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經濟類學術論文

經濟類學術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10-30 14:34: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類學術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經濟類學術論文

篇(1)

英文名稱: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ollege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江西金融職工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5557

國內刊號:36-1232/F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8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2)

[關鍵詞]學術期刊;高等教育;作用

[作者簡介]韋朝暉,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東南亞縱橫》雜志社編輯,廣西南寧530022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12006109-0205-05

學術期刊作為科研信息傳播的一種重要載體,起著科研成果轉化和科研信息傳播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是國家科學技術工作和知識創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術期刊的主辦單位主要是高等院校、社科院、社科聯等,其讀者主要為高等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等高級知識分子群體。高等院校既是學術期刊的主辦者,又是學術期刊主要的作者源和讀者源;而學術期刊也為展示高校的科研成果、培養高校科研人才、促進學術活動的開展和交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學術期刊與高等教育的關系密切,兩者是互動關系。正確認識學術期刊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學術期刊回歸正確的發展道路,獲得更好的繁榮。

一、學術期刊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1.學術期刊具有一定的教學輔助作用

學術期刊是幫助高校教師和學生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完善教學活動,獲得理想教學效果的重要工具。相對于信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以及教學任務的多重性,限于篇幅,教材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對它們作一一點示,這就使得教材不能不存在相當數量的隱含信息。這在客觀上給教師和學生設置了相應的難點和重點。而這些難點和重點,并不是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能夠輕易克服和準確把握的。甚至有時候,即使教材編寫者對教材的難點和重點作了相應的點示,也很難說他們在點示的過程中不會存在盲區。因此,高校師生借助于學術期刊能夠對教材發幽闡微,獲得對于教材相應的補充材料和額外的相關信息,進而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教材。許多高校的專業課都把本專業主要的學術期刊介紹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術期刊往往扮演著參謀甚至是導師的角色。一份好的學術期刊一方面通過介紹眾多先進、獨特、新穎的學術思想、學術見解、科研方法啟發教師和學生形成自己的意識,拓寬視野,并豐富相關的信息;另一方面,通過雜志的辦刊思想,通過與作者和讀者的交往,以及對作者文章的精雕細琢的修改,促進作者開拓思路,獲得進步,并向學術界推介學術新人,使年輕學者得到學術界認同的機會。這些都不亞于一個導師所起的作用。

2.學術期刊是教師開展學術活動、進行學科建設、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首先,學術期刊為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教育以及理論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固定的展示科研成果為主的平臺。學術期刊一方面刊載師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求得到社會認同,將其應用、推廣轉化為生產力;另一方面高校師生能從中借鑒、吸收他人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概念、新方法,應用到自己的研究和實踐中去,促進學科建設和科研活動的發展。許多教師通過這個平臺成為國內乃至國際知名學者,眾多這樣的學者又使一些大學加入名校的行列。其次,由于學術期刊具有廣泛性、系統性、周期性、針對性等特性,因此成為學術交流的最佳途徑。學術期刊的發展不僅活躍了高校的學術氣氛,而且在與其他學校的交往中,也起到了窗口和橋梁作用,促進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競爭,起到了共同發展、繁榮學術的作用。

3.學術期刊是培養師生學術科研能力,培養青年學術人才的園地

學術期刊是發現和培養學術人才的重要園地,高校中的很多優秀教師和科研工作者的成長都離不開學術期刊的培養。學者之所以成為學者并得以著名,是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創新觀點為社會所承認。而編輯在社會與學者之間扮演的中介作用不能忽視,其中公認的名編輯和權威性學術刊物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在有一定水平的學術期刊發表有質量的學術論文,是評價一位科學工作者創造能力和成果水平的公認指標。通過學術論文在發表過程中的審閱、修改、校訂、出版、信息反饋等環節,可提高作者自身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所以,學術期刊對于培養科學人才具有特殊的功能。

4.學術期刊是良好學風的引領者

學術期刊對于高校師生的科研工作客觀上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學術期刊通過發表高質量、高水準的論文,引導師生向本學科研究的深度發掘,提高學術水準;通過選用的稿件、開辟的專欄,刊發的“按語”、“編后”,引導師生對一定階段內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研究,開辟新的研究課題和學科領域;通過辦刊宗旨、欄目設置與銜接、稿件的選擇與排序等,將學術研究向社會改革實際引導,使學術期刊成為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智囊團和思想庫,培養師生服務社會的理念;學術期刊鼓勵不同學術觀點的爭鳴,創造一個寬松活躍的學術空間,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風;編輯出版工作把住失范作品出口環節,堅持學術期刊對規范學術研究的引導,建立和完善學術規范,引導學者自律,倡導嚴肅認真、與人為善、以理服人、平心氣和討論的良好學風。學術期刊通過創造的勞動,引導作者和讀者向學術期刊的導向靠攏。高校師生是學術期刊最重要的作者和讀者,學術期刊對其的影響不言而喻。

二、高等教育的發展對辦好學術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1世紀,大力開發人才資源,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既定的戰略方針。高等教育事業的加快發展為學術期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同時也對學術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學術期刊要具有學術性

學術期刊是以刊登學術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及綜合評述為主要內容的期刊,其特點是學術性強、理論水平高,富有應用價值,能夠反映當代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目前一些學術期刊登載的學術論文在選題上原創性不足,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從論文的學術價值、應用價值上看,科學性、準確性、規范性和實用性較差;從論文被引用情況看,我國每年被國際著名檢索機構(如SCI、ISTP和EI)收錄的只占論文當年總數的4%。在收錄低的諸多原因中,文獻內容重復是主要原因,許多粗制濫造的學術論文,不能提供最新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已經不能滿足高等教育在學術研究、學科建設方面的發展需要了,因此,學術期刊應該回歸學術性,提高學術品位。

第一,學術期刊在內容上要確保學術品位。學術期刊要以社會主義科學的傳播為己任,重視選題開發與策劃,盡可能避免、減少和杜絕金錢稿、人情稿、關系稿,多刊發精品論文,確保學術期刊的學術

品位。精品論文的質量是以展示學科創新程度為衡量標準,要具有學術的前瞻性。應是國家重大課題、重大基金項目、前沿學科取得的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和論文,因為這些選題一般都是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是學科前沿研究的熱點、焦點、難點,更重要的是反映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獲得的新發現、新規律、新理論和新方法等創新成果。對具有探索性、創造性的研究成果應優先發表。

第二要細化學術市場。也就是通過市場細分,尋找并確定目標市場,鎖定目標讀者,在刊物的內容與形式及整體風格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配置與調適,突出特性,以實現期刊的銷售,求得生存發展。長期以來,許多期刊習慣于按職業、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及收入層次乃至地域等來確定目標讀者與市場。一般說來,這種確定目標讀者的方式方法是必要和有效的,特別是對一些專業性強、內容較專門化的學術性刊物。國內外一些知名期刊十分注重讀者反饋情況與讀者數據庫的建立,通過調查、分析與掌握讀者群的個好,對其閱讀傾向予以分類,對刊物的目標讀者有針對性地開展營銷活動,使刊物適應最大多數目標讀者的需求。

