長期工作,涉及的部門多、范圍廣,須參考的因素多而復雜。因此,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并在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建立順暢的信息鏈,為相關部門和群眾提供即時的、權威的、人性化的信息指導,將地質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
4參考文獻
[1] 丁建武.湖北省氣象預警報網建設現狀及對策[J].湖北氣象,1996(4):7-8.
[2] 馬文瀚,陳建平.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研究綜述[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7,18(1):6-9.
[3] 周之栩.基于GIS的湖州市地質災害氣象監測預報系統[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災害性天氣系統的活動及其預報技術”分會場論文集[C].2006.
[4] 楊順泉.突發性地質災害防災預警系統方案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2,13(2):109-111.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
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以及《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等法規和規范性文本,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編制本預案。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區行政區域內因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所引起的,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或者已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突發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工作。
四、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以人為本。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應急防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管委會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管委會主任是本行政區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單位均應當服從管委會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
五、組織體系
(一)領導機構
1.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
2.指揮部職責
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分析、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確定應急防治與救災工作方案;部署和組織有關部門對受災地進行緊急援救;檢查、指導轄區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指揮部做好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處理其它與地質災害應急防治與救災有關的重要事項。
(二)運行機制
針對本轄區的地質災害分布特點、易發程度,建立和完善預測預警機制,加強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1.預測預警系統。要發揮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的骨干和樞紐作用,對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建立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辦公室和村(社區)及駐區企事業單位為一體的,按領導負責制指定專門負責人、聯絡人,確定聯絡報告方式,以及由危險區范圍的單位、居民(村民)作為監測信息報告員而形成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2.信息收集與分析。負責地質災害監測的單位,要廣泛收集整理與突發性地質災害預防預警有關的數據資料和相關信息,進行地質災害中、短期趨勢預測,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等資料數據庫,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共享。
3.地質災害險情巡查。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辦公室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重點地區進行巡查,指導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并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專業監測網絡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范,發現險情時,要及時向國土分局和相關領導報告。相關部門要及時劃定災害危險區,設置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根據險情變化及時提出應急對策,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情況危急時,應強制組織避災疏散。對選定的避險點和撤離路線要進行安全性評估,確保緊急避險萬無一失。
4.預報預警。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將預報預警結果及時報告經開區,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當發出某個區域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后,依照群測群防責任制的規定,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該區域內的群眾,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5.發放“防災明白卡”“避險明白卡”。對出現地質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工作辦公室對單位和住戶及時發放《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告知有關災害的基本情況、監測預報方法、應急避險的撤離路線和安置地,以及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群測群防人員的匯報聯系方式,按要求做好防災各項準備工作。
六、監督檢查
區指揮部辦公室對上述各項地質災害應急防治保障工作進行有效的督導和檢查,及時總結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實踐的經驗和教訓。
七、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管委會制定,并根據實際變化情況,由國土分局牽頭及時修改完善,各有關部門按照預案的規定履行職責。
八、責任與獎勵
(一)獎勵
