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3 12:23: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關于戰爭的古詩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古詩詞;典故;作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9-0323-01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具體說來有如下作用:
一、品評歷史中借古論今
古代詩人在一些以慨嘆歷史為主題的詩歌中,往往通過引用關于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的典故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是針對社會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詩人在受到周圍環境的限制不便暢所欲言的時候,往往引用典故來影射時事,借論古之得失,諷時勸世憂國。要么托古諷今,以歷史對統治者進行嘲諷;要么以古鑒今,勸誡當朝莫走老路;要么憂國憂民,對國家命運充滿擔憂,對黎民疾苦表示同情。如唐?戎昱《詠史》:“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這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表面寫漢朝把國家的安危寄托在和親這件事上,乃是歷史上最為拙劣的政策。實則反對安史之亂后的唐王朝面對嚴重的邊患一味求和的政策。又如唐?李商隱《隋宮》“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花》?”這時表現的是隋煬帝棄舊官想另建帝王之家。若不是玉璽落到了有“日角”之相的李淵手里,隋煬帝的錦帆龍舟會游遍天下。頸聯用對比、典故等表現手法粑隋宮昔日之豪華與今日之凄涼作了鮮明的對照。尾聯再寫虛擬的場景引人思考:不論是隋煬帝還是陳后主都因荒奢侈亡國。全詩用了“錦帆南游一征求螢火”“《玉樹花》”三個典故,形象地描寫了隋煬帝的貪婪奢侈,揭示了荒奢侈亡國的道理,同時也是告誡晚唐統治者不要重蹈覆轍。總之,對于詠史懷古詩的主題思想,主要有評判歷史、借古傷己、借古諷今三個角度。
二、抒情言志
詩歌的本質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詩人的情感有時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達。從抒感類型的角度,我們通常可以分為這樣幾種情況:一是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謳歌和贊美;二是表達對積極樂觀人生態度的進取和追求;三是表達對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慨嘆。比如戰國時燕國燕昭王問政郭隗,怎樣才能招得賢士報齊國滅燕之仇。燕昭王采納了郭的建議,搭黃金臺,置千金于上廣攬人才,結果造成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等,樂毅幫助燕國報了齊滅燕國之仇。燕國復興,智者郭隗功不可沒。陳子昂就寫過“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隗君亦有幸,遂起黃金臺”一詩贊頌此事,后世明君賢將也學燕昭王做法征慕人才,如諸葛亮筑高臺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可見人才乃強國之本。求賢納士,選人用才,貴在誠心實意。燕昭王采納郭隗建議,不以“才”小而不敬,敢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尊重人才、招募人才的誠心,所以四方賢士紛至沓來,燕國由此日漸強盛,給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再如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中引用了一個典故。據《漢書?馮唐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這里詩人是在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下以魏尚自喻,抒發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還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表現了孟浩然西游長安時,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塊。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用典故來引發聯想或創新意境
詩詞中,在對現實景物描繪時引用典故。可把此時此景與彼時彼景相聯,能創設新的畫面,加深詩的意境,促使人產生聯想,從而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當然,許多時候,詩文用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融達意抒情為一體,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我們在閱讀詩歌時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達出的新的含義,體會其表達作用,才能全面、準確地鑒賞作品。平時,我們可以采取分類的方式整理一些常見典故。如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詩中“八百里”“的盧”涉及兩個典故:一是據《世說新語》記載,晉王愷以牛“八百里駁”與王濟作賭注,王濟獲勝后殺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傳劉備曾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運用這兩個典故,不由讓讀者仿佛看到戰爭爆發前犒勞出征將士的壯觀場面和戰場上鐵騎飛馳敵陣的激烈場景,極具穿透力。
還有就是可以用簡潔精練的典故表達內涵豐富的意義。我們知道,古詩詞往往受字數、句數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表達豐富的內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種手段。因為用典是對歷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詩歌容量的同時.還可收到言簡而意豐的藝術效果。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參考文獻:
一、運用多媒體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生命。
教育的本質是發展人,提高人的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從這個角度講,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不但要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要關注學生生命的發展,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的價值取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語文內容的學習,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廉價的、易于讀取的、共享的視頻音像或文字材料,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品質素養。
如《一個中國孩子的呼喚》這篇課文的主旨是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因此“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是本課教學的生命線。課始我利用電腦視頻播放“中央電視臺4套關注伊拉克特別報道”錄像,再現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的災難與痛苦,啟發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倡導和平,反對戰爭的觀念;課堂教學中出示課件:“和平!和平!和平!”字體由小到大,體現了呼吁和平的愿望由弱到強,并利用課件出示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結合課件中的戰爭組圖,體會“世界并不太平”,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課堂教學結束前,播放“中央電視臺2套介紹當前海峽兩岸局勢”的錄像,啟發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將感受化作語言行動,同時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得到升華。實踐證明,課內資源與課外信息的完美結合,關注學生生命與發展,促進了學生良好品德的升華。
二、運用多媒體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古詩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把枯燥無味的古詩知識通過音樂、圖片和影像來渲染情境,用網絡來拓展知識,從而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想象和聯想,給學生展現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語文課堂注入活力。如學習古詩《絕句》,學生在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句詩上頗有難度,詩句中的“千秋雪、萬里船”,從時間上、空間上給人寬闊的想象余地,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多媒體課件的恰當運用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思考:“含”字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千秋雪”?“萬里船”又有多遠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課件,課件畫面上:近處,早春時節,兩個黃鸝在碧綠的翠柳中婉轉鳴唱;湛藍的天空中一行白鷺悠然自飛;遠處,高高的山巔,積著一片皚皚的白雪;門前的江邊停泊著一只只從遠方來的帆船,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課件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春景圖中領會了“含”的妙處,體會到了“千秋雪、萬里船”的含義。通過此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感悟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彩。
三、運用多媒體可以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多媒體的運用改變了以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增強了教學中的交互性,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更高。現在由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變以文字為單一載體的信息呈現方式,為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綜合呈現,為語文教學營造了形象生動逼真、知識表現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學《東方之珠》一文時,我運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突破了重點、難點,化難為易,達到高效學習。課文第二小節主要描寫沙灘迷人的景物和游人的感受,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結合投影畫面展開想象,盡情領略“浪平沙細、陽光和煦”的海灣風光,不知不覺進入“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真是舒服極了”的體驗。在理解“一到夜晚,整個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時,我利用走馬燈手段把香港的夜靜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東方之珠”的輝煌、亮麗。
四、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教學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就應該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多媒體具有處理文本、圖像、聲音和視頻的能力,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那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優美的樂曲能夠為學生創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喚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激發強烈的求知欲。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的詞語。”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應該運用多媒體為學生的寫作創設一個音像俱全的多彩情境,拓寬其想象空間,達到情感共鳴,讓學生從無話可說變成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讓學生漸漸覺得寫作課原來也是一件這么快樂的事情。
關鍵詞:《詩經》;農業文明生活方式;家園意識;靈魂棲居之所
中圖分類號:I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161-03
一
人類是一種具有家園意識的動物。家園意識的產生是自然而然的,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不但養育了自己,還留下了自己的童年記憶,而童年時代不但是人類的黃金時代,也是每一個人的黃金時代。童年記憶往往是最美好,最溫馨,最無可替代,最難以忘懷的。也許一個人身在故鄉時家園意識只是潛藏在其心底而不自覺,但當他一旦離開了故鄉,成為漂泊異鄉的游子時,家園意識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從其心底迸發出來。甚至一個人離開故鄉的時間越久,距離越遠,其家園意識就會越強烈。原因何在?因為游子們雖然浪跡天涯,但其一生中最美好最溫馨的童年記憶則已經永遠地留在了故鄉,何況父母以及其他親人們或許依然生活在故鄉那片土地上,祖先的墳墓也在那里。誰會對曾經含辛茹苦將自己養育大的父母沒有深厚感情呢?正如《詩經·小雅·蓼莪》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的養育之恩固然是令我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故土不也同樣如此嗎?“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辭·哀郢》),“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鳥獸尚且如此,何況人類?作為一種富于感情的動物,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社會地位的高低,經濟狀況的貧富,人生閱歷的多寡,生命境遇的順逆,人類對于故土的依戀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它沒有種族、民族、階級、地域之分,就如漢末王粲的《登樓賦》所云:“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所懷之土當然就是故土。可以說故土就是人類的精神母體,離棄了故土也就離棄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必然由此產生異鄉飄零之感。而與生俱來的懷鄉意識使得人類總是將故土詩意化,溫馨化、浪漫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只要翻閱世界各國的文學寶庫,就無不可以從中尋找到大量關于故鄉和家園的頌歌。
二
早在春秋時代的《詩經》中就已經表現出了強烈而深沉的家園意識,原因何在?眾所周知,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中國素以農業立國,西周以及春秋時代也不例外。與為了追逐水草而四處遷徙,居無定所的游牧民族和為了追逐利益而東奔西走,四海為家的商業民族不同,農業文明環境中的人們的生活地點是相對固定的,生活方式是較為單一的,就是所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擊壤歌》)。這種生活方式決定了人們跟土地的聯系更為緊密,依賴耕種土地所獲得的糧食為生,失去了土地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種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一戶人家無論多么貧窮,總是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擁有自己的住所,哪怕這住所不過是兩三間低矮的茅草房,哪怕這住所不過是一個陰暗的破窯洞。千百年來,處于農業文明狀態下的中華民族一直以其古老、舒緩、平和、寧靜的生活方式而著稱,除非是兵荒馬亂、天崩地坼的動蕩時代,這種生活方式一般不會被打破。生活于這種農業文明狀態下的普通民眾的特點就是熱愛家鄉,安土重遷,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背井離鄉的。原因很簡單,物離鄉貴,人離鄉賤啊!