第三要注重張揚思想,崇尚學術。期刊,尤其是學術期刊,不單純是信息與知識的載體,更是思想的載體。優秀雜志的存在和運作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產生新思想的源頭。要營造有利于發現真理、繁榮學術的創新環境,提供大膽探索、自由思考的學術空間,鼓勵不同的學術觀點、學術流派和研究方法的爭鳴與切磋。學術期刊的編輯在工作中,除了做好編輯工作之外,還應積極參與各個學科的學術活動,加強與學者的交流,例如抓住重大及前沿問題,組織學術研討會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這樣的討論突破學科壁壘,為不同學術視野的學者搭建交流的平臺,會得到學界的支持和好評。

2.學術期刊要具有創新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重大課題。而高等院校既是重要的創新主體,又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許多高校根據社會的需求,不斷改變專業設置,原有的專業劃分被打破,新的研究方法被廣泛采用,如提倡多學科綜合的、交叉的、多角度的量化對比,或用幾個學科的知識交相引證以綜合檢驗一個問題等方法,正在當今的很多課題研究中采用。特別是各地的對比研究,跨省市的區域經濟、文化研究成果越來越多。這一發展趨勢要求學術期刊樹立創新觀念,承擔起促進科技創新的歷史責任。

第一要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學術期刊根據編輯事業的發展現狀,推動辦刊理念和辦刊機制的創新是必然趨勢,必須把社會科學、哲學、文學與科技學術整合,把刊物做大做強。根據自己的專業辦刊需求,創辦特色欄目和名牌欄目,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塑造名牌期刊的學術個性和文化特征,構建適合中國特色的學術一流名刊。目前,國家的各級期刊主管部門已逐步制定與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準備扶持一批重點學術期刊。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協分別設立了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中國科學院設立了“科學出版基金”,每年注入300萬元,資助優秀科技書刊的出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設立了國家期刊獎、國家期刊獎提名獎及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等。學術期刊對此應高度重視,根據期刊目前情況,努力爭取成為國內甚至國際的品牌期刊。在樹立品牌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文獻檢索系統的作用,積極爭取被重要文獻檢索系統收錄,如國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以及國外的SCI、EI等。

第二要不斷創新內容。定期出版的學術期刊主要是靠欄目研究的課題和文章的內容吸引人,而欄目課題與內容又要隨著時代和知識的更新進步而不斷變化,才能創造層出不窮的新意。學術期刊必須把欄目定在學術水平高、新穎獨創、探索研究的位置上,改變學術期刊欄目原來那種“全、散、小、弱”的局面,以國內外學術研究的形勢發展確立政治類、教育類、經濟類、管理類、學術動態類、文化類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為主題,利用不同領域的優質文化資源去創學術期刊的名欄。學術期刊可以根據已有的欄目質量定位去設置名欄,要把欄目精作細研,爭取做到新穎獨到、別具一格,充分體現欄目的高度學術傳播價值。

第三要版式創新。學術期刊作為學術信息的載體,面對讀者日益復雜化的閱讀情趣與不斷變革創新的時代,特別是青年人為主的高校師生,要想充分發揮學術期刊的作用和影響力,還應在版式設計上推陳出新。期刊的版式應有學術味、書卷氣,應在與自身文化氛圍相協調、相和諧中開拓創新;期刊目次頁的設計編排上應更貼近時代,通過標注不同欄目或者把每一欄目中的重要篇目用醒目的字體排出等方法,加強目次頁的“導讀”意識;期刊內文版式的設計也要求新、求變、求美,充分反映出期刊編輯的匠心獨運和開拓創新的風格特色。學術期刊編排上要與國際接軌,編輯項目(版式、學報內文、附錄、總目次和索引等)和編輯規范(編輯、排版)要符合學術規范和編排的標準化,以便于建立國際信息網絡,擴大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第四要創新學術期刊辦刊制度。一是鼓勵本校、本院學者把論文投到外面刊物去,既可緩解本校、本院學術期刊的發稿壓力,從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品味,打造自己的品牌;又可給本校、本院學者以學術壓力,必須拿出貨真價實的論文,從而促進科研能力的提高,逐步打破學術期刊“地方保護主義”現象。二是鼓勵社會資本對學術媒體的參與。現在不少學術期刊的辦公經費都很緊張,不得不承擔起創收的任務,實行收版面費、開增刊的方式。在國家政府和所屬單位投入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提倡社會資本的注入無疑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第五要培養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編輯隊伍。學術期刊編輯要在觀念上創新。編輯不僅僅是文字匠,是伏案者,更應是社會活動家,編輯勞動價值及其創造性也體現在期刊學術品位和品牌上。要有勇敢的創新精神,敢于發表有理論鋒芒和學術棱角的文章,要有開放的思想和視野,要善于收集和整理國內外先進性的信息、動態和科學技術的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能,來提高和完善刊物的知名度、品牌度、閃光度、創新度。學術期刊編輯還要在知識結構上創新。作為一種社會職業,編輯有其特有的智能結構、知識體系、工作標準和操作技術。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在高新技術產業、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人文科學等方面,產生出一些新的分支,同時對道德意識、行為規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學術期刊編輯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專門的修養,必須對相關的學術前沿發展趨勢有廣泛的了解和深邃的學術眼光,否則難以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難以實現選題創新。學術期刊編輯在完成學報工作的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科研和學術研究,不僅對編輯學有所研究,還應努力成為一門或

幾門學科的學有所成者。同時,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新技術、計算機網絡都在迅猛發展,科技成果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為此,期刊編輯要熟練掌握使用電腦,實現編、校、排各方面工作的現代化。

3.學術期刊要具有特色

當前高校已經實現了并軌,專業設置有了一定的自,今后將進一步加大改革步伐。這就要求學術期刊編輯充分發揮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展開深入調研,挖掘出刊物潛在的個性,形成獨有的特色,并通過不同特色的學術期刊來促進高校改革。要辦好一份獨具特色的學術期刊,首先在定位上要突出特色,辦刊方向、宗旨及服務對象的確立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自身的優勢和特定的讀者群,形成鮮明的特色。其次,在選題內容上要獨具特色。學報類的學術期刊可以挖掘學校的專業特長,要緊跟學術前沿,關注學術動態,注意在新的學科領域和學科的邊緣交叉地帶尋找新的選題,形成刊物的特色。如《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以學院的優勢學科為依托,把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定位為刊物的特色。地方社科期刊則可以根據當地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的需求,挖掘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刊登本地人文歷史研究、本地現實社會經濟現象研究的科研成果和此類學術信息為重點,形成地域特色。這樣做,不僅使刊物辦出了特色,同時也真正地為本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實在的貢獻。如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主辦的《東南亞縱橫》就是根據廣西與越南接壤,與東南亞相聯接的地域特色而創辦的,多年來一直堅持辦刊宗旨和特色,對廣西的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三,要形成語言和版式設計特色。學術期刊應改變往日語言晦澀難懂、結構呆板、生硬的面貌,代之以優美、清新的語言和流暢、清晰的結構,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使閱讀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享受。應大膽改變學術千孔一面的視覺效果,在封面的裝幀設計、版式設計、目次設計、標題及正文字體字號的匹配和印刷質量上突出自身的特色,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這一點,對于吸引以青年師生為主的高校群體影響力較大。

篇(3)

一、概念是否科學明確。比如榜單考核的是學校的“整體實力”和“綜合水平”,那么“綜合水平”包括哪幾個方面?是教學水平?還是研究水平?這個實力又如何定義?不同維度的實力和水平按照什么標準賦予它們各自相應的權重?