對在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工作中貢獻突出需表揚獎勵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執行。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精神,切實做好我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我區地質災害易發區435.7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48.7%,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達0.103處/平方公里。災害類型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為主,占隱患總數的97.8%。雨季為地質災害多發期,發生前兆不明顯,突發性強,危害大。截至2011年底,全區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96處,其中重要地質災害隱患25處,險情較嚴重,穩定性差,潛在危害較大。這些地質災害隱患直接威脅585戶、2342人、1932間房屋、114孔窯洞、2處古建筑、1處旅游地和1所學校。近年來人為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呈上升趨勢。因此,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決定》上來,對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明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個環節,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為核心,提高全社會地質災害防范意識和能力。
(二)原則和目標。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專群結合、群測群防;誰引發、誰治理;統籌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我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任務,進一步查清地質災害隱患;編制并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加快推進地質災害易發區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積極開展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災情、險情得到及時監控和有效處置。
三、開展調查評價工作和動態巡查
(三)完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重點勘查。國土部門牽頭組織,根據上級安排完成我區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評價工作,并將調查結果作為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依據。對可能威脅城鎮、學校、醫院、集市和村莊、部隊營區等人口密集區域及飲用水源地,隱蔽性強、地質條件復雜的重大隱患點,由國土部門協調指導各主管部門進行詳細勘查,查明災害成因、危害程度,并逐點制定落實監測防治措施。
(四)開展動態巡查。各街辦要建立健全隱患排查制度,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經常性巡回檢查,對重點防治區域每年要進行“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檢查和汛后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并將排查結果及防災責任單位及時向社會公布。國土部門要加強對各街辦隱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導,對基層難以確定的隱患,要及時組織專業部門進行現場核查確認。
四、加強監測預報預警
(五)完善監測預報網絡。要全面建立區級氣象預報預警網絡。對重點城鎮、鄉村、學校、醫院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等人口密集區上游易發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溝谷地帶,要安裝氣象、水文、地質災害等專業監測設備。通過監測預報,確保及時發現險情、及時發出預警。
(六)提高群測群防水平。以“十有縣”建設為依托,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健全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管理機制。引導鼓勵基層社區、村組成立地質災害聯防聯控互助組織。對群測群防員給予適當經費補貼,并配備簡便實用的監測預警設備;組織開展防災知識技能培訓,不斷增強群眾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臨災避險應急能力。進一步完善氣象洪澇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聯動機制,及時地質災害預警信息。重點加強農村山區等偏遠地區緊急預警信息手段建設,將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傳遞給受威脅群眾。
五、強化地質災害防治體系
(七)嚴格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要嚴格按規定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對經評估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建設工程,要配套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強化資源開發中的生態保護與監管,開展易災地區地質環境監測評估。各有關部門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時,要加強對規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合理確定項目選址、布局,切實避開危險區域。
(八)加快實施搬遷避讓。要把地質災害防治與扶貧開發、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土地整治等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安排資金,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群眾搬遷避讓,優先搬遷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群眾。要加強對搬遷安置點的選址評估,確保新址不發生新的地質災害。
(九)科學開展工程治理。對一時難以實施搬遷避讓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快工程治理。國土、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對工程治理項目的支持和指導監督。交通運輸、水務、建住等部門和建設單位要對交通干線、水利樞紐、輸供電輸油(氣)等重要設施及軍事設施周邊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確保安全。
(十)積極開展治理。區發改、國土、財政、環保、水務、農林、安監、氣象等部門要統籌各方力量,提高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水平。要編制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對重大隱患點進行嚴密監測,及時采取搬遷避讓、工程治理等防治措施,防止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六、加強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十一)提高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國土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和技術指導,保證相應數量的技術人員,配備必要的交通、通信和專業設備,形成高效的應急工作機制。要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各方協調聯動和應急處置能力。