但這種安土重遷的生存狀況并不是絕對的,畢竟對于中華民族的許多成員來說,他們在其一生中可能會自愿或被迫離開故鄉。固然,不同人離開故鄉的原因千差萬別,比如婚嫁、戍邊、服役、經商、游學、出仕以及在戰爭中成為俘虜而被勝利者擄掠至敵國為奴,等等。另外,當天災人禍或因失去了土地無法在故鄉繼續生存時,很多人也被迫拖家帶口,謀生他方。研究西周以及春秋時代的歷史就可發現,當時的社會狀況正是如此。在《詩經》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統治者的治民之策過于暴虐時,人們甚至急切地想離開故鄉。比如《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土樂土,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碩鼠當道,民眾憔悴于虐政,痛苦不堪,因此不惜背井離鄉,去他鄉尋求樂土。可是天下之大,又何處可以尋找到這樣一片沒有碩鼠肆虐的樂土呢?也許極少數的人在他鄉春風得意甚至飛黃騰達了,但對于絕大多數的底層民眾來說,這樣的樂土恐怕永遠也尋找不到。因此,這種表達急切地渴望著去往他鄉尋求樂土的詩歌在《詩經》中并不多見。相反,在漂泊異鄉的處境下,游子們因思念故鄉,家園意識卻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強烈的家園意識把漂泊異鄉的游子與遠隔千山萬水的故鄉聯系在了一起,而這又必然反映在了文學創作尤其是詩歌創作中。翻開《詩經》就可發現,其中表達故土之思的詩歌比比皆是。如《小雅·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于■,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梁。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在詩中作者并未透露其漂泊異鄉的原因,我們也不便妄加揣測。但可以肯定的是,與后代一樣,周代的人們也同樣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自愿或被迫離開故土,漂泊他鄉。可是古往今來,漂泊他鄉的滋味大都未必好受。就如《楚辭·招魂》所言:“天地四方,多賊奸些。象設君室,靜閑安些。”作為在他鄉無親無故的漂泊者,難免會受到各種冷落、歧視、欺壓甚至排擠,也難以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更遑論與當地人成為推心置腹,患難與共的朋友了,這就無怪乎作者發出了“此邦之人,不我肯■”,“不可與明”,“不可與處”的感慨了。如果情感孤獨,則縱然在他鄉擁有黃金萬兩,良田千頃,享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又有什么意義呢?正如作于漢末的《古詩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所言:“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啊!何況絕大多數漂泊異鄉的人們過的恐怕只能是與人傭耕,寄人籬下,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屈辱生活。既然如此,何不歸去,回到父母兄弟鄉親們的身邊,獲得親情的撫慰,享受天倫之樂呢?所以在此詩每一段的結尾處作者都發出了“言旋言歸,復我邦族”,“復我諸兄”,“復我諸父”的肺腑之言,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在《詩經》中的家園意識大多還是出自征夫思婦們。原因就在于,在西周以及東周的春秋時代,周王朝所代表的華夏民族政權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以及同屬華夏民族的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異常頻繁,也異常殘酷。常常是一戰失敗則有可能造成一國之宗廟社稷的覆滅,所以統治者們對于關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戰爭不能不異常重視,以至于《左傳·成公十三年》中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無數的民間男子被征發去守衛邊關是無可避免之事,而這又造成了普天下無數夫妻父子兄弟之間的分離。這些被迫常年分離的親人們無法共享天倫之樂,只能忍受著痛苦的情感煎熬。如《王風·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君子在外服役,久久不歸,獨守空閨的妻子自然是無比思念。當黃昏來臨之際,她站在家門口朝外眺望,所看到的是“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羊牛下括”的景象。這可謂是一幅古代農村極其常見的美麗溫馨的牛羊晚歸圖。其實不但是牛羊,對于幾乎一切飛禽走獸而言,黃昏都是歸家的時刻,就如晉代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所云:“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鳥兒們尚且如此,人類何獨不然?每當黃昏之時,在田間辛苦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也該歸家安享天倫之樂了吧。而且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每當黃昏之時,遠離故鄉遠離家園的游子們也必定同樣是歸思最濃吧。所以這幅牛羊晚歸圖是那么的讓人心醉神往,又是那么的讓人悵然傷懷。當思婦看到這幅圖畫時,她怎能不加倍思念遠方的丈夫,又怎能不熱切地期盼著他早日歸來呢?明代學者賀貽孫評論此詩曰:“‘茍無饑渴’,淺而有味。閨閣中人不能深知櫛風沐雨之勞,所念者饑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假如在遠方服役的君子在某一個黃昏之時也看到了同樣美麗傷感的牛羊晚歸圖,也一定會感受到這一切似乎都是大自然在對他發出回歸溫馨家園的召喚,恐怕也早歸心似箭矣。
又如《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據《漢書·匈奴傳》云:“(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為了抵御外敵入侵,周王朝征發了大批將士守衛邊關。由于常年遠戍邊關,將士們“靡室靡家”,過的是“不遑啟居”,“不遑啟處”,甚至“豈敢定居,一月三捷”的艱苦戰爭生活,所以他們時刻感到“憂心烈烈”,“憂心孔疚”,內心充滿了無盡的哀怨。也正因為常年遠戍,所以將士們的思歸之心是異常急切的,并且也最終迎來了解甲歸田的日子。詩中最后一段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兩句詩,將往日離家遠戍與今日卸甲歸來時的不同自然景物進行了對比描寫,是那么的真切,又是那么的感人。王國維先生在評論“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詩時曾說:“詩人體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1]312確實,感情之真與觀物之真讓本詩成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在詩歌結尾處,將士們發出了“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深沉吶喊。從艱苦的戰場脫身,即將回到久別的故鄉,見到久違的妻子親人,本該喜悅,但將士們為何如此哀傷,如此惆悵,如此迷惘呢?也許是受了惡劣自然環境的感染吧,大雪漫天,道路泥濘,饑渴交加,拖著疲憊的步伐緩慢地朝著故鄉進發的將士們面對此情此景,欲不心情哀傷只怕都很難。但將士們的哀傷其實還應當有更深刻的原因,且不說多少曾經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兄弟們已經永遠埋尸邊關了,多少恩愛夫妻因這場戰爭而生離死別了,又有多少美麗的家園因這場戰爭而殘破荒蕪了呢?