二、操作是否規范嚴謹。在確定維度之后,下一步就要明確考核的方式,以“學術力量”考核為例,各個學校每年出版的論文和專著多如牛毛,如何評定這些學術成果的高低?以學術期刊為標尺的判定是否片面?諸如此類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三、可靠可信的數據來源,并且解決誰來監督評判這些數據的真實性的問題。

四、操作流程的客觀中立以及統計分析技術的完善準確。

以上只是比較理想化的提出一個有效排名的起碼標準。在具體執行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偏差和側重。如果你對榜單一概不聞不問,可能會錯過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如果想將其為我所用,火眼金睛是必須的。

技巧一:看榜單出處

判斷榜單的權威性和可靠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查看這個榜單的出處是哪個團體、機構或個人。一條信息的可信度與其信息者的背景、地位和信用等方面都有著緊密的關系。例如當一個普通市民宣布自來水中有不安全成分時,大家可能將信將疑。而如果是政府在電視媒體中宣布某區域的自來水中有不安全成分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相信。因此,對于辨析榜單的權威性和可靠性來說,辨別榜單出處是最為常用的方法。

中國大學排行榜中最著名的排名榜之一就是“武書連版”。在其2011中國大學排行榜中,浙江大學超越北大清華成為全國排名第一的學校,此榜一出,立即引起了公眾質疑。其中不乏“浙大是武書連母校,因而排名第一”“武書連收取浙大公關費”等刺耳言論。雖然武書連對此作出了澄清,但毫無疑問的是,武書連個人的信譽遭到了公眾的質疑,于是很多人對他的大學排行榜投了不信任的一票。

另外一個比較受大學生關注的是教育部的大學專業排名榜。這個排名榜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要求,根據一定的規則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聚類排位。比如在專業代碼為“0302政治學”一欄內,北大與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并列第一。此報告一般來講比較有可信度,因為它由中央部委根據特定的規則進行排名,基本上不會摻雜一些私利在里面,可成為準備考研的學生選擇專業時一個重要的參照標準。

總體而言,政府出的榜單和一些社會獨立團體與組織的榜單權威性和可靠性要高于個人,當然這是一個大致的規律。政府機構頒布的榜單并不一定嚴格遵守客觀公正的原則,而個人出具的榜單也并不是毫無可取之處,這些規律的適用程度只是在一個概率上的,而不是絕對意義上的。

技巧二:看榜單的排名標準與排名指標

這個技巧在于幫助你辨別有利于自身發展的信息。在考研的學生中,很大一批人是希望通過考研獲得一個更好的平臺,無論是為了以后就業還是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清楚自己讀研的目的,在選擇院校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教育部的專業排名里,新聞傳播學排名第一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考生應如何作選擇?視乎你的個人規劃。

對于畢業后想從事新聞行業的學生來說,選擇中國傳媒大學會更有優勢,因為它是專業類院校,具有很強的專業背景。而對想從事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的學生來說,選擇中國人民大學要好于中國傳媒大學,因為人民大學的學術研究的底蘊和氛圍在一般意義上要好于中國傳媒大學。所以,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優勢,選擇什么學校什么專業還是要先了解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

再看武書連的中國大學排行榜,在“科學研究”一項內由“自然科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兩部分組成,然后兩種科學研究各占一定的權重,最后算出該項的總得分。但是像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這類擅長于經濟領域的社會學科研究的專業類院校總的排名就無法靠前,因此這種排名對于要立志于報考經濟類學科的學生來講參考價值不大。另外,在看榜單時,我們需要注意其排名的指標有沒有發生變化。那么,該如何觀察排名的指標變化呢?

首先,看排名的指標數量有沒有變。如果原來只有N個參考的指標,幾年內參考指標數量一直在變,一年是N+2, 一年是N-1。或者,前一年考慮的是X指標,后一年X指標被Y指標代替了,那會對最后排名的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該榜單就不能很好地展現某一事物的變化及趨勢。

其次,看排名指標的權重有沒有變化。舉個例子,在一項大學排名中,去年把該院校研究實力的權重算作20%,今年又將其提升為25%,那么榜單排名就會因該指標的權重變化而對結果產生影響。

以QS世界大學排名為例,自2004年開始創立以來,排名的方法和權重一直是保持不變的。始終是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 Peer Review)占40%,雇主大學培養的學生就業能力的評價(Recruiter Review)占10%,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占20%, 單位教職工的學術論文的引用(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占總教師、總學生數的比例(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占10%。從這個角度來看,QS世界大學排名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使用該榜單來分析各大上榜學校在過去10年中的表現,相對而言會比較準確。

技巧三:看榜單的時間

榜單的時間對榜單的可靠性和權威性也有極大的影響。信息時代,各種信息的更新速度極快,各組織團體及個人的變化與發展的速度也很快。比如關于專業前景、收入趨勢的榜單中,今年排名第一的專業在5年后或許沒落了。比如網上流傳的2014年7大“好錢景”職業如下:1.理財規劃師;2.人力資源師;3.企業策劃、公關經理;4.游戲設計工程師;5.電子商務工程師;6.網絡媒體高級編輯;7.網絡銷售。但隨著互聯網的融合與發展,這里面的職業在5年后或者10年后不一定還是最具“錢景”的職業,甚至有些職業還存在消失的危險。此外,幾年前最為火熱的IT行業現在的熱度也不斷下降,回歸到了理性水平。

技巧四 :使用搜索引擎核查信息

有些機構會為了招生而隨意捏造一些榜單來誤導學生,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榜單陷阱。由于大學生沒有太多精力去做調查,但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作為辨析真偽的基本工具使用。舉個例子,一般情況下,專業的熱門程度和報考難度成正比,但每個考研機構都會結合自己的培訓重點,來一些最熱門考研專業的排行榜,甚至會故意將自己重點培訓的專業列為“不太熱門的專業”,從而引導畏難的學生報讀以大肆盈利,這種榜單不能不說是個錯誤的引導。

針對這種現象,當我們看到一些商業機構的排行榜時,要學會使用關鍵詞搜索的方法。當你打開搜索引擎,輸入“XX考研”“最熱門專業”等關鍵詞時,要將關鍵詞用空格隔開,然后進行搜索。搜索結果出來后,要著重地去看看第二頁、第三頁中是否有對這個榜單的質疑之聲,或者有沒有雷同的榜單。之所以要看第二頁及之后的信息,是因為百度公司使用了競價排名的商業模式,當我們輸入“XX考研”這個關鍵詞時,第一頁的信息很有可能已經被考研機構買斷,從而導致了你無法直接獲取正確的信息。

技巧五:觀察榜單的載體

大部分的榜單是以表格或文章的形式出現的,但是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榜單,都必須依靠一定的媒介形態到達受眾那里。互聯網、電視、報紙、手機等媒介,都是能夠接觸到榜單的途徑和渠道。因此,可以通過觀察承載榜單的載體來間接地區分榜單的可信度。比如,一些商業性質傳單為了提高自己的可信度,會制作一些排名表,如品牌知名度排名、優秀學員排名等,由于這類傳單是為了實現市場營銷的任務,同時也沒有監管部門進行監管,所以對這類排名表應持謹慎的懷疑態度。

