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2 08:11: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國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學校
xx小學
姓名
所帶科目
語文
培訓時間
12月20-21日
培訓內容:
1. 國學綜合素養提升
2. 課堂教學藝術
3. 國學朗誦技巧與教學示范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滋潤著中華民族的茁壯成長,培育著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使中華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質與風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內容,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意義,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卻超越時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應該更好地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
12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大荔縣教育局組織的“國學伴成長”教師培訓會,在這次培訓會上,我認真傾聽了來自西安理工大學的艾軍、朱鴻亮及張曉燕三位教授的講解,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切身感受到國學中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品味,感受頗深。今后,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做到積極借鑒汲取前人經驗與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加強教師自身品德修養,給學生樹立良好形象
變化氣質,涵養德性。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
二、堅持培養,激發孩子學習國學的興趣
《國學》里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較深奧,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張曉燕教授說過校園里每天聽一段國樂,讀一段圣賢書,做一段國學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間久了就能熟讀成誦了。
三、熟讀成誦,在誦讀中感悟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兒童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復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四、加強學習,提高國學認知水平
我原以為國學就是《老子》、《孔子》。這一次培訓聽了艾軍教授的《國學綜合素養提升》的講座讓我知道原來聽也是國學,再聽到張曉燕教授的《課堂教學藝術》,真是讓我震驚。國學里居然蘊含著那么多的奧秘和道理,我真的是太淺薄了,這讓我深 感自己的不足。
國學經典自有一方天地,讓思想自由馳騁;國學思想使人美麗,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國學精髓運用到工作、生活實際,指導其人生觀、價值觀,發揮修身養性之功效。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原來總以為孔子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是學術家們才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從沒有想到它會如此親近地來到我們身邊。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穿越兩千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時時傳遞出的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初讀《論語心得》時,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為書中所說的安貧樂道,現在看來頗有些讓人不思進取的味道,細細讀來,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個性空前張揚的時代,更是一個競爭激烈、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面對著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競爭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調適與他人的關系。《論語》中娓娓道來,輕輕拂去你心靈的塵土,教會你做人的道理。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世界,不管多聰明能干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為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眾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可以在經典國學的長河里凌波;可以在國學經典的寶庫里采擷如花的詞語,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貧詩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畫筆描繪一幅幅山青水綠歡聲笑語的畫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10年暑假,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國學經典與教育》的在線學習,這次學習分為四個教學視頻,我用半個月的時間看了好幾遍教學視屏,總計用時20多個小時。另看完教材《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二)。原來我對國學僅僅是知道而已,平時教學中雖有涉及,但受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約的給小學生講解,并未更深地從中國文化的歷史傳承,從《國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上,對中國人的影響上過多考慮,心得體會《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深刻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學習國學,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學說。