又如《豳風·東山》: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果■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倉庚,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詩之起句“我徂東山,■不歸”,說明了將士們被征發去守衛邊關,久不得歸的處境。“西悲”者,悲故鄉也,悲家園也。一個“悲”字隱含著征人們多少難言的苦楚!由于常年在外,戰士設想故鄉的家園荒蕪了,“果■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但無論故鄉的家園如何殘敗荒蕪,戰士們對于家園的思念依然夢縈魂牽,無比執著。“不可畏也,伊可懷也。”何況此時此刻家鄉的場景應當是“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燕爾新婚的妻子獨守空室,怎不讓自己日夜牽掛?“自我不見,于今三年”,這種戍邊生活是何其漫長,又何時是個盡頭呢?在詩的末段,將士們對新婚時的情景進行了甜美的回憶:“倉庚,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以之與當前夫妻被迫生離死別天各一方的痛苦現實相比較,則其對戰爭的憤恨,對家園的思念可見矣。宋代學者朱熹在解析《詩經·伯兮》時曾深刻指出:“兵者,毒民于死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傷天地之和,召水旱之興。”(《詩經集傳》卷三)可見,廣大的普通底層民眾在戰爭中得到的確實太少太少,失去的確實太多太多了。
三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華夏民族的家園意識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獲得了充分體現。這可謂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因為在周王朝,華夏民族早已進入了農業文明時代,人們的鄉土觀念已經形成并日益厚重,而與此同時背井離鄉的狀況也日益頻繁。而我們知道,無論在他鄉的生活是貴是賤,是富是貧,是樂是苦,是得意還是失意,漂泊在外的游子總會情不自禁地思念故鄉,于是懷鄉病就定期不定期地發作了,家園意識也就油然而生了,《詩經》中的家園意識即由此而來。
而且,由于中華民族曾長期停留于農業文明階段,而農業文明正是滋生家園意識的沃土,因此以《詩經》為源頭的家園之思始終未曾中斷,而是被無數的后代詩人續接起來了,比如漢末《古詩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種表達深沉而執著的家園意識的詩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何止千千萬萬,它們早已形成了一個以《詩經》為源頭的源遠流長的傳統,并在中華民族心底匯成了一道溫馨、美麗、永恒的情感之流,溫暖著、感動著、撫慰著古往今來無數游子的心靈,建構了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習 興趣
歷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的、豐富感人的畫卷,是一部有抑有揚、激動人心的樂章。它所具有的社會功能是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歷史是“副科”,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以至一些學生的歷史知識貧乏的可憐,鬧出許多哭笑皆非的笑話。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針對歷史學科內容多、課時少、不被學生重視的具體困難,我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效果顯著。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優化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歷史課如果有個良好的開頭,將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設計好導入至關重要,因此每節課我都精心設計導入。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或以栩栩如生的描述再現遠古生活百態,或以慷慨鏗鏘的警語歸結曠古史訓,或以奇談軼事展現精妙世事。而選擇那種導入,則需要根據課的內容而定。如講《祖國境內的最早的人類》一課,我用“女媧摶土造人”導入,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過來。講“楚漢之爭”時,我用歌曲導入,讓學生欣賞歌曲《霸王別姬》片段,“我站在烈烈風中……問天下誰是英雄……”音樂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突現出項羽的英勇與豪邁,學生情緒高昂,被充分調動起來。講“淝水之戰”時,我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三個成語故事開始,這樣有效的利用學生的知識遷移,較快的轉移注意力,激發學生求知欲,好奇心,為正課鋪設情境,創造氣氛,課堂效果不言而喻。
二、以真情調動學生的真情,從情感上激發興趣
課堂教學是一種溝通心靈的藝術,教師要做到“寓理于情”,必需具有濃厚而真摯的情意,并將這種情境滲透和體現于教學中的語言、手勢、眼神、體態上,才能避免枯燥、單調的說教,才能誘發學生的興趣。在講“班超經營西域”時,先講了班超一些事跡,然后滿懷深情的說“:同學們,當年班超投筆從戎,離開了繁華的京城,他8月離京,九月便與世長辭了。這就是班超為國慷慨捐軀的一生,他的英雄業績,西域人民、中原人民乃至全中華民族是永遠不應也不會忘記的。”全體同學通過教師情真意切的講述,不僅聽到,而且也能感覺到教師對班超的由衷的敬仰,就能從內心深處并法出對愛國者的欽佩的真實感情,從情感上激發學生對班超出使西域的歷史意義有了深切的認識,從情感上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借詩入史,史情并茂
“文史不分家”,優秀的傳統文學是我們講述歷史人物的重要依據之一。別具一格的詠史詩對歷史傾注了多少深情與厚愛。我曾教過 《中國古代文學》,講過很多的古代詩詞,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在歷史課上大量引用古詩詞,學生們很感興趣。講“官渡之戰”時,介紹曹操時引用他的 《短歌行》 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來表明他求賢若渴和建功利業的情懷。將“秦始皇”時引用李白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詩句,形象的展現了贏政千古一帝的風采。引詩入史,歷史教學會增加詩情畫意,學生在學歷史的同時,也受到了文學熏陶與美育教育。
四、第二課堂,興趣的延伸
拓展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我注意設計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學生大多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初中生,在講《三國鼎立》一課前,我在二課活動開展了《三國故事》擂臺賽,學生們從小說《三國演義》和其他一些史書中搜集材料,充分準備。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曹操的求賢若渴,周瑜的妒火中燒……一個小時的時間隨著三國人物的喜怒哀樂而飛逝,同學們意猶未盡,紛紛要求老師再延長一段時間。《三國故事》擂臺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講《三國鼎立》一課奠定了基礎。講“佛教的傳入”后,在二課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關于世界宗教”活動。學生多方搜集資料,訪問回民同學,走訪一些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人士,既獲得了宗教知識,又解除了對宗教的神秘感。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了基礎。學生對這項活動十分感興趣,他們做了許多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知識卡片,和一些湊集材料心得。有的同學表示將來要報考民族大學,專門研究民族的信仰與民俗。其他的二課活動。濃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豐富了他們的歷史知識。
五、深挖教材,用豐富新穎的史料,引發好奇心
興趣和好奇與求知欲關系密切,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得到滿足,興趣就愈高。歷史本身是一門豐富多彩,圖文并茂,趣味性很強的學科,而教科書只是把知識點進行濃縮概括,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書云亦云,學生一定會感到呆板單調不愿聽下去。教師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通過認真備課,廣泛搜集資料,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用資料,說段趣聞,講個故事,吟詠詩詞,方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求知欲,才能使師生情感融合一體。如講“明末農民戰爭”的原因,教材只簡單地概括為“宦官專權”,“土地集中”,“加派田賦”,“天災嚴重”,但缺少史料論證,對學生很難有說服力,認識不到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事實,培養不出 “哀民生之多艱”的階級情感。因此,在這關鍵問題上,我補充《明史》“魏忠賢,肅寧人。少無賴,——入宮,—— 有寵。當之時,內外大權一歸忠,——海內爭望見獻諂。”說明宦官專橫跋扈,猖狂至極。引用楊嗣昌《欽奉上傳疏》“近來田地盡歸有力之家,—— 若夫貧民,本無立錐之地。”描述土地高度集中的現實。摘選《明季北略》片段,崇禎元年,陜北“一年無雨,草木枯焦,”百姓食盡蓬草,再剝樹皮,剝光樹皮,不得已食 “青草石”,結果腹脹下墜而死。有的地方甚至“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有的地方出現“母烹其女”,“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和舉家自盡的慘象。學生讀罷史料,如身臨其境,仿佛看到了黃土高坡上的累累白骨,依稀聽到了孩子們哭爹喊娘的哀嚎聲。這樣,既抓住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收到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
通過以上多種手段的運用,學生在樂中求知,興趣已被充分調動起來,對歷史課的學習,已由被動變為了主動,對一些歷史知識的記憶,已是“不思量,自難忘”了。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人文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955
一、 新課標下的人文素質教育
新課標下,高中教育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于高中的每堂課程都應該是這樣的要求。而作為美術老師,我更加覺得應該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運用到美術欣賞的課程之中。而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課堂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表現。