在電視新聞這類的傳統媒體中也會報道一些榜單,如500強企業排名、教育行業的實力排名等。由于傳統媒體在中國的管制比較嚴格,因此電視新聞上出現的榜單的可信度會比其他信息傳播渠道高,當然也不排除有假新聞的情況。如果榜單是在互聯網上的就要分類對待。例如,微博上某些大V榜單的可信度及可靠程度可能要比小號的榜單高;有些榜單在雜七雜八、信息十分凌亂的網頁上,其可信度就不及門戶網站上的榜單。

技巧六:看榜單的數據來源

榜單的數據來源至關重要。排名應該盡可能地使用審核過的、可核實的數據,排名使用的數據應該是按照科學的數據收集所獲得的。

篇(4)

1.以競賽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各大學以豐厚的獎金為獎勵,以博大的學術團隊作為技術支持,還有校園圖書館等硬件資源的配合,使各類專業競賽得到積極響應。以這種形式實踐的優點是不勝枚舉的,可以讓同學們在比賽中密切關注熱點話題的研究,以團隊的形式,不僅增加了團隊成員之間的協作能力,很好的溝通還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這些競賽訓練了同學們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大量提供實習機會。與國內高校有所區別的是,美國大學會聯合相關金融領域的公司為在校所有同學提供實習機會。這種實習往往是強制性的,納入學分體系的。校方會根據在校學生所學基本課程及能力,將不同學生與關聯公司不同業務相匹配,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學生和企業密切接觸。3.以講座和研討會的形式讓學生與金融企業“零距離”接觸。在國外,校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很多小有成就的企業人士往往愿意與母校與學生分享心得,與此同時,他們會很支持學校相關的大學生實踐培訓,可以總結為“出錢出力”。很多課程會請銀行等相關機構經理人員來講課,并邀請相關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和學生面對面交流。所以,學生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和這些機構密切接觸。這種交流不是虛設的,它讓學生了解到如何將學術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業務操作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在一點一滴中進行職業規劃,大大縮短了大學與就業的過渡期,學以致用,用以導學。

我國金融學本科創新實踐課程設置缺陷

1.課程實施過程中社會聯系不足。美國院校一個比較普遍的創新教學方式就是請知名企業或經濟家與同學零距離更直接地交流探討金融知識。他們相對于老師而言,除了擁有很多的理論知識,還充滿了更多的實踐經驗,對同學未來進入社會能起到一些更積極的作用。中國高等院校的經濟類課程設置大部分只停留于簡單的課堂教學,教學方式過于傳統,缺乏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做到學以致用。2.模擬課程仿真性不足。美國院校設置了很多模擬操作比賽課程。這在我國高等院校中也開設了諸如此類的課程,但是由于軟件開發程度的不同,我國的模擬課程雖說是叫模擬,但仍然是脫離實際的。但國外的模擬軟件相對于我國仿真程度就高了很多。我國高等院校金融學本科實踐創新課程內容的空洞與陳舊,也是造成我國金融業人力資本市場的供需脫鉤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中美金融學專業實踐創新課程設置的比較,中西結合,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我國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

美國金融學本科創新實踐課程實施借鑒

篇(5)

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的網絡科技融合于法學教育發展,他們已經有了30多年的經驗。在美國,法律教育與法學研究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著名的WESTLAW和LETXES等法律數據庫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性的法律信息產業。WESTLAW公司已于1997年在北京開設了代表處,并在北京大學法學院開通了在中國大陸第一家專用的法律數據庫查詢終端。1999年上述兩家美國法律數據庫已經采用互連網絡進行法律數據全文檢索和閱讀,其中已有相當部分的法律數據免費向全球開放。

在亞洲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例如我國的臺灣,網絡科技發展也有10~15年的經驗,使得法學教育在使用網絡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發展。在中國大陸這方面起步較晚。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值得我國法學院借鑒。下面從十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網絡科技影響法律圖書館發展模式,影響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資料查詢和閱讀方式

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法學院圖書館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網絡科技的影響,改變了發展模式和方向。美國大約有170多所由美國律師協會(ABA)承認資格的法學院法律圖書館,在30年前已經開始連接WESTLAW公司和LETXES法律數據庫系統。

在美國法律圖書館網絡數據的法律資料費用(設備和數據流量收費)約占法律圖書館平均開支的1/3以上。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數據設備和軟件更新的費用增長幅度比其他圖書館開支增長幅度要快。同時,法律圖書館早已配備了專門的網絡與計算機數據工程維護網絡系統。

美國多數法學院采用了網絡化的法律數據庫,使得法律圖書館的使用分為兩個區:一是傳統的“書架區”,二是“計算機區”。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集中在“計算機區”,1980年以后的法律資料多數可以查閱網絡數據庫獲得。“書架區”對青年學生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在美國法學院,法律圖書館的“書架區”與讀者聯系,主要通過書籍外借和外地圖書館復印郵寄服務來實現。圖書館外借圖書使得圖書館的使用空間和時間擴大。現在,在法律圖書館的“計算機區”,通過互連網絡擴展圖書館的使用時空,使得圖書館的使用“無疆界化”和“無閉館化”,而且,網絡服務更具有質變的意義還在于:當各個法律圖書館數據庫連網后,各網絡數據庫中的法律信息資源便實現共享,這將使各個法律圖書館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同時,每個法律圖書館的發展將更加注意特色,更加趨于個性化發展,更加注意數據資源的獨創性。反之,在沒有網絡技術支持的時代,各法律圖書館發展趨于雷同、重復和缺乏特色。

在美國,許多法學院學生通過網絡,隨時查閱與下載網絡數據庫的法律資料。美國多數法學院的《法律評論》都已經“上網”。即便沒有上網,也用光盤數據版通過美國計算服務器提供全文檢索服務。

在發達國家網絡科技進入法學院圖書館之時,發展中國家在此發展比發達國家慢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檢索文獻的手段不同,導致眼界、觀念和效率的不同,中國大陸法學院在發展法律圖書館時,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在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和地區,緊跟發達國家之后,各自發展了“本地版”或“母語版”的法律數據庫系統。

網絡科技發展對法律圖書館的影響還表現在它使得法律圖書館的設計、經費支出與管理人員結構等方面,都將發生了變化。具有網絡科技和計算機數據知識的圖書館工程師成為新的館員。學生同計算機工程師對話的時間增加的幅度,比同傳統館員咨詢時間增加得快。學生同計算機工程師們的“對話”不僅僅是面對面的,或電話交談,而且還可以是在網絡上的“對話”,中國大陸的法學院法律圖書館正處于發展階段,所以,更應充分估計到網絡科技對法律圖書館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二、網絡科技對法律教室的影響,對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的影響

在發達國家,網絡科技也進入法學教室已經非常普遍了。美國芝加哥的一所不太引人注目的法學院,叫肯特(KENT)法學院,設在一所理工學院里,這所法學院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方面獲得了大力支持。美國的這所法學院在傳統評價標準中的排名并不靠前。①但是,它全面使用網絡科技進入法學教室,使法律學生通過網絡學到更多的東西。