(一)修身養性,德行人生。細讀《論語》,頗有感觸。《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生活,找到個人坐標。 因此,《論語》可以作為我們個人尤其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論語》中關于修德的言論,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孔子認為:血氣未定的年少之時,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氣方剛的成年時期,不要與人爭斗:而到血氣既衰的老年,不要貪得無厭。一個人遇事不要主觀臆測,不要盲目武斷,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以為是。孔子還認為,和正直,誠實守信,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諂媚的人,虛偽陰險的人,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時他還認為,如果以適度的禮樂來節制自己,以稱道別人的好處,以擁有很多賢德的朋友為快樂,對人是有益的,而以驕奢逸,游蕩忘返,宴飲荒為快樂,對人則是有害的。這些言論,簡潔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讓人持守美德或教人棄去偏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幾句話牢記在心,時時警醒自己,應該說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會有大的過錯了,作為教師,為人師表,更是要牢記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為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人過分地強調物質利益的追求,因為種種原因而使得人們的利益主體多元化,于是,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多元化,而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肩上的擔子千斤重,一頭挑著學生的現在,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必須給予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教育學生為民族的復興而不懈努力并成為國家的棟梁。而要達到此目的,教師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因此,教師必須修身養性,經得起各種不良現象的誘惑。
(二)學習《國學》,讓我懂得如何學習和如何教育學生。
《明儒學案》曰:“古人之於學者,其不輕授如此,蓋欲其自得之也。即釋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師不輕易的傳授知識就是想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即便佛教傳經也最忌諱完全說破,因為那樣學生就會輕松獲得而把學習當成玩樂。現在的教學,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鴨式的方法了,寓教于樂才是教師的首選。“師者,善于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也矣。”老師要善于傳授道理教授學業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學業不精湛,學生有疑惑卻不能解答,這算不上老師。所以,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能,新的教學方法;不斷參加學習和培訓。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滿斛水。
(三)學習《國學》讓我學會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為了國家。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同時,也為學生做好榜樣,教育學生尊老,愛老,愛護弱小,讓中華的優良傳統得以傳揚。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國學》,只有接續《國學》薪火,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揚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從國學開始。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一)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并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贊,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里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系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于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欲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于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后,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于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于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贊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獲,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系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并且也反映了他通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系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系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干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后受益無窮。