(十二)強化基層地質災害防范。各街辦要充分發揮群眾優勢,大力推進鄉村地質災害監測、巡查、預警、轉移避險等應急能力建設。對威脅人員密集場所的重大隱患點,要安排專人盯守巡查,并于每年汛期前至少組織一次應急避險演練。對出現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要及時報區政府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向社會公告并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要組織制定防災避險方案,明確防災責任人、預警信號、疏散路線及臨時安置場所等。遇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及地震災害發生時,要組織力量嚴密監測隱患發展變化,緊急情況下,街辦、基層群測群防組織要迅速啟動防災避險方案,及時有序組織群眾安全轉移,并在原址設立警示標志,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十三)做好突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援。各街辦和有關部門要按照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配備機構、人員和裝備,切實做好突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援工作,加強綜合協調,快速高效做好人員搜救、災情調查、險情分析、次生災害防范等應急處置工作。要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醫療救助,全力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與地質災害防治需要相適應的專業監測、應急管理和技術保障隊伍。建立區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依托駐臨高校及地勘單位,建立高效、聯動的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從事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等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務、職稱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十五)加大資金投入和管理。區政府安排一定比例的財政專項經費用于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根據財力情況逐年增加,并將地質災害防治費用和群測群防員補助資金納入財政保障范圍,主要用于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實施重大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勘查、搬遷避讓、工程治理和應急處置。
(十六)深入開展科普宣傳和培訓教育。各相關部門要通過培訓班、宣傳冊、文藝匯演等形式廣泛開展地質災害識災防災、避險自救等知識的宣傳普及和培訓,不斷提高基層整體防治工作水平。國土部門要每年組織機關干部、基層組織負責人和骨干群眾至少參加一次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各街辦主要負責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區地質災害情況,切實增強防治及應急救援指揮能力。
八、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水平
(十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街辦、各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督促檢查防災責任落實情況。對在地質災害防范和處置中,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行政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我市當前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現狀
1、地質災害頻繁發生,災害損失不斷擴大
我市位于羅霄山脈地區,地形地貌條件復雜,地形高差懸殊,地層巖性復雜,褶皺斷裂發育,新構造運動活動強烈,在風化強烈的淺變質巖、花崗巖及紅層分布的中低山及丘崗區,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且點多面廣,規模大,成災快,爆發頻率高。據統計,我市現具有一定規模,造成危害(或威脅)的各類地質災害611處。其中滑坡464處、崩塌69處、泥石流25處、巖溶地面塌陷30處、采空區地面塌陷23處。因地質災害已造成67人死亡、毀房1734間、毀田2302.2畝,潛在威脅人口22659人,房屋220__間,田土9605畝,潛在經濟損失47086.16億元。
2、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日漸突出
近年來,由于采礦活動的深度、廣度日益擴大,不合理開采現象時有發生,因此造成的礦山地質環境惡化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日漸突出,不僅影響了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同時也給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影響。我市主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有礦山不合理開采引起的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開裂及由于礦渣不合理堆放形成的礦渣泥石流等災害。如茶陵縣境內的湘東鐵礦開采因抽取礦井內積水,造成附近農田漏水和泉水干枯等。
3、地質災害的發生造成水土流失狀況日夜加劇。
地殼表面的剝蝕、侵蝕營力是地形地貌演變的最主要的外動力地質作用,它的作用方向就是不斷將山地、丘陵逐漸切割、夷平,由于它的作用,必然將大量的土石帶走,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宏夏橋花崗閃長巖體分布區和白堊系紅層殘坡積物發育區,由于流水沖刷,地表土層無植被覆蓋,形成眾多細溝,支離破碎,受沖刷泥沙堆積于農田河港中,造成河道淤塞。雖然總的水土流失不大,但其危害確相當嚴重。
二、我市地質環境保護現狀
我市近年來加強了對地質環境開發利用與保護的力度,從基礎做起,近十幾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保護地質環境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1、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織體系。
我市1996年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長為組長的__市地質災害防止領導小組。目前,各縣(市、區)均成立了以主管領導為組長的縣(市、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有些縣(市、區)還把這種組織形式推廣到鄉鎮。近年來,我市地質災害防治主體已基本落實到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體系基本建立,有力地推進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效顯著。
多年來,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建設、水利、鐵路、交通以及氣象等部門為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緊抓住汛期部署、制度實施、督促檢查、監測預警、應急調查等主要環節,努力預防和處置地質災害。
周密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災工作。每年汛期前,召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安排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編制年度市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市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市、縣、鄉層層簽訂防災責任狀,落實防災責任。
認真執行汛期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制度。對地質災害嚴重多發區進行防災工作巡查,對監測預警措施落實及重點治理工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汛期地質災害防災措施到位。
扎實做好汛期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對主要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明確了縣、鄉、村(點)三級監測避災責任人,共明確了監測責任人1800多人,義務監測單位80多個;并形成了有200多名信息聯絡員及400名群眾監測員的群測群防網絡,通過完整的群測群防,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形成了靈活機動、快速高效反應能力。該網絡在汛期啟動運行,發揮了重要的防災減災作用。