在網絡科技發展前,世界各國的著名法學院主要依靠著名教授來支撐。法學大師的知識及經驗隨同他們個人的存在而存在,隨同他們移動而移動,所以,大師的知識及經驗傳達給學生們是有限的。所以,爭奪大師是法學院之間競爭方式之一,表現為互相“挖角”。但是,就是在世界著名法學院里,學生也不能經常聽到名教授和大師們的講課。

但是,美國的“小法學院”卻通過網絡科技獲得這些著名教授的音像資料和數據化資料,在網絡中傳播,并將網絡數據庫與教室連接起來:“小法學院”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使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而大法學院花費的成本要高得多。從節約成本的角度看,小法學院更具有競爭力。美國法學院還有另一種新的排名,評比使用網絡科技的程度。評出的前5名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法學院,沒有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和伯克利及密歇安法學院。所以,美國有名的私立法學院中,除了哈佛法學院外,像芝加哥、耶魯、斯坦佛法學院都是小規模的。還有更小的法學院,其辦學成本更低。

網絡化的教室改變了授課的時空與資料的規模。法律課程的聲音與文字資料(甚至圖像)已經存在服務器中,服務器24小時開通,學生們在教室里或在世界各地,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上網學習。同時,他們同教師的“提問與回答問題的對話”與“案例的討論”也可以通過電子信箱或“BBS”隨時進行(請參看北大法學院的BBS中文討論分析軟件SPS)。

網絡化的教室不僅僅使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還可以利用網絡鏈接的數據庫發展“縱向交流”。師生們通過網絡化教室鏈接的法律數據庫,“入庫”一層一層深入展開,可以獲得更多、更新、更早、更具有比較性的數據資料和統計資料。并且隨時使用統計和分析軟件(例如社會科學統計分析軟件SPS)對法律數據進行分析,立即獲得結果。

網絡化教室發展后,教師不是以講授法律知識為主,而是將分析的經驗教給學生。同時,輔導學生使用法律數據庫和分析“軟件”自己進行學習與分析為主,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種鏈接網絡的“電子教室”在中國大陸的法學院已經開始醞釀了,發展這種教室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費問題。或者說也不全是經費問題,而是觀念問題。我國法學院的未來教室設計與使用,要充分考慮到網絡科技的影響,提早準備(國家教育部設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的“課程與教育研究基地”的教室已經具有這種雛形)。

三、網絡科技發展對法學研究與發表方式的影響,對法學研究評價方式和傳播方式的影響

在網絡科技發展以前,由于學術刊物分級分類,使得法學論文寫作難,發表更難。目前,大陸法學院有333所,本科在校生大約6萬人,研究生在校與在職人數大約3萬人,將近10萬法學后備人才可以發表的全國的法學核心刊物不到30本,省級社會科學理論刊物不過30多本,其他綜合學術刊物也不過40多本,所以,在大陸發表法學論文的刊物比經濟學和理工類的少,而人數多。

在我國,盡管法學論文雖然發表難,但是發表后閱讀與傳播也同樣困難,一般讀者不容易接觸到這些專門學術期刊。由于這些刊物的內容十分專業,所以,書店和郵局及報刊亭不會出售這類專業刊物。獲得這些專業刊物的惟一途徑只能到各個大學法學圖書館里去找。結果讀者查閱學術專業論文的成本比較高。現在,我國法學理論界在幾年前開始了一種將學術論文書刊化的趨勢,以各種部門法的《論叢》冠名,“以書代刊”來發表中長篇法律學術論文,這種做法使學術論文可以在一般書店里買到。

網絡科技發展后,電子專業學術刊物以一種新形式出現了。這種傳播形式發表周期時間短,可以短到按分鐘或秒鐘來計算;閱讀面大,對社會的影響面更大,更加便于閱讀和研究,更加便于保存和檢索,也更加便于引用和復制。我國法學院應該研究在網絡電子版的情況,設計學術評價政策和標準。

在我國,網絡科技正在將法學論文“KEY-IN(鍵入)”或“SIGANA(掃描)”到專門數據庫,法律數據庫正在與網絡連接,例如,北大法學院的法律數據庫已經開放,可以通過網絡閱讀法學專業論文。不但閱讀方便,檢索也方便。同時,使用“軟件包”進行隨機統計與分析也非常便利。過去讀者只能檢索論文、閱讀論文,現在配合軟件包來分析論文,檢驗論文中的數據,以便對論文的科學性、客觀性、實證性進行檢驗,讀者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而是主動地分析與評價。

理論界評價論文水平時,經常采用的一個指標:“引用率”。過去統計論文的“引用率”時采用人工方法,人工統計的“引用率”與實際的“引用率”存在差距,所以精確度有問題。在網絡科技發展后,法學論文可以在網上“發表”,上網“訪問”閱讀論文次數可以被計算機在閱讀該論文前,可看到已有多少讀者“訪問”閱讀了該論文。這種統計數據顯示可以給后來的讀者一個暗示:閱讀次數越高,證明該論文越引人注意。暗示的效果是“閱讀多者更多,閱讀少者更少”。在網絡技術領域,訪問網頁次數采用“點擊率”表示,點擊率越高,表明注意度越高,“點擊率”就象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一樣。由于網絡科技的支持,使得專業論文的閱讀者規模可以成倍增加,這使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評價論文。這種特有的反饋有可能促使論文研究方法發生變化。

四、網絡科技在法學教育領域日益廣泛的融合導致教師與學生角色的互動

在我國一些大中型城市,法學院學生在使用網絡方面比老師具有更多優勢,因為學生中的“網蟲”數量遠比老師多。由于學生在網上花的時間多,加上學生之間有交流,所以,學生可以幫助老師在網上查找最新法律資料,使老師的講義中的信息隨時獲得更新。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學生是老師的“老師”。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互換。

轉貼于

法學院的教師也不會因為在網上的時間比自己的學生少而感到自卑或羞愧,我國法學院的教師正在從“傳授法律知識”的先生轉變成為“傳授司法經驗的長者”。大學教育更多是傳授經驗。②在法學院司法經驗的傳授更加重要,因為司法經驗難以從法律書本上學到。即便是寫在法律教科書上的別人介紹的經驗,在學生自己沒有體會和經歷時,也不容易學到,法律經驗一定要靠老師,或有司法經驗的律師或法官傳授。司法經驗傳授本身就是一種法律教育,在此,法學教授與律師和法官的角色也發生了轉換。

由于法律的知識可以更多地讓學生自己學習獲得,各個國家,各種不同歷史時期的司法經驗比較與傳授將成為大陸法學院發展教育的一種值得注意的方向。由于學生、教師、律師和法官角色的互換,使得大陸法學院更加開放,更加面向司法實踐,更加面向社會,這種發展的結果將使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從邏輯的法律向經驗的法律轉化,從情感的法律向理性的法律轉變,從書本上的法律向社會存在的法律轉化。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封建社會的人治與儒學思想對法律的影響深刻,上述轉變對現代社會發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五、網絡科技發展將使法學院的考試制度、論文答辯制度、學籍管理制度、課程設計、講義與教科書設計、研究與討論制度發生改變