人文素質是指在人文方面,人們所應該具有的品質或者應該達到的發展程度,它強調關注人的價值、發展和綜合素質。高中美術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高中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課程標準關于課程性質的一段表述,將美術課程定性為"人文性質",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則是如何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高中美術欣賞課,進而通過美術教育,有效的培養高中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 "人文素質教育"引入高中美術欣賞課堂的意義
(一) 在美術欣賞中傳輸人文知識
美術,是各種文化知識的綜合體。對于高中美術欣賞課而言,優秀的作品欣賞有助于陶冶學生們的藝術情操。通過欣賞,了解各種文化與文明的發展史。通常而言,一部優秀的作品通常會涉及文字、歷史、地理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通過教師的旁征博引,在備課環節,應針對教學內容,充分與自己的人文知識相聯系,并借以輔助工具書或者網絡,構造出一個完美的知識綜合體。
例如:對于敦煌莫高窟藝術欣賞課,筆者先用一段音頻和視頻記錄篇勾起學生的藝術興趣,進而通過地圖,帶領學生找到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介紹地理位置的過程中,就會提及玉門關、陽關等地名,然后啟發學生回想自己所學的提及這個地名的古詩詞,比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詩句。通過這樣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的印象,并且對學過的古詩詞有所新的領悟。
(二) 在美術欣賞中陶冶人文性情
一件美術作品是擁有自己的情懷和內涵的。美術作者將自己飽滿的情感通過作品的方式得以體現。培養人文素質,僅僅擁有豐富的人文知識還是不夠的,想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還應該是學生具備人文性情和精神。美術作品是人類情感的溫床,是情感交流的場所。美術中的形、色、質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觀形象與符號,容易喚起人的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老師在欣賞課堂中,應該引導學生發現作品中的所蘊含的情感因素,與這些偉大的藝術家進行精神交流,感受他們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這對于陶冶學生性情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 在美術欣賞中塑造人文品行
良好的人文素質需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擁有良好的人文品行則應該是人文素質教育的最終歸宿,是人文教育的最終目的。很多的美術作品都能夠體現出作者對人文平行的追求,比如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等。例如,在畢加索的名作《格尼爾卡》表現的就是他本人對法西斯暴行的強烈抗議。體現了畢加索反對戰爭、向往和平的追求。
所以,美術欣賞老師應該善于挖掘教學資源,善于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在美術作品的感召之下,學生的人文品行就會逐步得到塑造和培養。
三、 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高中美術欣賞課堂的措施
(一)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是前提
所謂師者,即為可以為人學習的人,是在某方面有專長并且通過日常的教學和相處,使學生得以掌握某種本領或者陶冶情操的人。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美術欣賞課堂,則作為美術老師,從自身的角度來講,應該具備具體而全面的文化素養,對中外美術史、藝術概論甚至文學、歷史等都應該有很深的了解。另外,要求老師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有一定的素養。對于專業老師,不僅自身擁有專業基礎知識,而且還要懂得如何鑒賞美,以及如何將自身的"氣質"傳遞給學生。
為了使教學達到專業效果,對于老師而言,除了自身已經學習到的知識,還應該不斷的補充知識。那么如何達到最優的要求呢?首先,應該重視教師繼續培育工作。老師應該多聽優秀課并注意學生的反饋和教學反思。多參加優秀課、優秀教學設計、優秀案例及論文等教學經驗交流評比活動;其次要重視美術新課程研究工作,將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深化高中美術教學的改革;最后是教師自身要多注意學習,隨時隨地的提高知識量和業務水平,定期組織外出寫生、參觀學習達到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 挖掘人文素材是保障
人文素質教育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老師"稍微注意"就可以達到的。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美術欣賞課堂,需要途徑。那么,有哪些途徑呢?在我看來,首先,應該完善欣賞內容。每堂課的欣賞內容應該是經過老師精心挑選和精心安排的。也許課本上會有素材,但是,僅僅局限于教材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欣賞課的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見解靈活地運用教材,調整教學內容。對于初學者,應該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并且易于接受的內容。收集素材則應該盡量的貼近同學的心境以及使學生對藝術保持好奇感和新鮮感。素材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畫家或者藝術家的作品欣賞。其內容可以按照藝術主題、繪畫技巧、主題思想等不同風格。比如《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另外,在教學的選材中也要注意主次,重點應放在有代表性的名作欣賞上,引導學生欣賞時從具體作品的形象、色彩,到抽象的形式和主題上,由淺入深、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提高自身的感受力和鑒賞力。
(三) 教學方法的優化是紐帶
美術新課改后,在欣賞課教學中為了避免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學生被動無聊的聽的現象,教師應從創設輕松、歡快、自由的學習環境和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入手,激發學生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研究新教材,變講授為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用新穎、靈活、實用的科學教學手段來上課。美術欣賞課教學導入過程方法"新"一點,授課過程 "活"一點,把各種活動引入課堂,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樂學"。具體方法可以但不限于一下幾點:
1. 導入式開場
可以用一段視頻和音樂中感受美術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沒,激發學生美術欣賞共鳴。或者以設置懸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引發學生探究"事實"的效果。
2. 嘗試流
鼓勵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件藝術作品說出自己的直觀感受,藝術欣賞在于心境和個人領悟力,其不應該有對錯的模式。教師最好充當一名帶路人的角色,帶領學生進入藝術的殿堂,教授學生鑒賞藝術的常識以及注意事項,至于具體的藝術分析,應該強調其解析僅為其中之一,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見解。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3.鼓勵式的交流
在課堂欣賞當中,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的同時,老師應該注意反饋工作,在反饋的過程中,應該留意措辭。因為老師的一句話,可能導致以為藝術家的產生或者一位天才的隕落。評價學生作業時,先用鼓勵性的語言抓住作品中的閃光點表揚其好的一面,再評價一下不理想的地方,但要注意學生的自尊心不能用詞太犀利。美術專業課教學中要充分給學生在繪畫中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國外人們把美術稱為"無錯誤的學科",可見它對錯誤的諒解和新的嘗試態度有多么的寬松。所以學生作品中表現出的差異是可貴的,因為它豐富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個性特征應得到尊重和贊揚。
四、 結語
總之,高中美術欣賞課程是一門藝術,對于教師來講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豐富課堂。對如何將"人文素質教育"引入課程的思考應該結合學生和老師的實際,做到實時更新,與時俱進,讓人文素質伴隨每一個學生的一生。
參考文獻
【1】 周葉萍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關注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J] 教學心得 2010
唐代宗大歷元年,霍小玉已經十六歲了,稟承母親的資質,長得容貌秀艷,明麗可人。加上母親的悉心教誨,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詩文。這時,母親鄭凈持落難時從府中帶出的首飾細軟都變賣殆盡,為了維持母女倆的生計,霍小玉不得不承母親的舊技,做歌舞伎待客。為了女兒的前途,鄭氏對待客的尺度把持甚嚴,僅限于奉歌獻舞,為客人助興消愁,決不出賣身體。這樣竭力保住女兒的貞潔,是為了有朝一日遇到有緣人,能名正言順地為人妻,以獲取終身的幸福。這樣賣藝不賣身的藝伎,門中稱為“青倌人”,必須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做到。霍小玉雖為“青倌人”,但因才貌俱佳,照樣能吸引一大批清雅風流之客,成為頗有聲譽的紅歌伎。
這時,有個青年男子以詩才名滿京城,他就是李益。此人是隴西人士,大歷四年赴長安參加會試,中進士及第。他在家中排行第十,故人們又稱他李十郎。中進士時,他年方二十,少年壯志,才華橫溢。他所寫的《征人歌》、《早行將》等詩篇,還被長安無數豪門貴族請畫工繪在屏幃上,視為珍品。
李益生長在蒼涼的隴西,那里曾是漢唐時的征戰之地,幼年的李益就經常游覽這些戰爭遺址,憑吊那些曾叱咤疆場的古代英雄,這些生活經歷,激發了李益的詩情豪氣,因此寫下了大量的懷古詩篇。霍小玉讀到這些詩,大為欣賞。而更令她怦然心動的還是李益的那首五言絕句《江南詞》,只用了二十個字,卻將閨中怨婦無可奈何的孤寂心情渲染得淋漓盡致: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給弄潮兒。
多情的女子總是盼望與心上人朝夕相守,真心相依。霍小玉閱歷無數名門公子、風流雅士,卻一直不肯輕易以情相許,就因為要尋覓一個像“弄潮兒”那樣守信的情人。透過這首詩,好仿佛有了一個善解柔情的男子站在詩后,于是在內心深處,牢牢記住了作者李益這個名字。
后來,經過街坊邱十一娘的穿針引線,進士及第后等待季派官職的李益,來到崇德坊的霍小玉家。兩人相見,都對對方十分鐘情。于是落座客廳,煮酒歡談,大有相見恨晚之感。兩人才情相投,意趣相合,竟有說不完的話題。這時正值暮春時節,檻外花落遺芳,窗前鳥鳴道爽,氣候乍暖還寒,令人心曠神怡。談興正濃,直至夜闌人靜,兩人仍未有告別之意。霍母鄭氏在一旁看著這一對情意相投的年輕人,心中漾起喜意,心想:可憐的女兒,總算找到了一個可意的歸宿。霍母殷情地點上兩支紅燭,重洗懷盤,再添酒菜,在燭光搖曳中,李益與霍小玉灑酒為媒,定下終身,并一同對天起誓:“永結同心,忠貞不二,海沽石爛,此情不移!”