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二)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么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是孔子通過稱贊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平時在班里,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誦讀《論語》,多學學里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三)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并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關于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
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鍵詞:生物藥劑學;教學團隊;實驗教學;教學方法
生物藥劑學是藥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ADME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生物因素與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它與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理學、臨床藥理學等學科均有著密切的聯系,是藥學專業人才整體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1]。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在課程的選擇上有更大的空間,生物藥劑學等專業基礎課程的課時數不斷壓縮,如何提高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并且在有限的課時數里保證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度,成為新時期生物藥劑學課程教學研究的新課題。本文簡要總結了教學團隊在提高生物藥劑學教學質量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與獲得的一些心得體會。
1建立教學團隊
集合團隊力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我們于2010年成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團隊,該團隊由參與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課程理論與實驗授課的老中青三代教師組成,并推選學術造詣深厚、創新性學術思想活躍、團隊協作精神與組織管理領導能力兼備的教師任團隊首席教師。通過建立團隊合作的機制,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具體包括:①定期組織教學團隊進行教學內容研討,根據學科的發展趨勢與特點,調整教學重點,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刪減陳舊落后、重復的章節內容,增加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②組織師生教學座談會,把師生請出教室,在一個輕松的氛圍里面對面地暢談對教與學的想法與建議。讓學生真正了解教師對教學的想法與態度,也讓教師真正了解現代學生對教學的看法和需求,顯著促進師生間的互相理解,大大拉近師生間的距離。③開展資深教師與青年教師的"結對子,一幫一"活動,通過新老教師合作,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幫助青年教師準確理解教學目標是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因此首先要讓新教師深刻理解教學目標;備課質量對教學的影響顯而易見,新、老教師對教案和課件進行逐一探討,精雕細琢,力求完善;上課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新教師每學期不定期聽老教師課4節,自找不足,學習提高,老教師每學期不定期聽新教師課4節,課后及時反饋聽課意見,從教學態度、語言表達、師生互動、教學工具的利用、教學節奏的掌握等各個方面給予提點,幫助新教師更快成長;④注重青年教師培養。有計劃地輸送骨干青年教師出國學習培訓,近5年已先后有5位青年教師分別去往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等交流學習,不僅提高了語言能力,還學習了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為開展雙語教學奠定了基礎。
2改革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對于生物藥劑學的課程學習至關重要,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消化和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2,3]。但是,長期以來生物藥劑學實驗缺乏正規的教材,采用臨時打印的講義,學生在實驗前無法預習,影響實驗完成質量;實驗內容的選擇缺乏系統論證,多年來一成不變,跟不上學科發展的腳步;此外,生物藥劑學多以動物模型進行實驗,實驗操作要求較高且耗時長,所需的手術器械、儀器設備較多,實驗費用高,故長久以來生物藥劑學實驗都以實驗示教的形式進行,限制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由資深教師領銜,組織教學團隊編寫實驗教材,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對實驗內容進行合理精簡、精心選擇,引入一些新方法、新技術,使實驗教學內容緊跟學科的發展[4]。其次,團隊獲得學院的支持,添置了大量的手術器械與實驗設備,使實驗不再只局限于示教,讓每位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提高對預實驗的重視程度,從實驗講解,到供試液配制、手術操作、儀器使用、樣品分析測定等每一個環節都力求準確無誤,以確保學生實驗的順利開展。
3優化教學方法