網絡科技發展,將使法學院的教學管理發生許多變化。首先,考試制度會發生變化。使用紙張和圓珠筆的考試,可以由學生在計算機上完成。考試由主要考學生知道多少知識為目的,變化為考學生自己具有多少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發現新法律的能力,收集有關新法律的文章與資料的能力,使用“軟件包”從多種角度分析新法律的能力,預測新法律的社會效果的能力,相關法律與新法律進行比較與評價的能力。這些工作現在都可以在連接網絡與法律數據庫的計算機上進行。而且在進行這種類型的考試的同時,也會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專用的分析軟件工具,設計專用的法律數據庫,安排自己的表達方法(數據源鏈接的方法,或是數據庫全文或關鍵術語或概念連接的方法,或者是多媒體技術表達方法)。

許多法學院的法學考試也可以采用計算機模擬法庭辯論、模擬雙方律師的博弈、模擬法官的合議討論過程、模擬判決等方式。對于法律知識性的考試,如果采用計算機選擇題考試,可以隨機判分,以杜絕或減少作弊現象。

網絡科技發展也使法學研究生論文答辯的方式發生變化。原來的法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答辯,采用問答式,教授與研究生的問答只在一個層面和同一空間、同一時間進行,外地、外省或外國的教授參加論文答辯,一定要乘坐飛機或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集中到某一會議室中,面對面地進行。采用網絡通訊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不同空間,不同時間多層面的問答方式。

網絡科技發展還將影響學生的學籍管理制度。由于網絡科技改變了人們交換信息的時空,所以,學生在法學院學習的時空可以更加靈活。預計,不久的將來,大陸法學院的學生在校園外就可以參加法學院的課程,學籍管理采用開放式,學生不一定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學業。隨著終身學習觀念的推廣,學習法律的年齡也不一定要限制。

采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成本可以非常低,甚至可以設計成計算機自動管理系統,減輕人的勞動,使得對本地管理與對全球管理的成本差別不大。

從2001年開始,北大法學院的“網絡與法律”課程已在網絡上開放,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HEALJECTION教授的“FINACIALINSTITRTIONANDLAW”課程也已通過網絡傳輸到北大法學院的服務器上,選課的同學們可以隨時通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法律圖書館的臺式電腦“上課”。他們的作業采用電子郵件寄給哈佛的教授。今后,這類網絡課程將越來越多。

一旦世界各國法學院的網絡課程互相鏈接,形成一個巨大的全球化的法學院課程體系數據庫時,大學法學院也就國際化、全球化了。

六、網絡科技發展使法學教育與相關學科發展產生融合,跨專業、跨學科發展將發生新的變化

網絡科技的發展使法學院與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政治與行政管理學院、公共關系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社會與人類學院、人文學院等發生跨學科的交流。目前每個學院已經開通了自己的主頁,建立了自己學科的數據庫。以北大法學院為例,法律數據庫中已將法學院中的幾乎所有可以用信息表達的東西都放進去了。北大法學院的主頁將全球法律網站的搜索引擎、法律數據庫和法律相關傳媒都鏈接在一起,這個網站已經被美國YAHOO網站統計為在中國大陸法律專業訪問率最高的專業網站。

如果將來文科中的每一個院系都將他們的主頁實現專業搜索引擎、專業資料數據庫和傳媒鏈接,或者更多層面的聯系,就已經為跨學科研究與交流提供了技術支持的空間。在這個網絡空間里,學科之間的融合,通過數據庫的“鏈接”,通過專業網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傳媒及時的、獨特的表達,將變得非常容易。因為在網絡技術支持的空間,跨學科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不同專業的人與人的磨合少了,不同專業知識與知識的融合多了。

七、網絡發展使法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發生了變化

網絡科技的發展還影響法學院學生的畢業去向。過去,法學院畢業生主要在司法部門、政府機關、公司企業工作或進入律師事務所學習做執業律師等。網絡科技的發展有可能給學生開辟一條新的就業道路:IT律師與IT司法行業。最早從事這個行業的專業是國際大型律師事務所采用軟件技術進行接受客戶的委托前的“”。由于專業責任和道德的限制,同一家大型的國際律師所不能同時原告和被告,從主觀上講,律師事務所不會這樣做。但是從客觀上說,不同國家的公司委托時,可能無意識地出現“一主二仆”的現象。IT軟件技術使得這種查詢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

由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新的律師業務和新的法律咨詢業務可以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完成,從而大大降低律師的收費幅度。使越來越高的律師費向合理的、有利于競爭的、方便客戶的方向發展。筆者暫時將這個新的司法領域稱為“E-LAW”,或叫做“電子法務”。③

八、網絡發展正在改變法學院的師資構成,學科與學派的發展產生新的方向

大陸法學院師資構成的變化,正如原來金融證券領域以學習經濟類和金融專業的人員為主一樣,在金融電子化后,計算機專業人員大量進入金融界,已經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當金融業轉向金融信息業的時候,計算機和信息專業的人將會有更多的到金融領域就業的機會。

與計算機專業人員一樣,在金融業中也有越來越多的數學專業、心理學專業,甚至法學專業的人進入。同樣的情況也將出現于法律業,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專業的人員進入法律界。

法律數據庫、法律網站搜索引擎技術、法律新聞傳媒業的發展、E-LAW的發展需要更多的IT專業人員加盟,或者是學習經濟學的專業人員,講授“法律經濟分析”類課程。

現在在中國大陸的法學院里,計算機專業人員主要從事網絡維護和專門軟件設計工作,但是,現在在北大法學院已經開設了由計算機專家講授的“網絡法律”和“軟件版權保護”網上課程。

九、網絡科技發展將提升大學法學院的學術能力,提高其綜合實力,影響法學院對社會的“貢獻度”和社會的“支持度”

網絡科技的發展對法學院研究能力與學術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網絡科技有助于各個法學院研究能共享資源和學術交流,也有助于各個法學院發展自己的特色。在網絡科技發展前,由于資源共享和學術交流的成本較大,各個法學院容易向“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模式發展,會導致重復建設,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學界曾有一個共識:“半個圖書館,等于沒有圖書館”。網絡科技在法學院的應用可以改變這個傳統的共識,在網絡科技支持下,“半個圖書館也可以等于一個完整的圖書館”。

使用網絡科技還可以提高法學院的教學與科研成果對社會的貢獻。大學原來是有“墻”的,各個法學院是有“室”的,這樣在地理位置上將法學院與社會分開。特別是目前大陸一些大學考慮到校園安全,大學入門的手續比較煩瑣,社會公眾訪問大學不便。網絡科技的發展可以使法學院的課程上網,網上法學院可以實現“無墻法學院”或“空中法學院”。中國有著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特點,使用網絡科技實現遠程法學教育可以克服傳統法學教育分配不均的問題。大陸連續多年進行全民普法教育,每次普法教育都要進行幾年。由于采用的教育手段比較傳統,所以效果還有更大的提高潛力,如果通過電視網、互聯網,采用圖本化、音響化、數據庫鏈接化、文本鏈接化、多媒體表達化手段,將會使法律教育的效果大幅度提高。