從此,李益留住霍小玉家,雙雙對對,同吃同寢,同出同入,儼然是一對新婚伉儷。
時光荏苒,轉眼夏去秋來,李益被朝廷授職鄭縣主薄,主薄是掌管全縣的行政錢糧的官員,是僅次于縣令的父母官。受印后,李益打算先回隴西故鄉祭祖探親,來年春天東行走馬上任。在一切安排停當之后,再派人前來迎接霍小玉到鄭縣完婚。
李益獲得官位,霍小玉半是欣喜,半是擔憂,擔心李郎此去,遠走高飛,再也不會回到她的身邊。見李益把今后的打算說得頭頭是道,霍小玉深想口說無憑,仍疑慮重重。李益索性取過筆墨把婚約寫在一方素綾上:“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鄭縣團聚,永不分離。”
霍小玉珍重地收藏起這一份素綾誓約,就像收藏起一份對前途的希望。在落葉透涼的秋夜里,霍家母女設宴為李益餞行,在酒意微醺中,霍小玉忽然鄭重地對李益說道:“人幻,難以把持,雖有海誓山盟,永結同心,但等你官高位顯時,難免不見異思遷,為妾只求你我十年之內傾心相愛,等你三十而立之年,任憑另攀高枝也不算晚,到時妾當剪發為尼,永絕紅塵!”說完淚水無聲地灑落衣襟。李益為之感傷不已,自然又把誓言重復了一遍。
誰知隨后事態的發展,竟讓霍小玉的擔憂成了現實,李益申言再三的誓言,也被迎面的事實擊得粉碎!
李益回鄉后,功成名就,好生風光。喜不勝收的李家父母忙不迭地替他說下了一門婚事,女方是當地官宦世家盧家的千金。李益聞聽此事,有些為難,硬著頭皮向父母稟告了在長安與霍小玉的關系。李家父母聽了大搖其頭,反對說:“堂堂進士及第,朝廷命官,怎可以娶門女子為妻,真是豈有此理!”既然父母堅決反對,加之盧家姑娘秀美知書,一派大家閨秀風范,尤其盧家在朝中有一定的勢力,對李益的仕途進展大有裨益。如此種種理由,使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李益把長安的婚約拋到了腦后,順理成章地與盧氏結為夫妻,雙雙前往鄭縣赴任,夫唱婦隨,喜氣洋洋,漸漸把多情的霍小玉淡忘了。
可憐在長安的霍小玉,自李郎離開后,她閉門謝客,癡癡地等待情郎派人來接她到鄭縣團聚。時間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的過去了,半年約定的時限到了,可絲毫沒有李郎的音訊。霍母盡量寬尉霍小玉,說:“李郎才到異地,公務繁忙,想必得過些時間才能派人來呢!”
霍小玉自己也拼命往好處想,可是,轉眼又是秋涼冬至,整整一年過去了,仍然不見李郎的蹤影。隆冬來臨之前,霍小玉終于憂思成疾,病倒床塌。雖有霍母精心調治,但直到瑞雪紛飛,她的病依然毫無起色,日夜呼喚著李益的名字,聲嘶力竭。精神恍惚,知情人都為她凄然動容。
這時,李益因公進京,有知情的友人告訴了他霍小玉的近況和病情。李益聽了心中一沉,回想起自己曾在京城欠下的一筆情債,他本打算到霍家探望,但又想到自己這種有婦之夫的身份,去了也只能徒增霍小玉的傷悲,因此也就放棄了此愿。
然而,關于霍小玉癡情戀李益,李益絕情棄小玉的故事已傳遍了長安城,許多人對李益的薄情憤憤不平。有一天,幾位文友在延喜酒樓設宴招待來京的李益夫婦。酒過三巡,賓客暢談之時,酒樓中忽然闖進了幾位不速之客。以一位身著黃綢寬袍的年輕人為首,后面跟前幾個仆人模樣的彪形大漢,他們直奔李益所在的桌前。年輕人問明了李益的姓名,便不再說什么,后面的大漢上前架起李益,飛快地挾持著下樓登車而去。
酒樓上剩下李夫人和幾位友人,個個目瞪口呆,半天沒回過神來。
這位黃袍人到底與李益有什么過節呢?其實,這位年輕人本與李益素不相識,只是聽說李益負心之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特意到酒樓中把李益挾持到崇德坊的霍家。載李益的車來到霍家門口,黃袍人命仆人上前報稱:“李十郎來也!”待霍母應聲出來開門,這伙人放下李益,轉身絕塵而去。
霍小玉在過前夜迷迷糊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穿黃衫的大漢搶著李益而來,到霍家房前,脫鞋登堂,夢到這里她猛然驚醒了。驚醒后的霍小玉感覺頭腦特別清爽,她回想著夢境,占解道:“鞋者,諧也,夫婦和諧之兆;而脫者,解也,離也,與李郎既合又離,乃永絕之征。”如此一來,她越加愁思如麻,正在這時,李益被黃衫客送到了霍家門前。
那黃衫客是一個十分熱情周到的人,他不但為小玉找回了李益,還命人送來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好讓這對情人把酒重溫舊夢。霍小玉抱病強撐著走出臥室,來到堂前。李益眼看著昔日秀美的情人,今日憔悴到這般模樣,不由得愧悔交加,無地自容。
其實,李益此刻說什么都是多余的,既然已做出負心事,是無論如何也掩飾和彌補不了的,此時他內心中強烈的自我譴責就是對他的懲罰。霍小玉端視著這位負心的情人,只覺得愛恨交加,一忽兒面露欣色,一忽兒又搖頭嘆息,那昔日里相愛相伴的場面,像走馬燈一樣,一幕幕地在她腦際中閃過,無限的甜蜜往事,都如同落花流水般一去不回了。
霍小玉踉踉蹌蹌走近李益,欲哭無淚,指著李益忿言道:“我不負君,君竟負我,心已碎,腸已斷,萬念俱灰,你還來做什么!”說完端起桌上的一杯酒,身體晃了晃,然后下狠心似地閉上了眼睛,手一揚,酒杯和酒都潑灑在地上,意思是:“我倆已是覆水難收!”