3、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得以加強。
20__年以來,市國土資源局與省國土資源廳和市氣象臺密切合作,開展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成功預報多起群發性地質災害,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呈年下降,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成效顯著。
4、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市已完成3個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一方面基本查明了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發育狀況;另一方面通過逐村走訪,發放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建立了群測群防網絡,為地方政府有效開展地質災害防災工作奠定了基礎。
5、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地質災害性評估制度規范化。
一是嚴格資質審查,建立誠信評估體系;二是嚴格成果審查,對于__市評審的
報告建立了由國土、建設、交通、鐵路、水利、煤炭等部門專家組成的報告成果審查專家庫,保證了地質環境類報告的質量;三是組織培訓,對資質單位技術人員進行各類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培訓,提高其技術水平。這些工作確保了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作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的質量。
6、扎實開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
1996年以來,向部、省爭取專項治理資金和補貼,實施了湘東鐵礦、炎帝陵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勘察與治理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地質災害隱患。
7、地質遺跡保護得到了有效保護
我市攸縣酒埠江境內發現巖溶地質遺跡,區內溶洞密集成群(已發現156個),多層發育,規模宏大,景觀豐富,造型奇特,是湖南乃至全國位置最東、規模最大的溶洞群,也是我國小區域內巖溶地貌體系最完整的地點之一,堪稱我國的“溶洞世界”和“洞穴博物館”。20__年申報建立了酒埠江省級地質公園,20__年又獲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三、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工作比較薄弱
全市只完成了攸縣、茶陵縣和炎陵縣3個縣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醴陵市在進行中,還有__縣和市區范圍內尚未進行調查與區劃工作,全市交通干線、鐵路、大中型水利樞紐、大中小學校、主要城市也未開展專項地質災害基礎調查,我市地質災害類型\分布現狀、形成規律、發展趨勢、危害程度、潛在經濟損失等情況尚未全面系統性基礎資料,亟待進一步查清。
2、防治資金嚴重不足
在我市已經查明的611處地質災害體中,得到有效工程治理和搬遷避讓的只有17處,不足3%。主要原因是地質災害防治投資機制尚未建立,投資主體不確定,來源渠道未落實,防止經費嚴重不足。地質災害防治仍然處于被動狀態,主動和有預見性的防災減災工作仍處于較低水平。
3、地質災害監測體系尚不完善
全市大部分縣(市、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未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縣(市、區)為基礎的地質災害監測機構尚未健全,地質災害監測工作無專項資金來源,缺乏基層專業人員。群測群防基礎工作開展難度大,防災減災應急處置能力較弱。
4、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有待加強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起步于近幾年,尚處于經驗探索階段,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專業化設備極為缺乏,國土資源、建設、水利、鐵路、交通、氣象等部門統一和相互聯動的監測預警指揮體系尚未形成,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處置突發重大地質災害事件綜合能力仍然較低。
5、礦山生態環境管理職能不清
現在的礦山環境的管理職能部門由多個部門承擔,環保、國土資源、水流、林業等部門從各自職能的角度進行管理,管理難以到位。
6、古生物化石管理和地質遺跡保護法律仍是一個空白點。目前只有地方法規或部門規章。
四、今后工作建議
(一)、加強法制建設,加快古生物化石、地質遺跡保護立法步伐,國家將古生物和地質遺跡保護立法列入議事日程。同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活動,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394號令)、《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法規,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二)、摸清底子,掌握全市地質災害類型和分布情況。充分利用駐我市地質勘察隊伍的技術優勢,對全市地質災害現狀開展系統的大規模調查與建檔,為防災減災提高基礎依據。
(三)、以上述工作為基礎,利用現代技術,包括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遙感技術及群去、全球地位技術等,建立全市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監測及監控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的信息系統、危險性分析評價系統和防災減災決策支持系統,并通過網絡傳輸的手段,實現信息的全社會服務體系,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四)、地質災害的成因復雜,防治工作牽涉部門多,防治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必須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主管部門負責,相關部門配合,單位和群眾積極參與的放在體系。
(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責任重大的社會管理工作,必須納入法制軌道,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工作職責制度,通過立法規范防災治災工作,應勁、應盡快結束當前臨災隨機安排狀態,實現以法防災,以法治災。
(六)、我市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比其他災害多,造成的損失比其他災害大,防治經費卻比其他災害少,這種強烈的反差必須改變。應加大政府財政支出用于公益性、公共性的地質災害防治。同時對人為的地質災害必須實行“誰破壞,誰治理;誰收益,誰治理”的方針,千方百計地增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政發〔〕116號)、《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補充實施意見》(政發〔〕25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政發〔〕4號)等3個文件和省政府防災減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明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加快推進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防治和應急體系建設,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提出如下貫徹意見。