衡量一所法學院對社會貢獻的大小,可以使用“貢獻度”表示。法學院除了向社會提供合格的人才外,還要將法學研究成果及時向社會,參與立法和司法的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參與大眾普法,對社會開放式教育,對青少年進行法律知識傳播,對受法律處罰人員的法律知識與心理輔導等,這些工作可以通過時間量和工作質量來表達。法學院對社會的貢獻度越高,獲得社會的關注程度也越高,獲得社會各種資源的支持度也越高。法學院不可能獨立于社會而存在,更不可能脫離社會支持而發展。網絡科技的發展使法學院對社會的貢獻與獲得社會支持的規模更增大和更有效。

十、網絡科技改變了法學院傳統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則,例如,政府與網絡、法律與網絡、國家與網絡等的關系

篇(6)

(一)國內研究現狀經濟管理類實踐教育具有與實踐聯系十分緊密、學習情境設置要求高、職業素養要求高以及實踐虛化性很強等特點(陳莉,2009),因此,經濟管理類實踐教育模式與其他的實踐教育模式有明顯的不同。一般來講,高職經濟管理類實踐教育模式主要有:(1)模擬真實職業氛圍的“模擬實訓”模式;(2)完全學生自主進行的“項目教學模式”;(3)選取典型安全分組進行研究的“案例教學模式”;(4)深入公司或企業到崗調查研究的“調研模式”;(5)選定企業進行的“實戰練習模式”。目前,最主要的還是“案例教學模式”(梁秀文,、郭玉梅,2007)。在這些基礎之上,衍生出了按對象區分的“模塊化”實踐教育模式(肖良,張英彥,2010),培養實干精神的“創業”實踐教育模式(何磊、翟文君、唐蜀湘,2010)“;三條主鏈、兩個平臺、一項機制”的“321”實踐教育模式(袁久和,2009)。

(二)研究述評由于國外專職等教育發展較早,其具有比較成熟的實踐教育模式,其“企業主導型”實踐教育模式對于國內的影響較大。對于經濟管理類的實踐教育模式有“模擬實訓”、“項目教學模式”等等,但是,這些實踐教育模式都針對于全日制,并沒有一種適合遠程網絡的經濟管理類實踐教育模式,目前,這塊研究還處于空白之中。

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一)教學模式概況“3321”模塊式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中,第一個“3”指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和綜合能力訓練模塊三大模塊,這3大模塊包括了所有專業實踐的訓練內容。第二個“3”指三個階段,即理論講解階段、實踐工作階段和反饋評價階段。“2”指兩個平臺,針對學生多為在職人員這樣的假設,這兩個實踐平臺是指“網絡平臺”與“工作平臺”“,網絡平臺”是老師與學生進行理論交流與實踐反饋的平臺“,工作平臺”是學生進行實踐的平臺。“1”是指一個核心,這個核心是指“全面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二)教學模式運行方式1.理論講解階段。這個階段包括整個基本技能訓練模式和專業技能訓練模塊的前半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實踐教育的理論講解,主要依托網絡平臺進行。2.實踐工作階段。這個階段包括技能訓練模塊的后半段和整個綜合能力訓練,這個階段以學生的在崗位實踐為主,在工作平臺進行。3.反饋評價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學生的實踐成果的反饋與教師對學生實踐成果的評價,這個階段均要涉及到網絡平臺,實踐成果與評價結果均需要通過網絡進行傳達。

三“、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課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一)課程實踐教學目的根據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課程要求,基于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特點,其實踐教學目的主要包括:(1)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例如,在講到“農業公司組織與管理”時,通過網絡,學生很難將相關的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播放關于農業公司的記錄或宣傳片,讓學生在理論學習時能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于教學效果將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2)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管理實務。一般來講,管理實務的相關理論可以通過理論教學進行傳授,但是,在面對實際應用問題時,學生則往往無法順利地利用這些理論來分析問題。因此,在網絡教育實踐中,就有必須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這些管理實務的實際操作。(3)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更好地運用于實際。理論掌握好了以后,就要將其應用于實際工作當中,取得應有的效果,這些都需要通過實踐教學來保證這些理論的實用性。除此之外,還有通過合理的實踐內容安排,將網絡實踐教學與學生的工作實際進行充分的結合;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專業方面的典型問題;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等目的。

(二)課程實踐教學模式運行方式1.理論講解階段。這個階段以老師講解為主,主要涉及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和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包括基礎理論的講解、資料收集分析和典型案例教學;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包括管理類技能教學和經濟類技能教學。基礎理論講解主要涉及到對于“農業”“農業企業”等基本概念的探討和農業經營制度介紹及農業經營組織分類。資料收集分析要以課程為導向,收集相關資料,并依據存精去粗的原則將這些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提取出典型案例及具有現實意義的專業技能。典型案例教學根據課程要求,有以下幾個典型案例可供教學選擇:“吉林省梨樹縣勝利果鄉農民合作社的創舉”“訂單農業為何如此脆弱”“溫氏集團的‘公司+農戶’”“尼桑公司的低成本戰略分析”和“劉永好創造財富的66策略”等。管理類技能教學包括了整體戰略管理、產品市場管理和生產組織管理三大類,涉及到了農業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組織和農業公司的管理;經濟類技能教學包括了宏觀經濟分析、資金預算分析與財務稅賦分析三個方面,將一個農業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經濟類技能包括在內。2.實踐工作階段。這個階段以學生自行實踐為主,主要包括了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和綜合能力訓練模塊。在專業技能訓練模塊中,有管理類技能的應用和經濟類技能的應用;在綜合能力訓練模塊中,有崗位能力訓練,這是學生自主進行實踐的主要環節,將理論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綜合運用。專業技能訓練模塊中,學生與老師都將作為參與者,共同進行。老師提出案例與分析要求,學生自行分組,將學習到的理論應用于具體案例當中,并通過集體討論等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形成結論或方案。管理類技能應用包括了對農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產業化組織和農業公司在整體戰略管理、產品市場管理和生產組織管理等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方案的研究;以現實經濟大環境為背景,訓練學生宏觀經濟分析的能力;由老師提供財務報表等,全體學生一起進行資金預算分析與財務稅賦分析,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綜合能力訓練模塊是整個網絡實踐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環,這個環節實施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網絡教育實踐效果的好壞,但是,這個環節由于學生工作地點遍及各地,工作的單位性質多種多樣,既有私人企業又有事業單位等,工作的崗位又各不相同,既有操作崗位,又有管理崗位,因此,對于這個模塊如何進行,又必須根據不同的課程與教學實際進行調整。在制定綜合能力訓練方案之前,應該注意以下原則:(1)以學生為中心。在綜合能力訓練方案的制定與設計上,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和工作實際,去除不必要的實踐環節,保證提升學生能力這個中心,要結合課程特點進行開展,讓學生在實踐中切實得到提高。(2)與理論教學相配合。綜合能力訓練不能脫離前面的理論教學,并應以理論教學的基本內容為基礎與指導,激發學生利用相關理論進行實踐的積極性。(3)服務于培養目標。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切實學習到真東西,能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實踐又要讓學生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之下,針對綜合能力訓練模塊,提出了“定向訓練”與“自由訓練”兩個方面。“定向訓練”,即根據學習到的管理類或經濟類相關技能,將其引入到自身的工作實踐當中,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或者針對可以改進的方面提出相關建議。“定向訓練”可以充分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自由訓練”,即學生根據自身的工作實際,可以通過編寫管理方案、撰寫學術論文或者考取相關資格證的方式來進行,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和“服務于培養目標”的原則,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有更大的自由,也使得實踐更具有實際意義,更加的人性化。3.反饋評價階段。反饋評價階段是監督實踐進程,檢驗實踐效果的重要一環,在這個階段,教師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學生提交的實踐成果進行評價。這個階段的順利實施必須以前兩個階段為基礎,其評價標準與信息反饋都依賴于教師。由于課程不同,評價標準有相當大的差異,考慮到學生的工作實際,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評價也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就實踐工作階段的情況來看,反饋評價階段的評價方式主要可以有作品式考核和取證式考核兩種。作品考核,這種考核方式中,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方案或論文等作品來檢驗學生的實踐成果,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檢驗學生對于已有理論的實際應用熟練程度。但是,這種考核方式往往需要與一定的答辯相結合,才能真正檢驗出學生對于理論的實際掌握程度,但是這又與網絡教育的靈活性相違背。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結合取證式考核。取證式考核,是指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工作的需要,取得與工作相關的資格證書的考核方式,這種考核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能實現提升學生能力的最終目的。