表明了心意,霍小玉想轉身回房,可是卻已挪不動腳步,身體朝前傾了傾,猛地放出兩聲悲哭,接著就倒在地上,氣絕魂飄。
李益見狀,不勝悲恐,忙把霍小玉的尸體抱在懷中,痛哭出聲。然而,一切都晚了。
霍小玉的死訊傳出后,長安街頭有人傳出這樣的詩句:
諾貝爾文學獎的表彰對象是“創造出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我認為,《紅樓夢》這部作品滿足這一標準。不說其中美的境界,不說那“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創作艱辛,單從“理想傾向”的角度評價,曹雪芹當得這一稱號。曹雪芹的理想正是人類共同的傾向:樂。應當知道物質享受不能帶來思想的快樂,所有快樂都是心靈超脫了物欲枷鎖的一瞬所產生的感受。而在這個塵世中,這一種超脫也是不可達到的,所以人類的理想就在于對于超脫多種方面的傾向與追求――正如一塊落人凡俗的補天石對靈性的不斷追求。這就是理想傾向,而作品中人物無一例外的悲劇命運反映了理想的不可得。
曹公和《紅樓夢》 杭玉婷
“開卷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白話文小說的里程碑,它巧妙的布局、華麗的語言與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將中國古典白話文小說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曹雪芹不但代表了《紅樓夢》,更代表了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看到新社會黎明曙光的人。
曹雪芹代表著一個時代。《紅樓夢》濃縮了中國那個時代的背影。它將那個時代人的喜怒哀樂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再單純寫事,曹老書寫了其中幾百號人的命運。
曹雪芹代表著一個社會。他解釋了封建統治必然衰敗的不爭事實。他的《紅樓夢》,寓意深刻、光芒萬丈。
曹雪芹,一個看到新社會黎明曙光的人。從獨特的視角觀察,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洞悉整個社會,望穿封建社會的殘骸。他嗅到了新社會即將到來,看見了第一縷曙光。他與但丁相似,力爭改變社會性質,期盼人們自由、平等。他將一腔熱血化為“激昂”的文字,使人民清醒,不再沉淪。
我不知該怎么形容《紅樓夢》,它占據著我心中首要的位置;我不知該怎樣形容曹雪芹,他讓我感知了每一次心跳。
這個獎我一定頒給曹雪芹 楊禧妍
一看到這個話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我要把這個獎項頒發給曹雪芹。
大多數人對他的了解就是《紅樓夢》。可他還是一位詩人,他的詩,蘊藏深刻的涵義,久久難摸透,給人一種高尚的境界,“愛君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籬樊。”這是曹雪芹的酒友敦誠對他的稱贊。同時曹雪芹又是一位畫家,他筆下的石頭可是出了名的,有不少人會納悶:“為什么曹雪芹這么喜歡畫石頭呢?”我也曾這樣疑惑過,我想只有真正讀懂曹雪芹的書面詩的人才知道吧。當然,曹雪芹一生最大的貢獻還在于《紅樓夢》。它是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創造,我想他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沒能將《紅樓夢》寫完,后四十回是別人寫的,雖說寫得精彩但總感到有些不對勁兒,情感思想多多少少有差別,也不知曹老先生是否滿意。不能否認《紅樓夢》這部巨作是曹雪芹一生的驕傲和自豪,可以說,《紅樓夢》因曹雪芹而生,曹雪芹因《紅樓夢》而活。
人性超越文化的障礙 吳葦航
如果我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我會想到一個人――路遙。
在中國走過青少年時代的人們都知道《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兩兄弟,在出身于貧苦的命運中,保持著農民的質樸善良,甘于冒險追求更遠大的夢想,走出自己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影響了二十多年來的青少年。路遙的作品描繪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從我的父母到我,不同時代的青少年,受到的激勵是永恒的。能夠給人們,尤其是少年們未來的希望,帶來積極的思考,這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基礎。
路遙被評價為“用生命寫作的作家”。不拘于條件,不拘于短暫的成功,不是為了生活而寫作,是為了寫作而生活,這樣的精神才是最高境界。
諾貝爾文學獎是要得到世界認可的。在路遙的作品中,無論是《人生》的高加林還是《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平,體現最多的都是積極進取的人性美。人性的美可以超越種族、拋開政治,引起人類靈魂深處的共鳴。文化有吸引人之處亦有難以理解之處,國與國之間難免會不了解。諾貝爾獎需要突破文化的差異、價值觀的隔膜。如果路遙在世,他無疑是具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條件的。他與許多文豪一樣“被世界埋沒”。或許以諾貝爾獎來衡量一個作家的能力太功利,但是這也反映了中國文學與世界溝通的障礙。莫言獲獎,很大程度上因為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能夠走向世界。如果中國文學能夠敞開大門,避開一些敏感的政治話題,將更多的著作主動分享給世界,相信人類的認知將會邁出一大步。
假如我來頒獎 韓林峰
我會把這個獎頒給魯迅先生。
有人說他的文章有太多的冷峻,少了些飽滿的溫情。我認為,他以理性與智慧面對一個民族的種種問題,那是憂國憂民的深沉。他看到國民素質的低下,看到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下的中國人,看到革命的艱難,為此憂慮。他選擇了以筆為武器,引領、探索“新希望之路”。他的那些經典文章,便是革命歷程中的累累果實。他的文章揭示舊中國社會問題的根源,反映一個時代里不同人的不同生存形態,體現出社會的晦明兩面,富于理智。他以他的力量,推動著革命的進程,引領著新文化的發展。
他花自己的錢印書讓青年人閱讀,并且夜以繼日地工作,寫文章,回青年的信。他對新青年的影響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視的。
他獻身文學與革命,他用文學,用他精神的力量,影響了無數后輩,引領他們向前,無所畏懼地向前。他對文學的詮釋是深刻的。若他在世,我會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他,我心目中偉大的魯迅先生。
選魯迅的理由 孫興
1.魯迅一生作品豐富,包括雜文、白話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
2.他對“”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3.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4.他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作品完美地結合了白話文與文言文。
5.他通過雜文,顯現出他不屈不撓與舊勢力戰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6.魯迅雜文形象性很強,他文章中的說理、論辯、批判、駁論等邏輯力量都是透過鮮明的形象來體現的,因而他的雜文具有濃郁的藝術色彩。(網上查的資料)
7.他的雜文是現代文學中有重大影響的一種文體。
8.他的作品很多被收入在中學課本中,中學里把他的作品與寫作文和文言文一同提名,顯現出他的作品在中學學生及老師眼中十分重要。
應該給羅貫中 潘政燾
我想把它頒發給羅貫中,他的著作《三國演義》語言連貫,塑造的人物形象鮮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我非常喜歡他的書籍,從書中,我看出了羅貫中超人的智慧和豐富的實踐,他主張國家統一,痛恨奸詐邪惡,他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所以我推薦羅貫中。
為魯迅頒獎,對不起,辦不到 鄭凌風
如果我是諾獎評委,魯迅,你很優秀,但是對不起,我不會給你頒獎。
我認為,魯迅的文章很多時候都包含著強烈的感彩,多半是尖銳的,對社會黑暗的憤慨,是直面刺向人心的利刃,他的文章往往革命性強過文學性,他的文章是做T精美的利器,是用于鞭撻的,是用痛在喚醒麻木的國民――無論再怎么精美,最終都是利刃。后代人在評論魯迅時大多看到了其中的文學價值,而教育側重的也是魯迅文章的文學價值,忽略了魯迅因何而寫文章,忽略了魯迅拿起筆桿當武器的目的――救國。
相比之下,莫言的文章是文學,沒有鋒利的刀鋒,也無嚴厲的措辭,就如諾獎評委會主席所說:“莫言的作品定義為魔幻現實主義,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南美大文豪馬爾克斯,聯想到他是在模仿馬爾克斯的作品。但實際上,莫言不是模仿馬爾克斯,莫言對發生在中國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在結合幻想和現實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馬爾克斯。”莫言的作品是真正的文學,他的作品不像魯迅的文章那樣讓人痛心,他在隱喻著新的時代的黑暗,給人更多的是無奈與嘆息。
所以,魯迅的文章是武器,莫言的文章是文學作品。這是我為何不給魯迅頒獎的理由。
最終的投票 汪佳茵
相比魯迅,老舍的文字顯得更通俗所以更受大眾歡迎。早在上世紀就已經被翻譯成英文,而且保留住了神韻,這突破了中國文學與世界交流的一大瓶頸。各國讀者都被語言中包含的情感所打動。浪漫之都的姑娘們以前想不到,她們竟能從這質樸的文字中看到祥子對虎妞之死的悲痛,這比直白的心理活動更真實。早期被外國人認同的“俄式抒情”漸漸被更為含蓄的大段人物神態、動作描寫取代了。后起之輩紛紛效仿中國作家,全球掀起一股中國熱。雖然許多當代的作家已經與國外接軌,但他們筆下的現代都市并不能吸引大眾。隨著高樓大廈、鋼筋水泥占領全球,對古樸悠久的文化的懷念占據了人們的心。老舍先生真實生動地描繪了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民情心理,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老北京的胡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這些都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然而,大眾的取向并不能影響到委員會的成員,他們自有一把嚴厲的標尺。他們的眼睛最犀利,他們看重的是“文學”“思想”,而不是瑞宣的矛盾和王掌柜的無奈。一些新生之輩并不能理解戰爭帶來的,自然就不會明白老舍對整個民族未來命運的擔憂,也不會欣賞他的作品。白天會議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舍予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很生動,京味十足,為現代文寫作做出了貢獻。貴國的寫作特點和手法我們也認同,但是缺乏藝術震撼力,對人性的認識和刻畫,從文學藝術角度評價的話,顯得有些單純。”大家心知肚明,作為左翼作家的文章風格,并不符合傳統的文學審美觀點。但是他們不知道,那一段歷史給中國人留下太多的烙印,捧起他的作品,我們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國家的熱愛和憂慮。
老舍若能活到今天 陳季寅
老舍先生更打動我們的還是他作品背后的“平民情懷”。祥子,曉荷,瑞宣,王利發……最鮮活的人物交織出最動感、最動人的社會現實。舊社會的中國的確顯出的盡是弊端,可老舍卻同樣找到了社會最底層氤氳的“人情味兒”。這人情味兒或許就在你、在我、在全世界讀者面前徘徊已久。莫言的超現實魔幻,寫的是鄉土、歷史與當代那樣跳躍性的內容;而老舍先生的作品既有民生,民情,又有世間百態,還關乎國家命運。這些作品在內容上有著極強的藝術性與邏輯性,同時也彰顯出一個中國作家的社會責任感。舍予有幸長存,則必開中國諾貝爾獎之先河!