一、充分認識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地質災害具有極強的突發性、隱蔽性和難以預見性,我市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地質環境復雜,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分布范圍廣、數量多、密度高、險情重、危害大。尤其是市區南北兩山陡峭高峻,黃土結構疏松,溝谷縱橫,發展空間狹小,土地資源稀缺,人口集中和建筑物密集,大量地質災害易發區、高發區集中在溝壑、坡腳、臺緣地帶,加之近年來受極端天氣、地震等因素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頻次和規模明顯上升,已成為我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會城市之一。目前,據初步勘測,全市現有各類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點4800多處,且大多數集中在主城區、人口稠密區和工礦區,直接威脅人口約66.7萬人,威脅財產2600多億元。近年來,僅市區每年就發生20次以上地質災害。特別是年入春以來,我市已發生11起地質滑坡災害,造成4人死亡和數千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時,地質災害威脅區域低收入家庭及弱勢群體多,居住時間較長,社會矛盾突出,防治形勢異常嚴峻,防治任務十分艱巨。隨著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大做強做美等一系列新要求的提出和市委、市政府“再造”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市已進入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化進程和重大工程建設不斷提速,社會公眾對政府組織高效應對和有效防范地質災害的期望更加強烈,以人為本、積極主動地妥善應對地質災害已成為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群眾安居樂業的客觀需要。
二、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制體制
(一)目標考核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相應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逐級落實防治責任。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并建立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逐級負責制,確保防治責任和措施層層落實。
(二)共同責任機制。各縣(區)、鄉鎮(街道)政府是各行政區域地質災害的防治主體,市、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政發〔〕4號)和市政府《關于印發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度的通知》(政發〔〕123號)要求,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部門要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能,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調查評價、動態監測、應急處置、綜合治理工作。發改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各類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負責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級財政部門要統籌安排防治資金,按照規定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對專項資金加強監督管理。建設、規劃、城管執法等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城鎮規劃、建設的審批管理,及時制止和嚴肅查處各類違法建設。交通、市政、鐵路、電力、通訊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工程建設中地質災害的防治,并對口負責各類交通、通訊、電力、市政設施沿線隱患的排查、監測、應急處置和防治工作。水務部門要加強對小流域、泥石流河洪道和各項水利設施的監測、治理。教育、民宗、國資、林業、旅游、衛生、兩山綠化、文物、園林等部門和駐部隊分別配合做好學校、醫療場所、國有企業、旅游景點、公園、綠化區、宗教場所、文化保護單位、軍事設施及周邊地質災害的排查和預防治理工作。安監部門要加強對礦山安全生產、尾礦庫(壩)的安全檢查。氣象部門要做好氣象信息的收集,并會同國土部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突發地質災害的應急聯動機制,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政辦發〔〕272號)規定執行。
(三)檢查監督機制。各縣區政府要健全領導機構,定期研究部署防治工作,協調解決各部門在防災減災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加強監督檢查。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地質災害易發區域的鄉鎮(街道)負責人和相關部門負責人任職談話的重要內容,督促防災責任、制度落實到位。要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和新聞媒體對防災減災工作的監督,聽取和接受廣大群眾對地質災害防治的意見和建議。
(四)責任追究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主體在地質災害防范和處置工作中不履行責任、和阻撓治理搬遷等工作,致使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依法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對在防治工作中成績顯著、及時保護群眾生命財產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獎勵。
三、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四大體系建設
(一)科學評判,深入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
1.總體調查評價。以縣區為單位,由國土部門牽頭,水利、防汛主管部門配合,在鄉鎮(街道)、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的配合下,組織專業地勘單位分鄉鎮對轄區內所有具有威脅對象的斜坡、坪臺、溝道進行逐一調查統計分析,全部摸清各區域地質災害的分布、數量、具置(坐標范圍)、規模大小、類型特征、易發和危險程度、威脅范圍等情況,做到一點一表,建檔管理,并將所有調查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匯總和造冊登記,提出總體評價意見和分類防治措施建議,作為基層政府掌握轄區各類地質災害現狀,有效部署防治工作的基礎依據。此項工作由各縣區政府負責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2.重點地質勘查。按照各縣區地質災害總體評價結論,由各縣區國土部門篩選出危害、威脅巨大、規模較大的災害點,報經縣區政府和市國土部門劃定危險區并對其范圍進行公布。同時,委托專業單位逐點進行進一步調查、勘查,查明災害成因、危險程度,預測發展變化趨勢,編制《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防治措施》提交鄉鎮(街道)組織監測,并指導其組織編制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應急預案》,做好防災減災應急準備。此項工作由各縣區政府負責在年年底前完成。3.動態巡查檢查。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每年汛期前都要認真部署安排,組織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對轄區范圍內已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進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逐個完善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防治措施》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應急預案》。