現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多媒體技術迅速發展,傳統的板書、投影等教學手段已遠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PowerPoint技術已在課堂上得到廣泛應用[5]。然而生物藥劑學課程知識容量大,涉及各種給藥途徑的藥物體內過程,抽象的文字描述及靜態的圖片很難將過程描述清楚。為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掌握,我們采用3DMAX軟件制作了藥物從口腔吞服以后在體內運行的3D動畫視頻。視頻動態描述了片劑在胃中的崩解、溶出及藥物穿透黏膜進入血液循環的全過程,并且清晰展示了胃腸道生理結構,如小腸絨毛、微絨毛等,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藥物口服吸收的過程及影響藥物口服吸收的各種因素,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藥物學與人們的健康、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提高學生對生物藥劑學課程的興趣,并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注意將課堂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并且將一些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醫藥問題引入課堂,比如在口服吸收教學中,開展"毒膠囊事件"的討論,探討去除膠囊殼后直接吞服或用饅頭夾藥粉吞服等做法的可行性。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交流,增加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
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來說將會是一個長久的命題,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在生物藥劑學課程的教學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改進,在學生中獲得了較好的反響。然而,要在有限的課時數里保證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并能讓我們的教學內容跟得上學科發展的腳步,讓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科研素質與應用能力,我們仍需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蔣新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1.
[2]劉建平,王柏,尹莉芳.生物藥劑學實驗教改嘗試[J].藥學教育.1998,14(4):34-59.
[3]劉道洲,成穎,崔晗,等.提高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質量的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11):861-862.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德育工作質量。
1、學校重視對教師的培訓,通過教育理論學習,舉辦專題講座,加強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本年度,我們利用政治學習的機會,組織教師學習了《中小學教師十不準》、《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制定《小學教師行為準則》、學習《義務教育法》.要求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每人撰寫學習心得,在每周一學習期間組織觀看師德典范光盤,學習典型事跡,并撰寫心得體會,通過學習提高了教師的德育理論水平。
2、加強以班主任為主體的德育隊伍建設,組織班主任培訓班,學習有關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內容,通過學習,更新了教育理念。按時檢查德育工作,對各班黑板報,讀書角,衛生角,通過開學初、期中、期末三次檢查,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填寫各欄目,中隊活動記錄,活動內容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二、把課堂教學作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積極改革課堂教學,明確德育教學目標。堅持以思品課為德育主要課程,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教育手段進行教學。堅持充分發揮學科教學滲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每位教師都撰寫了質量較好的德育滲透論文。
三、創設活動載體,寓德育教育于活動之中
1、本年度我們繼續抓好學生的愛國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防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等。
2、結合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組織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九月十日”教師節進行《國學》誦讀比賽;“十月一日”國慶節,組織手抄報比賽活動。同時繼續開展文明禮貌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十一月份,我們學校分三個年級組召開了三次養成教育大會,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十二月份,組織參加安溪縣小學生生活與技能比賽,我校吳榮海同學獲得三等獎。
3、環保教育:通過宣傳畫、校園廣播積極宣傳環保的重要意義,上好《環境教育》課。我們教育學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組織開展以“愛護家鄉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開展美化家鄉環境,愛護大自然和生態資源的教育實踐活動。學生和老師一起清掃衛生死角,同時通過世界環保日、植樹節、無煙日等各項活動,使學生樹立了良好的環保意識。
“三禮”教育之思
株洲五中地處荷塘區“商貿興區”規劃的核心地帶,周邊有農貿市場、服裝市場等株洲市主要商業場所,學校中由此出現了與一流的教學硬件設施明顯不相匹配的“三多”現象:來自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的學生多、商業氛圍下功利性和攀比意識強的學生多、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常識嚴重缺乏的學生多。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于2006年率先提出并確立了以“禮貌、禮儀、禮節”即“三禮”教育為特色的德育思想,旨在“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基,為社會的文明育人”。
“三禮”教育之路
學校以“樹三禮新風 創禮儀名校”為總體目標,按照 “人人、處處、事事、時時皆德育”的指導思想,通過六年的不斷探索,已形成系統化的德育工作模式。