日已落,光無盡 白鴿 馮欣
他思緒飛揚;揮毫潑墨,筆鋒處流露堅定。他的作品有很強的說服力,長篇作品論證嚴密,短文則一針見血。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本質,表現出鮮明、肯定、無可反駁的邏輯力量。
小時候,我并不喜歡他的作品,更喜歡《寓言故事》之類的,因為他的作品不好理解。長大以后,我喜歡上了《野草》,里面的景色描繪十分優美,把雪、樹、花等一些常見的事物,描繪得讓我感到陌生了,原來,這些平凡的事物里也有未被發現的美,美得讓你可以嗅到它們特有的芳香。
現在,我理解了《彷徨》中的沉博絕麗;體會了《吶喊》中的匕首投槍;看透了《朝花夕拾》中的筆底煙花;了解了《故事新編》里的筆酣墨飽。對他的作品,我不僅僅贊賞,而是升華到由衷的敬佩。
蘇軾是不可超越的 陸欣雨 頒獎詞:
他,披荊斬棘,開辟了宋詞豪放派的必經發展之路。他,持一支禿筆,輕描淡寫幾筆,在文學長空上引出了幾顆亮麗的明星。他就是蘇軾。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他的文學作品,是一座豐碑――不可超越的豐碑。
他就是蘇軾,在華夏無數文人墨客中,他的豪情,是一種力量,推動著時代前進。
他的《水調歌頭》帶給遠在他鄉的游子們心靈的慰藉。
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讓三國時的塵封歷史再次熠熠生輝。
莊子 吳禧辰
也許你會問,莊子不是思想家嗎?在我看來,莊子可以說是中國最特別的作家了。他想象奇特怪誕,洋溢著浪漫色彩,追求順其自然無所依,最終獲得無窮的自在自由。莊子的《逍遙游》,可謂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加入了莊子本身的思想――否認一切事物是絕對的,反對是非之爭,反對人為約束。雖然看起來艱澀難懂,但其實思想深邃玄遠,文章奇詭玄幻。讀了莊子的著作,你會真的懂得什么叫追求自然,超脫功利和名聲、逍遙與自由,也就是“無己”“無功”“無名”“無我”的最高境界。
莊子不僅僅是文學家,其實更是個杰出的哲學家,這正是我想把獎頒給他的原因。
我一定會選李白 吳菲凡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從小大家就閱讀他的名篇,他被譽為“詩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歌行體和七絕都達到了后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他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不管是詩歌創作還是個人生活,都很有新意,所以他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將唐詩文化帶向了新的繁榮局面。
《將進酒》、《行路難》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足以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精髓。他的文風沒有人能與之相媲美,當這些磅礴之作站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頂峰之時,所有中華同胞一定會為之鼓掌。
如果我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評委,我一定會選李白,因為他的浪漫主義格調、與眾不同的文風需要讓更多的人知曉并傳承。
煙雨中的紅顏――李清照 陳惠敏
我會將獎項頒給她――李清照。
小學課本里早就有李清照的詩和詞,我至今仍能背誦,因為她的詞深入我心。
最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宋詞是一朵情花》。書里提及李清照,讓我對這位女詞人的了解更多,感受也更深。她的一生坎坷多變,也曾有過令人驚羨的愛情,可最后弦斷曲終。她是堅強的女人,雖然她會為國亡而悲,也會為夫走而痛。
李清照獨特的經歷造就了她獨特的詩詞。她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論名氣、文筆,蘇軾、辛棄疾都在她之上。但人生有不少傷痛,借詞托怨,美麗精致。李清照將詞的雅致發揮到了極高的境界,無人能及。
她,是煙雨中的紅顏,煙雨中的才人。
世界如水一般――張曉風 吳穎銘
通過那篇課文――《行道樹》,我認識了她,這位美麗的女作家――張曉風。
與莫言的魔幻主義、鄉村風情不同,張曉風的散文更貼近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張曉風善于從平凡的瑣碎小事中看出深隱其中的含義。在她的眼中,世界如水一般,表面上平如鏡,水下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東西。她的散文作品都如水一般,平如鏡,清澈見底,又令人想深入水底,尋找張曉風深藏在水底的“寶藏”。
張曉風的作品總是那么耐人尋味。對于我來說,她的作品好像被一層白霧圍繞,縹縹緲緲,虛虛實實。每次讀她的作品,朦朦朧朧,好像探到了中心,卻無法言語。張曉風看透了水底下的東西,在作品中用委婉的語言表達這些隱藏其中的哲理,讓讀者慢慢挖掘,細細品味。這便是我推薦張曉風的原因。
張曉風說過:“水,永遠是第一張書箋。”
流浪,只是流浪 李思潔
迅哥兒是自愿放棄,自是不能再選;從文和老舍,都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那么就讓它保留遺憾吧。楊絳和劉震云曾是我心中首選,直到我想起了流浪。
諾貝爾文學獎不是官方產物,它能在世界上獲得如此高的地位,大概因為它需要放蕩不羈的靈魂吧。我想起了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拳著腿,坐在臺階上,仰望夕陽的三毛。
她的確長得不甚好看,大眼睛,大嘴,但她讓全世界都沉迷于她的不虛假,沉迷于她率真的個性,沉迷在她那散發出無盡魅力的散文之中。
她建起一座矗立在撒哈拉的小屋。凡是讀過《撒哈拉的故事》的人,不由得都想去瞧瞧三毛筆下那座美麗的小房子。
她的文字帶著點兒可愛的小俏皮,帶著質樸、干凈,卻有一股使人沉陷的力量。她是最盡興的歌者,是夕陽下最輝煌的舞者。她筆下的荷西,讓我們對愛情有了向往和期盼。文學創作是一個人性靈升華的最高表現,她既然能升華出這樣的情感,就表示她有這樣的層次,比起很多作家,我覺得她在靈性上要高出很多。
梁羽生評論三毛:“我本來不想把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沒有什么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應是‘特立獨行’,按辭海的解釋,即志行高潔,不肯隨波逐流之謂也。”
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地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豐富,但是我們深知:她沒有逃避命運,勇敢面對人生。盡管最后她還是選擇了自殺。
諾貝爾文學獎給三毛的頒獎詞應該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女作家,用生命照亮了遙遠的撒哈拉大沙漠,用中國式的敘述給世界留下一道倩影,俏皮的文字從現實中開辟了一方桃源……”
跟著她一起去流浪,流浪,去撒哈拉沙漠,拳著腿,看夕陽。
我心目中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冰心 鄭紫薇 翁惠佳
若問誰是我心中的一代文豪,那就是冰心。
“四時緩緩的過去――
百花互相耳語說
‘我們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夢
輪流著做罷
憔悴的杯
也輪流著飲罷
上帝原是這樣安排的呵!”