(二)預防為主,抓緊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1.建設監測預報網絡。加快構建國土、水務、氣象、防汛等部門和單位聯合共享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臺,建立預報會商和預警聯動機制。建設區域性野外專業監測站,加密部署雨量計和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儀器,及時掌握重要險情區域的地質災害變化趨勢。加強監測預報,確保及時發現險情、及時發出預警。此項工作由市國土局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負責,在年年底前完成。2.監測預警信息。進一步完善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突發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系統,重點加強信息手段建設,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短信、電話、宣傳車和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媒體和手段或因地制宜的利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等方式,及時預警信息,及時將信息傳遞給受威脅群眾。此項工作由市國土局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區負責,在年年底前完成。3.提高群測群防水平。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縣區要科學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體系,認真落實汛期值班、三查制度和速報、月報、年報等各項制度,組建以村社干部和骨干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隊伍,并給予適當補貼。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加強防災知識技能培訓,并配備簡單實用的監測報警設備,增強其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臨災應急避險能力。由市國土局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負責,在年年底前完成全市4800多個隱患點群測群防手段的完善工作。
(三)突出重點,認真申報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
1.認真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進一步明確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強化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各類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發改、國土、建設、規劃、交通、水務等部門要嚴把地質災害易發區內建設項目立項、選址、土地出讓、設計施工審查、竣工驗收中的地質災害預防審批關,認真落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嚴防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對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治理責任,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并治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2.統籌實施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各縣區政府要組織鄉鎮(街道)及發改、民政、財政、國土、建設、房產、農業等部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幫扶、群眾自籌”的模式,結合農村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城市保障房建設等項目,統籌安排資金,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群眾進行搬遷避讓,優先搬遷危險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群眾。加強對新安置點的地質災害評估,并為搬遷群眾提供長遠生產、生活條件。3.科學開展工程治理。對危害嚴重、危險性大,且一時難以實施搬遷避讓的地質災害隱患,要加快開展工程治理。各縣區要進一步按照總體調查評價和重點勘查的成果,經財政、國土部門組織專家篩選、論證后,建設縣區級防治項目儲備庫,每年從項目庫中遴選上報申請國家和省市治理項目。對已安排的治理項目,要切實加強監管,嚴格落實項目建設招投標制、責任合同制等制度,加強對治理項目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各個環節的全過程控制,保證工程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設、交通、水務、市政、電力、鐵路、部隊等部門和單位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對交通干線、水利樞紐、輸供電輸油氣設施、市政設施、軍事設施等周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組織進行治理,確保運行安全。
(四)靠實責任,健全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各縣區政府要進一步修訂完善本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建立和形成相關部門聯動的臨災調配機制。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應急預案分工,制定和細化地質災害應急響應方案,做好防災減災相關準備工作。鄉鎮(街道)、村(社區)要結合排查中發現的新隱患、新險情,逐個制定汛期地質災害防御群眾轉移預案,組建應急志愿者隊伍,認真組織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演練,使有關部門、單位和群眾熟悉方案、避險路線、應急措施,確保一旦出現臨災前兆,能夠迅速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最大限度防止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四、不斷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各項保障機制
(一)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構。年內組建成立市級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各縣區要抓緊建立地質環境監測站,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支撐單位。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街道)要指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強化一線防災作用,村(社區)要充分發揮基層群眾熟悉情況的優勢,組建與本轄區范圍險情點對應的群測群防監測員隊伍,確保各項防災措施落到實處。
(二)加大地質災害防治資金投入和管理。市級財政逐年增加地質災害防治預算資金。各縣區政府要根據本轄區地質災害嚴重程度,將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監測預警、調查應急、群測群防監測員補助等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對威脅零星分散農戶小型地質災害隱患的排危除險力度,按照“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運用市場化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