確立“三禮”課題研究。學校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把“三禮”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切入點和主線。通過課題研究,從理論的高度突破幾個重要問題:一是青少年“三禮”教育的現實意義和理論依據研究;二是適合青少年文明道德修養的“禮貌、禮儀、禮節”相關知識內容的研究;三是適合青少年“禮貌、禮儀、禮節”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四是青少年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習慣評價體系研究;五是創建“三禮”特色校園文化的行政策略研究。
編寫“三禮”教材讀本。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學校先后開發了《禮貌、禮儀、禮節》《弟子規》《論語品讀》等讀本,作為進行“三禮”教育的主要教材。在教學安排上遵循順序漸進的原則,在初一階段開設《禮貌、禮儀、禮節》課,讓學生了解“三禮”的基本內容;在初二階段講授《弟子規》,使學生更為系統地學習 “三禮”知識;在初三階段進行《論語品讀》的教學,增加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了解的深度。這樣一系列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精髓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與文明素質。
建設“三禮”校園文化。2010年,學校在所屬荷塘區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校園內豎立了一座高四點五米的孔子石雕像,自編《禮儀操》和大型舞蹈《禮儀頌》,自創校歌《文明禮儀 快樂成長》,并規定專門的學時讓學生誦讀“三禮”誓詞,每年定期舉辦藝術禮儀節等,將“三禮”的內涵滲透到校園文化中,使師生在校園里處處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營造“三禮”文明氛圍。政教處每個月對全校進行“文明禮儀之星”和“文明規范班級”的評比;組建四十多人的學生禮儀社團,聘請國家級禮儀師對社團成員進行培訓;開設“三禮”特色課堂,校長、書記親自授課,保障“三禮”教育的常態化;不定期舉辦《弟子規》背誦比賽,使學生久熏成習,久習成性;學生出入校門全部由禮儀隊迎送,使學生在文明禮儀的氛圍中成長。如今,學校已逐步培育、積淀了以“寧靜而致遠”為核心的校園文化特質,使教師潛心教書,學生專心讀書,通過營造濃厚的“三禮”文明氛圍,將校園打造成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開展“三禮”社會實踐。“三禮”教育的成果最終還要通過社會實踐來鞏固。學校一方面采取師生共同手寫《三禮隨記》《三禮周記》的方式,隨時記錄“三禮”教育的點滴與社會實踐的心得體會,以此提高師生對“三禮”文化的自主學習和自我反省能力;另一方面,學校還組織學生到養老院為老人做好事、到公園清理垃圾、到火車站和中心廣場等地開展“學雷鋒”志愿者活動,讓“三禮”教育的成果在學生的內心生根發芽,讓“三禮”文化通過學生的社會實踐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為株洲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增光添彩。
“三禮”教育之花
其實,現在有很多人有誤解,覺得我們只是做電視包裝,但我們很早就進入了和電視相關的其他領域。我們的許多業務和別人理解的電視包裝并不一樣,所以我們也在考慮提出新的想法,把關于電視包裝的整個概念重新梳理一下。
首先還是說說電視包裝。電視包裝經歷了從“整體包裝“到“品牌包裝”的概念演變,這個過程國外大概10年前就完成了,但現在我們自己還在走這條路。整體包裝是指視覺設計、聽覺設計為主的電視設計,當時也有叫broadcast design。品牌包裝則是更綜合的概念,也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概念,現在幾乎所有媒體都言必稱品牌。但最近我們在試圖打破這兩個固有概念,建立一套新的理念,以此對國內整個包裝業遇到的困境做一些探索。
現在國內電視包裝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的電視設計受平面設計影響太多。我們演播室就是演播室,節目內圖形圖像就是節目內圖形圖像,這兩撥人甚至從來不開會,于是導致了中國電視畫框之內的空間關系脫節。所以前年開始,我們提出了“三層空間設計理念”。我們希望把電視設計回歸到空間設計,因為電視設計本質上講就是流動的畫框設計。
關于三層空間的理念,西方革命性的案例是04~05年完成的,當時西方有一大批電視成了這個轉變,尤其是新聞資訊頻道。不過大概三五年前,我們的電視背景也開始表演了。尤其是今年春晚,背景的、空間的表演已經超過了人的表演。我的感覺是技術已經大于人了,所以可以說今年春晚是一次機器的狂歡,一次電視空間的技術展示。當然這背后涉及到的更深層的問題,我們暫且不論。
現在我們正在為四川新聞頻道探索全新的播出方案,就是要利用多屏互動的空間包裝模式,靠虛擬演播室來打通三層空間。實際上這種改進的最后效果是,觀眾聽電視聽不懂了。假如我們單靠聽就聽得懂電視,那應該是廣播,而不是電視。
當然,除了背景外,我們最終強調的,還是人在使用這三層空間。所以我們對主持人形象設計的研究也做了很多年。從江陰臺、寧波臺,到江西臺、四川臺,再到中央一套。去年我們為央視設計主持人預告體系的時候,央視最著名的42個主持人全部到場。因為每個主持人都想在鏡頭面前顯得漂亮,但作為整個頻道的組成部分,人的信息要最低,預告信息要最大;欄目信息縮到最小,頻道信息放到最大,這是頻道包裝的原理。所以我們做了一件事,我們說服了這些主持人,包括他們從英國請來的化妝師,讓主持人的服飾簡化下來。這個觀念其實是我們從美國學到的,可喜的是現在已經被大家接受了。
當然,我們作為品牌管理公司,不全是是做品牌設計的事,設計只是把品牌有形化的一個過程。品牌形成后的經營問題,比如授權經營、品牌聯合問題,這也是我們目前開展的業務之一。
這其中包括了我們去年推出的《助動力》報告。這個報告是我們為國內電視臺準備的一個研究報告,它可以使周報、月報、也可以是季報,年報。它的目標,就是制定除了內容和廣告之外的,第三個片種的制作規劃、編排、創作、投放策略,以及與之相關的收視研究、相關的管理流程的探討等等。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獨特的研究心得,在國外同行的啟發下,我們的一些研究方法可以說是國際領先。
總的來說,我們和電視臺合作的時候,始終圍繞在包裝的三個部分:時間、空間、理念。理念包裝類似于以前的形象設計、形象規劃、形象管理;空間則是設計理念的改變;時間包裝現在國內做的人非常少,也沒有現成的書,所以我們也在做研究,在積累案例。
采訪手記
作為三口公司的董事長,羅軍先生仍然風塵樸樸地穿梭在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已經為電視事業奉獻數十年,業績滿天下的他,不僅絲毫不見領導架子,在談起電視品牌管理的心得體會時,更是引經據典,如數家珍。作為本刊的老朋友,我們也祝福他和三口公司在未來迎來更大的成功。
您如何看待電視品牌包裝在提升電視品牌同行業競爭力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