這是她的詩,也許算不上詩,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這首詩,處處都是悲傷!冰心就是一個看著時間漸漸逝去,自己只能惋惜不已的人。為何要“憔悴”?又為何有“甜香”?為什么“上帝原是這樣安排的呵”?先甜后苦,苦是“憔悴”,甜是“甜香”,從“輪流著做罷”“也輪流著飲罷”,我看懂了她細膩的心思。
都說她母愛純真,可是,又有誰能了解她的苦痛,還有她的憔悴。誰又會真正知道她的想法?可能無人可知,但是,她畢竟給我們留下了多少能夠回味她那半生的幸福,半生的坎坷的篇章。
“冰雪里的梅花呵!
你占了春先了
看遍地的小花
隨著你零星開放!”
我想,冰心就是那朵冰雪里的梅花,占了先,使零星的小花,隨她一同開放,可見,她是不服輸的。若是一個服輸的人,又豈會自比寒梅?
她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愛她的丈夫和子女們。她畢業于好的學校,得過國際大獎。可是,在她自己的心中,又有誰真正懂得她?
冰心寫過一首寶塔詩:“馬/香丁/羽毛紗/性樣都差,傻姑爺進家脫起真是笑話/教育原來在清華”。這其中有幾個小典故:吳文藻(冰心的丈夫)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兒把“薩其馬”叫成“馬”,進了點心店就向售貨員買“馬”。有一次,冰心與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賞花,被從書房里叫出來的吳先生應酬似的問:“這是什么花?”冰心看著丁香說:“這是香丁。”他競點點頭說:“啊,香丁。”周圍的人忍不住笑起來。為送父親一件雙絲葛夾袍,吳文藻受命去東升祥,居然要買一丈“習習毛紗”。幸虧售貨員與冰心熟悉,打電話問過才弄明白。冰心父親說:“姑爺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父女相視而笑。
可見冰心是多么調皮、多么活潑啊!這是她的另一面。這樣的一面,也只有親人才知道吧!
諾貝爾文學獎,非她莫屬!
我心中的諾獎人選――李清照 游心鈺 李炎
李清照,一朵出類拔萃的女兒花。她用女性獨有的細膩與不輸于男兒的智慧給詞壇帶來別樣的風情。如果我是諾貝爾獎的評委,我會毫不猶豫地將文學獎頒給這位“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詞里有兒女情長,更有愛國情操。她的詞里有真切的情,無論是對早期生活的喜愛之情,與丈夫趙明誠的相愛之情,丈夫死后的懷念之情,還是背井離鄉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國家淪陷后的愛國之情,都是濃濃的、令人動容的真情。
李清照是愛國女性的典范,她在詩詞的造詣不容忽視。她是我心中最佳的諾貝爾文學獎人選。
我最欣賞季羨林 陳依 王麗明
我最欣賞季羨林。
小學時我曾讀過季羨林的《留德十年》、《我的小學和中學》、《季羨林讀書與做人》以及《季羨林自傳》。從這幾部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他的文字散發出的深厚的文學涵養和底蘊。
季羨林說過:“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旁邊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復,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從兒時的困苦生活到長大后到德國留學,季羨林的人生歷程可謂曲折又豐富多彩。
他曾選擇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我要對中印文化關系徹底研究一下,或許能有所發現”。因此,“非讀梵文不行”。最終在學術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文學界的貢獻和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所以成千上萬的人尊敬他。假如我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評委,我一定將這個獎頒發給學界泰斗――季羨林。
我推薦安妮寶貝 邱麗蓉
安妮寶貝(勵婕)是曾被流言蜚語擊中的寫作者。
“下半身寫作”這樣的詆毀、誣蔑,只能說是曲解本意與找替罪羊。而“荼毒青少年心靈”更是生硬不堪,胡扯一通。那段時間口誅筆伐,但她從不回應。后來《蓮花》獲大獎了,所有的罪狀頓時消失了,彼時的侮辱謾罵,一朝化烏有。甚至許多小資的口頭禪是:“安妮寶貝說……”但她依然寵辱不驚。
父親去世前,她的寫作主旨是闡述女童不可消解的幻覺,情愛是素材,風格頹廢悲觀。那時的安妮寶貝,和《八月未央》里的大多數女子一樣,擠一個小時公交車,上班,加班,因為不想煮飯就在外面吃快餐,回家,寫作到凌晨,再睡去,很早又醒來,再去擠公交……心底有幻覺,執著地握著這病態的意象寫作。頻繁跳槽又忙碌無為的生活讓她很不開心。這不開心,是她早期的魂。
父親去世后,風格轉變,顯著體現在《薔薇島嶼》上。她開始創作關于一個女子的真實生活,而不是幻覺。文風傾向簡潔與清醒,逐漸收放自如。這時候,安妮寶貝已經辭職,專職寫作。從夜晚到次日黃昏。寫,寫,寫。方塊字已經占領了她的生活和頭腦。
后期開始描寫潔凈,譬如《蓮花》、《月棠記》,不再只是描述過分的愛情與扭曲的親情,而是嘗試男女之間純凈的友情與干凈的成人世界的童話。而《春宴》是最近的一本書,筆鋒重新指向人性陰暗。但始終有幾縷單純貫徹全文,語言更加簡練獨特,樹立了自己的風格。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使異國人難以品鑒唯美的漢字。但作品中洋溢的情感、思想、希冀,是跨越種族的。
最具魔力的文筆 王文君 李炎
她的文字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人間復雜的情感。她善于勾起你的回憶,讓你回憶起你最想留住卻留不下,最想忘記卻深深埋在心里的往事。她,就是林海音。
如果你讀過《城南舊事》,你會為她生動的敘述傾倒,發生在北京城南那一樁樁普通卻深入人心的事如舊電影鏡頭從眼前一一閃過,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眷戀。古老的小巷,幽靜的庭院,熱鬧的大街,各色人物,都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驚嘆,這是一段攝人心魄、富有魔力的故事。不得不對作者的童年充,滿好奇,對作者的善良與堅強的品格感到敬佩。
林海音,一位偉大的作家,以富有魔力的文筆,征服了所有人。她恢復了舊中國的面貌,讓絢麗多彩的畫卷鋪展開來。我愿意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她。
我會毫不猶豫地把這個代表世界文學最高成就的獎項頒給她 陳曉璇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筆名――安意如,就墜入了她編織的一張網,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意,意如,安意如,如意安康,對于這個筆名的含義,我是這樣想的。它可能是一種對于自身的祈禱,可能是對生活的期盼,或是自己心靈的詮釋,對那些淹沒于歷史長河中的人的真誠祝福。
翻看她的書,我有種將其吞入腹中,或制成芯片植入大腦的沖動,她的文字美到令我窒息!如果我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我會毫不猶豫地把這個代表世界文學最高成就的獎項頒給她,因為她獨樹一幟的寫作風格,充滿古韻的感性的文字,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畫,都是當代文學的一大創新。
安意如的《思無邪》是我的摯愛,這是一本似散文隨筆的《詩經》賞析。而對于詩經,我向來是頭疼的,讀起來都“舉步維艱”,更何況理解意思。然而安的這本書使我對《詩經》產生了興趣。安說:“《詩經》只是民歌,沒有想象中那么疏遠、不可親近,它也許是我們在一起唱過的歌謠,《詩三百》,不過是前生無邪的記憶。”聽她這般親切地比喻《詩經》,我仿佛聽到她在我面前一邊翻閱一邊訴說的聲音。安在《思無邪》里解釋內容的同時還闡述了內心感受,使拗口的四字詩句不再遙遠。
安意如的才華驚人。既有古典韻味,又不乏現代氣息,像穿越千年而來的詩人,又像身邊知己,與每位喜愛古詩詞的讀者分享自己的點點體會。她的書既似古籍校注,又似隨意的散文,陶冶人們的情操,安撫躁動的情緒,洗濯著布滿塵埃的心靈,傳達著先人或悲或喜的縷縷情思。