四、結論與不足

篇(7)

1.圍繞職業設置課程目標

傳統以學科為中心設置的課程體系,雖然有利于考生系統性地獲取知識,卻因為忽視了實踐知識的傳授,不利于學習者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諸多綜合性、復雜性的問題。受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的影響,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設置幾乎是普通高等教育專業的壓縮版,教學內容陳舊,沒有體現時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由于缺乏技能訓練,沒有對學生進行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時僅僅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沒有專業特長,沒有實用技能,缺乏創造性,走上工作崗位后很難開展創造性的工作。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中職業結構的變化,很有必要圍繞學生的職業發展需要及時調整自學考試的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適時調整課程目標,及時更新課程內容,使自學考試的學習科目緊跟時代脈搏。不僅要讓考生獲得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讓考生通過課程學習獲得相應的職業能力,從而使考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圍繞“實用”設置考試專業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設以來,專業設置都以文史哲為主,較少開設應用類、高科技專業及交叉性專業,學科比例嚴重失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專業門類設置、專業名稱、課程體系的學科化傾向與自學考試面向大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極不協調。為適應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必須對專業設置進行必要的改革,因地制宜地設置相應的專業。例如在農村,可以開設園林設計、農學、畜牧獸醫等專業。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開設一批工科類、管理類、經濟類等應用型專業,以適應農民的轉崗需要;對進城務工者,可以開設建筑、餐飲、裝潢、縫紉、養殖、花卉栽培、美容美發等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適農專業;對于鄉鎮企業者和領導干部可以開設經營、管理、營銷課程或生產技能的培訓課程等。就是說,專業設置上應堅持“實用性”原則,根據當地實際,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真正調動廣大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3.圍繞考生打造特色課程

近年來參加自學考試的人員中,在職人員比例逐漸下降,而高中畢業生的比例迅速上升,年齡趨向低齡化,自學考試已經成為高中后教育的一種主要選擇。這部分學生取得畢業證書后同高校全日制畢業生一樣也面臨就業問題,如果所學專業特色不明顯,應用性不強,就會導致他們求職更加困難。目前,我國自學考試課程設置很大程度上只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擇上與普通高等教育大同小異。另外,在專業設置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跟風現象”。正是這種缺乏特色的課程設置,使得就讀自學考試的學生既沒掌握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應具備的理論知識,也沒有學到未來立足社會的一技之長。現在用人單位對所需人才除了學歷要求之外,更多是注重對新進人員實際工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希望引進的人才能給部門帶來更多效益。自學考試教育應該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靈活優勢,堅持理論知識夠用的原則,按照“能力本位”的理念設計專業體系和課程內容,進一步強化專業的適應性、應用性、針對性和職業性。根據社會實際和崗位需求的特點,以提升考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與職業能力素質為目標,使專業方向與社會需求相一致、課程設置與崗位需求相一致、課程內容與崗位知識技能要求相一致,大力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改革考試方式,化解自學考試的評價難題

1.創新命題思路

命題思路是由人才培養目標所決定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作為一種開放式的繼續教育形式,以經濟建設中的“應用型人才和工作在生產第一線的技術性人才”為培養目標。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實施過程中,由于考試內容關注的是那些易于檢測與評價的條理化、規范化的知識,所以,許多考生更重視考試技巧以應付考試,找捷徑、抓題目、臨時搶記已成為許多考生考前的必做工作,自考生在學習過程中廣泛存在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情況。這種單一的考核模式,忽略了對考生動手能力的考核,與自學考試“職業型、技能性人才”的培養目標相悖。考試的目的在于引導人們到學習中來,增強學習興趣,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在自學考試題庫建設時,應貼近考生的生活與工作實際,適當降低試題難度,提高考試的通過率,增強考生的自信心和興趣。

2.靈活確定考核方式

為了提高大教育體系和宏觀考試制度的運作效益,自學考試制度必須與其他教育形式、考試制度之間彼此貫通,為考生在不同教育類型和考試制度之間的互相過渡提供必要的條件。對于自學考試制度而言,意味著必須更新觀念,主動吸引、開發和利用其他教育資源,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考試制度之間構建多種方案,以探索研究開展自學考試的多種可能性。例如,新農村建設所需專業大多是實用新型專業,教學以實踐為主。考試方式就應該克服學術化傾向,適合新農村建設、農村學習型社會的特征,根據課程的性質和考生的特點靈活運用開卷、閉卷、開閉卷結合、答辯、實踐技能操作、撰寫專題報告、提交作品、學術論文等多種方式相結合,打破傳統的唯一閉卷的考試模式,改變一張考卷定乾坤的定式。同時,堅持理論知識夠用為原則,改變以往注重理論知識考試而忽視實踐測試的傳統,重視實踐環節的考核:一是在紙筆考試中增加一些選做題,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特長有一定的選擇空間;二是在實踐性環節考核中,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在選題范圍和評價內容上具有更多的選擇性。

3.科學設定考試時間

由于自學考試定位于繼續教育、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是其服務宗旨,所以,一方面要滿足大中專及以上學歷者繼續提高學歷和知識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滿足農村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各類人員的學習需求,同時也要滿足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考試時間安排上,不應一味堅持全國現行的統一規定的考試時間。如在農村,可以根據農業生產時間的安排,在農忙時期不開考,在農閑時期多開考。同時,自學考試可以借鑒托福、雅思等一年多次考試的方式進行,同一門課程,考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可以多次參加考試,解決傳統的某門課程“一次未過,至少要等一年”的弊端,更好地為考生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欧美一进一出抽搐大尺度视频| 天天色影网|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av| 后入到高潮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女人高潮久久久叫人喷水 | 欧美精品videosbestsex日本| 熟女少妇内射日韩亚洲| 台湾佬综合网|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熟妇五十路六十路息与子| 最近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页| 日本19禁啪啪吃奶大尺度| 欧美变态另类xxxx| 胯下粗长挺进人妻体内电影 | 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快鸭| 后宫宫妃被各种sm调教|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最猛性xxxx|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国产无人区码卡二卡三卡|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人妻无奈被迫屈辱1-9| 丰满的少妇愉情hd高清果冻传媒|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又白又嫩毛又多15p|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成人av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